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够帮助教师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需要与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相匹配,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请大家仔细观察以下教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设计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蒹葭的教案篇一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的作品,是《诗经》中的另一篇佳作《蒹葭》。(播放幻灯片3)。
(一)感受音韵美(播放幻灯片3)。
1.全班齐读诗歌,要求学生结合上一课时介绍的关于《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
3.教师明确:《蒹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2)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
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4.请男女生交错进行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二)(播放幻灯片4)感知内容。
1.联系旧知识:我们知道诗歌有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等类型,那么《蒹葭》属于哪一类的作品呢?(——抒情诗。)抒什么情?(——爱情)是不是这样?我们来看看原文吧。
2.请学生结合注解,尽量用优美的语言翻译作品第一章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对比第二、三章的内容是否是第一章的重复?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明确:三章所写的内容是相同的,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伤感。
1.引导:
2.教师配乐朗诵,学生闭目自由想象。
3.小组自由讨论、沟通、交流。
4.个学习小组选派一位同学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教师明确描绘时应达到的要求:有什么景物?有什么人物?他们的衣着打扮?各自的活动?而且发言时应该用一段话来描绘给大家欣赏。
5.审美提升:
刚才大家精彩的描绘,再一次证明了“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咱们所想象的“伊人”,都有每个人的审美情趣,并不统一。之所以能让大家产生这么丰富的联想,应该归功于谁?——应归功于作品本身!因为它给我们读者留下了适当的艺术空白:“所谓伊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清晰过她的面容,从来都没有正对过读者;她似乎就在眼前,忽而又远在天边;她似乎无影无踪,又忽然出现在水中的小洲。这简直像镜中花、水中月,她如梦似幻,若隐若现。
这就是整首诗所表现的朦胧美、神秘美、含蓄美,而诗又贵在含蓄,将最浓烈的爱恋用最不抢眼的色调、最不华丽的辞章表现出来,得确是诗中的精品呵!
深深爱恋——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痴痴守望。
执著追寻——道阻、长、跻、右,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畏险阻。
失意伤感——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求而不得,可望而不可及。
4.审美提升:
那么,除了追求美好的爱情时会出现这样的情感体验,对哪一些事物的追求也有相同的感受呢?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可贵的亲情、纯真的友情、美好的理想、心爱的事业等。
5.全班再读诗歌,表现情感美,配乐。
五、品读:欣赏flash歌曲《在水一方》,邓丽君演唱。要求学生将画面中的情境与刚才自己所想象的情境对照,全身心的体味诗歌各个角度的美。
蒹葭的教案篇二
1. 配乐朗读课文,体味感情。 。
2. 读后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情境。 。
三、品读·欣赏 。
1. 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各抒己见) 。
示例1:本文写的朦胧缥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
示例4:我觉得“伊人”应该是漂亮的、高洁的,又是时隐时现、闪烁不定的。 。
【点拨】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
3.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4. 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
(3)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
5. 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
四、内容分析 。
五、表现手法 。
蒹葭的教案篇三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能力目标: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重点:、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难点:1、对伊人的理解。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课型:
1、作者介绍。
2、解题。
3、介绍《诗经》。
4、熟读并背诵全文。
5、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6、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
7、对伊人的理解。
8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第一组题第二组题。
1、介绍作者。1、背诵赏析第一节。
2、解题。2、重点语句理解。
3、介绍《诗经》3、名句赏析。
4、接龙背诵全文4、归结第一节。
第三组题。第四组题。
1、背诵赏析第二节1、背诵赏析第三节。
2、重点语句理解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二节4、归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默写全文。
预习小节: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课型:展示课课时:1课时。
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1、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1、完成、明确预习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完成四组题纲内容的展示。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1、接龙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窈窕()好逑()寤寐()溯洄()坻()荇菜()。
蒹葭的教案篇四
文本。
译文。
原文。
文本。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的教案篇五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诗经》,学生对其特点一知半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看似“不利”因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给学生自由呼吸的课堂。
1、查阅资料,了解《诗经》这部诗歌总集的形成过程、内容、以及与以前学过的诗歌相比的不同的特点(包括诗歌内容、诗歌风格、手法)。
2、借助注释、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整体感知诗歌。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如形成原因,诗歌内容,诗歌特点,手法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3、理解诗经的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手法太多可分散在两首诗中来讲。)
4、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教学重点1)
2、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教学重点1)
3、理解诗经的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教学难点)
1课时(45分钟)
(一)导入(3分钟)
1)老师提问:蒹葭是什么?有谁见过蒹葭?给我们讲讲吧!
