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水果价格调研报告(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12:07:09
最新水果价格调研报告(模板18篇)
时间:2023-12-07 12:07:09     小编:文锋

报告可以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成果、向同事分享经验,或向公众传达某种观点。引用相关文献和资料,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持,增强报告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每个范文都有其独特之处,你可以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应用于自己的报告中。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一

价格监测是《价格法》赋予物价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政府把握经济运行情况、了解市场变化、增强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决策科学性、有效性、预见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配合实现决策目标、监控经济运行和价格变化的重要手段,还是事关经济发展、群众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价格监测活动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价格监测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动情况进行跟踪、采集、分析、预测、公布的活动,是价格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县价格主管部门严格按照《价格法》、《价格监测规定》、《省价格监测预警办法》、《省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监测报表制度》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认真、及时做好市场价格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公布等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价格政策及宏观调控措施提供了准确的价格信息和科学的意见建议。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物价”是涉及千家万户敏感神经的问题,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此,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地落实各项措施,做好价格监测工作。在xx年局工作要点中专门将价格监测工作列为“力求四大突破”之一来抓,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县发改局市场价格与粮食监管领导小组,下设了市场巡查组、调备审查组、粮食价格监管组三个专业小组。时时监控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积极有效地预防控制我县价格异常波动,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

(二)及时采价,认真上报。一是按照省价格监测中心和市发改委的统一部署,根据《省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监测报告制度》、《省重要生产资料价格监测报告制度》以及《市主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报告制度》的要求,对我县粮油、副食品、农资、能源、建材、特色农产品、农村居民服务等88种(成品粮类8种、食用油类2种、肉禽蛋类8种、水产品类3种、蔬菜类11种、副食品类6种、能源类2种、建材类5种、农资类28种、特色农产品类4种、农村居民服务价格类11种)价格监测品种实行定期监测,真实、准确、及时上报监测数据。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认真做好对重要商品的定期监测和调价备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58号令”和《省物价局关于贯彻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通知》的要求认真做好部分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测工作,并于每星期的星期二和星期五准确、及时地向市发改委上报监测数据,做好调价备案工作,xx年共接收备案4件。三是对我县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情况以及农民收入和消费意向开展实地调查。贯彻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我局认真按照《省价格监测中心关于开展当前农村生产和消费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走访了部分乡镇,就当前农民的种植意向和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情况以及农民收入和消费意向等情况开展实地调查。县价格监测工作在全省县级价格监测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被省物价局评为“xx年度全省价格监测工作先进单位”。

(三)深入了解,分析透彻。一是在完成定期上报监测数据的同时,价格监测工作人员认真做好价格巡视制度,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在节假日前后以及市场价格波动过于频繁期间时时开展价格巡查工作,对一些群众比较关心的商品价格、变动较为频繁的商品价格、重要商品及服务价格进行实地查看,讯问原因,开展调查。二是在加强市场监测的同时,加大对价格变动幅度、原因以及变化趋势的分析力度,及时推出半月一期的《县价格监测分析》简报,对可能引起市场价格波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预警、预报,为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期间政府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价格决策提供信息资源和预测意见。xx年共上报动态价格信息1、分析材料2、专题调查、调研文章,其中《油价上涨对县农村班车、县内专线、出租车营运成本的影响及建议》荣获xx年度全省优秀价格监测报告二等奖。

(四)完善机制,应急处置。一是制定《县市场价格异常上涨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价格预警预报制度,制定应对价格异常上涨应急程序,建立市场价格异常上涨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县物价部门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防控应急预案》。在今年国际上多个国家发生甲型h1n1流感,并呈蔓延趋势的情况下,为确保我县在疫病发生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我局及时制定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防控应急预案,在做好日常监测的同时加强应急监测,密切关注市场价格运行情况,为政府提高调控和监管提供重要保障。

(一)价格监测机构和人员有待完善。目前,我县的价格监测工作设在县发改局的价格科内,并无专门的价格监测机构和人员配置。而价格科的工作除开展市场价格监测工作外,还有商品价格和经营性服务价格的管理、成本调查、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协调商品和服务价格及收纳的争议等,其科室人员一般为2至3人,每人在分配工作任务时都是身兼数职。由于价格监测只能一人兼职工作,再加上价格监测又是一项烦杂的工作,内容上量多面广,时间上不可有一点怠慢,因此往往因为繁忙的工作任务而顾此失彼,从而造成精力方面投入有限,效率方面难以提高,工作方式、方法难以创新,与宏观调控的要求和面广量大的市场价格信息难以相适应。

(二)监测点的规范化建设有待强化。因价格监测点的报价人员多为兼职,由于各自忙于事务,部分价格监测点只起到了报价的作用,使价格监测人员对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无法了解,不能有效地发挥出价格监测点的信息窗口作用。

(三)网络资源共享有待加强。在分析预测时往往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料,因条件限制部分商品的价格信息无法从本地了解,有时就得借助网络信息,如查询部分商品或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或是期货价格,而能提供此类价格的网站大多是要求通过注册才能查询的,对掌握各地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预测本县的价格变动趋势带来不便。

(一)要切实增强对价格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价格监测工作繁琐、枯燥乏味、要求严格、工作量大、且多为求人办事,因而要提高自身对价格监测重要性的认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价格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应将价格监测和预警工作视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一部分,怀着对国家忠诚、对社会和老百姓尽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工作。其次要加强责任心,增强使命感,要把心放在事上,把事放在心,做到时时用心、处处用心、事事用心,事事认真,时时尽责。要按照价格监测工作的职责和任务,认认真真把事干实干好,干出特色干出实效。再次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感受工作带来的快乐,并为这份事业而快乐工作着。积极的心态能够调动一个人的心灵力量,而且可以不断挖掘潜在的心灵力量,使其工作水平的发挥达到一种好的状态,甚至是完美的境界。

(二)要努力提高价格监测人员的监测工作水平。价格监测工作即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政治敏感度很高的工作,又是一项需要运用综合经济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对市场异常波动的价格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传输、汇总、动态分析、预测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价格监测工作人员应努力加强政治敏锐性和对政策的认识,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还应不断学习掌握多种经济、科技等知识,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首先要做到勤学。从事价格监测工作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要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学习心态。要向书本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丰富学识;还要向实践学习,不断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增长才干;要向群众学习,努力把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起来,形成推动监测工作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其次要做到勤思。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将所学的知识和所了解的价格信息有机地结合一起在,把有价值的信息用活用好。再次要做到勤练。要多到市场看看,多与其它县市及相关部门沟通,多了解一些市场行情,多掌握些一手材料,善于分析,勤于钻研,把原因分析地深入分析地透彻,把措施考虑地周到考虑地详实,适时向领导提供高质量的分析材料,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在监测工作中扬长避短,发扬县级价格监测工作更贴近于基层、更贴近于群众的优势,克服县级监测工作人员紧、任务繁、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编制的劣势,创新工作理念,更好地为政府宏观调控和价格决策提供信息资源和预测意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出谋划策。

(三)要加快建立健全基层市场价格监测体系和价格信息网络。完善本县范围内的价格监测网点和监测内容管理,按照有代表性、可行性、稳定性的要求,结合生产、经营、消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在监测范围上建立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科学的、完善的价格监测网,在监测内容上要以与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为基础,以本地特色产品价格为补充,以其它商品和服务价格为辅助,可以在现行的监测内容上增加如商品房价格、原材料价格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使之能够更加全面地、系统地、准确地、及时地了解、掌握本地区范围内的价格变动情况和价格发展趋势。建立起覆盖县、乡、村的纵向价格监测网络,可以起到三级联动、互相衔接、反映灵敏的作用,可以更系统地了解全县的价格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可以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预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影响价格异常波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避免市场价格出现大起大落,降低经济运行风险,提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价格安全的能力,预见市场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上传下达价格监测信息,充分发挥情报员的作用。

(四)要努力加强对监测点报价人员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培训。价格监测采价点是价格监测工作的“根本”和“泉源”,是整个价格监测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加强价格监测采价点管理,价格监测采价点的报价人员就某种商品来说与市场联系较为密切,容易得到前沿信息和一手资料,应加强报价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报价人员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做到早发现、是上报。才能对价格异常波动起到“见之于未萌,防止于未发”的原旨作用,才能得出分析透彻的高质量分析文件,提高预警预测能力。

(五)要整合资源加强监测队伍建设。为克服价格监测人员紧缺的问题,可以集社会力量为我所用,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向部门、向乡镇、向社会聘任价格监测人员,或是参照奥运会招聘自愿者的方法,向社会招募一些义务价格监测员,并实行持证上岗,定期培训,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全县各级市场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进行定期和不定期价格监测。

总之,只要我们紧紧围绕中心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技术和工作能力,把握好价格监测工作的时效性、动态性、综合性、预见性,就一定能够搞好县级价格监测工作,从而为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二

中荷1001班星(11号)。

时间:xx年5月17日。

地点:保定市十方商贸城惠友生活超市。

类型:园艺产品。

种类:水果。

包装对园艺产品价值的体现、影响及宣传作用。

惠友生活超市内水果的不同包装形式及其价格。

(1)散装经济型。

材料:纸箱、泡沫、网袋。

特点:此类产品面对的消费者主要是普通生活水平家庭,因此方便简洁为宜,同时包装的简洁也使产品成本降低,物美价廉。

(2)保鲜型。

材料:塑料膜、塑料盒。

特点:此类产品面对的消费群体主要是生活水平较高家庭,包装产品需要的质量高尤其不能有机械损伤、病斑,在其大小、色泽、品种方面都有严格要求。高质量、严包装使此类产品的成品较高。

(3)礼品型。

材料:礼品篮、彩带、精品盒。

特点:此类产品主要作为病人礼品、节日礼品。包装产品精美,成本高,可以几种水果混合包装。

(1)苹果。

北方常见水果以苹果为代表,下图为苹果的三种不同包装形式,其价格分别为4.99元/500g、5.99元/500g、8.80元/500g.由此可见,苹果的价格不仅仅受其品质、品种的影响,其包装形式及包装材料也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对于不同消费水平的消费者可能选择不同包装的苹果;包装能够提高苹果价值,在消费者能接受的程度上进行适当的包装可以提高效益,达到双赢。以此类推,水果产品以致园艺产品都是这个道理。

(2)稀特水果。

以榴莲为例,榴莲的价格较高为14.9元/500g,超市考虑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将榴莲分成小块取其果肉,单独用保鲜盒及保鲜膜包装,此售价略高于原售价;但是这样的包装更加人性化,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一般消费者还是会选择精包装后的榴莲。

(3)礼品水果。

礼品水果的包装可以包括多种形式,但以水果篮最为常见,此水果篮中包含苹果、柠檬、哈密瓜等水果,这些水果的单独售价分别为:8.80元/500g、13.9元/500g、5.00元/500g,经过礼品篮包装后,是这些水果成为高档水果,提升了其价值。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三

随着农村“康庄工程”建设不断深人,农村路网不断铺开,农村的客运需求也在不断扩展。 农村客运交通由于受当前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资模式等因素制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民出行难、出行不安全等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制约和影响了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权益的保护。解决农民出行难、出行不安全的问题,这是建设和谐浙江、平安浙江所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

一、当前农村客运交通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乡交通大发展,公路通车总里程大为增加,许多行政村通了公路,由于经营者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客运班线却无法开通,农村交通出现了农村通车公路增加与客运班线不能跟进、农村运量需求越来越大与运力严重不足,以及单一交通工具与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需要等矛盾。 由于这些矛盾的凸现,一方面导致农村客运车辆超载超坐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前几年政府花大力气取缔的农用车、拖拉机和“五小”车辆人货混装。

但线路分布不够合理,有的线路客源少,车辆多,造成了经营者积极性不高?有的线路有一定的客流量,但没有客运班车,农民出门没车坐。由于现有的农村客运班车的营运路线、班次都是按平时的客流量进行配置的,农村、山区平时乘坐人员较少,班次过密,将影响经营者的收益,但是一旦班次减少,到节假日、农村集市、早晚外出务工人员的进城、返乡以及周末学生回家返校等客流高峰时期,农村班车运量与运力的矛盾义相当突出。由于农村客运班线都是个体经营或承包、挂靠经营,运力无法统筹调配。

经营行为不规范,严重影响了交通秋序。个体经营农村客运班车,由于没有固定的车站,招手即停,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农村班车在营运过程中兜客、宰客、超载现象严重,乘客不坐满不发车,或者发车了也在慢行兜客,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影响其他车辆、行人的正常通行。

营运成本较高。由于城乡客运体制的不同,享受的税费待遇也不同。农村客运班车9!座=每月所交费用为!财政、税务等部门对城乡公交车辆和经营单位按照统一的政策征收税费。

为鼓励和扶持农村客运班车进行城乡公交化改造,政府应出台规费征收优惠政策,提高经营者进行公交化改造的积极性。

统一票价标准。

按城市公交的标准实行统一票价,让农民乘客真正得到实惠。

统一公交服务标准。

由于经营主体的置换,彻底改变了个体承包或挂靠的'经营方式,可实行集约化经营和员工化管理,车辆出行定线路、定班次、定时间、定标价、定站点,全面实行公交化,改变原有的混乱局面。

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优势。

降低运营成本,方便农民出行。

由于实行统一的税费政策,农村客运车辆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一方面可使农民享受城市公交的票价待遇,另一方面提高了经营者的收入,促进经营者增加车辆的投人和更新力度。 8经营主体优化,从业人员的素质得以提高。

实行公交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虽然可以有独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但都应制定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奖勤罚懒。

可向社会公开招聘司乘人员,促进驾驶人员素质的提高,保证服务质量,保障安全行车。

随着现代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及农村客运班车通车率的快速提升,部分地区为加快城市与农村的沟通,加大城市发展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充分利用农村客运班车覆盖面广、流动性大、受众度高等优势发展车体广告。实践证明,车体广告的投入使用对城市形象的提升、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等都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开展车体广告的同时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鉴于此,我县就农村客运班车车体广告是否应该张贴使用问题展开了全面的调研。 目前,濉溪县投入运营农村客运班车231辆,分属安通客运有限公司、振华客运有限公司及淮北市汽运公司濉溪第二分公司经营管理。运营车辆采取挂靠和承包经营两种模式,其中,挂靠车辆113辆,承包经营车辆118辆。截至目前,所有客运车辆均未张贴车体商业广告。濉溪县运管所客运站分管领导分别对挂靠经营车辆车主、客运公司和汽车站召开了座谈会,同时强调:制作车体广告对挂靠车主及营运公司都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报酬,具体商谈内容及价格议定由双方自主洽谈,濉溪县运管所不再参与。最后运管所负责人记录、收集、分析了关于开展车体广告的意见和建议。具体调研内容如下:

一、2015年之前,部分车主曾私自与广告商商谈,参与张贴车体广告的车辆约50辆。因制作车体广告需要通过喷涂或者粘贴等方式固定于车身,致使车辆在年审及二次维护期间,必须清除广告、恢复原状方能通过车辆外检,反复如此最终导致车体油漆损坏,大大缩减车辆使用寿命。随着客运市场的规范完善和统一,个体车主也都实行了公司化管理。所以,自2015年至今全县客运车辆再未参与车体广告有关的商业活动,大部分车主也都无暇再关注和参与。

测中心,配合变更车辆等有关手续,去除车辆外检后顾之忧,并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在具体实际可行的情况下,各经营业户会慎重考虑张贴商业广告事宜。

