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规律高三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12:49:13
遵循规律高三范文(17篇)
时间:2023-12-07 12:49:13     小编:紫薇儿

旅行是一种美妙的体验,它扩大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注意条理清晰、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总结范文中可以寻找到与自身情况相类似的案例,对照着写作,会更加有针对性。

遵循规律高三篇一

1.乱世之中,亡国之臣,非独无忠臣也;治国之中,显君之臣,非独能尽忠也。治国之人,忠不偏于其君;乱世之人,道不偏于其臣。

2.生产力也包括科学。——***。

3.科学的真正的与合理的目的在于造福于人类生活,用新的发明和财富丰富人类生活。

4.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托马斯·彼得斯。

5.能牵手的时候,请别肩并肩,能拥抱的时候,请别手牵手,能相爱的时候,请别说分开;拥有了爱情,请别去碰暧昧。

6.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的光彩。

7.这自然法规我认为是最高的法规,一切法规中最具有强制性的法规。——马克·吐温。

8.毁于虚荣心的女性,比毁于爱情的还要多。——德芳。

11.爱是苛求的,因为苛求而短暂。友谊是宽容的,因为宽容而长久。——周国平。

12.在院子前种一棵树,室内阳台上盆栽鲜花,健康快乐地到你的家。

13.自然与美德,受到社会财产的产物学问和艺术的侵害。——卢梭。

14.心简单,世界就简单,幸福才会生长;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快乐。

16.让河流更清澈,让家更美丽。

18.为了我们这一代和我们的后代,必须保护环境。

19.失败给了你时间来重新振作,吸取教训,继续前进吧!——马克·伯耐特。

20.如果你找不到一个坚持的理由,你就必须找到一个重新开始的理由。

21.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苏格拉底。

22.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

29.在数学中最令我欣喜的,是那些能够被证明的东西。——罗素。

30.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伽利略。

33.人生如同在大海里潜游,只有克服海底的重重压力,才能越潜越深,才能欣赏到别人从未见过的景色。

34.保持草的美丽,体现你的美丽。

35.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斯宾塞。

36.科学是一种强大的智慧力量,它致力于破除禁锢着我的神秘的桎梏。——高尔基。

37.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38.在创造家的事业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米丘林。

39.作为一个未来的总裁,应该具有激发和识别创新思想的才能。——斯威尼。

40.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

41.科学需要人的本部生命-——巴甫洛夫。

42.地球的梦想,穿上一件美丽的绿色衬衫。

44.用我们的手,保护我们的地球。

45.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46.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马克吐温。

47.立天子者,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者,不使大夫疑焉;立正妻者,不使嬖妾疑焉;立嫡子者,不使庶孽疑焉。

48.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49.毅力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你用力不断的敲门,总会有人应门的。——朗费罗。

50.当你决定不再在乎的时候,生活就好起来了!

51.数学,科学的女皇;数论,数学的女皇。——c·f·高斯。

52.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巴斯德。

53.大自然是培养心智的伟大学校!

54.有光就有暗,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自然规律!

56.环保行为,处处体现,文明清洁,人人坚持。

57.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池田大作。

58.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

59.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焉,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取,非不欲兔也,分已定,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

60.保护我们的家园,让地球充满绿色。

61.小人食于力,君子食于道,先王之训也。故常欲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其不能饱可知也;欲织而衣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织,分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其不能暖可知也。故以为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究其旨,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

62.自然界最美丽的力量是看不见的。

64.友谊与爱情一样,只有生活在能够与之自然相处,无需做作和谎言的朋友中间,你才会感到愉快。

66.为绿色环境做贡献,让地球母亲更美丽。

67.你可以得到爱情,可以得到婚姻,可以得到优质生活;但如果得不到安全感,那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生活在富足的恐惧中,还不如生活在安定的贫乏里。你以为自己要的是一个爱人,但到最后才会知道,真正想要的,无非是安心。所以,幸福不是努力去爱,而是安心的生活。

68.渐进就是守旧。因此经营理念创新,就要反渐进,务必一步到位。——张瑞敏。

69.一个人的教养,是深入骨髓的东西爱情婚姻里的教养,比起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修炼,可能更为重要和微妙。世事难测,尤其是湿漉漉的内心变化。此一时彼一时啊,那些曾经的暗流,是多么像我们最常见的两个问候语:你好,再见。

70.方程式之美,远比符合实验结果更重要。——狄拉克。

72.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东西终究是令人讨厌的;但只要它遵循自然规律,就永远是令人愉快的。

