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说课稿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16:44:10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大全(16篇)
时间:2023-12-06 16:44:10     小编:HT书生

阅读是拓展知识和增长见识的途径之一,我们需要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在总结中,我们应该突出主要的内容和亮点,并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层次感。小编整理了一些精彩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指导。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篇一

2.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4.会查熔点表.

5.通过晶体熔化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1.引入新课:

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本节教材开头提出的: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这个问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联系了上节讲过的温度计,又可用来导入新课,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方法2:从生活事例引入。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由此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的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提高能力目的。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采用两种方法:

方法1:启发讲解式。教师边做演示实验、边提出问题、边讲解。在讲台上,组织部分学生做海波(或冰)的熔化实验,组织另一部分学生做松香(或蜂蜡)的熔化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方法2:科学探究式。在教师的组织下,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试验,写出实验报告。得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教学设计方案。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器材: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测评:

成的,把_______________规定为0℃,把___________规定为100℃。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_________合适的温度计。

的示数________后方可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__________,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___________相平。

温是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

a、38℃;b、37℃c、36℃d、35℃。

二、新课探究。

(一)引入课题:常见的物质有以互相转化,例如,,。

3、汽化:。4、液化:

5、升华:。6、凝华:

(二)新课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

3、设计试验和进行实验:

(1)参照课本图4.2-1,需要器材有:

(2)酒精灯的使用:严禁;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灭,不能,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

(3)进行实验并数据记录:

(4)评估:利用数据作出图像。

(5)说明凝固的过程,并在坐标中作出海波、蜡的凝固图像。

(6)归纳总结:。

1固体分为和。

2晶体:。

3非晶体:。

4熔点:;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相等或不相等)。非晶体没熔点和凝固点。

5不同晶体的熔点,冰的熔点是,课本84页小资料中熔点最高的物质是,熔点最低的物质是。

6熔化时热(填吸或放)。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器材: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

教学课时:2课时。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篇四

10、海波是一种晶体,熔点是48℃,温度是48℃的海波,它的状态:()。

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1、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a.铁的密度比锡小b。铁比锡硬。

c.铁传热比锡快d。铁的熔点比锡高。

12、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8.3℃,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几种物质的熔点:酒精—117℃水银—39℃煤油—30℃冰0℃)。

a.体温计b。煤油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

13、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底下,冰开始熔化,当水面还有冰浮着时,则:()。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冰、水的温度都升高d.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14、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用。

部慢慢的加热,当烧杯中冰块有大半熔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

c.一点都不熔化d。无法确定酒精灯对烧杯底()。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篇五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学习利用图像分析数据找规律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言:

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

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

二、新课: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篇六

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吗?

主要是探究熔化与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状态变化规律。

2.假设和猜想: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实验所需器材。

3、试验设计及要求。

把硫代硫酸钠和蜡加热,并把温度计放入两种物质中,从40℃开始1分钟观察它们的状态和读出相应的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为止。

为了观察它们的状态和温度设计表格。

思考:

对海波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实验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注意事项:

(1、)。

(2、)熔化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轻轻搅拌。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5、结论:

1.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

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持温度不变。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二、)熔化。

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条件:

(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

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

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

(1)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解释现象。

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篇七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4、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5、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对比讨论、探究式、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篇八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熔化和凝固》,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2教材的特点。

(1)注重学生活动,突出实验探究.。

(2)重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观察固体的熔化现象.。

理由:对于熔化和凝固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以及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即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却不清楚,加之这一部分知识也是以后分析温度、热量、内能关系的重要基础,因此,将此内容确定为本节的重点[2]。

难点:

(1)晶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

(2)描绘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图像.。

理由: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导学稿.。

5.1学情。

(1)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强,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原理有了解的兴趣.。

(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过温度的概念,并掌握温度计的使用.。

5.2教法。

(1)实验探究法。

(2)讨论法。

5.3学法。

6.1创设情境设疑启发探究欲望。

6.2展开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实践。

6.2.1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探究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6.2.2猜想与假设。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敢于猜想,敢于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6.2.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设计意图:针对问题寻找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2.4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设计意图:体验科学探究乐趣,进行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培养合作意识.。

6.2.5分析与论证。

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的呢?吸热还是放热?

