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16:27:09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模板14篇)
时间:2023-12-06 16:27:09     小编:曼珠

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一本书或观看一部电影后,针对内心所产生的感受、认识和思考的一种表达方式。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首先需要仔细阅读书籍,全面理解其内容和主题。推荐大家阅读以下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篇一

还未品读,封面上的文字“深入浅出的大师经典,历久弥新的语文教学实用心法”就已让我非常期待。《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精编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和夏丏尊多年教授语文的心得,从教学指导、阅读方法、写作教学和写作提升四个方面,系统展示了教育大师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技巧,解答了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比如,语文教学应该有怎样的理念、阅读是什么、怎样阅读、写作是什么、怎样写作等。教学案例丰富详实,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精辟而实用的指导。

书中的教学实例虽然大多取材于三四十年代的语文教学内容,但所讲的有关教学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书中没有艰涩难懂的文字,大多是像拉家常的一样话语,可读了却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许多不曾明白的或者困惑的问题突然之间在此找到了答案。大师的语言,三言两语便能切中肯綮,便可指点迷津。

叶老在文中强调,“学习国文该认定两个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深刻的感觉到现在学生缺乏的就是阅读能力。多多阅读,多多写作。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多鼓励学生阅读各类书籍,让学生随时动笔,课后的小练笔,写日记,写信,写笔记,写自己种种想要写的。叶老在文中说到“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我就想着在课堂上要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

《我怎样教语文》第一章第一篇是“认真学习语文”。叶老对语文怎样教,如何学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在鞭辟入里的教育经典论述中对此做出了本真、朴素但最根本的明确阐述。这一篇文章共有5个小标题。分别是:学习语文很重要、对学习语文要有正确的认识、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学习语文要练基本功、认真不认真,是学得好不好的关键。所讲内容其实就是学习认知、学习要求和学习态度三个方面。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就是两个方面:阅读和写作,前者是吸收,是进,从外到内,后者是表达,是出,从内到外。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吸收和表达两件事。

“学习语文目的在于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

学习语文要练的基本功有四:识字写字、用字用词、辨析句子、文章结构。所有的要求是“正确”,字要念得正确、写得正确熟练、用词用得正确贴切、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要合理正确、文章思路要清晰。还强调:“要多读,才能广泛地吸取。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从心所欲。多写,还要多改。”

学习语文要树立正确的态度:认真。“认真”是我们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的一种态度。我们经常说:只要你认真了,再差都会有进步。这里的“认真”,是真的认识到踏实学习的重要,是真的做到从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入手,是真的养成了积累的一点一滴知识的良好习惯……认真朗读,认真听课,认真书写,认真写作,认真说话,认真积累……所有的“认真”加在一起,就是美好的语文人生,温暖的学习人生。

叶圣陶、夏丏尊两位大师的这些语言浅近,语气温和,娓娓道来的深刻见解和真知灼见,对我的语文教学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篇二

早就听说过于永正老师的大名,只是还没有读过他写的书。初拿到他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我就被封面上的照片所吸引,他笑容可掬,虽已满头华发,但身上散发出阳光、亲切的气息,那是洗尽铅华后的泰然自若。

他的文字如淙淙流淌的小溪,平和清丽,时有山泉相和,时不时在心灵之中激起几朵浪花,让我不得不停下来反省自己。我虽在教学生涯中走到第九个年头,上过无数节语文课。但对于怎样教语文,仍是出于懵懂无知的状态。读于永正老师的文字,让我感到惭愧的同时,也吸纳着丰富的营养。

这本书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关于作文教学。

那么,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呢?一个个方块字?词语?课文?故事?于老师认为,语文教育不能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语文具有人文性,教师本身也具有人文性,把人文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

归根结底,小学语文根植于听说读写和良好的习惯,这些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读”和“写”更是“常”中之“常”。读不仅仅是读课文,还要读大量的优质的课外书。朗读是小学语文的法宝,于老师一再强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老师备课时要读,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读,由读流畅到读出感情再到有自己的感悟。于老师列举了很多课堂上的例子,无论是学生询问关于词语的意思,还是句子的意思,于老师都会拿出他的法宝,引导学生读,结合上下文去读,一遍不行,两遍……只到学生理解为止。这就是于老师的高明之处,他不慌不忙,不着急给学生说出答案,而是引导和等待。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启发学生读一读,再读一读,自然而然的便理解了。还真应了那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结合我的课堂,引领学生读的少,读的不到位,上课时太着急,沉不住气,引导时没有方法,唯恐学生不明白,讲解的难免会多一些,拓宽学生思维的时间就会少一些。这样看来,真是做了不少无用功。

于老师提出了五重教学,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重情趣即是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理性,多情趣;重感悟即是老师留给学生自己读书、领会的权利;重积累不仅指语言的积累,还包括生活的积累和感受。正如语文教育家张庆先生所言:“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学语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厚,雨下得越大;又好比在口袋里攒钱,钱攒多了,就不愁花不出去。”重迁移即运用,即是孔子提出的“学而时习之”,知识要学以致用,才是活的。读和写的迁移至关重要。重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和运用语言的习惯。学习习惯也即是养成边读边思,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其中的微笑教学、幽默、示范无不体现出于老师的教育机智和教育智慧。这些都是我在今后要注意和不断修炼、改进的地方。

