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14:16:09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模板16篇)
时间:2023-12-05 14:16:09     小编:书香墨

深入分析编写总结时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易于理解和吸收。接下来是一些总结的样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获得可以根据已有知识、方法学习新内容的初步经验。

3、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思考、交流、倾听,体会学习的成功,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出示实物糖球,左手三串,右手两串)。

2、教师举起左手的糖球,提问:老师左手拿着多少个糖球,你是怎么知道的?右手呢?

小结: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是2个十,是20。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题。

)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

(3)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你想怎样算?

(4)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5)全班交流,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3+2=5,所以30+20=50。)。

2、教学试一试。

提问:刚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你会列式计算吗?

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3、小结: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题情况。

4、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请看第3题,我们来做开火车的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5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直接写得数。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篇二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缪老师的教学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是一堂相当成功的新授课。具体来说,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几盆?”

(2)“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几盆?”

(3)“一共有多少盆花?’。

(4)”紫花去掉一行,还剩多少(盆)?”后来老师又引导学生把这句话改为“搬走10盆,还剩多少盆紫花?”

(5)“黄花去掉一行,还剩多少盆?”并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特别是当学生列出了“10+20=30”这个算式后,让学生说说,如果他这样列式,解决了什么问题?从而补充问题“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较好地体现了教育的机智性。

新课程标准认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知新知这一过程中,教师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教学活动,激励每一位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同伴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特别注重让学生进行算理的阐述,运用了指名说算理,同桌互相说算理,全班同学一齐说算理等方法,让学生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脑,动口的时间和空间。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本堂课的重要教学任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缪老师除了让学生合作交流算法,还提供了充分,形式多样的练习。并注重了以下几点:

(1)注重全体学生口头算理的讲述。

(2)讲究练习的形式,力求练习形式多样化。

(3)突出难点,讲求实效。

(4)在学生的计算出现错误时,也能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找出错误原因,对症下药。

总之,这是一堂高效,成功的新授课,老师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了新知识。

【课堂实录】。

一、复习。

口算卡:6+3=5-2=1+2=4+2=。

过渡:这是我们以前学的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于老师带来了小棒。

问题1:于老师手中的小棒,看,这是多少?

问题2:这是10,它代表什么呢?

问题3:我把它们放在一起是多少?

问题4:表示什么呢?

计数器。

先拨四个10,再拨六个10.问题1:这是多少?

问题2:那就这样,可以吗?

二、教授新知。

ppt出示图片。

问题1:关于书本,你知道了哪些?

板书:

知道:一共有30本,左边10本,右边20本。

提问:一共有几本?还剩几本?

想:1+2=33-1=2。

一个十和两个十就是三个十(30)。三个十减一个十就是两个十(20)。

问题2:谁能到前面考考大家?

问题3:谁敢到前面来接受挑战?

拔高题目:50+20+10=。

二、联系与巩固。

第一关: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开火车算)。

第二关:夺红旗(男女接算)。

第三关:看图列式。

第四关:解决问题。

衣服50元,裙子40元,裤子30元。

(1)买一件衣服和一条裤子,需要多少钱?

(2)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第五关:火眼金睛。

把10、20、30、40、50、填入圆圈里,使每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提示一:先找中间数。

提示二:答案不唯一。

问题:我们得了多少分?

【听课感悟】。

于老师自己的.风格独特而明显,整堂课如行云流水一般,题目设计由易及难,计算形式多变,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更好的掌握了新知。一(2)班的孩子真的是聪明,最后一道火眼金睛都能完成,真的是棒极了!大拇指送给你!

为于老师喝彩!

每次听完周老师的课,都感觉他对孩子总是很亲切。这堂课是在上午的第四节课,孩子的学习情绪不是积极。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课堂上周老师总是很照顾孩子的学习情绪,做完第一个练习后,还做了个游戏来调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周老师总是表扬孩子,在练习中也给孩子“你准行”提示鼓励孩子。

周老师设计从直观的盒子列加减法练习,对比练习,加减法的规律练习,最后设计的聪明题。从直观到抽象,层层递进,遵循孩子思维发展的规律。

对于这节课的各个环节中,我还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环节中,学生的各种方法中,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本人没有教过一年级,对于教材还不是很熟,但是,对于这里的方法中,教师是否应该要优化。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一共有多少棵树。

(2)组织学生交流。

加法。

苹果树有80棵,梨树有70棵,问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学生试算:

