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养育男孩》读后感300字 养育男孩儿读后感篇一
今天在看《养育男孩》时,也有类似的故事。书中讲的是一个14岁的男孩萨姆,原本吃完饭他的任务是刷盘子,并且有洗碗机,工作并不困难,这个任务他从9岁就开始做了,但是,某个晚上他没有洗,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比妈妈高了,他隐约意识到,妈妈不能再强迫我做什么了。当第二天妈妈打开洗碗机时,发现,里面的盘子都长毛了。妈妈自然是大发脾气,问他是怎么回事,但,萨姆双手叉腰,怒气冲冲的开始顶嘴。而这时,萨姆的爸爸在客厅里,正在看报纸,他听到了厨房里的声音,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就是对他的暗示,他内心深处的某个东西正在等待这个时刻的到来。他放下报纸,大步走到厨房,斜靠在冰箱上。萨姆能感觉到他的到来,能感觉到力量发生了转变,爸爸久久注视着萨姆,对萨姆说了一些令他难忘的话
“不要用这种强调和你妈妈讲话,否则我得管管了”
这时,萨姆的妈妈可以好好的教导萨姆了。
这没有什么特别,但是,我想这是一个合格父亲的基本素养和逻辑。说素养是因为尊重女性就是最基本的素养,而说逻辑,是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一定是同一战线的。否则,一个立规矩,一个拆台,孩子就会钻空子,就会取巧,就会变得无法无天。爱孩子不是让他无法无天。
我记得余世维讲管理课时讲过一个他家的例子,说孩子有一个阶段就是爱看动画片而不按时吃饭,到了吃饭时间,你叫他,他根本听不见。于是,余世维就联合孩子妈妈,一起搞了一个“春风行动”,到了吃饭的时间点,就叫孩子吃饭,但其实算准了孩子看动画而不吃饭,于是他们就把饭统统吃光,并且,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冰箱也是空的。当孩子看完动画片,过来吃饭,发现饭都没有了,他们还很无辜的说,叫你吃饭,你没过来,以为你不饿,我们就都吃了。孩子去冰箱找东西,看到冰箱也是空的,于是就绝望的哭了起来。但是,他们还是狠下心,要坚持,孩子饿一顿,没有关系。孩子回到自己房间一直哭,妈妈就想起来,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第二天一早,妈妈早早起床做饭,发现孩子也早早的下来等着开饭,以后再叫吃饭,立马到桌子旁边。
虽然不敢说这个案例是否能够管用,但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行动一致,否则,如沐春风的行动,最终可能也是失败告终。而作为父亲,更应该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关心妻子,尊重妻子。而这,会让孩子在成长中受益无穷。
《养育男孩》读后感300字 养育男孩儿读后感篇二
《养育男孩》是一月份的阅读计划,但一直拖到三月才来看,上周才看完。
促使我看下定决心来看这本书的缘起,还是在于自己在养育儿子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上周四晚上,儿子跟我聊天,说起他的老师们,说到其他老师是我派去的“间谍”,经常看着他,只有数学老师是正常的老师,不会特别关注他。他班里几个老师都有沟通交流过,而且还有同学和朋友在他学校上班,所以他在学校的一些动态有时不说我也多少知道一点。听他这么说,我觉得不对劲,我没加他数学老师的微信,莫不是知道数学老师不会跟我沟通,在数学课上“胡作非为”?
