借铅笔教案(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12:35:11
借铅笔教案(汇总14篇)
时间:2023-12-05 12:35:11     小编:紫薇儿

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内容,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在教案的撰写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借铅笔教案篇一

价值取向:通过欣赏儿歌,知道铅笔盒里的各种学习用具及其用途,并能正确地使用。

教师过渡:原来铅笔盒里的朋友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听一听。

(一)教师念儿歌《铅笔盒里的朋友》,幼儿欣赏。

(二)讨论和操作。

1、握笔姿势和坐姿。

教师:刚才老师念的儿歌里,先说到了谁?。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带铅笔?

重点提问:我们马上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到了一年级每天都要写字的。那你知道怎样来正确地握笔吗?谁来介绍一下。

请一位小朋友示范写字,请其他小朋友注意观察他的坐姿。

教师小结: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牢记:一尺一拳一寸。

2、直尺的用途及正确使用方法。

教师:儿歌里还说到了,长直尺,一横一竖画直线。你们会用直尺画直线吗?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画一下。

重点提问:请你们说一说用直尺画直线需要注意些什么?

幼儿:a.直尺要按住。b.直尺不能动的,否则线要歪的。

教师小结:我们如果要画直线,就要把直尺按住,然后用铅笔沿着直尺的一边轻轻地画出直线。

3、操作:

老师请小朋友去使用一下你自己喜欢的文具,有要求:

a.请你使用正确的方法来操作。

b.操作好以后请你说出,你用了什么和什么,做了什么事情。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刚才我用了铅笔和直尺,画了一条直线。

刚才我用了卷笔刀,卷了铅笔。……。

请我们小朋友说说用卷笔刀卷铅笔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用卷笔刀卷铅笔时要注意:卷铅笔时要稍微用点力,但是不能太用力,卷一点看一看卷好了没有,如果一直卷的话,笔芯会断掉了,而且也造成了浪费。

5、使用橡皮的注意点。

教师: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把直线画歪了,怎么办?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忙?用橡皮帮忙。

教师:那我们在用橡皮擦时,该怎么做才能擦得又干净又能让纸平整?

幼儿:用手按住本子,然后用橡皮轻轻地擦。

教师总结:原来我们铅笔盒里的朋友可真多,他们都有自己的本领,而且他们的使用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教师:老师发现刚才我们小朋友在操作以后都把自己的文具收好了,我们的小朋友都已经养成了爱护自己文具的好习惯了。(发现有的小朋友没有收好的话,及时提醒。)。

借铅笔教案篇二

一、分铅笔——学习7的分合。

把铅笔分给两个幼儿,试试可以分几次,要求每次分的答案不一样,进行记录。

二、师幼交流讨论"分铅笔"的结果。

师幼共同检查结果是否有重复或遗漏,确认分成两份的6中答案:如有错误进行改正。

三、尝试用标记表示两组相象的分法。

1、幼儿观察6组答案,找找哪两组相似。

3、启发幼儿大胆地说出各自的办法。

4、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记录单上最后一列空格,针对"可以给这两组相像的分合式做什么样的标记?在什么位置做标记合适"等问题,鼓励幼儿发表格子的意见和理由。

5、请一名幼儿在放大记录单的最后一列空格中,尝试用标记表示相像的两组答案。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翻片子。

2、剪贴格子。

3、分蜡笔。

五、交流与分享。

借铅笔教案篇三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铅笔小人》大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1、学习用铅笔等做出各种姿态的小人。

2、尝试大胆表现,体验创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铅笔、橡皮泥、牙签、手工铅丝、胶水、剪刀,纸和笔若干。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提问:小朋友,你知道铅笔可以用来干什么吗?

二、欣赏2~3个范例,了解铅笔娃娃的特点。

1、欣赏用橡皮泥和牙签在铅笔上造型的铅笔小人;

教师:“是啊,我把铅笔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人。”教师出示橡皮泥制作的小人,说:“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个铅笔娃娃我是用什么做的?”请幼儿说一说。(引导语:我是用什么做成了小人的什么?等等)。

