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明确目标,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好准备。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标和范围。总结范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写作。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一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中的内容。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结合教材的特点,我力求达到下面的教学目标:
1、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的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在教学中我发挥“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力求突出以下三点: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3、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在迁移中学。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分为五个步骤:
2、想象延伸: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还有那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学生思考后,回答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边长“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就能铺满大长方形。从而引出公倍数的概念,再强调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也是有限的(最小是1),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公因数的概念的过程。
3、归纳总结: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这样的正方形就能铺满大长方形。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
4、根据学生的总结我及时板书课题,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思维。
5、反例教学:让学生说明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上面的一正一反教学总结出:公因数要同时是两个数的因数。
为了及时巩固,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因数,填写在书上。
(设计目的: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公因数,使知识不在枯燥无。让学生到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已经掌握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学以致用。教学例4时,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通过具体的运用,巩固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说说怎样找12和18的公因数,学生可能说三种方法,一是先找12的因数,从12的因数中找18的因数;二是先找18的因数,再从中找出12的因数,三是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再找出相同的因数。通过比较三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哪种方法比较简捷。在此基础上,揭示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并介绍用集合圈的形式来表示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明确集合图中省略号的作用。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弄清怎样用集合图来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感受数学方法的严谨性。)。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用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
首先设计关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判断题,进一步让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做到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
接着让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然后分别完成2、3题。小组交流。
(练习的设计是从认识到理解,再到拓展应用,逐层加深,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由课内到课外延伸,增加运用实践机会。)。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说你掌握的方法。
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二
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课程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里面的最大公因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3、培养有序思考的思维习惯,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学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的难点是灵活运用多于一种的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这节课的设计我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入、理解新知和理解运用。在引入的教学部分,我设计了解密码锁的环节,分别让学生找出18与20的所有因数,再找出它们共同的因数。这样除了可以复习找出一个数因数的方法以外,还进行了对新知识两个数的公因数的铺垫,为后面的概念教学起到启发的作用。
在理解概念的教学部分,我最主要的设计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两个数的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根据已知的条件,把边长4厘米与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分别铺在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上面,要选择出合适的正方形。通过这些操作进行比较分析,从具体形象方面去感受理解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这个概念。接着再通过相关的提问与沟通,把两个数的公因数这个概念的内涵和本质梳理清晰,使学生从概念的定义上明确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促进了概念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其中,学生们还通过与别人的合作、交流,逐渐学会用合适的语言把概念表达清楚。
在理解运用的教学部分,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用不同的列举法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上,引导学生应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个概念,运用多于一种的方法灵活有效率地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在全部学生都能够理解最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讨论,发掘出效率更高、更快找出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且让学生通过比较练习逐渐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为后面约分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动学习是关键,因此,有效的小组合作活动与有效的教学有密切联系,必须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指引与点拨,关注活动的情况。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在发表意见时的有效生成,梳理并引导理解,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资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三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中的内容。
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
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结合教材的特点,我力求达到下面的教学目标:
1、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的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在教学中我发挥“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力求突出以下三点: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3、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在迁移中学。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分为五个步骤:
1、动手操作:在教学公因数的概念时,让学生经历操作思考的过程,认识公因数。
首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长方形纸片,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满一个长18厘米、宽12浪漫的的长方形操作活动。
2、想象延伸: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还有那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
学生思考后,回答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
引导学生说出只要边长“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就能铺满大长方形。
从而引出公倍数的概念,再强调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也是有限的(最小是1),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公因数的概念的过程。
3、归纳总结: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这样的正方形就能铺满大长方形。
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
4、根据学生的总结我及时板书课题,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思维。
5、反例教学:让学生说明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上面的一正一反教学总结出:公因数要同时是两个数的因数。
为了及时巩固,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因数,填写在书上。
(设计目的: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公因数,使知识不在枯燥无。让学生到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已经掌握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学以致用。
教学例4时,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
通过具体的运用,巩固公因数的概念。
让学生说说怎样找12和18的公因数,学生可能说三种方法,
一是先找12的因数,从12的因数中找18的因数;
二是先找18的因数,再从中找出12的因数;
三是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再找出相同的因数。
通过比较三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哪种方法比较简捷。在此基础上,揭示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并介绍用集合圈的形式来表示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明确集合图中省略号的作用。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弄清怎样用集合图来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感受数学方法的严谨性。)。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用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
