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过程不仅是一种思考和规划,更是对教学理念和教育观念的表达和体现。教案的语言要简明扼要,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案的评估与修改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一
1、感受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
2、学习移步换景的手法。
3、注意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感受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学习移步换景的手法。
注意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
1、多媒体出示一幅有关威尼斯的图片,对蓝蓝的威尼斯产生初步认识,引入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1)感受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
(2)学习移步换景的手法。
(3)注意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3、感受威尼斯:伴随许志安的《威尼斯》的歌,欣赏水城威尼斯的图片。
4、思考:作者为什么以《蓝蓝的威尼斯》为题?
明确:以“蓝蓝的威尼斯”为题,不仅突出了威尼斯的色彩,而且写出了作者俯视威尼斯的总体印象。蓝色不仅突出威尼斯的环境特征,而且它是和平、宁静、友谊的象征。
5、分析文章结构: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
一(1-3)概括介绍威尼斯的`面貌和历史。
二(4-6)展现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
三(7)赞颂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6、试着找出课文中都用了哪些比喻句。
例如:(1)水天 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
(2)188个岛屿,177条大小河道相互沟通,由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串联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
7、如何概括本文 的中心思想?
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介绍了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赞颂了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8、课外拓展:认识中国的威尼斯――苏州
欣赏苏州的有关图片,课外搜集有关资料,比较威尼斯和苏州的异同。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二
1、领略威尼斯奇特、美丽的风光和文化,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2、分析移步换景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3、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见目标2、3。
(一)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找出生字词。
2.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用一个词概括威尼斯的特点。
3.画出表现作者行踪的词或句子。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2、你能否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威尼斯这座城市的特点。
3、作者运用移步换景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描写威尼斯的'奇特面貌。请画出表现作者行踪的词或句子。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飞机上眺望威尼斯,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找出有关词语。
研读赏析。
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观察角度是什么?
(2)第一自然段突出了威尼斯的什么特征?在全文起到什么作用?
3、“威尼斯是一个奇特的城市”,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找出有关语句。
4.作者在介绍威尼斯的绮丽风光时用了一些生动贴切的比喻,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它的好处。
5.课文第五、六自然段主要写圣马可广场的来历、建筑美、秋色美等,似乎与蓝没有多大关系,你如何了解?课文题目为何不用“水上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奇特的威尼斯”等,而用“蓝蓝的威尼斯”。
6、课文最后提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是为了赞颂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
(五)、拓展阅读,培养能力:
1、看江南水乡的一组图画,模仿课文的写法,选取水乡某一方面的美,能运用恰当的比喻,试着写一段话。
(六)达标测评: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三
节语文课失败了,失败在整节课学生按部就班,随着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在问答之中度过了45分钟。
这节课的教学层次还是清晰的,但是每个问题的提出有点为设计而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能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在子课题“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途径”的探究中学习到很多激活课堂的措施,但是在再实施的过程中,雷同的措施并没有能很好的祈祷相似的作用。在现实教学中寻找激活课堂的源头,也就成为下一阶段探究目标。
要让理论在实践中完美体现,我想一定要关注以下因素。
1、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决定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在课堂中许多问题为了顾及课堂的完整性而设计的,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就会走模式化道路,而失去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
2、教学文本的不同决定教学评价的差异性。在现实课堂中,教学评价还没有形成体系,学生不清楚学习的标准就会破坏课堂的整体性。但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评价体系非一朝一夕可形成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找到激活课堂的源头,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四
一、学习作者移写”步换景的“动点描法。
二、学习文章多用比喻的特点。
(一)学习作者移写”步换景的“动点描法。
(二)学习文章多用比喻的特点。
学生带问题初读课文:
(1)找出生字词
(2)找出你喜欢的段落
(3)划出表现作者行踪的词或句子。
学生读课文,讨论以上三个问题。
(一)学习生字词:出示幻灯片2
给下列字注音并用词语造句:
舷眺缀簇魅鳞次栉比绚
(二)找出表示行踪的词或句子
学生讨论找出这些句子,先小组交流然生班级交流。
“一到罗马”
“我们登上汽艇”
“泛舟在大运河上”
“穿过一座座桥梁”
“到威尼斯市体育馆去看球赛”
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是否随意写来?作者抓住什么特征来写的?
学生讨论回答。
作者抓住“蓝蓝的”的特征写的。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呢?
