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总结不仅仅是对成果的总结,也是对过程的总结,我们应该注重思考和自省。以下是一些总结的样例,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套路。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一
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再是无所不知的检查者,而只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路人。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变化,由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和掌控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协同者与指引者。而学生则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师的协同与指引下主动承担学习任务。协同创新理念应用于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可以促进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面向社会服务功能,并把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培养融入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之中。走出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引入到强调实践性、动手性、合作性、创新性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模式。
二、协同创新理念应用于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教师与学生间的协同。
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间的协同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不再是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首先要求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指导学生明确需要查找的知识点,由学生自己通过查阅有关书籍、资料或网络信息来获得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指导学生理清思路,明确所需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帮助他们选择对解决问题有用的参考资料与信息,协同他们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合理调动与组合相关技术资源来解决问题。学生在获得各种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这种学习方式,学会了如何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之受益终生。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大胆交流,勇于实践,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让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上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一种愉快的经历,让学生爱上学习。教师需适当控制问题的难易程度和课堂教学进度,创新教学环节、改善教学组织、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学生与学生间的协同。
由于各地区学习条件和要求不同,学生进入大学时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无法顾及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能面向大部分的学生,而另外的那一小部分学生则无法接受到适合的教学。因此,可以采取学生与学生间的协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团队,围绕所学的某一重要知识点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在以团队为单位的学习模式中,学生之间的学习不再是相互竞争关系,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共同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学习来提高学习效率,在交流、表达、展示和共享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在参与中锻炼个人综合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协调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教师与教师间的协同。
随着计算机专业课程综合性的增强,教师与教师间的协同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协同模式可以通过建立教学团队来实现,让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师共同参与、合作互助、共同提高。教学团队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以此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和教学体系,调节课程的衔接顺序,丰富教学内容。教师们共同进行教学设计、共同实施教学方案,建立起一种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共同进步的共同体关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新老教师的协同不但充分体现“传、帮、带”思想,还使得教学思想不断融合创新。不同专业教师间的协同,不仅能丰富教学的内容,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冗余,增大了学生的信息量。同一专业教师之间,不同专业教师之间,专业课教师与基础课教师之间,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之间,在教学上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配合、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将教学工作做好,这就是教师间协同要达到的效果。
(四)高校与企业间的协同。
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需与当前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相适应,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就是为了培养出集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为一体的,面向社会用人企业需求的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不能忽视学校与企业间的协同。校企全面合作,形成企业是高校的培养基地、高校是企业的人才基地这样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高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参与社会服务,为学生在企业建立教育实习基地,有助于学生了解教学的实际应用情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学校与企业间的协同是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使学生有机会将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增加学生认识社会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既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为学生、社会发展服务的必然选择。
三、总结。
协同创新理念应用于教学改革,将解决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创新能力不足,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脱节的问题,以提升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只有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才能实现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协同、学生与学生间的协同、教师与教师间的协同、学校与企业间的协同来改变以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知识传授模式,将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既可以拓展教师的视野,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协同创新理念应用于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对培养富有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应用实践能力且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加强我国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培养。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二
摘要:信息技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对于信息技术来说,计算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专业技能对该专业的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以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作为研究内容,深入研究与分析计算机专业在实验和实践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实践教学;民办高校;综合技能。
一、引言。
计算机专业在社会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说计算机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就业需求上也有很大需求。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来满足对社会需求,而且都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来变革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由于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对计算机专业的改革和研究基本上也是借鉴与普通高校的一些教学模式来进行的,因此,本文以民办高校所具有的特点,结合实际对计算机专业进行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近几年,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的发展,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需求量正逐年增多,同时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民办高校所招收的生源在高考录取时候分数要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分数低,这就说明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基本知识领域里掌握程度不如普通高校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扎实,因此,对民办高校的教学模式不能照抄和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就计算机专业方面在课程配置上应该尽可能结合实际应用来进行课程配置。结合民办高校办学特点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技能培训进行较为深刻的研究。
二、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一)实验课教学探讨。
实验课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实验课是考察学生对专业课程掌握程度的'关键。通过实验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实验课程改革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目标分解”式教学。对于“项目驱动”在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是以实验题目的设计为主要目标,将实验题目与具体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设计,特别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学生们对实验课的兴趣。以长春建筑学院1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数据结构”实验课进行“项目驱动”式改革,在设计实验题目和实验内容的时候,以学生经常玩的游戏“五子棋”作为实验过程中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结合课程中所讲到的“树与二叉树”知识点进行实验,由于学生比较了解该游戏的游戏规则,所以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树与二叉树”相关知识点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能达到学生掌握该知识点的目的。“目标分解”式教学方法在实验课中的改革与应用,主要是将实验课的实验题目进行细化和分解,以达到强化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同样还是以“树与二叉树”实验题目进行分析,利用“项目驱动”方式激发学生对题目的兴趣度之后,利用“目标分解”,对“五子棋”游戏进行项目分解,也就是规划出该游戏的具体执行思路,并要求学生对每步写出详细的实现过程和步骤。通过“目标分解”达到对学生基本知识内容的消化和吸收。对于“目标分解”的过程可以用下图进行描述。
(二)实践教学探讨。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是整个课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性的应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握的是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实验课中巩固的知识进行了进一步扩展,同时也是与将来就业企业或公司中所需要知识的更好融合。在计算机专业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对当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需求方面的了解和掌握。市场是决定人才战略的主要标准,因此在进行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了解市场对该专业需求人才的量和专业需求的具体方向。如当前比较流行的app软件开发,在进行实践课程设计中就应该以该需求作为重点方向。
2.校企合作解决实践课程教学。企业或软件公司永远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前沿方向,因为它们主要面向市场对计算机专业需求的前沿。因此,将学生的实践课教学与企业结合可以使学生较早地掌握计算机专业前沿技术的一些动态变化,同时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应该学些什么,以提高自主学习和自我认识能力。
3.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学校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应该建设好校内实践基地。就计算机专业而言,应该以校内实验室作为实践基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相关实践项目的模拟和训练,促进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综合练习和掌握。总之,不管是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还是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都应该以学生对该专业进行综合实训,提高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为目的进行建设。
三、结语。
通过本文分析,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和“目标分解”教学方法,在“数据结构”实验课程教学中能起到较好的效果,通过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达到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训练,同时对实践教学总结出几点内容。但在实践课程具体实施中可能会存在较多问题,这是今后要研究和解决的关键。
参考文献。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三
1.1教材相对老化。
无论是计算机软件还是计算机硬件,更新换代都较快,很多高职院校一直在延用很旧的计算机专业教材,以至于学生所学知识都是过时的,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在用户已经普遍使用了win7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版本,而在教学中还在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2003办公自动化软件教材;再如《autocad》课程,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autocad2010版,甚至autocad版,学校还在教学生们使用autocad版。新旧知识虽然比较接近,有些只是简单的增加些功能,但有的却截然不同,相对老化的教材,使学生没有接受到最新的技术,进入社会也是落后的。
1.2教师业务能力差。
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相对本科院校要弱,教师绝大多数是大学本科毕业,工作后进修考取的在职研究生,好一些的院校能直接聘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几乎没有,工作后进修博士的少之又少,这些教师缺少实践工作经验,因此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而职业院校要培养的是能够熟练操作的技术人才,作为教师本身就缺乏实践经验,又如何教育和指导学生。
1.3学生实践机会少。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很多职业院校却忽视这一点,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理论多于实践,学生得不到实践锻炼,比如计算机的网络维护,学院只是给学生讲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缺少让学生动手实践的环境,没有真正的维护过网络,不能更好的掌握新知识。
