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论文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10:13:04
语文教材论文大全(14篇)
时间:2023-12-07 10:13:04     小编:碧墨

如何克服困难与挑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如何有效策划和组织活动总结范文中的具体案例和经验,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核心要点。

语文教材论文篇一

修辞知识作为语文知识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功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是否能够判断是何种修辞手法等,而没有重视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情况,致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以及写作过程中,语言表达比较干瘪、单薄。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修辞知识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材中的运用情况,并对由此带来的教学启示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修辞知识;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材;教学启示。

修辞主要分为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两种类型,其中积极修辞是指传统的修辞格,如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而消极修辞则是指选择合适的句式或者段落安排,从而起到表达情感的作用。作为知识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成分,修辞知识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对于修辞知识的认识程度,从对于修辞知识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学习的重点。本文以《祝福》为例,分析《祝福》中的修辞知识。

(一)《祝福》的积极修辞运用其一,比喻。《祝福》一文中含有大量的比喻手法包括明喻和暗喻,比喻是文章写作过程中的常见修辞手法之一,能够让比较抽象的事物形象生动地出现在读者脑海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二,对比。《祝福》一文中可以说是处处可见对比,比如祥林嫂变成结尾处所描写的“乞丐一样的人物”的过程就是通过不停对比体现的,利用对比这种修辞手法,使得人们对于祥林嫂更加同情,也就对于当时的社会更加痛恨。纵观《祝福》一文的发展过程,就是利用对比推动的。其三,衬托。衬托是指通过对于其他方面的描述,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良好的衬托方式不仅能够使得读者直接感受到作者的言外之意,而且能够突出文中人物的形象。

(二)《祝福》的消极修辞手法运用。消极修辞手法由于过于普遍,反而不像积极修辞那样被重视。在《祝福》一文中所运用的消极修辞主要有:其一,词语。通过运用不同的词语,能够体现不同作家的风格,也能够直接让读者感受到文章的奥妙。例如在《祝福》中的“玩物”等词表现了祥林嫂饱受蹂躏却没好下场;而运用“厌见者”则是指像鲁四老爷那一类人,虽然与鲁迅先生同为本家,却道不同不相为谋,等等。这些经过作家锤炼的词语,每每一出现便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二,句式。句子是构成文章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句式的组成运用,能够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三,语段。文章结构也是消极修辞手法中的一部分,文章结构直接决定了这篇文章的精彩与否。以《祝福》为例,作者使用倒叙的修辞手法,先描写祥林嫂在“祝福”的气氛中死去,再以“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片断,至此也连成一片”为头,开始叙述祥林嫂的悲惨故事,大大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和悲剧性。

(一)树立正确的修辞观。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积极修辞手法的过度重视,导致学生对于修辞知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例如修辞知识等于修辞格,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同时对目前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学生对于修辞的理解比较片面,认为修辞就是指修辞格,因此在作文中比较刻意运用比喻、排比等方式,但是由于没有锤炼词语,因此在整体表达上仍然比较单调。

(二)建立修辞知识体系。除了树立正确的修辞观以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修辞知识体系,从而帮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修辞知识。例如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材中修辞知识就包括语法、词汇等多种多类,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和水平进行循序教学,依次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由上述对《祝福》的分析可知,文章内的修辞知识散落于文章的各个角落,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精读深挖。

(三)将修辞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来进行。将修辞教学渗透到阅读和写作当中,就是要求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重视修辞知识,使得学生养成多朗诵、多背诵、多积累的习惯,基于多听多说多读的基础上,使得学生能够自然运用修辞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作者的初稿以及定稿,让学生比较两篇文章的不同,从中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修辞。此外,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其中的修辞教学,引导多读、多写看,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多读就是要求学生要广泛阅读,从大量的优秀例文中感悟出运用修辞的方法和窍门,进而在自己写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修辞知识。多写就是要求学生要多写文章、多修改文章,通过锤炼词语、优化句子、调整文章结构,使得学生能够提高对于文章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修辞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以及审美趣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修辞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学会修辞、学会运用修辞,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修辞知识的教学贯穿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修辞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1]更求夏.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修辞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1).

[2]马淑凤.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学中微课程开发的利用[j].读书文摘,2017(8).

[3]周江.浅议如何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议论文的水平[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7(7).

[4]安丽.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入修辞知识[j].中学语文,2017(1).

语文教材论文篇二

语文教材精选了部分课本剧,这些课本剧以新颖的文体样式,为学生展现了历史故事。学生学习这样的文本,可以通过阅读提示语,认识格式;通过梳理故事,探究情节;通过品词析句,感悟语言;通过表演,活化课文。

语文教学;课本剧;提示语;情节;语言;表演。

课本剧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一般的文本不同,它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当时的环境,人物的关系、活动,都以提示的方式进行展现。人物的语言、举动、神态的描写,经由小括号中的提示语来揭示。阅读课本剧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这种文体的样式特点,帮助学生积累文体知识,丰富文体视野。如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独幕剧”,并知道课文的体裁是剧本,只有一幕,是简单的独幕剧。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学生经过阅读会发现课本剧的特别之处,比如开头列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主体部分是人物的对话,另外还有中括号和小括号中提示的内容。对于中括号和小括号中的提示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中括号和小括号中提示的都是什么内容?学生通过再读就会知道,中括号提示的内容是人物的活动以及剧情的发展,小括号提示的内容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括号中的提示语可不可以不写?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认识到提示语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提示语,仅仅是人物的对话,就不知道剧情是如何发展的,人物在对话时是怎样的心理和情感。这样的教学,从文体的外在形式入手,让学生明白了课本剧的表达特点,为进一步阅读做好了铺垫,同时,也让这种文体的样式特点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为后续的课本剧学习奠定了基础。

故事是以情节见长的,特别是课本剧是适合表演的,其情节也是曲折多变的。独幕剧虽然剧情简单,但也具有一定的情节发展和戏剧冲突。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探究故事情节。如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时,在学生了解文体样式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阅读课文,从人物对话中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梳理。学生经过探究,梳理的故事情节是:喜欢吃鱼———管家送鱼———拒收礼物。这就是剧本的矛盾冲突,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冲突,才让课本剧充满了吸引力,引发读者的深度思考。这是比较简单的课本剧,学生容易理清故事的情节,对于比较复杂的课本剧比如《负荆请罪》《半截蜡烛》等,教师更应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体会剧本的表达艺术。这会对学生的写作有所启发,让学生懂得要写好一个故事,必须注重对故事情节的设置,要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课本剧除了具有特殊的文体教学价值外,还具有一般文体的语文价值。因此,品词析句,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的内蕴应是教学的着力点。课本剧作为以人物对话为主的语言表达形式,品味人物的语言、理解语言意味以及言外之意,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例如,《公仪休拒收礼物》以公仪休的语言为核心,理解上的难点不多,集中在“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这句话,以及他谈吃鱼的那段话。既然公仪休那么喜欢吃鱼,为什么又说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呢?为什么因为喜欢吃鱼,才不能收人家的鱼呢?学生在对这些语言进行反复的品味中,公仪休的言外之意,语言智慧,清正廉洁的形象等,都在语言的涵咏中得到了挖掘。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公仪休谈吃鱼那段话的理解,教师可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管家的视角进行迁移:假如管家听到了公仪休说的这段话,回去会怎样跟自己的主人说呢?这样,学生可以对这段话进行转述式的内化表达,从而加深对人物语言的理解。

