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反思并改正过去的错误。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注意条理清晰、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想要写一篇好的总结,可以参考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典的总结范文。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一
伴随着除夕夜鞭炮的阵阵响声,我知道,2018年来了。可我对这二零一八年的到来,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兴奋。
大年初一,我依旧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本该一大家子的小辈儿早早的去给老人磕头,可等到八点半,稀稀疏疏的`才来了几个亲朋,眼看着已经不早了,两三个人才结伴去拜年。往年都是十几个人一起去磕头拜年,一路上说说笑笑,到也不觉得冷清。可今年连人都聚不齐,何来欢乐热闹。总算熬到拜完年,才回了家。总的来说,初一一大早儿,一大家子便没了原先的热闹和喜庆劲儿。初二初三就更不用说了,各自去拜各自的年,忙工作的也就离开了家,家人朋友一年到头儿也没能好好聚一聚。所谓的回娘家吃饭,也只是吃了一顿饭而已。再没有原先的热闹合乐。
有时候实在搞不懂,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不是以后春节也会像过个小节一样,只是为忙碌的生活找一次休息的借口,然后再各赴前程。什么仪式感,什么大团圆,全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过年的氛围也没有了。
我很喜欢过年,一个最不喜欢热闹的人最喜欢的时刻便是过年时候的大团圆,敞开肚皮吃喝,讲开心真实的话。小家可乐,大家合乐才更有意义。也许,是我们变了,不该再怀揣着小时候的无知幻想,奢望着可以欢聚一堂;也许是年味淡了,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过年现如今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或许,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年味淡了……。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二
新年到了,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咻,嘭!”一束束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好似孔雀开屏,又像天女散花,把黑洞洞的夜空点染成五光十色的花园。那烟花美丽如比,像一颗豆子窜上天了,不一会儿便出了许多豆子,闪耀着金光。一会儿有一条瀑布烟花,从天上一下子流了下来。过了一会烟花放完了,那些烟花给了我一个很深的印象: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白的如雪,绿的如草,天空中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经常听说的故事:古时候凶禽猛兽很多,四处残害人和牲畜,于是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一次,一只神鸟迷路而降落人间,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下令让天兵在正月十五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了。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看百姓受难,就把消息告诉了百姓。过了很久,一个老人想出来法子,说:“我们在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点爆竹、放烟花,这样天帝就会以为人们被烧伤了。”从此便有了正月十五放烟花这个传统习俗。
但,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确定于2016年10月1日起,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等区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存放烟花爆竹制品。这让新年少了许多年味和乐趣。
“嘭嘭嘭”外面的烟花声拉回了我的思绪。我望向窗外,烟花又在夜空中绽放,灯笼高挂屋顶,笑声、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展开了一幅热闹繁忙的画卷。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也急忙跑下楼去,拿起一根烟花棒。一会儿向上,一会向下,一会儿又画起了圆圈。随着手臂的摇晃,烟花变换着各种形状:有的像彩带,有的像奥运五环。越玩越兴奋,我抓起一把烟花棒,点燃,在夜空中胡乱挥舞着,高兴得眼笑成了月牙,嘴笑得怎么也合不拢。烟花把夜幕装扮得格外耀眼,这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飞舞迎新年”。
“醒醒啊,文文,马上就要倒计时了!”我揉了揉朦胧的`睡眼,原来这是个梦啊。是啊,为了保护环境,保护人们的安全,国家早在几年前就禁止放烟花了。春节的放烟花习俗正渐渐消失,但这种美好的回忆永远刻在我的脑海。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三
建筑工地的塔吊停止了摆动,民工大包小包煽情回家了,急匆匆从大幅广告牌下走过。在年的催促下,盖大楼的他们已经不能把心安下,早已飞向自己的小家。情意浓浓,年韵悠悠。
对我来说年味越来越淡,而记忆中的年味,却总有一种散不尽的肉香。过年是一场文化大餐,那阵阵鞭炮声,那香烛缭绕的供桌,那放鞭炮的顽童……年味醇香,回味无穷。
全村的年味,就像炖肉的老汤,香气慢慢弥散。除夕临近,乡情亲情在发酵,在弥漫,距离站满了思念,在外的游子,不管是满载而归,还是行囊空空,能平安回家比什么都好。亲人从千里迢迢风尘仆仆赶回家来,把酒问冷暖举家庆团聚,图的就是那种气氛,那种年味,那种永恒不变的家的情结,各家各户欢声笑语,热气腾腾。所有过年习俗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春联、年画被端端正正贴上了,大红灯笼高好高挂起,财神爷,灶王爷被恭恭敬敬搬上供桌……。做年糕,包饺子,全家老少齐动手,都融入在浓浓的年味里面。除夕夜的团圆饭,全家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吃着喝着。已不单单是一桌饭,而是一桌团圆,一桌亲情。
时过境迁,现在的除夕,从一大早,耳边就会想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过年的喜悦一下涌上心头。夜晚的烟花更是美妙绝伦,绽放时如满天星宿,照亮了神州大地。无数条短信首先插了翅膀,第一时间为亲人朋友送去了暖暖的祝福。晚上的一顿年夜饭,可谓是大团圆,亲戚们都从百忙中赶了回来。虽然现在每一天都像在过年一样,吃得好、穿得好,但这种合家团圆的热烈气氛是平时都不能感受到的。浸泡在亲人和朋友温暖的关心和问候中,这种年味,真是幸福!晚饭后,人们习惯性地坐在客厅里,谈论着近来的房价,谈论着新时代的高新技术,谈论着现在富庶的生活,谈论着当前各种富民政策。人们说着,笑着,平时忙碌的烦恼、工作的压力,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当然不可或缺的,总是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电视机早就换过几代了,超大的液晶屏幕,超清楚的电视画面,不能不说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为我们的年增色不少。晚上八点整,随着中央电视台转播大厅舞台帷幕的缓缓拉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几位风姿绰约的节目主持人。歌舞、魔术、杂技接踵而至,令我们叹为观止。最激动时刻的莫过于我们踏着新年的钟声,带着对未来的展望,昂首步入了新的一年。
