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思考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总结要体现自己的思考和反思,不仅仅是简单的陈述和描述。阅读这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技巧和要点。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一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读《丑陋的中国人》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二十年前的书放到现在来写读后感,固然有些过时,毕竟沧海桑田,毕竟物是人非,书中的很多言论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现状,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改变,毕竟是民族劣根性,毕竟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光荣传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更何况,在这二十年中,又有许多新的陋习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所以,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柏杨老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作于20xx年前,里面揭露的很多现象是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并没有因为新中国的建立而改变,因为很多都已经深入文化骨髓,成为了人们思维方式的一部分,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过好在,细细想来,还是有不少现象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我们不应该麻痹大意,而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反省自己、检查自己。我认为,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一个能够长期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首先必须做到不断地完善自己,而不是沉浸在自我膨胀、自我满足的意识形态下。
通过再次看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后感受颇深,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看看周围、看看身边,确实改变了不少。在最近的一篇反映美国唐人街的散文中也得到了类似的感觉,文中说那里的餐馆不太卫生,而街道上则常常出现不讲交通规则的事。据说这是美国人包容心的一个体现。不过我在上海见到人们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而中国人到美国的其它地方也不敢违反交通规则。因此我认为同样是中国人,不同的管理模式就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中国人并不是不可求药的脏、乱、吵。
现在人们都在倡导“和谐社会、文明奥运、文明苏州”,其实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仍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譬如,常有小偷偷包而众旁人熟视无睹者。读到书里所写的那些关于中国人的种种不良或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认为很正常或是不以为然但在外国人眼里确是不可思议的举动或行为时,我不禁想到,2020年的北京奥运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国际体坛的盛世,这几天在和北京来我校挂职的张、贾两位校长的闲聊中,我知道了北京市民素质的不断提升,我深信,我也有信心,通过今年的奥运,中国的大多数人,会看到自己丑陋的一面,会有很大的转变,因为有好坏去进行比较了,很多来自各个国家地区的人,不同的文化涌进中国,让国民无条件的接纳、感受,从而看清楚自己许多不足的地方!从此,中国也真正有更大的进步!朋友,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二
《丑陋的中国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出版,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丑陋的中国人读书。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毫不客气,揭了中国人“短”,初读很有些受不了,他书中所罗列的国人的诸多陋习,本来批着“外衣”,现在“全暴露”,实在感到接受不了。其实,客观地说,敢于面队,才能改正,否则,陋习还是陋习,还会延续。
每天的每天,我们老师为班中每个孩子做着许多零零碎碎的事,这些在孩子看来可能好象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补课、批改作业、管理午餐等,我们也很少听到一声简单的“谢谢”;平时哪个孩子不舒服,我们给他喂水喂药,却也从没听过一句感激的话语。
我无意想评判谁,只是我也深深知道,学会“爱”和“感恩”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纵观历史长河,我们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有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教导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老师;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知恩图报。我们要从教育孩子主动说“谢谢”开始,教育他们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要从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吃水不忘打井人”,永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教养之恩。
“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看今天,我们的孩子浪费粮食,大手大脚、心安理得花父母亲的血汗钱,对父母的辛劳从不言谢,对朋友的帮助少有道谢,稍有不如意便大发少爷公主的脾气,总觉得没顺自己的心、没了了自己的意。“爱”不应是单方面的,不管是母子之爱、父子之爱、师生之爱或是朋友之爱,都应是双方互助的。我想说不管是教师,还是父母,在关爱孩子的同时还要教育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学会付出爱心,学会提供帮助。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爱别人,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而给自己带来了快乐、幸福的生活,而只有当孩子们在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才会出现——“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会感恩,一起接受感恩思想的洗礼。因为,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让世界多姿多彩,感恩让我们更加美丽!
我们教人育人,现在就从感恩开始吧!
中国人是很丑陋的!这不是我看过了这本书之后就附庸着叫嚣,环顾四周,看看我们生活的周围——丑陋,无处不在!
凭良心说话,中国人算不上野蛮,比起非洲那些严重落后又连年战乱的国家和民族来说,中国的确是一个“礼仪之邦”!如果中国人都很野蛮的话,这个国家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试想一下,没事儿就来个大混战,上面河北人跟内蒙古人打成一片,左面西藏人又和新疆人干上了,再往下一点儿,四川人跟湖南人因为谁吃辣椒更厉害而意见不统一来了个种族大屠杀……其实这只是打个比方,我认为,显而易见,如果中国人都很野蛮的话,那么中国就不可能统一,至今仍然四分五裂且各自闭关自守,虽背贴背、胸靠胸,却老死不相往来。
中国人虽然不算野蛮,但是其丑陋程度可以让世人叹为观止!柏杨老先生在这本书中把中国社会形容成一个大酱缸,而那些思想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处处与时代步伐相悖的人被“誉为”:酱缸蛆。我很赞成这样的叫法,虽然觉得还有些不过瘾,但因为没有找到更能出气的称呼,就暂且沿用前辈的叫法吧。
《丑陋的中国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出版,并形成一股风潮,席卷海峡两岸、神州大地,稍微有文化的人看过此书后都会相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书中所批判的社会现象和文化传统,但很快这本书又成了禁书。上个世纪80年代我刚刚出生,所以第一次拜读此书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了其中最精彩的一篇文章,当时我以为《丑陋的中国人》只是一篇文章,不过看了之后也深受感悟,便保存下来,时而翻阅一番。虽言词犀利,但收获颇丰。事隔几年以后,某日我闲逛一小书店,猛然看见新近出版的此书,毫不犹豫而买之!说实话我不喜欢那些软绵绵的一看就知道是所谓的“文人”写的文章,即使是批判性的,那也就像是身上痒得厉害,却只是轻轻地挠一挠,小打小闹,不过瘾!
我并不是说文章写得犀利,语言说得激励,骂人骂得痛快就好。文章不是药,而只是处方。医生开出处方,是针对你的病症的,至于你承不承认你有病,去不去开药,开了药吃不吃,吃药坚不坚持……这些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你是顽症难症,医生开的只是温补的药,那么你吃了也无济于事,但是如果医生开的是猛药很药,你不吃,不承认自己已并入膏肓,那么又能怪谁呢?!
