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卢沟桥的狮子的教案(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08:54:11
最新卢沟桥的狮子的教案(通用13篇)
时间:2023-12-06 08:54:11     小编:雁落霞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制定的一种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的文件,它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案是教师的思考结果,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依据。我想我们需要编写一份教案了吧。教案的编写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模糊和歧义的表达。以下是一些优秀教案的实例,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卢沟桥的狮子的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试着用“……有的……好象……”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结构特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才能。

3、了解“七七事变”历史事件,认识卢沟桥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挂图、有关七七事变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揭题导入。

1、指名介绍卢沟桥及其故事、历史意义,读文,学习生字读音。

2、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

2、看分图:第二图:这些狮子栩栩如生,个个雄壮威武,非常可爱。

第三图: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多得数不清。

3、说说看完后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新词,说说自然段段意。

2、结合图画,自由读读课文,后同桌间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是什么样的。

〈四〉、学习新字词。

1、读准字音。(铺、雕、歇、概、侵、抗)。

2、记清字形。(歇、概、侵)。

3、理解词义:

(歇后语、联拱石桥、驻扎、望柱、偎依、大概、挑衅、甚至)。

〈五〉、看图,后想图读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分段朗读课文。

〈二〉、读文分段。

1、课文中哪几段具体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的,用双竖线在其头尾处标出。

2、说明这种分段方法。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用最快的速度记下第一段中卢沟桥的相关资料。

(长度、建筑年代)。

特点:狮子多得数不清。

2、学习第二段。

(1)图文对照说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有何特点。

(2)说说这段话在介绍石狮子时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排比句式)。

1)读文,认识什么是排比(连续使用了3个以上的相同句式,集中表达一个意思)举文中例子说明。

2)读排比句,感受其句式起伏,领略其表达作用。

3)多媒体出示荷花图,说说荷花的形态及自己的想象。

4)练习用文中的“有的……好像”句式将同学们刚才的话连起来说说,其余同学作好记录。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学习第三段。

(1)读课文,了解段意。

(2)了解“七七事变”。

〈四〉、总结课文。

2、看图读课文。

〈五〉、尝试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卢沟桥的狮子的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把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形态,想象狮子的形态。欣赏生动的句子。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形态,想象狮子的形态。

2、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形态,想象狮子的形态。

教学准备:有关“7、7”事变的资料,幻灯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由学生根据课下查找的资料对"卢沟桥"进行简要的介绍。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始建于1189年,桥的总长265米,有241根望柱。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板书课题)。

二、观察第一幅图画。

1、仔细看图,桥上都有哪些景物?

2、把你看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说一段话。

3、谈一谈你对卢沟桥的印象。

三、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填空。

(1)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__,接着讲了,最后讲了。

2、完成思考题及填空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后明确:

(1)本文主要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的形态。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狮子多,接着讲卢沟桥上的狮子姿态万千,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按叙述顺序进行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意思。

第一段:(1)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

第二段:(2-3)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第三段:(4)卢沟桥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5、认识歇后语。

(1)歇后语分为前后两部分,仔细观察,看看这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前一部分像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像是谜语的谜底。后一部分是为了解释说明前一部分)。

(2)你还能说出几个歇后语吗?

(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四、朗读课文。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通过读文,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卢沟桥上的狮子都是什么样子。

二、自学第二大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的?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二)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

1、指读第二自然段。

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大小、形状、神态来写的。

有的:蹲坐长吼。

有的:低头听。

有的:偎依熟睡。

有的:藏游戏。

有的:按淘气。

(在讨论学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偎依"的意思。"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偎依的意思是亲热地紧挨着。这里是指小狮子紧紧地挨着妈妈,紧密地依靠在一起。)。

由学生谈一谈"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引导学生领会到是由于作者的遣词造句、合理想象使这些石狮子活灵活现,引起读者兴趣。

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万千,远远不仅仅这五种形态,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形态不一的狮子。