三、濉溪县汽车站自2015年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并升级为二级客运站,按照交通运输有关规定,客运站内的站容、站貌、车容、车貌及选派驻站人员、站场监督管理等都必须符合二级客运站的等级要求,省级行业管理部门定期不定期的对全省二级以上客运站各项指标进行抽检,决不允许站内车辆张贴商业广告。谷香客运站和庆相桥客运站也是严格执行客运站相关管理规定,实行统一管理。另外,自文明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各个汽车站均为历年来必查场所之一,其中站内车容、车貌更是作为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指标,整体影响着文明创建的效果和形象。省、市文明办检查组若检查发现站内车辆印有车体商业广告,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扣除汽车站评比分数,全省通报并进行处罚,会直接影响到创城工作的全局。目前进站车辆也只允许车内张贴小型公益广告、安全提示标语和一些符合站内要求的标识标语。综合各站负责人意见:无论是从车辆安全寿命方面、车辆统一管理方面还是从执行上级相关规定抑或是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对进站车辆张贴商业广告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甚至说是得不偿失。目前,汽车站对于进站车辆张贴广告这一事项持反对态度,抵触情绪较为强烈,拒绝张贴车体广告车辆进站经营。

综上,张贴车体广告固然能增加营运车辆的效益,实现与广告投资方的共赢,更能以积极主动的流动传播方式便民惠民,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并不是那么的可行与实惠。对于挂靠车辆车主和客运公司方面,他们表示如果能够积极协调公安车管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中心等相关部门在车辆外检等相关审核方面予以允许,公司很愿意参与张贴车体商业广告活动。对于各汽车站(场)方面,由于要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执行相关管理规定并达到规定的检测要求,所以在张贴车体商业广告事宜上坚决反对与抵触。

农村客运班车张贴车体广告,有利有弊。管理有方,可能给挂靠车主及营运公司带来丰厚的效益;处理不当,也有可能给挂靠车主、营运公司及汽车站带来更多的麻烦甚至损失;所以对此事宜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便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朝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和突破。

运管所客运站 2015年09月14日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四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黄皓钰(12241006)宁怡璇(12282037)。

小组成员姓名(学号):。

田烨(12241012)。

组长姓名(学号):黄皓钰(12241006)本次报告主笔人:田烨、黄皓钰、宁怡璇。

任课教师:兰洪杰。

小组全体成员签名:。

提交日期:2014-6-5

从知道要做这个专题研讨开始,我们一直在犹豫选择哪个行业进行调研比较合适,苦思冥想很长一段时间,但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天气日渐炎热,每日的最高气温已经逼近40℃,同学们对瓜果冷饮等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在一次我们小组成员在学生活动中心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进行完日常的讨论之后大家都有些口干舌燥,便到了学活下层广场的超市水果店中一人购买了一盒水果。看着那些玲琅满目的水果,我们突然间意识到,水果店的物流研究调查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水果店的选择也有很多:学校后勤集团管理的水果店、学校内个人自营的水果店、学校附近的水果店等等。

学校里面有很多水果店,但大部分都是学校内部后勤集团在管理,很有可能是统一订货、送货、定价,并且销售人员可能并不清楚具体过程,即使去咨询也可能得不到我们想要的信息,而校外的水果店应该也不会将私密的营业信息透露给我们,所以我们便将目光转向了校内个体私营的水果店。

而又因为烛光超市的水果店虽然还是私营但是从可以刷卡这一点就能看出它很有可能已经归属于后勤集团管理,而19号楼楼下不久前开了一家水果店,我们经常去那买水果,阿姨人也很好,所以经过重重选择之后我们选择了19号宿舍楼下的水果店。

2.2调查内容。

调查方法:我们提问回阿姨答的形式调查人:黄皓钰、宁怡璇、田烨调查分工:调查前小组讨论,总结出想问的问题,在调查过程中随时提出新问题,不足之处作补充。调查具体问题:

1q:多久进货一次?

a:每天早晨5点出发去进货。4q:进货的方式?

a:自己骑人力车去进货。5q:从哪进货?

a:如果水果还好着的话就第二天接着卖,坏了的话就直接扔掉。7q:都进哪些水果?

a:每次进的一箱水果卖得剩的不多再进下一批。9q:怎么定价?

a:随着金五星市场的价格起伏而变动,最近有上涨趋势。10q:跟在家属区经营方式有什么不同?(阿姨以前在家属区卖水果)。

a:按年租的平均下来一个月3000元左右。13q:一天营业额是多少?

a:与学校后勤部门沟通存在问题,但是一直想安,因为很多学生来买水果的时候不知道不能刷卡就没有带钱,虽然事后会送过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其他的水果店方便,影响了一定的收入(目前阿姨还在和学校后勤交涉中)。

2.3对比分析。

在与阿姨的交谈后我们也了解并深入调查了水果批发市场水果的经营状况:水果贩运大户一般派人到产地收购,而且一般都是收好水果,再用自己的车或租用闲散车辆,运往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批发市场。这样,水果运销大户,便把果农生产的水果从收购到运输到批发,从产地到销地都联系了起来。近年来,由于铁路经营机制不灵活,越来越不适应水果这种鲜活产品的销售,水果运输越来越以汽车运输为主了。批发市场内的交易,目前还是以自由交易为主,运销大户将卡车开进批发市场内,主要批发给超市、个体果贩。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再到超市或果贩处购买。也有部分消费者直接在批发市场内以批发价购买水果。水果的成交价,也就在批发市场的交易中通过协商决定,价格时刻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金五星批发市场的水果的大致流向是附近的居民、来金五星买东西的人、还有就是北下关街道办附近的大大小小水果摊。应季水果他们都是直接从果农手中购得,而反季水果(如现在是夏季)大都是冬季时购买大量储存在冷库里,在夏天的时候再拿出来销售。

阿姨告诉我们,金五星的水果批发商们相对于她这样的个体经营业主的优势是不需要缴纳高额店租,他们只需要缴纳部分赋税就够了。但是缺点是他们使用的是敞篷的摊位,没那么自由,也会更累一些。

交大校内的水果店相对于金五星的水果摊来说,品种可能会少一些,购进的量也会少得多,因为金五星的水果市场是面向整个街道办的居民的,而19号楼下的水果店只是面向19号楼附近的宿舍楼和一些家属区部分居民的。

平均采购成本=采购人员费用/采购数量。

·包装与流通加工成本:包装费用,包装一般由批发商提供,但成本应该都算在了水果价格中。

·运输成本:从采购地运至水果店的成本,包括人员工资费用,车辆折旧费及燃油费等。

·装卸搬运成本:装卸搬运的人工费及工具折旧费。·仓储成本:冷库存储成本。

·管理成本:门面租金,水电费,员工工资等。

3.2物流在水果产业中的重要性。

水果与其他的商品不同,它具有鲜活性和易损性,对包装、运输、装卸以及物流时间和距离都具有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水果供应模式已经有了很大改进,水果物流的各个环节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果物流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水果在摘采、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有高达25%~30%的损失率,这其中,分选、运输、批发和配送等环节占到主要的部分。据有关部门保守的估计,果蔬采后的腐烂损耗,几乎可以满足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此外,国外水果经过采后贮藏加工,增值比例为1:3.8,而我国还处于1:1.8的水平,从物流中流通加工的角度看,通过采用新的`工业技术,加工需求量还有很大潜力。因此,物流供应链模式在水果的整个销售环节中至关重要。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果的需求除了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对水果种类,新鲜程度以及价格的要求也不断上升。在当前的水果供应模式下,供应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水果的物流成本差异大,而水果的物流成本又将由消费者承担,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水果供应流程的改造,物流方式的革新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3.3存在问题及优化方案。

销售出的水果运输由零售商负责,批发商不负责配送。

在我们调查的水果市场中,所有的水果运送都由前来购买的零售商负责,批发商不负责水果的配送。如果采用批发商配送的方式,将可以缩短整个配送总过程中的路程,降低配送成本。另外,在批发商配送中,从原产地采购来的水果可以不用进入仓库,直接进入配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多次装卸搬运的费用和冷储的费用,缩短了水果的流通时间,提高了水果的新鲜度,有效的节约水果的物流成本。

水果店储存成本较高,烂水果增加成本。规模小的水果店每次进货少,够一天售出量,但只是每次各进一箱有的卖不出去在高温的夏天容易腐烂,造成浪费,有的很快卖完应该多进货,这种进货的量是水果店主需要把握的。应根据几天内各种类水果销售量预估进货量,天气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例如西瓜在酷热的天气销量增加应多进货。尽量做到供需平衡,避免存货太多,占用冰柜增加成本。

3.4总结与收获。

通过这次对水果店的调研,我们对水果的流通有了深刻的了解,虽然由于时间,资金,人员等条件限制,这次的调研会有不全面或不准确的地方,但在实践中我们的小组成员培养了团队意识,巩固了专业知识,均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虽然与发达国家的水果供应链相比,我国的水果供应还处在比较简单原始的状态。果品供应信息共享不够,行业协会在供应链中的参与太少,水果的流通加工程度不高,附加价值低,这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解决。如果能够处理好这些问题,我国水果行业的发展将不再落后于发达国家,而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更新鲜更优质的水果。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五

受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以及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严重倒挂因素影响,自3月26日起,国家发改委决定适当提高成品油价格水平,将汽油和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00元。受国家这一宏观政策的影响,全国成品油市场价格呈现出快速上涨态势。本文就成品油价格上涨对__县域经济的影响作浅显分析。

(一)成品油销售网点布局情况。__县属湖北省山区小县,国土面积2740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34.5万人。全县加油站点众多,遍布城乡,继中国石油进入__市场后,截止20__年3月末,全县城乡的加油站达到了13个,其中中国石化12个,中国石油1个,分布于全县9个乡镇。众多的加油网点为成品油的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成品油销售情况。全县成品油销售以汽油和柴油为主。根据调查,中国石油成品油销售总量为300吨/月,中国石化成品油销售总量为950吨/月。据中国石化__办事处介绍,20__年度其成品油销售总量为__00吨。其中柴油7200吨,汽油4200吨。20__年元至3月,该公司成品油市场销售总量为2850吨,其中销售柴油1800吨,汽油1050吨。中国石油元至3月已销售成品油900吨,其中柴油600吨,汽油300吨。预计__全年销售成品油总量为15000吨,其中柴油9600吨,汽油5400吨。

(三)成品油市场销售价格上涨情况。3月末,全县0号柴油市场销售价格为4.31元/升。比上月上升了0.14元/升,增幅达到了3.45,比上年7月末上升了0.26元/升,增长了6.42。90号汽油销售价格为4.32元/升,比上月上升0.20元/升,涨幅为4.85;93号汽油销售价格为4.57元/升,比上月上涨0.25元/升,涨幅为5.79。全县没有97号汽油销售。

(四)全县成品油消费对象基本情况。据县交通部门与县农机监理部门统计,目前__全县成品油的消费对象为两大类,一类属交警部门管理的机动车辆,全县登记在册大小车辆约为17000台,其中摩托车(含电动麻木车)共有14000台,小轿车1500台,柴油大货车150台,其它类车辆1350台;另一类属农业机械监督部门管理的农用机械车辆,全县约有560台左右,其中农用拖拉机400余台,春耕机90台左右,抛秧机70余台。

(五)成品油消费在全县能源消费中的市场份额情况。__县能源消费构成主要由电力、成品油、煤、液化气和天燃气五部分组成。据初步统计,全县每年用于能源消费的资金总量约20155万元。其中电能消费1.5亿度,总量约7800万元,占全县能源消费总量的38.7;成品油按照湖北省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格规定消费总额约为7119万元,,占比为35.32,其中柴油消费总额约4320万元,汽油约2799万元;燃煤消费约15万吨,4800万元,占比为23.82;消费液化气438吨,约328万元,占比为1.62;消费天然气约90万立方米,约108万元,占比为0.54。

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轿车价格的降低,轿车大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是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但还需要一段时间,由此可以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县汽油销售量不可能有大的增幅,年均增幅在6.5左右。而柴油销售量将会大幅度上升,预计未来五年内年均增幅在25左右。其原因一是随着我县16个在建电源点建设的力度加大和32个筹建电源点建设的全面开工,建筑工程大型机械用油量将会大幅度上升;二是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村村通公路建设和通村油路建设力度的加大,柴油机动车辆保有量必定呈上升态势,增加柴油的消费需求。

从全县能源消费结构中可以看出,成品油是__县第二大消费能源消费品,因此,成品油的市场价格波动对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是交通运输成本大幅攀升。据调查,成品油价格上涨后,柴油车的成品油消费成本达到了94元/100公里,比上月增加6元/100公里左右。汽油车的单位成本为60元/100公里,比上月增加10元/100公里左右。为应对成品油价格上涨对交通运输业的冲击,县内各客运车辆均上调了客运票价,平均上调3元/人次,上调幅度为30。

二是抑制了潜在的市场消费需求,不利于扩大内需。__是工业经济基础差,农业生产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的山区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总数的92,城镇人口不到3万人,其中国家公职人员不到1万人,因此,成品油的最大消费群体是广大社会公众和农村市场,广大社会公众成为成品油的最终买单者,也是为成品油价格大幅上涨的最大买单者。成品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实际上是直接增加了广大社会公众的成本支出,抑制了居民潜在的消费心理,导致即期消费市场的低迷。据部分商业店面业主介绍,成品油价格上涨,到武汉等地进货的成本大大增加,为减少因油价上涨带来的不利,多数店主纷纷采取提高零售商品价格的方式来降低损失,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据工商部门介绍,目前城内平均一个星期就有1家个体门面关门歇业。

三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扬。据调查,受成品油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全县农资销售价格普遍上扬,呈现快速增长态势。3月末,全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平均上涨13.7。其中饲料价格涨幅为3.1,化学肥料上涨16.2;农药上涨10.0;农用种子上涨29.1。农民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是降低了进城从事客运农民工的收入。__县城内目前从事三轮摩托载人的农民工约有20__余人,平均每天的收入40元左右,且多数从事摩托客运的农民工是一人干活养活全家,剔除各项支出后,这类农民工每月的纯收入不到200元。据一陈姓农民介绍:“现在城内跑麻木的人多了,每天找不到多少钱,现在油价上涨了,剔除各项开支后,根本没有什么结余钱,希望国家在实行补贴政策的时候,能够想到我们就好了。”

五是加大了金融信贷潜在的风险。由于我县农业基础条件差,属弱质产业,基本靠天吃饭。农业生产资料的大幅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的投入激性大打折扣。农业的预期收益将大大降低,预期收入减少,难以按期归还贷款本息,增加了金融信贷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农村种养大户,农村工商户的信贷风险将呈上升趋势。同时,油价的大幅上扬,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延缓了企业归还银行贷款的进度,受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直接影响到银企关系,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据县公路部门反映,该单位20__年计划用于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资金总量为1个亿,其资金来源全部为上级部门统贷统还,油价上涨后,该部门每天的成品油消费总额大约为2万元,比上涨前增加近5000元,全年成品油的消费支出将达到730万元。成本支出过大,将难以按期归还银行贷款本息。

一是成品油的价格调整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成品油的价格调整,应针对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是建立成品油市场价格监测制度。适时监测成品油的价格变动情况,净化能源供需市场,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要充分考虑油价上涨对农业生产成本的冲刺。虽然目前农民的负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减轻,但由于农业生产产品的附加值低,收益率低,农民难以从农业生产中获得较高效益。因此,对农民应实行必要的油价补贴,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是高度关注进城农民工从事微利客运经营项目的油价补贴。要让进城农民享受到国家油价补贴优惠政策,能够从中得到实惠。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六

今年端午节(6月19日)当天,我县猪肉价格首次出现异常波动,猪肉市场价格由原来的12元/斤(精瘦肉,下同)上涨到15元/斤,涨幅25%,而且上涨后的价格一直维持至今。为了了解和掌握全县生猪和猪肉价格的动态,我们进行了市场调查。

