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小票教案(热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09:31:15
购物小票教案(热门16篇)
时间:2023-12-06 09:31:15 小编:字海

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教学环节的合理搭配和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要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和系统性。希望这些教案范例能够为大家的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购物小票教案篇一

1、懂得什么是“三无产品”等一些购物的基本常识。

2、学会了解商品、合理选购商品的方法。

1、找几家超市的广告

2、找几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或几种学生日常用的商品。

1、导入:模拟生活购物,重温平时是怎样购物的。

2、评议、讨论。之前,教师要说明评议、讨论的主要内容:“买的人是不是注意看商品的说明了?对商品提出了什么问题?售货员是怎么回答的?你听了以后是不是了解商品了?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生活中你是怎样购物的?你父母呢?”讨论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和分类,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

4、分组观察、讨论。(1)看各种广告和商品说明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和不同的特点。(2)自己和家人在买东西时有哪些不好的习惯。(3)购物有哪些小窍门。(4)购物时要注意的问题。

5、展示、。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学习结构,并把要注意的问题提出来,作为全班同学的公司。

布置作业:讲学习到的有关购物常识向家长汇报,和家长一起制定家庭购物计划。

购物小票教案篇二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手偶、不同花纹的(帽子、裙子、水杯)、幼儿购物单。

活动重点:

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出示老爷爷手偶导入活动。

1、为爷爷买帽子。

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购物游戏图上的4条帽子。"观察四顶帽子哪里―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帽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帽子?"。

4)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购买的帽子的特征。

2、为奶奶买杯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超市购物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个杯子―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杯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购买的杯子特点。

3、逛超市。

1)为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买东西。教师出示购物清单,让幼儿了解购物单的使用方法。

2)教师介绍超市,讲述物品的摆放,幼儿根据购物单的要求购买商品,引导幼儿自管观察,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来。

3)引导幼儿回座位将物品匹配好,再次观察是否一模一样。

4)同伴之间互相查看。

本活动选用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创设了去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购物,整个活动的安排自然紧凑,活动一开始,孩子就进入角色,激起了愉快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紧扣目标“发展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比较和辨别事物间的细小差别”。同时又十分重视每个孩子的思维过程,反复提问“你是怎么找到的?”“为什么说这是xx想要买的呢?”从中隐含着让孩子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明显到不明显的)。在方法上也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先集体帮助爷爷、奶奶购物,后个别操作,最后大家自由选择,为老师购买商品,幼儿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语言尚且不够规范、简练,“一模一样”这个词组应该多重复,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购物小票教案篇三

1、口算:

2、计算。

3、小结笔算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目标实施。

1、教师引出课题: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对小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循序渐进,探究新知: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a、学生自己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经常与小数打交道。(抽几名学生回答)。

b、师出示超市价目表,请一名学生来做“服务员”为大家介绍一下商品价格。

3)、抽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板书他们的购物单,并说一说他们的计算方法。

4)、学生总结小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5)、老师总结小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板书:小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再相加。

6)比一比:同桌之间互相比较,看看谁用的钱多?多多少?

7)、抽两名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讲一讲。

8)、学生总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9)、老师总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板书: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再相减。

10)、学生总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都是先要小数点对齐)。

8.课堂练习。

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9,布置作业:完成课后联系1、2题。

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口算卡片。

(3)、一些物品如文具类(作为商品)。

11、自我问答。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借助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让学生从超市购物入手,自由选取物品以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设置买教室装饰物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超市购物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首先根据购物单寻找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提出的,所以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就更大。

购物小票教案篇四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一些购物的策略,会根据购物的多少选择比较优惠的。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习估算购买物品的总价,选择比较优惠的购物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选择材料。

写有问题资料的小黑板。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三家商店为促销一种饮料分别推出的优惠:

甲商店 买一大瓶送一小瓶

乙商店 一律九折

丙商店 购物30元以上八折优惠

1、要买1小瓶饮料,去那个商店较为合算?

2、买1大瓶和1小瓶饮料,去那个商店较为合算?

3、淘气要买3大瓶饮料和3小瓶饮料,他回去那个商店?

