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我们需要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总结可以从过去的成就、经验和教训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掌握一些写好总结的基本要素和技巧非常重要。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一
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后,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我觉得贯穿本书的灵魂所在就是“爱的教育”。李镇西老师的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和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了我!以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震撼了我!李老师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对学生的关爱令我佩服。我想,这爱来自于责任,来自于内心深处那一份责任感。他认为教师要教会每一个学生如何学习,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
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李镇西老师的耐心,执着令我向往。作为教师,我们都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只是,每当学生的表现与自己所预计的不一样时,往往会失去耐心,失去对学生的信心。
而李老师花在学生身上的,不仅是精力和时间,更多的是耐心,是自己对学生的关怀。他把每一个孩子当成一件艺术品,每一件都要精雕细琢,每一件都要仔细挖掘出潜在的能力。可见,耐心是一位教师的一个重要素质,是师德修养的一个方面。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特别需要有耐心。而耐心是需要修炼的。耐心等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后进了,是因为以前的学习问题如雪球越滚越大,日积月累形成的,那么化雪过程当然也需要一段时间。
耐心指导,给孩子搭梯建桥。当我们一味指责学生时,是不是应该想想我们也有过错。说第一遍,他不会,我们就应该说第二遍,第三遍…一直到会为止。李老师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李镇西老师的文章,给我极大的鼓舞。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耐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更好的老师",我会不断努力的。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二
我在教学过程中,总觉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低,如何激励?・・・・・・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就带着我的困惑开始读《全脑激发的高效课堂》。
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想:
1、信息卡的使用和反馈。
信息卡的使用是一个不错的举措。在不少的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优秀孩子的侃侃而谈,但一般及以下的孩子呢,他们张扬个性的欲望不强,锻炼的机会也相对减少。信息卡能够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公平的机会。当堂练习,接着反馈,增加了孩子的紧张感,提高了孩子的做题速度和思考力。我最欣赏的是选题,每节课的训练教师要下不少功夫,选择的题目才有代表性、全面性和创新性。这样的练习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板演的示范性和激励性。
板演既能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精确地解答问题。对于课堂上的知识来说,板演还具有示范性,让孩子一目了然地看清问题地解决步骤和思路,比老师板书更具有吸引力。加之各小组之间的竞争,让孩子的主动学习成为自然。老师的及时反馈对各小组的学习也是一种激励和充分肯定。
3、合作小组成立和作用。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的整合使各小组在同一起跑线上,实施捆绑式评价,每个成员的表现与小组密不可分,每个成员都努力地为小组争得荣誉,还加强了组内成员的交流和相互补充,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宽了,学习的兴趣浓了。分值的量化和老师物质性的奖励对孩子也是很好的促进。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和帮助,一个积极向上的小组会影响组内每个成员的进步和发展。
教学模式不可模仿,但好的做法可以变通,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
在实践中我还要注意以下细节:
1、小组的组建过程中,是为互助合作学习活动提供活动形式与空间。接着需要的就是老师要做好上课部分,为互助合作学习提供活动的知识背景,同时实行有效的激励措施,为活动提供动力源泉,这样才能使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活动,从而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
2、如何备课?备多少内容?备课前和备课时多想一想:哪些可以不讲,哪些一定要练,基本上每节课都要准备4―5条选择题,2道板演题,这些题目应当按照阶梯难度原则设计,并有1―2题有多种解法,板演题的要求明确,板书不长,可以设计成填空的形式。
3、反馈机制,我该如何快速的了解到学生的掌握情况呢?选择题让学生举信息卡回答,当答案纷耘时就可以让小组讨论统一答案,并以小组为单位作答,替小组拿分。
板演题让小组抢答,因为黑板地方有限,很难让所有小组都有地方答题,所以互助合作小组必须学会分工合作,在最短时间内作出最好的解答。
为了保证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必须有完整的激励措施。关于激励机制,我还有多学习、实践。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三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感展现于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犹如艺术家,把最真实的知识艺术性地教给学生,使课堂教学充满艺术感。
无论上什么课,如果让学生时刻绷紧脑筋、毫无轻松之时,绝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在课堂上,如果能让学生轻松愉快、贴近学生实际,以学生的需要为第一出发点,结合文本进行教学,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他注重引导人们发现自己认识中的矛盾,意识到自己思想的混乱,迫使自己积极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引导人们走上正确认识的道路,逐步获得真理和知识。
“人们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优美的语言,和谐的动作,高尚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欲使课堂显示出强大的魅力,让学生和教师都沉浸在艺术的境界之中,就必须要求教师努力追求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艺术,尤其是教师那循循善诱,独具一格的评价语言。”数学教学亦是如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学生,教师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教学风格,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的重要因素。要让课堂教学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要能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以学生为本,把逻辑性强、理论性强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形象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呈现,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整个生活中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四
光有“心”还不够,还需要“纪律和规程”。《有效地管理你的课堂》一书如是说。
美国的三位教育家:埃弗森(evertson,c),埃默(emmer,e),沃瑟姆(worsham,m)合写的这本《有效地管理你的课堂——小学教师的课堂管理》,是一本力图给教师的课堂管理提供全方位指导的课堂管理领域的著作。
从书中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首先,教室布置要能体现你的教育理念;第二,要通过描述、演练、反馈、巩固规程,建立起明晰的课堂规范和期望;第三,借助于作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从传达作业要求、到过程性的监督完成、直至检查反馈,有始有终,形成习惯;第四,开展和实施教学时,为了流畅教学需具备三种能力:预防不良行为,课堂节奏的管理以及保持小组学习注意力的能力;第五,管理学生行为时保持一致性和持续性,尤其是不当行为要及时处理;第六,过激的问题行为及特殊个体或群体的管理,要关注问题行为的种类,并引入目标管理意识。这些内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教师的指导可以说是十分明晰的。
仔细阅读该书,我感到非常温馨,也非常欣喜。温馨,是因为该书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这很让人感动;欣喜,是为我能从书中获得切实可行的课堂管理策略和技巧而高兴。读这本书,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手把手地教授课堂管理技巧。尤其是《建立规范和期望》和《合作学习小组的管理》两章对我的帮助最大,对我今后如何更好地管理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第二章《建立课堂规范和期望》中,对有效管理的课堂进行了如下描述:有效管理的课堂是顺利推进的,它以最少的混乱和停顿,给学生最多的学习机会;它的布局合理、井井有条,利于开展互动和完成组织活动。因此,教师要能有效管理自己的课堂,不但需要对学生确认学校的纪律和规程,还要制定你自己的课堂纪律,纪律的规定在4到8条之间,能写在教室里醒目的位置。书里告诉我们可以提4条有效纪律:1,尊重所有人并礼貌待人;2,准时和准备充分;3,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4,遵守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在向学生说明纪律时,还一定要告诉他们你的具体期望——不仅仅是“不能做”什么,还有“能做”什么。并且要保证这些纪律要求在日后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执行。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五
学校是儿童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场所。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使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这是教师们的共同愿景。不过现实的学校并没有发挥这种功能。现实的学校正在沦落,随着学年的升高,部分学生会逃避学习,逃离书本。尽管教师在拼命努力,但是儿童越是上学就越是丧失学习的乐趣,越是丧失合作学习的伙伴,越是丧失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创造合作学习、创造探究学习的挑战正是为了变革这种学校而斗争。
从相互倾听的关系走向合作学习的关系。直言“不懂”的课堂,以“不懂”的儿童为中心。创造合作学习的教师把边缘化的儿童作为课堂沟通的中心来对待。例如那些在学科学习中有困难的儿童、不能融入课堂教学的儿童、难以参与课堂学习的儿童,从这些边缘化的儿童与其他儿童之间的落差中可以洞察到合作学习的可能性。要进行以边缘化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尊严有深切体验和共鸣,要有对每一个儿童成长的期待。在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里,一个人的发现会唤起其他人的发现,从而产生新发现的连锁效应。课堂上没有“好意见”和“坏意见”的区别,而是每个人的发言都是很棒的。尊重所有学生的思考是教学教学的基础。这样的教学可能不太顺利,磕磕绊绊,这就需要教师保证儿童的个性化学习,确保儿童能多样思考,互相支持、互相学习。
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只有认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挫折都是了不起的,并且认真倾听每一个儿童的低语或沉默,才能获得教学的立足点。只有摘下“能”与“不能”的有色眼睛,才能看到每位儿童挑战固有学习的情景,才能看到儿童无可比拟的、个性化的经验和创造。这种个性化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就是发现和给予每一位儿童的尊严和信任的过程。信赖每一位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人的信任与尊重不是因为其资质好、能力强,而是认识到人的脆弱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陷和弱点。正是由于儿童们是脆弱的,所以才充满了成长的可能性,他们是值得尊重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情结“,那些能够回应这些“内心情结”的成人都可以成为儿童学习和成长的伙伴。因此,创造性的教师总是能够接受儿童的多样性和教材的发展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六
亲子课堂读书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创新方式,它通过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促进亲子情感的交流和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位参与教师,我有幸亲身经历了亲子课堂读书的过程,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下面我将结合我的亲身体会,就亲子课堂读书的意义、教学方法以及带给家庭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亲子课堂读书对于家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参与的亲子课堂读书活动中,我发现,家长和孩子通过共同阅读建立了更加紧密的情感联系。在课堂上,家长和孩子不仅能够一起阅读,还会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这种亲子互动不仅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感认知和交流能力。此外,亲子课堂读书还可以引导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提高其对孩子的教育意识。在课堂上,我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的问题来请教我,通过与我交流和探讨,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更加关注孩子在学习中的成长。
