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模板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8 08:49:03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模板21篇)
时间:2023-12-08 08:49:03 小编:紫衣梦

客观评价总结时应注意思路连贯,避免跑题或离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些时间管理的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一

音乐教学论文:培养学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素养。

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脑体结合的活动过程。在一瞬间,将乐谱上的东西通过视觉反映到脑海,大脑马上会指挥手指在键盘上弹奏,耳朵还同时对演奏的声音进行检查,不断地调整和改进。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具备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培养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

一、基本技能的训练。

1.识谱训练。识谱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完整、高效地视奏程度适合的乐曲。我们要让学生在表演的状态下弹奏钢琴,而不是来回重复地进行简单练习。在教弹一首新曲子时,一些视奏技巧好的学生能以惊人的效率来迅速完成你所教的新课。而一些识谱和视奏能力差的学生,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弹奏时的吃力。实际上,学生在弹奏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乐谱和键盘。进一步说,读谱和弹奏都是识谱训练中的重要方面,不能有所偏废。片面地强调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2.学生的基本技术训练。钢琴的技巧有很多,我以音阶、琶音的训练为例:第一个音是弹下去;弹后面的音时手指应提前做好触键准备,指端与键面不能过近。大指触键要独立,在移位时依赖手腕转移力量。在弹奏中,大指要寻求独立触键的空间,而手腕要有意的配合手指,自如、灵活地为手指提供最佳触键的位置,通过练习,找到手腕合理的动作状态。两种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时要慢练,渐渐地就可加快速度。

下面特别说一下“慢练”:

著名钢琴家雅科夫・弗莱尔认为:“慢速弹奏法犹如钟表匠手中的放大镜,它可以使练习一部作品的音乐家更仔细地看和听他们所弹的音乐,并能深入浸润作品中的每个细节和组成部分之中,从而完全知道并掌握这部作品。”因此,在初学一首曲子时,必须分手练、慢练。有的学生练琴经常不动脑筋,纯粹是机械般的弹奏,在练习一个难的乐段时表现更为明显。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有时需要演奏者很慢地弹奏一首乐曲,以便巩固对某一部分的记忆。慢奏同样能帮助演奏者检查音符的准确性及句法:慢速弹奏时,如同看到慢放的电影一样,你能看到每一个细节,并同时加强了记忆,更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曲式与和声的组合等。慢练是钢琴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一种科学的练琴方法。

二、乐感的培养。

1.乐感的内涵。钢琴学习中的乐感培养是激发演奏灵感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乐感,演奏出的音乐就会平淡无奇。乐感其实就是在对音乐的体验中表现出来的强弱处理。

2.让学生课内课外多听好的作品。我们要让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听不同的曲子。现在网络很方便,随时可搜索到自己需要的曲目――当然,也可购买碟子。钢琴是敲击发声的乐器,不擅长于歌唱性的发声,但钢琴又必须解决歌唱性的问题。多听歌唱家的演唱和弦乐演奏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乐感。像歌唱家一样地思考和感觉是很重要的。听力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聆听”自己的琴声。所谓“聆听”,就是精神高度集中地用心去听,听时要充满对音乐的追求与想象,努力分辨自己弹奏的声音是否符合音乐内容的要求。可在弹琴时将自己弹奏的声音录下来,然后再放出来自己感受,找出问题。(论文范文)此外,还应重视视唱练耳课。这样能更全面、系统地提高听力水平,对弹琴大有益处。有机会的话,要多看现场演唱、演奏的音乐会,因为钢琴是表演艺术。舞台表演更能加深乐曲的感染力,特别是在指挥家富于变化和激情的手势下带动出的绚丽音乐,更能深深打动人的心灵,提高观看者的音乐感受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上获奖的著名钢琴家周广仁教授指出:“学习钢琴只是一种手段,学到音乐知识、理解音乐、热爱音乐、表现音乐才是根本。”其实,在钢琴练习与表演中,呼吸的作用同样重要。合理处理好作品乐句,安排好音乐中的呼吸有利于音乐极富感情的表达,教师教学中应注意强调乐句气息的重要性,解决好演奏时呼吸与乐曲的吻合。我们要让学生懂得:弹琴和说话、唱歌一样,有呼吸、语气,有句子的长短,无论是活泼、欢快,还是婉转、优美、如歌的乐曲,都需要表现一定的内容,即使是简单的几个音也不是没有意思的。有的声音坚定有力,有的轻快、跳跃……乐句也有肯定及疑问等多种语气。当学生懂得这些以后,就会从他所弹奏的乐曲中找到这些感觉并尽力去表现出来。例如:弹《解放军进行曲》时,联想到队伍前进,就要弹得有精神、节奏鲜明,就不会慢吞吞、软弱无力地弹一些音符。弹不同风格的曲子,就要表现不同的意境,因此必须避免机械练习,毫无要求。

总之,钢琴演奏需要乐感与适当的技巧相结合,以情带声,融声以情。音乐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技术是基础,音乐表现是最终方向。钢琴教师的全部工作,实际是培养学生很有激情地演奏作品、表现音乐,要通过演奏把情感表达出来,做到人琴合一。我们只有深入生活、深入学生,把握钢琴教学的变化与规律,才能使钢琴教学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也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广仁、莫蕴慧主编:《钢琴艺术》。

2.周彦:《人声与钢琴的完美艺术》,中国音乐学院学报,01期。

3.代百生:《钢琴教与学的心理训练》[j],钢琴艺术,(3)。

4.曹静:《钢琴弹奏技巧与音乐表现间的关系》,湖南科技学院学报,10期。

5.曹云:《浅议幼师钢琴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学),05期。

6.李远彬:《论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培养的策略》[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08期。

7.林振纲:《论钢琴学习(一)》[j],北京:钢琴艺术,2008(10)。

8.陈海龙:《论钢琴乐感与演奏灵感的培养》,《黄河之声》,3期。

9.陆晨曦:《如何强化学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新课程研究,期。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二

1.听觉训练。不管是歌唱的音乐还是演奏的音乐,皆是通过听觉感受的。若是学生只重视技术或是单一的模仿,是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的。为此,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听觉训练便是把音乐调整成从无到有的听觉,在明朗条件下开展。听觉训练中,不单单只是辨别声音那么简单。还包含学生心理性能训练,实际就是让学生通过大脑进行训练。基于此,钢琴演奏过程中可以说听觉训练是不可或缺的,需受到高度重视。在日常练习中时常利用耳朵去辨别作品,弹奏、研究钢琴作品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听力能力,还能为学生日后学习更加有深度的'钢琴曲做铺垫。2.读谱。在钢琴基本练习过程中读谱是最为简单的,也是一件音乐作品完成的基本因素。视觉认识活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寻找、输入信息。在演奏钢琴时需利用眼睛去观察自己的手型、手指等,其能将信息及时的提供给大脑,进而判断弹奏错误。可以说,钢琴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演奏钢琴时,学生需要眼、耳、口、脑、脚协同应用,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牢牢注意这一点,分步指导学生。3.手指练习。第一,高抬指为基本的按键动作,其常利用在抒情曲与哈农的弹奏中,基础动作为手指抬高,之后下落,要保证手指放轻松。端正坐姿,双臂自然垂落,手腕要放轻松,整套动作都以轻松为主,身体一定不能僵硬。高抬指动作需缓慢弹奏,此种方式有助于手指放松,但是着重注意的是保证手腕平稳;第二,高抬指练习方法。若想高效完成高抬指弹奏法需从基础高抬指入手。这便要求学生在弹奏中先高高抬起一个手指,其余手指紧贴琴键。手指在触碰琴键时一定要保证轻松,这是主要为了练习手指的独立性;第三,钢琴技巧练习。可以说,钢琴是一个十分奇妙的乐器,其能够同时演奏多个声部,要求学生手脑同用,具有较强的肢体协调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联系复杂的钢琴曲是一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过程,首先,学生一定要认真练,此种练法虽然会耗费诸多时间,但是能够起到良好效果,学生在熟悉节奏与音型的问题中,无形的提升了自身演奏能力,慢练过程为一种减负大脑的过程,逐渐提升速度,直到恢复最初的速度。

二、素养培养。

1.消除紧张情绪,保持冷静。若想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依据个人情况利用下述方式:首先,通过深呼吸将一些干扰因素消除掉,对自己的情绪进行严格控制,基础动作为,保证双腿直立,双臂下垂,紧密双眼,不去想任何事情,去听空气的声音,之后深呼吸,这个动作一定要慢,尽可能让自己的全身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直到心情平复,如此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处于最放松也是最佳的状态下;其次,切入在意别人的看法,最好转移自身目光,减少烦躁的情绪,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体会音乐带来的魅力,将演奏之前的紧张情绪变成开心与兴奋,若想让压抑的情绪得到有效缓解,能够通过休息片刻或是展开四肢运动的方式。2.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若想熟练且全面的掌握钢琴弹奏技巧一定要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学生基本功训练力度,如果学生的钢筋技术不强,学生便不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到钢琴演奏上,就会十分担心出错问题,进而致使学生产生紧张心理。只有在日常练习中形成扎实的基本功,这样才能更加专注的演奏,消除一些紧张情绪。为此,在日常练习中一定要有所针对,对于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反复训练,熟练的演奏技巧为学生流畅演奏的关键点,如此才会减轻内心压力。3.调整好心态。做到钢琴面前,学生需将板凳调整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若是在不合适的状态下演奏,一定会使演奏效果受到影响,在实际演奏中,演奏速度是由演奏者的心态决定的,学生在弹奏钱可以深呼吸,让心态趋于平稳,缓解演奏压力,在实际演奏中,学生还需对自己的呼吸进行适当调整,保证均匀呼吸,如此才能让肌肉放轻松,保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琴演奏能力的提高不能只把中心放在演上,需要通过规范且合理的额学习,外加学生对音乐的深入认识,如此才会将钢琴演奏的魅力展现出,进而为提高学习钢琴演奏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三

就钢琴演奏本身而言,应该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结合统一的过程,它要求演奏者各感官间默契地配合,以达到钢琴演奏中所谓“琴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然而,在部分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钢琴演奏本身所需要的各感官之间的联系配合,把艺术化、科学化的钢琴教学引入了单一技术训练的歧途。作为一名钢琴教师,在对上述现象感到悲哀的同时,也试图运用科学的理论对钢琴教学法进行改良,并希望通过对学生钢琴演奏中听觉、触觉、视觉协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弹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演奏质量。

协同学主要是研究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同步、合作、互补关系。研究协同效应的形成,揭示系统进化的运动,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协同学由一系列严密而复杂的原理组成。在钢琴教学协同性问题的研究主要运用了“协同效应原理”和“自组织原理”。

协同学认为: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既有独立运动,又有关联运动。当关联运动占主导地位时,各个子系统就会自动地服从于整体,产生协同效应,这时的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根据协同效应原理,笔者认为,要培养全面而高素质的钢琴演奏者,其关键是加强各感官之间的协调合作,使之产生协同效应。为此,我们要分析钢琴演奏中各感官的作用和特点,激发其潜能,加强它们之间的关联运动,优化钢琴弹奏系统的`整体功能。

自组织原理是指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或物资流输入的条件下,系统会通过大量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在自身涨落力的推动下,达到新的稳定,形成新的有序结构。根据自组织原理,笔者认为,要提高演奏者的弹奏能力,必须提高各感官之间的自组织能力,即听觉、触觉、视觉之间形成一种弹奏的默契,在自发的状态下进行协调配合,从而形成各感官之间的协同合作,使对音乐作品的演奏与表达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1.演奏听觉。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钢琴演奏教学中听觉主要包括外在听觉和内心听觉两个部分。

外在听觉能力是指运用耳朵听辨外在音乐音响的能力。

内心听觉能力是一种预知听觉,是建立在演奏者对声音的积累和存储基础之上,它类似于绘画中“胸有成竹”,即演奏者在弹奏之前内心已经听到了自己将要弹奏出的声音。

2.演奏触觉。

钢琴演奏触觉的发力部位从指尖开始,包括了腕、肘、臂、腰在内直至全身整体运动的综合。演奏触觉包含以下内容:即,触键种类(高抬指垂直触键、贴键法触键、冲击式触键、手腕摇动式触键等)、触键力度与速度、触键深度等。

3.演奏视觉。

钢琴演奏中的视觉可分为以下三种:(1)读谱视觉: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对谱面上所标示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符号产生的视觉感受。(2)键面视觉:在钢琴演奏中对键盘位置的视觉感受。(3)记忆视觉:在背谱演奏过程中在脑海回放原谱的视觉感受。

1.通过“三觉”的协同形成理想的音色。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钢琴教学中如何形成理想的音色呢?音乐作品中旋律的风格、和声的色彩、力度的起伏、速度的变化等特征因素都是音色变化的内在依据。而这一系列信息的输入必须通过演奏者的视觉器官准确无误地传入大脑,大脑指挥触觉器官协调运动,完成与谱面信息相对应的触键。在整个过程中,听觉器官必须起到“调色”和监控的作用,即:将视觉获得的谱面信息转化为内心听觉,再与弹奏出来的实际音色效果(外在听觉)逐渐调和统一,从而达到运用听觉、触觉、视觉三者的协同形成理想音色的目的。

例如,学习弹奏《野蜂飞舞》这首乐曲时,我们应该从作品标题和谱面旋律的特点得到内心听觉的信息,并指导手指来表现这样一幅幅图画:一群群野蜂飞舞而来,一会儿集中(渐强的蜂鸣音色),一会儿又分散(渐弱的蜂鸣音色);有时来势凶猛(和声织体加重),有时又有趣地围着野花采蜜(运用手腕转圈运动带领手指做“橄榄形”力度变化)。这样一来,音乐中的音色会更加生动自然、富有表现力。

2.通过“三觉”的协同完成各种演奏技巧。

任何音乐作品的演奏都需要通过不同的弹奏技巧得以体现。从表面看来,弹奏技巧的完成仅仅依赖于演奏者的触觉器官。然而,这种错误的观念也正是一些学生练琴无效率、无效果的主要原因。

在练琴的过程中,学生们最初获得的音乐信息全部来自于乐谱,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音符看成连续不断的声音模式符号,而不是孤立的单元。这样完整的视觉信息将有利于触觉器官对相应弹奏技巧的连贯与把握。与此同时,“自我鉴听”也是准确完成演奏技巧的重要环节。钢琴演奏的技巧可谓是品种繁多,有力度、速度、和声、触键方法等方面的。这也注定了演奏者在练习过程中,耳朵要对弹奏出来的音乐技巧“批判性”地听、有鉴别地听、有对比地听。只有通过这样反复的推敲和调整,使听觉、触觉、视觉产生协同效应,演奏者的技术水平才能不断地得以完善和提高。

