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写一份出色的求职信需要哪些要点?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春总结,希望能够为大家的青春岁月增添一些正能量。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一
其根源在于,孩子正在向上发展、在成长,老人在向下衰退、趋向死亡。可以说,孩子的生命足以使周围的一切活跃起来。所有的改变都是一种活动,即使破坏的成分较多,但这并非出自于邪恶,只是破坏更适合孩子活泼的性格。但是,一旦孩子把周围的人都看做工具,利用他们去追求自己的欲望,并逐渐形成依赖心理,就会感觉到奴役他人的幸福与舒适。一旦这种感觉扎下了根,即使长大之后也不会消亡。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二
作为一部重要的教育著作,《爱弥尔》由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撰写而成。它以教育为核心,探讨了人类教育的主要问题和儿童成长的原则。通过一位年轻男孩爱弥尔的成长经历,卢梭深入探讨了自由、自然、个性和知识对教育的重要性。读完整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并对教育的本质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在《爱弥尔》中,卢梭强调了个体的独立和自主性。他认为人天生具有自由的本能,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人发现和实现自己的独立。这点让我深思。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压力和规范而失去了自我,生活在他人的期望和社会的束缚下。然而,《爱弥尔》教导我们要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用独特的方式看待世界。这不仅对儿童教育有启示,也是对我们成年人的一种提醒。
其次,卢梭通过讲述爱弥尔的成长历程,强调了自然对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自然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应该通过亲自体验来学习。这个观点在现代教育中也被广泛接受。我们常常过分依赖书本知识而忽视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实际上,当我们亲身体验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时,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因此,《爱弥尔》提醒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爱弥尔》中还强调了教育过程中以个体为中心。卢梭认为每个人都有他们独特的兴趣、能力和潜能。因此,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这点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需要个性化的教育而不是模板化的教育。只有根据孩子的兴趣、能力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潜力。
此外,《爱弥尔》还强调了知识对教育的关键作用。卢梭主张学生应通过直觉和感知来获取知识,而不是被灌输或记忆。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来自于亲身体验和发现,而不仅仅是从书本中获取。这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往往更关注知识的渠道而不是真正的掌握和理解。因此,《爱弥尔》告诉我们,教育者应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通过科学实践和个人体验掌握知识的实质。
最后,《爱弥尔》还引出了关于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问题。卢梭认为家庭是孩子培养成人的最重要的场所,父母应该起到孩子第一位教育者的作用。他们应该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性格。这提醒了现代家长要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为孩子提供爱、关心和良好的成长环境。
总而言之,读完《爱弥尔》这本书后,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个体的独立和自主性、自然的重要性、个性化教育、知识获取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思想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本经典的教育著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鼓励我们追求自由与独立,推动教育改革。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其中的教育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下一代,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三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法国作家卢梭的《爱弥尔》。《爱弥尔》一书用轻松严谨的语言,通俗易懂的词句,娓娓道来,一气呵成!细细品读蕴藏在其中的教育思想和哲理,感触颇多。在我的印象中“爱弥尔”是一个人的名字,而这本书以它作为全书的题目,我想它会是一本通过描述“爱弥尔”的成长历程而写成的一本书。所谓的“爱弥尔”只是卢梭为了阐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个教育对象。并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那样,即使其中涉及到“爱弥尔”的许多事例,自然也是卢梭假想的。
卢梭在书中说的最多的就是“自然教育”。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
其实,我们的孩子是有思想的。我想: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尽情地哭笑打闹。回归自然,让孩子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有灵性有个性的孩子。
在卢梭的《爱弥尔》中有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那就是:“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
现代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讲究方法,认识思考、工作劳动、体育运动、生活起居等都讲究方法。我们时时要想起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孩子学习的好坏是每个家长都比较关注的,都想方设法去辅导他们,参加一些绘画舞蹈钢琴培训班,但对他们在成长中是如何保护他们自己却教育得不多。
教给孩子正确的方向和方法,任其跌打摔爬,在浮沉起伏中锻炼独立性和创造性。鼓励孩子大胆提出新颖、富有创见的观点,为孩子提供各种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干中学,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儿童的高品质的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孩子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让孩子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肯定,能看到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要促进孩子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孩子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这些是我读了这本书后比较肤浅的一点体会,对卢梭“自然教育”的简单理解,其实“自然教育”的重要意义不止于此,我们应该在进行教育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吸取有用的教育经验,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更加完善。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四
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这种自然教育,渴求的“个性解放”,这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冰心曾经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蔡志忠也曾经说过: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他还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教师的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将永远不合他本人的心意;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他就会自己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这样的学生,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的。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的加以控制的;不过,我的控制还只是假定的,因为,谁能够对一个孩子周围所有的人的言语和行为能、力都管得到呢?”因此他对爱弥儿的教育是以尊重自然的教育为主的。比如,决不违反自然的规律对爱弥儿施以超出其接受年龄的教育,完全依照其生理心理的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此外,他关注爱弥儿生活中的一切,象饮食内容、生活习惯、接触的人等等。他认为凡事从人的小时候就打好基础,对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是有思想的,学生是时刻发展的个体,这点我们要时刻切记。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尽情地哭笑打闹。回归自然,让孩子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有灵性有个性的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尊重儿童自己的生长规律,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让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这样,到了应当开花结果的年龄,他会自然而然的大有收获的。