其次,亲子课堂读书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在亲子课堂读书中,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知识。我发现,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可以激发孩子的思维,促进他们对书中内容的思考和理解。在课堂上,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们从书中找到答案,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还增强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除此之外,有趣的亲子活动也是亲子课堂读书的教学方法中的重要部分。例如,我会组织孩子们进行亲子绘画、亲子编故事等活动,通过亲子互动的方式增强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亲子课堂读书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它还能够对整个家庭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我所参与的亲子课堂读书活动中,我看到很多家庭在阅读后都会继续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家长会借助这个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想法,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此外,亲子课堂读书也为家庭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家长和孩子可以在这个话题上展开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综上所述,亲子课堂读书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方式。通过亲子课堂读书,家长和孩子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情感联系,促进家庭教育的有效开展;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亲子课堂读书所带来的改变也将延伸到家庭中,对整个家庭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亲子课堂读书的重要性和意义,我将更加努力地推广和实践这种教育方式,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做出更多的贡献。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七
近年来,亲子教育备受关注,更加强调家庭的教育作用。而亲子课堂读书活动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家庭教育方式。作为参与者之一,我深有体会地发现,亲子课堂读书活动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亲子课堂读书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通常,这些活动会在图书馆或者学校的阅读角落举办,配备了丰富的图书资源。这样的环境不仅鼓励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往往会被吸引去翻阅,进而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之中。
其次,亲子课堂读书活动促进了家庭沟通。在亲子课堂读书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选择书籍、一起阅读、一起讨论,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来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在亲子互动中,家长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也可以更加了解并感受到家长的关心与陪伴。这样的沟通不仅深化了家庭之间的亲密度,也增加了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与热爱。
第三,亲子课堂读书活动培养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书籍内容,还要和家长一起思考书中的问题、解读书中的意思。通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孩子们逐渐掌握了阅读技巧,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些能力的培养将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另外,亲子课堂读书活动也给我作为教师带来了很多启发与反思。通过观察和引导孩子们的阅读过程,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和特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需要通过尊重他们的差异来有效地引导和教育他们。此外,我还意识到亲子教育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应该与家长紧密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亲子课堂读书活动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促进家庭沟通、培养孩子的阅读和思维能力,孩子们可以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和成长,而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启发和成长。因此,我相信亲子课堂读书活动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为更多家庭带来教育的福音。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八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打造“高效课堂”,就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目标明确,全面具体。
明确、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实效的重中之重。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节的小目标,然后完成好单元目标,从而达到最终完成总体目标。在教学中要做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课堂上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要“整合学生的问题”进入课堂,而不能零散破碎,一一作答。这样的课堂能包容大量的共同问题,能引起学生的群体探索,针对性强、效率高。
3、巧设活动,落到实处。
巧设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每一项任务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障。教师既要考虑到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又要考虑到实效性。
4、高效课堂多样化的评价形式。看老师,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老师处在引导地位,老师的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这一主题进行。看学生,以学生来评价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看学生是否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高。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总之,高效课堂,要努力追求用最简约的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走近复杂丰富的课堂,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有效。我正朝着这方面努力。
看完后最深的体会是它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讲述了我们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首先,它给了我们明确了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我们的教学才有方向,我们才能达到教学目标。高效课堂强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要从其效率和效益两个层面来体现、评估。因此,高效课堂应是努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手段,高水平地达成培养人的目的,高效课堂应是教学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结合。再者,它给出了高效课堂的策略、模式以及课堂要求。也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要求,我们上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时间备空间等等。其中强调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及课堂要有小结和巩固练习。第三它给出了高效课堂的评价形式。
通过学习我才真正懂得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以及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的课堂高效。“高效课堂”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短语——“高效”和“课堂”,关键词在于“高效”。“高效”应该包含学生的高效和教师的高效。学生的高效是能在课堂上通过学习获得高效地发展,教师的高效是能通过课堂的教学来高质量、高收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略有提高。理所当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内通过学习获得高效的发展是高效课堂的根本。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愿学、善学、乐学,学生能从学习中体验到一种成长的喜悦和幸福!而学生这种理想的学习状态的出现,则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对巩固练习与提高练习的精心编制。为此教师必须努力扎实的抓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并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能让学生高效自主、合作学习的活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这样教师自然而然在学生提高的同时,自身素质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我还觉得高效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对师生关系作了一些改变,而这种改变的,是由传统课堂中教师反复枯燥的讲、学生无奈被动听的单向灌输关系转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点拨提升,引导学生多方位的交流讨论。高效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批判式的吸收与改进,抛弃糟粕吸收精华,或者说是一种变革与升华。这种课堂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师生真正平等融洽、交流零障碍、和谐温暖的新型师生关系。当然在高效课堂的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式的,这对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准和要求比传统课堂下的要求更高、标准更高!
学习了《高校课堂22条》后,我认为要想创造真正的“高效课堂”,我们必须要努力成为符合“高效课堂”的优秀教师。一个合格教师的标准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但要成为一个符合“高效课堂”的优秀教师,我觉得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即高标准的“学高”,而且要做到高标准的“身正”,在校内校外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行为道德等各方面都能成为学生、家长的榜样与楷模,对学生起到模范示范的作用。此外还必须对学生有着爱心,是发自内心的爱心,但不是热情而短促的,而是如涓涓细流般长久的,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崇敬、关注并影响学生行为。对教育有着强烈的事业心,能从教学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感到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一位优秀的教师,除了具备以上条件外,课堂教学还要能做到精心设计与详尽准备,这才会上出一节节的高效课,有了这样一节节、一天天、一周周、一月月、一年年的高效课,学生自然就愿学、善学、乐学。为了这些目标,我要努力奋斗,让自己首先成为一个拥有高效课堂的老师。
高效课堂的主体是学生,然而我们如何才能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这就看老师在课堂如何操作。可见老师的因素也尤为重要。
高效课堂喻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可谓妙笔生花。高效课堂影响着当代学生自身的成长,有助于有效的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思想与社会实践、宽广知识和较强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将“高效课堂”的作用与学生的自身发展联系起来,我们能更容易地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的精髓。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九
教育是艺术,同时也是科学,在我苦苦思索如何才能让学生轻松愉悦的接受知识、快乐自觉地学习时我拿到了《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这本书,它给了我想要的答案,它的终极目标就是――快乐教育,让学生会迷恋上课,让课堂丰富多彩。这本由美国职业培训专家联合喜剧创作者共同编写的书告诉我们这些教师如何让学生学会快乐的学习,在快乐中喜欢上自己的课堂,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更主要的是这本书里也明确的告诉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让自己在教学中享受快乐。
阅读史蒂夫·艾伦所写的“序”,我注意到这段文字:“当我回顾我的正规教育岁月——尽管时间非常短暂——我发现有三位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具有很强的幽默感。我并不敢说他们的科目教学就要比哪些欠缺幽默感的老师出色,但是,他们热情和奔放的性格的确创造了一种令我感觉良好的教学氛围。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的一位西班牙语老师,为人挑剔、刻薄、冷漠,而我从她身上所学甚少。”有“幽默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而没有幽默感,令学生“所学甚少”。读完史蒂夫·艾伦所写的“序”。我陷入深思:我是个有幽默感的老师吗?我创设的课堂让学生感觉良好吗?恐怕不是这样的,在我的课堂上,总是严肃有余,幽默不够。那么,我的学生将来是不是也会这样想我,认为从我身上“所学甚少”?这绝对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所以更坚定了我把这本书读下去的决心。
教育学生,就犹如令人激动的探险历程,教育者对待学生和学习过程的态度将决定着其工作过程是否平静和坚定,工作结果是否有效和有用。而“当笑声和教育同行时,一切都成为可能”,你会发现这段历程愉悦而激动,而你也会成为有幽默感的、有趣味的、有激励能力的、热情的、出色的优秀教师。
只要微笑着面对生活,还有什么不能办到的呢?而有了这样的老师,又怎么会有悲观厌学的学生呢?成为一名欢笑教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笑声中学到知识,是我今后教学的目标。
成为一名快乐教师,是愉快教学的第一步。我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但是我们常常忘了在源源不断传授知识的同时,是否把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教给了孩子们。
笑,是我们最常规的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武器。“教育非常重要,但绝不能严肃!”上课时,批改作业时,面对犯错的学生时,一天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我们是板着脸的时间多,还是笑容满面的时间多?这是值得我们好好反思的一个问题。
当两名老师走进同一间教室,课堂非常嘈杂,充满了频繁的中断和骚动,悲观的教师说,“这些孩子会让我短命的!”乐观的教师却说,“这是群精力充沛的孩子,我要把他们的活力引导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
我想,每个人都会喜欢后者吧,但真正做到却是极不容易的,当问及其中的秘诀时,这位乐观的教师说,“我的座右铭是——每天笑一笑,调皮捣蛋都跑掉!”
书中还具体介绍了许多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快乐策略”和调节自身和学生心情的“小偏方”,虽然有些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些并不适合在我们的课堂上使用,但有了这样的理念,以及“取其精华”的行动指南,相信,它会真正带给我们心灵上的启迪,和孩子们共同发掘学习的快乐!