我县生猪供应来源主要是农村散养户和少量小规模养殖户,约各占85%和15%,全县没有大型生猪养殖场,2006年全县生猪社会存栏量约20万头。今年以来,全县生猪社会存栏量以13%比例逐月下降,6月份全县生猪存栏量约6.2万头,比去年同期约16万头下降158%,从6月30日以来,县食品公司已累计从、等地组织调入生猪860头(当地收购价5.5—6元/斤),有效缓解生猪短缺现象,目前县屠宰厂屠宰的生猪本地猪仅占35%。由于生猪存栏下降,市场供应严重减少,全县生猪屠宰也急剧减少,6月份全县生猪屠宰量2742头,比去年同期6080头下降122%,其中县城日屠宰量20—25头,比正常日屠宰量55—65头下降约168%。自从去年上半年以来,我县猪肉价格维持在12元/斤水平,一直处于高价位状态,生猪收购价格是4.00—4.50元/斤左右,到今年端午节(6月19日)当天,县城农贸市场的猪肉价格由原来的12元/斤猛涨到15元/斤,增幅25%,生猪收购价格也由原来4.00—4.50元/斤涨到6.50—7.00元/斤,增幅约60%,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涨幅及价位。

1、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的.发生,致使生猪存栏量下降,市场供应货源短缺。今年来,全国一些省市相继出现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我县从5月份一些乡镇也出现了疫情,而且传染比较强,一量发生疫情相邻的村庄都受到影响,生猪死亡率达40%,有的甚至出现全庄生猪毁灭性死亡。这样,造成全县生猪存栏量急剧下降,市场供应出现短缺,收购价格快速上涨,生猪价格由原来的4.00—4.50元/斤涨到6.50—7.00元/斤,增幅约60%。

2、生猪外运加剧我县货源奇缺,生猪价格高位坚挺。由于县外生猪价格上涨时间比本县早,商贩通过收购贩运生猪获取利润,本来货源就少,加上贩运加剧了本县货源奇缺,市场供应紧张。

3、生猪饲养成本增加,群众饲养生猪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造成饲养量和存栏量少。由于饲养生猪的各种原料价格提价,如稻谷、玉米涨价,加上疫苗、兽药价格也有上浮,原来饲养生猪出栏每头可获利100元左右,现在每头仅获利40—50元,由于利润太低影响了农村散养户饲养生猪的积极性。

4、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生猪饲养量减少。我县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约有8.6万人,约占全县农村劳动力人数的55%,有的家庭夫妻两人都一起外出务工,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同时,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一些专业队,专业村(庄),如:专业建筑队、装修队,专业养蚕村、种蔗村等。外出务工的家庭没有人手和能力饲养生猪,搞建筑的早出晚归,没有时间喂养,同时,由于种蔗种桑的不断扩大,农村几乎再没有土地用于种植猪饲料了,因此,全县部分乡镇出现无猪、无牛现象。

1、猪肉价格上涨引起其他肉类价格的上涨。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引起牛肉、鱼禽蛋等其他肉类价格不同程度的上涨,如:牛肉从13元/斤升到14元/斤,生鸡从6元/斤升到8元/斤,生鸭从5元/斤升到6.5元/斤,草鱼从5.5元/斤升到7元/斤,莲鱼从2.5元/斤升到3元/斤,鸡蛋从4.3元/斤升到4.5元/斤。

2、猪肉价格上涨带动饮食食品价格的上涨。由于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了以其为原料、辅料的食品价格上涨,如:煮粉从2.5元/碗升到3元/碗,面包从0.4元/个升到0.5元/个,米粉从1元/斤升到1.2元/斤。

根据我县当前生猪饲养、存栏现状和生猪生产的特点,预计我县生猪货源仍将偏紧,猪肉现行价格将继续维持到年底前,到新花生油上市后,猪肉价格可能会出现小幅下降,但由于目前我县生猪市场在一定程度依靠外地调入才能缓解短缺的状况,加上生猪饲养期较长,因此,猪肉价格仍将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

1、加大生猪饲养规模。一方面利用生猪收购价格上涨时机,做好农村散养户的市场信息宣传,调动群众养猪积极性,另一方面,国家对规模较大的生猪养殖场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

2、认真组织市场供应。针对当前生猪存栏少、货源少,相关政府部门要肩负责任,想方设法调入生猪,保证市场供应,平抑市场价格。

3、加强市场监管。经贸、畜牧兽医、农业、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卫生监督、物价等相关政府部门要联合执法,各负其责,加强对生猪生产、经营、销售等各环节的监管。物价部门要做好猪肉等副食品价格的监测工作,完善价格波动应急预案,加强对市场价格趋势性、对策性分析,加强对集贸市场副食品价格的巡查,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价格动态。

4、强化生猪免疫。由于生猪各种疫情比较多,对生猪生产影响大,要降低生猪饲养的风险,必须强化对生猪的各种免疫。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七

价格是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合理的价格水平、良好的价格环境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反之,则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不少价格问题。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近年来,我国建立了以粮食储备、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为主的粮食生产保护制度,比较有效地稳定了粮食价格,保障了农民的种粮收益。但农产品保护范围偏小,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的保护制度尚未建立,农村市场价格波动比较频繁。据对湘西北澧县的调查,农民反映20__年上半年当地生猪市场低迷,农民养猪不仅无利可图,还要亏损。在新农村建设中整治村容村貌、进行道路硬化,增加了水泥、红砖、砂石等商品的需求,其价格不断上涨。据涔南乡曾家河村农民反映,20__年每50千克水泥价格上升了5元,每块红砖的价格由0.14元上涨到0.19元,有的地方价格上涨到0.25元仍买不到砖。农村工匠的工价也在迅速攀升,如涔南乡曾家河村泥水工工价由每天30元涨到了每天50-60元。受油价上涨的`影响,农村机械耕作费用上升,涔南乡曾家河村农民反映,目前当地每亩水田的机械耕作费上升到50至60元。

近两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农业生产面临多重市场风险的压力。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种植粮食的增收部分大多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因素冲抵了。20__年与20__年相比,澧县尿素价格平均上涨12.5,复混肥等上涨30,农药价格普遍上涨。澧县农民反映,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种一亩水稻早、晚二季的收入不到600元,农民来自种田的人均收入在900元左右。如果没有最低收购价格的支撑,撂荒现象还会出现。

调查反映,农民认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实行两免一补后,乱收费现象减少,其教育负担减轻了,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负担仍然偏高。对一般农民来说,子女考上大学不是喜而是忧。农民普遍反映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收费太高,子女考得上学校却读不起书。高等院校每年的学杂费都在5000-6000元左右,一些农民家庭全年收入都供不起一个大学生,因读书致贫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解决了部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但药品价格太高,检查项目繁多,同品种、同规格、同含量的药品价格医院比个体药店高出近30,有的品种甚至翻番。药价高使农民看一次病,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为数不少。

农民反映,一般农民无法测试农药真假,一些经营者便以次充好,甚至销售劣质农药,变相提价。

目前,很多县市至今没有建立起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农村价格管理只靠县市物价局唱“独角戏”、跳“独脚舞”,有的县市虽然建起了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在乡镇建立了价格监督站,在村聘请了义务价格监督员,但或者他们的待遇没落实,积极性难调动;或者职责不明确,工作难开展;或者队伍不培训,作用难发挥等问题,使不少县市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形同虚设,导致农民的价格举报找人受理难,价格矛盾找人调解难,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建设与当前新农村建设形势不相适应。

一是要加强对农村价格水平的调控,密切关注农村价格动向,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把握价格变动趋势,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高调控农村市场价格的能力。二是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建立健全农村价格监测预警机制,提高监测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努力减轻农民面临的价格风险。三是要把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调控农村市场价格的新路子,完善粮食等重要物资储备制度、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完善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体系,运用经济手段调节供求、扶持生产、稳定价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四是建立健全价格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农村价格管理体系,把握好价格调控的方向、时机、节奏和力度,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五是要努力稳定粮食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落实粮食直补政策,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建立保护农民种粮利益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管,稳定化肥、农药和种子等价格,防止价格暴涨增加农业生产成本。

一是完善农产品价格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及时督促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行明码标价,防止涉农价格(收费)单位和农产品经营企业或个人搞价格欺诈、价格同盟、压级压价。二是积极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投资实行减免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主动引导资金、技术流向农村,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三是深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改革,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取消对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的各种政策性补贴,放开化肥价格,将国家对生产企业的优惠和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四是深化教育收费改革,在对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费制”的同时,加强对中小学教材价格的监管,加大非义务教育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对高等教育培养成本进行审核,降低过高的学费标准,使农村贫困子女读得起书,上得起学。五是积极推进药品医疗价格的改革。根据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要求,完善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相配套的医药价格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农民承受能力的农村医药价格管理体系,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

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管,抓好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等公益服务性收费管理,遏制各种乱涨价、乱收费以及价格欺诈、价格垄断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二是要创新价格监管方式,变单一物价队伍检查为多方联合检查,提高检查威力,切实加大农村价格(收费)的监督检查力度。三是要加强价格举报工作,建立价格举报工作目标管理机制,完善价格举报处置体系。四是要着力建立农村价格监督网络,使价格监管职能向农村延伸,政府要落实农村价格监督网络的经费,保障其正常运转;聘请乡村价格监督员,落实其政治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五是要加强对涉农垄断行业的价格监管,强化成本约束,促进公平竞争,加大价格执法力度,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八

为增加同学们对食品价格的了解,促进食品安全的推广,2月15日,聊城大学社会体育部志愿者来到了聊城市龙苑社区举行了一次主题以“关注食品价格服务社区居民”为主题的关于食品价格的调研活动。

在向社区居委会说明了来意并获得允许后,志愿者们便投入到忙碌的宣传工作中来。为了吸引居民的注意,社体部志愿者们制作了有关食品安全内容的展板。活动一开始就有市民细心观看展板,志愿者们热情地向市民详细讲解展板内容并回答了市民的一些问题。随着活动的进行,人流量达到高峰,展板前围满了很多市民,志愿者们忙得不可开交。现场到处都是志愿者与市民交谈的场景,市民们对举办这样的活动表示肯定,大加赞赏。在社区居民对食品安全有了一定得认识后,现场便在志愿者的`组织下开展了的“有奖竞答”活动,居民们的情绪都十分高涨,通过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积极抢答,志愿者们随即给答对问题的居民颁发了本次活动的纪念品。11点半,宣传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结束后,居民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使他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注意健康合理饮食,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九

商品价格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做好价格监督检查工作,使市场保持合理的物价,是物价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近年来,临潼区从物价监督工作中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意见建议,做好新形势下基层价格监督检查工作。

一、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执法手段滞后。

一直以来,价格监督检查仍停留在翻翻账本、查查凭证、看看报表的老方法上,过分依赖人的自然智力,而对于医疗卫生、电力、电信等实行了“智能化办公”、“财务电算化”行业和部门的价格监督检查有时还不得不求助于第三方,这样一来,调查取证难以深入细致,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在一些案子的关键环节上难以取得重大的突破。另一方面,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还存在执法水平不高的问题。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还停留于表面,没有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研究,少数执法队员只满足于检查处罚了事,不注重经常性的价格监督,平时对被管理对象的价格行为很少过问,导致有些本可避免的价格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和纠正。

(二)职能交叉,相关执法部门互相扯皮。

由于现行的部门法律法规间不协调甚至互相矛盾,造成了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的`问题。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有依法行使价格监督检查和处理价格违法行为的职权,但一些部门由于涉及自身利益不予配合甚至经常干扰办理价格违法案件工作。

(三)“三难现象”制约检查。

1、检查难。

一是价格违法和乱收费行为的手段更加隐蔽。一些单位通过高科技手段和复杂的收费系统,采用各种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和逃避检查。比如一些超市等都有较为完备的收费系统软件,财务处理也采取了电算化,其交易记录、收费记录有的甚至可以更改,这样一来,价格监督检查取证和检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二是价格违法行为日趋隐蔽。随着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逐步深入和检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不法经营者千方百计出招来对付检查,设置种种障碍,加大了检查的难度。

2、处罚难。

一是抵制、拖延检查。虽然有些价格违法单位勉强接受了检查,但对检查出来的材料不予签字认定,或者采取拖延的办法来抗拒处罚,有的甚至通过寻找关系网给检查部门予以施压,以逃避处罚。二是干预价格处罚。目前价格执法的行政管理模式是块块管理,如果被检查单位是同级政府的其他部门、或是有价格行为的与当地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企事业单位,涉及单位常常从自身利益出发,违法设立各种收费项目来增收,给检查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往往从本单位利益考虑,对价格部门的处罚进行干预,造成价格执法不能依法行政,处罚困难。

3、收缴难。

一是很多被检查单位虽然承认了价格违法的错误事实,但在执行处罚收缴违法所得的时候,这些单位或以其经营亏损无力缴纳,或以单位经费困难等理由拖欠罚没款,以求最终能不了了之。收缴问题亦普遍困难。二是按照现行的价格法律,价格执法缺乏强硬手段,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由于法院执行周期长,还要支付执行费用,使得价格执法成本明显增大。

二、新形势下做好基层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价格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

建议要加大立法力度,进一步完善、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法律法规,理顺现行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与《价格法》相配套的各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或具体的实施意见,增加价格行政执法行之有效的行政措施,在立法上赋予价格主管部门在执法上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从根本上解决价格行政执法“三难”的问题。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将大幅度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也将逐步提高,水果也将在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广大市民水果消费,提高水果销量。

本次调查由我们班第二小组五个组员共同组成,调查内容涉及消费者对水果的认知程度、水果消费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项目。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杭州市选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收入层次、不同文化程度的近一百名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采取由调查人员直接面对面发放调查问卷、现场提问、现场填答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10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水果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食用不新鲜的水果,不仅不利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而消费者在消费时更关注产品质量,其他如营养、价格等因素也是消费者关注的因素。本小组最后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得出了一系列调查结果。

在100份有效问卷中,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下:按性别分:男性45人,占45%;女性55人,占55%。按年龄分:15岁以下6人,占6%;16-30岁65人,占65%;30岁以上29人,占29%。

(一)消费者对水果的认知度较高。

主要表现在:一是多数消费者经常食用各类水果。二是半数以上的消费者认为水果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品。三是消费者对水果的营养成分有一定的认识。这就说明消费者对水果有较高的认知度。

(二)各类水果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消费者对水果的消费基本以常见产品为主,在被问及“您认为哪种水果令您影像深刻?”时,24%的消费者选择香蕉,46%的消费者认为苹果、西瓜深受喜爱,还有30%的消费者则选择芒果、荔枝、柑橘等。这表明越常见的水果越能被消费者接受,在新鲜度、价格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而在当地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从全市范围来看,类似火龙果、樱桃、猕猴桃、枇杷等水果也是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三)超市和水果店是消费者选购水果的主要场所。

在对“您更乐意到哪里买水果?”的调查中,60%的消费者选择到超市购买水果,65%的消费者到水果店购买水果,这主要是一位超市和水果店环境好,水果种类比较多且全,选择余地大,进货渠道正规,水果质量能得到保证;消费者还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心情的变化、自己的喜好,随时决定选择其他种类的水果。32%的消费者选择在农贸市场购买水果,36%的消费者选择在路边摊购买水果,这主要是一些家庭主妇在买菜的同时顺带购买一些水果,或者在为了方便在下班回家路上,在路边摊上购买一些。

(四)水果的销售前景很看好。

在调查中,有70%的消费者会因为季节的转化而影响对水果的购买次数,69%的消费者明确表明水果的销售前景是一片光明。夏季天气炎热,水果成了家家户户的必备品,有83%的消费者会选择在夏季购买水果,但这并不是表示在其他三季不买任何水果,各个季节都有特色水果,而且现在科技发达,反季节水果已经见怪不怪了。随着消费者的经济水平的提高,水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备品。

(五)消费者购买水果的关心处各部相同。

新鲜度是消费者购买水果首先考虑的'因素,其次是价格和质量。在被问及“您在购买水果最担心的是什么?”有68%的消费者回答“担心水果是否新鲜”,49%的消费者回答“担心价格是否合理”41%的消费者回答“食用是否方便”33%的消费者则是担心食用水果是否可以美容、减肥;41%的消费者担心购买的水果是不是会有农药残留,还有一些消费者担心水果的包装不合格,或者在运输、销售中会被二次污染。水果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食用不新鲜的水果,不仅不利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而消费者在消费时更关注产品质量,其他如营养、价格等因素也是消费者关注的因素。