3.通过“三觉”的协同表达音乐的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作品中包含了作曲家的情感体验。演奏者通过演奏作品,进行了二度创作,其中也融入了演奏者对该音乐作品的理解及自身的情感表达。好的演奏者能够充分地表现作品的情境及内涵,准确表达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在钢琴演奏教学中,教师要多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力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例如,弹奏门德尔松的《威尼斯船歌》,就要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标题、音乐形象等谱面信息发挥想象,如在脑海中浮现出这种景象:宽阔的河面上,一叶两头微翘的小舟,后面拖着一道长长的波浪,船儿随着波浪轻轻地摇曳着……音乐中的情感自然地从心里流出,演奏者的触觉也会自发地配合情感进行演奏,特别是当看到谱面上一串串波音记号时,更会情不自禁地在听觉和触觉上对“水波荡漾”这一情境进行诠释。

总之,演奏者的听觉、触觉、视觉是完成钢琴弹奏的主体与核心,在钢琴演奏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协同学的科学理论,加强学生听觉、触觉、视觉的联系与配合,使之产生协同效应。这必将优化钢琴弹奏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学习钢琴的效率和演奏的质量。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四

音乐教学论文:培养学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素养。

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脑体结合的活动过程。在一瞬间,将乐谱上的东西通过视觉反映到脑海,大脑马上会指挥手指在键盘上弹奏,耳朵还同时对演奏的声音进行检查,不断地调整和改进。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具备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培养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

一、基本技能的训练。

1.识谱训练。识谱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完整、高效地视奏程度适合的乐曲。我们要让学生在表演的状态下弹奏钢琴,而不是来回重复地进行简单练习。在教弹一首新曲子时,一些视奏技巧好的学生能以惊人的效率来迅速完成你所教的新课。而一些识谱和视奏能力差的学生,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弹奏时的吃力。实际上,学生在弹奏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乐谱和键盘。进一步说,读谱和弹奏都是识谱训练中的重要方面,不能有所偏废。片面地强调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2.学生的基本技术训练。钢琴的技巧有很多,我以音阶、琶音的训练为例:第一个音是弹下去;弹后面的音时手指应提前做好触键准备,指端与键面不能过近。大指触键要独立,在移位时依赖手腕转移力量。在弹奏中,大指要寻求独立触键的空间,而手腕要有意的配合手指,自如、灵活地为手指提供最佳触键的位置,通过练习,找到手腕合理的动作状态。两种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时要慢练,渐渐地就可加快速度。

下面特别说一下“慢练”:

著名钢琴家雅科夫・弗莱尔认为:“慢速弹奏法犹如钟表匠手中的放大镜,它可以使练习一部作品的音乐家更仔细地看和听他们所弹的音乐,并能深入浸润作品中的每个细节和组成部分之中,从而完全知道并掌握这部作品。”因此,在初学一首曲子时,必须分手练、慢练。有的学生练琴经常不动脑筋,纯粹是机械般的弹奏,在练习一个难的乐段时表现更为明显。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有时需要演奏者很慢地弹奏一首乐曲,以便巩固对某一部分的记忆。慢奏同样能帮助演奏者检查音符的准确性及句法:慢速弹奏时,如同看到慢放的电影一样,你能看到每一个细节,并同时加强了记忆,更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曲式与和声的组合等。慢练是钢琴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一种科学的练琴方法。

二、乐感的培养。

1.乐感的内涵。钢琴学习中的乐感培养是激发演奏灵感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乐感,演奏出的音乐就会平淡无奇。乐感其实就是在对音乐的体验中表现出来的强弱处理。

2.让学生课内课外多听好的作品。我们要让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听不同的曲子。现在网络很方便,随时可搜索到自己需要的曲目――当然,也可购买碟子。钢琴是敲击发声的乐器,不擅长于歌唱性的发声,但钢琴又必须解决歌唱性的问题。多听歌唱家的演唱和弦乐演奏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乐感。像歌唱家一样地思考和感觉是很重要的。听力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聆听”自己的琴声。所谓“聆听”,就是精神高度集中地用心去听,听时要充满对音乐的追求与想象,努力分辨自己弹奏的声音是否符合音乐内容的要求。可在弹琴时将自己弹奏的声音录下来,然后再放出来自己感受,找出问题。(论文范文)此外,还应重视视唱练耳课。这样能更全面、系统地提高听力水平,对弹琴大有益处。有机会的话,要多看现场演唱、演奏的音乐会,因为钢琴是表演艺术。舞台表演更能加深乐曲的感染力,特别是在指挥家富于变化和激情的手势下带动出的绚丽音乐,更能深深打动人的心灵,提高观看者的音乐感受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上获奖的著名钢琴家周广仁教授指出:“学习钢琴只是一种手段,学到音乐知识、理解音乐、热爱音乐、表现音乐才是根本。”其实,在钢琴练习与表演中,呼吸的作用同样重要。合理处理好作品乐句,安排好音乐中的呼吸有利于音乐极富感情的表达,教师教学中应注意强调乐句气息的重要性,解决好演奏时呼吸与乐曲的吻合。我们要让学生懂得:弹琴和说话、唱歌一样,有呼吸、语气,有句子的长短,无论是活泼、欢快,还是婉转、优美、如歌的乐曲,都需要表现一定的内容,即使是简单的几个音也不是没有意思的。有的声音坚定有力,有的轻快、跳跃……乐句也有肯定及疑问等多种语气。当学生懂得这些以后,就会从他所弹奏的乐曲中找到这些感觉并尽力去表现出来。例如:弹《解放军进行曲》时,联想到队伍前进,就要弹得有精神、节奏鲜明,就不会慢吞吞、软弱无力地弹一些音符。弹不同风格的曲子,就要表现不同的意境,因此必须避免机械练习,毫无要求。

总之,钢琴演奏需要乐感与适当的技巧相结合,以情带声,融声以情。音乐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技术是基础,音乐表现是最终方向。钢琴教师的全部工作,实际是培养学生很有激情地演奏作品、表现音乐,要通过演奏把情感表达出来,做到人琴合一。我们只有深入生活、深入学生,把握钢琴教学的变化与规律,才能使钢琴教学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也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广仁、莫蕴慧主编:《钢琴艺术》。

2.周彦:《人声与钢琴的完美艺术》,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代百生:《钢琴教与学的心理训练》[j],钢琴艺术,2000(3)。

4.曹静:《钢琴弹奏技巧与音乐表现间的关系》,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5.曹云:《浅议幼师钢琴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学),2009年05期。

7.林振纲:《论钢琴学习(一)》[j],北京:钢琴艺术,2008(10)。

8.陈海龙:《论钢琴乐感与演奏灵感的培养》,《黄河之声》,2011年3期。

9.陆晨曦:《如何强化学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新课程研究,2012年02期。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五

所谓“试奏”,即对音乐作品不经预习就能视谱即奏的技能,它是钢琴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掌握正确的试奏方法,不仅能提高钢琴学习的效率,还能提高习琴者的钢琴演奏水平,培养其良好的音乐素养。

(一)认真读谱,内心唱谱。阅读是学习的最基本能力,乐谱作为传递音乐信息的载体,是钢琴演奏者最直接的认识对象。面对一首新作品,我们首先要弄清乐曲名称,熟悉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其次,在弹奏前要看清谱号、调号、拍号、速度及表情术语。许多初学者在弹奏新作品前,缺少认真读谱这一关键步骤,往往上来就弹,一弹就错,导致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如:高音谱号看成低音谱号、d大调看成c大调、该断奏的弹成连奏、乱用指法使乐句无法连在一起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源于缺乏对读谱能力的训练。由于缺少这种训练,造成对调性的感知力不够敏感,即使弹错了自己都无法意识到。再就是不认真计算时间,导致节奏上的混乱。面对这些问题,只要我们在弹奏前认真读谱,大多数错误都是可以规避、减少的`。视奏之前,我们需要做的第二个准备工作就是内心唱谱,通过唱谱可以了解音乐的大体风格,了解音乐的走向,了解乐句的划分,同时,还可以在头脑中对乐句指法的设计有一个基本的构思,在接下来的试奏过程中才能将注意力稍放些在音色、力度、速度、音乐表现上。做好认真读谱、内心唱谱,试奏将会在准确性上更上一个台阶。

(二)熟悉键盘,提前看谱。提高试奏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熟悉钢琴键盘,即手指对键盘空间距离感的把控。这种把控并非三两天就能掌握的,而是一个长期练习积累的过程,需要依靠常年弹奏钢琴所建立的视觉、听觉及运动反应。当然,极其精确的时间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视奏的过程中,眼睛要走在手指的前面,提前看下一小节,留有提前量,才能使视奏时的音乐作品更为连贯。

二、有效的练习方式。

(一)采用正确的练琴方法。练习方法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钢琴学习效率的高低。在练习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找出重难点来单独练习。除此之外,在练琴时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技能和难度采用双手合练、单手练习、分段练习、改变速度和节奏等不同的练习方法。

(二)合理分配练习时间。钢琴学习水平的提高需要足够的练琴时间和练琴次数作保证,但并不是说练琴时间和次数越多就越好。只有练琴时间和次数分配得当,才能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对于儿童,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但次数可以稍多一些,这样既符合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性,也能够提高儿童的练琴质量。而成年人则相反,每次练习的时间可长一些,次数则少一些。

三、听觉能力的培养。

听觉是与生俱来的,但对于音乐中的听觉(如:听节奏、听音高、听音乐风格等)却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这是一种需要长期训练才具备的听觉能力。对于习琴者而言,训练自身高度鉴别力和欣赏力的听觉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许多学生在钢琴练习中却忽略了听觉的存在,把练习与听觉割裂开来。作为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外部听觉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内心听觉能力。

(一)对外部听觉能力的培养。“音乐外部听觉,也叫普通听觉或实音听觉,是外部音响对人的听觉器官刺激而引起的生理反应。”如视唱练耳、聆听音响资料及现场演奏等。提高自身的外部听觉能力,要在聆听音响资料、现场演奏时,分析比较不同演奏家的演奏风格,体味美的声音,并把美的声音牢记于心。在倾听自己的演奏时,要时刻用耳朵鉴别声音的质量,及时调整弹奏的方法。这种对外部听觉能力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能够为之后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内心听觉的形成正是建立在外部听觉感知基础之上的。

(二)对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内心听觉是一种内心表象,是一种不依赖音响,仅凭记忆表象和思维而准确地构成内心音乐意象的能力。”内心听觉能力是习乐者通过长期学习积累的听觉经验,培养内心听觉能力的方法有两种:慢速演奏乐曲和“点线”法演奏音乐作品。日常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内心听觉能力,也可以在弹奏乐曲之前,对乐曲所发出的音响效果有所预知、有所想象,因为通过精心审视弹奏出来的音色,更为完美,更具有感染力。

四、

通过对以上三点问题的分析,笔者用几个词概括提高钢琴演奏水平的方法:认真、用心、勤思考。认真即读谱认真;用心是要用心聆听感受音乐;勤思考则是要善于总结,对自己的钢琴学习有所规划。习琴者如能深入思考理解这些问题,笔者相信其钢琴演奏水平的提高将会有质的飞跃。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六

摘要:节奏是音乐的基础,音乐的脉搏,音乐的生命。在钢琴学习中必须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明确强调,并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训练自己的节奏感,为钢琴学习和演奏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钢琴乐器之王音乐的脉搏音乐的生命钢琴演奏节奏感。

钢琴被称为是现代乐器中无与伦比的乐器之王,它能够用仅有的88个琴键表达出人类所有的情感——欢乐、忧愁、哀伤、哭泣、沉思、庄严、诙谐……而要将情感正确完美地表达出来,节奏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一、节奏是音乐艺术的脉搏、音乐的生命。

音乐的存在和进行,首先就在于节奏的作用。节奏在音乐中就像生命存在于每时每刻中,就像我们的脉搏每时每刻都要在跳动一样,节奏的脉搏每时每刻都贯穿在音乐之中。流行音乐由于讲究效果,在演奏时常加入很多打击乐器,在每小节重怕时,低音鼓浓重地打出了节奏重音,表现非常有规律的节奏使听众很容易便被这种节奏所感染,而这也是它通俗性的表现。而严肃音乐节奏的表现方式就不可能像流行音乐那么外在,所以往往容易在某种程度和某些方面被忽略,而使音乐感受能力稍差的人,由于感觉不到节奏的律动而无法感受音乐的存在和进行,更别提进一步地理解和享受音乐的艺术美了。音乐的节奏不可能像机器那样纹丝不动,一首奏鸣曲,一个乐章内虽有一个基本速度,但在欢快时,也许稍稍加快了一点,抒情的地方也许要稍稍放慢一些,但是基本速度不能变,从整体感觉上速度必须是统一的,这样乐曲才能完整。由此可见,节奏是音乐构成中的重要部分,在音乐表现中具有重要意义。

钢琴演奏是音乐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利用手指及全身心弹奏钢琴来表现音乐形象,用钢琴音乐语言来倾诉心声,使演奏成为有灵魂的'活的富有情感的表演。而音乐感觉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容易意会,不易言明。必需通过节奏和声音两个具体的要素来加以体现。因此,节奏问题在钢琴演奏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练琴和演奏中,由于通常没有其余的节奏乐器如鼓等来伴奏,节奏的体现全靠弹奏着的良好训练和感觉去体现出来,由此节奏感的强调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如何来培养节奏感。

(一)培养正确、良好的节奏感首先要做的是使“步伐”整齐——即搞清拍子、数准拍子、统一速度。要做到节拍准确,必须做到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的拍子;养成正确数拍子、打拍子的习惯;保持稳定的速度数拍子,并按正确的节拍练琴。对于钢琴学习者来说,一个大项是音阶、琶音及其他练习曲,另一个大项是乐曲、复调曲、奏鸣曲等。这两个大项都要求节奏的统一、稳定,所以数好拍子,弹稳拍子,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二)培养节奏感必须做到突出节奏的律动。例如: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快板部分。左手有大段的每小节八个音的分解八度震音,弹奏时在保证节奏稳定均匀的基础上,在每小节第一个音上加适当重音,作为节奏支点和发动力,随后的七个音比第一个略轻但均匀流动。以这组有规律的分组和感觉,连续演奏下去,配合右手坚定奋进的旋律和表情起伏,形成一种不屈不挠的决心和气势给听者一种精神力量,并有不可阻挡之感。