《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是一本幽默主义者的快乐手册,它寓教于乐,行文幽默,因此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快乐教学指南。当然,我也发现最大的乐趣在于,当我通读此书之后,将作者的技巧用于课堂教学,我会发现学生真正能够做到在欢笑中愉快学习。
每一位老师都清楚,教育是艺术,同时也是科学。教育的科学性孕育在教师的头脑中——组织、修改教学进度;制定行政决策;设计教案。教育的艺术性则扎根与教师的心灵中——以身作则;关照学生、倾听家长的意见;倡导高质教学。它呼唤游戏帮助你发觉自身的幽默潜能,不仅仅是在周末或假期,而是在你日常的教学中,因为那是你拥有绝对影响力和权威的时段。
我读了这本书,想到的是:今后的教学方法就是要创造一个充满信任、创造力、积极性、好奇和快乐的学习环境。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对这些技巧进行了充分的修改和补充,把快乐教育真正地落实在教育之中,让学生迷恋上课,目标就是减轻学生由于缺乏幽默感和快乐所带来的痛苦,有助于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并带来实际成果,成为一名欢笑教师。
让我们做个笑口常开的教师,用自己真诚的欢笑去感染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同样也让我们从孩子身上得到更多的快乐,让我们每天都能更健康、乐观、阳光地完成我们神圣的工作使命吧!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十
《小学课堂管理》一书为我们呈现一份汇总了50年研究成果的分析报告,其中指出:课堂管理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关键的因素—比学生的总体智力水平,已有的知识基础、家庭背景、学习动机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等都重要。这本书是为小学教师量身定做的一部管理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好书。好书就要精读、慢品、细研,学校为我们组织这次读书活动,不仅仅是让我们通过读书增长见识、拓展教育理论,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充裕的时间,让我们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实践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下面从两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对这本书的感受和收获。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爱。
首先,我们先来见见本书中的四位老师—维维安娜·洛夫、佳内塔·谢安、芭芭拉·布罗吉、肯·科瓦斯基,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鼓舞、鞭策他们的学生,言传身教,表扬学生,吸引学生,从而战胜课堂管理中的一个个困难,达到职业的理想状态,让读者为之动容。在课堂管理中,他们把学生放在首位,学生是主体,是主导,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有效学习。
1、设计安全有效的教室环境。
认真设计物理环境是良好的课堂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舒适和功能齐全的教室也向学生传达你对他们的关心。良好的教室环境有6个基本功能:让学生有安全感;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展示班集体的个性;让学生和教师心情愉悦;促进学生成长。
2、创设更安全、更有爱心的课堂。
爱分很多种,爷爷奶奶过分的溺爱,父母的慈爱,朋友之间的友爱,而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应该首先是关心和尊重的关爱,而当关爱和秩序发生碰撞时,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关爱和秩序是不相容的。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当课堂成为一个秩序井然、组织良好的环境时,才能滋生出相互的关爱。能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更多的了解学生,拥有调控的技巧,当一个班集体有了明确的规则和常规,就减少了混乱、误解和言出必行的可能性,进而增加了师生进行热情、轻松交流的可能性。
如何传达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呢?首先传达你对学生的热情,表现热情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微笑,在课堂对学生保持一种可亲的微笑,课前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感觉你对他的注重。其次,对学生的心事要敏感。这要求我们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课堂事件和活动,还要记住课堂环境的公开性特点,尽量保护学生的隐私。对于这一点我觉得自己要好好反思,每当有学生完不成作业,上课溜号等行为,我总是在班上批评并使他承认错误方才罢休,现在才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可行的,对学生造成心理的负面影响很大,应单独交流,维护学生的自尊。再者做一个有血有肉、有包容心的人。这要求我们教师不要总是高高在上,要和学生多多交流,学生愿意听我们谈论自己旅行和度假的事情,我们的文化生活、爱好以及上学的经历等,这些有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你就像身边的亲人。最后通过分担责任促进学生的自律意识,减少外在约束,让学生对自己负责。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要想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我们必须了解到底有多少有效地教学时间。新学期开始,我们总觉得时间很漫长,学习任务对于我们来说显得微不足道。但当学期即将结束进行系统复习时,时间却已经偷偷溜走了,本来富足的时间却变得紧巴巴的,究其原因,一些嘈杂的'琐事吞噬了我们的时间,真正进行有效学习的时间却很少。从而我们总结出实际用于学习的小时数远远低于最初看上去能获得的时间。因此,提高教学效率,高效使用教学时间是对每个教师提出的要求。
1、教学进程要环环相扣,尽量减少过度时间。
2、确立行为规范,努力实现小组合作学习。
《哈佛教育通讯》一篇评论说:合作学习(一种小组学习的形式)与学习成绩成正比关系。因为学生相互帮助可以获得裨益,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自身学习中起到积极作用,而拥有交流的机会也会有社交能力的回报。最后,我只想说,书只有读的多了,才会让人感到自己的不足,让我们一起来多多读书、尽情感受书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十一
读完苏鸿教授主编的《高效课堂》,总的感觉,这是一本对教学、教科研有指导意义的书,书中拥有各种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解决方案,可以说是一本教学实践指导手册。阅读后,对比自己的教学情况,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发现了要奋斗方向,真的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才真正懂得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以及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的课堂高效。书中苏教授对教学活动的五个环节——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和深入的诠释,读后深受启发。
首先是备课,在当前高效课堂大背景下,精心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份好的教案,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做到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必须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必须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而根据最近的新的教材,新的教学内容,我认识到我的备课应该建立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再加工,再创造!
其实,读完整本书,我收获最大的是关于听课。以前,我听课仅仅就是把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对于个中缘由,是好是坏思考的特别不够,以前我听课特别佩服那些能现场分析解说的老师,我的消化大多在听课后,这样由于时间关系,往往吸收效果大打折扣!
听课如同读书,听的目的不同、态度不同,效果也大不相同。如果仅仅是为了消遣时间,读书不必太认真,也不用记笔记,浏览式的看一遍就行,看后也不必掩卷深思。如果看后还要写出书评或读书笔记,那就大不一样了,不但要认真阅读,字斟句酌;还要不断思考,分析文章的结构,找出文章的特点;甚至还要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作者的意图等。
与读书相比,听课更为复杂,因为书本是平面的,课堂是立体的;书本是静止的,课堂是灵动的。所以评价一节课比分析一篇文章更难。评课不但反映了评课者听课的认真态度,也反映了评课者的教育理论功底,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程度,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程度。
一堂课要听的方面很多,但主要是关注三方面的事情:关注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方法是否合理适当、关注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引导是否准确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这三个方面也对应了授课教师在备课时的三备:备教法、备教材、备学生。
在书中第二章---上课:在过程中彰显智慧的力量里,让我想到了“智慧课堂”这样一个概念。关于智慧课堂的创设,首先智慧不能像知识那样“教给”,只能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自然“生成”。因此,智慧的课堂意味着平等融洽,意味着动态生成,意味着生命涌动。在智慧的课堂里,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善于创设教育情境、充满教育智慧的人;课堂是师生、生生的生命体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是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齐头并进。学生不断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对新的问题做出解释,进行加工,从而实现对新的知识、思想方法的建构。这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生成过程。智慧的课堂是师生“零距离”的沟通,是师生敞开心扉、放飞思想的真情对话,是学生个性张扬、生命成长的天地。
课堂上,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和教师争论,随时向教师质疑,甚至可以不同意教师的观点,教师恰当、及时地发挥主导作用。疑中求思,思中探索,才能更好地焕发出生命活力。
新课程关注的生长,是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事实上,这就要求教师要真正地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培育璀璨的七色花上,不仅助学生的知识成长,更要助学生生命的成长。
总而言之,要想课堂变得高效,老师一定要对学生普遍关注;要想课堂变得高效,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想课堂变得高效,老师要引导学生走入一个充满神奇和智慧的乐园。希望我能把书中的案例用到实践中去,努力的扮演好高效课堂里的角色。以上就是我读完之后的一点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谢谢大家!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十二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如何提高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在职业教育发展现阶段,成批的专业教师专门到高校脱产培训或到企业挂职锻炼还是不太现实的。以该校的《电子技能》课为例,摒弃传统教材,实施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制作融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电子小制作来训练技能,同时通过组织安排工艺流程的实践操作,也提升了任课教师的技能水平,夯实了理论素养。以期对其他科目专业的技能教学有一点启示。
关键词:电子小制作;项目教学法;专业教师;技能教学;专业理论素养。
无论是教育部的职教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还是省里发展职教的六项行动计划,都将培养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训指导能力列为重中之重。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将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而作为职业教育主导的专业课教师是发展的关键。
一、当前专业教师情况分析。
二、以电子小制作为载体的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我们想到了在电子技能课中做电子小制作。一般都是一些趣味性较强、电路简单,且能美化、方便生活的实用电子电路,有声光的效果,远比那些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理论来得形象有趣。电子小制作是实用电路的基础,和电子理论联系紧密,有助于学生对整流电路、滤波电路、放大电路、振荡电路、集成运放电路、功放电路及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等电子技术理论基础进一步验证并实践,对他们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参加社会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振荡电路原理的理解,我们选择了制作“双色鱼缸”,即由两个三极管为主要部件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在两个三极管的输出端集电极接了一个变色二极管,其内部集成了红色与绿色两个发光二极管的管芯,此电路既让学生掌握了变色二极管这个新器件,又让学生重温了学习过的振荡电路,更形象地了解多谐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调节相关电阻电容来调节闪光的频率,也加深了对振荡电路中时间元件工作的`理解。
三、存在的问题。
在电子小制作的过程中,教师需准备大量实例,分析相关电子电路工作原理,去编排制作工艺流程,基本上要先亲自制作一遍,因此备课任务相当繁重,制作一次至少要一周准备。另外,虽说一般教师备课有备学生的要求,但这往往是教师自己的主观臆断中的学生,可能会忽略一些学生的真正需求。
再加上地域原因,有些电子元器件难以买到,要拜托电子商店老板寻找,或上网搜索订购,费尽周折。有的电子小制作项目甚至在所有条件准备好的情况下却因不具备某个元器件而不得不流产,这样的打击也是很大的。比如我们本打算做一个“天亮鸟鸣器”应用电路,其电路原理:通过光敏电阻对光的检测作用,在天亮时由于其阻值减小产生一个能触发音乐集成块,发出的音乐信号经过一个三极管放大功率,并通过扬声器输出音乐块内藏的音乐。我们已备好课、编好工艺流程,却因买不到合适的光敏电阻而不得不放弃。
四、对提升教师技能水平的作用。
教师在上电子小制作技能课时,多关注学生,并及时对上课的情况做详尽的记载,以便在下一次课程中及时修正。为了适应学生的要求,教师学习到了积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更加有利于我们的电子小制作技能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发展。
以电子小制作为内容的项目教学法,可事半功倍地提高专业教师技能实训指导能力。通过寻找适合学生的电子小制作项目进行备课,寻找购买元器件,安排工艺流程,准备所需工具设备,组织学生安装,解决安装中出现的问题到最后产品调试试用及外壳设计,对专业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学习与挑战机会。