设计意图:体验分享与合作,学习通过实验数据寻找普遍规律的方法.。

6.2.6评估。

设计意图: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批判性思维.。

6.2.7交流与合作。

同学间进行交流.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

6.3巩固新知迁移知识。

6.4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6.5习题设置。

为了让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熔化和凝固知识,设计习题(略).。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篇九

一、复习测评:

成的,把_______________规定为0℃,把___________规定为100℃。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_________合适的温度计。

的示数________后方可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__________,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___________相平。

温是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

a、38℃;b、37℃c、36℃d、35℃。

二、新课探究。

(一)引入课题:常见的物质有以互相转化,例如,,。

3、汽化:。4、液化:

5、升华:。6、凝华:

(二)新课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

3、设计试验和进行实验:

(1)参照课本图4.2-1,需要器材有:

(2)酒精灯的使用:严禁;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灭,不。

能,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

(3)进行实验并数据记录:

(4)评估:利用数据作出图像。

(5)说明凝固的过程,并在坐标中作出海波、蜡的凝固图像。(6)归纳总结:。

1固体分为和。

2晶体:。

3非晶体:。

4熔点:;凝固点:,同一晶体的。

熔点凝固点(相等或不相等)。非晶体没熔点和凝固点,

5不同晶体的熔点,冰的熔点是,课本84页小资料中熔点最高的物质是,熔点最低的物质是。

6熔化时热(填吸或放)。

三、练习与提高。

1、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________,这是个_______热过程。

跟它的________相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_______的,所以非晶体没有一定的________。

5、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锡的熔点是______,凝固点是_____。

(2)在bc段,锡处于____________状态;在de段,锡处于________状态。

(3)锡的熔化用了___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

(4)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___________状态。

6、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a.温度保持不变,放出热量b.温度保持不变,吸收热量。

c.温度上升,吸收热量d.温度下降,放出热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d.0℃的冰比0℃的水冷一些。

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

a.冰和水b。铜和固态水银。

c.玻璃和石蜡d。海波和萘。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篇十

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4.会查熔点表.

5.通过晶体熔化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引入新课:

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本节教材开头提出的: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这个问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联系了上节讲过的温度计,又可用来导入新课,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方法2:从生活事例引入。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由此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的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提高能力目的。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采用两种方法:

方法1:启发讲解式。教师边做演示实验、边提出问题、边讲解。在讲台上,组织部分学生做海波(或冰)的熔化实验,组织另一部分学生做松香(或蜂蜡)的熔化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方法2:科学探究式。在教师的组织下,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试验,写出实验报告。得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重点、难点分析】晶体的.实验,在熔点(或凝固点)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现象不容易做到。要得出正确结论,对实验要求较高,希望按照下面的要去做。对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学生知道从熔化过程表现出的特点区分就可以了。

1.引入新课。

方法1:承上启下引入。

我们学习。

方法2:生活事例引入。

2.学习新课。

由于萘对人体有危害,课本已将晶体熔化的实验换用海波。海波在照相器材商店、化工店都容易买到。假如买不到海波而手边又有萘,则务必只由教师来演示,不要让学生接触萘,而教师也要注意实验室通风好些,尽量少吸入萘蒸气。

本节课的实验比较难做,根据学校条件不同可以提供两种方案供参考。

如果学校实验仪器较多,可在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事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2~3人为一组)。把仪器按教材50页图4-7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组装好。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的规律相同吗?

猜想和假设:熔化过程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研究蜡和海波(硫代硫酸钠)的熔化过程。

参照如图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

注意:实验时,严禁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当;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用湿布铺盖。

教师要讲解实验的做法和注意事项。除了要将实验目的、如何分组、如何分工、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画图像等之外,由于学生没有用过酒精灯,还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讲清如何点燃、熄灭酒精灯,万一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如何扑灭。教师要准备几块湿布备用。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篇十一

熔化与凝固是物理中比较基础的知识点,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它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不断思考和尝试,得出了一系列教学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以期对这一重要教学内容的讲解能够更加准确、深入、易懂。

一、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

首先,我意识到熔化与凝固虽然是基础知识点,但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因此,我们在讲解时应该尽力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事例来加深理解。同时,基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阅读能力,我们应该对公式、专业术语等概念进行解释和概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熔化与凝固的内涵。

