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门外语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融入不同的文化。增加阅读的时间和量,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由于总结的方式和应用范围的广泛,不同领域的总结也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浅谈提高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论文篇一
激励既是一种体育教学手段,又是一种体育教学氛围。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氛围沉寂、呆板,缺乏和谐、民主与平等。有效体育教学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与支持性的体育学习氛围。支持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体验体育学习,学会与教师同学相互合作、共同探求体育知识。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激励能增进、强化学生的信心,鼓励、激发学生的参与行为,因此进行有效体育教学,体育教师的激励策略(如面带微笑的期待、言谈风趣等)的艺术运用尤为重要。
起点行为是指学习者在进入教学情景时,本身已具有的相关知识、性向、动机、能力、特点状况等,也可以说是学生开始学习某一新单元知识之前所具有的行为或成就水平。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是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的,它要求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或体育教学的性质(包括难易度),而有效体育教学则要求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体育教师应在恰当掌控学生的知识准备度或起点行为的基础上去因材施教。
有效的体育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此,我们在进行体育课程设计前,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必要的。如:学生已掌握什么?学生应该掌握什么?学生能够掌握什么?然后,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有效体育学习和应用体育知识的有益经验。同时,我们在进行体育课程设计时还要注意以下四点,即要重点组织学生学习的最主要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将此体育教学内容作为要领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进行教学;通过讲解与示范这些重要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体育学习内容;辅之以切实可行的体育学习活动与评价手段,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能够反映预期体育教学目标的学习内容。"。
1.理清知识点这是有效体育教学依据的主线,是实现有效体育教学的载体。体育教师理清知识点的过程就是引导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就是传承体育知识、改造体育知识、创新体育知识的过程。选准切入点、激发兴奋点、培植发散点都是以理清知识点为中心。知识点理清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这一教学主体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理清知识点要求体育教师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与技能,而是使学生把握体育知识的内在结构、了解体育知识的.产生过程、掌握体育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能否理清知识点取决于体育教师本身对传授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取决于其对学生的了解程度。
2.选准切入点这是有效体育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是问题切入还是故事切入,是平铺直述切入还是悬念引发切入,是情景切入还是讨论切入,其效果绝不相同。因此,在切入点的选择上,体育教师应充分考虑两个层面:一是学生的实际;二是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结构与体系。切入点的选择应因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氛围而不同。切入点的选择直接引领着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直接关系体育课堂教学是否富有吸引力、是否引人入胜。
3.培植发散点这是有效体育教学成功的目的之一,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种子。创新就是用已有的体育知识去固化新的体育知识,把已学过的知识、技术技能加以理解,加以发散和迁移。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培植发散点应将课拓展伸到课外,从知识延伸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素质得以提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培植发散点,把现在的体育知识与过去的体育知识,纵向的体育知识和横向的体育知识,此门与彼门的体育知识予以结合,寻求不同体育知识的发散点,为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造力的延伸埋下种子,为学生将来进行有效体育学习奠定基础。
传统体育教学中强调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不注意引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这导致了体育教师所传授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与方法未被学生真正内化并主动运用,仍停留在模仿水平,迁移性差。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进行有效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参与性,以学生为活动主体,让学生在真正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自我体育知识的学习与建构,并指导学生在体育实践中理解、掌握和运用一定的体育学习策略,学会学习,以利于有效体育教学价值量度的提升。近年来,高校体育建构的体育教学模式,都较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创造力、自学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以及自我评价能力等学习方法的培养,注重了学生主体参与的价值,这都利于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关于有效体育教学的研究活动是极其复杂的,其中任何一个变量变化的效果都是无限的。本研究辨析有效体育教学的概念,探讨有效体育教学策略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要素的抽象,为广大体育教师及研究工作者提供有效体育教学设计的素材。我们认为,一旦这些素材被广大体育教师所掌握,并创造地加以运用,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必会有所提高。
浅谈提高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论文篇二
我们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田的承认,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最初的甲骨文、石鼓文,发展到篆书、隶书,再到日后的草书、行书、楷书;无不散发着中国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虽然,现在已是高科技的信息时代、数码时代,人们敲击键盘完全可以代替书写,但是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写字教学对陶冶学生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发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以来,全国各地普遍加强了中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自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38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按照义务教育新课程的要求加强写字教学。为保证学生写字时间,我校单独设置了每周一节的写字课时,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写字教学;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写字兴趣,引导学生爱写字、进而写好字;开展评价、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写字活动。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刚接触祖国的语言文字,对深奥的书法美学知之甚少,对复杂的汉字结构无所适从,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应以“趣”为先,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书法艺术,潜移默化地接受艺术熏陶,从小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最初的写字课上,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小故事的形式向一年级的学生介绍了汉字的历史,从甲骨文到石鼓文,从篆书到隶书,再到今后的草书、行书、楷书,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汉字。
在书法艺术的浩瀚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令后人景仰的书法大家,有三国的钟繇、晋代的王氏父子、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等等。在以后的每节课中,我都要花几分钟的时间讲一个书法家的小故事,“墨池”、“笔冢”等小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大家听了课都说古人了不起,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说要把字写好超过古人。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是陌生的,因为这是书本上没有的,但这些小故事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在这样一种气氛中跟学生讲解笔画、方法,效果明显有提高,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写字,写好字是发扬祖国文化传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课堂是学生习字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汉字的书写规则、字形结构、笔画笔顺等教学内容,讲起来枯燥乏味,书写练习机械单调。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采取了各种方法,真正让孩子们喜欢上了书法课。
在教学汉字的书写规则时,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一首儿歌,大家兴趣盎然,唱一唱,念一念,很快就把书写规则牢记在心了。儿歌是这样的:
要把字儿写写好,
书写规则要记牢。
先中间,后两旁;
从上写到下;
从左写到右;
半包围,下包上,
从里写到外;
半包围,上包下,
从外写到里;
全包围,写得好。
从外写到里,
最后大门要关好,要关好。