于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亮点在朗读上,教师的朗读和学生的朗读都可能成为教学中的亮点。并引用张田若先生的话:“语文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一节课,师生所能读得入情入境,这节课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于老师还谈了导入的艺术、解词的艺术、低年级造句训练的艺术、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艺术等,于老师结合自己课堂上的事例,似是在侃侃而谈,一个个小小的事例中蕴含着于老师大大的智慧,于老师不仅爱动脑,而且爱动口。

说到于老师的动口,基本上都是“夸口”,逮着学生的优点使劲夸,小题大作的夸,夸的学生乐滋滋,信心满满。

在作文教学中,于老师就大量运用他的夸功,对作文写的好的学生夸,对作文中有几个词语、几句话写的出彩的学生夸,对于上一次写一句话,这一次写两句话的学生更是狠狠的夸。“良言一句三冬暖”,喜欢被人夸奖是人的天性,小孩子更是如此,于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夸的学生劲头十足。

于老师除了夸学生,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付出的行动。他认为小学生之所以在作文中说假话,是教科书和老师的要求不当造成的。比如题目中动不动出现“有意义”“难忘”“有趣”等字眼,让学生无从下手,只好胡编乱造。他亲自示范,写下水文成了他引导学生写作文的法宝,从身边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写起。从他两次抱花让学生观察,把妻子买的礼物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我分明看到了一个对教学爱到如痴如醉,童真可爱、憨态可掬的师者形象。他有些匠人的精神,大师的风范。

读完这本书,如琼浆在喉,甘甜爽口,久久回味。感觉于老师就在我们身边,那样亲切、慈爱的召唤着爱的回归,让我们看到语文就在我们的手边、脚边、在我们的语言中,在我们的笔尖下轻轻流淌着。召唤我们用一颗柔软的心感受,用爱心滋养,用耐心守候,静待花开!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篇三

最近在读于永正教育文集《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包括了序言《人生留痕》以及第一辑《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第四辑《关于作文教学》和后记六个部分。它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教学相长,要有语感,更要有责任感。语文教学要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也要学习导入,解词,造句,写话,朗读的教学艺术。教学要教学生会观察,更要会想象。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艺术》这篇文章。文章指出:“阅读教学中的写的训练,不游离于课文之外,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想这是艺术性的更重要的方面。”文中写道:“续写,不只是情节的延伸,而且是主题的升华。”又如文中所说的“还有一种写的训练,既不是化抽象为具体,也不是课文故事情节的续写,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补写’。”不仅这样,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迁移运用,进行写话训练(也就是作者所说的“造段”)在文末作者这样写:“我教每一篇课文都尽量安排写的训练。‘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正因为如此,在语文教学上,我信奉周德藩主任常讲的一句话:‘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得多了,连在一起,便会形成气候,形成语文能力。语文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却是有所侧重的。“听说”最终是要为“读写”服务的'。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是规范的书面语言,所以要继承古人的“熟读,精思,博览,多作”的经验。我们在平常的阅读数学中,大多只关注读懂课文内容,却很少关注学生的写话训练。或是只在写作单元或口语交际课和课后习题中设计了写话训练时,才会让学生进行写话。平时学生动笔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写,缺少写作技巧。或者因为学生的体会不深刻,作文表达的情感和立意不深。

读了《阅读教中写的训练艺术》,我明白了在每一篇阅读课文教学中都可以设计一些写话训练,让学生根据课文情境写人物对话,状物,写景,写事。学习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素材。在这样长期的积累下,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篇四

20xx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华夏大地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击,人们不得不停下忙碌的脚步,重新思考定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学生时代我们听惯了一句话:“假期是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而这段突如其来的假期,也应该成为我们进步和升华自己的最佳契机。正是这样的情况下,我终于有更多的时间跟随师父开始我的学习成长之路,在师父的引领下认识了小学语文教育界的前辈:吴忠豪教授、于永正老师、薛法根老师……能够心无旁骛地读书、听讲座逐步的去聆听、感悟这些小学语文界的顶层人物的思想和理念,我是何等的幸运。那种如饥似渴的学习和读书状态瞬间被唤醒,那份学习的热情重新被点燃。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让我醍醐灌顶,对于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

于老师的多才多艺同样值得每个人竖大拇指,书法、教学、写作、京剧、绘画样样都能拿得出手。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不必多说;上课更是一流;写文章也不在话下;重点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于老师嗓音清亮甜美,演唱起京剧来颇有梅兰芳大师的神韵;当然,如果课堂教学中需要画画,于老师也能信手拈来,说画就画。如此博学多才是何等难得?这样的老师,我绝对佩服!

草草几笔写不尽对于老师的敬佩,寥寥几句话不尽对于老师的崇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想运用于实践必定还有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相信我们不会退缩,研究之路不停,学习之路不止。

仅以以上文字寄托对于老师的哀思。希望未来的教育之路能够不负于老师期望,让孩子不再“感悟老师的感悟”将是我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部编版教材的双线并行的理念已经给我们的教学指出了很明确的方向,期望让更多的孩子因部编版教材而受益。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篇五

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让我醍醐灌顶,对于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

于老师的多才多艺同样值得每个人竖大拇指,书法、教学、写作、京剧、绘画样样都能拿得出手。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不必多说;上课更是一流;写文章也不在话下;重点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于老师嗓音清亮甜美,演唱起京剧来颇有梅兰芳大师的神韵;当然,如果课堂教学中需要画画,于老师也能信手拈来,说画就画。如此博学多才是何等难得?这样的老师,我绝对佩服!