(三)注意节奏的呼吸。人的说话、唱歌都要呼吸,钢琴演奏也一样。我们常说弹琴像唱歌那样委婉动听,那么,呼吸理所当然十分重要。

(四)突出节奏的特性。根据音乐的特点强调不同的节奏点或某些有特点的节奏。比如在圆舞曲中第一怕与第二拍之间比较紧,而将宽出来的时间放到第二拍与第三排之间;或者有的乐曲可以将附点节奏略靠后些,使其更有风格或活力等,这些特点在我们演奏中如果掌握的好,也将会加强音乐表现力。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音乐的脉搏,音乐的生命,我们在钢琴学习中必须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明确强调,并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训练自己的节奏感觉,为我们的钢琴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能在音乐殿堂中领略更美好的风光做好充分准备。

文档为doc格式。

-->

-->。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七

凯瑟琳・古德森1872年生于英国,1958年去世。她幼年即开始学习音乐,并于12岁前在全国各地演出。她的才能引起公众的注意,被送到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她师从当时最著名的钢琴教师奥斯卡・贝林格(oscarbennger),六年后,她在维也纳跟莱谢蒂茨基学习四年。

回英国后,古德森在音乐公众中产生的深刻印象,使她成功地建立起一位出色演奏家的声誉。她在英国、德国、奥地利和美国巡回演出,取得极大成功。《格罗夫大词典》中写到她的演奏:“她有着充分的活力和生气,这在年轻的钢琴家中是十分难得的。她对声音的渐变有极好的控制,具备令人钦佩的完美技巧、独特的音乐情趣和值得重视的个人风格。”

分析音乐名作。

我们并不需要更多的哲学即可领悟到,一切科学和艺术的进程都建立于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之中。我们把东西拆开,以寻找它们用什么做成并如何做成,我们再把它们放到一起,以显示我们所掌握的知识。音乐性的衡量标准是实践的能力。分析的过程虽然重要,但有时可能做得过分极端,以致忽略了构建引向真正成功的过程。

学生应该能够判断一首他正在学习的乐曲的结构,并使这成为他的某种第二本能。如果这首作品是一首奏鸣曲,他应该可以辨认出主题和副题,无论它们如何出现或部分地出现。学生应当对曲式有足够全面的认识,并熟知乐曲所分成的段落。他在学习一首新的乐曲时,不能不观察到它的轮廓――也就是作曲家在创作这首乐曲时所制定的“建筑计划”。学生对他所要演奏的作品,永远不要拖延这第一步的分析。

尽管流行着一种印象,即音乐是模仿性的,并能再现不同的画面和不同的情感,事实远非如此。作曲家通常写作音乐只是为了它作为音乐的价值,而不是具体的景色。许多教师试图以想象出的故事来激活有些学生迟钝的想象力,这也许是对的。然而,即使一首乐曲有某种设计使它暗示某种想法,并可以有趣地看到一种特定的画面,但永远不要忘记作为一首美好音乐作品的真正的美。

懂得和理解一种节奏是一回事,但在实际弹奏中保持它却是另一回事。节奏依据在一两小节中音符和重音的安排,给予整首作品一种具有特点的摆动。好的节奏感显示出音乐家具有精确平衡的能力,他知道如何拥有完美的自我控制。

律动不同于节奏,但和它有关联。要想把握它――这种推动力,学生必须弹奏过许多能倾向于发展律动的乐曲。

有能力清楚地、即时地看到一首作品中乐句的构成,能极度的简化对一首新作品音乐解释方面的研究。经过正确的训练,学生应当能第一眼就看到乐句,如同一位植物学家在观察一种新的花朵时,在他内在视觉中会把它分成不同的.部分。他不会把花萼误认为花瓣,而且他立即可以认定每一部分的特点。除了曲调性句子外,学生应该能看到在乐曲形式之下的小节划分。他应该可以告诉你,这首作品是八小节的段落,或是四小节的段落,或是不规则的分段。

对幼小的儿童,如果在他们最初的几节课中,就能使他们愿意去观察旋律乐句,将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教师们往往非常强调手形,其目的是让学生的手处于完美的状态。但为什么不能注意一下头脑的形成?它比单纯的手指工作离真正的音乐目标要接近得多。世界上最完美的手形,对于音乐家有时是毫无价值的,除非对手起作用的头脑具有真正音乐性的训练。

每一个钢琴学生应该具有和声的知识,但这种知识必须是实用的,也就是――一种和声知识――对耳朵和眼睛是同样熟悉的。有些学和声学的学生,他们可以像一位数学专家那样熟练地解决一些和声上的问题,但他们却从未想过他们的音符可能产生的音乐。

能够认识一个在纸上写的和弦,相比于能认清被弹出来的同一和弦,几乎算不得什么收获。一个学生如果一眼就能说一个减七音程或一个增六度,但却不能通过他的耳朵来分辨它们,就是有严重的智力缺陷。训练耳朵应是所有学习中首要的。

钢琴本身对于学生在学习和声时是极大的帮助,要学生在弹奏中时刻在听。所有儿童应该享有一个训练听觉的课程,不应只是单独训练音高和音准,同时也要训练听音乐的性质。可以补充一些音乐听写的练习,直到学生可以只听到一次,即可从容地写下一些短的乐句。

一位在键盘上夜以继日工作的艺术家会发现,有些细致的触键效果使他总是和某一段音乐联系起来。他这样做也许没有任何合乎逻辑的理由,而只是他的艺术直觉要求这样。他极可能并没有遵守什么规则,而只是根据他自己的音乐审美和听觉。就是这一点,能比任何其他方面,使不同大师们的演奏更具有个性。

不可能准确地表明某些触键是如何产生出某种效果。然而,耳朵能听到这些效果,而如果学生能正确的坚持,他会不断地工作,直至再创造出他所听到的同样效果。这时他会发现,他所用的触键和他所听到过的那位大师所用的,是非常相似的。对于为了提高音乐知识的目的而经常听音乐会的学生,高度发展的听觉是有巨大价值的。

全世界从事初级钢琴教学的教师有极重大的责任。如果他们轻视自己教儿童的工作,而渴望去做大师们所从事的那种授课,就应该让他们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整个结构的基础,虽然并不像高耸入云的塔尖那样引人注目,但他们无疑是同等重要的。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八

钢琴演奏是一项高级的、复杂的综合性活动,具体的说就是高级思想与情感表现以及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运用,在这一过程中演奏者的心理调节能力很重要,也就是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就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人的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是通过大脑神经系统的运动来实现的,是通过“心理”来控制的,钢琴演奏也不例外,所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是钢琴演奏艺术中非常重要、关键的环节。本文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演奏教学实践出发,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培养学生兴趣,克服学习中的畏惧心理。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是学好钢琴弹奏的先决条件,培养他们对钢琴弹奏的浓厚兴趣,对学习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对钢琴弹奏能否感兴趣,也不是自然形成的,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加之鼓励和培养。钢琴弹奏中的纯技术、纯技巧练习是必要的,但我们要反对那种枯燥的、机械的、刻板的纯技术训练,应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乐曲的形象、音乐美感的表现这方面来,使这些练习充满乐趣和吸引力。教学过程中,教材要有趣多变,教学要活泼灵活,集听、看、想于一体。

二、创造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如给学生多提供一些上舞台锻炼的机会等等,既是学生获得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热情所必需,又是学生深化对钢琴演奏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另外,小提琴家梅纽因曾说过:“如果长期对学生缺乏理解、同情和关心,会使学生反倒压抑和痛苦,从而缺乏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不是在于能够在学生的演奏中挑剔出千百处毛病,而是在于能准确地把握学生已经掌握和还未掌握交界点,使学生在每次课后都满怀信心地找到自己继续前进的起跑点。我们在学习进程中始终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下发展,使其无论在知识的获得和技巧的掌握上都取得圆满成功。

三、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帮助获得成功信心。

记不住曲子,不少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动摇学习信心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在帮助学生增强记忆能力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弹奏完整的曲子中获得成功感,进而消除学习中的畏难心理。一首曲子往往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反复练习才能成功。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常常感到诸多的不满意。有时是手指弹奏不灵活:有时力度掌握不好;有时是速度掌握不准,不能弹奏出好的效果生动的乐曲内容。这时千万不要气馁,要认真思索、分析。当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领会了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时,千万不能放松,同样要认真思索、分析,抓住那美妙的瞬间,把这种好的感觉记住,加以巩固、再记忆、再巩固、直至熟练。并且使这种好的感觉能在以后的练习中,尤其是在回课、演出中再现。

四、掌握练琴要领,进一步增强学习信心。

掌握要领,熟能生巧,这是学习钢琴弹奏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两个方面。学生学习钢琴弹奏的最大障碍,一是不得要领,入门难,提高更难,二是练习不够,不能持之以恒。由此造成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学习和掌握钢琴弹奏这门艺术。对此,教学中既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弹奏钢琴的技术要领,特别是一些学生易于掌握的要点和方法,又要鼓励和督促学生多练习,并做到持之以恒。钢琴是多声部乐器,练习过程比较复杂和困难。只有在我们真正学会练琴,并能将钢琴中的各种奏法用起来得心应手,才能对演奏充满信心。这些能力的`训练过程,也是学生音乐心理与动作心理协调水平提高的过程。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科学的练琴方法;其次克服马虎心理、分手练习;第三克服急躁心理、快慢结合练习;第四克服畏难心理、攻破重点难点,保持音乐的完整性。

五、钢琴教学注重营造艺术氛围,调节学生心理情绪。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在教授技能技巧的同时,注重营造课堂的艺术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出的艺术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情绪和自身反应的灵敏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世界中的愉悦效果,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并且通过学生对作品的独特理解表现出来。这种环境不仅刺激了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本身的文化素质水平,而且对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诱导的方法要求学生对作品做进一步的了解与分析以调动学生音乐情绪。当进行一个新曲目练习时,教师不光要提醒学生技术难点,而且要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曲目的相关内容,如作曲者简介作曲时的背景,作曲者想要通过这首曲目表达的主题思想等等,让学生感受作曲者当时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思想,以便演奏时充分地表达出来。

六、多种形式维护学生学琴的热情和信心。

钢琴学习进入真正地练习阶段,相当多的时间是花费在钢琴技能技巧的练习上,而大量重复的练习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失去自信心和耐心,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维护学生学琴的热情。当学生意志消沉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放松一下进度让学生参加一些有关的活动,例如欣赏一会儿音乐会表演使学生放下紧张的情绪投入到美的享受之中;也可以举行一个小型的室内音乐演奏会,让学生欣赏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和勇气。如果教师能掌握住学生心理,积极引导,那么学生学琴成绩就会上升;如果教的不得法,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丧失学琴热情。然而很多教师往往在教课时不太关注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情绪,总是采用一成不变地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学琴的热情。因此教师在教课过程中,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趣味无穷,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积极情绪的推动下,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对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琴的热情,开拓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

以上仅是本人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总结,为了更好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有待于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中,群策群力、共同探讨,实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朱宝荣.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任筱敏.论音乐心智技能在钢琴学习中的作用[j].交响,,(1).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九

钢琴演奏从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三百年左右的时间,并且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发展。钢琴艺术以独特的魅力和风采在世界各地引发了许多的欣赏者和追随者。从世界范围来看,钢琴是发展最为普及、认可程度最高的一种乐器。但对于无论是钢琴演奏的初学者,还是经过了长时间训练并拥有多次演出经验的乐师来说,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影响。钢琴演奏时需要演奏者将视觉、听觉、触觉乃至运动觉进行综合运用,并通过演奏者娴熟的技巧不断地将演奏者想表达的情感进行演奏。因此,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拥有强大的心脏和稳定的心理素质,不良的心理素质会影响钢琴演奏表演的质量。所以,在培养钢琴演奏者演奏技巧的同时,也应培养演奏者全面的艺术修养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技术技能的建立,只有将技术技能提升到一定阶段,感情才会得以控制,若演奏者在演奏时担心自己的演奏技巧会不会出现问题时,心理素质的坍塌更为容易。钢琴演奏是艺术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演奏者在演奏时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的过程中,才能让观众体会到演奏者所想表达和传递的钢琴情感,从而使观众产生共鸣,得到观众的青睐和认可。钢琴演奏者应在每一次小型演奏会上充分体验并展现自我,以此练习自己的心理素质,防止日后表演的过程中出现怯场、紧张等情绪心理。

众所周知,钢琴演奏主要主要的两个方面是对钢琴技术的认知技能技术和演奏者对于所进行演奏的乐曲的情感所想表达的希望。钢琴演奏技巧熟练程度在于演奏者对于所演奏的乐曲的理解程度以及练习时的熟练程度;而钢琴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需要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影响心理因素的方面主要包括对于乐曲内在的想象能力以及直觉能力。钢琴演奏是将乐谱上的内容和自身对于乐曲的理解进行结合,并配合作者原本所想表达的情感相结合,将钢琴演奏者对乐章的熟练程度和技巧性通过演奏表现出来。钢琴演奏是个人情感和原作者情感相互交织碰撞后的情感表达,因此,演奏者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演奏过程中。钢琴演奏艺术是时间和技巧性相结合的艺术,钢琴演奏艺术要使音乐创造性地被演奏者演奏出来。音乐作品和演奏者之间的关系不单单是某一种单一的元素而决定的,一个作品的完整程度,对于演奏者来说,是高于音阶、旋律和情绪的相结合的整体效果。

钢琴演奏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演奏者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应达到内心、手和音准做到一致性。在演奏表演舞台上,演奏者应该具有良好的空间感,对空间的认知程度较高,并且对音乐技巧拥有较准确的掌控能力,演奏者较高音准性和较高的听觉能力为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提供良好的帮助,从而让钢琴演奏者通过内心的指引带动手指进行钢琴乐谱的正确表达。优秀的心理素质是钢琴演奏情感的流露和流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丰富情感的展示,钢琴演奏的过程是一种听觉的盛宴和情感体现的艺术情操,钢琴演奏者在演奏乐曲的过程中应全身心地将自身投入到所进行的表演中。这样进行的表演才可以更好的引起公众的共鸣。与此同时,拥有良好心理素质更有助于钢琴演奏家创新意识的激发。钢琴演奏不仅仅是演奏者对于乐曲的弹奏,而是对作品含义的解读后的二度创作。因此,钢琴演奏者随时客观地以端正的心态聆听自己的演奏,才能对其进行再构建。