通过施行电子小制作课程,教师的创造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实很多电子小制作都是一些已投放市场的产品,或是某一产品的功能模块,了解这些电子小制作电路结构,也就基本了解了电子产品单元电路,对于电子维修也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的教师通过执行以电子小制作为载体的项目教学法后,敢夸口说,可按照客户给定的功能要求设计出相关的电路,并制作调试,甚至投放市场。教师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科研与产品开发能力,便可研发较高档次、较高水平,尤其是有创新的实用产品,指导学生多制作,并将一些较好的产品在学校及以上的范围展示或拍卖,甚至可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这也对教师的技能水平有更高的要求,更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在教学上也能根据经验更加得心应手。
在当前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大环境下,实施电子小制作的项目教学法,可使学生学有所成,为就业奠定扎实的动手能力,可有效打造高效课堂,帮助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张晓东。青少年趣味电子小制作50例[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十三
我本期读了《课堂密码》一书,深有感触,它为我们的教学方法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趣教学”、“有效教学”,谈谈读书心得。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课堂密码》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课堂密码》是一本很不错的书,里面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学科深度上,当学科还没有分化的时候,教师普遍看重育人,这就是韩愈所讲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学科分化之后,教师普遍看重教授知识。至今,我们评价一位教师有没有教育智慧时,虽然也看这位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但更重要的却是看学生的学科成绩。在课堂教学中,学科知识有两个来源:一是教材,一是教师。教材上的学科知识是以一次性的、平面化的形式呈现的。之所以说它一次性,是因为它不会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解释;之所以说它平面化,是因为它不会根据学习情境的变化进行演绎。但也正因为如此,教材较教师提供的学科知识更有权威性,也更有逻辑性。于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科知识,并不重在学科知识本身的权威性与深刻性,而是对教材弱点的补充,也就是: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教材提供的学科知识进行多重解释,根据学习环境的变化对教材提供的知识进行多样演绎。因此,教师在学科知识上的深度,并不是让教师在学科知识内容上更精尖,而是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在内容上越是精尖的教师,学生学起来就越艰难,能够掌握学科知识的学生人数也越少。在内容理解上越是深刻的教师,越是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学得更有趣,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其次在教育广度上,教师教学生,是专业教练教业余选手而非专业选手。当专业教练教专业选手时,可以把专业选手描述成是“一个学习学科知识的人”。可是,对于学生来说,尽管学习是他们的专职工作,但在众多学科中喜欢上哪门学科,致力于哪门学科,并没有强制性的限制,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学生称为业余选手,把他们描述成是“一个人在学习学科知识”。而专业教练教业余选手,第一步是如何吸引这些业余选手,以便让他们在专业学习这条路上更愿意走下去。只有他们愿意走下去了,才有机会发挥专业教练的专业价值。两相对比,专业教练教专业选手,走的是专业深度的道路,教学广度对他们的要求并不太高;专业教练教业余选手,就得先走教学广度的道路,因为教学广度是教师推进专业深度的前提与手段。
从“一个人在学习学科知识”的立场出发,就意味着必须把学生当作是一个整体的人来对待,这样可以在以下3个方面来加强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一,学科教师要全面爱护与关心学生。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科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总成绩;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总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师生关系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师生关系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爱护,师生关系本身也就不复存在。如果连师生关系都不复存在,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也就无从谈起。“亲其师信其道”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第二,教师要力求让“书面化的学科知识”生活化。学生是生活中的人,他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与使用还需要锻炼,他对文字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而书面化学科知识的最大弱项在于,它的表达方式是书面语言而非口头语言,使用的是抽象思维而非具象思维。因此,学科知识生活化的过程,就是教师把学科知识从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从抽象逻辑转化为具象逻辑的过程。第三,要从学生的知识原点出发,引导学生走到学科知识的终点。教材所呈现的学科知识并不是对学生的初始要求,而是对学生学完教材后的最终目的。如果我们用最终目的去要求初始学习的学生,往往会吓跑了学生。
教师只有从对学科知识的过度关注中走出来,才可能以“人”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而不是以“学科知识”或者教材代言人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学生更愿意向一个“人”学习,而不愿意向死板的、平面化的、抽象的教材学习。如果教师以“学科知识”或者教材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那么他也势必会获得死板、平面化与抽象的形象。
对教师个人而言,这本书可以改变学科教师只对学科知识负责的意识,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科深度不再越来越深,而教育广度越来越广。
我本期读了《课堂密码》一书,深有感触,它为我们的教学方法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趣教学”、“有效教学”。本人教学几十年,一直教数学,深知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工具性、思维性、知识性和逻辑性,如何培养学生实际运用逻辑思维的能力、教育探究能力等,如何在课堂上完成上述的教学任务,采用“有趣教学”的方法最有效。
“有趣教学”,顾名思义,那就是在教师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教育家鸟中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的被迫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愿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心理活动、年龄段和科目等特征为依据,发掘数学教材中激趣、引趣的知识,运用多种、多变、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刺激、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密码》一书中讲到:“要让学生对学习趣味较浓,需要教师采用一些外在于学科知识的方法,姑且称之为外包装与广告效应。教师既要向学生说明这些学科知识的未来价值,又要将这些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激发他们对学科知识的外在兴趣。在每堂的课堂切入时,对学科知识的包装都特别重要,因为这决定着学生能否将之集中到课堂上。”《课堂密码》中的这些话谈到了教师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采取这样一些措施:用生活实例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如概率一节中用掷硬币来探究频率、频数,让学生亲自参与,从中获得快乐。同时,利用参观、实地考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见多识广知识。
总之,激发学生兴趣,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的是让学生对学科知识有持久的兴趣,那就必须用学科知识的逻辑思维来锻炼学生,让他们在对学科知识的整合来提高自己的能力,真正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价值。在实现了课堂的有趣之后,我们又谈如何实现“有效”呢?如何仅仅停留在“有趣”这一层面上,学生课堂上很高兴,但却毫无收获,这样的兴趣是难以持久的,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持久的兴趣,就得让他们在课后有真正的收获,而且觉得有趣之外,觉得这种可持续的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趣的同时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总会发现,在些学生的理解能力很好,但对一些实际应用,其探索的题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分析问题也比较深刻。但有些学生理解能力就要差一些,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是模糊不清,逻辑思维较乱。但他这一次做得不好,可下一次或许就能够做好些,这说明他正在努力追求进步,对学科学习有兴趣,和积极赶上。因此我们不能把他和优秀的学生进行比较,而去批评他,应该看到他的点滴进步,保有他有了些收获,就会有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是持续性的,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通过不断的努力,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逐步提高,这样他们就会越来越爱学习。
要真正地促使课堂有趣和知识有效的互换与互助,需要为两者的转换预留足够的时间,教师在学科知识结构的整合中,学科逻辑与思维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如中考数学的总复习,教师就得进行对每个知识面点系统复习,进行归类,知识点的整合,各知识点的展示,并进行解题的方法指导,学生方面要善于反思总结,一堂课学生究竟有没有兴趣,有没有知识上的收获,最佳的决定者是学生本人,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和参与和体验是其产生与维持兴趣的决定要素,因学生要能够同想,自己去适应、反思、总结。
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与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与沟通,多引导他们,明确学习学科知识的目的,端正态度,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心理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这样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科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有趣”与“有效”之间的转换。
读书笔记。
该书分为五个部分,即:打造“有效课堂”;营造“有趣课堂”;塑造“有序课堂”;课堂中的“学生”;课堂中的“教师”。
作者主要观点如下:
1、莫把课堂只当课堂;莫把课堂只当教学;莫让课堂止于安静;以学生为师;以同事的课堂为友。
2、当前的知识竞争不再是知识储存量的竞争,而是知识提取量的竞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知识储存过程中运用的方法越是简单,学生的知识提取就越是困难;逻辑越是清晰,学生提取知识越容易。
3、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不投资的人自然是买不起房的;一个不再看书的人,必然会在每堂课中都处于挣扎状态。
4、衡量自己有没有学会一本书的标准:当你看书的封面时能够把目录写出来,那你就掌握了这本书的40%;当你看目录时能够把书中的要点写出来,那你就掌握了这本书的60%;当你看着知识要点能够把细节想起来,那你就掌握了这本书的80%;如果你还能够把这本书的知识进行重组并灵活应用,那你就掌握了这本书的90%以上。
5、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掌握学科知识点,教师以训练者的身份面对学生可能最有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系统化的学科知识,教师以教学者的身份面对学生可能最有效;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教师以教育者的身份面对学生可能最有效。
6、课堂结构=学科深度×教育广度。对于学科深度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内容的艰深,二是指理解的深刻。教师在学科知识上要有深度,并不是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的内容上要艰深,而是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要深刻。在内容理解上越是深刻的教师,就越是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就越能让学生学得有趣,就越能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对于教育广度也有两种理解,就是把学生当做“一个学习学科知识的人”(专业选手),还是当做“一个人在学习学科知识”(业余选手)。从“一个人在学习学科知识”的立场出发,就意味着必须把学生当做一个整体的人来对待,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一是学科教师要全面地爱护与关心学生;二是力求让“书面化的学科知识”生活化;三是要从学生的知识原点出发,引导学生走到学科知识的终点。
7、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需要更多的方法与策略,还需要优化自己的课堂结构。课堂结构应该是学科深度与教育广度的均衡配置。
8、课堂效率=教学进度×学习接受度。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非常努力,但学生不参与,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仍然为零。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真实教育意义的是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剂。换而言之,教师的主导只是服务于学生主体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已。因此,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从目标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接受度,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进度。
9、课堂效率需要教师的努力,需要学生的参与,更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合作。要让课堂发挥最大的效率,肯定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努力与投入,但在教师与学生投入有限的情况下,相互照顾对方的进度,才是最佳的选择。教师一味地加快教学进度而不顾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或者学生只管个人的学习接受度而不顺应教师的教学进度,都很难让课堂效率最大化。
10、肖川教授认为,只是关心“怎么教”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只是关心“教什么”的教育是没有肉体的教育。
11、“教什么”是指教学内容,符合科学的特征,具有可以重复与可以迁移的特点;“怎么教”是指教学手段,符合艺术的特征,具有个性化与即时性的特点。