草草几笔写不尽对于老师的敬佩,寥寥几句话不尽对于老师的崇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想运用于实践必定还有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相信我们不会退缩,研究之路不停,学习之路不止。

仅以以上文字寄托对于老师的哀思。希望未来的教育之路能够不负于老师期望,让孩子不再“感悟老师的感悟”将是我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部编版教材的双线并行的理念已经给我们的教学指出了很明确的方向,期望让更多的孩子因部编版教材而受益。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篇六

鉴于女儿语文成绩不尽如人意,暑假期间,我特意去书店挑了一本书————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回家之后,我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两遍。于老师文中提到的语文教学的观点讲得非常在理,其中有关朗读和错别字的论述我最感兴趣,因为这两个问题困扰我已经很久了。

语文的本质,说到底无非是读和写。读既包括默默地阅读,也包括大声地朗读。于老师说,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的学生,语文水平百分之百的低下,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语感不好。文中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叫杨鸣的男生刚转到于老师班时,语文水平很差,一个长句子他要分三次才能读完。后来,于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每天读课外书,要大声读,每天坚持半个小时。不到一年,大见成效。杨鸣在班级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于老师还举了个例子,他说,他看《夜幕下的哈尔滨》一书,远远不及听王刚朗读这部长篇小说感受真切,因为王刚把这本书读活了。

联想到女儿的朗读情况,我不禁汗颜进而惴惴不安起来。每次看她读课文,不是加字、减字,就是读错字。每当这时,我都会生气,但同时又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她就是读不准确呢?现在我才明白,原来这是她平时课文读得不多,课外书看得太少,语感不好造成的。

为什么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默写,错别字不多,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字词时,就会写出成串的错别字呢?为什么好多别字,虽经老师多次纠正,仍顽固地反复出现呢?于老师认为,主要是小学生的字学得多而且快,而实践太少的缘故。面对这个问题,他一方面教育学生看书写字时要细心;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听写的方法,即每节语文课都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写几句话,这些句子中含有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字。如:他让学生听写“我坐在座位上看书”、“战士们像猛虎一样冲向敌人的阵地”“屋外面鬼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村民们急忙钻进地道”等等,其中“坐座”、“象像”、“近进”都是学生易混淆的字。每次听写完了,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允许争论,实在拿不准的.,向书本或老师请教。这样得出来的正确答案,印象特别深。显然,用听写纠正错别字不失为一种简易高效的好方法,这在我们教学生以及自己小孩时都能用得上。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浅陋的看法,但愿能给自己,也能改大家带来些许的启迪和帮助。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篇七

读了这本书,使我深有感触,只有对教育事业无比热忱、深爱学生的老师,才能写出这样一本充满智慧和爱的书籍,于老师是在告诉我怎样教语文,更是在告诉我,如何去做一名真正合格的语文老师。

于老师的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那就是“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从中我懂得了一名真正合格的语文老师,要对学生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宽容。应对每个孩子认真负责,爱优秀的孩子,更爱那些别人眼中的差生;一名真正合格的语文老师,不只是让孩子记住知识,更多的是让孩子们有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能力和兴趣。

书中给我震撼最大的是第一辑: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呢?是认识几千个生字?是背过的几篇课文?还是......于老师给出了他的答案,让我豁然开朗。

留下了语言——认识了近4000个生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词汇。

留下了较好的语感,使学生能不假思索地缀字成文。

留下了认识和情感。

留下了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留下了兴趣和习惯。

我们教给孩子们的课文内容他终有一天会忘掉绝大部分,可能连课文题目都不记得,但是我们得为孩子留下更多值得留下的素养。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语文书里人文性。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应该在这里。是呀,这让我深有感触,原来语文教学中眼睛不能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对孩子的写字特别重视,读了于老师的《写字·育人·做人》,让我对写字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于老师说,写字就是育人,学写字就是学做人,于老师还举了好多个例子,比如,练字练出了恒心、练出了坚毅品质,甚至有孩子,通过练字,性格由孤僻变为活泼,由内向变为外向。练字的力量无穷大,可以修身养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内心状态。于老师说的种种,更加坚定了我带领孩子们练字的决心。我组织学生,每个星期练两张字帖,给孩子们播放轻音乐,让孩子们安下心来静静练字。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们爱上了练字,有的孩子还会主动问我要字帖,以供课余时间练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相信,坚持下去,同学们的字一定会有整体的提升。

郭沫若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这更坚定了我要让学生把字写好的决心,因为我相信写好字将成为孩子们人生当中一张“最美的名片”!

