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可以激发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度思考和独特观点的形成。写读后感时可以引用书中的经典语句或重要论点,以突出书中的亮点和思想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可以从中获取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读后感是一种对于书籍的赞美和致敬,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意义,还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考水平。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们可以对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总结和概括,从中获取更多的收获和启示。读后感是一种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经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读后感范文,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和感受吧。
改变父母改变孩子读后感篇一
在阅读了《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这并本书后,孙义君老师在《要有个性有思想的孩子,不要乖孩子》这一子目中阐述的观点让我印象深刻。他强调了创新思想的重要性,强调敢于表现自己是时代的需要,指出了中国孩子更多的在这两个方面的缺失,这是众所周知、无可辩驳的。但我质疑的是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甚至是家庭真的不再需要乖孩子吗,中国式的“听式教育”真的不再需要了吗,我看不尽如此。
以我的观点来看,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以“谦恭礼让”“以和为贵”为中心的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更多希望培养出来的是谦逊、恭谨的人即使社会如何发展,及时独特的思维、成为大众的呼唤,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土壤不可能一夕之间旧改变,更别说这是众多华夏子女长久以来引以为傲的资本。在这种文化土壤培养出来的父母们,理所当然的希望培养出“乖孩子”。山东师范大学赵承福教授说;“如果把外国的理解翻译过来,乖孩子就是指没有出息的孩子,是不会动脑筋的孩子”,也许是文化造成的差异但我所理解的“乖”却不同于孙义君老师理解的对父母惟命是从、更不是外国人理解的没有出息、不动脑筋。中国人看中的“乖孩子”指的是谦逊礼让、孝顺恭谨、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孩子,而不是全盘的接受。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众多的“比尔盖茨”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更是众人眼中的科技新贵、天之骄子,为众人敬仰。但更多的人最终成为芸芸众生中的凡夫俗子之一,从事的是默默无闻的工作,一生为着“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努力,也许这并不崇高,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孩子们身上的这种“乖”的品质就显得难能可贵起来,他们也许并不耀眼,但至少朴实中肯;他们也许并不思维开阔,但至少兢兢业业;他们是传统中华中庸思想的传承者,但他们也是构成中国和谐社会的基石。
我们需要和渴望思维开阔的孩子,但我们更不能排斥传统的“乖孩子”,至少我认为,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顺从朴实是我们永远渴望的优秀品质。
改变父母改变孩子读后感篇二
这几天一直在读张文质老师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一书,有醍醐灌顶之感,正如张老师所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易犯错,更具风险;也没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令人欣慰,感到自豪。孩子是我们的甜蜜,我们的忧伤。”合上这本书,我决定做以下改变:
书中说“陪伴是送个孩子最好的礼物”。这句最普通的话,却道出了当前家庭教育出现诸多问题的本质。由于是心理教师的缘故,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极其家长。每次咨询过后,我都会深深感慨,是无知的父母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造成的啊。结果,当父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后,便到处求医,急于求成,往往使得问题愈演愈烈,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陪伴”需用心,才能与孩子同呼吸,共成长,才能深切地感知孩子的点滴变化,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才能进行最有效的对话以及积极的影响。张老师说,要千方百计尽可能多地与孩子进行交流。深感在这一方面,我做的还不够,每每工作压力比较大时,回到家,除了陪他写作业之外,更多时间会用于完成白天没完成的工作或看书、写文章,与孩子贴心的语言交流太少。难怪,儿子在看完《美丽的契约》时,忍不住跟我说:“妈妈,我希望你像宋丹丹演的花美丽一样幽默!”小小的他,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找我咨询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在同伴交往方面出了问题,导致心情抑郁,不能静心学习。这与他们从小缺乏与同伴广泛交往的经验有很大关系。张文质老师说:再也没有比把孩子单独关在家里对其进行教育更糟糕的事情了。我很赞同!随着年龄的增长,来自同伴的影响、教育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同伴之间的互相教育可以让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他所在群体的潜规则,从而尽快适应这个集体,进而获得被接纳感与安全感。没有实战经验,没有与同伴之间交往的喜怒哀乐,那多么详尽、完备的技巧训练也无法帮助孩子学会与各个类型的同伴愉悦交往的秘诀。
母亲过于好强,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好事!不妨把孩子想得普通一些,做好跑一场超长距离的马拉松的准备。这样,父母的心态就会平和得多。在这一点上,我深感自责。我把最大声的斥责献给了孩子,甚至有时还会气急败坏地对他动用武力。
人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那将是快乐无比的事情。从小,喜欢画画的我,一直遗憾于自己没能获得父母的支持,也没能坚持下来。看到儿子同样喜欢画画之后,我很高兴,于是,迫不及待地给他报了画画辅导班。原来他一天可以画上十几张画,快乐无比,可如今,一周却只画一张,好像在完成任务一样,技巧提高了,但兴趣锐减了。
我知道,是我的要求过于苛刻的缘故。张老师说鼓励孩子找到“迷恋”的领域无比重要,可以让孩子最终过上有目的的生活。于是,我不再提有形的要求,而是默默在培养于坚持自己的爱好,让他看到我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中的快乐。
为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敬畏生命,珍视生命,以谨慎和热情的方式对待生命。教育孩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向社会递交考卷的过程。不用心的人怎能拿到高分呢?唯有父母改变,才能陪伴自己踏上一条芬芳的共同成长之路。
改变父母改变孩子读后感篇三
读一读《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真是不错的选择。它将是你家庭教育道路上的明灯,读过之后,你会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近看过一段文字,即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一段碑文: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我成熟之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心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也不可能。走到人生终点,我才意识到:如果我能先改变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进而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读后震撼,想改变问题孩子要从改变自己开始,作者整本书向我们显明了这个最简单质朴但也是最正确的道理。
这是一本能让人收获幸福的书,告诉你怎样身体力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一本能改变千万人命运和家庭的书,能帮你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如果你真爱孩子,并希望孩子成人、成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你一定要阅读此书,它值得你认真读、反复读!