(六)便宜实惠的水果销路好。

在被问及“水果的价位?”51%的消费者认为应该是便宜实惠,适合学生,40%的消费者认为要合理适中,新鲜为宜。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对水果的需求量更大,水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利于身体健康。水果口感好、营养成分丰富,消费者易于接受。

(七)选购水果的方法。

给水果打蜡是国际上允许的保鲜方法,因为水果打蜡一般用食用蜡,合理打蜡对人体健康不会有太大影响。但一些不法商贩经常使用工业蜡给水果打蜡,其中含有的汞、铅可能通过果皮渗透进果肉。频繁食用打蜡水果,对人体人的身体会带来危害。

市民在购买水果是不要只看果品的外表,要从气味、颜色两方面挑选。另外,反季节水果尽量少买,价格便宜的本地水果不会打蜡,可多选购本地一些外表“朴实”的水果。

挑选水果一般采用:一闻,二看。三捏一捏。先闻有没有水果应该有的香味,也闻闻有没有其它的怪味。二看有没有发黑或者烂的地方。三捏一捏,就不用多说了。挑水果有一个秘诀,无论什么水果,在蒂的部位凹的越厉害就越甜。

我们知道水果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食品,必然会有人与人接触,这时,我们统计了被调查者每周用于购买水果的支出。

从比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不同的工作人群的购买程度都不一样,消费水平较高的相对于水果这一栏花费较多,在被问“您每周用于购买水果的支出?”46%的消费者回答每周水果消费在10-25元,29%的消费者回答每周的水果消费在50-100元,这可以看出:这一人群经济收入较好,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20%的消费者回答水果消费在10元以下,5%的消费者回答水果消费在100元以上,这类所占比例比较小。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十一

为了了解本市居民在水果市场的消费情况,特进行此次调查。调查时间2011年9月24日至25日。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的样本总数是200人。调查工作结束后,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与总结,调查报告如下:

了解消费者对水果的需求,喜欢程度和对未来水果市场发展的看法。将调查结果结合当前实际对水果市场做出相应调整,从而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和要求,实现扩大水果市场的目的。

样品类属情况:在有效样本中女性120人,占总比例60%;男性80人,占总比例40%。个人收入情况:500以下占总比例10%;500~1500占总比例10%;1500~3000占总比例70%;3000~4500占总比例5%;4500以上占总比例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本市总的消费偏低,商家在定价时要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情况慎重定价。

乐员芳(组长)程红萍龙芳宋春婷王芳魏伏花吴丽吴鹏吴小平谢明英。

东华理工北区,洪客隆,抚河,步步高,东华理工南区附近。

1.水果总类:苹果、枇杷、山竹、葡萄、榴莲、芒果、香蕉、荔枝、火龙果、柑橘。

2.喜欢的水果;。

3.喜欢水果的原因;。

4.购买水果时担心的问题;。

5.每周用于购买水果的支出;。

6.哪个季节购买水果更频繁;。

7.对水果的依赖程度;。

8.购买是水果最注重什么。

9.促销和广告对水果销售的影响。

10.水果以后的发展前景。

1.我们可以通过许多促销方式提高水果销售量,比如水果打折、会员卡、抽奖等。

2.大部分消费者还是愿意购买环保水果产品。

3.消费者对于新产品还是充满好奇,都会尝试购买。

4、季节也会影响消费者购买水果以及水果的销售量和价格。

5、通过此次对市场各类水果的调查,我们可以明确看到,水果消费市场的前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优越的。关键是我们要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不同的的消费者在不同的季节对水果的各类的产品有不同的需求,那么要去满足消费者的实际的需求。从调查数据显示来看,显然,苹果,香蕉的市场占有率相对其他水果品种较高,葡萄,芒果等类产品相对较低,但是还是同样很受消费者青睐。其他类水果,比如荔枝和柑橘所占比例各达10.266%和14.073%。

百分之四十。而当他们购买水果时,最注重的.还是质量第一,其次便是口味和价格。由此可以出五十至一百之间的消费者还是比较少的。

留问题。随着现代农业的高科技发展,农药残留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其次便是水果的不新鲜问题。

12.消费者在路边摊购买水果的比例是最大的,占百分之二十八。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十二

今年以来,受异常天气和供求关系的影响,我市蔬菜水果整体价格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根据调查组的数据,1月和2月的新鲜蔬菜价格分别上涨了13.8%和5.3%;3月份下降8.1%,4月份上升4.3%,1-4月份分别上升9.7%、5.8%、1.7%和4.3%。一些蔬菜和水果价格滞销,农民遭受严重损失,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一方面,城市居民正在遭受包括蔬菜价格在内的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一些蔬菜品种滞销,深受“蔬菜伤害农民。农民的困境没有得到相应的好处。在这方面,由收费管理部门、物价检查分局和监测中心组成的第三研究小组深入吴丽婷果蔬批发市场、石埠蔬菜基地、金陵香蕉基地、金头、官塘、水街和单村农贸市场,对流通中的蔬菜、水果价格及相关收费进行了研究,重点是农民“卖菜很难。和居民“买食物很贵。原因。值得注意的是,造成蔬菜价格波动的长期因素,除了天气异常和供求关系外,还包括流通环节成本高,亟待解决。

据市统计局统计,xx年1-3月蔬菜产量60.32万吨,同比增长6.55%;水果产量14.22万吨,同比增长14.21%。但由于年初长期低温多雨天气,主要果蔬产区上市时间整体推迟了一个月,满足了其他地方上市果蔬的时间。另外,去年北方菜园项目扩建的大棚蔬菜今年开始生产,使得南方和北方的部分蔬菜同时上市,菜市场供过于求。运往省外的当地季节性蔬菜,特别是青椒和甜瓜大幅减少,果蔬价格从5月份开始大幅下降。5月份,新鲜蔬菜价格下降8.0%,新鲜水果价格下降0.1%。到6月份,下降最为明显。据了解,仅这两个项目就推动6月份整体价格水平下降了约0.4个百分点。

据调查,全市果蔬流通通常要经过4-5个环节,发生的费用由批发和零售组成。批发成本主要包括从天头到市场的运输成本、摊位费、人工成本和批发利润;零售环节成本主要包括运输成本、展位费、销售损失、人工成本和零售利润。

(1)展位费。调查数据显示,市场摊费在蔬菜最终售价中所占比例不高,对蔬菜最终售价的影响相对有限。其中:。

1.零售市场的展位费对零售价格影响不大。比如官塘菜市场的蔬菜摊费是350元/月,每个摊每天卖50公斤青菜,平均每公斤青菜0.24元左右,占最终售价的10%左右;封飞菜市场蔬菜摊收费130-450元/月,每摊每天销售150公斤青菜,平均每公斤青菜0.03-0.1元左右,约占最终零售价的4%;单村食品市场的水果摊位价格为1000元/月,每个摊位每天出售50公斤水果,平均每公斤苹果0.66元,约占最终零售价的7%。

2.批发市场的摊位费对市场的最终售价影响不大。据了解,吴丽婷批发市场的新鲜蔬菜摊位费为每月1800元,每月销售900吨新鲜蔬菜。平均每公斤新鲜蔬菜0.002元左右,占最终零售价的0.07%;水果摊费用每月4500元,每月销售新鲜水果900吨,平均每公斤新鲜水果0.005元左右,占最终零售价的0.05%。

(二)人工成本显著增加。据了解,xx的人工成本比xx增加了88%。比如农民工工资从去年的每天60元涨到今年的80-120元;按计件工资计算,去年每车人工成本(装28吨大白菜)为1000元,而今年每车人工成本(装20吨大白菜)为2200元,每公斤新鲜蔬菜平均人工成本从去年的0.08元增加到今年的0.15元,增幅为88%,占大白菜最终零售价格的5%。

(3)包装材料成本大幅增加。每个泡沫盒价格7元,冰瓶成本1.7元/盒(一个泡沫盒需要2个冰瓶),封口胶成本0.6元/盒,内膜袋(或废报纸)成本0.4元。所以每个包装箱的成本是9.7元,每个包装箱的重量是18公斤。每公斤大白菜的包装材料平均成本为0.54元,占最终零售价的20%,比去年的0.41元高出32%。

(4)运输成本大幅增加。运输成本的增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最近的高油价,加上对公路上车辆非法超载的严格控制,导致供应商运输蔬菜的盈利能力下降。&lsquo不要超载或赚钱。是蔬菜运销行业的潜规则,运输成本上升导致蔬菜在产地外运不畅。近年来,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比如从昆明采购一卡车大白菜,xx每吨运费220-230元,xx运费高达280元/吨,比流通成本高25%左右。不断上涨的燃料成本是导致流通环节成本高的重要因素。

(五)损失较大。价格随时变化。在零售中,零售商应清洁、选择和去除杂质和劣质蔬菜。一些精选的劣质蔬菜应该亏本出售,甚至直接倾倒。另外,会砍价的顾客购买的蔬菜价格会更低。供应量少的品种,市场价格高;供应多的品种市场价格会低一些。蔬菜质量好,选出来的优质蔬菜价格就高;质量越低,价格越低。蔬菜的售价每天都在变化。况且蔬菜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商品,当天卖不出去,保存不好会腐烂变质。新鲜蔬菜价格上午高下午低,比上午平均高10%-20%左右。销售损失主要体现在零售方面。一般情况下,绿叶蔬菜的损失相对较大(最终售价的20%左右),而非绿叶蔬菜的损失相对较小(最终售价的10%左右)。然而,调查结果显示,零售中绿叶蔬菜的损失约占最终售价的30%。非绿叶蔬菜在零售中的销售损失约占最终售价的20%,这主要是由于整盒果蔬中存在掺假和人为加重包装箱的现象。这些非正常损失会对蔬菜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从外地进口的瓜果品种仍然有人工重包装箱,这些异常损耗会对水果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零售商批发一箱苹果,价格35公斤,纸箱重7公斤左右,实际损耗3-4公斤左右。两件物品总重量约10公斤,占整箱苹果重量的30%,占整个流通成本的50%。

(6)零售利润不高。据我们调查,蔬菜零售商的利润基本维持在每公斤0.4-0.6元。按每天销售100公斤蔬菜计算,每天销售利润50元,月收入1500元左右,基本相当于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一)流通成本对蔬菜的最终售价有很大影响。从田头到餐桌,批发零售环节的涨价对果蔬的最终售价影响很大。从四个品种的调查来看,基本上都超过了市场购买价格,占最终零售价的50%以上,尤其是苹果,由于异常亏损,占最终零售价的72%。

(二)零售成本占蔬菜最终售价的比例高于批发成本。调查结果显示,芥菜、白菜和苹果的流通环节分别占蔬菜最终售价的73%、50%和75.3%,批发环节分别占27%、50%和24.7%。

(3)不同市场的展位费对果蔬价格的影响不同。从调查的几个市场的展位费来看,标准差别不大。比如官塘菜市场的蔬菜摊费用是350元/摊&middot6月份,封飞菜市场的蔬菜摊费用为130-450元/摊&中等;但由于两个菜市场的蔬菜日销量不同,每公斤的平均摊费也不同。例如,官塘菜市场每天出售大约50公斤新鲜蔬菜,而封飞菜市场可以出售150公斤新鲜蔬菜。因此,两个市场共享的每公斤新鲜蔬菜的平均摊位费分别为0.24元和0.1元。

基于以上因素,我们认为蔬菜、水果和蔬菜必须经过从田地到消费者餐桌的许多环节。油价上涨、劳动力上涨等因素增加了流通成本,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产地蔬菜价格下跌对终端市场的传导范围。

(1)流通环节过多。蔬菜的配送环节很多,每个环节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增加相应的成本,导致蔬菜价格更高。

据我们所知,蔬菜、水果和蔬菜必须从田地传到餐桌“种植者-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以此类推,每个流通环节都要加价0.2-0.4元/500g左右,所以很容易出现零售价高,实地进货价低的情况,比如0.4元,大白菜在哪里生产,零售市场却卖到1.5元。

“我国农产品流通成本较高,是国外的2~3倍。”

(2)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网点较少,只有3家有一定规模的网点,销量小,辐射度低,规模小;销售网点少,市场竞争力弱。销售网点少,竞争不足,批发零售差率高。我们城市只有6家便利店。

(3)实现农资超市对接存在一定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蔬菜基地仍以分散农户为主,难以满足超市的大需求和多品种需求;二是农民无法提供相关资质证明和增值税发票;第三,农民没有农业超级对接的相关知识。各大超市都在积极探索养殖和超对接的对接模式,但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

(4)生产的盲目性增加了菜农面临的市场风险。菜农种什么,种多少,完全取决于菜市场价格的变化和以往的种植经验。但由于蔬菜的生长有一定的时效性,现在有些蔬菜价格高,在收割蔬菜时没必要保持高价。价格下跌,菜农就亏了。因为我市基本没有大规模集约化的蔬菜生产种植基地,菜农基本都是以户为单位种植蔬菜,规模小,品种单一,同一区域种植的蔬菜品种趋同。另外,市场信息不通畅,菜农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小,蔬菜价格波动小,会造成巨大损失。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缓解部分地区蔬菜市场的供需矛盾,帮助解决蔬菜问题“难卖”和&other昂贵的蔬菜伤人。问题,以维持市场的平稳运行。

(一)进一步创新流通模式,完善市场流通体系,降低流通成本。

一是在各大农贸市场开辟蔬菜直销区,对菜农在市场上的直销区采取免收摊位费的方式,鼓励蔬菜协会和菜农进城直接卖菜,减少蔬菜流通环节,降低运营成本,稳定市场蔬菜价格。

二是建设公益性批发零售市场。政府加大了对市场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城乡农贸市场建设。

三是抓好生鲜蔬菜供应主渠道建设,选择市内几家大型超市或生鲜市场,让这些市场发挥主渠道作用,低价出售生鲜蔬菜,吸引消费者购买,推低农贸市场价格。

四是推进农民合作社建设,改善种植现状;组织程度”。例如“农民-经纪人-超市”基于的农业超对接模式。由于我市蔬菜生产缺乏合作社等指导单位,大量分散经营,蔬菜种植面积无法统计,市场无法与一些大型商场、超市连接。一户分散经营不能满足大流通的要求,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民参加合作社,采取“社交场对接”“农业超级对接”通过其他方式将一个群体抱进市场,不仅可以剥离中间菜商剥削的环节,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利润空间,造福人民。目前,在我市四塘、五塘一带;农民-经纪人-超市”农民经纪人与李克龙超市签订了蔬菜购销合同,直接下了蔬菜种植订单。农产品生产中的价格风险转移到超市。

五是有计划地打造一个服务社区便利的蔬菜副食品直销点,由一流批发商直接配送,成立“早市”或者夜市”管理蔬菜。由政府组织货源,在有条件(可提供蔬菜交易场所)的社区、物业区域设立蔬菜直销摊位,每天早晚指定时间,组织社区无业人员和低保人员安排摊位,参与蔬菜经营活动。对各种费用给予最大折扣。这不仅可以解决部分失业和低收入工人的就业问题,还可以让广大市民买到物美价廉的蔬菜。

(二)建立透明的农副产品价格信息机制。不同农贸市场的新鲜蔬菜价格有所不同。因此,通过在主要媒体和公众密集的地方公布新鲜蔬菜的批发价格和不同市场的零售价格,可以增强价格信息的透明度,鼓励经营者合理定价。同时,消费者可以掌握价格的主动权,主动与运营商讨价还价。

(三)尽快建立价格调节基金。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主要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通过补贴降低菜农种植和运输成本,补贴困难群体的动态价格,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基金稳定市场、稳定价格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不发生较大波动。