喜好表演和游戏是学生的天性,课本剧的学习也恰恰吻合了学生的这一天性。学习完课本剧,如果不去演一演,就是一种缺憾。所以,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表演中,穿越千年的时空,再现故事的情境,走进人物的内心,去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如学完《公仪休拒收礼物》后,教师可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小组同学要对如何表演进行讨论,形成统一的认识。表演前,要对故事内容熟练掌握,把人物说了什么,有怎样的表情、心理,都要弄清楚。表演时,学生要进入故事情境,可以以课文的内容为主,也可以适当地进行创编,但要合情合理,不能太过随意。

总之,课本剧教学还有其他的路径可循,只要教师立足课本剧的文体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就一定能挖掘出课本剧教学的最大功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1]朱雅婷.课本剧,语文课堂的一朵奇葩——浅谈小学语文课本剧的编演[j].江西教育,2016(10).

[2]杨凝芳.浅谈语文课堂中的课本剧表演[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16).

语文教材论文篇三

1.部分文字被错译。

错译是新版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材文言文部分比较常见的问题。例如,在文言文《祭十二郎文》中,有一句“然后惟其所愿”,新版教材中对于这句话的翻译有些不妥。教材中的翻译是“指让奴婢们按照他们各自的想法离开或者留下”,然而,在《教师教学用书》中,针对这句话的翻译却是“这样办了,才算了却了我的心愿”。显然,对于这句话,新版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材是翻译出了错误。因为,“然后惟其所愿”其中的“其”是代词,然而却不是指代“奴婢”,而是指代作者本人“自己”。更何况,韩愈写的这篇祭文的重点内容也不是描写奴婢的去留,奴婢的去留并不会产生什么变化和影响,祭文全篇的主要人物都是“吾”和“汝”,也就是我和十二郎之间的谈话,若在其中突然插入一句关于奴婢的去留问题,必然是十分牵强的。因此,新版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材中的译文是错误的。

2.部分文字为硬译。

在新版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材文言文部分中,硬译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例如,在姚鼐的《登泰山记》中,有一句“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界为之天门云”,其中,对于“崖限当道者”的翻译也是颇有争议。在新版的语文教材中的翻译是“崖壁挡在道路上”。然而,通过对于全篇的语境以及作者所描绘的泰山特点,以及作者正在登上这一举动来看,如果真的如新版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材所翻译的“崖壁”“挡在登山的路上”,那么作者还能够继续登山吗?而且,对于文言文来说,其翻译必须将每一个字都翻译出来,达到通顺、不丢字落字才可以。然而,如果逐字的翻译检查一遍,可以发现,新版教材中对于“限”字并没有翻译出来。显然,如此翻译是与原文相违背的,所以教材中的翻译必然是硬译的、错误的。根据查阅资料,以及分析语法和语义,整句话的正确译文应该是“现在人们所经过的从中岭到山顶中的那些崖壁挡在路上,人们将它称作为天门”,如此才能符合文章的情景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

汉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语,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在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中,我们都需要从最基础的学起,都应该从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分别进行深入学习,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对于文言文也不例外,我们应该改从“文言文词语”入手,在了解和读透每一个词语的含义之后再对文言文句子、乃至文章进行学习。如果对于“文言文词语”的掌握没有良好的基础,便不可能学习好文言文。文言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前提,便是要为学生们讲解古代汉语言文化的演变过程、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规律等等。所谓的“发展规律”,其最重要的标志便是指“词语”所出现的顺序规律。每种语言的出现以及发展都有着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在这个方面,新版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材的`编写并没有体现出对其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们不能够完全的理解文言文篇章的含义以及文言知识的趣味性。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载体,它记录着中华文化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因此,可以说只有将文言文的各项知识以及对文言文的理解方法向学生们有效的传授,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们提供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发展全貌的机会与能力。因此,在新教材的文言文编写中,选取适当的、能够直接体现我国文化发展以及文化特点的文言文是十分关键的。文言文教学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其文化思想的熏陶与引领,对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的文化思想的建构都是十分关键的。在原版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材的对比下,新版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材中,对于文言文的注释与参考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根本性的提高,可以说基本上是成功的,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例如汉语文化的充分展现,不仅让学生学到书本知识,更感悟到传统的辉煌。在学到《劝学》这篇文章时,“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以优秀马与劣等马行走的路途为依据,比喻人们要锲而不舍的完成某一件事情。学生认识到文本蕴含的哲理,也体会到马在当时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由此拓展了古代文化认识。

三、总结。

学习文言文,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古代文化的途径。但在新版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材中,对于文言文中的一些字音的注音不是十分准确,有个别的词语的注音相对比较含糊、片面、甚至完全是错误的,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文言文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困惑与误导。因此,对新版语文教材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语文教材论文篇四

一、问题的提出。

先看教材。

教材一: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61页事例:八年级学生小淘辍学离校,违反了《义务教育法》。镇政府责令小淘立即返校,并对其家长罚款1000兀。

教材的结论是: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由政府强制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教材二:九年级第六单元提示:学生小泽发现学校周围有几家非法经营的黑网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健康,于是给市长热线打电话。不久,这些黑网吧被取缔了。

由此引出的主要内容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教材三:九年级67页: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再看现实。

现实-:11月8日,中央台12频道《社会与法》栏目播出的法制节目《一线》:一个叫魏日航的青年因纠集他人合伙抢劫出租车而被关押。记者随后调查得知:该青年初一辍学便开始混社会,因失去教育而走人歧途。

现实二:中国新闻网11月1日报道:10月30日晚,新郑市龙湖镇,5名少年走进了一间网吧。次日早上,11岁少年浩浩(化名)再也没能睁开眼睛。孩子家属质疑网吧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涉嫌违规经营。

《人民在线》5月30日报道:4月7日7点18分,深圳市某学校初二学生周荣猝死在甲子塘社区南子巷18号楼前。死因是此前清明节假期,15岁的周荣一直泡在网吧里,因身体透支而死亡。

在百度输入“整治黑网吧”,有多达惊人的1280000个搜索结果。每年各省市都有相关的新闻信息。

现实三:举世皆知的小悦悦事件。一个两岁女童遭车辆多次碾轧,而18名路人无一伸手相救!震惊全国!震惊世界!