73.诚就是平实自然。文章的基础,友情的基础,都是建立在自然平实之上。——琦君。

74.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一份悲伤。

75.一个数学家越超脱越好。——无名氏。

77.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尔。

遵循规律高三篇二

随着教育的日新月异,教育者们时刻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的问题。而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成为了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将从教师角度出发,分享一些我对于遵循教育规律办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孩子们在不同的年龄段,他们的身心发展程度和需求都会有所不同。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的要求来教学,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授课,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我的教学中,我时常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变化,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精准教学。例如,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比较强,善于模仿。因此,我会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索。

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教育科学研究的是教育活动的规律和规范,通过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总结出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这能为教学提供很大的帮助。在我的教学中,我会定期参加教育培训和研讨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实践方法。同时,我也会与同事们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和探讨,共同提高办学水平。通过充分利用科研成果,我能更好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智力、性格、兴趣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对所有学生一刀切,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我的教学中,我会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困惑所在,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同时,我也会通过不同的讲解方式和练习题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做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第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也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来源。教师应当通过引导、激励和鼓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调整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我的教学中,我会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同时,我也会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引导他们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教师要注重综合素质教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育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让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作为。在我的教学中,我会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和实践项目,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教育科研成果,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遵循规律高三篇三

《标准(实验稿)》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了要使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并描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至此,“空间观念”作为数学学习的核心概念之一明确进入我国数学课程,收到数学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标准(版)》对“空间观念”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思考的方法去观察客观世界,让学生逐步明确空间观念的意义,认识空间观念的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又为今后进一步系统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众多图形,让学生从众多图形中找出四边形,初步感知各种各样的四边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进一步探究四边形的特征做下了铺垫。可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关键就在于学生对基本图形的识别和再现。

学生只有识别基本图形,掌握了图形的基本特征,才能正确分辨各种图形的本质区别,在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中,进行变式训练是深化学生表象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只有通过训练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区分图形的各种因素,确定哪些是主要的,本质的,哪些是次要的,非本质的,从而使他们形成的表象更加清晰。在教学四边形的认识时,当学生建立了四边形的概念,了解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后,我及时让学生找教室中的物体表面的四边形,欣赏生活中的物体表面的四边形,变换四边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供学生观察判断,有效巩固了学生对四边形的理解与掌握。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主要先依赖于观察、实验和必要的动手操作,再通过心理活动的内化去获得表象,然后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形成空间观念。因此,在教学中,学生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时,我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图形的特征,学生可能会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探究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样学生从具体事物的感知出发,在他们获得清晰深刻的表象后,再渐渐抽象出几何形体的特征,最后让学生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学生在画图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形成了表象,又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手做的过程。这个做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把握概念的本质,建立空间观念。”

学生认识各种几何形体,理解各图形的特征来源,都需要借助于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感知活动来完成。在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教学中,我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引导学生用各种感官,参与观察、动手操作等感知活动,帮助学生形成长方形、正方形的表象,得到正确、清晰的概念。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边,让学生想办法探究长方形边的特点,学生动手操作,用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探究出长方形边的特点后,紧接着探究长方形角的特点。在探究正方形的特征时,学生有了探究长方形特征的经验,很快就能得出正方形的特征。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我再结合进行演示,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将长方形相对的边对折,正方形相对的边对折、将正方形相邻的边重合,一一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通过这些操作,使学生不断认识、了解、把握了实物与相应图形的相互转换关系,空间观念就会不断地发生并渐渐形成。

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如果教学中用静止的观点组织教学,容易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产生片面性,给以后的继续学习造成一定的障碍。如果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组织教学,就为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铺平道路,真正起到发展思维,促进技能提高目的的作用。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密不可分,学生对几何形体的再现,对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小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结构的局限,往往离不开这些几何实体,而依赖于头脑中对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形象反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观念的培养,依赖于学生多种感观的参与,依赖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应用传统教学手段虽能体现教学目标,但收效甚微,而多媒体教学具有色彩丰富,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不受时间、客观和微观的限制等特点,多媒体教学手段包罗了传统教学手段的所有优点,同时又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大大增强教学效果。这节课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在新课教学和拓展练习“数图中共有几个长方形?”时,把图形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大大增强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这段话十分明确地说明了小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形成的标准,即“识别”和“再现”,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识别、再现,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更具有深刻性。

总之,空间观念的培养,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实际观察实践操作等途径,注重多媒体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遵循规律高三篇四

第一段:引言(约150字)。

教育规律是指人类社会教育实践中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是办学的重要依据。本文旨在总结我在办学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遵循教育规律是指在办学过程中,深入研究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科学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段: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约250字)。

在办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个体差异是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智力、兴趣、特长和学习风格。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差异化教育。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对于喜欢抽象思维的学生,我会采用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喜欢实践的学生,我会鼓励他们参与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

第三段: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约250字)。

办学过程中,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我们的学校,我注重营造积极、和谐、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首先,我们定期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和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次,我们尊重学生的权益,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在学校事务中参与决策。此外,我们还注重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四段:科学评估和及时反馈(约250字)。

