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通用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19:15:17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通用22篇)
时间:2023-12-07 19:15:17     小编:灵魂曲

政治是社会权力运行和决策制定的过程,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总结是对工作和学习中所遇到问题进行梳理和解决的过程,能够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灵感与启示。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一

摘要:以高职院校制冷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情况为例,归纳了高职课程综合的四种模式,并作一分析。指出高职课程综合模式选择的不惟一性,应针对具体需要,选择恰当模式。

关键词:课程综合;模式;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的基础活动是课程。课程是为完成预先确定的某项目标或明确规定的一组教育任务而组织的有一定排列顺序的教育活动。而相互关联的课程组合起来就形成了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优化选择的教学内容综合为课程,从而构建课程体系。原则上讲,课程综合的主要依据是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在知识、能力等方面所存在的某种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十分紧密,使得各部分内容可以较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而且有利于学生某一方面知识的学习或能力的培养。这种内在联系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由此而产生几种课程综合的模式。

一、技术领域知识能力综合模式。

专业教学内容一般包含几个领域的技术基础。制冷工程专业包含了制冷技术基础、电气技术基础、机械技术基础等等。传统工程教育中每一领域技术基础所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分别由数量不等的几门专业基础课来完成。这些专业基础课属同一技术范畴,具有课程综合的可能条件,但并非必要条件。

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每一领域的技术基础课程门数较多,根据知识和能力间联系的主线可以找出联系比较紧密的几门课。制冷技术基础课一般有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泵与风机、制冷原理等等。前三门课称为制冷工程专业三大基础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是物理学中热学部分在工程领域的延伸、扩展和细化。但其核心部分,也是制冷工程高职专业选择的部分是能量转换与传递的理论和工程应用的三个分支。工程热力学从工程的观点出发研究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规律,比较集中地表现为能量方程,该方程反映转换中总能量的守恒关系。流体力学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并据此计算工程中所需流体压力和速度。主要理论依据为稳定流能量方程,该方程展示流动过程中上下游断面间的机械能守恒规律。传热学则集中地研究热能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其工程应用,以计算温度、热流密度等参数。上述内容因能量转换和传递这条主线而在知识能力方面产生紧密的联系,由此综合为一门课就.比较顺理成章了,其关系表现图1所示:

这种模式的两个关键条件为:同属某一技术领域;各部分内容以某一研究问题为主线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寻找这条客观存在的主线,遵循其规律综合课程内容是问题的关键。这种模式可以抽象如图2所示:

其他两门专业基础课:泵与风机和制冷原理,

教学内容在知识能量结构方面与这三门课相去较远,没有组合的基础。

同理,机械技术基础课程中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三门课程以常用机构和部件的设计为线索,把相关的力学公差配合等方面的知识融合到一起可以重构为一门新的课程,如图3所示:

这种重构方式的教学内容同样具备上述两个关键条件。机械技术基础的另外两门课程工程制图和机械cad,遵循上述原则也可组合为一门新的课程。类似的综合课程还有电路电动机与控制等等。

二、核心技术综合模式。

高职教育的特色之一是教学内容体现对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分析岗位群工作范围和技术领域,可以把专业技术范畴的工作分为若干核心技术,每一核心技术包含了一定范围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与岗位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技术为核心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可以水到渠成地综合为一门新的课程。这种情况多对专业技术课而盲,这种组合有利于学生集中地学完该技术所需教学内容,便于形成围绕该项核心技术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或解决该项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组合方式可称为核心技术综合模式。由此组合的课程可以仅仅包含理论知识,也可以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综合性课程,视乎具体情况而定。核心技术综合模式可表达如图4所示:

制冷装置制造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现场工艺员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岗位,制冷装置现场工艺组织管理是针对现场工艺员岗位的核心技术,以此为核心而综合的内容有材料基本知识、零部件加工及装配工艺、工艺设计与工艺管理(参见图5)。学完这一门课后,辅以一定的生产实践环节教学可以胜任现场工艺员、甚至工艺设计的工作。这种组合的课程由于以技术为核心,内容联系紧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较高,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明显的效果。

制冷装置制造生产第一线的另外两个重要岗位是产品在线检测与新产品性能实验,由于仪器仪表使用及检测技术方面的联系可以合为一项核心技术(参见图6):

三、核心与支撑技术综合模式。

核心技术是专业技术的概念,而核心技术是需要支撑的,支撑技术大多属于专业基础课的范畴。核心与支撑技术的综合则指专业技术课与所需专业基础课相关内容的综合。

传统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阶段,此种模式亦称为三段式结构。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在探讨打破三段式结构的可能性及其得失。打破三段式结构,主张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相结合,构成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两段式结构。而人文社科课程及部分文化基础课程组成通识教育课程,从而使整个教学计划形成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使学生尽快进入专业课学习,所需专业基础课溶入其间。此种模式易于形成技术应用能力,也易于通过专业技术的学习反过来巩固和加深对专业基础理论的理解。一般而言,单纯的专业基础理论是高职学生学习的难点,而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的缺陷又往往会影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三段式与两段式的长处和不足有不少的争论,也有不同的观点。而美国社区学院已经这样做了,这就不能不引起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这种模式的关键是以核心技术为主线,融人需要的专业基础课内容,其模式表达如图7所示:

美国亚利桑那州盖特威社区学院制冷专业的一门课程称为采暖、通风和空调,其综合内容十分丰富(参见图8)。

也许在某一门专业课中会融入几门专业基础课的部分内容,而在另一专业课中又会溶入这几门专业基础课的其他部分内容。在这种综合中,专业基础课的系统性被打破,其内容优选之后成为专业课的支撑技术,并融汇到不同的专业课之中。

这种变革的难度较大,教材和教师的知识结构都要求与之适应。而有的课程按此模式综合难度太大时不妨仍然保持原状,即形成不太彻底的两段式结构。须知,两段式或三段式结构都是手段,目的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交叉学科综合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越来越多,也就可能出现一种新的综合模式,即以工作项目为主线,融人若干学科专业的部分内容表现为如图9所示的形式。

美国盖特威社区学院制冷专业的另一门典型综合课程为机电装置,包括了三部分内容(参见图10):

应当说,这种课程的综合也是很困难的。

当然,课程综合的解决方案不是惟一的,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需求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结果。课程的综合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一切应服从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崇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1]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吕鑫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c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二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或意识倾向,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愉快地学习,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但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有限的,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引起他们思维疲劳,甚至厌烦。

针对本课程可从以下来展开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学生刚刚接触该课程的时候,首先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设立的目的;对后面其他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有什么作用;对今后工作中可以用来解决那些技术上的问题。这样以来学生就会意识到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该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动态的多媒体电子课件,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表现力,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使学生从原来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书本知识还原于生活实践,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探索的欲望,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常见机械、机电设备中的动作、工作原理,让学生找到其存在和应用了那些平面机构,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例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讲解间歇运动机构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总感觉画面有停顿感?学生开始各种各样的思考和讨论,多数同学的意见是不完全正确的,这时老师再给予正确的引导式归纳总结:为了适应人们的视觉暂留现象,要求影片作间歇运动,所以放映机采用四槽槽轮机构,当传动轴带动圆销每旋转一周,槽轮相应地转过90°,因此能使影片的画面作短暂的停留,这样以来使学生听了以后兴趣盎然。采用这些方法不仅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还拓展了学生的思路。

2.2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因此,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应不时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机械设计基础而言,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为最终目标,以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的原则来确定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通过引入现代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以基本知识、原理部分作为基础,发展平台,注重设计与制造有机结合、机电液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大胆创新。

在教学及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变传统的、被动的、低效的实物模型来实现机构及装置设计为先进的、主动的、高效的可视化cad三维参数化建模来实现装置乃至产品的创新设计;带动学生一起分析如何实现机构及零部件的优化设计,从一些实际的问题入手,来考虑那些部件的结构可以实现优化设计,创新设计,分析新的设计会带来机械装置实现其功能方面具有哪些好处;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做课程设计时,让学生利用所学基本原理对日常生活中的机器、装置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文献查阅,加以改进,或者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把自己的构思用论文或专利的`形式加以表达,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在实验课的讲授方式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知道某种结构为什么是这样,动力是否可以通过其他的传动方式实现。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又使学生的实际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开展创新设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授挠性传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自行车采用了链传动的方式来驱动车轮前进。链传动具有瞬时的传动比不稳定、工作时有噪声、易脱链等缺点,带传动有承载能力不大、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的缺点。而它们的各自的缺点都是对方的优点,那么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挠性传动方式使得它们的特点得以均衡呢?因此就以此为作业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按所学的知识和创新的理念给出它们的设计方案来。教学效果表明,就出现了“带式链条”比较好的创新方案。于此同时可以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展机械设计竞赛、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的创新设计大赛。这样以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加强。

2.3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

从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设置模块来看,公差与配合、理论力学及材料力学、机械原理这些内容大多为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内容,而机械设计则是研究机械零件能量的传递方式、材料、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机械设计部分的特点在于各章内容看似相互没有关联,如联接中的键、销、螺栓、联轴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轴、轴承等各类零件,但运用机械原理方法、理论及材料力学知识以及公差配合规则将这些零件汇合才能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机械装备。如果在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能将其对应的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机器设备中标准件的选择和应用,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来完成,真正实现“理论用于实践”、“实践巩固理论”,这样效果将会更好。

以培养学生机械系统方案创新设计能力为目标,以设计为主线,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体的新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合理地确定课堂和实践重点,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该教学模式提倡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的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以工程设计实例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体现学习、设计、再学习、再设计的循环渐进的学习过程。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只有密切联系工程实际,不断加强对机构及机器的研究和分析能力,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在教授的过程中通过更新教材内容、增加实践环节,使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与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相互协调,从而营造理论学习、设计实践、实验三维一体的学习氛围,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面宽广、创新设计能力强的实用性、技能型机械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

3小结。

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现状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几种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加以重视和探索。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教学举措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知识运用的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果能将其余后续专业课课程教学方法同该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使整体的教学计划形成通畅脉络,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专业领域的综合的设计能力,能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奠定基础。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三

专科院校的声乐教学与高等院校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不同,当然教学模式也会不一样,为了培养社会上需要的应用型音乐人才,我们有必要探索专科院校声乐教学的模式,构建适合专科院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1、学生学习的现状。

专科院校的学生不比高等院校的学生,一般专科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比较低,学习积极性也比较低,学生不能主动学习,与高等院校的学生还是有差距的,这些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2、教学的现状。

专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这是跟高等院校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是不相同的,对于现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相对于专科院校来说是比较成熟的,现在很多专科院校用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来应用于专科院校,有的完全照搬或者大部分借用,但是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专科院校的教学,不符合专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科院校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声乐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根据不同的教学计划,不同的培养目标而有针对性的制定的,我们要针对专科院校学生的特点、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适合专科院校声乐教学的教学模式,考虑到声乐教学的特殊性,我们必须保证教学的综合性,既要有集体课的教学,也要有探讨式的小组课教学,形成比较综合的教学模式。