请同学讲讲。
老师播放蒹葭图片,师生交流蒹葭留给我们的感觉。
我们了解到的蒹葭随风飘荡,柔美可爱给人宁静的感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古诗就以蒹葭命名,它会写些什么?会不会如蒹葭一样美呢?一看吧!
2)学生交流自己预习所查的关于《诗经》的信息。
(二)《蒹葭》教学过程
1、读:整体感知(约7分钟)
(1)齐声朗读:教师点评并给与朗读指导(约2分钟)
(2)教师配乐范读或名家范读,学生听读(约2分钟)
(3)学生赛读:通过赛读读准节奏字音(约3分钟)
2、练:落实重点字词(约5分钟)
a.找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几组词
明确:第一组:苍苍,萋萋,采采(茂盛、众多的样子)
第二组:(道阻且)长,跻,右(道路漫长,险阻,弯曲形容难以到达)
第三组:(在水之)湄,涘(水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第四组:(宛在水中)中央,中坻,中沚(水中的高地或陆地)
此处有小小的区别要明确
第五组:(白露未)晞,已(干,完溯)
b.找出方向相反的一组词:洄,溯游
3、品:品味诗歌内容及情感(约20分钟)
第一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时间怎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联想,体会诗歌意境)
明确:a.深秋的早晨,晨雾氤氲,雪白的霜结在在蒹葭叶片上,慢慢地融化为晶莹的露珠。蒹葭随晨风中轻轻地摇摆,露珠轻轻地滑落,摔碎在丛草间,溅落一地的清脆。
b.霜——晞——已:从秋霜到露水变化看出时间的变化。
第二组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问:展开想象“伊人”是谁?她是个怎样的那还?
明确:“伊人”是男主人公心仪的女孩子,美丽善良,委婉害羞,但是她十分朦胧,看不真切。
(2)问:(在水)一方——湄——涘:“伊人”的位置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朦胧,漂浮不定,难以追寻。
第三组: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问:此组诗歌讲述了什么故事?
明确:男子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寻找“伊人”。道路漫长而崎岖,可见追寻“伊人”的路途十分艰难。(可引导学生想象男子怎样跋涉,怎样达到穿过艰难险阻,用了些什么方法到达上游)
(2)问:男子找到心中的她了吗?
明确:没有找到,从三个“宛在”可知女子仍然和他有着一河之隔。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4、议:诗歌的结构特点及特色(15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何特色?
明确:赋、比、兴及重章复唱手法的讲解(兴的手法在此诗中没有使用所以只提一下)
(2)诗中表现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品格?
(3)诗中“伊人”确实存在还是男子想象的?
(4)展开想象和联想“伊人”除了可以指男子爱慕的女孩还可以指喻什么?
5、练:(5分钟也可课后作业)
把诗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合理想象给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
要求:感情基调,文字风格要与诗歌一致。
蒹葭的教案篇六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课文蒹葭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的名篇,也是诗经中最优美的篇章,通过简单的诗词,反映出一个美好的故事,下面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课文蒹葭教案,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对这一课进行教学安排的吧!