为了让孩子们尽快记住字型,把字写正确,我经常编几个字谜给学生猜。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汉字的构成,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猜字谜进行思考分析,记住了汉字的字型,真是一举两得。时间一久,他们自己也能编几个字谜了。例如:小白走进工厂里(原);树上挂条白毛巾(棉);有话挺客气,有水挺干净,有人挺漂亮,无人绿莹莹。(青)……那些字谜朗朗上口,独有情趣。
写字教学重在指导学生合理地安排字的间架结构,如果直接从理论角度去讲解、分析,孩子们一定会坐不住,就算他能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也一定会心不在焉。于是,我编故事给他们听。如,我在教“相背点()”、“相向点()”时说:有两个小点,他们是一对情侣,来到一家照相店里拍结婚照,摄影师让他们头碰头一起照个像,()可他们却脸对脸,咪咪笑。()大家听得哈哈大笑,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还有学生对我说,最有意思的是这两个点,我想起来总想笑……在指导包括坐姿要领、执笔姿势、运笔技巧以及汉字的笔顺、间架结构等常规性内容时,我也采用诙谐幽默的小故事讲清其中的道理,纠正执笔姿势,强调正确的坐姿,使每个孩子上身直立,眼睛和纸面的距离适当,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多媒体示范: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多媒体以它的直观、逼真、声像同步的特点,成了课堂教学手段的首选。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把专业、枯燥的教学内容演变成鲜活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艺术,让孩子们在充满童趣的良好学习环境中,轻松愉快地感受和学习祖国灿烂的书法艺术。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习字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其能力,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我们经常组织书法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学校每学期都举办书法考级活动,学生们踊跃报名参加,对考级成绩较好的学生,则有荣登“明星榜”的机会。另外,我们还不定期地举行“书法展览会”,让校园里弥漫着淡淡的书香;同时,结合大队部的活动,评选各班的“小小书法家”,授予他们荣誉称号。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书法竞赛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
总之,写字是一门综合课程。我们在低年级写字教学时,应强调“以趣入手”,不拘泥于笔画的分析,尽可能地挖掘写字教材的潜在作用,使学生爱上书法课,上好书法课。在写得一手好字的同时能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加强他们的审美趣味和道德修养。
浅谈提高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论文篇三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写字是其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从我国小学教育的以往经验可知,尽管教师将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方面,但学生的书写过程仍然存在各类错误问题。基于这种现象,有必要对当前小学语文低年级的写字教学进行合理调整。本文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现状入手,对优化小学语文低年级的写字教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从整体角度来讲,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在学生拥有一定语文知识基础的条件下完成。写字是低年级小学生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为了保证写字教学目的的有效实现,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低年级小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当前写字教学方法进行合理优化调整。
就我国当前的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而言,其在写字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同音字、形近字混淆问题。
这种问题是指,低年级小学生在书写同音字如“园、原”,或者形近字如“目、日”时,常常会出现混乱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教学方法的不合理引发的。
2、写字教学与学生学习基础及能力的契合性问题。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不同小学生在已习得汉字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除此之外,智力因素的差异也使得学生学习生字的能力各有不同。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写字教学工作之前,并未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已经学会一定数量汉字的小学生而言,从基础知识学起很容易引发其厌烦情绪,进而影响后续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1]。
3、教师忽视学生写字笔顺问题。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写字笔顺并不重视。当学生按照错误的笔顺进行书写时,教师并不及时进行纠正,而是只关注学生最终的成字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漏写某一笔画或者增加笔画的现象较为常见。教师针对该现象的处理方式仅仅是要求学生加强该生字的练习,但这种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写字问题。从上述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将会对学生的后续语文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写字教学方法进行合理优化。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培养兴趣是提升其写字教学效果的重要优化途径。心理学认为,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维持时间相对较短,对此,为了保证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应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对既有写字教学方法进行优化:
1、竞赛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识字与写字之间具有密切的承接性关系。相对于识字环节而言,写字环节的学习难度更高。传统小学语文写字教学常常会让小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虽然写字教学的面向对象是整个班级的学生,但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这种写字教学是独立进行的,学生本身较低的自控力及兴趣的缺乏常常会影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效果。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将竞赛教学方法应用在实际的低年级小学语文写字教学过程中。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杜牧的《山行》的会写生字表为例,针对刘、首、于、枝、枫以及记这几个生字,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不同的小组,由第一个小组中的同学负责表演,另一组同学负责猜出具体的生字并写出来。第一组学生需要在不发声的情况下,利用肢体语言向另一组同学描绘出某个固定的生字。这种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识字水平的原理为: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合理利用了低年级小学生的求胜心理[3]。
2、游戏教学方法。
游戏对低年级小学生拥有天然的应用优势。例如,教师可以将汉字树的游戏应用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弹”为例,教师可以将整个汉字拆解开来,并对每一个笔顺进行编号。为学生提供一棵挂着多个空心苹果的大树。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的任务是按照正确的笔顺分别将所有笔顺依次贴在大树的空心苹果中。相对于传统写字教学方法而言,低年级小学生对这种写字教学方式的兴趣更加浓厚,且维持时间更久[4]。
1、情境创设方面。
教学情境的创设各容易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感,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坐井观天》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青蛙、小鸟这两种形象的图片或者视频,并在参考学生主观意见的情况下,选出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这两个角色。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学习课文中“蛙、沿”等会写生字的积极性会发生显著提升[5]。
2、生字笔顺方面。
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以往经验可知,小学生在写字过程中能够常常会产生笔顺错误的问题。除了笔顺书写顺序错误之外,小学生在书写某个汉字时多出一笔或者漏写一笔的现象发生频率也相对较高。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太阳”为例,学生在写“太”这个生字时,常常会出现漏写中间的点的问题,而写成“大阳”。对此,今年一年级的课本新改革就做得很好,利用优化生字表的方式解决该问题:在生字表中所包含原有的生字、拼音等内容的基础上,将每个生字的书写笔顺标注出来,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该笔顺进行书写。这种优化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得学生对每个生字的书写过程形成正确的笔顺规律,进而降低漏写、多写几笔,以及笔顺错误等问题的发生概率。
3、硬笔书法课程加设方面。
由于当前我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生字认读和会写要求是分开进行的。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发展学生生字认读能力的优势下,可以利用拓展课程加设硬笔书法课程的方式,实现低年级小学生生字书写的强化教学。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写字教学具有范化特点,在专业化的硬笔书法课程中,学生能够得到更加专业、具体化的强化训练。除此之外,由于硬笔书法课程主要是通过针对性生字练习的方式完成的,其需求的生字数量较多。生字词语、同音字等生字类型的应用,可以使得学生的识字水平和书写能力得到有效拓展[2]。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的写字教学主要存在教学活动与学生基础不契合、同音字和形近字混淆频率较高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针对性创设写字教学情境、生字笔顺强化及加设硬笔书法课程等方式,保证学生的写字学习质量。
[3]高伟.优化低年级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探索和尝试[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4]王开玲.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分析[a]..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总第5辑)[c].:,2015:1.
