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工具,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教案的编写需要定期反思和修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大小比较教案经典篇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8350—737=。
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这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现在来复习跟小数有关的内容。
2、填空。
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右边是()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7.150=()3.00=()0.200=()。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1.2=()14=()。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1)尝试笔算。
6.45+4.29=10.746.45-4.29=2.16。
6.456.45。
+4.29-4.29。
10.742.16。
(2)师:大家同意这样写竖式吗?
(3)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着一位减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4)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只是要多小数点。
(5)计算:1.25+0.454.38-1.28。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6)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2、p72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大小比较教案经典篇二
课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通过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学生看图,教师指名说说每种冷饮的名称和价钱。
教师整理板书: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
提问:通过这些商品的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谈话:童童想买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个贵一些,你能帮她比一比吗?揭题: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提问:如何比较0.8和0.6的大小?
课件出示:0.8○0.6。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出示两个正方形,让学生在正方形中分别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小结:两个小数都是零点几的,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小数部分,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2.试一试。
提出问题:比一比雪糕和冰砖的价格,并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出示:0.8○1.5。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数部分是0,1.5的整数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三:因为8比15小,所以0.81.5,雪糕便宜。
(2)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多,这些方法都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用数轴来表示这两个数。
(出示数轴图)提问:你能在数轴上标出0.8和1.5的位置吗?
学生在教材中的数轴上标出两个小数的位置。
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不相同时,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3)引导:在数轴上标出0.6,比较0.6、0.8和1.5这三个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学生独立标出位置,并比较大小。
(4)任意选两种冷饮,比一比价格,再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主要比较以下四种情况:
0.8○2.20.6○2.21.5○2.2。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比较的`方法,师生共同讲评。
比一比:四种饮品,哪种冷饮最贵,哪种最便宜,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提问:我们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1)采用换算单位法,把较大的单位换算成小的单位。
(2)数轴比较法,先把这些数依次在数轴上标出,然后比较其大小。
(3)整体比较法,即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个数就大;位数不同,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两条彩带各长多少厘米吗?(6厘米和9厘米)。
再问:用分米作单位,这两条彩带分别长多少?
再问:你能比较这两个小数吗?(0.6分米0.9分米)。
(2)要求: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然后比较大小。
指名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再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汇报。
4.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标出数,然后按顺序把三个数填入括号内,最后集体交流,说说比较的过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大小比较教案经典篇三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二、探索计算方法。
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探索计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三、试一试。
第1题:要注意提醒学生把得数末尾的0去掉。
第2题:在列竖式计算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0,计算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四、练一练:
第2题: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对所有的学生不必提出统一要求,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多一些,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少一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第3题: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
第4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估算的作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大小比较教案经典篇四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p32p33。
教学目标:
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你能说说吗?(出示课件)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这么多的地方用到小数,说明小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无处不在。请同学们把各自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宽(或高)的数据说一说。(教师将各个数据分别按整米数和非整米数两类板书)。
师:这些不够整米数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单位写出来,除了用分数表示外,还可以用怎样的数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2页的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但是,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知识。
二、探索发现。
1、认识一位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例1米尺图。
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教师介绍出示: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
那2分米、3分米呢?学生试着完成填空。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交流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观察上面的等式你能发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吗?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大小比较教案经典篇五
2、0.6是60个0.01,0.48是48个0.01,0.60.48。
3、画个圆可以知道0.60.48。
教后反思:
一、改变数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收集信息。然后根据两种物品的价钱这一具体事物,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出比较小数大小的多种方法,这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数学学习活动富有生动、活泼、主动,且有个性的特点,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在一个宽松、自由、和谐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重视课堂教学个性,实现了学生认知的自主建构。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教师充当导游的角色,学生跟在后面走。而本节课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中各抒己见,从而探索出多种不同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尤其是某学生冲破教材的局限性,提出了用直线上的点来比较出0.6与0.48的大小的方法。用这种理念指导教学就是让不同程度、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实现了思维的个性化,有利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重视学习主体的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本节课上,教师多次引导学生对他人的认识活动进行评价,如教师问:你认为他的那种比较方法对不对,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比较小数的大小?你认为你今天课上的表现怎样?这种评价与反思,其实也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是一种真情实情况的反映,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中,教师可以得到信息反馈,学生可以相互借鉴,互相启发,对知褒的理解会更丰富、更深入、更全面,而且也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调控的意识,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大小比较教案经典篇六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了小数的特征,并掌握了小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经历购买学习用品这一简单的生活实际情况来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那时比较一、两位数大小,一般不脱离现实情景和具体的量来抽象地比较数大小的,且仅限于整数。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仅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而且还要求学生渐渐脱离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本课中安排了一个“购买学习用品”的生活情境,结合生活经验比较小数的大小,并得出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获取成功的喜悦。
情境教学,在例题的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生活情境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们经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难点:
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提问提供话题:你喜欢运动吗?最喜欢的项目什么?运动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交流活动,教师加以鼓励评价。
2.小结:运动有益于健康,运动中,还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情境展现,主题图(运动会上跳远比赛的成绩单)。并出示如下信息:
总结比较方法:两个小数比大小,先比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从十分位开始依次比较小数部分。
2.出示课件巩固练习。
3.知识迁移。
这样学生们能够进一步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一次知识的延伸与扩展。从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教师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在学生们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比较时是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
4.比较分析。
教师: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拓展运用。
1、出示运动会上110米栏成绩单完成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谁能说一说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吗?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大小比较教案经典篇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情境中自主探究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思想,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具学具:例题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问:你知道三角尺和练习簿哪个贵一些吗?这就是我们今天在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探索比较方法。
根据你已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说你是如何比较这两件物品的价格的?(小组讨论)。
2、教学试一试。
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独立填写,然后同桌说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集体交流,说出各自的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2、练习六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如何比较大小的。
指出:一个数在直线上的点的位置愈靠右,这个数就愈大,反之则愈小。
3、练习六第9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
提问:小明和小军谁高一些?从表中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
4、练习六第10题。
学生独立填写,在小组内交流。
集体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吗?
5、练习六第11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四、课堂作业。
练习六第6、8题。
五、总结提炼。
说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觉得自己在这一节课中的表现如何?
板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大小比较教案经典篇八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合作交流意识。
3、通过运动会等数学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顺序进行排列。难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体验小数比较的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黄人玩具图片,谈话,猜价格。
2、出示七仔图片,猜价格,说说如果你去购买,你打算在哪家购买?为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小猴玩具、汉堡、饼干和芭比公主物品图片及价格。
2、请每位同学选择两样你喜欢的物品,比一比它们的价格,哪一种贵,哪一种便宜?在小组内交流。
3、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进行展示。
三、合作交流。
2、各组代表交流。
3、四人小组合作,把这四种物品的价格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5、小组代表交流。
四、巩固练习。
1、比较下面各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用手势比)。
2、课本90页例1。
3、课本90页做一做。
五、课堂总结:
让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最后老师鼓励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大小比较教案经典篇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的通分。
(2)掌握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的.比较两、三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比较2/7和5/7、2/3和2/9的大小。
分析:同分母的分数进行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同分子的分数进行比较,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二、引入新课。
怎样比较两个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1、例题讲解。
例1比较5/12和3/8的大小。
分析:(1)分母分子都不相同,不容易直接比较大小。
(2)通分(12和8的最小公倍数做分母)。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比较27/15、25*/12和23/4的大小。
2、练一练。
(1)比较1/2和2/5的大小。
(2)比较17/18、11/12和5/6的大小。
四、总结归纳。
1、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然后再写出比较的结果。
2、带分数比较大小,先看他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分数比较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分数部分。
五、布置作业。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大小比较教案经典篇十
活动意图:
对于中班孩子来说,从生活和游戏当中感受大小的差别将是非常有效果和帮助的。小朋友都喜欢吃饼干,饼干形状和大小不一,味道也非常丰富,这次活动旨在让小朋友通过自主的比较,掌握大小的差别。
活动目的:
1、区别大小。
2、知道物体的形状可以通过外部力量而改变。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的.圆形饼干。
2、投影仪和电视机。
3、让宝宝将手洗干净。
活动过程:
1、观察饼干,让孩子说出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让孩子来吃饼干,通过吃饼干的时间来进行大小的比较。
3、孩子们咬掉饼干之后,会发现饼干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大小比较教案经典篇十一
1.使学生把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把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
一、设疑激趣.
教师提问:这两个小朋友到底谁高谁重呢?你是怎么想的?
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板书课题)。
2.大胆猜测:
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
3.比较下面整数的大小:
教师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二、尝试探索.