中国人的丑陋,如同阿q精神一样,基本上是每个中国人都具有的心理特征。就像我们的脸一样,具有中国特色。
二十年前的书放到现在来写。
读后感。
固然有些过时毕竟沧海桑田毕竟物是人非书中的很多言论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现状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改变毕竟是民族劣根性毕竟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光荣传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更何况在这二十年中又有许多新的陋习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所以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中国人之所以丑陋,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就是太虚伪,太爱面子,以至于几千年来都没有勇气去面对自身的病症,哪怕有向癌症发展的趋势,却依然蒙着眼睛自诩为“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尽一切可能与手段来掩饰自身的缺陷——你说中国有缺点,是因为你生活的环境不如中国,你嫉妒罢了;或者是你担心中国崛起了会吞了你们那可怜的小国,所以想在此之前尽一切办法来打击我们龙的传人的信心而已。
什么宇航员只能看见长城,什么中华民族是和犹太人并列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两个民族,说实话我听了真的觉得脸红。拿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来自我陶醉,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使得自己在自己的世界成为强者。
很多中国人都听过这么一个笑话,一对父子在坐公交车,坐了一会孩子悄悄的对他父亲说:“爸爸,有人偷钱包。”这位父亲急忙小心示意孩子不要说话,就当作什么都没有看见。等到下了车,父亲突然发现钱包没了,就责备孩子不注意帮自己看好钱包,可是孩子却说:“爸爸,我刚才给你说有人偷钱包,你不是不让我说话么,那个人偷的就是你的钱包啊!”真是对中国教育制度的绝妙讽刺啊。
在中国,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见了坏人一定要躲”的理论,致使现在街上小偷技术含量越来越低,因为偷窃的时候,即使被发现也不会有人上前伸张正义,1vs1小偷的胜算还是比较大的,更何况大部分受害者还是女性。
在国内,大家都是中国人,不帮忙就算了,因为毕竟都是“自己人”嘛,没必要搞得“自相残杀”么。那出去了总该团结点了吧,呵呵,那只是个美好的愿望罢了。我有一个在英国上学的朋友,她给我说,在英国,她宁愿和一个有种族歧视的当地人在一个小组作实验,也不愿和中国人在一个组,因为那样至少不用担心因为试验会涉及到自己未知领域而对方却宁可试验失败也不愿透露自己的知识这样的问题。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立足,好的传统是必不可少的。德国人杀犹太人是因为他们太聪明了,而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却是发现中国好欺负。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三个日本人是一条龙;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自私,猜忌,迂腐。。。。。。有着这么多缺点的民族,怎么前进?就好像是我们那些公路上跑的经过改装的小货车,已经严重的超负荷了。要想大步前进,就必须甩掉这些包袱。《丑》就像一面镜子,直接照到了国人的内心深处,那片最丑陋,最黑暗的地方。柏杨老先生,已经为我们开好了处方,接下来怎么做就要看我们自己的了。要想从根本上铲除中国人的陋习,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只有以《丑》为鉴,时刻审视自己身上是否还有那些丑陋的毛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三
我想所谓的丑陋的中国人,不仅仅是说只有中国人有这些缺点,只要是人,都是有这样那样的一些令人生厌的,又无法改变的缺点的,我不喜欢因为柏杨的观点就要一棍子打死一国人.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身上的缺点,我们也正在逐渐改变我的一些缺点,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比较完美的人.所谓的“丑陋”,只是综合了国人的一些缺点和民俗的陋习.来加以夸大.难道美国人,英国人.....都是那么完美吗只要是一个有缺点的人,当他的缺点被暴露出来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丑陋.一样的让人生厌.所以我不喜欢柏杨的这部书.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四
上学的时候就听说过这本书,一直没有机会买到,以为大陆会禁止出版,好在偶然在当当发现,当即下了定单。书到手第一个借来,几天就看完了,是我读的最快的一本。
读后感拖到现在才写,皆因惰性使然。看来真正彻底改变自己身上的劣根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我是对照着自己,还有身边的人和这个社会来读这本书的,每读一页都深刻赞同,并佩服柏杨先生的洞察力和敢说敢做的精神。
我本身是有点愤青的,因为看到身边太多不平事和太多的问题。有时也常常感叹,但是又能怎样?只能自己尽力为之,希望可以做好自己,影响身边的人。象一个朋友说的那样,我们从自己作起,尽力影响我们身边的人,我们无憾。
书里提及比较多的是中国人的内斗,虚伪,自私,浮躁,不团结,以及没有规则,缺乏诚信。这也是我个人观察和思考得到的,所以我一直致力把纯粹塑造成一个和谐,简单,真实,团结,象家一样的团队。我知道这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要实现决非一朝一夕。
借助柏杨先生的观点,其实可以排遣一下我内心的积郁。也大致分析一下国人身上的问题。当然,我也是国人,我的问题就不少,拿自己开刀是最好的方式。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五
中国人之所以丑陋,在于国人永远都不会勇敢地承认自身的错误。无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这大量的例子,比如学术抄袭,除非真的是完完全全暴露在了大众的眼帘,抄袭者才可能会承认自身的错误。比如教育上的错失,爸爸妈妈永远都认为是自己是对的,孩子必须按照他们的步伐追随,否则你就是离经叛道的不孝子女等等。
其实面对这一本书,我们首先要有持着一种尊重,和真诚的态度去看待这本书,不管书里面的内容。是怎么样,但由作者自身的出发,是希望新一代的国人,能够知道身上的不足之处,并且加以改正。常言有说,知错能改的人是个好人,知错不改的人是一个无药可救的人。从书中的内容,我读懂了许许多多。但无可厚非,书中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纯粹是为了批评国人,而牵强附会加上去的东西。
先从作者善意的角度出发,是希望国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在社会生活中,中国人在窝里斗,脏吵乱,不团结,自己人残害自己人都是有目共睹。真心地说,中国的经济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对教育和精神上的投资是少之有少,以导致了许许多多的恶性后果出现了。
毒奶粉事件,受害者无数的幼童,无辜的婴孩,虽然政府最后也已经要加大力度,进行力挽狂澜的补救,但最后,给国人留下了中国的奶粉不可吃的烙印,同类型的事件还有瘦肉精,毒黄瓜等,都引起了国人对食品安全的深深思考。
至于社会上的公德事件,也给国人带来了深深的思考,近几个月来,小月月事件不单单在中国流传甚广,而且还蜚声海外了,给中国的形象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大家可曾想像接近14亿的中国人躲避的了道德的底线,让多少人的如小月月一样,因抢救不及时而最后死去了,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彭宇,也并不是每个法官都是王浩,能否想像一下,在你垂暮之年,你在路上摔倒了,无人对你问津,最后因失去抢救而死去,这是多么可悲啊......
从作者错误的角度上,也是有不少之处,比如上述几个国人的缺点,在任何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每一个国家都是存在这样的一种经历.