四、培养调节心态的方法。

(一)保持随机的应变能力。

在钢琴练习过程中,演奏者的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并且放松自如,但在舞台上进行钢琴演奏表演时演奏者或多或少会带有一定的紧张和兴奋的心态,许多钢琴演奏者在练习时心理处于放松状态,演奏过程也稳定自如,但站在舞台上,台下坐着无数观众和评委,面对与平时练习相差悬殊环境状况,容易产生失控情绪,造成乐曲音符弹奏出现错误的情况,更有甚者因为紧张过度中止了自己的表演。相反,在钢琴演奏过程中,也有人拥有高涨的情绪,过分的想要在舞台上发挥自己,情绪过于兴奋造成了兴奋和抑制相互制约出现了偏差。因此,这些问题应在平时的心理素质训练中得到改善和解决。应将钢琴的教学过程与演奏过程相结合,培养钢琴演奏者在训练过程中寻找演奏的感觉,尽多可能的面对观众进行演奏,提高钢琴演奏者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总结经验教训。

总结曾经的演出经验教训,为了更好地完成某一次重大表演任务,钢琴演奏家应很早就对演奏曲目进行练习和准备。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对作品的乐谱乐章达到了如指掌的状态。对于乐谱和乐章的熟悉可以让钢琴演奏者站在台上时不会对乐谱乐章产生紧张的心态,没有过多的顾虑和负担。钢琴演奏者在表演时可以将演奏时表达的情感充分释放。只有在表演者技术技巧达到一定程度时,表演者的表演无论是动作还是心态都可以充分的放松,做到对于舞台的表演无拘无束。钢琴演奏者不应该过于看重某一次表演的结果,钢琴表演者在学习、演奏钢琴的过程中会参加大大小小几十次甚至上百场的演奏活动,因此钢琴演奏者不应看重每次演奏的结果,应该认真吸取每次一表演时的经验,将优秀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以后大型演出做好准备。当然,如果在表演中有失败的经验也不应放弃演奏或者从此对钢琴演奏产生抵触心理。一次的失败不会对一个人有过大的`影响,但应该针对这次失利吸取教训,让经验和过程更好地帮助日后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毕竟钢琴演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钢琴演奏者的职业生涯中,平衡好每一次演出的心态,每次演出的结束又是一次新的开始。如果过重看待演出成绩必定会影响下一阶段的练习乃至下一阶段的演出效果。因此,钢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总结好经验教训,这对于钢琴演奏的效果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五、结论。

在完成上场前的心理准备后,还需要培养钢琴演奏者在实际演奏时的心理素质―以完形为目标的演奏心理。拥有以完形为目标的演奏心理使钢琴演奏者拥有最佳的状态和超强的意志力去控制、掌握自己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钢琴演奏者拥有平和的心态可以让演奏者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来,使钢琴乐曲的演奏达到和谐的美感。与此同时,钢琴演奏者不应单一地掌握钢琴演奏的技巧,培养良好的钢琴音乐素养、提高钢琴乐曲的欣赏水平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运用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钢琴演奏者拥有超高的钢琴演奏水平与其自身拥有超强的心理素质是分不开的。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若想取得钢琴音乐演奏的圆满成功,演奏者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钢琴技巧以及自己超强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华菲.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j].音乐生活,(09).

[2]李琳.论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02).

[3]王祖越.钢琴演奏心理素质的培养[j].艺术评鉴,(12).

[4]李卓姝.钢琴演奏者如何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j].音乐时空,(19).

[5]杨泽.论钢琴演奏者的修养[j].四川戏剧,2015(01).

[6]王旭东.钢琴演奏者心理因素对演奏的影响[j].戏剧之家,(01).

[7]孙晓杨.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培养小议[j].黄河之声,2016(20).

[8]黄卓.论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与状态调控[j].长沙大学学报,2015(01).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十

内容摘要:钢琴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一门技能主干课程,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研究其课堂教学的方法、原则与环节,对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至关重要。文章从教学过程的作品讲解、曲目示范、练习指导等几个重要环节入手,通过理论阐述与教学实践的分析来论述在钢琴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特点与教学方法,力求在教学中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钢琴课堂教学环节。

钢琴课是音乐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钢琴课上,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怎样弹好钢琴,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真实、生动地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将技术和音乐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艺术。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努力掌握钢琴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达到一种理想完美的境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钢琴课堂教学。

第一,生动形象的讲解。

要上好一堂钢琴课,生动形象的讲解是非常必要的。在学习一首乐曲之前,首先要为学生对乐曲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有关情况、作品风格与结构进行讲解,比如贝多芬是什么年代的,为什么他大部分创作都有英雄史诗般的'战斗精神;为什么肖邦的夜曲旋律如歌,富于诗意,恬静典雅;斯卡拉蒂的创作充满幽默,有时忧郁,热情又不乏戏剧性。因为时代的不同,作者不同,即使在乐谱上记载下的符号是相同的,而它体现的意义、表达方法也是不同的。学生只有确切掌握了乐曲和作曲家的全面情况,才能更好地再现作品作者的意图,确切地塑造出作品的音乐形象。其次,教师要用准确、精练、生动的语言来给学生讲授乐曲演奏中的作品处理以及乐曲的各种弹奏方法和怎样克服技巧上的各种疑难问题等。比如,在讲授连奏和断奏时,可以运用一些简洁明了的比喻,常能使一些繁琐的理论易于理解,连奏如同人走路,手指尖要有重心转移的感觉,手指断奏如同“小鸡啄米”快而轻巧,弹休止符时要强调一种空间的紧张感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趣,在讲授乐曲不同的收尾时,强收是斩钉截铁般的刚毅,弱收要慢慢消失。这样既能帮助学生丰富想象,开阔思路,激发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第二,准确、启发性的示范。

著名钢琴教育家朱工一说过,示范关键在于准确,即使教师不能示范,只要他有敏锐、准确的判断力,照样可以指导得很好。反之,教师不能正确地理解音乐,恐怕示范得越多越糟糕。所以,在钢琴课堂教学中,启发性的、准确的示范尤为重要,笔者认为示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模仿学生某些不正确,不合适的演奏;二是示范比较合适的好的演奏,从而让学生清楚看到、听到自己不合适的演奏及错误的弹奏法,掌握正确弹法,这样学生更易理解,对所存在的问题更易改正,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是我国创作的第一首钢琴作品,具有卡农型、浓郁的乡土风味,教师在示范第一段和第三段合适的弹奏方法时,左、右手音色要富于变化,形成对比,犹如一近一远两人对唱,虚实相生,在示范不合适的弹奏方法时两手音色毫无变化,强弱不分,其弹奏出来的音响混浊,旋律线条模糊,浑然没有两个顽皮牧童欢快对唱、自得其乐的悠然情景。如此对比,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将正确的概念与实际音响感觉、动作结合起来理解、认识,这样便于学生对乐曲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当然,示范固然重要而有效,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弹奏钢琴的基本概念,还应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挖掘创新的精神。

第三,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

学生要学会有效率地练琴,这是钢琴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钢琴学习进步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练琴效率,练琴效率取决于练琴的安排及其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有时弹奏时出现的纰漏无不反映了练琴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不会练琴也就不可能弹奏得好。练习安排可以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两方面,在课堂上直接指导学生练习弹奏,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具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强调学生练习时要有明确目的,要避免机械的重复和错误的动作,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和错误的动作,及时调整练习的内容和方法,要将正面引导和必要的纠正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后练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练琴精力要高度集中,要用心、用头脑来指挥练琴,纯机械式的生理练习,是解决不了钢琴演奏的技术问题的,学生要对自己弹的每个音、每一个音乐细节,在练习时都应当通过头脑去思考,全神贯注,认真琢磨。2.要根据自己的精力合理地安排练习时间,练琴是大量消耗脑力和体力的运动,没有健全的体格和充沛的精力,也难以支持长期的练习。一般来说,练习一个小时以上就应当休息一下,散散步或适当做一些体育运动。3.在钢琴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慢练的问题,这很关键。练习时,只有慢练才有足够的时间来动脑筋、仔细倾听自己的演奏,一切技术困难只有通过慢练才可能解决。保证质量,也只有通过慢练逐步做到,慢练非但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节省了时间,因为通过慢练,能更加牢固地掌握困难技术,收到更好的效果。当然,不是每句、每个地方都需要慢练,要有针对性地慢练。

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上经常集中学生相互观摩学习或鼓励他们上台表演,让他们互相欣赏,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创造出一种表演和竞争的学习气氛。学生弹奏完后,指出不足,更重要的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体会一种成功的喜悦与满足。这种成功的快乐会化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刻苦认真地练琴。

钢琴教学涉及的问题很多,要抓的环节也很多,教师如果将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能力和兴趣紧密结合起来,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家赞可夫说得好:“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质而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司徒璧春,陈朗秋编著.钢琴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1).

[2]张楚廷著.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

[3]童道锦,孙明珠编著.钢琴艺术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6).

[4](俄)塔季亚娜·扎伊采娃著.钢琴家巴拉基列夫的教学原则[j].卞萌译,钢琴艺术,1999.(1).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十一

音乐教学论文:培养学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素养。

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脑体结合的活动过程。在一瞬间,将乐谱上的东西通过视觉反映到脑海,大脑马上会指挥手指在键盘上弹奏,耳朵还同时对演奏的声音进行检查,不断地调整和改进。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具备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培养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

一、基本技能的训练。

1.识谱训练。识谱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完整、高效地视奏程度适合的乐曲。我们要让学生在表演的状态下弹奏钢琴,而不是来回重复地进行简单练习。在教弹一首新曲子时,一些视奏技巧好的学生能以惊人的效率来迅速完成你所教的新课。而一些识谱和视奏能力差的学生,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弹奏时的吃力。实际上,学生在弹奏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乐谱和键盘。进一步说,读谱和弹奏都是识谱训练中的重要方面,不能有所偏废。片面地强调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2.学生的基本技术训练。钢琴的技巧有很多,我以音阶、琶音的训练为例:第一个音是弹下去;弹后面的音时手指应提前做好触键准备,指端与键面不能过近。大指触键要独立,在移位时依赖手腕转移力量。在弹奏中,大指要寻求独立触键的空间,而手腕要有意的配合手指,自如、灵活地为手指提供最佳触键的位置,通过练习,找到手腕合理的动作状态。两种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时要慢练,渐渐地就可加快速度。

下面特别说一下“慢练”:

著名钢琴家雅科夫・弗莱尔认为:“慢速弹奏法犹如钟表匠手中的放大镜,它可以使练习一部作品的音乐家更仔细地看和听他们所弹的音乐,并能深入浸润作品中的每个细节和组成部分之中,从而完全知道并掌握这部作品。”因此,在初学一首曲子时,必须分手练、慢练。有的学生练琴经常不动脑筋,纯粹是机械般的弹奏,在练习一个难的乐段时表现更为明显。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有时需要演奏者很慢地弹奏一首乐曲,以便巩固对某一部分的记忆。慢奏同样能帮助演奏者检查音符的准确性及句法:慢速弹奏时,如同看到慢放的电影一样,你能看到每一个细节,并同时加强了记忆,更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曲式与和声的组合等。慢练是钢琴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一种科学的练琴方法。

二、乐感的培养。

1.乐感的内涵。钢琴学习中的乐感培养是激发演奏灵感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乐感,演奏出的音乐就会平淡无奇。乐感其实就是在对音乐的体验中表现出来的强弱处理。

2.让学生课内课外多听好的作品。我们要让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听不同的曲子。现在网络很方便,随时可搜索到自己需要的曲目――当然,也可购买碟子。钢琴是敲击发声的乐器,不擅长于歌唱性的发声,但钢琴又必须解决歌唱性的问题。多听歌唱家的演唱和弦乐演奏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乐感。像歌唱家一样地思考和感觉是很重要的。听力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聆听”自己的琴声。所谓“聆听”,就是精神高度集中地用心去听,听时要充满对音乐的追求与想象,努力分辨自己弹奏的声音是否符合音乐内容的要求。可在弹琴时将自己弹奏的声音录下来,然后再放出来自己感受,找出问题。(论文范文)此外,还应重视视唱练耳课。这样能更全面、系统地提高听力水平,对弹琴大有益处。有机会的话,要多看现场演唱、演奏的音乐会,因为钢琴是表演艺术。舞台表演更能加深乐曲的感染力,特别是在指挥家富于变化和激情的手势下带动出的绚丽音乐,更能深深打动人的心灵,提高观看者的音乐感受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上获奖的著名钢琴家周广仁教授指出:“学习钢琴只是一种手段,学到音乐知识、理解音乐、热爱音乐、表现音乐才是根本。”其实,在钢琴练习与表演中,呼吸的作用同样重要。合理处理好作品乐句,安排好音乐中的呼吸有利于音乐极富感情的表达,教师教学中应注意强调乐句气息的重要性,解决好演奏时呼吸与乐曲的吻合。我们要让学生懂得:弹琴和说话、唱歌一样,有呼吸、语气,有句子的长短,无论是活泼、欢快,还是婉转、优美、如歌的乐曲,都需要表现一定的内容,即使是简单的几个音也不是没有意思的。有的声音坚定有力,有的轻快、跳跃……乐句也有肯定及疑问等多种语气。当学生懂得这些以后,就会从他所弹奏的乐曲中找到这些感觉并尽力去表现出来。例如:弹《解放军进行曲》时,联想到队伍前进,就要弹得有精神、节奏鲜明,就不会慢吞吞、软弱无力地弹一些音符。弹不同风格的曲子,就要表现不同的意境,因此必须避免机械练习,毫无要求。

总之,钢琴演奏需要乐感与适当的技巧相结合,以情带声,融声以情。音乐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技术是基础,音乐表现是最终方向。钢琴教师的全部工作,实际是培养学生很有激情地演奏作品、表现音乐,要通过演奏把情感表达出来,做到人琴合一。我们只有深入生活、深入学生,把握钢琴教学的变化与规律,才能使钢琴教学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也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广仁、莫蕴慧主编:《钢琴艺术》。

2.周彦:《人声与钢琴的完美艺术》,中国音乐学院学报,01期。

3.代百生:《钢琴教与学的心理训练》[j],钢琴艺术,2000(3)。

4.曹静:《钢琴弹奏技巧与音乐表现间的关系》,湖南科技学院学报,10期。

5.曹云:《浅议幼师钢琴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学),05期。

6.李远彬:《论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培养的策略》[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08期。