80+70=150。

答: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150棵。

减法。

答:梨树有70棵。

教师指导。

学生间交流。

三、课堂练习。

第一题,让学生理解表中合计的含义,然后计算填表。

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80+70=150(棵)。

想:(1)8个加7个十得15个十,是150,

(2)80加20得100,再加50得150。

想:(1)15个十减8个十得7个十,是70,

(2)100减80得20,再加50得7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篇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内容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单位,例如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教学内容的编排分3个层次,一、实际情境----出示新学期老师给学生发书了,提出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下基础。教材的编排是有直观操作等一考实务思考到脱离实务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通过创设“发书”这一具体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我的课堂主要有三大环节,下面我进行具体的说明:

一、预学环节

预学是为本节课做好铺垫工作,主要有两步。

1、创境导入,承上启下

2、学案导学,探究算理

有了方向才不会迷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分了二步走:一在学生自主探究阶段之前,我先带领学生一起收集图片上的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20+10=?);二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探讨算法。

二、互学环节

在小组交流讨论时,我给他们提供了交流讨论的方法。互学过程是学生独立探究,小组交流的过程,老师只是在需要时加以点拨,分为两步。

1、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小组内成员交流自己探究发现的算法,20+10在这个情境图中有四种方法来计算。小组四人可以分工合作,每人重点掌握一种计算的方法,然后和其他组员交流,集集体的智慧。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由独学-对学-群学的探究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合作中交流。而且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我会参与他们的交流,适时的给与指导和提示,并教给他们上台展示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优秀的展示小组可以给全班同学呈现最好的交流结果,能够正确的引导其他同学。

2、展示点拨,总结方法

交流的结果要和大家分享。请一个小组上台交流他们探索的计算方法。第一,根据学生所说,老师随机在多媒体上播放,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的计算方法。在数一数的时候是按10个10个地数,而不是1个1个地数,强化计数方式的变化。在摆一摆和拨一拨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利于掌握算法。最后计算的方法,则是由算理突破到算法,得出: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的方法,把整十数加整十数转换为简单的10以内的加法进行计算。

在互学环节我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和交流,第一次交流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第二次交流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小组两次交流: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学习优势,为每个孩子提供展示自我,优困生互学互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三、评学环节

学以致用,有学有练才有收获。在巩固阶段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训练。

1、基本练习,巩固方法

练习的呈现采取多种方式、由易到难,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训练和提过,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了学习的乐趣。第一题利用“一图四式”,学生可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快速计算,教师应该鼓励和表扬这种方法。第二题通过算式的对比得出结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巩固算法。第三题,是学生特别容易出错和混淆的题目,这里我设计从珠子的直观到抽象的算式,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容易理解: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减。因为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有限,所以智慧苹果树和找朋友主要目的是用来调节气氛,再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解决生活问题,提升能力

买衣服这是一个生活实际问题,学生日常生活中肯定经常接触,现在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篇五

一、重视学生学习情绪。每次听完周老师的课,都感觉他对孩子总是很亲切。这堂课是在上午的第四节课,孩子的学习情绪不是积极。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课堂上周老师总是很照顾孩子的学习情绪,做完第一个练习后,还做了个游戏来调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周老师总是表扬孩子,在练习中也给孩子“你准行”提示鼓励孩子。

二、练习的设计层次分明,步步深入。周老师设计从直观的盒子列加减法练习,对比练习,加减法的规律练习,最后设计的聪明题。从直观到抽象,层层递进,遵循孩子思维发展的规律。

三、思考。对于这节课的各个环节中,我还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环节中,学生的各种方法中,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本人没有教过一年级,对于教材还不是很熟,但是,对于这里的方法中,教师是否应该要优化。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篇六

教学。

的,在教学中,缪老师的教学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是一堂相当成功的新授课。具体来说,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1)“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几盆?”

(2)“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几盆?”

(3)“一共有多少盆花?’。

(4)”紫花去掉一行,还剩多少(盆)?”后来老师又引导学生把这句话改为“搬走10盆,还剩多少盆紫花?”