美国的南北战争同是内乱,内战,为什么无人指责,而就单单把中国的情况无限扩大呢?说到国人素质偏低,脏乱吵,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追溯到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贫富差距与我们相比更是有过而无不及啊,何况中国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国家,怎么能和发展的几百年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无论是从体制上,法律上还是国民素质上他们都有优于我们的优势,我们不可避免也要必须承认彼此间的差距,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要要求一个小孩要有一个中年人的成熟呢?这显然不符合逻辑。
国人之功过,也并非你我三言两语就能清楚说明,毕竟现在我们追求的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为了一个社会的和谐,很多事情都不能武断言之,因此唯有现在是把大家自己在本分上的事情安排好和处理好,做好一个真正的自己,不要让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上的内容成为了我们真实的描写。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六
其一,中国人向来喜欢和自己的同胞明争暗斗。这种斗争持续了几千年,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并且与生俱来。我总觉得中国人与人之间似乎都是仇家,走在街上都是冷冰冰的眼神。人与人之间就象冤家,稍有不顺便要刀兵相见,缺乏一种包容的态度,这是这个世界越来越冷漠的原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淡漠,真诚已经成了一种奢侈品,甚至被人不齿,究其原因是因为真诚要付出的成本太高,就是大凡怀揣真诚之士,大多都会被欺骗和愚弄。这是一种价值观的极度扭曲。毛主席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难道真是是大家都遵照了毛主席的指示?大凡一个公司有几个人,就开始拉帮结派,私底下议论纷纷,暗地使绊。这是一种极端恶劣的行径,想想二战以后大家都在一个起点,为什么到现在为止日本一个没有资源人口相当中国1/13的岛国,gdp却有中国的2倍?不能不归结中国人内斗的内耗为一个主要原因。所以我一贯不支持那些抵制日货的盲目爱国青年的观点,不能不承认人家的东西好,好的东西却要抵制,这是一种什么心态?有本事埋头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超过小日本,这是最好的抵制。内斗就是不团结,中国人总是不团结的,筷子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也没能教育好中国人。这是缺乏自省的表现。
其二,我感觉很多中国人都带着虚伪的面具,而且很多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示人,虚假逢迎,冠冕堂皇似乎是一种礼貌,当这种风气蔓延开来的时候,真实的内心就已经被掩藏起来了。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当一切倒置,并且我们以为这是常理的时候,我们的路可能就背道而驰了。
其三,自私是人的天性,正因为人的自私才推动这个社会进步,我觉得自私是对的,但是伤害别人的利益的自私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人与人是平等的,一个人没有权利伤害另外一个人,没有责任感是我们的通病,所以很多人不会看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别人和扰乱了社会的秩序。没了原则,也就没了底线,利己却要建立上损人的基础上,那人们之间只会不断的互相伤害,并且是无休止的伤害下去。
其四,浮躁是现在这个社会的现状,人们缺乏深刻的思考,功利性强,价值观扭曲,向钱看齐,物欲,感情淡漠,麻木不仁,缺乏理想,没有激情,有太多这样的事例,每天都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想一个浮躁的民族是不能有长足的发展的,看来,摆在我们面前的最首当其冲的课题是先调整好我们自己的心态,然后塌塌实实的做点事了。
其五,中国人漠视规则,不尊重程序,我以前一直以为我这样的人应该散漫一点,而且我觉得我的散漫是一种理所当然,那样显得很酷,但是我看到了,这是因为还有那么多人和我以前一样散漫,才让中国的效率如此低下,我现在痛恨不守规则的人,事实证明凡是崛起的大国,都是严格的执行制度的,中国太多的人情化的东西,已经严重障碍了社会前进的步伐,纯粹要面对的也正是要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做一个信守自己承诺,严谨,认真面对工作,把每件小事做到最细节的人,态度是决定一切的。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七
相信不少人听到或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都会为之一震,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当然不允许有侮辱性的词语加在我们的民族名字前。
这本书的作者是“人文大师”柏杨,他的言论与作品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争议,这本书更是饱受争议,对于这本书,有人赞之、有人骂之、更有人恨之。其原因都是因为柏杨先生在书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中国人的缺点与不足,甚至丑陋之处。
记得我在学校看这本书也引起了同学们的非议,大多都是不能接受这麽刺眼的题目与主题。但是就像文中写的那样不只有《丑陋的中国人》还有《丑陋的美国人》、《丑陋的日本人》等,但它们受到的待遇却大为不同。《丑陋的美国人》一书中充满了对美国外交人员的自大骄傲的抨击。据说,美国国务院曾对这本书深入研究,认为这是一本“确实刺激思想”的好书,并要求本国每个外交工作人员人手一本,仔细阅读与反省。而另外两本书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丑陋的日本人》作者是受《丑陋的美国人》这本书启发与鼓舞,误以为此举也可以让自己的国民受益,但自己却遭到了猛烈的批判、围攻。同样的,柏杨先生当时也受到了批评。那么为什么一类的书遇到了不同的遭遇呢?看来,这是我们远东文化共同体的“镜像综合症”,我们恐惧在镜中的形象,却不看自己的原因,反而竭力指责镜子的低劣,进而打破镜子,以“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名义,终止一切自我治疗的程序。
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柏杨先生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过滤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至今也不能痊愈,主要内容是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
难道这些都不是实话吗?
最让我好笑的一点是:一起买东西,你卖5元,我就卖4元,你卖的低我就买的价格更低,以至于我们的稀土资源以“白菜价”销售,引得日本与韩国争相购买。这不是不团结吗?前几天看到大陆游客在香港地铁内吃东西等不太文明的行为被香港本地人大骂的事情,看来连我们自己人也受不了我们的行为,更不要说外国人。我们的“脏、乱、吵”有目共睹,我们“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三条虫”也是事实,我们因为悠久的面子问题“死不认错”,就好像梁思成故居被拆除美名其曰“维修性拆除”,让人不禁赞叹厉害厉害。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直让我们引以为傲,我们自称礼仪之邦,我们还是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的一个。我们一直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但我们还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劣根性。望大家都放下“爱国主义”,好好阅读这本书,并反省我们的“丑陋”。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八
自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一直在探求着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中国为何会落后于西方?知识分子们为了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谓是上穷碧落下黄泉,自军事到经济,自经济到政治,自政治到文化,可谓从坚船利炮研究到了女人的小脚。结果他们找出了许多的答案,有说是军事上落后的,有说是专制制度阻碍的,有说是自然经济的抵制,也有的人认为罪魁祸首是中国人自己,中国的落后是源自于中国人的落后。总结而言就是这么三个字:国民性。