7.林振纲:《论钢琴学习(一)》[j],北京:钢琴艺术,2008(10)。

8.陈海龙:《论钢琴乐感与演奏灵感的培养》,《黄河之声》,3期。

9.陆晨曦:《如何强化学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新课程研究,2002期。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十二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不断的创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这个提议下,我们的生活不仅在物质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对于中国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教育也必须要提升。钢琴本来是国外的学生必须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更需要学习国外的知识和能力,钢琴作为西方的乐器,可以让学生提升欣赏能力,让他们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音乐的能力。让中国学生进行钢琴教学,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知识提升得更多,但是由于中国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让中国学生更好地进行钢琴学习,受到的教育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所以,对于钢琴的教学来说,必须要改变学习的方式,改变钢琴教学的模式,才可以让中国学生更好地学习钢琴。如今,最重要的一个钢琴教学运用就是双钢琴演奏的模式,所以,双钢琴演奏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因此,本文就论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阐述了双钢琴演奏的演变过程,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现状,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需要遵守的特点,如何更好地进行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双钢琴教学对于双钢琴教学来说,就是运用两台钢琴,由两名或多名演奏者通过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演奏。双钢琴演奏不仅是一种艺术演绎形式,同时也可以促进独奏者的全面发展,并作为一种常规的训练方式来提高钢琴教学。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双钢琴演奏形式是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钢琴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具有一个更好的教学模式也是多么的重要。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钢琴的一个重要的进步途径,所以,本文阐述了双钢琴演奏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事项,以便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让学校和老师更好地教学。

双钢琴演奏经过了一个非常长的演变过程,让钢琴教学的模式更加的成熟,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过程,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进步,接下来就谈谈双钢琴演奏的演变过程。双钢琴的演奏从第一次登台亮相到现在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阵双钢琴教学热,一些国内的钢琴家开始研究并创造关于双钢琴的演奏作品,在不断的研究创新中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钢琴刚刚进入到中国来的一个开端,也是钢琴学习的一个非常热门的时期。现在双钢琴的演奏已经被搬入音乐教程中,在学校内的音乐教学中会开设相关的课程教学,组织小组形式的课程教学,并专门设立了双钢琴教学室等,以便双钢琴教学在我国能够更为普遍和良好地进行发展。这个过程中,钢琴的教学已经非常的成熟了,双钢琴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好处,让学生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钢琴,了解双钢琴演奏的内涵。

双钢琴演奏对于钢琴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可以让学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钢琴水平,接下来就谈谈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音乐素质在双钢琴教学中起到作用。

音乐素质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不管是对于钢琴的学习来说,还是对于其他的任何一个行业来说,想要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钢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听力,可以提升自己的节奏感,让自己不断的提升自己,还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增加更多的沟通,让学生与老师之间也可以增加更多的沟通。这样,不仅对于学生的钢琴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其他的学习来说,也应该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二)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课堂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

素养和素质学生进行钢琴的学习,学习音乐的学生要求他们可以掌握更多的演奏的技能,让他们通过课堂的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和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提升学生的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品格,可以提升学生的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当然了,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品格,需要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才可以提升他们的能力,不然的话,就不能更好地进行钢琴的教学,学生也就不能更好地进行钢琴的学习。

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虽然有很大的意义与作用,但是对于钢琴的教学来说,现状也是不容乐观的,存在一定的问题,钢琴教学中也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接下来就谈谈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化,仍然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

这是在钢琴教学中最主要的不足之处,对于学生来说,传统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不能让学生不断的进步和成长成为一个社会的接班人。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在我国,钢琴教学处于初级阶段,教学方式还是传统为主,一般是采用“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在学习钢琴过程中,就会丧失掉兴趣,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到了自己的压力,这样,更加不能好好的学习了,尤其是对于钢琴的学习来说,更应该要让学生自助的学习,但是钢琴如今的学习正好的避免了这个好处,存在这样的问题。

(二)老师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学生不能更好的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引导者,老师的能力不足的话,就会让学生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钢琴教学中,如果老师不了解双钢琴演奏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应该要注意的事项,学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下去。

(三)在双钢琴整体的教学应用中仍然存在教学方法。

不科学、教学教材不够严谨以及教学安排计划的不合理等问题双钢琴演奏的整体的教学应用中,由于教学方法的不科学性,导致了学生没能按照学校希望他们学习的方向进行学习。教学教材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学教材的不够严谨,不能让学生进行学习,对于学生的时间进行教学安排不合理,也是学生不能更好的进行双钢琴演奏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双钢琴演奏来说,钢琴教学需要进行一些措施,才可以让教学更好地进行下去,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接下来就谈谈在双钢琴整体的教学应用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学教材不够严谨以及教学安排计划的不合理等问题。

(一)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

双钢琴的演奏,演奏者演奏过程中,不仅要倾听自己声部的发音,也要倾听合作者的发音,要做到二者的融合,使二者的发音天然合成,这样才能彰显双钢琴演奏的魅力和特征。这样就需要演奏者具备过硬的素质。演奏者要使音乐充满敏感性,通过倾听,在演奏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节奏的变化,要不断调整节奏,在调整中使演奏更加和谐和优美。在双钢琴中,声部有两个,一个是主奏,一个是伴奏,在学习过程中,要辨别声部,从合奏中去寻找自己的声部,这样才能让双钢琴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提升老师的能力。

老师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所以,提升老师的能力非常的重要,学校也要对老师能力的提升引起足够的重视。当老师的能力不足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校给老师进行教学的培训,让老师的能力可以得到更好地提升。当然了,老师在教学中如果经常存在一定的问题,就需要学校对老师进行评估,如果老师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就要对他们进行更加严格的裁决。

(三)学生之间合作交流。

在练习中,演奏者要相互交融,做到合二为一,不能各管各的,不去考虑对方。在演奏中,要通过眼神、肢体语言等相互交流,使二者的演奏做到相互交融,这样才能提升演奏的整体效果。双钢琴演奏要求演奏者具备全面素质,把情感都融入到演奏中,使合作更加具有情感化。

总之,在钢琴教学中,通过运用双钢琴演奏,提升钢琴教学,使钢琴教学更加灵活和多样化,从而使钢琴教学更加有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钢琴家。

参考文献: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十三

摘要:“内心听觉”在整个钢琴演奏和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钢琴演奏不能光重视训练手指的技术能力,而忽视了内心听觉能力的训练,本文以内心听觉的培养在钢琴演奏中的训练为出发点,结合本人多年来钢琴学习的心得,把内心听觉的培养贯穿整个钢琴学习过程,让更多的钢琴学习者能够注重内心听觉能力在钢琴学习中的发展和培养。

关键词:内心听觉;重要性;培养;训练。

近年来,“内心听觉”这个词在音乐界备受关注,内心听觉是一种音乐能力,它在音乐演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习音乐,尤其是学习钢琴演奏,拥有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音乐要靠听觉来欣赏,音乐技艺的程度水平也要靠听觉来辨别。李斯特曾经说过“用心灵创造技术”,就是指演奏家的技术是植根于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把一首作品演奏成功,并不是只解决了技术问题就可以了,高质量的音色及对作品的表现和理解都是同时必须要做好的,根据研究认为,通常人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内心听觉能力,这种能力经过专门的训练可以逐步提高,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内心听觉能力作为钢琴演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内心听觉的含义及重要性。

(一)内心听觉的含义。

内心听觉能力是一种音乐能力,是一种构成内心音乐形象的能力,它不受外界声音的影响,以音乐感知为基础,以完善音乐意象为目的,不依赖于乐器和人声想象出来的音响,它具有先导与创造能力。内心听觉是音乐家最重要的音乐听觉能力之一,内心听觉的发达程度决定着音乐家内在的音乐想象力反映真实的.音乐现象的能力。内心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心理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听觉意象的形成和听觉意象指导演奏,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随着听觉意象的不断完善形成内心听觉;二是让内心听觉发挥作用即通过形成的听觉意象指导并调整实际演奏效果。

在平时的钢琴练习过程中,内心听觉起着主导作用,练习时如果没有内心听觉的支持,弹出的音乐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缺乏艺术感染力,所以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必须要在内心形成自己想要的音色、速度及力度等,并在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对自己身体及手指触键角度的调整来达到自己所满意的音响效果。

二、内心听觉的培养及训练。

内心听觉的心理过程主要通过听觉意象来体现,因而训练听觉意象能力的提高对内心听觉能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比较有效的提高内心听觉的水平,这里介绍几种专门的训练方法:。

(一)“歌唱”训练。

著名钢琴家格伦・古尔德在弹奏钢琴的过程中,不仅会专注的演奏,口中还跟随着旋律哼唱,忘我的投入到演奏中,这种哼唱弹奏的方式是一种学习和理解音乐的比较有效的方法。钢琴是富有歌唱性的乐器,演奏者的内心歌唱能力的水平决定演奏出音乐的优美程度,只有通过歌唱旋律等方式来培养和发展这方面的能力,才能逐步提高内心听觉能力,从而感悟音乐的歌唱旋律性,把作品弹的“有血有肉”。

(二)“想象”训练。

音乐想象是以音乐意象为基础的,内心听觉的形成也要靠音乐想象来形成,音乐想象能力的提高是发展内心听觉的关键。钢琴演奏是把人类生活中的实物,如高山、河流等和人类情感中喜悦、悲愤等化作声音来表达出来,人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大都与声音有着紧密的联系,使演奏者对对所接触的事物进行想象,通过想象与音乐音响融合,从而产生音乐听觉形象,这种音乐听觉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音乐听觉经验。

(三)“冥听”训练。

冥听是指演奏者在演奏前事先听到自己内心第一流的整个演奏效果的能力,这需要演奏者具有一定的音乐积累和音乐感觉,冥听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演奏水平的高低,冥听一般经过“树立声音标准”、“模仿杰出声音”、“创造新的声音”这三个过程,在脑中积累了丰富的音响材料之后,要努力在内心形成自己所要的音响效果,演奏者应将自己的演奏效果和内心听觉听到的效果进行对比,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这对于演奏者的演奏质量有着显着的作用。

总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内心听觉又是音乐听觉的核心。通过听觉想象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内心音乐听觉能力,培养和发展钢琴演奏者的内心听觉能力就是让演奏者有较高质量的听觉感知能力,精确的把握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和理解,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内心听觉在钢琴演奏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对音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应是每一位钢琴演奏者必须强化训练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世界图文出版社,1999.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十四

内容摘要: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心理是每位学琴者必须要经历的一个心理过程,文章分析指出克服紧张心理要学会放松,增强自信,运用正确的练习方法,掌握全面的演奏技巧,多在公共场合下练习等等,这些会使演奏更加完美。

关键词:紧张心理放松自信心技巧。

紧张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人在紧张时呼吸会变得急促,大脑空白,心跳加快,身体僵硬,四肢麻木出汗等等。心理学家认为:紧张是一种有效的反应方式,是应付外界刺激和困难的一种准备,有了这种准备,便可以应付瞬间万变的力量。这样看来紧张也并非是件坏事,我们要学会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来面对紧张的心理,有意识地把紧张转化为动力,发挥积极性,克服困难,从而提高自我的活动能力和活动效率。

那么,在钢琴演奏中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演奏大师,几乎所有的演奏者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因紧张而造成的不完美演出,这就给所有学习钢琴的人提出如何调节、控制及消除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心理。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十五

朱朱在《水手与骑手》一文中说:“布罗茨基流亡国外之后,他所写出的诗歌之中似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于《黑马》这样融见证的反讽与抒情的狂喜为一体的效果强烈的作品”。这种论断是片断的,不尽然的。这种观点当然也被布罗茨基反驳掉了。诗一旦写出,就不是自己的了,文字有他自己的旅程诗人有诗人的路要走。而评论家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所作出的揣度和诠释,似乎都显得那样“滑稽”和“无聊”,而有点“不怀好意”。

我虽然不是什么家,也没什么名气。但作为一个诗歌现场的抒写者和读者。我当然有话语权。我就是这样“不怀好意”读完了舒婷的自选诗集《一种演奏风格》的。

还是用朱朱的话说吧。“也许,现在的我们还难以对他的作品整体有一个完全的认识,或者说,那也并非我们的职责所在,作为一个读者我只是选择更吸引自己的那部分作品,即使这样做显得不公正,而作为一个诗人我似乎显得更加地不怀好意,我将他的名篇归之于对特朗斯特吕姆的‘剽窃’,并且,倾向于暗示这样一种事实,在接受来自西方现代诗的第一阵冲击波时他就确立了最佳的自我,而在此后漫长的文学生涯里他一直在享受着那个时期的成果。”这是朱朱在前文中,反复论及特朗斯特吕姆与布罗茨基之间不可能存在的一场可能的对话的经典论断。或许这也是舒婷诗歌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程中,所占有的比重与地位,在那个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意义和具体表象之所在吧。

现在,我们说过去,似乎有种抽离感。但我们都是缪斯的信徒,隔离感应该不会很强吧。我试着作出了这样的揣度。

我在阅读舒婷的诗歌时,很明显地就表现出了这种阅读的倾向性和思维的'抽象性(或者说是自我性)。在我们这代人中,很多人最先接触到舒婷的诗歌,肯定是从课本上得来的,也就是从《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开始的。关于这首诗我不想谈太多,她的经典性和历史性是不言自明的。但我们要全面地了解舒婷诗歌的语言特色和艺术张力,还真的要从这首诗开始,才能准切地切入她所在的历史时空和诗意世界的。但我和其它的读者所不同是,我最早进入舒婷诗歌语境和诗意空间的旅程,是从一首叫《停电的日子》的诗开始的。在这首诗的前面有一个小引,她深深地打动了我。那就是她所说的:“写诗出自本能/被称为诗人是一种机遇”的真实的感喟。