2.1课程体系改革。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关键,尽量做到合理安排课程。职业院校主要培养的是熟练的技能型人才,他们应该是懂得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操作的人才,我们经常把他们称为“蓝领”,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应该有下面这样的特点:
2.1.1少理论,多实践。
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爱动手不爱动脑的现象,即不喜欢理论课,只愿意上实践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尽量选择开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而且动手要多于动脑的课程,教材的选择应当尽量以浅且易懂为主,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有些难度高且不实用的课程应当取消,切实的做到“少理论,多实践”才是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实践教学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大批具有基本理论知识、熟练的动手能力的一线操作人员,在教学中就必须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强调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这里说的实践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实际操作练习,还应该以一些完整的任务以作业或是课程设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组织学生认真做好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前做好毕业设计,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工作机会,这些都是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1.2学习最新的技术。
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比较快,而当代年轻人的一大特点就是接受新鲜事物也快,这一特点正好适合学生学习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在每学期开设课程之前,学科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应当多做调查,比如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考察、借助媒体和互联网获得最新知识、到兄弟院校学习等,尝试抛弃一些陈旧的并且是纯理论性的课程,开设一些实用的处于行业前沿课程,并且在学校就组织实训。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就是当前最新的技术,而且是比较实用的知识,如最新版本的平面设计的软件、符合最新标准的网络组装的课程等。毕业后就可减少培训周期,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新的技术对于教师来说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只有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更新自己知识,才能更好的教会你的学生,让学生信服,因此,学习最新的技术不但是学生受益,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也同样受益。
2.1.3熟练掌握一门技术。
高等职业学院在开设课程时,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开设以实用为主的专业课程。作为大专层次的高职学生,应该熟练掌握一门基本技术,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方向,制定好其主干课程的教学设置,突出重点课程并加大课时量,课后可开设一些兴趣小组,使参加的同学得到一定的技能练习。学生在定位学习方向时,一定选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技能,以后从事的行业也就有所定位方向,不然毕业后转行的话还要从新学习,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2.1.4注重能力培养。
高等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主要包括认知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等方面。各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在开设课程时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充分利用好学生在校的四个学期。尤摘要:本文主要简述了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几个方面探讨了计算机专业教其是专业能力的培养,更是需要通过相应的系列课程来完成。专业能力包含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等。这些系列之间也存在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作用。实践表明,在建立系列课程时应该提倡“重视基础、加强实践”的指导思想。
2.2教学计划的改革。
2.2.1教学计划的制定。
众所周知,无论什么事情,要想得到满意的结果都应该制定周密的计划,教学也不例外。教学计划的制定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我们的计划是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指导和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当地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现状、企业的规模、企业的岗位设置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的专业设置一定要为当地市场服务,以此确定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的扩展范围。2.2.2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计划的实施上我们号召教师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比如采取多媒体教学、网络视频教学等;我们鼓励教师进行深造、进修,并到生产第一线去体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以提高教学水平,并去引导和感染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是我们应该提倡的,组建一套能工、能讲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又一个关键因素;我们还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办法,这对于教学计划的实施是必不可少的。
2.2.3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希望培养有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于一身的人才,而计算机专业课程要是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课,不动脑、不思考、不动手、不实践,长期下来,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我们主张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应用多媒体教学,使计算机的很多复杂操作能够借助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而变得直观便捷。微机室授课是另一个可行的教学模式,微机室内的教师机和学生机是一个局域网,我们可以安装一些教学软件,使其同步演示和讲解,学生在面对多媒体时的注意力有时不够集中,但对于自己面前的一台电脑就会更集中注意力,操作细节看的更清晰,而且可以随堂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练习操作。根据学生接受的能力,教师可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领悟差一些的可从简单练习开始,有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询问,领悟快的可选择性的做一些有难度的练习,放开思路,可以和老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这种交互式的授课方式,即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的能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让他们对新知识掌握的更好,记得更清楚,并且有不断探求新知识的想法。网络的普及让我们的教学又开辟了一种新的方式,现在的大学校园都有internet网络或校园局域网覆盖,我们借助这一有利资源,将自己的教学资源上传到指定网站,比如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也可以借鉴某些兄弟院校的现成的网站,供学生参考;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作业布置、批改等。
3结论。
总之,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无论从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等都是需要改革的,只有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入到传统的教学之中,才能使高职教育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懂理论,会操作的实用型人才。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四
并提出了如何确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目标以及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方法、手段。
掌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现代社会专业技术人员,胜任本职工作和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那么如何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得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高级人才。
这一任务责无旁贷地摆在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面前。
下面就以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为出发点;以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为中心,在突出计算机教学与相关专业的紧密结合上,提出一些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目前计算机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即三个层次的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深化、充实、扩展和提高。
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因此,非计算机专业必须系统地开展计算机三个层次的教学。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除了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的教学,要继续不断地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把“位”定在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上。
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各专业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教学的改革力度,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
2.突出教学内容必须以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为中心。
2.1设立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基础课。
为了提高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可开设一些相关专业方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可以选取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应用领域问题的一些典型示例,从原理、应用方法及实际效果上加以概括性的总结和介绍,使学生掌握一些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拓宽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面,培养在专业中广泛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2.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要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由于高校各系专业领域各异,因此计算机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也就各自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专业门类多,应用面广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各专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2.3设立围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实习课。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中必须穿插有培养学生动手参与的实习课。
有些内容还不能做到让学生动手操作条件的,最好也要让学生参观具体使用的过程。
3.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在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是否可以考虑:
3.1可以利用校园网资源开展一些教学工作,如。
在一些课程教学课时较少时,可以利用校园网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和影响的网上课堂。
通过校园网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自由安排时间学习,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学习;可以给考前复习或补考学生的复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2计算机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必要时可适当增加计算机教。
学实践或实习内容;加强上机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上机操作能力。
3.3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应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普及和发展,不断地充实和更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跟上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的发展。
4.重视科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本文讨论的是关于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的教学问题,故不能就“科”、“教”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如果没有科研项目、课题研究、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成果去指导教学,是没有生机活力的。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必须查阅大量的科技文献,才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现状,掌握新发展起来的理论和最新专业知识,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有了这样的知识积累,才可能做到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建设高质量的教材,及时向学生介绍新思想和新成果。
从中总结整理出适合教学的新内容,充实到教材当中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所以,以科研促教学,走“科”、“教”结合之路,是提高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孙俊逸.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五
当设计完稿,坐下来思考学习的点点滴滴,心里思绪万千。在此期间,我得到了众多领导、老师的教导,同事和同学帮助和关照,内心充满感谢!
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x老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深深感染了我,教会我许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导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针对我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情况,为我指明研究方向和设计题目,不仅从整体上帮我把握了设计的框架、结构设计,从设计的选题到开题及至整个撰写过程,x老师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只是我能力有限,给老师添了不少的麻烦,而老师总是以宽容大度的胸怀包容我,对我进行学业上的教诲和工作上的指导,自始至终都尽心尽力、无微不至地帮助我。x老师的深切教诲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不能言表,惟愿在今后以勤奋和努力来报答师恩。
在此要感谢在设计各个阶段给予我无私帮助的各位老师。感谢开题报告时的评委:xxx教授、xxx教授、xx教授、xxx教授,你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对我设计的丰富完善启悟良多。感谢我的设计评阅人:xx大学xx教授和xx教授,两位教授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和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使我倍感温馨,他们在百忙之中对我这篇拙文的关心让我在感动之余,加深了对设计继续研究下去的信心与勇气;感谢三位未曾谋面,但给我思维以灵感的校外专家;感谢设计答辩时的评委xxx教授、xx教授、xxx教授、xxx教授、xx教授,你们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感谢你们!