首先设计关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判断题,进一步让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做到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
接着让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然后分别完成2、3题。小组交流。
(练习的设计是从认识到理解,再到拓展应用,逐层加深,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由课内到课外延伸,增加运用实践机会。)。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说你掌握的方法。
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四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最大公因数》的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几方面展开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课程标准》对本课教材作了以下要求:1、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也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
二、基于学生定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及课标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发扬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以学定教说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此,课前我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到: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93的学生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87的学生能正确表述“因数的含义、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2、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有97的学生喜欢以“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
根据学生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难点为: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关键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针对教学重点,我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作到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针对教学难点,我主要遵循三条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整个教学过程着重突出探、疑、动、悟。
在学法上我采取让学生用动手操作、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主要讲究重操、重学、重习、重实。
四、基于活动定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于是,我决定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从“四导”入手:导新、导学、导练、导总结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新。
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的大地震。我国政府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第一时间给日本捐送了救灾物资。我家孩子也在家折了一些千纸鹤想寄给日本的小朋友,她折了红色千纸鹤10个,黄色千纸鹤15个,要想让它们分别装入信封,每种颜色的一样多并且没有剩余,每个信封可以装几个?最多装几个?同学们想不想帮他回答这个问题呢?学完本节课“最大公因数”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这一现实情景的对话设计,积极引导着学生进入今天的数学探究之中。这一环节着眼一个“疑”。
(二)动手操作,导学探究。
1、操作实验、感知概念。
出示例题: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长16分米,宽12分米储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请同学们想一想,按这个要求,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呢?...看来,一下子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困难,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来完成。”这一过渡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画一画的探究之中。
操作中感知形成的表象,为抽象数学概念提供了直观支柱。
2、联系旧知、建立概念。
请同学们结合因数的知识想一想:正方形的边长1、2、4和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也可能会说,1、2、4是16和12的共同的因数;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等。
从学生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要使正方形的地砖是整块的,它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接着把16和12的因数,通过罗列的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同学们不难发现,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引导学生说出:16和12的公因数是:1、2、4。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地砖的边长可以是1dm、2dm、4dm,最大是4dm。接着让学生总结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板书)最后用集合圈形式的展示,让学生懂得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还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使学生更直观,更清晰,更形象地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学生凭借对因数概念的理解,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经历了抽象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了数学概念,也获得了数学方法。有效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3、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现在让我们解决怎么装千纸鹤的问题,可以怎么办?”同学们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了问题。(因为10和15的公因数是1、5,最大公因数是5,所以每袋可以装1个或5个,最多可以装5个。)这一活动,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设计意图】:“活动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本环节我力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互动,在互动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这一环节主要着眼于“探”、“动”。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有梯度练习的设计,意在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为此,我把练习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1、基本练习:准备一些数字卡片,1、2、3、4、6、9、12、18,按老师的口令站队,是12的因数的站在左边,是18的因数的站在右边,这样就有一些同学不知道该站在哪边,老师再明确: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的,请站在中间。通过游戏巩固了学习知识,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公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2、开放提高: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在两个学生用列举法板书之后,让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出:列举出27的因数,再看哪些是18的因数,从而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也可能会想出:列举出较小数18的因数,再看哪些是27的因数,从而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针对学生的回答,我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你真了不起,发现了快捷、有效的好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个练习,进一步突破了教学难点。
3、拓展应用:育才小学六(2)班有男生24名,女生30名,参加了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如果男女生分别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一样多,每组可以有几人,最多有几人?当学生找出可以施行的方案后,老师又追问:“如果是你,你认为每组几人比较合适?”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三个层次的练习做到了有趣、有益、有层、有度。这一环节主要着眼于“悟”。
(四)引导总结,完善建构。
最后让学生说出这节课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
五、师生参与成板书。
好的板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网络图,因此本节课我的板书设计突出以下几点:(1)条理清楚,层次明确。(2)突出重点,与课堂小结相呼应。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自主的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放飞了孩子的心灵!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五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最大公因数》,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7981页的内容。
(出示课件)这部分教材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因数、倍数的含义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来学习。通过本节课学习,为学生以后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出示课件)根据《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能力为重。因此,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结合本节课实际,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引导自学法、尝试探究法等等。相应地,指导学生采用自学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来学习。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操作,我要求学生准备长方形方格纸等教具。
根据新课标理念,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这节课我安排了玩一玩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五个教学步骤来进行。这样设计符合教研室倡导的学导练三三教学原则,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自学探究、合作交流等新的学习形式,也体现出蔡林森教授所创新的洋思教学方法。突出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实现高效课堂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式。
(一)玩一玩。
这一步骤,我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
学号是16的因数,这些同学请起立。
学号是12的因数,这些同学请起立。
哪些同学站起来2次?为什么?