一方面,教材把社会描述得完美无缺;另一方面,社会又问题百出。(政治教学论文)谁对了,谁错了呢?善思者一看便知:教材与现实发生了冲撞,而且是强烈的冲撞!

二、思考与分析。

思考一:教材上说义务教育是强制教育,由政府强制保证推行并实施。可魏日航呢?一个正值接受义务教育的少年未能履行法定义务而辍学,政府怎么不强制执行?那时政府在哪里?魏日航走上犯罪道路是谁之责?就全国来讲,这难道是个别的现象吗?只要输入“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辍学情况”百度一下,就能搜索40个结果――几乎每个省的省地县政府都有类似《关于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办法》的文件。如果真如课本上所说,那这420000个结果和文件又作何解释?据此,只能说明《义务教育法》基本上是一纸空文,没人推行实施,更不像课本上所说的强制推行实施,政府只是发文了事。

思考二:如果一个中学生举报黑网吧,政府就依法取缔的话,那浩浩、周荣又怎么会命丧网吧?如果政府真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又怎么可能在网吧里发生一起起命案?怎么会年年发文整治黑网吧?怎么会有1280000个搜索结果?实际情况是,黑网吧与执法部门躲猫猫,而我们的执法部门也整治不力,以致禁而不绝,打而不死。

那么,这种教材与现实的强烈碰撞有什么危害呢?

首先,社会上这一桩桩惊心动魄的事件会强烈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他们会对课本上我们引为自豪的“我们国家是一个具有几千年道德传统的国度”这一“祖传”发生动摇,用文艳琳同学的话说,“值得怀疑”。代注伟同学说:“我们国家还是文明古国吗?”如果我们的后辈们对我们的几千年的道德文明史产生怀疑,那后果真是后怕呀!

第三,这种强烈的碰撞极易导致学生信仰缺失,影响其精神成长。他们首先会失去对课本、老师、社会的基本信任,进而影响其基本信仰。课本和老师讲的是一回事,社会现实又是另一回事,叫学生们相信谁呢?信课本,如何看待社会现实?信社会现实,又如何看待课本?当他们觉得课本和老师都不可信的时候,他们还有谁可相信呢?当他们长大后,我们的社会又哪来诚信可言?实际上,当我讲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有学生直言不讳:“野白。”

三、对策和办法。

首先,呼吁国家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切切实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做起,如严厉整治黑网吧,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教材和现实的统一,课堂和社会的统一,力避教材与现实、课堂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如果把国家比作家长、师长,这就是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吧。

其次,走出去,请进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到社会这所大学校里,诸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厂、农村,去接受真真切切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自己去耳闻目睹,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思考,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去真正内化,这比课堂上枯燥的无力的灌输式教育有效得多。同时请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法制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感动中国人物、工人、农民等进课堂用鲜活的事例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前途理想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人格。

第三,改写教材。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编写应以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实践水平为基础,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问题、实际事例作为主要素材进行提炼,使教材成为联系现实生活与实践的桥梁,为思想品德教学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提供良好的平台。据此要求,教材编写应实事求是介绍我国的基本国情,让学生理解,我国人多地广,资源有限,发展不平衡,且正在发展中,各地情况又千差万别,落实难、执行难、道德滑坡等问题,在当前中国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将这些最真实的国情呈现给学生,不包装、不粉饰。我们搭好了这座“桥梁”,课本内容和社会现实一致了,学生感受不到矛盾冲突了,才会相信而不是怀疑我们的指导与帮助,这对于他们健康成长,形成健全人格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第四,拓展教材。课标建议,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不受教材的限制,要勇于跳出教材外,要关注社会,关注时事,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补充教材,完善教学。时事每天都在变化,社会每天都在进步,学生每天都在接触新事物,而教材总是滞后(现行初中《思想品德》几年间没有任何变化),用滞后的教材去塑造学生的思想与品德,总是难以如愿的。这时候,教师就要灵活处理教材,把它作为教学的t具,而不是唯一的工具,更有用的工具可能在教材外――在社会上,在时事中。雷锋、郭明义、袁隆平、洪战辉、社会保障、居民收入、中国的国际地位等,学生辍学无人管、非法使用童工、见危不救(如小悦悦事件)、甚至救人反遭讹诈等都应被我们拿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唯有把教材与现实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学生也才能心悦诚服的接受我们的指导与帮助,而不是口里接受,心里怀疑。

四、启示及要求。

车尔尼雪夫斯基有言:“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

课标要求我们:“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

作为塑造灵魂的教师要与时俱进,要立足课本,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关注新闻,不教死书,不死教书,不把思想品德课当成纯理论课,不当两耳不闻窗外事只顾埋头教书的教书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利益多样的新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念、伦理价值取向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都同教材发生激烈的碰撞,身处这个时代的教师要洞悉社会的新变化,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既要知晓这是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速转型的必然产物,又要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要用雷锋、郭明义、孙东林兄弟等的先进事迹熏陶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内化品德,生成品德,特别注意不能把社会说得一团漆黑,以致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致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我们既要做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社会变化规律的明白人,又要做能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教活书的教育能人。

(作者单位:湖北省监利县福田中学)。

语文教材论文篇五

在教育领域,课程目标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它体现着课程编制者的意图,同时为师生的教学活动规定了方向。以往我国基础教育目标仅仅关注认知性目标,教师只看到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而看不到他们潜在的能力、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结果培养的学生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而新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是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在品德、才智、审美体质几方面的分别构建认知、情感、技能目标甚至更深层次的目标。它改变了以往被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可见,新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是完整的、开放的,一方面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一方面为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理念与行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2新课程内容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改变课程过于集中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改变了繁、难、偏、旧和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包括自然、社会与自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站在课程的至高点上,既能在宏观上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者关系,又能在微观上把握所任科的课程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充分的'开发校外资源。这对教师来说既是施展个人才华的良好的机会和有利条件,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1.3新课程实施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动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应更加尊重和信任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学生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差异性,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各种挑战,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以适应这些挑战。

2教师角色的转变。

2.1教师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以往教师作为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或多或少,有意识或无意识存在这样的观点和做法;学生本来就是不懂事的,学生本来就需要教师管,不管不成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而不是平等的民主的关系。遵守纪律,老师说一不二的学生是好学生,“不听话”的学生是坏学生。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研究表明,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就更活跃。记忆力会大大提高,想象力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挖掘和发挥,从而培养出创新人才。