人们总说年味淡了,年味淡了。其实年味依旧。无论是古是今,是贫是富,人们对过去的思考、总结,对新一年的和平幸福、对亲人团聚的企盼并没有变,变得只是年的形式,变的只是社会和时代。
年味从远古,缓缓流至今。那种味道,不曾改变。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四
春节,又来了。
今年的春节似乎与以往不太一样,不知是什么原因。春节的氛围淡了,也许是新政策规定:不准燃放烟花爆竹;或许是今年春节的姗姗来迟;抑或是成长,以及社会观念的改变使我们对这种传统习俗的淡漠,等等原因使我不禁反思。反思传统观念与现实社会的差异,反思传统习俗与时代的碰撞。
我询问起老几辈他们的春节,我印象中,他们的生活很苦,当时的经济能力与现在都是无法比较的,所以他们的春节可能并不那么欢喜。结果却令我大跌眼镜,他们眼中的春节是最幸福的时光,因为当时,他们都不富,但过年却是那么的有味。放了寒假就开始盼望着过年,每天都会翻着日历,数着日子。似乎那是个神圣的日子,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开开心心的玩,都可以开开心心的拿红包,虽然红包里的钱并不多,但那种感觉却是无比的好……听到这,我不禁在想是否越贫穷的地方的年味越浓,是否该逃往哪个小村落去感受那里浓浓气氛的春节。
有人会说这是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但这只是不堪一击的理由,更加反应了人性的脆弱,要从自身反省。从前,我们的先人,他们的生活是那么艰苦,落后。可他们过年还是那么欢喜。如今我们有更先进的通讯工具,我们可以有更强大的传播媒体,让年味在这里传播,渐渐撒进我们这些年轻的心灵,但该用我们理智的眼光去看待那些年味十足的悠久传统,让它们在我们的手里更好的传承,这该是我们的职责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五
记忆中的年特别热闹,感觉在过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沸腾了起来,家家户户都提前好久开始置备年货,买各种各样好吃的干货、零食、饮料在家里储备好。我们家每年都会有特别多的客人来家里,经常是一批走了又来另外一批。
在我小的时候,过年了,大人们一起聚集在大客厅喝喝茶、吃吃点心、聊聊天,或者凑齐几桌打麻将,房子里只听见他们的打麻将哐哐哐的声音。在过年的时候,许多平日里见不到的哥哥姐姐在过年都会来家中玩,我们经常是到处疯跑,上山下山玩得不亦乐乎。当然最受欢迎的活动还是放烟花啦,各式各样的烟花我都玩过:冲天炮、摔炮、震响天……和哥哥姐姐玩烟花都是一大袋一大袋地玩,每天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
感觉在记忆中,以前过年有许许多多可以干又好玩的事。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过年越来越乏味,过年的感觉越来越淡。
就好比这次回家过年。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五中最热闹的时候恐怕只是一起吃的那顿年夜饭了。吃完饭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掏出一台手机独自地玩着,连我弟弟都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偌大的客厅里,只有电视机中的主持人在热情洋溢地唱着独角戏,坐在客厅的人依旧不少,可也没有一起聊天、吵闹的热闹氛围。唯一让我感受到过年的地方竟是大型超市,似乎只有超市里那一排排琳琅满目的年货和熟悉的歌曲才可以唤醒我对过年的兴趣。
今年过年,索性连走亲访友都简化了,对大多数亲朋好友的问候仅仅停留在群发的消息上,冷漠、麻木。小时候的乐趣消失得无影无踪,活泼好动的弟弟也懒得出去玩烟花。有些童年的玩伴、爸爸妈妈的朋友甚至几年都没有见面。感觉今年就是浑浑噩噩地过了个年,什么深刻的影响也没有,相当于腾出几天时间看手机、吃东西。
我想了许久,一直在记忆中搜寻……小时候的年味一直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玩耍,可后来它跑到了大家的手机里,化作一只小恶魔误导着别人,告诉每个人手机的魔力;它转而跑到乏味的电视节目中串一串,向大家招手;后来它跑到绚烂的烟花中,转瞬即逝……之后,我便不知道年味去哪了。
消失的年味,我该到哪里去寻找你?是手机里吗?是电视机里吗?是人们记忆的深处啊。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六
今天看见这条消息的时候,感觉现在的年味真是没有以前浓厚了。记得我们小时候,那个时候过年的窗花,都是要自己来剪的,还有每一家的对联和福字,也都是院子里面写毛笔字很好的一位爷爷来写的。
记得我们那个时候过年,从小年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家家都要蒸面食,而且都要杀鸡什么的。而小孩子们也都会让大人带着去买好多好多的鞭炮,然后盼着三十儿早点到来。
等到除夕这天,院子里面真是好不热闹,家家的年夜饭都是很丰盛的,而我们这些小孩子,都会各家的跑来跑去,不论去那一家,看见自己喜欢吃的,就会吃上几口。而那个时候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和一家人一样亲。
而现在的春节,不仅花钱很多,但是很多人却感觉不到过年的乐趣了。虽然以前物质条件没有现在好,可是那个时候的人们是淳朴的,对于物质上面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那个时候过年对于大家来说,虽然会很累,但是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可是现在过年,虽然花钱,但是却感觉没有什么意思,年味越来越远离我们了。不仅以前好多的传统习惯没有了,过年也变得除了吃就是吃的节日了。记得我们小时候,除夕当天晚上,鞭炮声一直到天亮都不会断,可是今年的除夕,刚刚过十二点,外面已经很安静了。等到初一晚上,几乎都听不到鞭炮的声音了。虽然现在过年少了以前的那些年味,可是只要家人都在一起团团圆圆的,这就是永远不会变的味道。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七
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二十多年,累了,特别喜欢在这样的日子里一个人沏杯茶坐下来,没有风,最好有暖暖的太阳。一个人,一杯茶,静静地坐着。故乡就如同潜在水底的鱼,悠悠地浮出记忆的海。记忆中的故乡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简简单单的线条,勾勒着清清浅浅的忧伤和简简单单的快乐。
在我的记忆中,故乡的人们生活简单朴素,但人们每天都生活在笑声中。那时毛家垄的人很多,日出而作,日落而辍,邻里之间住得很近,心也很近。一家的饭香周围都能闻得到。于是仅从每家的饭香就能判断这家人的生活的富足与否。就连吃饭的时间也大同小异。一家的饭做好了,其它家也差不多了。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端着饭碗,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论着大到国家,小到家长里短的陈年老事。狗与鸡们则围在人们的身边,捡拾掉下的饭粒或骨头,小孩子们则吃一口饭,然后又去逗逗鸡或狗。