让我们从尊重学生的自由和兴趣做起,在生活中引导他们成为真善美的人。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五
《爱弥尔》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创作的一部散文哲学巨著。它以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一个男孩从婴幼儿成长为成人的过程,探讨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和理念。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教育,尤其是自然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下通过五个方面来分享我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一段:自然的教育理念。
卢梭在《爱弥尔》中强调了自然教育的理念。他认为,人应当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并拒绝一切虚伪的习俗和教条。他主张在孩子的教育中与自然接触,引导孩子去探索、体验和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只有通过亲身的经验,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和学习到知识。这种自然教育的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教育不应该是一种机械的灌输,而是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二段:家庭教育的意义。
在《爱弥尔》中,卢梭把家庭教育看作孩子最早接触教育的重要阶段。他认为,父母应该扮演起孩子的导师,提供正确的教育方式。父母应该通过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品德和性格。这样的教育环境能够激发孩子自己发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思考和创造的人。对我而言,这种家庭教育的理念深刻地启示了我,作为父母,我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考去探索世界。
第三段:经验教育的价值。
《爱弥尔》中,卢梭强调了经验教育的价值。他认为,通过亲身的经验,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卢梭运用了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如户外活动和实践训练等,来培养爱弥尔的实践能力。他让爱弥尔亲自生活在大自然中,通过观察、体验和实践来获取知识。这种经验教育的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认识到在教育中,引导孩子去亲自实践和探索,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第四段:心理成长与教育。
在《爱弥尔》中,作为父亲和教育家的卢梭意识到开发孩子的心理成长对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倡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包括情感、性格和情商等。父母应该在孩子的教育中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心理成长与教育的关系的思考让我认识到在教育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第五段:教育的目标与方法。
《爱弥尔》中,卢梭提出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通过自然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一教育目标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使我认识到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爱弥尔》,我对教育,尤其是自然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卢梭在书中透过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强调了教育的价值,探讨了教育的目标与方法。这些教育思想深深地触动了我,并让我意识到在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心理成长和实践能力。这些都对我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六
卢梭认为人们生而缺乏的,又是成年以后所需要的一切都是教育的结果。而这种教育来源有三个方面,即来自自然的,来自周围的和外界的事物。卢梭要求后两种教育必须同“自然教育”配合起来,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去进行教育。卢梭从观念和先天道德出发重视教育的作用并要求教育遵循儿童天性,考虑自然的教育必须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的最重要的自然权利是自由,所以自然教育必须保护儿童善良的个性,使其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他坚决反对压制儿童的个性,束缚儿童的自由,强迫服从,强制灌输,严酷纪律和体罚等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儿童直接从外界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帮助儿童审慎地选择,避开无知和荒谬的东西,获得有用的.知识与合理的教益,而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点。
卢梭这位划时代的教育思想家,反封建的教育先驱,不曾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也未曾长久地从事教师工作。但通过顽强的自学和吸收前人先进的思想,通过对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深刻观察与思考,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培养自然人,找出教育的出发点——儿童的身心特征,强调教育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依次实施,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儿童的兴趣,反对教师、成人的干涉等,这些在当时都是极不平凡的见解,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一定的科学性。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七
《爱弥尔》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关于爱弥尔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我有幸拜读了卢梭的《爱弥尔》这本名著,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得到了一些体会。
对于卢梭在书中使用的自然的教育,是我很感兴趣的。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他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这种自然教育,渴求的“个性解放”,这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冰心曾经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蔡志忠也曾经说过: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他还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教师的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将永远不合他本人的心意;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他就会自己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这样的学生,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的。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的加以控制的;不过,我的控制还只是假定的,因为,谁能够对一个孩子周围所有的人的言语和行为能、力都管得到呢?”因此他对爱弥儿的教育是以尊重自然的教育为主的。比如,决不违反自然的规律对爱弥儿施以超出其接受年龄的教育,完全依照其生理心理的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此外,他关注爱弥儿生活中的一切,象饮食内容、生活习惯、接触的人等等。他认为凡事从人的小时候就打好基础,对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是有思想的,学生是时刻发展的个体,这点我们要时刻切记。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尽情地哭笑打闹。回归自然,让孩子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有灵性有个性的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尊重儿童自己的生长规律,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让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这样,到了应当开花结果的年龄,他会自然而然的大有收获的。