晚上加了他数学老师微信,第二天早上他数学老师通过后,我问了一下儿子在学校的表现。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就真的有状况,老师说他这学期上课不积极,作业错得多不说,还丢三落四没做完,并把他的作业拍了发给我看。
当时我就懵了,这才几天没过问,就退步到这种程度了。结合之前他跟我聊的话题,说班里有个女同学,长得漂亮学习又好,几乎全班男生都喜欢她。我意识到,孩子的教育不能再忽视了,决定去书上寻找答案。
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并没有艰深晦涩的术语,容易理解与领悟。全书一共十章,第一章总论男孩的特点——脆弱;第二章,论述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从出生到6岁,6~13岁,14岁了;第三章,讲睾丸激素对男孩的作用与影响;第四章,论述男孩与女孩在大脑结构上的差别;第五章,讲养育男孩时父亲该做什么;第六章,讲母亲与儿子的亲子关系;第七章,论述培养健康的性;第八章,讲到针对男孩的特征,学校应进行的教育改革;第九章,论述男孩与运动之间的关系;第十章,讲男孩面对的社会挑战。
从书本的结构来说,从男孩自身的特征出发,兼顾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涉及到了成年前的各个年龄段,可以说是比较全面了,而且书中也列举了许多实例来阐述和分析。但有部分章节,讲得不是那么逻辑清晰,比如第五章——父亲应该做些什么——里面有一节“不必强迫孩子”,例子和观点总觉得是在隔靴搔痒。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我也特别关注男孩6~13岁这一阶段的阐述,许多描述也跟我遇到的问题相似,涉及到的理论与方法对我目前具有指导意义。“如果孩子能够得到家庭成员的表扬和肯定,并且能与家人进行良好的交流,那么虽然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也不会感到特别有压力。”这一点,让我想到儿子一直对自己皮肤黑而困扰的事。身边的人经常就他的皮肤黑取外号,我们也不以为意。又一次,被别人称呼“小黑牛”时,他生气地回复:“你才黑,你才是‘大黑牛’呢!”我把这件事当作他性格外向的证明,在一次聚餐时讲时,在座的有位老师,批评了我,说我不该在公众场合谈论这个问题,而且他反对别人说他黑,也说明他是非常在意自己黑,在意别人说他黑的。当时我还不觉得有什么,直到有次他不无感慨地说:“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白,而我这么黑呀!”这时,我才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他的内心是自卑着的。所以就尝试着告诉他:“皮肤黑并没有什么不好,恰恰是健康、活力的表现,你看你多擅于运动。”也牢记在心,以后多正面引导他,而不是把这个问题不断强化,让他不断得到负面的暗示。
在第三章,关于“男孩需要明确的指令”,不光对养育自己的男孩,对我现在担任的男生班主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全班56个同学,全是男生,刚接手,纪律混乱不堪。许多学生跟我反映,自己今年变好多了,以前怎样怎样,老师也不管。借鉴书中的经验,明确告诉他们:要么遵守纪律,要么离开。并把相关违纪处分条例公布且让他们牢记,对于已经触犯了的同学,及时给予处分。暂时不能说有显著的效果,但如果不给他们明确的指令,让他们懂得三件事——谁负责,规则是什么,规则能否得到公正执行——这群十五六岁的男孩,真不知道要闹出怎样的混乱局面。
第六章,母亲与儿子部分,特别实用。书中指导母亲在男孩的各个年龄段应该扮演的角色,上学时,辅导他学习,监督他,为他制定规则;长大后,成为孩子的顾问和朋友。这对母亲的要求并不低,所以作为母亲,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母亲的成长过程。“自然结果”和“公正意识”,也就是说,孩子要汲取经验总结教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同时,只要是有关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和他商量再决定,不然只会事倍功半。“让男孩做家务”,也有利于男孩成长,摒弃传统观念,认为男孩做家务成不了大事,而要他在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时获得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他将来独立生活,还可以趁做家务时,多一些交流的机会。比如上次他跟我说的,同学间男孩喜欢女孩的小秘密,就是跟我一起整理房间时跟我聊天说出来的。
对于儿子跟我谈的,男生喜欢某某女生,某某女生喜欢他的问题,在第七章——培养健康的性——也找到了解决的方向。对待这个问题,不能一味指责批评,应该保持开放和积极的心态,肯定他的优点,鼓励他跟女同学也成为朋友。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的亲情和温暖越多,他们长大成人后越会有安全感,也会更加热爱生活。
这一点,身边同事也跟我上了一课。有一天晚上在办公室,儿子在做作业,我在看手机,让儿子把作业给我检查,一些简单的题目做错了,我就开始数落批评他。虽然书本的道理看了许多,可到自己身上时,往往就忘了理论的存在了。同事趁孩子去改作业时,悄悄叫住我说:“孩子要多鼓励他,赞赏他,你越肯定他他就会越努力。母亲伟大就伟大在这里,陪伴和鼓励。别人尝尝问我是怎么培养我儿子考上清华的,其实也只有两点:高效陪伴,鼓励赞赏。你这样做了,孩子就有了安全感,什么事情都敢跟你交流了,他以后也不会被网络之类诱惑。真的,多鼓励他,多表扬他。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他的一席话,说得我脸发烫。真的很感激,能有人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的不足,让我有机会去改进。也很感激能有众多优秀的育儿书,可供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参考。