2.2教师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

所谓引导者,就是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不是强制者。作为引导者,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加以引导、点拔,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找途径,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遇到困难,在其不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究和体验之前,教师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不可取的。而应在教师引导下,促使学生对陷于绝境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解决。使学生体验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综上所述,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教师只有转变自己的角色,才能完成新课程的任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的平台;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才能在科技、经济激烈竞争的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语文教材论文篇六

摘要: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守起来的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是一种无比忠诚的深厚的民族感情,借助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让学生明白了爱国的重大意义又让学生清楚身上所担负的重大责任。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筑守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无限热爱、无比忠诚的一种深厚的民族感情,是一种价值的精神营养品。语文教材体裁多样的的文学作品,有许多课文正体现了爱国主义这一主题,语文教学可以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结合语文教材,引导学生尽览祖国山河,激发爱国热情。

中华大地呈现出多种自然风光,景色绮丽,风采诱人。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文,就向学生介绍了祖国江山美不胜收的景色。

首先可引导学生去尽情游览:走进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去领略“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雄奇;随着碧野走进《天山景物记》,置身于塞外独特的绚丽的景色中;跟随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去泰山极顶观赏日出的辉煌。还有春雨江南的秀美;骏马秋风塞外的壮美;杭州西湖的阴柔美;黄山苍松云海的奇特美等等。让学生置身其中,荡胸涤肺,心旷神怡,排除污秽杂念,萌发健康的爱国感情,在学生的心中烙上“中国”印,无论走到哪里,祖国的山山水水会让他们梦牵魂绕。

其次,结合课堂教学,发动学生课下去找有关描绘祖国山河的文章,结合中国地图,踏访文章所介绍的地区,处在什么地里位置,有何物产、名胜古迹和人文风貌。学生通过查找文章和阅读,对祖国的幅员辽阔、土地的富饶有了深深地了解,学生沉浸其中,自然会对祖国产生依恋之情,为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国度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对哺育自己的山河产生热爱之情。

最后,要引导学生把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白家乡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可通过以“我心中的故乡”、“我爱家乡”等为题的诗歌、散文朗诵、演讲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同时也要从另一个侧面让学生体会到有多少中国人为了自己的祖国不被外人侵略,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又有多少中国人背井离乡数年,还要历尽千辛万苦,冲破重重险阻,重回故里的原因。这样就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在实处,久而久之,将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结合教材,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英雄模范人物,树立爱国责任感。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再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祖国孕育了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同时还涌现出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英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是值得学生学习的。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正气歌、爱国颂,这些文质优美的课文能点燃学生的爱国之心,也能在学生心中筑起维护祖国尊严的钢铁长城。

首先,引导学生认识英雄,明白爱国是一种传统美德,应以爱国为荣。

汉代的霍去病,为国家的生存和强盛,在戎马中度过一生,说出了“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言;宋代的岳飞为挽救祖国危亡,离妻别母,转战沙场,发出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言;文天祥为抗击元兵的进攻,坚贞不屈,临危不惧,誓死不投降,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清代的谭嗣同为“维新”慷慨就义,以身殉国,发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还有鲁迅笔下的刘和珍、柔石、白莽等许多爱国青年,无不体现爱国主义的豪情。通过引导学生,学生认识到,英雄们总是把自己的欢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由于这种爱国主义情感产生的巨大凝聚力,使得中华民族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在内忧外患面前,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是祖国岿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其次,引导学生学习英雄的精神,提高学生思想素养,树立爱国责任感。

1、学习英雄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是维护人格、国格的强大力量。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的气节。华罗庚甘愿抛起国外的高额报酬,排除种种险阻回到祖国,正体现了这种气节;当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轰炸时,全国人民的爱国声援正体现了这种气节;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行为正体现了这种气节。爱国者忠于祖国,不屈不挠就是出于对祖国的感情。要引导学生懂得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是追求崇高人格的最高境界。

2、学习英雄舍生报国的献身精神。

爱国就应在国难当头是挺身而出,保效祖国,不惜用自己的血肉筑起新的钢铁长城。在讲解一些有关课文时,可结合学生实际,给其出一些思考题,与以正面引导和讨论。如“从金钱至上的价值观看刘和珍的行为”、“谭嗣同的流血值得吗?”等等。通过激烈的争论,让学生明白爱国的含义所在,然后要求学生写作文给予落实,《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我从刘和珍的身上看到了中华的崛起》、《赤子之心》等作文,从内容多样的文章中,不难看出学生从英雄的行为上受到了很大的启示,开始了深刻的反思:当生命与正义发生冲突时,要献身正义;当个人的利益与国家民族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献身国家。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洗涤和净化。

3、学习英雄,纠正学生思想误区。

应试教育的弊端使学生忽略了对自己思想的品德的培养,产生了许多错误的思想:什么“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等。这些错误的思想导致许多扭曲的行为,出现了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有位母亲无奈的在给儿子的汇款代单上这样写道:“上班日当午,汗滴脚下土,须知手中烟,颗颗皆辛苦。”语文教材中就有一部分课文也可起到纠正学生错误思想的作用。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高喊着“为了新中国,前进——”;邱少云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牢记“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王铁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拿下大油田”;雷锋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焦裕禄“心中装着兰考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等等,英雄的行为和思想,会让学生从他们的身上看到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和自己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相比,后者是何等渺小,这些英雄才是自己应该追求的“明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前途才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

有位学生在演讲中这样说道:以前的我们或许因为一些错误的思想,作了一些错误的事情,现在反思起来,显得多么的幼稚,从英雄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我明白了身上肩负的责任,为以后“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的耻辱不在中华大得上重演,我们要向英雄学习,把爱国当成自己的责任,关心国家的前途民运——。由此可见,用英雄之魂塑造学生的灵魂,让英雄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发挥榜样的力量,鞭策学生走上爱国之路,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必要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始终贯穿在语文课教学中。只要紧紧结合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就能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是一个爱国者。

参考文献:

[1]戴木才.造就孩子光辉人生,教师博览,2002,(2).

[2]景淑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青年研究,1997,(1).

[3]课本.国情.