让我们从尊重学生的自由和兴趣做起,在生活中引导他们成为真善美的人。
《爱弥儿》是卢梭著名的教育著作,是世界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它是卢梭20xx年苦心撰写3年才完成的,发表于1762年是一本小说半论文体形式的著作。全书共5卷,以一个出身显贵的男孩爱弥尔的教育培养为线索,全面揭露了当时封建教育的荒谬和丑恶,设计出了顺应自然和发展儿童天性的理想教育蓝图。
在《爱弥儿》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对“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别强调教育应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应使教育对象成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以今人的眼光看,这些思想不免有其局限性:“自然”也是要受到拘束的,如果“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儿童是无法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但瑕不掩瑜,卢梭以平等博爱的心怀教育他的爱弥儿,这个假想的孤儿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强迫的自由世界。但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幸福的“爱弥儿”。不难看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尤其是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是殊途同归的。
他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天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传统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育,干涉和限制儿童的自由和发展。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是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而又感情丰富,能爱能仁的人,是封建政权的掘墓人。他认为当时的封建教育把人的身心桎梏得无法自然发展了,使人屈服成为现有制度和风尚的牺牲品。
卢梭认为人们生而缺乏的,又是成年以后所需要的一切都是教育的结果。而这种教育来源有三个方面,即来自自然的,来自周围的和外界的事物。我们的本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当三种教育的方向一致时,有能够圆满地配合时,儿童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三者之中,自然教育是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教育只是某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人的教育时光全由我们控制。因上,卢梭要求后两种教育必须同“自然教育”配合起来,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去进行教育。他说“大自然希望儿童珍视短暂的童年生活,关心儿童的游戏,允许儿童充分地进行自由活动,而不应强制儿童像苦役似的不断读书。
卢梭从观念和先天道德出发重视教育的作用并要求教育遵循儿童天性,考虑自然的教育必须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的最重要的自然权利是自由,所以自然教育必须保护儿童善良的个性,使其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他坚决反对压制儿童的个性,束缚儿童的自由,强迫服从,强制灌输,严酷纪律和体罚等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卢梭还认为劳动对人的生存意义重大,只有自食其力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另外培养自由的方式也应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儿童直接从外界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帮助儿童审慎地选择,避开无知和荒谬的东西,获得有用的知识与合理的教益,而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点。
书中还有这么一段话,挺值得借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卢梭的这段话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兴趣、方法、习惯”。的确,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几个词。没有兴趣,就不会有动力。
卢梭这位划时代的教育思想家,反封建的教育先驱,不曾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也未曾长久地从事教师工作。但通过顽强的自学和吸收前人先进的思想,通过对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在深刻批判封建教育不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自然教育的理论;抨击了封建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培养自然人,找出教育的出发点——儿童的身心特征,强调教育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依次实施,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儿童的兴趣,反对教师、成人的干涉等,这些在当时都是极不平凡的见解,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一定的科学性。虽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其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偏激性,片面性、保守性和落后性,但无数深刻的教育观点,现在读起来仍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最早听说《爱弥尔》这本书是在师范的时候,我想对于师范专业来说《爱弥尔》会是一本很耳熟的书。想读这本书也是从师范里开始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爱弥尔”是一个人的名字,而这本书以它作为全书的题目,我想它会是一本通过描述“爱弥尔”的成长历程而写成的一本书。个人十分喜欢这种途事型的教育书藉,所以一直就很想读这本书。
拿到这本书后,没有一口气读完,因为这本书分上、下册近900页的文字加上个人读书比较慢的习惯所以一直在慢读的状态。近期由于比较闲,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读完之后,发现这本书其实和之前想象的不一样。所谓的“爱弥尔”只是卢梭为了阐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个教育对像。并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是一本叙事性的教育专著,即使其中涉及到“爱弥尔”的许多事例,自然也是卢梭假想的,而并非教育事实。同时,读得慢还有一个原因是读这本书比较吃力,吃力的原因我总结出来可能有两点:一是自己的水平还不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然难以消化卢梭的思想,二可能是由于是译文,所以在语句的表达上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
当然,我这样的感觉都不能遮盖住《爱弥尔》是一本划时代的巨作。曾有同学评价说读完《爱弥尔》之后,最大的感觉是发现原来所有的教育思想早在17世纪的这本书里都有过阐述了。我不敢保证是不是所有的教育思想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但是我敢肯定地说是它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举个例子来说,在我国80年代兴起的,甚至我们现在还在讨论和探索的民主教育思想,在《爱弥尔》这本书里就有了阐述。我们可以试想的是,17世纪的卢梭能提出这样的教育思想,就可见这本书是一个超前的、影响时代的一本好书。书中提到最多是自然教育,其实也可说是有其独到之处。
读完《爱弥儿》这部伟大的著作,被书中作者独创的观点、精辟的论述、精美的描绘、细腻的文笔所折服。全书贯穿无数教育经典。
名言。
处处蕴涵着真知灼见闪烁着独到的教育思想的璀璨光芒让人不时掩卷回味。最让人称奇的是卢梭的儿童教育观至今仍散发着绚丽的光芒让人不得不惊叹卢梭惊人的超前意识和恒久内涵。
卢梭的《爱弥尔》虽然是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对现在的小学教育还是有借鉴作用。
首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要转变观念,用知识充实自己,要善于学习,博览群书,把自然教育当做一种态度,一种拓展视野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做一名乐学好思的智者,要把小学语文教育看作是亲近自然的教育,把学校创设成孩子快乐成长的乐园。让大自然与教育自然地融为一体,孩子如一株株嫩绿的树苗,生机盎然,茁壮成长;教师团队如浓浓春意,充满活力,充满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体现出人本教育及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理念。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其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尊重儿童,积极创设条件引导鼓励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体验美。充分利用小南坑小学优美的自然环境及丰厚的社区环境,以学生为本,创设人文文化的环境,为学生营造安全、温馨的氛围,锻炼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起到人生起步的第一个站点成为孩子们向往的育人摇篮,这里,永远留下孩子们美好幸福的回忆,让“素质教育”这朵奇葩,在小南坑小学开得更鲜,开得更艳!