(5)“黄花去掉一行,还剩多少盆?”并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特别是当学生列出了“10+20=30”这个算式后,让学生说说,如果他这样列式,解决了什么问题?从而补充问题“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较好地体现了教育的机智性。

2、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

新课程标准认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知新知这一过程中,教师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教学活动,激励每一位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同伴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特别注重让学生进行算理的阐述,运用了指名说算理,同桌互相说算理,全班同学一齐说算理等方法,让学生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脑,动口的时间和空间。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本堂课的重要教学任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缪老师除了让学生合作交流算法,还提供了充分,形式多样的练习。并注重了以下几点:

(1)注重全体学生口头算理的讲述。

(2)讲究练习的形式,力求练习形式多样化。

(3)突出难点,讲求实效。

(4)在学生的计算出现错误时,也能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找出错误原因,对症下药。

总之,这是一堂高效,成功的新授课,老师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了新知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篇七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它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它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 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拟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逐步培养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以上三维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为: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计算。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猴子摘苹果的故事来创设情境,铺垫引入新知,使学习的主要内容带着愉快的节奏呈现出来。再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使用的教具学具是: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创设情境,铺垫引入。

(首先呈现猴子摘苹果图)引出话题:

同学们,猴子和小猪在做什么?

要摘下苹果,得完成苹果上附有练习题,让我们一起帮帮小猴子吧?

(环节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2、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3、多中侧一,优化算法。

谈话:同学们,你们用智慧的大脑帮助小猴子摘了这么多的苹果,真了不起!

1、让学生根据在情景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2、先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然后着重让学生探讨10+20的计算方法。新课改后,从一年级开始就提倡算法多样化,我会放手让学生独立的列算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和小伙伴合作交流的空间,去发现、收获算法。

3、数学是讲究最优化的,有必要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10+20,1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是30。

(环节三)实践应用,发展能力。

(多媒体课件展示)

(环节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在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怎么想?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 + 20 = 30 3010 = 20

1个十 2个十 3个十 3个十 1个十 2个十

探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态,设法维持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的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会用表扬、赞美的语言和眼神给予学生思维鼓励。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篇八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6页主题图及第57页例1,完成做一做及第58页练习十第1题、第2题、第3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景花卉展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摆小棒)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三个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口算的算理。

1、计算常与枯燥、 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学生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习以动手摆一摆,请学生喝饮料,吃苹果等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教材看花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激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小朋友们想去森林公园游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 我们来到森林公园门口,售票员阿姨想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快速回答门票上的口算题。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口算题:

3+4 73 54 6+3 7+2 95 2+5 83

1.整十数加整十数。

听说小朋友要来,小松鼠特意拿来了3种水果,有10个苹果、20个香蕉、30个梨请大家吃,可它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水果提出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1)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

要想知道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怎样计算?(板书:10+2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a.数的方法:10、20、30。

b.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e.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f.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随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提升算法,进行优化:如果没有图或小棒,看着算式你会怎么想?请学生同桌说一说。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这样既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又开阔学生的思路,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交流的方法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接着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为下面的减法算式提供优化后的算法,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1、 摆一摆,算一算。

师:通过刚才的表现,我发现大家不仅听得认真,说得更棒,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动手能力,大家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以充分赞扬的语言和激励性的评价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注意力集中,激发他们好胜的心理。)

2、看一看,填一填。

低年级的孩子还不会有序地观察图,所以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然后生再独立完成。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3、填一填,算一算。

对于这道题的处理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在学生做的时候老师下来巡视,肯定会发现某一个或某些同学的错误,进而让学生汇报自己填的结果,对于错误进行剖析,重点说明3 和30各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计数单位不同不能进行相加或相减。整十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只能加在整十数的个位上;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只要整十数十位上的相加就可以了,个位不变,仍然是0。

以上的练习设计,既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符合《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全部练习完成后,我着重让学生自己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在亲切的师生交流氛围中慢慢陈述自己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最后教师再讲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的阐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篇九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6页主题图及第57页例1,完成“做一做”及第58页练习十第1题、第2题、第3题。

2、教材分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景——花卉展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摆小棒)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三个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口算的算理。

1、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学生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习以动手摆一摆,请学生喝饮料,吃苹果等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教材看花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激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在研究教材时,我以去花园赏花———参观苗圃基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动手摆一摆——奖励喝饮料和吃苹果等环节来展开教学,环环紧扣。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吸引了许多人们去观看,大家想不想去凑凑热闹?(出示花园们赏花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叔叔阿姨,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接着由“这么美丽的鲜花是花农爷爷从苗圃基地里运来的,现在咱们就去苗圃基地看看吧!”这一过渡语引出例1,进而引导学生观察,获得信息,提出问题。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取信息并

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师:要求“红花和黄花一共多少盆?”该怎样列式呢?