2、欣赏用细铅丝做手和腿的铅笔小人;这里有位铅笔娃娃,它也打扮好了,看看这个铅笔娃娃头是怎么设计的。(笔头上正反粘上小人的头形,画上五官)。

3、铅笔娃娃的手和腿是怎样设计的?(用彩色手工铅丝条交叉,在铅笔娃娃身上打个结,手和腿就可以上下左右摆动)。

要点强调:制作手的铅丝短一点,腿的铅丝长一点。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你想怎么设计铅笔娃娃呢?请你先想想,可以和老师一样,也可以设计得和老师不一样。

2、我们一定要把铅笔娃娃打扮得很漂亮,要设计得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设计,对造型有困难的幼儿,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说说谁设计的铅笔娃娃既特别又漂亮。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借铅笔教案篇四

教师能够从一支极其普通的,幼儿异常熟悉的铅笔入手,以如何使铅笔站立为主线设计这个科学活动,借用铅丝,让幼儿在与铅笔的互动中一步步提升,了解平衡这个知识点,应该说选材来源于幼儿生活,内容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

借铅笔教案篇五

在目标的制定上,教师能够统一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制定了知识目标:利用的材料感知物体的平衡与重量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在寻找保持物体平衡的方法中,大胆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和操作中的感受;情感目标: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目标制订比较全面,也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

借铅笔教案篇六

很快大班的`幼儿要毕业了,马上要成为一个光荣的小学生,近期我们在开展“我要上小学”这个主题时,发现很多小朋友在使用橡皮时,总是会将自己的本子擦破;在用卷笔刀卷铅笔时总是会将铅笔卷断,针对这些问题我萌生了给大家介绍铅笔盒里的朋友这个想法。

借铅笔教案篇七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铅笔淡彩画法的特点,初步掌握铅笔淡彩画的技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与铅笔淡彩画的接触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实践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艺术,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铅笔淡彩画技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铅笔淡彩画的绘画技能。

导入环节:

教师提问:“在课堂开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以前都有接触过哪些种类的绘画?”

1、学生回答:水彩笔画,蜡笔画,

教师:看来同学们接触过的绘画有很多,那么今天老师介绍大家来认识一下一种新的绘画方式(ppt展示图片)——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觉得这张画与我们平常接触的画有什么不同?(这时进一步展示铅笔淡彩画与平常画的对比图)。

生:教师:(ppt展示)——导入主题:铅笔淡彩画。

2、学生回答:水彩画,铅笔淡彩画。

教师:看来同学们的阅历都很丰富啊,今天我们要接触的就是刚刚同学们提到的一种绘画。

(ppt展示图片)——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它是刚刚同学们提到的哪种类型的绘画?这张画与我们平常接触的画有什么不同?(这时进一步展示铅笔淡彩画与平常画的对比图)生:教师:(ppt展示)——导入主题:铅笔淡彩画。

1.(ppt展示两张图片)——对铅笔淡彩画的概念进行解说。

2.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图片,我们可以知道铅笔淡彩画有哪些特点?(ppt展示解说:以铅笔素描为主,水彩色为辅)。

一、构图,轮廓。要注意远景、近景、中景的构图;

二、表现基本明暗。环境光暗面要一致;

三、上色。上色要淡、薄,且应从淡色入手,逐步转到深色。颜色尽量以纯色为主。(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含义,且对铅笔淡彩画的作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教师示范。

教师在投影仪上进行示范一幅风景画,首先让学生感觉水彩厚与薄,水分多少将导致水彩颜色的厚薄度。

其次,用铅笔在水彩纸上进行简单构图,在构图中,将上一环节的步骤解剖中提到的要领进一步解释。

加上明暗。明暗面一致、最后进行上色,上色时再次强调同学们要从淡色入手,比如天空的颜色,且颜色尽量以纯色为主。

(设计意图:此环节能够让学生对铅笔淡彩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教师示范可以让学生更加好的把握铅笔淡彩的绘画方式。为下一环节:尝试环节打好基础。)。

动手尝试。

教师布置课堂作业:创作一幅铅笔淡彩风景画。注意步骤解剖时提过的要点。学生们进行动手尝试,自主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创作指导。

(设计意图:实践动手环节能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拓展同学们的思维。且对铅笔淡彩画的绘画方式及其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

课堂延伸。

反思:我在上课的时候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做出合理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借铅笔教案篇八

教科书第2~3页内容。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1、交流,同桌说一说。

2、全班汇报。

二、互动新授袋鼠阿姨有15枝铅笔,小白兔要买9枝铅笔,我们帮袋鼠阿姨算一算还剩多少枝呢?你能根据要求列出算式来吗?15-9=?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在纸上列算式,摆小棒。