最后,通过家长学校、小南坑小学师生博客圈等多条途径动员家长朋友们充分认识小学教育应该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进行,需要深刻地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实施不同阶段的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正如卢梭所说:“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那始终是喜笑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踏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也好像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是一去不复返的,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让我们家校携起手来共同聆听大师的呼唤,了解孩子们的世界,让我们的孩子拥有自由舒展的童年。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八
《爱弥尔》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著的一本教育理论著作,该书于1762年出版,以其独特的教育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阅读完《爱弥尔》后,我深受其启发,对于教育和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对于《爱弥尔》的一些读后感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我被书中倡导的自由教育观点所深深触动。卢梭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个体自由发展,而不是机械地灌输知识和规范行为。他主张教育应该尊重个体的天性和兴趣,以其自然的方式去发展和探索。这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传统教育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考试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爱弥尔》让我认识到,真正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而不是简单地“填鸭式”地灌输知识。
其次,书中关于性格培养和心理健康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卢梭强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性格和品格。他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对于其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教育中要注重塑造学生的健康性格。此外,卢梭还强调了心理健康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过度的竞争和压力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内心平衡和情感健康。这些观点使我深思,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知识的掌握,更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我在《爱弥尔》中找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卢梭强调人应该向自然学习,并且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真实的人生经验。他反对在封闭的教室里将学生与自然隔绝的做法,主张学习应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我对于这种观点非常赞同,现代社会由于城市化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与大自然的联系日趋弱化。《爱弥尔》让我意识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我们应该去重建与自然的联系,学习自然的真理和智慧。
第四,我被书中关于教育的社会责任的思考所启发。卢梭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对个体的关怀,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他提倡培养善良和正直的公民,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和谐。这让我深思,现代社会中,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也要关注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承担。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公民,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最后,我在《爱弥尔》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卢梭认为,家庭是一个人最初和最重要的教育环境,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写道:“不忘记我们是,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父母。”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对于教育的重视和父母在培养孩子中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通过阅读《爱弥尔》,我对于教育的观念有了深刻的反思与延伸。在教育事业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注重健康的性格和心理的塑造,重建与自然的联系,关注社会责任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爱弥尔》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视角,引导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教育的本质。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九
《爱弥尔》是卢梭的著作之一,该书以“自然教育”为核心,探讨了教育的目的和方法。看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触动。下面,我将从书中所传达的孩子自我发展、家长与教师的责任和角色、教育的目的和价值等方面谈一谈我的读后感和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书中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孩子应该被允许自由自在地发展。在《爱弥尔》中,卢梭主张在婴幼儿时期,应该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让他们自由地探索和发现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教师的任务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应该陪伴孩子,引导他们去发现和观察。这种自我发展的理念使我深受启发。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强调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和指令,忽略了孩子自身的需求和潜力。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做到充满自信和创造力,并且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其次,书中强调了家长和教师的责任和角色。在《爱弥尔》中,卢梭提到孩子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进行,而是贯穿于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榜样,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因材施教,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注和引导。这使我深深地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德和素质。家长和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再次,书中对教育的目的和价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孩子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道德和情感。他主张要关注孩子的整体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情感和社交能力。这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当今社会的竞争和压力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只有真正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情感、品德和社交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教育中的困境和挑战。卢梭指出,现实中的教育往往以灌输和应试为主,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和需求。他批评了传统的教育制度,提倡了一种更加自由和开放的教育方式。然而,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这种教育方式并不是没有困难和挑战的。教育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家长需要调整他们的教养观念和方式,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也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