教学目标。
1、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3、通过学习《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2、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资料准备:歌曲《在水一方》和蒹葭的画面。
提问:你所知道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从歌曲、画面和古诗句中感受秋的氛围,为课文的研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文研习。
3、概括诗歌主题。朗读后学生找出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如蒹葭:苍苍—萋萋—采采(色彩)。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形态)。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初步感知诗歌主题。朗读为学生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打下基础,并在找关键词和描绘诗中情景的过程中把握本诗思想内容——。一说,爱情诗;一说,明志诗;一说,人生哲理诗。各有其理,古人有言“诗无达诂”,我们可以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见”之情,“执著追求”之意,“坚贞不渝”之志是不变的。
表现手法根据课前对《诗经》表现手法的了解和积累,分析《蒹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提示:从“兴”和“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分析。自读诗歌,找出起兴和情景交融的句子做鉴赏,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进一步体会《蒹葭》的意境。这部分的研习是本诗学习的难点,凭个人的能力不能全面掌握,所以互相的交流补充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并了解到学习中互助协作的重要性。
赏析诗歌立足于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赏析。
立足于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学生自选角度对《蒹葭》进行赏析,小组讨论,推选一部分进行全班交流。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放歌曲《在水一方》,师生共同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边欣赏音乐,边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诗歌,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通过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感受《蒹葭》的艺术魅力。
思路点拨。
本诗是先秦的诗歌,对于第一次接触《诗经》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以朗读为突破口,初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再读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精读以感受赋兴手法的韵味美。由读到品,带领学生走近《诗经》、赏析《诗经》进而学会研读《诗经》中的一些著名的篇目。
练习举隅。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研习和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请于课后自主研习和赏析《采薇》,并完成研习报告以及500字左右的赏析文。
蒹葭的教案篇七
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2课时。
序号:no3~--4。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能力目标: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重点难点。
重点:.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难点:1、对伊人的理解。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课型:预习课课时:1课时。
预习目标。
1.作者介绍。2解题3、介绍《诗经》4、熟读并背诵全文5、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6、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7、对伊人的理解。8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导学提纲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第一组题第二组题。
1、介绍作者。1、背诵赏析第一节。
2、解题。2、重点语句理解。
3、介绍《诗经》3、名句赏析。
4、接龙背诵全文4、归结第一节。
第三组题。第四组题。
1、背诵赏析第二节1、背诵赏析第三节。
2、重点语句理解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二节4、归结全文。
预习反馈。
1、朗读课文,
2、默写全文。
预习小节: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课后反思。
课型:展示课课时:1课时。
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知识回顾。
1.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展示目标。
1完成、明确预习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展示内容。
完成四组题纲内容的展示。
展示总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反馈检测。
1、接龙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窈窕()好逑寤寐()溯洄()坻()荇菜()。
蒹葭的教案篇八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蒹葭的教案篇九
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 《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 《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xx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 《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 《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 《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 《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 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 《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 《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 《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蒹葭的教案篇十
1、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3、通过学习《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2、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资料准备:歌曲《在水一方》和蒹葭的画面。
提问:你所知道的描绘秋景的诗句。 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描绘秋景的诗句。 从歌曲、画面和古诗句中感受秋的氛围,为课文的研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文研习。
之