(四)加强对农贸市场和超市收费的监管。一是清理农贸市场和超市行政性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二是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市场租赁设施收费,降低运营商运营成本。由政府投资建设、国有产权和国有流通企业所有的农贸市场摊位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管理。未纳入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管理的其他农贸市场摊点收费,实行备案管理,并公布摊点收费标准。

(五)进一步完善和实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全市所有收费公路(包括收费独立桥梁和隧道)均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范围,对合法装载和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新纳入新鲜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上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应按规定开放。绿色通道”特殊交叉,设置“绿色通道”引导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快速优先通行的特殊标志,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高效流畅。

(六)加强市场监管,做好信息引导。要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测,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变化,防止市场大幅波动。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广泛运用新闻媒体和现代科技手段,及时将国内外农产品产销形势和价格变化传递给广大生产者和经营者,通过信息引导服务,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科学预测市场,准确调整养殖结构,避免因信息滞后而盲目扩大生产,造成农产品价格下跌和销售困难。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十三

**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破题起步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新路子。然而,“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作为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仍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如何运用价格调节功能,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就是必须关注重视和切实解决的课题。

一、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价格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农产品价格偏低和优化环境、减轻负担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主要表现在:

农产品价格方面。起,国家虽然建立了以粮食储备,早、晚稻最低收购价的政策,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机制,较为有效地稳定了粮价,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但这种价格保护政策凸现出品种少、范围小的状况,而油料、生猪等大宗农产品却没有价格保护措施。就是粮价的保护政策,也往往由于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的.连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给予的优惠。其他经济作物,如石城烤烟种植成本不断提高,烤烟收购价只对下低等级微调,调价部分不及抵销成本增加,烟农的增收令人担忧;再则桑蚕鲜茧收购价,我省去年以来不提反降,极大地挫伤桑农的生产积极性。就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因“三清三改”整治村容村貌的需要,农民自采自用的砂石,一些地方也出现强行阻挠,或收取费用,甚至哄抬物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资能力和积极性。

涉农收费方面。突出反映在“收费多、负担重”;“上学贵、看病难”;“信息差、监管少”。一是经过治理整顿、农村税费改革后,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农民负担有了明显下降。但仍存在一些行政事业性收费被合法予以保留,如计生收费中的一胎生育证、二胎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林业建设保护费、农田作业机械监理费及各种“许可证”工本费。二是农村教育收费的一些项目设计不科学,留有缺口,譬如“杂费”,把名为自愿的众多服务性收费混杂其中,使“一费制”有名无实;非义务教育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和高等院校收费远远超过农民可承受的能力。农村医疗条件差、药品贵、看病难,如遇大病、急病,不仅医疗费用昂贵,还要付出一大笔车费、旅费,因病致贫或因贫返贫的情况比较严重。三是尽管信息化网络不断扩大发展,广播、电视、电脑纷纷进入农村。但农村必竟广阔天地、农民的家庭条件、居住位置、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千差万别,用得上、买得起的必竟不多,不少农民还是靠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传递有限的信息。尤其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价格变化,农产品供求状况,经济预测分析等更是信息不灵。另外,农村价格监管相对薄弱,尤其是边远山区更是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价格对策。

1、深化涉农价格改革。一是加大对以化肥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改革力度。目前,放开化肥价格,将国家对化肥厂家的优惠和补贴改为对农民直补的呼声颇高。这项举措如不能有效调控生产企业的定价机制,必然引起化肥价格的节节攀高,农民获得仅有的补贴也就难以抵销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鉴于现状,不如实行“专项储备、银行贷款、政府贴息、限价销售”的模式,即指定一家有实力、有信誉的农资销售公司承担储备任务,储备资金由企业申请贷款解决,利息和仓储及运杂费用由政府价格调节基金解决,按“一县一价”、限价销售化肥。这种“淡储旺供”的改革措施,可以有效遏制化肥的不断上涨。二是完善种子、农药的定价机制,对现行名为差率控制、实为放任自流的作价办法进行改革。应将种子、农药价格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范畴,严格执行差率、定额控制,按进价加规定差率制定批发、零售价格。三是合理制定农业用水、用电价格。对农业用水要根据实际情况由目前的按田亩收费向计量收费改革,积极推广基本水费加计量水费相结合的收费制度。农业生产排灌及农村自来水用电、农民生活照明用电,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电价,价外不得加收任何费用。四是深化粮食收购价格改革,拉开现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的等级差价。目前早、中、晚籼稻的等级差价均为每50公斤2元,不利于优质稻的生产,也不符合优质优价的科学定价原则。应以现行三等品稻谷的最低收购价为基准,品质优的一、二等品,按几何级数递增确定等级差价,低于三等品的按现行等级差执行。如早籼稻(三等)现行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70元,二等应为74元(等级差价4元)、一等应为78元(等级差8元),四等以上则维持现行2元的等级差价。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十四

摘要:我国是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猪肉价格周期波动给我国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不稳定因素。文章首先从成本、需求和供给几个方面对猪肉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提高生产效率、形成规模生产和加强政策手段应用这三个方面给出具体建议。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我国猪肉产量达到5493万吨,占到全世界猪肉总产量的51%。在国内,猪肉消费也占居民肉类消费量的大头,20在猪肉产量下降的情况下,猪肉消费仍然占比高达64.9%。猪肉价格的波动对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都会产生显著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计显示,猪肉价格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权重值为2.88%。3月份cpi同比上涨2.3%,其中仅猪肉价格上涨因素一项就拉高了0.64个百分点。但是,由于供需关系、饲料成本、疾病、政策和消费习惯等因素交错影响,导致我国猪肉价格存在长期波动现象,有时波动幅度达到100%。由于国内猪肉生产产业链长,涉及就业人口多,猪肉长期大幅波动一方面不利于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会影响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给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影响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最后对抑制猪肉价格波动幅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猪肉生产成本主要由仔猪、饲料、医疗、人工和经营等几大类。采购或者自养仔猪成本占整个生猪生产成本的30%左右,仔猪价格同时受仔猪料价格、母猪存栏量、疾病和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其中供求关系是影响仔猪价格的重要因素,当市场行情较好时,仔猪价格会有较大幅度提高,会进一步推高猪肉价格。饲料成本占出栏生猪总成本的大约60%,是影响猪肉价格的重要因素。而饲料的主要成分为玉米和豆粕受气候影响较大,自然条件适合玉米、大豆的生长,产量增加,价格降低,反之则会价格升高。饲料价格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当生猪存栏量较低时,对饲料的需求会降低,从而会抑制饲料价格。但是,由于猪肉供应满足不了需求,会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等到生猪存栏量升高以后,饲料价格会升高,但是猪肉价格反而会降低。医疗、人工和经营成本虽然也影响猪肉价格,但是总体变化不大,对猪肉价格的周期波动贡献较小。

供求关系是影响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生猪生产属于供给侧。疾病是影响生猪产量的重要诱因。以来,我国猪肉消费量平均以年均1.2%的速度在增长,需求持续保持旺盛,养殖户饲养意愿肯定应该持续增高。但是,由于疾病会导致在某个时间段内生猪生产量减少。比如四川爆发猪链球菌病,我国南方相继爆发高热病,2010年冬季到春季我国多个省取发生流行性猪腹泻,导致母猪、仔猪和生猪存栏量减少,直接导致生猪产量大幅降低,从而推高猪肉价格。政策因素影响生猪产量。因生猪养殖业不仅影响广大消费者生活,而且涉及整个产业链的就业问题,政府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出手补贴是情理之中的事。比如,和国家分别发放20.02亿元和28.92亿元生猪养殖补贴,国家又给规模养殖企业发放了专项补助,直接推动了生猪产量,导致供应量增加。但是有些政策又会降低生猪产量。比如,随着年新环保法的`实施,养猪业环保监管愈加严格,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地区大量设立禁养区和限养区,导致生猪存栏量大幅降低。比如,重庆涪陵区生猪养殖户由于猪场被拆,退出养殖产业的近50%,浙江部分地区退出的养殖户业达到30%。该政策推动2015年底至20上半年猪肉价格迅速上涨。人为主动调整生猪产量。养殖户根据市场情况或是恐慌心理主动调整生产计划。在猪肉价格高时,养殖户会增加生猪存栏量,而当市场需求减少猪肉价格增加时,养殖户则会主动减少生猪存栏量。由于我国规模化养殖比例还比较底,大量中小养殖户对市场的判断不全面不准确,导致生产计划短期效应明显,影响猪肉供应量的稳定。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对猪肉的需求持续稳定增加。但是由于消费习惯和食品安全问题会引起猪肉需求量的短时变化。首先是消费的季节性波动。由于民间习俗每年春节前,会出现消费高峰,居民大量采购猪肉制成腌制品进行储存。春节期间家庭聚会多,宴请多,也会大大增加猪肉需求量。但是春节过后会出现需求的明显减少。此外,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等突发性事件也会短时大幅度影响对猪肉的需求。比如20双汇瘦肉精事件和20发生的黄浦江死猪事件,导致人民对猪肉安全产生疑虑,相关数据显示,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了0.6%,猪肉价格下降了3.7%。公共安全事件也会显著影响猪肉消费需求,非典疫情导致社会活动明显减少,市场活跃度大幅降低,猪肉需求量也相应急剧下降。

综上所述,影响猪肉价格的因素多,彼此之间有的完全独立,有的又有较高的关联度;有的正相关,有的负相关;有的直接影响猪肉价格,有的有一定的滞后;在每一次猪肉价格升降过程中有的作用大,有的作用小。因此,每次出现大幅猪肉价格波动后再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往往难以达到目的,有时反而起反作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采取措施提高生猪养殖效率。

生猪生产成本是影响猪肉价格的根本因素,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户的利润空间,扩大了成本与售价之间的缓冲带,减少猪肉价格波动频次和幅度。目前我国生猪生产效率较发达国家还较低。据测算,我国生猪养殖成本约为每公斤12元,而美国则约为8元。造成我国生猪生产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有饲料成本高,饲料转化率低和仔猪繁殖成本高等原因。前面分析表明饲料成本占猪肉成本的六成以上,目前美国玉米每斤0.97元,比国内低0.3元,饲料成本比国内低30%。另外,统计显示美国肥猪饲料转化率早已达到1.91:1,远低于我国的3:1,国内猪肉成本又提高了33%。同时,我国仔猪繁殖成本也较高。在我国每头母猪能提供的仔猪数仅为13.7头,远低于发达国家20头至25头的水平。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科技水平低。国内应该大力发展生猪育种水平,研究生长周期短、饲料转换效率高的新品种,同时提高养殖场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减少浪费,提高猪肉产出率。

(二)深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规模化养殖比例,促进消费升级。

很多平抑猪肉价格的政策措施在西方发达国家有效,但在我国却难以发挥作用。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生猪养殖业以散户养殖为主,参与调控的意愿和能力不足。到2015年我国年生猪出栏量在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比例仅为45%,其中10000头以上的比例不到10%。广大饲养散户没有超前规划意识,生猪生产随行就市,价格涨了就扩大生产,价格低了就恐慌性减少生猪存栏量。这种生产模式一方面导致养殖户本身利益难以得到保障,有时甚至加剧市场恐慌,推动价格波动。没有规模化养殖,生猪生产效率就难以提高。我国猪肉消费占到世界的50%,但是至今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猪肉期货市场,养殖规模过小,养殖户过于分散是其中重要原因。此外,分散养殖对应的是分散屠宰和销售,对市场波动过于敏感。据统计,从20以来,我国猪肉消费量持续稳定增长,猪肉年平均供应量也基本满足需求。但是这十几年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发生了四个周期,波动幅度最高达到100%。第三,规模化养殖有利于猪肉产品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高品质猪肉需求逐年增加。但是目前我国猪肉仍然以鲜肉为主,肉制品产量只占全部生肉上市量的15%,而发达国家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50%。通过提高猪肉深加工不仅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调节猪肉供给,还可以促进整个产业抵御上下游价格波动。我国应该采取措施推动规模化养殖,鼓励企业采取兼并重组方式形成规模,也可推动企业将地区分散的养殖户通过合作方式形成集体养殖,统一指导,统一收购,确保养殖规模和供应量的稳定。

(三)合理运用政策手段引导生猪生产和抑制价格波动。

完全市场行为必然导致价格波动,我们应该合理运用政策手段来有效抑制价格波动。首先,应该建立良好的动态猪肉储备。目前国内也有猪肉储备制度,但是,由于我国猪肉消费量巨大,靠政府通过采购储备量有限,难以实现平抑肉价。应该通过深加工方式适度增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链条,让猪肉在生产流通中实现几天甚至几个月的储备,避免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直接强传导。其次,尽快建立国内猪肉期货市场,推动国内猪肉市场有序发展,让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直接交流互动,形成稳定明确的生产预期,维护市场稳定。第三,通过环保、免疫检验等政策手段,适度提高猪肉生产门槛,促使中小养殖户转型升级,推动规模化生产,提高生猪生产抗风险能力,从供给侧维护价格稳定。第四,推动生猪生产和饲料生产的联合互动,稳定饲料主原料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生产,平抑两者之间的价格博弈,减少由于饲料成本引起的猪肉价格波动。第五,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高产、抗病的新仔猪品种,提高生猪生产的饲料转换效率,全面降低猪肉生产成本。猪肉价格波动是一个由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经济过程,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作为市场主体的养殖企业一方面要做好市场预测,科学制定生产计划,避免风险。另一方面要加大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政府部门应该帮助建立有效的市场调节手段和机制,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来抑制猪肉价格波动。

参考文献:。

[1]潘方卉,刘丽丽,庞金波.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特征与成因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1)。

[2]李宝仁,姚熙嘉.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

[3]罗如意,方热军.浅谈中国养猪业现状及提高养殖效率的方法[j].湖南畜牧兽医,2014(5)。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十五

受国际、国内市场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扬和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今年7月,xx县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压力较上月有所缓解。xx县列入国家商务部监测目录的主要生活必需品共13种(鸡、鸡蛋、牛奶、调和油、菜籽油、花生油、精瘦肉、五花肉、大米、面粉、食盐、食糖、豆油),7月环比:4种商品价格上涨,占30.77%,涨幅控制在10%以内;0种商品价格下跌;9种商品价格持平,占69.23%。

一、市场供应情况。

(一)生猪(猪肉)。

今年前1--7月生猪收购价格持续走高。3月份在6.90元/斤至7.20元/斤区间波动后,到5月中旬逐步走高,6月份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8.80元/斤,7月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0元/斤,与去年同期4.50元/斤相比,上涨222.22%。猪源主要来自重庆、广安、武胜及本地。

随着生猪收购价格的一路走高,猪肉价格涨幅较大,7月底,精瘦肉、五花肉全县平均价格分别为15.75元/斤、13.03元/斤,环比分别上涨2.61%、0.89%;与去年12月相比分别上涨18.87%、18.87%。

(二)粮油。

今年在受国家再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市场供求等诸多因素影响下,xx县粮食价格涨势较快。7月与上月相比粮食价格起伏较小,大米(小包装)、面粉(小包装)价格分别为2.45元/斤、2.15元/斤,大米(小包装)环比上涨0.62%,面粉(小包装)环比下降1.15%;与去年12月相比,大米(小包装)价格持平,面粉(小包装)回落5.7%。

食用油价格小幅上涨,7月底,调和油、菜籽油、花生油价格分别为6.765元/斤、6.155元/斤、11.2元/斤,调和油环比回落0.88%,菜籽油、花生油环比分别上涨2.84%、0.58%;与去年12月相比分别上涨7.47%、6.67%、2.75%。

(三)禽蛋。

7月底,鸡(白条)零售价格为6.625元/斤,鸡蛋价格由于季节产蛋量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上涨,零售价格为5.35元/斤,环比分别上涨1.92%、5.21%,与去年12月相比分别上涨2.32%、17.2%。