(卢沟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三、学习第三大段。

1、过渡:卢沟桥扬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狮子,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应该忘记的原因。

2、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卢沟桥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由同学根据课下查找的相关资料谈一谈"七七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查词典,联系"七七事变"理解"挑衅"的意思。

(挑衅:故意制造事端,挑起冲突。这里是说日军找借口生事端,企图引发冲突或战争。)。

4、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

师:《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具体地写了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的特点,使我们从这些特点中体会到: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七七事变"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这座桥同时代表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

卢沟桥的狮子的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称、禁、撒、挣、等9个生字,学写鹿、赏、匀等13个生字。

2.能通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根据词语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寓言,完成预习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在大森林里,有一美丽的小鹿,在水边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

课件出示:“唉,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3.引入寓言故事《美丽的鹿角》,板书课题,生齐读题。

二、检查预习,巩固词语。

1.课件出示预习单上词语:匀称、不禁、珊瑚、皱起、逼近、撅嘴、抱怨、撒开、凶猛、挣脱。(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2.认读多音字:称、禁、撒。

三、通读全文,了解段意。

1.出示句子: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2.出示句子: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3.出示句子: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从中蹦来蹦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这三段话,就像是三幅画面,用三个词语给每幅画加上标题。

4.完成填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丛林中,一只漂亮的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______的身段和_______的鹿角,抱怨______的腿。而当凶猛的狮子扑来时,却是鹿那_____救了他的命。

5.教师小结:能抓住关键词语初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初步读懂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语言,感悟文本。

1.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

出示句子:“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束美丽的珊瑚!”

(1)课文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鹿觉得自己的鹿角很美?――理解“精美别致”。

(2)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

(3)此时此刻鹿的心情是怎样的`?(指导读出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自我赞美、自鸣得意的语气。)。

2.小鹿怎么样评价自己的腿?

出示句子:“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太细、配不上自己的鹿角)。

(2)你从小鹿的哪些表情可以看出它特别不满意自己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3)指导朗读。

二、研读心情,体味变化。

1.是什么事让鹿改变了对自己角和腿的看法呢?

2.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

3.运用语气词进行想像说话。(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

(1)当鹿灵巧地把狮子远远地甩在后面时,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了:“(),!”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2)正在这时候,糟糕,美丽的鹿角被树枝挂住了!凶猛的狮子一看,机会来了:“(),!”

(3)小鹿却吓得直冒冷汗:“(),。”

4.多危险啊,经历了狮口逃生的鹿深有感触地说――。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5.这时,鹿又会对角和腿说些什么?

鹿对角说:“你虽然美丽,但是()。”

鹿对腿说:“你虽然(),但是()。”

三、领悟寓意,升华主题。

1.师生交流:从寓言里悟出来的道理。

2.在生活中,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引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学习了本篇课文,知道了事物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一味欣赏长处而看不见短处,是不对的;因为它的短处完全否定长处也是不对的,我们要做到扬长避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4.拓展寓言故事《朋友与熊》。

两个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一道上路。途中,突然遇到一头大熊,其中的一个立即闪电般地抢先爬上了树,躲了起来,而另一个眼见逃生无望,便灵机一动马上躺倒在地上,紧紧地屏住呼吸,假装死了。据说,熊从来不吃死人。熊走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脸上嗅了嗅,转身就走了。躲在树上的人下来后,问熊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那人委婉地回答说:“熊告诉我,今后千万注意,别和那些不能共患难的朋友一起同行。”

5.教师总结:点明寓言的特点。

板书设计:

鹿角美丽差点送命。

鹿腿难看死里逃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卢沟桥的狮子的教案篇四

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为独立自主地学习。设计中我采取以图为线、以读为本、以文为例的学习框架,设计了“索图”“读图”“述图”“写图”“等学习步骤和环节,目的是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展示过程,强调自主,鼓励发现,重视拓展迁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以下能力的培养:一是图文对照、披图入文的阅读能力;二是重点观察和想像能力;三是积累语言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总之应注意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卢沟桥的狮子》的教学重点应是:理解并体会课文关于石狮形状惟妙惟肖的描写语句,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仔细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联系“七七事变”,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一、索图,拓宽学习领域。