改变父母改变孩子读后感篇四
去年年底,张文质老师在深圳举办“大问题教学”研讨会,我跑去聆听讲座,很荣幸地获赠张老师的最新力作《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时值寒假,我隆重地推荐给班上的学生家长们阅读,并在返回老家时,选择它为本人春节的唯一携带陪伴用书。
这是一本所有已为人父母的人或即将准备为人父母的人都应该好好读读的书籍,特别是那些孩子还刚刚只有一二岁的年轻父母们,真可以算做是文质老师精心为大家准备的一份最好的应时礼物了。别的.不说,光只听听书名——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稍稍地品一品,就足以让你砰然心动了。
全书就象是聆听张老师的一个稍长讲座一样,围绕着当今父母与孩子的教育大问题娓娓而谈,可以分有四个部分:孩子的未来既在父母生命中,又在父母手心上;重建以孩子成长为中心的家庭文化;用健康的方式培养正常人;八条戒律也是八个人文常识。我个人归纳为相应的四点:父母的责任、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成全孩子、八条具体的常识。与他的著作《教育是慢的艺术》(后面简称为《慢》)不同的是,这里是讲好父母,而《慢》是讲好教师、好学校,但相同的是,其核心理念仍是生命化教育。
中国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既在学校这边,也在家长这边。作为一个教育学者,张文质老师一直都是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我们可以从他的文章《生活在愧疚中》看到,那沉重的“45条”饱含了一个父亲内心深处的无奈与迷茫、勇气与信念、责任与抗争。同时,面对教师群体,他也是极力主张每一个教师“首先应当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的观念。在《慢》一书中,他说“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既有专业方面的优势,又有工作上的便利。……那么,无论你对‘本职工作’的过分投入还是其他的原因,所有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的忽略与让渡,都是一件不可原谅的事情。……你个人所有的‘成功’并不能补偿子女教育失败的苦涩与沉重”。特别是在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呈现为“一根筋”、“一只眼”的应试框架下,学校和老师很难对某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做到尽心尽责,那么教育一个孩子的核心责任,归根结底还是应该掌握在我们父母自己的手里。“与其期待学校教育的改善,不如从家庭教育的改进做起。孩子的未来不是掌握在学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所以张老师说:生养一个孩子,就是生养一生的责任,教育孩子也就是为人父母的最大的事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人父母真是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与每一个学生走进一所学校,都希望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一样,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世上,都希望能够遇到一个好父母。但父母其实也跟孩子一样,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人,无论是当年所受的教育还是自己的品行都可能存在着诸多问题。“父母需要首先受教育,这样的教育首先就是要反省自己有什么品格能够成为孩子的示范,有哪些行为在给予孩子积极的影响”,对于那些不良的品行如懒散、粗鲁、急躁、狭隘、势利、缺乏善心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等,往往更有活力和传染性,容易被继承,由此父母们要想把这一生的事业经营好,成为一个优秀的好父母,其关键就在于父母们要能够不断地改变,以无限的责任心和耐心,一点一滴地挤掉自己身上的“毒素”,不断地提高自己做人父母的素质与水平,照亮孩子的一生。“一个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只有父母以一生的责任,行一生的改变,才能成全孩子一生的发展。
为人父母要改变的方面可以说有很多很多,比如,改变我们的成才观、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等等,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张老师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家庭教育,没有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完整陪伴,教育也就成为虚无空渺的东西。我以为,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结构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孩子女,构成为一个完美家庭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却有很多很多的家庭受生活所迫,只能有爷爷奶奶和小孩子女这两个支点,最重要的第三个点“爸爸妈妈”却相隔在那遥远得无从想象的异地,日夜奔忙在电话的那一头,这样一个巨大的漂浮的“家庭三角形”成为一个又一个孩子成长的危险所在。“下班的路应当是回家的路”,“全家一起吃晚饭”“每天和孩子说说话”……这种陪伴就是最有效最好的家庭文化。“把孩子交给祖父母的家长,是在与未来作一场豪赌”,“无论你在哪里谋生,一定要带上孩子”这些令人心碎的劝告,既是一个教育学者的殷切期盼与呼吁,又是一个社会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情怀。
加拿大马克斯·范梅南教授认为:“儿童需要安全与保护,才能去冒险;需要支持,才能获得独立”他在著作《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指出:“父母有时可能会觉得他们的陪伴对孩子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别。那些将自己的孩子长时间放在托儿所的父母往往为自己找理由说,与孩子在一块儿的时间少而精比简单地整天与孩子在一起要更重要一些。分居或离婚的父母可能会试图从远处回来与孩子保持见面。可是路途遥远的抚养孩子的方式对孩子来说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孩子非常明确:()你在那儿就是在那儿,如果你不在,那就是离开了。除了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来关注孩子以外,出现在他们身旁,以一种:‘你在那儿,就在他们面前,随时可以过来’的安全感围绕着他们。……有时,正是那些职业或事业型的父母们不愿花点时间承担一些义务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支持性的家庭氛围。有趣的是,‘支持儿童’一词成了一个父母离异和离婚的情境中的常用语。可是,支持孩子并不仅仅是提供生活必需的金钱的问题给孩子提供支持,意味着成人可以信赖,可以指望一直他们身旁。”
在我们的一生中,童年是我们最重要的人生阶段。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要不断地回到童年汲取力量。“人生最重要的一刻是在童年的餐桌和客厅开始的”,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给孩子一个温暖而安全的家庭成长环境,这个简单而又重要的要求,毫无疑问,对于今天许多家庭而言,构成为一个残酷而严峻的挑战。但从教育角度,对于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未来,就是我们为人父母们首先要做到的最好的改变。
