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科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的产物。教案的书写要规范、清晰,方便他人查阅和理解。通过学习这些教案范例,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设计水平。
练习的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轻声。了解同样的词,词尾读不读轻声所产生的意思就不相同。
2、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通过口语训练学会有所侧重地介绍一个民族。
4、继续写好钢笔字。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理解有些词语尽管写法一样,但读音不同,意思也就不一样,在句子中必须结合上下文先理解意思,才能进行正确朗读。
教学准备:搜集一民族的居住地、风土人情和民族习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题,审题。
(2)学生分角色演示题中的生活场景。
(3)学生回答题中的“妻子”该怎么读,为什么。
(4)学生说答案。
(5)师生一起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1)在小结的基础上学生读题。
(2)学生得出结论:由于词尾或不读轻声而各自产生两个词义或不同的一组词。
(3)学生说说每组词的意思的不同。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目中的四个句子,了解具体的语言环境。
(2)读每个句子中加点的词和括号里的不同读音,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词义和词性的不同。
(3)再次让学生仔细阅读四个句子,尝试选择正确的读音。(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
(4)共同评议,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1)学生读《爱我中华》,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朗读全文,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背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说出歌词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理解歌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找出歌词中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或几句话(爱我中华),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让学生联系自己对祖国的情感来说说自己读过歌词后的体会。
(注意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领会、欣赏把感情融入到具体描写中去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教学口语交际。
(一)审题。
1、启发谈话: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多注意搜集有关的知识,并向别的同学介绍。
2、指名读题目,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准备好说话的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民族用几分种的时间做准备。(巡视指导)。
3、分组练说各自的介绍内容。(各组学生对介绍情况互相提出意见,进行交流。)。
4、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
(三)反馈。
1、指名上台进行口语交际。(师生共同评议演讲者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口语表达的语气、语速、语调等是否得当)。
2评议小结。
二、写好钢笔字《示儿》。
课前思考1:
关于练习1的“诵读与欣赏”的教学:
《爱我中华》是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为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写的歌。它与第一课《我们爱你啊,中国》同是表达爱国热情的,但两篇文字的侧重点不同,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前后对照从内容、情感上去寻找两者的同异。
关于“口语交际”,从内容上看这是一次非常好的练习,因为素材多也易找。但从交流上来看,学生对筛选材料的能力还不强,不是太会取舍,要教师提前示范,才可能提高口语交际的实效。
课前思考2:
学生在学习“语文与生活”中,理解有些词语尽管写法一样,但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所以告知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还有一种重要的方法,那就是结合上下文;同时在理解词语的意思后,才能够更加准确的朗读。
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进行补充课外的,也可以让孩子动脑思考。
课前思考3:
“语文与生活”这一组练习中的辨析相同写法、不同读音的词语部分的教学。要注意让学生根据注音读正确,然后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积累再说说这些词意思的不同。
然后适当地让学生再举些例子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生产等。
课后反思1:。
关于“口语交际”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实际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围绕某个少数民族作具体的介绍,从该民族的聚居地点、着装特色、饮食习惯、主要节日等方面有序地介绍,学生从中积累了知识,拓展了知识面。
课后反思2:
学习诵读与欣赏《爱我中华》部分,这是一首歌词,学生大都熟悉。在教学时,主要让学生自己学习与展示为主。
首先,请学生欣赏歌曲《爱我中华》,激发他们的情感;然后请他们说说着首歌词所写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内涵;最后,让他们学唱这首歌。学生们因平时有所耳闻,一会儿,他们就会跟着唱了。
我想,这样的课堂,学生是喜欢的。
授后小记:
学生在学习“语文与生活”后,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又指出了一些读音相同,但是写法和意思不同的词,比如:
……。
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获得了许多知识,他们通过自己的感悟,体会到文字的魅力。
练习的教案篇二
1.读短文,读懂内容,理解故事寓意。
2.读读、写写、抄抄,积累有关诚信的句子。
3.读读背背,积累有关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的成语。
4.学写钢笔字。
5.说话训练。
6.学写毛笔字。
短文阅读训练;积累有关成语和句子;说话训练。
: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短文阅读训练。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练习6。(板书练习6)。
2.浏览练习,说说有哪些学习目标?