还有,于老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也给我很大的感触。于老师回想了自己的语文能力从哪儿来?课内课外各占多大比例?他说,得益于课内的恐怕还不到30%。这让我们想到了去年的五年级统考,在这次统考中试卷的阅读量很大,难度也提升了不少,让那些平时不爱读书的孩子们措手不及,许多孩子甚至是试卷都没做完。这样的一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考试,不仅给学生提了个醒,更是在告诉我们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可见开展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非常重要,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课外书”是最重要的课外教学资源。凡语文水平较好的,无一不是喜欢读书的人。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一辈子的事情。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才可以让孩子的智慧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接下来我还想谈谈耐心和微笑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中,老师的“配合”作用不仅体现在启发、点拨上,还体现在耐心和态度的和蔼上。耐心与和蔼尤其重要,缺乏这两点,再好的启发方法,学生回报的只能是而且永远是启而不发。从于老师的书中,我懂得了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在你对学生失去耐心时,急眉瞪眼时别忘了自己也曾是孩子,咱们要试着“蹲下来”看学生。一位美国学者说:“教1遍不会,教10遍;教10遍不会,教100遍;教100遍还不会,别忘了,还有101遍。”读于老师的书,犹如春风拂面,于老师给我留下了一个和蔼可亲的印象。有人说:“于永正教学上的成功,多半归功于他的微笑。”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有时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撒一把盐或者辣椒面之类。要知道,如果没有他们,生活就会缺少色彩,缺少浪花,就会使人感到乏味,使教学失去魅力。

于老师的这本书,就如同一杯清茶,需要我细细品味,而且每次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同时,他又如同一位良师益友,让我在成为语文教师的路上,走得更坚实。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篇八

于永正老师是全国着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于老师自1962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以来,主要教的是小学语文。他对小学语文教学情有独钟,说“痴迷”,也不为过。于老师的导师张庆先生把他的语文教学概括为“五重”一一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本学期我在工作之余读了于永正老师的《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读下来,对于老师的语文教学观点,很有感触。读于老师的《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不同于其他教学着作,他的文字真实,于平凡中见真知,正如于老师自己在书的序中写道的:我的文章不是在书斋中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我写的,都是我的故事,我的经验、体会和感受。

于老师的这本书每一章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语文教学的知识技能。本书分为四辑来写第一辑、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两点”在哪里;第四辑、关于作文教学。在本书的开始于老师还写了“人生留痕——写在前面的话”写的是于老师的教书经历和写作经历。

每一辑都结合了于老师自己在实践中的故事、感想,以及他在观、听青年教师课堂过程中的思考。其中有几点给我有很深的启发:

“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在多年的低段教学中我越来越觉得语文课堂要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留给学生兴趣与习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在今年的现代经典研讨学习活动中广州的一位老师的关于倾听共同体的学习课堂中,可以充分的让我们知道学生习惯和能力的无限。

文中五重教学法讲到:情感。它包括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于老师在书中举到了教孩写字的例子,对比我自己的写字教学,我觉得我自己没有像于老师那样教好学生。一堂课中的写字指导之后,对于学生生字抄写本上写得不好的字都有点出来,都要让孩子达到规范,这是我以后教学中要注意的。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育不能只读一本语文书;教学艺术是处理教材的艺术加善待学生的艺术,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比处理教材、传授知识更重要;语文老师的语文素养决定着语文教育的质量。

于老师谈“简单语文”的实质是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去做,它不纯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常态语文。简单语文是指教学目标简约,教法简洁,它强调的是读和写,一个人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字词句的训练有了,语感训练有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在读的过程中,要会品味,即品词、品句、品段、品篇。简单语文简单不是粗糙,不是简单化,它仍然追求教学的高境界真实、扎实、朴实。简单是一个相对概念,有简单就一定有复杂,只有复杂作为前提,这样的简单才会有保障,才不会沦落为简单化。语文教学要得法于课内,激趣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果学生的确读了很多书,而且边读边想,精彩处要记忆,那么,他的语言积累会丰富的,语感会强的,写作能力也会提高的,不要强迫学生看书,强迫,即使看了,也是没有用的,兴趣是最重要的。

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书本里的人文性。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教学时,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我的语文老师的经验告诉了我什么?我的语文老师告诉我:语文教学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我教语文,第一,十分重视朗读。第二,十分重视写字。第三,我特别喜欢教作文,我的语文老师告诉我:要善待学生。不蹲激励是激发兴趣的伟大法宝,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是稳定并使兴趣持久。

学语文是个慢活,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优秀的语文老师,有远见卓识的语文老师,都有自己的课程,他们的眼睛绝不只盯着一本语文课本。

写字的规律是什么?是描红、仿影、临帖,而且要天天描红、仿影、临帖。无论是硬笔字、软笔字,概莫能外。

朗读的规律是什么?是“跟我读”,是让学生听老师读、跟老师读。老师读不好,反复听别人的录音也可以。和音乐老师教唱歌一样,要范唱、领唱。教低年级小朋友,必须领读。不要怕某些理论家讥笑我们“抱着学生走”。该抱不抱,是不负责任。

教作文也是有规律可循,这就是“读写结合”。读是基础。书,是最好的作文指导老师,每篇文章都在告诉你怎样写作文。因此,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包括朗读),重视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同时要关注表达。要“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重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要引导学生关注“怎样表达”。

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语文书里的人文性。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

教学生写字,老师要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

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反思,我懂得了,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承认差别,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千方百计地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同时,尽量发展他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的人,这就是我的学生观,也是我的教育观。通过学习和反思,也是我认识到了,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人去做。

所谓“趣”,就是可要上的油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不要以为热热闹闹才算有趣,戴上头饰表演表演、做个“课件‘演示演示才算有趣。这样理解就浅了。