办学过程中,科学的评估和及时的反馈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估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变化。通过平时考察、小测验、作业评比等方式,我们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困难,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我们注重及时反馈,向学生传达评估结果和建设性的意见,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式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第五段:多方合作促进教育发展(约250字)。

办学过程中,多方合作对于教育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注重与家长、社区和其他学校的合作,形成教育的共同育人力量。与家长的合作,我们积极开展家访和家长会等活动,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与社区的合作,我们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其他学校的合作,我们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分享教育经验和教学成果,促进教育的共同进步。

结尾(约100字):

通过办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遵循教育规律是办学的重要依据。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科学评估和及时反馈、多方合作促进教育发展,这些经验和做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遵循规律高三篇五

甘肃省定西市曾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之一。上世纪末,定西借助国家的扶持,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了整体上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奋斗目标。为了在此基础上加快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步伐,定西市委、市政府遵循规律,统筹发展,提出了“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发展思路,即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努力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发展实践中,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遵循生态规律,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改造和征服自然,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导致定西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群众的温饱问题也长期得不到解决。近年来,定西遵循生态规律,注重将自然条件的劣势转化为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积极引导农民按天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压夏扩秋,压地上籽食作物扩地下根茎作物,压低效作物扩高效作物,着力发展与气候特征相适应的优势农作物,如马铃薯、中药材、草畜、花卉、食用菌等。农民在顺应自然的农作物结构调整中得到了实惠,一改过去开荒种田解决口粮问题、铲草砍树解决燃料问题的做法,更加注重精耕细作和集约经营,使自然生态得以恢复,生态涵养和资源承载能力明显增强。遵循市场规律,统筹城乡发展。多年来,由于定西一直把发展的立足点较多地定位于抓农业上,对工业经济的发展重视不够,致使产业结构失衡。即使在农业内部,也没有摆脱就粮食抓粮食的思维定势。这种做法,既延缓了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又拉长了定西解决温饱问题的时间。2000年,定西提出,依托推进农业产业化,着力促进工农业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主体,配套发展上、下游产业,使定西在保持工业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加快农业发展方面,通过积极培育和发展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架起农民通往市场的桥梁,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过去,定西集中精力摆脱绝对贫困,对如何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不够。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以后,定西顺应时代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提高群众素质和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帮助农民掌握实用技术,提高致富本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已转向优质服务、亲情操作和依法管理阶段,初步实现了稳定低生育的目标。城镇建设开始步入以定西市区为中心、各县县城为骨干、农村小城镇为支撑的梯次型发展格局,成为聚集工业、繁荣第三产业、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为了改变农村党组织和农民党员凝聚力弱、致富能力差的现状,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初步走出了一条抓基层党建促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定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仍处于欠发达阶段。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深化对规律的认识,更加自觉地遵循和运用规律,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在遵循生态规律、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除了巩固和扩大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成效,进一步从劣势中挖掘优势,把传统、原始、无污染作为经济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向往绿色的需求,大力开发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在遵循市场规律、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坚持用市场思维指导经济工作,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开发那些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名优产品。在遵循社会规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适应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新要求,运用“双赢”思维,依靠有良好回报的项目引进人才和技术,提高科技研发水平,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同时,切实把科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创造人力资本优势,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始终得到持续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遵循规律高三篇六

教育是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的规律。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要遵循教育规律的重要性,下面我将从理解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关注教学内容的因果规律、关注学生的学习规律和重视学生的情感规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了解教育规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只有真正理解了教育的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发展。在我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要抓住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我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和节奏。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只看到学生的现状,还要看到他们的潜力和成长空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第三,关注教学内容的因果规律对于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和能力也尤为重要。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只有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内容和学习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通过实践获得真知。

第四,关注学生的学习规律是教育工作中的关键之一。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有自己的规律,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在我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喜欢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我会根据学生的喜好给予他们更多选择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

最后,重视学生的情感规律对于教育工作来说也至关重要。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关系的建立。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在我教学过程中,我会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和迷茫,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建立自信,追求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要遵循教育规律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深入理解教育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发展,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在我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探索和实践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遵循规律高三篇七

3.静静地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是大自然所能听到的最美的歌声。

7.数学支配着宇宙。——毕达哥拉斯。

12.艺术和科学的价值在于没有私欲的服务,在于为万人的利益服务。——罗斯金。

13.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雨果。

14.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司汤达。

15.爱情可以使弱者变得勇敢。——谚语。

16.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

17.信心好比一粒种子,除非下种,否则不会结果。——罗伯·舒勒。

19.不知有多少人懂得,在爱情的两端,一端是索取,一端是付出。只有索取与付出两厢平衡,爱情才能滋长。只是,索取和接受总是比付出来得容易,于是我们总是光顾着索取,忘记了也要付出。

20.不要埋怨别人让你失望了,怪你自己期望太多。

21.人生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是它的高低,而在于灵秀;人生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是它的大小,而在于及时。

22.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我们自己!在超越别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

24.让我们保护花草树木吧!看,花和树正在向你挥动它们的希望之手。

25.大地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母亲的孩子,爱母亲吧!