将中国的落后归结到国民性上的知识分子,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鲁迅,另一个就是柏杨。而柏杨最为著名的则是他那本著名的《丑陋的中国人》。此书的中心思想从书名便可知一二:中国人是丑陋的。而如果要进入到现代文明,中国人必须掘弃其丑陋的国民性。
诚然,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都是有着其独特的性格即其国民性的。中国人自然也无法例外,中国人自然也有着其独特的国民性,而这种国民性当中自然也有丑陋的部分,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说,中国人的确是丑陋的。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在有着其独特的性格的同时,相似地,也有着与其他民族相似的性格,也就是说,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着这样一个共性:人性。同样地,中国人也不能例外。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常常会用判断性的语句说道:中国人是怎样怎样的。例如中国人是崇古的。中国人是虚伪的,是爱面子的。中国人是懦弱的。然而,其实这里的中国人三个字其实是可以换成其它字的。中国人自然是崇古的。但难道只有中国人是崇古的吗?难道日本人、阿拉伯人们不是崇古的吗?就连据说最不把祖先当回事的美国人,不也是无论左派右派都言必称《独立宣言》、建国先贤吗?同样地,虚伪的,是爱面子的不仅是中国人,还是全人类;懦弱的不仅是中国人,还是全人类。丑陋的不仅是中国人,还是全人类。
与许多相似的批判者一样,柏杨先生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批判并不是出于理性的认知,而纯粹是一种感性的情绪感染。即所谓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柏杨先生看到了一个个的个案,在其中看到了中国人的丑陋,于是就事论事,批判其中中国人的丑陋之处,这是正确的。然而,看书的人看着看着会渐渐地感觉吊诡起来,因为到了后来,柏杨先生的逻辑竟渐渐地变成了为了证明中国人的丑陋而找出一个个的个案来予以佐证,即所谓的从结论出发,这就难免失于偏颇了,因而也就将许多的人性的丑陋当成了国民性的丑陋。同时,由个案出发的论证,往往就将特殊当成了一般,将一个丑陋的中国人当成是全体中国人一律丑陋的证据。于是也就出现了上面所提及的将人性与国民性混淆的问题。
对香港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其实还不过是在二三十年前,香港还是一个腐败横行,吏治败坏,警察公然在大街上收取保护费的地方。当时也有许多人痛心疾首地说这是由于中国人的国民性导致的,这是由于民族劣根性导致的,必须经过长年的努力改造香港人的国民性才能改善这种状况。然而,在二三十年以后的今天,香港却在一系列政治改革、行政改革而非国民性改造以后成为了全亚洲最为清廉、行政效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而香港警察甚至被称为世界上最有礼貌最有纪律的治安部队。如今的中国也有着许多与二三十年前的香港所相似的地方,都有着极其严重的腐败,也有着许许多多将腐败的根结归结为国民性的人。什么问题都往国民性上推是一种十分便利的方法,因为表面上看来,任何问题都是与国民有关的,因而任何问题都能够轻而易举地归结到国民性上。所以说,国民性其实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而一旦将问题装到了国民性当中,剩下的问题就只有一个:改造国民性。如何改造呢?写文章批判国民性,如此而已。何时改造完毕呢?遥遥无期。于是也就不是批判者所需要担心的了。然而,这种动不动就将问题往国民性上推的做法,恰恰却最为腐败者、专制制度、专制政权所青睐。这是国民性的问题,那也是国民性的问题,全都是国民性的问题,于是大家都埋头批判那难以动摇的国民性,结果就不会有人来追究腐败者、专制制度、专制政权的责任了。既然是国民性导致了腐败,那么腐败出现在这样的国民中也就再合理不过了,那么这样腐败的政权来治理造就了这种腐败的国民岂不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然而我们从香港的例子可以看出,国民性并非腐败的症结所在。国民性也许会加深腐败,但绝非腐败的根源。问题并不是出在国民性上,而是出在专制制度上,或者更深层次地说,出在人性上。因而,与其埋头批判国民性,还不如抬头建立一种基于人性而遏制那丑陋的人类本能的规章制度来得实际。
事实上,这种对于国民性的批判,从来都是做无用功。或者说,任何改善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尝试都必将以失败告终。这个社会中的大部分人不会因为看了一篇批判国民性的文章而从此洗心革面掘弃自己的自私与虚伪,他们只会以这种自私与虚伪的普遍性为理由更加理直气壮地自私与虚伪下去。就像如今每年都会有的该不该过洋节的争论一样,无论他们争得怎样的面红耳赤,无论他们争论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到头来该过的还是要过,人们不感冒的他们怎么推广也没用。鲁迅与柏杨的书已经出了这么多年,中国人却还是如他们所言的那么丑陋,鲁迅的文章选入小学课本中学课本的一篇又一篇,小学生中学生们也不会因此而掘弃他们丑陋的国民性。五讲四美讲了几年就讲不下去了,八荣八耻……(以下内容涉及,出于保护青少年的考虑予以屏蔽)。
个人认为,这种对国民性的批判,其实往往是一种精英主义的思维。冯骥才先生在此书的序言中说“丑陋的中国人”是一个“充满自责与自警”的题目,我对此难以认同。我认为,当批判者们讲到“丑陋的中国人”的时候,往往是把自己自绝于中国人以外的。当他们说中国人是自私、虚伪、好面子的时候,他们往往并不认为自己是自私、虚伪、好面子的。而他们也往往认为必须要去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自然而然地,这个沉重而艰巨的任务也就落到了他们的肩上。这样的责任感十分可贵而值得我们真挚的尊重,然而这样的责任感却同时带有一种致命的自负:他们认为他们可以改造一个民族的性格。但事实却是残酷的:他们不能。于是他们就陷入到了与西西弗斯相似的处境当中:西西弗斯总有搬不完的石头,而他们也有着永远都批判不完的国民性。而整个社会,整个世界,却未曾因此而改变。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九
“鸦片战争是外来文化横的切入,对中国人来说,固然是一次‘国耻纪念’,但从另一角度看,也未尝不是一次大的觉醒。”柏杨对于内地的切入,今天看来也是一场意外。很多人记得柏杨,往往是从《丑陋的中国人》开始。柏杨在书中把中国人的丑陋源于传统的“酱缸文化”,指出“由于长期的专制封建社会制度斫丧,中国人在这个酱缸里酱得太久,我们的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酱缸的污染,跳不出酱缸的范围……一切行为价值,都以酱缸里的道德标准和政治标准为标准”。
这在当时看来惊世骇俗的言论无意间触及时代精神,在内地几乎人手一册,成为华人地区最流行的书籍。不过,这本多少有些“好作惊人语”的畅销书让柏杨八十年代在大陆声名如日中天之后,又几乎因为同样的原因销声匿迹,其书一度被查禁。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潮流,八十年代的开放让中国重新回到世界,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昌明,柏杨的当头棒喝让国人再次陷入五四时的反思命题:回归传统还是彻底西化?很多人批评柏杨文章偏激刻薄,学养不足,李敖甚至特别著书反驳,称“中华民族性中固然有丑陋的一面,但以偏概全式的处理,却涉及这种作者的人格与学格的问题。”仔细回顾,柏杨的书实际上仍旧承接了五四学人的追问,他的批评言论背后仍旧源于知识分子对文化、国家惯常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甚至他对国民性批判也与鲁迅形似神近。几代传统知识分子面对山河破碎人心颓败,往往将国家命运归结于文化原因,不过文化并不能成为一切原因的原因,正如秦晖所言“文化无优劣,制度有高下”,从这个意义上《丑陋的中国人》已经落伍。
提柏杨,只谈《丑陋的中国人》无疑偏颇,柏杨把自己的写作曾总结为“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通鉴》”。晚年的柏杨一直忙于著史,比起他的小说、杂文,他显然对历史著作寄望甚高,这也与他的入狱经历息息相关。当1968年柏杨因为翻译漫画触怒当局被以“侮辱元首”之名投入监狱,几乎十年。在狱中,柏杨遭遇了非人待遇,他对整个体制产生怀疑,希望能够找到国人病态的根源。身陷囹圄成为柏杨一生中最重要转折点,由文化转入历史,从历史中他深感中国文化的基因从来缺乏人权与民主思想。柏杨史学方面著述颇丰,尤以《柏杨版资治通鉴》、《中国人史纲》最受欢迎,前者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后者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
柏杨的历史写作更是看重“小民的历史”,以幽默直白的文字追溯历史,有人甚至说他开创了一个“平民体”。如果说《丑陋的中国人》点破国民的文化隐疾,那么《我们要活得有尊严》、《天真是一种动力》则是柏杨关于中国人特性的药方:以尊严克服丑陋,以天真追求理想,国民的尊样应是国家的追求方向,“我们也并不一定要效法美国,效法效法德国、效法效法日本,也是自救之道。战败后的德国和日本,固然成了三等国家,可是他们的国民却一直是一等国民,拥有深而且厚的文化潜力。”
