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身体乐器教案(热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12:34:04
最新身体乐器教案(热门20篇)
时间:2023-12-06 12:34:04     小编:字海

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案的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案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的主动引导和启发式问答,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身体乐器教案篇一

一、进一步区分对身体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认识。

二、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进行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

三、萌发喜爱打击类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各种打击乐器4-5件。音乐伴奏带、录音机。嘴巴、手、脚图片标志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教师逐一出示并操作打击乐器使其发出声音,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样让乐器发出声音的。

2、教师小结:双响绑和三角铁是老师用木棍和铁棒敲一敲发出声音的,沙锤和串铃是老师用手摇一摇发出声音的。

师:这些打击乐器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是可以发出很多好听的声音的,也是一件乐器。

1、认识“嘴巴”乐器。

a、引导幼儿用嘴巴发出多种声音:弹舌头、搓上下唇、弹上颚等。

b、播放一段音乐,用嘴巴乐器来为音乐伴奏。

2、3环节为:认识“手”乐器和认识“脚”乐器,方法同1环节。

三、表演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1、集体自由选择嘴巴、手、脚中的一种乐器为音乐伴奏。

2、集体自由结合几种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3、游戏:看指令,选乐器。

师:小朋友们,现在老师要和你们来玩游戏了。老师这里有三张图片标志,分别是:嘴巴、手、脚。等一下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要边听音乐边看我举起来的是哪种身体乐器,而且你们要按照老师的标志去选择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游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请部分幼儿参加游戏,其他幼儿观看。

第二次请全体幼儿参加游戏表演。

四、亲子同乐。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用身体乐器来为音乐伴奏,现在我们请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们一起来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吧!(放音乐,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表演)。

身体乐器教案篇二

1、学生在听《马头琴的传说》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蒙古族的乐器——马头琴,结合欣赏马头琴的乐曲及蒙古族的民歌与风光,了解蒙古人民的风格、传说、乐器及各种艺术形式。

2、在学唱歌曲和欣赏乐器以及创编故事剧等活动中,学生能够对乐器的造型和材料有深刻地认识。

教学准备:

1、马头琴的传说资料、图片资料或实物。

2、马头琴音乐录音带、蒙古民歌的音乐录音带或cd光盘及蒙古风光图片。

3、美术材料和工具,如图画纸、钢笔、油画棒或彩色水笔。

课型:综合。

教学过程:

身体乐器教案篇三

单元概述:

你听,那声音从山谷传来,又向草原流淌,时而回荡在云间,时而又徘徊于山岗……。

本单元选取我国蒙古族的马头琴、瑶族的长鼓、彝族的叶笛三种民族乐器,以民间传说故事引起学生兴趣,讲述乐器的来历,欣赏该乐器演奏的乐曲特点。使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乐器、乐曲,从形象、声音到发展过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还可根据故事创编戏剧活动,在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本单元共设计了三个课题:《来自草原的故事》、《瑶族敲起“郭咚郭”》、《叶笛声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和体验少数民族富有特色的艺术。

身体乐器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听《马头琴的传说》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蒙古族的乐器——马头琴,结合欣赏马头琴的乐曲及蒙古族的民歌与风光,了解蒙古人民的风格、传说、乐器及各种艺术形式。

2、在学唱歌曲和欣赏乐器以及创编故事剧等活动中,学生能够对乐器的造型和材料有深刻地认识。

教学准备:

1、马头琴的传说资料、图片资料或实物。

2、马头琴音乐录音带、蒙古民歌的音乐录音带或cd光盘及蒙古风光图片。

3、美术材料和工具,如图画纸、钢笔、油画棒或彩色水笔。

课时建议:1课时。

身体乐器教案篇五

1、在马头琴演奏的背景音乐下,和学生一起聆听故事《马头琴的传说》,观察马头琴外形结构的特点。

2、悠扬的马头琴声好像自远方传来,是马儿在向主人倾诉?还是主人在倾听马儿的哭泣?说说马头琴乐器的音色有哪些特点?教师还可选择一段二胡演奏的片断,让学生在比较中识别和感受马头琴的独有音色。

3、根据传说,分小组合作或个人用连环画的形式,完成一组绘画作业。故事可以根据自己理解的意图进行改变。

4、老师挑选几幅作品请学生讲述所表现的是故事中的哪些场景,大家进行评价。

身体乐器教案篇六

在绿色的草原上,生活着许多勤劳的民族,他们能歌善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的乐器,他们用这些美丽的乐器,演奏出动听的乐曲。在这个单元里我们要学习蒙古族、瑶族和彝族三种乐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乐器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单元页上摆放着三个民族和三种乐器的图片,你能分别指出来吗?