3.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短文阅读训练;积累有关成语和句子;说话训练。
二、完成各项练习。
1.读故事,完成练习。
(1)自由读短文,思考课后问题。
(2)独立答题。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5)指导朗读短文。
教学目标:
积累有关成语和句子;说话训练。
教学过程:
一、读、想想、抄抄。
1.(1)自由读句子。
(2)指名读句子。
(3)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有关诚信方面的`)。
(4)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条,说说理由。
(5)赛背,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背下来。
(6集体背诵,巩固。
2.读读背背。
(1)自由读。
(2)指名读,正音。
(3)质疑,有没有不理解的成语,相机解决。
(4)说说这些成语是哪一类的。
(5)赛背,准备3分钟,看谁在规定的时间里背得多。
二、做做说说。
(1)教师讲述有关核潜艇的知识。
(2)学生复述(先在四人小组中讲,然后推派一个主讲人到全班交流),评比优秀。
(3)在小组中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兵器资料或实物,说说你搜集的是什么,讨论怎样把自己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4)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选几个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三、作业。
练习的教案篇三
1、用钢笔描红。
2、对照简化字,认识括号里的繁体字。
3、选择适当的词词填在句中括号里。
4、照样子写句子。
5、熟记成语。
6、说话:漫画奇思妙想。
7、学写毛笔字。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读贴,书空。
(2)说说哪几个字写得很有心得,和大家交流一下。
(3)说说啊些字需要教师指导的。
3、学生描红。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请大家对照简化字,认识一下括号里的繁体字。
(2)请一位同学读简化字,大家看繁体字,再识一次。
(1)同座互认。
(2)开火车认。
(3)教师再出示几个繁体字,让学生认一认。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请同学读一读所给的4个词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词语都是表示疑问的`代词。
(2)分别请同学读一读四句话。
(3)请四位同学口头填词,然后再把句子完整地读一读。
(1)动笔做。
(2)全班读一读。
4、反馈。
(1)分别用这四个词说一句话,自己再练习一下。
(2)请同学分别用这4个词说一句话。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读读例句。
(2)比较加上划横线的部分和去掉划横线的部分,句子意思有何异同?
(3)说说这种词语的作用,再读读句子。
(1)独立完成练习。
(2)分小组讨论、分析、检查所填词语是否适当。
(3)全班交流。
(4)再让学生讨论研究从这多种答案中可以发现的规律。
4、反馈。
(1)修改自己的答案。
(2)说说规律:写人物对话时用上准确恰当的表示情态的词,会使作文更生动。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成语,纠正读音。
(2)全班齐读。
(3)说说成语的意思。
(4)再读一读成语,找找这12条成语的规律。
(5)再读一读成语,读出成语的韵味。
一、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奇思妙想,看看谁想得最奇特,推荐一名在全班讲。
(2)全班交流。
二、教学第七题。(略)。
练习的教案篇四
(1)用钢笔描红,学习行揩的运笔方法与技巧.
(2)朗读对比,初步感知语气词啊的语音变化.
(3)对对子练习,进一步增强能力,领略文字使用的技巧.
(4)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次序混乱的句子.
(5)熟记12条成语.朗读、背诵两句名人名言,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和知音。
(6)根据话题要求,进行口语交际。
(7)学写毛笔字。
一、明确任务:
二、学生自练。
1、审题。指名读,明确各题训练要求。
2、学生自练,第三、四两题可在书上作尝试性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检查。
1、第一题。
(1)齐读这段文字。
(2)观察整幅字的行款与布局。
(3)练习描红,提出要求。
(4)反馈交流。
2、第二题。
(1)投影出示四句话,教师范读,圈点“啊”
(2)逐句指名读,教师评议、纠正。
(3)小结:
(4)学生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3、第三题。
(1)复习学过的对子。
(3)出示同学的练习,师生评议。
4、第四题。
(1)指名读文中7句话。
(3)师生评议,充分说明排序理由。
(4)师小结:
(5)学生练读。
一、明确任务。
二、教学第五题。
1、复习,背诵本学期学过的成语。
2、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认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指名读,及时正音。
(3)教师范读正音,集体读。
3、了解词义。
(1)自由读,边读边想。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教师相机点拨下列成语的意思。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雄伟洒脱,气运生动。
生花妙笔: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栩栩如生:生动活泼的样子。
4、熟读成语。
(1)自由诵读、记忆,想想运用什么方法记忆比较方便。
(2)同桌交流记忆方法。
(3)检查背诵方法。
(4)寻找成语的共同点和相互的联系,总结,协助记忆。这里的成语大意都是讲人的才能、本领非常突出。一二两组都是说一个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三、四、五、六行分别说了琴、棋、书、画。
三、教学第六题。
(1)复习导入。
(2)读准字音。
(1)让学生自渎两句名言。
(2)指名试读正音。
(3)读懂句意。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4)熟读成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读。
(2)练习背诵,同座互背。
(3)指名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4)指名背诵,表扬能当堂背诵的学生。
(5)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课外搜集培根和卢梭的名言。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要求。
2、指导。
(1)仔细观察,看懂图意。
(2)组织讨论:四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
(1)清晨的马路上车辆不多,叫宁静。
(2)一位中学生闯红灯,横穿马路。
(3)一辆小汽车把中学生撞倒。
(4)赵玲向交警讲述交通事故的经过。
(3)继续讨论:赵玲目击了这一起交通事故,她是怎样向交警陈述的?