同时,我还要xx学院诸多老师的帮助和教导。感谢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我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永远牢记这份理解、支持与尊重,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
感谢在学习生活中给予我极大关怀和帮助的同学和朋友,他们的鼓励使我振奋,他们的建议给我启迪,他们的帮助使我温暖,他们的友谊我永记于心。
我要深深地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一直的支持和鼓励,我才能完成学业。
感谢设计参考文献的作者们,没有这些资料的支持,我无法完成这篇设计。
回首求学路,一路上需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无法,列举,在此一并感谢,敬请谅解。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六
在保证像质的前提下,非球面元件的采用可以减少光学系统的复杂性、尺寸以及重量,特别针对大口径空间遥感器,非球面元件的采用意义尤为重要。目前,随着民用资源调查以及国防军事要求的提高,要求空间相机的视场越来越大、分辨力越来越高,以美国最先进的kh-13空间相机为例,其地面分辨力可达到了0.1米的水平。我们正在开展研制的宽覆盖详查相机其技术指标也瞄准了国际最为先进的技术水平,作为相机中的关键部件-大尺寸离轴非球面光学元件的制造是相机研制的关键攻关技术。本文采用以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computercontrolledopticalsurfacing)技术为核心的大尺寸非球面光学元件制造技术,依靠自行研制的非球面数控加工中心、双测头面形轮廓仪等关键设备,在对以往非球面数控制造技术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开展了对大尺寸离轴非球面元件制造技术的研究。本文以空间宽覆盖详查相机中关键光学元件离轴三镜试验件的制造任务为主线开展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工作。
1.3.3.5离轴非球面镜制造技术27。
1.4.2斜率测量29。
1.4.4非零位检验30。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七
摘要:
photoshopcs6是技工院校培养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本文提出,由于该课程的应用范围极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立足于技校生今后的岗位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循技校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使学生在掌握photoshopcs6课程理论与技能的同时,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得到培养。
关键词:
计算机;photoshop;项目化。
photoshopcs6是图像设计与制作的重要工具软件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不论是平面设计、3d动画、数码艺术、网页制作、矢量绘图、多媒体制作还是桌面排版,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受广大平面设计人员和电脑美术爱好者的喜爱。特别是在设计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在卡片设计、广告设计,还是在数码相片处理、界面设计与制作领域,photoshop都是设计师首选软件之一。也正因为其应用的广泛性,使得photoshopcs6在整个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通过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反馈可以看出,熟练掌握photoshop操作技能的学生,就业可选择的范围更广,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此,笔者学院多次对photoshopcs6课程进行教研、课改,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一、“项目化”教学的内涵。
所谓项目化教学是指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将教学的理论、实训内容分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布置2~4个任务,每个任务按照任务描述—任务分析—任务准备—任务实施—任务拓展—思考练习—活动评价等模块组织教学。这样就能突破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这可以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photoshopcs6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1、更加适合技校生的实际学情笔者通过多年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发现,现在的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最大学情就是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城市学生与偏远农村、山区的学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这就给日常的计算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采用项目化教学,就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难度的项目、任务进行“分层教学”,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2、更好地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由于photoshopcs6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采用项目化教学,教师就可以根据知识点设计与实际相关的项目和任务,力争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3、更快地提升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采用项目化教学就使得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内容,更要把握it领域的新技术。同时要将学生未来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与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特征相结合,这些都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更要在理论与实操两个方面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
三、photoshopcs6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过程。
1、形成“项目”项目化教学开展的前提就是怎样形成“项目”。为此,笔者学院改变以往“闭门造车”的方式,在分析相关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形成真实或接近真实的项目。如在photoshopcs6课程中,我们设计了走近photoshopcs6世界、设计与制作卡片、设计与制作户外广告、设计与制作相册以及设计与制作界面五个项目。这五个项目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
2、任务驱动在教学中把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融入到具体的任务之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如在“设计与制作户外广告”这一项目中,我们设置了设计与制作移动通信户外广告、设计与制作加多宝凉茶户外广告、设计与制作洗发用品户外广告、设计与制作机械产品户外广告等任务。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方法与技术,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还可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基础上,补充完成本工作任务相关的岗位能力方面的知识与方法。
3、做学一体为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我们在教学中不过分追求软件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围绕学生今后就业可能的岗位、项目和任务需求选择课程内容,注重实用性与针对性。这样就打破软件说明书式的教学程序,实现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突出“用中学,学中用”,从而使学生学有用的知识、掌握高效的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八
网络环境下的分层教学,是指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把学生的个性以及原有的学习基础、学习方式、态度融入到教学中去,面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网络则展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以及不同的教学途径,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层次,从而完成自主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保护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计算机基础》课程都在网络机房授课,这为网络分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保护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计算机基础》课程都在网络机房授课,这为网络分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2网络环境下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和方式。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探索,笔者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试图从课堂教学的整体上构建分层教学的策略,在最优化、一体化、以学生为中心、全体性等原则的支持下,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全方位地尝试分层教学。其主要方式就是利用网络教室中教学平台的各种功能有效地开展分层教学:。
(1)利用分组教学功能。教师可将相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别分组,使他们之间相互协作学习。
(2)利用全屏广播功能。教师将学生按成绩分成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作为一个组,不同组别发送不同的教学资源,进行分层次授课,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学习,都得到最大的收获。
(3)利用个别化教学功能。如电子点名、电子举手、收发作业等。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的解答,作业的发放、收缴,让教师及时收到学生反馈的信息,促使尖子生“吃好”,后进生“吃饱”,使分层教学落到实处。
(4)利用屏幕录制、回放、转播功能。教师可将上课时的屏幕操作以及讲话同时录下来,再放给所以学生,使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也可以将指定的学生机的操作界面广播给其他学生,便于集体学习或纠错。
(5)利用监控功能。中职的学生,真正喜欢学习的不多,在课堂上难免会注意力分散,教师进行实时监控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纠正错误。
(6)利用电子公告功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的见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它和学生进行网上交流,。
为了使网络的优势能在分层教学中收到最好效果,研究者在教学中按以下过程来实施(如图1所示)。
3.1准备工作。
要实施分层教学必须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有清晰的了解。因此,可通过测试,依据测试的结果把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具体做法是:在高一入学时,选取实验班学生进行测验,根据测验成绩将学生分成了a、b、c三个层次(即分成了a、b、c三个学习小组,a组是成绩最好的,b组次之,c组再次之)。当然,这个分层是不对学生公开的,只有教师心里清楚。在对学生分层后还必须:。
(1)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是针对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各个层次的学生相应层次的知识。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层次分别制定课堂教学的基层目标、中层目标以及高层目标。基层目标是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任何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中、高层目标是面向a组、b组学生,致力于发挥学生潜能和提高教师教学艺术,使学生可以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提高性教学目标。
(2)精心备课。根据教学目标,精心准备教学资料以及授课课件,也可从网络上寻找有价值的资料,整理转化为自己的多媒体课件。
(3)教学方法和媒体的选用。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都需要媒体的配合,使用媒体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教学层次要使用不同的方法。