2、蒙古族生活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他们是游牧民族,靠放牧为生,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哪里有青草,就在哪里居住,因此他们的房子也是可以移动的蒙古包。所以我们称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

3、请同学们一起听赏或学唱蒙古民歌《嘎达梅林》,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大家感受乐曲节奏所表达的情感,是欢快的还是忧伤,是热情还是沉静?引导学生富有感情的歌唱。歌曲唱会后再唱乐谱,进行由音及性的学唱乐谱,并请学生共同分析歌曲中出现了那几个音级,属于什么调式。

身体乐器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欣赏女子十二乐坊的表演,初步认识各种民族乐器。

2、模仿女子十二乐坊的表演,学做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

3、对中国民族乐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女子十二乐坊的《阿拉穆罕》光碟。

2、各种民族乐器的替代品(羽毛球拍、木棍、玩具高尔夫球棒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女子十二乐坊的《阿拉穆罕》,激发活动兴趣。

2、再次欣赏,了解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并模仿表演。

3、运用各种乐器的替代品进行表演。

(1)讨论各种乐器的替代品。

(2)根据自己意愿选择替代品,跟着音乐进行演奏。

(3)交换乐器进行表演。

活动二:参观民族乐器展。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民族乐器展,感受中国民族乐器的丰富和独特。

2、对民族乐器感兴趣,在参观活动中能大胆地与有关工作人员、老师和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建议:

1、事先与幼儿共同讨论有关民族乐器的问题及调查内容。

2、与民俗博物馆民族乐器展厅联系好参观事宜(了解幼儿的问题、进行适当的介绍、部分乐器演奏等)。

活动三:我知道的民族乐器。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欣赏等活动,初步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的特征及演奏方法,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2、能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参观、调查的内容,体验分享经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

2、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录像。

活动过程:

1、交流自己参观、调查的内容,体验分享经验的乐趣。

2、初步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的特征及演奏方法,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1)观察并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的`特征。

(2)欣赏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录像,了解不同的演奏方法。

3、观看录像中演员的表演,按意愿模仿各种乐器进行演奏,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活动四:民乐欣赏。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演奏,初步感受各种民族乐器不同的音色并尝试进行辨听。

2、积极参与模仿演奏活动,了解各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方式,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女子十二乐坊的乐曲碟片。

2、二胡、琵琶、扬琴、笛子、古筝等乐器演奏磁带。

3、二胡、琵琶、扬琴、笛子、古筝等乐器图片各一。

活动过程:

1、欣赏民乐演奏片段,激发对民族乐器所演奏乐曲的喜爱。

2、分别倾听各种乐器演奏磁带,初步感受各种民族乐器不同的音色。

(1)倾听不同乐器演奏的乐曲。

(2)游戏:《听音乐选乐器》。(倾听不同的乐曲,尝试辨听乐器并选择相应的乐器图片进行匹配。)。

3、模仿演奏活动,进一步了解各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方式。

身体乐器教案篇八

在绿色的草原上,生活着许多勤劳的民族,他们能歌善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的乐器,他们用这些美丽的乐器,演奏出动听的乐曲。在这个单元里我们要学习蒙古族、瑶族和彝族三种乐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乐器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单元页上摆放着三个民族和三种乐器的图片,你能分别指出来吗?

2、蒙古族生活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他们是游牧民族,靠放牧为生,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哪里有青草,就在哪里居住,因此他们的房子也是可以移动的蒙古包。所以我们称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

3、请同学们一起听赏或学唱蒙古民歌《嘎达梅林》,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大家感受乐曲节奏所表达的情感,是欢快的还是忧伤,是热情还是沉静?引导学生富有感情的歌唱。歌曲唱会后再唱乐谱,进行由音及性的学唱乐谱,并请学生共同分析歌曲中出现了那几个音级,属于什么调式。

我们在马背上驰骋。

1、欣赏蒙古舞蹈,体会夸张而强烈的动作和节奏。

2、回忆以前艺术课学习过的蒙古族舞蹈动作,结合课堂上的欣赏,请学生分组模仿其中的动作进行表演,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表演给予评价。

3、根据记忆创作绘画作品《马背上的民族》。

教学评价建议:

1、对学生在连环画创作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于善于合作绘画的同学要多鼓励。

2、挑选在舞蹈表演中能够大胆展示的学生为大家做演示,并请大家从舞蹈的动作、表情等方面进行评价。

身体乐器教案篇九

我国从远古至今流传着多种多样的民族乐器,如:吹奏乐器(笛子等)、打击乐器(大鼓等)、弹拨乐器(琵琶等)、拉弦乐器(二胡等)。如今,随着人们对民间文化的重视,更多的民族乐器被人们挖掘和运用,使演奏形式有了新的突破,推动了民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在幼儿园组织的参观、欣赏等活动中,幼儿对民族乐器的表演产生了好奇心,提出了许多问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有关内容的探索愿望造就了《民族乐器》的主题活动。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调查、交流、讨论等活动方式,帮助幼儿建构有关民族乐器的知识、经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主动探索的学习意识。在欣赏、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幼儿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感受各种民族乐器不同的音色及演奏方式,了解各种乐器演奏的代表作。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及与同伴合作、协商等积极的情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身体乐器教案篇十

游戏玩法建议:

1、游戏:“点豆豆”。在初步熟悉歌曲内容之后,带幼儿完整跟唱歌曲时,教师可以和小朋友一起伸出食指,从第一个幼儿开始随着音乐节拍边唱歌边一个一个点小朋友,歌曲唱到最后一句,“装进我的小裤兜”,老师张开手臂“装”小朋友,大家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再以此请个别小朋友“点豆豆”。

2、游戏:“豆豆钻兜兜”请两名配班教师手拉手搭成小桥的样子变一个“大兜兜”,老师也变成“豆豆”和所有''小豆豆们“拉着衣服变成”一长串豆豆“,大家一起边唱歌边用小脚-下-下踏着节拍从”大兜兜“下面钻过,唱玩歌曲最后一句,两名配班老师放下手”装豆豆“,数数一共装了几个”豆豆“。

演唱部分。

一、动作建议:

1--2小节,伸出右手食指,随音乐节奏做”数“的动作。

3-4小节,两手相对做”圆“的动作。

5-6小节,第五小节做”数“的动作,第六小节双手摊开。

7-8小节,两手随音乐节奏做”装进裤兜“的动作。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掌握乐曲节拍,能够边用手打节拍边学习演唱歌曲。

2、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变游戏边学唱和巩固歌曲,通过观察玩游戏的方法,分辨游戏所蕴含的规则。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数豆豆。

(l)教师出示一个浅浅的盘子,里面有若干颜色鲜亮,大小适中的豆豆,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些豆豆,描述豆豆的样子(教师可提示:”圆溜溜“的),教师事先告诉幼儿,这些豆豆是和小朋友玩游戏的,不是吃的,做完游戏了老师再给小朋友一些干净的豆豆吃。

(2)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和豆豆玩游戏的',教师伸出食指,-下-下”点豆豆“,同时完整地清唱歌曲一遍:”一、二、三、四,数豆豆,豆儿豆儿圆溜溜,五、六、七、八,哎呦呦,装进我的小裤兜。“唱完歌曲,教师将几个豆豆放进裤兜,问小朋友:”豆豆装到哪里了?…'装了几个豆豆?“小朋友猜一猜。教师从裤兜里拿出豆豆,放在透明袋子里,和小朋友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

2、学唱歌曲。

(2)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来”和豆豆玩游戏“,大家一起唱歌,唱完歌曲这名小朋友装几个豆豆放进自己的裤兜,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他装了几个豆豆。再请他从裤兜里拿出豆豆放在透明袋子里,小朋友一起数数他装了几个豆豆。

3、跟钢琴伴奏唱歌、玩一占、豆豆”游戏。

(1)小朋友们变变变,变成各种各样的豆豆,做出不同的豆豆造型,说说自己是什么样的豆豆,老师变成一个大兜兜,大家来玩一个“点豆豆”的游戏。教师走到幼儿面前,和小朋友一起伸出食指,从第一个幼儿开始随着音乐节拍边唱歌边一个一个点小朋友,歌曲唱到最后一句,“装进我的小裤兜”,老师张开手臂“装”小朋友,大家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

(2)接下来请一名幼儿在圈内一下一下“点豆豆”(点小朋友),“装豆豆”(双臂张开抱小朋友),“数豆豆”(数一数“装”了几个小朋友),接下来再由这名小朋友请下一个小朋友继续游戏,依次进行3-4名幼儿。

4、游戏:“豆豆钻兜兜”

(1)请两名配班教师手拉手搭成小桥的样子变一个“大兜兜”,老师也变成“豆豆”和所有“小豆豆们”拉着衣服变成“一长串豆豆”,大家一起边唱歇边用小脚-下-下踏着节拍从“大兜兜”下面钻过,唱玩歌曲最后一句,两名配班老师放下手“装豆豆”,数数一共装了几个“豆豆”。

(2)请客人老师当“大兜兜”,所有小朋友和客人老师一起唱歌玩游戏5、结束活动:跳个“豆豆舞”播放歌曲音乐,客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边唱歌边跳“豆豆舞”,结束活动。

播放歌曲原唱,小朋友在跟唱的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加入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在间奏部份教师可通过“豆豆拉拉手”“豆豆转个圈”等提示,让幼儿互相配合拉拉手、转个圈等,最后一句可互相抱一抱,进一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表现歌曲。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来看,在活动中是不需要使用图谱的,在活动中我加入了图谱反倒是让孩子们觉得是无所适从了。在第一部分熟悉歌词时,只要和孩子们一起边指着豆豆,边数一数就好了,这样孩子们就清楚易懂。

整首歌曲的调子是有一定难度的,今天的活动由于熟悉歌词上掌握的不太好,所以在后面的歌唱部分也就打了折扣,孩子们不敢唱出来,由于我自身的原因,比较紧张,所以在学唱歌曲部分一带而过,孩子们没有透彻理解歌词的内容,比如:哎哟哟,是很开心的,应该让孩子们一起来做一做开心的动作,还可以请孩子们伸出一只小手,另外一只手当做盆子,来数豆豆,这样趣味性就更浓厚了。