学生猜测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商讨答案

1、讨论交流三个商店推出的`优惠的意思,理解:到甲商店买1小瓶饮料不能享受优惠,到乙商店享受九折优惠,再到丙商店不能享受优惠。

2、说一说要买1小瓶饮料到三个商店各用多少元,比较到哪家去买合算。

3、交流买1大瓶和1小瓶饮料去那个商店合算。

4、交流第3个问题。

5、计算第4个问题,先要学生确定买多少大瓶,多少小瓶。再算出到三个商店去买各用多少元。

三、说一说自己的收获,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练习

做"练一练"中的题目。

板书设计:

购物策略

1、甲:2元 乙:1.8元 丙:2元

2、甲:10元 乙:10.8元 丙:12元

3、甲:30元 乙:32.7元 丙:28.8元

教学反思:

购物小票教案篇五

幼儿感受老师结婚之前的忙碌,愿意为老师出谋划策,制定出婚前购买物品的清单。

1、幼儿采访过自己的爸爸妈妈,知道一些有关婚前的购买准备。

2、幼儿为教师绘画的一张漫画象――忙碌的李老师

1、出示漫画象,引入主题

2、说说忙碌的事

提问:你们知道结婚之前要做些什么事吗?

结婚前要买些什么东西呢?

3、帮助老师制定婚前购物清单

效果分析:“老师要结婚啦”这个主题,我们开展地非常顺利,同时又非常有趣。由于,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已经经历过这件事情,所以,他们自然而然成了我们最直接的“大军师”――孩子们在活动前,都已经请教过自己的爸爸妈妈,获得了很多有趣又实用的信息,使得本次活动产生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高潮1:忙碌的李老师――引起孩子强烈的同情感……

孩子们给我总结出三大点:幼儿园里的工作;团员工作;结婚的事。

高潮2:婚前大购物――呈现出百花齐放……

高潮3:

活动中――出现了很多小亮点

亮点1――关心老师(好感动);

亮点2――制定购买清单的时候,孩子们分成若干版块(结婚必需品;化妆品;服装)

购物小票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计算。

2、能选择简便的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课本超市购物图,笑笑在收银台结算账单。师:笑笑正在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让我们一起帮助她。

2、师出示购物小票,学生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内容?(生答货号、销售价、数量、应付款、实付款、实收、找零。)。

3、师:怎样帮助笑笑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板书课题: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师:同桌互相说说通过观察购物小票,你知道笑笑都买了什么吗?我们可以怎么帮她?

2、汇报学习情况,先把一个蛋糕和一瓶橙汁的价钱加在一起,然后用20元减去买东西花的钱,看剩下的钱和购物小票上找零一项的钱数是不是一样。列式:20-(12.30+4.85)。

师指名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组讨论,核对小票,还可以怎样算?引导学生探究还可以用买东西的钱加上找回的钱看是不是等于20元钱。列式为:12.30+4.85+2.85。

4、师生小结算法。

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按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顺序来计算。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练习运用,体验成功。

师:我们小组合作,模拟购物。一人当售货员,其他三人扮演顾客,到货架上选自己需要的、喜欢的文具,选完后填到购物单中,请售货员算一算买这些商品要花多少钱?顾客再核对一下,售货员四人轮流当。小组合作模拟购物,并填购物单。

2、反馈练习。

(1)师:在计算这几种商品的总价时,你有比较简便的算法吗?

(2)小组交流。

(3)师生小结:在计算小数连加法时,使用加法交换律或者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计算小数连减法时,两个减数如相加可凑整,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也可使计算简便。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生写出自己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共花多少钱?如有剩余,余下多少钱?

五、小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1.25+2.41=3.663.66-1.25=2.41。

1.253.66。

+2.41-1.25。

3.662.41。

计算时只要小数点对齐,其他就和整数加减法一样了。

购物小票教案篇七

1.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及它们的特点。

2.会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3.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

指导学生能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让学生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

多媒体教学软件。

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对自己家附近的购物场所进行观察。了解购物场所的数量、规模、所卖商品的种类、付款方式。

1.同学们,在生活中要购买需要的用品应该怎么办?

