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的心得(优质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18:03:12
学习论语的心得(优质22篇)
时间:2023-12-06 18:03:12     小编:琉璃

可以梳理思路、提炼核心,提高表达和思考能力。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建议。总结范文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一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做公务员首先是为老百姓办事的。那么古人对于士有什么要求吗?有。在这里曾子为出来作士的人提出了最起码的要求。他说,出来为大家做事的人,不可以不洪毅,“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坚毅、坚韧、有百折不回的`气概和毅力。一个知识分子,走上了仕途,首先要志向远大,即所谓弘大,立大志向,办大事,办好事,坚定不移地向前走。为了老百姓,目标再远,困难再大,也绝不动摇。而且要把自己担负的责任看作是天职。这里的标准是什么?当然是仁,以推行仁政为己任,这是最最重要的。为了推行仁政死而后已!

所以当官的不要怕担负责任,你不愿意担负责任就不要当官。当官的就要推行仁政,施仁政,爱人民,用仁德来管理百姓,用仁德来要求自己,用仁德来作为自己为官的原则和检查衡量能力的标准。在曾子看来,要享福别做官,要发财别做官,不能任重道远,不能吃苦耐劳,不能一丝不苟地为国家办事,为老百姓办事,不能实行仁政的人,真的不如回家卖红薯。人都是要死的,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死,,一心一意地为老百姓办事的人,死了才没有什么后悔和遗憾,才能做到死而后已,否则就是行尸走肉,不配士这个称呼。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二

我读完《论语译注》,也算是对《论语译注》有了些了解,还有了些兴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学问又有思想,一部《论语注释》流传至今好几千年,被人们捧若圣经,怪不得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欢的莫过于德行优异的颜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样。我喜欢的既不是以德行见长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语见长宰我、自贡,更不是大政治家冉有、季路和文学家——老挨批评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华了。别看他的笔墨不多,但他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了。孔子对他的评价是: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就是说公西华很善言辞,如果他生活在现代,就应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当上外交部长了。据说他当年白净的脸上长着有型好看的络腮胡子,比此刻的电影明星还帅啊。像他这样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男人,即使没有得到孔子的重用,在当时,怎样着也算得上是个性得体的了吧。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从这段故事里可看出,当年公西华在那个大家庭中扮演着什么样的主角了吧。受欢迎,那是不用说的。不然分米的人怎样主动要求给他家那么多米富贵,那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他已经到了“乘肥马,衣轻裘”的程度,在那时还有几个比他更富的此刻又有多少人开着宝马穿着裘皮大衣的在史书上,似乎没有记载公西华家世的。也就是说,他绝对不是“富二代”。公西华的富贵,就应与他的潜力与才干是分不开的吧。再看他对他自己的看法:

“非日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再看孔子对他志向的评价:

“宗庙回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自贡问曰:‘乡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下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三

通过学习于丹《论语》心得讲座和董事长《致全体党委委员的一封信》,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今年星会议的主题是"如何进一步增强对企业的忠诚度,对文化的认同感"。11月份董事长专门致信全体党员委员,提出"做事先做人,治企先修身",并且推荐全体骨干观看于丹《论语》心得讲座,希望大家"修己以敬,内省不疚"。为何临近年终,董事长不谈如何创利,如何加强管理;反而要谈忠诚度,文化认同感,我认为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董事长在《致全体党委员的一封信》高屋建瓴的指出最大的风险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我们自身。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在高速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与企业发展背道而驰的事情。如有对企业不忠诚的、有居功自傲、有不思进取,有抵御不了诱惑。这些现象都需要我们修己以敬,修身立德,修己以治企业,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想这才是我们董事长《致全体党委员的一封信》的良苦用心。因此,我想首先谈一谈自己对学习论语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通过对于丹教授《论语》心的讲座的学习,使我感觉到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领导者。我们骨干要秉承"修身持家治天下"的使命感,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坚强的意志力。"修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很高的地位。儒家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等,都是强调领导者要注重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陶冶和完善。

领导者要使员工信服,一要"敬事",即要有敬业精神。二要"克己",要自觉地约束自己,克制私欲,行正道,不做一切非礼之事。三要"不骄",在企业取得一定绩效时,不沾沾自喜,千万不可随之骄傲起来,满足于现状。四要"宽众",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五是"知礼"。不管在工作中或生活中,无论是对直接公众或是间接公众都坚持恭敬、诚恳、有礼貌。

修身是搞好企业是万事之本,我们骨干只有全方位修炼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上稳操胜券,立于不败之地。

去年在普瑞会议上董事长提出了集团公司发展规划,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蓝图,然而前途是光明,但道路亦非常曲折,如何克服困难,亮剑争赢,这就需要集骨干队伍的精气神,聚我们企业魂。正如我们常说的三流企业靠老板,二流企业靠制度,一流企业靠文化。要完成发展规划,必需要让企业文化统领我们的心志,建设一只团结廉洁的骨干队伍。

接下来,我谈一谈为何要加强企业文化认同感。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它包涵了企业的精神、宗旨、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最高目标、行为规范、形象标识、产品品牌与立业使命等基本内涵和功能,可以说企业文化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企业家们从自身的实践中体会到,创建企业文化是用心锤炼的过程,自醒自悟比学习借鉴还重要。

所以,我们每个员工,应该用企业文化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行企业文化。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宣贯企业文化的排头兵。而我们企业文化无论如何都要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去,即让企业文化落地。

最后,我谈一谈自己对企业忠诚的理解。

在企业里,什么是忠诚?我认为,在一个不断追求发展的企业里,忠诚同样也是品性、灵性和韧性三者的有机结合。在企业里,忠诚是服从于企业的价值观,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忠诚是出色的理解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完成使命所必须具备的手段;忠诚又是不随波逐流、百折不挠的意志,是一种面对困难"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良好心态。一个员工,只有同时具备了这几方面的品质,才谈得上"忠于职守、忠于使命",才能为建设和发展企业发挥作用。否则,所谓"忠诚"只能是一句空话。

如果努力去培养塑造自己的品性、灵性和韧性,提高自己的忠诚度,那么,不论你在哪个岗位上,都一定会创造出色的业绩,为企业作出贡献。对企业来说,一个以优秀的品性、灵性和韧性为企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就是英雄,是一个忠诚的员工。

因此我作为一名员工要司其职,要忠诚,忠诚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忠诚全体员工,忠诚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的主要表现就是自己工作让他们放心,忠诚全体员工就是自己工作让他们满意。

xx人对我寄予厚望,我想我也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回报。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四

《论语》是中国的“四书”之一,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所谓《论语》,即孔子及其弟子编纂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判家,还是我国第一个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

《论语》一书是孔子学说的体现,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即“爱人”这是孔子认为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

其中几则令我印象颇深。

第一则当然就是开篇第一章的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嘛!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嘛!多么勤奋的人,多么乐观的人,多么大度的人,这样的人不为君子谁为君子?这值得我们学习。学后复习,不仅会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会从旧的知识中领悟到新的东西,就是“温故而知新”,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而来,大家在一起讨论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学习,真的是很快乐。别人不理解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们没有必要去为此恼恨、恼怒,应该用宽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别人,去原谅别人,这样的人才可以被称得“君子”。

孔子不仅仅是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则: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谦虚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说所做有很多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如此重要的伟人,还说出如此自谦的话,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还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即如果一心一意培养仁德,就可以消除恶。的确,品德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会使一个人丑陋、恶毒,甚至会让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会让一个人美丽、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见,培养仁德是很重要的。

《论语》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书,不仅仅是现在,甚至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后,它都会激励着人们不断的积极进取,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五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翻译: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贵却不骄傲,怎么样?”孔子答道:“可以,但还不及贫穷而快乐,富贵而好礼的人。”

子贡说:“《诗经》中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答道:“赐啊,这才可以和你谈《诗经》了,告诉你过去的道理,才能懂得今后的东西了。”

体会:贫穷却能做到不奴颜媚骨,不违心地趋炎奉承别人以求得物质收获,算是一种自尊自爱而略带清高的表现,但我认为这只是在别人面前固执地维护自己残损的名誉与形象,或许是人性中的倔强与要强支配着他们决不低头的行为,当然,这些人或多或少值得人们尊敬,因他们的不屈,给我们带来可欣赏的灵魂,比起那些彻底“堕落”的小人,这些君子让我们同情,甚至颂扬他们的事迹,期求人们追逐他们走过的路,永不出卖自己的灵魂。而“贫而谄媚”的众生便成了大家声讨鄙夷的对象,痛斥他们恶劣的行径,蔑视他们的卑躬屈膝、苟延残喘,继而非要将丑恶和黑暗揭示出来,抖搂在明晃晃的阳光之下,暴露在赤裸裸的愤恨之中,给一张张嘴谩骂和斥责的理由,顺带给人们一个谆谆教诲的好机会。既满足了我们居高临下、感受自己高贵灵魂的渴望,又好似成功地教化了社会的阴暗面,给了自己“不得不接受的”成功。

相对贫穷,富贵则更具危险性。因为这个社会,毕竟多数还是默默无闻,整天为生计奔波的小人物,也因了中华民族千年流淌的血液中一种微妙的嫉妒和自恋因子,还带着一点点阿q的精神因素,现世的人们便对富人有着无端的嗤之以鼻又强烈向往的矛盾情感,所以,就算你身价千亿依旧不彰不显,也会迎来他人异样的目光。不用多说,总有人怀疑你的发家史是否带着灰暗,总有人妒忌你的家财万贯,还会有人觊觎你的钱财、你的房、你的车,总之,不会有人正常地理解你,而且现在又净是开煤矿,用他人无辜的鲜血“装饰”了他们自己的行头摇身一变成了暴发户的道德败坏的俗人。这样人们就更有理由暗暗斥骂了。其实大多数富人并不骄傲,甚至胆怯,生怕别人知道他的家境,还到处装穷,就是因为他们熟知中国人这种自己得不到就憎恨得到的人的阴暗心理,也知道命贵易遭抢,才会产生与古代截然不同的可笑现象。