(四)蔬菜。

受露地蔬菜种植面积减少和对外地调入蔬菜的依赖程度因素影响,以监测的圆白菜、西红柿、青椒、土豆、窝笋、白萝卜、四季豆、茄子、南瓜、芹菜等10种主要蔬菜价格与6月份相比,8涨2降,下降的'品种主要为叶类地方菜;与去年同期相比,9升1降,土豆上涨幅度最大,涨幅66.67%,圆白菜下降幅度为3.65%。

二、原因分析。

就xx县来讲,本轮物价上涨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等价格上涨也带来了输入性通胀压力。xx县是面粉、小杂粮、蔬菜等农副产品的输入城市,大部分靠外采供应,价格的变动会随产区的价格变动而波动。因此,影响xx县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际上的影响。货币发行过量,国外货币的流动性和国际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另外历史以来xx县城消费价格水平一直高于比邻县市的长期积累,自给份额不足,消费需求旺盛,难免xx县价格总水平仍在较高价位运行。

二是xx县是一个主要食品输入型城市。粮油等主要农副产品大部分依靠外地调入。xx县虽是粮食主产区,但也是粮食的主销区,受收购价格上涨的影响,推动xx县农副产品价格逐步走高。农资价格上涨,种植成本明显增加,生产加工和运输成本的上升,都导致粮食等农副产品的价格上涨。食用油受国内大豆减产和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波动的影响。xx县肉、禽、蛋等自给能力不足。食用油价格目前完全由供应商主导价格,这对xx县价格总水平调控形成有一定压力。

三是成本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我国在现代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快速向城市流动,农村的生产资源相对减少,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xx县也不例外。实行节能减排,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也相应增加生产成本。这些因素表明农副产品价格是一个较为长期上涨的过程。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十六

从知道要做这个专题研讨开始,我们一直在犹豫选择哪个行业进行调研比较合适,苦思冥想很长一段时间,但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天气日渐炎热,每日的最高气温已经逼近40℃,同学们对瓜果冷饮等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在一次我们小组成员在学生活动中心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进行完日常的讨论之后大家都有些口干舌燥,便到了学活下层广场的超市水果店中一人购买了一盒水果。看着那些玲琅满目的水果,我们突然间意识到,水果店的物流研究调查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2.1水果店的选择。

水果店的选择也有很多:学校后勤集团管理的水果店、学校内个人自营的水果店、学校附近的水果店等等。

学校里面有很多水果店,但大部分都是学校内部后勤集团在管理,很有可能是统一订货、送货、定价,并且销售人员可能并不清楚具体过程,即使去咨询也可能得不到我们想要的信息,而校外的水果店应该也不会将私密的营业信息透露给我们,所以我们便将目光转向了校内个体私营的水果店。

而又因为烛光超市的水果店虽然还是私营但是从可以刷卡这一点就能看出它很有可能已经归属于后勤集团管理,而19号楼楼下不久前开了一家水果店,我们经常去那买水果,阿姨人也很好,所以经过重重选择之后我们选择了19号宿舍楼下的水果店。

2.2调查内容。

调查方法:我们提问回阿姨答的形式调查人:黄皓钰、宁怡璇、田烨调查分工:调查前小组讨论,总结出想问的问题,在调查过程中随时提出新问题,不足之处作补充。调查具体问题:

1q:多久进货一次?

a:每天早晨5点出发去进货。4q:进货的方式?

a:自己骑人力车去进货。5q:从哪进货?

a:如果水果还好着的话就第二天接着卖,坏了的话就直接扔掉。7q:都进哪些水果?

a:每次进的一箱水果卖得剩的不多再进下一批。9q:怎么定价?

a:随着金五星市场的价格起伏而变动,最近有上涨趋势。10q:跟在家属区经营方式有什么不同?(阿姨以前在家属区卖水果)。

a:按年租的平均下来一个月3000元左右。13q:一天营业额是多少?

a:与学校后勤部门沟通存在问题,但是一直想安,因为很多学生来买水果的时候不知道不能刷卡就没有带钱,虽然事后会送过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其他的水果店方便,影响了一定的收入(目前阿姨还在和学校后勤交涉中)。

2.3对比分析。

在与阿姨的交谈后我们也了解并深入调查了水果批发市场水果的经营状况:水果贩运大户一般派人到产地收购,而且一般都是收好水果,再用自己的车或租用闲散车辆,运往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批发市场。这样,水果运销大户,便把果农生产的水果从收购到运输到批发,从产地到销地都联系了起来。近年来,由于铁路经营机制不灵活,越来越不适应水果这种鲜活产品的销售,水果运输越来越以汽车运输为主了。批发市场内的交易,目前还是以自由交易为主,运销大户将卡车开进批发市场内,主要批发给超市、个体果贩。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再到超市或果贩处购买。也有部分消费者直接在批发市场内以批发价购买水果。水果的成交价,也就在批发市场的交易中通过协商决定,价格时刻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金五星批发市场的水果的大致流向是附近的居民、来金五星买东西的人、还有就是北下关街道办附近的大大小小水果摊。应季水果他们都是直接从果农手中购得,而反季水果(如现在是夏季)大都是冬季时购买大量储存在冷库里,在夏天的时候再拿出来销售。

阿姨告诉我们,金五星的水果批发商们相对于她这样的个体经营业主的优势是不需要缴纳高额店租,他们只需要缴纳部分赋税就够了。但是缺点是他们使用的是敞篷的摊位,没那么自由,也会更累一些。

交大校内的水果店相对于金五星的水果摊来说,品种可能会少一些,购进的量也会少得多,因为金五星的水果市场是面向整个街道办的居民的,而19号楼下的水果店只是面向19号楼附近的宿舍楼和一些家属区部分居民的。

3.1水果店物流成本。

平均采购成本=采购人员费用/采购数量。

·包装与流通加工成本:包装费用,包装一般由批发商提供,但成本应该都算在了水果价格中。

·运输成本:从采购地运至水果店的成本,包括人员工资费用,车辆折旧费及燃油费等。

·装卸搬运成本:装卸搬运的人工费及工具折旧费。·仓储成本:冷库存储成本。

·管理成本:门面租金,水电费,员工工资等。

水果与其他的商品不同,它具有鲜活性和易损性,对包装、运输、装卸以及物流时间和距离都具有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水果供应模式已经有了很大改进,水果物流的各个环节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果物流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相关数据明,我国水果在摘采、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有高达25%~30%的损失率,这其中,分选、运输、批发和配送等环节占到主要的部分。据有关部门保守的估计,果蔬采后的腐烂损耗,几乎可以满足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此外,国外水果经过采后贮藏加工,增值比例为1:3.8,而我国还处于1:1.8的水平,从物流中流通加工的角度看,通过采用新的工业技术,加工需求量还有很大潜力。因此,物流供应链模式在水果的整个销售环节中至关重要。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果的需求除了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对水果种类,新鲜程度以及价格的要求也不断上升。在当前的水果供应模式下,供应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水果的物流成本差异大,而水果的物流成本又将由消费者承担,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水果供应流程的改造,物流方式的革新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3.3存在问题及优化方案。

销售出的水果运输由零售商负责,批发商不负责配送。

在我们调查的水果市场中,所有的水果运送都由前来购买的零售商负责,批发商不负责水果的配送。如果采用批发商配送的方式,将可以缩短整个配送总过程中的路程,降低配送成本。另外,在批发商配送中,从原产地采购来的水果可以不用进入仓库,直接进入配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多次装卸搬运的费用和冷储的费用,缩短了水果的流通时间,提高了水果的新鲜度,有效的节约水果的物流成本。

水果店储存成本较高,烂水果增加成本。规模小的水果店每次进货少,够一天售出量,但只是每次各进一箱有的卖不出去在高温的夏天容易腐烂,造成浪费,有的很快卖完应该多进货,这种进货的量是水果店主需要把握的。应根据几天内各种类水果销售量预估进货量,天气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例如西瓜在酷热的天气销量增加应多进货。尽量做到供需平衡,避免存货太多,占用冰柜增加成本。

3.4总结与收获。

通过这次对水果店的调研,我们对水果的流通有了深刻的了解,虽然由于时间,资金,人员等条件限制,这次的调研会有不全面或不准确的地方,但在实践中我们的小组成员培养了团队意识,巩固了专业知识,均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虽然与发达国家的水果供应链相比,我国的水果供应还处在比较简单原始的状态。果品供应信息共享不够,行业协会在供应链中的参与太少,水果的流通加工程度不高,附加价值低,这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解决。如果能够处理好这些问题,我国水果行业的发展将不再落后于发达国家,而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更新鲜更优质的水果。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十七

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2.1%;食品价格上涨7.9%,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上涨2.6%,服务价格上涨0.2%。1—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3%。209月份,畜肉类价格上涨22.6%,影响cpi上涨约1.39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5.5%,影响cpi上涨约1.00个百分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产量近5年一直稳居全球首位。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并且每年都会有更多人参与到生猪规模化养殖工作中。但是在生猪规模化养殖中不可避免会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疾病对生猪规模化养殖造成的影响,生猪规模化养殖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等。养殖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更强,在生猪规模化养殖中,可以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在未来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规模将会逐渐扩大,同时养殖技术也会得到不断提升。

下半年,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明显提高,三元猪留种现象越来越多,部分区域生猪产能开始回升;企业集团抓住机遇大幅扩张,新建项目密集上马,助力生猪养殖产能恢复;各级政府多措并举,大力扶持养殖企业稳定生产,保障猪肉市场供给。

在供需严重失衡状态下,生猪市场强势依然不减。目前,生猪养殖企业头均盈利可达800元至1000元。20以来随着生猪价格上涨,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加速,将给动物疫苗、饲料添加剂等养殖后周期产业带来机遇。疫情爆发将倒逼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将率先受益。产业链上养殖端,集团养殖企业的市占率较低,屠宰端大型企业产能占比不超过10%。而欧美发达国家大型屠宰加工企业产能超90%。非洲猪瘟对养殖环节的生物防疫能力和屠宰环节食品安全,可追溯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产业链的集中度有望提升。

从城镇化趋势看,到2020年,全国将有1亿左右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每年人均猪肉消费量不足城镇居民家庭的70%,按现有城镇人口消费水平测算,预计可增加猪肉消费约70万吨。从人口数量看,据国家卫计委预测,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3亿,按新增人口6000万和现有消费水平(人均消费41.5千克)测算,新增人口将增加猪肉消费约250万吨。尽管我国老龄人口比重逐步增加,老龄人口日均膳食热量摄入下降对猪肉消费产生一定影响,但总的看,人口增长及新增城镇居民消费将拉动我国猪肉消费保持一定幅度增长。

双汇发展之路——猪肉产业分析篇。

猪肉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条】。

二师兄这一比较大的产业特点是企业经营的产业链越完整产品质量越有保证、经营风险越小、产品成本越低、稳定盈利能力越强、长期发展空间越大。其肉制品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种植业——饲料行业——生猪养殖行业;中游为:屠宰——加工;下游为:冷链运储——经销商——终端消费;从而形成整个猪肉行业的产业链。在未来,猪肉及肉制品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产业链的竞争,产业内的企业分别向上游或下游进行延伸,这些资金的投入可以带动各地的生猪(就是商品猪)养殖发展,能够上连种植市场、下连终端消费市场,从而调整产业链的生产。通过投资建立集饲料生产、生猪养殖、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全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将因此更加激烈。例如,双汇、大众等中大型规模企业均已开始涉及其上游生猪养殖业,而上游饲料生产企业如新希望等则已向其下游生猪养殖和肉制品加工业务拓展。而养殖业的一些企业如雏鹰、牧原、龙大等也在纷纷向饲料、屠宰加工进行延伸,这对整个猪肉产业将会具有重大影响。总之,产业链掌控的越完整优势也就越明显。

【种植业】。

种植业为猪肉产业链的第一环节,也就是要生产出给二师兄吃的营养快餐。提供猪饲料的主要原料如:玉米、豆粕等等。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玉米原料来源十分丰富。饲料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呈稳定发展态势,并开始由速度型向质量速度并重型转变;我国饲料行业的稳定发展保证了生猪养殖原材料的供应。具体饲料行业分析详见文章《新希望能否入手》上下两篇。

《新希望能否入手》上篇:/7216768625/82069007。

《新希望能否入手》下篇:/7216768625/82072026。

【生猪养殖业】。

生猪养殖包括种猪(理解种猪,就和理解种马一个道理)繁育、仔猪育肥(仔猪育肥就是把小猪养成能吃的商品猪)两个过程。我国生猪养殖中散户和小型养殖户占比较高,但规模化养殖程度仍在不断提高。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对畜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户散养的模式基本上要被边缘化;规模化养殖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够实施标准化养殖、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有利于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无疑是未来生猪养殖的发展趋势。在生猪规模养殖中,饲料成本大概能够占总成本60%~80%左右,生猪饲料其价格走势受整个农产品市场影响较大,饲料价格与猪肉价格在短期内经常出现变动不一致的情况,从而造成养殖户的利润波动。散户和小规模养殖企业由于资金有限,无法通过调节饲料库存量回避成本风险,时常出现懵逼情况;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猪粮比价是衡量生猪养殖行业利润水平的重要指标。

目前来看,生猪屠宰及猪肉加工行业发展速度目前明显快于生猪养殖行业。当下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诸如双汇、雨润、大众、得利斯等。但是,下游企业的迅速发展与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较低的矛盾日益加剧,下游龙头企业需要大量、稳定、质量安全、多样化的生猪供应,但目前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养殖企业数量少之又少,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下游的发展,这一矛盾的加剧推进了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和产业纵向整合的速度。在商品肉猪市场,下游屠宰企业和猪肉食品制造企业首选质量有保证的规模养殖生猪,大型猪肉食品企业需求量远远超过规模养殖企业的产量;加之国内猪肉消费市场容量又大,这都导致大规模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激烈程度较小。

【屠宰加工业】。

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属于超长持久性行业。目前主要集中于拥有丰富资源优势和独特区域优势的山东、河南两省,两者合计占全国肉制品销售总额的比重高达50%以上。由于国人吃猪肉的饮食习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行业几乎没有被替代的可能性。目前肉类加工和食品生产企业集中度相当低,国内猪肉加工企业四强的加工能力占全国不足15%!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大的。纵观成熟的欧美国家,美国猪肉四强加工能力占全国50%以上、荷兰猪肉三强加工能力占全国70%以上、丹麦最大肉制品企业占全国总量的80%。

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具有三点特性:1.超长久性;2.低风险性;3.大规模的顾客群体。这三个特性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拟的;虽然产品价格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波动,但需求量没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屠宰加工是一个产生竞争性壁垒的行业。一般来说,养殖场是围绕着屠宰场进行配套,并且每个城市的屠宰牌照是有限的,具有特许经营权的壁垒(因为涉及到食品安全,政策会长期有效),如果能在某一区域占领了屠宰厂资源,就相当于控制了该地区的肉制品屠宰能力,类似于石料处理场等特许经营行业,很难被重置。全国各地的屠宰厂,将会是肉制品企业争夺的资源核心。但是,养殖业、屠宰业都是一个增长较为平稳缓慢的行业,无论是我国的养殖业还是屠宰业,行业集中度相比于成熟的欧美国家小得多,目前都还处于极度的散、乱、小状态,在我国也会出现类似于美国发展过程中集中度提升的大趋势。

【冷链运储】。

在产品储运环节,冷链物流是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生产与销售的基础工程,它使得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的销售半径和保质期得以延长,使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等高档产品的热销成为可能。在销售市场环节,超市可以提供较好的购物环境,实现冷链运输、存储、销售,为冷鲜猪肉、低温猪肉制品的消费提供有力保障,且便于政府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具有其他零售业态无可比拟的优势。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超市的猪肉销售比例将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大中型城市里能够实现冷藏销售的大型连锁超市基本覆盖了整个城市;在村镇级别,一些区域性连锁超市也已经进入且实现冷藏销售,未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必然会带动连锁超市拓展到村镇市场,从而加快整个肉类行业的发展。