3.2实施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工作重点是落实知识点的层次,相同的知识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落实应有所不同。首先在教授新知识前,对各层次学生学习本节课必备的基础知识,情感状态进行诊断,并针对各层次学生存在的不足给予补偿,为新课搭桥铺路。然后按照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观点导入新课,其过程要创造与学习者自身相联系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后续学习。为此,研究者通常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性的提问和精彩的游戏、图表、课件等课堂教学手段来创设新、奇、趣的`课堂教学情境,以学科潜在魅力吸引学生唤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热情、好奇心和学习动机。其次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自学探究。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不同,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肯定不同,所能达成程度也不会相同。因此笔者在各层次学生的作业导学目标上给予适当提示,a组学生给的提示少一些,c组学生给的提示多一些,帮助其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速度。比如,在学习word的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制作电脑小报的,这时可以针对a、b、c三组学生,布置以下三种类型的作业(如表1)。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操作的基础上,尽量去完成高一层次的作业,进而使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样各层次的学生基本上可以达到共同进步。同时因为差生可以和优等生一样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他们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机。再次是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教学中有80%左右的实验内容。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探索性实验,从而加强他们分析问题和相互协作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应通过讨论、辩论及回答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交流学习,重视方法与知识的和谐同步发展,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能力的训练,将学生带入其智力最近发展区。为此,笔者利用网络的电子公告功能,开辟了一个讨论区,允许学生提出问题,发布各种见解,教师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收集他们出错的信息,及时调控课堂教学。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相互协作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的应用,使得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实施教学成为可能。笔者依据这一理论,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自学和交流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例如,笔者在讲述“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1)设疑探究: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与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方法相似。还记得在word中是如何插入图片吗?(学生自主操作、尝试)。
(2)任务(图片):在powerpoint文件的第2张幻灯片中插入一张来自图片文件夹中的图片(学生自主操作,不同层次的学生任务不一样,这一任务针对低层次组)。(3)学生作业展示。(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汇报)。
(4)修改图片:看来powerpoint和word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学如何将插入的图片进行“透明”和“移动”的处理(学生看书自学)。
(5)可以与别的同学商量,尝试还能对图片进行哪些操作。(学生学会运用工具栏对图片进行操作)。
(6)学生展示对图片的各种设置。(学生掌握操作技巧,完成知识建构)。
3.3评价反馈。
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掌握的教学知识的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就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以学生进步和提高多少作为基准来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任务,这是衡量分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比如:分层次的测试题由浅入深,拉开档次,确定测试梯度,同卷不同要求。如试题十道,外有加试题,c组必答前六道题,选答后两道题;b组学生必答前八道题,选答后两道题;a组学生必答全十道题,再选答附加试题。在教学中,除了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外,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长处,多激励学生,以公平科学的方法来评价学生,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c组学生要予以表扬评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对b组学生要采用激励评价,即揭示其不足并且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a组学生(自信心强)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谦虚,严谨努力拼搏。教师的评价不仅是强化或矫正所学知识的手段,也应该是激发各层次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
《计算机基础》课程跨度是一学年,学习完以后必须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其中,“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难度系数更大一些。在,该研究者从13级新生会计专业中抽取了两个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尝试。两个班学生入学时在计算机技能方面的基础相当,其中1301班为实验班,1302班为对照班,两班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到9月,两个班的考试成绩。由上面的数据可知:虽然两个班的差异不算太明显,但也可看出网络环境下的分层教学能减少学生的分化,有利于各层次的学生成绩的提高。
5结语。
网络环境下的分层教学的初衷之一是减小优劣差异,实现共同发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由于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会更有利于高层次学生的提高。另外,网络环境下分层教学不仅需要物资准备,需要教师有很强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研究学生,精心设计过程,精心设计分层练习题,并且要有较强的驾驶课堂教学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势必需要教师在课前有更大的准备投入,在目前教师负担普遍较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推进还是很值得我们研究。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九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览我的自荐信。我是xxxx大学的一名应届毕业生,本科学历,所学专业是计算机网络。
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为目的,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四年的苦读,掌握了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知识,能进行软件设计,动态网站制作,数据库编程与管理。我以较好的成绩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现已能阅读并翻译计算机资料。
在校期间,我踊跃参加各项体育、文娱活动,以此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并发展自己的才华,同时在团队合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长期担任班级干部,设计并组织过多项活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受到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不断的学习和工作中养成的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使我深信自己完全可以在岗位上守业、敬业、更能创业!我对自己严格要求,注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更是我的强项。
在思想修养上,品质优秀,思想进步,笃守诚、信、礼、智的做人原则。在校期间,更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使自我品德更端正,也更深层次的了解到了作为一位当代的大学生,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本人不怕困难,具有坚强的毅力,对工作认真负责,做事积极主动,能够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思想前卫,性格开朗,喜欢也善于与人沟通,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我的知识、胆识与卓识期待您的赏识!我的慧心、爱心与信心也定会助您实现伟业雄心!最后祝贵单位事业一浪高过一浪,明天更胜今天!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日期:
【范文二】。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我的自荐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本人毕业于xx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在三年的学习期间,系统学习了计算机网络专业相关的技能知识。通过三的年努力学习,自己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获得了英语二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高薪技能证和计算机等级证等多种技能证书,还熟练的掌握了网页设计方面软件的使用。
思想和精神的完善,才是人真正的完美。在完成学业和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恪守“有所作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的人生信条,积极奉献,乐于助人,多次参与社会捐赠和公益活动。生活上本人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在校期间,我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慎重地向校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定时的向党汇报自己的思想情况。在党组织的温暖关怀和教育下,使我认识到入党的重要性,也使我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热爱班集体,有着强烈的集体责任感。
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是我们在竞争中致胜的法宝。因此,我随时注意到理论联系实际,刻苦、投入,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拓展个人兴趣的同时,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奉献激情又使我积极、热情、务实地投入到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中。在假期中,我认真参加了社会实践,使我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尽管时间很短,但体会颇深,无论是在业务能力,还是社交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虽然我刚从学校毕业,工作经验有限。但是,在这次应征之前,我就对自己进行了中肯的评估,我觉得以我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较强的敬业精神,实践经历,我相信自己适合从事网吧管理、组网、网页设计、图形图像处理等相关工作。请您相信我,给我一个发展的机会,我会以一颗真诚善良的心、饱满的工作热情、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快速高效的工作效率回报贵单位。
剑鸣匣中,期之以声。非常盼望能与您进一步面谈。若承蒙赏识,请与我联系,期盼您的佳音。
最后,衷心祝愿贵单位事业发达、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日期: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十
摘要:
专业认证是教育部为加快教育改革,培养与国际接轨人才而推进的重要教育改革措施之一,课程体系改革决定了专业人才发展的方向和质量,是认证准备阶段一项重要工作。该文以认证标准为指导,探讨了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别于评估,是通过社会第三方力量对各专业办学状况进行的评价,通过衡量一个办学单位相应专业毕业生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来评价一个学校的办学状况[1]。目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国内高校广泛关注的问题[1-4]。计算机类专业是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学生如何培养?如今,计算机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指南。目前,全国通过了专业认证的高校并不多。据了解,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教育部将全面推行教育专业认证。重庆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我们将抓住这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会,全面对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实施改革。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意义与标准。