这不能说是严格的读书笔记了,只能说是阅读过程中,一些结合自己实际的零碎的想法。
《养育男孩》读后感300字 养育男孩儿读后感篇三
我有一个没到两周岁的儿子,作为一位新手妈妈,对养育男孩这件事还有几分紧张。我觉得自己还能凭借回忆理解女孩的心思,而对于男孩的教育、男孩的特征等还较为陌生,需要多学习多思考。于是,当我在给宝宝选择购买绘本时,《养育男孩》这本书便吸引了我的目光,拜读之后,我发现无论作为一名母亲,还是一名小学教师,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于是在此总结回想一番。
看完这本书的第6章“母亲与儿子”,我意识到,0至6岁的孩子最需要母亲的关爱,宝宝的依恋也让母亲感到幸福。我会多陪伴他,多鼓励他,使他充满信心,和他看一起画书,陪他听音乐玩玩具。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要多对男宝宝讲话。培养他的运动能力,因为男孩需要锻炼肌肉,这样也会有利于书写等精细动作的发育。在孩子还小的时候,鼓励他学做饭,然后一起享受孩子的劳动成果。母子之间不仅需要感性的接触,也需要理性的交流。只有优秀的母亲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儿子,我们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忘了让自己变得优秀,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榜样。还有一个社会现象就是,母亲越来越全能了,孩子却越来越缺失父亲的陪伴了。父爱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是应该占的比例越来越多的。我想父母之间如果能在这一点上做到很好的沟通协调,那么这样的家庭氛围更利于男孩的成长。男孩需要有领袖,需要有规则,需要规则公正合理地执行。我一直就有些担心会宠坏了孩子,这一条建议很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这本书的第8章“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不少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意见。其中有一个科茨沃尔德实验是我印象深刻的,英国莱斯特郡科茨沃尔德中学做了一个实验:上英语课的时,男女生分开授课,老师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点也调整了教材和授课方式,男生班还设置了写作强化和精读课。这个实验进行了两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男孩、女孩们的成绩都有提升,原来分性别教学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高分,而且他们的行为方式、注意力和阅读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作者分析这种模式的成功在于注意到了男孩、女孩的区别,在这种环境里,男孩和女孩都能放松下来,男孩更加坦率,更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不需要担心自己暴露不足而故作生气;女孩也变得更加自信,不必担心受到男孩的攻击。虽然分性别开设班级在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是不可能实施的,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会进行不少学情分析或分层教学设计,我们基于学生的前概念进行设计,却很少会从性别差异的角度考虑,这也是值得我们改进的。
注意到这本书中有一个观点就是“男孩的入学年龄应该往后推迟一年”,书中论点:与女孩相比,在智力方面,男孩子的发育有些缓慢,大约比女孩晚6—12个月,在完成精细动作所需的协调能力方面发育得尤为迟缓。他们仍处在“粗放式发育”阶段,更渴望到处炫耀自己的肌肉,因此他们无法老老实实的坐很长时间。许多国家对此得出一个代表性结论:男孩子的入学年龄应该往后推迟一年,但是,男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应该更长一些。这样,男孩的年龄总是比同班女孩的年龄大一岁,在智力方面,男孩已经和女孩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这本书是根据西方国家的教育情况来做总结,并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教育国情,但作为教师,我们在与男孩和女孩的相处,教育上也都必须是要有区别的。旺盛精力的男孩在目前学校环境中很难得到宣泄,如果没有机会让他们做一些有意义的富有创造性的事,他们肯定会惹是生非。老师和家长应该为孩子们营造一些活动,如野营、毕业典礼,这会让他们铭记一生。我们可以利用男孩子爱玩、需要体验式成长的特性,多与他进行一些角色游戏,在游戏中模拟生活,去了解纪律、交际、礼仪;针对男孩们的弱项——语言和表达能力,给予特别的帮助,比如转为男孩们加设语言、阅读、戏剧等课程。