张文质老师在《慢》一书中讲到他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他说:教育就是要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用自然恰当的方式来成全人的生命发展。面对今天的教育现实,张老师指出:父母们所要做的,就是运用自己的智慧,抓住关键期,用最为健康自然的方式,使“一只手”的教育变为“两只手”的教育,使缺心眼的教育,变为培养正常人的理性教育。
什么是关键期?文质老师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指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存在着一个成长的关键期。比如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是孩子的0~6岁、7~13岁这两个重要的阶段就可以算做是关键期;另一个含义是指一种行为的发生处起始处。“一个不当或错误的行为刚刚发生时,及时进行教育,效果最为明显”。
文质老师所讲的这个“关键期”理论,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我前一段时间阅读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先驱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发现阿德勒也有类似的表述。他说:“人在四五岁之前就已经有了统一的思维和精神与肉体的合作。在六岁之前,他的人格已经定型,对于人生的意义、追求的目标、处事的态度、情感的秉性也已定型。”“在儿童发展的前五年,已经具备了一套固定的行为模式,即他们以怎样的方式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事情,此时,他们对于自己和社会所向往的发展模式已经有了深层次的概念。此后,他们就会利用自己对社会和自我的看法来关注整个世界。”无独有偶,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也谈到了这个话题。他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婴儿活动的适应及其与别人相处的适应就给他的心智的生活定下了基调。当他看着别人做些什么事,而且尝试着去理解、去做别人鼓励他设法去做的事时,他可能的活动范围就无限地扩大了。心智生活的轮廓形式,就这样在人生最初的四五年中形成了。”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孩子,在他成长的最初五六年,真的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期。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以为然,总觉得他们还小,什么都不知道,爷爷奶奶帮着带带没有什么问题,就算有什么不良习惯,未来的时间还长,有的是时间改正等等。而现在我们发现我们错过了。
“把0~6岁的孩子教育好了,后面的教育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就会比较顺利。”为人父母,就是要以无限的爱,一点一点地努力坚持,用无限的耐心抓住这样的关键期教育好孩子,要以存而不论的态度,尊重孩子个性差异,以温和而严格、义正词婉的方式管教孩子,成就孩子的一生,否则,孩子早期教育的迷失,就会变成我们一辈子无尽的麻烦。
当然,张老师在这本书里,还讲了很多家庭教育方面具体的做法以及其他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比如他提到的八条人文常识、从“手对手”到“肩并肩”等等,都是非常让人受启发的。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细述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总有一种错觉,俨然张老师就坐于身前,聆听着他那富有激情的如诗一般充满了无限魅力的话语,我为其中无处不在的深厚而赤诚的教育情怀所感动,并一次次地为老师深遂的思考和真知灼见所折服。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仿佛感到女儿也在身边,她紧紧地看着我,而我则很惭愧很愧疚,脸上火辣辣的。女儿今年22岁了,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我是有着很多很多的无知与过错的。说实在话,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愿意从头再来做一次她的爸爸。我相信,这一次我肯定做得要比以前要好。
改变父母改变孩子读后感篇五
“诚信”是一个人幸福的基本保证,缺乏诚信的人很难取得别人的信任,也很难脚踏实地在社会上立足,故而也很难有真正的幸福。所以,“诚信”是我们父母培养孩子的重中之重。但实事求是地讲,世界上没有绝对不说谎的孩子。
那为什么孩子会说谎?如何避免孩子说谎?让我们跟随贾老师的智慧了解一二:
一、为什么孩子会说谎?
孩子说谎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成人世界的谎言诱导他们混淆了是非观念;二是不切实际的赞扬和过度的惩罚使孩子把谎言当作工具。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成人世界的谎言诱导他们混淆是非观念。
贾老师用几个生动的案例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孩子是如何在父母的思维模式和言谈举止下,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学会了说谎。
比如有些父母,为了哄孩子,求得暂时的安宁,信口讲出一些假话来哄骗孩子。“宝宝在奶奶家乖乖的,好好听话,妈妈回来给你买奥特曼!”结果晚上回来接孩子时对孩子说:“真不巧,妈妈办完事商场已经下班了,下次一定买给你。”其实,妈妈并没有真的打算给孩子买玩具,她给孩子开出的是空头支票。
再比如,有些家长出于工作和社交的需要,对别人说一些虚伪的话,这在家长眼中是社交的技巧,但于孩子而言,虽然没有恶意,但是说多了,就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念,久而久之,孩子也学会了圆滑和世故。
父母的品质对孩子的影响深远,甚至是入木三分。虚情假意的父母培养不出诚实、坦荡的孩子,信口雌黄、企图用假话和借口敷衍,欺骗孩子的父母也培养不出真诚、善良的孩子。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种:不切实际的赞扬和过度的惩罚使孩子把谎言当作工具。
贾老师通过讲述儿子、女儿以及14岁说谎男孩的案例,从正反两面对比呈现告诉我们:更多、更普遍的导致孩子说谎的直接原因,是孩子迫于家长的压力而说谎。
这让我也想到一个案例,8岁的小明数学考试连续两次都是六七十分,爸爸很生气,说再考不好就别回来了。结果很不幸,在又一次的考试中小明又没有考好,而且更糟,居然没及格。怎么办?爸爸说了,再考不好就不让回家。于是小明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把同桌的试卷偷偷地塞进了自己的书包,并把名字换成了自己的名字。
如果爸爸能对孩子宽容一点,孩子无论如何是想不到用这样的方式来欺骗父母的。如果每位家长都能充分理解孩子,理智、开明地对待孩子,凡事替孩子着想,善于和孩子同感共情,平静接受孩子犯错,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和关爱,孩子根本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对家长说假话。
“理解、接纳、体贴、尊重往往比批评、斥责、打骂、惩罚更有力量。前者维护了孩子的尊严,保全了孩子的面子,后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撕破了孩子的面子;前者具有建设性,后者极具破坏力;前者是医治孩子心理顽疾的灵丹妙药,后者是促进孩子问题进一步严重的催化剂。
二、如何避免孩子说谎?