(1)自由练说]。
(2)指名练说。
(3)同桌互相练说。
(4)每组推代表当众讲述。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评点,提醒学生要求真实、具体,不能展开想象。
(2)扩展到最近看到的事情,把自己目击到的一件事讲给同学听。
练习的教案篇五
1、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并初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学习兴趣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1课时。
三角形、园形各一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各二张,正方形4张。
修改意见这是实践操作课,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实际的操作活动。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有一个奇妙的图形国,图形国里有很多宝藏,这节课请我们的好朋友花仙子带我们到奇妙的图形国里探宝,看,花仙子来了。(屏幕出现花仙子)。
二、实践操作。
(1)讲述:小朋友们,这就是奇妙的图形国里的游乐园,漂亮吗?
(2)看一看:游乐园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
(3)数一数:各种图形各有几个?
(4)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并把答案填在第22页第1题。
请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
(1)先对折一次,说出对折后是什么图形。
(2)在第一次对折的基础上,再对折一次。问:第二次对折后的图形又是什么图形。
(3)小组讨论:正方形对折两次有几种方法。
为学生多准备几个平行四边形纸片,让他们充分体验图形的转化过程。
(4)班内汇报:学生拿着自己折出来的图形上台汇报对折的结果。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
(1)独立试做,四人小组交流。
(2)展示比较,那种方更科学,更好。
方法一:尺子量好再折。
方法二:慢慢回折,凭感觉折出;
方法三:折三角形的方法。
5、练习四的第5题(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1)电脑演示剪拼课本介绍的两种剪拼的过程;
(2)学生动手做一做;
(3)自己想怎样剪怎样拼就怎样剪怎样拼,动手再做做看。
独立操作,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对拼出的图画,给予肯定,并把一些有创意的组合图形展示。
三、总结评价。
这节课,同学们在图形国里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通过操作实践,掌握如何把一种图形转化成为另一种图形的方法,能用几根同样大的小棒,摆出几种不同的图形。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图形等着我们去折、剪、拼。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争取有更多的新发现。
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并初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练习的教案篇六
教学难点:理解”这样”在句子中的意思以及顿号的准确应用.
教学准备:小黑板、快板
(1)出示例句,知道句子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讲小小的一样东西“来得不容易”,后面部分是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 这样东西。
(2)学生补充句子的`内容。
(3)交流
(1)读懂例句,理解“这样”在句子中的意思。
(2)小结:前半句表示一件事,后半句表示这件事带来的结果,中间用“这样”来连接
(3)说说议以可能出现的结果,再写下来。
(1)自由反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纠错。
(3)范读,思考:快板中提到了哪几个标点?用-------画出。
(4)填空
逗号表示( )
句号表示( )
问号表示( )
叹号表示( )
顿号表示( )
(5)表演小快板。
(1)认真读句子,把句子的停顿和语调读正确。
(2)说说句子中的标点应该怎么加
(3)学生独立尝试做题
(4)点名朗读,并说说所加的标点
(5)补充练习
a小猴 小兔 小熊和小猫来报名了
b回家的路上 又开出了一朵朵伞花 红的 黄的 蓝的……
:习题内容
练习的教案篇七
1.处处留心,了解“水獭”等一类词的正确读音,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2.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3.朗读背诵古诗风。
4.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学会感谢。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读准课文图示上标牌上动物名的字音。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修改短文。能读懂这段话的主要问题:语言不简洁。
4.反馈。
交流讨论,评讲。教师小结。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注意谦让。
四、口语交际。
1、 教师示范:感谢同学们教师节给我的惊喜入手。
2、请学生说说你有想感谢的人吗?为什么感谢他?(学生可能开始说的时候,范围比较狭窄,多是感谢同学借给他文具用品。为开阔学生思维,可以再读了口语交际的提示。寻找练习素材。
3、讨论:如何表达感谢?联系课文《老师,您好!》同样是感谢的话语,这位诗人是用自己的笔,写下激情的诗来表达情感的。你们能用自己的笔写下几句诗来感谢你想感谢的人吗?然后请学生随性写上几句,并朗诵给大家听。
5、尝试情景再现,将说、演、听、看汇为一体。
成语教学与古诗诵读教学(略)。
本次练习,口语交际是教学重点、难点,下足工夫,要上出实际效果。
练习的教案篇八
3.重点练习歌曲最后一句。
4.小朋友跟随课件完整演唱歌曲,启发小朋友用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
5.请小朋友配合动作来表演歌曲。
小纸船。
引导小朋友用正确的呼吸及歌唱方法,表现出歌曲中的连与跳;能较流畅地唱出歌曲.