《柏杨曰》是《柏杨版资治通鉴》的精华版,其中的序言号称是柏杨的封笔之作,柏杨在开篇问道“读历史,人能够从中取得教训吗?”这是无数中国人曾经追问过的问题,事实上,观看柏杨这个苦难先民的后裔,他的个人心灵史也是一部传统中国知识分子不断现代化的历史。在一个知识分子不断世俗化的时代,柏杨成为旧时代知识分子的最后一批代表,他个人的不完美也与此直接相关:我们可以指责柏杨的国民性批判情绪大于论证,带有文化决定论的简单粗暴;我们也可以指责柏杨的史观没有超越鲁迅的“吃人”历史;我们甚至可以指责柏杨身上也有丑陋特质,比如他对国民党的表态……但是,柏杨始终影响过一代人,他一生也一直努力实践知识分子的底线,正如这篇封笔序言的结尾:“我摆脱传统文化的包袱,不为君王唱赞美歌,而只为苍生、为一个‘人’的立场和尊严,说‘人话’”,作为文化个体,柏杨行动的实践意义并不输于文本。
在《丑陋的中国人》之前,也有美国人写过《丑陋的美国人》、日本人写过《丑陋的日本人》,前者被美国国务院拿来作为他们行动的参考,后者的作者却被撤职,对比柏杨的坎坷经历,三国国民性高下自现。巧合的是,《丑陋的中国人》与《丑陋的日本》分别写于台湾日本经济起飞之时,如今内地经济崛起,自信满满的同时精神荒芜的阴影却挥之不去,这也许就是柏杨在今天的最大意义,盛世更需要危言——纪念一个作家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他的著作,因为他早就告诫过我们:“我们丑陋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丑陋”。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十
自参加工作以来,没完整看过几本书,但还是洗洗品读了柏杨老先生长达八十万字的《中国人史纲》。当偶然的机会从舍友书桌上瞥见这本书时,我就决定好好细读它。或许自幼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对通史之类的著作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前也读过柏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丑陋的中国人》,深受感慨,受此影响,也从心底喜欢柏杨老先生。
《中国人史纲》是一本引人入胜而又线索明晰的史书,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一直讲到清朝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中国历史。柏杨先生在狱中完成此著作,历经了十年监狱的艰辛,他以自己深刻的人生经历来写作此书,于是此书又有“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赞誉。自有深刻和独到之处。
柏杨老先生素有“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著作风格,他一贯以批判的精神写历史,站在人性的角度评论历史。《中国人史纲》就以“人”为中心,重点在“人”.这本书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是狱中成书,因此更能透过文字感受作者对于人性的独特视角的剖析,历史是人的历史,故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性的发展史。通读此书,给我最多的思考就是人性的问题。何谓人性?孔子、孟子、老子、老子、荀子等皆有不同的看法,而释迦牟尼与西方的柏拉图等亦有各自的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低级而高级,于是善恶观念逐渐产生出来,但是无论善还是恶,无非都带着人的烙印,善、恶只是维护人类自身利益的工具罢了。孔子满口的仁义道德,然而他刚刚出任了鲁国的司寇,就把他的学术上的死对头、名扬天下的大学者少正卯给杀了,看来在政治斗争中,孔子所谓的“仁”乃是具有针对性的,并非一视同仁的。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结束,赵军40万人投降秦军,秦江白起名者40万疲惫不堪的俘虏进入长平附近一个名叫“杀谷”的深谷,秦军从高山上抛下土石,40时万人全被活埋。秦朝末年,巨鹿大战后,20万投降的秦军被项羽全部坑杀。
南梁开国皇帝萧衍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几乎每次都要国家拿出一亿万钱来赎身,而这些巨大的舍身钱莫不是来源于对百姓的盘剥。萧衍极醉心“仁慈”、“宽厚”的美名,皇亲国戚无论有多大的罪恶,都不追究。但对于普通平民却很狰狞,一个人犯罪时,父母妻儿都要受到连累,一人逃往,全家都被捕下狱,无一点宽假。再有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稳固自己江山,残忍杀害一大批如刘基、徐达等一大批开国元老。读罢此书,我的最大感受是——老百姓实在很苦,能够活着,已经不容易了。盛世时可以奢谈理想抱负,乱世时就只能够东奔西跑,以便保全性命了。
我们现在的生活时空,尽管空间略显狭小,难免碰了彼此的头,但是我们毕竟是无法逃离开这间巨大的时代之屋,我们还要每日见面、互致问候,还要礼尚往来,还要彼此提携、互相帮助。我们无法根绝乱世的诞生,因为我们不是时代的宠儿,更不是开创新时代的英雄,但是我们目前却可以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我们彼此达成协议,紧紧地团结起来,快快乐乐的做一个人,我们相亲相爱,我们不窝里斗,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延缓乱世的出生。如果要做人,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家一起做人。尊重别人,我们才能够更加长久的做人。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十一
看完《丑陋的中国人》,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用文字打醒国人,就像一个恨铁不成钢的严师教育学生一样。柏杨说了中国人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却能看出有一颗真诚地爱国之心。现在越来越多的爱国停留在口头上,背地里却做着毁灭国家的事情。我想如果再有一次侵华战争,汉奸数量会更多吧。想想古代贤士可以身殉国,朝代灭亡之时,海面尸体浮动。而现在如果政权更替,更多人应该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在情感上,我很赞同柏杨先生的观点,可能在方式上,柏杨先生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批判,我想这也是痛定思痛中的无奈之举,除此之外,先生可能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去抒发心中郁结。书中后面的评论性文章也读到几篇十分不赞同的观点。我想说的是,无论支持哪种观点,身边的这些普遍现象,也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就以“势利眼”这个面来说,所有人都会倒向官职高的人,这貌似是个亘古不变的规律,不可否认的是这条规律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你是什么官职,哪怕只是个班长,也会有人可以巴结你,只是官职大小决定了人多人少的问题。有的时候想想,如果我们自己不过优秀,没什么本事,认识再多有本事的也没有半点用处,你不过是众多巴结者中的一个而已。如果你足够优秀,那么那些曾经你巴结的人,会反过来巴结你。要想成功,靠的不是你认识多少人,靠的是你自己有多牛逼!人脉,靠的不是收集了多少张明信片,靠的是我们最真诚的心!
我们都的时候不太敢据理力争,不是我们没理或者我们口才不好,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怕得罪人。我经常再说,他不值得我和他吵架,因为我没必要把精力浪费在这种人身上,看似凸显着我有多高的逼格,而是有时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在“何必呢”的态度中步步退让。可别人会觉得你善良吗?只能说你想的太善良了,别人只会觉得你很好欺负。为什么就不能痛痛快快的吵一架呢?吵完再不想见,让他从心里彻底消失。你不会还指望着做“朋友”呢吧。我当然不是劝大家去打架,而是敢去据理力争,该吵架的时候,不要客气,把自己憋坏了!
说回到《丑陋的中国人》将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陋习,一一痛骂,不能说中国整个就没救了,但却可以以书为镜,可以明荣辱、得失。
寒假抽空去书店买了一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是台湾作家柏杨写的。在此之前并不知道还有这个作家。书的名字一看就让人很敏感,“丑陋的中国人”,心想这个柏杨还挺有勇气,看了简介和一部分内容,忍不住点头称道,语言很犀利、准确,把中国人的劣根性和一些坏品质描写得淋漓尽致,很到位。特佩服其中的一句话,也算是中心句:“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丑陋!”