26.互相怀疑就不会安宁,有了对立的双方就容易产生争斗,互相争斗的结果就是互相残害,危害就产生在这种双方的争斗中,而不会产生在只有单独的一方。

27.所有主动跟你分手的人,都能在很短时间里找到新人,不是因为他们真那么好,而只是因为早有目标,所以才把你当旧鞋一样甩掉。什么不想拖累,什么不合适,什么曾经爱过,都是骗人的。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喜新厌旧而已。真正相爱的人,有再多借口也不会分手。因为永远都是真爱着,而不是曾爱过。

28.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29.科学的伟大进步,来源于崭新与大胆的想像力。——杜威。

30.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

31.成长的道路上你可能会遇见很多人。有人嫌弃你的体重,有人介意的容貌,有人害怕你的无理取闹,有人受不了你的脾气,有人嫉妒你太优秀也有人看清你不把你当回事儿。尽管如此,总有一个人正在接受并习惯着你的这些,他没走,一直都没走。

3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对环境的保护是无限的。

33.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康托尔。

3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xxx。

遵循规律高三篇八

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而遵循教育规律则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有了一些关于遵循教育规律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启发式教育、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以个性化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遵循教育规律,实现个体化发展,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要重视启发式教育。教育不应仅仅是灌输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通过启发式教育,我们能够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启发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在我的实践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鼓励他们发展擅长的方面,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开展探究式教学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动性。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个人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会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最后,要实现个体化发展,需遵循教育规律。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潜能,我们应该根据其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在我的实践中,我积极与学生家长合作,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鼓励他们充分发展潜力,实现个体化发展。

总之,要遵循教育规律,实现个体化发展,我们需要重视启发式教育、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以个性化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遵循教育规律,实现个体化发展,是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只有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我们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担当精神的优秀人才。

遵循规律高三篇九

第一段:引言(150字)。

教育规律是办学的重要指导原则,它是长期实践的总结和经验的积累。在我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遵循教育规律办学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学生发展规律、教学规律、评价规律、管理规律和创新规律等方面,分享我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二段:学生发展规律(250字)。

学生发展规律是办学中应该高度重视和遵循的一条规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个性化的方式引导每个学生的成长。在我课堂教学中,我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参与互动,以促进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以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第三段:教学规律(250字)。

教学规律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它针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规律,规范和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深入研究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也经常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四段:评价规律(250字)。

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遵循教育规律办学的重要手段。在我的教学中,我注重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全面展示他们的能力和潜力。我鼓励学生通过作品展示、小组互评、个人自评等方式进行评价,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反思促进自身的成长。同时,我也注重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形成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第五段:管理规律和创新规律(300字)。

管理规律和创新规律是办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也是教育规律的应用和延伸。我主张给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并承担责任。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力,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相互帮助。此外,我也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和教育改革,及时借鉴和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管理规律和创新规律的应用,我相信可以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结尾段(100字)。

通过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我深刻认识到教育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性,而不仅仅是偶然和经验的堆砌。教育规律是一种科学的指导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学生,提升教学质量。我将继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与时俱进,为学生的未来做出更多积极的贡献。

遵循规律高三篇十

教育规律,指的是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并具有稳定性、指导性的一些客观规律。遵循教育规律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在多年的从教经验中,我深深感悟到遵循教育规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我将结合我的体会,谈一谈遵循教育规律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一段:了解教育规律的重要性。

无论是哪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规律,而教育也不例外。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是指导教育实践的依据。要想在教育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了解并遵循教育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深入了解教育规律,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第二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和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兴趣、天赋和学习能力。因此,要遵循教育规律,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辅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所和开发。

第三段: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深深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体验。要遵循教育规律,就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学习的热爱,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和认可,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学生具备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发挥出潜力。

第四段:合理运用教育手段和方法。

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运用教育手段和方法。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掌握程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教育工具和技术手段,如多媒体、互联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只有通过合理运用教育手段和方法,才能使教育规律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五段: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育方式。

教育规律是相对稳定的,但教育方式和手段却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为了更好地遵循教育规律,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育方式。要关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了解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积极参加专业学术活动,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只有保持教育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才能让教育规律更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

总结:

遵循教育规律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只有深入了解教育规律,遵循并运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优质教育的目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合理运用教育手段和方法,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育方式,都是遵循教育规律的重要方面。只有教师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不断深化对教育规律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将教育规律应用于实践,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遵循规律高三篇十一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与司法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是当前人民法院工作的主要矛盾。其中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如何在案件持续大幅上升背景下,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平衡。