那时,家乡的夜晚似乎总是特别地早。劳累了一天的父母们吃完饭便早早上床歇息了,而年老的人和小孩子们则一点都不觉得困。于是就围着坐在稻场边某位老爷爷或老奶奶的身边听他们讲故事。老爷爷们总是抽着旱烟,火光一闪一灭地,像飞动的萤火虫。孩子们静静地听着,有时老爷爷偶尔会故意讲一些鬼神故事,大家便吓得往一处挤,大气都不敢出。讲完了,呆呆地出会神,大家便又散开,有的玩躲猫猫,有的在稻场上疯跑。不一会儿,不是有人哭了,就是有人笑了。玩累了,就各自回家。爸妈已打起轻微的鼾声,于是便悄悄地上床,连衣服也不脱就睡了。整个乡村静下来,偶而有几声狗叫和鸡在圈里扑扑腾腾的声音。
故乡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过着,在谁也不经意的时候便迎来了农历的新年。故乡的新年是我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情结。如今,新年是热闹了,但热闹是外在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响后,每家每户都关起门不是打麻将就是看电视,人与人之间隔着一道看不见的高墙。而记忆中故乡的新年可不是如今的这个样子。过年最高兴的当属小孩子了,可以有新衣服穿,还有新年压岁钱拿。家境好的给过一元两元,不好的也能给个七毛八毛的。那个时候一毛钱可以买10粒水果糖,那种带着画纸的水果糖。那糖味浓得像要透纸而出。说实话,这些年来,再也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水果糖了。
要爸爸妈妈吃甘蔗。平时再节省的爸爸妈妈这时都会很大气地掏出五毛钱,说:来一根。甘蔗在那时可是稀罕物,是过年的象征。
最近对记忆中的故乡越来越留恋,那些记忆也越来越清晰。那些熟悉的事,那些熟悉的人总会在某个夜晚与我不期而遇。我与他们就象阔别多年的老友或失散多年的妻女重逢一般欣喜若狂,但心中总有些淡淡的忧伤。
现在重新回到故乡,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感觉。故乡的泥土路也变成了水泥路,泥土房也变成了水泥洋房,但总感觉失去了回忆中的那份感动,只是有些说不出来的忧伤,有时很淡,有时很浓。
故乡其实是有生命的,随着那些熟悉的事、那些熟悉的人逐渐逝去,故乡的年味也在记忆中变老,老得到最后只剩下些记忆,老到我们再也找不回、回不去。
其实,故乡就是一些特定的事,特定的人所组成的具体意象。每代人的心中都会有他自己的关于故乡的不同的记忆吧,但故乡的情结却始终隐藏在我们内心的深处,不时在记忆的海中浮动,让我们感动又有些忧伤。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八
除夕夜,我蜷缩在火箱里,捧着一堆零食,百无聊赖地看着春晚。家里寂静地有些可怕,爷爷、奶奶和爸爸在打牌,妈妈在玩手机,姐姐在写作业,只有电视里的音乐声和打牌的吵闹声混杂着充满了房子。
从前没有手机,大家都围坐在火箱边,边嗑瓜子边看春晚,还总有七大姑八大姨来盘问各种问题。现在想来那烦人的问题何尝不是一种年味呢?春晚也不如以前有趣。就拿小品来说,以前的小品只要好笑就行,现在必须要联系经济、政治,还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层面是提升了,但也远不如原来有趣了。同时对文化也没有那么重视了。往年的春晚总要讲讲本年生肖有关的典故和故事,今年的春晚猪的元素很少。仿佛春节就只是一场从除夕举办到初一的大型活动,而缺少了辞旧迎新的思想和意义。
若年味继续减少,那么新年可能就只是象征新年来到,没有太大意义,甚至以后会渐渐淡去呢?守护年味,不仅能让过年更热闹,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份沉重的责任。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九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这是仅是一首简单的歌谣,却道出了人们从前心里的美好。时至今日,春节依旧到来,歌谣依旧传唱,鞭炮声依旧响起。可在我心里,对春节那般浓厚的期待感却越来越淡,甚至多了一些落寞与伤感。
对于我而言,过年应该是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地,一家老小快快乐乐地,精心装扮着自己的家。而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不可开交的样子。
以前的时候,小孩在过年时穿上新衣裳,那叫一个温暖;兜里总是揣着果脯蜜枣的`,那叫一个幸福。而大人们围坐一桌,有的谈天说地,有的打打牌,有的聊聊天等等,那时的我们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而每个人都放下了手头上的一切工作就是为了这一刻全家欢聚一起,分享旧年往事。那时候,尽管没有拥有很多物质上所带来的满足,而人人的脸上也呈现出幸福的样子。
春节不只是一个节日,它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一份精神的寄托,更是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而月色凄凉,街道冷清,各处早已不再拥有曾经那般热闹的光景。瞧瞧以前学过的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但日子一步步走远了,它还会再原路返回吗?我想,心里抱着一份爱意去守护自己的初心、家人的幸福,是挽回逐渐消失的年味的前提。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十
“小孩子你嘴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尘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割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拜个年,一年一年保平安,过年了!!!!!!!!”这首儿歌向我们展现了旧时人们从腊月开始到过年的生活图景。旧时的腊八之后,乡村中就可以看到一些人开始为过年而忙碌了,腊月廿三,是北方人们所说的“小年夜”,这天起,人们会如同排练一场大戏般迎接新年。年三十晚上,是一个祥和的夜晚,人们会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收看电视节目。饭后,晚辈将从长辈处取得压岁钱——对于他们来讲,这是一年到头最幸福的时刻。当然,临近子夜的烟火更是将年味推向了高潮,新的一年响亮的宣告他的'到来。正月里,人们探亲的探亲,访友的访友,一直到正月十五,人们的脸上都是喜气洋洋,当然,元宵的灯会,又会使浓浓的年味升级。
这就是旧时的年,从腊八开始,到人们团聚于年三十,再到正月十五走花灯······人人都过年,天天都精彩。
然而,这毕竟是过去了。
在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益演变为地位和实力的较量的现代社会,任何人都不想在这场混战中失利。人们都有一个信条:绝对不能在时间上落后于别人。现在的腊八,人们更喜欢在办公室里度过,往往将一碗腊八粥当做普通的粥解决掉后,抖擞一下精神,把自己埋入书山题海中。过了腊八,年还远着,生活继续。到了腊月十九,廿,人们似乎终于记得春节的存在。于是,就像约好似的几亿人口浩浩荡荡的从这里赶到那里,这就造成了春节期间的集中性人口迁徙现象——春运。