浅谈提高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论文篇四
简单说,田字格是规范汉字楷书书写的模板,田字格是练楷书用的(有些学校的学生在田字格里练行书)。楷书要求的是横平竖直,但又不是绝对平直的,田字格中的横中线和竖中线是横竖的参照线,标准的田字格的规格是1.2cm×1.2cm。例如书写顿笔之后走向不同的三种撇:平撇、斜撇与竖撇,根据这三种撇与竖中线构成的不同夹角区分这三种撇。除此之外,横、竖与其他由单笔构成的复合笔画都可以在田字格中找到参照线或参照点,只要解决好定位问题,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书写就很顺利。
田字格还便于楷书结构的安排。田字格的四边与横中线、竖中线划分出的区域为所有汉字的笔画与组字成分提供了基本的定位参考。竖中线可以暗示左右或左中右结构,还可以作为独体字或包围结构中左右对称文字的中轴线;横中线可以暗示上下或上中下结构。对于其他结构的文字,也能在横中线与竖中线及其构成的分区中找到参照线。此外,楷书审美中同行的文字“上紧下松”与“内紧外松”这两项基本原则也可以通过横中线与竖中线的作用表现出来。而田字格的'中心点,也是将文字书写时居中布置的重要参照点。
小学时期,特别是低年级阶段,是学习汉字书写的关键时期,是从低年级的田字格书写向高年级的空白方格书写的转变时期。因此教师要好好研究田字格,要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好字,为学生脱离田字格书写或脱离辅助线书写打下基础。我们的老师一定要在1~2年级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占格,注意点化的轻重、倾斜、呼应。
1.学生书写时不会安排笔画顺序的问题出在哪?也不排除个别语文老师板书时笔画顺序不过关。
2.卷面书写脏乱差的问题出在哪?
3.错别字多的问题出在哪?
4.不会临摹名家作品,字没有体的问题出在哪?
看看课标是怎么要求的,只要一一对号入座我们就能找到症结。“第一学段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第三学段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四学段临摹名家书法作品,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课标要求学生从小要把书法学好,写字应该从娃娃抓起。可是我们大多数老师在识字上下的功夫多而在写字上下的功夫少,课标的写字要求没有落实,学生字写得差冲淡了识字效果。王蒙说:“中国文化的根基是中国的文字。”其实要是我们老师好好研究写字教学,把识字和写字有机结合起来能发现好多乐趣。首先带领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把简单的象形字渗透在独体字的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脑海里会产生形象)又可以增加课堂情趣,我们好多老师对中国的文字研究不够,教学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就小学写字指导课堂而言,我认为三年级就可以让学生回过头研究自己的字写得好不好,重新审视低段写字教学效果;四年级粗线条地研究汉字的演变过程和中国书法史,检验楷书的临帖、摹帖情况,到了五六年级和《遨游汉字王国》整合,师生在活动课中加上楷书创作展演,形成系列课程,我们的识字写字课堂单薄的现象就会一去不复返,我们就不可能出现山下住着一只大灰狼是“炭”,雨打在田野里是“雷”这样的笑话。写字教学难度较大,不可小觑,我们好多教师往往把这块任务放在课下让学生自主完成,笔者认为这可能是造成学生今天书写问题大的主要原因,也不排除自主描红。
其次在指导学生临摹名家作品的过程中,加深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可能个别语文老师从来都没有临摹过名家作品),学生也会在欣赏临摹中汲取营养,从而传承传统,走出传统,也许还能自成一家。再次指导学生创作,这本身就是挑战,既要有技术又要有情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调动所学,脑海里需要产生形象,要感染读者,要表现他们的情感情怀,以及对语言文字的独特感受和思想感情的跌宕起伏,它的功用不仅仅是写字,能练好字的学生一定是学习好的学生,字如其人!