究其原因,“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种曾经崇高的美德现在已不受用,时代变了,民风在变,人心在变,在一颗蒙尘纳垢的心灵上,剥落的是逝去的纯朴与美好,裸露的是冷漠麻木,自私扭曲的灵魂。它也没有了实在的意义。

本来写在这里便想止笔。因我觉得自己已偏离了轨道,怕再写下去会写出更偏激的话来,但忍不住还想谈谈“贫而乐,富而好礼”。

安贫乐道,怕是自古至今最为高尚的情趣了。安于贫穷的人应是超脱的人,不在乎别人的想法,不在乎自己的困窘,依旧安然享受这生活,这番淡定从容几近绝迹。独居简陋的卧房,点一盏幽暗的油灯或是燃一支摇曳的蜡烛,在这微弱的灯光里沉醉地读书,忘了狭小的空间带来的逼仄感,仿佛置身空旷的原野,蓝天、白云,随手可及的花的芳香,风的哀愁,还会有什么烦恼?又或在竹林间搭一木屋,清晨,品一壶香茗于婉转鸟鸣间,聆听竹声悠扬,风清雨落,纵使生命在此远逝,又有何憾?我想这就是我一生的追求罢。如果“贫而乐”是宁静的昭示,那么“富而好礼”便是豁达的体现。一个人,乐于施舍,乐于奉献,那必是一个真诚的君子。在遵从礼仪之外,他们将自己的交与大家分享,或是为了接济,或是为了救急,但决不会是做秀或以此显摆,他也会是一个精神层面丰富的人,他的幸福感会远远超过我们,因此,我同样欣赏这一份大方与关怀。虽然终我一生也可能无法达到这高度,但我至少会乐于享受生活,珍惜来之不易的每一分,每一秒。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六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应该言行一致。但是,当今社会,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我们在今天读《论语》就应该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且不说要我们以竭心尽力、诚实可信、学而时习之来要求自己,当今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够每天沉心静气,思考自己一天的作为?忙碌似乎是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们看似每天在为理想奋斗,但其实却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谓的忙碌中虚掷了青春。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顺应内心的?今天,我们也许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们至少应该在脚步匆匆之际,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调整一下忙碌的方向,让自己的目标更明确。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穷而不谄媚需要无尽的骨气及傲气,富有而不骄傲自大则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做到这两点已属不易,更何况安贫乐道、富而好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又有几人?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是否能够耐得住寂寞,不趋炎附势、沽名钓誉?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应该反思、拷问自己的问题。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能够激发我们实现目标的动力。自己有了过错,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纹饰、狡辩,而是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过错不是没用无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体现。只有能正视错误并勇于改正的人,才能够寻找到生活与学习的真谛。

“夫子温良恭俭让”。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赞誉,这五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到如今虽然表面上还在被大家赞誉,但其实很多人的内心并不以为然,认为现在还这样是会吃亏的。但我觉得,这五种品德,体现了人的本性之美,不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我们修身养性的标准,是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的美德。

《论语》学而篇的十六章每一章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在我们现在更侧重于知识学习而忽视品德修养的时代,更能给我们带来启示。我们应该静心沉入其中,远离尘嚣,返璞归真,寻找圣人留给我们的生活、学习之真谛。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七

孔子主张勤俭而爱人。勤俭爱人体现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张轻徭薄税,弟子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他愤然宣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他主张治理国家“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论语太深奥了,我也看不太懂。听妈妈说,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通过论语我知道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质是现在人中少有的。他教会我们如何接人待物,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

他能被我们后人称为“圣人”那都是他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累积的经验和思想,跟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八

《论语》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的弟。及再传弟。对孔子及其弟。的言行的记录,其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的《学而》篇就向人们讲述了关于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特别论述了怎样做人的为人之道。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还记得刚买电脑那阵儿,本来狭小的寝室一下。多出了五台电脑,每个人都想把。机放在自己的最方便、最安全的地方。而每个人对电脑的使用时间和方式都各异,为此寝室里经常发生冷战,电脑布局模式不断更改,弄得寝室没有一丝“温暖”,闷得人难受。后来我们冷静了下来,试着为对方考虑,大家彼此道了歉,都做出了让步,最后寝室形成了统一的作息时间,为了共同目的,我们终于和好如初,又是好姐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是危险的。《论语》中这句格言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和牢记。学习型社会不但要求我们终生学习,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在大学四年里,我们或许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我们学习中的思考却不够,对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的探索更相当缺乏。我想我们大学生需要用更多的实践来检验我们的知识。

今年暑假,我随着我院三下乡队伍到了开县(全国的贫困县之一)。尽管只有短短的七天时间,在那里的每一幕都牢牢留在我心里,让我真正看见了贫困山区的经济、教育现状。有一个乡教学设施极差,没有书桌、椅。、图书,教师缺编严重达200余人,有些学生上学每天要走四五个小时。有的村小每学期只能上一次计算机课,有些孩。每一次都会走上半天的山路,学习三节课后再走回去。他们中不少孩。因为贫困等原因而辍学。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论语》就是文化经典之一,学而思,思而学,必定有益。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九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意思是: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

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也就是个人的价值观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十

通过学习《论语》,提高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现在结合自身情况,谈谈个人的读书心得。本文是《论语》学习的心得,欢迎阅读。

《论语》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此文来源于本站的弟此文来源于本站及再传弟此文来源于本站对孔此文来源于本站及其弟此文来源于本站的言行的记录,其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的《学而》篇就向人们讲述了关于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特别论述了怎样做人的为人之道。在《论语》学而篇的学习中,我颇有感受。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还记得刚买电脑那阵儿,本来狭小的寝室一下多出了五台电脑,每个人都想把此文来源于本站机放在自己的最方便、最安全的地方。而每个人对电脑的使用时间和方式都各异,为此寝室里经常发生冷战,电脑布局模式不断更改,弄得寝室没有一丝“温暖”,闷得人难受。后来我们冷静了下来,试着为对方考虑,大家彼此道了歉,都做出了让步,最后寝室形成了统一的作息时间,为了共同目的,我们终于和好如b初,又是好姐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是危险的。《论语》中这句。

格言。

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和牢记。学习型社会不但要求我们终生学习,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在大学四年里,我们或许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我们学习中的思考却不够,对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的探索更相当缺乏。我想我们大学生需要用更多的实践来检验我们的知识。

今年暑假,我随着我院三下乡队伍到了开县(全国的贫困县之一)。尽管只有短短的七天时间,在那里的每一幕都牢牢留在我心里,让我真正看见了贫困山区的经济、教育现状。有一个乡教学设施极差,没有书桌、椅、图书,教师缺编严重达200余人,有些学生上学每天要走四五个小时。有的村小每学期只能上一次计算机课,有些孩此文来源于本站每一次都会走上半天的山路,学习三节课后再走回去。他们中不少孩此文来源于本站因为贫困等原因而辍学。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论语》就是文化经典之一,学而思,思而学,必定有益。

作为一名教师已不是第一次与《论语》打交道了,《论语》在我看来像是一位变幻莫测的朋友,每次接触都使我有不同的感想,更有新的发现。这个假期在校领导的建议下,我再次走进《论语》,与它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读到这,我犹豫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以德报怨是大度是豁达的表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里孔子又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他有负于你,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他,去处理这件事,但是你要留着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馈那些真正有恩于你的人!

孔子说:“天人合一”。于丹老师解释说这种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身为一名教师,那么我的和谐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和学生在我看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组合,而不是对立的组合。

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张张稚嫩渴望知识的小脸,他们年龄还小,思想尚未成熟,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慢,这就要求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心态平和,而且要对他们有信心,能够发自内心的肯定他们。在我的职业道路上,我也会抱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与同事和平相处,做好我的本职工作。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一个教师的心灵思想直接影响一批学生的思想观念。于丹老师在“心灵之道”中这样说道:“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而且要用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弥补遗憾。”因此我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即使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降临,我也要尽量平静自己烦躁的心情,不把自己不良的情绪传染给学生。因为我坚信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尽快的过去,这样我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我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还要把这种好的心态传播出去教育学生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要使他们明白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坦荡荡的胸怀。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所以无论对朋友领导还是家人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最美的境界。

孔子有这样的。

名言。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意思是说别人不了解你,嫉妒你、攻击你,你也不恼怒,而是时常反省自己,我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与其浪费时间去反击别人的指责,倒不如埋头做自己的事,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实和完善自己。要坚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孔子曾说过,看一个射箭手技术的高低主要是看他是否射中了靶心,而没有必要非要到靶子后面去看看他是否射穿了靶子没有。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对他人不能太苛刻,宽容别人其实更是宽容自己。

人生在世,总是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总会产生各种不快与摩擦,在处理问题上,有的人会三思而后行,而有的人却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害人又害己。有的时候我们宽容了别人,别人就会宽容我们,善待我们;而我们对别人苛刻,别人也会反过来以更加恶劣的态度来回击我们。让我们用宽容对待身边的人吧,这不是消极或懦弱的表现,而是真正的君子之度,是大家之风。

是《论语》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对工作燃起了新的激情,它教会我最多的就是宽容。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需要理解。宽容是催化剂,可以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宽容是润滑剂,可以调节关系,避免碰撞;宽容是清新剂,会令人感到舒适,感到温馨,感到自信。宽容是一种豁达的风范,更是一种幸福。它是一盏绿灯,帮助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通行。选择了宽容,便选择了财富!读懂了《论语》,便读懂了人生!