集体课是在大环境下以年级或者班级为单位集体授课的一种方式,这个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专科院校的基础课以及公共课的教学,对于基础知识稍微欠缺的专科院校的学生,开设基础知识的集体课堂有助于帮助学生弥补专业基础知识的'不足,基础知识包括发生的基本原理、歌曲的语言以及歌曲的基本知识等,了解人体发声的结构和原理,初步掌握声乐的基本知识。现在很多学生对流行歌曲比较熟悉,但是对于艺术歌曲了解甚少,通过这样的声乐集体教学,让学生用正确的姿势、正确的心态和正确的呼吸方法演唱艺术歌曲和民歌。这些课程不需要一对一的教学,所以更适合开展集体课,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资源和时间,为后面的针对性和小组探讨教学奠定了基础。

小组探讨教学是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展的,也就是在集体教学结束后开展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础及时之后,可以根据声乐的本身特点分出不同的小组,比如可以根据声部、音色分出不同的小组,有针对性的对小组教学。小组教学的规模更小,能更好的于老师进行互动,并能更近的模仿老师的发音,老师的示范和演示学生们也更容易掌握,老师也能更近距离的观察学生们在声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迅速的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小组的探讨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取长补短,不断的完善自己,小组内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老师在开展小组教学模式时能更多的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做到把握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为针对性的教学奠定基础。

3、一对一针对性教学模式。

一对一针对性的教学也就是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声乐教学不同于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教学,声乐教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看学生适合什么样的声乐,比如,有的学生擅长高音,有的学生不适合高音,那么对于不适合高音的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不要着重发展他的高音,可以选择他擅长的方向发展,不能笼统的一概而论。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声乐技能,让学生们根据自身的特长发展声乐,强调个性发展,这也符合声乐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特长和音乐天赋。

4、声乐合唱课。

合唱课时声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合唱是比较复杂的声部的结合,更是学生们不同声部的完美结合,有一定的难度,在发展了学生每个人的特长,有针对性的教学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声部,在合唱中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强项了,每个人的分工不同,然后齐心协力才能将合唱唱好。合唱不仅让学生发挥能力,还锻炼学生们团结合作的精神,这对学生们以后走向社会是很有帮助的,更有益于学生日后适应岗位的需要,团队意识比较强。

5、实践课。

在学生们基本掌握了声乐的全部内容之后,我们必须让学生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将学生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的过程,因为专科院校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院校,必须让学生有实践的能力,学有所用。在理论学习之余,提倡学生们举办音乐会等实践活动,在各个节日或者活动中,鼓励学生们大胆的举办音乐会,利用自己的寒暑假,在社会中真正的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活动,多类丰富的实践经验,将学到的声乐知识更好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在舞台上体现自我价值,这样既达到了专科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当然,以上所述的教学模式需要专科院校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设施配套完善才能有效的开展,专科院校也要不断的完善教学的设施,来保证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专科院校是培养应用型学生的院校,所以,教学模式也要符合培养目标,根据专科院校声乐教学的特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实行上述教学模式,既统一教学,又区别对待,针对性的教学,区别于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提高专科院校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开展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专科院校的声乐教学,能有效的利用资源,因材施教。这也是专科院校声乐教学的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四

目前高职院校为了适应市场要求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的课程模式不断涌现,虽然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根据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安排课程先理论后写作业改为项目模块教学。但是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计算机基础》是我院高职基础课程,其内容主要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word文字处理、excel2010电子表格入门、ppt2010演示文稿,每个项目分为几大任务来完成。存在的问题如下:

1.1教学硬件设施不完整本课程教学计划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环节会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项目一“计算机基础知识”里任务二“常用的硬件的安装”,安装硬件需要有计算机的实训室,在实训室里演示安装的整个过程。但是,大多数院校在实际上课环节教师只能在计算机机房给学生播放计算机组装全过程或者通过书上的安装流程图片来学习这个环节,因此在这一章节里学生缺少了动手的能力,没有很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1.2项目课程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计算机基础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计算机机房每个老师的服务机上都安装了控制系统,教师能控制所有学生的电脑,对于这样一门基础课课程,讲授教学法仍是本课程教学的最重要的手段。虽然教师把知识点、重点、难点分析的很透彻,学生练习项目完成的也很完美。但是,并没有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在于成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比如:使用word制作“校内报刊”这个项目分为六个任务完成,分别制作页面布局、报刊第一版的制作、报刊第二版的制作、报刊中缝的制作、报刊刊首的制作。每个任务是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每一节课来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每节课控制学生电脑分别演示任务制作过程,学生看完教师制作过程,在计算机上独立完成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完成项目的任务学生掌握知识点、重点及难点,没有完全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怎样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计算机教学方式。

2.1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比如:使用word制作“校内报刊”这个项目,首先了解教学目标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确定。知识目标:掌握word2010文档的基本操作掌握word2010文本的编辑及格式化,熟练掌握word2010的图文混排功能,熟练掌握word2010的页面布局及排版功能。能力目标:能够熟练的使用word2010制作一般的文档,能够熟练的使用word2010进行报刊的编辑和排版,能够使用word2010进行长文档的'编辑和排版。教学过程:分析项目,进行情景体验;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学生总结;教师归纳、综合、提炼,并在总结中渗透学习的本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对扩展知识延伸、重难点进行讲解。最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师生角色互换,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

2.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计算机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制定计划、提前完成任务。陶行知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新学期第一节课,我们就把这个学期计算机的教学计划、课时都告诉学生,每个班我们都选出小组长、小先生进行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内容,每节课让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所学内容,如有提前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提前学习完成下一章节的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完成。

三、结束语。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培养适应铁路市场人才的需求,自任职我院计算机教学,我们教研室对教材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对每学期教学计划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焦虹白蕾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87)。

[2]王木子,赵欣.论教学方法及其选择[j].宜春学院学报,,12(31).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五

内容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育和教学,全面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信息化,并通过对教育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并最终为课堂教学最优化开辟道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固有模式,提倡科学与民主的理念,更新观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渗透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互动方式教学设计课堂的延伸民主教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快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其主要目标:遵循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以及中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按照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要求,探索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培养新时期的合格建设人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原有模式,教师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学;学生从单纯的接收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设计理念。

总思路可概括为构建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以提高学生建立新的学习观,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突出探究式学习,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体内容如下:

1、提倡科学与民主的理念,依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好课前的教学设计,注重人性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化学科知识。一是实践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结构。二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三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与渗透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活化作用,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接收抽象的政治理论。

2、根据新的教学观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一是增加学习的导学模式,主要用在传授新课时,其目的是在认识领域提高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在心理领域引起兴趣,训练意志力,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个性品质。二是优化效果的活动模式。三是提高创造力的探究模式,这主要用在课堂讨论中,指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能力。

二、具体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建构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早在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所孜孜追求的目标。我具体做法如下:

1、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教学理念。

一是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互动性。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引导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性间的意义关系。例如:在最新人教版的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弱化知识点,删掉了一些知识点,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形式补充一些其他适合该课的相关内容,本校实际、学生身边鲜活事例等等。二是在认知规律中,注重思维方式转变的训练,其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思维的品质、特点、规律等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使学生超越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贯穿于人的各方面发展的全过程。三是调整好人的情感领域,包括好奇与兴趣、动机与效果、情绪与情感、气质与性格,以次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独立自由发展的人格。如果教师没有丰富教学情感,不能动之以情,师生之间心理就难以亲切和谐,教与学就不能发生“共鸣”。以上所述各项的实现最佳途径,莫过于信息技术的运用。

1、实现教学空间的最佳化。

教学过程的空间结构是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反馈五部分构成的。

为了形成最佳的教学空间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必须合理整合教学系统各要素,也就是说既要考虑具体要素的改进和完善,更应从总体上关注教学个要素间的良好组合和协调。具体讲在根据社会对教育和教学的需求而提出教学目的之后,教学内容的选择就要体现该教学目的,然后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信息技术应渗透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之中。例如在学习《感悟青春》一节时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这样一个画面:展示班级中学生的成长经历的照片,介绍几件有助于成长、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让大家讨论,对照自己的经验,总结自己的优点,根据学生自己的教训,总结自己的缺点。教法的选择最好要新颖,不要使教学仅仅成为一种“颈部以上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开展探究、发现、讨论、试验、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运用启发法、问题法、情景法、研讨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从而使其主动认知、主动创造,获得充分的发展。俗话说的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此外还必须进行反馈要对教学结果进行分析和自我分析,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是学生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如果不能及时或定时进行反馈,得不到反馈信息,就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教学问题,从而改进教学,协调各教学要素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有效的控制教学过程,就不可能使教学的空间结构达到最优化,也就不可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三、检验效果。

效果的检验可以推动师生实践新课程的积极性,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效果。

1、是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查找资料,制作课件进行学习和探索,一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研究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是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使他们在操作中去感知和理解,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为一体。三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把远方的东西放到眼前,把复杂的内容变为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四是改变了单一的教材形式,通过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自主的认知结构,并使教学过程空前加快。

2、是否改善了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创造了新的教育文化。一是学生在学习时不单涉及文本及围绕教师,而且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自主的收集整理信息,使教学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二是通过讲台上师生角色的换位,教师由主宰到主导,又教材的解释者到教学的设计组织者等思想和行为换位,推动了民主教学风气的形成。三是学生在学习实践的感悟中,同步发展,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因素,不仅训练了自己对知识结构的掌握,概括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组织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对促进课堂教学方式,推动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王增祥《教学技巧》。

3、[苏]尤.克.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1986。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六

摘要:三年制高职生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在第五学期就基本结束,即将顶岗实习而进入就业准备阶段。针对就业前学生实际的知识掌握、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技能状况,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使之全面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达到用人单位和企业的基本要求。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专业技术课程结束后、顶岗实习前,在毕业班学生开设“综合训练与实践”创新型课程;并在总结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该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实施方法等进行了设计与研究。

一、引言。

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是职业院校的基础工作。以课程为基础单元,按照职业教育规律科学有序排列而构建起的课程体系及实施,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1-3]。鉴于就业单位和企业的多样性,潜在就业岗位的复杂性,为追求和发挥学校最大的育才职能,对适合的专业,开设“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使学生接受一次综合的能力强化训练和工程实践,才能充分地做好就业准备。鉴于创新特和实用要求,需要对“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设计理念、深度开发、教学实施、资源条件配置等等,进行认真探索和研究。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基于对现实的学生学业进度安排、就业前实际专业能力、毕业前签订就业协议的进程、学生顶岗实习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等实际情况的分析,针对学生就业前的准备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提出来的。

(一)学生就业市场的新要求。

学生往往在毕业前就确定了就业单位甚至是具体岗位。但是,学生是否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呢?从现行的教育进程和计划看,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安排。毕业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按照学校规定和企业预计的时间表进入企业。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真实的状况任何,是否达到企业的要求,在企业二次培训时间长短等重要问题被忽略。而企业更看重的却是学生是否满足自身特定的要求,实际能力是否与需求匹配。因此,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方法需要进行一定的动态调整,与时俱进,设置针对性实践课程,以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也可能是特殊的需求。