(新课开始,用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看一看:
这一步骤,我出示自学了提示,让学生自学。
自学提示:
自学课本80页的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16和12的因数分别有哪些?
哪些是16和12独有的因数,
哪些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
6分钟后检测。
(这样,学生带着问题来自学、探究。体现出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练。)。
独有公有最大。
16的因数:1,2,4,8,168,16。
12的因数:1,2,3,4,6,123,6,12。
可以看出:1、2、4这三个数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所以说:1、2、4这三个数是16和12的公因数。
2、议一议:学生再看1、2、4这三个数,你想说点什么?(学生知道了1是最小的公因数,4是最大的公因数)。
(三)、做一做:
学生自学完毕,请程度偏下的两位同学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答题卡上完成。这一步能检查出学生自学的效果。体现出学生的尝试探究,体现出科学的学习态度。
1、填一填:
(1)10和15的公因数有:()。
(2)14和49的公因数有:()。
(四)、议一议:
1、初议:做对的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做错的同学对照课本找错因,找不出错因的同学让别的同学帮忙改正。
3、运用:现在,你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了吗?
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求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b、从18的因数中找27的因数。
或者从27的因数中找18的因数。
c、排序法。
d、短除法。
e、分解法。
总之:不论采用哪种方法,我们都要:先找出它们的因数,
再找出它们独有的和公有的因数,然后找出在公有的因数中,谁最大?
4、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整个议一议环节,体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体现了以学定教。)。
(五)练一练:
(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进行了分层训练。第一层:基本性练习。第二层:综合性练习。第三层:发展性练习。实现层层深入,由浅入深。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道理。)。
(出示课件)第一层:基本性练习。
1、把下面的数填到合适的位置。
1,2,3,4,6,9,12,18,
12的因数:
18的因数:
12和18的公因数:
2、填一填:
8的因数:
16的因数:
8和16的公因数:
(出示课件)第二层:综合性练习。
5和118和95和8。
4和89和328和7。
通过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课件)第三层:发展性练习。
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科学、醒目、美观,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回顾这节课,学生通过自学,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但要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学时,我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六
《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中的内容。本课时是在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约分打下基础。教材中直接呈现了找出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分别找12、18的因数,再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材采用的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
根据教材编写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探索找两个公因数的方法,能准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让学生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新课标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经历探索的过程。
因此确定教学重点为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为用多种方法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四、说教学方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本节课学生对因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法与学法上,可以让学生在半独立的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探索。而教师在交流过程中,主要是引导、组织学生归纳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中去归纳、总结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也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因为学生已经很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导入新知。(导入这一环节准备用时3分钟)。
生回答师板出12的因数:1、2、3、4、6、12。
2、师:你们真棒!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很快写出18的全部因数吗?
生独立写并汇报18的因数:1、2、3、6、9、18。
生同位交流,共同找出:1、2、3、6。
师:像这样即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我们就说这些数是12和18的公因数。此时师板书出集合图形。
4、师:中间这一区域有什么特征?应该填什么数?
生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
生汇报:中间所填的数应该即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5:师:在这些公因数里面,哪个数最大?生:6最大。
6:师:对,6在这两个数的公因数里面是最大的,那么我们就说6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找最大公因数。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且能很快地找出来。同时这也就突破了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这一层次的设计我准备用时12分钟。
书45页练一练中的1、2两题: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第三45页,独立完成第1小题。
8的因数有:1、2、4、8。
16的因数有:1、2、4、8、16。
8和16的公因数有:1、2、4、8。
师引导学生观察:8和16之间是什么关系?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随着老师的问题提出来就独立的思考观察,然后在小组内自行解决。
(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并在小组内得到发展,对后进生来说也是一个促进。)。
生汇报:8是16的因数,所以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8。
师:请大家独立完成第二题。
生汇报5的因数有:1、5。
7的因数有:1、7。
师同上一样引导学生独立观察5和7之间是什么关系?与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分小组讨论汇报。
引导生小结:像这样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他们的公因数只有1。
练习:4和5,11和7,8和9。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方法找最大公因数?