音乐《小纸船》、七个台阶。
1.小朋友跟唱《小纸船》两遍。
2.老师:“小纸船变成一只华丽的大船,把我们带到一个美丽的岛上。”
3.老师:岛上有这座美丽的宫殿,五彩鸟把我们带到这座宫殿面前,进入宫殿必须上七个小台阶,每个小台阶都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第一个台阶叫do,第二个台阶叫rai,第三个台阶叫mi……”
4.学唱c大调音阶(上行及下行)。
5.老师:“真好玩!我还想再玩一次,这一次请小音符跟我一起上来,好吗?”
6.再学唱一次音阶(稍慢),让小朋友唱准每一个音,并走上相应的音符台阶。
练习的教案篇九
1、用钢笔描红,努力写得入体。
2、读读每组词语,了解普通话里轻声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3、选词填空,辨别一些意思相近的词。
4、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一、钢笔描红。
这次钢笔描红的一段话选自课文《秦兵马俑》。我们先来读一读,从“惟妙惟肖的模拟”、“生动地再现”、“形象地展示”中,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非凡创造力,字里行间流溢着赞颂、自豪之情。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钢笔字的特点,细细揣摩一下运笔方法。同学们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
二、了解普通话里轻声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同学们,我们来读一读每组的词语,想想他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吗?原来,我们发现普通话中的轻声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呢!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同的意思。让我们再读一读,想一想。
三、辨析词义。
读一读每个句子,再进行尝试性填写。你填的合适吗?
关于对于为了由于自从经过。
(1)(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一连看了好几遍。
(2)(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李时珍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3)(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
(4)(为了)弥补身体条件的不足,邓亚萍常在双脚上绑上沙袋练习打球。
(5)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经越来越少。
(6)我(自从)参加了体育锻炼,身体强壮多了。
(练一练)为了由于关于对于自从经过。
写好字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但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学校过去一直没能引起足够重视。这学期,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学校组织开展了写字“大比拼”活动。开展活动以来,同学们写字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同学们近一学期的努力,大家写字的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
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用这些词造句呢!试试看。
四、[标点符号]。
读一读书中的一段话,试着给它点上标点。
去年暑假,爸爸带我游览了黄山。黄山上的怪石千姿百态,有趣极了。其中比较奇特的有“猴子观海”、“仙人踩高跷”、“梦笔生花”、“金鸡叫天门”……远远望去,真是惟妙惟肖。回来后,我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黄山怪石》。每想到,这篇作文竟在《小学生作文》上发表了。我高兴极了!
