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游戏说课稿(专业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05:22:21
大班游戏说课稿(专业12篇)
时间:2023-12-07 05:22:21     小编:纸韵

总结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写总结可以参考他人的经验和方法,但更重要的是发展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总结能力。总结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每一次总结都是在完善自己的过程中迈出的一步。

大班游戏说课稿篇一

1、在纸牌接龙、填空游戏中,感知不同模式构成的核心单元。

2、在竞赛游戏中,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纸牌若干。

——提问:这是什么?有哪些花色?

归纳:在纸牌中,共有2种颜色,四种花色,每张牌上还有数字。

——提问:你玩过牌吗,怎么玩的?

归纳:纸牌的玩法很多,有抽乌龟结对子、有比较数字大小……今天我们就用纸牌来玩一个接龙的游戏。

1、尝试“接龙”游戏。

2、交代玩法。

看清楚纸牌的排列规律,然后一张一张出牌“接龙”,直到手中的纸牌全部“接完”。如果违反了“纸牌”接龙的规则,就表示“接龙”失败。

3、幼儿抽牌,按规律接龙。

——纸牌按什么规律排列?几个一组,怎么排?看懂就可以出牌“接龙”了。

归纳:按花色说: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是四个一组,1张1张间隔排列的。

——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归纳:同一条接龙,可以从颜色、数字、花色不同的方面来说,说出来的规律也就不同。

玩法:幼儿分4组比赛。每组根据纸牌先做一条龙,然后让其他组小朋友猜一猜“龙”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猜对了得1分,猜不出或是猜错了不得分。

规则:

1、每组小朋友必须先商量按什么规律排列纸牌“龙”。

2、采用轮流猜的方法,没有轮到的小组要耐心听。

3、猜对了得1分,猜错了不得分。

玩法:教师出示有空缺的纸牌“龙”,让幼儿作出判断“问号”

——你觉得,小问号的背面是什么牌?说说理由。

——这组接龙是几个一组,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归纳:要想能够猜出是什么牌,首先要能判断出“纸牌龙”的规律接龙规律。

然后才能根据规律找到缺少的牌。

大班游戏说课稿篇二

1、在扑克牌立起来的探究活动中,感受合作的乐趣,体验成功感。

2、能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扑克牌立起来的方法。

3、在探索过程中能够坚持不放弃。

活动重点:在探索过程中能够坚持不放弃。

活动难点:能够让多张扑克牌立起来。

物质准备:扑克牌若干,ppt,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纸杯搭建的经验。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幼儿。

师:你们在建筑区的时候都用纸杯和纸筒搭建过高楼,搭得又高又稳。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的挑战,用扑克牌来搭建高楼。请你们来试一试。

二、幼儿自由探索让扑克牌立起来的方法。

师:这次谁能让两张扑克牌互相帮助立起来?请你试一试。

(一)幼儿第一次尝试让两张扑克牌立起来。

1、第一次用两张扑克牌操作。

2、尝试后进行交流。

师:

(1)谁愿意介绍一下你用什么办法让扑克牌立在桌子上的?

(2)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3)请你用别人的方法再试一试。

3、再次尝试。

教师小结:你们都让两张扑克牌立在桌子上,因为两张扑克牌互相有支撑,能保持平衡,所以能立在桌子上。

(二)幼儿第二次尝试让一张扑克牌立起来。

师:这次谁能让一张扑克牌立起来?请你试一试。

1、第二次幼儿操作一张扑克牌。

2、第二次尝试后展示分享。

师:

(1)你是怎么让一张扑克牌立起来的?请你展示一下,请小朋友们互相看一看。

(2)你觉得哪一种方法让扑克牌立得最稳?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改变扑克牌的形状,用折或卷或者其他方法,让一张扑克牌立在桌子上。

三、多张扑克牌挑战游戏搭高楼:

1、师:下面,我们要进行更高的挑战,看看哪个小组能在相同的时间里,用桌子上的扑克牌搭的高楼又高又稳,给你们五分钟时间。

2、幼儿小组进行多张扑克牌搭建。

3、教师给予肯定,鼓励幼儿在搭建过程中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欣赏扑克建筑图片。

1、师: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在尝试用扑克牌搭出不一样的作品,我们来欣赏一下。

2、师:老师会把这些图片和扑克牌放在区域中,你们继续挑战。

五、延伸活动:

教师在区域当中提供多副扑克牌,鼓励幼儿进行搭建。

1、内容选择能够把握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挑战性,尊重幼儿已有的经验。

2、活动过程以幼儿自主操作为主,活动环节层次清晰,由易到难,逐层递进,不断提升活动的难度。

3、活动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同伴间的互相学习,每次探究后教师能帮助幼儿及时进行小结提升。

4、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关注幼儿学习品质。

5、通过欣赏更高水平的搭建图片,开拓幼儿视野,激发幼儿的挑战欲望。

大班游戏说课稿篇三

各位评委老师: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幼儿中班游戏《分礼物》。

目标:

1、能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索与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数学的作用和有趣。

2、运用分类、计数、统计、等分的方式公平地分配礼物。

准备:

1、经验准备:

(1)具有初步的分类意识,能根据物体的颜色、大小等不同特征分类。

(2)能够一一对应点数1~20以内的数量。

(3)具有一定合作意识和经验。

2、物质准备:

(1)该活动以分组进行为宜。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四人。

(2)每组一袋礼品,礼品袋分四种颜色(红、黄、蓝、绿),内有各种小礼物,数量以每人每样可以分到一至三个为宜。

(3)与礼品袋颜色相对应的记录表每组四张。四种颜色的小标记每组若干。

过程:

1、进入“送礼物”的情景学习分类。

(1)今天老师从北京为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每组一袋。

(2)请你们打开看一看袋子里都有什么礼物。(引导幼儿认识礼物,并从中了解北京的特色。)。

(3)请你们给礼物分类,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2、挑选礼物并进行个人的记录与统计。

(1)每人拿一种礼物,说说拿的是什么,数数一共有几个。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统计结果(如下表)。

(3)请把自己的礼物图片找出来,贴在礼物标志上,然后把你一共有几个礼物用数字卡表示在“?”的位置。

(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将自己的礼物等分给同组的小朋友。

(1)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礼物分给同组的小朋友,每人都要分到,而且要一样多。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幼儿记录个人分配结果,教师个别指导。

(4)引导速度快的幼儿把自己记录的分配结果与教师交流。

4、张贴个人记录表,集体讨论与交流,

(1)你分的是什么礼物?一共有几个?分给每个小朋友几个?是不是一样多?

(2)你是怎么分的?(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如果语言表达不清,可请幼儿再操作一次。)。

5.希望你们喜欢老师从北京带来的礼物,有机会到北京去看一看。

评析:

该活动方案的意图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该活动方案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1、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礼物”对幼儿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而且送礼物活动富有情感色彩,非常有利于在异地借班活动的教师与幼儿进行沟通,使幼儿愿意亲近教师,从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等分礼物又符合幼儿现实生活和心理的需要,所以很容易使幼儿投入学习。

2、活动重在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数学的作用和有趣,让幼儿通过统计和等分的方式公平地分配所获得的礼物,这些目标粗看对于中班幼儿似乎有些难度,但谁又能说这些内容不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呢?关键要看统计和等分数量的多少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活动目标非常适宜幼儿。

3、活动过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符合幼儿当前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看出,该活动过程是经过仔细推敲的:先是分类统计记录,后是练习等分,最后总结方法,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有利于幼儿调动原有经验,探索和学习新经验。

4、活动材料均是幼儿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材料,幼儿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学习,有利于萌发参与活动的愿望。准备的操作材料有飞机模型拼板、卡通动物钥匙链、彩色橡皮、贴纸等,做到既保证幼儿对材料产生兴趣,又不花哨,从而有利于幼儿专注学习。

另外,为了避免幼儿从众模仿,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的材料不完全相同,同组内每种礼物的数量基本上是4、8、12,分别与组内幼儿人数相等或为倍数,这样不同水平的幼儿可以选择不同数量的礼物进行等分,并能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数量的礼物等分后的数量是不同的。

因为该活动的重点不是记录,因此教师力图使记录方式简单易行。记录表格非常简洁,只有四格,表格中所提供的记录图标经过精心设计,充分考虑了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便于幼儿操作。如能在最后总结时直接呈现一张集体记录表,则更能让幼儿清楚地看到有些什么礼物,每种礼物有多少,分给每个人有多少,等等,以有效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经验。

大班游戏说课稿篇四

走进暗中的天下里,孩子们要面临胆怯,他们将依附种种感官来熟悉本身生存的另一半天下,建构对暗中的熟悉。是以,我计划了这个主题的一节课《不开灯的晚上》,让孩子们对黑夜充斥好奇和无限的想象。