中国的春运,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效率上来都是世界一流的。这里有个笑话:海地地震后,美国救援队第一时间赶到,却发现中国救援队早就到了,奥巴ma见状,马上找借口曰:人家中国每年春节都有一次人口迁徙训练,能在短时间内把13亿人口从海口运送到漠河,我们当然比不过。可见外国人对我们春运的成绩还是肯定的。但现在的问题是,正是因为需求量特大,导致了春运车票“一票难求“的现状,回家的路因为人多而拥挤漫长,况且如果在外地发展不佳,回家后难免不自在,众所周知,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自己的脸。如果遭遇极端天气,那么在家里的时间就不会比在路上的时间长了。所以,近日出现了“恐归族”——他们宁可在外地过年,也不愿意挤火车受罪,宁可在外享受一家三口的温馨与和乐,也不愿意回家承受四世同堂的白眼与唾沫。综其所述,人们产生这种恐归心理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功利心理。现代人,就在用这种功利心理,冲击着积淀了几千年的“春节回家团聚”的传统。
现在人们送礼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于是,一看到自己的同事送礼,自己也赶紧送,而且档次一定要比前面的同事高,不然领导明年就给我穿小鞋。这就造成了礼品的日益物质化和奢侈化——旧时,一副亲手写的对联,就是一份厚礼了。因为,这份对联包含了送礼人的真挚的祝福。对于现代人这种送礼心态,有人美其名曰“礼”性运动。我十分赞同,因为这大概是为了讽刺人们缺乏理性吧。我们有目共睹,正是由于人们的“礼”性运动,才成就来近年来颇流行的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从除夕到正月初六,是现代的春节日期。法定节假日的确立,更是毫不留情的将其缩短到正月初二。也就是说,如果你初三以后还在放荡,那么我完全有理由说你三一个不务正业的人。现在的春节,单单在时间上,连初十都撑不过,你就不必妄想着元宵的夜晚会给你以人约黄昏后的闲情来。现在有句话说的好:神马都是浮云!!我想它所反映的就是这种年味的消逝吧!元宵那天也是法定节假日,但多数人还是喜欢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双休,因为今天一过,新年的大幕将正式拉开,会有新的任务,新的工作,新的指标!!!!这时,你的欲望提醒你,你需要忘记一切!所以必须早点准备,赢在起跑线上!!!!!我想,我们也是如此,为了正月十二的春季考试,我们情愿放弃寒假,我们情愿放弃春节,我们甚至打算放弃一切!!!!!!神马都是浮云,欲望和高分最给力!!!!!!!!!!!!!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十一
春节,这对于亿万华人而言最为浓墨重彩的节日终于到来,似乎是让人们期盼了一年。这样周而复始,不知过了几千年。
而年究竟是什么呢?是那头传说中的吃人怪兽,还是谷穗下垂的形象?到了今天,恐怕都不是了。年成了一个代名词,成为了一种符号,成了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标记。然而,年味似乎正在慢慢地、渐渐地消隐,或是消失!连我自己都感到了可怖。
在记忆里,依稀还记得年长的姐姐说她不喜欢过年。那时,真的隐隐地刺痛了我的心,只是年少啊!尚未察觉。在回忆里,我又真的感受到了那种痛,不知为什么。
而现在呢?人们真的似乎都淡漠了,我甚至还听到过有的孩子说不喜欢过年。啊!原来不只姐呀!年究竟是什么?我无法解释,但就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年是一种回归的象征。每个人无论到得何地,过年时总要回家的,或者至少都想着回家dd那是心灵的一种回归的渴望。家,可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呀!
现在,姐在北方的一个城市里工作,据说北方的年味儿很浓,那儿的人们都很朴实、和善,特别重视这样一个重大的特殊的节日。因而她才可以早早地回来与家人团聚,又不必担心归期过急了。还好不在南方,据说有的城市只放三天假,那根本就不可能回家了。而我们中国人又这么重视家。家,不仅只是我们住的地方,那更是一份寄托,一份温馨,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灵魂的休憩处。任凭风雨多大,只要有家就不怕。
如果过年了,家人还不能团聚,真的难以想象!而年味的消失,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却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孩提时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记忆里,我还可以看到一些过年的欢乐景象。伙伴们争着放鞭炮,嬉戏玩闹,最高兴的是领到红包,不论压岁钱有多少。火热的大红色就是过年的颜色。中国的红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而现在似乎都已不再了,鞭炮声显得单调而刺耳,全无热闹欢腾的景象,孩子们似乎也不大在乎压岁钱了。压“祟”,保一年平安,这层意义,我现在才明白,孩子们应是不知道的。
现在的过年,就好象是一个卸了红衣浓妆的老成持重的姑娘了。还记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乡下朋友问我:“你们城里是怎样过年的?”我竟一时愣住了,答不上来。“是啊!我们现在究竟是怎样过年的?我应该好好想想了。”便随口告诉他一些时下正时兴的过年方式。例如:团年饭去宾馆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惊,也很不解,说:“那是哪来什么年味啊!我们村里的过年,那才叫热闹呢!只有回家的,没有向外跑的,团年饭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儿嘛,就像吃年糕那样。”
我又向他解释,“现在城里人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像‘五一’、‘十一’这样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时间。一到过年,恰好一家人都有时间,便趁隙旅游了,偷个闲;上饭店吃团年饭,那样也方便,省时一些。”
其实,我也同他想的一样啊!小城里的年过的单调而乏味了,年味似乎在这儿消失了。只记忆里还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
这样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无法替别人下定论。但至少我还不习惯这样的趋于冷淡的春节,我还不适应。我倒宁愿看到一个热闹的春节氛围。即使是那热闹不属于我也好啊。
我想,我们这一代应该做些什么,不要让中华文化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手中渐次消失。到以后的孩子问我们时,不要只说“那只是一段陈旧的历史。”
现代社会进步飞速,但还是留下一些古朴的风俗要好一些。传统的节日风俗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新年赠橘(吉),压岁(祟)钱……还记得苏辙有:“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那又是怎样的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
我想,我们都不希望中国的红变淡、年味消失吧!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十二
“咔嚓咔嚓,嘀——恭喜您抢到红包。”“耶!我终于抢到红包了!”爸爸高兴地叫着,周围的家人也欢呼起来。
这两年,过年时,家人朋友总是围坐在电视机前拿着手机摇一摇抢红包。这样是挺热闹的,但是我总觉得营造这种氛围的方式有点奇怪,你看!
吃完年夜饭,我去找爸爸:“爸爸,抢红包通道还没开始,你就陪我出去放一会鞭炮嘛!”“好,好,好等我抢完微信群里的红包!”