综上所述,《爱弥尔》是一本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著作,深刻地触动了我。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德和素质。家长和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榜样。教育应该关注孩子的整体发展,培养他们的情感、品德和社交能力。同时,我也意识到教育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支持。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自由和开放的教育环境,让他们真正做到自我发展、充满自信和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十
约翰·弥尔顿,英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和思想家,被誉为“智者之王”。他的诗歌作品充满宗教、哲学、政治、文学等方面的思考和洞察,深刻影响了英国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接触弥尔顿的作品之后,我深受其诗歌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的感染,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领悟。
第一段:深刻的宗教内涵。
弥尔顿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的诗歌充满着丰富的宗教内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他的史诗《失乐园》。“失乐园”是基督教中关于人类原罪的经典故事,弥尔顿以此为蓝本,创作了一篇壮丽的史诗,描述了人类堕落和充满痛苦的历程,以及上帝的恩典和赐予人类的自由意志。读完这篇史诗,我对基督教的信仰和人类命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受到了他对人性、自由、至善等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第二段:崇高的艺术境界。
弥尔顿的诗歌充满着哲思和哲学思考,但他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极其优秀的艺术家。他擅长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鲜明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复杂的哲学思想通过诗歌表现,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例如他在《失乐园》中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鲜明对比,使得诗歌蕴含的哲学思考和文化内涵更加深刻。我认为,这种融合了思想和艺术的诗歌品位非常值得学习和探索。
第三段:独立思考和反抗精神。
弥尔顿是一位独立思考和反抗的文化人物。在他所处的时代,英国的文学、政治、宗教等各个领域都充满着严重的封建主义和传统权威的束缚。他在自己的诗歌中大胆表述了自己的思想,挑战当时的传统规范和权威,如激进的民主主义和反对国教制度等。这种独立思考和反抗的精神,对当时的英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和影响,也对后来的文学和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表现人性的深邃和广阔。
人性是弥尔顿作品中探究的主要主题之一。他通过描写巨大的历史背景下人们的遭遇和抉择,展示了人性的深邃和广阔。例如在《失乐园》中,他刻画了人物遭遇各种挫折、矛盾和选择时的内心冲突和挣扎,表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我的阅读中,发现弥尔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我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究。
第五段:永恒的文化价值。
正如史诗《失乐园》中所表达的那样,弥尔顿作品中的主题和思考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他探究的课题不仅仅局限于当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是超越时空限制,对人类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代,弥尔顿作品中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可以说,他的思想和诗歌正如一个深邃的井,历经千年,仍能不断地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清澈的泉水。
总而言之,约翰·弥尔顿的作品不仅极富文学价值,还有深远的哲学意义。读懂他的作品,需要我们阅读过程中不断开拓思维、加深理解和思考,从而更好地认识、体验和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作为一个喜爱文学的读者,我深深地感受到弥尔顿作品所带来的思想和人文震撼,由此也认识到英国文学的伟大和深刻。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十一
《爱弥尔》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着,通过对它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尔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的自然教育。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因此,他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取他所需要的知识。这一点,我觉得可以借鉴到我们的教学中,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强调写出真情实感。其实,也只有通过孩子的亲身感受,才能对事物有更多、更真切地了解,写出来的东西也才显得真实。
卢梭让爱弥儿从游戏、种植、木工劳动中学习,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需要的是感官体验带来的欢乐,游戏便是实现这一欢乐再好不过的手段了。我国伟大的作家鲁迅说过,游戏是孩子最正当不过的行为,在这点上跟卢梭的看法是吻合的,卢梭也认为一个孩子应该通过游戏保持着活泼的性格。
但是,且看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过于迫切,要自己的孩子在尽可能比别人少的时间里完成比别人更多的知识的学习,占用了孩子大部分游戏时间。有个小品里的一句话对此就有讽刺的意味我要我的孩子戴着博士帽就出世。确实,我们不能否认家长们的用心良苦,但是却没有认识到这是怎样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让一个孩子做他极不情愿或不需要做的事情,根本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不仅所投入的会白费,而且还会让孩子从此讨厌接受教育,逆反心理会越来越严重;或许,孩子们是乐意接受的,那我们只能投以怜悯的眼光了,因为那将是一群没能享受人生最快乐、最无虑生活的可怜人。高考就有一名考生用白卷彰显了逆反。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将卢梭的自然教育拿来使用,让孩子顺从自然的发展,不要让他们过早地知道与他们无关紧要的事情,而是让他们尽情地游戏,这样才能达到需要和供给的平衡,才是自然地发展。据了解某校假期计划组织部分学生补习,征求家长的意见表上,就有三分之一的家长就写具了假期让孩子好好放松一下,不参加补习的明智之举。
让孩子多多参与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获得感性的认识,让他们真正成为社会的人,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也是他提倡的重要目标。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培养独立的人格,培养创新的意识。大胆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大胆地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现在很多孩子所缺乏的,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引领孩子追求的目标。这样做可以陶冶少年儿童的思想情操,并增长一些实际知识。锻炼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了克服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建立了人际间的交往,而且培育了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能够自觉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这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大有益处。
卢梭的自然教育之为自然,还强调个人的自主性。他认为应该让孩子早点认识到自我,什么东西是属于自己的而什么东西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要据理力争,不是自己的东西就要理所当然地放弃。这样就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的,先避开社会层面不说,最起码孩子对自己的身体、行为、意识等是有绝对自主权的。