通过听朱先生的课,对《论语》乃至整个儒学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孔子的确是了不起的圣人,同时也认识到儒学与佛法大有相通之处。以下就学习体会略谈数端:

一、以前虽然对《论语》并不陌生,但过去的理解非常浮浅。主要原因是态度与方法不正确,朱先生曾讲过,读《论语》,首先要把态度摆正。孔子是圣人,自己是凡夫,对圣人要有至诚的仰慕与崇敬。《论语》是传道、修行之书,仅靠逻辑分析、考据论证之类的现代学术方法是不能得门而入的,要靠真诚心去感通圣人之志。圣人的心是纯然天真之心,圣人所讲、所传,无非也是这颗真心,我们只有发起真诚心,超越纠缠我们心性的世俗心,才能与圣人感通。如果真的能这样,则《论语》就能不读自通,王凤仪善人就是这样的例子。其次,《论语》作为修行书,处处体现着实践精神,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学《论语》不是靠嘴巴,而是用行动,要把圣人的思想落实在实践中,落实在工作与生活细节中,特别要落实到家庭生活。一位居士曾说过,有的人在工作单位上是君子,可一回到家里就成了小人。修行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家庭是修行的第一道场,要在家庭生活中化禀性,去习性,格物至知。这很不容易,学生在这方面做得很差。

二、学佛前读《论语》,都是为了学术研究。读来读去,总感到这本语录体著作非常琐碎,多是一些道德教训,搞不清其主旨是什么;对书的结构、层次也不清楚。听了朱先生的课后,才明白了这些问题。儒家学问的根本是心性,此心性也称为明德、天命之性、诚、明、天等,王阳明称之为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论语》中则多称之为仁,仁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真正的主人,只是凡夫把它迷失了。夫子之学,就是一个仁字,此仁即夫子之道,夫子一生的工作,是使众生复归仁性。钱穆先生《孔子传》说:“其生命,其年岁,其人,即全在志学好学志道乐道之无尽向往无尽追求中。其所愤,所乐,亦全在此。此以外则全可忘。……故孔子毕生……其实则只是一志学志道好学乐道之人而已。”(61页)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释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个“一”其实就是仁,曾子为什么解释为“忠恕”呢?仁是道之体,忠恕是道之用,道体难以言传,故曾子从用上说;而且,忠恕也是进入仁体的门径。只要弄明白了仁这个根本问题,《论语》就容易懂了,《论语》全篇,其实都在讲这个仁字。

夫子之学是形而上的仁与形而下的伦理规范的合一,儒家的道德是德性与德相之合体,仁作为德性,是无私无我的,伟大的,具有浩然之气,是道德之本体;而德相则是德性的具体表现,是各式各样的规范,是道德之现象。作为本体,德性永恒不变,不论什么时代,人的德性都是相同的;而德相则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孔子的仁学,体用一如,即事即理,体现了宇宙人生的中庸之道,为中华文明建立了根基。但近代西学传入后,中国人的道德观只涉及到德相,德性却失落了,这样,德相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剩下一个空壳。现在,这个空壳也不复存在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道德的时代,自古迄今,道德之沦丧无过于今日。而道德重建,也只有复归德性,才能成功。

听朱先生的课还有一大收获,就是弄清了《论语》全书的结构与层次。先生认为《论语》是根据《周易》编排的。学生对此感到很新奇,通过先生的讲解,深感此说确实很有道理。在此基础上,学生从自己所研究的美学专业角度,把《论语》当作一部美学书,因为仁就是真善美慧的合一,当然也是美的本体。从这样的角度理解,则第一篇为大道之美,道为乾、为体,第二篇为大德之美,德为坤、为用,第三篇为礼乐之美,礼乐以仁为体方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第四篇则为大仁之美,第五篇为涵养之美,第六篇为内省之美,第七篇为师道之美,第八、九两篇为德行之美,第十篇是夫子的气象风度之美。而每一篇,又分若干层次,如第二篇18至21章讨论政治结构中君主、大臣、士、师各自的职分,说明诸方面结合起来,政治才能和谐。这些都在讲课分析得很清楚,这样,整篇《论语》的文脉就一目了然了。

三、先生在授课中还介绍了王凤仪、刘友生、谭荣清的学问与德行,学生看了一些的资料,很受教育,得到很多的启发。首先,王凤仪是儒家血脉的传承者,是儒家学说的大实践家。近代以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学的传入,知识界尽吹西风,儒家学说被歪曲并倍受打击。然而,“礼失而求诸野”,在此危难之时,草根儒学家王凤仪先生领导的道德运动异军突起,并再传至刘友生善人于当代,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形成了具大的社会影响。然而从那时至今,知识界对此一直盲然无知,毫无反应,这说明近代以来,知识界不曾有过真正的学问。王凤仪先生是儒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人物,他出现在西方思想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说明儒家思想家完全能够适应于当代社会。其次,王凤仪的实践与理论,也说明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心性之学是真理,是具有实证特点的真正学问。王凤仪并没有读过书,他的学问,全从自己的天性(仁、明德、良知)中流现出来,此天性人人皆有,是真实的存在,不管体验到与否、发现与否,它都“客观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是一般人都被禀性与习性所控制,为恨怨恼怒烦所染污,这种天性便不能显现。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做格物至知、诚意正心的修证功夫,就能得到真实的受用。最后,对王凤仪的学问(包括整个儒家学问)与佛法的关系,也要有清醒的认识。王凤仪、刘善人虽然也谈到过佛法、成佛等问题,但其学说只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属净业三福中的第一福),修到最高水平也只是命终后升天,是不能出离三界的,更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其学说没有达到缘起性空、能所双遣、绝待圆融的层次。有的人说,你连人都没有做好,修佛能成功吗?若论通途法门,靠自力断惑证真,则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这种说法并不适合念佛法门,净宗一法,以信愿感通佛的愿力,临命终往生西方以出离三界,往生的基本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高的要求。故《观经》下三品往生者都是恶人,这正说明信愿力、佛力的不可思议。但现在有人把儒家学说(甚至《。

弟子规。

》)当成往生的条件,这种知见是大有问题的。但另一方面,念佛人也要认真学习儒家学说,实践王凤仪先生的学问,这能够培养我们真诚心,格物至知以对治习气,化禀性去习性以复天性,这都有利于增上我们的信愿力,有利于增高往生品位。

四、通过学习《论语》,对孔子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孔子本人的形象应当是什么?二千多年来,夫子被不断解释、演绎,形成了各各不同、差别巨大的形象系列,曾被称为至圣先师,也曾被称为丧家犬。这是一个解释学问题,佛法则称之为唯识所现。孔子的形象是由解释者心性境界水平决定的,人们所看到的孔子的形象其实是自我心象的外显。通过学习《论语》,真切感受到孔子是一位超凡脱俗的圣者,也真切感到所有语言都不能完美地描述他,贤者颜渊倘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站得多高,就能看到孔子有多高。所有学问之中,只有佛法才是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只有从佛法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儒家,正如张商英所说:“吾学佛,然后知儒。”同理,学佛然后才能识夫子面目。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认为夫子是儒童菩萨,并说:“使夫子而生竺国,必演扬佛法以度众生;使释迦而现鲁邦,必阐明儒道以教万世。盖易地则皆然。大圣人所作为,凡情固不识也。”大师道眼圆明,境界不可测度,我们当仰信祖师之言,不以凡情测度夫子。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巨大的,听朱先生讲课也是非常愉快的,期待着先生讲后十章,还有《大学》、《中庸》等。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十一

出自『论语·雍也』。

鲁哀公问孔子:您的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答复:颜回特别好学,他从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也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可不幸的是他短命,已经去世了。自他死之后,我再没见过哪个学生比他还好学。

映寰心得:不迁怒,是不怨天尤人,先找自己的不是,值得点赞;不贰过,是吃一堑长一智,不在同一处第二次栽跟头,更值得点赞。孔老夫子表扬颜回的不迁怒、不贰过,我叫它两不原则。两不原则应该成为我们做事、修身、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真正做到了,就会少犯错或者不犯错。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十二

在这一周的学习过程中,自己真是汗颜,不学则以,一学才发现自己真的是才疏学浅,对于经典中的很多字的读音不知道,有些字干脆就不认识。几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读不顺畅,反复听,反复读几遍之后才算是能够顺利的读下来。虽然有译文,但对其原文的理解还是有诸多的不清不楚的地方。于是开始查资料,听群里各位老师的分享和导师的讲解,才渐渐明晰其中内涵。

虽然我才刚刚开始了解儒家思想的精神,但是我已深感其思想的深邃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自己是名中国人感到深深的自豪和骄傲!