一、说课本:

走进暗中的天下里,孩子们要面临胆怯,他们将依附种种感官来熟悉本身生存的另一半天下,建构对暗中的熟悉。是以,我计划了这个主题的一节课《不开灯的晚上》,让孩子们对黑夜充斥好奇和无限的想象。

二、说讲授目标:

1、幼儿园教育随笔明白故事内容,领会故事中夜晚的优盛情境。

2、训练闭眼走,体验闭眼游戏的'刺激和奇特感觉。

三、说讲授重点:幼儿闭眼游戏时,能自发闭眼,不克不及偷看。

四、说教法:本节课应用了报告故事,让幼儿对夜晚孕育发生好奇,同时以游戏的情势让幼儿体验闭眼行走的兴趣。

五、说讲授历程:

2、幼儿完备谛听故事。

3、幼儿手工制作训练闭眼走,一个接一个。

4、分组游戏“瞽者取物”。

本节课整合了说话、康健等方面的常识,并以报告故事和游戏的情势。

大班游戏说课稿篇五

幼儿园音乐教育重视幼儿音乐能力及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的培养,而音乐游戏的方式更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在日常与幼儿的交谈中,我发现我们的孩子们都很喜欢玩电脑。我就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剪辑了佚名的音乐《打字机》。这是一首欢快活泼、诙谐有趣的标题音乐。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添加音乐进去,培养幼儿在音乐当中的表现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培养幼儿认真倾听音乐的好习惯。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表现音乐,我根据乐曲的曲式结构、音响所表现的内容,合理地编配了情境游戏情节:扮演电脑及打电脑的人,幼儿根据音乐节奏进行创编动作表演。为此,我设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通过摆放图谱和动作表演帮助幼儿熟悉乐曲,初步学会表现音乐。

2、在情境游戏中培养幼儿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及合作能力。

3、体验双人合作游戏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幼儿仔细倾听音乐的习惯,让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难点是在游戏中让幼儿听音乐创编动作表现,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我准备了以下材料:剪辑乐曲、自制大图谱一张,自制幼儿人手一份小图谱。

在整个活动组织过程中,以完整欣赏--动作表演这一主线索展开,每一步都预设了不同的目标,层次感很明了。教师先通过谈话导入,让幼儿了解鼠标、键盘,让幼儿完整倾听音乐,然后帮助幼儿熟悉音乐,重点去掌握音乐中点鼠标的“叮”的声音,这个过程是通过以下方面来完成。

1、听音乐,欣赏老师做打电脑的动作。

2、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熟悉旋律。

a、教师出示两个标志,请幼儿看标记来选择,哪个代表键盘,哪个代表鼠标?

b、帮助幼儿将图谱补充完整,反复仔细的倾听音乐,了解旋律中点鼠标的声音。

3、组织幼儿重点掌握乐曲中的5次快速点鼠标的声音,并用动作进行练习。

4、幼儿看图谱,听音乐进行完整的练习打电脑。

5、玩游戏,帮助幼儿再次完整的练习点鼠标的节奏。

在难点部分我运用了小椅子道具和情景角色扮演的(一老师扮演打电脑的人,一老师扮演电脑)的方法来吸引幼儿,并巧妙运用了播放动物世界这个情节,既让他们反复练习,又让幼儿感到不乏味。在最后的完整几遍练习中,教师引入幼儿进入了合作,幼儿互扮打电脑的人和电脑,。在幼儿富有表现力的.表演感染下,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幼儿情趣高涨,余有为尽。最后结束活动环节励幼儿大胆邀请客人老师一起玩打电脑的游戏!

以上是我设计本节课的一些意图和想法,希望本节课能为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更希望大家为本节课留下更好的建议。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大班游戏说课稿篇六

1、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2、能用基本完整的话来回答问题。

3、听懂普通话,能够理解“扳”字的意思。

【活动准备】。

1、幼儿能用普通话跟他人交流。

2、教学挂图《爸爸的大口袋》;

3、布袋偶“爸爸”(布袋偶衣服上的大口袋要夸张一些),布袋偶“小亮”;巧克力、甜饼干各一块,大口袋一只(内装有球、积木、橡胶动物玩具)。

【活动过程】。

1、教师操作布偶表演故事,引发幼儿兴趣。

2、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再次听赏故事,理解内容。

(1)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请幼儿安静倾听。

(3)请幼儿来扳一扳教师的手,帮助幼儿理解“扳”的意思。

(4)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提问:第三天,小亮是怎么上幼儿园的?