但是,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看到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况,很大一部分事情都是家长帮孩子决定的,当然这在孩子尚没有能力决定之前是无可厚非的,但一旦孩子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且自主地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喜好及厌恶时,家长更应该做的是给与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剥夺他们的这一权力。孩子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选择权利,他跟大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假如孩子不得不服从大人们强加在他们身上的束缚,他们的不情愿有朝一日是要爆发出来的,到时候孩子就会变得越发乖张任性,根本不能管束了。假如一个孩子因为习惯性的服从,最终成为一个只会照吩咐工作的工具,那会是多么可悲的事情。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就有这样的情况,家长强制性地安排孩子参加这样那样的补习班,说什么为了竞争,说都是为孩子着想,孩子面对这些来自家长的压力也就只能服从了,这服从让孩子几乎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了。
西方国家比我们更加注重的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体现,因为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让孩子直接在自然中参加实践而得到知识。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的自主意识得到自然的发展,在他们还未能或者怯于自主决定时,教育者应该给与引导,让他们明白迟早有一天要独立;当他们的自主意识渐渐形成并越发强烈时,教育者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决定,当然在一旁保持清醒的观看态度还是需要的,在孩子挫败或迷茫时给与帮助。
以上只是我对这本书简单浏览的一些小的体会,对卢梭自然教育的简单理解,其实自然教育的重要意义不止于此,卢梭的教育不可能完全适合中国国情、常德市情,尤其是2前的教育观点也不一定适合今天信息时代的教育,我们应该在进行教育的同时取其精去其粗,并且吸取有用的教育经验,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更加完善。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十二
爱弥尔·左拉19世纪后半期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一生写成数十部长篇小说,代表作为《萌芽》。左拉的创作和世界观充满矛盾:一方面对现存的制度进行毁灭性的批判,一方面又对资本主义社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创作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其特色。早期作品短篇小说集《妮侬的故事》(1864)、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1865),脱不开对浪漫主义作家的模仿。后来,他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逐渐产生浓厚兴趣。在泰纳的环境决定论和克罗德·贝尔纳的遗传学说的影响下,形成其自然主义理论:主张以科学实验方法写作,对人物进行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分析;作家在写作时应无动于衷地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不必搀杂主观感情。但在左拉身上,自然主义、现实主义两种倾向兼而有之。
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主张对现实做纯客观的反映,就像在实验室中进行物质试验那样。所以,他反对文学家做政治家、哲学家、道德家,而只要做个“科学家”就够了。他用生理学和遗传学去解释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现象。连人的情感变化也要从生理系统上寻找原因。他注重事实和文献,崇拜资料的考证,热衷于细节的精确和摄影式的“一丝一毫都不遗漏”的描写,迷恋庸俗丑恶的事物,而不重于美学的评价和艺术的精炼概括,显然,这只能引导现实主义误入歧途。这种理论系统无疑是唯心主义的,是反动的。
左拉并没有把这种创作理论完全运用到创作实践中去。作家所面对的第二帝国时代不容他保持绝对的“客观”。他要描绘一个完整的社会画面,就不能不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因此,左拉的创作实践还是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但是,自然主义理论也给他的作品带来了不容低估的损害,这两个方面在他以后的创作中都有深刻的反映。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十三
“约翰弥尔顿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这个主题,为我们探究了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和思想家的精神世界,揭示了他在文学、信仰、政治等多方面的见解和思考。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英国文学巨匠,弥尔顿的思想深刻、独特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对他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英国文学发展和人文思想的演进。
约翰·弥尔顿(JohnMilton)是一位17世纪英国伟大的文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在1608年12月9日,弥尔顿出生于伦敦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是父亲约翰·弥尔顿的长子。他的早期教育是在圣·保罗中学获得的。17岁时,他进入剑桥大学(CambridgeUniversity)学习。随后,在1651年至1655年期间,弥尔顿完成了他的杰作《失乐园》(ParadiseLost)。弥尔顿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政治思想家。他反抗英国君主制度,主张民主共和,被誉为“自由的诗人”。
弥尔顿的思想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他认为人类的自由和尊严是至高无上的,而文学则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服务的。个人应该要有思想追求、道德勇气,以及追求真理的热情,这些都是实践自由和民主的必要条件。同时,我也深感民主自由的珍贵和重要性,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去维护这些价值,共同创造一个自由、公正、平等的社会。
第四段:从弥尔顿的作品中汲取灵感。
弥尔顿的杰作《失乐园》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部史诗以圣经创世纪为蓝本,讲述了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类自由、真理、正义和智慧的探索。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对生命的意义、真理的追求以及人类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弥尔顿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促使我们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价值。
第五段:总结。
约翰弥尔顿是一位思想深邃而充满激情的诗人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和思想对英国文学、人道主义和民主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他的作品和思想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由、民主和人类尊严的价值,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追求方向。我们应该用他的思想来启发并激励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更加自由、公正、平等的未来。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十四
读完《爱弥儿》这部伟大的着作,被书中作者独创的观点、精辟的论述、精美的描绘、细腻的文笔所折服。全书贯穿无数教育经典名言,处处蕴涵着真知灼见,闪烁着独到的教育思想的璀璨光芒,让人不时掩卷回味。最让人称奇的是,卢梭的儿童教育观,至今仍散发着绚丽的光芒,让人不得不惊叹卢梭惊人的超前意识和恒久内涵。
卢梭的《爱弥尔》虽然是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着,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对现在的幼儿教育还是有借鉴作用。
首先,作为幼儿园管理者的我要转变观念,用知识充实自己,要善于学习,博览群书,把自然教育当做一种态度,一种拓展视野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做一名乐学好思的智者,要把幼儿教育看作是亲近自然的教育,把幼儿园创设成孩子快乐成长的乐园。让大自然与教育自然地融为一体,孩子一株株嫩绿的小树苗,生机盎然,茁壮成长;教师团队如浓浓春意,充满活力,充满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体现出人本教育及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理念。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其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尊重儿童,积极创设条件引导鼓励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体验美。充分利用吉利幼儿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及丰厚的社区环境,以幼儿为本,创设人文化的环境,为幼儿营造安全、温馨的氛围,锻炼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起到人生起步的第一个站点成为孩子们向往的育人摇篮,这里,永远留下孩子们美好幸福的回忆,让素质教育这朵奇葩,在吉利幼儿园开得更鲜,开得更艳!