1、先摆15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9根后,就知道还剩6根。

2、先把摆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再从10根里拿掉9根剩一根,把这一根加上5根,就得到还剩6根了。

3、把9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5根里拿走5根,再从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

4、想9+6=15,反过来15-9=6。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说明题意,要求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先做一做,再算一算,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实物和算式的联系,理解运算道理。

2、完成教材第3页3-5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在教材上完成。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借铅笔教案篇九

分铅笔》是让幼儿"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可以有6种分法;能在6种不同答案中找出相像的两组,并想办法做出标记"。在上一次幼儿学习6的组成时,已做过"找出相像的两组作上标记",因此,幼儿结合7的分合,很快地就完成了作标记的任务,但有部分幼儿给三组相像的数做的都是同一个标记,经过引导幼儿马上明白并进行了修改。在第二环节分铅笔并记录时,我强调了"用什么方法,可以记得又快又准",并让幼儿完成后进行交流。我的`本意是希望幼儿能从相像的二组数字中受到启发,能从一组分合数字中推导出另一组,这样的话,7的分合共有6种分法,只要分三次,就能得出6种结果了。从幼儿交流的情况来看,所有幼儿都运用了数字变大变小的规律进行有序记录的方式,说明幼儿已很好地掌握了数字渐变的规律,这和前几次活动一直在强调"有序"记录,发现记录中的秘密分不开的。在幼儿交流结束后,我展示了一组运用交换数字的方式进行快速记录的方法,给下次活动留下了伏笔。

借铅笔教案篇十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独立思考,同时又能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探究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并会正确计算。

重点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重点突破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并掌握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破十法”的计算方法,并会应用到计算中。难点突破通过摆小棒,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掌握“破十法”的算理。

教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练习法等。

课前准备教师口算卡片、15根小棒、课件。学生小棒……过程引入大家好,你们买过文具吗?(买过)

小动物们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想知道他们是怎样买文具的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看。(板书课题:买铅笔)

2、创设情境,学生质疑。

(生:还有15支)

学生自由回答:我想买5支铅笔,还剩10支;

我想买1支铅笔,还剩14支;我想买10支铅笔,还剩5支;

我想把15支铅笔都买了,那就一支也没有了。

探新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

袋鼠妈妈想考考小兔,同学们,你们猜袋鼠妈妈会用什么数学问题来考小兔?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袋鼠妈妈可能会问的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那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啊?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

师:怎样帮助小兔呢?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小棒代替铅笔,在桌上摆出15根(5根散的,10根整捆的),试着从15根小棒中拿走9根小棒,看看还剩下几根?然后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动脑想一想,15—9怎么计算?学生尝试思考、操作。

n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情境资源,让学生观察图中买铅笔的情境,从而发现并提出问题:还剩几支铅笔?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既尊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从自己比较熟悉的情境入手提出数学问题,又能激发学生解决自己所发现问题的欲望。

2、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与算法。引导学生把各自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到前面边演示边汇报。

学生汇报预测:生a:一根一根地减,从15根中减去9根后,数了数,还剩6根;

生b:把15分成10和5,10—9=1,1+5=6,所以还剩6根;

生c:把9分成5和4,15—5=10,10—4=6,还剩6根;

生d:因为9再添上6就是15了,也就是9+6=15,所以15—9=6。

结合学生发言小结:第一种方法是“数数法”,第二种方法是“破十法”,第三种方法是“平十法”,第四种方法是“想加法算减法”。

师总结: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比减数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退位减法”。

以“15—9”为突破口,研究十几减9的基本思路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借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所用的方法。这样,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又有和他人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最后在全班交流汇报。在交流汇报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巩固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说明题意,明确要计算的问题后,独立进行计算。2。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师把苹果树贴到黑板上,苹果上写有数字。组织学生按要求进行活动。(1)第一层次的活动要求;看卡片,想得数,根据得数到前面摘苹果。(2)第二层次的活动要求:卡片没有了,可树上还有很多苹果,自己想退位减法的算式,得数只要和苹果上的数字相同,苹果就是你的了。

n通过独立计算和集体活动,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买铅笔”的问题,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小兔计算得出15—9=6,这些算法都能计算十几减9,希望大家在平时学习中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反思n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时,通过创设买铅笔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究十几减9算法的多样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在探究十几减9算式的规律时,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热烈地讨论、质疑、交流,把自己真正投入到了学习中,在合作中领悟、发现规律。在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情感得到了发展,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但是,纵观整节课,然存在以下问题: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没有落实到课堂中去。