学生回答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蓝蓝的”特征。学生说第一、二两段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还有的学生说第五六两段也可看出这一点,老师接着问:
学生讨论回答。
蓝色不仅是指一种自然现彩,而且是一种人文景观,它是美丽和谐和幸福的象征,圣马可广场的来历、建筑、游客等,是一种人文景观,这种人文景观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这正是蓝蓝威尼斯的内在特征。(出示广场一角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这种宁静与和谐)
小结:移步换景是一种“动点描写”法,就是不断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进行多方面的观察,然后再描绘出一幅画卷,逐步展现它的全貌,这是游记常用的一种写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运用这种写法时,要注意两点:(出示幻灯片)
1、要把立足点的变换交代清楚。
2、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不能写成流水帐。
(1)“一片蓝蓝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
(2)不仅突出了色彩,而且写出了总体印象。
(3)不仅突出了威尼斯的环境特征,而且它是和平、宁静、友谊的象征。
(4)通篇都围绕“蓝蓝的”来写。
教师小结:我们愿世界都是蓝色的,希望我们永远住在蓝色的地球上。
你知道怎样分析么?
教给大家一种分析文章段落的方法,层层追问法。出示幻灯片。
1、总体把握乍读这段真好,我喜欢
2、具体分析:为什么会让我喜欢?
它优美的语言吸引了我。
为什么优美,表现在哪里?
(1)修辞方法。
(2)优美的修饰词。
先让学生读,指导朗读
然后学生说喜欢的.原因
具体分析1、2段
学生具体分析,老师小结。
第一段:
1、天蓝、地蓝、城市蓝,突出蓝蓝的特征,起着点题的作用。
2、联想打比方“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描绘了眺望威尼斯所见到的美丽画面。这个新鲜贴切的比喻,不仅扣紧了题目,描绘出了威尼斯给人的整体印象,而且有着深邃的意境,使平凡的事物变得瑰丽美妙起来。
第二段:
1、比喻
(1)亚得里亚海滨的一串明珠
(2)就像一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
(3)像进了水晶宫一般
这几个比喻的共同特点是“闪闪发光”,给人光彩夺目、如诗似画的感觉,灯光、明月、碧海、珍珠、瑰宝……这是多么绚烂的世界,迷人的“人间奇景”啊!
2、具体的数据118个岛屿,117条大小河道401座多式多样的桥梁
3、对偶句灯光映着碧水
明月照亮大海
处处扣住光和水进行描写
小结:(出示幻灯片)贴切新鲜的比喻“可以使描述的事物和境界豁然开朗,甚至使人能够记它一辈子。平凡的事物,常常也在形容比喻之下变得瑰丽美妙起来了。”(秦牧语)
把我们的学校介绍给同学们听,注意描写行踪,注意抓住特点去写。
学生讨论,先小组交流,然后班级交流。
你曾外出旅游过吗?哪处风景名胜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自由命题,写一篇游记。
蓝蓝的威尼斯
马信德
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移步换景
抓住特征动点描写比喻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五
多么令人向往的威尼斯啊!一到罗马,意大利朋友热情地对我说:“没有到过威尼斯,就不算来过意大利。她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城市,亚得里亚海滨的一串明珠。”果真,明珠正迎着人们闪闪发光哩!——118个岛屿,177条大小河道相互沟通,由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串连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
亚得里亚海的瑰宝,是威尼斯人用双手雕塑起来的。这个城市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日趋衰亡,威内托人为了躲避外敌侵略,离开大陆逃到亚得里亚海边岛屿定居。到15世纪,威尼斯成为意大利最富强的“海上”共和国。当时,威尼斯的军舰商船威震地中海,威尼斯商人的足迹遍布欧亚非三洲,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就是描绘当时的情况的。
威尼斯是一个奇特的城市,这里不是“开门见山”,而是“开门见水”。听说,原先这里像太湖水乡,也有说类乎苏州城,其实,威尼斯是威尼斯,她有独特的瑰丽的形象。这里没有汽车,大小船挤在大运河里,穿梭般的来往不绝。我们登上汽船(等于城市公共汽车),观赏两岸风光,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泛舟在大运河上,就像在参观欧洲建筑艺术博览会。汽船穿过一座座桥梁,其中有一座全由大理石建成的“李亚度桥”,特别引人注目,这是1592年建成的独孔拱桥,雕刻精细,造型优美,桥上两侧开设商店,别具一格。汽船向前驶去,河道逐渐开阔,现代化的摩托艇、汽艇和古老的“公朵拉”并行。“公朵拉”是一种小游船,翘着头尾,由船夫摇橹,供游客饱览两岸风光。据说历史上盛时有一万多艘,现在只保留四百艘了。
我们是到威尼斯市体育馆去看排球赛的,这里是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的一个赛区。体育馆正好坐落在威尼斯市中心里阿托岛上圣马可广场的附近,于是就到圣马可广场去散步。据说,许多年代以前,威尼斯还是一片荒芜的海滩,马可到意大利各地传教,乘船经过里阿托岛海岸,当时风暴骤起,把船刮到荒凉的沼泽地带搁浅了。马可以为到了绝境,向天祈祷,似乎听到天使在召唤:“愿你平安,马可!你和威尼斯共存。”这样,这位《马可福音》的作者成了威尼斯的护城神,其标志为狮子。现在的威尼斯城徽还是一头狮子拿着一本《马可福音》。