第一,家长要以身作则,做一个诚实的人。对孩子、对其他人都应该光明磊落、坦诚相见、言而有信、信守诺言、不说假话、不讲虚话,当好孩子的榜样。
第二,父母发现孩子有说假话的倾向时,要认真反思自己。是不是你对孩子太严厉了?是不是你在孩子面前太强势了?是不是你对孩子缺乏体贴了?读书笔记。是不是你对孩子不够理解,以致孩子对家长不信任、说话有顾忌?孩子撒谎大多是为了逃避父母打骂、惩罚的不得已选择,孩子措施是对家长错误家庭方式发出的警示信号。
第三,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轻松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到父母是最可依赖的人,让孩子相信即使自己犯错甚至闯祸,都不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第四,当孩子向父母说明事实真相时,不论他的错误性质有多严重、给家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家长都不要揪住这件事不放,不但不要惩罚孩子,还要肯定孩子做的对的地方。
第五,当父母确信孩子说谎时,不要急于揭穿孩子的诺言,更不要把孩子推向难堪的境地。要冷静分析孩子撒谎的原因,给孩子一定的空间,给孩子反思和弥补的机会。父母态度越平和,对孩子越尊重,孩子越能主动反思;父母态度越激烈,孩子越遮遮掩掩。要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事件本身,而不是父母的情绪反应上。
如果孩子没打算说明事实真相,家长认为确有必要澄清此事,也要在保护孩子自尊、给足孩子面子的前提下引导孩子把事情讲明白。父母要让孩子明白,父母针对的是这件事,而不是孩子本人,父母永远是爱孩子的。孩子有了一家认识后,父母要及时给孩子台阶下,帮助孩子卸掉思想上的包袱。
最后,务必要给孩子肯定和鼓励,让孩子看到希望,使孩子增强信心,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转化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读本篇文章,也让我想到“三块巧克力”的故事,宽容和理解往往比惩罚更加深刻,可参阅。
合理“惩罚”也是一种保护。
改变父母改变孩子读后感篇六
“言传身教”我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和父母相处,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孩子学会了为人处事,养成了行为习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悄然的,是深远的。我想,这也是张文质先生提出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的原因之一。要改变孩子,得从改变父母开始。而要改变父母,谈何容易?这需要父母有改变自己的决心和坚强意志,需要不断地学习,检视自己。而《改变父母改变孩子》则是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向人们没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如促膝谈心,让人在不经意间得到教益。
我们大人不是懂得太少,而是做得太少,或者说是知而不做,或者说还没有认识到做的重要性,缺乏一种自我反省的能力。
为此,文质先生特别提及:“我们经常道理讲得太多,给孩子做榜样、做具体的示范太少。”的确如此,不少家长许多时候是讲一套做一套。
我们大人做容易犯毛病,即自以为是。由于自以为是,导致沟通理解的障碍。许多事情在我们大人看来是十分浅显的事,但在孩子看来却变成十分困难的了。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对待一个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需要有平常心,需要有一种理解力,需要有一种针对孩子不同的心智成长的状况要对症下药,甚至我觉得比对症下药更重要的,还是理解力。”
理解孩子,需要沟通,需要聆听来自孩子的声音,多听听孩子对生活、对个人成长的理解,多询问一下他对生活对生命的感受,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去思考;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去判断;而是更多的要让孩子回到自己来理解这个世界,选择一个最适合他的方式,让他得以成长。所以一方面就是父母你要尽到责任,帮助他支持他肯定他的个人选择;另一方面在他个人做了选择之后,有时候要帮他承担这种风险,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充满各种风险的,你能不能帮助他,尤其是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在他成长不太顺利的时候;在他感到很迷茫的时候,父母能不能更坚定的站在他身后,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
耐心、克制和支持是文质先生提及的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品格。
生活中,教育孩子缺乏耐心和克制的比比皆是。孩子犯了错误,一些家长还没有说上几句就急了,破口大骂,甚至动起手来。缺乏耐心和克制,粗暴对待孩子,常会对孩子产生伤害。家长若能克制自己的情感,和孩子一道冷静地分析问题,一定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教育孩子,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干着急没用,责怪也没用。你骂他打他,反而会冲淡它对错误的认识;你宽容他,他反而人会心怀愧疚,会极力反省并改正错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是缓慢的过程。教育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家长要坚持把鼓励、赞扬、肯定、分享、帮助变成重要的家庭文化,在充满爱意和希望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会更坚强、更自信、更有美好的人生。
改变父母改变孩子读后感篇七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月买了《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的书,这本书虽然不厚,但是谈论的问题却是沉甸甸的。