学生的书写习惯越来越差,好多学生握笔姿势不对、坐姿东倒西歪、写字姿势各种各样。新课标评价建议部分要求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义务教育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今天看来我们在这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不严,指导不够。
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中小学语文教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责任重大。课标要求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彻底转变汉字教育理念,应该认识到学习汉字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阅读的工具和书写的技能,而且利于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还有利于增强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语文老师要成为兼职书法教师(《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我们许多老师如果站在这个高度去理解这个问题,那责任意识就大了,指导学生书写的力量就有了。
其次,要加强写字课的规范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必须在写字习惯和规范(笔画、笔顺、临摹、创作)上下功夫,而且要抓紧抓实,持之以恒。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必须在写字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确保语文课上留有一定的时间(语文课上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天天练),写字指导教师要研究书写的技法。指导教师一定要加大经典碑帖的临摹力度,根据课标要求分阶段分步骤扎扎实实练内功,在楷法掌握的基础上融入楷情,六年级可以渗透行楷教学,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
再次,要加强个人修养。书法是靠学问养出来的。广大语文教师一定要多读书,善读书,加强文化修养,“读书如食耳,善学者长精神,不善学者长痰瘤”。(袁枚《随园诗话》)“道德养心,技法养手,学问养眼(施教一也,自养二也,融会三也,通达四也)。”书法这门课程继承难,创新更难,我们的老祖先把它玩到了极致,如果没有经典的滋养是脱不了俗气的,我们语文教师要成为中国传统文人的代表。
浅谈提高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论文篇五
数学课堂怎样才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就课堂设问而言,不仅是为了引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充分显示其自主性和创造性。结合课例,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课堂设问的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解认识。
一、提供学生思考、探究的平台,领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多角度理解数学知识。
浅谈提高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论文篇六
摘要:小学科学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让学生能够在科学素养的影响下更好地取得进步。本文对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进行简要分析。
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对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改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的进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在学生兴趣的牵引下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改进探究模式,提高学生探究效率。
为了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对课堂探究模式进行一定的改进,通过改进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性学习。一些教师仅仅将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地认真对待,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也没有将时间进行合理地安排,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所要研究问题的本质,要让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先将学生扶稳,再放学生去自由奔跑。
例如,在学习光与影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对光和影所具有的性质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同学们能否用自己的双手或者其他的工具做出各种形状的影子呢?要有怎样的条件才能够形成影子呢?影子的大小与什么条件具有关联呢?”提出这些问题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让学习小组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出答案的预测,再使用工具开展验证性实验,进行实验步骤和方案的设计,之后开展实验进行预测结论的检验。教师要规定出实验探究的时间,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
二、通过演示实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学科虽然并不像物理、化学学科那样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进行理论的验证和支撑,但同样需要利用一些小实验进行有效地教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演示性实验的方法来刺激学生,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点的探索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索当中。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演示不怕火烧的手帕相关的实验:将水与酒精按照比例进行混合之后淋在手帕上,之后点燃酒精,手帕在燃烧的过程中并不会出现损坏。在向学生展示这一实验现象之后,学生会感到非常的新奇,对于手帕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损坏这一现象产生非常大的疑惑与好奇。学生们会非常想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时,教师便可以将其作为切入点开展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对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开展学习和探究,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变得非常有动力,从而非常认真地听取教师的讲解,这样便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三、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在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实践教学是必须要得到重视的环节。实践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和观察,更好地体会知识点的含义,掌握科学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降水量测量的实践活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测量降水量的正确步骤,之后便可以开展测量工作。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测量工具的制作,掌握制作简易工具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课外实践,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气象站在进行降水量收集和测量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进行测量活动,再让学生将自己测量的数据与气象台测量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找出自己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有效解决。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将会提高自身学习科学的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更大的信心。同时,实践也能够让学生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锻炼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形成必备的科学精神。
在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中有非常多的机会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教师要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得到最大的进步,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提高能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以高昂的学习兴趣长时间地开展学习,从而学习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
四、结束语。
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教师要通过积极地引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科学知识的神奇,从而对科学学科产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有效提高科学学科的学习效率,使得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最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浅谈提高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论文篇七
什么样的体育课堂教学才会有效呢?我认为就是通过教师、学生课堂互动,学生在知识上得到收获,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协调,在师生愉快的合作下顺利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学生掌握了该掌握的基本体育知识和必要的运动技能,教师有教学的成功感,学生有知识收获感,课堂40分钟活动有较大效益。那么如何提高我们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着这一思考,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学生的发展关键在教师,一个教师只有具备对教材正确、深刻的理解,才能把教材内容表述得清晰、准确、流畅、有条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围绕学科内容培养学生能力,基备了这些素质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长,就很容易。有些项目是自己的弱项,就很难做到。还有一点,我觉得在现阶段作为体育教师在讲课时的语言和身体语言应融合于教学基本功中。在教学过程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兴奋和抑制是相互传递相互调节的,从生理学和心理学分析,语言的强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正确生动的讲解能使学生理解动作要领,有说服力的语言则能有效地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适当的强化语言提示,能弥补直观形象示范的不足,帮助学生纠正动作偏差。虽然,体育课与其它学科相比,学生有足够练习时间,但是,语言是师生交流思想信息的重要的载体,是联系师生教与学活动的重要纽带。体育课语言表达的形式除讲解外,还有提示和口令等。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包括语言在内的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才不致出现尴尬场面,使教学过程得心应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赢得学生们的信任、欢迎。
二、把握教材,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小学阶段,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高度集中,因此课堂时间设置不会过长。要利用好宝贵的四十分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备课时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教者课前要主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技能、运动能力、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以及遵守纪律等方面的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手段和良好的课堂环境,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遵循教与学的规律设计教学流程。要注意研究分析从学生学习的起始能力,到达到终级目标应具有的过渡目标,再考虑目标达成应具备的条件及顺序,设计帮助学生达成目标的阶梯和思维路径,考虑“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和怎样教”等问题,考虑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拿出可行的教案,在教与学的交互中逐步达成目标,重视教学设计、教学机智和教学灵活性的统一,认真备好每节课。 不打无准备的仗,更不能因为自己准备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而在课堂上浪费宝贵的时间。
三、提高教学技能