3、概括诗歌主题。 朗读后学生找出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如蒹葭:苍苍—萋萋—采采(色彩)。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形态)。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初步感知诗歌主题。 朗读为学生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打下基础,并在找关键词和描绘诗中情景的过程中把握本诗思想内容——。一说,爱情诗;一说,明志诗;一说,人生哲理诗。各有其理,古人有言“诗无达诂”,我们可以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见”之情,“执著追求”之意,“坚贞不渝”之志是不变的。
课文研习。
之
表现手法 根据课前对《诗经》表现手法的了解和积累,分析《蒹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提示:从“兴”和“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分析。 自读诗歌,找出起兴和情景交融的句子做鉴赏,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进一步体会《蒹葭》的意境。 这部分的研习是本诗学习的难点,凭个人的能力不能全面掌握,所以互相的交流补充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并了解到学习中互助协作的重要性。
赏析诗歌 立足于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赏析。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 放歌曲《在水一方》,师生共同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边欣赏音乐,边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诗歌,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通过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感受《蒹葭》的艺术魅力。
思路点拨。
本诗是先秦的诗歌,对于第一次接触《诗经》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以朗读为突破口,初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再读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精读以感受赋兴手法的韵味美。由读到品,带领学生走近《诗经》、赏析《诗经》进而学会研读《诗经》中的一些著名的篇目。
练习举隅。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研习和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请于课后自主研习和赏析《采薇》,并完成研习报告以及500字左右的赏析文。
附:《采薇》研习报告。
一、吟诵全诗,疏通词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情景。
二、诗人通过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三、赋、比、兴手法在本诗中的具体运用:
五、请用500字写一篇《采薇》的赏析文。
蒹葭的教案篇十一
no3~--4。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能力目标: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重点:.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难点:1、对伊人的理解。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课型:预习课课时:1课时。
1.作者介绍。2解题3、介绍《诗经》4、熟读并背诵全文5、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6、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7、对伊人的理解。8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1、介绍作者。1、背诵赏析第一节。
2、解题。2、重点语句理解。
3、介绍《诗经》3、名句赏析。
4、接龙背诵全文4、归结第一节。
1、背诵赏析第二节1、背诵赏析第三节。
2、重点语句理解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二节4、归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默写全文。
预习小节: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课型:展示课课时:1课时。
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1.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1完成、明确预习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完成四组题纲内容的展示。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1、接龙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窈窕()好逑()寤寐()溯洄()坻()荇菜()。
蒹葭的教案篇十二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的作品,是《诗经》中的另一篇佳作《蒹葭》。(播放幻灯片3)。
(一)感受音韵美(播放幻灯片3)。
1.全班齐读诗歌,要求学生结合上一课时介绍的关于《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
3.教师明确:《蒹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2)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
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4.请男女生交错进行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二)(播放幻灯片4)感知内容。
1.联系旧知识:我们知道诗歌有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等类型,那么《蒹葭》属于哪一类的作品呢?(——抒情诗。)抒什么情?(——爱情)是不是这样?我们来看看原文吧。
2.请学生结合注解,尽量用优美的语言翻译作品第一章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对比第二、三章的内容是否是第一章的重复?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明确:三章所写的内容是相同的,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伤感。
1.引导:
2.教师配乐朗诵,学生闭目自由想象。
3.小组自由讨论、沟通、交流。
4.个学习小组选派一位同学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教师明确描绘时应达到的要求:有什么景物?有什么人物?他们的衣着打扮?各自的活动?而且发言时应该用一段话来描绘给大家欣赏。
5.审美提升:
刚才大家精彩的描绘,再一次证明了“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咱们所想象的“伊人”,都有每个人的审美情趣,并不统一。之所以能让大家产生这么丰富的联想,应该归功于谁?——应归功于作品本身!因为它给我们读者留下了适当的艺术空白:“所谓伊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清晰过她的面容,从来都没有正对过读者;她似乎就在眼前,忽而又远在天边;她似乎无影无踪,又忽然出现在水中的小洲。这简直像镜中花、水中月,她如梦似幻,若隐若现。
这就是整首诗所表现的朦胧美、神秘美、含蓄美,而诗又贵在含蓄,将最浓烈的爱恋用最不抢眼的色调、最不华丽的辞章表现出来,得确是诗中的精品呵!
深深爱恋——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痴痴守望。
执著追寻——道阻、长、跻、右,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畏险阻。
失意伤感——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求而不得,可望而不可及。
4.审美提升:
那么,除了追求美好的爱情时会出现这样的情感体验,对哪一些事物的追求也有相同的感受呢?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可贵的亲情、纯真的友情、美好的理想、心爱的事业等。
5.全班再读诗歌,表现情感美,配乐。
附板书设计:
蒹葭。
四字句二二拍诗情画意。
ang韵整齐恋寻伤。
押韵i韵景物?人物?