(练一练)。
教学要求:
1、熟记12个成语。
2、读背一段选自《三字经》的话。
3、口语交际:畅想未来。
4、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熟记12个成语。
它的要求是:熟记,大概了解成语的意思,能适当运用。
1、把握成语之间的联系苏教版教材中每个练习有12个成语,表达着相同或相近的主题,这就给同学们很好的学习切入口。如:高朋满座宾客盈门一见如故一见倾心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相见恨晚交浅言深形影不离难舍难分情同骨肉十指连心在学习时,我们先来读一读,再想一想这12个成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先从从整体上感知这12个成语都是表达朋友多、情谊深的,而且每一组的两个成语意思相近。接着,们再逐一了解成语大意。
二、读读《三字经》。
《三字经》是古时候一部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从内容上看,它提倡尊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中,又用较长篇幅告诉了自三皇五帝到宋代的史事,还讲了许多我国历史上发奋求学、终至成才的名人故事,内容广博,非常丰富。特别是它采用三言韵语的形式,读起来琅琅上口,不信,试试看。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摘自《三字经》。
三、口语交际。
畅想未来。
(老师想对你们说:)只要我们有梦想,我们就能实现。
想象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四、毛笔字。
本次毛笔临写的“司”、“氧”都是右上半包围结构的字。“司”的“—和口”要往左放,右上、右中、右下要多留白,以求整个字的重心平稳。“氧”字着重练好横折斜钩这一笔: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上作横画,渐轻,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再转势向下,作背弯后回峰向上轻快挑出。
练习的教案篇十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没间房子里3个算式之间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只计算没组第一题,然后推算出后面两题的.得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核对。
通过数学加工机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所学的知识。
1、先让学生观察图章,再列式解答书上的问题。
2、让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进行解答。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让学生先找规律,再独立填写。
在小组中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题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这是一个小调查活动。学生将惧数据,并填写教科书中的表,再与同伴进行交流。
练习的教案篇十一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一.复习.
1.口算:。
2+80=6+80=54—50=。
39—3=90—30=89—9=。
77—70=60+6=70—5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练习课,复习一下数的比较大小和口算加.减法.
出示图:。
提问:。
1)一共有多少人去旅游。
2)每辆汽车分别有多少座?
3)他们坐哪辆汽车比较适合?为什么选(40座)。
1)出示第7题.
2)提问:。
a.一年级有多少人?
b.二年级人数和一年级差不多,“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3)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学生独立选择答案,交流结果.为什么选“82”人?
1)读出题中所给的5个数.
2)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什么意思?
3)学生独立排列,老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1)独立口算,同桌互相检查.
2)观察每组的四道题,上下两题.左右两题有什么不同.
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出示一小题,老师讲解,其它独立完成.
1)了解图意.
2)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结果.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好.
练习的教案篇十二
1、能根据提供的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结构复杂的字能正确书写,能区别形近字并组词,理解词义。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会用“称赞、能手”各写一句话。
3、能看连续图说几句正确、通顺、连贯的话。
4、能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提供的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结构复杂的字能正确书写,能区别形近字并组词,理解词义。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会用“称赞、能手”各写一句话。
一、教学第一题。
1、让学生自由轻声读拼音。
2、指名读共同评议纠正。
3、独立看拼音写词语。
二、教学第二题。
1、让学生对七个不同结构的字逐个书空说笔顺。
2、把七个字分别写到田字格中,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三、教学第三题。
1、对四组形近字近形口头组词。
2、说说各组上下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书面组词。
四、教学第四题。
1、先让学生轻声读一、二两个句子,明确括号中提示的要求。
2、按提示的要求,分别给句子加上表示事件和地点的词语。
3、反馈、订正。
4、指名说说加与不加表示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五、教学第五题。
1、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2、看清句式。
谁称赞谁是什么。什么是干什么的能手。独立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看连续图说几句正确、通顺、连贯的话。
2、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六题
1、按顺序看连续图,说说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一幅一幅地练说:
(1)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玲玲为什么抢座位?老爷爷是怎么想的?
(3)玲玲把椅子擦干净后又是怎么做的?
3、把三幅图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二、教学第七题。
1、指名读题,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的一件事。
2、自由练说,要求说清楚:你帮助了谁?是一件什么事?你是怎样帮助的?