生:列举法,用因数关系找,用互质数关系找。
师:我们在做题时要观察给出的数字的特征,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教师在讲解找最大公因数时,不仅要告诉学生具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单独的内容联系起来,给出学生统一的解题步骤,这样学生才有章可循。)。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也准备用时15分钟。
完成书第46页的3、4、5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在巡视的过程中对于后进生要特别的指导点拨。
巩固练习准备用时8分钟。
第四环节:全课小结。
用2分种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我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本课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各位评委老师,我仅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这只是我预设的一种方案,但是课堂千变万化的生成效果,最终还要和学生、课堂相结合。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七
江老师的课,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用复习题为新课做铺垫,一举两得。由一句学习名言“温故而知新”导入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整个教学过程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恰当,教学内容充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巧妙的语言衔接,变化多端的引导,使整个教学环境有序,师生互动和谐。
教学手段多样化,多媒体课件运用灵活,也是整个课堂的亮点。特别是课堂临时应变能力强,表现出了一位资深教师具备的素质。在面对着提出问题无人回答的时候,巧妙的一句“谁来试试”,给予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对问题思考之后回答的信心,重拾课堂的和谐与融洽,更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使孩子在自主学习中沉淀新知识,教学过程中江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掌握了求公因数合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习题设计精简,并很有针对性引入了成倍数关系和互质关系的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对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楚,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本节课是非常成功的,也是非常优秀的。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八
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课程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里面的最大公因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3、培养有序思考的思维习惯,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学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的难点是灵活运用多于一种的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这节课的设计我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入、理解新知和理解运用。在引入的教学部分,我设计了解密码锁的环节,分别让学生找出18与20的所有因数,再找出它们共同的因数。这样除了可以复习找出一个数因数的方法以外,还进行了对新知识两个数的公因数的铺垫,为后面的概念教学起到启发的作用。
在理解概念的教学部分,我最主要的设计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两个数的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根据已知的条件,把边长4厘米与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分别铺在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上面,要选择出合适的正方形。通过这些操作进行比较分析,从具体形象方面去感受理解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这个概念。接着再通过相关的提问与沟通,把两个数的公因数这个概念的内涵和本质梳理清晰,使学生从概念的定义上明确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促进了概念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其中,学生们还通过与别人的合作、交流,逐渐学会用合适的语言把概念表达清楚。
在理解运用的教学部分,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用不同的列举法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上,引导学生应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个概念,运用多于一种的方法灵活有效率地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在全部学生都能够理解最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讨论,发掘出效率更高、更快找出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且让学生通过比较练习逐渐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为后面约分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动学习是关键,因此,有效的小组合作活动与有效的教学有密切联系,必须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指引与点拨,关注活动的情况。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在发表意见时的有效生成,梳理并引导理解,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资源。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九
在晚自习上,我观看了王xx老师讲授的《最大公因数》这堂录像课。王老师这节课,听后给人的感觉是“很扎实”,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很到位,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本节课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气氛和谐融洽,教学过程清晰流畅,各个教学环节衔接自然,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面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教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节课主要目标是: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理解公因数中最大公因数是谁。王老师通过地面铺砖的这种生活情景,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疑惑,这样调动了学生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难点是如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王老师这节课首先以列举法来引导学生找公因数,随后,又用集合图的方式反映12和16的公因数各有哪些,然后让学生观察发现12和16的公因数中最大公因数是谁,通过一系列媒体资源的展示,逐一解决了每个问题,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印象。他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形成概念。
王老师这节课通过铺地砖的事例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形成过程,尽可能的挖掘出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努力出解决问题,形成概念。
〔2〕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出方法。
王老师整节课是通过课件演示,采用了列举法,集合法,这两种方式教学12和16的公因数有哪些,其中最大公因数是几,利用这种方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为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创新增添了活力。
〔3〕练习层次分明,巩固新知。
练习的设计,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尤其是通过游戏巩固了学习知识,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公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巩固练习做到了有趣、有益、有层、有度。