所以这个活动还需要进一步的作调整。

身体乐器教案篇十一

1、欣赏蒙古舞蹈,体会夸张而强烈的动作和节奏。

2、回忆以前艺术课学习过的蒙古族舞蹈动作,结合课堂上的欣赏,请学生分组模仿其中的动作进行表演,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表演给予评价。

3、根据记忆创作绘画作品《马背上的民族》。

教学评价建议:

1、对学生在连环画创作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于善于合作绘画的同学要多鼓励。

2、挑选在舞蹈表演中能够大胆展示的学生为大家做演示,并请大家从舞蹈的动作、表情等方面进行评价。

身体乐器教案篇十二

一、进一步区分对身体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认识。

二、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进行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

三、萌发喜爱打击类音乐活动。

一、各种打击乐器4-5件。

二、音乐伴奏带、录音机。

三、嘴巴、手、脚图片标志各一个。

一、引题。

1、教师逐一出示并操作打击乐器使其发出声音,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样让乐器发出声音的。

2、教师小结:双响绑和三角铁是老师用不棍和铁棒敲一敲发出声音的,沙锤和串铃是老师用手摇一摇发出声音的。

师:这些打击乐器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是可以发出很多好听的声音的,也是一件乐器。

1、认识“嘴巴”乐器。

a、引导幼儿用嘴巴发出多种声音:弹舌头、搓上下唇、弹上颚等。

b、播放一段音乐,用嘴巴乐器来为音乐伴奏。

(2、3)环节为:认识“手”乐器和认识“脚”乐器,方法同1环节。

三、表演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1、集体自由选择嘴巴、手、脚中的一种乐器为音乐伴奏。

2、集体自由结合几种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3、游戏:看指令,选乐器。

师:小朋友们,现在老师要和你们来玩游戏了。老师这里有三张图片标志,分别是:嘴巴、手、脚。等一下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要边听音乐边看我举起来的是哪种身体乐器,而且你们要按照老师的标志去选择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游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请部分幼儿参加游戏,其他幼儿观看。

第二次请全体幼儿参加游戏表演。

四、亲子同乐。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用身体乐器来为音乐伴奏,现在我们请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们一起来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吧!(放音乐,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表演)。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身体乐器教案篇十三

1、在敲敲打打中了解小型乐器的多样性,感受“多与少”“静与响”“快与慢”的表达。

2、充分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3、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1、小型打击乐器2、装乐器的盒子和篮子3、地垫活动过程:

一、游戏:寻找百宝箱1、听音乐入场我们听着音乐走进森林,一起去寻宝吧。(音乐慢,慢慢走,音乐快,小跑)2、打开百宝箱,寻找乐器我们猜猜这里会是什么?(动一动)3、布置音乐岛请你拿出乐器,它是怎么唱歌的?请你把它放在那。

二、游戏:音乐岛之旅1、介绍游戏规则:

请你听着鼓声,鼓声响起,你可以在音乐岛之间旅行,鼓声停,请你停留在一座岛上玩玩岛上的乐器。

2、师敲鼓,幼儿游戏,指导幼儿玩乐器的方法(提醒幼儿选择不同的小岛游玩)3、师弹奏曲子,幼儿跟随敲击乐器。

4、小结:真的像刚才有的朋友介绍的,我们的乐器有的是敲的,有的是摇的。

(幼儿随着丝巾的变动玩乐器)2、这里又有块纱巾,风来了她会飘,请你们看着纱巾的飘动玩乐器。

3、请看了我的手敲乐器。

4、请个别幼儿指挥。

四、游戏:魔法森林1、规则:森林里长着许多大树,结出奇怪的“果实”。当风吹过,魔法森林就开始歌唱。我们每个孩子是森林里的一颗大树。老师在“树”上挂满了乐器。丝巾在森林中飘起就被认为是有风吹过,风有大有小,风一吹,“树”上的乐器就会想起。

2、幼儿控制风,角色更换。

五、整理百宝箱跟随音乐把乐器放入百宝箱。

这是一首轻音乐的曲子,一听到这首乐曲马上就能够使人感受到森林里的气息,鸟声、蛙声、溪流声……很好听,同样幼儿也能够很轻易地感受的到。再者,对于动物角色及乐器的选择,也是非常形象与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乐器圆舞板无论是外形还是声音的特质,幼儿都自然而然的能想到青蛙,而铃鼓敲响的一霎那和孔雀开屏的动作都很相似。所以,无论是音乐素材本身、还是乐器的选择,这些外部因素都为顺利开展活动打好基础。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这种学习方法,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至理。

身体乐器教案篇十四

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鼓励创造,弘场民族音乐,提倡学科综合。”以音乐为主线,通过欣赏、动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感悟音乐用心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音乐感受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1、认识并了解民族弹拨乐器,熟悉它们的音色和演奏姿势;