课文原有三幅图,一幅是卢沟桥一侧的全图,两幅是卢沟桥狮子的特写。这对学生全面形象地了解卢沟桥的狮子千姿百态的特点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拓展的必要。因此,课前可让学生在课外查找有关的图文结合的资料,结合课文预习,了解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代和建筑特点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地位等等。

二、读图,指导互动探究。

教学中根据学生对课文三幅图的观察以及查索所得,请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各抒自己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联系课文,重点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语句,体会卢沟桥狮子数量多的特点。

课文介绍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又该如何认识?

教师在这里可以提出“课文写了几种神态、动作的狮子?还有哪些课文里没写?”等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推动互动的开展。

于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将课外搜集的资料展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作进一步的观察,使丰富的表象活起来。

三、述图,多读以求感悟。

围绕课文第二自然段这个重点段,指导学生多读,体会作者是怎样从“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两个方面来描写狮子特点的。

具体步骤为:

1默读,画出描写狮子特点的语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质疑;

3悟读,一边读一边想,体会这段话中哪些内容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想到的,再用品读法,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反复朗读,并通过读读、议议来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雕刻艺术和丰富的艺术想像力。

4指导背诵,在学生理解句意和理清表达顺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在背诵指导中,先分层,再分类,在加强有层次的理解和记忆中进行背诵。

四、写图,注意想像拓展。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在入情读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像。如教学第二段时,可以抓住文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展开想像,把其他狮子的动作和神态描述出来;也可以抓住第三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想像古代劳动人民建造大桥或雕刻狮子的情景;还可以抓住第四段课文内容,让学生想像在“七七事变”中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英勇抗敌的情景。

在阅读教学中,把读、想、说、写有机结合起来,能收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结合的效果。

卢沟桥的狮子的教案篇五

设计福建王玉莲评析高思才。

教学任务。

1.激发自读意识,通过自读自悟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指名读文,回顾全文内容。

2.指名学生说说上节课分段情况,理清文章脉络。

二、析疑定向,自读探索。

(一)学生自读质疑,师生归纳析疑。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预习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评析]虽然通过预习和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及层次段落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第二课时的一开始,让学生通读全文、回忆分段情况、理清文章脉络还是必不可少的。体现了《大纲》要求———从整体入手。

(二)自读解疑。

1.激发自读兴趣:亲自耕耘,才能体会到收获的快乐。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思考,解开心中的疑团。

2.生自读课文。想想看,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阅读哪些段落来领悟呢?(第一、二段)。

3.读后,学生说出卢沟桥狮子的特点:数量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三)部分深化,读中寻解。

1.指名读第一段,找找文中哪个词能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数不清)。

2.卢沟桥是一座怎样的桥?相机理解“联拱桥”。

[评析]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而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进行梳理归纳,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开放式教学”的新思想。

小结: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可文物工作者早就数清了,总共有498只。这些狮子还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既看不完,也看不厌。刚才我们是通过读课文找中心词句,认真观察图并说图意来学习这一段的。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二段。

[评析]及时小结学法,注重语文学法指导,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学。快速默读第二段,找出中心句,并用“———”划出写狮子大小的词句,用划出写狮子形状的词句。

5.讨论、交流:。

(1)找中心句。(这些狮子真有意思)文中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一中心的?(从卢沟桥狮子的大小和形状这两方面来说明的。)。

(2)指名读描写卢沟桥狮子大小的句子,说说怎样有意思。

(3)指名读描写卢沟桥狮子形状的句子,说说你最喜欢哪种形状的狮子?为什么?