由第三方组织和实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科学地、客观地评价各专业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在专业认证提出的人才培养的12项具体要求,为企业和社会选用人才提供了参考;与国际化接轨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还可以促进各专业人才的国际交流和国际互认。计算机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标包括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通用标准包括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对专业的支持条件、学生的发展情况,学校的管理制度以及质量评价情况等7个方面,包括19个内涵[1],在通用指标中明确提出了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12项能力要求。专业补充标准是在通用标准基础上提出了补充,以体现不同专业本身的要求,计算机专业认证的补充标准把计算机专业分成应用型、工程型和研究型三种类型。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选择其中一种培养模式通过认证即可。
2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5][6]。按照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和主要服务于重庆本区域经济的培养特色,制定出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建设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基础与工程素养,基本专业知识,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具有显著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分析、解决本领域问题能力;主要面向it领域的设计开发、集成维护和管理方面,从事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等设计、开发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能成长为it及相关领域高级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3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人才质量好坏,专业认证标准中对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以及专业基础、专业课程的具体设置做了统一要求;同时强调教育应为地方经济服务,应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应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并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首先按照本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以及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等规范进行新的课程设置,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上,通过循序渐进的五个环节的设置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周密安排。
3.1课程设置。
专业认证标准要求“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满足预期毕业生能力要求,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6]。按照这个宗旨,我们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构建了符合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通识教育类、文理基础类、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类及专业类四类课程。具体课程见表1。第一类为通识教育类课程。该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展战略、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及其法律法规;了解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在职业发展与创新能力方面,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科技发展的应变能力;具备专业英语阅读、翻译涉外商务公文、商务英语会话的基本能力;在获取知识能力方面,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第二类文理基础类课程。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的基础知识;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知识。第三类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类课程。通过这类课程设置,让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路分析基础与模拟电子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等知识。第四类专业类课程。该类课程涉及计算机的主要领域,为选修课程,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一个领域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备的专业技术知识,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等设计、开发和技术管理等;了解本学科与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
3.2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专业认证标准对实践环节的要求,除了要求在校内开展实践教学外,还要求有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实验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6]。为此,我们构建了一套从基础性实验到综合性实践环节的适合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该体系覆盖了基础性的课程实验(包括课程内实验)、课程设计(实训)、项目综合实训、企业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课外积极参与赛课计划、计算机作品大赛、acm大赛等各种竞赛。从而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环节按照表2所示的五层次进行设置。第1层次为课程实验。这部分主要是课程代实验及少量集中实验,学生通过课程实验加深对理论课程对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实验验证,从而提升对知识的理解。第2层次为课程设计(实训)。这个环节一般采用一周或两周的时间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项目开发或实训,锻炼学生们运用所学课程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实施中,尽可能将几门课程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课题的安排。第3层次为项目综合实训。该实训环节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时间十周左右,通过聘请it企业的讲师到学校,由校内教师和企业讲师一起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实训内容,具体由企业老师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实施统一管理,以团队形式完成接近实际应用的较大型项目。学生在该环节中可以得到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锻炼。第4层次为企业实训。该实训环节在毕业设计之前,学生可以自行联系实习单位,也可以进入到校企合作建立的实习基地,由企业导师作为实习导师,对学生进行企业项目开发指导,同时每位同学指定校内指导老师一名,便于学校随时掌握学生实训情况。学生在该环节通过在企业的实训中了解it企业文化,掌握实际项目经验,为后期的毕业设计和走入社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第5层次为毕业设计(论文)。该环节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一定程度取决于这个环节的训练。结合专业认证标准对毕业设计的要求,我们在具体实施中,要求教师提前一学期做准备,成立毕业设计选题审查与学生开题答辩管理机构,加大毕业设计选题中工程型题目比例和紧密结合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创新型选题比例。除此之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种形式、各个层面的竞赛,以进一步锻炼其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结束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提高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用专业认证标准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才能切合实际培养出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课程体系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它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准备中的关键环节,课程改革成效还决定于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只有各环节认真落实,才能起到促进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的作用。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十一
一、论文(设计)选题:
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
二、论文撰写与设计研究的目的:。
吉林省的林业分布十分广泛,以长白山系为主要脉络的山地广泛分布各种森林资源,而作为林业及林业环境的发展,林业生态信息则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系统,快捷,准确,合理,系统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这些信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现实的问题.在信息交流的这个世界中,信息好比货物,我们需要将这些货物(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其中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这些货物(信息)交流的“公路”和“处理厂”,我做这个题目,就是要为它画出一条“公路”和若干“处理方法”的蓝图.
由于森工集团这样的特定企业,其一,它是一个统一管理的企业,具有集团化的特点,网络的构建具有统一性.其二,它又在地理上是一个分散的企业,网络点也具有分散性.然而,分散中还具有集中的特点,它的网络系统的设计就应该是板块化的.从信息的角度来讲,信息的种类多,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角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硬件的地域布局,也要考虑软件平台的配合.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新观念,大步向前.我相信,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我的努力,我将为它们创造出一条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
1,论文(设计)研究的对象:。
拟订以吉林省林业系统为地理模型,以林业网络综合服务为基本需求,以网络拓扑结构为设计方向,以软件整合为应用方法,开发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集散集团企业的企业网络系统.
2,论文(设计)研究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设计,论文的撰写,预期达到网络设计全面化,软件整合合理化,网络性能最优化,资金应用最低化,工程周期最短化的目标.
3,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
一),主要问题:。
设计解决网络地域规范与现有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设计解决集中单位的网络统一部署.
设计解决多类型网络的接口部署.
设计解决分散网络用户的接入问题.
设计解决远程瘦用户网络分散点的性能价格合理化问题.
设计解决具有针对性的输入设备的自动化信息采集问题.
合理部署网络服务中心的网络平衡.
优化网络服务系统,营造合理的网络平台.
网络安全问题.
基本应用软件整合问题.
二),论文(设计)包含的部分:。
1,地理模型与网络模型的整合.
2,企业内部集中部门网络设计.
3,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总体分散.
4,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远程结点.
5,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移动结点.
6,企业网络窗口(企业外信息交流)设计.
7,企业网络中心,服务平台的设计.
8,企业网络基本应用软件结构设计.
9,企业网络特定终端接点设计.
10,企业网络整合设计.
5,论文(设计)的实验方法及理由:。
由于设计的过程并不是工程的施工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详尽的去现场建设肯定有很大的难度,也不是十分可行的,那么我们在设计的阶段就应该进行仿真试验和科学计算.第一步,通过小型网络测试软件平台,第二步,构建多个小型网络搭建全局网络模拟环境,第三步,构建干扰源利用小型网络集总仿真测试.
6,论文(设计)实施安排表:。
1.论文(设计)阶段第一周次: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准备试验用网络硬件和软件形成试验程序表及试验细则.
2.论文(设计)阶段第二周次:开始第一轮实验,进行小型网络构建试验,模拟网络服务中心,模拟区域板块,模拟远程及移动网络.
3.论文(设计)阶段第三周次:进行接口模拟试验,测试软件应用平台,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论文(设计)阶段第四周次: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实验报告1).
5.论文(设计)阶段第五周次:进行第二轮实验,模拟环境(干扰仿真)实验,提交实验报告2.
6.论文(设计)阶段第六周次:完成结题报告,形成论文.
三、论文(设计)实施工具及参考资料:。
小型网络环境,模拟干扰环境,软件平台.
christianhuitema《因特网路由技术》.
[美]othmarkyas《网络安全技术――风险分析,策略与防火墙》.
其他相关设备,软件的说明书.
1、论文(设计)的创新点:。
努力实现网络资源的全面应用,摆脱将单纯的网络硬件设计为企业网络设计的模式,大胆实践将软件部署与硬件设计阶段相整合的网络设计方法.