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拿破仑把圣马可广场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广场两侧是旧宫殿,底层是各色店铺、餐厅和咖啡馆,出售各色食品和威尼斯名产玻璃器皿、花皮革制品等。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穿梭般来往的船艇,迎着飞翔的海鸥,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在广场的一侧,有一座“叹息桥”。据说,这是被判处死刑的囚犯从监狱走向刑场的“必经之路”,犯人每过这里看到圣马可广场的一角美景,无不感叹不已,所以叫“叹息桥”。
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有深厚的友谊,亚得里亚海水和太平洋的怒潮是相通的。威尼斯朋友用面条、肉饺招待我们,据说是马可孛罗从中国带来的,现在成了意大利人每餐必备的食品。这位大旅行家至今还被意大利人民所怀念,威尼斯的机场就是用马可孛罗命名的,称为马可孛罗机场。威尼斯人还把马可孛罗时代的帆船保存着,你看,停泊在里阿托岛海滨的古意大利的帆船仿佛正准备扬帆出海。又是马可孛罗和他的伙伴驶向中国吗?不,威尼斯的新一代正满载威尼斯人民的友谊,登上马可孛罗机场上的客机,飞向遥远的东方。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六
1、领略威尼斯奇特、美丽的风光和文化,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2、分析移步换景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3、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见目标2、3
(一)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找出生字词。
2.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用一个词概括威尼斯的特点。
3.画出表现作者行踪的词或句子。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2、你能否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威尼斯这座城市的特点。
3、作者运用移步换景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描写威尼斯的奇特面貌。请画出表现作者行踪的词或句子。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飞机上眺望威尼斯,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找出有关词语。
2.夜晚的威尼斯的景色又如何?
研读赏析
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 第一自然段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观察角度是什么?
(2)第一自然段突出了威尼斯的什么特征?在全文起到什么作用?
3、“威尼斯是一个奇特的城市”,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找出有关语句
4.作者在介绍威尼斯的绮丽风光时用了一些生动贴切的比喻,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它的好处。
5. 课文第五、六自然段主要写圣马可广场的.来历、建筑美、秋色美等,似乎与蓝没有多大关系,你如何了解?课文题目为何不用“水上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奇特的威尼斯”等,而用“蓝蓝的威尼斯”。
6、课文最后提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是为了赞颂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 。
(五)、拓展阅读,培养能力:
1、 看江南水乡的一组图画,模仿课文的写法,选取水乡某一方面的美,能运用恰当的比喻,试着写一段话。
(六)达标测评: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七
1.教师导语: 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威尼斯碧海蓝天的水城 魅力 。
2.展示强 尼斯的风光图片。
(背景配置音乐《蓝色天空》,幻灯片自动切换)。按课文顺序,分别是俯瞰之景,水都夜景, 运河,“街道”,李亚度桥,公朵拉,城徽,圣马可教堂,叹息桥。
3.在欣赏图片的时候,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图片.
二、品位威尼斯
1.思考:哪一副画面给你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象?为什么?
2.教师自己准备几个片段
(2).水都夜景: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 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入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
(3).深秋之景: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 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穿梭般来往的船艇,迎着飞翔的海鸥,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
三、领悟威尼斯
四、游记小漫谈
1.思考:写作离不开模仿,如果让你学写一篇游记,你能从哪些方面去借鉴呢?