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批评了中国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等缺点,每个缺点都会有相应的实例举出来,描写得很深刻也很真实。在他犀利的笔下,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这些缺点是普遍存在的,以至于今天还在继续蔓延。虽然这部书是批评中国人的,受到了很多国人的打击和辱骂,我觉得不能只是愤怒,我们应该感谢柏杨,这本书是一面镜子,准备又形象地反射出中国人的劣根性,当然,如果你看完后破口大骂那就刚好被作者说中,确实存在那种实质上的缺点。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他在书中提到的内容和观点,事实上这些东西也确实存在。网站上有的网友评论说看这本书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不然你很可能被书中那些话激怒,确实,我刚开始看的时候也是有点窝火,柏杨不是,他称自己是中国人,所以他敢指出中国人的缺点。慢慢的以平和的心态看下去,其实他说的对,正如他在文中所写,在中国大陆问那些“文化革命”中坐牢的文人为什么坐牢,那些人的回答很简单也很准确:“因为说了几句实话。”短短几个字把当时大陆的一切政治影响全部表达出来。柏杨在演讲中说他知道书一出来必然会遭到很多人的愤骂和牢狱之灾,这也是影射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点,所以看这本书时我们应持有一颗平常之心,越是愤怒越是表现出自己的丑陋,无可厚非,柏杨老人家说的也是实话!
“中国人嗓门大,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感,所以总觉得自己嗓门越大越有理。”这句话给我印象也很深刻,先不说别的,就拿我在这里接触的那些无知的广东人来说,实在是素质差到了极点。除了张大嘴巴吆喝嗓子说着只有他们本地人才会听懂的地方话之外,其他一无所知,连句英语都讲不完整还觉得自己生活在国外比别人高一等。这是什么?是他个人的悲哀还是对于这批中国广东人的悲哀?说实话,实在是鄙视他们到极点!再比如上次那么严重的车祸,什么不管只担心自己的钱、钱、钱!那家人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对整批中国人的影响有多坏,如果可以的话上网查一下轰动多大,而这种轰动是最坏的那种!他们却毫不在意,只祈祷可以少赔一点钱,可悲!
“中国人的窝里斗是天下闻名的,在台北做生意,三个日本人说‘好,这次是你的,下次是我的!’而中国人则是你卖50,我卖40,你卖30,我卖20,如此的显露出丑陋的做法……”这一段对于中国人的窝里斗描写得也形象,往小的方面说,还是这里那些丑陋的广东人,为了多赚几块钱在厂里大骂甚至打架,试想那些看笑话的老外会怎么想我们中国人,一个泱泱大国十几亿的人口有的只是这点素质?不是说在这里的这批中国人被当地素质并不高的鬼佬瞧不起,有的时候他们自己的行为确实让人不齿,更别说得到别人的尊重。话说回来,他们自己都不以为然,更别说在意国家的脸面,在他们心里,只有钱才是第一位,为了钱在那些虚伪的鬼佬面前献尽俗颜媚骨,舔尽别人的屁股,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实在肮脏至极!你在国内丢人就算了,都是自己国家人随便议论几句就完事了,还非得把脸丢掉国外来,真是让人恶心!
其实个人并不是完全同意这部书里的观点,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虽然有缺点,但是闪光点也很多,我只是想借《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发泄一下自己心里的情绪,看多了这里那些广东人的虚伪和勾心斗角,如果我文笔够好的话特想写本《丑陋的广东人》来“夸赞”一下我所认识的广东人。或许这种心理也有点“窝里斗”的嫌疑,我只是觉得我们似乎特别需要纯净和善美,人性本是善良的,是这个社会上的一些东西慢慢污染了我们。社会是个大染缸,总能把一张干净无暇的白纸染得花花绿绿,让人费解!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十二
柏杨先生是我心仪已久的,柏杨杂文基本上我都读过。后来他进行《资政通鉴》翻译,以及整理跟中国历史有关的几部著作,我也读过。柏杨著作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白话文写得真是好。中国文字在他手里像一块泥巴,想抟成什么样子就抟成什么样子,运用自如。
柏杨的著作特别突出“人”的地位,带着激情写出了过去两三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人没有尊严的这种状态。评价历史到底以什么为主?是以国家强盛、金瓯一统和皇权强固为主,还是以人民的生活幸福、人民生活得有尊严为主?因为在历史上两者往往是不同步的。
中国历史算起来有两三千年,实际上只是暴君与人民在轮回。新建朝代里第一、二代君王可能好一些,然后再像前一个王朝那样再轮回一次。第一二代君主时代,社会安定,生产有些发展,经济繁荣,但由于统治者没有也不可能有把社会引上长久安定发展的政策,再加上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没有任何监督与限制,早晚还要乱。
《中国人史纲》讲到中国历史上的数次改革,对“变法”极为推崇,这点可以再商榷。中国历史上重大的改革有五次:商鞅改革是一次,其他是王莽、王安石、张居正、康有为。商鞅改革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但它建立的只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秦国是强盛了,但老百姓的问题没有解决。中国历史上改革只有商鞅改革成功,张居正改革等于是半成功,其他三次改革基本上都是失败的。
读《中国人史纲》,有一点让我觉得别扭,就是人物的称呼,特别是春秋以前的称呼。春秋以前男子不称姓,女子不称氏,所以周文王虽然姓“姬”名“昌”,但不能叫“姬昌”,周公旦,虽然也姓“姬”,但不能叫“姬旦”。我们惯用的称呼一般都是文王昌、武王发、周公旦等。另外,不称帝王年号而称名字的做法,有点古怪。柏杨先生说,看到帝王年号就反感,就别扭。这有一个习惯问题。比如不称道光,非要称名字旻宁,这也不算错,但大家都不熟悉,特别是普通读者就会觉得有阅读障碍。
柏杨是一个非常有使命感的作家,非常关心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华民族有三千年史,这既是我们珍贵的遗产,也是我们前行的包袱。现在创作历史文学作品蔚成风气,写历史剧可以,以文学的笔法写历史专题报告也可以,但要有一条底线,那就是基本的历史史实应该是正确的,评价历史要有人民观点,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现在有些剧作家发誓要把历史学家气死,写出来的内容百分之九十是不正确的,任意胡说,这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柏杨自己评价《中国人史纲》时说了两句话,第一,我没有说谎,第二,没有失实的地方,没有语句不通。以我看,这个自我评价虽然是谦逊的,但细究起来,做到这两点也是很不容易的。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十三
我们读书就是要读后进行反思,那我们就要做。
了。曾经我们中国人“丑陋”过,但是后来也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读书笔记--《丑陋的中国人》,希望大家能够真正读懂这篇读书笔记。
二十年前,“丑陋的中国人”被人狠狠地臭骂了一顿,奇的是,挨骂者不仅没生气,反而对施骂者寄以无比的祟敬和感激。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原来施骂者也是一个“丑陋的中国人”,其之所以骂,只不过是渴盼这个所有炎黄子孙共有的民族,能去其丑陋,光大美丽,更加兴旺发达耳!