人民法院提供司法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两者之间是供求关系。从供给方来讲,人民法院的根本宗旨是司法为民,工作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从需求方来讲,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是多维度的,最根本的需求是公平正义,同时也要求高效便利。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司法不仅要公正,还要有效率。群众获得司法服务希望能够方便、快捷,如果花费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很高,同样有悖公正。事实上,对于简单案件,群众往往希望快速审判,提高效率;对于复杂案件,则更希望严格司法,确保公正。

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繁简分流改革工作,实现“简出效率、繁出精品”,需要遵循司法规律,通过采取一系列司法改革举措,多手段、多方法、多途径共同发力,努力以较小的司法成本取得较好的法律效果,有效化解“案多人少”矛盾。

一、借鉴“二八定律”推进繁简分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但是也不能忽视效率,要在保障司法公正的前提下重视司法效率,以投入尽可能少的司法资源取得尽可能多的诉讼成果,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平衡。在司法实践中,根据案件类型和诉讼结构推进繁简分流可以借鉴“二八定律”。要利用20%的审判资源办理80%的'简易案件, 在保证审判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审判效率;利用80%的审判资源办理20%的疑难复杂案件, 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提升审判质量。使用少数审判力量快速处理简单案件,能够为法官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办好复杂案件。

二、抓住主要矛盾推进繁简分流。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案多人少”矛盾中,“案多”是外因,“人少”是内因。“案多人少”主要矛盾根源在于资源配置不合理。以繁简分流手段化解矛盾,一是要有效加强诉调对接,尽量减少需要开庭和裁判的纠纷。截至2016年底,全国法院建立2338个专门诉调对接中心,大量纠纷被化解在立案阶段或审前准备阶段。要将审理程序与繁简程度科学对应起来,复杂案件适用普通程序严格审理,简单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等快速审理。二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目前,人民法院已经基本完成法官员额制改革,截至2017年3月,全国法院产生入额法官近12万名,85%以上的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审判辅助人员人数得到补充,法官与审判辅助人员配比有所提升。但是,法官忙闲不均的现象在不同法院、不同审判部门之间仍然客观存在。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职能定位和相互关系需要更加清晰化,配备比例需要更加灵活化,对审判辅助人员的管理需要更加科学化。

三、按照诉讼机制推进繁简分流。三大诉讼的案件数量排列依次为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2016年人民法院审结案件中,民事案件占60.02%,刑事案件占6.41%,行政案件占1.66%。破解“案多人少”矛盾的关键在于民事案件的繁简分流,但是也有必要进行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繁简分流。民事案件繁简分流要发挥民事案件快速审判程序的优势,扩大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督促程序、依法适用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特别程序;要推进民事庭审方式改革,推广要素式审判。要进行文书“瘦身”,使用令状式、要素式、表格式等简式裁判文书。刑事案件繁简分流要创新刑事速裁工作机制,在总结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的基础上,加强侦查、起诉、审判程序的衔接配合,促进案件办理的简化提速;要探索刑事案件庭审方式改革,按照《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授权在部分地区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决定》,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行政案件繁简分流要探索建立行政速裁工作机制,在庭审、裁判文书等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要探索实行示范诉讼方式,政府信息公开等行政案件,存在共同的事实问题或者法律问题的,可以通过个案示范处理带动批量案件的高效解决。

四、结合审判流程推进繁简分流。推进繁简分流要构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分层的分流“漏斗”,按照纠纷发生与案件审理的流程进行多层次分流。一是促进纠纷诉前分流。建立立案前的过滤、甄别、分流和引导机制,对当事人同意诉前调解的,引导当事人先行调解;对不同意诉前调解的,立即登记立案,可以使大量矛盾纠纷在进入立案登记前就得到有效化解。二是利用审前程序分流。进一步充分发挥审前程序的庭审准备和分流功能,即通过庭前会议固定无争议事实和证据,归纳整理有争议的事实和证据,大大减轻庭审负担。三是选择审判程序分流。在受理案件后,根据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社会影响等因素,选择适用适当的审理程序,充分发挥多层次诉讼制度体系的整体效能,使不同案件得到高质效的处理。四是围绕争议焦点分流。庭审和裁判文书说理,围绕争议点进行,可以促进庭审和裁判文书制作的质效。从四级法院不同的职能定位出发,二审和再审围绕争议焦点进行审理和说理,避免与原审在庭审和裁判文书方面的不必要重复。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繁简分流改革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人民法院的一项长期工作,重点在于将各项举措落实到位,从而做到又好又快地办理案件,提升司法质效的内生动力,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遵循规律高三篇十二