2.照片展示,让学生观看一些周围熟悉的购物场所。

3.让学生完成书本中的调查表。

4.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购物场所的特点。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购物场所的特点。

6.游戏:每个小组想出一个购物场所,然后选一位同学,让他把该购物场所的特点叙述给大家听,由其他组的同学判断这个购物场所是哪个商店。

1.多媒体演示一些同学们熟悉的购物场所。让学生置身与购物环境中。

2.任选三名同学到大门口当“导购员”。

3.学生模拟买卖商品,教师巡视。

4.其他同学提出自己想买的东西,由三个“导购员”抢答,并说出去哪儿买较好,并说出理由,其他同学评议。如果“导购员”回答不正确或不令大家满意,就把“导购员”免职,由自选的助手承担“导购员”的任务。那位导购员回答的问题多,坚持的时间长,则获得优秀“导购员”的称号。

5.评选“优秀售货员”、“文明顾客”。

1.先让学生回忆电视上介绍的或自己外出旅行所看到的新的选购、付款方式。

2.观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颖的购物、付款方式。

3.比较讨论自己的购物、付款方式与电脑演示的哪些方式更好,为什么?

4.指导学生尝试通过网络购买一本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实际尝试一下新颖的购物方式。

1.让学生讨论未来的购物场所应该怎样?

2.小组共同绘画未来的购物场所。

3.教师从旁点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当一名精明的消费者,懂得选择最佳的购物场所,选择价廉物美商品,使用便捷的购物方式。

2.在今天的购物活动中,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请学生自由交流学习收获。

3.在今天的购物活动中,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现在宣布购物活动圆满结束!

购物小票教案篇八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超市购物情境,笑笑在收银台结算账单。

师:笑笑正在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她。

2.师出示购物小票,让学生说说上蒙?有些什么内容?

(生答货号、销售价、数量、应交款、应交、实收、找零。)。

3.师:查看更多纹章,请访问小学课堂网怎样帮助笑笑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目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板书课题: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1.核对小票。

师:同桌互相说说通过观察购物小票,你知道笑笑都买了什么吗?我们可以怎么帮她?

2.汇报学习情况,先把一个蛋糕和一瓶橙汁的价钱加在一起,然后用20元减去买东西花的钱,看剩下的钱和购物小票上找零一项的钱数是不是一样。列式:20-(12.30+4.85)。

师指名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组讨论,核对小票,还可以怎样算?引导学生探究还可以用买东西的钱加上找回的钱看是不是等于20元钱。列式为:12.30+4.85+2.85。

4.师生小结算法。

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按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顺序来计算。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练习运用,体验成功。

1.模拟购物。

(课件出示超市一角——纹具组,货架上有各种纹具,还有价签。)。

师:我们小组合作,模拟购物。一人当售货员,坡见三人扮演顾客,到货架上选自己需要的、喜欢的纹具,选完后填到购物单中,请售货员算一算买这些商品要花多少钱?顾客再核对一下,售货员四人轮流当。

小组合作模拟购物,并填购物单。(购物单略。)。

2.反馈练习。

(2)小组交流。

(3)师生小结:在计算小数连加法时,使用加法交换律或者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计算小数连减法时,两个减数如相加可凑整,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也可使计算简便。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生写出自己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共花多少钱?如有剩余,余下多少钱?

2.课件出示淘气当家收拾房间的情境,请学生帮忙解决问题。

(2)出示数学书第19页7题。提问:淘气能摘下这顶帽子吗?