屠宰加工行业分析。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自1990年开始成为世界最大的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一直呈快速增长势头。多年来消费者对冷鲜肉、分割肉及其延伸制品的需求量迅增。肉制品是广大消费者日用生活品,且为重要的蛋白食品,随着人口增长,肉类消费量不断增加。最近几年,肉类消费发生了明显的结构变化,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从热鲜肉变化到冷冻肉,再转变到冷鲜肉,形成了“热鲜肉广天下,冷冻肉争天下,冷鲜肉甲天下”的格局。随着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小康社会、城镇化率、消费需求共同的提高,消费需求多样化和精细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这一趋势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尤其是在城市,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需求呈现层级分化,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更青睐品相精美、快捷方便的肉食产品,而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特别是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和质量越来越关注。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品零售及餐饮行业的增长有望持续加速,有助于推动肉类消费的长期稳定增长。而国内消费对肉类食品需求也进一步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追求,消费观念已经从最初的满足于温饱发展成为追求品质、方便快捷的消费;猪肉产品正由热鲜肉向冷鲜肉升级,消费将朝着更加安全、卫生、方便、快捷、营养的方向演变。另外,在熟食产品中低温肉制品的消费比例逐渐提高,尤其是低温肉制品、分部位冷鲜肉、小包装肉、半成品肉以及以肉类为原料的方便、功能性、休闲食品的消费将明显上升,我国肉制品将向着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方向发展。肉类行业的技术不断进步,深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持续提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改善,从而生产出能满足不同消费水平、多种类、高质量的肉制品,为优质的猪肉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肉类消费量和消费水平虽然有大幅提升,但目前与发达的欧美国家差距还很大。目前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大概在40kg/年,是台湾的57%左右、香港和欧美发达国家的30%上下,与此对比,国内肉食品相关行业仍有非常长的路要走。目前我国肉制品行业集中度较低,科技转化率较低,生产能力与大众消费的需求仍存在距离。虽然我国肉类食品行业存在诸多不足,但未来发展空间是十分巨大的,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行业集中程度会越来越高,总体发展趋势仍是上升态势。对外出口来看量也非常的少,可能是由于猪肉安全关系到进口国居民身体健康的原因,各国在进口猪肉方面都制定了严格标准,甚至成为保护本国产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因此,我国猪肉产业未来应该主要以内需发展为导向。

其次,企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大,目前行业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趋势明显。国家加快淘汰小型屠宰企业,加大对私屠滥宰的打击力度,行业整合步伐加速。《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建立产业退出机制,依法淘汰一批技术装备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保不达标的落后屠宰企业,引导和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重组,全国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生猪屠宰产能淘汰50%,其中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力争淘汰80%左右。随着规模以上企业的发展,一些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被兼并或被迫转产。行业将进一步向机械化屠宰、加工与冷藏相结合、深度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发展,产业政策也将鼓励一体化、规模化经营。企业间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优势企业为依托的联合、兼并、收购、控股、参股等的重组预计将会越来越多,随着行业进入门槛的筑高、竞争环境的优化,将加速落后产能的退出,预计未来将会逐渐培育出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大型企业集团。各企业可凭借其产品质量、网络、管理和技术等优势,趁势而上扩大市场份额、巩固行业地位、提升行业集中度。

【肉制品消费周期特征】。

目前肉制品行业的经营产品属于保存期限较短的食品,行业内生产与销售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且消费市场存在明显的“节假日景气”现象,每年中秋及春节前一段时间属于销售旺季,人们购买肉类产品赠送亲朋好友或家庭团圆聚餐等,肉制品会出现销售量增幅较大的情况,其它时间销售情况相对稳定。

【肉制品主要的发展方向】。

冷鲜肉将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主要有热鲜肉、冷冻肉和冷鲜肉三种生肉制品。其中,热鲜肉以其膘白肉红、味道鲜美的优点在消费中仍占据主要地位,但是这种热鲜肉没有经过冷却排酸处理,容易受到污染、腐化变质、不太卫生,这使热鲜肉的销量呈下降趋势,市场份额逐渐缩小。而冷冻肉以其安全卫生、便于冷藏运输的优点受到消费者及肉类加工企业的青睐,但在食用前需解冻,营养物质会大量流失。冷鲜肉则同时吸收了热鲜肉和冷冻肉的优点,排除了两者缺点的基础上,保持了肉品新鲜、质嫩味美、营养价值高的优点,能有效避免消费者因食用被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适温细菌污染的肉类引起食物中毒,而且按食用特点呈现分割肉状态,满足多种需求。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健康知识普及,冷鲜肉将成为未来生肉消费的主流。

低温肉制品成为熟肉制品的中坚力量。

低温肉制品是指在常压下通过蒸、煮、熏、烤加工过程,使肉制品的中心温度达到72℃~85℃,并通过杀菌处理加工,在包装、贮存、流通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低温的肉制品,此类产品具有鲜嫩、脆软、可口、风味佳的特点。低温肉制品因其加工技术先进,营养损失少,可基本保留肉类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及肉类完整的纤维组织,最大限度保持原有营养和固有的风味,在品质上明显优于高温肉制品。我国在低温肉制品这方面起步较晚,但其作为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营养食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饮食观念的强化,低温肉类制品将在肉制品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并从根本上改变肉类产品结构和人们的消费习惯。

传统风味肉制品逐步走向现代化。

中国传统风味肉制品是我国几千年来制作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随着肉制品市场的发展,消费者难以满足于风味缺乏变化的西式肉制品。传统风味肉制品种类繁多,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传统风味肉制品包括腌腊肉、酱卤肉、熏烧烤肉、干肉、油炸肉、肠制品等。这类产品的加工设备一般比较简陋、卫生条件较差、包装落后以及产品货架期较短,导致生产企业只能小批量生产、小范围内销售,缺乏市场竞争力。近几年传统风味肉制品正由旧时的作坊式生产向现代工业化生产转变,在标准化、保鲜、保质、包装、储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销售量也越来越大。

【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的主要经营模式】。

一般来说,国内的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可分为三种生产经营模式,分别为“区域性生产经营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和“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主要区别如下:

1)区域性生产经营模式:又称单一屠宰加工模式,行业内中小型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普遍采取这种模式。由于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及生产规模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生猪采购、屠宰加工与销售,只是局限于对一定区域内的生猪进行收购、加工并销售给临近区域,产品大都以热鲜肉为主。采用这种模式的企业一般都是生产工艺水平低、产品附加值小,因而利润率也较低。

2)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国内大型生猪屠宰加工企业主要采用这种经营模式。在辐射范围内通过采购协议或市场影响力带动区域性养殖基地发展,并带动养猪户加入产业链。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收购生猪的来源为集中养殖基地和散养农户,企业与养殖户签订采购协议并提供技术指导,生猪育肥后由企业统一上门收购。该模式注重产业链内部分工,企业可加强对上游猪源及猪源质量的控制,企业不需向养殖环节过多投入,可专注于生产技术、新产品开发、销售渠道拓展、品牌建设。

3)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该模式的屠宰加工企业参与猪肉产业链的全部或几个环节,如种猪繁育、仔猪繁育、生猪育肥、屠宰加工、流通销售等。企业内实行主体间专业分工与协作的一体化经营,是一种典型的纵向一体化组织方式。在这种模式下生猪供应与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能够防止其他经营模式造成的生猪供给不稳定的情况发生,也能够对肉制品的品质实施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品质。通过纵向一体化还可以减少市场价格风险,也有助于形成品牌效应。但由于生猪养殖的周期长、全过程管理水平要求高、资金投入大、经济效益不稳定等缺点,这种模式在国内较少。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业特点。屠宰加工手段从手工、半机械化、机械化发展到高度现代化,对技术、资金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规模化、现代化企业的数量也就越少,行业按生产加工方式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三个层次:

1)低层次:手工作坊,包括各种合法(农民自宰自食)和非法(私屠上市)的屠宰活动;。

2)中层次:经批准的畜禽定点屠宰企业;。

3)高层次:规模以上肉类加工企业,指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的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

行业整体技术及生产工艺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早先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中的大型企业主要从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引进屠宰加工设备和生产线,包括高温肉制品生产线和低温肉制品生产线,关键设备主要是斩拌机、自动灌肠机、连续包装机、盐水注射机、烟薰炉、封口打卡机等,迅速提高了屠宰工艺水平。但近年来,生产设备的国产化程度逐步提高,原来依赖进口的斩拌机、自动灌肠机、包装机、打卡机、烟薰炉等已经国产化,但大部分设备与进口设备在性能上仍有很大差距,所以目前大型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仍然采用进口生产设备,以保证产品的品质。行业内企业整体的技术水平与生产工艺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中小企业因资金短缺、生产工艺技术仍处于较低水平。

【行业壁垒】。

资金需求量大。

大规模的生猪采购需要充足的现金用于支付采购款,而资金需要经过生产、贮藏、运输和销售等多个环节后才能予以收回。因此,规模越大的企业需要的流转资金量也越大。另外,行业内大型企业的冷鲜肉及低温肉制品生产线大都是从国外引进,设备的引进与维护需要很大的开支。在销售环节,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还需要持续稳定的低温环境,建设和维护可靠的冷链物流体系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情况使进入屠宰与肉制品加工行业的资金门槛越来越高。

食品安全是底线。

食品安全是行业的红线,一旦触碰非死即残。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政策法规,并开展了对猪肉质量安全的专项整治工作,使一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的屠宰场或屠宰点被大量关闭,小作坊、黑窝点、小刀手的数量大量减少。新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家对屠宰行业的不规范行为进一步加大清理力度,6月1日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对于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食品生产企业的处罚力度更大。随着未来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门槛将进一步提高。

品牌是质量安全的保证与信心。

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食品包括肉及肉制品的消费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安全、营养价值高、口味鲜美等。拥有品牌的企业在以品牌的形式建立与最终消费者的关系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市场上知名品牌都是经过消费者认同和市场竞争的严酷考验逐渐形成的,强大的品牌重视培养与消费者持续数年的联系,而企业塑造、维护一个知名品牌是相当的困难,需要建立强大的产品研发体系、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巨额的广告费用等,这都为进入行业的企业设立了较高的门槛。

生猪养殖行业分析。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经历了的低谷期之后,生猪养殖行业在迎来了欣欣向荣的局面。的全行业亏损,对养猪行业起到了去产能效果。经历了三年左右的连续下降后,20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3798万头,同比下降11.4%,比10月最高点下降了25.2%。年全国猪肉产量5487万吨,同比下降3.3%;年末生猪存栏45113万头,同比下降3.2%;全年生猪出栏7.08亿头,同比下降3.7%。生猪价格延续2015年的涨势,生猪养殖行业继续保持高景气、长周期、高价位的特点,6月初突破21元/公斤,下半年价格有所回调,但仍位于高位区间运行。肉猪价格全年平均价大概在17~18元/公斤。20我国猪肉产量5299万吨,同比下降3.4%。部分中小养殖户加快退出,生猪存栏持续减少,市场供应偏紧局面延续。

80年代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美国生猪养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刺激了规模养殖的出现。体积较大的生猪养殖企业成为了行业的整合者,与小规模生产者(企业或个人)签订长期生产合同,向他们提供管理服务、猪仔、药等其他投入品,小规模生产者主要投入人力和饲养设备,最后将生猪以协议价格出售给整合者。这种方式促进了美国生猪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随着生猪产业规模化的发展,美国开始出现横跨饲料、养殖、生产与销售的大型集团,通过对整个产业链的经营,分散了各个环节的市场风险,长期稳定获取利润,得到持续的发展。通过美国模式来看,通过垂直整合分散经营风险将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生猪养殖行业的竞争状况主要表现为大型规模企业与中小养殖场和散养户的竞争。在我国生猪养殖以长期散养为主的背景下,很多中小型养殖企业以作坊式方式生产,管理水平也普遍较低,散养户和中小养殖场难以预测市场行情且防疫能力低下,导致市场供应波动幅度较大,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行业无序现状影响了猪肉消费的信心,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而国内大规模养殖企业市场占有率极低,行业迫切需要一批管理规范、产业链完整的大规模型生猪养殖企业,发挥龙头和示范效应,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规模企业相对来说将在这种竞争中占据明显优势地位,对此国内生猪养殖上下游企业都有所共识,纷纷涉足生猪养殖行业;如新希望、双汇等等。生猪养殖行业的稳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猪养殖规模化比例的提高,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实现必然会减少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更易实现产品链追溯,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产业纵向延伸趋势】。

行业整合加快,产业纵向延伸是发展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以中小规模养殖户为主体,近几年呈现出中大规模企业占比提高的趋势。但目前仍有约1/3左右生猪出栏来自年出栏50头以下的散养户;年出栏500头以上的专业户、规模猪场比例约38%;万头以上规模猪场出栏量占比还不到2%。生猪生产呈现较明显的区域性分布,主要集中于沿江沿海,分布于长江沿线、华北、沿海以及部份粮食主产区。河南省养猪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生猪产量稳居全国前三名。这是由于河南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玉米等粮食产量丰富,具备畜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加上河南猪肉食品加工企业扩张速度较快,同时带动了生猪养殖规模发展。其次,河南生猪养殖群众基础好,在低价位时有抗御风险的良好心态,以及政府部门全方位服务和大力的扶持政策共同推动所致。猪肉食品相关企业具有经营产业链越长,经营风险越小的特征。上、下游企业在拥有资本实力后纷纷通过纵向延伸发展进入生猪养殖行业,同时拥有实力的生猪养殖企业也开始向下游屠宰和食品加工进行扩张。产业纵向整合,必将形成具有饲料、养殖、屠宰、加工完整产业链的大型农牧集团。大型农牧集团可以采取灵活的经营策略,有效控制市场风险实现长期、稳定的盈利。

【生猪养殖品种分类及特征】。

生猪养殖行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多元代次畜牧业,是以“曾祖代种猪—祖代种猪—父母代种猪/二元种猪(商品代肉猪)/三元猪”良种繁育体系为基础,包括养殖、屠宰、加工至肉制品消费的完整、系统的商业链条。不同品系祖代猪(一元猪)相互杂交扩繁,获得父母代猪(二元猪),根据父母系别的不同,又分为大长、长大两种类型,其中大长二元猪是以大约克为父本、长白猪为母本杂交获得,长大二元猪是以长白猪为父本、大约克为母本杂交获得。经过性能测定挑选性能优良的二元母猪,部分用于繁殖三元商品猪、部分作为种猪对外销售,未选留的育肥后作为商品猪对外销售,二元种母猪和杜洛克种公猪杂交获得三元猪杜大长或杜长大,三元猪育肥后作为商品猪对外销售。二师兄就是如此被人类所摆弄~不停的杂交杂交再杂交。

我国饲养的猪种按来源可划分为地方猪种、引入猪种和培育猪种。其中地方猪种较多,主要有太湖猪、金华猪、内江猪、民猪等等。整体看我国地方猪种偏脂肪型,也就是肥肉较多。主要具有适应性强、肉质好等优点,但同时存在生长慢、脂肪多等缺点。引入猪种主要为从国外引进的大约克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皮特兰等瘦肉型良种猪。大约克猪的主要特征是产仔多、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胴体瘦肉率高;长白猪的主要特征是生长快、产仔多、胴体瘦肉率高,但蹄质不结实;杜洛克胴体瘦肉率高、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好,但产仔数少。培育猪种是利用引入猪种与我国地方猪种杂交培育成的猪种,如三江白猪、北京黑猪等。三江白猪是长白猪与民猪经过一系列杂交培育而形成的一个肉用型猪品种。培育猪种主要是利用引入猪种改善我国地方猪种的瘦肉率和生长速度,其瘦肉率和生长速度介于地方猪种和引入猪种之间。在品种杂交方面,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品种猪杂交获得的三元商品猪,因其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等优势,成为商品猪养殖的主流,也是目前全球杂交模式中采用最多的杂交组合。