(4)这些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形状,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充满朝气、富有生命力的狮子。下面请五位同学依次朗读这几句,大家用心体会这些狮子形状的变化以及每种形状的情趣。

(6)投影:卢沟桥的狮子局部图。指导看图,展开想象,说说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哪些形状。

[评析]这段的结构是典型的先总起再分述。根据这一特点设计自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议论,理解中心句的意思和作用,并找出围绕中心句展开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很快就能从总体上把握了全段的内容和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创造了条件,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

7.小结过渡:通过读课文,大家弄明白第一个问题了吗?(明白)。卢沟桥的狮子不仅数量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成为北京的一道风景线,而且这座桥还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呢!为什么呢?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又该读哪段来领悟呢?(第三段)。

8.默读,自学思考:为什么说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9.交流汇报自学情况,相机理解“挑衅”这个词。(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因此,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0.有感情地练读这一段。指名读后评议。(要读出憎恨日军,牢记这段历史的感情。)。

11.全班带着这种情感齐读这一段。

[评析]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文意、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据文设问,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教学活动不枝不蔓,有条不紊。以问促读,以问启思,以问导议。放手让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不仅找出“是什么”,而且理解“为什么”,给学生以读书、思考、议论的权利和机会,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求解。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展开想象,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为生动鲜明的画面,不仅学习语言,而且增强形象思维的能力。

三、整体优化,总结全文。

1.总结全文,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熟读第二自然段,背诵第二自然段。

[评析]通过学生的朗读,了解历史,启迪他们的心灵,并进行思想教育。总结全文,回归整体,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一个整体形象。

卢沟桥的狮子的教案篇六

2、想象作者第二自然段所省略的内容。

3、欣赏描写优美的句子。

1、听写词语。

歇息雕刻甚至鼻子大概侵略挑衅驻扎。

2、被几个歇后语。

1、自由读2、3自然段。看看哪段是具体写的。

2、找一句概括写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的句子。

3、朗读第三自然段。

4、学习第二自然段,看看501只狮子的大小形态是怎样的?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石狮子的大小怎样?用“~~~~”画出来。

(3)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以上的内容。(大小不一)。

(4)指导朗读写背诵狮子大小不一的句子。

(5)狮子的形态是怎样的?用“———”画出来。

(6)这些形态作者用那些句式来写?

有的。。。。。。好像。。。。。。(形态各异)。

(7)读读写狮子形态的句子。

(8)省略号的后面应该怎样来补充?请学生展开想象。

(9)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背诵下来。

达标测评:

1、用“有的。。。。。。好像。。。。。。”的句式说几句话。

2、摘抄自己喜欢的几句子。

卢沟桥的狮子的教案篇七

1、学会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把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形态,想象狮子的形态。欣赏生动的句子。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形态,想象狮子的形态。

2、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有关“7.7”事变的资料,幻灯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由学生根据课下查找的资料对"卢沟桥"进行简要的介绍。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始建于1189年,桥的总长265米,有241根望柱。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板书课题)。

二、观察第一幅图画。

1、仔细看图,桥上都有哪些景物?

2、把你看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说一段话。

三、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填空。

(1)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__,接着讲了,最后讲了。

2、完成思考题及填空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后明确: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狮子多,接着讲卢沟桥上的狮子姿态万千,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按叙述顺序进行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意思。

第三段:(4)卢沟桥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5、认识歇后语。

(1)歇后语分为前后两部分,仔细观察,看看这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前一部分像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像是谜语的谜底。后一部分是为了解释说明前一部分)。

(2)你还能说出几个歇后语吗?