五、小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想说些什么。

六、作业:

17页第3、4题。

购物小票教案篇九

《购物小票》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14到15页的教学内容,在这节课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而且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教学中我始终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探索的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留给我以下思考:

1、“教”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学习内容是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数学内容的基础。教师要有主动驾驭教材的意识,要把儿童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挖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空间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

2、“学”用现实的方法体验数学。在“购物小票”的教学中,我始终把搜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上新课之前,我安排学生到超市去购物,这样,学生就熟悉了购物的情境和过程,再通过教材,借助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材料帮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再精心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的过程。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新知识,最终让生活中的经验提升为数学知识。

3、通过创设核对购物小票的情境,让学生发现小票上的数学信息,进而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欲望,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并不陌生,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了探索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比如:在研究购物小票时,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从购物小票中发现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将获取新知识与寻求策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编制”生活内容。特别是在“应用拓展”部分,学生将学习到的新知识与生活实际紧紧的联系起来,加上老师的演示,使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4、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比如:在“摘帽子”一题中,学生在独立思考后,意见出现了分歧,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这学生在有了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才不流于形式,这样的交流是有目的,有深度的,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又学会了与人合作。

购物小票教案篇十

我的妈妈是一个购物迷。

他天天都上淘宝网,只要看到有新的,好看的,他就会不停地买,不过他不会自私,他只要看到好看的衣服,可爱的衣服,修身的衣服,不管有多么的贵,他就会给我买上几套。他还帮爸爸买了一套西装,爸爸穿上去,比新郎官还要帅呢!

这就是我的妈妈,一个爱购物的妈妈,一个对自己丈夫和儿女不自私的妈妈!

网购有风险,购物需谨慎作文200字_小学四年级作文。

从小,我就非常喜欢网购,因为看网上的图片很好看,却不知从中有色差,有假货。

7岁那年,我在网上看中了一款芭比娃娃,于是将它买了下来。过了几天,快递到了,因为可以验货,于是我便小心翼翼地拆出来。啊,我一惊,顿时感觉头晕目眩、昏天暗地!不是因为生病了,而是因为那个货物,竟然是一块……一块砖头!这是,我正准备找快递哥哥退货回去,可是快递哥哥转眼就不见人影了,我伤心地大哭起来。

事后,妈妈说:“就当是80元买个教训吧!下次网购注意就行了。”我听话地点点头,又摇摇头。

这里,请大家切记:网购有风险,请谨慎购物,确保东西真,质量好才是正道!

购物小票教案篇十一

通过创设核对购物小票的情境,让学生发现小票上的数学信息,进而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欲望,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并不陌生,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了探索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比如:在研究购物小票时,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从购物小票中发现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将获取新知识与寻求策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编制”生活内容。特别是在“应用拓展”部分,学生将学习到的新知识与生活实际紧紧的联系起来,加上老师的演示,使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比如:在“摘帽子”一题中,学生在独立思考后,意见出现了分歧,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这学生在有了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才不流于形式,这样的交流是有目的,有深度的,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又学会了与人合作。

购物小票教案篇十二

《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中第三课《购物的学问》中的主题《合理购物abc》。

本课是第六单元“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中第三课《购物的学问》中的一个主题。在这一单元中,学生调查家庭日常购物情况;了解了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知道购物场所是各式各样的,了解各种购物场所的特点及其变化发展。并通过调查,知道了价格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在此基础上,“合理购物abc”这一主题,让学生学会合理购物,并在购物过程中能注意商品的质量,掌握辨别商品质量的方法,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学会“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又一技能。

在学生生活的社区周围有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购物场所。但是他们平时生活起居多依赖父母,独立生活能力相对薄弱,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和能力,但合理购物的能力较差。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尚缺乏对商品质量的识别能力,缺乏对形形色色购物场所的区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因此,引导学生探究合理购物的方法,了解购物中的知识和技巧,并从中体验消费的奥妙和趣味就成为本课教学的主旨。

1.懂得什么是“三无产品”等一些购物的基本常识。

2.学会了解商品、合理选购商品的方法。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理购物的方法,初步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培养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让学生学会了解商品、合理选购商品的方法。

1.布置学生带家中物品两三样;

3.教师准备好过期物品、以及三无产品,用以引发课堂活动中的矛盾冲突;

4.课前训练两名超市推销员;

5.教学。

瞧,利用大家带来的物品,我们把教室布置成超市了。走进超市你就会想要(买东西)是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购物。可是购物中也隐藏着大学问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合理购物的秘密吧!板书课题:(合理购物abc。)请大家读课题。