借铅笔教案篇十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做好了一名口语交际的引导者,便能激发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练习2的口语交际是《借铅笔》,在日常生活,这类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但是,现在是在口语交际课上,既要使学生有礼貌地倾听,又要在与对方的交谈中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注意谈吐举止的得体,进而文明地与人交流。

生:小猴太没有礼貌了。

师:如果你是小猴,你会怎样向小熊猫借铅笔呢?熊猫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小猴应该这样说:“小熊猫,我的铅笔忘了带了,请你借我一支,好吗?”

师:你说的真好,很有礼貌。谁还会这样说?

生:小猴说:“小熊猫,你能借我一支铅笔吗?我写好字后就还给你。”

生:小熊猫说:“好的!”小熊猫会拿一支铅笔借给小猴。

师:小猴写好字后,他又是怎样还铅笔的呢?小熊猫又会怎么说?

生:小猴会说:“谢谢你,小熊猫!铅笔还给你。”

生:小猴会说:“谢谢小熊猫借给我铅笔,现在我已经写好了,还给你。”

师:小猴真有礼貌,小熊猫又会怎么说?

生:小熊猫会说:“不用谢!”

生:小熊猫说:“不用谢。我们不是好朋友吗?这是我应该做的。”

师:是啊,借的东西用好了要及时归还,还要有礼貌,态度要诚恳。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同时,也应该不失时机地做好一名口语交际的引导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借铅笔教案篇十二

此活动共有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抛出问题,激发兴趣,以如何让铅笔站在手指上很好地调动了幼儿探索的欲望。第二环节第一次尝试:借助铅丝,使铅笔站立。在此环节中,教师了事先准备好的绕了圆圈的铅丝,幼儿只需要将铅丝套进铅笔,然后上下滑动就可以了。在此环节中,教师比较急躁,没有让幼儿探索将铅丝套在铅笔的不同位置,而是在发现有一个孩子成功后,马上请他进行展示,请其余幼儿进行学习,因此,多数孩子都是在没有经过探索后就得到了结论。第三环节第二次尝试:利用辅助材料,使铅丝平衡。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是了夹子,而且在有个别孩子保持平衡后就请上来说明了理由,再一次剥夺了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

借铅笔教案篇十三

2、让幼儿知道铅笔伤人的危害性,在使用铅笔时应注意安全。

1、幼儿用书及教学挂图。

2、铅笔、图画纸。

1、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小朋友,导入活动。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作业时因为和别的小朋友聊天,注意力转移,手足舞蹈,一不小心铅笔尖就戳到别人的手了。

2、幼儿观看教学挂图,在情境中引发幼儿的思考。

(1)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中的这个小朋友在交给老师作业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铅笔没收好,扎伤了别人)。

(2)引导幼儿大胆说出来:把作业交给老师的时候,怎样才能避免扎伤别的小朋友?(可以先将铅笔收起来,放到文具盒里就不会伤人了)。

3、教师发给幼儿图画、铅笔,完成图中的作业(判断图中幼儿行为的'对错)。完成作业后交给老师。

通过交作业的行为,引导幼儿在每次完成作业以后都要将铅笔收进文具盒,一免尖锐的铅笔尖上到他人。

4、引导幼儿知道鼻尖伤人的危害性。

(1)笔尖过于尖锐,扎到肌肤上很危险,容易被感染。

借铅笔教案篇十四

1、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探讨“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模拟表演,提出问题。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列出算式,15—9。

三、讨论15—9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题。

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的?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减。

(2)、15分成10和5,10-9=11+5=6。

(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4)、9+6=1515-9=6……。

4、尝试练习。

(1)、让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计算试一试各题。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巩固算法。

1、基本练习。

(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独立计算。

(2)、选3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摘苹果(练一练第2题)。

在游戏中进行计算。

3、发展练习。

(练一练教学游戏)。

(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交流。

五、总结。

(1)15-9=6(2)15-9=6(3)15-9。

因为9+6=。

10-9=115-5=10所以15-9=6。

1+5=610-4=6……。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43280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