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出其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备课不等于写教案,我是把功夫花在钻研教材上。备课于心是最重要的。至于写教案,因课而异。对熟悉的,特别是教了多遍的语文,往往只写个提纲,记下新的体会、新的方法;新接触的课文,编写的具体一些。写的最多的是自己的新感受、新体会、新方法和自己满意的作业设计等。

先说语言的积累。第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对那些“不必解”的东西,我坚决做到“不饶舌”;对那些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的,我常常强调的是“粗知大意”,先“吞咽”后“反驳”;对那些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熟记,而且要想办法让他们记得快、记得牢。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学生应该积累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愉快地记下他们应该记住的“精品”,为他们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第二,重视课外阅读。试验已经证明:只有学生的阅读来能够达到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重什么,抓什么,学生便会什么。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手段,我这样做尝到了甜头,于是也要求我的学生这样做。总之,语文老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积累,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于永正老师的《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使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借鉴于老师的方法,培养学生,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篇九

最近阅读了于永正老师写的教育随笔《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深有感触,在他的阐述中,我发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并得到了许多方法,收获颇多。我想就其中的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写字就如同做人一样重要。字如其人就是这么来的。强调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这种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

语文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要把校内外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用于阅读和写作。认识到了这一点,为时未晚。接下来的日子里,从“少做题,多读书”为出发点,缩减抄写生字、词语等机械性作业,把多出来的时间用于阅读。过去的教学中,我在课堂里讲得太多,以致学生学语文不是那么地道。重全部学生,留时间给学生。

文中还讲述了非常出名的五重教学法,我对其中的重情趣一节感触比较深。从文中真正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受到了对待差生应当持怎样的态度。

文中讲到:情是什么?是情感。它包括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在教学中,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我表面上“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地感受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以前总是把差生,好学生分的很清楚,现在逐步克服了头脑中的偏见,走向成熟。教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还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孩子的淘气、好动、好玩。才能体会出为什么冰心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的道理。没有理解和宽容,也谈不上爱学生。

于老师崇尚“微笑教学”,认为这是教学的最佳境界。正是那灿烂的笑容,还能在古稀之年成为“孩子王”。面对学生的犯错,拉下脸,提高嗓门,还是以批评为主,笑容早已埋藏在乌云中。学生耷拉着脑袋,心灵之门早已关闭,再多的言语也是徒然。教师的微笑需要什么做支撑?于老师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诙谐的谈吐。一直以来我也试图用微笑解决问题,师生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让孩子每天都能看到充满阳光的老师。

语文教学大有群雄逐鹿中原的气魄,关注点不同,内容有区别。我们初学者取其可以用的,采集对学生发展有利的,哪怕一点,扎扎实实,实践下去,学生和教师都会有收获。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篇十

这节课学的是王鲁彦的名篇《我爱故乡的杨梅》。课文写得清丽细腻,小荣读得活脱传神。其他同学一边看书一边听,人人神情专注,个个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果实。杨梅的形状、颜色和滋味,都非常惹人喜爱……没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课文中的文字变成了有声有色有韵有味的语言,从小荣那清亮甜美的嗓子里发出。同学们仿佛被带进了静谧的果园。

“小建最投入。”小荣读完了,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一字一顿、一本正经地说,“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地咽过两次口水。”

学生们先是一怔,但很快就回过味来,发出一阵咯咯的笑声。

“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脑海里变成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又酸又甜的杨梅果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着,于是才不由地流出了‘哈拉子’……”

一阵更响的笑声过后,我郑重其事地接着说:“如果读文章能像小建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不仅证明你读进去了,而且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淌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

学生们又笑。

下课,听课的老师说我很幽默。并说,我把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象情节,即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通过风趣的语言讲出来了,学生不但理解了,而且肯定终生不忘是。

我以为,这不是溢美之词。

读师范时,教我们数学的程老师就善于把深奥的道理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

记得刚学函数时,程老师说:“函数呀,其实连三岁的娃娃都懂。你们注意没有?三岁的小孩过马路时都知道向左右看看。当他发现左方来了一辆汽车,他对不会作出这样的判断:什么时候我和汽车正好在马路当中相碰,什么时候我才迈开双脚。――这就是一个函数问题。三岁的小孩都明白的问题,对于十七八岁的你们来说,就更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

一阵轻松的笑声过后,函数的学习的确人人感到容易。

一次,一位上中学的学生向我讨教如何写论文。我给他讲了一个关于疝气的故事:一天,办公室的一位同事说:“我的小孩得了疝气,要不要动手术?”一位老师说:“要动。我的小孩四岁时得了疝气,做了手术就好了,术后只留下一道很不明显的疤痕。”另一位老师说:“我的孩子也做过这种手术,手术很简单,没危险。”第三位老师说:“有位老师得了这种病,可是怕动手术,结果连走路快了都不行。几年下来,体质也差了。去年,下一步决心开了刀。现在一切正常,什么体育活动都能参加,身体也渐渐好了。”听了三位老师的话,那位老师说:“明天我就带孩子到医院去做手术。”

故事讲完了,我对学生说:“你把四位老师对话整理出来,就是一篇论文,题目是《得了疝气要动手术》。什么论文?如此罢了。你多读几篇论文,读的时候,对照我讲的关于疝气的故事,看看我说得对不对。别小看了这个故事,论文的要素里央都有。”

学生听了,手舞足蹈:“妙,妙!于老师,不论什么问题,你一说怎么就这么浅显明白了呢?”