舒婷的这种喟叹,是意识的觉醒和思想起蒙之后的一种自我嘲解和反窥。“在没有光亮的黄昏/是一片淤滩/人们被陌生的家所放逐/在门前草地/漂流/三三两两//把自己影在惊慌的声音里/狁如守着一座座/空城/再三绊在/无意义的话题上/邻近的大楼/有穗烛苗被手护卫着/从一扇窗/移到/另一扇窗/黑潮叠叠涌来又层层退去/许多眼睛/忽明/忽暗”。我相信经历过动荡岁月的人读到这样的诗句,他的眼珠也肯定有所转动吧。舒婷这首诗写于1986年春天,当时国家刚刚从阵痛中苏醒过来。人们的思维也就被某种情絮支撑着活乏起来了。“开始有点儿动静/胸口灼烫着/是那叫做思想的东西吗”。所以,诗人握住了那把手,人们握手了那把手。大家都“听见锈住的门咔咔转动”的声音,因为“灵魂已在渴望出逃”啊!紧接着诗人又迅速冷静下来,回到了现实,“妻在叫唤”、“孩子在做作业”、“歌星在笑”、“昨夜的断发散在枕巾上”、“梦泊在灯的深池与浅溪”、“鱼儿们已经安静”、“一扇窗,一扇窗”呈现出金黄色泽。但真有那密门吗?这一振聋发聩的反问,与其说是诗人自信的表现,不如说是源自内心的恐惧。这种恐惧是一种长期被压制而形成的肌体的条件反射。由此可见那时阶级斗争之惨烈。

他们就像“一只小船/不知什么缘故/倾斜在/荒凉的礁岸上/油漆还没褪尽/风帆已经折断/既没有绿树垂荫/连青草也不肯生长”这首诗写尽了一代人孤苦无依的人生状态和对生活绝望的心理图景啊!紧接着诗人又发出了悲天鸣人的诘问。“难道真挚的爱/将随着船板一起腐烂/难道飞翔的灵魂/将终身监禁在自由的门槛”吗?(《船》)这首诗中的“船”和《双桅船》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船”,其实是一样的,它的主体都是喻指国家和人民,是对生活美好的渴望、是对世界和平的向望。所以,“当波涛含恨离去/在大地雪白的胸前哽咽,/它是英雄眼里灼烫的泪,/也和英雄一样忠实,嫉妒的阳光/终不能把它化作一滴清水”。(《珠贝——大海的眼泪》)作为女性诗人的舒婷而对现实的残酷和时局的黑暗,却大胆地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青春的背影正穿过呼唤的密林/走向遗忘”。(《还乡》)这种回答是决绝的,果敢的,有英雄气概和民族特色。她的《还乡》式的“回答”和顾城的《自由的雨燕》和北岛的《回答》是一样的。“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表达的是一种怀疑者的声音。所以,她敢“破坏平衡”,她敢“轻视概念”;因为她是“任性的小林妖”。(《自画像》)一如北岛为这代人镌刻的丰碑:“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如顾城给这代人绘画的天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为开拓心灵的处女地/走入禁区,也许——/就在那里牺牲/”舒婷也想为同代人的命运作出应有的诠释和注脚,那怕“留下歪歪斜斜的脚印”。舒婷也要“给后来者/签署通行证”。(《献给我的同代人》)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舒婷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一种信念就此建立。她说:“这个世界/有沉沦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致大海》)因此,舒婷的人生理念和诗学形态,也充满了辩证色彩和智慧哲思。相较于北岛和顾城来说,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政治诗学范畴上,舒婷没有北岛的热烈和激昂;在诗学维度和美学纯度上,舒婷也没有顾城那样天真和无邪,纯洁和赤诚。但舒婷在诗中表现出来的意识流和情感张力是柔软的,温暖的,也是自然的,和谐而美好的。因为诗学主张和意识流的不同,也导致了他们命运的迥异性。其结果就是北岛被流亡,顾城自杀,而舒婷则《在诗歌的十字架上》完成了他们那一代人精神上的皈依和《还乡》的诉求,并完美地演奏了一种和谐的自然风格。虽然有点被动性和无意识性,但女性天生的柔和与敏感,心灵的纯度和柔软,也塑造了她的伟大和完美。

说点题外话,后来,北岛回归了,但他的影响力在圈外确实不如舒婷那样刻骨铭心。圈内自不必说。这正如他的诗《宣告》一样宣告了他的命运:“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我相信“在黑夜中总有什么要亮起来。凡亮起来的,人们都把它叫做星。”(《黄昏剪辑》)舒婷、北岛、顾城等等这一代诗人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另一页。这同样值得我们骄傲。曾经和冰心手里的《小橘灯》一样,照亮过我们心灵成长的旅程。诗人因此也发出了她心灵的召唤。“和鸽子一起来找我吧/在早晨来找我/你会从人们的爱情晨/找到我/找到你的/会唱歌的鸢尾花”(《会唱歌的鸢尾花》)还我正在路上,“我的忧伤因为你的照耀/升起一圈淡淡的光轮”。这也是我最想对舒婷老师说的话。最后借她的诗结束本文,也从这里开始。

因为灯还亮着,祝福我吧,

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

——(《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十六

作为特殊艺术形式,钢琴音乐同样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钢琴作品真正体现了其艺术价值,同作品演奏之间具有密切联系,这也就是“二度创作”、“再创作”。为了能够优化钢琴作品艺术表现的效果,就需要对钢琴音乐进行研究,将传统音乐和钢琴相结合,创设独具民族风情音乐作品。中华民族音乐的种类比较多,不同类型音乐形式的音乐色彩也具有非常大的差异,中国音乐的特征促使中国钢琴演奏包含西方钢琴作品所不包含民族特性,中国钢琴音乐内涵比较丰富,涉及题材也比较广泛,表现手法也具有多样性。从目前来看,中国传统音乐改编钢琴曲已经获得国内外肯定,例如《百鸟朝凤》《夕阳箫鼓》等等,成为中国钢琴音乐代表,流行于国际乐坛,将西方代表钢琴与传统民族乐器相结合,具有特殊艺术性,为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演奏特色进行深入研究。

一、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异同。

(一)中国传统音乐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主要是清朝以前音乐,属于本民族所固有风格与形态,同中华民族音乐审美特征相契合。中国传统音乐包含了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以及宗教音乐,传统音乐主体为民间音乐。作为东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文化成为了人类文化史瑰宝。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适应人类与社会发展要求,还同风俗习惯、社会历史背景等密切联系,社会功能性比较强,具有历史特征、时代特征、地方差异性、教育审美功能等等。

(二)西方音乐特点。

结合西方音乐发展史,西方音乐演变经历非常漫长过程,直接影响西方音乐,特别是浪漫主义时期、巴洛克时期以及古典主义时期,其中代表为莫扎特、巴赫等,音乐作品要求非常严格,诸如终止式、曲式结构等等。古典主义也就是“理性的时代”,由此可见,西方音乐对原则与理性的执着。

(三)中西方的音乐差异。

通过对比中国音乐文化和西方音乐文化,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西方文化比较。从目前理解来看,专业音乐文化主要是全盘西化音乐文化。从古至今,中国代表性音乐文化为中国民间音乐。中国音乐主要是民间音乐,西方音乐代表则是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专业性音乐,实际上,对比对象上就存在着非常大差异。中国的传统音乐给予欣赏者更好视觉体验,属于线性音乐,律动感以及流动性非常强,同西方结构严谨线条具有非常非常大的差异。线性音乐凭借着蜿蜒流动线条营造出富有韵味与美感音乐。音乐和音乐之间想通,没有国界界定,这就使得中国作曲家能够借助西方乐器创设出具有中国韵味音乐作品。

所谓“特色”,实际上就是不同于其他东西,是个人特有的。目前,社会广泛流传了钢琴改编曲,或者是借助大众较为喜爱旋律改编。非钢琴作品改编成了钢琴作品,那么需要结合钢琴演奏方式改变。传统音乐主要采取五声调式,中国传统音乐改变的作品弹奏过程中,需要联系相邻手指来弹奏小三度五声音节,通过隔指弹奏方式促使改变钢琴作品弹奏更加轻松、更加自如。例如中国传统乐器演奏都具有独特技法,诸如,古筝、笛子等等,在装饰音弹奏过程中也着重模仿。

(一)音色和触键。

音色实际上就是音乐色彩。演奏者的触键力度决定了钢琴音色。所谓钢琴,实际上就是强弱变化乐器。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需要着重表达所演奏作品音色。以《彩云追月》为例,根据中国传统的器乐合奏为基础改编,包含了民族器乐的音色模仿以及演奏效果模仿,在弹奏过程中并不只是简单追求钢琴音色效果,还需要对民族器乐演奏特色进行模仿。《彩云追月》描绘了夜晚的云和月之间交相辉映场景,体验夜晚宁静,也就是月光朦胧下相对平静场景,体现“云追月”动感。乐曲第1个小节是跳音,就是对打击乐器演奏技法的模仿,音色更加明朗和清晰。第2小节左右手来交替长琶音,模仿出流水效果,那么就需要弱化钢琴的颗粒性特点,对钢琴触键存在要求。钢琴弹奏过程中,需要贴着键盘进行演奏,还需要注意到左手和右手连贯性,营造行云流水一般琶音。第5节和第6节则是对乐器和乐器间应和进行模仿,属于动态过程,那么就需要关注两个小节之间音色变化,从弱到强,触键高度与触键力度都需要进行变化。

(二)踏板。

“钢琴的灵魂”是踏板,由此可见,踏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合理运用踏板能够更好诠释钢琴。踏板能够保持连音连奏,增强乐句连贯性,促使所演奏的乐句渐弱、渐强,正确认识力度变化,并且能够对比力度。踏板基本有两种运用方法,分别为同音踏板与音后踏板。若是用好踏板能够弥补弹奏瑕疵。以《彩云追月》为例,改编成钢琴作品后,结合乐句、乐段等踩踏板,不能够乱踩,对歌曲旋律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彩云追月》中切分节奏比较多,若一直保持踩踏板状态,那么无法对节奏感进行切分,旋律清晰度与旋律朦胧感造成了破坏。钢琴踏板有三个,其中右边制音踏板最为常用,踩制音的踏板则是包含四种。第1小节采取同音踏板,踩四分之一踏板体现弱、轻盈音色效果。后面小节是采取音后踏板;第2小节是连串琶音,踏板也是以弱到强的规律,颤音时则需要渐渐松开踏板,但是需要做好手与脚之间配合,这样能够发出更加干净声音。在演奏技术中,运用踏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踏板技术能够完善弹奏技术,实现美的.创作。

(三)速度。

中国的传统器乐作品的速度以散板为主,这也是民族风格特征,更加注重传达意境。在改编中国传统的器乐作品时,需要认识到这点。西方音乐所接触速度自由作品比较少,在作品演奏过程中也需要熟悉改编前版本,了解音乐作品背景以及所希望传达意境、表达画面等等,构建初步速度感。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为例,改编为钢琴作品后弹奏旋律更加自由,并没有完全的按照节奏进行弹奏,全曲的弹奏旋律都比较自由,无法严格的根据节奏演奏,在处理节奏、处理速度等方面也类似钢琴演奏中“压缩处理”,将陕北信天游融入到钢琴曲中。在钢琴曲引子演奏过程中,可以选择左手右手连串方式弹奏琶音,由慢到快,到某个小节,需要放慢演奏节奏,弹奏出舒展、自由长颤音,体现陕北民歌的舒展、自由特色。

三、结语。

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精髓,传统音乐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钢琴作为世界乐器之王,那么就需要转变心态,正确认识钢琴在中国的发展。传统音乐改编的钢琴作品成为了中华民族化的钢琴典范,究其原因,改编钢琴作品不仅能够满足东方人的音乐审美需求,还同西方人的音乐逻辑思维相契合。和声方面来看,乐曲曲调选择同西方的大调和小调差异五声音阶的曲调。作为中华民族的音乐精髓,五声民族调式属于西方古典音乐所不具备调式体系。同七声大小调式体系相比,五声民族调式比较为简洁、单纯与质朴,钢琴演奏旋律更加清新淡雅。中国的传统音乐作品具有非常深远的发展历史。从目前来看,中国传统的音乐作品改编钢琴曲已经具有一定音乐文化地位,那么就需要对作品文化内涵以及传达已经进行了解,进而能够更好地演奏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

参考文献。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十七

现代篮球比赛复杂多变,紧张激烈,许多违反规则动作隐蔽性强。如果没有良好的裁判技能和判断能力,常常会出现误判、漏判、错判或偏判,裁判员移动不到位、手势不规范等现象,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甚至形成裁判表演的局面。篮球裁判员要高质量地完成裁判任务,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体能和裁判技能,还应具有敏捷,迅速、准确的心理判断能力。

裁判员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生活、工作环境和教育条件有直接的关系。一名篮球裁判员能否在比赛中自始至终保持稳定、冷静、沉着的心理状态,能否在应激状态下做出机智的反应,这与裁判员平时形成的心理素质分不开,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就篮球裁判员的培养进行浅析。

1.“球感”的建立。

“球感”是在训练中发展起来的专门化知觉,是篮球裁判员的一项重要的心理技能,使裁判员能对球的形状、重量、弹性、空间变化,做出精细的分析,对球的运行速度、控球队员的运动状态,以及传球的方位等动态有十分精确的感知;以排除凭视觉判断的假象而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篮球裁判训练中,要求裁判员进行抛球、跑动、跟球等练习,以增加“球感”,使裁判员在比赛中对球的运动方位、空间状态、发展方向等判断自如,发挥出最好的裁判水平。

正如比赛中,中圈跳球后的移动配合动作,几乎没有一成不变的具体形式,甚至在比赛中出现的一个新的情况,很有可能在裁判训练中没有出现过,在特殊情况下,能找到自由灵活度,这与篮球裁判员以“球感”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因此,篮球裁判员的“球感”是裁判员技术水平获得高度发展并出现高水平的`重要心理技能。它不但能使动作变得灵活自如,而且是获得高超裁判技术的重要心理因素。

2“.注意力”的集中练习。

注意力集中是坚持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目标,不为其它内外刺激的干扰而产生分心的能力。面对比赛,裁判员不能像观众一样观赏比赛的精彩的技术和战术配合所干扰,而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公正、准确的执法,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裁判员的心理素质训练中,应注重注意集中的训练。

注意品质是篮球裁判员必须着重培养的一种心理素质,在裁判工作中,准确迅速、有效的判断离不开高度的注意力。裁判注意技巧的培养,主要在技能训练和正式比赛中,有意识地分出注意的层次和目标。例如,在犯规和违例中,应重点选择犯规来注意,在犯规方面,应重点选择篮下的侵人犯规与对投篮队员的犯规。然后转移目标,重点选择有球区域攻守对抗中的犯规和无球队员的犯规。最后将注意力转移到违例判罚上来。

这种分层次,有重点,有目标的注意技巧可以训练裁判员的注意选择性,指向性和注意的有序分配能力。使裁判员注意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注意分配和转移定时合理,能克服“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抓不住”的不良心理,从而提高裁判员的心理素质。