一周的学习下来,自己的感触也颇多。在这一篇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做一个有德之人,而这个不是从知识或书本上获得的,更多的是在人生的体验中以及做人做事上历练出来的。

总结自己的前半生,在德行修养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最缺乏的就是"五日三省吾身",直到自己的生活出现问题才开始反思,去了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才开始不断地学习和自我修正,通过学习《论语》的学而篇,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的:践行,而践行也是为了更好的去付出,去服务大众。也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提升,而非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系统。求同存异才是共同发展和进步的意义。

杨教授讲到"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反复读学而篇的时候,我体会到:这个"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关系该如何相处。而这个关系最早的根源就是我们跟父母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跟父母的关系和睦融洽了,我们跟世界的关系也就和谐了。所以孔子一再强调"孝悌".父亲是天,是阳性能量的代表,是力量、创造力的象征。母亲是地,是阴性能量的代表,是承载、接纳的象征。这两种能量都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与父母的连结顺畅也就表示我们的阴阳能量的平衡。而这样的平衡状态下,我们对外,不管是和同学朋友的关系、还是和同事领导的关系都能自如应对。如此,人与人相处就不是表面的花言巧语,阿谀奉承了、心口不一了。

而当今很多人的财富、疾病、人际关系以及亲子关系的问题,追根溯源几乎都是自己和原生家庭,也就是和父母的关系的问题上。可见,孔老先生早在2千多年前就已经看透了这个问题。现在的教育界也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如果能把咱们的儒家文化更早的、合理的渗透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那我们国家必将繁荣昌盛。

当然原生家庭也只是一个基础,自我的修行还是靠自己的毅力和决心。这个过程中也是需要不断的反省和觉察自己的。这也是为了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心,因为心正了,行自然端。

"君子立本,本立而道生"我们生命中几乎所有的痛苦都与"道"有关,万物皆有道,道跟法律、道德都不是一个维度。人人都应该行在"道"中。这个"道"在世间一切事物上运行,比如我们的身体,生命、做事,家庭、关系,施与受、财富、事业,心思意念,命运等等。我们生命的一切都在"道"中运行着。

如果我们没有行走在道中,不论是身体、做人、做事、修行等各个层面就会出现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来给我们找麻烦的,而是一个个的信使来提醒我们,告诉我们有问题了,需要去修正,他们只是生命的信使,万物与宇宙之爱经由他们把信息送给我们,好让我们去看见问题处理问题,当我们能够明白这些提醒并去修正了,问题也就不存在了,继续回到了"道"中,一切就会很舒服,很自在了。如果我们每个人做人做事抓住那个仁德贤良的根本,让它在心中竖立起来,才能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有了这样的一颗心,做事就会遵循事物的本质及规律,而不是因追名逐利而忘了根本。

有了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这样的德行之后也需要运用好,那就需要"礼",而这个礼以恰到好处为可贵,也是我之前提前想到一个词"界限".有了这个界限,我们会知道什么是自己可以承受的,什么不是,这样也就会知道哪些事情自己可以做,哪些不可以,或者暂时不是合适的时机。而一旦超越了这个界限,自己也将同样的承担后果,而这个后果可能往往超过自己的承受力,伤人伤己。也就失去了"和"的意义。"。

总之,有了学习的方向和态度,有了德行的标准,接下来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只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自己内在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且稳定,那么,接下来就可以更好的去了解他人,服务社会!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十三

通过学习于丹《论语》心得讲座和董事长《致全体党委委员的一封信》,我感触颇深,受益非浅。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今年星会议的主题是“如何进一步增强对企业的忠诚度,对文化的认同感”。11月份董事长专门致信全体党员委员,提出“做事先做人,治企先修身”,并且推荐全体骨干观看于丹《论语》心得讲座,希望大家“修己以敬,内省不疚”。为何临近年终,董事长不谈如何创利,如何加强管理;反而要谈忠诚度,文化认同感,我认为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董事长在《致全体党委员的一封信》高屋建瓴的指出最大的风险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我们自身。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在高速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与企业发展背道而驰的事情。如有对企业不忠诚的、有居功自傲、有不思进取,有抵御不了诱惑。这些现象都需要我们修己以敬,修身立德,修己以治企业,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想这才是我们董事长《致全体党委员的一封信》的良苦用心。因此,我想首先谈一谈自己对学习论语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通过对于丹教授《论语》心的讲座的学习,使我感觉到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领导者。我们骨干要秉承“修身持家治天下”的使命感,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坚强的意志力。“修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很高的地位。儒家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等,都是强调领导者要注重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陶冶和完善。

领导者要使员工信服,一要“敬事”,即要有敬业精神。二要“克己”,要自觉地约束自己,克制私欲,行正道,不做一切非礼之事。三要“不骄”,在企业取得一定绩效时,不沾沾自喜,千万不可随之骄傲起来,满足于现状。四要“宽众”,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五是“知礼”。不管在工作中或生活中,无论是对直接公众或是间接公众都坚持恭敬、诚恳、有礼貌。

修身是搞好企业是万事之本,我们骨干只有全方位修炼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上稳操胜券,立于不败之地。

去年在普瑞会议上董事长提出了集团公司发展规划,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蓝图,然而前途是光明,但道路亦非常曲折,如何克服困难,亮剑争赢,这就需要集骨干队伍的精气神,聚我们企业魂。正如我们常说的三流企业靠老板,二流企业靠制度,一流企业靠文化。要完成发展规划,必需要让企业文化统领我们的心志,建设一只团结廉洁的骨干队伍。

接下来,我谈一谈为何要加强企业文化认同感。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它包涵了企业的精神、宗旨、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最高目标、行为规范、形象标识、产品品牌与立业使命等基本内涵和功能,可以说企业文化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企业家们从自身的实践中体会到,创建企业文化是用心锤炼的过程,自醒自悟比学习借鉴还重要。

所以,我们每个员工,应该用企业文化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行企业文化。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宣贯企业文化的排头兵。而我们企业文化无论如何都要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去,即让企业文化落地。

最后,我谈一谈自己对企业忠诚的理解。

在企业里,什么是忠诚?我认为,在一个不断追求发展的企业里,忠诚同样也是品性、灵性和韧性三者的有机结合。在企业里,忠诚是服从于企业的价值观,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忠诚是出色的理解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完成使命所必须具备的手段;忠诚又是不随波逐流、百折不挠的意志,是一种面对困难“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良好心态。一个员工,只有同时具备了这几方面的品质,才谈得上“忠于职守、忠于使命”,才能为建设和发展企业发挥作用。否则,所谓“忠诚”只能是一句空话。

如果努力去培养塑造自己的品性、灵性和韧性,提高自己的忠诚度,那么,不论你在哪个岗位上,都一定会创造出色的业绩,为企业作出贡献。对企业来说,一个以优秀的品性、灵性和韧性为企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就是英雄,是一个忠诚的员工。

因此我作为一名员工要司其职,要忠诚,忠诚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忠诚全体员工,忠诚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的主要表现就是自己工作让他们放心,忠诚全体员工就是自己工作让他们满意。

xx人对我寄予厚望,我想我也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回报。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十四

《论语》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此文来源于本站的弟此文来源于本站及再传弟此文来源于本站对孔此文来源于本站及其弟此文来源于本站的言行的记录,其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的《学而》篇就向人们讲述了关于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特别论述了怎样做人的为人之道。在《论语》学而篇的学习中,我颇有感受。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还记得刚买电脑那阵儿,本来狭小的寝室一下多出了五台电脑,每个人都想把此文来源于本站机放在自己的最方便、最安全的地方。而每个人对电脑的使用时间和方式都各异,为此寝室里经常发生冷战,电脑布局模式不断更改,弄得寝室没有一丝“温暖”,闷得人难受。后来我们冷静了下来,试着为对方考虑,大家彼此道了歉,都做出了让步,最后寝室形成了统一的作息时间,为了共同目的,我们终于和好如b初,又是好姐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是危险的。《论语》中这句格言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和牢记。学习型社会不但要求我们终生学习,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在大学四年里,我们或许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我们学习中的思考却不够,对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的探索更相当缺乏。我想我们大学生需要用更多的实践来检验我们的知识。

今年暑假,我随着我院三下乡队伍到了开县(全国的贫困县之一)。尽管只有短短的七天时间,在那里的每一幕都牢牢留在我心里,让我真正看见了贫困山区的经济、教育现状。有一个乡教学设施极差,没有书桌、椅、图书,教师缺编严重达200余人,有些学生上学每天要走四五个小时。有的村小每学期只能上一次计算机课,有些孩此文来源于本站每一次都会走上半天的山路,学习三节课后再走回去。他们中不少孩此文来源于本站因为贫困等原因而辍学。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论语》就是文化经典之一,学而思,思而学,必定有益。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十五

学习论语的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学习论语的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学习论语的心得精选3篇】,供你选择借鉴。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一天,子路与老师孔子闲聊,子路说,老师啊,我看卫灵公有把您留在卫国从政的意思,假如这是真的,您将怎样做呢?孔子回答说,我会先正名。子路表示惊讶,他说,有这样的事啊,正名这么重要吗?请老师指教。孔子说,子路啊,你真愚笨啊,先正名你都不懂吗。什么事情不懂就说不懂好了。

孔子对名正言顺重要性的解释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里的名,不等同于名字,而是指名分。什么是名分?在《论语·泰伯》篇中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位就是有名分,有授权,该你负的责任,该你挑的担子。名分是权利的来源,与利益紧密相联系。作为从政来说当然是名分第一,授权第一,然后是利益。授给你名分的同时,也就授给了你权利,并获得相应的利益。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名分,“守慎正名,伪诈自止。”[1]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名分,该干什么干什么,该得什么得什么,虚伪诈骗的事情就不会有了。现在看这些话,过于理想化了。从理想的角度看该你得的,你得;不该你得的,你不得,“伪诈自止”,但,这是建立所有的人都在一个水平上而言的,关键的是,人的思想觉悟不在一个水平上。因此“名分”是无法束缚人的思想行为的。超越名分就叫僭越,就叫越轨,就叫贪婪,贪欲。