1、导入设计巧妙。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制,而是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活动过程,这也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本节课王老师把数学知识设置在具体情境之中,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用铺地砖的问题引出的。课堂上,王老师运用多媒体动态呈现王叔叔家用地砖铺贮藏室地面的现实情境,请同学们帮助王叔叔选择地砖。学生在帮助王叔叔选择地砖的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正方形地砖的边长与长方形地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通过讨论交流,抽象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教学概念的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自然揭示了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教师能够“以学论教”,在探索新知中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发现了可以选择边长是1dm、2dm、4dm的正方形地砖。接着,各小组围绕这几种可选择的地砖的边长与长形地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很快发现:1、2、4是16的因数,也是12的因数。在这个基础上,王老师请学生用简洁的话说一说“1、2、4是16和12的什么数”,由学生抽象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最后用集合圈形式的展示,让学生懂得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还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然后,返回帮王叔叔选择地砖的问题,进而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在这里的充分放手,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这样安排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主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感悟,就能为抽象出概念提供感性认识基础。这节课的内容学生掌握的非常好。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使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变得非常具体、直观,学生摸得着,看得见。从而增强了感知事实、建立概念的效果。学生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十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通过找公因数的过程,让学生懂得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这节课与传统的概念教学相比,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变教学生学会知识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变重视结论的记忆力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时的体验和感悟;变模仿的学习为探究式的学习。
在这节课上,教师利用身边的数学帮李叔叔铺瓷砖很自然的引入新知教学,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再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3、6这些数和18、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例2是学生探究广阔的平台,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了各种求“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本节课从总体来看是成功的`,教师具有很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但再好的课堂也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就本节课的问题发表一点拙见,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本节课,学生对找公因数的方法掌握的还不是很好,为了加深理解,我觉得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确找两个数公因数的方法——列举因数法和乘法算式法,并对找有特征的一组数的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索,重视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但不要归纳成固定的模式让学生记忆。对于找公因数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从方法上作进一步指导。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十一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最大公因数》的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几方面展开说课。
《课程标准》对本课教材作了以下要求:1、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也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及课标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发扬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成功的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此,课前我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到: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93的学生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87的学生能正确表述“因数的含义、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2、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有97的学生喜欢以“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
根据学生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难点为: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关键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针对教学重点,我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作到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针对教学难点,我主要遵循三条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整个教学过程着重突出探、疑、动、悟。
在学法上我采取让学生用动手操作、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主要讲究重操、重学、重习、重实。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于是,我决定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从“四导”入手:导新、导学、导练、导总结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新。
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的大地震。我国政府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第一时间给日本捐送了救灾物资。我家孩子也在家折了一些千纸鹤想寄给日本的小朋友,她折了红色千纸鹤10个,黄色千纸鹤15个,要想让它们分别装入信封,每种颜色的一样多并且没有剩余,每个信封可以装几个?最多装几个?同学们想不想帮他回答这个问题呢?学完本节课“最大公因数”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这一现实情景的对话设计,积极引导着学生进入今天的数学探究之中。这一环节着眼一个“疑”。
(二)动手操作,导学探究。
1、操作实验、感知概念。
出示例题: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长16分米,宽12分米储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请同学们想一想,按这个要求,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呢?...看来,一下子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困难,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来完成。”这一过渡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画一画的探究之中。
操作中感知形成的表象,为抽象数学概念提供了直观支柱。
2、联系旧知、建立概念。
请同学们结合因数的知识想一想:正方形的边长1、2、4和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也可能会说,1、2、4是16和12的共同的因数;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等。