书中还有一个观点是学校需要更多合格的男教师。离婚率增高、单亲家庭增多、男性工作压力大等原因,使得很多男孩得不到爸爸们很好的照顾,而6~14岁的男生正是他们需要得到男性榜样的阶段,因此,小学应该引进大量的男教师。目前来看,我们学校和我国大多数学校男教师的数量却屈指可数,这有待引起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范院校的重视。
一本好的书是需要多次的去与它接触交流的,我想每一遍的再次阅读都会带给我们新的思考,当我再次拿起它时,都会有更多的收获,在育儿和教学的路上不断前行…
《养育男孩》读后感300字 养育男孩儿读后感篇四
对于一本不到200页的书,看了这么久,算是比较慢了。毕竟,前不久我也是一口气挑战了近300万字的网络小说啊。不过,目的不同,看得速度也不同,看这本书时,多少还是希望可以收获到一些东西,能够在接下来与润润小朋友的相处中,给与他一些帮助和支持。
书中后面提到学校教育,当然,不论是谁,通过一本书来改变学校的教育体制是不可能的。不管是哪个国家,学校都是相对体制化的,都是要照顾更多数孩子,所以,规则设计是不可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的。而且,很多学校的老师,可能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怎么做人,怎么做好一个老师,确实会误人子弟。书中提到一个体育教练,以前应该是个足球队员,在给学生上课时,言语粗鲁,甚至告诉学生要直接去揍对方的队员。被问到时,他觉得这帮孩子很弱,他只是说说,孩子们不会有胆量去做这样的事。如果碰到这样的老师,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他所管理的球队。书中提到了一个老师,被视作行为榜样,是一个美术老师,美术课原本是女孩子居多,也是女孩子比较喜欢的功课,但是,在这个规模较大的乡村中学,这个课却很受男孩子欢迎,原因是,这个美术老师太好了,他热情,积极向上,也不失严厉,男孩子都觉得他很酷,他还为学校组织冲浪大赛,并且,他自己就是一个优秀的冲浪运动员,他还带孩子们参加各种户外活动,甚至还能教孩子们编织,学校掀起了一股男孩学绘画,雕塑的高潮。
这就是行为榜样,也是我们理想中老师该有的样子。他们不仅仅是个老师,还自身优秀,自带气场,可以影响到学生,让学生愿意主动的与之学习。虽然,我记忆里没有这样的男老师,但是,我们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时候,全班男生都喜欢英语课,主要是喜欢我们的英语老师,晓红老师,她身上也有一种气质,这种气质让十六七岁的男孩子喜欢,她每节课都会提前几分钟进教室,然后打开录音机,播放那些经典的英文歌曲,她只教了我们一年,估计那一年,也是很多男生的英语水平巅峰了。后来,每次听到《yes to day once more》都不禁会想起晓红老师。
也许每个学校里面都会这样的老师,也许一个,也许几个。他们会影响到孩子,他们是孩子的行为榜样,因为他们,这个世界也美好了很多。
书中后面提到了一个小故事,我觉得挺好。
8岁的戴维遇到书写困难,对于这个年纪的男孩而言,写不好是很正常的,但是,戴维的父母发现,过去的两年,孩子一点都没有进步,所以,他们很着急,他们知道戴维是个聪明的孩子,他们担心老师会因为他糟糕的书写而认为他愚蠢。后来,他父母咨询了有关人士,并得到建议,做职业治疗。于是,一位叫布朗的治疗师,开始帮助戴维治疗,他发现戴维整个上半身的协调能力很差,不仅仅是手的问题,他难写好字,是因为他无法坐稳,手臂也无法有力的握笔。后面,戴维开始了一系列的练习,平衡、旋转、蹦床,目的是使后背肌肉变得强壮有力,以及增强后背、肩膀和胳膊的协调能力,这个训练历时了6个月,每天半小时,好在练习比较有趣,戴维的父亲也陪着他一起练习,戴维最终坚持下来了,6个月后,戴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练习也停止了下来。后来,戴维虽然还是需要有意识的的放松全身,但是,书写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学习成绩也成为班里面的前几名。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一来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很多方面,比如写字。也许我们不注意,就会觉得,小孩子写不好字是正常的,我小时候写字就不好,直到现在也不好。虽然,写字不好不代表一定有问题,但是,我们如果关注到一些细节问题,很可能会发现,问题的原因,也许是其他的问题。有时候,原因未必那么明显,就像写字不好,需要牵扯整个上身的协调性,也是很难发现的。
再有就是找到问题,能否科学的进行训练。训练的同时,能否给与更多的陪伴。很多时候,由于工作原因,家长往往把孩子交个老师,交给学校的老师也好,或者交给补课的老师,认为,孩子只要跟着专业的老师学习,就会有好的结果,实际肯定未必尽然。否则,那每年不知道培养出来多少郎朗,多少个李云迪。很多培训机构,不过是个盈利机构,走的是流程和标准,老师不过和工厂的工人一样,是个流程中的一个环节。还是不要对其抱有太大的期望为好,否则,不免会失望。
这本书看完了,不过,孩子教育这个话题,这个事情本身,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听到或者看到相关的文章或观点,能够记录下来的,我都会记录一下,随着润润的成长,有些东西一定会用得到。不管是直接用于我们的教育,或者,帮助我们判断孩子的行为,帮助我们判断学校和老师的行为。兼听则明,不管是外国人写的书,还是中国人讲的课,我们读来听来,加上自己的分析和逻辑判断,取其可用之处,为己所用,即可。
养育男孩也好,女孩也好,都是一个大项目,长过程,还是那句,一致行动,如沐春风。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45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