学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回归生活,通过谈话,再现学生的购物经验,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帮助学生快速融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使接下的的课堂学习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1.创设情境。

大家都有自己的购物方法。这不,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假如爸爸给你10块钱零花钱,你会给自己买什么样的礼物呢?今天就走进超市,选购自己需要的东西吧!有请两位售货员。

2.温馨提醒。

出示“温馨小提醒”:a购物时请讲文明,不喧哗;b请用心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c购物时间为4分钟。d将购买的物品交给你的组长。

3.学生购物,师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生活,就要关注学生的活动。因为生活是通过活动展现的。在购物活动中,学生既用脑想,也用眼睛看,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心灵感受,以此来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

(二)交流购物经验。

〖设计意图:思想品德不只是纯粹的理论,而是一个人思想的倾向和行为习惯。因此必须借助于实际的生活体验,让生活体验升华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有助于他们的道德内化。在评议他人的道德行为中,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和合理购物的习惯。

(一)按需购物。

根据学生交流自己购买的物品,以及原因,引导学生懂得合理购物的方法之一:按需购物。

1.学生反馈。

2.观看小品“购物”。(学生表演)。

3.看了他们的表演,你觉得谁的购物方法更合理?

4.总结:所以,我们喜欢的东西,只有在确实很需要的时候才购买,而不是随心所欲地浪费。想要成为购物大赢家就要学会“按需购物”。(板书:按需购物)。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品,道理一下子就能清楚地呈现在孩子眼前,并能使孩子与刚才自己的购物行为相比较,并反思自身不当的购物方法。

(二)货比三家。

通过比较学生在不同超市购买的同一样东西,价格却不一样,引发思考。启发学生懂得购买商品的时候懂得货比三家。

1.采访购物了便宜的绿茶的学生。询问他为什么能购买到如此便宜的东西。并表扬学生能够通过广告消息买到经济实惠的东西。

3.总结:看来,这也是购物的一个好方法:齐读“货比三家”。这样,我们才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板书:货比三家)。

〖设计意图: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听取别人汇报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购物知识。

(三)不买“三无产品”

1.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引导学生学会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现在,我们已经懂得如何去合理购买商品了,可以怎么知道你的食品是没有质量问题的呢?请生说(看有没有过期)。

谁购买了冬冬家的泡面?这个泡面是从冬冬家的特价商品中购买的,也是非常实惠的。我们看看这个有没有过期吧!

所以说,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对于食品等有使用期限的产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像衣服、文具等一些产品就没有这两个日期。

我们赶紧拿起一样自己购买的食品,检查一下它有没有过期!

2.关注产品说明。

同学们认真检查,将一些过期的食品挑出来放在桌子中间的篮子里。没有过期的东西再一次交给你的组长保管。

看来生活中过期的食品还是存在的!

不过要买到合格的商品,除了看它有没有过期外,还得注意什么呢?现在请小组长拿起一样食品带着同组的.同学一起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填写下来。

请一名学生带上食品上台发言。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设计矛盾冲突,从生活出发,从问题着手,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学生在解决过期与不过期的过程中,学习购物常识,并引申到学会产品说明,使得课堂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天地。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学得深刻。

3.掌握什么是“三无产品”

指名说,并全班齐读。

提醒学生以上三者只要缺一,就是三无产品。

4.小小质检员。

不知我们购买的商品中还有没有躲着三无产品。让我们学当小小质检员。一起来检查一下。小组同学一起对购买的商品进行三无检查,如果是三无产品,先将它拿在手上。

学生对桌上的物品进行排查。

请手上有拿着食品的同学,说说为什么它是三无产品。

表扬同学们,懂得去鉴别什么是合格的商品了,老师不得不给你们点个赞!这些三无产品,质量都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购买时要注意精挑细选,不买“三无产品”(板书:不买“三无产品”)。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孩子们懂得分辨什么是三无产品,便能更理性地购物,更健康地生活。

5.知道“12315”投诉电话。

怎么处理这些三无产品?(退货、下架等)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还可以拨打投诉电话:12315,让工商部门对其进行查处。

〖设计意图:12315投诉电话是作为一名聪明的消费者必知的常识,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法制观念。

1.这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相信通过这节课,你们一定有不少收获吧?谁来说说?