2.教师小结注意点
交代游踪,思路清晰;用好描写,创造意境;
写出感受,打动读者;融入知识,增加深度。
片段练习:威尼斯是“蓝”色的,那么市六中校园秋色是什么颜色呢?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感受,用比喻句描写一景。
听许志安的《威尼斯》
【反馈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俯冲(f ) 舷窗(xu n) 雕塑(s ) 串连 缀接(zhu )
b.瑰宝(gu ) 荒芜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八
1、领略威尼斯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独特的美。
2、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3、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贴切新鲜的比喻。
学习课文优美的语言和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体会课题中“蓝蓝”的深意。
1、在不读课文的情况下,多媒体播放威尼斯风光片。要求:
(1)将威尼斯的风光用语言描绘出来。
(2)将观看威尼斯风光的感受用语言描绘出来。
2、听关于课文的配乐朗读(如《蓝色多瑙河》)。要求:
(1)将作者描绘威尼斯瑰丽风光的语句找出来。
(2)将作者写游览感受的句子找出来。
3、将自己的描绘与作者的描绘比较,将自己的观看感受与作者的游览感受比较,找出两者的区别。
4、小结:
同学们的描述多用口语,直白简洁,而“蓝蓝的威尼斯”是个独特的风光瑰丽的城市,要把它如实地描绘出来,只有用美的语言才能写出美的精致。作者紧扣“独特”、“瑰丽”的特征,通过联想,运用贴切而新鲜的比喻,使威尼斯的风光好似一幅幅无法抹去的图画,永远定格在读者的脑海。
1、美的形象与画面需要美的语言来表现。课文中,你发现哪些美的词语、句子、修辞、写作手法等为作者展现美做出了贡献?请找出来做成分类积累卡。
分类积累卡示例:
动词美:眺望耸立点缀连缀泛舟穿梭饱览逗乐。
形容词美:蔚蓝瑰丽精细鼎盛和谐。
成语美:鳞次栉比别具一格绚丽多姿。
她是世界上最具有魅力的城市,亚得里亚海滨的一串明珠。
118个岛屿,177条大小河道互相沟通,由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串连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
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
深秋的威尼斯……游客如云,……穿梭般来往的船艇,……。
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
写作手法美: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重点展现大运河两岸风光、圣马可广场美景。
2、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重点品读比喻句。提示:根据课文内容,突出景物特点,把感受到的内容诗意地表达出来。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个蓝色的世界。作者把威尼斯比作“蓝色的盆景”,而威尼斯的建筑则是“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这个新鲜贴切的比喻,不仅紧扣了题目,描绘出威尼斯给人的整体印象,而且有着深邃美妙的意境,使游客产生了急欲去观赏个究竟的冲动。
3、学生分组合作品读比喻句,再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在品读的同时指导学生中速、深情地朗读描写瑰丽风光的语段)。
4、小结:瑰丽绚烂的语言可以使文色浓艳,易于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而贴切新鲜的比喻可以使平凡的事物变得美妙起来。
学生讨论汇总:(1)抓住景物特点,条理清晰、语句通顺地介绍。
(2)尽可够穿插与景物相关的传说、故事,增添人文色彩。
(3)将自己的热情融入景观介绍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引起游客的遐思。
2、大胆展示:小组成员自由组合成导游与旅游团上台表演。
3、师生共同点评。提示:态度是否有亲和力、语言是否得体、介绍是否注重景物的神似、全面等。
4、总结写法: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不断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从不同方位视角,用一幅幅色彩明快的画面,把威尼斯的迷人风采一一展现出来,蓝天碧海、典雅繁华、和谐幸福,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起构成了蓝蓝的威尼斯。这种写法可以避免写成“流水账”,是游记散文常用的一种写法,值得同学们借鉴学习。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筛选关键信息。提示: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理解。
明确:作者边走边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揭示了“蓝蓝的”深刻内涵:“蓝蓝的”不仅是指一种自然色彩,而且是一种人生色彩,它是美丽、和谐、幸福的象征。
1、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收获?
2、学者周国平在《城市的个性和颜色》一文中指出:城市没有个性,颜色就无从谈起。一个城市无论怎样繁荣,都不能丢失自己的个性。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请根据你对家乡的了解,选择一种色彩来概括其独特之处,并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和恰当的修辞手法。
板书呈现:
自然景观美。
人文景观美。
移步换景。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九
1、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的美,二十 蓝蓝的威尼斯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2、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和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
1、本文是一篇游记,介绍了威尼斯绮丽风光,本文以作者漫游路线为经,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纬,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景物,且多用比喻。所以,教这篇课文,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去学习、体会、品味、感悟。
2、教师可以把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印发一些给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3、安排一学时。
多媒体
1、通读课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语句。
2、阅读下发资料,了解威尼斯的一些情况,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二十 蓝蓝的威尼斯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一、情境导入
(一)投影画面“美丽的威尼斯”(让学生得到直观印象)
(二)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威尼斯。
(三)学生评析。
(四)自然导入:那么马信德笔下的威尼斯又是怎样的呢?
二、整体感知 理解内容
(一) 掌握生字词
1.同桌交流课前积累的词语。
2.投影: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 她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城市。
(2) 她有独特的瑰丽的形象。
(3) 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
(4) 把船刮到荒凉的沼泽地带搁浅了。
(二)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1、文向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美丽风光?你最喜欢哪一处?为什么?