3、鼓励幼儿边看图边跟讲故事,并进行模仿。

(1)提问:你们会像小亮一样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吗?

(2)模仿游戏: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教师扮演不同角色,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幼儿扮演小亮。“家长”送小亮上幼儿园,“小亮”跟“家长”说“再见”并说“老师早!”

4、幼儿游戏:神秘的大口袋。

教师拿出大口袋,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里面的物品。

附故事:爸爸的大口袋。

第一天上幼儿园。爸爸抱着小亮,小亮撅着嘴:“嗯,不去,不去!”爸爸把手伸进大口袋,掏呀掏,掏出一样东西。哦。是块巧克力!小亮笑了,小亮乖了。

第二天上幼儿园。爸爸抱着小亮,小亮撅着嘴:“嗯,不去,不去!”爸爸把手伸进大口袋,掏呀掏,掏出一样东西。哦,是块甜饼干!小亮笑了,小亮乖了。

第三天上幼儿园。爸爸抱着小亮,小亮的眼睛盯住爸爸的大口袋:“不去,不去!”爸爸眨眨眼睛,把手伸进大口袋,掏呀掏,掏出一只大拳头。小亮使劲扳开它,空的,什么也没有。爸爸笑了,小亮也笑了。他自己蹦蹦跳跳向幼儿园走去,大声地说:“爸爸再见!”

大班游戏说课稿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们: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目是《绘画游戏》。为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绘画游戏》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图形进行联想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尝试新的绘画方法。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就是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体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了解本课综合游戏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副有趣的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线条游戏的方法和内容,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根据以上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学习利用随意线条的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教学难点定为:巧妙得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1、引诱问答式、对比法、举例法等教方法,调动学生勤动手动脑的习惯与能力。

2、教师演示示范;直观,便于调动学生创作欲望。

为了顺利地完成本课教学目标,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实践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我们在绘画时经常会利用到各种各样的线,你认识下面这几种线吗?

师板画:直线、曲线和折线。

师:你知道这些线的名称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用线做游戏。

引出课题:绘画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几种绘画常用线的名称。)。

(二)、学习新知。

师: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规则是你用各种线随意在纸上画图形,然后根据图形展开联想把它们变成新的形象。

出示课件:

三张用线分割的画,让同学们比较一下哪张画最容易让我们添画?(学生讨论图片:图片一分割合理添画容易。图片二分割分散,不美观。图片三分割简单。)。

1、出示课件、了解添画的方法。

师:想一想如何将各种不同的形状通过添加变成新形象呢?(学生自由表现)。

《绘画游戏》教案启发学生看图形说自己的.想法,师用课件演示变化《绘画游戏》教案。

师:你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师板画三角形和四边形,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变化成什么,师板画出形象。《绘画游戏》教案。

2、指导欣赏作品:分析作业的内容和色彩。

3、你喜欢哪张添画?为什么?每个主体物的颜色一样吗?

(三)、艺术实践。

1、学生分割画面并进行添画。

2、根据形象进行涂色。

3、同桌之间互相提出建议。(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培养他们互相帮助的精神。)。

(四)、课堂欣赏、评述作品:

学生互相欣赏,简单说出自己的作品内容。教师评述优秀作业。

(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五)、总结结束。

学生总结本课收获,教师提出希望。(这一环节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的持久兴趣。)。

通过以上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又顺理成章,完成了预设的三个维度目标的要求。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预设,我想这堂课的生成一定会更精彩。希望各位评委、专家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大班游戏说课稿篇八

1.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5册第84--85页《可能性》的第一课时《摸球游戏》。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大教学领域之一。该内容分三个学段进行教学。本课时处于第一学段,是学生在二年级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可能性的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学好这部分内容还能为学生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需要作出合理决策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导向。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词语来正确描述这些现象。

(2)能列举出简单的不确定事件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知道其不同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领悟到可能性的大小与其所占数量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探索过程。同时结合自评与全免费的数学教学资源网站qq904007915教师群号39658039(小学)46332927(中学)。

互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4.教学重难:从以上教学目标可以看出,本课的重点是:明确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难点是:让学生领悟到可能性的大小与其所占数量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

5.教学关键:要结合学生熟悉的事例,借助统计的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以此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6.教、学具准备:根据教学的需要我准备了摸球游戏所需的箱子和乒乓球,自制课件一套。