12、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具有即时性,它需要教师有灵感,也需要教师能把握当时的课堂情境,有预设的课可以保证不出问题,但难以保证它非常精彩。一堂成功的课也具有个性特征,教师的个性魅力、知识结构,就决定了他会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方法就像镶嵌在教师身上一样,难以为他人所模仿。因此,课堂教学既不会由于外在的强制或者指导而变得精彩,也不会因为对他人的模仿而更为成功。因为在强制的状态下艺术家是做不出精品的,而对艺术品的仿制就是地地道道的赝品。
13、不管教师在学科教学上多么努力,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始终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但永远不可能替代学生去学习、理解与掌握学科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不应该止于学科生活化,还应该以学生自己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为最终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完成学科生活化之后,进一步推进与完善学生生活学科化的过程。
14、学科教学只是学生习得学科知识的一种辅助手段,真正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是学生自己对学科知识的主动建构。
15、课堂有趣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其他地方吸引过来的外在兴趣,这种兴趣有比较价值,但并不一定有内在价值;另一个是真正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内在兴趣,这依赖于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对逻辑与思维的把握与练习。这两种兴趣缺一不可,但绝不应该仅止于第一种兴趣。
16、考试成绩=学科兴趣×学习方法×学生智商。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要素,大致包括以上三大方面。在这三大学习要素中,最难改变的应该是学生智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可改变的要素。我们不能改变学生的智商,但能够改变学生对待自己智商的态度与使用它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取得学习成绩的前提。在学生的学习要素中,最容易改变的是学生的学科兴趣。学生对某一学科喜欢与否,很少以其专业价值为标准,一般是以之是否对他们的胃口为标准,在这一点上,学科教师的教学风格甚至学科教师自己的生活态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中,教师往往是用强迫来替代学科兴趣,用训练来替代学习方法,虽然明知这种教学方法是饮鸩止渴,但是要让他们在渴死与毒死之间进行选择,教师们情愿先止渴再被毒死。
17、教师要切记:不要因捍卫教材而丢失了自己,不要变成教材的“传声筒”、“卫道士”;不要因拘泥于教材而变得教条;不要替代教材而成为学生的敌人。课堂的主要矛盾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材的内容深度之间的差距,次要矛盾应该是学生学习模式与教师之间的差异。
18、教师有三种定位:其一,团结教材而进攻学生;其二,团结学生而进攻。
教材;其三,成为课堂中的陌生人,看学生与教材恶斗不止,而自己坐看“风景”。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不会选择第三种,选择第一种情况的占绝大多数,选择第二种情况的占极少数。要进攻教材,教师就要掌握三项本事:读透教材、补充教材与批判教材。成功的课堂,就是教师带领着学生,富有智慧地读透教材、补充教材与批判教材,而不是对着教材顶礼膜拜。
读周彬著《课堂密码》读书笔记读周彬著《课堂密码》读书笔记19、对学科教师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学科是对教育功能的分化,即教师只对学科教学负责;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科是对教育功能的延伸,即教师不但要教育好学生,还要对学科教学负责。
20、教育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授受,我们称之为传授;二是对学生学科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称之为教学;三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我们称之为教育。
21、哲理故事:国王要一位画家为他画一匹马,但是一直等了5年也没有看到画家的作品。国王专程来到画家的画室,画家便当场为国王画马,仅仅5分钟后,国王便看到一匹栩栩如生的骏马从画家的笔端奔跃于纸上。国王为此非常生气,质问画家为什么5分钟可以完成的任务,居然让自己等了5年。画家平静地说:如果你需要一匹普通的马,那我当时就可以完成,但因此我永远都只会画普通的马;可如果你需要一匹骏马,那就需要5年的汗水与艰辛作为铺垫了。
22、建构主义心理学中关于“鱼牛故事”的经典案例:从前,有一条鱼和一只青蛙一起在一口井里生活了很长时间。有一天,青蛙跳出了井,来到了岸上,它东看看,西看看,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这时,它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头牛,就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回到井里后,它向鱼描述自己在岸上看到的事物,介绍得最具体的就是牛了:它长着大大的肚子,有一对犄角,还有四条长长的腿、四只蹄子……鱼边听边把牛的样子画了下来,但它画的仍然和鱼的模样一样,只是肚子大大的,长着四条腿,在鱼头上还长着一对犄角……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可能让学科知识独立于生活知识之外,也不可能让学习生活孤立于日常生活之外。
23、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家里没有足够的藏书,如果父母对书本的感觉很贫乏,那孩子就很难在学校中对学科学习有兴趣。当家庭教育不但不提供有智慧的日常生活,反而摈弃学生的日常生活去迎合学习生活时,这种错位的教育模式,就同时扼杀了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
24、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时,还需要非学科知识为它奠定亮丽的“智识底色”;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时,还需要课外活动为它奠定灿烂的“智能底色”;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时,还需要日常生活为它奠定阳光的“智慧底色”。没有了这些“底色”,学生的一切都将毫无生机与希望,包括学科学习。
25、课堂管理有两个核心目的:一是避免发生或者消除影响班级有序学习的事件,可称之为维持课堂秩序,这是消极课堂管理;另一是通过合作学习凝聚班级合力,在整体上提高学习效率,可称之为促进课堂合作,这是积极课堂管理。
26、为何需要课堂管理,原因有六:一是要维持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并学会使用学习方法;三是要调动学生集体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四是要通过纪律教育形成课堂学习秩序;五是要通过学习诊断减少学生的违纪行为;六是要避免与诊治学生群体的失范行为。
27、课堂管理最成功的境界,就是发掘学生群体的力量来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课堂管理最失败的境界,就是对学生群体的失范行为无能为力。
28、怎样进行课堂管理:教师需要反省自己的课堂管理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群体,而非管制学生个体;要寻找学生调皮的原因,而非责备其态度;要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而非禁止学生做什么。
29、衡量课堂教学的效率,既不能只以教师的功劳为标准,也不能只以教师的疲劳为标准,而应该以以功劳为分子、以疲劳为分母形成的比例为标准。
30、良好的学习态度缘自积极的学习兴趣,而积极的兴趣是对学习过程的内在享受,这种享受是由良好的学习方法带来的,而学习兴趣也只可能由良好的学习方法产生。
31、学法指导包括以学习为核心的三项工作,即解题方法的传授、学习方法的引领与学习过程的指导。和学生谈论学习中的成就与挫折,教会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的短期成本与长期收益,指导学生正确地处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这就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
32、对于绝大多数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来说,让学生静下来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学生主动内化学科知识的必经之道。要让学生在课堂中静下来,有三种方法可以使用:一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把学生动起来的本能成分转化为学生静下来的本能成分;二是想办法把学生动起来的本能成分压下去,不让它有发挥的机会与空间,并尽可能地激发学生静下来的本能成分,为它的发挥创造机会并提供空间;三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把学生动起来的本能成分消耗或者过滤掉,把保留下来的具有较高浓度的静下来的本能成分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33、影响学生人格的要素,有遗传、环境与情境。教育对这三个要素的影响程度决定着教育塑造学生人格的空间。
34、善待学生的无知,不但需要教师有宽容学生无知的度量和改变学生无知的智慧,还需要教师有宽容学生无知的勇气与改变学生无知的责任感。
35、倡导站在学生那面的教育。站在学生的那面,并不是去纵容他们,而是接受学生的现状,理解学生的现实。站在学生的那面,就意味着教师既不可能直接改造学生,也不可能替代学生,而是做学生的欣赏者与鼓励者。教育一个人,并不是让你去改造他,而是让你去塑造他。改造是站在学生的对面,挑出学生身上的刺与不足,然后再为学生嫁接上美丽的花朵;塑造是站在学生那面,通过发掘学生身上的潜力,改进学生身上的不足,从而在学生身上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36、如果教师站在学生那面,教学设计就要根据学生的经验与知识来展开,这更容易让他人看到学生的智慧,它并不直接体现教师的能力,而是通过学生的学习幸福感与学习有效性来予以展现,但是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而非作秀的教育。
37、让学生在“积极归因”中寻找“学习。
自信”。把学习成就归因于内在的、可控的与稳定的学习因素,可以提高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水平。将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与教学要求相比,学生可能永远都处于失败的境地;将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与他过去的知识储备相比,他永远都在取得进步。把可以解决的学习问题归因于内在的、可控的因素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归因于外在的、不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
38、父母会用孩子的聪明来证明自己的聪明,而学校则会用学生的愚笨来证明自己的聪明。
39、差生的存在是必然的,差生的形成是偶然的。莫用差生“存在的必然”遮蔽“形成的偶然”。借助差生“形成的偶然”走出“结果的必然”。首先,教师应该弱化差生的差生意识;其次,探索形成差生的多种可能性原因,为避免形成差生寻找方法与策略;最后,教师要用更好的教学方法与更高的教学品质去吸引学生,以此来帮助他们避免沦为差生。一言以蔽之,莫给学生变差的机会。
40、父母往往用成人世界的功利标准来评判孩子,改造自己对孩子的关爱,这表现为父母不再关心孩子的生活世界,不再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而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只关心对孩子前途有直接影响的班级排名与教师评价。这使得孩子对父母的功利性关爱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与父母进行真诚的交流与沟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因此就不再有“恋母”与“恋父”的需求,相反,这会增强他们对爱的需求,从而促使他们过早地在同辈群体中寻找“爱的归宿”。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孩子们彼此间形成的爱并不是成人所理解的爱情,而是父母关爱的一种替代品,是父辈们真诚关爱缺位的产物。
41、成人在面对孩子世界时,更多的是一种武断,而不是理解;是一种抵制,而不是尊重。作为成人,我们可能漠视孩子的世界,也可能承认孩子有自己的世界,但无论如何我们没有赋予孩子世界应有的地位。孩子们并不是要占有美的东西,而是更着力于对美的追求。
42、学校存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优秀的学生,因此学习世界的意义更甚于教学世界,甚至可以说,是学习世界的现状决定了教学世界的现状,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决定了教师的教学状态。但事实并非如此。
43、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交给他们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主要责任,而积极地用所学方法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则是学生的主要责任。教师上很多课,就是阻碍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学习世界的不了解、不理解、不尊重是导致教师与学生都“忙碌而无效”的主要原因,教师的教并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教师与学校。
44、学习评价有两个直接的功能,一是证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另一是查明学生遗漏了多少知识。基于威胁的学习评价最终让学生远离学习;基于支持的学习评价才会让学生走进学习。教师通过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面来帮助学生,往往比否定学生的消极面来诊断学生,更有利于发挥学习评价的影响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并不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而是对学生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的诊断。诊断需要具备更多的专业智慧,需要非常明确的指导、非常清楚的问题解决办法。
45、学生成长有两个方向:一是通过扩张自己的优点来发展自己,另一是通过弥补自己的缺点来发展自己。不管在态度上,还是在技术上,前者都更占优势。
46、家长眼中的孩子越来越聪明,教师眼中的学生越来越笨,这个明显的落差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47、对于学生而言,教育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发现并发展学生的独特优势,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发展功能,它注重对学生独特优势的发现与培育,是开放与多元化的;另一是根据学生的独特优势对学生进行评价与筛选,我们称之为教育的筛选功能,它注重对学生特定优势的测量与鉴别,是封闭与单一化的。
48、从学生优势出发设计课堂教学:鼓励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成绩,是从学生优势出发设计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根据学生目前的优势与成绩来设定教学目标,是从学生优势出发设计课堂教学的第二步;让课堂教学还原学生优势与成绩的获得过程,是从学生优势出发设计课堂教学的第三步。课堂教学并不是来教训学生的,更不是用学科知识塞饱学生的无知,而是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使用自己获得优势与成绩的方法,通过自己优势与成绩的拓展,来填补自己因为年轻而拥有的幼稚与无知。
49、成绩竞争=专业竞争+时间竞争。在教育理论上,教师要拥有良好的教学业绩至少需要三个要素——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教师的投入程度和教学工作环境,其中教学专业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是,一旦回到教育实践,尤其是教师间的教学竞争上来,这个结论就显得有点勉强了。
50、竭力去发现上课人的优点,谦虚地询问其课堂优点产生的原因,并向他学习,这是课堂观察中上课人与听课人最为良性的互动模式。