(三) 学生同桌讨论。
(四) 全班交流。
三.学习写法 赏析语言
(二)学习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
(四)教师强调:
1、移步换景的描写方法。
2、优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
(五)学生交流课前积累的优美语句,并进行赏析。
(六)朗读优美的'句子(特别是几个贴切新鲜的比喻)
四.发挥想象,学习表达。
(一) 教师提示:美的事物需要用美的语言来描绘,本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你也能用你五彩的笔描写你想象中的美好的景色吗?请同学们试一试吧!
(二) 出示题目:读了下列句子,你能否联系上下文想象出几幅明丽的画面来?请把画面向同学们描绘一下。
1、 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一簇簇的村落――
2、 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
3、 像进了水晶宫一样――
(三) 投影三幅图片,学生任选一题,展开想象,进行描写。
(四) 全班交流。
(五) 学生评析,教师小结。
五、课堂小结。
1、学生质疑提问,师生共同答疑。
2、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摘抄文中好的词语和精彩的语句。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感受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
2、学习移步换景的手法。
3、注意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感受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学习移步换景的手法。
教学难点:
注意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1、多媒体出示一幅有关威尼斯的图片,对蓝蓝的威尼斯产生初步认识,引入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1)感受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
(2)学习移步换景的手法。
(3)注意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3、感受威尼斯:伴随许志安的《威尼斯》的歌,欣赏水城威尼斯的图片。
明确:以“蓝蓝的威尼斯”为题,不仅突出了威尼斯的色彩,而且写出了作者俯视威尼斯的总体印象。蓝色不仅突出威尼斯的环境特征,而且它是和平、宁静、友谊的象征。
5、分析文章结构: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
一(1-3)概括介绍威尼斯的面貌和历史。
二(4-6)展现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
三(7)赞颂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6、试着找出课文中都用了哪些比喻句。
例如:(1)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
(2)188个岛屿,177条大小河道相互沟通,由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串联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
7、如何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介绍了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赞颂了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欣赏苏州的有关图片,课外搜集有关资料,比较威尼斯和苏州的异同。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的美。
2、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并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前学习:
1、通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语句。
2、查阅威尼斯的有关资料,了解威尼斯。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课题“蓝蓝”二字导入,谈感想引申进入课文的学习)。
总结:“蓝蓝”不仅仅是一种景观颜色,它还是宁静、安详、和平、美满、幸福的威尼斯的象征,是威尼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二、朗读、感受威尼斯的美。
下面让我们跟从……同学的朗读,走进威尼斯,一起领略马信德。
笔下的蓝蓝的威尼斯的美丽风光。
(举手点名朗读,要求其余学生边听边体会文章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美丽风光)。
1、朗读(配乐:萧邦小夜曲)。
2、图片插入跟踪展示。
三、讨论、体会威尼斯的美。
1、文章向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美丽风光?你最喜欢哪一处?为什么?(有选择性的将学生所谈及的景观放映出来)。
水都美、建筑美、秋色美。
学生自由谈论,可结合所查阅到的有关威尼斯的资料进行扩展。
师:威尼斯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文章通过精心的选材,从不同方位视角,用一副副色彩明快的画面,把威尼斯的迷人风采水都美、建筑美、秋色美展现出来,使人们如亲临其境,陶醉其中,享受无穷。蓝天碧海、典雅繁华、和谐幸福,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起构成了蓝蓝的威尼斯。
四、品味语言。
美的威尼斯需要美的语言来描绘,课文中有许多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请找出这些比喻句,细细体会。(找出的同时,教师指点领会文章的语言字词美,如“瑰宝”)。
威尼斯如此的美和谐、美丽、幸福,文章又以优美的语言为它披上一件蓝蓝的云裳,更显其独特魅力,令人心驰神往。(作者善于运用语言,我们的同学相比也不逊色……)。
五、学习迁移。
(同学们,蓝蓝的威尼斯美,我们的新海口美不美?我们有蓝蓝的天、蓝蓝的海、洁白的沙滩、碧绿的揶树、新鲜的空气、热情好客的市民,美丽和谐的建筑、以生态为指标的建设思路……我们海口也是“蓝蓝”的)。
(放映海口景观宣传图片)。
活动:“请你当当小导游”
主题:《蓝蓝的海口》。
要求:选择海口一处景观(图片),以生动的语言并恰当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向“游客们”进行介绍。
工具:多媒体。
六、回放海口景观,再次感受海口的美。
七、布置小练习。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十二
1、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的美。
2、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和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游记,介绍了威尼斯绮丽风光,本文以作者漫游路线为经,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纬,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景物,且多用比喻。所以,教这篇课文,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去学习、体会、品味、感悟。
2、教师可以把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印发一些给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3、安排一学时。
4、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前学习。
1、通读课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语句。
2、阅读下发资料,了解威尼斯的一些情况。
课堂学习。
一.、情境导入。
(一)。投影画面“美丽的威尼斯”(让学生得到直观印象)。
(二)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威尼斯。
(三)学生评析。
(四)自然导入:那么马信德笔下的威尼斯又是怎样的呢?