本课时的内容学生只能从感性的层面去理解概率的知识,学生的学习侧重于感受与体会。所以我主要通过摸球游戏和学生熟悉的事例,让学生去充分体验。以活动探究为主旋律,以鼓励创新为主策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式。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大胆猜想---实验验证---总结规律---应用创新这一学习主线,让学生去体会合作学习的魅力,去分享自主探究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加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创新)。

1.游戏激趣,创情引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给学生带来疲倦和负担”。据此理论,上课伊始我设计了:摸球竞猜游戏。首先,我拿起放有5个黄球的箱子,神秘地问:老师从中任意摸出一个,大家猜摸出的会是什么颜色的球?学生也许会说:“一定是黄球”;思维灵活的学生还会说:“不可能是其他颜色的球”。随后我再往箱子中放入5个白球,让学生再猜。学生会很快说出:“老师这次摸出的有可能是黄球也有可能是白球”。通过这一游戏环节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复习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来描述随机现象。这时我便顺水推舟地引入课题,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第二个环节的学习。

2.合作探究,体验成功(本环节我分三步进行,第一步:)。

(1)大胆猜想。

大一些呢?这样,学生将会纷纷提出猜想---“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会更大”。“但,这只是大家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这一反问置学生于:“欲辩而不可,欲罢却不能”的境地,这强烈地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带着溯本追源的强烈求知欲进入实验验证阶段。

(2)实验验证。

各位老师: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他们的个性、爱好各异。小组合作学习就能充分地尊重孩子的选择,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采取了分组实验,协同验证的方法。在明确实验要求后,6个小组从原来3种不同放法中选取其中一种进行实验,并记录好实验结果。在实验的过程中我将注重交流的实效性,保证学生全员参与,从而,满足学生追求成功,表现自我的欲望。通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作用。

(3)总结规律:

情感流向,并让学生带着这股热情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3.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数学源于生活,更应服务于生活。据此理论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这一练习主要检查学生对可能性的大小与其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是对新知的巩固与深化。第二层次:我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生活情境,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个人的主观愿望无关。第三层次:让学生从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确定问题,并用可能性的知识来列举事例。这样,学生就会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我的练习设计是一个有机整体,是针对性、层次性及生活性的统一,既巩固了学生的基础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4.巧设留白,鼓励创新。

从创造和想象原理来说:留下空白更容易使学生荡起想象的浪花,激起好奇的涟漪,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因此,我设计了:肯德基“玩转盘,赢大奖”的游戏情景。有趣的游戏点燃了学生的参与激情,当学生个个蓄势待发之时我却出示了一个空白转盘,并提问: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转盘呢?根据学生的意愿:他们大多数会把最大的部分设计成红色。这样设计获得一等奖的可能性就最大。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努力挖掘活动过程中的开放性元素。当学生兴致未尽之时,我马上追问:如果你是肯德基的老板,你会怎样设计转盘呢?根据条件学生必须换一个角度重新设计方案。这样,有的学生会想到把最小部分设计成红色,那么顾客拿到一等奖的可能性就最小,对肯德基就最有利。这一小小的空白转盘引导学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从顾客、商家两种不同的角度来设计转盘,深化了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这一逆向思维的游戏设计,帮助学生实现了再创造,达到了鼓励创新的目的。

下面请大家把目光投向我的板书:一个好的板书,是知识的凝练与浓缩。我的板书设计简练清晰、美观大方,既突出了重点又体现了难点。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以上是我的教学设计,但这些都还是纸上谈兵,我不由想起了叶澜教授说过的一句教学名言: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并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的教学内容是可能性,我的教学设计也只是一种可能性。我将在课堂中由预设走向生成,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思维的灵动,闪烁创新的火花!

大班游戏说课稿篇九

《绘画游戏》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图形进行联想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尝试新的绘画方法。

具体目标为:

1.了解本课绘画游戏的基本方法。

2.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3.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教学难点定为: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就是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体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我主要通过“形的联想”、“走迷宫”、“迷宫探宝”等游戏环节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探索再到创新这样一个过程。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游戏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我还设计了“摸奖”的游戏来奖励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充分凸显美术活动的学科特点,同时也让这些图画带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

(一)课前组织教学。在轻柔的音乐声中,稳定学生情绪,提示学生准备好学习用具,为上课做好准备。

(二)谈话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有趣的绘画游戏。想不想一起去玩一玩?”这一谈话直接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形的联想”游戏。在这一游戏环节中,我引导学生从常见的圆形、三角形再到不规则的图形展开联想,并通过添画的方法来创造新形象。使学生在联想添画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图形、不同的方向都会带来不同的联想。为后面学生对“迷宫路线”随意形成的图形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添画服务。