3注重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是体育运动领域最常用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表象训练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正确的动作的动力定型,有助于加快动作熟练和加深动作记忆。在篮球裁判工作中,裁判员的手势动作及相应的速度和准确性是反映裁判员水准的一个重要方面,裁判员手势的好坏对运动员有着明显的影响,及时,规范的手势能树立“法官”的威信,因此裁判动作是裁判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利用裁判训练中,规范手势图片进行手势的逐一练习,从而专门使用运动训练来强化动作表象,由于操作必须依赖于大脑中储存的动作图片,而通过符号学习,可以在大脑内建立或巩固动作图式,将动作编译为符号部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次练习即认知编码,建立有用的图式,消退无用的图式。例如,在判罚停止计时钟动作练习时给裁判员这样的暗示:“立即鸣哨,面对犯规队员,判罚动作姿势,一拳紧握上举,一手平举指向腰部,并记下犯规队员的号码,报告记录台。”

在比赛中,将裁判动作在头脑中先“过电影”,如同事先编写的电脑程序般,将规范的手势呈现在运动员和记录台面前。

4执法时信心的树立。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状态,个性特点能直接影响生理过程的变化,有的裁判员临场时,由于心理紧张,胆小,引起思维混乱,全身虚汗,哨音越吹越小等,直接干扰裁判员水平的正常发挥。

篮球裁判员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一方面通过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一方面可以通过有效的心理训练来加强。然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消除情绪的有效方法是信心的培养和训练。平常强化自我角色的意识,相信自己的技能发挥,心理上把自己立刻划为勇敢高大威严的球场“法官”形象,培养出有良好技术风格的裁判员。临场前与技术代表的讨论,对新规则的探讨,对新旧规则的争议问题进行讨论,这种职业习惯以对临场信心的增强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进行裁判心理训练时,克服过度紧张的重要方法是通过认知训练,使学生对比赛有正确的心理定向,使对面临场裁判任务有清楚的理解,有积极的执法动机,对自己势力充满信心。临场执法时要排除心理障碍,排除外界应激的干扰,不断地从主观上,进行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识的强化,使之适应客观需要。

教学指导思想是教学活动的根本方向和目标问题,在篮球裁判员教学中,应从球感的建立,注意力的集中转移,表象训练的重视,信心的树立等方面着手,使每位篮球裁判员的打手势动作舒展,判罚姿势规范,面部表情柔和。能够在运动员和观众心中产生一种威望。从而确保篮球运动技术,战术水平和发挥和比赛的效果。综上所述篮球裁判员的心理素质则又直接影响着裁判水平,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篮球裁判员顺利完成裁判任务,展现良好裁判技巧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全国体院教材委员会《篮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中国篮球协会篮球竞赛规则(1998----2002)光明时报出版社。

4马启伟竞技体育创新论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5张彩篮球教练员的问答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十八

摘要:节奏是音乐的基础,音乐的脉搏,音乐的生命。在钢琴学习中必须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明确强调,并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训练自己的节奏感,为钢琴学习和演奏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钢琴乐器之王音乐的脉搏音乐的生命钢琴演奏节奏感。

钢琴被称为是现代乐器中无与伦比的乐器之王,它能够用仅有的88个琴键表达出人类所有的情感——欢乐、忧愁、哀伤、哭泣、沉思、庄严、诙谐……而要将情感正确完美地表达出来,节奏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一、节奏是音乐艺术的脉搏、音乐的生命。

音乐的存在和进行,首先就在于节奏的作用。节奏在音乐中就像生命存在于每时每刻中,就像我们的脉搏每时每刻都要在跳动一样,节奏的脉搏每时每刻都贯穿在音乐之中。流行音乐由于讲究效果,在演奏时常加入很多打击乐器,在每小节重怕时,低音鼓浓重地打出了节奏重音,表现非常有规律的节奏使听众很容易便被这种节奏所感染,而这也是它通俗性的表现。而严肃音乐节奏的表现方式就不可能像流行音乐那么外在,所以往往容易在某种程度和某些方面被忽略,而使音乐感受能力稍差的人,由于感觉不到节奏的律动而无法感受音乐的存在和进行,更别提进一步地理解和享受音乐的艺术美了。音乐的节奏不可能像机器那样纹丝不动,一首奏鸣曲,一个乐章内虽有一个基本速度,但在欢快时,也许稍稍加快了一点,抒情的地方也许要稍稍放慢一些,但是基本速度不能变,从整体感觉上速度必须是统一的,这样乐曲才能完整。由此可见,节奏是音乐构成中的重要部分,在音乐表现中具有重要意义。

钢琴演奏是音乐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利用手指及全身心弹奏钢琴来表现音乐形象,用钢琴音乐语言来倾诉心声,使演奏成为有灵魂的'活的富有情感的表演。而音乐感觉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容易意会,不易言明。必需通过节奏和声音两个具体的要素来加以体现。因此,节奏问题在钢琴演奏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练琴和演奏中,由于通常没有其余的节奏乐器如鼓等来伴奏,节奏的体现全靠弹奏着的良好训练和感觉去体现出来,由此节奏感的强调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如何来培养节奏感。

(一)培养正确、良好的节奏感首先要做的是使“步伐”整齐——即搞清拍子、数准拍子、统一速度。要做到节拍准确,必须做到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的拍子;养成正确数拍子、打拍子的习惯;保持稳定的速度数拍子,并按正确的节拍练琴。对于钢琴学习者来说,一个大项是音阶、琶音及其他练习曲,另一个大项是乐曲、复调曲、奏鸣曲等。这两个大项都要求节奏的统一、稳定,所以数好拍子,弹稳拍子,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二)培养节奏感必须做到突出节奏的律动。例如: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快板部分。左手有大段的每小节八个音的分解八度震音,弹奏时在保证节奏稳定均匀的基础上,在每小节第一个音上加适当重音,作为节奏支点和发动力,随后的七个音比第一个略轻但均匀流动。以这组有规律的分组和感觉,连续演奏下去,配合右手坚定奋进的旋律和表情起伏,形成一种不屈不挠的决心和气势给听者一种精神力量,并有不可阻挡之感。

(三)注意节奏的呼吸。人的说话、唱歌都要呼吸,钢琴演奏也一样。我们常说弹琴像唱歌那样委婉动听,那么,呼吸理所当然十分重要。

(四)突出节奏的特性。根据音乐的特点强调不同的节奏点或某些有特点的节奏。比如在圆舞曲中第一怕与第二拍之间比较紧,而将宽出来的时间放到第二拍与第三排之间;或者有的乐曲可以将附点节奏略靠后些,使其更有风格或活力等,这些特点在我们演奏中如果掌握的好,也将会加强音乐表现力。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音乐的脉搏,音乐的生命,我们在钢琴学习中必须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明确强调,并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训练自己的节奏感觉,为我们的钢琴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能在音乐殿堂中领略更美好的风光做好充分准备。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十九

一个人会弹钢琴,首要的是要会聆听,聆听自己的音乐,要让自。

己的手指打动钢琴进而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带给自己美好的享受,才能打动听众,在弹奏的时候,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听,听什么是正确的声音,什么是错误的,只有会听才能打好科学触键的基础,这也是科学触键的必要前提。另外,在弹奏曲子时会听也能把我们快速的带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当中,你能从曲子当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他当时的内心活动,会听还能让你更好的而且更准确的去把握这首曲子的弹奏和处理其中的情感技巧。

涅高兹在《论钢琴表演艺术》中说:“声音的掌握是钢琴家应该解决的技术问题中最首要的一个。“他接着又谈道:“我毫不夸张,在我授课时,四分之三的劳动花在音色的探索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自然是这样排列的:首先是艺术形象;其次是有时值的声音,亦即形象的物质化、具体化;最后是整个技术……”可见音色对于钢琴演奏是何等重要!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其中没有看得见的形象,它也不是用文字和概念来表达的。它只用声音来表达。可是声音也像文字、概念和可见的形象一样,能够表达的清晰易懂。既然音乐即声音,那么每一个演奏首先应当关心的是声音的训练。

钢琴的音色变化说到底是演奏者的指触差别造成的,而这种细微变化又是由演奏者的内心感觉的不同所引起的。学琴者从练第一个单音开始就要去听,听声音是否有良好的震动与共鸣;当手指在琴键上保持站立态势时,耳朵要倾听声音的持续和延长,并要学会辨别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

二、触键的方式及其特点。

在实际演奏中,很难把不同触键分为若干互相分割的类型。在具体使用不同触键、建立不同指感、获得不同音色的过程中,只有细心体察各种基本触键类别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组合,才能真正获得无限的、丰富的、多样的、钢琴音色千变万化的动人魅力。

1、断奏触键。由于断奏时所有的重量要集中在指尖上,所以手指的三个关节及掌部、腕部都必须有坚定的支撑感,腕部要稳定而有支持感,手掌必须把架子撑牢,不能松垮。断奏有大臂、下臂、腕部等不同用力部位。三个不同部位的断奏以手腕的速度最快,重量最轻,肘部次之,臂部的重量最重,速度最慢。

2、快速的颗粒性触键。这种广泛使用的触键实际是手指的快速断奏,需要手指下键的有力的爆发力。手指触键的部位靠前,指尖下键要快,放松亦快,音与音之间有相对较大的空隙,利用指尖反弹的力量发出有力、结实、明亮、清脆的声音。

3、轻快纤巧的触键。指尖触键的份量既轻又匀,以极快而精巧的指触将琴键击下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不到键底,要留下一点缝隙),音与音之间的力量传递仿佛一条无形的丝线将颗颗珍珠曳牵成串。这种触键一要轻、二要快――下键快、放松快。动作要尽可能小而又小,力量要尽可能集中又集中,指尖就如针尖一般轻刺下去。

4、手指跳音的触键(简称指跳)。指跳的触键比上述颗粒性触键。

和轻快纤巧的触键更短促、更集中。这类跳音重要的是练习手指第一关节灵敏、快速、集中、轻盈、尖锐的触键方式。为了追求短、尖、亮、轻巧的声音,即要把手指训练的敏感有力,又要可以快速的收缩。

5、手腕跳音的触键(简称腕跳)。手腕跳音比指跳的速度略慢,但更有力。手腕迅速地向下又迅速反弹。手腕跳音的眼点是:手掌有良好的架子支撑牢,动作要敏捷,手腕有力而富有弹性,不能疲软、松垮。腕跳的指触应集中而牢固由指尖承接手腕弹跳的力量。这也是现在我们学生所接触的跳音,但很多学生不能掌握其要领,不能真正做到力量的反弹,只是单纯的手往上提。

6、下臂挑音的触键。肘部跳音与下臂断奏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极强劲而迅速的反弹力,手指触键后立即被下臂有力的弹力反弹离键,不在键上停留时间过长。而断奏的支撑更稳,在键上停留时间也略长些,且无反弹力。肘部跳音除去用下臂发力及手掌“抓”键的动作相配合。惟有如此,下臂的重力才能集中到键上,产生坚实有力弹性十足的良好音质。与手腕跳音相比较,前臂跳音的力量更大,但速度略慢。

7、轻、虚、漂浮的触键。在浪漫主义作曲家、尤其印象主义作曲家的作品中,时常需要一种神秘、遥远、空旷、朦胧、虚无飘渺的效果。这种效果特别需要手指的特殊触键方式。这种触键的特征可归结为摸、推、揉、飘四法。

8、打击性的触键。不少二十世界现代钢琴音乐作品中,需要尖锐强烈富有打击性的效果,有时甚至近乎粗暴、野蛮而干涩。但必须强调指出,即使富于打击性音响的触键,仍需良好而有效的控制,并非真正的“砸琴”。自然,这类触键需要坚挺的手指,有力的爆发,坚挺的腕部,肩臂力量猛然集中指尖。例如:《翻身的日子》引子和结尾部分就表现了热烈,欢腾的锣鼓节奏。

9、哑键。这也是印象派乃至现代派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触键手段。其方法为;用手或用其他物体按下但不发出声音。

10、手掌前臂触键。在现代钢琴作品中,手掌和前臂也是有效的触键部位。手掌和前臂也有种种力度、速度、重量的变化,奏出从轻盈到响亮、从朦胧到尖利的不同层次不同色彩不同效果。因此,“指感”的概念被扩大为“掌感”,也应有极敏感的知觉与音乐所需要的不同效果相结合。

十种基本触键,深浅有分,浓淡各异,一切触键的`方法都依靠音乐的需要而决定,要用耳朵仔细聆听,不断调整指触的感觉,提高全身各部位的积极性与敏感性。

三、触键方式对钢琴音色的影响。

用手指贴近键面的练习方法。

2、触键速度对钢琴音色的影响。触键速度在钢琴演奏中是个十分特殊的问题。钢琴的机械发声原理,要求触键的速度缩短到极快的一瞬间。如果说,指触太高、重量太大都可能发生问题,那么触键速度却永远不会嫌太快。无论快速音群还是柔美歌唱,都需要快速的触键。问题在于放松要快。千万不能发出声音后继续施加压力,而只是让手指像衣服挂在衣架上那样,“挂”在琴键上。在弹连奏时,在手迅速放松的同时,要在手掌内保持“内应力”,准备发出下一个音。

3、触键深度对钢琴音色的影响。触键深度对音色的变化,影响极大。尤其在学习钢琴的基础阶段,手指不具备最基本的功力时,琴键弹不到底,弹出的声音只会是又虚又浮,钢琴纯正的声音无法表现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放松的错误理解。形式上表现为:松得哪儿都不积极行动。比如掌关节积极动作时,手指却懒洋洋的,不能把琴键弹到底。

2)手型、指型没有保持在稳定的弧线上,“塌指”、“折指”,。

触键点不够集中。3)在触键的瞬间,只想用手指力量,没有同时吸引、集中与借助。

超出手部范围的重量。原因之一是腕部位置偏高,弹每一个音时都由手腕加压力,手腕随着每个音的弹奏而上下颠动。从暂时的效果看似乎弹得很“扎实”,实际上声音很重浊。更致命的是,这种弹法只在较慢弹奏时能造成假象,稍快一点便会使声音变得断续、跳动和不连贯。

由此,我们不难看到只有正确的触键技术才能发出好的音色。好听的声音应是明亮、宽厚,能产生共鸣的。而敲砸的声音是由于手臂过高过猛、过于用力地向键盘冲去而造成的;闷暗的声音是因为下键的速度不当造成的;挤压的声音是由于在钢琴发声后,手还继续对键盘施加压力而造成的。