(二)学生毕业前的现状说明需要对课程体系补充和改革。

三年制职业教育一般在第三年就进入就业准备阶段,最后一期往往实行顶岗实习。之前,经过相同的理论知识、基础能力的训练、专业能力训练,而在进入第三学年后,学生情况则各自不同:一般在第三年上半期进行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学生开始就业择业,部分学生在此期间经双向选择选定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大体明确,学生的学习、训练需求发生分化各不相同;而最后一期,学校更多安排学生进行不同的顶岗实习[4]。这样的过程,使得学校往往调整教学计划或整合课程,在时间上以适应就业进程。对此,在教学安排上需要随之应对,改革教学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实行新的措施。

(三)学生就业前需要全面准备。

顶岗实习是学生接触企业和岗位,尽早成为合格员工的措施,在职业院校中大力推行[5]。一方面,企业需要能和岗位无缝对接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实际用工需求影响,潜在就业岗位即顶岗实习岗位并不和学生就读专业关键技术和技能紧密关联,甚至出现学生顶岗与专业无关的情形,造成就业后学生提高技术技能的目的不易实现,持续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这两方面都要求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必须有针对性训练和实践,进行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等全面准备,以适应企业基本要求及岗位的特殊需求。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一门专为学生专业能力强化训练和全面就业准备的课程,是一种在新的就业新形势下创新性课程设置,不同于一般性的课程或教学方式,对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综合训练和实践”课程的含义“综合训练和实践”课程是指,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在学生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和进行顶岗实习前,按照专业边界范围,以全面强化和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实现就业前的针对性准备为出发点,围绕专业技术综合应用和关键技能训练中心,以实训实作为特色,经过合理选择和组合一系列以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技能强化训练为主要教与学内容的实践项目或工程任务作为课程主要内容,按照任务导向模式而设计和实施的一门新型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形式和地位“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一门增设的全新课程,基本内容是一系列有专业实用性和就业针对性的实践项目或工程任务的有机集合,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任务全过程实训和实作。该课程的设置和实施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对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起到强化、提升的独特作用,是沟通学校与企业的便捷桥梁,是学生转变成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处在重要地位。根据学生在三年级上期开始就大面积签约企业、下期进入顶岗实习的现实情况,从学业时间段上看,“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应该安排在第三学年上半期;从人才培养阶段性上看,可安排在学生全部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顶岗实习之前;从技术技能养成阶段上看,应该设置在学生训练和掌握技术技能的巩固阶段。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综合”特质,决定课程包含的是整个专业技术技能、完善的是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的是市场需求,因此必须是实用的实践过程以训练动手能力。动手能力的训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进阶形式,而一些关键能力还必须考虑重复训练以巩固。“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在工程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为主要形式的综合能力强化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就业前就应当具备行业领域就业的能力和从业岗位特定能力。因此,“市场”、“能力”理念必须在“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内容组成、项目任务选择、深度开发等全过程中都要得到是实实在在的贯彻。

设置并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的重大补充和调整。1.专业能力综合训练作用在专业培养目标指导下,对学习状况较好的学生,“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实施可起到“查漏补齐”的作用,强化已经掌握的和提升欠缺的技术技能;对学习状况相对较差的学生,则起到专业能力较全面的弥补、关键技术技能重复训练进而掌握的作用,使得人人成才成为可能。2.就业前的技术技能强化训练作用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知识的练习,对操作技能强化和提高技能熟练程度的综合训练,可以实现就业前的`全面的准备。面向行业领域就业的学生,可以做好多角度全方位的准备;对就业单位明确的学生,可以结合单位或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专项强化训练,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需求。3.与岗位职能紧密对接的作用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对明确就业岗位的学生进行的针对性训练,将通过校企交流确定的实践训练课程内容及实施,有效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操作能力,真正与岗位无缝对接。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理念,突破了一般意义上课程的概念。具体反映在跨课程的综合性、行业领域的针对性、岗位能力的特定性等方面,体现的是就业导向原则。在课程设计上应该充分突出课程的全新理念和特点,发挥企业的作用,选择合理和适用的实践训练项目任务以及学习内容,高效组织和优化配置已有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做好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一)学生潜在就业情形与课程的关系。

学生经过顶岗实习或毕业设计后即将就业,从潜在的就业的情形上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还未签约就业单位,将在行业领域内就业的学生,面临潜在就业企业和岗位可能会很多;第二类是已经签订就业协议,就业的企业已经明确,但具体岗位还未确定的学生;第三类是已经签订就业协议且工作岗位已经确定。对学生就业情形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能够精确地制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结构、内容、教学方法等,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学习训练等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选择项目任务,得到相应综合训练、强化训练和针对性训练,进一步从实践中得到锻炼,获得相应的收获。

(二)课程总体目标。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补充,其本质是落实专业目标及提升职业能力,落实就业前的全面准备,课程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上,学生通过综合实训,初步达成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全部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关键专业能力得到重复性强化训练。2.对于面向行业领域内就业的学生,实现就业前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包括职业态度和素养的养成,提高职业能力,达到行业领域内就业的要求。3.针对学生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进行特定的知识准备和技能训练,加深理解和熟悉工作场景,实现与就业岗位的对接。4.对已经签订就业协议而在专业技术范围以外其他行业就业的学生,旨在从实际出发,进行必要的教与学内容上的拓展,培养从事行业就业的能力,做好相应准备。

(三)项目任务选择的依据和来源。

综合实践能力训练的项目或任务选择构成课程基本内容,是课程实施决定性因素,其来源比较广泛。但是,项目任务选择和设置的前提必然是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及岗位的要求,使得项目任务的实施能达到综合实践能力有效提升的目的,做好就业前准备,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6]。1.专业性和针对性项目任务项目和任务可以按照凸显专业性和针对性两种情况选择和设置,前者以重复性强化性训练为主,后者以针对性训练为特色。专业性项目或任务是指学生在就业企业不明确情况下,面对行业领域就业所选择的专业范围内的项目或任务,其教学实施将为学生面临行业领域内众多企业就业而夯实基础、创造条件。针对性项目或任务是为就业单位确定或岗位明确的学生设置的训练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实施可使学生与企业和岗位紧密对接。2.项目任务选择的依据专业性项目或任务选择和设置的主要依据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及其分解的各层级目标,项目和任务的选择须注重专业内关键能力强化训练,包含必要的重复性和深化训练内容,并能够调集专业内外的教学资源予以支撑;针对性课题项目选择和设置的依据应该着眼于学生就业需求、已经签约的企业和岗位情况,在企业参与下设定和选择项目任务。3.项目任务的来源“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项目或任务大体上可以来自这几个方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需要强化训练关键能力的项目或任务;按照学生签约的企业实际情况,在与企业沟通合作的基础上而设定的项目任务;根据学生已经签约的就业岗位,梳理岗位能力,选定的具体针对性项目或任务;根据学眩现有实验实训条件,设定具有符合专业性项目任务特点的工程实践内容;指导教师按因材施教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训练情况、实际能力状况而指定的实训项目或工程任务;学生自主创新设计制作或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等等。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含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学习、技术应用、技能训练,三方面的内容将融合在具体的课题、任务或项目之中。课题、任务或项目数量较多,形成系列,基本涵盖专业关键能力和岗位主要技能。学生针对这些项目,根据自己就业状况,有自主选择的便利条件。教学双方在这一系列项目任务选择、执行、完成、考核的过程就是课程的教学活动。1.系列化项目任务的设计经过认真筛选和归纳,可以编制出系列化的项目任务,并分类实施。表1中,必选项以专业性项目任务为主,起到强化专业能力的训练和素质养成作用而达成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按照针对性项目任务作为可选项,供已经签约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直接针对就业准备。选择不同,使得每个学生的课程计划、执行和教学进程不同,即在课程具体实施上,每个教与学的过程都有特别之处。至于项目任务选择的多少,以达成课程目标为依据,不拘泥于数量等问题。课程任务可以多样化,只要是为就业准备的且符合学校实际条件都可以,因此专业课程需要的补充学习、潜在就业行业领域的执业准备、自主创新设计或制作等内容,均可列入课程之中,与专业性和针对性等项目任务一起构成系列。2.课程内容项目任务设定后,应该编制各单项任务翔实的任务书,明确工程任务内容、技术技能目标、任务考核方式和要求、完成任务的条件和资源、教与学的基本方式、参考资料目录等内容。一个单项任务就是一个工作情境,都基于学生已经完成的专业课基础之上的学习或进行技术技能的拓展,真实地实现专业知识和技术综合应用、技能训练的功能和作用。表2是课程内容设计样表。在具体实施中,除必选项外,原则上每个学生的自选项可以是不同的,但两者权重加起来达到100%,以利考核。

(五)课程教学基本步骤。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实施步骤灵活机动,尤其要适应学生陆陆续续签约的动态变化,应根据课程进度与学生情况滚动调整。课程教学原则上可按照以下主要步骤组织实施:1.根据指导教师建议,学生根据自身就业情况初步选择项目任务和学习内容,或者提出自选项目。2.教师审核学生的选项,提出项目任务要求、能力目标、工作量和进度安排建议、考核标准、考评权重等,进而教与学双方确认。这些事项都是互动的并极力体现出学生更加主动特色,做到教与学双方协商一致。3.学生领取项目任务书或工单,制定项目或任务实施计划,交由指导教师审批,并作为考核依据之一。4.学生单独或分组执行任务,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工程实践活动。对组队形式,须要求每个成员均有独立完成的具体事项,并做到团队合作、共同进步。5.学生单项完成后先进行自检自查、交叉检查,然后教师检查验收并阶段性评分定级。各单项及总评都以学生实作、实践结果为主要考评项次。6.课程结束时,须进行项目实施总结,演示实践结果,撰写技术报告。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有着本质的不同,不是取而代之。它与普通意义上专业课程或实训课程虽有共通之处,但又有重大的不同,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一种整体性的高效学习训练手段,对学生就业或执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认真组织课程的实施。实践经验表明,在课程具体实施中,除项目任务设置和选择特别重要外,还必须注意并解决好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课程实施的时间及弹性问题。

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计划,对某些专业课程还可以考虑与之整合,在整体学习时间和学分管理上协调一致,符合教学规则。课程学时及时间跨度,要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实际需要设定,一般可以考虑4—8周,具有时间上的弹性。课程实施时间原则上安排在学生专业技术课程学习结束后,就业双向选择之际,学生面临择业和顶岗实习之前。对高职学生,课程实施时间大致上在第三学年上半期后半段。

(二)学生主体地位问题。

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可以表现在根据就业实际情况、与就业岗位直接对接或与潜在就业岗位谐合等而进行的自我选择项目任务上。同时,学生带着一定目的性去完成任务,达成就业技术技能的针对性准备就有了良好的内在驱动和取得成效的基础。在完成目标和任务驱动下,学生会根据对就业企业或岗位的了解,主动去理解任务、分析任务、执行任务。主体地位还表现在课程实施中的动态“响应”,即学生在课程实施期间实现签约,其任务的重新选择和内容调整上会随之变化,即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上也有“弹性”。