最后通过吉利园报、班报,bbs、家长学校、吉利qq群等多途径动员家长朋友们充分认识幼儿教育应该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进行,需要深刻地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实施不同阶段的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正如卢梭所说: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那始终是喜笑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踏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也好象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是一去不复返的,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让我们家园携手起来共同聆听大师的呼唤,了解孩子们的世界,让我们的孩子拥有自由舒展的童年。
重读《爱弥儿》,让我豁然开朗。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十五
《爱弥尔》对于师范专业生来说是一本耳熟能详的书。但本人一直没有看过,这次买了本《爱弥尔》,拿到手后并没有急着看,而是先查阅了这本书的相关背景资料。
卢梭176月29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父亲是钟表匠,技术精湛;母亲是牧师的女儿,颇为聪明,端庄贤淑。母亲因生他难产去世。他一出生就失去了母爱,他是由父亲和姑妈抚养大的。比他大7岁的哥哥离家出走,一去不返,始终没有音训。这样,家里只剩下他一个孩子。7岁的卢梭就将家里的书籍遍览无余。知道这些相关背景后,在闲暇时就把这本书给看了。读完之后,发现这本书其实和之前所想象的不一样。所谓的“爱弥尔”只是卢梭为了阐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个教育对象。并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是一本叙事性的教育专著,即使其中涉及到“爱弥尔”的许多事例,自然也是卢梭假想的,而并非教育事实。当然,我这样的感觉都不能遮盖住《爱弥尔》是一本划时代的巨作。多数人读完《爱弥尔》之后,都会有这种感觉:原来所有的教育思想早在17世纪的这本书里都有过阐述了。我不敢保证是不是所有的教育思想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但是我敢肯定地说是它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是极其丰富的。我们可以试想的是,17世纪的卢梭能提出这样的'教育思想,就可见这本书是一个超前的、影响时代的一本好书。
书中提到最多的是自然教育,可说是其独到之处。我们不妨将卢梭的“自然教育”拿来使用,让孩子顺从“自然”的发展,不要让他们过早地知道与他们无关紧要的事情,而是让他们尽情地游戏,这样才能达到需要和供给的平衡,才是自然地发展。让孩子多多参与社会调查、参观、获得感性的认识,让他们真正成为社会的人,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也是他提倡的重要目标。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培养独立的人格,培养创新的意识。大胆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大胆地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现在很多孩子所缺乏的,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引领孩子追求的目标。这样做可以陶冶少年儿童的思想情操,并增长一些实际知识。锻炼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了克服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建立了人际间的交往,而且培育了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能够自觉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这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大有益处。
卢梭的自然教育,还强调每个人都有其自主性。他认为应该让孩子早点认识到自我,哪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而哪些不是。这样就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的,先避开社会层面不说,最起码孩子对自己的身体、行为、意识等是有绝对自主权的。孩子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选择权利,跟大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假如孩子不得不服从大人们强加在他们身上的束缚,他们的不情愿有朝一日是要爆发出来的,到时候孩子就会变得越发任性,根本不能管束了。假如一个孩子因为习惯性的服从,最终成为一个只会照吩咐工作的工具,那会是多么可悲的事情。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就有这样的情况,家长强制性地安排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说都是为孩子着想,孩子面对这些来自家长的压力也就只能服从了,这服从让孩子几乎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了。
以上只是本人对这本书简单浏览的一些粗略体会,对卢梭“自然教育”的简单理解,其实“自然教育”的重要意义不止于此,我们应该在进行教育的同时吸取有用的教育经验,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更加完善。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十六
《爱弥尔》描写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到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主张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
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卢梭的《爱弥尔》共分五卷,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我对这本书上的很多观点很感兴趣,如文中的:“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他始终是喜笑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蹋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也好象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是一去不复返的,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
《爱弥尔》认为我们生来软弱,生来愚昧,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予我们。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每个人都是由这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教育不同而互相冲突的话,那么对他的教育就不好;如果三种教育都趋向于同一个目的的话,那么他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爱弥尔》也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十分值得借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这正提醒了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热爱学习,主动地去学习。
作为一位教师,读完《爱弥尔》后,我深受这本书的影响。卢梭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这种自然教育,渴求的“个性解放”,这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呵护学生个性的花蕾,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为他自己。这要在现实中做起来也许很难,但我会时时提醒自己把握好手中教育的罗盘,朝这个方向努力!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十七
最早听说《爱弥尔》这本书是在师范的时候,我想对于师范专业来说《爱弥尔》会是一本很耳熟的书。想读这本书也是从师范里开始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爱弥尔”是一个人的名字,而这本书以它作为全书的题目,我想它会是一本通过描述“爱弥尔”的成长历程而写成的一本书。个人十分喜欢这种途事型的教育书藉,所以一直就很想读这本书。
拿到这本书后,没有一口气读完,因为这本书分上、下册近900页的文字加上个人读书比较慢的习惯所以一直在慢读的状态。近期由于比较闲,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读完之后,发现这本书其实和之前想象的不一样。所谓的“爱弥尔”只是卢梭为了阐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个教育对像。并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是一本叙事性的教育专著,即使其中涉及到“爱弥尔”的许多事例,自然也是卢梭假想的,而并非教育事实。同时,读得慢还有一个原因是读这本书比较吃力,吃力的原因我总结出来可能有两点:一是自己的水平还不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然难以消化卢梭的思想,二可能是由于是译文,所以在语句的表达上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