(四)“走迷宫”游戏。在这一游戏环节中,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线条随意画,请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伸出手指跟着一起弯弯绕绕地画线,感受线条的连贯性和随意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活动作铺垫。

(五)“迷宫探宝”游戏。在这一游戏中,因为学生有了先前对图形的联想、添画经验,我就尝试先让学生来“探宝”,并利用小组探讨、交流、演示的形式来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后再出示教师的范例,使学生感受不同个体联想、添画的内容也是不尽相同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图形可以组合起来联想、添画,感受绘画游戏的神奇、有趣。另外,我设计了一个看图思考的`练习,向学生出示四幅“迷宫图”,让学生说说哪张迷宫图最容易让我们添画,从而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创作。

(六)作品欣赏。在“作品欣赏”过程中,我分别引导学生从画家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中感受画面的神奇、有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了解线描装饰和涂色装饰的两种方法,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七)学生练习。在这一环节中我鼓励学生用走迷宫、联想、添画的方法自己来创作一幅神奇而有趣的画,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我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说说画画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在学生创作的同时,展示一些配有音乐的图片、作品等,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作,体验绘画游戏带来的快乐。

(八)活动评价。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通过展示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感受不同作品丰富的想象力和趣味性。然后教师再总结、评价,鼓励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积极想象,大胆创新,实现美术活动的价值。

大班游戏说课稿篇十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猜谜游戏》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猜谜游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这是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态度自然、大方的念出谜面。并能把怎样猜出谜语的道理说清楚。要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表达力以及识字能力。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大方的念出谜语,把怎样猜出谜语的道理说清楚。难点是引导学生说的过程说清楚,说明白,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人际的素养。在教学中 ,力争作到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听话、说话的训练。这节课主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得到口语交际的训练,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和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一年级的口语交际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和欲望。本节课一开始创设谜语王国的情境,激发学生想猜谜语的兴趣。学生通过谜语大赛的闯关游戏,先练习说出自己收集谜语和创编谜语的过程,再通过老师的示范, 学生自己总结评价,明确了出谜语和猜谜语的要求。然后学生上台表演出迷、猜谜,再由学生自己评价,逐步培养学生说话完整、态度自然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最后,本课还设计的颁奖典礼,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成功的快乐,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见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大方的出迷,正确地猜谜并能把怎样猜出谜语的道理说清楚。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表达能力和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表达能力和识字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德育目标

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说话自然大方、有礼貌的习惯。

教具准备

图片、录像、生字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带学生进入谜语王国;

2、提议在谜语王国举办谜语大赛,出示课题“谜语大赛”。

二、初步说话,选出大赛记录员

1、说说作记录员的要求;

2、为大赛记录员受牌,发参赛选手的名单。

三、举办大赛

(一)、大赛第一关

1、介绍大赛程序;

2、宣布第一关比赛要求;

3、示范收集谜语的过程;

(二)、大赛第二关

1、宣布比赛要求;

2、师范出谜,指导学生猜谜,并把怎样猜谜的`道理说清楚;

3、总结说话要求。

1、参观谜语王国;

2、入座,准备比赛。

1、发表自己见解,提出作记录员的要求;

2、学生自愿报名;

3、学生选出记录员。

1、明确大赛过程、要求;

2、试说收集谜语的过程;

3、自行评议是否过关。

1、明确第二关比赛要求;

2、认真看教师示范;

3、照样子出谜和猜谜;

4、须生评价是否过关。

激发学生的猜谜兴趣

创设大赛情境,形成生动有趣、逼真现实的口语交际氛围,初步练习说话。

培养学生听话认真,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习惯。

指导学生正确评价别人,培养说话有礼貌,能清楚表达自己意思的良好说话习惯。

(三)、学生互动

让学生找自己最喜欢的谜语卡片和同学互猜,并互评是否过关。

四、颁奖

五、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谜语卡片张贴在板报中,课间交流,留心识字。

1、自主交流猜谜、自主评价,并通报记录员;

2、记录员记录过关者。

获奖者说说获奖的心情。

让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体验口语交际的乐趣。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扩展识字,让学生作识字的有心人,留心在生活中识字。