(三)个性化教与学计划与因材施教问题。

对一系列的项目和任务,因就业方向和岗位不同、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不同、先前所具有的基本功不同、技术技能应用能力高低不同等因素,学生选择的项目任务就有不同,形成每个学生课程目标或执行计划不同,使得课程执行中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色。这恰是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主要作用的表现。为达成学生的个体化收获,每个学生需在指导教师帮助下制定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训练计划,教师因材施教,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实现。表3是一种学生学习训练、工程实践计划样表,以此来实现学生个性化需求。

(四)教学方法问题。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以实训实作等实践活动为主,可采用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各种先进的手段均可实施,如pdca循环、演示法、案例法、一体化教学、师徒传授法等等。每个单元任务,都应当准备完善的教学文件资料,如工单、单项指导书等。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形式将会是一对一的实际指导,扮演企业里“师傅”的角色,要能激发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准备问题。

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需要的资源较多,如场地保障就是基础条件之一。指导教师及团队要有比较丰富的工程实际经验和教学经历,能从理论到实践上指导学生学习和训练,方法灵活机动,在使学生得到充分就业准备前提下,按需要即时应对学生因就业而发生的项目任务变动等“弹性”问题。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上要加强组织和管理,提供教学设备、配套物质,满足项目任务完成的需求,必要时应调集专业外、学校范围内甚至是企业的设备或实施,配置资源,确保教学有序进行。教与学双方都要主动沟通企业,进一步明确企业要求和岗位技能目标,选择合理的实训项目或实践任务。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当聘请企业教师直接参与相应教学工作。

六、结束语。

设计开发和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本着“市场导向”、“能力本位”等职业教育理念进行的人才培养方法的创新和课程改革。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学生专业技术课程结束后就业之前,开设基于工程任务的以实训实作为主要教学方式的“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通过合理和精心选择实训和学习项目任务,能够使学生在就业前的实际知识掌握、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技能等得到充分的强化、训练,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效对接就业单位和岗位。同时,在课程实施中,还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七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4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在各地高职院校关于探索就业导向的实践中,最具实效、带有方向性的就是校企合作。该合作模式在高校适应市场机制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校企共商调整专业结构、优化教学体系。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校企合作则有利于学校突出专业设置的实用性。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校企合作能有效地打破高校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局面,将企业最新的科技动向及先进成果引入到专业教学中,优化教学体制,动态调整课程的开发。

企业是人才的接受者,人才的需求标准,企业最具有发言权。为使学校更好地了解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及其发展趋势,高校应建立有行业、企业参加的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会的建立为供需双方搭建了一个直接对话的平台,是学校联系企业,企业又反作用于学校的关系纽带。企业将直接参与制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规划,教学计划制定、课程与教材建设等多项环节,在专业建设中起着指导,领航,把关的重要作用。在这种双向参与的模式中,学校与行业企业通过共建专业、共建课程体系等合作,可使高校与企业实现“共赢”。对学院来说,根据产业需求,对现有专业进行重新规划和结构调整。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专业复合,合理安排课程开发、教学组织模式,增设市场急需的新型专业,改造或停招就业率较低的老专业,使专业设置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形成专业设置的自我调节机制与进程安排灵活的弹性模式。对企业来说。学院直接为他们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使毕业生做到“零距离”上岗。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因此为使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相衔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衔接,高职院校必须依靠和吸收企业技术骨干、专家参与培养目标的研讨和制定,这样从根本上化解了学院办学、企业用人两方面的矛盾,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是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核心。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实现社会资源教育化,有效地加快高职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后主要从事企业一线的技术性劳动,因此,院校必须提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相关专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毕业后就业进行热身训练和能力强化。但在目前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普遍不足、市场需求相对复杂的情况下,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因此,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高校除由社会支持和政府资助外,要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引入企业丰富资源,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基地功能多样化,根据生产流程和职业岗位要求,建设集“学做合一、生产与实训合一、教学与技术服务合一”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紧密型的校外实习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完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提高基地建设质量,体现“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的高职教育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因此高职院校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及运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大学院高新技术和课题项目的研发,面向社会吸纳资金,把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办成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基地。

(二)利用企业有形的资产和资源,使用企业所提供的工作场地和生产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切身体会企业技术的专业性、真实性、先进性和复杂性。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相关岗位顶班劳动,建立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校外实习基地。有助于高职学生零距离工作岗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通过企业引入具有生产性、研发性的仪器设备,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等,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与技术服务,使其成为区域推行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的科技中心。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弥补实习实训室某些硬件条件的不足,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可为实践操作前的理论教学提供多种有效途径。

(五)联合一个或多个有信誉保障的行业企业,共同建立教师能力提升基地、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

三、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中师资队伍建设的薄弱日益显现,市场需求已由传统的用人方式转向为面向培养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实用性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高职教育要想适应市场需求,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在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效能上下功夫,就必须加强专兼结合教师团队的建设。实践证明,最能体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特色的就是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借鉴国际教师团队的培养经验,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行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高职院校可建立校外兼职教师信息库,拓宽院校教师的来源,高校可聘请长期在服务建设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优秀管理人员来校兼职上课;也可从大型知名企业的`培训教师、高层管理人员或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建设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中引进对象来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二)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定期选派年青教师、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利用合作的契机,高校教师可在合作中参与生产过程的管理和设计,先进技术的革新与改造,承担科研项目的研制与开发,从而获取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直接从生产第一线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理论知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和技能的应用,为实现高职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高校教师又可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科研技术带给企业,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与服务,加强企业市场的竞争实力。因此。建立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是高职院校适应市场需求的必备条件和首要任务。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模式;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将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综合性的高技能人才。在日本,职业教育被称为“企业眼中的教育”;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称为是“企业手中的教育”;在中国,随着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体系的逐步完善,高职院校必将成为“企业心中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合作办学规模和形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教育新思路,根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受益的原则,推进产学结合,努力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使校企联合办学与促进职业学校发展形成良眭互动关系。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八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校对商科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大学的服务定位特征,结合行程式考核在此课程中的应用,突出案例教学、小组学习、网上讨论及游戏互动,加强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融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制定的经管类专业的重点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及应用性。学好《微观经济学》,对于后续的会计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课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面对该课程繁多的理论假设、数理统计及图形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上课自主能动性及积极性,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将内容庞杂的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清晰、明确的掌握并运用于实际就显得至关重要。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只有通过教学模式的综合性改革,才能改善其教学效果。本文试图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程特点,基于行程式考核的创新方法,提出如何优化学习效果的建议。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九

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得到真知,从实验中学会研究,从探索中学会学习,从磨砺中培养刚强的意志品质。要上好综合实践这门课,就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际,要体现综合实践课程应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特点。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教师在设计该课程时应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设计的综合实践课应具有一定的弹性。

(1)学习目标。综合实践课程作为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不存在预定的结果。而对于某个学生或某一组的目标,则应通过师生间的协作计划来确定。如“了解我国传统的茶文化”,有的小组只了解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茶叶种类有多少;而有的小组不仅了解到了茶叶的种类,而且还了解到各地的饮茶方法和各种各样的茶具;还有几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还了解到有关茶的典故。同样的主题,虽然达到的目标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一种体验。

(2)学习内容。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并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而选定的。因此,这种课程必须让学生自己去组织内容并赋予内容某些个人的意义。在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中,综合性的概念居于中心地位,由于学习材料的广泛性,学生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例如,有一组学生选择了“水果”这个话题,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有负责水果品种收集,有负责品尝水果味道,有负责描绘水果形状,有负责了解各种水果的营养成分,还有收集各种果汁产品以及生产厂家等。同样的话题,生发出如此丰富的内容,但不管哪一个内容,学生写出的体验文章都比较具体,因为他们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收集,因此素材相当丰富。

(3)学习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是“预习—授课—巩固—作业”。而综合实践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探究内容,并从探究、实践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则应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体验和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并能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4)评价方式。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任务。自我评价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活动过程。自我评价不仅具有独特的自我功能,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个人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让学生从记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等方面来衡量自己,从知识掌握、学习动力、学习策略、学习能力等方面来评价自己,就可对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不足做到充分的了解。

(5)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在综合实践课的学习中,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应根据学生活动的实际灵活调整和利用时间,同时要给学生以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创新。学生只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才能感悟出知识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设计综合实践课应充分考虑学生素质。

综合实践课作为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最利于学生开发智力,挖掘潜力,发现特长,培养能力。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课时应有长远的眼光,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一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二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学生要以事实讲话,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质;三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系统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见解;四要培养学生查询、评价、加工和应用新知识的技能;五要培养学生组织、交际、合作与表达的能力;六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自发地形成一种强烈的公民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该把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以及过去的经验都纳为课程要素,预先做好准备,设计的实践活动要体现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预定的内容,并且使学生能够持久地参与学习过程。

3.设计综合实践课程应考虑学生学习习惯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学习的内容应尽量做到个性化,要恰当且有意义。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去调查了解各种各样的茶叶、饮茶方式和风俗以及有关茶的文化;有的教师叫学生去调查学校存在那些浪费能源的现象,并让学生为校园节能出点子,这些内容就比较恰当,并且也具有一定的意义。二是学习的动力应该是出自于内部,而不依赖外部。为了弄清一种茶壶的生产地,学生们会主动去查阅有关资料,主动去采访一些茶坊商人。他们的学习动力是来源于自身要学好综合实践课程,去解决实际问题,而并不是教师的强迫。三是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发展个人潜能和兴趣爱好上,个体间的差异应能得到充分的考虑。如有的学生喜欢动物,教师就可以让他去观察某种动物的生长过程,学习制作某些动物的标本;有些学生擅长烹饪,就让他去研究饮食文化等。四是要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发展学生处理问题的技能上,使他们能充分地应付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碰到问题能查阅资料,能通过调查了解,能与他人合作解决的,都尽量让他们去做,教师不必过多干预。当然,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没有现成的学习材料,因此会给教师的备课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由于课程的顺序和范围没有明确的规定,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内容的学习是肤浅的、不完全准确的,甚至有理解上的错误等。尽管如此,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传统课程的一种补充,对培养会学习、会探究、会合作、会创新的人才还是十分有用的。教师应当避弊扬利,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使综合实践这门课程能够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前国内高教界正在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工科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培养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是各高校培养机械类以及近机类专业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由理论基础课程的学习通向专业课程学习的桥梁和纽带,是了解和掌握工程设计计算的开端;它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有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是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设计一般机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毕业设计),是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综合性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能力训练。针对目前的人才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工程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创新意识,将此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总思路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思考。

1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目前该系列课程的设置主要由以下几大模块组成:

(1)公差与配合。

研究机械设计中是怎样正确合理的确定各种零部件的几何精度及相互间的配合关系,研究测量工具和仪器的测量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掌握一定的测量技术。

(2)理论力学。

研究质点、刚体的静力学、运动学及动力学。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规律;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性质;动力学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3)材料力学。

研究杆件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应力、强度、刚度以及导致各种材料变形与破坏的规律;为受力构件提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理论基础条件;解决结构设计安全可靠与经济合理的矛盾。