这位施骂者自号柏杨,当年以一篇《丑陋的中国人》,让那么多中华儿女如惊睡梦。
二十年后,有一个自称芝麻糊的中国机关人想写一本揭批中国机关人陋习的书。鹦鹉学舌,并不是也想震惊谁,更非自以为学识和才思可比柏杨,只是自认为爱国家、爱中华民族之心不敢稍逊于柏杨先生罢了。而,机关人,又是国家命脉、民族命运的把握者,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动力轴心,是故,机关人的“丑陋”更值得一骂。
柏杨先生不仅是位智者,而且应是位学者。他骂中国人之丑陋,直上溯至春秋战国时代(他把中国人之丑陋全归因于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一点芝麻糊并不一定赞同,但骂“丑陋”之准、之深,却无不令芝麻糊折服),可见其学识之渊博。而芝麻糊呢,只不过是一小小的机关人,才疏学浅,对机关人之丑陋,只能凭一点直觉、借一点感触、抒一己之思而已。
中国机关人也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身上的“丑陋”中国机关人身上也具有,但是,机关人又是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故,他们身上的“丑陋”又具有其个性。其“个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其他群体所不具有,二是其他群体虽有但没有机关人那么特别。
芝麻糊试图这样对机关人之“丑陋”的“进化”过程进行演绎:机关人的“丑陋”,最初应源生于中国人共有的“丑陋”之一——虚荣。人一旦有了虚荣心这一原动力,就想出人头地,而出人头地的最好方式就是当官,当官能管人啊。如此,虚荣就与“机关”挂起了钩。有了“出人头地”,就又产生了“权力崇拜”这一“丑陋”;虚荣心强的人必然虚伪,虚伪是机关人“丑陋”的第二环节。虚伪又会衍生机关人的另两大丑陋,一是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假、大、空,二是缺乏诚信,相互折台、背后捣鬼等;虚伪的结果必然自私,自私是机关人丑陋演绎过程中的第三个环节。“自私”这一丑陋也衍生出两大“丑陋”:贪赃枉法和骄奢淫侈;自私的下一步就会导致奴性——官大就是娘、给官就是娘。而奴性,又会衍生出拍上欺下和荣辱颠倒之两大“丑陋”。
以上这层层递进的四大环节及其八大分支,共十二个方面,应是机关人“丑陋”之精华。而这十二种“丑陋”又是相互联动、互为因果的,它们川流不息地相互作用,演绎出一种病态的机关文化。而,病态的机关文化作用于机关人,又“激发”和“促进”着机关人的“丑陋”。
中国人虚荣心之强恐为各民族之冠。刚会说话的小孩就知道头上插一朵小花“排场”,小学生得了个奖状,老远就会向家长汇报,而试卷上的“麻叉”总是捂着不给大人看,这恐怕也不仅仅只是因为怕挨揍。在农村,邻居盖了新房,他家不缺住,也要累死累活地为房攒钱。邻居盖了砖房呢,他就要盖楼房。连两位大婶的“年猪”也要暗地里比拼比拼谁多了几斤。
想来“炳生”当时戴的不过是一块假表或者坏表。时至今天,机关人的虚荣又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假文凭、假学历到处乱飞,明明只是个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甚至只是个初中生,履历表上居然成了“研究生”。为了“争”一个只不过几十来元钱的职级,能争为“世仇”、争到退休。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排名不分先后”,一看到句话,芝麻糊就想笑,明明排名已分出了先与后,你注上一句“排名不分先后”就不分先后了?连公众媒体都这么来着,深怕挫伤了机关人的虚荣心。这也说明,中国机关人的虚荣已不是一般水平了,连公众媒体都怕了它呀!
追求权力就只有当官,所以机关人总是小心翼翼,既怕触犯上司,又担心得罪同事,看似兢兢业业,其实他只不过是为“官”而低头做人。有的机关人,一辈子都在为那个一官半职奋斗。他们中相当多的人,也并非是为了当官捞钱、享乐,但也谈不上什么“为人民服务”,其目的很单纯,就是为当官而当官,似乎很盲目、很可笑,其实,“当官”已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不久前,公事到一乡镇,遇一已退休的乡镇干部。席间,其。
自我介绍。
:是“副科”退休的,在乡里能“混”到这样也不错了云云,并特声明退休前解决的是副科,而不是“副主任科员”,一脸满足感和得意状。机关人的“副科”与“副主任科员”,职级相同、待遇相同,区别为,前者是“实职”,后者是享受“同等待遇”。都退休了,还在因退休前夕得的“安慰”是红纸封的而不是黄纸封的沾沾自乐,这类“机关分了”与孔乙己之类的“知识分子”恐也没什么大区别。权力崇拜的另一个表现则是对“官”顶礼膜拜。对“官”的顶礼膜拜表现在,面对比自己“小”的官是高人一等,优越感颇甚,在平民百姓面前就更不用说了,但在“大”官面前就低眉顺眼、惟命是从。官饭桌上的座次问题就是一例,别看他今天上座,如果明天来了个比他大的官,你就是用手铐铐他到进牢房,都绝对会比铐他到上座容易些。
权力崇拜的心理导致机关人,比的是“官”当的成绩,不比工作的业绩;比的是“谋官”能力,不比工作能力。谁的官大,谁的能力就大、谁的水平就高。至于唯上司之命是从,不管实际情况、不问黑白是非,那是自然的结果。
机关人的虚荣并不仅仅是普通百姓那样只是为了面子,其中还掺杂许多其他因素,所以从虚荣发展而来的机关人的虚伪就会比一般人的虚伪更“虚”更“伪”西方的一个名人说了一个名句,叫做男人与女人间没有真正的友谊其实,机关人之间的友谊是真要大打问号的机关人间互相防范、互存戒心,很难有知心话语常听人说,机关人没有真正的朋友,说这话的人自己何尝也不是在防范着他人?面对机关人,如果你真想获得一份诚信,付出一片真心,人家不仅会避逃三舍,还会送你一顶“不成熟”、“孬哄哄”的桂冠:这个芝麻糊都三、四十岁了,怎么还跟一个小青年似的!