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4、小结:表扬和肯定孩子们的言行。要求孩子们能自觉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练习的教案篇十三
(1)生练习描红。
(2)据描红情况,教师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矫正性的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2.指导。
(1)分别读一读这4个词语。
(2)找出4个词语的相同及不同之处。
练习的教案篇十四
知识目标:
1.认识戏剧中常见的几种脸谱,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义,运用各种手段,收集有关人物的故事。
2.读八个成语和一篇贤文,通过查词典等方法去了解它们的意义。
3.练习写好捺变点的字,并知道捺变点的原因。
4.试着介绍某些物品,介绍时抓住该物品的特点,要介绍得使他人喜欢。
能力目标:
在指导学生完成目标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随时点拨并适当教给一些方法、要点,让学生逐渐学会学习。
情感目标:
1.了解祖国戏剧文化及书法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2.了解战斗英雄的故事及古人刻苦学习的事迹,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培养优良的品质。
3.向别人介绍物品时态度大方,语言亲切、简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读读背背。
难点。
口语交际。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
戏剧脸谱图象及有关知识。
学生准备。
1.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收集有关戏剧脸谱的知识及代表人物的故事。
2.带几种图书、玩具,并标出价格,准备参加展销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
一、认识脸谱。
2.展示教材128页的四个脸谱,指导学生观察说话。
3.出示人物:关羽、包公、孙悟空、秦桧。
4.指名讲有关的故事,适当补充。
5.指导学生认识红脸、黑脸、白脸及所代表的意义。
6.请学生填空,然后交流。
7.分组讲自己喜欢的人物故事。
第二课时 。
教学要求:
1、读八个成语和一篇贤文,通过查词典等方法去了解它们的意义。
2.练习写好捺变点的字,并知道捺变点的原因。 。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导入:成语我们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又要学习8个新成语,看看它们都表示什么?展示刘伯承在马背上的画面。
3.讲述“刮骨疗毒”的故事,引出“传为美谈”这一成语。
4.谈话:我们刚刚领略了将士们英勇善战的风采,现在再来体验古人勤奋好学的品质。
5.展示画面,体会“囊萤映雪”的意思。
6.引导自读:我们再来学习这篇。
7.组织全班交流,适时点拨。
8.让学生交流体会,讨论。
9.让学生熟读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出示字卡:述、谈、趣。
2.小结提问:这几个字中原来的捺都改成了点,想想主这是为什么?
3.范写。说说这三个字书写时需要注意的笔画。观察比较,形成共识。
第三课时 。
教学要求:
试着介绍某些物品,介绍时抓住该物品的特点,要介绍得使他人喜欢。 。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组织讨论:大家一定看过广告或去商店买过东西,回忆一睛,哪则广告或者哪次买东西给你的印象最深。
2.说说广告是怎样介绍产品的?营业员给你介绍了什么?
3.提出任务:平时我们经常接受营业员的服务。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营业员,推销你的物品。根据板书内容,想想应该怎么介绍。
4.指名“推销”,听了他的介绍,想买这种物品了吗?
5.总结学生的“推销”及“建议”,帮助学生形成共识。
6.巡视指导,发现“优秀推销员”。
板书设计。
练习7。
小小展销会。
名称。
展销产品 外观。
用途。
随堂练习设计。
田字格中书写“淡、述、趣”。背诵8个成语及一段贤文。
1.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戏剧人物,讲讲有关的故事。
2.为“推销”一种物品写一段“推销词”。
练习的教案篇十五
1、巩固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笔算。
2、进一步发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策略。
难点:理解“至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修改意见。
以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对比题组引导学生分析算理。
同桌一起参与,交流猜的方法,可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光盘介绍生动形象,吸引学生,再结合老师的.难题激发学生探讨的欲望,激励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交流,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1、抢答并说出怎样算的(口算卡片)。
32+6=68–2=。
32+60=68–20=。
2、完成练习四第6题。
时间3分钟,直接把得数写在书上,然后检查正确情况。
1、你能猜出得数是几十多吗?你是怎样猜的?
2、跟你的同桌猜一猜,共同完成第7题。
再用竖式算一算第7题。
2、小组讨论“贵22元”和“至少要带几十元”的含义,再估计。
3、全班交流:
46+22=68(元)。
老师至少要带70元。
1、(教学光盘第9题)小朋友比赛拍皮球,小芳拍了20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小强拍的比小芳多。
2、小组讨论。
(1)小军最多拍多少下?
小强最少拍多少下?
3、全班交流:
(1)小军最多拍19下。
小强最少拍21下。教学后记。
解决问题。
比一比。
猜一猜。
我该怎么办。
请你当裁判。
练习的教案篇十六
进一步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加深对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使整数)。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一、基本训练。
1、p95.1。
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和题意。
讨论平均水深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到平均水深并不是处处水深都11厘米,有的地方可能比110厘米深,而且深的多,所以还是可能会有危险的。
2、p95.2。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组织学生充分讨论,进行交流,判断正误。
3、p95.3。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明确每人捐书的本数,并比较出多少,回答题中的问题。
分组交流:你还想到了什么?