大班游戏说课稿篇十一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音乐游戏《我会变》。

一、说教材: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拨和富有儿童情趣,是我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本次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配合轻快的节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整个活动中。而《我会变》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拨、节奏感强的幼儿喜欢表现自我的教材,它通过一个引子——橡皮泥,创编出周围事物形象的肢体动作,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说目标:

当代教育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幼互动是本活动的教法学法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幼儿是音乐活动的探索者,学习者和创造者,幼儿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带着对音乐教育活动的期盼、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自由地与音乐交流、大胆地表现自己优美的动作,对于音乐活动的愉快体验主动与老师沟通,吸取经验,并获得教师的支持、帮助,与鼓励。另一方面,教师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促进者,也是幼儿音乐表现和艺术创造活动的发现者、欣赏者和学习者。教师为幼儿营造一个愉快、欢乐、无拘无束的音乐游戏氛围,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和不断创新的动机兴趣,充分体验到音乐游戏所表达的快乐,让幼儿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为此,我为《我会变》这一活动确定了以下的目标:

1、在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联想创作、续编歌曲。

2、尝试跟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提高身体的表现能力。

3、体验与同伴沟通、协作带来的快乐。

三、说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让幼儿尝试跟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对此,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经验认识和表现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的模仿到自创的肢体动作,与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使活动呈现了趣味性,同时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我将难点定位于:如何更好地与同伴沟通、协作。

四、说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

1、魔术帽一顶,魔术棒一根、橡皮泥。

2、各类造型卡片3张(香蕉、猴子、打棒球的人),空白卡片人手一张。

3、课前学唱歌曲《我会变》。

五、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直观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所以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卡片上图案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由难变易,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采用演示法是因为能引导幼儿有目地的、仔细的观察教师的动作,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将看到的具体形象和肢体动作联系在一起,是解决活动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方法。

六、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游戏法、互相学习等方法。接下来我会在活动过程中一一呈现。

七、说过程:

我采用环环相扣的程序为本次活动设计的流程如下:

一、复习歌曲《我会变》。

1、律动进场,鼓励幼儿自由的变变变。

该环节教师主要是复习歌曲内容,并尝试让孩子身体创造性地表现各种造型。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学习的认识很大的程度都依赖于行动,那么鼓励幼儿扮演自己最喜欢的造型既能满足幼儿的天性,又能在音乐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快乐。在幼儿扮演自己造型的同时,也让幼儿相互学习到同伴表演的不同造型。

2、导入,引出活动主题。

你们变出的东西可真多!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超级变变变大师。(出示一人)他的本领非常大!瞧,他都变了些什么?(欣赏泥工作品),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变的?用一块橡皮泥变出这么多的作品,难怪他叫超级变变变大师。

该环节主要观察泥工作品的不同造型。在活动开始,充分利用孩子的这段有意注意时间,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泥工作品的不同之处,并鼓励他们讲述造型之独特处。

二、超级变变变。

1、今天我们也来玩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不过这次我没有为你们准备橡皮泥,因为我决定把你们每人都变成一块“橡皮泥”。我现在是大师哦!

——变——(师用魔术棒空中一挥舞),橡皮泥,变好了吗?

——我要用橡皮泥开始变变变了,哪块橡皮泥愿意借我用一下(请一名幼儿)。

2、根据音乐,塑造形象:(伴奏音乐《我会变》)。

前奏:(师呈动脑筋状)。

第一段:师从上到下不停的捏一捏幼儿。

第二段:将幼儿双腿拉开,两只手呈爪状,额头上写个王字,塑造出一只大老虎。

师:谁猜出我刚才用橡皮泥变出了什么?

老师当大师,幼儿扮演橡皮泥,带领幼儿用《我会变》的曲调将动作引入歌曲进行游戏表演。

3、分析动作和音乐。

谁知道我刚才在捏橡皮泥时,伴奏用了哪个歌曲的音乐?出示《我会变》谱子。

(前奏)响起时,我做了什么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第一乐段)我第一步做了什么动作?为什么?橡皮泥必须是软软的,才能被人们随意塑造出各种漂亮圆润的形状。(标记)。

——我来摸一摸你们这些橡皮泥是不是软软的?没有变软,不行,得赶紧捏软(师双手全身捏),软了吗?(师全身扭动)。

(第二乐段)第二步就要干什么了?将你前面想好的东西,快速变出来。(标记)。

(最后一句)把你变的东西大声说出来,让大家看看象不象!