(4)机械原理。

研究机械中机构的结构组成、运动、以及机器结构的受力和设计。

(5)机械设计。

研究通用机械零件能量的传递方式、材料、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这些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具有机械设计的初步能力和为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但是这些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面广、系统性强、学时多,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完整性,这种教学模式不能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如果按照课程设置的方式,以“教”为中心,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的,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的培养,往往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较高,但实际设计和应用能力不强,这与企业需求脱节;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重视学习者知识的接受与理解,不重视知识建构和发现的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先进的实验技术和网络在支持个别化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巨大优势。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一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一直沿用教学大纲的提法,课程标准这个术语只是近年来才开始涉及。以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有关文件中提出了建立以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为主体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要求[1],但是对课程标准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2]对课程标准作出了相对宏观的的定义: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

网站[3]参照基础教育中的课程标准概念以及现代各国对课程标准的不同界定,将课程标准定义为:课程标准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具体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实施建议及评价建议,体现该课程期望学生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它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

对于课程标准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的关系,国内有着不同的认识。一种是以马树超[4]为代表的等同说,他认为课程标准与传统的课程大纲“严格来说没有实质区别,只是课程标准更细一些”。一种是李建平[5]等提出的差别说。这些学者认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而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关于课程标准的建立主体,也有几种不同意见。马树超[6]等认为,“课程标准学校难以建立,应该由国家统一制定才有权威性,才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但我们国家研究力量不足,只能靠大家先尝试”。黄进[7]则认为,高职院校是课程标准制定的主体,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不可能像基础教育那样由国家统一制定、由学校负责实施,绝大多数课程标准是需要由高职院校自行制定并负责实施。因此,高职院校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尽快启动课程标准工程。课程标准既是高职院校内部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石,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各高职院校评价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论据之一。课程标准的有无以及质量的高低将成为高职院校未来激烈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差异。

高职院校的广大教师都非常熟悉各学科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具体规定了日常教学中可能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的要求;教师在学习和使用教学大纲时,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点发生的变化,内容的增加或删减;具体的要求和课时数以及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

应当说,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着明显的差异,课程标准不等同于教学大纲[8]。课程标准体现的`是标准制定单位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法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管理课程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从教与学的角度来分析,课程标准是从学的角度规定了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以及学到什么程度。课程标准是基本要求,是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

而教学大纲则是从教的角度规定了教师教什么,怎样教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教学大纲是最高要求,所以教学和考试都不应超越大纲。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二

伴随着高职教育从规模到内涵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在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方面也做了大量探索。

1.1重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成为共识高职院校学生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从根本上取决于他们是否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对学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1.2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其核心内容表现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尽量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引导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已经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普遍接受,并在不断地亲身实践。

2.1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不到位学生是学校的`核心,是国家的栋梁,因此学校应该把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融会贯通到管理制度中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但现在学校往往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制定学生管理制度,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不到位,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由此导致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他们不仅不自觉遵守,反而故意去破坏。学校的管理者应该站在服务学生的角度去“管理”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为学生着想。

2.2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依然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日常管理、党团活动、社团括动、辅导员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这种脱节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日常管理的理论指导性、各种教育活动的计划性以及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三

摘要:课程建设,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课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各环节的顺利推进,都必须依靠科学管理的保障与支撑。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构建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质量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高职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是基于专业岗位能力需要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便于组织实施教学,而将相关的专业教学内容划分为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与各教学环节相对应、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嵌合,并且独立设置的内容模块——课程的总和。也就是说,课程是课程体系的组成单元,分解、承载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因此,课程是制约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的管理应当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重要部分。

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看,对高职课程体系及课程的开发研究较多,而相关的质量管理研究相对较少。如何针对高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特点,构建一种适宜于当前教学改革的课程管理模式,以确保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质量,是目前有必要深入研究和重视的一项课题。

一、明确高职科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特点。

课程开发机制是课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为了构建适合高职院校课程质量管理模式,必须明确高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特点。高职课程体系是源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并经过系统的、归纳、提升,最终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转化到学习领域而开发的。每个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序化,则是在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而设计的。为了较好地实现高职教育高端技能性人才培养目标,采取工学一体、产教结合,到真正的生产现场组织和实施教学成为职业教育有效的课程实施方式。因此,高职院校课程在其开发、实施及评价等方面,较好地体现了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开发高职课程,是根植于以岗位能力分析为出发点开发的成熟的专业课程体系,并针对课程面向的典型的职业岗位的需要,分析该岗位所需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内容序化而开发形成的。完成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目标要求,是高职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这就从源头上决定了科目课程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高职课程教学实施与评价。

基于工作过程分析而开发的高职科目课程,其具体结构形式有比较大的差异,既有以传授理论知识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侧重点的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有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工作任务导向的、职业资格证书导向的、工作项目导向的课程,还包括以训练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为主要目的预就业顶岗实习。以工作过程导向的.、工作任务导向的以及顶岗实习等专业课程实施,则重在选取典型的任务、项目、案例等作为载体,尽可能创设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以训练专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体验和感悟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素养,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随着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考核标准、考核方法随之发生了变化。基于动手能力,注重过程和结果,实施校、企、生多元评价成为职业院校课程考核的重要形式。

这种基于行动导向的、能力本位的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有效实现了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职业教育具有职业属性的本质特征。

课程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证其教学目标的实现,其基本任务就是对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进行科学管理、引导,并适时地进行评价与反馈。

而高职课程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就是要针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科目课程性质特点,使课程教学在校企合作的开放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一个可控的,从课程建设开始,到教学实施,到最后的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的系统,引导课程达到预定的目标。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28所高职首批示范校,在近几年的专业与课程建设过程中,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等原则和思想,以“专业”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单位,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探索并形成能够灵活应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的、柔性化的高职科目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新模式(如图1所示)。图1高职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图在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中,首先是从学院宏观层面,针对科目课程的建设、实施及改进,进行“管”、“引”、“导”、“评”工作。“管”重在加强制度和规范要求;“引”主要是建立科目课程建设与实施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导”是要有良好的成果性评价办法及激励机制;“评”是对针对过程与结果进行监控评价并及进行信息反馈。其次,专业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主体,要承担起科目课程开发与建设、课程实施过程的质量跟踪检查以及课程实施后的评价、反馈等管理任务。

结合高职科目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的要求,在模式运行中,围绕“管”“引”“导”“评”,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制度与规范建设,提升课程建设内涵质量为贯彻示范校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学院制定了《关于按示范院校要求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的意见》、《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规范汇编》、《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规范》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对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流程及主要内涵等进行了规范要求,指导各专业积极与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及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开发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科目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课程源头(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重点强调了以下三个方面。

课程质量管理课程建设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实施管理课程教学评价反馈管:制度建设引:制定课程标准等的原则意见及教学资源库建设内涵要求管:教学规范引:说课、公开课、观摩课、精品课程能力单元听课等导:成果性评价办法及过程性评价标准及激励机制的建立评价与反馈:学生评教、企业评教、校内同行评教、毕业生评教、毕业生教学质量跟踪调查等理论学习教学校内实践教学校外顶岗实习课程调研课程标准设计课程资源库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分析,设计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中,各专业首先对多家行业、企业岗位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分析了多年来毕业生跟踪信息,在此基础上,会同行企业技术专家、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及课程开发专家等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养成规律,系统开发专业技术科目课程;同时,结合学生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着高技能、强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系统设计公共基础及能力拓展科目课程,最终形成基于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

2.基于成熟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专业技术课程。在开发的成熟的专业课程体系之上,明确专业技术课程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找准专业技术科目课程定位;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主要针对专业技术科目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企业的技术更新情况进行选取并不断改进,使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主要考虑学生从单项能力到综合能力、再到职业能力的职业养成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行整合序化,特别是系统设计专业技术课程的实验、实训以及课程相关内容在专业顶岗实习中的安排。

3.基于系统化设计,建设课程资源。为了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系育化开发的思想,学院要求各专业把科目课程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设计与实施。其工作基本流程是在专业开发出成熟课程体系之后,制定系统化科目课程建设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建设的纲领文件,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相关项目内涵评审标准,建设教材、教案、课件、视频、企业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教学资源。

(二)重视过程监控,大力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实施为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在新的科目课程教学管理模式下,学院一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好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同时,结合各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加强了预就业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的监控力度,通过实地走访学生与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了解信息、发现问题,督促改进,有效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为了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院级及以上精品课程管理为抓手,通过说课,公开课、观摩课、工学结合能力单元课程教学听课等形式,大力推行行动导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科目课程教学,特别是针对农业类专业技术课程,引导教师基于生产过程,组织实施教学。教学实施倡导以真实工作项目、任务等为载体、设计整体方案,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将“教、学、做”融于一体,有效实施“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使学行学习。教学过程的设计考虑按照专业生产特点及生产过程组织设计学习过程,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工作过程相联系,教学实施流程与生产流程相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利用优质网络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多种方式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院国家级精品课“大田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大田作物生产过程特点,安排学生近半年时间在企业业务岗位进行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以顶岗实习课业为主线,采用工学结合及自主学习、企业培训等学习形式,有效地将显性知识与工作实际的方法经验等隐性知识融合起来,形成对实际工作最具有效应的经验性知识。“养牛技术”也分别安排在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和企业中,采用师傅带徒弟——导师制的学习方式,边工作、边学习、边训练,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

学院省级精品课“果树生产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依托“新疆特色林果培训中心”的红枣、核桃和苹果等六个示范果园,将教学进度与生产计划相融合,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相融合,技能考核与生产技术指标相融合,让学生以学徒工的身份,在专业教师、企业技术员和生产技术能手的共同指导下,获取相关的职业能力。省级精品课“蔬菜生产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学院国家级“中以项目”实训基地为教学平台,结合园艺技术专业“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新疆蔬菜生产春提早、夏露地和秋延迟三大茬次生产特点,以辣椒、西红柿、黄瓜等真实的生产任务为载体,安排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参加完整的生产实习过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建立开放式网络评价数据平台,实施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方面,我院针对职业院校将育人环境延伸到企业和社会的特点,加大了开放式教学质量网络评价数据平台建设工作,通过现代化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建立了开放的教学质量信息采集与评价网络平台,除网上评教工作外,还进行了网上“新生素质调研”、“学习委员教学质量评价”“毕业生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实践教学意见调研”、“实习企业意见反馈”等多项活动,多渠道收集在校生、毕业生、顶岗实习企业、毕业生就业单位等对教学过程中的意见与建议,更加综合、全面地反映学校、企业、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并就相关问题向教师个人及教学部门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不断改进和提高科目课程教学质量。

在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方面,我院针对高职教育教学目标要求,以动手能力作为评价的核心,通过“过程考核、综合评价”的考核评价模式,将相关的岗位技术标准纳入科目课程考核的标准体系,重视过程与结果的考核、个人与团队的考核,有效调动学生的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协作、交流、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四)完善激励机制,树立正确导向良好的激励机制,对科目课程建设将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学院在课目课程管理中,制定了院级精品课程及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等系列教学成果评价办法及相应的激励措施。学院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项目评选中,将承担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入选的基本条件,从而强调了科目课程建设的重要地位。

在学院制定的《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中,对重点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国家级、省级、院级、分院级精品课程,分项目明确了经费支持办法,同时对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制定了奖励细则。

通过近几年“课程质量管理模式建设和运行,学院”课程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国家、省、院、分院四级精品课程建设梯队,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门数在新疆高职院校中均名列第一。“课程建设工作的推进,也提升了学院师资团队的水平,学院在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四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创新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关系到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接受、体脸、发现、研究和创造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是适应高职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较好的创新教学模式.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中与实践结合最为紧密的技术基础课,担负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对高职院校而言,仅仅做几个实验和一次课程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笔者从开始,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试探性的创新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1新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1.1评分标准的改革。

分数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大多数院校均制定了考试成绩占7000、平时成绩占30%的评分标准.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就算在试题中加大考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试题份量,也仅仅只是从理论方面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了考察,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而平时成绩多是依据作业、课堂表现等情况进行评分,其实质上也是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这一评分标准,已不再适应重在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尝试教学中,评分改革为:考试3500,作业1000,纪律500,实验1000,创新提案1500,实践分析1500,操作1000.