从学生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要使正方形的地砖是整块的,它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接着把16和12的因数,通过罗列的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同学们不难发现,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引导学生说出:16和12的公因数是:1、2、4。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地砖的边长可以是1dm、2dm、4dm,最大是4dm。接着让学生总结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板书)最后用集合圈形式的展示,让学生懂得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还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使学生更直观,更清晰,更形象地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学生凭借对因数概念的理解,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经历了抽象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了数学概念,也获得了数学方法。有效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3、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现在让我们解决怎么装千纸鹤的问题,可以怎么办?”同学们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了问题。(因为10和15的公因数是1、5,最大公因数是5,所以每袋可以装1个或5个,最多可以装5个。)这一活动,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设计意图】:“活动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本环节我力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互动,在互动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这一环节主要着眼于“探”、“动”。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有梯度练习的设计,意在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为此,我把练习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1、基本练习:准备一些数字卡片,1、2、3、4、6、9、12、18,按老师的口令站队,是12的因数的站在左边,是18的因数的站在右边,这样就有一些同学不知道该站在哪边,老师再明确: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的,请站在中间。通过游戏巩固了学习知识,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公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2、开放提高: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在两个学生用列举法板书之后,让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出:列举出27的因数,再看哪些是18的因数,从而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也可能会想出:列举出较小数18的因数,再看哪些是27的因数,从而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针对学生的回答,我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你真了不起,发现了快捷、有效的好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个练习,进一步突破了教学难点。
3、拓展应用:育才小学六(2)班有男生24名,女生30名,参加了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如果男女生分别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一样多,每组可以有几人,最多有几人?当学生找出可以施行的方案后,老师又追问:“如果是你,你认为每组几人比较合适?”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三个层次的练习做到了有趣、有益、有层、有度。这一环节主要着眼于“悟”。
(四)引导总结,完善建构。
最后让学生说出这节课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
好的板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网络图,因此本节课我的板书设计突出以下几点:(1)条理清楚,层次明确。(2)突出重点,与课堂小结相呼应。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自主的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放飞了孩子的心灵!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十二
各位老师:
分析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中的内容。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结合教材的特点,我力求达到下面的教学目标:
1、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的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我发挥“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力求突出以下三点: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3、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在迁移中学。
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分为五个步骤:
2、想象延伸: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还有那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学生思考后,回答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边长“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就能铺满大长方形。从而引出公倍数的概念,再强调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也是有限的(最小是1),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公因数的概念的过程。
3、归纳总结: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这样的正方形就能铺满大长方形。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
4、根据学生的总结我及时板书课题,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思维。
5、反例教学:让学生说明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上面的一正一反教学总结出:公因数要同时是两个数的因数。
为了及时巩固,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因数,填写在书上。
(设计目的: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公因数,使知识不在枯燥无。让学生到感受成功的喜悦。)。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十三
《最大公约数》这一课,新教材要求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导出最大公因数这一概念,使得学生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亲密关系,同时为后面的约分、通分作铺垫,所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雷老师在本节课中,努力将公因数的概念教学课,设计成为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设计各个环节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提供数学学习的材料;引导者——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找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规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个性得到发挥,课堂成了学习的乐园,不乏是一节成功的代表课。
本节课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
以帮助王叔叔家解决铺地砖的问题,引入课题,设计巧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乐意去学习新知。
雷老师通过让学生在一张纸上“铺地砖”来让学生尽情摆一摆,画一画,观察、分析、思考,找到规律,必须是两数的共同因数才满足王叔叔的要求,得出公因数概念,选择哪种地砖铺的最快,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他们在充分的动手中获得新知,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新知。
这节课教师能变教学生学会知识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能变重视结论的'记忆力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时的体验和感悟;能变模仿的学习为探究式的学习,以小组合作式学习来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方法,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参与面广,使学生从以往的被迫着要学变为发自内心的想学。
对于这堂课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中我还有两点自己的看法,有不妥之处还请执教教师谅解。
1、让课堂因“错误”而更加美丽。
老师在引导学生发现最大公因数的规律时,有一位学生看到“8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差”时,立即总结出“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差”这一结论,教师当时只仓促的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结论不正确。我认为教师当时应关注学生得出这一结论的背景,进一步通过多个例子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白从一个例子中就得出结论往往具有片面性和不正确性,得出结论是需要许多例子作为基础的,这样学生的收获就不仅仅有关最大公因数规律的知识了,同时还明白了在数学上、甚至在生活中总结结论的方法。因为数学课堂,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2、注重呈现有序课堂。
在总结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定义时,次序显得有点儿混乱。如果在寻找公因数后就让学生总结出公因数的概念,由公因数的概念再引出寻找最大公因数并总结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可能会使课堂显得更加流畅一些。
《最大公因数》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约分、通分打下基础。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十四