当然,我这样的感觉都不能遮盖住《爱弥尔》是一本划时代的巨作。曾有同学评价说读完《爱弥尔》之后,最大的感觉是发现原来所有的教育思想早在17世纪的这本书里都有过阐述了。我不敢保证是不是所有的教育思想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但是我敢肯定地说是它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举个例子来说,在我国80年代兴起的,甚至我们现在还在讨论和探索的民主教育思想,在《爱弥尔》这本书里就有了阐述。我们可以试想的是,17世纪的卢梭能提出这样的教育思想,就可见这本书是一个超前的、影响时代的一本好书。书中提到最多是自然教育,其实也可说是有其独到之处。
读完《爱弥儿》这部伟大的著作,被书中作者独创的观点、精辟的论述、精美的描绘、细腻的文笔所折服。全书贯穿无数教育经典。
名言。
处处蕴涵着真知灼见闪烁着独到的教育思想的璀璨光芒让人不时掩卷回味。最让人称奇的是卢梭的儿童教育观至今仍散发着绚丽的光芒让人不得不惊叹卢梭惊人的超前意识和恒久内涵。
卢梭的《爱弥尔》虽然是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对现在的小学教育还是有借鉴作用。
其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尊重儿童,积极创设条件引导鼓励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体验美。充分利用小南坑小学优美的自然环境及丰厚的社区环境,以学生为本,创设人文文化的环境,为学生营造安全、温馨的氛围,锻炼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起到人生起步的第一个站点成为孩子们向往的育人摇篮,这里,永远留下孩子们美好幸福的回忆,让“素质教育”这朵奇葩,在小南坑小学开得更鲜,开得更艳!
最后,通过家长学校、小南坑小学师生博客圈等多条途径动员家长朋友们充分认识小学教育应该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进行,需要深刻地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实施不同阶段的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正如卢梭所说:“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那始终是喜笑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踏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也好像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是一去不复返的,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让我们家校携起手来共同聆听大师的呼唤,了解孩子们的世界,让我们的孩子拥有自由舒展的童年。
更多精彩的。
爱弥尔读书心得篇十八
《爱弥儿》是卢梭著名的教育著作,是世界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它是卢梭苦心撰写3年才完成的,发表于1762年是一本小说半论文体形式的著作。全书共5卷,以一个出身显贵的男孩爱弥尔的教育培养为线索,全面揭露了当时封建教育的荒谬和丑恶,设计出了顺应自然和发展儿童天性的理想教育蓝图。
在《爱弥儿》中,字里行间都透露著作者对“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别强调教育应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应使教育对象成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以今人的眼光看,这些思想不免有其局限性:“自然”也是要受到拘束的,如果“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儿童是无法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但瑕不掩瑜,卢梭以平等博爱的心怀教育他的爱弥儿,这个假想的孤儿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强迫的自由世界。但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幸福的“爱弥儿”。不难看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尤其是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是殊途同归的。
他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天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传统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育,干涉和限制儿童的自由和发展。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是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而又感情丰富,能爱能仁的人,是封建政权的掘墓人。他认为当时的封建教育把人的身心桎梏得无法自然发展了,使人屈服成为现有制度和风尚的牺牲品。
卢梭认为人们生而缺乏的,又是成年以后所需要的一切都是教育的结果。而这种教育来源有三个方面,即来自自然的,来自周围的和外界的事物。我们的本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当三种教育的方向一致时,有能够圆满地配合时,儿童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三者之中,自然教育是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教育只是某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人的教育时光全由我们控制。因上,卢梭要求后两种教育必须同“自然教育”配合起来,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去进行教育。他说“大自然希望儿童珍视短暂的童年生活,关心儿童的游戏,允许儿童充分地进行自由活动,而不应强制儿童像苦役似的不断读书。
卢梭从观念和先天道德出发重视教育的作用并要求教育遵循儿童天性,考虑自然的教育必须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的最重要的自然权利是自由,所以自然教育必须保护儿童善良的个性,使其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他坚决反对压制儿童的个性,束缚儿童的自由,强迫服从,强制灌输,严酷纪律和体罚等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卢梭还认为劳动对人的生存意义重大,只有自食其力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另外培养自由的方式也应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儿童直接从外界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帮助儿童审慎地选择,避开无知和荒谬的东西,获得有用的知识与合理的教益,而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点。
书中还有这么一段话,挺值得借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卢梭的这段话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兴趣、方法、习惯”。的确,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几个词。没有兴趣,就不会有动力。
卢梭这位划时代的教育思想家,反封建的教育先驱,不曾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也未曾长久地从事教师工作。但通过顽强的自学和吸收前人先进的思想,通过对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在深刻批判封建教育不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自然教育的理论;抨击了封建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培养自然人,找出教育的出发点——儿童的身心特征,强调教育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依次实施,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儿童的兴趣,反对教师、成人的干涉等,这些在当时都是极不平凡的见解,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一定的科学性。虽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其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偏激性,片面性、保守性和落后性,但无数深刻的`教育观点,现在读起来仍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795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