其中,实践分析是按每一种机构讲完后学生按照要求观察、分析、比较该机构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报告评分;创新提案是按原理部分讲完后学生通过观察实际,从而发现问题,并以所学知识为依据,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的大小评分;操作是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所学进行的简单、实用的小机械设计的优劣评分.

评分标准的改革,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态度.因为创新实践不再是兴趣的问题,而是直接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挂钩,从而间接影响学生就业的问题.这必然能引起学生对创新教学的积极响应,因而,评分标准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动力所在.

1.2基础知识的教学,应更加紧密地联系实际。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接受性教学为主,教师讲学生听,重视书本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要改变这一方式,就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倡导有效地接受、体验、发现、研究和创造相结合的基础教学模式.

接受是指学生应接受哪些知识,也就是老师应重点讲解什么内容.传统的重点在因而不在果,重视每一个公式、每一个论点的推导,而不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创新教学要加大实践教学,就必然不能再一成不变地逐点讲解了.应只讲其结果而不讲其原因,以节省课时,然后尽可能多地进行实例分析,讲清机构的运动、特点和应用.重点在于应用,应多讲怎样巧用、妙用,应注意哪些问题等实际问题;体验是指要引导学生、要求学生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体验所学机构是如何应用的;发现是指学生在体验中发现现有机械设计的不合理之处,或生活中可以利用所学而设计出机械来解决问题的地方;研究是指学生对发现的问题再深一步研究讨论,并提出设计方案;而创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提出的方案利用所学进行具体地设计.

这一基础教学模式是一个环环相扣、与实践结合极为紧密的教学模式,要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尝试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办法:。

1)接受: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利用现有模型和教具,在课堂上分析其运动和特点,并引人与之相应的实用机械,分析说明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要尽可能多地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实习工厂和培训中心进行现场教学.

2)体验:在接受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机构按下面的表格1进行分析.

该表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例分析中若有n名学生的结果相同,则这些学生评分标准中实践分析的分数x=15-0.3xn.实例分析要求画出机构运动简图,并分析其用在此处的优点,能否用其它机构代替等.

3)发现:在体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体验生产和生活,寻找现有机械设计的'不合理之处,或生活中可以利用所学而设计出机械来解决问题的地方,并以报告的形式提出应改造哪些细节或设计出什么样的东西.这不仅仅要求是纯机械的,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利用所学、所知,或通过查阅资料所得的知识构思出机、光、电一体化,甚至纯电子的设计构思.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使本课程的创新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4)研究和创造:这二者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的,放在课外兴趣小组指导进行.

1.3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一般实验为10学时左右,课程设计是进行减速器的设计,为期两周,这些已经远远赶不上高职创新教学的要求了.在尝试教学中按照表2进行.

课外兴趣小组的建立,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更新课本知识,是学生了解最新机械行业发展状况的第二课堂.

1)经费筹集:采取学生交一点,学院补助一点的方式.

2)成员:有兴趣的学生.

3)活动时间与地点:每周二、四晚(机械设计实验室).

4)活动内容:。

(1)集体学习:了解机械行业发展状况;了解先进的设计方法;阅读相关书籍,以提高认识、开拓视野,使学生的知识与时代保持同步.

(2)组织讨论:讨论、评比学生研究后提出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大小,并以此为依据评定创新提案部分的分值.

(3)操作设计:从讨论结果中选出十个经过讨论改进、可行性最大的提案,以小组成员为主干,全班学生为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些方案的初步设计.并以设计的结果为依据评定操作部分的分值.

2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课程结束后,把实验班与对照班按表3做了对比分析:。

从上表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该创新教学模式是适应高职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较好的创新教学模式.

3经验总结。

在实施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曾出现了许多偏差,获得了下面几点教训和经验:。

1)应考虑学生的能力与时间.开始时没有考虑到此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地完成任务,要求提得太高,并且也没有组建兴趣小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自然达不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2)应考虑自身的精力与能力.笔者因实践经验不足,没有注意自己的精力问题,在实施中感到非常吃力.虽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自我感觉不佳.所以,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知识,并发动兴趣小组的成员参与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3)应加强实验和现场教学的管理.学生对实践兴趣极高,管理不好就无法进行教学.因而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并积极寻求其他老师和师傅的帮助,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4)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厂、实验室中有许多应注意安全的地方,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五

[摘要]基于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特殊地位以及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文章尝试依据职业教育特点,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贴近学生(student).贴近专业(speciality)、贴近社会(society)的“3s”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并探讨了其内涵和具体措施。

[作者简介]侯永生(1961-),男,江苏东台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杨晓莉(1973-),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统战部部长,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程道光(1974-),男,江苏如东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后勤管理处处长,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苏苏州215009)。

[中图分类号]g717。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于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月17~1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李长春、陈至立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特点,我们在此提出“3s”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以下简称“3s”模式),以期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所谓“3s”模式,即从贴近学生(student)、贴近专业(speciali-ty)和贴近社会(society)三个维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为经、以社会为纬,构建学生管理体系。贴近学生就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关心学生为出发点,以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为基点,以建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新型师生关系为突破点,以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终点;贴近专业就是要符合专业的实际,理解专业的内涵,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规范和职业素养等角度出发做好学生工作,使之与学生的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贴近社会就是学生工作要适应社会新形势,抓住社会的新问题、关注社会的新变化、应对社会发展的挑战,进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s”模式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一种新模式,是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框架中,开发和整合各类资源,强化教育优势,提升活动特色,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与实效性。

二、“3s”模式的具体措施和实践经验。

(一)坚持育人为本,全面贴近学生。

1.贴近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第一,重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全景介绍法,并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教室,走进图书馆、法院、博物馆。建设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素质为目标,以文体比赛、专题活动、教育讲座、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共同组成的活动课程体系,并将这些活动纳入思想政治课程考核体系,提高思想政治课的生动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第二,强调人人都是素质教育工作者。突出党员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依托创最佳党日活动,开展“党员联系班级”活动,调动全体党员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常性和持久性。推荐具有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同志进入系(部)党组织,承担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第三,扩大廉政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作用。学校要加强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利用展板、图片、史料、故事等形式,结合宣传画册,开展系统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建设廉政基地、编印校本教材、刻录廉政光盘、排演课本剧、培训导游员等。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升华职业道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2.贴近学生,营造三全育人氛围。第一,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一方面要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还要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充分了解学生工作的热点与重点,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第二,完善帮困体系,解决后顾之忧。(l)适当帮助学业困难学生。做好学习经验交流与学习互助、一对一帮带和学习进程监督、教学对话和学习辅导等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2)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学校要形成以国家奖助学金为主体,包括国家、省、市、学院各级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特困补助、学费减免、帮困基金等多种形式的“奖、贷、助、补、减、免”六位一体的助学机制。

第三,加强心理辅导,拓展服务平台。一是结合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或咨询;二是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素质教育整体规划之中。每年开展一次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积极干预,主动回访;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四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

3.贴近学生,强化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第一,强化学生党团组织建设。一是通过悬挂党员宿舍标识牌,通过开展创建“学生党员示范宿舍”、加强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在宿舍内表现的考察等举措,加大“学生党建进宿舍”工作的力度;二是在学生实习期间成立实习地学生团支部、党小组,实现远程管理;三是进一步完善团内推优工作,增强学生党、团组织的力量。

第二,引导学生自律组织建设。一是培育多元化的学生社团组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广泛提升学生能力;二是通过各类学生自律委员会,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三是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培育高效的学生干部团队。

(二)强化职业熏陶,全面贴近专业。

1.贴近专业,优化素质教育环境。第一,构建完善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制订教学计(本网网)划时,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加大实践性课程和各种素质教育环节的比例。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还要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

第二,重视活动课程的素质教育作用。要依据现代高积教育的特点,结合行业文化特色,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感恩、诚信等主题活动,建设活动课程体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并将这些活动纳入学分计算。

第三,培育良好的专业实践环境。积极建设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软硬配套的校内实训基地,主动开拓校外实习基地,结合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形成“院内模拟模式、合作办学模式、服务性实践模式”三者结合的人才培养ics模式。此外,通过成立实习地团支部等措施,强化实习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做到全过程育人。

2.贴近专业,加强专业分类指导。第一,结合专业特色,加强学生管理。一是从专业需要出发,配备学生工作队伍,一方面要依据专业需要,充实各院系专职学生工作队伍;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专业特色,广泛开展“党员联系班级”活动,使专业教师参与学生教育工作,加强兼职学生工作队伍的力量。二是立足专业特色,加强学生工作的灵活性,鼓励各专业在实践中总结新方法,利用专业优势,增强学生工作的活力。

第二,突出专业优势,开展学生活动。各系部要以“最佳团日活动”为抓手,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职能,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以及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3.贴近专业,强化职业理念引导。第一,通过职业教育明确职业定位。要强调专业教育的针对性,改进新生入学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教育的形式与内容,进一步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深化职业理念教育。

第二,通过典型事迹培养职业意识。通过评优评先活动,以评选“团员之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党员”等形式,以身边人、身边事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对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作用。

(三)突破传统模式,全面贴近社会。

1.贴近社会,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结合时事热点,以学生关心的话题为重点,以学生的'身边事为素材进行思想教育,开展科技文化节、宿舍文化节、大学生阅读节、心理健康月等活动。在主旋律教育的基础上拓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做好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工作,加强校内服务意识,拓展校外服务形式,充分利用各类教育服务性实践基地的优势,使教学与服务相结合,实训与服务相结合,进而使学生工作紧跟社会发展步伐。

2.贴近社会,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要根据社会需求,通过社会调研,开发培育新专业;通过专业研讨与就业跟踪,从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实际效果出发,制定符合社会需求、定位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同时也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学院开展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的重要窗口。

3.贴近社会,完善质量跟踪监控和评价体系。跟踪监控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是提高学生工作水平的关键。一是要加强社会调研和行业信息反馈,建立校企人才培养质量交流平台,关注行业单位对实习生、毕业生的工作评价。二是要鼓励学生参与质量跟踪,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信息反馈,广泛听取毕业生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三是要通过“is09000”管理认证,规范人才培养工作,实现对人才培养的全面监控。四是要加强就业指导,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参加职业规划大赛、提供就业咨询等多种形式,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并积极引进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考试,推进双证书制度,强化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