计算1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随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提升算法,进行优化:如果没有图或小棒,看着算式你会怎么想?请学生同桌说一说。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这样既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又开阔学生的思路,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交流的方法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接着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为下面的减法算式提供优化后的算法,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摆一摆,算一算。

师:通过刚才的表现,我发现大家不仅听得认真,说得更棒,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动手能力,大家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以充分赞扬的语言和激励性的评价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注意力集中,激发他们好胜的心理。)

2、看一看,填一填。

低年级的孩子还不会有序地观察图,所以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然后生再独立完成。我在设计教案时将墨水改成了饮料,既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自己更好的串连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3、算一算,比一比。

教材呈现的是六道算式,我在设计教案时给算式穿上了“外衣”,加了大苹果当背景,目的也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更好地串连教学。让学生在独立算后汇报是如何算的,然后进行比较,抓每个大苹果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算法。在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实际上只算整十数上的几加几或几减几就行了。

4、填一填,算一算。

对于这道题的处理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在学生做的时候老师下来巡视,肯定会发现某一个或某些同学的错误,进而让学生汇报自己填的结果,对于错误进行剖析,重点说明3和30各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计数单位不同不能进行相加或相减。整十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只能加在整十数的个位上;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只要整十数十位上的相加就可以了,个位不变,仍然是0。

以上的练习设计,既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符合《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总结

在全部练习完成后,我着重让学生自己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在亲切的师生交流氛围中慢慢陈述自己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最后教师再讲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的阐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篇十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它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它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拟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逐步培养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以上三维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猴子摘苹果的故事来创设情境,铺垫引入新知,使学习的主要内容带着愉快的节奏呈现出来。再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使用的教具学具是: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三、说教学程序。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创设情境,铺垫引入。

(首先呈现猴子摘苹果图)引出话题:

同学们,猴子和小猪在做什么?

要摘下苹果,得完成苹果上附有练习题,让我们一起帮帮小猴子吧?

(环节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2、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3、多中侧一,优化算法。

谈话:同学们,你们用智慧的大脑帮助小猴子摘了这么多的苹果,真了不起!

1、让学生根据在情景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2、先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然后着重让学生探讨10+20的计算方法。新课改后,从一年级开始就提倡算法多样化,我会放手让学生独立的列算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和小伙伴合作交流的空间,去发现、收获算法。

3、数学是讲究最优化的,有必要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10+20,1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是30。

(环节三)实践应用,发展能力。

(多媒体课件展示)。

(环节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在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怎么想?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篇十一

作为一名联小教师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我感到无比荣幸。在参与讲课的几名联办小学教师中,我可以说是年龄最大,教龄最长,应该说也是经验最丰富的。在的时候我就参加过全市的讲课比赛获得了二等奖,我也曾经执教过县里的公开课。对于本节课课前我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对教材内容、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了研究分析,对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了较充分的预设,可以说是信心十足,没想到上课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我始料未及的现象以至于弄得手忙脚乱。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我是严格按照临沂市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来设计的,课堂上我也充分尊重学生,把探索知识的过程完全放给学生去完成,让他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做到了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定位。可正是这个原因课堂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如:对于三种乘船方案的'研究上,学生开始说的不完整,只是说出两个班,其余两个班没说,我并没有进行任何提示,而是让其它同学补充,把话说完整,可是一连叫了好几个学生都没有说完整,等到把三种方案说完就花费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

再如:口算23+31这个算式时我也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可当我巡视时却发现六个小组都只想出了一种方法,而且方法都是一样的,我也参与两个小组进行交流,可学生对我的方法没有理会,以至于在全班交流时也只出现了一种方法,迫于无奈我只好进行了提示,到最后也只有一名同学能理解。正是在这些环节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才最终导致了后面的减法的口算和练习题没有时间去完成。这充分说明我在教学过程的调控,教学环节的把握方面还存在的缺陷。

通过本节课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把课堂组织的得心应手、轻松自如,真的是很不容易。听了孙老师的课更让我深深体会到我现在和这些名师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驾驭课堂、组织学生、教学机智等方面我还有很大的需要提升的空间。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加强学习,就像孙老师一样,仔细研究教材,认真学习教师教学用书,认真研究每一学生,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篇十二

假期培训中听了二年级卢老师讲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一课,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的口算。(和在100以内)。