我去找妈妈:“妈妈,妈妈,能不能陪我一起看春晚呀?”“不行,不行,今天是除夕夜,网上很多商品都促销呢,妈妈要‘秒杀’它们。”
我又找了哥哥:“哥哥,哥哥,你能……”“不行,不行,我在玩游戏呢,别吵我!”话没到一半就被打断了,我失望地走开了。
三人的回答如出一辙,就这样,这一家子大大小小一人一台手机躺在沙发上玩着,就连平时爱热闹的奶奶,都落入了手机的“魔爪”。这个家冷冷清清,除了电视中的春晚和窗外的喧闹声外,完全没有年味儿。这使我非常气愤,同时也深感无奈。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原本一早要去亲戚家年拜年的爸爸,却睡了个懒觉。我急忙把他摇醒:“爸爸,爸爸,赶紧起来去给亲戚们拜年啊!”爸爸睁开了蒙眬的眼睛,缓缓爬起来:“哎呀,干什么呀?昨晚抢了一夜的红包,手都酸了!我在微信上给人家拜年就好啦,大不了再补个红包就是了,快回去睡觉吧,听话!”说罢,他又钻回了被窝。家里再次安静了起来。
我不禁回想起我小时候的除夕夜,电视里播着春晚,窗外充斥着爆竹声,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吃团圆饭,举杯同庆,热热闹闹的,年味儿十足。现在再看眼前的这一个家,好像全都被手机掌控:一是微信红包,二是网购,三是游戏,这就是手机上的“年味儿”!
社会在发展,信息时代更新的越来越快,赶潮流是没有错,但也要在快速赶潮流的同时,不落下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要让中国的习俗缩在手机里。
放下手中的手机吧!多多走亲访友,与亲戚朋友多多相聚,这样才会生活处处更有人情味儿!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十三
而年味的消逝,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却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孩提时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记忆里,我还可以看到一些过新年的欢乐景象。伙伴们争着放鞭炮,嬉戏玩闹,最高兴的是领到红包,不论压岁钱有多少。火热的大红色就是过新年的颜色。中国的红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
而现在似乎都已不再了,鞭炮声显得单调而刺耳,全无热闹欢腾的景象,孩子们似乎也不大在乎压岁钱了。
压“祟”,保一年平安,这层意义,我现在才明白,孩子们应是不知道的。
现在的过新年,就好象是一个卸了红衣浓妆的老成持重的姑娘了。
还记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乡下朋友问我:“你们城里是怎样过新年的?”我竟一时愣住了,答不上来。“是啊!我们现在究竟是怎样过新年的?我应该好好想想了。”便随口告诉他一些时下正时兴的过新年方式。例如:团年饭去宾馆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惊,也很不解,说:“那是哪来什么年味啊!我们村里的过新年,那才叫热闹呢!只有回家的,没有向外跑的,团年饭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儿嘛,就像吃年糕那样。”
我又向他解释,“现在城里人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像‘五一’、‘十一’这样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时间。一到过新年,恰好一家人都有时间,便趁隙旅游了,偷个闲;上饭店吃团年饭,那样也方便,省时一些。”
其实,我也同他想的一样啊!小城里的年过的单调而乏味了,年味似乎在这儿消逝了。只记忆里还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
这样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无法替别人下定论。但至少我还不习惯这样的趋于冷淡的春节,我还不适应。我倒宁愿看到一个热闹的春节氛围。即使是那热闹不属于我也好啊。
这个节日本该是如一位活泼俏丽的红妆少女那样盛装打扮的。像北方人那样,把喜庆传到每一个角落。
几千年来的辞旧迎新史当如何延续?
我想,我们这一代应该做些什么,不要让中华文化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手中渐次消逝。到以后的孩子问我们时,不要只说“那只是一段陈旧的历史。”
现代社会进步飞速,但还是留下一些古朴的风俗要好一些。
传统的节日风俗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新年赠橘(吉),压岁(祟)钱……。
还记得苏辙有:“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那又是怎样的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
我想,我们都不希望中国的红变淡、年味消逝吧!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十四
“快点,把妈妈单位发的春联贴上!”爸爸说。
回家问妈妈为什么对联与别人家的一样,妈妈随口说:“这是农行宿舍,住的都是农行员工,当然发的一样,贴的也都类似喽!”我一愣,又猛然想起,在课本上看到的一副对联的黑白照片,一户人家在亲手写春联,那欢声笑语好像已经灌满了我的内心,大人的心思我也明白,不就是两个字“麻烦”或者三个字“没时间”
回家望望挂起的灯笼。也惨进了许多洋元素,这儿一个蕾丝边,哪儿画上一个方给子,曾经一如我脑海的那种铺市而又传统的大红灯笼到哪儿去了呢?或装点一些祥云,一些生动的动物,可现在呢?这也不能怪大人,街上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子,那种传统的大红灯笼已经十分“稀有”
中国的春节属于中国,但是中国人怎样过的好这个节已是一个问题?!
我小叹口气,但是又立即拉起爸爸妈妈的手,开始与他们回复曾经的气氛,又端来饮料和饭菜,打破沉默,为新年干杯,共同回忆难忘的时光,展望和祝福新的一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十五
儿时的记忆,就像那一句歌词:煮了又煮的酥油茶,还是当年那样浓。而记忆深处最撩动人心弦的莫过于过年时舞龙、车马灯、耍狮子那些感人、热闹的场面。点点滴滴,不断重现;一次又一次,如花开花谢。
那时的乡下,进入农历十二月就能闻到年味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王开始,就进入过年的前奏。搞卫生,购年货,剪窗花,杀猪宰羊做糍粑;龙灯、狮子、车马灯,也纷纷开始排练,跃跃欲试,只等新年的炮竹一响,就热闹登场,各显身手。那情景,就八个字:红红火火,欢天喜地!