听芝麻糊这样说,你可不要以为机关人是“老死不相往来”,相反,机关人个个都是“见面熟”,开过一次会、吃过一次饭,下次见到,老远就会伸出双手、问寒问暖,如遇几百年没来往的老亲。但你别把他的热情当真,顺手人情的事也就罢了,如你托个他有点为难的事,你找他一百趟,他会有一百零一个让你“等一等再说”的理由。但,从来不说“不行”。“酒桌上讲的话不算数”,这句机关流行语你总不致于没听过吧?这话想必你自己也说过。还有,机关人托机关人办件事,总是不停地唠叨,“你不能以为我酒喝多了,我讲的是真的,你一定要把我的事放在心上”……这样的场景你肯定也没少见过。
虚伪者往往爱说假话,虚伪之于机关人,说假话更甚,更甚到至如家常便饭、从不脸红。桌面上与你大谈反腐倡廉,桌肚下伸手掏你口袋;每一次政治学习,“思想素质都有了新的更大的提高”,也不知其原来低到什么程度;天天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不离口,你若出一道“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的填空题,保管他答不出来。反之,你若说了一句真话,他立马扣你“不爱学习”、“政治有问题”的帽子。机关人说假话,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至把它当作在机关生存的一个基本技能。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十四
之前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书名叫做《中国人史纲》,不知是被断句为《中国人史纲》好还是《中国人史纲》。看了两章后觉得还是理解为《中国人史纲》的好,因为发现柏老先生的史笔和别人不同,他注重的是强调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其实是人的历史。
从来都觉得书写历史和做新闻对事实的态度是一样的,要客观的记录事实,轻易不能表露自己的态度,而柏老先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持有鲜明的态度,对前朝的史学家和儒家鸿儒们的错误不留情面的一一批判。
书的开篇题目为“历史的舞台”,介绍了中国的版图和山脉河流。不要以为这篇只是单纯的介绍自然环境,他介绍的是中华文明兴起、繁盛所发生的地点以及环境与文化的关系。自然环境影响文化,每个民族都是如此。
柏老说,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建筑文明是最贫乏的一环。除了万里长城纯军事工程外,古中国缺少雄伟的城市,雄伟的宫殿,更缺少雄伟的民间房舍。原因有二,一是绝对君权思想的统治,统治者绝不允许别人的房舍建造的比他的好,哪怕接近也不行。二是中国历史上的新兴政权对与焚烧就政权的建筑物怀有浓烈的兴趣。比如项羽火烧阿房宫,所以至今我们也无缘再见“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是如何的壮观,也无缘站在吕后运筹谋杀韩信的未央宫中嗅那满是阴谋味道的空气。
柏老讲了开天辟地的故事。这里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中国是盘古创造了世界,但主宰世界的却是一个叫玉皇大帝的神祉;在犹太人那里,人们认为是耶和华创造了世界,那主宰世界的也是耶和华。以前我曾经写文章论述过中华民族并不是真正信奉神祉的民族,信神只不过是处于绝望环境中的一种无望挣扎。我们信奉神祉的心理远没有西方世界信奉神明那样单纯。说到底,是为了一己私欲去信奉。只有当我们觉得需要神明保佑的时候才去拜祭神明,而不是把拜祭神明当作自己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华民族从来是个很实际的民族,顺我者兴,逆我者亡。
书里最值得称道的是每章节后都有一个东西方对比,可以看到当我们处于一个时期的时候别的民族在做什么。我们的兴盛,我们的衰亡,一览无遗。大世界自有公道。
《中国人史纲》之所以定格为“中国人”就在于作者的立场是人民的,他是从人民的立场来梳理华夏几千年的历史的,在中国的三个“黄金时代”,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于是作者对此称赞不已,而对历史上的动乱年代和大黑暗时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则对人民处境深表同情,这个时候,作者的文字是对中国那些腐败的统治阶级的控诉。
总之,作者以人民的观点来深刻地阐述了历史,以人民的处境来判断每一个历史年代和事件,作者的历史观点是一种人性史观点,他是以一个民主派别的史学家的形象在叙述历史的,他用人民的眼光来考察每一个朝代的历史形态,作者对酱缸文化的批判是深刻的,这使得我们对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糟粕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是酱缸文化,我们要弃除那些历史上的糟粕。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十五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而又线索明晰的史书,从我国的神话时代说起,直至20世纪结束,柏杨历经了十年监狱的艰辛,作者以自己深刻的人生经历来写作此书,于是此书有:“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赞誉。自有深刻和独到之处。
《中国人史纲》之所以定格为“中国人”就在于作者的立场是人民的,他是从人民的立场来梳理华夏几千年的历史的,在中国的三个“黄金时代”,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于是作者对此称赞不已,而对历史上的动乱年代和大黑暗时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则对人民处境深表同情,这个时候,作者的文字,是对中国那些腐败的统治阶级的控诉……总之,作者以人民的观点来深刻的阐述了历史,以人民的处境来判断每一个历史年代和事件,作者的历史观点是一种人性史观点。他是以一个民主派别的史学家的形象在叙述历史的。他用人民的眼光来考察每一个朝代的历史形态,作者对酱缸文化的批判是深刻的,这使得我们对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糟粕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是酱缸文化,我们要排除那些历史上的糟粕。
作者的眼光不仅是深邃的,同时也是开阔的,作者在每一个“世纪单元”的最后,都写了“东西方世界”,这使读者在深入国史知识的同时,可以将之与世界的同步状态进行一个对比,于是,我们为起初中国先进于世界而欢呼,对后期中国落后于世界而悲愤。
生动和明晰是我给本书下的两个关键词,也是本书的的定义。在生动这个方面,作者的文学功底之深厚,叙述历史的时候文笔朴实自然,而又字字传神,恣意汪洋,对历史上的人和事都娓娓道来。明晰指的是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本历史线索清晰明了的书,作者写作历史是粗线条,却又详略得当,作者以现代的世纪为单元,更加便于读者把握历史的时间顺序,也不会再被朝代的频繁更迭而困扰。事件的先后也是一一阐明,十分清晰。另一方面,作者以现代的名词代替了历史上不断变换的官衔,如用国防部长来写一个职位,在之后又注明当时的官职,这种变换使得我们对历史上的人和事的把握更加真实,最后作者还亲自绘制了众多的地图,地名亦多以现代地名标注,有利于对历史的把握,同时也学到不少的地理知识。
作者在讲述历史的同时,也是在创新的,如作者划分的三个黄金时代(即春秋末期——汉、唐、清)是首次见到的,又如酱缸文化的生动比喻,也是十分充分到位的,又如作者所引入的“瓶颈危机”观念,也是十分深刻的,即开国四、五十年后国家就处在一个瓶颈上,国家能够安全度过则国家将稳定持续的发展,而倘国家没有度过则,又进入动乱之中,这些对中国当代史都有一个观照的作用,也引发一些思考。
柏杨先生已经逝世了(于20xx年4月29日逝世),但柏杨的思想永存。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十六
一个笔名是柏杨的中国人总结出了中国人脏、乱、吵、窝里斗、奴性不改、死不认错等民族劣根性,他受《丑陋的美国人》《丑陋的日本人》影响,一直想写一本《丑陋的中国人》,但他钻监狱(近十年)钻怕了,只是1984年时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做了一篇《丑陋的中国人》的演讲。讲实话总是比说谎话引起的波澜大,此后一段时间,报纸上刊登了不少其文的读后感,虽有支持有批评,但在美国的中国人总还是有点思想的,支持是多于批评的。但此文一直在中国大陆被禁,一直到也是在柏杨去世的那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在大陆出版了这本名为《丑陋的中国人》的书。也许中国人的思想到现在比较开放一点了或是人们早已忘了谁是柏杨了。
“丑陋的中国人?瞎说什么呢!中国人这么漂亮,这么美丽!怎么能丑陋呢?一看你便是个叛逆的孩子!”
我笑不作声,只是觉得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的论调到现在依然适用,况且就算我做声了,那也不过只是讨骂罢了。但我作为一名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深深地感到“祖国的下一代要靠我们”是一种讽刺和我越来越害怕“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两个成语了。
长和脏,你若说此文篇幅长容脏,我笑而不语,你若说是国民劣根性在历史发展中长,其本质脏,我笑而不语。其实,柏杨先生提到过希望中国人有鉴赏能力。至于什么长,什么脏,我也希望能见仁见智。若说我有心机,那我只好将题目改为“无意义”了。
作为中国人,我希望能得到改变。我不敢想象一个麻木的民族发展下去会怎样。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485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