课前卢老师先准备了几道整十数的加减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题目,学生做起来非常快。然后告诉学生,笔算是有效的计算方法,而口算方法灵活多样,可以更快速地进行计算。今天学习的口算就是要将复杂的两位数加减法转化成我们比较熟练的加减法,从而加快计算速度。这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为了使计算教学不至于太枯燥,使数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卢老师以二年级四个班乘船去鸟岛游玩为主线,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在探索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充分思考,把学生的想法在全班进行交流,让大家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爱动脑的好习惯。在口算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能理解的口算方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个人认为,这堂课的教学最后再加上“算法多样化及优化的评价环节”就更好了。由于学生前面先学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先入为主”的观念使部分学生倾向于在心里用笔算的方法计算,所以对于《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出现的算法多样化及优化的评价该如何实施,是本节课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篇十三

本节课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内容: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是一个重要内容,是为以后教学10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是在识数0-100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学要求: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合作的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本节以幻灯片出示例题,采用以学生思考练习、讨论为主,教师参与指导,用激励的方式及掌声鼓励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观察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先调节融洽气氛,让学生觉得轻松自然,不因为有老师听而感到紧张,然后在教学新课中鼓励学生都参与思考;在练习时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参与讨论,使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一)复习铺垫,幻灯片出示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很快地观察卡片的数据,从而激励学生积极回答,使学生巩固复习了所学的知识,为更好地学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打下基础.

(二)新课。

(1)、出示例题图。提问:图中的三种车分别有多少座?

(2)、“要求大巴士和小巴士一共有多少座?”怎样列式?

(3)、4535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动手摆一摆、拨一拨。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及时辅导。

集体交流,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算法吗?

(4)、教师小结:以上同学们所想出的方法,除了十个十个往后数以外,都是先把4个十和3个十合成7个十,再把7个十和五个一合成75。

在这些过程中,我不断的出示了幻灯片,能更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有趣的图片中学会知识。

(1)、“要求大巴士和小轿车一个有多少座?”怎样列式?

(2)、453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小结:以上同学们所想出的方法,除了一个一个往后数以外,都是先把5个一和3个一合成8个一,再把4个十和8个一合成48。

3、比较4530和453的计算异同。

想想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是相同的,有什么是不同的?

(三)、全课小结。

以提问的方式师生共同总结教学内容。

本课是通过远程教育设备进行的第一尝试课,学生对远程教育设备的熟悉度不够,可能在上课的途中容易走神,应该随时注意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配合得当的话,本节课的完成应该不成问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篇十四

说教学内容:

教材91页、92页。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境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

说教学重点:

说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说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口算卡片。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开火车的形式进行一组口算练习,课件显示出结果。

(2)教师在2行中各挑一道让学生说口算方法。

(3)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行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第二行是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

二、明确算理,学习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91页情境图。

(1)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说,教师用课件展示)。

(2)问:限乘68人表示什么意思?(不能超过68人、可以正好是68人、还能少于68人)。

(3)超过68人可能会发生什么?看来为了安全,我们不管是乘车还是乘船,都要遵守规章制度。

2、估算:一条船能坐下四个班的同学吗?说说你的理由。

3、猜测:至少要几条船四个班的同学才能坐下?

4、计算:二(1)班、二(2)班合乘一条船,能坐下吗?

(1)读题。

(2)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只要把二(1)班和二(2)班的人数加起来,和68人比较就可以了。)。

(3)列算式:23+31=(教师板书)。

(4)讨论算法。

(5)交流汇报,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学生的算法。

(6)要求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

(7)完善该题。

5、二(3)班、二(4)班合乘一条船,能坐下吗?

(1)把这道题写在练习本上,并写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3)完善该题。

6、观察:这2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7、这四个班怎样搭配两条船就够了?

三、拓展练习。

1、口算练习(比比谁是计算小能手)。

练习方法:让学生先在口算卡片上面做,然后开火车的方法公布答案,最后选几个学生挑自己喜欢的算式说说口算方法。

2、判断。

练习方法: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自己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3、跷跷板游戏。

练习方法:根据两只小动物下面的算式结果,说出哪只动物在上面,哪只动物在下面,比说说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4、解决问题。

(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踢足球的有54人,打篮球的有26人)。

(2)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3)列算式、说结果并说口算的方法。

5、解决问题。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列算式?