(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四、朗读课文。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通过读文,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卢沟桥上的狮子都是什么样子。

二、自学第二大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的?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二)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

1、指读第二自然段。

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大小、形状、神态来写的。

有的:蹲坐长吼。

有的:低头听。

有的:偎依熟睡。

有的:藏游戏。

有的:按淘气。

(在讨论学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偎依"的意思。"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偎依的意思是亲热地紧挨着。这里是指小狮子紧紧地挨着妈妈,紧密地依靠在一起。)。

由学生谈一谈"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引导学生领会到是由于作者的遣词造句、合理想象使这些石狮子活灵活现,引起读者兴趣。

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万千,远远不仅仅这五种形态,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形态不一的狮子。

(卢沟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三、学习第三大段。

1、过渡:卢沟桥扬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狮子,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应该忘记的原因。

2、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卢沟桥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由同学根据课下查找的相关资料谈一谈"七七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查词典,联系"七七事变"理解"挑衅"的意思。

(挑衅:故意制造事端,挑起冲突。这里是说日军找借口生事端,企图引发冲突或战争。)。

4、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

师:《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具体地写了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的特点,使我们从这些特点中体会到: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七七事变"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这座桥同时代表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

卢沟桥的狮子的教案篇八

教学要求:1、掌握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欣赏优美句子。3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重、难点:了解狮子的形态,想象狮子的形态。

一、揭示课。

由学生根据课下查找的资料对"卢沟桥"进行简要的介绍。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始建于1189年,桥的总长265米,有241根望柱。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板书课题)。

二、观察第一幅图画。

1、仔细看图,桥上都有哪些景物?

2、把你看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说一段话。

三、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填空。

(1)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__,接着讲了,最后讲了。

2、完成思考题及填空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后明确: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狮子多,接着讲卢沟桥上的狮子姿态万千,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按叙述顺序进行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意思。

第三段:(4)卢沟桥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5、认识歇后语。

(1)歇后语分为前后两部分,仔细观察,看看这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前一部分像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像是谜语的谜底。后一部分是为了解释说明前一部分)。

(2)你还能说出几个歇后语吗?

(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四、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通过读文,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卢沟桥上的狮子都是什么样子。

二、自学第二大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的?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二)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

1、指读第二自然段。

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大小、形状、神态来写的。

有的:蹲坐长吼。

有的:低头听。

有的:偎依熟睡。

有的:藏游戏。

有的:按淘气。

(在讨论学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偎依"的意思。"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偎依的意思是亲热地紧挨着。这里是指小狮子紧紧地挨着妈妈,紧密地依靠在一起。)。

由学生谈一谈"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引导学生领会到是由于作者的遣词造句、合理想象使这些石狮子活灵活现,引起读者兴趣。

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万千,远远不仅仅这五种形态,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形态不一的狮子。

(卢沟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三、学习第三大段。

1、过渡:卢沟桥扬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狮子,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应该忘记的原因。

2、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卢沟桥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由同学根据课下查找的相关资料谈一谈"七七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查词典,联系"七七事变"理解"挑衅"的意思。

(挑衅:故意制造事端,挑起冲突。这里是说日军找借口生事端,企图引发冲突或战争。)。

4、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

师:《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具体地写了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的特点,使我们从这些特点中体会到: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七七事变"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这座桥同时代表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

卢沟桥的狮子的教案篇九

这是一个拱形的石桥,全长266米,281列柱子上都雕刻着狮子.或仔细算过真正无数!

这些狮子真的很有趣.他们具有不同的尺寸.大几十厘米高,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是瞎的.

拥有一些背后的大狮子小狮子,一个有趣的游戏,如果这样做,可能是太调皮的小狮子,大狮子的爪子在地上.

相关历史: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中国,对中国的军事挑衅,中国军队驻扎在宛平进行了回击.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

这是因为这件事情,卢沟桥已成为我国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历史悠久的建筑。

卢沟桥的狮子的教案篇十

卢沟桥的小师子形态各异。有的小狮子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睡在大狮子头上好像在晒太阳;有的小狮子趴在爸爸头上好像说:“爸爸我要吃东西”;还有的小狮子一个人蹲在柱上撒娇呢。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卢沟桥的狮子的教案篇十一

对同伴们说:“你们别忘了,今天是我的生日,怎么不送点礼。

物给我?”有的大狮王神气地站在石柱上,好像正宣布什么重。

要的事情。有的狮子站在山上,好像在想:这座山可真高啊!