二、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一)掌握生字词。
1.同桌交流课前积累的词语。
2.投影: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她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城市。
(2)她有独特的瑰丽的形象。
(3)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
(4)把船刮到荒凉的沼泽地带搁浅了。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1.文向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美丽风光?你最喜欢哪一处?为什么?
(三)学生同桌讨论。
(四)全班交流。
三、学习写法赏析语言。
(二)学习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
(四)教师强调:
1.移步换景的描写方法。
2.优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
(五)学生交流课前积累的优美语句,并进行赏析。
(六)朗读优美的句子(特别是几个贴切新鲜的比喻)。
四、发挥想象,学习表达。
(一)教师提示:美的事物需要用美的语言来描绘,本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你也能用你五彩的笔描写你想象中的美好的景色吗?请同学们试一试吧!
(二)出示题目:读了下列句子,你能否联系上下文想象出几幅明丽的画面来?请把画面向同学们描绘一下。
1、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一簇簇的村落――。
2、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
3、像进了水晶宫一样――。
(三)投影三幅图片,学生任选一题,展开想象,进行描写。
(四)全班交流。
(五)学生评析,教师小结。
五、课堂小结。
1.学生质疑提问,师生共同答疑。
2.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学习。
摘抄文中好的词语和精彩的语句。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十三
1、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的美,二十 蓝蓝的威尼斯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2、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和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
1、本文是一篇游记,介绍了威尼斯绮丽风光,本文以作者漫游路线为经,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纬,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景物,且多用比喻。所以,教这篇课文,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去学习、体会、品味、感悟。
2、教师可以把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印发一些给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3、安排一学时。
多媒体
1、通读课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语句。
2、阅读下发资料,了解威尼斯的一些情况,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二十 蓝蓝的威尼斯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一、情境导入
(一)投影画面“美丽的威尼斯”(让学生得到直观印象)
(二)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威尼斯。
(三)学生评析。
(四)自然导入:那么马信德笔下的威尼斯又是怎样的呢?
二、整体感知 理解内容
(一) 掌握生字词
1.同桌交流课前积累的词语。
2.投影: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 她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城市。
(2) 她有独特的.瑰丽的形象。
(3) 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
(4) 把船刮到荒凉的沼泽地带搁浅了。
(二)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1、文向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美丽风光?你最喜欢哪一处?为什么?
(三) 学生同桌讨论。
(四) 全班交流。
三.学习写法 赏析语言
(二)学习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
(四)教师强调:
1、移步换景的描写方法。
2、优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
(五)学生交流课前积累的优美语句,并进行赏析。
(六)朗读优美的句子(特别是几个贴切新鲜的比喻)
四.发挥想象,学习表达。
(一) 教师提示:美的事物需要用美的语言来描绘,本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你也能用你五彩的笔描写你想象中的美好的景色吗?请同学们试一试吧!