2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只有紧紧地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使命感、责任感,改进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才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效率。
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不可偏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上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用积极肯定的情感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训练、指点练习方法,控制调整学生练习活动。
1.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老师首先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只有利用一些新颖别致的手段,巧妙地用于整个教学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游戏教学中生动有趣的活动就是直接的感知材料,所以开展游戏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体育课中,如果在准备阶段中安排一个小游戏,学生就会非常起劲投入。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体育课中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直观等年龄段的特点,以“趣”为“饵”激活兴趣,促进学生情感,当然,同一游戏不能老是重复,以我之见,在一学期中最多重复使用两次即可。否则学生会觉得老套和沉闷,失去吸引力让大家对体育课堂没有新鲜感。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技能得到了提高、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教师要善于选择和编排游戏,从众多的游戏内容中寻找学生活动的兴趣点,使学生充分感受活动内容的趣味性,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一旦学生有了愉快的情感体验,就会对教学活动起配合作用,为较好地完成体育课的学习目标而自觉努力。
《体育教师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浅谈提高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论文篇八
体育教育是学校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到学生是否能够全面发展。不过现阶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体育教育的社会意识不高,初中学校对体育教育也不是特别重视。在新课改要求下,初中学校应该从改进方法、重视体育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解决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自新课改以来,初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体育教育已成为我国初中教育的重要学科,体育教育发展的好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学校常把学生的达标率和成绩作为教育工作最为重要的目标,这就直接导致初中体育的教学地位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学校对初中体育教育重视度远远不够,导致部分体育教育活动不能正常开展。部分学校的管理人员和教育工作人员也把体育作为教育的次要内容。
(二)初中体育教学的规范性不够。
不管体育教学抑或是其他事情,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成果有着极大的影响。不过在我国部分初中学校中,体育教学往往还是以放羊式的教学方法为主。自由活动是绝大多数体育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往往很难满足体育教学的真正要求,同时也达不到体育训练的目的与标准。
作为体育教育者,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中,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与学习观念,学生也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体育教育,才可能拿出切合实际的行动配合体育教师的教育活动。所以,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师,必须重视体育训练之前的思想教育工作。例如,在跑步训练之前,体育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部分与田径有关的体育文化,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科学合理的体育思想教育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二)不断强化体育教育中的`生活活动环节。
教育工作并非是单方面工作,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明确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一定要不断强化自身体育教育方面的训练,不断向学生传输体育的重要性和体育精神,构建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在学习的同时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真实情感对教育成效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教师的个人魅力也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例如,在进行羽毛球比赛的过程中,体育教师首先应该让学习者了解与熟悉羽毛球的相关知识,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比赛,教师也要融入活动中,可以和学习一起训练,也可以当裁判等。教师和学生一起娱乐、一起学习必将成为吸引学习者积极有效参与的重要方法。
体育教学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因其性格不同,所达到的学习效果也往往有所不同,同时每个学生对于自身体育学习也有不同的目标。作为当代的初中体育教师,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和不同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不同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必须抓住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尤其是体育教育,必须借助不同的体育训练达到不同的体育教学效果,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最大的尊重。例如,在进行跳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安排不同的活动,对部分学习体育兴趣较高的学生应该多安排其进行训练,以达到提升专业素质的目的,对于部分兴趣不是特别高的同学则可以先引导他们进行跳远等方面的运动项目,激发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后再开展跳远相关方面的训练。
三、结语。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思想指导下,教学才能够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也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支配下,才能使得初中体育教学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合理的教学方法,能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体育也是体育教师的职责所在。因材施教,做到教与学的统一,是我国初中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浅谈提高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论文篇九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始应用信息化教学,从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体育信息化教学,就是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网络通讯等多种现代信息手段的支持下,对体育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通过高效、智能的多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利用高速传输的网络媒介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体育信息传输到体育教育的前沿终端,完成教育信息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传递,从而达成体育教育的预期目标。
实现高校体育的信息化教学,能够为现代体育教育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于信息技术智能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为学生创建自主搜索、分析问题的学习环境,培养其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信息化教学当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问题,本文将通过具体分析提出若干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完善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有所裨益。
一、当前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信息化教学仍然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在人员素质、基础建设和系统适用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影响着信息化教学制度的建立和延伸。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信息化教育意识淡薄,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
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师对于信息化教育的认知程度不高,是阻碍信息化教学开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从实际工作中我们便可以切实地感受到,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都认为,体育教学自身存在特殊性,不适宜开展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对于体育教学并不重要。
主观上的不重视,削弱了该教学模式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很多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化教学设备的能力仍然有待提高,能够达到熟练使用设备或是具有较高操作水平的教师只占到高校体育教师总数的三成左右。甚至有接近半数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达不到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基本需求。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
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场所和设备两部分。其中,场所主要包括信息化场馆、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数字图书馆等。设备则指的是上述场所中的多媒体、网络等硬件设施。具体至体育信息化教学,除了以上的硬件设施外,还应配套设有辅助体育教学的各类软件。但是,通过对全国多地的高校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高校将主要力量都放在了对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投入上,至于建设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的体育场馆和开发相关的体育教学软件方面,投入的力量则少之又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必将从根本上造成对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制约。
(三)信息化系统适用范围狭窄。
当今高校中的体育信息化教学系统,其作用大都只停留在形式上。大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只会使用系统中的一些简单常规的功能,如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放映、教学课件的播放展示等。信息化系统适用范围过于狭窄,使体育教师们认为,这个系统仅仅起到一个微不足道的辅助功能,甚至成为了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鸡肋一般的角色。这不仅造成了广大体育教师对于信息化系统功能和角色的误读,更是对于现代化资源的浪费,引发了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困境。
二、若干改善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国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中所面临的上述困境和问题,笔者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改善对策,具体包括: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可以说是体育教学信息化过程中的首要任务。高校的体育教师们应当从思想上认识到,新时期的体育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熟知各种运动技巧,更需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尽可能多的与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背景常识等。新时期的体育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同时,教师们也应该转变单方面对学生进行教授和指导的传统教学方式,将自己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热情,教师从旁进行协调和指导,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体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也是决定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这里的信息化素养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多种基本要素。信息化素养提升了,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自然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同时,教师队伍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也会得到提升,从而解决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中人员素质方面的困境。具体说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方面的专业培训得以实现。