一、小学作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作文教学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作文质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上海也产生了以贾志敏老师为代表的,以“趣”“真”“活”“实”为特色的作文教学经验。这些教学经验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和兴趣为突破口,并强调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的基本功,以及发展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毫无疑问,这些成功的作文教学经验对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然而,毋庸讳言,就整体而言,小学作文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还相当严重。

从学生方面看,普遍存在着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或者觉得作文时“没有东西好写”的情况。至于文字方面如错字连篇,词不达意,句子不连贯,意思表达不清楚,则更是比比皆是。从教师方面看,作文教学则普遍存在着重形式训练,轻内容指导;重作文专门技能训练,轻作文基本能力与习惯的培养;片面强调“多写”,却忽略了“多读”;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材方面看,至今还没有一本科学的、权威的、系统的作文训练教材。

[1][2][3][4][5][6][7][8]。

遵循规律高三篇十三

一年一度的中段考试结束了。考试是为了检查学生两个月来的学习情况,做到查漏补缺,找出薄弱环节,及时矫正学生的学习方法;考试也是对老师两个月来的教学方法和态度的检阅。老师根据考试成绩来衡量自己教学水平,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到及时地查漏补缺,改正自己的错误做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考试,老师也可从中发现自己近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共同探讨考试中的失误原因。使今后的教学方法更科学,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

时反馈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生动、和谐,充满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考试成绩是家长和老师、学生沟通的桥梁。通过考试,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及需要加强的地方,做到家校合力教育好学生;家长的想法有时是孩子的“导航灯”,孩子想通过考试成绩,向家长证明自己长大了。

一节课一分钟也不给我。我是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尊重其兴趣与爱好;他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感受到被尊重;他自然就会去主动地学习。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若学生灌注了自发学习热情,那将是最持久和最深入的学习,更是一种享受地学习了。

遵循规律高三篇十四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是力求认识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有兴趣的学习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全神贯注、甚至废寝忘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迅速牢固。反之,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好中师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笔者对1991、1992、1993三年进入我校普师班的619名新生在初中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生理卫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不署名、不讨论、实事求是的调查,结果如下表(学生来自五县一市、两个矿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项目结果(人数)百分比(%)。

对生物是否感兴趣是20833.60。

否41166.40。

生物是否难学是38862.68。

否23137.32。

初中老师做实验次数10次以上8914.38。

1-10次26142.16。

026943.46。

自己做过实验吗是589.73。

否56190.63。

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吗是51182.55。

否20.32。

无所谓10617.12。

是否适应新教法是21735.06。

否35256.87。

无所谓508.07。

毕业后是否愿意去农村是30549.27。

否27344.10。

无所谓416.63。

从上表可以看出,进入中师的学生,学校换了,教师换了,再加上基础不一,教学的脱节和学习的不适应现象是很普遍的。他们中有的对生物学习感到困难,有的对教师的教法不适应,有的在初中放弃了生物学习,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了生物课,生物学知识基本上是空白,这给中师的生物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只有坚持启发性、趣味性,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中师生是未来的小学教师,应尽可能使他们在课堂上体味到知识、趣味与启发性的有机结合的教法,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为此,笔者多年来始终坚持做到以下几点,效果较好。

一、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言。

好的导言,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我查阅大量资料,尽可能采用激发兴趣的方式引入。每章、每节乃至每节课,也尽量通过实验、模型、讲故事、讨论、设疑等方式引入。

如在学《生物与环境》前,补充了人口增长与粮食资源危机、人口普查、水法、土地法、矿产资源法等内容,介绍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并列出惊人的数字:全世界每年增加6000万人,须增加粮食12×10[6]t,目前尚有8亿人处于饥饿之中,我国也有少部分地区仍未解决温饱问题。我国1992年与1952年相比,人口增加一倍多,土地减少1/5,尽管奋斗了40年,人均占有粮食仅增加38kg。全球每分钟有10公顷土地变为沙漠、20公顷森林消失;每小时有2个物种灭绝,有3×10[6]t土壤流失,每天生产垃圾27×10[6]t,向大气排放co[,2]15×10[6]t;有10万人死于污染造成的传染病和癌症;中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60亿元,相当于8个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损失。通过这些数字提高了趣味性。

二、加强生动多样的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可使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理解知识。对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来说,语言叙述不如实物、标本直接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感知那样鲜明、具体、完整。