i韵白露为霜未晞未已道阻长跻右水中央坻沚想象。
音韵美。
叠词:苍苍痴痴守望不畏险阻可望而不可及。
萋萋。
采采一唱三叹朦胧美。
爱情。
神秘美。
理想。
事业。
友情。
亲情。
重章:反复吟咏。
蒹葭的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交代学习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濉湄、b”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检查预习,为学习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学生吟读。
5.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学生小组译读练习。
4.学生译读交流。
5.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四.研读。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习成功的基础。)《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习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方法介绍: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3.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五.美读。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播放配乐朗读。
2.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美读成诵。
六.作业:
1.制作《蒹葭》的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以配乐。
2.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板书:
蒹葭的教案篇十四
基础型课程。
1课时。
知识目标: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复习旧知。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00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以下特点需要同学结合已经学过的《诗经》结构上“重章叠句”、“叠词”的特点和本诗所表达的感情,体会出这种形式上的特点在为内容、抒情服务时的作用。这种作用有“类属化阅读”价值,有举一反三之效,因篇而异,特别重要。
c、通过“重章叠句”的运用、押韵、叠词,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齐整、音律的优美,使之琅琅上口,收到一咏三叹之效;另一方面,通过三次重复“溯洄”、“溯游”、“宛在”、“所谓伊人,在水……”,以及“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都侧面刻画出了诗人等待时间之长、追求之坚持不懈,并通过这种复现增加了全诗惆怅凄迷的兴味。
最后,与本诗营造的“意象”有关,需要先介绍本诗意象,然后再介绍意象的概念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广泛运用:
d、本诗以“蒹葭”起兴,由看见河岸边芦苇的绵长细韧想到了对“伊人”的感情,使诗人如痴如醉之情与秋雾迷离之景浑然合一;结合下文的反复追寻而不得,非常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萧疏清冷、彷徨凄切的意境,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创了蒹葭悲凄肃杀的意象,为后人所师法。
e、描写了河水的苍茫浩淼、飘忽不定,更写出了它把诗人与“伊人”隔绝造成的痛苦与无奈,结合《诗经》其他篇目(如《周南》的《汉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成功地创造了无情水阻隔有情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设天堑的意象,东汉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即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时更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滥觞。
f、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西方近现代艺术极其注重意象的营造:绘画、音乐都有“印象派”、诗歌有“意象派”,中国古代文学评论也有“兴象万千”之说。
请同学们讨论所知道的中国文学中的意象并解释。最后出示幻灯片:中国古典文学中亦不乏意象,岁寒三友、四君子、杜鹃、莲花、菊花、灞桥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乌啼等等。(本部分大约20分钟)。
g、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概括。(本部分大约5分钟)。
1、继续熟背《诗经·蒹葭》,尤其注意几个生僻字,准备默写。
2、比较《诗经·汉广》和本诗的艺术特点有何异同。
蒹葭的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2、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义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重难点:
1、“伊人”多义性探究。
2、赏析多主题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朗读诗歌,争取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二、课堂安排。
1.导入:播放《在水一方》的音乐,ppt显示歌词,要求学生比较歌词的第一段与原作第一节,看看哪个词语在语意上有明显改变。
2.发现:“伊人”改为了“佳人”
引出问题:“伊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形象呢?
3.诵读感知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思考“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朗读)。
4.问题:试简要概括诗中“伊人”的特点?
(要求读出作为理由的诗句,穿插读法指导)。
5.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1)内容把握:
蒹葭、白露――景物给人以凄清之感――“清”
补充:写景起兴。
在水一方/之湄/之泗――伊人的位置始终在变化――“飘忽不定”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址――伊人始终难于接近――可望而不可即。
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右/跻――追寻者不畏艰险,执著追寻――有吸引力。
补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2)方法指导:根据诗歌内容出发,可从a直接的正面描写b景物描写c旁人的反应三个方面来把握“伊人”特点。
一、课前回顾。