题目可行性说明及预期成果:。
2、可行性说明:。
由于题目结合了“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使得题目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于是进行《企业网络设计――基于集散企业的综合网络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十二
摘要:
以云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为背景,阐述了课程群建设的思路,给出了课程体系总体建设方案,以及基础课程模块、特色课程群模块、实践创新模块三个课程群模块的课程设置与安排,可以为相关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群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想是把专业内属于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内在逻辑性强、内容联系紧密的一系列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以培养目标为目的,打破课程内容的归属性,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分配与实施[1]。云南大学于1984年成立云南省内高校第一个计算机科学系,并于20xx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是云南省唯一的计算机类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重点本科专业。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努力把该专业建设成为云南省培养计算机技术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云南省相关高校的类似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1课程群设立的原则。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校长韦恩克劳福德认为计算机专业“提供更恰当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更多的教育”,它是我们改革的立足点。结合云南大学的特色,发挥计算机学科自身的学科优势,拓展特色专业建设的成果,我们提出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理工结合、夯实基础、分类培养、强调实践、重视交叉、突出创新,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培养面向云南省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桥头堡战略的高素质创新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实现以下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目标。
(3)利用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沟通学校和社会为突破口,建设富有活力的实践创新课程模块,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课程群总体建设方案。
我们的整个课程体系划分为3个部分:基础课程模块,特色课程群模块,实践创新模块。其中,特色课程群模块又分为3类:数据与知识工程课程群、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课程群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群。这三个模块见图1所示,基础课程模块是我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奠定了学生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21门必修课程和7门选修课程;特色课程群模块包括三个特色学科的课程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今后设想的`工作和研究生方向,选择其中一个课程群重点学习。经过系统学习该课程群后,可以对这一个方向更为专业,有利于就业和研究生继续学习;实践创新模块是以前面两个模块作为基础,在学习了前面的课程群后,参加该方向的科研训练、创新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相关的课外科技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的能力。
3课程群设置。
3.1基础课程模块。
基础课程模块包含21门课程学科和专业基础课和7门专业选修课。课程的设置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和国际计算机教育的课程体系ieee/acm20xx为指导,基本覆盖了c和it&i两个方向的核心课程。作为综合性大学,云南大学在数学、电子技术和物理方面有非常好的教学传统,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专业基础课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利于发挥理工结合的优势,在数学、硬件和软件课程上打下扎实的基础。
3.2特色课程群模块。
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海量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多媒体信息处理和高性能计算、移动互联网方面已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教学与科研队伍。我们发挥本专业的学科优势、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打造出具有特色的课程群。
(1)调整课程内容。结合科研,面向需求,调整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地增删,把课程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在内容上进行合理组织,以培养目标为驱动,让学生广泛积累专业方向上的知识和技能。
(2)三组灵活的交互强化的课程系列,将帮助学生构建某一计算机领域的独特技能。在课程学习上,允许学生灵活地调整,要求学生完成至少3个特色课程群中的1个。
(3)紧跟学科前沿。聘请国内外的专家和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技术人才、项目经理等为学生开设新技术方面的讲座,具体讲授案例分析。
3.3实践创新模块。
实践创新模块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沟通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确实提高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
(1)以数据与知识工程、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课程、图形图像处理三个教学团队为依托,打通“创新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三门实践类课程,采用学生-教师双向选择的办法,为每位同学安排专业学习导师,吸引同学参与到导师的科研或开发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促进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2)课外科技活动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以参加科技竞赛为导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外科技活动开展机制。一是规范开展,在本科必修课中开设《数学建模与实验》课程,为课外科技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形成固定规范的赛前培训机制,有专门的教师负责;二是注重课外科技活动的覆盖面,推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3)建设实习基地。与云南日报集团、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金软科技有限公司、中船705所积极合作,建立和完善了4个社会实践基地,并制定学生实践制定计划和指导书。目前,已经和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签署协议,将共同建立校内实训和联合研究实验室。
(4)科研训练。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围绕数据与知识工程、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课程、图形图像处理三个方向,同时也带动其他相关方向的建设、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例如dsp技术、软件并行处理、信息安全、生物信息处理等。此外,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导师实验室,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并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及云南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在完成科研项目的基础上,形成毕业论文,申报科研奖励,参加科技作品竞赛,促进本科生教学和科研的良性发展。
(5)课程资格认证与就业。开展“课程实验—资格认证培训—就业”的改革试点,以“数据库设计及应用”课程为依托开展“ibmjava&xmlrelatedtechnology”课程认证,以“分布式计算”为依托开展android课程认证。
4结束语。
课程群建设的改革是等院校课程改革建设的发展趋势。课程群建设能够加强学科内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优化各门课程的内容,能够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紧密结合,更好地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云南大学将努力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成为云南省培养计算机技术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地方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十三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均发生重大改变,与此同时,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较以往明显提高。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网页设计是对平面设计的延续,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一方面可以极大增加网页的内容含量;另一方面,还能显著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目前,在图像化技术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最具有优势的技术之一,受到网页设计人员的青睐。
1.1在即时通信设计中的应用。
网页是一种借助互联网来进行信息传播、功能实现的平台。因此,在网页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通信质量、速度。但是,如果网页的内容比较繁多,存储需求比较大时,就会导致网页功能不能实现,比如出现网页打开速度缓慢、无法打开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即比如压缩实时通信的信息、增加长度限制等。通常情况下,用户利用网络来浏览网页信息时,在下载、读取文件的过程中,需要对音频实时采样序列操作。在网页设计中,图像、文本媒体所占内存空间比较有限,但为了使用户充分了解网页内容,实现广告吸引等,需要有大量的阐述性、介绍性信息,包括文字说明、图片、网页介绍等。此外,在大量的图形、音频文件中,同样会夹杂文本信息。要想确保网页容量处于限制范围之内,同时保证网页的正常浏览,就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即像素调节、控制文本和图形文件的长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处理时,应考虑压缩标准对文件质量的影响。目前,相对比较高的压缩质量为mpeg标准,但jpeg标准在实际应用中最为广泛。
1.2在网络连接设计中的应用。
当网页正式工作后,网络用户会通过多种渠道来浏览网页,访问量会不断增长,同时承载媒体信息的数量也会不断扩张,从而给网络连接带来一定的压力。为了满足传输需求,需要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机技术,实现对媒体数据的压缩和解压。压缩指的是用户在实时数据传输前,在进行压缩,然后再进行传输,这样一来,可以节约传输时间,有效避免出现网络堵塞问题。解压缩则是发生在用户获得媒体资料以后,它主要是先对文件进行解压,然后再实施编辑、存储等。除此之外,为了满足网页用户之间的网络连接,应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建立不同的模型,比如osi框架协议通信,它可以面向多用户进行操作,并且还具有自动纠错功能。
1.3在网页形象化设计中的应用。
在网页设计中,为了确保网页的吸引性、可读性等,需要添加一些因素。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既可以为网页提供设计因素,同时还能利用视频、图像等方式,让网页更加生动、丰富。值得注意的是,在网页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多媒体属于一种加载程序,所以应该适当控制其容量,避免加载过多出现一定的负担,从而设计出更加绚丽、快捷的网页来。
在网页设计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其效果和效率,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2.1多媒体元素格式选择错误。
在网页设计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时,视频、图片等元素的格式选择非常重要,要求其容量小、真实性好。但是,在目前的网页设计中,经常出现视频无法打开、图片不显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浏览器与文件格式不兼容,或是文件比较大,不能有效载入。
2.2视觉元素堆砌。
网页平台包含多种视觉元素,既包括平面视觉构成的'各个元素,同时又包括多种特有的视觉元素,比如多媒体、交互元素、动态等。但是,在网页布局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简单的堆砌,网页布局缺乏规划,缺乏美感。这样一来,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降低网页的吸引性、可读性,从而减少用户浏览量。初次之外,还有一些网页设计片面追求页面的绚丽,缺乏实际内容。
2.3视觉元素与相关应用的冲突。
在网页设计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后,网页会包含多种视觉元素,比如文字、影像、图片等,而浏览上述元素需要通过专门的应用软件,比如浏览器、插件程序等,由于机器分辨率存在差异,进而导致网页呈现与视觉元素本身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用户在观赏flash动画时,则需要安装特点的插件程序。此外,对于不同的浏览器来讲,对于同一网页的视觉元素,其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会出现差异。因此,用户要想获取最佳的视觉效果,需要切换浏览器。
在网页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做好网页设计工作。
3.1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元素。
网页设计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元素格式,避免出现文件太大难以载入或是打不开等情况。比如要尽量多使用图像微缩图,针对无需放大的图片,可以利用相关的图像编辑软件(如photoshop)进行处理,即先重新取样原图片,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图片的大小进行合理调整,最后再保留新图样。对于动画标题,为了节省容量,便于浏览等,可采用静止图片。
3.2将多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起来。
在网页设计中,设计人员不能一味堆砌多媒体元素,而是要充分考虑其艺术性、实用性等。因此,在网页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3.2.1突出主题要素。不管是哪个网页,它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因此,在网页设计中,风格要素与主题内容保持一致,以此为前提,添加文字、动画、图片等多媒体元素,同时确保色调的统一。作为主题要素,还要处理好编排位置,使其成为视觉焦点,同时组合各构成要素时,处理好结构的大小、多少、虚实等。
3.2.2注重网页布局。在网页设计中,可采用“国”字型、flash型、标题正文型等。在规划网页布局时,需要根据信息量的大小来决定。如果信息量比较大,则可以采用拐角型、“国”字型等;对于纲要性的网页,则可以采用标题正文型。
3.2.3适当运用留白艺术。留白、虚实均是网页设计中比较重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在网页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留白艺术,形成层次鲜明、节奏感强的效果,同时化解大量信息内容聚集导致的压迫感,给用户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享受,激发用户的浏览兴趣。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网页设计中,设计人员也将其运用其中,主要体现在即时通信、网络连接、网页形象化三个方面的设计中。为了保障其应用效果,设计人员需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元素、将多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起来两个方面入手,提高网页设计的质量。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十四