多年来,本人坚持贯彻直观。

[1][2]。

遵循规律高三篇十五

鼓楼实验小学林榕。

内容提要:识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难点,笔者借助心理学、教育学理论,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提出了听、唱、动、识四层次识谱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听歌的基础上模唱、并将自身对音乐的感受以律动的方式加以体现。在学生对曲谱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才适时地将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从感性引导向理性,进行识谱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提起小学音乐课,人们不由地会想起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教歌模式:费大力气把曲谱唱下来(其实只有少数人会唱,大多数是滥竽充数),然后唱词。歌词唱会了,这堂音乐课也结束了。整堂音乐课,教师为识谱视唱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可是从学生的精神状态来看:往往一到识谱教学片段就疲软,一到歌词教学就干劲十足。造成了识谱教学小学讲、中学讲,多年下来真正会识谱的学生还是寥寥无几的尴尬结局。

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找出了学生不愿意接受识谱教学的主要原因:儿童由于对识谱知识和技能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因而产生了畏难情绪。从儿童认知特点来看:儿童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从儿童的学习动机来看:认知性兴趣即求知欲为儿童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最为现实的成分。先识谱后唱歌的教学模式,是让小学生在对音乐没有一点印象的时候就让他们阅读乐谱,就像让他们读那些他们不理解的生词一样的干巴无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容易造成小学生对识谱教学产生心理排斥感。

音乐是听的艺术听是音乐体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乐谱只是音乐信。

息输入的载体,并不是音乐的本身。笔者并不否认识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但什么时候教、怎么教,这里面包含着许多音乐教学的科学道理。机械地练习识谱、唱词所学的歌是死板的歌,它很难使人感受到多少音乐的美,也不会激发孩子们的内在情感。至多只能学到一些视唱的技能,而唱歌的最终目的`就是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借助歌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而这种美的感受,情感的表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主要让孩子们通过听、唱、动等大量的音乐实际活动,在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过程中自然地熟悉乐谱。经过几次这样的音乐实践,虽然歌曲还没有学,学生却能轻声跟着唱,达到似曾相识而还不十分熟练掌握的状态,心理学家称之为引起进一步探索兴趣的最佳状态。为此笔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了听、唱、动、识四层次的教学尝试。其具体的做法是:

一、听。

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是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过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就决定了音乐教育必须从听入手,在听的基础上进行。在歌曲教学伊始,通过录音机的重复播放,使学生在大量地感受、理解歌曲中逐渐地熟悉乐谱。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不少孩子在听了二三遍歌曲之后,就具备了轻声跟唱的能力。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歌曲的介绍,反复朗读歌词等手段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音乐,进入歌曲的意境,感悟歌曲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已加深学生对歌曲艺术形象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在学生复听完全曲之后,笔者用了如下富有诗意的话作为语言提示:“同学们,听完这首歌后,在我们的脑海中,是否出现了蓝天碧水之间,一群孩子在划船游玩的幸福景象?”。通过听,学生初步了解了歌曲的音乐形象,激起了学生美的体验,为下一层次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唱。

对音乐中的旋律轮廓、节奏运动和乐句结构变得敏感。随着儿童的听和唱,指导他们意识到有关旋律结构等基本概念,使他们在边听边唱的过程中找到音乐的特征。

三、动。

音乐是声音的语言,舞蹈是体态的语言。歌与舞自古以来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听音乐时,手舞之、足蹈之皆是人之常情。律动就是让学生通过身体来体验音乐。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感悟音乐的节奏、情绪,更可激发孩子潜在的音乐才能。在听的后期,笔者常要求学生听动结合,将身体当作乐器,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拍、力度。实践证明:儿童用动作对音乐所作出的反映,不仅是对音高的意识,也是对时间,音色和结构的意识。例如,在教学《看龙舟》这首歌曲时,笔者让学生在听的后期边按节奏拍手边喊加油,使学生感受到看龙舟的场面热烈非凡,也使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感。学生在动的过程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发展了他们音乐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气氛也由“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四、识。

在学生对曲谱的认识达到一定熟悉程度的基础上,教师应适时地将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从感性引导向理性。通过学唱曲谱,尽快建立唱名和音高的概念,再通过打节奏、读唱名、唱背曲谱等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旋律音响与曲谱有机联系。这样,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自觉自愿地接受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发展形象思维,获得美的体验。

预备和铺垫,词对曲没有反馈作用,对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内心期待显得软弱无力。而听、动、唱、识四层次教学模式在完成思维、反射、记忆的过程中,有利于内心期待的形成。听、唱、动、已经形成的旋律形象和歌曲的整体印象对曲谱产生很有力的反馈,有强化记忆的意义并为识谱服务,在音准上产生“准确控制”的作用,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总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潜移默化地、自然而然地形成运用唱名表示音高的概念,比之强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更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遵循规律高三篇十六

1)送人东归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3)相思相见知何曰?此时此夜难为情。

4)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5)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7)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9)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1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11)从我每天早上起来的那一刻起。

12)可现在是为了我的心上人,

13)苏轼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流传千古,陈奕迅一首《十年》,竟也可风靡一时。