对自己的拷问————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这也是现在的`现状,尤其是爸爸们,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为了工作,不停加班不停应酬,回到家不是孩子已经睡了,就是自己疲惫不堪哪里还顾得上陪伴孩子。所以“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周围一般都妈妈陪伴孩子为主,加上本身北方男人那种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爸爸的角色能扮演好的有,但是不多。他们也说自己的童年中爸爸的印象比较淡,但为什么对自己孩子继续重复自己的历史呢?父亲在育儿角色中的缺少,导致孩子一般和妈妈、姥姥或者奶奶一起生活为主,在育儿过程中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必然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对母亲的要求更高了,如何协调好教育孩子和协调家庭成员关系,这大概本身就是一个课题。
对自己的提醒———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这个观念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但他或多或少都缺少了一部分,就是他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书里还有句话对我来说印象深刻“你的孩子缺土”,说的也是有个孩子体弱多病,妈妈带他去看中医时,老中医说他孩子缺土。按照现在意思理解就是不接地气。我们就是这样,从小在家为主,很少玩土啊之类的东西,也很少去大自然中玩耍,因为害怕生病所以呆在家中,反而陷入有点风吹草动就生病的循环中。宁宁就想一朵温室里的花。
这大概就是看书的收获,书就像一面镜子,看到自己的言行,看到自己的不足;书就像一位学者,向我们娓娓道来为人处事之道。这本书还没完全读懂读透,需要时间去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我想这也是作者最大的心愿,也是读者最大的收获吧。
改变父母改变孩子读后感篇八
寒假前的一个研讨会上结识了贾容韬老师,他在积极推广自己的教育方法,他倡导的“在爱中管教”的方法,与我提倡的“信念法”高度相似。
我把我写的《你的思维决定一切》赠给了他,他也回赠我他写的《家庭教育中国行》,贾老师的言行令人折服,书里面的案例令人惊叹。
下面引用一个贾老师的案例:
某高一男学生在校多次打架,虽不是主要责任者,但其平时的恶劣表现(打架、旷课、逃学)令班主任和学生家长非常头疼,因为他总在班里起哄,影响大家学习。这次,学校下决心要开除他了。
他的妈妈得知后,到学校求爷爷告奶奶,赌咒发誓这是最后一次。学校见她可怜,就立下字句,再犯事一定不容,最后给了留校察看处分,以观后效。
孩子妈妈也一筹莫展,孩子倒是老实了,从此上课天天睡觉,而下课就精神百倍,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呀,这时她向贾老师求助。
贾老师告诉她:“你先假设孩子在学校好好学习呢。”哈哈,假设,这太搞笑了。
贾老师接着说:“他一回家,你就说:回来啦,在学校学习很辛苦吧,在家多玩会儿吧,妈妈给你做好吃的。”
这位妈妈一听就傻眼了,说:“不可能,他光在学校睡觉呢,一点都不学,这话我说不出口哇。”贾老师说,你先对镜子练习,练好了说,天天说,就会有用。
死马当活马医呗,这位母亲就天天对着镜子练习:“你回来啦,在学校学累了吧,在家多玩会儿吧,妈妈给你做好吃的,呜呜呜呜”,说着说着她哭了起来,因为这太违背自己的内心了,说的话太不符合实际了,太假了。
但她天天练习,冲着镜子练了一个月,终于能说出口了,能说顺嘴了,下午放学他儿子一回来,她就低着头(因为她怕儿子看出心口不一的眼神儿)冲着儿子说:“你上学辛苦了,在家多玩一会儿吧,我去给你做好吃的。”
小淘气多聪明啊,一眼就识破了,冲他妈妈说道:“你少来这套,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也就是你爱说什么说什么,反正我回家就玩游戏,唉,实验第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此后的时间里,这位母亲天天这么说,他儿子天天回来都能听到这句话。她说了15天后,她自己的心理产生了变化,她后来说:“我越说越感觉是这么回事,我儿子在学校就是好好学习的,他就是优秀学生。”我的妈呀,谎话说得自己都信了。
奇迹发生在第xx天,她儿子竟然开始回家写作业了。此后一段时间捷报频传,老师联系家长说“你儿子开始交作业了”、“交得越来越多了”、“不会的还知道问了”、“有几科不低分了”、“小测验竟然有及格的了”,几个月后,这个小东西竟然在大考中夺得全班第一,真的成了其他学生的榜样,真的成了优秀学生,全校都震惊了。
关键就在于妈妈的改变,她天天冲孩子念叨那几句,越说越像真的,说多了,孩子心理自然有了压力,感觉自己再不加油学习就对不起自己妈妈的这几句话。
这与我提倡的“信念法”的理念完全一致。学生都反映念叨完目标的感觉:有劲儿了;不困了;有思路了;心能静下来了;再玩有负罪感;一拿手机就感觉有事还没干完;感觉再玩就对不起自己;感觉有力量推着自己学习;感觉不想贫嘴了;感觉对不起家长;感觉对不起老师;不想玩游戏了;有愧疚感,所以要好好学;感觉上课精神了;感觉效率提高了;感觉背东西快了;感觉有奔头了……五花八门,要是心里没有目标,他们玩起来可带劲儿了,哪里有玩够的时候,哪里有什么负罪感,高兴、傻乐还来不及呢。
“强化目标……”是我们开学时主席台大屏上的字,的确每个人都需要有目标。学生也需要学习目标,如果每个学生都有了学习目标,无论是像贾容韬老师这样的,通过家长不断地暗示、催眠、提醒,或是像我这“信念法”一样积极地自我暗示、自我激励,都可以使学生自主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改变父母改变孩子读后感篇九
鼓励和赞赏是孩子自信心和力量感的源泉,也是人性中最深刻的需求,特别是来自权威或者重要他人的赞赏。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提供给孩子身体成长必要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孩子精神营养方面的需求,而赞赏就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当我们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孩子,看到孩子的长处,在他做对的时候,做好的时候,及时的、发自内心的去赞赏孩子,鼓励孩子,孩子的内心力量感就会增强,自信心也会提升。