51、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两种途径:一是填补自己的课堂劣势,另一是拓展自己的课堂优势。
52、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拓展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而回避课堂教学劣势的主要途径,是反观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堂教学是一项艺术化的工作,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工作。
53、决定课堂进程的,并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而是学生的学习进程;判断课堂教学成功或失败的标准,并不是教师本人的能力如何与表现如何,而是教师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帮助有多大。
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学习心得54、要造就艺术化的课堂需要的不是模仿别人而是成就自我。成就自我的途径并不是对他人的崇拜而是对自己教学理念的优化与改造是对自己课堂教学要素的夯实与重组是对自己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与培育。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艺术性但造就艺术化课堂的却是技术性。
55、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方面六个要素:教师教学方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指导方式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方面,主要考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包括学习成功率与课堂思维深度。
56、教师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间的关联与互动,是成就成功课堂的重要因素。
57、精彩的教学,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有些枯燥的课堂教学,却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是否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是由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度决定的。
参与和被动参与。主动参与是学生基于自己内在的学习动机而走进课堂,容易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被动参与是学生基于外在的学习或者生活压力而走进课堂,这虽有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但可以肯定的是,也会让学生对课堂本身产生厌倦感。
59、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梯度的回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有没有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二是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是否顾及了不同问题的思维层次,并根据问题思维层次的不同,来照顾与教育不同层次的学生;三是教师在进行作业和试卷设计与点评时,是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回馈与反应。
60、评价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得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成功率进行评价。学习成功率可分为三项指标: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教师教学计划实现度与课堂教学效果拓展度。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主要是指本堂课的直接教育效果是否得以实现;教师教学计划实现度主要是指教师预先为自己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否完成;课堂教学效果拓展度是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与创新性教育效果的观察与评价,这些教育效果并不是计划中的,但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亮点。
61、对课堂体悟而言,课堂学习氛围、课堂人际互动和课堂思维品质,是表现课堂品质极为重要的核心要素。对课堂学习氛围的体验,主要聚焦在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与控制两个维度上。应该把教师对学生的宽容看成是教育的起点,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所以控制欲宽容并不矛盾,但存在控制的程度与宽容的内容是否适应的问题。
62、真正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并不是教师个人的精彩课堂,也不是学生个人习得学科知识的课堂,而是教师与学生借助课堂教学这一活动与平台,在教师的精彩教学之中,在学生学科知识的习得过程之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与知识共享的乐趣的课堂。
63、课堂中的人际互动,容易被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所掩盖。课堂中真实的互动,可以表现在行为层面上,但并不必然如此。更为深刻的人际互动,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对同一个观点的默契,应该是同学之间对同一样感受的共鸣。这不一定要通过具体的行为与活动表现出来,往往在彼此的相视一笑或者同样的身体语言中得以充分表达。不能将课堂中的活动互动作为课堂人际互动的全部,这回阻碍更深层次课堂人际互动的产生。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十四
20xx年9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x市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学科基地教师培训:以聚焦课堂教学为题的专家报告会议,有少许心得与感触,如下。
首先是黄国雄老师的报告,黄国雄老师是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的研制核心组成员,国家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教材副主编,市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学科基地主持人,他的报告《打造学科高地,引领学科发展》,主要从学科基地的建设初衷,建设期望,建设历程,建设目标与具体实施情况来做的。看到各种硬件:工作室,功能室,实验室,校园科技景观在各层领导的亲自关心下,实现的非常完美,我们全体物理教师心里非常激动。黄国雄老师还介绍了他的资源共享观:“五个层次,一种境界””三化一式”更让那些教学资源相对缺少的地区物理教师心怀敬仰。
王沛清教授的报告《落实课改要求,提高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从不同角度说明,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效率。重点说明学校发展,教育发展与教师自身发展的统一。说明课堂的对象是人这一真理,要求课堂教学遵循人发展的规律,教育教学的规律。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说明教学中,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作用。整个报告,从新时代新教育的观点在审视教育。
黄恕伯教授的,说明课堂教学应该大道至简,正本清源。从最基本的课堂目标,良性的课堂生态来说明课堂整体设计。
最后是何秦研究员《中学物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教师自己的要求,有所要求。对于教学方法的三贴近,三精,三性深入进行了探讨。
总而言之,各位专家在更高的高度,指导了中学物理教学。如同指路的路标,海上的灯塔,深夜远行的北极,永远能让我们心中敬仰向往,以身力行专家们的指导。在物理教学的路上,一步一朝拜!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十五
一、加强学习,树立课改新理念。
(一)、加强“自学互帮导学法”相关理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课堂教学改革实际上就是教师观念的改革,教师是新课改具体实践者,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决定着课改能否顺利开展。为了使我校课改得以顺利进行,根据我校实际情景,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经过多种渠道,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培训,使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有效更新,为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尝试新教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1、进取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市级“自学互帮导学法”理论培训。
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文件要求,我校认真组织教师按时参加“自学互帮导学法”理论学习培训,听专题讲座,观摩先进的课堂教学。经过学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使教师们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教师们都能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本事,以全新的素质结构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校内培训,认真有效的开展。
(1)我校结合周一的政治业务学习时间,扎实开展“自学互帮导学法”新课改系列讲座、专题学习。组织教师们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景认真讨论交流,共讨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实际经验和实施困难。共享实施新课改带来的喜悦与成就,共谋如何更好实施新课改的方法与策略。
(2)认真反思,撰写实施新课改心得。结合新课改理念,组织教师们按照“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评价量表,不断审查自我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激励教师不求一步登天,但能循序提升。鼓励教师们每一天更新一个新理念,每月研究出堂示范课,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认真总结。并将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写成经验性文章,客观评价课堂中的优缺点。将此项活动作为考核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重要资料,促使教师对自我的教学方法、教育资料进行反思研究。
(二)、实行“推门听课”,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加速提升。
课堂是课改的主战场,学校把“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重中之重,力求使课程的生命焕发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根据我校实际,在我校实行领导“推门进课堂”的形式,督促教师不断的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学的本事,加快课改的步伐。每年还举行了校内“课堂导学”竞赛,对优秀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并在年度考核中加分。大大激发了我校教师参与课改的进取性,并涌现出一批在新课改方面卓有成就的年轻教师。我们还进取将他们推荐到市上其他学校上公开课,不断锻炼他们,在课改道路上更快的成长。
二、取得的成绩。
我校实行“自学互帮导学法”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学校涌现出一批课改新秀,如:任建军被列为市骨干教师,在教研室安排下多次到外校献课,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学校教师任利琼在教研室卿彪教师的推荐下,在市级“自学互帮导学法”小学语文班培训中上了示范课,得到大家一致认同。邹可祥、罗宏教师多次参加广安市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并上公开课。在学校教科室的大力鼓舞校,学校教师进取撰写新课改教研文章,在国家级、省级、地区级等不一样级别教育刊物上刊登发表或获奖。
三、存在的困惑。
(1)“自学互帮导学法”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式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发现,注重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自学的时间和空间。但在教学探讨中,不少教师谈到:手放得太开,学生容易迷失方向;手收得太紧,学生又得不到充分发展。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开放度,成了我们比较棘手的难题。教师们始终不能真正做到收放自如。尤其大班额教学中,教师很难做到全面照顾好每个学生。
(2)“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注重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似乎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放松,于是又教师认为,按照“自学互帮导学法”要求,教师为了到达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学的过程,学习效果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能够放手让学生自由发展。
四、再接再厉,不断开拓创新。
新课改对于我们来是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我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让新课改理念正在服务于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开创我校课改新局面。我们将坚持做到:
1、抓好校内教研组活动,经过教研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得到提升。
2、努力培养新生力量,让青年教师成为学校课改的主力军。
3、继续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设法拓宽教师培训渠道,让教师不断充电,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向前发展。
4、抓好课题的研究,用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认真总结课改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分析与反思,撰写经验文章与同行交流。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十六
第一段:引言(150字)。
教师课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教师课堂的重要性,并且在多年教学经验中得到了很多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一些观点和经验,希望能对其他教师有所启发。
第二段:高效的教学准备(250字)。
一堂成功的教师课堂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需要对所教授的课程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这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和了解。其次,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材,以及准备好所需的教学工具和设备。最后,教师还应该制定详细的课堂教学计划,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所有这些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并能够随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做出调整。