2.学生汇报:
(2)6.79米是6米7分米9厘米,而6.85米是6米8分米5厘米,
因为6米7分米9厘米6米8分米5厘米,所以6.79米6.85米.
3.教师提问:这两组小数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
(比较时是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
4.比较下面各小数的大小,你又有什么发现?(即例5、例6)。
2.35元和2.41元0.07米和0.059米。
学生汇报:
(1)2.35元是2元3角5分,2.41元是2元4角1分,从“元”比起,所以:2.35元2.41元.
(2)0.07米表示7个0.01米,0.059米里有5个0.01米,所以0.07米0.059米.(可以引导学生用直尺找出相应的长度验证比较结果.)。
(整数部分都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也相同,再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6.教师: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试一试.
1.重放动画“小数大小的比较”,帮助这两个同学比出身高和体重.
2.两个同学一组,一人任意说出两个小数,另一人比较小数的大小.要求小数的位数不超过四位.
四、巩固练习.
1.比较下面小数的大小.
7.9○8.20.51○0.5091.374○1.3。
5.7○5.80.6○0.601.23○1.32。
2.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0.80.8070.0780.870.780.087。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3.判定:
(1)6.8096.799()(2)5.15.1002()。
(3)38.74838.75(0.009=""0.010()。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把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1.几个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是:小军1.56米;小强1.6米;为平1.52米;小云1.48米.把前三名的名字写在领奖台上.
2.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1)□1.8□23.47□。
(3)□5.006□70.02□。
板书设计。
整数部分大,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9.7元5.9元;6.79米6.85米。
2.35元2.41元0.059米。
一周的开销。
活动内容。
帮助家长统计全家人一周的开销.
活动目标。
1.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熟悉,为今后学习小数加减法做预备.
2.渗透统计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形式。
独立完成.
活动步骤。
帮助家长统计全家人每一天的开销.
每一天的开销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
一周后,统计这一周全家的开销是多少,分析哪些是可以节省的,为全家人提出建议.(表格可以参考如下设计)。
全家人一周开销情况记录单。
合计。
爸爸。
妈妈。
本人。
总计。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建议: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大小比较教案经典篇十二
《小数大小比较》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的第二课时,通过科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之后,感到教材虽然简单,但不好处理。源于实际,而渗透甚广,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例入手,引导出小数大小比较的需要,过渡到更深一层的理性思考,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使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积累,各种能力得以提高。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习需要。
本节课教师充分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选用了学生熟悉的年龄问题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初步了解在生活中随时会出现比较数的大小的情况,再出示跳高成绩和排名的问题,引出小数大小的比较。体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也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引出学习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兴趣。
二、梯度练习,巩固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梯度联系,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含义。另外,在理解和应用方面,学生也能抓住小数大小比较的意义的实质来说明和理解。
在巩固和延伸教学内容时,教师安排了“把小数从大到小排一排”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升华,达到了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心情下完成了寻找,也使教学内容等到进一步的延伸,真正认识了小数的应用广泛。
总之,整节课学生是在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小数大小比较的实质,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否要求过高,是否需要理解小数部分每个数位所表示的意义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反思,才能上出实效性强的数学课。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大小比较教案经典篇十三
一、从生活中引入分数。
师:老师今天来到旅馆,打开旅馆说明书,就看到了分数,哪个同学知道是多少?(师出示说明书)。
生:把说明书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师:老师走进会场,看到教海探航的会标,也看到了分数,谁知道是多少?
生:上面的图案把会标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1/4。
师:老师来到超市,买了一块巧克力,又看到了分数,谁知道是多少?(师出示一块巧克力)。
生:1/8、2/8、8/8。
师小结:像这些都是分数。
二、探索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
生1:3/8与5/8合起来是8/8。
生2:分子都比分母小。
生3:分母一样都是8。
师:感觉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
生1:我认为3/8大。
生2、我认为5/8大。
师问: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1:比如吃蛋糕,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老师您说吃5份多,还是吃3份多?(师让学生上来画图表示)。
生2:比如吃香肠。把一根香肠平均分成8份,吃5份就比吃3份多。(老师在黑板上同时画出了线段表示图)。
2、师:你能找出比5/8小的分数吗?能找出比5/8大的分数吗?
3、师:自己任意写一个分数,然后找出比它大的分数,比它小的分数。
生1:我写的是3/2。比3/2小的有1/2、2/2,比3/2大的有4/2、5/2、6/2。
生2:我写的是4/9。比4/9小的有1/9、2/9、3/9,比4/9大的有5/9、6/9、7/9、8/9。
师:把你写的分数同学互相检查一下。
师:分母相同的分数怎么比?