2、通过欣赏《快乐的诺嗦》进一步感受我国民族弹拨乐器合奏的丰富音色和表现力;

4、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本课为广东省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多彩的乡音”中第二节教学内容《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在音乐课本上只有一般的乐器图片和简单的分析,学生从呆板的书上很难去了解各种乐器的结构色彩以及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效果。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先分出重难点按各器乐的特点在课件中常见的四种乐器:古筝、古琴、琵琶以及扬琴。首先通过实物直观介绍它们的结构、音色和演奏技巧,再次通过欣赏各自的代表曲目听辨其音色说出各自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对乐器进行比较,然后总结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更适合学生的需求,更能活跃课堂气氛。

本课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以生动有趣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认识中国民族乐器中常见的几种弹拨乐器(古琴、古筝、扬琴、琵琶等),了解它们的演奏特点和音色特点。

一课时。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

8月8日的奥运会开幕式大家都看了吗?能告诉老师你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吗?

生:二十九个脚板印、击鼓倒计时……(指名学生回答)。

师:老师也有一个最难忘的片断,大家想知道吗?(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古琴演奏视频)。

生:弹拨类。

师:同学们真聪明,古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中的一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出示课题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时机,以问题交流的方式导入,教师主动亲近学生,在创设平等教学氛围的同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乐器介绍讲解。

师:那究竟什么是弹拨乐器呢?(出示课件)。

师边向学生展示指甲、拨片和琴扦边介绍:用手指或拨子拨弦,以及用琴扦击弦而发音的乐器,统称为弹拨乐器。(板书)。

师:到底哪些乐器用指甲,哪些乐器用拨片和琴扦演奏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a、古琴。

(出示课件)这就是我们刚看过的古琴,它有几根琴弦呢?让我们一起来数数。

生:七根。

师:所以古琴也叫七弦琴,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那请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回答老师一个问题:故事中的伯牙为钟子期演奏的乐曲分别是什么?(播放动画视频《知音的故事》)。

生:《高山》和《流水》。

(出示课件)下面老师就为同学们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富有吟唱韵味的曲子,看你们能不能像钟子期一样成为伯牙的知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直观和感官上认识弹古琴,感受古琴的音色特点。

b、介绍古筝:。

师:那同学们知道在弹拨乐器里面哪一种乐器跟古琴长得最像吗?

生:古筝(出示课件)。

师:虽然长得很像,但还是有区别,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琴弦。

师:那古筝有多少根琴。

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数一数。

生:21根。

师:古筝也是用指甲演奏的弹拨乐器(介绍演奏姿势,然后指名学生上台感受)。

师: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它的音色高洁、华丽、典雅、表现力丰富,既善于演奏优美抒情的旋律,又能表现气势磅礴的乐章。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教学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和鉴赏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生:悠扬如歌……。

c、介绍琵琶。

师:“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弹拨乐器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弹拨乐器,它就是琵琶。

师:琵琶呈半梨型,四弦,它也是用手指拨弦的弹拨乐器。(师简介演奏姿势)。

师:可是老师也不会弹哦,谁来帮帮老师,使它发出声音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一首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在聆听的过程中,请你们用动作模仿琵琶的演奏姿势。(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欣赏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使同学们了解琵琶音色的特点,用动作表现音乐。

d、介绍扬琴。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教室里面还有一种体积大,琴弦很多的乐器?

生:扬琴!

生:行!

师为学生进行扬琴演奏《欢乐的新疆》。

生:用琴扦演奏、形状是梯形、琴弦特别多……。

师:在弹拨乐器乐器中,除了我们刚刚讲到的古琴、古筝、琵琶和扬琴之外,还有几种乐器是我们比较少见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有月琴、柳琴、三弦、阮……(师出示教学课件,简单介绍月琴、柳琴、三弦、阮)。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拓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了那么多弹拨乐器,你们有没有把记住它们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下,都有哪些乐器?(师生总结)。

a、听辨游戏。

师: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三段音乐,你们听听都是哪些弹拨乐器演奏的?然后用动作模仿乐器的演奏姿势来告诉老师答案。我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演奏姿势最正确。(师依次播放古筝独奏曲《出水莲》、扬琴独奏曲《将军令》、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的片断)。

设计意图:巩固学习成果,保持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启发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体会乐曲的情绪。

b、欣赏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

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不仅能独奏、齐奏,还能合奏出美妙动听的曲子,现在请同学们起立,我们一起跟着欢快的旋律动起来吧!播放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快乐的诺嗦》进一步感受弹拨乐器合奏丰富的表现力。

4、师生总结。

这是一节民族弹拨乐器欣赏课,认识弹拨乐器的名称、外形,了解其演奏方法,感受、听辨其音色特点是乐器欣赏教学的重点。五年级的学生已有自主参与的意识,尤其是欣赏课,应该让他们主动的参与课堂中来,让他们觉得我是课堂的主体。使他们在接触新课之前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这堂课有足够的好奇心,而且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与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通过欣赏活动,让学生从民族民族乐器那丰富的表现力中,了解我国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乐器可以给学生一个直接的感知,使他们掌握正确的音高,同时又可以选择最优美的旋律。这样,学生就会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地提高,从而使学生的审美得到培养和发展。通过本课教学,根据小学新课程标准,教师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知识框架,强调通过综合性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研究创造,并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表现和展现艺术的美,以娱乐性和活动化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的渴望。