语文教材论文篇七

在中国的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有许多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很多人认为将这部分课文添加到实际的语文教材中不合理,容易诱导学生产生虚幻的想法。对于这部分课文的选择,主要有两方面的目的:第一,通过对这些神话故事的引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并产生相应的追随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在教学中需要一些美好的神话故事给予他们相应的引导,使他们对自己的想象充满好奇,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优化其对社会的主体认知。国外的小学语文选材更加渴望迅速地教会学生一些实用性的生存技能和实践方法,因而大部分内容都与现实社会有关。这与当地的生活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3.2思想教育的差异性。

中外小学语文在选材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教育方式往往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国的小学语文课文,更多的是通过正能量的故事直接感染学生。国外将现实社会的各种事物引入教材当中,给学生最为直接的心灵冲击,使学生自己尝试改变自身的各种想法和思路。同时,我国的小学语文思想教育,习惯于采用一些美好的故事性课文,去积极引导学生深化自身的思想意识,对故事中的人物性格以及课文的中心思想做出合理的分析,并逐步改变整体的教学效率。但是国外的语文思想教育,却选择了一些现实生活当中的琐事教材,由学生自己进行相应的理解,因而国外的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教育并不多,更多地接受着技能教育。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外小学教育语文教材在选文的过程中,所坚持的方向有着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基础的教育方向,还是深层次的教育思考,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实质的教学效果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2]赵佩珊.大陆与台湾小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4]张明非.中美小学语文教材对比分析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语文教材论文篇八

1、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

2、谈骨气(吴晗)3、想和做(胡绳)。

4、*哨子(富兰克林)5、*灰姑娘的时钟(角山荣)。

第二单元。

6、怀疑与学问(顾颉刚)7、发问的精神(启凡)。

8、*论求知(弗兰西斯”培根)9、*应有格物致精神(丁肇中)。

10、*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第三单元。

1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2、短文两篇(吕叔湘)论“基本属实”“偃旗息鼓”与“圆满结束”

13、《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刘金)14、*“病从口入”与“食物相克”(黄树则)。

15、*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冬明)。

第四单元。

16、故乡(鲁迅)17、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18、麦琪的礼物(欧"亨利)19、*范进中举(吴敬梓)。

20、*不朽的失眠(张晓风)。

第五单元。

21、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22、醉翁亭记(欧阳修)。

23、*满井游记(袁宏道)24、*峡江寺飞泉亭记(袁枚)。

25、诗词五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南园(李贺)梦江南(温庭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己亥杂诗(龚自珍)。

第六单元。

26、《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7、岳阳楼记(范仲淹)28、*越巫(方孝孺)。

29、*《世说新语》三则(刘义庆)。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陈太丘与友期魏武将见匈奴使。

30、诗词五首。

饮酒(陶渊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行路难(其一)(李白)。

观刈麦(白居易)渔家傲(范仲淹)。

语文教材论文篇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以下简称“八下”)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以服从服务于学生成长的需求为基点,构建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尊重权利、维护权利、履行义务、追求公正作为基本价值目标,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八下”教材由“权利义务伴我行”“我们的人身权利”“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四个单元构成,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凸显更深层次的综合性。

综合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综合性指的是“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材不是仅从表层上体现综合(拼盘式),而是从道德、心理、法律的结合上,从道德、心理、法律等不同角度探讨同一问题,即从更深的层次有机整合道德、心理、法律等方面的学习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探讨我们应尽的义务时,教材相继设置了“我们的法定义务”和“我们的道德义务”两个目,其意图是帮助学生认识每个人既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又要积极承担体现更高思想境界的道德责任,以确保社会的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再如,在探讨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时,教材从道德的角度设置了“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目题,帮助学生认识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从心理的角度明确指出,不要因好奇而窥探人家的隐私、热衷于打听别人的私事。从法律的角度告诉学生,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与此同时还告诉学生,当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要依法予以维护。上述实例表明教材将道德、心理、法制教育紧紧结合在一起,多层次、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的观念。

又如,在探讨如何解决继承中的争议问题时,教材从心理、道德、法律的结合的角度撰写了下面一段话。

在遗产继承中,要摒弃那种不顾别人、自己多占的心理。作为继承人的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宽容,而不要见利忘义、斤斤计较。对某些继承人来说,虽然会多少损失一点儿应该继承的财产,但获得的是继承人之间的和睦团结和整个家庭的稳定幸福,也有利于充分发挥被继承人遗留财产的效益。我们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由此和以上所述不难发现,凸显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是“八下”教材的一大特征。

二、重视人性养育。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学科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三个维度的立体教学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目标,位于上述立体目标之首。依据上述目标和要求,“八下”教材十分重视人性养育,注意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具体地说,教材结合构建的内容着力引导和教育学生做到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尊重权利、尊重法律、热爱祖国、追求公正、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弘扬传统美德、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将其塑造成高素质的公民。

例如,在探讨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时,教材指出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教材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履行义务的道理之中。

再如,在探讨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时,教材告诉学生:“在我们这个不发达的大国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很不容易,父母辛勤劳动供子女读书也不容易。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又如,在探讨智力成果问题时教材中写道:“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当然也不受年龄限制。”用此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勇于发明创造。

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意义重大。它是衡量人才的首要标准(其主要标准包括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条件(目前,国内外许多著名公司和企业选用人才既重视智商,更重视涵盖诚实守信、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等品德的情商,且往往更看重后者)。因此,教师要以《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为指南,使思想品德课堂不仅成为师生共同传播知识的殿堂,而且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多做贡献。

三、坚持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

当代德育的发展趋势是由强调道德教育转向强调道德学习(即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由于教材是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的文本,所以要求教材内容必须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富有针对性。要求教材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材应通过创设的各种情境和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并创造新的教学活动),使内容的呈现与开展的活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即内容活动化。实践证明,内容活动化是增强德育活力和实效性的有效形式。然而,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推进内容活动化的同时,决不可忽视活动内容化,决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否则就失去了内容活动化的意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德育教育的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科学、正确的理论作支撑,取决于理论本身的说服力。所以既要实施内容活动化,又要注重活动内容化,要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思考、讨论达到明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基于上述理念,“八下”教材坚持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一方面创设了许多教与学的情境,设计了讨论、辩论、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实现内容活动化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又注意夯实、扩展、提升经过学生思考、体验、感悟形成的理性认识,在其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导之以行。

例如,在探讨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时,教材先后提供了四个情景、设置了若干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以实现内容活动化。其中的一个情景是:

中学生小宋家楼上姓冯的住户养了两只狗。这两只狗夜晚经常狂吠,扰得四邻不安。狗的主人在小区里遛狗,吓得一些妇女和儿童心惊肉跳。这两只狗有时还在楼道内便溺,气味特别难闻。邻居多次与冯某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现象。”小宋及父母找到有关部门,请求警方干预此事,结果冯某受到批评教育,并作出养狗不扰民的保证。

设置的问题是:

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形成“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的共识后,教材又对上述共识作了扩展性陈述,以实现活动内容化。其陈述如下:

法律所确认的权利是赋予每个公民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每个公民都有同样的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承担自己对他人应负的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才能更好地享有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的权利,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则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所以,我们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要。

再如,在探讨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时,教材既提供了战士徐洪刚勇斗持刀歹徒保护旅客人身财产安全的情境、设置了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又告诉学生做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这是坚持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之统一的又一例证。

四、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在规定性。这是因为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国家、社会、集体,对他人、对自己的理解,反映的是人们深层的内心世界,因而思想品德教育只能在实践中进行。由于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实践有助于巩固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所以应该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八下”教材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求学生运用通过体验、感悟、思考、互动形成的理念,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例如,教材帮助学生认识了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后,引导学生扮演法官角色,对设计的案件做出判决。其案情如下:

一天,小华和同学两手空空地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鸣叫起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器仍然鸣叫。于是,保安人员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华将衣服全部脱下检查。因没有发现任何物品,小华才得以回家。事后经查,小华的妈妈曾在这里给他买了一双旅游鞋,因商场消磁器出现故障,该旅游鞋没能消磁,使得穿着这双鞋的小华受到冤枉。

小华的家长认为商场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场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失。

如果你是法官,你会作出什么样的判决?

再如,教材帮助学生了解了消费者的权利和维护权利的途径后,设计了有关情景和问题,请学生帮助解决。其情景和问题如下:

王先生从家具店购买了一套真皮沙发,一个月后,发现数十条蛀虫咬穿了沙发的真皮。王先生拆开沙发,发现木架已有多个虫孔,于是王先生找到家具店要求索赔。家具店负责人坚持说沙发售出已久,拒绝赔偿。

请给王先生出主意,如何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二,要求学生践行道德与法律,将行为要求付诸实施。

例如,教材帮助学生懂得了要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后,向其明确提出了应该做到:(1)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2)有病及时医治,尽快恢复健康;(3)当自身生命健康权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要勇于自卫、要主动求助法律保护三项行为要求。

再如,教材帮助学生明确了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后,要求学生做到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要中途辍学;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常言道,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思想品德》“八下”教材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必将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教材论文篇十

语文教育担负着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等多重任务,现当代文学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文思想担负着提升语文“人文性”使命。语文教材是充分反映社会和时代特色的现当代文学,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教学价值。

现当代文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充分反映出社会和时代的特点,也是课程改革的要求,目前现当代文学选文的数量占到总文选的一半,现当代文学对学生知识积累、阅读广度的开拓以及情感培养有重要作用。从作品中的人物、故事中懂得为人处世的哲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断提升思想意识。本文针对现当代文学入选教材的状况和教学价值进行分析。

根据《新课标》对语文教科书编写的要求,主要改变方向是选文要凸显现代化、世界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教科书编写要突出时代和现代特色,要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但是,目前语文教材针对现当代文学数量和所占比例并没有做出明确要求,根据《新课标》标准,现当代文学应在教材中至少占据一定的比例。判断教材作品的年代归属主要以作家创作的时间为准,其中1917年至1949年7月所创作的作品被称作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作品划分时间点是指1949年至今的文学作品。现代文学入选教材数量要比当代文学要宽泛,目前高校语文教材中两者数量之比接近2:1。当代文学创造背景与当今大学生生活环境相差不算远,容易拉近与学生距离,从而排除由于时间跨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因素导致学生理解差异和解读困难,讲授这部分内容最容易引起师生共鸣。这种教材编纂结构反映出《新课标》对语文教材编写的要求,目前高校教材中当代文学占整体现当代文学的比例较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利于实现语文教学大纲目标。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媒介与工具之一,也是学生接触语文文本的根本素材,是教师进行讲述的基础,地基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高校语文教材编写关系到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效率,教材编写状况显得十分重要,教材编写要符合科学性、合理性并能够促进学生更有效地进行知识积累,不断提升语言理解和运用的综合能力,对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夯实的基础。因此,科学的教材设计是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语文教材中要具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开拓眼界的内容,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教材选文内容既要充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美学素养,也要贴近学生生活。这就需要在语文教材编写中增加现当代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与学生生活背景相似,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能够吸引学生关注阅读、激发学习积极性、充分理解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并促进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积累并提高语言能力,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在面对教材里贴近生活的事例和人物时,会引发对正确人生观的思考,并进而深化到人生与个人理想,促进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因此,现当代文学对学生具有突出的教学价值。

(一)基础语文知识积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初中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促进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学习、做好知识积累并夯实学生汉语能力(听、说、读、写),掌握语文学习的科学方法,注重语感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语文教学《新课标》则将语文教学目的设定为以学生知识能力的增加为基础,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习能力。两者要求层层深入,旨在注重对基础的积累,发展到大学阶段则要求学生重点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二)促进语文能力的提升。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主要以熟练掌握和运用母语为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对文字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读取,能够快速、准确、有针对性地阅读文字和理解文字,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备驾驭语言进行写作的能力,利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熟练运用各种文体写作。[4]培养语文综合能力具备规律性,是学生完成各项工作所必需的能力,主要来源于学生通过对教材文选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培养,而教材中对学生能力提升关联度最高的是现当代文学作品,学生在对这些选文学习时能够促进语言综合能力提升,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根据语文教学新课标要求“情感态度”是教学重点之一。教师在进行文选教学时要突出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态度端正的培养方面,这就需要在讲解时充分剖析文选中正面人物形象的精神、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引导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并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文选中先进事迹的学习不断提升情感和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想做好通过文选进行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就需要教材具有情感和态度培养的典型性,要求在选文章时慎重并坚持原则。目前,语文教材对选文要求既要兼顾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又要具有美学特征,重点培养学生语言运用、欣赏能力、美学素养,并提升对美的感受力与创造力。同时还要兼顾“质”美,要求选文在思想情感上内容丰富、积极向上,引导学生通过细读和教师讲授,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情感和态度,为学生为人处世、学习实践做好纲领指导。语文教材要满足这样的情感和态度培养过程,文选中现当代文学就呈现出重要意义。现当代文学创作背景、事件、人物形象、精神素质、态度价值观都与学生所处时代一致,更贴近学生生活,不要像外国文学那样存在着地域和文化差异,使学生难以理解,也不要像古代文学那样由于社会体制不同、时代距离较远等不能引起学生共鸣,现当代文学作品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是学生需要长期学习和关注的,也是语文教学目标的体现,使学生在对现当代文学学习中能够明辨是非、提高情感丰富性、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语文教学目标达成。

根据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还担负着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要求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素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为学生按照个性进行自主发展和自主学习奠定基础。要求学生能够在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通过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阅读各种专业书籍、欣赏各种文学类型和艺术类型,体会到其中的美感,如音乐、美术、建筑、风景等,使得学生审美情趣充分提升,并应用于各个广阔领域中。