孔子讲正名,还是就从政而言的。所以孔子接着说,“名不正,则言不顺。”道理很浅显,你是一名后勤人员,你偏要管作战部门的事情,谁听你的?让你去某某处担负责任,你却不是该处的处长、副处长,谁听你的?说话没人听,什么事情都办不成;什么事情都办不成,你的理想就不能实现,你的才干就不能发挥,你再宏伟计划,也一定要落空。孔子的原话是“事不成,礼乐不兴”,这里说的“礼乐”,当是指法律制度的健全,因此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也就是说,你对合理社会的构想,不能落实,也就无法建立健全的社会体系,法律制度,就会赏罚不明,就会是非不分,就不知道如何约束自己、约束别人,不知道如何处事,如何与人交往,如何生活在社会上。因此作为君子,你必须把你的名分告诉大家,公布于众,把你该负的责任说出来,该挑的担子担起来,而且说了就要做,承诺了就要兑现,不说假话,兢兢业业。

名分不仅对于权利、利益而言,也是对于物质的性质而言,正名的重要性还在于“举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类”[2]。什么东西,什么特性;什么特性,该有什么名字,给予分门别类,已备其“别物致用”,否则就乱套了。“正名”当然还包括思想认识,与对相对真理的把握上。南怀瑾先生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包括了文字及理论。在理论上讲不过去的事,就是不合理的事,一定不会成功的。”[3]在理论上“讲不过去的”和“不合理的事情”却干的很带劲,做得很带劲,实在是司空见惯了,“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说人认识的偏差,与具体行动,与认识的准确与否,总是有距离,有偏差的。是不是聪明人,是不是君子,就在名实把握的尺度上。你说你是唯物主义者,你讲的话,你写的文章,你做的事情都是以唯物主义为圭杲,才能叫名实相符。中国文化重视名正言顺,更重视名实相当,名实相符,名实一致,否则就是名不副实。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是传承生命之火的人,他也应该经常考虑“人为什么活着?”,然后明白“人是为追求幸福活着”。如果此生注定不幸,而又有一种生前前知的可能性,我想人人都会拒绝出生。笔者认为,《论语》开篇《学而第一》的第一段话就讲什么是幸福。而且对于教师的幸福观启示尤大。“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生有三种幸福:学习的幸福,朋友讲习的幸福,心胸开阔的幸福。在这三种幸福中,第一位的是学习的幸福,因为它在生命成长中,起的作用是最大的。因此,笔者读论语的第一句话,首先悟出“人生幸福学习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论语》中的第一句话。《论语》第一句话就讲学习,决不是偶然的,它反映着儒家对学习型人生的向往,告诉我们学习是出于生命成长的需要,生命成长就是每个人都要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造物主给了我们什么,二是我们努力到什么水平。因此,所谓命运是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互动的结果。先天条件是不能选择的,只好把它叫做命,我们要尊重它,因为它是后天发展的物质条件,它决定着我们可以往哪些方向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因此儒家认为,做人首先要“知命”,“子曰:不知命不足以为君子”。“知命”就是对人生的一种科学态度,就是尊重事实,就是接受自己,就是给自己的发展科学定位。这是_。“知命”才会“安命”,“安命”的人会把人生的宝贵精力从怨天尤人中解放出来,从而专心致志谋发展。安命以后,心有所止,气定神闲,所以张海迪、奥斯特洛夫斯基、桑兰坐在轮椅上笑对人生。安命之后,一个人才能积极从现有起点出发,创造自己的未来。所以知命、安命是人生成长的第一步。知命、安命就是接受、承担今天所不能改变的现实。但是生命状态中不仅包括不能改变的现实,还包括可以改变的元素。对于这些元素,应尽到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最好的结果!感谢造物主,他只决定人类命运的一半,把另一半交给了人类自己。因此,当我们失意的时候,不要忘了造物主还给了我们一半的生命自主权,因此一个人永远都不可消沉。当我们得意忘形的时候,也别忘了,人不可能无所不能,人是有命管着的,必须量力而为。所谓成长,专指对于自己能把握的那部分的充分发展。而充分发展唯一手段就是学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是汉语中学习这个词的词源。这句话首先告诉我们学习是“学而时习之”,然后告诉我们学习是是快乐的事情。可是今天很多中国的学习者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了。这跟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误读关系极大。长期以来,语文老师把它翻译成“学习完了之后及时温习、复习,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我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是这么翻译的。那时感到很奇怪:学习完了及时温习、复习有什么可乐的?问同桌“你学完了及时温习、复习,很快乐吗?”他说“我从来不复习”,我笑了,难怪他学习不好!如果学完了及时温习、复习是很快乐的事情,那么中国还会有学不好的学生吗?尤其是还会有厌学的学生吗?因此,那时觉得孔子很浅,说的话不符合人之常情。

但是我现在明白了,孔子被现代人误读了。我们怎么能把“学而时习之”中那个“习”翻译成温习、复习呢!习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上下结构,上面是“羽”,下面是“日”,习的本意是小鸟学飞,小鸟学飞得一遍一遍地练,因此习的本意是练习、实践的意思。这样一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就可以理解了吗?学完了之后就时不时地把自己学到的用于生活、用于工作,那么学习到的都是有益于生活、工作的事情,学习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原来《论语》中的第一句话就包含着我们中国哲学的一个伟大的命题“知行合一”!

这句话可以中国当代教育中的很多难题——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赢在起跑线上输在终点?为什么我们今天的教育培养不出一流的科学家?为什么很多大学生人格萎缩?因为我们的教育与生活、社会实践严重地脱节。学习应是学而时习之,结果成了学而不习,成了仅仅掌握书本知识,只备考试之需,学习者意识不到考试之外它还有什么价值!因此,学起来索然寡味,学习就成了只有硬着头皮才能坚持下去的事情!学习不是为了生命的成长,只是为了考试,因此,在考试之前还有动力,考试之后,动力全无。学习与生命成长脱节,这正是中国人感觉到学习是苦差事,而外国人不以学习为苦的原因。

然而,更可怕的是,中国很多的教师都不喜欢学习。中国的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在很多地方都是低效的。有课程和培训者水平的原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很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殆,没精打采,甚至混日子,敷衍学生。很多教师除了教科书、参考书之外,有益文化水平提高的书一概不看,几年不读一本正经书,看书看的都是《女友》、《故事会》、市井小说一类的东西。学生课代表给老师往办公室里抱作业,总是看到老师在打无聊的网络游戏。“师者,人之模范也”。老师如此,学生怎么能在学习方面欢欣鼓舞呢?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同样,有其师,必有其学生。老师怎么能给学生发挥这种教师影响呢!因此,老师不学习就是误人子弟。

笔者因为在河南省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中教学效果好的缘故,因此,经常受到河南省各地教育局、中小学校、教师进修校邀请,给中小学教师讲学,深感中小学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很多中小学教师不学习。为什么?学习观不端正。把学习仅仅与狭窄的功利目的联系起来,只要不考试,就不学习。把学习仅仅理解为学,而不把学到的东西想办法用于生活、工作,结果生活、工作无起色,也就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因此,今天学《论语》,目的就是重树正确的学习观。《论语》中的学生观告诉我们,学习是最快乐的事情。我学习,我快乐;学习是生命成长的需要;因此应该学到老,活到老;学习是人生快乐、幸福的源泉;学习使我们青春常在。

因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要对亲爱的同行们谈谈我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第一个感受,就是想当一个好老师,尤其是想当一个拥有快乐心情从而享受幸福生活的老师,此生必须与学习相半。在古代,秀才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不仅如此,“书中还有不老药,让我们将来免得老年痴呆症;书中自有金钥匙,让我们一生更理性;书中自有好朋友,让我们一生不感孤寂;书中自有好气质,让我们超群绝俗。”教师只要喜欢学习,善于学习,不管他长得是否漂亮帅气,站在讲台上,就会光彩照人。好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就是站在讲台上就显得比一般人更美丽的人!

一.教学工作需要谨言、慎行。

在《处世之道》中有这样一句“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能做到多听取师傅的意见,多用心观察身边有经验老师的言行,多进行教学思考必定能帮助自身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此谓“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而对于“谨言与慎行”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在与身边同事相处时做到“谨言”和“慎行”非常地重要。俗话说“三思而后行”,无论是言语还是行动都需要经过细致的考虑之后再去实践,在整个团队中我更多地是需要学习、倾听前辈们的经验之谈,积极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多干实事而不是夸夸其谈。融入团队,获得更多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注重“谨言、慎行”。教师的言行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设计中,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应该经过缜密的思考,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问题要有明确的切入点,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即“谨言”。一个鼓励的眼、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个善解人意的手势都会带给学生无限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同样值得谨慎考虑。

为此,我将把“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作为我为人、为师之道,相信它能让我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增强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

二.教师应是“仁者”与“智者”的结合体。

在于丹看来,《论语》中的“仁”指的是关爱别人;而了解别人就叫做“智”。她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的为人必不可少的就是“仁”和“智”。我想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更应该提倡“仁”与“智”,通俗的说就是教师要懂得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教师要了解、关爱学生就应该站到学生中间来,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解读学生,关爱学生。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提倡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体现民主与平等。教师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多鼓励孩子思考,使每个孩子在老师的期待中、鼓励中去求知,去创新。