14)泉水就要干涸了,为了生存,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唾沫来喂养对方,但是,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忘记对方的存在。

15)男人看似无所不能,实际上却被身后伟大的爱情所支配统驭。

遵循规律高三篇十七

《年、月、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中的内容。年、月、日和时、分、秒一样也是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说,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那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是他们最能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的。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每次教学活动中应思考的问题。本案例通过两位老师对几个教学片段的不同教学方式的对比,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教学方式获得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二、片段与反思。

【片段一】。

a老师:

师:同学们,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期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可几位学生的回答都不正确)

师:今天到底是什么日期呢?电脑可帮我们记住了,请看大屏幕。(ppt课件显示当天的日期)

奥成功”两幅图所描述的事情和意义几乎是由老师代劳的。)。

【反思】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几个有意义的重大节日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事与愿违,首先,当学生没有正确回答当天的日期时,教师没能灵活的过渡,就已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照本宣科依次处理四幅图和过余生冷的德育说教,更是严重搓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严重违背了这一宗旨,教师成了传授者和管理者,学生成了接受者和被管理者,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所以沉闷、低效的课堂就在情理之中了。

b老师:

师:同学们,你想成为一名成绩优异的小学生吗?(学生未加思索齐声回答:想。)。

师:老师可以教你们一个提高学习成绩的绝招。(学生个个显得很惊讶,睁大眼睛盯着老师,教室里非常安静。)。

师:(环顾全班同学)要想成为一名成绩优异的小学生,必须是一个学习的有心人。下面我就来考考大家,看谁是学习的有心人。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期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可好几位学生的回答都不正确,这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

师:(显出很奇怪的表情,然后将问题分解)你知道今年是哪一年吗?

生:今年是。

师:(伸出大拇指)这个月是哪一月呢?

生:(显得很兴奋)是5月。

师:(露出很高兴的表情)你已经是一位有心人了。今天是几日呢?(点几名同学回答,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结果。)。

师:今天到底几日呢?电脑博士可帮我们记住了,请看大屏幕。

(ppt课件显示当天的日期,答对的同学高兴得跳了起来。)

师:(对答对的同学表示祝贺)在一年中有许多值得记念的.日子,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6页,这几幅图分别描述的是什么事?你知道这些事都发生在什么日子吗?你知道哪一幅就说哪一幅。

生:(自由选择说明,教师用ppt课件显示作出判断,教师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环保教育。)。

【反思】新课的导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次成功的导入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这位老师在开课初,充分利用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喜欢被表扬的心理,语言和表情完美结合,只用了廖廖数语,就使学生体验了成功的愉悦。在学四幅图时,没有按部就班的依次处理,而是由学生自己选择,德育也是适时点拨,巧妙设问,使学生产生了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了浓厚的的兴趣,对后面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片段二】。

a老师: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47页的20的年历,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告诉老师。(学生开始观察、交流,但大多数学生好像无话可说,只有少数同学在小声的议论着,课堂气氛也很沉闷。在汇报成果时,学生的回答总不着正题,几个回合后,少数学生好似已对课堂失去了兴趣,开始做起了其它的事情。老师出于无奈,只好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半推半就的倒了出来。学生也是一脸的茫然,似懂非懂。)。

【反思】在这一环节能的教学中,教师本想以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突破重点,结果却使得其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就在于教师设计的这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过于宽泛,学生觉得无所是从,使探究活动失去了应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学生的热情也就此消失贻尽。

b老师:

师:请看课本第47页,这是一张年的年历,请同学们仔细观。

察这张年历,同组的同学相互讨论后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

ppt课件显示:(1)2010年的国庆节是星期几?

(2)2010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

(3)2010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三是什么节日?

(4)请你在这张年历上把你最喜欢的日子圈起来生:讨论、交流、汇报。人人有事做,个个有话说。教师分组指导,参与学生讨论。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观察至每月天数的统计表,同组同学讨论回答第47页下面的几个问题。

ppt课件出示至20每月天数的统计表。

和28相加就算出来了。

师: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你喜欢哪种?

生:我喜欢第二种,因为第二种简单些。

【反思】这位老师很好的注意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为有少数学生还不能正确的看年历,所以教师有意将教材作了改编,先让学生观看2010年的年历讨论解决教师设计的几个问题,注意了讨论和探究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所以更具实效性。

三、点评与拓展。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扮演着教者的角色、权威的形象,却没有将学生的自主发展摆在正确性的位置上来,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这一案例中的a、b两位老师就在这一点上有着天壤之别,教学效果也就大相径庭。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使学生探有方向、议有主题、思有过程、做有实事、学有兴趣是每一位教师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案例中的b老师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看到了新理念指导下的新教法带给学生的无穷乐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水平设计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体现“新”、“乐”、“实”的教学风格,这应该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新要求吧!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88692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