龙灯。
舞龙,是春节必不可少的项目。舞龙,舞出了吉祥,舞出了喜悦,舞出了和谐,也舞出了希望。乡下人过年喜欢舞龙,就像年夜饭上少不了那只团圆的鸡。
龙的颜色有讲究,主要有红、黄两种,这也是中华民族节庆的传统色。红,代表红红火火;黄,代表吉祥富贵。龙的长短不一,短的只几个人舞,长的几十个人舞。龙的制作非常漂亮,身如巨蟒,尾似鱼鳍;龙头更加精美,眼如铜铃,舌似火苗,栩栩如生,威风凛凛。
村外的锣鼓一响,村里的孩子就奔走相告:龙来了,龙来了!随着迎接的鞭炮声,一条黄色的龙雄赳赳、气昂昂地耍进了村子。村里的人马上从炉火边、桌子旁跑了出来,在禾场坪围了一个大圈。大家穿着新衣,嗑着瓜子,个个喜笑颜开。黄龙先昂着头,绕着禾场坪奔走。锣鼓声渐急,一阵紧似一阵,黄龙就舞动起来。龙头上下翻滚,龙身跟着舞成一个个圆圈。霎时,风声呼呼,尘土飞扬,远远望去,犹如一条真龙在禾场上空飞舞、翻腾,气势惊人。
锣鼓声渐稀,黄龙开始游走。这时,那些老人和妇女,或抱、或牵着大大小小的孩子,纷纷从龙的身子下走过。据说这叫“跨龙门”,跨过龙门的孩子就会一生平安,前途无量。
锣鼓声停了下来,黄龙开始“耍故事”。“鲤鱼跃龙门”、“青云直上”、“黄龙祝福”……故事一个接一个耍出来。这时,村里年长、最有学问的铜五爷就会亮开嗓子“哟嗬”一声。等大家都静了下来,他就开始唱颂歌:“一条黄龙,耍进我寒门,一无茶水,二无烟恭,三挂炮火,又不恭敬……黄龙过后,步步高升!”铜五爷的歌声抑扬顿挫,场上一片寂静,只有耍龙人“沙沙”的脚步声。铜五爷的歌声一停,立马锣声大作,黄龙又开始上下翻腾。舞了一阵,人群里又是一声“哟嗬”,舞龙一方有人开始回歌:“一条小龙,耍到贵地,抬头观望,人杰地灵……老人观龙,健康长寿,中年观龙,事业有成,少年观龙,学习进步……”歌声一停,又是一阵暴雨般的锣声,黄龙也又一阵上下翻飞。听说每一个舞龙队里都有一位出色的歌手,能够得体、漂亮地回应别人的颂歌。如果两个对歌的人一唱一和,相持不下,龙就得一直耍下去。只有舞龙一方的歌手,唱得对方心服口服,或者村里的人故意谦让,龙队才能体面的回龙转驾。往往龙走了,那些耍龙的人口袋里会装满糖果、瓜子、花生和烟,而那些笑语和祝福的歌声却留了下来,好像还绕着村子飘荡,久久不散。
有时到了吃饭的时候,于是就地摆了几个桌子,倒上自酿的米酒,摆上瓜子、花生、糍粑、鱼肉,只要家里有,就“尽肚子空”。乡下人好客、厚道,不会去想家里还有多少余粮,只是不能失礼,不能亏了客人。这一下,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大家互相客气,互相拜年,嘘寒问暖,又是一番欢乐的景象。
那时舞龙的特别多,每个村都有好几条龙;今天你来,明天我往,锣鼓不断,欢笑声不停。那种热闹、友好的场面,让人心醉。年味也被延长,往往年过了好久,心情还沉浸在那种气氛里。
车马灯。
车马灯是我们这里独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它就像一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只新年那半个月才偶尔露露脸,一年也难得见一、两次面;它就像一个小型的剧团,但演员都是些种地的人,演的也是些民间传说,虽俗不可耐,但能让你捧腹大笑,让你快乐。
入夜,远远地看到夜色里一溜灯光蜿蜒而来,村里人就会聚集到禾场坪翘首等待。“来了吗?会来吗?”“快点准备炮火!”“快点准备茶水、香烟!”当车马灯浩浩荡荡开进村子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禾场坪锣鼓喧天,马灯的光把夜色赶得无影无踪。先是走马灯,几十盏彩灯引着一长串“车”、“马”和“精”在坪里绕来绕去;“车”有车“路”,“马”有马“道”,灯有灯“容”,左插右穿,时快时慢,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场边锣鼓助威,场外笑语喧哗,说是节日中的节日一点也不夸张。
走完马灯,就开始演节目。这些节目和小品差不多,但比小品粗俗、活泼,都是些自编的段子,或老戏中的片段,可看起来却别有风味,往往让人开怀大笑,还能警世育人,劝人为善。像其中有一个叫“五女拜寿”的片段,说的是儿女孝敬父母、姊妹互爱的故事,常常看得大人们流泪。平时如果哪个家庭发生了一点小矛盾,一提起“五女拜寿”,争吵的双方马上就哑口无言。
我那时还小,不像那些大哥哥,一双眼睛随着着车子姑娘“流动”;也不像那些爷爷奶奶,听着那一段段有限的“小品”,笑得流出了眼泪,笑得合不拢掉光了牙齿的嘴。我偏喜欢那涂着花脸,飘着长长黑胡子的骑马人。那“黑胡子”“骑”着马一出场,“咿呀呀”一声长叫,整个禾场坪霎时鸦雀无声。等到那“马”在场上跑了一阵,回到场边时,我悄悄溜了过去。趁那马上的人不注意,我忽然跃起,一把把他的胡子扯了下来。没想到他下巴上白白净净的.。“花脸”猝不及防,忙伸手去扶胡子,慌乱中把头上的帽子碰掉了,露出一头黑黑的长发。场上人的目光被我的插曲吸引了过来,不知是谁叫了一声:“啊,原来是女的!”场上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花脸”呆了一下,也随着友善地笑了起来。妈妈走过来,抱起我,在我的屁股上拍了一下:看你调皮。“花脸”重新戴好帽子、胡子,从妈妈手里把我接过去,悄悄地在我背上拧了一下,我就咧开嘴傻笑。
车马灯走了后,大家还余兴未了,聚在禾场坪不愿离去,讨论着,回味着。就像是喝了一杯好茶,余香还在唇齿间萦绕,不由使劲咂巴嘴巴,希望“咂”出一点味道。有些人为了看车马灯,竟会跟着车马灯的队伍翻山越岭,通霄不眠。
狮子。
正月耍龙耍狮子,二月耕田种豆子。耍狮子是民间由来已久的文化娱乐活动,它不但能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强身健体。民间耍狮子也朴实无华,没有花架子和漂亮的衣饰,耍的是真功夫,图的是热闹和快乐。在当时的乡下,也只有正月才能一饱眼福。
狮子开耍时,先有两个年轻人各自拿着简陋的狮头,随着锣鼓声,活蹦乱跳地舞上一阵。接着上来一个老者,大冷的天,脱掉上衣,赤膊打一阵拳。老人腾、挪、闪、跃,进退灵活,身轻如燕,引来声声喝彩。老者表演完后,又上来一个青年,也赤着上身,耍了一套棒术。木棒在青年的手上被舞得呼呼生风,气势如虹,也博得阵阵掌声。
武术表演完,就开始跳桌子。先是一个八仙桌,那几个耍狮子的人一一轻松跳了过去。接着并排放二个,最后是三个,那些人用手在桌上一点,如蜻蜓点水般轻轻跃过,看得大家直吐舌头。