(2)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列算式?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前几册100以内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生活中能解决问题,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由情境图引入这节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学生比较有兴趣,而且在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一估、猜一猜,渗透了估算的意识。在实际的计算中让学生体会到了算法的多样性,鼓励学生从同一道算式中发现不同的口算方法,再通过比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后让学生为四个班的同学找最合适的搭配方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做了较好的铺垫。

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还有很多需要改善和学习的地方,整个课的设计如果再新颖一些,可能会更多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特别是练习课的设计,不是特别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在知识点的引导上,教师如果能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及时的追问、总结,可能会更大程度地开发孩子的思维,比如:学生在拿68和54或71进行比较时,问一问为什么要这样比较,对于跟的比较慢的孩子来说可能就会更清楚一些,另外孩子在说完四个班的搭配方法之后,如果能引导孩子发现其中的规律,效果会更好。整个教学过程中儿童化的语言体现的不明显,课堂就显得不是那么完美了。

一节公开课上完之后,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以后抓住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多汲取别人的优点。平时利用空闲时间要多看书,不断地充实自己,力争每一节课都趋于完美。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篇十五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的口算。(和在100以内)。

课前我先准备了几道整十数的加减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题目,学生做起来非常快。然后告诉学生,笔算是有效的计算方法,而口算方法灵活多样,可以更快速地进行计算。今天学习的口算就是要将复杂的两位数加减法转化成我们比较熟练的加减法,从而加快计算速度。这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为了使计算教学不至于太枯燥,使数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以二年级四个班乘船去鸟岛游玩为主线,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在探索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充分思考,把学生的想法在全班进行交流,让大家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爱动脑的好习惯。在口算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能理解的口算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我采取小组评比奖小红花的方法。每个组轮流派代表进行口算,根据他们口算的正确、快慢、口算方法适当三方面来进行总体打分。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口算速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是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有疑惑和不足的地方。

在创设情境引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时,我用了过长的时间让学生来提问。学生思维活跃,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这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存在,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教育机智,并能够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从而更好地把握时间。我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好。

由于学生先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先入为主”的观念使部分学生倾向于在心里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对于口算有种不重视的嫌疑,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不太高。另外,对于《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出现的算法多样化及优化的评价该如何实施,是本节课面临的又一个挑战。虽然教学过程比较民主,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但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因此,本节课教学后,学生的计算方法依然停留在相同于笔算的从个位算起的方法上。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篇十六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利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生活事例和事物设计情境,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结合操作、讨论交流,来探索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一)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用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计算方法计算不进位加法。

(二)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态度。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

一、说教法:本节课我结合《课标》中的教育理念,透析教材,利用多煤体及摆小棒的直观演示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说学法:课堂上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探索等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从中探索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三)实践应用,巩固知识;(四)自我评价,分享快乐。

这环节主要是通过“开火车”的形式复习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再比较以下两组式题的不同点,突出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区别,激活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学习迁移。

(1)40+250+320+560+150+440+3。

(2)40+2050+3020+5060+1050+4040+30。

传统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状况,新课开始我以新学期第一天发生的事“发新书”的情景图引入,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首先,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已找出图中的相关数学信息和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根据本节课教学需要,从学生提的众多问题中选取与本课有关的具代表性的两个问题:(1)数学书一共有多少本?(2)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作为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来引入课堂教学。此时学生很快就能列出式子,通过观察比较两个算式,让学生指出35+3是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式子,35+30则是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式子,从而点出课题,让学生读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来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例如计算35+3时,在小组活动中先引导学生一个同学出35,另一个同学摆出3,通过讨论如何把两人的小棒合起来,讨论交流得出先把5根小棒加上3根合起来,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操作过程,这样学生就能从算式里发现先把个位上的5和3算出来。计算35+30时,用相同的方法,通过摆小棒理解计算方法,再让学生从算式里发现是先把十位上的30和30合起来。最后总结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再让学生读一读,加深记忆和理解,为下面的实践应用打基础。

检测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我紧扣教材,挑选了教材中相关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设计了四道针对性的练习题,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速计算—拓展思维—实际应用”的作用。

(1)例题后的“做一做”,尝试完成让学生说说算理,目的让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巩固。

(2)我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分组比赛,让学生完成练习十一第1、2题,目的让学生知道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好处,使自己计算速度得到提高。

(3)我设计了一题判断题。这题是知识的拓展延伸,通过掌握的计算方法来判一判对错,从分析原因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

(4)我让学生完成练习十一的第3题,把数学的计算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让学生对这节课的所学习知识作归纳和总结,让学生会简单自我评价学习的成果,并懂得与他人分享学习的快乐。

这节课从实践应用检测中,前两题重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后两题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评价意识。本节课我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小组合作比赛形式进行检测,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45823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