我今天一天都爬不完。还有的狮子大步大步地走着,样子可真。

吓人!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卢沟桥的狮子的教案篇十二

第二句:这座桥已有八百年的历史。

第三句:讲桥的长度、结构,并通过柱子多说明雕的狮子多。

第四句:借很难数得清,进一步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卢沟桥这座有八百年历史的石桥,上面雕刻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3、朗读第一自然段。

4、过渡:卢沟桥的狮子,除了多得难以数清楚,还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观察挂图、投影或观看录像(最好是石狮子的特写),逐一说出石狮子的大小、形状、神态。

2、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些狮子的。

大小:“大的……小的……甚至……”理解“甚至”

形状:“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四个“好像”。“好像”后面的文字,是作者由看到的而想到的,加进想象,使石狮的形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二要引导学生注意上述句式,并列整齐,读着上口,并要认识到课文中仅是举了几个例子,实际上石狮子千姿百态,不可能一一写出。三要引导学生注意段末的省略号,意思是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很多,一个省略号,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3、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这些狮子……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4、默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卢沟桥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狮子,总共有485只。)。

5、带着对石狮子喜爱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想想每句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概述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因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而得名。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回事。“挑衅”,借端生事,企图挑起战争。侵华日军以听到宛平城枪声,致使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城内搜查,遭到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的拒绝。正交涉间,日军向宛平城射击,继而炮轰卢沟桥。中国军队忍无可忍,奋起抵抗。“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宛平县城在卢沟桥东。

第三句:指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这也是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

2、这一自然段最重要的一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发生的,这是抗战的起点,又是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建筑的原因。)。

3、归纳自然段段意。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憎恨侵华日军、牢记这段历史的感情。

四、朗读全文。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五、作业。

1.背诵第二自然段。书写生字词。

2组织学生阅读卢沟桥资料,了解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

板书设计:

卢沟桥的狮子的教案篇十三

由学生根据课下查找的资料对"卢沟桥"进行简要的介绍。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始建于1189年,桥的总长265米,有241根望柱。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板书课题)。

二、观察第一幅图画。

1、仔细看图,桥上都有哪些景物?

2、把你看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说一段话。

三、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填空。

(1)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__,接着讲了,最后讲了。

2、完成思考题及填空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后明确:

(1)本文主要介绍了的形态。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狮子多,接着讲卢沟桥上的狮子姿态万千,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按叙述顺序进行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意思。

第二段:(2-3)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第三段:(4)卢沟桥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5、认识歇后语。

出示:"--数不清"。

(1)歇后语分为前后两部分,仔细观察,看看这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前一部分像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像是谜语的谜底。后一部分是为了解释说明前一部分)。

(2)你还能说出几个歇后语吗?

(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四、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通过读文,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大小不一、形态万千。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卢沟桥上的狮子都是什么样子。

二、自学第二大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的?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二)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

1、指读第二自然段。

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大小、形状、神态来写的。

有的:蹲坐长吼。

有的:低头听。

有的:偎依熟睡。

有的:藏游戏。

有的:按淘气。

(在讨论学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偎依"的意思。"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偎依的意思是亲热地紧挨着。这里是指小狮子紧紧地挨着妈妈,紧密地依靠在一起。)。

由学生谈一谈"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引导学生领会到是由于作者的遣词造句、合理想象使这些石狮子活灵活现,引起读者兴趣。

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有哪些特点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形态万千,远远不仅仅这五种形态,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形态不一的狮子。

(卢沟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三、学习第三大段。

1、过渡:卢沟桥扬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狮子,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应该忘记的原因。

2、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卢沟桥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由同学根据课下查找的相关资料谈一谈"七七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查词典,联系"七七事变"理解"挑衅"的意思。

(挑衅:故意制造事端,挑起冲突。这里是说日军找借口生事端,企图引发冲突或战争。)。

4、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

师:一课具体地写了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的特点,使我们从这些特点中体会到: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七七事变"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这座桥同时代表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

附板书: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58525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