叠罗汉没什么惊心动魄,但却需要足够的力量。一个五短身材的汉子来到场子中间,站了个马步,肩膀上先上去一个人坐着,然后再上来四个大汉,站在他左右两边,都把一只脚踩在他的大腿上,手挽着他的手。但见他长吸一口气,大吼一声“起”,身子往上一站,那几个大汉同时把另一只脚抬起,这汉子负着这五个人在原地停了几十秒才放了下来。五个人,再怎么瘦总得有个五、六百斤吧!怪不得,那些人一落地,场上就响起了一片掌声,还夹着惊叹声。
耍凳子、桌子,不但需要力量,还得有技巧,有点杂技的成份在里面,耍起来很有看头,叫好声不断。
真正惊险的是起排楼。
起排搂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单排楼一般三人高,最下面是一个粗壮的大汉,第二个人先爬上他的肩头,接着站立起来,第三个人扶着一根木棍,站到第二个人肩上。最高处的人还做一些惊险动作,没有一点安全保护措施,摇摇晃晃,看得人都为他们捏一把泠汗。最上面一般都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一是孩子体轻,二是胆子大。我小时候看过最高的是四个人的排楼,害得我的心一直悬着,一晚上都不敢睡觉。双排楼是两组人对面而立,最上面的两人得抬着二根木棍,棍子上再上去一个人,做一些像双杠上一样的动作,不过在人搭的排楼上做动作比在双杠上要惊险得多。往往一些女孩子会吓得忽然尖叫一声。
压轴戏自然是狮子上高台。场中叠着两个八仙桌,八仙桌上又叠着两条板凳,看着就让人头昏。可两个舞着狮头的男子,一边舞一边还得往上攀爬。那可不是一般的攀爬,一会金鸡独立,一会倒立,一会又弯腰。到了顶上,更是花样百出,惊险连连,看得人身上冒汗,心在胸腔里跳舞。
有时村里一些年轻力壮的后生嚷着要和耍狮子的人角力,还有一些则缠着要学几手功夫,于是欢笑声、喝叫声此起彼伏。温馨、热闹的气氛,比姗姗来迟的春色浓。而这一切,在时间过去很久以后,还会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时候,从初一到十五,几乎天天都有热闹看。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此时放下锄头,放下扁担,也放下所有的烦心事;脸上洋溢着快乐,洋溢着轻松,洋溢孩子般的天真。他们尽情地玩乐,尽情地祝福,一团和气,就像一家人。过去一年中的喜怒哀乐都已消失在辞旧迎新的炮竹声中,而他们心里又在憧憬着今年的丰收,编织着新的愿望。那浓浓的节日气氛,浓浓的乡情,浓浓的亲情,醉了新年,醉了早春,也醉了人心。
舞龙、车马灯、耍狮子,留给我的不仅仅是美好的记忆,它更让我感悟了一些东西:人生有高低,生活有贫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友善、关爱和交往。
如今,过年变得冷清了,节日气氛淡了。电脑、电视、牌代替了龙灯、狮子、车马灯,人们团聚也总是来去匆匆。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沉积下来的不只是泥沙。若干年后,春节舞龙、车马灯、耍狮子这些能带给人快乐、能增添节日的气氛、能传递人间友善的传统文化,或许早已被历史的尘埃掩埋。要想重温,只能在哪本遗漏在角落里的书中了。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十六
我的老家是河口,不像大城市那样丰富斑澜,也不像小山村那样贫瘠。过年了,家家户户窗边挂上大红灯笼。点燃鞭炮的碎屑洒在大地上,走起来软绵绵的,像一条红色的长龙,伏在地上哺育着中化儿女。小摊上布置得井井有条,深吸一口气,就能闻出哪边卖窗花,哪边卖小吃。家家户户充满了腌肉的味道,隔了几十里也能闻见哪边包肉馅饺子,哪边包素馅饺子。
我醒了,但浓浓的年味却沉沉睡去……。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十七
过年了,可是年却逐渐没有了年的味道。
以前,过年有一种浓浓的年味,过年是一种期盼,在老家的父母早已站在村口翘首盼望着从远方归来的孩子,那时,没有短信,没有电话,只有笔下草草写下的几封信,传达着对家乡的思恋,回家路上,太多的可能性又往往超过预料,因此,家乡的父母也总是不知远在他乡的孩子何时归来,为此,等待便成了最好的方式。孩子回来了,年夜饭也就基本开始了,孩子回来了,年夜饭自然是含糊不了的,平常不肯吃的大鱼大肉,现在全拿了上来,各种美好的韵味也逐渐散发出来了,年年有“鱼”“鸡”祥如意……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思恋。
反观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逐渐失去了年的味道,年味逐渐消失在我们的感受中,年的味道淡了。父母不用再翘首期盼子女的归来了,一个电话,几条消息,便都能了解清楚了,书信这种联系亲情的方式也逐渐被我们淡忘了,盼望便在通讯发达的现代被扼杀了,现在的年夜饭逐渐变得敷衍了,变成了一种形式,虽然那大鱼大肉不减,甚至有增,但那种对过年的尊重与期盼却荡然无存,年的味道逐渐消失在了我们的记忆中,留下的只是一些仪式罢了。
生活在城市里,自从禁止放烟花之后,人们为数不多的庆祝新年的方式便又少了一个,以前过年时,人们会在新年到来那一刻一起大喊:新年快乐,可是现在却是冷清的,过年前一分钟,主持人倒数5秒后大叫:新年快乐,却没有一个人跟着一起喊,而是选择以围观的态度去看待过年这件事情,年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了。
到了现在,年却逐渐消失在了我们的记忆当中。初二史津诚。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十八
“快点,把妈妈单位发的春联贴上!”爸爸说。
回家问妈妈为什么对联与别人家的一样,妈妈随口说:“这是农行宿舍,住的都是农行员工,当然发的一样,贴的也都类似喽!”我一愣,又猛然想起,在课本上看到的一副对联的黑白照片,一户人家在亲手写春联,那欢声笑语好像已经灌满了我的内心,大人的心思我也明白,不就是两个字“麻烦”或者三个字“没时间”
回家望望挂起的灯笼。也惨进了许多洋元素,这儿一个蕾丝边,哪儿画上一个方给子,曾经一如我脑海的那种铺市而又传统的大红灯笼到哪儿去了呢?或装点一些祥云,一些生动的动物,可现在呢?这也不能怪大人,街上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子,那种传统的大红灯笼已经十分“稀有”
中国的春节属于中国,但是中国人怎样过的好这个节已是一个问题?!