其次,教师在课下要做到“走近一点、蹲下一点、微笑一点”,用心的去了解、爱护学生。多参与孩子们的活动,多和他们谈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评说自己,给自己的教学提出意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我想了解和关爱学生将是做一名教师永恒不变主旋律,就看你是如何用心去做课上和课下的“仁者”与“智者”。

应该说阅读本书自己的感触是比较深的,给我的启示也很多。我想一本好书需反复研读,才能更好地把握其中的精髓,有时间我将再次细心研读一番,希望与读过此书的朋友们可以一起来品味。

本期,我教高一语文,使用的是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这本教科书第4部分是“名著导读”,导读的内容是《论语》。教师要求学生读《论语》,必须首先自己读《论语》。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我在网上浏览了有关孔子的一些专著,如《孔子评传》、《孔子智慧》等,并且找出了一本《论语通译》重新读了一遍。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十六

是我国古代伟大家孔.的弟.及再传弟.对孔.及其弟.的言行的记录,其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的《学而》篇就向人们讲述了关于教育方法和方法,特别论述了怎样做人的为人之道。

在《论语》学而篇的学习中,我颇有感受。“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还记得刚买那阵儿,本来狭小的寝室一下.多出了五台电脑,每个人都想把.机放在自己的最方便、最安全的地方。而每个人对电脑的使用时间和方式都各异,为此寝室里经常发生冷战,电脑布局模式不断更改,弄得寝室没有一丝“温暖”,闷得人难受。后来我们冷静了下来,试着为对方考虑,大家彼此道了歉,都做出了让步,最后寝室形成了统一的作息时间,为了共同目的,我们终于和好如初,又是好姐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是危险的。《论语》中这句格言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和牢记。学习型社会不但要求我们终生学习,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在大学四年里,我们或许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我们学习中的思考却不够,对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的探索更相当缺乏。我想我们大学生需要用更多的实践来检验我们的知识。

今年暑假,我随着我院三下乡队伍到了开县(全国的贫困县之一)。尽管只有短短的七天时间,在那里的每一幕都牢牢留在我心里,让我真正看见了贫困山区的经济、教育现状。有一个乡教学设施极差,没有书桌、椅.、图书,教师缺编严重达200余人,有些学生上学每天要走四五个小时。有的村小每学期只能上一次计算机课,有些孩.每一次都会走上半天的山路,学习三节课后再走回去。他们中不少孩.因为贫困等原因而辍学。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论语》就是文化经典之一,学而思,思而学,必定有益。

相关资料。

《论语》是孔.弟.及后人记述孔.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论语》记述了孔.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记载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论语》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弟.及其再传弟.。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全书大体是孔.弟.及其后人所记,是研究孔.的基本资料。

历代研究《论语》的书籍很多,现存的主要有三国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是儒家学派对《论语》的代表作。

《论语》在西汉时有三种不同的本.,即《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书记录孔.谈话、答弟.问及弟.间相互谈论,多方面表现了孔.的思想和学说,故《论语》成为后人研究孔.思想的主要资料。

孔.(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最古的散文小品,应可远溯自《论语》。普通把《论语》作经书看,认为是圣人之言,不以文学论。但以文学眼光看来,《论语》一书的文学价值很高。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十七

通过这几个月读书、实践、成长活动的学习,使我增添了几分自信,几分沉稳。回想刚走上村官岗位时心里的胆怯、迷茫、浮躁,真的好了很多。

记得刚看完于丹《论语》这本书,心灵就有所触动,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孔子。其实《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我感觉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她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无论生活有多少困难,都要看到积极的一面,找个快乐的一面去接受生活中的每件事。于丹老师利用她独特的个性视角,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来解读《论语》。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记得于丹老师说记住《论语》中一个字,一生就够用了,我觉得有道理。人想过的快乐,首先要学会宽容,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恕”,这个字包含了一个人不可缺少的心态,能够学会“恕”,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一定是快乐的,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当然,想做到这个字是不容易的,能够把所有的世事都用宽容的心来对待,那么生活中就没有什么是快乐的阻碍了。在这个新时代,除了为生计忙碌、奔波之外,我们总是寻找一种精神的寄托,在寻找一个属于自己心灵的家园。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各种欲望,总会想为自己的心灵安个家。

在当今社会风气略显浮躁的时候,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工作者,我们必须懂得去学习这种平和的心态,以造就一个更为善美更为清亮的明天。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在论语学习中的体会:

一、学为先。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落地来到这个世上起,每天都在不断学习,成长,逐渐地完善自我。学习不仅是指在课本上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的积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身上都有他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多向身边的人请教学习,就像臵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了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我们不但要学,还要学以致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一定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他所提倡的是这样一种从容地把有限的知识放大到极限的学习方式。

二、做为上。

够真正地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只有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迅速、更正确、更专注,调动自己智力,从旧事中找出新方法来,这样才能使自己有更多机会锻炼成长。“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从小事做起,小事成就大事业。工作意味着责任,岗位意味着任务,只要我们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干好每一项工作;培养健康快乐的生活情趣,平凡中体现不平凡,我想我们就是最优秀的。

三、和为贵。

《论语》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对自己的心去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是遇事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我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一个人生命中有自信、有从容,有一种宽和,多体会他人的不容易,就可以做得到仁者爱人。可见,读透了论语,就感悟了人生。如果感悟人生,找到内心的安宁,快乐就会常伴我们左右。

虽然自己只写了感悟深刻的方面,但是,自己的感悟远远不只这些。很多感动是心灵的触动,用语言不能表达得很清楚。的确,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时常的反思、多一点静静的倾听,少一点抱怨的声音,多想想生活的快乐与感动,少一点不实际的言论。也许,人生的道理人人都懂。我庆幸有这本书伴随我成长、生活,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时刻提醒着我。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十八

看完了《诗经》再看《老子》,一部部几千年前的不朽经书让我获益,并让我不禁迷惑;几千年前的先秦诸子百家是如何悟到这些道理的呢但是这些字字珠矶的作品对我来说还是有些太深奥了,咬牙读了几本后,我把信心全部放在《论语》上了。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片酬,后来就成了《论语》。中国历史上从汉武帝开始,尊儒学为统治思想,《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它的推崇。

大家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像一座大雪山,只有那些专业人士才能攀上去,其实不然。在我看来,《论语》更像一碗热腾腾的鸡汤,喝下去后让心灵得到一次洗涤,不,应该用一次升华。孔子的《论语》很少由长篇大论,每一则都很简练。因为无言也是一种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这句短语就是最好的叙述。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一路跌跌撞撞,一身伤痕闯过来的。全世界都惊叹于我们,因为我们的一种信念,孔夫子就是一个很叫信念的人。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明信子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比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先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是啊!兵、食物都是护生的,人都有一死,还不如信念重要了。对待生活,孔子最爱颜回,他曾夸奖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论语》像一位智慧老人,给我指引人生。在处世方面,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优何惧。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交友需要谨慎。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子曰:“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让我明白志向重要。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十九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xx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xx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二十

学习论语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学习论语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学习论语心得优秀3篇】,供你选择借鉴。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是传承生命之火的人,他也应该经常考虑“人为什么活着?”,然后明白“人是为追求幸福活着”。如果此生注定不幸,而又有一种生前前知的可能性,我想人人都会拒绝出生。笔者认为,《论语》开篇《学而第一》的第一段话就讲什么是幸福。而且对于教师的幸福观启示尤大。“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生有三种幸福:学习的幸福,朋友讲习的幸福,心胸开阔的幸福。在这三种幸福中,第一位的是学习的幸福,因为它在生命成长中,起的作用是最大的。因此,笔者读论语的第一句话,首先悟出“人生幸福学习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论语》中的第一句话。《论语》第一句话就讲学习,决不是偶然的,它反映着儒家对学习型人生的向往,告诉我们学习是出于生命成长的需要,生命成长就是每个人都要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造物主给了我们什么,二是我们努力到什么水平。因此,所谓命运是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互动的结果。先天条件是不能选择的,只好把它叫做命,我们要尊重它,因为它是后天发展的物质条件,它决定着我们可以往哪些方向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因此儒家认为,做人首先要“知命”,“子曰:不知命不足以为君子”。“知命”就是对人生的一种科学态度,就是尊重事实,就是接受自己,就是给自己的发展科学定位。这是_。“知命”才会“安命”,“安命”的人会把人生的宝贵精力从怨天尤人中解放出来,从而专心致志谋发展。安命以后,心有所止,气定神闲,所以张海迪、奥斯特洛夫斯基、桑兰坐在轮椅上笑对人生。安命之后,一个人才能积极从现有起点出发,创造自己的未来。所以知命、安命是人生成长的第一步。知命、安命就是接受、承担今天所不能改变的现实。但是生命状态中不仅包括不能改变的现实,还包括可以改变的元素。对于这些元素,应尽到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最好的结果!感谢造物主,他只决定人类命运的一半,把另一半交给了人类自己。因此,当我们失意的时候,不要忘了造物主还给了我们一半的生命自主权,因此一个人永远都不可消沉。当我们得意忘形的时候,也别忘了,人不可能无所不能,人是有命管着的,必须量力而为。所谓成长,专指对于自己能把握的那部分的充分发展。而充分发展唯一手段就是学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是汉语中学习这个词的词源。这句话首先告诉我们学习是“学而时习之”,然后告诉我们学习是是快乐的事情。可是今天很多中国的学习者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了。这跟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误读关系极大。长期以来,语文老师把它翻译成“学习完了之后及时温习、复习,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我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是这么翻译的。那时感到很奇怪:学习完了及时温习、复习有什么可乐的?问同桌“你学完了及时温习、复习,很快乐吗?”他说“我从来不复习”,我笑了,难怪他学习不好!如果学完了及时温习、复习是很快乐的事情,那么中国还会有学不好的学生吗?尤其是还会有厌学的学生吗?因此,那时觉得孔子很浅,说的话不符合人之常情。

但是我现在明白了,孔子被现代人误读了。我们怎么能把“学而时习之”中那个“习”翻译成温习、复习呢!习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上下结构,上面是“羽”,下面是“日”,习的本意是小鸟学飞,小鸟学飞得一遍一遍地练,因此习的本意是练习、实践的意思。这样一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就可以理解了吗?学完了之后就时不时地把自己学到的用于生活、用于工作,那么学习到的都是有益于生活、工作的事情,学习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原来《论语》中的第一句话就包含着我们中国哲学的一个伟大的命题“知行合一”!