我说:“‘不论’去掉,换个‘有些’。上小学时,我不就常对人们说,‘用词要准确’吗?”

师生二人开怀大笑。

德国的海因・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之接受。”

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这确实是真理。

教学中不妨加点“幽默”。适时、适量而又有分寸地“幽”它一“默”,效果绝对不错。

学完《翠鸟》的一、二两段,我一看表,离下课还有七分钟。留七分钟学第三段,绰有余裕。因为这一段并非重点。

我发现小庆打了个哈欠,用胳膊碰了一下同桌,在嘀咕什么。

“小庆,”我语调平缓却十分认真地说,“请你去逮一只翠鸟。”

他慢慢腾腾地站起来,茫然地望着我,。我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并加了一句:“请你不要推辞。”

“到哪儿去逮呢?”他可怜巴巴的,很神气的眉气被皱起的眉头扭曲得变了形。

全班同学面面相觑,神情迷惘。

“你看看书嘛!大家都读第三段,看看到哪儿去逮,看出来以后,告诉小庆。”

还没等别人发言,小庆自己说:“翠鸟不好逮。它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又很深,谁上得去呀!”

我哈哈大笑。他说的,正是第三段的主要内容。他读懂了。当我问他为什么请他去逮翠鸟,他赧然一笑,低声说:“刚才我和同学说话了。”

“你有点疲劳了,对不?”我补充说。

同学们听了,立刻发出会心的笑声。

“逮翠鸟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虽然没完成,却帮助同学读懂了第三段,功不可没!同学们,第三段告诉我们的正是翠鸟的住处。”说完,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三段,翠鸟的住处”这样一句话。

“处”字刚刚收笔,下课铃响了。

这一个幽默的小插曲,使疲劳的学生们为之一振。师生融融乐乐,陶陶然于一堂,顺利地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

幽默,绝大多数是临场发挥。在我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学生们的笑声。

教《在仙台》,一个学生问:“老师,北京的大白菜运到浙江怎么便‘尊为胶菜’?您不是说,胶州出的大白菜才叫胶菜,才有名的吗?”

“嗨!冒牌货吗!不然,为什么要‘打假’呀!可见,那时就有假冒伪劣商品。”接着是一片笑声。

童话课文《小稻秧脱险记》中的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一位小朋友读杂草说的这句话时,声音很大,既有“力”又有“气”。我开玩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经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全班小朋友哈哈大笑。这位小朋友再读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我表扬说:“你读懂了。”于是笑声又起。

教《虎假狐威》时,一位小朋友把“扯着嗓子”理解为“拉嗓子”。我“啊”了一声说:“把嗓子拉长?”说完,用双手做了个拉喉咙的动作。动作作完了,我问:“这能受得了吗?”全班小朋友捧腹大笑。我这是运用“归谬法”而产生的风趣。

在讨论“当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会怎么想”时,有的小朋友说:“哎呀,百兽还真害怕狐狸呢!”有的小朋友说:“奇怪,我又没犯错误,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我顺势说:“是呀,再说又没到退休的年龄!”我引现在的“退休”要领于老虎身上,又引起哄堂大笑。

一次上作文课。学生们正专心致志地写着,忽然张宁宁怒冲冲地带着哭腔报告说:“于老师,刘希隆弄了我一脸墨水!”

我一看,白白的脸上溅了好几片蓝墨水,最大的一片有手指甲那么大。两颗晶莹的泪珠挂在她的眼角上,随时等待着主人发出“冲出来”的指令。

希隆解释道:“是我拔铅笔帽时溅上去的,我……我不是有意的。”

我明白了。走到宁宁跟前说:“这叫‘锦上添花’!白净的脸上有了这几朵‘花’,就更美了。”

张宁宁破涕为笑。

一句幽默的话,化“干戈”为“玉帛”。

一天早上,小队长崔广徐收作业时,所属队员李朝军、赵从军、张安军都说没带来。崔广徐今天穿了一件崭新的蓝毛衣,口儿开在肩上,上面钉了四个黄色金属扣子。我说:“广徐现在了不起了,是大尉!你们看,一道杠四颗星!广徐晋升为大尉了,是‘大尉司令’,你们‘三军’更得听他的。”

我平时称朝军、从军、安军为“三军”。

“那我们是什么?还是兵吗?”“三军”之一的朝军问。他最调皮,最滑稽。

“你们当然还是兵喽!而且是列兵。”

“我们不当劣兵,当好兵!”

“‘列兵’是‘列’是‘排列’的‘列’,不是‘恶劣’的‘劣’!”我纠正说,并随手将“列”字写在黑板上。“以后,你们进步了,可以晋升为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光兵,就有五个等级哩!你们好好干,慢慢来!”