二、巧妙使用模拟实验。

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体会熔化和凝固的过程,我在课堂上设置了多个模拟实验。在熔化实验中,我将冰块放入热水中,让学生自行感受冰块逐渐融化的过程;在凝固实验中,我把一些热水倒进玻璃杯中,并在温度降低后,引导学生观察恒温的水在玻璃杯中的凝固过程。通过这些模拟实验,学生们能够亲身感知这一物理现象,有助于建立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熔化和凝固的教学中,我强调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用一些前沿的应用案例,如2D材料的熔化及其在柔性显示、紫外光探测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此外,我的教学还包括遇到实际问题时的解决方法,例如,在电路中,电线熔化会导致电路中断,因此我们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熔化,如降低电流密度、增加导线直径等。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引导,学生们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维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除了课堂讲解,我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例如,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讨,引导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交流,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另外,我也鼓励学生进行个人研究和实践,引导他们通过阅读、实验、观察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并巩固相关知识点。通过这些多维度的教学方式,我希望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让学生通过自学巩固知识。

最后,我认为在熔化与凝固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非单纯的知识输出。因此,在课程结束后,我会要求学生们进行课后任务或研究报告,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一步发掘熔化与凝固的知识点。同时,我还推荐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自我提升。

综上所述,熔化与凝固是一门基础课程,但在物理学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多维度教学,我们能够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究物理世界的本质。只有在引领学生的同时,教师也不断发掘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这才能让这一重要的知识点不断得到完善与丰富。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篇十二

《熔化和凝固》这一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做好xx和石蜡的熔化实验,让学生总结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学生从实验中得到的熔化曲线,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固体熔化时的特点,进而引出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把凝固作为熔化的逆过程来展开教学的。

实验方面在课前我也是做了大量的准备的。xx的熔化实验很难做到有一段温度不变的过程,所以我将实验室里的块状xx研磨成粉末状,还要求实验过程中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在上课前我还把学生(四个学生为一组)进行了详细的分工,而且也有要求一个学生观察状态变化的。

这节课我觉得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好好的利用学生的实验成果,实验数据来展开教学。没有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上完课自己想想也觉得怎么会这么做的呢?其实我自己的教案设计是想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实验数据来做曲线的。可是又在上预设了一组数据,以防xx组的学生做不出有一段温度不变的过程。(结果学生做出来了)现在想想就算学生做不出来又何妨,照样让学生画曲线啊。在跟正确的实验曲线进行对比,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碰撞,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主动地进行思考。还有一点我上课过程中有些问题设计还不够有效性,这块也是我自己以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篇十三

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4.会查熔点表.

5.通过晶体熔化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1.引入新课:

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本节教材开头提出的: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这个问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联系了上节讲过的温度计,又可用来导入新课,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方法2:从生活事例引入。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由此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的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提高能力目的。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采用两种方法:

方法1:启发讲解式。教师边做演示实验、边提出问题、边讲解。在讲台上,组织部分学生做海波(或冰)的熔化实验,组织另一部分学生做松香(或蜂蜡)的熔化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方法2:科学探究式。在教师的组织下,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试验,写出实验报告。得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难点分析】晶体的实验,在熔点(或凝固点)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现象不容易做到。要得出正确结论,对实验要求较高,希望按照下面的要去做。对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学生知道从熔化过程表现出的特点区分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方法1:承上启下引入。

我们学习。

方法2:生活事例引入。

2.学习新课。

由于萘对人体有危害,课本已将晶体熔化的实验换用海波。海波在照相器材商店、化工店都容易买到。假如买不到海波而手边又有萘,则务必只由教师来演示,不要让学生接触萘,而教师也要注意实验室通风好些,尽量少吸入萘蒸气。

本节课的实验比较难做,根据学校条件不同可以提供两种方案供参考。

如果学校实验仪器较多,可在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事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2~3人为一组)。把仪器按教材50页图4-7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组装好。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的规律相同吗?