这句话可以中国当代教育中的很多难题——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赢在起跑线上输在终点?为什么我们今天的教育培养不出一流的科学家?为什么很多大学生人格萎缩?因为我们的教育与生活、社会实践严重地脱节。学习应是学而时习之,结果成了学而不习,成了仅仅掌握书本知识,只备考试之需,学习者意识不到考试之外它还有什么价值!因此,学起来索然寡味,学习就成了只有硬着头皮才能坚持下去的事情!学习不是为了生命的成长,只是为了考试,因此,在考试之前还有动力,考试之后,动力全无。学习与生命成长脱节,这正是中国人感觉到学习是苦差事,而外国人不以学习为苦的原因。

然而,更可怕的是,中国很多的教师都不喜欢学习。中国的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在很多地方都是低效的。有课程和培训者水平的原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很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殆,没精打采,甚至混日子,敷衍学生。很多教师除了教科书、参考书之外,有益文化水平提高的书一概不看,几年不读一本正经书,看书看的都是《女友》、《故事会》、市井小说一类的东西。学生课代表给老师往办公室里抱作业,总是看到老师在打无聊的网络游戏。“师者,人之模范也”。老师如此,学生怎么能在学习方面欢欣鼓舞呢?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同样,有其师,必有其学生。老师怎么能给学生发挥这种教师影响呢!因此,老师不学习就是误人子弟。

笔者因为在河南省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中教学效果好的缘故,因此,经常受到河南省各地教育局、中小学校、教师进修校邀请,给中小学教师讲学,深感中小学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很多中小学教师不学习。为什么?学习观不端正。把学习仅仅与狭窄的功利目的联系起来,只要不考试,就不学习。把学习仅仅理解为学,而不把学到的东西想办法用于生活、工作,结果生活、工作无起色,也就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因此,今天学《论语》,目的就是重树正确的学习观。《论语》中的学生观告诉我们,学习是最快乐的事情。我学习,我快乐;学习是生命成长的需要;因此应该学到老,活到老;学习是人生快乐、幸福的源泉;学习使我们青春常在。

因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要对亲爱的同行们谈谈我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第一个感受,就是想当一个好老师,尤其是想当一个拥有快乐心情从而享受幸福生活的老师,此生必须与学习相半。在古代,秀才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不仅如此,“书中还有不老药,让我们将来免得老年痴呆症;书中自有金钥匙,让我们一生更理性;书中自有好朋友,让我们一生不感孤寂;书中自有好气质,让我们超群绝俗。”教师只要喜欢学习,善于学习,不管他长得是否漂亮帅气,站在讲台上,就会光彩照人。好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就是站在讲台上就显得比一般人更美丽的人!

一.教学工作需要谨言、慎行。

在《处世之道》中有这样一句“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能做到多听取师傅的意见,多用心观察身边有经验老师的言行,多进行教学思考必定能帮助自身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此谓“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而对于“谨言与慎行”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在与身边同事相处时做到“谨言”和“慎行”非常地重要。俗话说“三思而后行”,无论是言语还是行动都需要经过细致的考虑之后再去实践,在整个团队中我更多地是需要学习、倾听前辈们的经验之谈,积极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多干实事而不是夸夸其谈。融入团队,获得更多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注重“谨言、慎行”。教师的言行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设计中,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应该经过缜密的思考,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问题要有明确的切入点,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即“谨言”。一个鼓励的眼、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个善解人意的手势都会带给学生无限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同样值得谨慎考虑。

为此,我将把“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作为我为人、为师之道,相信它能让我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增强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

二.教师应是“仁者”与“智者”的结合体。

在于丹看来,《论语》中的“仁”指的是关爱别人;而了解别人就叫做“智”。她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的为人必不可少的就是“仁”和“智”。我想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更应该提倡“仁”与“智”,通俗的说就是教师要懂得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教师要了解、关爱学生就应该站到学生中间来,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解读学生,关爱学生。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提倡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体现民主与平等。教师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多鼓励孩子思考,使每个孩子在老师的期待中、鼓励中去求知,去创新。

其次,教师在课下要做到“走近一点、蹲下一点、微笑一点”,用心的去了解、爱护学生。多参与孩子们的活动,多和他们谈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评说自己,给自己的教学提出意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我想了解和关爱学生将是做一名教师永恒不变主旋律,就看你是如何用心去做课上和课下的“仁者”与“智者”。

应该说阅读本书自己的感触是比较深的,给我的启示也很多。我想一本好书需反复研读,才能更好地把握其中的精髓,有时间我将再次细心研读一番,希望与读过此书的朋友们可以一起来品味。

本期,我教高一语文,使用的是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这本教科书第4部分是“名著导读”,导读的内容是《论语》。教师要求学生读《论语》,必须首先自己读《论语》。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我在网上浏览了有关孔子的一些专著,如《孔子评传》、《孔子智慧》等,并且找出了一本《论语通译》重新读了一遍。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一天,子路与老师孔子闲聊,子路说,老师啊,我看卫灵公有把您留在卫国从政的意思,假如这是真的,您将怎样做呢?孔子回答说,我会先正名。子路表示惊讶,他说,有这样的事啊,正名这么重要吗?请老师指教。孔子说,子路啊,你真愚笨啊,先正名你都不懂吗。什么事情不懂就说不懂好了。

孔子对名正言顺重要性的解释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里的名,不等同于名字,而是指名分。什么是名分?在《论语·泰伯》篇中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位就是有名分,有授权,该你负的责任,该你挑的担子。名分是权利的来源,与利益紧密相联系。作为从政来说当然是名分第一,授权第一,然后是利益。授给你名分的同时,也就授给了你权利,并获得相应的利益。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名分,“守慎正名,伪诈自止。”[1]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名分,该干什么干什么,该得什么得什么,虚伪诈骗的事情就不会有了。现在看这些话,过于理想化了。从理想的角度看该你得的,你得;不该你得的,你不得,“伪诈自止”,但,这是建立所有的人都在一个水平上而言的,关键的是,人的思想觉悟不在一个水平上。因此“名分”是无法束缚人的思想行为的。超越名分就叫僭越,就叫越轨,就叫贪婪,贪欲。

孔子讲正名,还是就从政而言的。所以孔子接着说,“名不正,则言不顺。”道理很浅显,你是一名后勤人员,你偏要管作战部门的事情,谁听你的?让你去某某处担负责任,你却不是该处的处长、副处长,谁听你的?说话没人听,什么事情都办不成;什么事情都办不成,你的理想就不能实现,你的才干就不能发挥,你再宏伟计划,也一定要落空。孔子的原话是“事不成,礼乐不兴”,这里说的“礼乐”,当是指法律制度的健全,因此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也就是说,你对合理社会的构想,不能落实,也就无法建立健全的社会体系,法律制度,就会赏罚不明,就会是非不分,就不知道如何约束自己、约束别人,不知道如何处事,如何与人交往,如何生活在社会上。因此作为君子,你必须把你的名分告诉大家,公布于众,把你该负的责任说出来,该挑的担子担起来,而且说了就要做,承诺了就要兑现,不说假话,兢兢业业。

名分不仅对于权利、利益而言,也是对于物质的性质而言,正名的重要性还在于“举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类”[2]。什么东西,什么特性;什么特性,该有什么名字,给予分门别类,已备其“别物致用”,否则就乱套了。“正名”当然还包括思想认识,与对相对真理的把握上。南怀瑾先生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包括了文字及理论。在理论上讲不过去的事,就是不合理的事,一定不会成功的。”[3]在理论上“讲不过去的”和“不合理的事情”却干的很带劲,做得很带劲,实在是司空见惯了,“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说人认识的偏差,与具体行动,与认识的准确与否,总是有距离,有偏差的。是不是聪明人,是不是君子,就在名实把握的尺度上。你说你是唯物主义者,你讲的话,你写的文章,你做的事情都是以唯物主义为圭杲,才能叫名实相符。中国文化重视名正言顺,更重视名实相当,名实相符,名实一致,否则就是名不副实。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二十一

接到要读诵《论语》的指示,第三天就开始先看后读,以下是通过学习后,以自己暂时有限的理解和认知,整理了一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有不到之处多多指正,感恩促进我成长的每位老师!谢谢了!