第三段:积极的课堂管理(250字)。
一堂成功的教师课堂需要有良好的课堂管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行为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并且能够严格按照这些规范进行管理。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安排,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时间的控制,合理安排每一个环节,确保课堂进度的正常进行。通过良好的课堂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使他们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中。
第四段:多样的教学方法(250字)。
一堂成功的教师课堂需要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善于观察的学生,可以采用实践和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善于思考的学生,可以采用探究和思考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和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300字)。
教师课堂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更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体会到了教师课堂的重要性,并且总结了一些关键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高效的教学准备、积极的课堂管理和多样的教学方法都是构建一堂成功的教师课堂的重要因素。然而,教师课堂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我期待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总字数:1000字)。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十七
该书分为五个部分,即:打造“有效课堂”;营造“有趣课堂”;塑造“有序课堂”;课堂中的“学生”;课堂中的“教师”。
作者主要观点如下:
1、莫把课堂只当课堂;莫把课堂只当教学;莫让课堂止于安静;以学生为师;以同事的课堂为友。
2、当前的知识竞争不再是知识储存量的竞争,而是知识提取量的竞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知识储存过程中运用的方法越是简单,学生的知识提取就越是困难;逻辑越是清晰,学生提取知识越容易。
3、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不投资的人自然是买不起房的;一个不再看书的人,必然会在每堂课中都处于挣扎状态。
4、衡量自己有没有学会一本书的标准:当你看书的封面时能够把目录写出来,那你就掌握了这本书的40%;当你看目录时能够把书中的要点写出来,那你就掌握了这本书的60%;当你看着知识要点能够把细节想起来,那你就掌握了这本书的80%;如果你还能够把这本书的知识进行重组并灵活应用,那你就掌握了这本书的90%以上。
5、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掌握学科知识点,教师以训练者的身份面对学生可能最有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系统化的学科知识,教师以教学者的身份面对学生可能最有效;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教师以教育者的身份面对学生可能最有效。
6、课堂结构=学科深度×教育广度。对于学科深度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内容的艰深,二是指理解的深刻。教师在学科知识上要有深度,并不是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的内容上要艰深,而是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要深刻。在内容理解上越是深刻的教师,就越是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就越能让学生学得有趣,就越能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对于教育广度也有两种理解,就是把学生当做“一个学习学科知识的人”(专业选手),还是当做“一个人在学习学科知识”(业余选手)。从“一个人在学习学科知识”的立场出发,就意味着必须把学生当做一个整体的人来对待,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一是学科教师要全面地爱护与关心学生;二是力求让“书面化的学科知识”生活化;三是要从学生的知识原点出发,引导学生走到学科知识的终点。
7、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需要更多的方法与策略,还需要优化自己的课堂结构。课堂结构应该是学科深度与教育广度的均衡配置。
8、课堂效率=教学进度×学习接受度。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非常努力,但学生不参与,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仍然为零。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真实教育意义的是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剂。换而言之,教师的主导只是服务于学生主体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已。因此,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从目标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接受度,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进度。
9、课堂效率需要教师的努力,需要学生的参与,更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合作。要让课堂发挥最大的效率,肯定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努力与投入,但在教师与学生投入有限的情况下,相互照顾对方的进度,才是最佳的选择。教师一味地加快教学进度而不顾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或者学生只管个人的学习接受度而不顺应教师的教学进度,都很难让课堂效率最大化。
10、肖川教授认为,只是关心“怎么教”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只是关心“教什么”的教育是没有肉体的教育。
11、“教什么”是指教学内容,符合科学的特征,具有可以重复与可以迁移的特点;“怎么教”是指教学手段,符合艺术的特征,具有个性化与即时性的特点。
12、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具有即时性,它需要教师有灵感,也需要教师能把握当时的课堂情境,有预设的课可以保证不出问题,但难以保证它非常精彩。一堂成功的课也具有个性特征,教师的个性魅力、知识结构,就决定了他会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方法就像镶嵌在教师身上一样,难以为他人所模仿。因此,课堂教学既不会由于外在的强制或者指导而变得精彩,也不会因为对他人的模仿而更为成功。因为在强制的状态下艺术家是做不出精品的,而对艺术品的仿制就是地地道道的赝品。
13、不管教师在学科教学上多么努力,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始终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但永远不可能替代学生去学习、理解与掌握学科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不应该止于学科生活化,还应该以学生自己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为最终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完成学科生活化之后,进一步推进与完善学生生活学科化的过程。
14、学科教学只是学生习得学科知识的一种辅助手段,真正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是学生自己对学科知识的主动建构。
15、课堂有趣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其他地方吸引过来的外在兴趣,这种兴趣有比较价值,但并不一定有内在价值;另一个是真正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内在兴趣,这依赖于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对逻辑与思维的把握与练习。这两种兴趣缺一不可,但绝不应该仅止于第一种兴趣。
16、考试成绩=学科兴趣×学习方法×学生智商。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要素,大致包括以上三大方面。在这三大学习要素中,最难改变的应该是学生智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可改变的要素。我们不能改变学生的智商,但能够改变学生对待自己智商的态度与使用它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取得学习成绩的前提。在学生的学习要素中,最容易改变的是学生的学科兴趣。学生对某一学科喜欢与否,很少以其专业价值为标准,一般是以之是否对他们的胃口为标准,在这一点上,学科教师的教学风格甚至学科教师自己的生活态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中,教师往往是用强迫来替代学科兴趣,用训练来替代学习方法,虽然明知这种教学方法是饮鸩止渴,但是要让他们在渴死与毒死之间进行选择,教师们情愿先止渴再被毒死。
17、教师要切记:不要因捍卫教材而丢失了自己,不要变成教材的“传声筒”、“卫道士”;不要因拘泥于教材而变得教条;不要替代教材而成为学生的敌人。课堂的主要矛盾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材的内容深度之间的差距,次要矛盾应该是学生学习模式与教师之间的差异。
18、教师有三种定位:其一,团结教材而进攻学生;其二,团结学生而进攻。
教材;其三,成为课堂中的陌生人,看学生与教材恶斗不止,而自己坐看“风景”。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不会选择第三种,选择第一种情况的占绝大多数,选择第二种情况的占极少数。要进攻教材,教师就要掌握三项本事:读透教材、补充教材与批判教材。成功的课堂,就是教师带领着学生,富有智慧地读透教材、补充教材与批判教材,而不是对着教材顶礼膜拜。
读周彬著《课堂密码》读书笔记读周彬著《课堂密码》读书笔记19、对学科教师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学科是对教育功能的分化,即教师只对学科教学负责;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科是对教育功能的延伸,即教师不但要教育好学生,还要对学科教学负责。
20、教育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授受,我们称之为传授;二是对学生学科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称之为教学;三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我们称之为教育。
21、哲理故事:国王要一位画家为他画一匹马,但是一直等了5年也没有看到画家的作品。国王专程来到画家的画室,画家便当场为国王画马,仅仅5分钟后,国王便看到一匹栩栩如生的骏马从画家的笔端奔跃于纸上。国王为此非常生气,质问画家为什么5分钟可以完成的任务,居然让自己等了5年。画家平静地说:如果你需要一匹普通的马,那我当时就可以完成,但因此我永远都只会画普通的马;可如果你需要一匹骏马,那就需要5年的汗水与艰辛作为铺垫了。
22、建构主义心理学中关于“鱼牛故事”的经典案例:从前,有一条鱼和一只青蛙一起在一口井里生活了很长时间。有一天,青蛙跳出了井,来到了岸上,它东看看,西看看,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这时,它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头牛,就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回到井里后,它向鱼描述自己在岸上看到的事物,介绍得最具体的就是牛了:它长着大大的肚子,有一对犄角,还有四条长长的腿、四只蹄子……鱼边听边把牛的样子画了下来,但它画的仍然和鱼的模样一样,只是肚子大大的,长着四条腿,在鱼头上还长着一对犄角……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可能让学科知识独立于生活知识之外,也不可能让学习生活孤立于日常生活之外。
23、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家里没有足够的藏书,如果父母对书本的感觉很贫乏,那孩子就很难在学校中对学科学习有兴趣。当家庭教育不但不提供有智慧的日常生活,反而摈弃学生的日常生活去迎合学习生活时,这种错位的教育模式,就同时扼杀了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
24、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时,还需要非学科知识为它奠定亮丽的“智识底色”;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时,还需要课外活动为它奠定灿烂的“智能底色”;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时,还需要日常生活为它奠定阳光的“智慧底色”。没有了这些“底色”,学生的一切都将毫无生机与希望,包括学科学习。
25、课堂管理有两个核心目的:一是避免发生或者消除影响班级有序学习的事件,可称之为维持课堂秩序,这是消极课堂管理;另一是通过合作学习凝聚班级合力,在整体上提高学习效率,可称之为促进课堂合作,这是积极课堂管理。
26、为何需要课堂管理,原因有六:一是要维持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并学会使用学习方法;三是要调动学生集体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四是要通过纪律教育形成课堂学习秩序;五是要通过学习诊断减少学生的违纪行为;六是要避免与诊治学生群体的失范行为。
27、课堂管理最成功的境界,就是发掘学生群体的力量来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课堂管理最失败的境界,就是对学生群体的失范行为无能为力。
28、怎样进行课堂管理:教师需要反省自己的课堂管理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群体,而非管制学生个体;要寻找学生调皮的原因,而非责备其态度;要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而非禁止学生做什么。
29、衡量课堂教学的效率,既不能只以教师的功劳为标准,也不能只以教师的疲劳为标准,而应该以以功劳为分子、以疲劳为分母形成的比例为标准。
30、良好的学习态度缘自积极的学习兴趣,而积极的兴趣是对学习过程的内在享受,这种享受是由良好的学习方法带来的,而学习兴趣也只可能由良好的学习方法产生。
31、学法指导包括以学习为核心的三项工作,即解题方法的传授、学习方法的引领与学习过程的指导。和学生谈论学习中的成就与挫折,教会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的短期成本与长期收益,指导学生正确地处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这就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
32、对于绝大多数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来说,让学生静下来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学生主动内化学科知识的必经之道。要让学生在课堂中静下来,有三种方法可以使用:一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把学生动起来的本能成分转化为学生静下来的本能成分;二是想办法把学生动起来的本能成分压下去,不让它有发挥的机会与空间,并尽可能地激发学生静下来的本能成分,为它的发挥创造机会并提供空间;三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把学生动起来的本能成分消耗或者过滤掉,把保留下来的具有较高浓度的静下来的本能成分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33、影响学生人格的要素,有遗传、环境与情境。教育对这三个要素的影响程度决定着教育塑造学生人格的空间。
34、善待学生的无知,不但需要教师有宽容学生无知的度量和改变学生无知的智慧,还需要教师有宽容学生无知的勇气与改变学生无知的责任感。