新课程“自主、探究、合作”精神指导下,力图体现《音乐课程标准》中“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弘扬民族音乐”本理念。

为了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把重点放在改变教学方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生活化的学习情境,给学生以充裕的探究时间与空间,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有效的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体现。当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时,学习已成为一种对话、一个游戏、一项创造,学生在获得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审美的能力。因此,教师只有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内涵,才能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身体乐器教案篇十五

1、认识响板和手铃,通过自由探索尝试学习使用乐器的方法。

2、喜欢跟着音乐敲击乐器,体验游戏的快乐。

精神准备:

创设游戏情境,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自由探索与表达的空间。

物质准备:

1、小型打击乐器:响板、手铃每个幼儿一个。

2、表演区内投放相关的乐器,供幼儿自由探索、摆弄。

3、生活中播放《什么乐器在唱歌》、《去郊游》,幼儿熟悉歌曲能跟唱。

4、配班教师扮演小仙女,手拿仙女棒。

5、果篮、报备盒各三个,树林环境的创设。

1、教师和幼儿互相问好。

2、听《去郊游》音乐,和幼儿一起开汽车去游戏。

教师:宝宝们,跟着我一起去郊游,好吗?

1、小小响板我认识。

(1)树林里果篮的出现,吸引了幼儿的兴趣。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猜一猜果篮里有什么呀?

(2)幼儿探索、使用响板。

a、教师神秘的捏响响板,让每个幼儿都来听一听。

提问:

这是谁在唱歌呀?

b、幼儿自选一个响板,进行尝试操作。

(3)有序地将手铃送“回家”,与它再见。

2、宝宝音乐会:宝宝们与教师、小仙女一起来开音乐会。

(1)自选乐器来演奏。

教师在幼儿进行演奏的过程中,去指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方法演奏,并且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演奏。

(2)互换乐器再来演奏。

2、和小仙女飞到外面去玩一玩。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将游戏贯穿活动的始终,幼儿很乐意参加,并在游戏中主动去探索响板和手铃的不同演奏方法,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提出了响板可以用捏,用手指点、拍,用小手侧面切得方法;手铃可以用摇、晃、抖、甩、碰、拍的方法。教师给了幼儿充分探索和表达的时间,当幼儿提出不同的'敲击方法后,教师应巧妙地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敲击方法,因为小班幼儿哎模仿,避免加深、巩固一些不文明的敲击方法,要时刻给幼儿正确的导向。

此外,当幼儿发现同种乐器的不同敲打方法后,应注意和幼儿一起来比较一下不同的敲击方法乐器发出的声音的变化,这样幼儿会更加明确乐器怎样才会唱出更好听的歌来。

身体乐器教案篇十六

1、请幼儿猜猜有哪些乐器躲起来了。

教师出示三座房子,请幼儿猜猜房子里会躲着哪个乐器宝宝。

2、分辨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

教师在小房子后逐一敲小乐器,让幼儿仔细听辨教师敲的是什么乐器,幼儿说出乐器宝宝的名字。(以下小乐器的先后出示顺序,根据幼儿活动中的实际回答调整)。

(1)小鼓住在红房子里。

(2)小铃住在黄房子里。

(3)圆舞板住在绿房子里。

(4)教师小结:原来房子里住着这些乐器宝宝,我们一起来听听(教师边念儿歌边指认乐器):

教师引导幼儿听乐器声音做动作。

(1)小鼓跳舞。

师:乐器宝宝不仅会唱歌还会跳舞呢!(教师从椅子下拿出准备好的另一套小乐器,一一出示)。

(2)小铃跳舞。

幼:幼儿自由想象表达。

师: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小铃跳舞的动作(边念儿歌:“小铃小铃叮叮叮~”,教师示意幼儿站起来做动作。)。

(3)圆舞板。

(4)教师小结:你们跳得真棒,跳给乐器宝宝看看,我们学得象不象。

1、交代游戏玩法及规则。

听到哪个乐器宝宝的声音就出来跳跳它的舞。

2、幼儿游戏。

(1)第一遍听录音。

幼儿扮演小乐器到乐器宝宝家作客听辨不同乐器声音。

(3)乐器宝宝一同跳舞。

师:乐器宝宝都出来了,你想跳哪个乐器宝宝舞,你就跳哪个乐器宝宝舞。

(播放录音音乐,幼儿自由跳舞)。

鸡妈妈的蛋宝宝(托班综合)。

活动目标:喜欢参与集体活动,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ji妈妈图片2幅;蛋宝宝若干;熟ji蛋1个,生ji蛋1个;幼儿人手一个马甲袋;箩筐2个。

环节任务操作要点集中注意激发情感。

1、教师出示ji妈妈的图片,问:小朋友,这是谁?这里有几个ji妈妈?