但是,赞赏也要有赞赏的技巧和学问,否则,如果你的赞赏比较笼统,概念模糊,或者过于不切实际、夸大其词,这样不仅不会起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给孩子造成隐性伤害。就像一棵植物,过于干旱会使它枯萎,但是浇水过多又会使它的根系腐烂。
在这一章节,贾容韬老师用了大量的案例,详尽的给我们阐述了如何正确的使用赞赏,赞赏应该遵照哪些原则,赞赏需要注意哪此事项:
沟通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沟通需要讲求技术,沟通更需要讲求艺术。这是我在前面的章节中从贾老师与孩子的互动当中学到的。毫无例外,在这一篇章,同样贾老师还是掌握火候、看准时机对儿子大加赞赏:“儿子,你接触电子游戏比较早,智力比一般孩子开发得早。你把电子游戏、网格游戏都玩得那么棒,足以证明你有过人之处。你的班主任也有同感,他认为你智商比较高,他说你连搞恶作剧都有独到之处,说明你是极聪明的孩子。我觉得你的学习成绩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水平,应该排在一些同学前面才对。老爸坚信,只要你调整下思路、改变一些习惯,稍加努力就会后来者居上。”
在贾老师的这段赞赏中,有很多可以提取的技术点,比如:挖掘优势;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积极期待;传递信念。
还有一件事,也非常值得我们好好效仿,让我们来看看,在帮助孩子提高作文水平上,贾老师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赞赏这门技术的。“儿子,爸爸看了你的作文,非常高兴。你这几篇作文中心思想不错,字、词、句、标点掌握得还可以,这足以说明你有写作文的基础。”
当我们把缺点作为知觉对象时,优点就成了知觉对象的背景;但当我们把孩子的优点作为知觉对象时,缺点就成了知觉对象的背景;贾老师用积极的光明思维,抓亮点,抓优点,塑造孩子的价值。
“能紧扣主题说明作文有灵魂,从这点看你是有写作天赋的”“正因为你的作文写得短,老师才给你低分。你感到作文没什么可写、言之无物,不是你的错,而是爸爸造成的。一是爸爸从小没有引导你大量阅读,导致你对文字感受能力弱;二是爸爸总忙,没带你到处走走看看,你接触的事物少,当然没什么可写了。”
情通才能理达,而情通的秘诀就是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在前面的章节中,不管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上,还是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上,贾老师都运用了同样的手法。这样孩子才易于接受父亲的建议。
“像你这样有思想、不婆婆妈妈、说话能直击要害的人,如果能提高阅读量、多参加社会活动、多观察事物并勤于思考,写好作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写出质量上乘的作文也不是不可能的。”
风过不留痕,雁过不留声。贾老师巧妙地语言艺术既肯定了孩子的优良素质,又不着痕迹地将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积极的兴趣活动和良好的习惯培养,种植在孩子的信念系统中。
生命只有被“看见”,才能绽放它的华彩。在贾老师的赞赏和鼓励下,孩子从此喜欢上了作文,高考时作文还得了比较高的分。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赞赏,有内容、有感受、有评价,既着重于“就事论事”又着眼于“塑造形成”的积极引导,可谓效果明显,一举多得。
学了就要用,用了才有用。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日习、日练、日悟,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祝福大家都能在教子路上结出恒久迷香的果实!
改变父母改变孩子读后感篇十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站在孩子的高度思考: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父母常常摆出家长作风,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长”为由,在孩子面前扮演上帝。我们认为自己知道什么东西是对孩子好的,什么样的路是适合孩子走的。故而以“过来人”自居,企图用“爱”的名义来管教和操控孩子。
然,我们的“认为”真的是正确的吗?从其一生的角度来看,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吗?我们所谓的一些人生经验,只是基于我们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总结出来的主观思想。以我们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和知识架构来衡量和要求仅仅只有几年或十几年生活体验的孩子理解、接受和认同,就有点“强词夺理”。就像有的妈妈和我说的,“感觉自己说了一大堆道理,其实孩子根本不理解或者是根本不听。”
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只是父母内在恐惧的替代物而已,任何企图通过“控制”和“改变”孩子来达到让孩子按照自己意愿和设想走路的父母,都是不成熟的父母。
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放到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教育,就是将自己置身于孩子的立场和视角,去体验孩子的内心感受,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为人父母者,一定要站在孩子的高度,经常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希望父母怎么和我说话?希望父母怎么对待我?如果我是孩子,会不会为有我这样的父母而庆幸、而骄傲?当我们角色转换,以孩子的目光来观察自己、审视自己时,就会发现自己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怎么做才叫做站在孩子的高度?