(二) 出示题目:读了下列句子,你能否联系上下文想象出几幅明丽的画面来?请把画面向同学们描绘一下。
1、 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一簇簇的村落——
2、 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
3、 像进了水晶宫一样——
(三) 投影三幅图片,学生任选一题,展开想象,进行描写。
(四) 全班交流。
(五) 学生评析,教师小结。
五、课堂小结。
1、学生质疑提问,师生共同答疑。
2、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摘抄文中好的词语和精彩的语句。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领略威尼斯的绮丽风光和文化艺术,体会文章对中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的歌颂。
2、学习本文以作者漫游路线为经,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纬,抓住特点、有详有略地描写景物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领略文章绚丽多彩之美。
2、掌握文章比喻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ppt课件中关于威尼斯风光的部分,并介绍:
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水城,是亚得里亚海滨的一串明珠,是许多人最想去旅游的目的地之一。今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那座著名的水城去游览一下,感受它那浑然天成的美。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集体朗读后文,之后思考:威尼斯给你怎样的一个印象?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第一部分(1―3),概括介绍威尼斯的面貌和历史。
第二部分(4―6),介绍威尼斯是一个“奇特的城市”,展现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
第三部分(7),赞颂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四、精读第4段:
第4段写威尼斯是一个水城,作者是怎样写的?试简要分析。
明确:
第1句是中心句,运用“不是……而是……”的对比并列句式,强调“开门见水。”
第2句是采用比较法,突出威尼斯“独特的瑰丽的形象”。
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交通工具,“瑰丽”之处在于泛舟,大运河欣赏到的古典建筑艺术和两岸风光,表现了“水都之美”。
五、品味语言:
美的事物需要用美的语言来描绘,课文中有许多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请你摘抄这些比喻句,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本文文章绚丽多彩,多用比喻。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个蓝色的世界。作者把威尼斯比作“蓝色的盆景”,而威尼斯的建筑则是“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的一簇簇村落。这个新鲜贴切的比喻,不仅紧扣了题目,描绘出威尼斯给人的整体印象,而且有着深邃的意境,使平凡的事物变得瑰丽美妙起来,使游客产生了急欲去观赏个究竟的冲动。
2、118个岛屿,177条大小河道相互沟通,由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串连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
这里运用了两个生动贴切的比喻。前一个比喻写水都的白天之美,后一个比喻写水都的夜晚之美。这两个比喻的共同特点是“闪闪发光”,给人光彩夺目、如诗如画的感觉。灯光、明月、碧水、大海、珍珠、瑰宝……这是多么绚烂的世界,迷人的“人间奇景”啊。
3、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穿梭般来往的船艇,迎着飞翔的海鸥,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
这段文字是圣马可广场的秋景。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营造了一种和谐、幸福的气氛,给人陶醉的感觉。文中三个比喻也恰如其分,特别是“画卷”,这一比喻带有综合美,富有诗情画意。
六、探究: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以“蓝蓝的威尼斯”为题,不仅突出了威尼斯的色彩,而且写出了作者俯视威尼斯的总体印象。蓝色不仅突出了威尼斯的环境特征,而且它是和平、宁静、友谊的象征。如果将题目改成“水上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就显得太一般化,没有一点新鲜感;如果改为“奇特的威尼斯”又不能突出威尼斯的特征,“奇特”在哪里,显示不出来,与文章的内容也不甚吻合。
七、小结:
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介绍了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赞颂了中意两国人民悠久而深厚的友谊。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十五
1、领略威尼斯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独特的美。
2、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3、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贴切新鲜的比喻。
学习课文优美的语言和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体会课题中“蓝蓝”的深意。
一、激发读趣,感受美。
1、在不读课文的情况下,多媒体播放威尼斯风光片。
要求:
(1)将威尼斯的风光用语言描绘出来。
(2)将观看威尼斯风光的感受用语言描绘出来。
2、听关于课文的配乐朗读(如《蓝色多瑙河》)。
要求:
(1)将作者描绘威尼斯瑰丽风光的语句找出来。
(2)将作者写游览感受的句子找出来。
3、将自己的描绘与作者的描绘比较,将自己的观看感受与作者的游览感受比较,找出两者的区别。
4、小结:
同学们的描述多用口语,直白简洁,而“蓝蓝的威尼斯”是个独特的`风光瑰丽的城市,要把它如实地描绘出来,只有用美的语言才能写出美的精致。作者紧扣“独特”、“瑰丽”的特征,通过联想,运用贴切而新鲜的比喻,使威尼斯的风光好似一幅幅无法抹去的图画,永远定格在读者的脑海。
二、想象美景,积累美。
1、美的形象与画面需要美的语言来表现。课文中,你发现哪些美的词语、句子、修辞、写作手法等为作者展现美做出了贡献?请找出来做成分类积累卡。
分类积累卡示例:
动词美:眺望耸立点缀连缀泛舟穿梭饱览逗乐。
形容词美:蔚蓝瑰丽精细鼎盛和谐。
成语美:鳞次栉比别具一格绚丽多姿。
她是世界上最具有魅力的城市,亚得里亚海滨的一串明珠。
118个岛屿,177条大小河道互相沟通,由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串连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
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
深秋的威尼斯……游客如云,……穿梭般来往的船艇,……。
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
写作手法美: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重点展现大运河两岸风光、圣马可广场美景。
2、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重点品读比喻句。提示:根据课文内容,突出景物特点,把感受到的内容诗意地表达出来。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个蓝色的世界。作者把威尼斯比作“蓝色的盆景”,而威尼斯的建筑则是“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这个新鲜贴切的比喻,不仅紧扣了题目,描绘出威尼斯给人的整体印象,而且有着深邃美妙的意境,使游客产生了急欲去观赏个究竟的冲动。
3、学生分组合作品读比喻句,再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在品读的同时指导学生中速、深情地朗读描写瑰丽风光的语段)。
4、小结:瑰丽绚烂的语言可以使文色浓艳,易于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而贴切新鲜的比喻可以使平凡的事物变得美妙起来。
三、畅游胜地,实践美。
学生讨论汇总:(1)抓住景物特点,条理清晰、语句通顺地介绍。
(2)尽可够穿插与景物相关的传说、故事,增添人文色彩。
(3)将自己的热情融入景观介绍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引起游客的遐思。
2、大胆展示:小组成员自由组合成导游与旅游团上台表演。
3、师生共同点评。提示:态度是否有亲和力、语言是否得体、介绍是否注重景物的神似、全面等。
4、总结写法: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不断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从不同方位视角,用一幅幅色彩明快的画面,把威尼斯的迷人风采一一展现出来,蓝天碧海、典雅繁华、和谐幸福,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起构成了蓝蓝的威尼斯。这种写法可以避免写成“流水账”,是游记散文常用的一种写法,值得同学们借鉴学习。
四、质疑探究,思考美。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筛选关键信息。提示: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理解。
明确:作者边走边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揭示了“蓝蓝的”深刻内涵:“蓝蓝的”不仅是指一种自然色彩,而且是一种人生色彩,它是美丽、和谐、幸福的象征。
五、体味反思,延伸美。
1、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收获?