35、倡导站在学生那面的教育。站在学生的那面,并不是去纵容他们,而是接受学生的现状,理解学生的现实。站在学生的那面,就意味着教师既不可能直接改造学生,也不可能替代学生,而是做学生的欣赏者与鼓励者。教育一个人,并不是让你去改造他,而是让你去塑造他。改造是站在学生的对面,挑出学生身上的刺与不足,然后再为学生嫁接上美丽的花朵;塑造是站在学生那面,通过发掘学生身上的潜力,改进学生身上的不足,从而在学生身上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36、如果教师站在学生那面,教学设计就要根据学生的经验与知识来展开,这更容易让他人看到学生的智慧,它并不直接体现教师的能力,而是通过学生的学习幸福感与学习有效性来予以展现,但是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而非作秀的教育。
37、让学生在“积极归因”中寻找“学习。
自信”。把学习成就归因于内在的、可控的与稳定的学习因素,可以提高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水平。将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与教学要求相比,学生可能永远都处于失败的境地;将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与他过去的知识储备相比,他永远都在取得进步。把可以解决的学习问题归因于内在的、可控的因素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归因于外在的、不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
38、父母会用孩子的聪明来证明自己的聪明,而学校则会用学生的愚笨来证明自己的聪明。
39、差生的存在是必然的,差生的形成是偶然的。莫用差生“存在的必然”遮蔽“形成的偶然”。借助差生“形成的偶然”走出“结果的必然”。首先,教师应该弱化差生的差生意识;其次,探索形成差生的多种可能性原因,为避免形成差生寻找方法与策略;最后,教师要用更好的教学方法与更高的教学品质去吸引学生,以此来帮助他们避免沦为差生。一言以蔽之,莫给学生变差的机会。
40、父母往往用成人世界的功利标准来评判孩子,改造自己对孩子的关爱,这表现为父母不再关心孩子的生活世界,不再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而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只关心对孩子前途有直接影响的班级排名与教师评价。这使得孩子对父母的功利性关爱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与父母进行真诚的交流与沟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因此就不再有“恋母”与“恋父”的需求,相反,这会增强他们对爱的需求,从而促使他们过早地在同辈群体中寻找“爱的归宿”。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孩子们彼此间形成的爱并不是成人所理解的爱情,而是父母关爱的一种替代品,是父辈们真诚关爱缺位的产物。
41、成人在面对孩子世界时,更多的是一种武断,而不是理解;是一种抵制,而不是尊重。作为成人,我们可能漠视孩子的世界,也可能承认孩子有自己的世界,但无论如何我们没有赋予孩子世界应有的地位。孩子们并不是要占有美的东西,而是更着力于对美的追求。
42、学校存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优秀的学生,因此学习世界的意义更甚于教学世界,甚至可以说,是学习世界的现状决定了教学世界的现状,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决定了教师的教学状态。但事实并非如此。
43、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交给他们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主要责任,而积极地用所学方法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则是学生的主要责任。教师上很多课,就是阻碍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学习世界的不了解、不理解、不尊重是导致教师与学生都“忙碌而无效”的主要原因,教师的教并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教师与学校。
44、学习评价有两个直接的功能,一是证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另一是查明学生遗漏了多少知识。基于威胁的学习评价最终让学生远离学习;基于支持的学习评价才会让学生走进学习。教师通过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面来帮助学生,往往比否定学生的消极面来诊断学生,更有利于发挥学习评价的影响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并不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而是对学生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的诊断。诊断需要具备更多的专业智慧,需要非常明确的指导、非常清楚的问题解决办法。
45、学生成长有两个方向:一是通过扩张自己的优点来发展自己,另一是通过弥补自己的缺点来发展自己。不管在态度上,还是在技术上,前者都更占优势。
46、家长眼中的孩子越来越聪明,教师眼中的学生越来越笨,这个明显的落差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47、对于学生而言,教育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发现并发展学生的独特优势,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发展功能,它注重对学生独特优势的发现与培育,是开放与多元化的;另一是根据学生的独特优势对学生进行评价与筛选,我们称之为教育的筛选功能,它注重对学生特定优势的测量与鉴别,是封闭与单一化的。
48、从学生优势出发设计课堂教学:鼓励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成绩,是从学生优势出发设计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根据学生目前的优势与成绩来设定教学目标,是从学生优势出发设计课堂教学的第二步;让课堂教学还原学生优势与成绩的获得过程,是从学生优势出发设计课堂教学的第三步。课堂教学并不是来教训学生的,更不是用学科知识塞饱学生的无知,而是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使用自己获得优势与成绩的方法,通过自己优势与成绩的拓展,来填补自己因为年轻而拥有的幼稚与无知。
49、成绩竞争=专业竞争+时间竞争。在教育理论上,教师要拥有良好的教学业绩至少需要三个要素——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教师的投入程度和教学工作环境,其中教学专业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是,一旦回到教育实践,尤其是教师间的教学竞争上来,这个结论就显得有点勉强了。
50、竭力去发现上课人的优点,谦虚地询问其课堂优点产生的原因,并向他学习,这是课堂观察中上课人与听课人最为良性的互动模式。
51、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两种途径:一是填补自己的课堂劣势,另一是拓展自己的课堂优势。
52、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拓展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而回避课堂教学劣势的主要途径,是反观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堂教学是一项艺术化的工作,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工作。
53、决定课堂进程的,并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而是学生的学习进程;判断课堂教学成功或失败的标准,并不是教师本人的能力如何与表现如何,而是教师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帮助有多大。
读周彬著《课堂密码》读书笔记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学习心得54、要造就艺术化的课堂,需要的不是模仿别人,而是成就自我。成就自我的途径并不是对他人的崇拜,而是对自己教学理念的优化与改造,是对自己课堂教学要素的夯实与重组,是对自己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与培育。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艺术性,但造就艺术化课堂的却是技术性。
55、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方面六个要素:教师教学方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指导方式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方面,主要考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包括学习成功率与课堂思维深度。
56、教师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间的关联与互动,是成就成功课堂的重要因素。
57、精彩的教学,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有些枯燥的课堂教学,却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是否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是由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度决定的。
参与和被动参与。主动参与是学生基于自己内在的学习动机而走进课堂,容易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被动参与是学生基于外在的学习或者生活压力而走进课堂,这虽有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但可以肯定的是,也会让学生对课堂本身产生厌倦感。
59、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梯度的回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有没有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二是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是否顾及了不同问题的思维层次,并根据问题思维层次的不同,来照顾与教育不同层次的学生;三是教师在进行作业和试卷设计与点评时,是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回馈与反应。
60、评价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得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成功率进行评价。学习成功率可分为三项指标: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教师教学计划实现度与课堂教学效果拓展度。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主要是指本堂课的直接教育效果是否得以实现;教师教学计划实现度主要是指教师预先为自己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否完成;课堂教学效果拓展度是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与创新性教育效果的观察与评价,这些教育效果并不是计划中的,但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亮点。
61、对课堂体悟而言,课堂学习氛围、课堂人际互动和课堂思维品质,是表现课堂品质极为重要的核心要素。对课堂学习氛围的体验,主要聚焦在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与控制两个维度上。应该把教师对学生的宽容看成是教育的起点,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所以控制欲宽容并不矛盾,但存在控制的程度与宽容的内容是否适应的问题。
62、真正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并不是教师个人的精彩课堂,也不是学生个人习得学科知识的课堂,而是教师与学生借助课堂教学这一活动与平台,在教师的精彩教学之中,在学生学科知识的习得过程之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与知识共享的乐趣的课堂。
63、课堂中的人际互动,容易被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所掩盖。课堂中真实的互动,可以表现在行为层面上,但并不必然如此。更为深刻的人际互动,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对同一个观点的默契,应该是同学之间对同一样感受的共鸣。这不一定要通过具体的行为与活动表现出来,往往在彼此的相视一笑或者同样的身体语言中得以充分表达。不能将课堂中的活动互动作为课堂人际互动的全部,这回阻碍更深层次课堂人际互动的产生。
课堂教师读书心得篇十八
虽然孩子出生伴随我们生活已快七年的时光了,但初为父母,教育孩子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是在不断学习和摸索中积累经验,也是需经常思考,反思,及时修正,及时感悟!
以前比较少接触这类专门的书籍,虽然几年下来也自己总结了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但也有困扰的时候,女儿上了小学也首次得知有《父母课堂》,拿到手中感受到所写文章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虽三期还没有全部看完,但已“有话要说了”。
所读文章给我的感觉都是更讲究父母应有意识的讲方法科学地教育子女,也就是说家长的终级任务和目标就是做个智慧父母。
有人说孩子的言行举止有父母的影子,因为小孩子可塑性很强,父母的言行,教育方式,碰到问题时的沟通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是非观!所以一个合格智慧父母才更有可能让孩子身心都健康茁壮成长。
从《父母课堂》中也学到不少,现学以致用,平时教育孩子注意到了几个方面:
平时父母在言语上要注意用有趣味性的语言对话,气氛活泼开心!碰到什么事时都应引导孩子看到光明的一面!
还在上幼儿园时,有作业让写字,女儿想玩但又不得不写因此有些小情绪,我随口说了一句不太恰当的话“现在作业还是少呢,等你上了小学更多”没想到她听到这句话说,妈妈我不想上小学了!我这才知道自己讲错了话,所以赶紧补救,我说上小学虽然作业比现在多,但能学到更多更多的知识,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后来还好女儿也没再说不想上小学之类的话了,前一段汉语拼音终于学完了,女儿也拿起手机学会了给爸爸发信息,而且现在读阅读书也可以不认识的字自己拼出来了,所以我不失时机地说:上了小学是不是学到更多的知识,你在幼儿园不会发信息吧!
各方面都有意让孩子自己去做,包括自控能力的培养,也是要靠她自己。
从很小时都开始有意识给她说出一些状况,让她自己想出解决或应急办法,不能什么事都依赖别人!
平时女儿放学回到家,简单吃点东西喝点水就开始自己做作业,有时她做作业我在一旁看我的《父母课堂》或其它书,她做完了找我签名,我大多数情况下不检查她做的对错,一是我有我自己的事在做,也有点懒惰思想能省点心就省,二是对她还比较放心觉得她做的应该一般不会出错,三是有意培养她自己的独立能力(自己检查自己的能力),有时第二天她告诉我也有出错,我说谁让你自己不好好检查呢,这样她下次就很认真检查自己做的题目了。
关注影响孩子情绪的事,经大人解释并让她想通。
有次她回到家爱发脾气,问她才知是白天上课她举手回答语文问题时结果说错了,自己心里懊恼不已!我就告诉她每个人都会出错,这次你出错的地方一定现在记得特别清楚,因此以后再碰到这个问题就不会再出错了,是不是呀!她点头,好似想通了开心了起来。
数学有一次没拿到满分,回到家很难过,情绪也不好,自己在一个本上还写下了简短日记说:“因今天我数学没考到满分,心里很不开心”,作为家长在这时倒不可以埋怨,她也给爸爸打电话说不开心之类,我们都鼓励她找到错的原因,下次注意就行了。
有时孩子说话也比较冲,家长要及时引导和教育。
不骄不躁!正常看待得与失!这一点还一直在思索摸索中!
其实孩子这个年龄就应开开心心地玩,高高兴兴地过每一天,尽情适展个性和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这点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还做得不够到位,一个自己快乐的人才能传递或带给她周围的人快乐!自己都不快乐怎么能带给别人快乐!一个人有幽默感也是一种超常的能力。
以上是一点自己的浅悟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745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