本节课主要目标是: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理解公因数中最大公因数是谁。王老师通过地面铺砖的这种生活情景,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疑惑,这样调动了学生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突出、难点设置合理。
本节课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难点是如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王老师这节课首先以列举法来引导学生找公因数,随后,又用集合图的方式反映12和16的公因数各有哪些,然后让学生观察发现12和16的公因数中最大公因数是谁,通过一系列媒体资源的展示,逐一解决了每个问题,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印象。
3、课堂教学引导有方,主要表现有三个优点: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形成概念。王老师这节课通过铺地砖的事例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形成过程,尽可能的挖掘出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努力出解决问题,形成概念。
〔2〕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出方法。刘老师整节课是通过课件演示,采用了列举法,集合法,这两种方式教学12和16的公因数有哪些,其中最大公因数是几,利用这种方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为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创新增添了活力。
〔3〕练习多样化,层次分明。课堂练习多样化,会体会数学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正因为这样,王老师先通过找12和18的因数入手正确引导学生采用列举法和集合式这两种方法板演,然后让全班学生参与,并记住自己的学号,老师念;15的因数有哪些,20的因数有哪些,它们的公因数有哪些,其中最大公因数是几?让学生出示相应的学号,这样反复训练,大大提高学生的最大公因数的理解。
总之,王老师这节课与学生是平等的,和谐的,正因为这样,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学习兴趣浓厚,是一堂好的数学课。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十五
《最大公因数》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约分、通分打下基础。
1、知识衔接紧密,流畅自然。在教学中,庄老师首先从学过的因数、倍数谈话引入,然后让学生回忆因数的特征,接着通过一个找因数的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从刚才的同学站立情况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有的同学站立两次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从而引入新课。
2.注重提醒班级学生的坐姿、书写姿势。学生在进行练习做题的时候,庄老师及时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注意平时的课堂训练。
3.注重知识点的相互衔接及知识的重难点的教学。在教学中,庄老师从已有知识因数出发,然后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入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接着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数的求法,最后教师总结出求最大公因数的题目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题目,另一种是特殊的题目。
1、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容易导致知识的半生不熟,程度好的学生可以跟上老师的思路,而部分接受新知识较慢的学生会来不及思考,容易导致知识学习上的障碍。因此,还需要新知识的讲解要把节奏放慢一些,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消化过程,明晰求最大公因数的解题步骤。
2、可以在引入的环节精简一下,把游戏作为开启学生,引发矛盾冲突的知识结合点,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站立了两次,这是为什么,由此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另外在例2的教学中,不必要小步子走,可以直接放手让学生思考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通过这样的环节调整,可以节省出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进行思考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十六
《最大公因数》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约分、通分打下基础。
1、知识衔接紧密,流畅自然。在教学中,庄老师首先从学过的因数、倍数谈话引入,然后让学生回忆因数的特征,接着通过一个找因数的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从刚才的同学站立情况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有的同学站立两次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从而引入新课。
2.注重提醒班级学生的坐姿、书写姿势。学生在进行练习做题的时候,庄老师及时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注意平时的课堂训练。
3.注重知识点的相互衔接及知识的重难点的教学。在教学中,庄老师从已有知识因数出发,然后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入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接着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数的求法,最后教师总结出求最大公因数的题目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题目,另一种是特殊的题目。
1、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容易导致知识的半生不熟,程度好的学生可以跟上老师的思路,而部分接受新知识较慢的学生会来不及思考,容易导致知识学习上的障碍。因此,还需要新知识的讲解要把节奏放慢一些,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消化过程,明晰求最大公因数的解题步骤。
2、可以在引入的环节精简一下,把游戏作为开启学生,引发矛盾冲突的知识结合点,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站立了两次,这是为什么,由此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另外在例2的教学中,不必要小步子走,可以直接放手让学生思考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通过这样的环节调整,可以节省出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进行思考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1《最大公因数》这一课,新教材要求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导出最大公因数这一概念,使得学生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亲密关系,同时为后面......
(7篇)1聆听了李晶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一课,我颇受感触,现在说说自己粗浅的认识: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的基础......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篇十七
聆听了李晶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一课,我颇受感触,现在说说自己粗浅的认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通过找公因数的过程,让学生懂得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这节课与传统的概念教学相比,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变教学生学会知识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变重视结论的记忆力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时的体验和感悟;变模仿的学习为探究式的学习。
李老师利用身边的数学帮李叔叔铺瓷砖很自然的引入新知教学,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再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3、6这些数和18、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新知识时,李老师并没有直接讲授内容,教师抛出问题后而是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找出了各种求“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习题设计精简,并很有针对性引入了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对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楚,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本节课是非常成功的。
总之,通过听这节课还是有很大的收获的,特别是对我以后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更是有借鉴的价值,所以非常感谢李老师给我们上的这宝贵的一课。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学习。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543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