起初选定《蒹葭》一课,首先是考虑其意思比较简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文体特点应该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真正准备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诗经常识、意象、意境、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节课的容量,而且总体感觉十分零碎,看似知识点多,实则重点不突出。这恐怕也是像我这样的新教师的一个通病,总是希望在一节课讲述尽可能多的东西,而忽视了学生到底能消化和吸收多少。教学目标的选定其实也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如何把众多零碎的知识集中于一个明确而突出的目标之下,成为了我前期准备过程中思考的主要问题。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我始终明确了两点:一是教学目标设定要简明突出,能贯穿整节课,能调动学生,二是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对文本本身的特点及听课学生的特点的考虑。教学目标确定,第一步要明确文本的的价值。《蒹葭》一诗,基本内容比较明确,字词方面的障碍也不大,其基本价值有二:一是其作为《诗经》的文体价值,也即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起兴等特点,二是其审美价值,诗中主人公坚定执着的追寻精神以及伊人形象的多义性均可作为审美价值的挖掘点。考虑到本校学生整体的基础水平较好,我最终决定以伊人形象的多义性为突破口,立足文本分析,将相关的基础知识贯穿在伊人形象的分析中,调动学生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
目标明确后,具体的课堂设计,我选择了以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在水一方》作为导入,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伊人”,而后通过文本的细读分析把握伊人特点进而再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这样一来,起兴、重章叠句等基本内容就无需专门单独讲,只需渗透在就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即可。至于讨论环节,我也搜集准备了许多已有说法作为小结备用。经过这样的准备,目标是明确了,但实际操作中却并不那简单。在准备试讲和与师傅、同事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如何自然地将重章叠句、起兴等相关知识点渗透在对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如何在伊人特点把握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学法指导,如何有效地应对讨论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均成了这堂课准备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二、课堂实录。
实录一:导入。
课前《在水一方》的音乐导入还比较顺利,由于我提前已将歌词在幻灯片做好,所以带着“边听音乐,边寻找歌词与原诗比进行了怎样的改动”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音乐结束,大家很快指出了歌词把原诗中的“伊人”改为“佳人”这一事实,学生的这一发现倒是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内。于是我就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思考“伊人”与“佳人”的不同,当学生齐声回答“佳人”一般都是指“美女”的时候,我就自然地抛出了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琼瑶将伊人视作‘美人’,你认为伊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导入环节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在水一方》的歌词与原诗毕竟还是有很多不同,如果学生们不能很快的发现这一不同,我又该做何引导?对此,我的看法是由于这一改动的发现只是引出整节课内容的一个前奏,所以无需过多纠缠于歌词其它诸如“蒹葭”改为“绿草”等细枝末节的改动,再则也只有“佳人”这一改动最能体现琼瑶对于原诗的理解。
实录二:诗歌文本分析,“伊人”形象把握。
在分析伊人形象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碰到了难题。当我问及大家从诗中看“伊人”形象有何特点的时候,第一位同学回答的是“迷离”。从语意上来说,迷离具有模糊不明、难于分辨的意思,用来概括处身在由清晨、白露、蒹葭、河水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特定环境中的人,并不太恰当。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这一超出我预期的回答,我进行了追问,试图让学生意识到“迷离”一词用来概括伊人特点其实并不太合适,结果学生也被问得不知所措,我也显得有些紧张。最终我将追问引向了诗歌开头两句的写景,并归纳出置身“清冷”景物中的“伊人”也具有“清”的特点。这一开头的小插曲直接导致我在后面分析伊人特点的时候显得有些急躁,以至有些东西未等学生自己发现就先讲了,未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回想起来,其实这种情形,可先请学生坐下、简要指出学生不足,也可直接放开让学生讨论“迷离”进而引出对伊人形象的进一步把握。而在后面分析到伊人难于接近及追寻者坚定执着态度的时候,未能由“为霜――未――未已”、“一方――之湄――之濉焙汀八中央――水中坻――水中b”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自然地过渡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手法,而是后来单独做的补充,显得有些生硬。最后对伊人特点的小结,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参照我自己的预设在板书,没有能适时的参照学生的的一些好想法予以调整。在方法论的指导方面,这个环节从直接的正面描写、写景以及追寻者的旁衬三个角度去探究伊人形象这一点倒是落到了实处。
实录三:课堂讨论,“伊人”多义性讨论。
在对伊人特点有所把握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进行讨论,要求讨论交流各自心目中的伊人形象,并要求推举代表发言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组后讨论的时间过长,而且各种不同看法间的碰撞不够。不过各组基本上都能从文本出发,得出一些关于“伊人”的看法,有的小组意见趋同,有些小组则意见各异。有的认同琼瑶的看法,认为“伊人”就是美人,也有的认为“伊人”不一定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还有的认为“伊人”可能是某种理想。最让人欣喜的是,有位同学指出诗歌有些道家思想的味道,“伊人”就好比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道”,这种见解也算是讨论中的一个亮点了。当然,还有些同学的发言则是完全出乎人意料,比如有位同学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却只说了追寻者的执着非常让人欣赏,并未能紧扣“伊人”。不过她的“妙语”也一下子活跃了讨论的气氛,而我也顺势把她所说的追寻者的执着追寻,归结到伊人的极具魅力这一特点上来。