研究型的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理论基础,数学模型,算法推导,形式化描述,求解方法,计算程序的编制及计算结果的分析和结论。
要强调的是,研究型论文绝不是从推理到推理的空洞文章。
研究型论文也应有实际背景,也应有到企业和实际部门调研的过程,并在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和资料。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富有创建性的结论。
技术开发型的论文,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及性能分析。
以上内容根据任务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有所侧重。在任务初期的论文,可侧重于设计实现,在任务后期的论文可侧重于应用。但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让读者从课题的原理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性能测试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准确地评判论文的质量。
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一般要分成几个章节来描述。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一篇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论文才是一篇好的论文。
测试及性能分析。
对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测试数据是不可缺少的。通过测试数据,论文工作的成效就可一目了然。根据课题的要求,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也可以在工作现场测试。
在论文中,要将测试时的环境和条件列出,因为任何测试数据都与测试环境和条件相关,不说明测试条件的数据是不可比的,因此也是无意义的。
测试一般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将课题完成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子系统)或应用系统所要求达到的功能逐一进行测试。性能测试一般是在系统(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下,记录实例运行的数据,然后,归纳和计算这些数据,以此来分析系统运行的性能。
测试实例可以自己设计编写,也可以选择学科领域内公认的、有一定权威性的测试实例或测试集。原则是通过所选择(设计)的实例的运行,既能准确反映系统运行的功能和性能,与同类系统又有可比性。只有这样,论文最后为自己工作所做的结论才有说服力。
结束语。
这一节篇幅不大,首先对整个论文工作做一个简单小结,然后将自己在研究开发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或独立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再对自己工作的进展、水平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评论。但在用“首次提出”、“重大突破”、“重要价值”等自我评语时要慎重。
后记。
在后记中,主要表达对导师和其他有关教师和同学的.感谢之意。对此,仍要实事求是,过分的颂扬反而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一节也可用“致谢”做标题。
参考文献。
中外文的参考文献应按照规范列举在论文最后。这一部分的编写反映作者的学术作风。编写参考文献要注意:
(1)要严格按照规范编写,特别是外文文献,不要漏写、错写;。
(2)论文内容和参考文献要前后对应,正文中凡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应加注;。
(4)选择的参考文献应主要是近期的。
毕业设计论文全文一般在3万字左右,其实,字数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论文的质量。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十五
毕业生如何写自荐书?写得一封适合自己的自荐书就如同拿到了一个通行证,看看下面20毕业生自荐书模板。
伴着青春的激情和求知的欲望,我即将走完两年的求知之旅,美好的大学生活,培养了我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更造就了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严谨、踏实和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使我深信自己完全可以在岗位上守业、敬业!我相信我的`能力和知识正是贵公司所需要的,我真诚渴望,我能为单位的明天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21世纪呼唤综合性的人才,我个性开朗活泼,兴趣广泛;思路开阔,办事沉稳;关心集体,责任心强;待人诚恳,工作主动认真,富有敬业精神。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很好地掌握了专业知识,拥有计算机等级三级证书,以及cisco网络工程师证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学习余力的情况下,我还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这使我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
自荐书不是广告词,不是通行证。但我知道:一个青年人,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可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但是我需要您的认可,请您给以机会来证明!谢谢!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十六
摘要:进入21世纪,我们迎来了知识经济大潮,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计算机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是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本人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改革;教学能力;分层教学。
一个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既需要大批优秀的理论型、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中职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它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明确了这个目标,教师就必须具有过硬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才不致于出现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而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又不能令用人单位满意的尴尬局面。下面我就谈谈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差,学生素质有差异。因此教师要具备更高的教学水平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基本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一)教学基本能力,教学要紧紧围绕上课这个中心,备好每一节课是先决条件,因此,备课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为基本能力。备课是教师课前进行的教学设计和准备工作,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教师要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精神财富,就必须感知教材,理解分析诊断处理,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要明确学生培养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要全面掌握教学大纲、技术技能考核标准所确定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准确把握教材内容、重点和难点,确定教学方法。为师之道,贵在善教,一名专业教师必须以精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为核心。上课,讲求一个“精”字,精心设计导语,提问方式和内容,合理地安排环节,学生头脑不是填知识的容器,而是待点燃的火把,正确引导学生,辅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和学生交流。成绩考核“活”,采用多种考核办法和方式,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明白自己的知识欠缺,努力加以学习改进,分析成功、失败的经验。实力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出来的,要想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必须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请教好的教学方法,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艺术的运用。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使学生愉快地接受和完成学习任务所使用的一系列教学方法、技能或技巧,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综合地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思想境界,知识力量和人格魅力,教学艺术的精髓在于轻松快乐的教育,即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得到知识的感染和熏陶。一节课结束之后,要对本节课加以总结,记录成功之处和不尽如人意之处。课后总结能帮助教师迅速收到反馈信息,找出教学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从而为调整教学策略建立可靠依据,使课堂教学不断成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引起共振效应的做法,如一些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新课引入,经过改进更加明显的演示实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方法等,课后认真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记失败之处,没有成功的演示实验,处理不当的重点和难点,安排不妥的内容。记教学机智。要注意自身的个性品质,言谈举止要自然大方,杜绝说方言,讲解事情要有条理,第一,第二,……批评学生不要当众批评,可以私下找学生谈话,起始可询问最近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给予鼓励,加以肯定,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并询问学生在学习上有哪些困难,哪门课程,哪些知识点较薄弱,传授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给学生讲道理,为什么需要学生努力学习,学习作为一种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微笑,多运用常识教育,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的心理状况,找出学生厌学的原因,加以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和学生成为朋友,要热爱这个职业,热爱学生从内心真诚地与学生们相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记学生问题,学生的困难,如知识难点,知识缺陷、思维障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
(二)科研能力,科研是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和经验的深化,科研活动能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三)实践能力,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四)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指引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引导学生突破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范围,从而形成新的技能。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进步。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班级式教学已经逐渐转变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途径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的学习意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进步,带动的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教师可采用如传统模式和多媒体相结合方式,学生可分工协作进行实践操作。
(二)实施分层教学。
课前要认真备课钻研讲课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支持他,培养他,尤其是树立差生的自信心,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更好地投入学习。课前要做到心中有数,询问每一个学生掌握电脑的情况,学生家里有电脑,掌握了哪些计算机操作知识,以前文化课成绩如何,有何特长或优点,学生用计算机主要做什么,观察哪些学生掌握地快,哪些掌握地慢,一类,反应快,但有厌学情绪的,二类,文化成绩较好,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和掌握,但易骄傲的,三类,文化课成绩一般,对上课所讲内容基本能掌握的,四类,反应慢,有较强畏难心理的,对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以后的教学中就可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提高,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保持学习热情,耐心的个别演示辅导,当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后,心中就会有成就感,对于他们取得的进步在全班进行表扬,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渐渐变浓,自信心慢慢树立了起来,在适当的时候,让他们自己来解决困难并强调听课和做好笔记的重要性。
(三)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加强教学互动。
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合作与互动的环节,学生之间的沟通具有很好的互动气氛,不断自我挖掘,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在师生互动方面,教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助为辅,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依此延伸,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互动学习中还有学生与多媒体之间的互动,多媒体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
三、教学评价的改革。
(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内容改革。学生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将学生上机实际操作的考核归纳到总体考核内容中,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学习精神风貌、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都进行综合的评价。
(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改革。
学生在完成阶段性计算机应用学习后对其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不单单从考试成绩单上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打分,而是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学习期间的客场表现进行综合的、全面的、客观的评定,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了新世纪人才培养举足轻重的基础课程,在教学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改革和探索,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节拍,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工作需求的建设性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不断地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智.中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35.