——你们跟着我跟着音乐一起来捏橡皮泥吧!

三、幼儿练习游戏。

1、给幼儿分组一人扮演“大师”一人扮演“橡皮泥”,根据音乐自由想象进行塑造。

——这个变变变的本领都学会了吗?

师:接下来,我们就两个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表演“超级变变变”,一个小朋友当“橡皮泥”,另外一个小朋友当“变变变大师”。要求:跟着音乐,变变变。

该环节主要是鼓励幼儿自由创编动作,但创编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创造型的儿童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教师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尊重他们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这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原则相一致。好奇、冒险、自信是典型的创造素质,选择这一教学内容很能满足具有这些品质的小男孩们创造欲望,变老虎、变机器人、变恐龙怪兽,分腿弓背搭南浦大桥,几人组合成宇宙飞船。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还非常理解和保护幼儿的这些创造性表现,不管是小小的变化,还是不怎么样美的组合,都以鼓励、赞扬的口吻,为幼儿的创造力品质成为稳定的心理品质打下了基础。

2、幼儿角色互换,再次进行音乐游戏。并请客人老师猜一猜,他们变出了什么。

该环节活动中让幼儿塑造自己熟悉的东西,用动作表现,同伴猜出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幼儿通过想象塑造大量的日常生活、大自然中那些有趣的物体,他们的塑造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性的再现,他们克服一些困难,与同伴合作、交流完成一件作品,这也成为他们继续探索和主动学习的动力,从而有利于他们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橡皮泥自动变形”,再次强调游戏的规则:橡皮泥不能动,只能由大师帮他捏揉。

四、超级变变变冠军争夺赛。

(一)、三人合作游戏。

1、小朋友都学会了超级变变变游戏,接下来,我要加大难度:双人合作、超级无敌变变变。

——教师出示图片: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怎么变呢?(听幼儿讲述并示范)。

2、会玩了吗?我们的超级变变变大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哦,看谁才是我们的大师之王!

——先请这边7个做大师。每个大师在剩余小朋友里面挑选两块橡皮泥。等我数到十,大师手里必须拉好两块橡皮泥。再根据我出示的图片内容,大师将两块橡皮泥变出这个造型。再由评委亮分,评委老师会根据你的作品打出大星或小星,看谁是我们超级变变变最后的冠军。

——出示图片。唐僧骑马、妈妈盘腿坐着抱娃娃、吸尘器吸西瓜。

幼儿根据音乐“雕塑家”逐一塑造出各种物品。并请评委老师依次为作品打星。

3、重选大师,重新组合游戏。

——蛇、蝴蝶。

4、为我们的冠军颁奖。

该环节主要激发幼儿创造动机。创造动机在创造活动中具有激活、指向和维持调节功能。对学前儿童来说,他们整个心理活动尚处于无意识为主的阶段、目的意识和自主意识较差。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创造动机,使他产生内在的、自主的参与创造活动的要求。儿童的创造动机可以以培养“问题意识”着手,教师可以经常向幼儿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由此,可以迸发出富有创造力的思维火花。同时将该活动提高一个阶梯,并推向高潮。

大班游戏说课稿篇十二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知识范畴。那么幼儿艺术教育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幼儿艺术教育是以音乐、美术和文学为手段和内容的教育,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真善美的教育,具体表现为“以艺术启真、以艺术储善、以艺术促美。”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童话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文学形式,好的童话故事总是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优美的画面吸引着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小红帽》正是这样一篇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生动浅显而富有意义的故事,它的故事情节性较强,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较大的想像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幼儿的游戏中的兴趣,小班幼儿正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他们对游戏特别赶兴趣,平时也总喜欢把自己想像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也正基于上述种种,我们才在学习了童话歌曲《小红帽》之后又延伸了音乐游戏《小红帽》,从而生成了本次活动。

1.让幼儿熟悉歌曲并能进一步尝试表演歌曲。

2.培养幼儿听音乐时的反应能力和敏捷速度。

3.体验游戏的乐趣并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事不慌乱要有智慧勇敢面对的精神。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主要运用语言讨论法游戏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

1.故事的情景图片。

2.大灰狼的头饰。

3.小红帽的动画。

4.童话故事场景布置。

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常常是进行注入、灌输式的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对音乐活动失去兴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离开了教师的示范,孩子就显得茫然失措。如何变孩子的被动学为主动学?这是一次好的音乐活动的关键所在。那么本次活动中老师能否以支持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孩子进行主动学习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77067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