指名汇报,并小结。
4、p96.4。
引导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问:从表中哪组植树棵数最多?是多少?哪组植树棵数最少?是多少?
猜一猜:平均数会在一个怎样数据范围之间?
学生独立计算各平均数。
讨论:你还能怎样说明三年级的植树情况?
小结。
二、拓展练习。
三、全课总结。
教学内容:p96~97第5~8。
进一步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加深对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使整数)。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一、基本训练。
1、p96.5。
要求学生出示记录的本周内完成家庭作业所用的.时间。
组织学生对做作业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各自利用时间,引导他们体会统计方法的应用价值,通过交流,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利用时间的经验。
2、p96.6。
引导学生读统计表。
先估计平均身高,再计算,培养学生估计平均数的能力。
并让学生介绍是怎样估计的,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
3、p97.7。
观察统计表,理解表格中数据的意义。
组织讨论,并反馈交流。
小结:你统计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4、p97.8。
让学生课前先收集数据。
课中分组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讨论:你从平均数的计算中还想说些什么?
二、课内练习。
1、阅读p97“你知道吗?”
4、敬老院中老人的平均年龄是81岁,王奶奶今年71岁,可能吗?
5、
6、下面是聪聪调查统计了一个星期内他们家扔掉了多少个塑料袋。
聪聪家平均每天扔掉多少个塑料袋?哪两天扔掉的塑料袋个数相同?哪一天扔掉得最多?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说一说你对塑料袋有哪些自己的想法呢?
练习的教案篇十七
2、进一步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投影。
1、学生读题并判断是否正确。
2、反馈交流并说理由。
1、学生独立判断。
2、反馈交流并说明理由。
1、投影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
2、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哪位同学捐的图书本数最多?
(2)平均每位同学捐的多少本图书?
3、根据所给的信息你还想到了什么?与同学说一说。
4、交流反馈。
1、学生看图读题,了解题中提供了哪些信息。
2、学生回答问题:
(1)你能算出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的棵数吗?
(2)哪些组植树棵数比平均棵数多,哪些组植树棵数比平均棵数少?
3、你还能怎样说明三年级的棵数情况?同桌交流。
4、交流反馈。
1、学生读题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最高的同学身高是多少厘米?最矮的呢?
(2)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
2、算出他们的平均身高,看看你估计得怎么样?
3、同桌交流还能说出这个小组同学身高的哪些情况?
4、交流反馈。
1、根据所给信学生独立思考。
(1)上星期平均每天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最高气温呢?
(2从上面的记录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2、反馈交流。
练习的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通过加减口算,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
进一步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正确选用条件计算所求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先估计一下下面每题的得数各是几十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口算出结果并与估计的结果进行比较,集体订正。
练习的教案篇十九
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9~15题,整百、整千数加减整百、整千数练习。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整百、整千数加减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看线段图表示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进一步巩固学过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培养估计的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第14题的问题或条件的纸条。
1、做练习第9题。
小结口算时可以按哪道题推算。
2、加法和减法练习。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
(1)出示第12题,说明要求,小学数学教案《整百、整千数加减整百、整千数练习》。
(2)左图左边一部分表示多少?右边一部分呢?要求什么?
(3)指名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4)问:为什么用加法算?
右图教法同左图。
指出:线段图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看线段图列式时,先要看清条件和问题,再想要用什么方法解答,然后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1)让学生读条件。
(2)问: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那些能求的`问题?
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灵活掌握(解答或不解答)。
让学生分组讨论两个问题。
组织各组在班内交流,其中第(2)题应让学生明白,前三种商品任选两种都行,要买电脑,就只能买收音机。
一、课堂作业:练习二第10、13题。
练习的教案篇二十
(1)请同学轻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2)同座位的同学讨论省略号在句中的作用。
4.反馈。
(1)请同学读句子并说出省略号的作用。
(2)集体评议。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请学生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
练习的教案篇二十一
一.教学目标:
1.练习用钢笔正确、端正地描红写出一段话。
2.照样子写叠词。
3.照样子扩写句子。
4.读句子并说说句中的省略号的用法。
5.熟记12条成语。
6.读背两句名人名言。
7.口语交际: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练习用钢笔正确、端正地描红写出一段话。
2.照样子写叠词。
3.照样子扩写句子。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朗读这一段话。
(2)要求学生观察字的行间距和标点的位置。
(3)这些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引起注意的?
(4)教师应重点指导书写“滴“、“微“两个字。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82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