对《论语》乃至整个儒学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孔子的确是了不起的圣人,同时也认识到儒学与佛法大有相通之处。以下就学习体会略谈数端:

一、以前虽然对《论语》并不陌生,但过去的理解非常浮浅。主要原因是态度与方法不正确,读《论语》,首先要把态度摆正。孔子是圣人,自己是凡夫,对圣人要有至诚的仰慕与崇敬。《论语》是传道、修行之书,仅靠逻辑分析、考据论证之类的现代学术方法是不能得门而入的,要靠真诚心去感通圣人之志。圣人的心是纯然天真之心,圣人所讲、所传,无非也是这颗真心,我们只有发起真诚心,超越纠缠我们心性的世俗心,才能与圣人感通。如果真的能这样,则《论语》就能不读自通,王凤仪善人就是这样的例子。其次,《论语》作为修行书,处处体现着实践精神,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学《论语》不是靠嘴巴,而是用行动,要把圣人的思想落实在实践中,落实在工作与生活细节中,特别要落实到家庭生活。一位居士曾说过,有的人在工作单位上是君子,可一回到家里就成了小人。修行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家庭是修行的第一道场,要在家庭生活中化禀性,去习性,格物至知。这很不容易,学生在这方面做得很差。

二、先读《论语》,都是为了学术研究。读来读去,总感到这本语录体著作非常琐碎,多是一些道德教训,搞不清其主旨是什么;对书的结构、层次也不清楚。听了老师的课后,才明白了这些问题。儒家学问的根本是心性,此心性也称为明德、天命之性、诚、明、天等,王阳明称之为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论语》中则多称之为仁,仁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真正的主人,只是凡夫把它迷失了。夫子之学,就是一个仁字,此仁即夫子之道,夫子一生的工作,是使众生复归仁性。钱穆先生《孔子传》说:“其生命,其年岁,其人,即全在志学好学志道乐道之无尽向往无尽追求中。其所愤,所乐,亦全在此。此以外则全可忘。……故孔子毕生……其实则只是一志学志道好学乐道之人而已。”(61页)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释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个“一”其实就是仁,曾子为什么解释为“忠恕”呢?仁是道之体,忠恕是道之用,道体难以言传,故曾子从用上说;而且,忠恕也是进入仁体的门径。只要弄明白了仁这个根本问题,《论语》就容易懂了,《论语》全篇,其实都在讲这个仁字。

夫子之学是形而上的仁与形而下的伦理规范的合一,儒家的道德是德性与德相之合体,仁作为德性,是无私无我的,伟大的,具有浩然之气,是道德之本体;而德相则是德性的具体表现,是各式各样的规范,是道德之现象。作为本体,德性永恒不变,不论什么时代,人的德性都是相同的;而德相则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孔子的仁学,体用一如,即事即理,体现了宇宙人生的中庸之道,为中华文明建立了根基。但近代西学传入后,中国人的道德观只涉及到德相,德性却失落了,这样,德相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剩下一个空壳。现在,这个空壳也不复存在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道德的时代,自古迄今,道德之沦丧无过于今日。而道德重建,也只有复归德性,才能成功。

听先生的课还有一大收获,就是弄清了《论语》全书的结构与层次。先生认为《论语》是根据《周易》编排的。学生对此感到很新奇,通过先生的讲解,深感此说确实很有道理。在此基础上,学生从自己所研究的美学专业角度,把《论语》当作一部美学书,因为仁就是真善美慧的合一,当然也是美的本体。从这样的角度理解,则第一篇为大道之美,道为乾、为体,第二篇为大德之美,德为坤、为用,第三篇为礼乐之美,礼乐以仁为体方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第四篇则为大仁之美,第五篇为涵养之美,第六篇为内省之美,第七篇为师道之美,第八、九两篇为德行之美,第十篇是夫子的气象风度之美。而每一篇,又分若干层次,如第二篇18至21章讨论政治结构中君主、大臣、士、师各自的职分,说明诸方面结合起来,政治才能和谐。这些都在讲课分析得很清楚,这样,整篇《论语》的文脉就一目了然了。

三、先生在授课中还介绍了王凤仪、刘友生、谭荣清的学问与德行,学生看了一些的资料,很受教育,得到很多的启发。首先,王凤仪是儒家血脉的传承者,是儒家学说的大实践家。近代以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学的传入,知识界尽吹西风,儒家学说被歪曲并倍受打击。然而,“礼失而求诸野”,在此危难之时,草根儒学家王凤仪先生领导的道德运动异军突起,并再传至刘友生善人于当代,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形成了具大的社会影响。然而从那时至今,知识界对此一直盲然无知,毫无反应,这说明近代以来,知识界不曾有过真正的学问。王凤仪先生是儒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人物,他出现在西方思想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说明儒家思想家完全能够适应于当代社会。其次,王凤仪的实践与理论,也说明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心性之学是真理,是具有实证特点的真正学问。王凤仪并没有读过书,他的学问,全从自己的天性(仁、明德、良知)中流现出来,此天性人人皆有,是真实的存在,不管体验到与否、发现与否,它都“客观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是一般人都被禀性与习性所控制,为恨怨恼怒烦所染污,这种天性便不能显现。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做格物至知、诚意正心的修证功夫,就能得到真实的受用。最后,对王凤仪的学问(包括整个儒家学问)与佛法的关系,也要有清醒的认识。王凤仪、刘善人虽然也谈到过佛法、成佛等问题,但其学说只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属净业三福中的第一福),修到最高水平也只是命终后升天,是不能出离三界的,更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其学说没有达到缘起性空、能所双遣、绝待圆融的层次。有的人说,你连人都没有做好,修佛能成功吗?若论通途法门,靠自力断惑证真,则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这种说法并不适合念佛法门,净宗一法,以信愿感通佛的愿力,临命终往生西方以出离三界,往生的基本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高的要求。故《观经》下三品往生者都是恶人,这正说明信愿力、佛力的不可思议。但现在有人把儒家学说(甚至《弟子规》)当成往生的条件,这种知见是大有问题的。但另一方面,念佛人也要认真学习儒家学说,实践王凤仪先生的学问,这能够培养我们真诚心,格物至知以对治习气,化禀性去习性以复天性,这都有利于增上我们的信愿力,有利于增高往生品位。

四、通过学习《论语》,对孔子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孔子本人的形象应当是什么?二千多年来,夫子被不断解释、演绎,形成了各各不同、差别巨大的形象系列,曾被称为至圣先师,也曾被称为丧家犬。这是一个解释学问题,佛法则称之为唯识所现。孔子的形象是由解释者心性境界水平决定的,人们所看到的孔子的形象其实是自我心象的外显。通过学习《论语》,真切感受到孔子是一位超凡脱俗的圣者,也真切感到所有语言都不能完美地描述他,贤者颜渊倘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站得多高,就能看到孔子有多高。所有学问之中,只有佛法才是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只有从佛法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儒家,正如张商英所说:“吾学佛,然后知儒。”同理,学佛然后才能识夫子面目。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认为夫子是儒童菩萨,并说:“使夫子而生竺国,必演扬佛法以度众生;使释迦而现鲁邦,必阐明儒道以教万世。盖易地则皆然。大圣人所作为,凡情固不识也。”大师道眼圆明,境界不可测度,我们当仰信祖师之言,不以凡情测度夫子。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巨大的。

学习论语的心得篇二十二

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虽是夸张的说法,但强调了学习《论语》的重要性。时至今日,学习《论语》是否也重要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而孔子是古今中外最有智慧的人物之一,应该说,《论语》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学习《论语》,自然可以学到智慧并且增进智慧。《论语》又是儒家经典著作,儒家提倡“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中的很多思想对我们中华民族道德的建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学习《论语》可以提高自身修养,可以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个人感触比较深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人生观。《论语》的核心是讲做人,而做人的首要问题是立志。孔子是“志存高远”的典范,“修己以安百姓”(即“修养自己,使所有的百姓都安乐”)是孔子向君子提出的要求,也是他自己的人生理想,他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而且坚持不懈地要去实现它,周游列国20xx年之久,力争改变无道的现实,所以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朝闻道,夕死可矣”,“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等之说。孔子这种以天下为己任、执着追求理想及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是当代很多人所缺少的。

孝悌之道。孔子讲究孝悌之道,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即“弟子在家要讲孝,出外要讲悌”),孝悌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渐渐丢失。我们经常能听到老人食不饱腹,衣不御寒,甚至被子女赶出家门等不孝之事。那么,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就是孝了吗?孔子在回答其弟子什么是孝时曾说,赡养父母要“敬”,如不敬,那就与饲养狗马没什么区别;孝敬父母难的是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如果只是有事情子女去做,有酒饭给父兄吃,这样不能算孝。在向孟武伯解释什么是孝时还说道:“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让你的父母只为你的疾病担忧,不必为自己其他方面担忧。因此,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全部,还要尊重父母,按父母的意愿行事做人,即使事父母竭其力了,但如果在社会上行事不检点,违法乱纪,使父母担忧,也不能算是孝。

为人处世之道。《论语》中有很多篇幅是在讲为人处世的方法,这些方法至今仍很实用。例如,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和谐是贯穿在孔子仁礼思想中的根本价值追求,为了达到和谐的目标,孔子提出了“和而不同”和中庸的思想。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给《四书·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的主要思想,在于论述为人处世的普遍原则,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不走极端,要恰到好处。“中”是“和”的基础,过或不及都不利于“和”。有人认为中庸之道是不讲原则的折中主义,其实不然,孔子说过:“乡原,德之贼也”,乡原是指那些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讲原则,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可见,孔子是厌恶那些不讲原则的好好先生的。不讲原则的折中主义之说实属对中庸之道的偏见,是后人的错误理解。

为政之道。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即“如果为政以德,就可以像北斗星那样,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其他的星星都围绕在它周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将政治归结为正人正己,而且正人要先正己。为政以德首先要求当政者“帅以正”,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样才能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当权者、领导者走歪门邪道,违反党纪国法,下面的风气自然会歪,更谈不上对政事的治理能奏效了。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72809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