2、学者周国平在《城市的个性和颜色》一文中指出:城市没有个性,颜色就无从谈起。一个城市无论怎样繁荣,都不能丢失自己的个性。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六、课后练笔,发现美。
请根据你对家乡的了解,选择一种色彩来概括其独特之处,并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和恰当的修辞手法。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十六
1、领略威尼斯奇特、美丽的风光和文化,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2、分析文章移步换景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3、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见目标2、3。
(一)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找出生字词。
2.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用一个词概括威尼斯的特点。
3.画出表现作者行踪的词或句子。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2、你能否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威尼斯这座城市的特点。
3、作者运用移步换景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描写威尼斯的奇特面貌。请画出表现作者行踪的词或句子。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飞机上眺望威尼斯,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找出有关词语。
研读赏析。
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观察角度是什么?
(2)第一自然段突出了威尼斯的什么特征?在全文起到什么作用?
3、“威尼斯是一个奇特的城市”,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找出有关语句。
4.作者在介绍威尼斯的绮丽风光时用了一些生动贴切的比喻,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它的好处。
5.课文第五、六自然段主要写圣马可广场的来历、建筑美、秋色美等,似乎与蓝没有多大关系,你如何了解?课文题目为何不用“水上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奇特的威尼斯”等,而用“蓝蓝的威尼斯”。
6、课文最后提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是为了赞颂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
(五)、拓展阅读,培养能力:
1、看江南水乡的一组图画,模仿课文的写法,选取水乡某一方面的美,能运用恰当的比喻,试着写一段话。
(六)达标测评:
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篇十七
1、进一步学习移步换景的组材方法,学会用此方法。
2、体会比喻手法在文章这的运用的妙处。
3、了解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体会中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情。
重、难点。
1、移步换景的手法。
2、比喻句所体现出来的水都美、建筑美、秋色美。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
一、导入。
蓝色:和平、平静。
友谊、美丽、和谐、幸福。
多媒体演示,可带音乐播放。
特别提出马可·波罗。
体会中意两国人民的友谊。
明确:移步换景。
体会比喻修辞的作用。
生动形象。
优美的描写。
如果我们把城市用颜色来比喻,你觉得哈尔滨是什么颜色的?北。
京呢?西双版纳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今天我们带你走进一。
蓝色的城市,她叫威尼斯,是意大利亚得里亚海滨的一串明珠,
也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城市之一。你知道蓝色所象征的内涵吗?
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可采用各种方式朗读,如自读,)。
1、解决字词问题。
瑰宝荒芜祈祷瑰丽鳞次栉比眺望。
2、你觉得威尼斯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水美。
建筑美。
秋色美。
……。
3、出示图片,具体欣赏其美。
二、再读课文,
1、划出文章中的一些地名人名,用多媒体欣赏。
2、找出表示行踪的语句,读一读。
罗马——威尼斯——登上汽船——泛舟在运河上——穿过一座。
桥梁——威尼斯体育馆——圣马可广场。
你觉得文章中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句子上?找出来读一读。
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
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
像进了水晶宫一般。
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的千百只灰鸽。
争相啄食……。
四、思维拓展。
有人说,文章题目不好,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把题目改为“水城。
威尼斯”或者“奇特的威尼斯”,仔细想想似乎很有道理,你认。
为呢?
五、总结归纳本课要点。
(1)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
(2)移步换景。
(3)比喻的修辞。
作业:课后阅读有关介绍威尼斯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抄写字词。
教后记。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072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