(一)文学作品语言鉴赏。

(二)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鉴赏。

按照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语文教材中现当代文学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发扬优良传统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能够透过作品体会到人物形象的伟岸身躯和高尚灵魂。由于现当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事件和社会背景与学生生活的时代接近,更能够打动学生,使学生在阅读作品后能够体会到作品中所彰显出的灵魂之美,并能够透过文字表象深入发掘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对其思想内容进行理解和鉴赏。在文学作品思想内容鉴赏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引导学生能够分析表象深入作者表达情感的本质,解读选文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和蕴藏的深意。例如,阅读鲁迅先生的《社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旧社会等级制度对人民的残害;阅读沈从文的《边城》能体会到作者对善与美的不懈追寻;阅读舒婷的《致橡树》时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女性独立与追求自由平等的情感;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能体会到亲情的伟大;阅读《金锁记》能体会到作者张爱玲对封建礼教的鞭挞、对女性自由的追求与讴歌;阅读郭沫若的《女神》能体会到激昂的文字背后所迸发出的振奋精神;阅读余华的《活着》能充分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在面对困难时态度积极和斗志昂扬,以及对生命的珍爱与赞美之情。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过教师引导解析最能引起学生共鸣,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奠定了基础。选文内容的正面价值激发学生对善恶美丑的分辨能力,提升了对积极人生观的识别能力,并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鉴赏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语文教育担负着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等多重任务。作为语文教材中文选最多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也担负着更多使命。对通过现当代文学作品,对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积累、提升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个人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因此,高校语文教材中现当代文学选文对学生长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1]赵新华,贺朝霞.语文知识编排在近代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变迁[j].语文建设,2016(16).

[2]王领.汉语言学习中的语音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4(02).

[3]宋园园.关于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实用性与教法的构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01).

[4]王豪杰.大学生就业中汉语言能力的长效作用分析[j].语文建设,2014(29).

[5]冯芝祥.钱钟书研究集刊[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

语文教材论文篇十一

所谓数学课活动化教学,是指数学课上注重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探索活动,注重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善于组织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数学课中进行活动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落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抓好课堂这个主阵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活动教学中,我有这样的几点思考:

一、提倡一个“动”字。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一节数学课,如果老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就可能只是一个安静的听众,失去了活动操作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

我见过一位老师在教学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为了得出“物体的表面和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物体的面积”这一数学概念,教师首先出示了学校为每班颁发的路队牌子(长方形的),让学生思考:要给路队牌子覆盖一层透明的塑料纸,需要的塑料纸有多大?学生说,不知道有多大。随后,老师就告诉同学们,等学完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了。于是,教师进行新课教学,等讲完了面积和常用的面积单位后,然后他就带学生完成路队牌子的计算题了。我想,他一定会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塑料纸的面积,谁知道,他只提问了一个学生,就自己拿起手中的小正方形(一个面积单位)来度量。可能该老师自以为学生一看就明白,只要拿手中的正方形来比一比就可以了,学生一下子“全会”了。但学生真正会了没有?从课后练习中教师设计的一个问题,我才明白学生并没有搞清楚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题中,教师出示了小明的房间,量出了一个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让学生算一下小房间的面积,好几个学生不会做……我就觉得,若将老师前边的操作改为学生的操作,同学间的交流合作,那么,学生对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理解就真的明白了。看来,课堂上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增加他们思维的负担,才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二、突出一个“活”字。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是引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在数学活动化教学中,我们要突出一个“活”字,即思维活、思路活、做法活,鼓励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比如:在六年级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课外观察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计算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后来,我和学生共同讨论了相关的话题。

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像造房子后,要粉刷教室和教室外面的柱子,就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还有,工厂的烟囱是长方体的,火柴盒的形状是长方体的,老师办公桌的抽屉……那么在计算这些物体的表面积时,是不是就照书上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呢?学生马上说不是的。因为教室的柱子比较高,不容易测量,于是,我让学生拿了火柴盒进行试验。我们知道,火柴盒有内外两层,在计算外层时,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外层只有四个面,而内层呢,有五个面,他们通过实际计算,又发现在忽略火柴盒的厚度时,把外层四个面的面积再加一个侧面的面积,就是内层的表面积。再通过观察,学生还发现了工厂的烟囱和教室外面的柱子以及工厂里的通风管(长方体的)都只有4个面,所以在计算时,就要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了。……学生通过出去看一看、想一想,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把数学课的知识与平时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增强了学习的动力感和自信心。

三、强调一个“新”字。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和分析、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通过这样这样的教学活动,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化教学中,我们更强调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能力。比方说:在教学四年级《小数的性质》一课时,有位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写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小数,老师提问后就在黑板上有意写出了这样的几个小数——0.1、0.10、0.100,并在它们的后面都写上了单位名称米,让学生猜一下,这三个小数相等吗?学生意见不一,有的说相等,有的说不相等。老师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启发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想一下,有几种方法可以证明它们是相等的?学生就进行分组活动。经过热烈的讨论,他们想出了好几种方法。接着,老师让同学们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说:可以画一画,再比较;有的说:可以在米尺上找一找;有的则说:用前面学过的计数单位也可以进行说明……学生想出来的办法可真多,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以肯定和认可,对他们的新发现加以赏识、报以赞扬,学生的学习热情极为高涨。

教学实践表明,在数学课中,如果能精心设计活动化教学,给学生动手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给学生探索新知的机会,在“动”字、“活”字、“新”字上做文章,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就一定是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传授了某些知识,学生一定会拥有可持续性学习的资本和能力。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一种完美的教学。

语文教材论文篇十二

笔者认为,从目前的网络经济发展中,可以把握以下几个特性:

1、网络经济是一种趋势经济。这表明网络经济正在形成,虽然目前还不是我们现实世界的主流经济形态,但它正在迅速建造未来的经济。

2、网络经济不是一种行业经济。很多人将信息产业归于第四产业,但是从网络经济对人类现在的影响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已经超越行业经济的概念,它不属于工业社会中的经济范畴。

3、网络经济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经济产物。网络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技术推动。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快速推动,技术在各个地区和经济领域的快速扩散等因素,它是技术诱发的在人类以高度信息化和科技进步的今天,出现的必然现象,但是又是所有智慧的人类所没有预测到的,无论是从古代圣哲的训导还是宗教中的天堂,抑或是空想主义者的睿智,还是当今预测学家的智慧,都不曾真正预测到网络和技术对人类的深刻影响。

4、网络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的问世对传统的经济学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它的交易规则、理论基础、价值规律和产品的分配特点等等对于传统的工农业时代的经济学变化很大。