崔广徐真格儿似的,正儿八经地说:“请你们回家拿。如果没做完,中午回家补。”

“三军”听了,吐了吐舌头,乖乖地走了。

从此,“大尉”一直伴随着崔广徐。如今都四十出头的人了。同学们见面仍亲昵地称呼他为“大尉”,“大尉”的来历成了“百谈不厌”的话题。

一句玩笑话,竟使“三军”那么服贴听话,为学生留下那么值得回忆的童年情趣。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

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语言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当幽默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气氛时,不但学生乐于听课,而且会发生“共振”效应,老师的水平也能超常发挥,取得极好的效果。为什么相声、小品赏听到观众的笑声、掌声,越发表演得好,越能淋漓尽致地发挥?道理亦然。

幽默固然有赖于知识的丰富,思维的敏捷,口语的畅达,但重要的是要有融融的爱心,博大的胸怀,乐观的情绪,爽朗的性格。

幽默与冷漠无缘。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篇十一

怀着沉重的心情,终于翻完了最后一页。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作品。

这本书以祥子为主角,围绕“车”,讲述了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第一次,祥子花了三年时间拉车,挣来了一辆车,但后来连人带车都被掳去;第二次,买车钱又被孙侦探骗走了;第三次,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后因虎妞难产而死,不得不卖车给虎妞下葬。

在这段时间里,祥子身上的农民特有的勤劳,诚实,质朴与要强,逐渐随着时光的流逝,在一次次的绝望中逐渐磨灭,直至消失。

最让我感动的是,祥子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买到一辆车的时候,他竟然哭了。能让一个汉子如此激动,可见这辆车对于他的重要性。甚至还把那天定为了自己的生日,在他看来,车就是自己的全部。祥子对于梦想的矢志不渝,让我衷心佩服。

也许,真的只有一些人成为那个年代不可挽回的牺牲品,社会才会觉悟。

当我读到“祥子彻底堕落”时我有些厌恶祥子。但是转念一想,他也是被逼的呀!如果这个只会上演悲剧,只会否定个人奋斗道路的社会变的光明起来,人们变的思想开放,平等起来,祥子也许就不会堕落。

祥子与老车夫相处,他们瞧不起自己;与刘四爷相处,他却认为祥子娶虎妞是为了钱;于虎妞相处,她如此霸道,与自己是不同世界的两个人;与小福子相处,他能感到唯一的安慰,可当他绝望后,小福子早已自杀。

从此,这个世界无人陪伴祥子。在他认清世界真面目后,他绝望了,堕落了。

所以,当我们看到结尾时,去祥子内心深处想一想,是这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

真希望这个世界多出现一些绝望前的“祥子”,不要再出现堕落后的“祥子”。这就是我的感受。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篇十二

“五重教学法”指的是: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反复品读“五重教学法”,文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于老师心灵的独白,那一句句朴实的话语,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于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书中所讲述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是那样的贴近,所以读起来感受颇多。

一、重情趣。

“重情趣”是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法”中的第一部分,也是于老师语文教学的最大特色,更是能引发我产生共鸣的地方。每每读起这一章,我的心灵总会生出不同的感慨。这里的“情”一方面是指对学生有情,另一方面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于老师提出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老师的同情、理解。他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因为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所以,于永正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我们避免不了会有偏爱个别优生,厌恶个别差生的念头。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理所当然,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高尚”。于老师不是圣人,但他关爱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个孩子都准备了不同的尺子,将自己深厚的爱温暖每一位学生。想一想,在平常的教学中,对于某些差生的表现,我们为什么生气、愤怒,甚至出现了不理智的行为,就是因为忽略了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是用一把尺子量全班的结果。

所谓“差生”,只不过在学习上比别人逊色一些,在其他领域里,“差生”不一定就差,许多“差生”在成人后变得很有出息,而且对老师也很有感情。我们班就有一个姓梁的孩子,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但这个男孩特别地乐于助人,看见老师抱着一摞本子走出办公室,他会主动上前迎接;看见班上女同学抬不动课桌,他会主动去帮忙。每每看到这些,我心里都会感动不已。因此,我们做老师的也要像于老师那样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才能彻底改变对“差生”的看法,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跟着我们学习都能感到快乐,都能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作为语文教师,不爱语文教学就教不好语文,更要紧的是上课要有情,只有关注了教材和学生才能体现一个“情”字,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前,先生总是找准文章的感情基调,一遍又一遍地练读,不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决不罢休。我们外出听课或看录象,于老师每次范读总是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会陶醉其间,流连忘我。于老师认为,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因此,在他的课堂上,我们总可以清楚地看到先生把自己的责任定位于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播、是鼓舞、是激励,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

二、重感悟。

书中所讲到的“重感悟”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体会,领悟其义,悟其情,悟其法。于老师在这一部分的讲述中着重讲解了他在教学中是怎样体现一个“读”字的。于老师备课先备读,拿到一篇课文他总是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一直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

三、重积累。

没有读到“五重教学法”之前,我以为学生积累的内容无非是课内与课外的语言积累,而于老师所说的“重积累”,不仅指的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的积累。语言的积累主要靠读和背,生活和感受的积累则需要引导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亲密接触,搞好实践活动。

四、重迁移。

于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迁移主要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读的迁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去读报纸、杂志。于老师特别重视课外阅读,他想方设法地对学生进行号召、示范、检查、鼓励,引导学生看课外书,要求读过的书要留有痕迹,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除此之外,于老师十分重视作文训练,他先从模仿开始,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片段仿写,如写一段对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笔答课后的某个问题等等。这不正是一种由读到写的迁移吗?所以,我非常赞同于老师“重迁移”的说法。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

五、重习惯。

读到这一章节,不禁使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

于老师所谈的习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最大的成功。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而运用语言的习惯则要靠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才能逐渐养成。于老师还特别重视“身教”,他常把自己买的书带到学校里读,故意把自己的读书笔记落在讲台上让学生看。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我们要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才可让他们受用一生。