【生猪供求关系及周期性】。

我国生猪养殖呈现的周期性,主要是以散养方式为主,缺乏规模生产,大量生猪养殖者无法预计未来市场的变化,只能根据当前的市场行情决定增加和减少存栏数量,造成了我国生猪养殖生产呈现周期性波动。假设每户多养或少养一头猪,供给量将会对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养殖户一般根据当时商品猪的市场价格来安排生产,商品猪价格高时,大家养猪积极性提高,开始选留母猪补栏,增加商品猪饲养量。但由于母猪从出生选留为后备母猪到其能繁殖商品猪并最终育肥出栏,这中间大约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之后新一轮商品猪大量出栏造成供过于求,商品猪市场价格开始下跌。当商品猪市场价格跌至行业平均养殖成本以下时,大量养殖户出现亏损,开始杀掉种猪退出行业,之后商品猪供给大量减少,价格又从低位开始上涨。行业特点和生猪固有生长周期共同作用,形成了商品猪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商品猪出栏必须经过繁育母猪——产仔——育肥三个阶段才能完成,该过程至少需要一年半时间。生猪是鲜活品,用库存来调节供求的难度较大,调节养殖产量往往滞后于市场供求形势,这种滞后性是生猪养殖业利润波动的根本原因。生猪的供求关系决定着价格,同时价格的涨跌,反过来影响生猪养殖的积极性,具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生猪饲养盈利增加——种猪存栏增加——生猪供应增加——猪价下跌——生猪盈利下降——种猪存栏下降——猪价上涨——生猪盈利增加;以此循环往复。因此,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符合典型的蛛网理论。

根据生猪现阶段行业盈利水平、生长周期、种猪存栏的变化,可以预期生猪价格走势。另外,生猪市场的规模化程度越低,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越大,主要是因为中小养殖户和散养户市场判断力较差。因此,生猪行业毛利率水平不是持续上升和下降的过程,而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周期低谷时将会面临资金压力。但随着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和宏观调控的实施,生猪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将逐渐减小,行业毛利率水平将逐渐稳定在合理水平。我国生猪养殖和价格呈周期性变化,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国家生猪养殖产业政策调控目标的实现需要保证养殖企业拥有稳定、合理的盈利水平;因此,在政策调控下生猪养殖行业周期性波动幅度将会减少,日趋稳定的市场环境将更有利于养殖规模战略的实施。除此之外,疫病作为一个偶发因素,通过影响商品猪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影响商品猪市场价格。疫病爆发时,一方面会造成生猪出栏量减少,另一方面会使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减少。因此,疫病的爆发作为一个偶发因素会对商品猪市场价格的波动周期产生影响。

【生猪养殖行业的主要经营模式】。

一般来说,国内的生猪养殖行业可分为三种生产经营模式,分别为“大规模工业自动化模式”、“大规模与农户散养结合模式”和“大规模与分散养殖结合模式”。第三种模式将以上两种模式加以组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用性,更符合我国国情。所以,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养殖企业均采用这种模式,而养殖模式的不同是每家公司毛利不同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单个生产环节的盈利能力通常比较低,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将多个生产环节整合在一起,实现一体化经营的产业集群效益,也就是之前所说的,控制产业链越完整,越有好处。对于不同经营模式的主要区别如下:

1)大规模工业自动化模式:企业雇佣农民养殖的模式。这一模式通过雇用农工饲养员,自建现代自动化养殖场所,实行工业化、自动化、一体化的管理方式进行规模养殖。这种模式易于控制生猪质量、人均产量高、易于实施统一饲养管理、易于统一防疫、易于统一处理污粪。企业雇佣农工、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数量相对较少。但是,这种模式需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成本及维护成本较高,难以管理产业工人的养殖责任心,疫病一旦爆发,风险难以控制。同时,由于规模化生产占用大量农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征用土地的难度。

2)大规模与农户散养结合模式:企业与农户松散合作养殖的模式。这一模式一般是公司集中加工、农户分散饲养。企业将饲料、仔猪、药品等出售给农户,由农户进行养殖,育肥后根据约定价格进行收购,实现规模养殖(之前说过,这也是美国80年代发展壮大的经营模式)。企业对农户提供统一供苗、统一采购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等服务。这种模式易于实现规模扩张,受土地限制程度小,资金可以渐进投入,易于将疫病风险转嫁给农户。但是这种模式下企业与农户关系较松散,加之饲养非常分散,管理难度大,控制成本高。产权归农户所有,公司对农户的控制力较弱,难以统一防疫,难以控制生猪质量,易出现类食品安全问题,难以保持与农户长期的合作关系。

3)大规模与分散养殖结合模式:企业与农户紧密合作的养殖模式。这一模式由企业与农户紧密合作,企业为农户提供场所、饲料、仔猪、药品等养殖必备物资,农户自行对养殖管理经验与企业饲养管理相结合,实现规模养殖,农户根据养殖成果获取收入。企业通过租赁零散土地建设养殖场,农户在企业养殖场内进行养殖,实现分散养殖,统一管理。这种模式易于控制生猪质量、统一饲养管理、统一防疫、统一处理污粪。易于实现规模扩张,受土地限制程度较小,资金可以渐进投入,与农户能够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同时疫病集中暴发风险得到有效分散,并且养殖场建设和维护成本较低。但是这种模式的规模扩张受人员限制,养殖企业需要根据区域分散程度配备相应数量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人员。

规模化养殖在我国是必然趋势。未来大规模工业自动化模式与大规模与分散养殖结合模式将长期共存,成为发展主流。在我国农村土地日益紧缺和农村劳动力丰富的背景下,通过建立适度规模的养殖场的养殖模式具有一定适用性,但单独的养殖场模式无法实现规模优势,因此大规模养殖与分散养殖相结合的模式将成为发展主流方向之一。同时,拥有资本优势的上下游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往往采用大规模工业自动化模式,这一模式在目前仍具发展潜力,也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生猪养殖客户群体及销售】。

生猪养殖企业的客户或消费群体可分为:1.养殖户(销售仔猪);2.生猪养殖企业(销售种猪);3.直接或间接(通过猪贩子)销售给生猪屠宰企业、肉制品加工企业(销售商品猪)。商品猪销售渠道中,猪贩子占比较大,这是由生猪销售的行业特点决定。由于猪肉是我国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生猪市场需求庞大,一般养殖企业都是出栏交货,很少负责运输,且专门成立一个运输队费用太高,利用率很低。下游屠宰加工企业的屠宰能力一般都较大,而由于国内生猪养殖规模较大的企业十分稀少,无法满足大型屠宰加工企业的采购需要,所以规模较大的屠宰加工企业通常通过相对稳定的猪贩子群体来获得稳定货源。猪贩子承担了生猪从养殖企业到屠宰加工企业的运输风险,也获得一定的买卖价差。猪贩子作为一个群体,长期活跃于屠宰加工企业和生猪养殖企业之间,具有较丰富的运输经验、市场供需信息和一定的客户资源,在生猪销售链条的上、下游间起到纽带的作用。猪贩子虽以个人名义体现,但实际上大多数是有组织、有纪律、专业从事生猪购销活动的专业团队;经营时间较长的猪贩子都具有较大的实力。所以,一体化的产业链,是能够减少中间环节交易成本的。

生猪的合理运输半径主要受生猪的生物特性和运输价值两个因素影响。生猪的生物特性对于运输半径的限制在于生猪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以及运输过程中的养护不当等因素引起的生猪死亡造成损失的程度。一般来说,生猪可以空腹运输10个小时左右。根据销售惯例,生猪的销售以将生猪在养殖场装车为交付实现的标准,生猪上车前的风险由发行人承担,上车后的风险由客户承担。(有点类似电影《门徒》中刘天王所说的毒品交易细则,交货前被条子抓了会怎样,交货后被条子抓了会怎样,有兴趣可扒来一看)交付后,由客户负责将生猪运达目的地,并承担相应的运输费等费用。

【行业壁垒】。

对农户与个体经营户来说,传统、分散的散养或小规模生猪养殖对资金、技术、人才等条件要求不高,准入门槛低。但大规模的生猪养殖则面临较高的进入壁垒。其中有以下几个因素:

资金投入量大。

种猪养殖规模直接决定了生猪养殖规模和发展速度,大规模生猪养殖企业,特别是采用自育自繁自养大规模一体化模式进行生猪养殖的企业,需要大量资金购买种猪、建猪舍、买设备等,规模化养殖还需要投资养殖所需的环境处理等相关配套设施,前期投入大。同时生猪养殖周期相对较长,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流动资金用于周转。并且,大规模一体化的生猪养殖涉及较多专业技术领域,尤其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专门从事养殖和疫病防控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而技术人员的培养与经验积累需要较长的时间,长期以往投入也并不小。因此,规模化生猪养殖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

疫病防治难度大。

生猪规模养殖不同于制造业,养殖过程的全面标准化难以实现。生猪具有生物性特点,养殖标准化只能表现在饲料供应、疫情防治、养殖环境、安全养殖等方面,但难以在养殖细节中全面实现。生猪养殖的成本控制、猪粮比价等指标更多的依赖于养殖人员的经验及行业操守,因此当单一企业养殖规模超过1000头以上时,管理难度即会变大。

农业用地日益紧缺。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农业用地日益紧缺。生猪养殖难以实现笼养,因此占用土地面积相对较大;规模化养殖对饲养环境的要求较高,养殖场往往需要建在隔离条件好、污染源少、周边人员活动少的区域,且养殖用地必须交通便利,否则运输成本过高。在这些因素制约下,大面积养殖用农业土地具有稀缺性,规模养殖存在场地壁垒。

2020年我国生猪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硬着陆的“猪周期”

结合国家统计局近的数据,早在年“生猪年底存栏数”和“生猪出栏数”就已经出现了下滑趋势,而非洲猪瘟只是加速了本次“猪周期”的到来。与以往的“猪周期”不同,本次“猪周期”是“非洲猪瘟”下的硬着陆,大量的生猪企业因为疫情的原因纷纷退出市场,加之“新冠疫情”的叠加效应,更是助推了生猪产业的持续洗牌。

稳产保供主基调不变。

据农业农村部生猪生产调度情况,自去年10月份起,能繁母猪存栏量止降回升,连续7个月恢复增长,生猪存栏量也连续3个月增长。但是因“非洲猪瘟”疫情造成的生猪存栏数量严重下滑,短时间内将无法完全恢复,2020年生猪产业以稳产保供为主。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一季度末生猪存栏32120万头,比去年四季度末增长了3.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381万头,增长了9.8%。

2020年将是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进程的重要转折点。

规模养殖比重进一步提高我国养猪场户由的6170万户下降到年的2600万户,养猪从业者进一步减少,但生猪规模养殖比重由年的34.5%上升到2019年的52.3%,随着两次疫情叠加和数字化在生猪产业应用的推进,预计2020年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升至56.8%。

政策助推产业标准化。

为加快恢复生猪生产,16万户生猪养殖户享受贷款贴息补助,随着生猪企业注册享受国家金融扶持力度,更多的规模化养殖场将纳入政府统一监管,为避免疫情再次冲击我国生猪产业,未来政府将会出台更加规范的政策法规,保证猪肉供给安全。

育肥为主的散户加速退出。

2020年初以来,生猪价格在疫情期间出现了小幅上涨后,但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受生猪价格影响,猪肉市场也出现了下降,而仔猪价格却一直在高位徘徊,另外育肥猪配合饲料、玉米、大豆等投入品涨势明显,这将迫使以育肥猪为主的散户加速退出市场。

投机散户举步维艰。

能繁母猪持续升高,而仔猪价格却在高位徘徊,除去以“自繁自养”企业的市场占比,另一个原因是随着疫情的好转,全国企业已基本复工、复产,中小学也基本复课,团餐消费的复苏或拉动生猪需求大幅回升。市场整体向好,带动了散户投入市场进行盲目复养,推高了仔猪价格。随着数字技术在生猪产业的应用,生猪企业将完善以销定产,未来价高养殖、价低退出的养殖户将逐步退出生猪市场。

龙头企业占比提高。

根据前10大龙头企业公布的生猪出栏量数据显示,生猪出栏量占比进一步扩大,2019年达到9.4%,虽然与欧美国家有一定差距,但是其生猪产量占比将会进一步扩大。目前国内龙头企业的养殖方式,主要以“自繁自养”和“公司+农户”模式为主,同时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借助自身的人才、资本、政策优势,扩大生产规模或整合更多的中小型养殖户以此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散户规模化”是大势所趋。

中小养殖户的资金、人才、技术和品牌落后于龙头企业,加之两次疫情的打击,中小养殖户市场占比进一步缩小,但因我国地域、人口、经济分布不均等原因,中小养殖户不可能完全消失。未来中小散户,要么联合起来建立养殖合作社,逐步向适度规模化发展,要么加入产业平台或龙头企业的阵营,进入“农户+平台+公司”或“公司+农户”模式中。

2020年规模化养殖场增速。

生猪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比将会进一步增加,中小养殖户的市场份额占比继续缩小,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持续扩大,但规模养殖与散养并存的市场模式将不会被完全颠覆。

2020年生猪产业将围绕“稳产保供”为主,在此基础上将出台更多的政策法规以规范生猪产业的发展。生猪龙头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将借助自身的优势整合小型养殖户或者自建猪场,而中小养殖户也应该抓住此次机遇借助国家政策法规和市场实际供需情况,扩大生产规模,完成产业规模转型。

2020年生猪产业数字化转型之年。

世界多个国家将数字农业作为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相继出台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农业技术战略”和“农业发展4.0框架”等战略,构筑新一轮产业革命新优势。我国作为数字化应用技术较为领先的国家,相继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为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畜牧业智能化。

建设数字养殖牧场,推进畜禽圈舍通风温控、空气过滤、环境感知等设备智能化改造,集成应用电子识别、精准上料、畜禽粪污处理等数字化设备,精准监测畜禽养殖投入品和产出品数量,实现畜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和精准饲喂。加快应用个体体征智能监测技术,加强动物疫病疫情的精准诊断、预警、防控。推进养殖场(屠宰、饲料、兽药企业等)数据直联直报,构建“一场(企)一码、一畜(禽)一标”动态数据库,实现畜牧生产、流通、屠宰各环节信息互联互通。

数字化在生猪产业的应用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投入成本、降低生物疫病风险等,助推生猪产业完成产业革命。

数字技术影响生猪产业势力分配。

数据技术将生猪产业信息、数据、资讯、交易、行情等实时、透明、公开的展现在每一个从业者面前。从业者借助数字技术连接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形成多链条融合的供应网络,这将冲击传统的产业供应链,最终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完成产业洗牌。

生猪产业数据化将零散的生猪散户集中起来形成以“数字平台”联通的“合纵体”,以区域性、离散型、分布式的合作、管理、交易模式,形成特殊的供应链网络,以此抵御规模猪场的冲击。

借助数字技术,龙头企业的“公司+农户”模式将更好地进行推广,通过数字技术与农户、生产设备、管理工具相结合,有利于企业监督政策实施、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形成以数字技术为指导的“公司+平台+农户”模式。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实现中小企业标准化生产,结合当前政府扶持政策,中小企业有望借助自身区域优势,实现企业更大规模的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农信研究院及其关联机构的特定客户和其他专业人士使用。本报告中所涉及的图片、数据、理念均通过公开数据、资料整理,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该报告分析的结论、观点、预测,仅服务于当前的调研目的,本公司对该报告的结论、理念、观点、内容不承担法律责任。

本报告只提供给用户作为市场参考资料,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猪肉行业分析。

水果价格调研报告篇十八

据媒体报道,全国各地猪肉鸡蛋价格一路上涨,未来两个月猪肉价格还要继续上涨,面对猪肉价格出现上涨的情况,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国...

拿猪肉、猪肉价格做关键词优化。

查了下百度指数,猪肉、猪肉价格这两个关键词还挺受关注的,不知道拿这两个关键词做优化会带来多少流量网络推广。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87494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