2、今天两只ji妈妈好着急,她们的孩子蛋宝宝不见了,怎么办?

身体乐器教案篇十七

新《纲要》明确指出兴趣是幼儿艺术活动的主观前提.是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它是幼儿打击乐器演奏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打击乐器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但小班幼儿对打击乐器所表现出的自发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的水平上。因此在小班的打击乐器演奏教学活动中,我根据小班幼儿在玩中学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几个游戏活动旨在将幼儿的表面热情转化为主动艺术活动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加者。

(1)“敲敲打打”:小班初期我提供了多种乐器,让幼儿在自由敲打中获得满足以激发幼儿玩弄乐器的欲望。

(2)“敲敲听听”:为幼儿提供两种乐器让他们在敲打中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近一步感知乐器的不同音色,初步掌握乐器的演奏方法。

(3)“敲敲做做”提供音色差别较大的两种乐器,在幼儿的敲打中用动作帮助他们了解乐器的音色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如:敲大鼓时引导他们做老虎、狮子等用力的动作。敲三角铁、碰钤时就做鱼游、兔跳等灵巧的动作。

由于在这些自由敲打的游戏活动中没有节奏的要求,对于尚不能较好掌握有规律打节拍的小班幼儿来说同样使他们获得成功和满足感,从而喜欢上演奏打击乐器。在此基础上我们可选择一些简短的、幼儿熟悉的歌曲、乐曲供他们随乐演奏。

打击乐器演奏需要幼儿用听觉去感受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及曲式结构等从而选择相应的乐器演奏。因此,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力是演奏好打击乐器的前提。幼儿的听觉感受力多属于自发地发现而缺乏自觉性,他们喜欢贴近自己生活的艺术品。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通过探索和学习自觉地用听觉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首先,音乐源于自然生活,我们应让幼儿学会听大自然里的各种天籁之音,如:鸟叫、蛙鸣、雨声、汽笛、刮风、脚步声等。经常让幼儿在户外闭上眼睛,问他们听到了什么,引导他们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

其次,我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系列听力游戏让幼儿在听听玩玩中享受节奏的动感:

(1)用筷子敲击铝锅、玻璃杯、碗碟等生活中常见的用具、器皿辨别声音的高低。

(2)师生节奏互仿,即老师用打击乐器敲击简单的节奏幼儿用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将其表现出来。反之,幼儿敲节奏老师将其表现出来。

(3)用打击乐器表现故事角色的性格特征、音响情节。如:听故事《大象和蚊子》引导幼儿运用大鼓和小铃将大象的脚步声和蚊子的嗡嗡声表现出来。

(4)欣赏各种不同音乐性质、情绪的乐曲:优美动听的,活泼欢快的或平稳安静的。使他们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情绪反应,如:听到优美动听的就会做出鸟飞、蝴蝶等动作,并尝试着让他们选择打击乐器合着节奏敲击。

经过这一系列的听觉感受活动使幼儿感受到了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激活幼儿节奏的动感,从而为演奏好打击乐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自己的创作最能体现自我的价值,从而使他们获得真正的满足。因此,我们在进行打击乐器演奏教学活动时要避免机械的训练,使幼儿在被动地服从和模仿中丧失自信心和对演奏活动的热情。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宽松、自由的演奏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

(1)打击乐器的演奏教学不应局限于音乐活动中,要有灵活的时间表,应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如:创设音乐小舞台,提供各种打击乐器和音乐,使幼儿在自由活动中萌发演奏欲望时可随时表现。

(2)打击乐器的演奏教学不应仅限于教室这一空间,我们应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多种节奏,如:雨水落在不同物体上不同的声音、节奏等。这种质朴、自然的节奏将会在幼儿的演奏中创造性的表现出来。

(3)教师的鼓舞性激励和引导性启发是培养幼儿创新的重要途径。幼儿不满足于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想与他人分享,并期待他人的接纳和赞许,老师的接纳和赞许是对他们最大的鼓舞。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创新表现中有珍珠也有鱼目,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善于合理启发和诱导,既要使幼儿在创造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又能从新的高度予以启迪,逐步提高幼儿打击乐器演奏的创新能力。

身体乐器教案篇十八

2、能画出你喜欢的乐器,也可以描绘人们正在演奏乐器的样子。

重点:能够画出乐器的音质、造型。

难点:能画出扮演的人的样子。

绘画。

铅笔、色彩等。

五彩斑斓的编钟,

沉静如水的古筝,

金光灿灿的管乐,

造型幽雅的提琴,

会唱歌的乐器,

家族成员多,模样很美丽。

同学,你们还知道哪些乐器。

1、欣赏书本上的`图片。

弦乐:三弦、琵琶、提琴。

管乐:小号、低音号。

除此之外,还有我国战国早期的青铜编钟,备受东欧人喜欢喜欢的手风琴,印度舞蛇人自制的乐器。

2、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乐器?(钢琴、彝族月琴、二胡、吉他、扬琴、古筝)。

3、你喜欢的乐器有哪些特征?