贾老师用两个小游戏,详细的阐明了站在孩子的高度,就是要从内心伏下身子,用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体验世界,用孩子的心来感受世界;进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孩子的意图和感受。也只有理解了孩子,我们才具备了教育孩子的前提和资格。
影响孩子的“黄金法则”:
引言部分:“黄金法则”的核心是,当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被父母影响,家庭教育成功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不露痕迹,藏锋有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永远都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被父母影响,家庭教育成功机会就大大增加了。就好比一则广告,使我们对一款产品或一种理念产生好感,又察觉不到它在操纵我们,这才是顶级的广告。
本小节,贾老师以一个真实的案例给我们详细的叙述了“黄金法则”的核心与功效。
韩女士的儿子游戏基本处于失控状态,成绩直线下滑。针对这个案例,贾老师给韩女士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表现出对孩子学习的淡然、超然。在孩子面前不谈学习,不对孩子进行学习说教。只管自己沉下心来学习,给孩子做好表率就行了。
第二,对孩子玩游戏,不仅不表现出反感,还要表现出兴趣,甚至可以鼓励孩子玩,最低标准是不干涉、不限制。
事实上也是如些,家长越在学习上和孩子过多的纠缠,孩子越会在学习上掉链子;当家长将目光抽离出来,转到自身的学习提升上时,孩子也就卸掉了心中的对抗,承担起了他的职责;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心甘情愿地让他玩游戏时,孩子也就放下了追求挑战刺激的心理,慢慢减少游戏的时间;就像贾老师说的:“教育孩子,其实就两件事,一是增长智慧,二是提高德行。”父母的品德是孩子成长的软环境,对孩子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是父母完美的`人格形象。当韩女士潜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道德水平的时候,其散发出来的人格力量是无比强大的,甚至是无坚不摧的。
父母如何做人,决定了孩子如何为人;父母怎样做事,决定了孩子怎样做事。在贾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韩女士的持续努力下,韩女士的儿子实现了从一个网瘾少年到同时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学院等六所世界名校录取的华丽转身。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在于父母的修为,在于潜移默化的熏陶。
改变父母改变孩子读后感篇十一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父母常常摆出家长作风,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长”为由,在孩子面前扮演上帝。我们认为自己知道什么东西是对孩子好的,什么样的路是适合孩子走的。故而以“过来人”自居,企图用“爱”的名义来管教和操控孩子。
然,我们的“认为”真的是正确的吗?从其一生的角度来看,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吗?我们所谓的一些人生经验,只是基于我们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总结出来的主观思想。以我们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和知识架构来衡量和要求仅仅只有几年或十几年生活体验的孩子理解、接受和认同,就有点“强词夺理”。就像有的妈妈和我说的,“感觉自己说了一大堆道理,其实孩子根本不理解或者是根本不听。”
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只是父母内在恐惧的替代物而已,任何企图通过“控制”和“改变”孩子来达到让孩子按照自己意愿和设想走路的父母,都是不成熟的父母。
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放到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教育,就是将自己置身于孩子的立场和视角,去体验孩子的内心感受,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为人父母者,一定要站在孩子的高度,经常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希望父母怎么和我说话?希望父母怎么对待我?如果我是孩子,会不会为有我这样的父母而庆幸、而骄傲?当我们角色转换,以孩子的目光来观察自己、审视自己时,就会发现自己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怎么做才叫做站在孩子的高度?
贾老师用两个小游戏,详细的阐明了站在孩子的高度,就是要从内心伏下身子,用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体验世界,用孩子的心来感受世界;进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孩子的意图和感受。也只有理解了孩子,我们才具备了教育孩子的前提和资格。
影响孩子的“黄金法则”:
引言部分:“黄金法则”的核心是,当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被父母影响,家庭教育成功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不露痕迹,藏锋有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永远都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被父母影响,家庭教育成功机会就大大增加了。就好比一则广告,使我们对一款产品或一种理念产生好感,又察觉不到它在操纵我们,这才是顶级的广告。
本小节,贾老师以一个真实的案例给我们详细的叙述了“黄金法则”的核心与功效。
韩女士的儿子游戏基本处于失控状态,成绩直线下滑。针对这个案例,贾老师给韩女士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表现出对孩子学习的淡然、超然。在孩子面前不谈学习,不对孩子进行学习说教。只管自己沉下心来学习,给孩子做好表率就行了。
第二,对孩子玩游戏,不仅不表现出反感,还要表现出兴趣,甚至可以鼓励孩子玩,最低标准是不干涉、不限制。
事实上也是如些,家长越在学习上和孩子过多的纠缠,孩子越会在学习上掉链子;当家长将目光抽离出来,转到自身的学习提升上时,孩子也就卸掉了心中的对抗,承担起了他的职责;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心甘情愿地让他玩游戏时,孩子也就放下了追求挑战刺激的心理,慢慢减少游戏的时间;就像贾老师说的:“教育孩子,其实就两件事,一是增长智慧,二是提高德行。”父母的品德是孩子成长的软环境,对孩子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是父母完美的人格形象。当韩女士潜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道德水平的时候,其散发出来的人格力量是无比强大的,甚至是无坚不摧的。
父母如何做人,决定了孩子如何为人;父母怎样做事,决定了孩子怎样做事。在贾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韩女士的持续努力下,韩女士的儿子实现了从一个网瘾少年到同时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学院等六所世界名校录取的华丽转身。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在于父母的修为,在于潜移默化的熏陶。
改变父母改变孩子读后感篇十二
最近读了贾容韬老师写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一书,经过第一遍的阅读,就有了比较多的感触,还有就是思想上的转变,确实是一本值得父母一读的好书。