生:只要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比较大。
三、探索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1/2、1/4)师: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
生1:我认为1/2大。生2:我认为1/4大。
师:认为1/2大的同学有没有办法说服别人。
生1:把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分别折成1/2、1/4。通过比较得出1/2>1/4。
生2:把正方形纸对折是1/2,再对折就得到1/4,,比较得出1/2>1/4。
生3:一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1份就比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来得大。
(电脑演示,圆的1/2>圆的`1/4)。
师:如果再分得多一些1/5怎么样?
生:更小了。
师:再分得多一些1/7、1/8、1/9、1/101/1001/1000呢?
生:越来越小了。
师:最后会怎样?
生:越来越接近一条线。
2、师:分子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
生: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就小。
3、师:能把黑板上的这串分数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吗?
四、小结: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
师:还有没有问题?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象这样的分数2/5、1/6能比吗?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研究。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大小比较教案经典篇十四
借助学生平均数时测量的跳远成绩这一身边教学资源,将复习与新课导入合二为一:1、将测量数据转化成以“米”作单位的小数;2、引出小数大小的比较。
学生活动,完成排序,然后汇报。
生:我是这样排的:1.55米、1.34米、1.7米、1.4米,
师:能说出理由吗?
生:这四个数的整数部分都是1,一样大,就看后面的小数部分,55是最大的,所以1.55米排在第一名,然后是34、7、4。
生:我不同意。因为1.7米可以在后面补上一个零写成1.70米,1.4米可以写成1.40米,应该这样排:1.7米、1.55米、1.4米、1.34米、。
生:1.7米怎么变成1.70米?
生:7分米可以看成70厘米,写成小数就是1.70米。
生:我是这样想的:1.55米是1米5分米5厘米,1.34米是1米3分米4厘米,1.7米是1米7分米,1.4米是1米4分米,米和米相等,分米大的数就大。
生:我是这样想的:1.55米是155厘米。1.34米是134厘米,1.7米是170厘米,1.4米是140厘米。它们百位上的数都相等,十位上的数各不相同,哪个数十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
在随后的例2教学中,学生进一步发现,如果两个小数,整数部分不相等,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要一个一个的比较小数部分的大小。
[反思]:
按照过去教学的惯例,要让学生通过比较具体小数的大小比较,逐渐总结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与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相同,并在比较中对这一方法进行升华,使学生由具体的感性比较转化为抽象的运用方法进行比较,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小数的大小比较就容易的多了,但关键是让学生发现方法,然后再运用方法。
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如果要求过多,学得过于精细,相对来讲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毕竟这部分知识比原教材提前了一年进行教学。遵循这样的理解,我将小数的大小比较放在了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比较小数的大小,特别着重强调以“元、米”为单位的小数的转化的方式进行比较,这既是对小数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小数的大小比较的一些方法。至于后者,虽然是理想中的比较方法,教学中,我也有渗透的意识,但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定,虽然在课堂中,也有一些学生已经意识到,可以不必用小数转化的方法进行比较,直接比较每个数位的大小就可以了。但就是这种方法,学生如果要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他们除了会认读一些小数和一些具体的小数转化外,他们没有一丁点的小数知识的储备,诸如小数的数位,数位名称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描述是相当困难的,这也是我为什么没有将这种方法作为重点的原因。
遵循教材的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尊重学生学习的体验,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教学,按理说是符合教学的规律的,但在随后的练习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过去在教学小数大小比较时,虽然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但重点是让学生发现小数比较的一般方法,这种方法是简单适用的,学生一旦学会应用小数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在练习中几乎没有问题存在,甚至连差生都不会出现什么错误。可今天虽然有些学生有进一步的发现,但并没有作为重点强调,这样一来,一部分学生由于小数的转化还没有过关,小数的大小比较就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只能以小数的转化为基础,反复分析,效果甚微,最后不得不亮出法宝,将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提前教给他们的。至于为什么,只能让他们自己去消化。
其实教学中,这样的矛盾经常发生,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用多样化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有时只能将一些知识灌输给学生,以此来达到高效,高成绩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差生,这样的方法往往比前一种方法的效果要强得多,这样一来,每次教学,我都感到我心中有两本教材,一本是“新的”,另一本是“旧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064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