猜想和假设:熔化过程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研究蜡和海波(硫代硫酸钠)的熔化过程。

参照如图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

注意:实验时,严禁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当;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用湿布铺盖。

教师要讲解实验的做法和注意事项。除了要将实验目的、如何分组、如何分工、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画图像等之外,由于学生没有用过酒精灯,还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讲清如何点燃、熄灭酒精灯,万一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如何扑灭。教师要准备几块湿布备用。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篇十四

本节是典型的探究类问题。在教材的构思上突破传统,大胆地引用了图像法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直观清晰地显示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规律。对学生而言,虽有一定难度,但不失为一次很有实际意义的尝试。在设计过程中,利用“问题”作为线索,把需解决的知识点、实验方案、实验数据的收集、数据分析处理、对晶体熔点的理解等,利用“问题”的形式逐一突破。

探究课题的确定:从实验引入课题,提出问题讨论后,是学生明白自己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本环节的问题不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是考虑到学生刚刚接触探究实验,第一次以体验探究过程为主。

实验方案:这是第一次进行正规的热学实验,需要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等加热装置,而且用的是水浴法加热,学生不易完整地设计出来,对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操作技巧也没有感性认识,所以在处理这一环节时,主要是老师在指导,而学生没有自主设计的过程。准备实验固体物质时,我做了多次实验,如奈、冰、海波、蜡。发现用奈时,温度比较高,学生操作会有危险,不好操作。若选冰,有不需加热的好处,但是要是冰不够碎,搅拌不均匀,会出现实验与理论不相符,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而且,温度能很快地升到0℃,不易测量出固体升温的过程。对比后,最后选定海波和蜡分别代表晶体和非晶体进行实验。

数据分析:在正确操作、取得比较合理的.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画好熔化曲线,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规律。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里采用问题呈现法,数据和图像相结合,并让学生回忆实验过程,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和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由此推想这两类物质在凝固过程中的规律。

对熔点的理解:采用事例分析法,直接在客观事实中体会晶体熔点的意义。

本课不足之处:

1.实验耗时长,极大程度上占用了课堂时间,导致第一课时不能完成教学任务,需留到第二课时来处理。

2.实验时,很难把握,得出的数据会有误差。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时,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幸好有两组学生的数据超乎想象的好,一组是海波,一组是蜡,请他们上讲台来将数据描图在我已经准备好的大坐标纸上,效果很好。

为了能使本课得到更好的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地探索,找到一种即方便又能得到较好数据的实验方法,来满足教学需要。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篇十五

本设计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冰用矿泉水冷冻,破碎后用保温桶盛装带到教室。到教室后,再装到试管中,太耽误时间,今后可用试管装好后放到保温桶内,并用冰保起来,这样,它不会熔化。

学生在使用温度计测冰的温度时,不少学生将温度计拿出试管来读,原因是上课时,因为时间原因,教学温度计的使用规则是时,过快,学生掌握不好造成。

学生试验时,课堂显得有些乱,主要是因为对该做些什么和如何做还不够明确。

描点时,可以用坐标纸,让每一位学生自己动手,分析并找出规律。

由于对教材中的实验做了改进,使原来烦琐的实验装置变的简单,节省了实验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篇十六

【重点、难点分析】晶体的实验,在熔点(或凝固点)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现象不容易做到。要得出正确结论,对实验要求较高,希望按照下面的要去做。对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学生知道从熔化过程表现出的特点区分就可以了。

方法1:承上启下引入。

方法2:生活事例引入。

由于萘对人体有危害,课本已将晶体熔化的实验换用海波。海波在照相器材商店、化工店都容易买到。假如买不到海波而手边又有萘,则务必只由教师来演示,不要让学生接触萘,而教师也要注意实验室通风好些,尽量少吸入萘蒸气。

本节课的实验比较难做,根据学校条件不同可以提供两种方案供参考。

如果学校实验仪器较多,可在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事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2~3人为一组)。把仪器按教材50页图4-7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组装好。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的规律相同吗?

猜想和假设:熔化过程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研究蜡和海波(硫代硫酸钠)的熔化过程。

参照如图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

注意:实验时,严禁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当;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用湿布铺盖。

教师要讲解实验的做法和注意事项。除了要将实验目的、如何分组、如何分工、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画图像等之外,由于学生没有用过酒精灯,还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讲清如何点燃、熄灭酒精灯,万一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如何扑灭。教师要准备几块湿布备用。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70789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