总之,触键与音色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触键是方法,音色是结果。但二者都是为音乐而服务的。我们应当始终从音乐出发,用音乐作为塑造音乐形象、体现音乐效果的媒介,以此来决定采用何种触键方法以达到这一目的。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二十

1.做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人在紧张时可以选择一个空气清新、四周安静、光线柔和、不受打扰,可活动自如的地方。做做深呼吸,活动一下身体的四肢,使关节放开,肌肉松弛。或者闭上眼睛,去感受安静、松弛,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事物,使自己全身心地放松下来。

2.渐进式紧张缓解法。韩国的郑灿皓博士介绍的这一解决心理紧张的小技巧,可以从头到脚地放松,这个方法可以在各种场合适用。

a.先从眉毛开始,下巴保持不动,眼睛看着天花板,此时眉毛就会皱起来,使劲点,心里默念1、2、3、4、5,然后放松,眼睛再往下看,以此反复。

b.使劲闭眼睛,心里也默念1、2、3、4、5,然后睁开眼睛放松,睁开眼后感觉眼前有星光闪烁才表明使的劲足够。

c.低头,将下巴尽量向胸口方向靠,这时要感觉脖子周围的肌肉在用力才对。

d.双手交叉握拳,手臂尽量靠拢,向后伸,有挺胸的感觉。

e.手握成拳,手臂弯曲,向自己的方向用力弯曲。

f.吸气,屏住呼吸,感觉腹部很硬,心里默念1、2、3、4、5然后放松。

g.双脚并拢伸直,脚面向前绷直。

h.双脚并拢,脚跟点地,将脚掌尽力向后绷直。

采用这套渐进式的紧张缓解法,是将全身先紧张起来,然后放松,利用身体紧张后的放松,起到更好的缓解心理紧张的作用。

身体各部位的放松。先做耸肩运动,将双肩耸起,尽力伸至耳朵,保持几秒钟,然后放松,这样反复多做几次。然后是手臂的放松。体会手臂的放松其实很简单,人在走路时手臂在身体两侧自然的摆动就是手臂放松最好的例子。

第二,增强自信心,提高演奏欲望。

自信心,使人更加地自信有勇气,给人增加无形的能量。在平日的钢琴学习、练习中就要重视自信心的培养,如常常激励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等等。在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演奏水平有着客观的认识,不要使自己的自信心高出自身的演奏水平能力的范围。

提高演奏欲望也是很关键的。平日练琴有时会出现“不想弹”的情绪,这时我们要积极调整,如起来放松一下身体,缓解一下心情,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运动一下等等,使自己能够在日后的钢琴演奏中快速地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演奏欲望。还要有计划、经常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体能,确保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有足够的体力来进行钢琴的演奏。

第三,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全面的钢琴技术、正确的弹奏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有良好的手型。掌关节在这里起到关键的作用,它一定要支撑住,手指的第一个关节要很结实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能塌指,大指的虎口处应该是圆形的,在这里说一下手腕,它的状态应该是松弛的。这些都具备了才能为演奏好钢琴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手指的技巧练习,这是每位学琴的人必须天天面对的重要练习。练习手指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相应的教材可以供我们来学习,比如《哈农》,这是用得最多的一本手指练习的教材,里面提供了许多基本的手指练习,有一些比较有针对性,一般人的3、4、5指不好使,这本书里的第21—30课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写的专项练习。当然还有许多种练习的方法,要掌握全面的钢琴技术,我们不能局限于一种练习和同一本教材,这样会显得枯燥无味,从而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再次,手腕,手臂的正确运用。很多人不会用手腕,更不会用手臂,往往会出现手臂酸了,手指跑动不起来了,弹出来的声音变成一片一片的了,等等。这些都是不会用手腕和手臂的结果。有些学生说我用手腕了,可为什么感觉还是不对呢,那就要看手腕和手臂运用的是否正确了。比如弹奏音阶时,手腕运动的方向应该是随着音阶进行的方向和手指运动的方向平稳而动,同时大指在这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像桥梁一样起到连接的作用。有很多学生不会用大指,手腕更是上下左右一起动,使弹奏出来的音阶听起来声音不均匀,手指触键又不舒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用正确的方法来练习。

第四,科学有效的练琴方法。

平日练琴要具有经常性、不间断性、有计划性、分阶段的练习习惯。如:视奏阶段,技术攻克阶段,音乐处理阶段,熟练演奏阶段,背谱背奏阶段等,使练琴更具科学性、合理性。这样练琴会更具有效果、更加完整。

还可以用录音机把自己的弹奏录下来,聆听自己的弹奏录音,可以对自己的演奏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录音机可以使演奏者“头抬起来了,看得更高”。帮助演奏者改善缺点完善优点。录音机还可以辅助背谱,在不练琴时小声播放录音,使乐谱直入演奏者的潜意识。

第五,多在众人面前演奏,熟悉舞台气氛。

经常在众人面前演奏,可以帮助我们从心理上不断适应表演的环境,熟悉舞台的气氛。如经常给别人演奏,定期邀请同学、朋友进行钢琴演奏的交流性活动等等,以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舞台演奏能力。

总之,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心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要正确认识和面对这一紧张心理,同时,在钢琴演奏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去寻找调节、克服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更有效的方法,使自身能够有效地控制、调节及克服在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心理,以求得完美的钢琴演奏,也使自身能够真正地体会和感受到钢琴演奏带来的自信、乐趣与享受。

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的论文篇二十一

双钢琴教学形式能够从多角度让演奏者来认识作曲家,通过合作的两人来一同诠释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音乐性。双钢琴演奏技能使钢琴教学形式多样化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四手联弹、独奏等其他形式所无法具备的。

双钢琴属于钢琴二重奏的其中一种演奏形式,是钢琴演奏的重要表演形式之一。较早出现了四手联弹演奏这种形式,主要指由两位演奏家在同一架钢琴上合作演奏作品,期初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之后著名作曲家海顿就借此形式创作出《师与生》,作品着重强调将教师与学生分别演奏不同难易程度的声部,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双钢琴演奏起源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主要体现为双方演奏者齐心努力,共同来诠释一部钢琴作品,巧妙的演奏出作品的整体结构和音乐风格,较独奏形式相比,更加突出声部及和声多层次、乐队效果般的音响,使原本较单一的钢琴艺术富裕更加丰富的表现力。两个人要一同探讨音乐内涵,但由于演奏者双方演奏能力、演奏习惯等不可能完全一致,加之双钢琴的舞台摆放位置为对置型,这样就要求两位演奏者统一节奏、规格及音乐内涵等,培养契合的演奏能力。双钢琴这种演奏形式流传于欧洲并得到发展,双钢琴演奏与钢琴独奏作品一起大大丰富了钢琴艺术的发展。莫扎特则是双钢琴辉煌发展时期的主要代表,随后得到许多作曲家的认可。代表作有舒曼的《行板与变奏》,米约的双钢琴组曲《胆小鬼》,拉赫玛尼诺夫的《c大调组曲第二号》等。

双钢琴的演奏训练对钢琴独奏者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而当前在我国高等专业音乐院校中开设双钢琴课程的只有少数,在国内的钢琴教学中双钢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双钢琴演奏是钢琴合作的艺术,在表现色彩丰富的和声与线条交错的复调给创作者带来无限的灵感和表现欲望。

1.中国的双钢琴创作与音乐活动起步较晚,应在在教学形式上多样化使钢琴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对音乐形式和演奏特点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建议把双钢琴演奏课程列入国内钢琴教学中。音乐的表达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重视双钢琴在教学、演奏上的作用,培养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音乐家。双钢琴演奏与教学改善了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的缺点。

2.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我国最早出现双钢琴创作和专业演奏的时期,开始注重更全面的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双钢琴教材凌乱与乐谱和资料的缺乏,急需寻找可行的教学发展之路。利用众多的文献及丰富钢琴教学的内容。得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双钢琴的概念,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根据双钢琴发展的历史与特点、性质,为双钢琴的演奏改编作品。从双钢琴合作的艺术、技术两方面演奏实践的感受,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扩展。从演奏合作的各个层面来分析双钢琴,丰富教学资料和内容。

3.21世纪初期是中国双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期,基于其音域宽广、音色丰富的特点,在钢琴音乐发展中慢慢扎根并普及。双钢琴的创作、演奏、比赛在这一时期得到倡导,表现委婉如歌的旋律与音乐的多元化发展。作品创作题材同国外一样一般来源于现有的音乐作品改编的双钢琴作品,例如法国作曲家托马斯克里奎隆为两架键盘改编的法国歌曲《不可比拟的美丽》,这是最早的双钢琴作品。双钢琴这一新颖的曲风和演奏形式逐渐受到更多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向多样化发展。

4.双钢琴的两位演奏者各自都有较强的演奏水平和技术能力,为达到艺术观念和审美方向基本一致需要较完备的教学体系。注重培养有合作能力的、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钢琴演奏家,使双钢琴演奏的效果更精彩。但两人的学琴历史和钢琴基础都各不相同,因此需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对技术能力方面与音乐作品的理解、表现方式等方面,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更加多元化。演奏者双方在艺术观念和审美方向要保持基本一致,对作曲家进入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西方,双钢琴这一艺术表演形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音乐学院对培养合作能力的认知要比国内的音乐学院超前。几乎所有知名的音乐院校均开设了相关课程,其教学思路就是要不断的提高自我表现力和想象力。但我国双钢琴的演奏与教学虽已有了一些发展,但受场地、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以及整个资源的投入等条件的制约,还属于较新的音乐课题。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国内已经在钢琴专业中加入了包含着双钢琴课程的室内乐。双钢琴演奏与教学引起了比较广泛的重视,改善了培养模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的缺点。通过对钢琴教学中的'双钢琴演奏技能探究,丰富教学内容并提高演奏者的水平。

1.钢琴演奏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如手指颗粒性、节奏、音乐风格的把握等。双钢琴与独奏相比,需再次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根据每个人对作品音乐的理解加上两位演奏者相互沟通,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演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具有很大帮助。其轻松表现出从一个层次向复杂的多层次的前进衔接与转化,深入地和富于表达地把乐曲的思想性和艺术内容传达给听者。演出时相互不会干扰并且演奏更加流畅,和声更加丰富,把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作为一个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介绍给听者。

2.19世纪70年代至今钢琴二重奏已登上了音乐会的大雅之堂,钢琴教育也开始注重专业的理论性研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双钢琴由于是两架钢琴共同演奏,声部必然得到了大大地扩展,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学习、认知音乐。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每个演奏者高度的配合技巧等众多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使得技术和艺术上得到统一,展现双钢琴的魅力。钢琴艺术家必须具备多样的钢琴演奏手法,使双钢琴演奏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对钢琴教学的形式上进行拓展,着力培养学生多声部思维能力、多声部的平衡能力及和声的听辨与分析能力。

3.双钢琴课程在钢琴专业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这种表现形式已与钢琴独奏、协奏并肩出现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对演奏艺术采取一种创造性的态度,在演奏中两架钢琴充分发挥各自的声部及特点。致力于演奏的表情与深刻分析乐曲的结构并领会风格,努力寻求类似乐队气势磅礴的音响效果。培养宽宏的艺术胸怀和鉴别作品内容与风格特征的能力,开拓对双钢琴表演艺术形式的新视野。技术与艺术目的的有机结合,对双钢琴音乐探索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形成重叠的音响效果,避免追求华而不实的技巧、获取辉煌而庸俗的效果。

4.双钢琴音乐文化与西方的交流加强受到了音乐家、教育家的关注,着重为钢琴专业学生增加了双钢琴等课程。双钢琴演奏与钢琴独奏、钢琴协奏、四手联弹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一些演奏的难点,需注重演奏技术和艺术的全面培养。两架钢琴既可以表现同一层次的纯粹与辉煌,增加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也可以表现复杂而丰富的多层次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双钢琴与四手联弹相比,演奏双方各自控制所有的音区,可以用演奏者富于表达地演奏艺术把乐曲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传递给听者。

双钢琴犹如一个被压缩了的庞大的交响乐队,有着自己较完备的教学体系。演奏者需要对管弦乐队中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和不同音色做以具体的分析、了解,进行音乐理解力的启发和对音乐的音乐形象的探索。与钢琴独奏相比,双钢琴可将键盘音乐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一种对长期机械训练的否定、对弹琴艺术的熟练与心智的活动。其极大的丰富音乐的层次感,表达乐曲的思想内容。需心互协作,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对作品的演奏,使教学形式得到拓展。

1.双钢琴演奏是通过两位演奏者之间配合的完美来达到演奏的统一性,多数的双钢琴演奏者都是同时进行双钢琴演奏与钢琴独奏的演奏者,钢琴演奏者主要追求自己技术能力的展示和对音乐的表现,着力追求演奏技术上的突破。考查重点不应该放在两人各自的技术技巧上,需达到一专多能的效果。两位演奏者要主动与对方在音色和语气等方面寻求统一,通过音乐理解力的启发和对音乐的音乐形象的探索培养宽宏的艺术胸怀和鉴别作品内容与风格特征的能力。

2.双钢琴演奏应更加强调演奏者对技术能力的控制,使教学内容比较全面丰富与国际上接轨。在双钢琴的演奏中避免双方的理念存在较大差异,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演奏人才。避免教学形式上比较单一的局面,使音乐层次和音响效果更加丰富。培养学生与他人良好的合作能力是成功创造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在对双钢琴作品的演绎中除了运用独奏乐曲的技巧外,加大对双钢琴课程有着足够的重视程度。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入手逐渐培养学生音乐思维能力与习惯,强调技术和艺术的相互统一,并驾齐驱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3.性格、秉性的磨合的过程也是双钢琴演奏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与有较好的技术控制能力。演奏艺术是以熟练的技巧为基础,使音乐色彩五彩斑斓并展现音乐的魅力。双钢琴的课程设置应早一些介入到钢琴教学中来,才有可能通过两架钢琴的合作恰如其分的表现音乐。对演奏艺术采取一种创造性的态度,取得如交响乐一般的辉煌效果。对钢琴教学的形式上进行拓展,培养学生多声部思维能力、多声部的平衡能力及和声的听辨与分析能力。忠实地、情感地表达乐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容,强调学生参与及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整体协调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目的。着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风格、音响、节奏等方面要形成一种共性。

参考文献:

[1]司徒璧春,陈朗秋.关于双钢琴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j].钢琴艺术,2014(5).

[2]王晓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双钢琴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改革[j].中国音乐学,2014(3).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07441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