[2]王高亮.对中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3]王红梅,费文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十七
1.学生分组。
由于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存在差异,中职生的基础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按照新课标改革的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全面发展,所以就要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实施分层教学。学校要对每个同学的文化基础、接受能力进行深入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分的组数不能太多,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的组数太多不利于老师的教学。一般来讲,会将学生简单地分为三组,将计算机基础好的,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分为一组;将学习天赋一般的学生分为一组;将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分为一组。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有利于老师的发挥,不必担心学习较差的学生听不懂,也不用担心学习好的学生无聊。
2.目标分组。
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好也有差这就要求老师要给学生设计目标,明确学生的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为每个学生树立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在每一节课上都将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分层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习好的学生也要帮助学习差的学生,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3.授课分层。
由于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不同,在智力和接受能力都不相同的情况下,对学生讲授的知识难度也要分成难、中、易等不同的层次。所以,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讲课内容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学习好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要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学习情况中等的同学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其技能的训练。对于较差的学生,要降低内容的难度,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使其能够理解计算机的主要概念,掌握常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
4.训练分层。
计算机专业教学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实际操作的能力。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培训计划。课堂训练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工具。老师要掌握师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讲解。因此,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每个层次的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训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
5.评价分组。
考核评价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他决定了学生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通过鉴定,了解一段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评价可以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每个同学由于能力的不同,所以,成绩也存在差异,但是,我们不能说他们没有努力学习。所以,我们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标准去要求所有人,这样会打击想要学习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分组与评价,教师是学生的评价者,首先要让学生对自己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老师通过了解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实际操作能力等,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每当有一点进步就要鼓励学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提高。教师在分层评价时要采取不同的评分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分层教学只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在实施一系列的分层方法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成绩、能力等综合素质一定会产生变化。这时,并不是教师摘取胜利果实的时候,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了解学生的文化程度,不断对分层情况进行调整,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结语。
分层教学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但是,无论是哪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要知道,不能仅仅靠被动地听老师讲课,而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知识,进行计算机技能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让学生喜欢上学习,使学生不断进步,进而为国家培养出更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论文篇十八
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学生不仅在专业能力方面有一技之长,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要求,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的能力也就成为了it企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条件之一。
一、课程定位。
教育目的确定了应该培养怎么样的人才,即通过教育希望受教育者成为什么样的人,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某方面特长的技能型人才,根据我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计算机专业英语》是作为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紧密结合学生就业岗位,在培养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上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词汇,能看懂基本的软件产品说明书,电脑系统英语、电脑屏幕提示语、it类英语网站等阅读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基本的专业文献翻译能力,具备简单的英语交际能力。
二、专业英语面临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就英语教学还本着比较传统的模式,主要参照的对象也是本科院校甚至是中学这样的课堂教学理念,而这种教学方法对于高职生来讲教学效果与预期目的相差甚远。高职院校中大部分老师在实施教学时,就是教学生背单词、听写单词,逐句翻译,做课后练习。这样一来,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到课率慢慢的下降,老师自尊心深受打击,也觉得教得累,到后来也难得认真备课,认为学生反正都不会认真学习,长期以往形成消极的课堂氛围。就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英语教学班级规模较大。
由于地缘因素、民族政策、生源因素等问题,原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需求,语言的教学应该是小班教学效果较好,最好控制在25人以内,这样老师在掌控学习过程中可以起到有效控制,学生参与度也会提高,学习的效果可以得到及时反馈,以免出现英语水平差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又觉得进度太慢,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将教授的知识合理全面的使学生吸收,这样明显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人才培养目标也越来越远。
(二)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率低下,整体氛围不活跃。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语言交际活动几乎等于零,对于语言的学习,课堂上要多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而不是一味的听取老师讲。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要重视的是要备学生,在知识的准备上要适度。不能产生学生觉得知识点太多而记不住,老师也讲得多但是没有重难点。
(三)师资力量薄弱。
以上叙述的现状其实与专业英语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密切相关。在报送教学任务时,对于专业英语老师任教条件没有严格筛选,而任教老师的专业可能也不对口,有些甚至是应届毕业生担任教学团队的组长,或者没有教学团队,无法开展教研活动;其次,某些高职院校对于专业英语老师的校内外培训非常少,加上学校也不愿意花经费在这方面对老师进行专业能力提升,也不重视相关方面的教材编写、教改课题。这样,专业英语的教学始终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四)教学形式单一,方法传统。
在同学们眼中,大多数学生认为专业英语课非专业核心课程,而加上学生学习不主动,英语底子较差,老师也不过多的干预,使得课堂只是走过场。所以,正是因为没有对其重视,在教学改革方面一直没有进展,教学方法老套,没有新意,很多老师备课也懒于做课件,在课堂上一味灌输词汇,逐句翻译,很少互动甚至没有互动。
按照“稳健推行、求真务实、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推进专业英语教学改革,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多采用流媒体、视频、音频等手段调动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使学生学会用英语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为目的;以加强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一)改革教学课堂角色转变。
作为教师承担着多种角色,不仅是学生的朋友,也是很好的榜样,标杆。但在课堂中,教师应该认清自己的作用,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要起到主导的作用,所谓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就是告诫君子教学,不是直接灌输知识,而是创设情境,言此而意彼,让学生感悟、发现,从而得到教师“举一”而学生“反三”的教学效果。同时,老师也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灵活运用教材,重组教材内容,选择对学生最有用也最能接受的知识进行讲解。
(二)建立师资培训通道。
学校应该加强专业外语教师培训,给教师提供时间和机会参与培训、学术交流、进修以及科研活动。
(三)开展网上资源平台建设,教师上课施行录屏。
教师在课堂中录制的教学视频课后共享到学生群,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下载相应教学视频。同时,建立网上资源平台以供学生自主学习,拜托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四)学校建设校本教材。
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高职培养目标的教材。同时,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水平和专业特点自编校本教材。当今,信息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it市场,及时掌握计算机最新技术,专业外语的学习丝毫不能怠慢。
参考文献:
[1]杨英,陈永杰,石爽,阎峰.高校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xx(18).
[2]甘媛.高校专业外语的课堂教学研究[j].品牌(下半月),20xx(06).
[3]解晶,郑琳靖.关于提高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探讨[j].价值工程,20xx(23).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71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