首先,学校可以考虑制定一套系统全面的培训计划,从信息化素养中所要求的知识、意识、能力、道德等要素进行培训,使教师们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更多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其次,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对于本校体育教师中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行高水平的专业培训,使其带动和帮助其他教师学习提高,既能营造出整个教师队伍的学习氛围,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培训经费,提高培训效率。最后,为教师们提供实操演练的平台,通过硬件设施保障、组织交流竞赛等方式,使他们在培训后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及时复习巩固,以便熟练地应用到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去。
(二)增加信息技术投入,完善信息化教学环境。
要想全面实现高效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校内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完善至关重要。针对目前高校在信息化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同步提高高校内信息化教学设施的配备水平。比如,一些高校中的电脑配置不高、网络连接不畅、多媒体设备落后,没有一个完备的体育信息资源平台,即使有再先进的软件资源,也无法发挥作用。反之,如果配备了完备的硬件设施,但缺乏充实的体育教育软件资源,仍然会造成对于基础设施的浪费。因此,二者水平同步提高,相互匹配,才是基础设施发展的最佳状态。
第二,各高校应该加大对于信息化教学场地的投入。为实现对学生进行信息化的多元教学方式,教学场地便不应当局限于传统的田径场上。只有增加各种多功能的信息化教学场所,才能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更重要的是使得多种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得以拥有适合的操作平台,发挥出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深入开发和广泛应用信息化系统功能。
高校中建立起来的信息化教学系统,不能只是将对它的应用停留在课件展示、视频观看等基础层面,而是应当对这个系统进行深入开发和广泛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掘信息化系统在整个高校体育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建议:
第一,对信息化系统进行深入开发,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通过充实信息化系统中的多媒体素材、优秀教学课件、经典教学案例、体育相关文献等内容,使整个体育教学信息化系统丰富完善,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方便快捷地找到各自所需的体育教学学习资源。让大家对于体育知识的学习,不只停留在课堂教学期间,而是拓展到课后的任何时间段。这样一来,既给师生带来了便利,使他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又大大提高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率,充分发挥其存在的价值。
第二,以信息化系统为依托,建立起一定区域内高校,乃至多个区域间高校的体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无论是与实际教学密切相关的体育教学资源、多媒体授课系统、网络远程教育,还是具有保障体育教学功能的教学管理系统、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使整个区域、整个社会的高校体育教学互为补充、同步发展。
(四)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评估制度。
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评估体系,对整个高校的体育信息化教学进行信息化监理和指标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说来,各个高校均应当以本校的体育教学信息化设施建立情况、本校教师及学生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认知程度和实践状态等具体情况,制定出一个适合于本校实际情况的信息化教学评估制度,以此制度中的要求为标准,定期对于本校信息化教学中的每个步骤环节进行评估和考核,并以评估考核的结果为量化依据,准确找到整个体育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在下一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整改和完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是新时期社会飞速发展条件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期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拓宽学生体育学习视野的必然要求。通过信息化的体育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将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料在相关信息平台上进行展示和传递,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同时使得教师与学生都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随时掌握各种体育知识与素材。通过广泛调查与工作实践,我们发现了目前高校在信息化的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诸如教师信息化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困境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只有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提升其信息化素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高效运用信息化系统,并借助教学评估体系对整个信息化教学过程进行考核测评,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体系,用现代信息化的力量有效提高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敏。对无锡市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2)。
[2]董英辉。分析信息化视角下的体育教学策略[j]。教育探索,(18)。
[3]段宝斌,阎朝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阈下体育信息化教学生态系统研究[j]。运动,2013(12)。
浅谈提高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论文篇十
白瑞春(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哈尔滨150025)。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在合作探究式有效教学方面紧跟新要求,寻觅新思路,破解新难题,取得一系列宝贵的教育教学成果。目前如何把我们所取得的成果真真切切地落实到课堂之上,把我们培养新时代多样化人才和创新人才的目标变成现实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备课作为教学常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实现科学合理的备课是教师落实有效教学研究成果、达成新时期学生培养目标、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备课;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
导言。
备课作为教学常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简单的写教案过程,新课改条件下的教师科学合理的备课活动指的是教师在课前自行研读教材内容及相关资料,遵照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特点,进而明确教学任务与目标,选择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完整教学方案的研究过程,这个教学活动具有整体性、实在性、可操作性、创造性的特点,是课堂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基础活动,是当前实现多样化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作为课堂教学的准备过程科学合理的备课活动对于贯彻有效教学成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关键作用。每一节能够培养合格人才的有效课堂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备课活动,科学合理的备课活动始终讲求有效性,积极关注学情,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完成对学生知识点的传授及相关能力的培养。科学合理的备课活动始终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活动中尽可能地挖掘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有利因素,尽可能地找到适合学生有效学习的因素,进而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确保实现教学目标,实现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同时科学合理的备课活动讲求不断的创新,积极开发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有效教学模式,这也使得在新课改条件下所取得的新成果有开花结果的深厚土壤。
科学合理的备课活动也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首先科学合理的备课活动促使教师关注学生学情、关注自身在课堂上的地位、关注有效的教学方法等问题,科学合理的备课活动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教学相长。其次在科学合理的备课活动中,通过对提高课堂教学的积极思考和反复实践,教师逐渐加深对新课改要求的理解的同时也会形成一套适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备课活动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科学合理地备课,正视新课改条件下的师生关系。
在整个备课活动中教师必须要坚持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的主导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有效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一名领路人。学生的学是内因,是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整个备课活动中教师必须要坚持和贯彻这一关系。这样有利于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避免教师进行灌输式教学、打压式教学;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打下情感基础;这样也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学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们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关注学生原有知识含量是教师研究学情的首要方面,通过研究,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整个备课活动都应紧紧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在有效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同时教师也要准确自我定位,客观分析自身的能力素质,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做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二、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创新应用教材和教参。
思想政治新教材,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组织学科教学的专家和其他相关人员开发、编写而成的极其重要的育人载体,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依托。思想政治新教材在实际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始终担负着主动、积极引领教学活动的作用。而教参是结合学科知识和学生实际编写的重要的辅助材料,是教师科学合理备课必不可少的工具。科学合理的备课活动必须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教学目标,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注入灵魂。在整个备课活动中,教师要坚持有效教学思想,充分做到知识目标有助学生接受,能力目标贴近学生实际,情感目标引起学生共鸣的原则,做到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且具备不同层次而不在于内容有多少,不在于内容有多深,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每一个学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体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原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潜力,突出课堂的张力,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深入研究学情与知识构成,创新设计教学情境。