2.其实购物的小窍门还有很多很多(板书……),就等着你们去发现、讨论、交流了!希望你们把今天学习的内容告诉你的亲朋好友。让所有人一起合理购物,过健康、快乐的生活。

〖设计意图:教学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再次购物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使课堂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

购物小票教案篇十三

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出示电脑小票,观察。

2、谁能解释一下这张电脑小票?

3、我们来核对一下吧。怎样核对?

列算式:20-(12.30+4.85)。

算在书上。

4、还可以怎样核算?20—12.30—4.85,12.30+4.85+2.85。

5、20-(12.30+4.85)=12.30+4.85+2.85。

6、试一试。4.2+12.3+5.8+2.7,15—1.2—3.8仔细看一看,再算。

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发现了什么?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a-b-c=a-(b+c)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能结合电脑小票的问题说一说吗?

1、第17页第2题。

2、第16页第2题。

3、第17页第3、4题。

教学反思:教材创设了核对电脑小票的情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课改精神。学生讨论如何核对找回来的钱对不对的`问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计算。找出更简便的方法。这样联系实际,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简便计算的算理。

购物小票教案篇十四

《购物小票》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而且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留给我以下思考:

学习内容是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数学内容的基础。教师要有主动驾驭教材的意识,要把儿童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挖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空间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

在“购物小票”的教学中,我始终把搜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上新课之前,我安排学生到超市去购物,这样,学生就熟悉了购物的情境和过程,再通过教材,借助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材料帮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再精心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的过程。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新知识,最终让生活中的经验提升为数学知识。

购物小票教案篇十五

1.课件出示超市购物情境,笑笑在收银台结算账单。

师:笑笑正在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她。

2.师出示购物小票,让学生说说上蒙?有些什么内容?

(生答货号、销售价、数量、应交款、应交、实收、找零。)。

3.师:查看更多纹章,请访问小学课堂网怎样帮助笑笑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目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板书课题: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1.核对小票。

师:同桌互相说说通过观察购物小票,你知道笑笑都买了什么吗?我们可以怎么帮她?

2.汇报学习情况,先把一个蛋糕和一瓶橙汁的价钱加在一起,然后用20元减去买东西花的钱,看剩下的钱和购物小票上找零一项的钱数是不是一样。列式:20-(12.30+4.85)。

师指名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组讨论,核对小票,还可以怎样算?引导学生探究还可以用买东西的钱加上找回的钱看是不是等于20元钱。列式为:12.30+4.85+2.85。

4.师生小结算法。

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按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顺序来计算。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1.模拟购物。

(课件出示超市一角——纹具组,货架上有各种纹具,还有价签。)。

师:我们小组合作,模拟购物。一人当售货员,坡见三人扮演顾客,到货架上选自己需要的`、喜欢的纹具,选完后填到购物单中,请售货员算一算买这些商品要花多少钱?顾客再核对一下,售货员四人轮流当。

小组合作模拟购物,并填购物单。(购物单略。)。

2.反馈练习。

(2)小组交流。

(3)师生小结:在计算小数连加法时,使用加法交换律或者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计算小数连减法时,两个减数如相加可凑整,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也可使计算简便。

生写出自己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共花多少钱?如有剩余,余下多少钱?

2.课件出示淘气当家收拾房间的情境,请学生帮忙解决问题。

(2)出示数学书第19页7题。提问:淘气能摘下这顶帽子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想说些什么。

六、作业:

17页第3、4题。

购物小票教案篇十六

在这节课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而且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留给我以下思考:

1。“教”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学习内容是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数学内容的基础。教师要有主动驾驭教材的意识,要把儿童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挖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空间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

2、“学”用现实的方法体验数学。在“购物小票”的教学中,我始终把搜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上新课之前,我安排学生到超市去购物,这样,学生就熟悉了购物的情境和过程,再通过教材,借助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材料帮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再精心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的过程。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新知识,最终让生活中的经验提升为数学知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59390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