读完书后,我对于老师的创新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的态度,对语文教学的深刻认识以及深入浅出地剖析语文教学的种种现象等,钦佩不已。合书深思,为什么于老师会对语文教学能够如此高瞻远瞩?归根结底,我想还是缘于对语文教学的挚爱,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吧!因此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像于老师一样胸怀大爱,爱自己的教学,爱自己的学生,把自己的爱辐射到周围每个人,这样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篇十三

平时,妈妈工作忙碌,回到家里又要干很多锁碎的家务活。为了减轻妈妈的工作负担,我决定找机会学洗碗。正好今天是妇女节,于是就借这个机会学洗碗,当是孝敬妈妈的礼物吧。

首先,我把碗里面那些剩下的饭菜倒进垃圾桶里,后再拿到洗手台里洗。拧开水龙头,水哗哗地流,像小溪在歌唱,动听极了。我用手一个个地冲洗,可还是洗不掉那些粘在碟上的脏东西。“咦,对了,这里有一块钨丝球呢,何不用来试一下?”这一招确实灵,碟里的脏东西全部跑光光了,我不禁地夸自己脑瓜灵。洗着洗着我渐渐地感到手粘糊糊的,仔细一看,几个指头油光闪闪,再看看碟子,到处都是油渍,怎么办呢?正当我冥思苦想的时候,那支洗洁精正向我招手,仿佛在说:“小主人,快请我帮忙吧,我的本领可大哩!”

于是我找来一个海绵球,滴几滴洗洁精蘸一水然后用力的洗。白花花的泡沫冒出来了,棒在手心好像我儿是吃过的棉花糖,真让我垂涎欲滴。这招真管用,一个个的碗碟白花花、亮晶晶的,这次多亏了洗洁精的帮忙。清洗完毕,我把碗放进消毒柜,一个个洁白的碗碟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像草原的哨兵在站岗放哨。

我用了一个小时左右才把碗碟洗好。忙了这一阵子,身骨有点累,原来洗碗不是一件简单的家务劳动,这体现了妈妈平时的辛苦,更让我知道了洗碗也要讲究方法。

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篇十四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学生如沐春风,不仅在自主探究中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而且在精神上产生了愉悦、振奋,甚至心旷神怡的感受。今天,我有幸观摩了于老师的《水上飞机》,感受很深。

一、尊重赢得尊重。

于老师上课,始终将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

的答案,即使有误的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特有的“于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导向正确的一面。如:在教学生字词时,于老师板书了两个生字“货、资”,请一名不举手的女生来读,见那女生读不出,于老师便轻轻地走到她身边,用亲切的语气叫她打开书本读拼音,当女生轻轻读准字音后,于老师又鼓励她大声读出来,并用掌声来表扬。这样,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在后面的用“资”组词时,该女生积极举手,说出了“资料”、“资源”等几个有水平的词语。学生在于老师的帮助下,不仅找到了正确答案,而且赢得了对自身的肯定。所以说,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再思考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激活学生思维,巧破造句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造句练习,历来是件头痛的事。学生由于缺乏表达的内容,不会表术,造出来的句子往往不是空话,就是套话,没有新意。而于老师的这次造句训练却十分精彩,给我很多启迪。

课后练习第三题的要求是读一读,再用带点的“渐渐地”、“究竟”造句。于老师创设情景,用简笔画顺利地过了“渐渐地”这个造句关。

“究竟”这个词是个多义词,放在句子中间和结尾,意思是不一样的。要学生来造句,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于老师十分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先引导学生读文中含有“究竟”这个词的句子,帮助学生弄懂了“小海鸥想问个究竟”的“问个究竟”是“问个明白”、“问个结果”的意思。这时,于老师问学生:“生活中,你们碰到了哪些问题时,想问个究竟?”学生因为弄懂了意思,明确了方向,纷纷举手。模仿课文中的句式造句,是我们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于老师的精彩就在于他紧紧抓住了这个训练点,在下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扩散。

1.变换句式造句。只听于老师话锋一转:“如果我们把‘问个究竟’换成‘看个究竟’,又可以怎么说一句话呢?”“在生活中,你在什么情况下想看个究竟?”学生一经点拨,顿时活跃起来,“爸爸搬回了一个大箱子,里面不知道装了什么,我想去看个究竟。”……“如果我们再把‘问’换成‘探’,‘探个究竟’该怎么说句话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被激活,造句似乎根本不是困难的事了。“皮球为什么一拍就会跳起来呢?我想去查查资料,探个究竟。”……到这时为止,课文内的造句练习已训练得很扎实了,但于老师仍没有罢手的意思,他又进行了拓展,出示“究竟”放在句中的'例句,问“这个表示疑问语气,放在句子中间的‘究竟’,你会造句吗?”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句式,对学生来讲,并非难事,精彩的句子一句接着一句。

样的句子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到这时,已难不倒思维十分活跃,几乎处于亢奋状态的学生了。“宇宙中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长大后,我一定要探个究竟。”我想,这时的造句,对于学生来讲,根本不是一种困难,恐怕已经成为一种享受了。

于老师根据课文,匠心独运,选择了恰当的训练点和突破点,不断拓展,引导学生逐渐学会表达,正是这堂课的精彩的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70303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