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能够给学生们呈现出清晰合理的知识框架,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能够有力地支持一个贴近学生认知、方便学生理解的合理有效的情景设计,一个思路清晰的知识框架有助于学生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新课改实施以来,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政治课教材的编写编排有很大的变动,采取了更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形式,我们教师应该正确看待教材的这种改变,新时期新版本的.教材是我们推进有效教学、实现新课改目标的重要尝试,是当前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领域所取得新成果的呈现。教师的备课既要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教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工具,是提供情景设计思路的重要参照,我们的备课为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教学,我们对教材的使用也是出于这一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活动也必须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增加学生的知识体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科学合理的备课活动要准备的不是传统说教模式的课堂而是学生能说话、学生有话说的充满活力的课堂。
四、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确定合理有效的问题设置。
有效教学的实现离不开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景,新时期情景教学方式日渐被教师接受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形式上的情景教学方式,为了设置情景而设置情景,没有把握情景教学的真谛,课堂变得华而不实,丧失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时期教师备课活动中情景设置一定要本着有效性的原则,坚持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里特别强调情景设计的问题设置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情景问题设置的具有创新性,教师要善于运用即时时政信息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入手展开教学,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能力。其次情景问题设置的明确性。针对教师而言必须明确设问在情景设置中具有的明确地位和用途,设问语言必须清晰,方便学生理解和回答,对学生而言设问为其指明了思考探究的方向。再次情景问题的设置要有可讨论性,情境问题的设置既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要经得起学生的讨论,值得学生讨论,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避免使教学活动简单化、庸俗化,避免哗众取宠,同时也要避免知识讨论过深,超出学生的实际。
五、深入整合备课资源,编写教案。
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注重融合新课改科学元素,首先坚持教案编写的规范性与课堂实施的生成性的有机统一。在坚持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在保证知识传授完整性、系统性前提下,充分组织课堂活动,完善情境设计,保证学生课堂参与时间,让学生积极思考,这里突出强调情境设计的问题设置要明确具体,落实到书面上。同时在编写教案过程中要充分关注时间因素。一方面留有一定的预设环节,包括备用的情境设计环节、处理突发教学活动的环节以及临时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环节等,真正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张力。另一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时间界定来规范课堂,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在教案编写过程中要注意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再思考”,是检验教师自身教学经验与客观教学实际是否相符的重要环节,是新时期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全面性,反思过程中既包括成功之处也包括失败之处;既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要包括教学方法、知识点的重新整合还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既关注教学结果又要关注教学过程等等。坚持以学生为准,在反思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学”出发,坚持客观标准对课堂活动进行反思(学生的听课状况、学生的参与状况、学生的接受状况、学生的做题状况、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状况等等)。坚持细致教学原则,关注每个教学细节,挖掘每一环节的最大有效性,促进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坚持创新原则,防止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防止教学事例固定化,保证课堂教学的张力,防止学生的思维僵化。想要我们的学生成长成才,我们教师自己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必须让我们的课堂具备有效性。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乃至成长壮大,都需要创新品质。要想坚持科学合理的备课,也需要我们教师具备创新品质,这对于教师进一步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提高备课效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想要我们的学生成为创新型的人才,我们教师自己必须具备创新品质,必须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具备创新品质。
参考文献:
[1]郭炳山。思想政治备课应把握的几个关键[j].思想政治课教学,,(4)。
[2]李环环。政治课备课探思[j].科教文汇,2008,(10)。
[3]李琼琳。关于教师备课问题的思考[j].高校讲坛,,(1)。
浅谈提高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论文篇十一
初中生物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已从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逐步过渡到能根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及对实验过程进行探究,得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科学的实验结论。这就体现了生物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我在上生物实验课时,对生物实验教学进行新的尝试,着力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重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和方法”,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明确地提出了教学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对“三维目标”的描述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达成“三维目标”?我认为,考虑到学生目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达成三维目标应抓住“能力和方法”这个关键。因为能力和方法能保证记忆的丧失不是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能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得以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
在研究初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物该如何衔接时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发现由于初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教学有一年时间的断档,学生知识的遗忘率往往很高,但学生在生物实验过程中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是不会丢失。我认为,平时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过程,学习内容是为培养能力和学会方法而设置的。在培养能力和学会方法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掌握这些知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程度应该作为测定能力提高和方法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培养能力和学会方法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也会形成乐于探索生命奥秘、勇于追求科学真理的优秀品德,以及辩证地观察世界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所以,生物实验教学不能为实验而实验,必须重视“能力和方法”的培养,是他们在实验教学实践中不断掌握探究自然奥秘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的分析,获得生物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探究实验的几个步骤中,实验设计的思路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往往有些教师由于实验过程化时太久,为了完成实验本身而忽略了思路的分析,这就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如“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我对这堂课作如下安排:先让学生观察去掉遮盖物后的叶片颜色,然后按照要求进行脱色的加热。
在加热的间隙时间里,开始讨论这个实验的方案,主要是理解“什么是对照”,“什么是干扰因素”,“如何巧妙地设置对照组”,“如何避免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等关于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思路。这些问题讨论完,脱色过程也就基本完毕了,然后再漂洗后滴加碘液。在等待变色反应的时候,再说明检验产物的方法和原理。最后是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我认为教会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的思路,才能真正让学生在今后的探究课堂中做得更好。实验教学虽然应该重视实验的操作过程,但更应该重视实验设计的思路分析,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实验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实验探究课堂在生物教学中是一大亮点,也是吸引学生的一块主战场。但探究内容的局限性、实验材料的单一性,让这块课堂沃土也渐渐贫瘠。我想探究课堂多让学生自己去开发和挖掘些有效资源,激发他们的探究自主性,也是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体现。
我在实验教学尝试中,有一些实验中我就安排学生可自带观察材料。如观察叶片结构,学生可以选择身边常见的各种各样的树叶;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以选择萌发的种子,新鲜的水果、萝卜等。学生材料的多样化,一方面可以增加他们的观察面,另一方面学生探究自主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同样探究方案设计也可以自主。如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时,学生提出绿色植物蒸腾作用与光有关吗?是不是只有白天才能进行蒸腾作用呢?问题不同,探究方案的设计当然也要不同。学生在同一实验课题下开展不同的探究内容是开发探究课堂的新生力量。
学生在这样多样化探究课堂中获益匪浅,学会了思考问题的科学性、实验探究的严谨性、开发实验的创新性。
对实验结果的科学分析是是实验教学的又一个重要过程,因为它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是有所缺失的。如“植物呼吸作用需要氧气”这个实验,把燃烧的小棒伸入放有新鲜植物的锥形瓶中后立即熄灭,而把燃烧的小棒伸入放有烫过的植物的锥形瓶中后,小棒继续燃烧。让学生通过分析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时,许多同学都说“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这样的结论虽然是正确的,但就本实验来说,得出这种结论显然是不科学的。该实验只能说明植物呼吸需要氧气,这说明学生不知道或者说没有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方面的相关教学。我在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特别强调了实验分析过程中所控制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相关性的分析,指导学生科学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这就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也提高了实验的技能,更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课并不单单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其创新的思维能力。因此,实验完成后,教师应对学生实验过程进行必要的评价。我在实验探究报告后增加了评价一栏,分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根据探究的实验课堂操作给予及时评价。评价往往包括如下几点:
1.对学生课前探究方案设计的评价;
2.对学生具体实验操作过程的评价;
3.对学生的小组探究现象和结论评价;
4.对学生探究课堂课外延伸的评价。通过上述四个层次的评价机制,可对整个实验过程起一个监督、引导的作用,促使了学生实验规范、有序的进行,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群体意识,而且有效的评价机制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以实验促学习的目的。
浅谈提高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论文篇十二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体育逐渐成为中职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综合能力的提高、专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基于此,该文以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存在的困境为主要出发点,对以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着重探讨与简要分析,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进而更好地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职体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中职学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体育作为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够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体育能力的双向互动式协同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之下,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对体育教学活动给予高度关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体育观念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坚韧不拔品质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对此,该文以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其存在的困境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优化中职体育教学的策略。
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中存在环境建设不足的问题,难以为学生提供与身体素质提高相承接的体育器材,这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极为不利。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部分中职学校没有对本校的体育教育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如体育活动的空间不足、相关体育配套设施不完善等,正是因为活动空间、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进一步影响中职学校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1]。以足球场、篮球场为例,这类球类运动需要适当的活动空间来为学生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场地,但是由于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中职学校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球类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缺乏一定运动空间,进而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这不免会对学生的运动积极性造成一定的挫伤。
1.2教师教育理念不合理。
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中存在教师教育理念不合理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职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尚未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进行深入理解,没有将体育教学活动纳入到中职教育体系的发展之中,对其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就直接导致中职体育教学活动失去了其本身应具有的教育价值[2]。同时,部分教师将体育教学活动与日常游戏相混淆,认为体育教学活动则是带着学生游戏玩耍,长此以往,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则会失去一定的兴趣,进而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方案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指导之下难以从根本上保证各项内容的深入贯彻和具体落实。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旧沿用传统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运动项目的讲解,即教师在前面讲解示范动作,学生则在后面进行相应的学习,学习之后则是中职学校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同时,教师在体育项目的讲解过程中,仅仅是就体育项目本身进行讲解,没有将先进的体育教育成果与学生进行分享,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知识学习范围。此外,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所有专业的学生以同一种体育内容进行教学,没有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方案的逐步调整与改革,这对学生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有所不利。
1.4学生的参与兴趣不高。
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中存在学生参与性不高的问题,正是因为学生自身的参与积极性尚未被充分调动,极易导致中职体育教学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中职学校的学生还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成长阶段,思想意识尚未得到具体化的形成,部分学生将体育活动与游戏项目混为一谈,认为体育课是自身进行自由活动的课程,不需要进行相应的学习,即便是学习了也与自身的成长没有多大关系。此外,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散漫、不专注、不遵守纪律的情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职体育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教育工作者要针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此来进一步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职体育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切实有效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为中职学校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其中,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要加快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建设,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通过体育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逐步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强化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健康体魄,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一方面,相关教育部门及中职学校教育管理者要对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高度关注,通过财政支出、社会融资等方式构建与体育教育相关的器材,如篮球架、健身器材等,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对体育器材进行正确、规范、科学地使用。另一方面,中职学校要逐步拓展体育场地空间,向相关教育部门申请篮球、足球等运动场地,为中职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赢得更为广阔的天地[3]。
2.2积极引导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为新课程背景下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方案的科学制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以此来进一步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对新课程改革理念进行深入理解,在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放在同等突出的重要位置,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的主体地位,针对男女生身体素质的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保证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方案符合现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而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综合化的全面型人才。
教师要改革并创新中职体育教学方式,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高效整合和精准配置,优化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结构,从而将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相关内容更好地落实在实际教育工作之中。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对于计算机、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需要长期伏案工作,教师可以设置乒乓球、排球等运动项目,以此来协调学生的肢体能力,注重学生眼部与手部的协同发展,进而为学生的日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对于销售、厨师等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站立不免会造成下肢的酸痛以及腰背的不适,对此,中职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休息过程中开展太极拳、健身跑等有利于学生下肢活动的体育项目,进而促进学生下肢的血液循环,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教师要创新传统化的教学方式,将计算机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构建多媒体中职体育教学模式,并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之上,以生生互动讲解的方式来更好地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职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中职体育教学的新发展。
2.4全面激发中职学生的参与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采取行之有效、合理可行的策略来全面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学生以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热情饱满的情趣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进而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中职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相对不高,更多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没有给予重视,甚至存在不屑一顾的情况,对此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自身的学习理念,将体育项目的学习与自身的专业学习、未来发展相联系,以此来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同时,教师可以将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与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加强体育活动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学环境的融洽构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正视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困境,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通过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创新调整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廖凤单位: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950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