总之,“3s”模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教育教学始终的有效途径。它依托贴近学生的各类活动,健全学生自组织体系,使学生工作更具人文关怀;依靠专业教育优势,加强职业教育活动,使学生工作更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关注社会效益,立足人才培养,使学生工作更具社会时效性。这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活力,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以及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本网网)心问题[j].科教文汇.(8).。

[4]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db/ol].。

[5]黄红球,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l.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六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 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学在语言的实际交流过程中, 常感力不从心,“话不知从何说起”。如何提高学生口头交际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尝试从高职教育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作者从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经验与感受,针对目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所面临的障碍与问题,探究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 学生学习动机比较模糊, 口语训练兴趣难以提高

与普通高校相比, 高职学院的学生在语言学习动机上相对较模糊。许多学生进人高职院校后, 没有明确主动的奋斗目标, 不知所学为何。还有部分同学, 人学很长时间后, 还未从高考失利的挫败感中走出来, 终日追侮莫及, 无心学习。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依旧遵循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应试教育下所养成的学习方法, 热衷于死啃文法教条,而忽视语言的实践交际功能,结果英语学了七八年, 也无非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

2、学生语言基础与语言能力相时薄弱

高职学院的学生较普通高校的学生在语言基础(包括词汇、词法、句法)方面相对薄弱。许多学生在进行情景对话训练时, 常常因为词汇量以及惯用口语的缺乏而使得交际受阻, 无法顺利地表达较复杂的意思, 从而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即使掌握了相对足够的词汇也无法准确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常感到学不能致用。

3、教学模式照橄普通高校, 教学方法与手段校为单一

长期以来, 外语教学最常见的课堂模式是一本书, 一支粉笔,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读, 学生跟。教师处于主体地位, 而学生只是被动学习, 被动接受的对象。教学方法也多局限于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与练习, 以知识的灌抽为主体, 以知识的再现为目标, 教学中严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的倾向。

1、鼓动学生加强英语口语学习的动机。

在学生进人高职院校之始, 就极有必要重申外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虽然多数同学对此都有较模糊的认识, 但由于缺乏切身体验, 他们对社会的需求,对前景的展望并无十分清醒的认识。笔者就曾经在给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上第一堂口语课时, 告诉他们一些信息, 那就是某五星级大酒店来我院招聘毕业生, 面试经理以和应聘学生现场英语交谈的方式聘选职员, 优秀者当场签定聘选合同。平时模糊的就业展望此刻便是触手可及的优胜劣汰, 从学生们的表情看得出, 这条信息对他们的触动很大, 事实的力量比之泛泛而谈的教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针对不同专业, 侧重具有实践功能与职业特色的口语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口语教学, 应针对不同专业, 引进具有专业特色的应用英语内容, 与学生未来需要、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 体现高职院校的专业办学特色。比如, 旅游宾馆专业就很有必要掌握旅游景点介绍, 电话订票、宾馆人住, 酒店餐饮、客房服务等职业环境中的口语会话技能。而文秘专业则应提供诸如来访接待、文件汇编、邮件收发、电话约会、会议安排、办公程序之类工作环节的口语教学内容。这种与学生未来需求息息相关的应用英语, 最适合采用任务导向型的教学方法让教学活动围绕具体内容展开, 使语言学习与语言应用融为一体。

3、以任务教学法的形式激发口语训练的兴趣

任务教学法是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教学法,它以计划和操作为中心内容,以意义表达为核心,指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制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定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自主学习是成功实施任务教学法的关键所在。具体实施原则如下:

a、 首先,要明确任务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应是组织、引导和答疑者。教师在设计好任务的基础上,应明确提出任务的要求,要给予话题的导入,如有关的背景、常用的单词、短语、句型等,并对任务的过程予以交代,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练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

b、 在依照教材要求的前提下,任务的设计要合理,教师课前应根据主题任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需要,设计各种具体任务。任务的设置还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和实用性,例如订机票、预定饭店位置、去机场、通过海关、参加及主持会议、参加商品交易会、商务招待、谈判、做年度报告等。设置这些任务就是让学生进入真实的材料和情境之中。在提供示例对话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得体的语言将任务的内容表达出来,使形式-功能原则得到贯彻。

c、 为了便于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获取真实材料的途径,必要时为学生提供任务履行或操作的模式,这就意味着还要本着由易到难,范围宽泛,学生有广阔交际空间的原则。例如,教师可以选择跟学生们有实际联系且必须要经历的应聘工作为主线,进行任务的演示或剖析,为现阶段的学生完成任务提供方法和模式,从而实现任务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达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以“applies for a job”为例,围绕此主题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图书馆、资料室和书店中的图书、杂志、音像制品以及校园网上的网络资源获取有关应聘的各种情况,总结出求职应聘可能涉及的种种问题。可以安排阅读,翻译招聘广告,学习模拟应聘对话,应聘应做的准备,怎样自我阐述和如何写个人简历等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对话情景,组织全班学生分组模拟应聘面试,如应聘工程师、经理、技术员、会计、主管、办公室人员等。让学生在做好准备后进行表演,练习中教师既可以发现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又可以及时总结指导。

4、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比较特殊,这一群体普遍面临着三大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作为老师,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区别,从每一个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身上的优点,抓住机会及时引领,营造宽松氛围,使学生树立乐学敢说信心。对学生要抱有宽容之心,不要因为纠正语言的错误而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于勇于实践的任何创造,都应采取激励的态度,让学生懂得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获得成功的前奏。

由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及普及, 担负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任务的高职教育将倍受关注。而高职院校的外语口语教学也应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培养模式, 以厚基础、重技能、宽口径等主要内容为基本指导原则, 全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七

在课程标准开发中,我们能紧密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开发的课程的标准明确具体,并积极开展了与专业教学改革相配套的教材建设,有关教材将于初出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还特别重视校内学习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的协调性,建设了软件仿真工厂,积极推行和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为:

(2)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为基本的要求;

(3)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4)将职业标准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标准中。

课程标准包括课程名称、课程学时、课程对象、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考核、学习指导等八个部分。

设计项目解决方案、实现项目解决方案、对项目进行演示、分析和评估;课程考核则使用表格的形式,将考核目标与通过的考核标准逐项列出;学习指导中对于上课、各门课程的相关性以及教学实训资源的利用、开发和考核都提出具体的建议。

在课程标准中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八

课程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演变的,《机械设计基础》作为高职机械类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如此。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是将大学本科的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液压传动等课程经删减合并而成,教学体系强调课程形态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深刻性,基本上是为从事设计工作而准备的理论知识。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此外,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广泛应用,其内容也必然要在课程体系中有所体现。显然,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相悖。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和造就适应我国21世纪经济建设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尤为必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实践环节和课程设计三个方面,对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

1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针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在教学理念上,可以打破“以学科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本位”的传统学科体系,摆脱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的束缚,紧紧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牢固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辩证统一的教育质量观,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学手段,将现代化设计理念和方法融入传统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注重个性发展,突出岗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1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根据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对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确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目标为:具有对一般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受力分析的初步能力,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设计方法,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新的课程体系以此为依据,按照机械设计的基本程序为主线,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形成了工程力学——金属材料学——机械设计理论基础——常用机构——联接——机械传动——通用零部件——机械系统设计综述——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一新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将传统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等几门单列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2.2整合教学内容。

按照教学效果总体最优的原则进行合理取舍,按照“重基础知识,突出应用能力培养;重工程意识,突出分析能力培养”的原则,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在具体做法上,删除枯燥的理论证明、公式推导,注重如何运用这些公式、定理、方法来解决实际设计问题,同时兼顾传统课程在内容上的连贯性。如齿轮机构和齿轮设计部分,删除了繁琐的公式推导,而直接引用结论,完善设计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增加基本设计方法和实践性内容;如对机械设计部分,把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应用、轴的设计、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设计、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及螺栓联接的受力分析、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设计等内容列为重点。对生产一线技术人员较多碰到的机械工程问题,以实例形式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以突出课程教学的工程实用性,学生学以致用,兴趣大增。

2.3增加创新设计内容,灌输现代设计理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生产方式已发生重大变化,机械设计学科涌现了许多新的前沿知识,一些新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也不断涌现。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大批量定制技术中的产品模块设计、产品变形设计、产品配置设计;新的设计理念中的绿色设计、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等),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理念和方法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本课程应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及时介绍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技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路。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中涉及到大量的机械传动过程、机械零件构造、机械工作原理等难于用粉笔和语言来描述清楚的内容,更由于课时减少,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历,缺乏与此有关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课程生动、直观、轻松地呈现给学生。

3.1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能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创建生动的表象。课件精选了一些机械产品的应用实例的视频、flash动画文件,借助这些课件,学生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各种各样的零件,较易了解熟悉机构工作原理、组成与特征。还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高度逼真的虚拟情境,例如带传动中弹性滑动现象、四杆机构的运动特征及各种间隙运动机构原理、行星轮系与差动轮系的区别等,将一些黑板不易表达清楚、学生难于理解、实验中又看不到的现象,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而形象的展示出来。

3.2采用实体模型、实例教学、现场教学。

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采用实体模型、教具、实例教学、现场参观等教学手段,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例如:在讲四杆机构时,要求学生观察缝纫机利用飞轮度过死点位置的生活实例,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让学生观察内燃机、牛头刨床、汽油自动翻卸料装置、公共汽车开关门装置;又如,讲授齿轮加工方法时,组织学生到齿轮加工车间观察滚齿、插齿机的工作过程,了解课本内容在生产中的实际情况,这样极大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3.3建设天空网络课堂。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络的普及,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健全,利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已日益彰显其优越性和重要性。教师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测验等材料,编制成多种形式的文档存放在网络服务器上,学生在课后时间可自行访问网站,通过浏览网页来达到学习、复习的目的。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利用电子邮件、留言等方式向与教师交流,教师在网上给予解答,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

4改革课程设计,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心,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次全面训练。因此,改革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毕业设计乃至今后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4.1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实际创新选题。

机械专业的课程设计,多年来基本上沿用传统的齿轮减速器装置设计。实际上,不同专业学生接触的工程设备不同,各行业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也各有侧重。因此,教师在选题时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各行业典型实际机构,选择有生产背景的实践课题,突出针对性和实践性。另外,还可通过两个途径确定课题:一是引入一些较新的题目,如机械式无级变速器,齿轮连杆式步进机械等;二是与毕业设计联系起来,从毕业设计中挑选出合适的传动装置部分,稍加修改作为课程设计的实际题目。

4.2教师有的放矢,悉心指导。

我们改革了课程设计题目后,首先抛开了设计指导书,只给学生必要提示和列出参考书目,鼓励学生去查资料,翻手册,分组提出设计方案。教师组织方案研讨会,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展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论,分析比较各方案的优劣,最后由老师做出点评和总结,给出指导性意见,确定方案。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改变了以往照搬指导书、机械模仿的习惯,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思路清晰,目的明确,对所要设计的对象、方法、任务要求、时间安排等非常清楚。在后续的设计计算、草图设计、装配图设计、零件工作图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等几个阶段,教师应悉心指导学生从设计的工程实际出发,正确采用各种技术标准和规范,教会学生借助于类比、初估等方法,边绘图、边计算、边修改、边比较,交叉进行,树立整体设计意识和创新意识。