实录四:课堂小结。
因为想要把这首诗歌的基本价值和这节课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在小结的时候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讲解清楚,所以课堂小结在之前准备的过程中花了比较多的工夫。课堂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如自己准备的那么好。由于时间有些超,所以顺承“伊人”的多义性探究收尾的小结也显得有些忙乱。原本准备的小结一是诗经文体的基本特点及“伊人”的母题,二是多角度解读的基础和意义,但是因为着急有些忙乱故而把“伊人”母题的小结给遗漏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三、课后反思。
这一节公开课,我给自己的课堂表现打分是65分。虽然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还不错,但感觉自己并未能很好的把之前的课堂设计的许多环节落实好,而且整节课时间没能把握好,有些超时。评课的时候,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综合一下,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伊人”形象的特点把握,未能很好地深挖诗歌文本,流于空泛。比如对伊人位置由实到虚的这一变化基本上没有讲到。其次,授课过程中相关内容自己的预设性太强,有些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引导显得有些牵强。比如在归纳“伊人”特点的时候就太过于执着于自己预先的准备,临场应变不足。再者,朗读方面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整节课虽然读了三四遍诗歌,但是学生投入不够。还有,对于诗歌的极具画面感的意境美没有做引导赏鉴,未能在授课中把对诗歌美感的阅读体现出来。最后,时间把握不准。比如像讨论时间拖得过长,最后的拓展与作业环节也未能在课堂时间内及时地完成。
正所谓“教,然后知困”,一节公开课的准备,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感触颇深。《蒹葭》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个人感觉基本还是达到了对于“伊人”形象的多角度把握,但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地方比较粗糙不够细致,以后还需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和锻炼。
蒹葭的教案篇十六
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2课时。
序号:no3~--4。
教学内容:
一、《诗经》二首之一《蒹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能力目标: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重点难点。
重点:.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难点:1、对伊人的理解。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课型:预习课课时:1课时。
预习目标。
1.作者介绍。2解题3、介绍《诗经》4、熟读并背诵全文5、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6、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7、对伊人的理解。8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导学提纲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第一组题第二组题。
1、介绍作者。1、背诵赏析第一节。
2、解题。2、重点语句理解。
3、介绍《诗经》3、名句赏析。
4、接龙背诵全文4、归结第一节。
第三组题。第四组题。
1、背诵赏析第二节1、背诵赏析第三节。
2、重点语句理解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二节4、归结全文。
预习反馈。
1、朗读课文,
2、默写全文。
预习小节: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课后反思。
课型:展示课课时:1课时。
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知识回顾。
1.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展示目标。
1完成、明确预习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展示内容。
完成四组题纲内容的展示。
展示总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反馈检测。
1、接龙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窈窕()好逑()寤寐()溯洄()坻()荇菜()。
蒹葭的教案篇十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能力目标: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重点难点。
重点:、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难点:1、对伊人的理解。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课型:
预习目标。
1、作者介绍。
2、解题。
3、介绍《诗经》。
4、熟读并背诵全文。
5、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6、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
7、对伊人的理解。
8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教法学法设计。
第一组题第二组题。
1、介绍作者。1、背诵赏析第一节。
2、解题。2、重点语句理解。
3、介绍《诗经》3、名句赏析。
4、接龙背诵全文4、归结第一节。
第三组题。第四组题。
1、背诵赏析第二节1、背诵赏析第三节。
2、重点语句理解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二节4、归结全文。
预习反馈。
1、朗读课文,
2、默写全文。
预习小节: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课后反思。
课型:展示课课时:1课时。
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知识回顾。
1、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展示目标。
1、完成、明确预习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展示内容。
完成四组题纲内容的展示。