手风琴有红色、黑色,有一个大大的风箱,贝斯键盘。

钢琴主要是黑色,有88个键,分黑白两色。

二胡有二根弦,有琴筒、弓。

笛子分竖笛、横笛,有八个笛孔。

画出你喜爱的乐器,也可以描绘人们正在演奏乐器的样子。

板书设计:。

身体乐器教案篇十九

1、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各种各样的乐器。

2、学会用身体上的、大自然中的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等发出的声音奏出节奏音乐,并会将之匹配到当中。

3、感受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美,体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音乐。

1、物质准备:磁带《谁的声音最好听》;乐器:小鼓、小锣、三角铁、碰铃、沙球;日常用品:搓衣板、脸盆、瓶子、杯、茶叶罐、锅、盒子、塑料盆、桶、筷子、铲子、碟、碗、汤匙、钥匙等;大自然的物品:石头、小棒,大自然中各种样的声音录音等。

2、知识准备:认识以上各种乐器,熟悉歌曲《谁的声音最好听》、《小红帽》;熟悉节奏型:

一、以“乐器们要比赛谁的声音最好听”引题。

1、幼儿边听音乐边想:有什么乐器在比赛?这些乐器发出什么声音?加深幼儿对乐器及其声音的认识。

2、幼儿模仿节奏:

二、寻找乐器:“小朋友觉得这些乐器的声音好听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乐器,那什么叫乐器呢?”

1、介绍“乐器”的定义:凡是能够发出好听声音的东西都叫乐器。

2、提示:身体乐器:手、脚、口、舌、牙齿、嘴等;周围生活中的物品、声音等。

3、幼儿自由寻找,自由敲打,找出其形象的声音记录下来并模仿。

4、请幼儿说说找到了什么乐器:身体乐器、生活乐器或是自然乐器?它们发出什么声音?指导幼儿将其记录贴在节奏谱下。

三、配乐

1、幼儿用自己选定的乐器进行配乐,与同伴比一比谁的声音最好听。

2、请个别幼儿以比赛的形式进行配乐展示。

四、介绍身体上最好用的乐器--嗓子,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嗓子。

五、迁移:请幼儿再自由选定一种乐器,并为歌曲《小红帽》伴奏。

教师引导幼儿将乐器进行合理的匹配之后进行合奏。

六、幼儿讨论听了这些乐器的合奏之后的感受及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能当乐器进行演奏。

七、自由活动:选自己喜欢的儿歌或歌曲将之与这些乐器进行匹配。

身体乐器教案篇二十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音乐区的“小乐器”很感兴趣,很多小朋友天天带有关乐器的图书、光盘、还有各种小乐器玩具等等。活动区时候他们到音乐区来开个人的“音乐会”,还有很多捧场的小观众呢,很是热闹!最近他们谈论的话题大多也是“小乐器”。于是,我就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开展了以下的主题活动—————乐器。

1、通过幼儿对乐器的兴趣,引发幼儿求知探索的欲望。

2、培养幼儿用完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协调的能力。

4、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渠道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源。

引导幼儿分享已有经验,做到经验分享和经验交流。学习共同学习。

幼儿:

曲鹏法:笛子有多少的小孔?

周新博:

古筝有多少根弦?

孙瑞琪:古筝和古琴有什么不同?他们一样吗?

陈艾伦:二胡为什么就两根弦?

教师:

你们知道乐器包括几种吗?他们都是什么?

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演奏出好听的声音的吗?他们是从哪里发出声音的?

主题墙板分为:

1、问题板

对幼儿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公开。

2、展示板

随时对幼儿学到的知识经验加以展示(如:幼儿制作的小乐器,活动中幼儿的一些语言,家长的及时反馈)

3、成果板

让幼儿自己谈谈自己都学习到了什么知识经验,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记录,并加以展示。

图书区:投放有关乐器的书,图片,供幼儿阅读或欣赏。

电脑区:投放有关乐器的盘,vcd,供幼儿观看和倾听。

美工区:投放各种适合做乐器的不同质地的材料,及废旧材料等等,供幼儿选择制作。

音乐区:投放乐器演奏的磁带,各种种类的乐器,供幼儿有不同的选择。

请家长在家中帮幼儿寻找一些有关乐器的资料,可以上网查询,并给幼儿讲述,使幼儿基本了解,能给其他幼儿讲述。

请家长有时间可带幼儿到音乐厅去欣赏乐器演奏,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亲自感受一下,乐器是怎么演奏的!

家长资源: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有关乐器的知识。请会乐器的家长可以到班中为幼儿演出。

园所资源:从园资料室找来一些关于乐器的书籍和图片等。

教师:把自己家中的乐器带到幼儿园中,为幼儿现场演奏。引起幼儿的兴趣。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64126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