4.3cad技术的运用。

熟练掌握cad技术,已成为工科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将cad技术设计理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用cad软件绘制零件图及装配图,提倡学生利用三维造型软件如pro/e、ug、caxa等构建三维模型,建立虚拟样机,实现运动和装配仿真。从而对自己的设计有了直观认识,并可验证各部件各机构之间的位置和运动是否正确。运用cad技术,节省了时间,增强了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计算机绘图水平。

5结束语。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必须树立“能力本位”思想,正确“定位”,体现和突出高职教育的特征,符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基于此,我们的课程改革以高职教育为基本点,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为出发点,以教学方法改革为主旨,以工程实际为主线,不断摸索更适应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掌握更多更新的理论技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十九

随着改革的深化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已经进一步提高,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得到了不断提升,但汉语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却在国内被人们普遍忽视.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不被重视和被边缘化、课程定位不准、教材缺陷、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严重.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阐明语文课程的定位,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作者:郝建锋作者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226刊名:黑龙江史志英文刊名:heilongjiangshizhi年,卷(期):2009”"(23)分类号:g71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优化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二十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中存在的思想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素质参差不齐、忙于搞创收等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教育立法、加强思想教育、培训提高、加强考核督促的解决措施。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具体的实际工作岗位,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管用、够用”的理论知识为保证的高级应用型(而非科研型)人才。学校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工作热情。所以,职业技术院校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刚刚起步,除少数院校是单独设立的以外,大部分院校是由专科学校或中专改建而来,或由综合性大学分离出来的。许多院校仓促上马,因而在技能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中存在以下问题:

思想不稳定。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还没有专门的文件阐述实习指导教师的从业资格、待遇、职称评定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部分有学历的教师认为,这是工人的工作,让自己干是大材小用,不利于自己的前途;评定职称时,由于没有技能实习指导教师职称系列,所以有的评教师系列,有的评实验系列,有的评工程系列,甚至有的评工人系列。这些都导致了实习指导教师思想混乱和不安心工作。

心理不平衡。

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习厂(场)的规模有限,人员分工不明确,每个实习指导教师都身兼数职,除了与理论课教师进行相同的教学环节(如备课、讲课、辅导、判作业等)以外,还要负担许多理论课教师所没有的工作,比如:生产管理、安全卫生、准备实习用品,甚至有的还负责采购、维修等工作。另外,理论课教师不坐班,有充足的时间学习,或者外出讲课等。而实习指导教师一般则无此便利条件,这更使其产生心理不平衡。

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对实习指导教师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以前高等院校又没有这方面的毕业生,所以现在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大多是由生产岗位调转过来的,普遍存在学历低的情况。这一部分人由于从事一线生产时间较长,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丰富的组织管理能力,但是理论水平欠缺;部分实习指导教师是近几年毕业的大本、大专生,他们有着较强的理论知识,但缺乏操作能力,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实习经验,这两种类型都难以满足高质量的.教学要求。

忙于搞创收。

有的学校为了增加收入以克服经费的不足,规定了实习厂(场)必须完成一定的创收任务,并且与个人利益挂钩。教师因此无形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创收问题上,教学无疑会受到影响。

解决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技能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特色与优势的发挥,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搞好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以便更好地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教育立法。

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实习指导教师的法规,用法规的形式明确实习指导教师所应具备的从业资格、承担的任务。从而使劳动报酬以及职称评定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有法可依,规范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管理。

加强思想教育。

各高等职业院校领导应重视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教育他们顾全大局,不但要看到技能实习工作的繁重性,更要看到其重要性;应该使他们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技能实习的规模会逐步扩大,实习教学会逐步规范化,人员分工将更加详细,目前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现有条件下,领导应该鼓励他们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并亲自到实习厂(场)听取基层的呼声,帮助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该耐心给予解释。同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劳动报酬或福利待遇,或引入竞争机制,多劳多得。

培训提高。

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使实习指导教师有培训提高的机会逐步使他们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和高级工证书,并且安排他们去生产第一线锻炼一年以上,以取得实际生产经验。同时,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教学研讨会,上观摩课,进行教学评比等活动,努力创造一种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气氛与局面。

加强考核督促。

应当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定期的考核。考核内容应包括政治思想、专业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等方面,特别要注意听取学生的反映意见。考核完毕后,应将考核意见反馈给本人好的表扬,差的批评并限期改正,如果到期仍不该正者,必须调离教学岗位。

在加强实习教师管理的同时,应抓好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技能训练效果,更好地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参考文献。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二十一

“软件项目开发指导”是我院信息工程系中英国际合作软件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英文名称为softwaredevelopmentproject。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已有三届学生学习了本课程。学生所选择开发的项目可以是基于工作实际的,也可以是基于学生兴趣的。但无论怎样选择,项目都必须符合本课程的框架体系和要求,以利于培养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开发出符合特定需求的实用软件的能力。

选择本课程开发课程标准的主要考虑为,该课程为国内同类院校率先开设,课程对于学生能力提高作用显著。课程教学团队中有专业带头人、双师型骨干教师、留学回国人员,有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还有英国合作院校教师。此外,团队成员还参加了近期在英国召开的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标准国际研讨会[9],带来的一些有关职业教育标准的最新信息也为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3.2课程标准制定原则与主要流程。

对于制定和实施课程标准的教师,我们有较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意义。需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相关知识,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内涵,明确课程标准基本框架和内容,掌握课程标准制订技巧。在实施过程中更要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探索课程教学的模式和途径,不断完善课程标准的内涵建设。

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中,我们重点把握了以下几个原则:

(1)主要针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描述;

(2)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3)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和可评估的;

(4)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消极教授者,而是教学方案的积极设计者;

(5)课程标准的范围应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

我们对课程标准进行开发的主要流程为:

(1)讨论软件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2)参照中国职业大典和[10]英国职业课程标准[11];

(4)征求意见,反复研讨,修改制定课程标准。

通过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单位共同开发,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体现了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使软件项目开发指导这门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紧密对应,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职课程综合模式探讨论文篇二十二

论文摘要:目前由于一些编程类课程本身枯燥乏味,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为解决上述问题,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结合实际案例,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两方面进行探讨,给出创新思路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引言:

针对目前讲授的专业课,特别是计算机编程类课程的时候,发现了不少不良现象。比如比较明显的,教师在课堂上认真的讲授,而有些学生却昏昏欲睡的样子,使得教与学分离。从而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结合计算机编程类课程自身的特点,讨论了如何上好一门枯燥的专业课程,并根据学生特点,给出解决方法。

1.教学方法改革。

1.1以学生思维为主进行充分的备课。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到底如何让学生有效地理解并掌握知识,是我们老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个涉及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计算机编程类而言,它的特点是枯燥难学,如何把枯燥难学的知识,变为比较容易理解并让学生产生兴趣呢?先让学生融入其中,比如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并展开讨论,这样一来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来可以防止学生两为枯燥而睡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一个充分思考的空间,然后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再展开详细的讲授。这中方式是先让学生进入角色,以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备课的好处在于:避免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的.教学。

1.2采取互动式、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

对于传统方式教学,特别是计算机编程类而言,仅仅利用多媒体课件是完全不够的,除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外,还需要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起初的教室授课,仅仅是教师一方的操作,学生没有动手的操作平台,本学期,采用在机房授课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在web程序开发中,如何将jsp与数据库连接起来,通过老师的讲授,并给出学生一定的时间,当学生连接成功之后,并进行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等操作,使学生不但掌握了原理,而且也实际操作,从而树立了编程信心,其实这在他们还未涉及编程之前,已经使用过以上操作,只不过是还不知道其原因,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实践环节是重点,成功引导学生喜欢上编程,是本专业的重点教学。

1.3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它是从大量的实际资料中选出的代表性事例,经过综合加工整理可以给学生以实感,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巩固其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始于美国哈佛大学的企业管理教学,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目前,许多院校的管理专业虽然也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但许多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理解还局限于举例子、做习题的水平,根本谈不上真正的案例教学,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形式,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采用教案例教学法,首先要求教师对案例教学要有充分的认识,打破案例教学局限于举例子、做习题的现状。采用案例教学法,要求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而且教师要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课堂组织者,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的结合起来。其次要考虑案例的选用。第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第二案例要有可操作性,可模拟性。

2教学手段改革。

2.1运用现代多媒体、因特网等现代教学技术和工具。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由于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便于操作、交互性强等优点。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的内容也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及时消化知识?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更快速的展示示例,从而将枯燥繁杂的知识实例化,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internet作为一种远程广域通讯网络技术的重大革命,已经引起了教育技术的重大变革,并将对未来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internet的不受时空限制、同步或异步的传输模式、双向交互、信息量大的特点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也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专业,可以开发一个网络平台,学生利用这个平台可以提出问题、自我测验等,老师同时可以利用这一平台,给学生网上答疑,并实时更新知识等操作。当然,这一步,需要学校建立一个学习的平台。

2.2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注重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课程考核的形式是限时笔试,试题的题型是例题的翻版,这种规范化的试题容易使学生养成机械式的解决问题的习惯,而一些思维灵活、动手能力强的试题失分较多。显然这种考试形式并不能真正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此可见改革民办高校教育考试办法,比较全面而又比较准确地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势在必行。

民办高校的课程考试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限时完成的规范化试卷是不能准确地评价出这种质量的。那么,如何比较全面而又准确地进行评价呢?笔者认为,除笔试外,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还可以增加几种灵活的测试方法,例如:对于计算机编程类而言,在期中测试中,由教师临时出一个综合类的编程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学当场做测试,上交作业之后,再由老师讲解,最后再由学生查缺补漏。在期末阶段,针对本课程的特点,由老师组织一次小型的综合测试,形式可以是口头表述,也可以采取答辩的形式等。内容上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形式上可以考虑化整为零,就是把传统的每学期两次考核,变为结合教学内容不定期多次进行,每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完毕后,即可进行考核。课程应用性的特点决定了每一部分知识几乎都以应用为主,因而考核主要侧重于应用能力,变单纯的笔试为灵活的考核方式。当然,对应用能力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对基础知识的忽视。基础知识的测试可以在应用能力测试中反映出来,也可以放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进行。这就需要在比例上做一下相应的调整。

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以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3建立校企人才合作关系,提高实践的能力。

针对本专业特点,利用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今就业压力愈来愈大的前提下,学院还需要寻求更大的空间,让学生到实地去实践,这就需要充分的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操作,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在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完成实习单位分配的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不再是以往实习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的形式,而是亲自动手完成某项具体工作。这样为即将来临的就业道路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有了真正意义的实践,就会减少了找工作面试的恐惧感,使他们更加有信心。

以信息工程学部计算机专业为例,在实习环节中,除了加强课程设计环节外,本学部还积极主动联系武汉软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博众创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微普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it公司,建立校企人才合作关系,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环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结论。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总结规律,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并结合本专业特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上述方法融入教学,为我院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再上一个台阶。同时在工作之余不忘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7。

[4]李熊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98408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