展示总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反馈检测。
1、接龙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窈窕()好逑寤寐()溯洄()坻()荇菜()。
蒹葭的教案篇十八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3、通过诵读、分析,掌握《蒹葭》中兴与赋的`表现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美。
二、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
2、《诗经》知识介绍。
(2)介绍“诗六义”。重点解说赋、比、兴,与现代作品结合,使学生更好理解。
(3)《诗经》影响。
(1)学生散读,初步体会。
(2)指名朗读,再次感悟。
(3)重点欣赏第一章,掌握“蒹葭”等相关字词,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师生共同探讨“伊人”与“水”意象,以及“伊人”的魅力分析,穿插相关作品比较,如海伦形象描述和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
(4)学习二、三两章,学生自己找出三章不同之处,具体分析。齐读,体会本诗的重章叠唱特点。
4、背诵全诗。
四、拓展阅读。
1、《硕人》,掌握其中“比”的手法运用。
2、《木瓜》赏析。
蒹葭的教案篇十九
1.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一教时。
1.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交代学习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检查预习,为学习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学生吟读。
5.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学生小组译读练习。
4.学生译读交流。
5.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习成功的基础。)《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习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方法介绍: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3.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五.美读。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播放配乐朗读。
2.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美读成诵。
2.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蒹葭的教案篇二十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导入正课: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以下特点需要同学结合已经学过的《诗经》结构上“重章叠句”、“叠词”的特点和本诗所表达的感情,体会出这种形式上的特点在为内容、抒情服务时的作用。这种作用有“类属化阅读”价值,有举一反三之效,因篇而异,特别重要。
c、通过“重章叠句”的运用、押韵、叠词,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齐整、音律的优美,使之琅琅上口,收到一咏三叹之效;另一方面,通过三次重复“溯洄”、“溯游”、“宛在”、“所谓伊人,在水……”,以及“为霜”、“未”、“未已”的`变换,都侧面刻画出了诗人等待时间之长、追求之坚持不懈,并通过这种复现增加了全诗惆怅凄迷的兴味。
最后,与本诗营造的“意象”有关,需要先介绍本诗意象,然后再介绍意象的概念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广泛运用:
d、本诗以“蒹葭”起兴,由看见河岸边芦苇的绵长细韧想到了对“伊人”的感情,使诗人如痴如醉之情与秋雾迷离之景浑然合一;结合下文的反复追寻而不得,非常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萧疏清冷、彷徨凄切的意境,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创了蒹葭悲凄肃杀的意象,为后人所师法。
e、描写了河水的苍茫浩淼、飘忽不定,更写出了它把诗人与“伊人”隔绝造成的痛苦与无奈,结合《诗经》其他篇目(如《周南》的《汉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成功地创造了无情水阻隔有情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设天堑的意象,东汉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即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时更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滥觞。
f、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西方近现代艺术极其注重意象的营造:绘画、音乐都有“印象派”、诗歌有“意象派”,中国古代文学评论也有“兴象万千”之说。
请同学们讨论所知道的中国文学中的意象并解释。最后出示幻灯片:中国古典文学中亦不乏意象,岁寒三友、四君子、杜鹃、莲花、菊花、灞桥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乌啼等等。(本部分大约20分钟)。
g、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概括。(本部分大约5分钟)。
布置作业:1、继续熟背《诗经・蒹葭》,尤其注意几个生僻字,准备默写。
2、比较《诗经・汉广》和本诗的艺术特点有何异同。
蒹葭的教案篇二十一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2、掌握《蒹葭》中相关字词含义。
3、通过诵读、分析,掌握《蒹葭》中兴与赋的表现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美。
一课时。
1、导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
2、《诗经》知识介绍。
(2)介绍“诗六义”。重点解说赋、比、兴,与现代作品结合,使学生更好理解。
(3)《诗经》影响。
(1)学生散读,初步体会。
(2)指名朗读,再次感悟。
(3)重点欣赏第一章,掌握“蒹葭”等相关字词,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师生共同探讨“伊人”与“水”意象,以及“伊人”的魅力分析,穿插相关作品比较,如海伦形象描述和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
(4)学习二、三两章,学生自己找出三章不同之处,具体分析。齐读,体会本诗的重章叠唱特点。
4、背诵全诗。
1、《硕人》,掌握其中“比”的手法运用。
2、《木瓜》赏析。
蒹葭的教案篇二十二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464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