网络经济的爆发性。

从形成特点来看,网络经济是一种爆发式经济,网络经济从问世以来的短短几年内,就充分体现了它的爆发式特点,这个特点包含六个方面:

1)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急剧扩大,也就是说终端与信息源之间单位时间的信息交换量巨大,信息量的巨增缩小了时间上的差距,使信息快速传播,“今天,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的标准光纤,一秒钟可以传输相当于超过九万卷大百科全书的信息。”

2)全球的信息急剧增加和信息流动更为丰富与频繁,全球范围也出现了爆发性的网络潮;

4)利用网络进行的商业活动的交易额呈现爆发式特点;

5)从事网络经济淘金的企业呈现爆发式增加,上市企业数量和股价的爆发式增长程度。

6)财富的爆发式增长。从事网络的企业和个人迅速积聚起来,从股市上批量生产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

对传统经济的冲击。

产生这些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息快速、低廉的复制能力(copyability),这里包括信息的可无限制复制性、技术的复制、行为的学习与模仿能力等。低成本的复制,是信息技术能力快速发展和迅速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根本因素。它改变了传统经济学中财富增长规律。同时网络上还具一个现象,就是聚集现象。这里面包括资本、人才和信息技术的聚集现象,在网络生产企业中的“规模”现象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现在网络在资本、人才和信息技术上有一种吸盘动力,将这四个因素都汇聚在一起,诱发了网络企业的财富急剧扩张。

[1][2]。

语文教材论文篇十三

今天下午上《秋水》一文,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引用了南怀瑾的一句话“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介绍了道家思想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以及它对于心灵生活的滋润。又引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的“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一句,指出了《庄子》著作的的艺术风格,学生感到很新鲜。然后又让学生试着介绍他们所了解的有关庄子的生平事迹以及《庄子》中的有关故事等,从学生的介绍来看,他们对庄子其人其书的了解是很有限的,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里是一级达标学校,是全市最好的生源;可见他们在初中时候的课外阅读是比较狭隘的)。

为了让学生对庄子其人其书产生点兴趣,我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扼要地概括介绍了庄子的生平与思想,介绍了《庄子》一书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基本艺术风格。然后选择了几个比较典型的能体现庄子个性风采的故事片段,如鼓盆而歌,拒不为相、路遇骷髅等介绍给学生,从他们的惊讶的反映可见出他们对庄子这个人是有点兴趣了。接着顺水推舟。转入对《庄子·秋水篇》的全篇思想内容要点的介绍,强调原文全篇的主要意图是在于表达“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但是如果单独将其开头部分抽取(即课文的节选部分),它还给人以关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不能骄傲自大”“人贵有自知之明”“谦受益,满招损”等等的启示。上述启示在赏析中,学生基本上能说出。

语文教材论文篇十四

随着我国的教学改革不断扩展,教学改革更是培养当代新青年学子的重中之重。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更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学科。编写教材更应具有时代先进性、创新性、多元化的内容设置,符合学科特色,从而使学生有兴趣学习,培养他们的语文探究能力,更为其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一)我国语文选修教材的设置与发展阶段。

语文选修教材课程的设置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分别是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突破期。选修课也是一种学习课程的方式,只是它属于通习,给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由。在历史上在几次改革及政治经济发展的推动之下,选修课萌芽,并且良性发展了一百多年。在开课初期,由于课程类型单一,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和求知欲,也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及全面发展需求,于是,在广大师生的支持下进行了教学改革,增加了选修课程。不仅有文科、理科,还有公共必修课,但由于一些科目无法实际实行,改革因此中断。探索期,我国建国后全面学习苏联模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开始认识到苏联的教育模式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目标。因此,在1963年又开始了教学改革,增添了许多选修课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其个性、特长发展,像农业技术选修课、历史选修等。当时还未涉及语文选修。发展期,国家为了大力发展建设,发展学生的特长,设置了许多选修课,不仅有课外的文章、课文读物,还有一些职业技术课,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兴趣培养。文科、理科都有所侧重,且这些课程都在实践中得到了落实。1996年,选修课中包含了语文,并且规定语文为必修课,中外文化读物、乡土文化、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文学素养、写作素养、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我国语文选修教材的建设发展。

我国语文选修教材的建设发展较晚,在1991年才进行了语文选修教材的第一次编写,有文言文、古代文学的内容。在江苏省的改革中有四种语文选修教材,其中有很多古代、现代、中西方文学名著欣赏阅读,并且广泛受到学生的喜爱。在经过了几次改革后,选修教材的内容有书法、民俗、美学、逻辑、中外名著、史话、科学、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等。2003年,我国的七个城市携手编写了四种语文选修教材,增添了诸如演讲与口才、文言文拓展、赏析、实用文应用等。这四种教材也被其他的许多地区广泛使用,是我国地方编写语文选修教材的开始。我国语文选修教材在经历着许多问题的侵扰的同时不断发展了一百多年。

(一)语文选修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问题。

国家选修教材所呈现的整体特征是:教材内容紧跟时代的潮流、创新化思维、从内容种类到编写方式皆多种多样,有合编、分编、统编、专编。但也存在缺少精品教材等问题,虽然教材五花八门,但相互之间在内容上无明显差别,课程缺乏特色,缺少精品课程,这对资源是一种浪费;其次,缺少一线的语文教师编写教材,虽然目前大多是由学识渊博的大学专家、教授编写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初中的语文教材,但他们的专业素养太强,内容过深,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连初、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老师都很难消化吸收,学生更是负担太重无法消化,以至于学生不仅学起来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连本该有的实际应用能力也降低了。

(二)校表教材的开发与使用问题。

校本教材应该大体上和国家的课程、地方的课程相一致,选修和必修相对应,校本教材的理念、理论应和选修教材相一致。但在实践过程中,校本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校本教材的开发过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故意迎合,价值观不端正;其次,校本教材过于重视学校特色,涉及面不广;第三,校本教材大多是按照教师自身的想法、特色去编写的。总之,校本教材的标准、教师是否够资格去编写、教材成本高且没有相对应的评价标准等都成为校本教材开发的阻力。

(三)对我国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选修教材的编写及使用建议我国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选修教材的编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减少选修教材的数量、种类,増加精品化、有特色的课程;二要正确处理好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注意二者的联系衔接和拓展;三是在编写的内容上应符合学生的兴趣及学习需求、学校的文化教育特色,提升编写教材的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并保证编写课程内容的科学化、严谨化,不断更新完善教材的内容。这就需要语文老师提高专业能力,具备良好的编写教材的能力,并且能使教材有趣生动又有可学性,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学习需要,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就业发展也能提供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84508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