对于教育,一般的人都认为是学校教育,而对于家庭教育,很多人应该都是比较陌生而棘手的。我自己也是进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教育,应该是学校的事情,作为父母就是拼命挣钱,给孩子往好的学校送,给孩子准备好的物质生活。然而,读了这本书后,思想上发生了转变,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让我感到原来的我是多么浅薄,多么寡闻,完全没有把家庭教育当回事,没有把家庭教育当成一个事业来对待。
好的是,自己不会也没有装会,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很多不学习就会跟不上的,我也在加强学习,加强家庭教育方面的学习。家庭是给孩子培养好习惯的地方,是给孩子温暖的地方,是塑造人生品格的地方。很多时候,自己用现有的眼光,主观的去要求孩子,却没有更多的考虑孩子的感受,没有站在孩子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原来,家庭教育是需要大智慧的,包括批评的方式和时机,合理的运用赞赏和鼓励,学会倾听,学会调整心态等等,有很多都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去学习提高的。
孩子出现问题了,更多的时候是盯着这个问题去找孩子的原因,就像盯着锁着的门找钥匙一样,没有跳出这个思维,就找不到钥匙,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本来就是一张白纸,是被动来到了这个世界,后面出了问题,肯定是家庭的原来,是父母的原因。因此孩子出了问题,一定是家庭出了问题,父母出了问题,所以要找准病因,才能因病施救。纵观现实中大部分问题孩子,多数多是家庭不和谐的,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家庭矛盾比较恶化的等等。正是因为家庭没有成为孩子温暖的港湾,孩子才会被外部不良思想侵袭,不良作风影响,心理产生了扭曲,才会导致恶性循环,造成问题孩子。此时,唯有先认识清楚自己的问题,从自己的病因出发,找到解决办法,改正方法,进而潜移默化的去改变孩子,把孩子引导在正轨上。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很多时候言语或者行动不当,却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对于孩子,更多的是包容、理解、信任,而不应该在孩子犯错了大发雷霆、挖苦、指责。更多需要做的是,调整好心态,控制好情绪,加强相互的沟通交流,走进孩子的心里去。言传身教真的很适用,孩子也是想进步想提高的,看到父母都在进步,在改变,在学习,他肯定也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这恰好是我们所希望的,共同成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摩西奶奶说,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关键是要开始行动。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孩子越小越是有利时机。愿你我都能及时醒悟,把这份事业做好,行动起来。
改变父母改变孩子读后感篇十三
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几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可悲的是,有部分家长身处在问题的漩涡中却不自知,受困于孩子问题的表象,整日里就孩子的行为问题和孩子拧巴,既不懂得寻求第三方的帮助,又不懂得自我救赎、自我学习和成长,结果是问题越来越严重,关系越来越恶劣,最后是自己痛苦,孩子痛苦,家人也痛苦。值得庆幸的是,也有部分家长思想觉悟高、懂得反思,懂得求助,懂得自我成长和改变。
比如今天案例当中的这位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从来没有给过孩子好脸色,孩子的父亲更是简单粗暴,对孩子常常采取高压政策,非打即骂。一位情绪失控的妈妈加上一位简单粗暴的爸爸,无疑是孩子的恶梦。孩子十六岁时出现迷恋网络游戏,离家出走等问题。
一个不被父母欣赏和关爱的孩子,一个心无所属的孩子,有今天的问题呈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庆幸的是这位母亲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辗转找到贾老师当面请教。她信奉“求救于教育专家,不如把自己打造成教育的内行。”决心改变自我,提升自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这也是最令我感动的地方。
在我学习家庭教育以来,所接触和了解到的所谓问题孩子的“回归”和“转变”,无一例外不是通过父母自身的学习和改变来实现的。
错误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成长的契机,犯错是通往正确的必经之路,暂时的迷茫、寻找人生的路径也是人生中的一部分。
当父母看到孩子行为问题背后的实质和情感需求;接纳孩子的现状;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理解和支持;从生活的点滴之处挖掘孩子的优势并加以赏识和认可;不断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价值感、成就感和存在感;当父母放下内心的焦虑,保持心态平和、时刻保持正念;读书笔记.当父母自身改变,给孩子做好福德示范和正能量的传递;当父母信心满满,把自己活成爱和信念的一道光,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孩子内心的优秀品质就会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展现在父母面前的也都是懂事、美好的一面。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专家教我们如何养育孩子,但并没有教我们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教育理念是普适性的规律,但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专家再了解我们的孩子都不如我们自己了解我们的孩子。所以,只有我们自己深入地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彻底地改变旧有的心智模式,才能拥有全新的行为模式,也才能给到孩子正确的、正向的、也是更有力的支持和引领。尤其是面对“问题孩子”和“问题家庭”来说,只有自己深入、系统地学习,掌握教育的规律,才能号准孩子的脉搏,对症下药。
一了千明,一迷万惑。祝愿我们都能在教子路上结出恒久迷香的果实!
改变父母改变孩子读后感篇十四
当你在教育孩子遇到了困惑的时候,当你的孩子出现了自私、叛逆、以自我为中心问题的时候,读一读《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真是不错的选择。它将是你家庭教育道路上的明灯,读过之后,你会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近看过一段文字,即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一段碑文: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我成熟之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心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也不可能。走到人生终点,我才意识到:如果我能先改变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进而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读后震撼,想改变问题孩子要从改变自己开始,作者整本书向我们显明了这个最简单质朴但也是最正确的道理。
这是一本能让人收获幸福的书,告诉你怎样身体力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一本能改变千万人命运和家庭的书,能帮你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如果你真爱孩子,并希望孩子成人、成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你一定要阅读此书,它值得你认真读、反复读!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731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