我小叹口气,但是又立即拉起爸爸妈妈的手,开始与他们回复曾经的气氛,又端来饮料和饭菜,打破沉默,为新年干杯,共同回忆难忘的时光,展望和祝福新的一年!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十九
的确,在以前,人们心中的新年总是充满快乐:穿新衣、挣压岁钱、吃到平常无法吃到的可口佳肴……那时的人们,总希望过年;那时的新年,才过得更有意义。而现在呢?人们生活富裕了,政府对于贫困户也帮助了,在党的领导下,现在过年得到的东西,平时也能得到了。这虽然是件值得五湖四海人民举杯同庆的事,但谁又想过呢,这样一来,新年岂不是变得“平凡”。
我知道,每年过年因燃放烟花爆竹炸伤的.人很多,有些人都残废或失去了生命。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无情的“赶”走了这个年气,我们可以想一个即让年气(炮声)长存,又不会伤倒人的好法律、好政策。
今年,部分城市撤销了这个“严酷”的命令(“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命令)。但我们仍应该注意,不要再让它“上市”,取而代之的应是更好、更适当的规定。
科技的进步是不可缺少的!但我们也应该留住一些传统、留住历史、留住回忆,也应该留住这新年中不可缺少的年气——炮声!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二十
在以前,人们会在家吃年夜饭,寓意团团圆圆,会在家贴春联,贴倒福,寓意福到了。餐桌上常常放着鲜香四溢的鱼,寓意年年有余。晚上坐在一起看春晚,谈天说地,在楼下,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兴趣盎然的燃放烟花。大年初一,人们买好礼物,装好红包,走街串坊,相继去长辈家中拜年,给晚辈发下红包,希望红包能驱赶年兽。小镇里,热热闹闹,人山人海。大城市里,马路上塞满了汽车,塞满了回家过年的思乡人。
现在与以前可不是一回事了!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人手中塞个手机。现在过年人们会经常在饭店吃年夜饭,人们充当低头族。长辈们没人陪他们说话,在热热闹闹的年夜饭前,明明坐满了人,但是却胜似无人。人们现在需要的不是面对面聊天,却只满足于qq、微信上的谈天说地。看春晚的人逐渐递减,更多的人却是喜欢在手机上看电视剧看得痛哭流涕。去年除了满足于送礼送红包的形式以外,很难再做到其他的。晚上叫上三五个朋友出门吃夜宵,醉醺醺的在那以为就是快乐。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却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给丢失了。也许真的会想象有一天,弘扬中国文化的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许多的中国年轻人甚至更喜欢过西方的传统节日,推崇西方文化与思想,能够轻轻松松背出伏尔泰、培根、雨果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不知道老子和李耳是一个人。
年味就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丧失了,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要让年味只是一个形式,更多的:他们是中国的传统,是中国历史上下50的记载与见证,他们经历了无数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流传至今。因此,我们要付诸行动。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二十一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年味消失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年味其实是个非常抽象的词语,但却贴切地形容了中国人对春节的印象和情感。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急剧加速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地改变。传统的年俗、年货、年菜、年代表、年礼等方面的文化元素也在慢慢淡忘。如今,春节依然如期而至,但是很少人还保留着过去的年味,很少人抱着年味的心情去过春节了。
对于我这个95后来说,我非常羡慕60、70后的年味,他们的春节过得很隆重而热闹,年夜饭上的年菜是如此鲜美诱人,而且准备得很早,从腊月二十开始就得忙碌起来,门神、窗花、春联、对联、福字等各种装饰品也是一大亮点。到了除夕晚上,会点满餐桌,燃放着烟花爆竹,领压岁钱过大年。那个时候,除了过年,真的没有什么更让我期待的事情了。
然而现在,年味比较淡,有了更现代的追求,比如年夜饭上冰箱存货大爆发,还有外卖小龙虾、烧烤、披萨、果盘,什么菜都有,根本不需要提前准备,更不用等“年味”下。由此看来,年味的消失,很可能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大众的消费习惯改变有关。
如果不能保持年味,是虚假的文化保护,因为春节是一个文化的载体,是家庭、亲情、友情、爱情、感恩的载体,有了春节,这些才有了团圆、祝福、喜悦。春节是中国人传统文化的缩影,我们应该让年味重现,不仅仅是现代化城市环境下,注重个人利益、节日消费以及亲友聚餐。我们更应该从文化的层面上去挖掘,去关注、去传承,这才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真正的保护和应有的意义。
而年味并不是人们拼命地去模仿、去复制、去重现的,年味是文化传承到今天的记忆、情感和象征。年味不能像期货一样炒上去,它需要历久弥新。即使当下的年味缺失,仍有遗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印象。不管我们身处哪里,我们都可以去追寻年味,让年味不消失。
明年的春节,我们还有机会去主动寻找、去发掘,让年味跟上时代的步伐,与现代化相结合,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使用现代科技,例如在亲戚间通过微信红包传递压岁钱,通过视频电话互道新春的祝福。通过年俗大赛、年菜采食等活动方式,让年味在现代人生活中重新树立起名片,成为春节象征文化的积极的展示方式。
总之,年味是一个很有特别意义的词语,很好地概括了中国人对春节的情感和印象。年味消失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需要被更好的重现。即使生活方式变得现代,年味保持传承或创新的形式,这是对春节最好的致敬方式。
消失的年味高三篇二十二
又是一个年,在以前的农村,由于只种田,到了腊月,大家就空闲了,从小年就开始进入过年的状态,开始囤积年货,家家户户都贴起了春联,小孩们放了假天天互相玩耍,大人们到处串门,都没有做事了,这状态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可现在只从大年三十放假到初七,时间少了很多,而且由于现在的生活压力大,都不能完全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中,也没有以前那么快乐了。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也都比以前好了不少,每天也能吃的了鱼肉,在三十晚上的年夜饭和平时吃的'并没有许多差别,大家就感受不到过年时的特殊。
对了,过年还有一个主角,那就是爆竹。爆竹有许多种,有直冲云霄的礼花和冲天炮。有适合小孩戏耍的摔炮和擦炮,大家为了驱赶年兽,还会买那种好大一卷的鞭炮,在除夕午夜,每家每户都点燃鞭炮,非常热闹。可在今年,公安局一直禁令,告诉我们不能放鞭炮了,否则罚款三千元,有些地方还得拘留。可我们大家怎么会照做?大家也照样放,民警也要过年,我想他们也不想让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这戛然而止了吧,后来他们发现有人放鞭炮也只是提醒了一下,果然。虽然我们还是放了鞭炮但是这禁令至少摆在那里,说不定哪年就真的不能放鞭炮了。
还有小孩的压岁钱,以前,物资贫乏,大人们给小孩的压岁钱,小孩高兴得不得了,可现在的小孩有吃有穿,大人们还给他们压岁钱,小孩会觉得理所应当,不给还不高兴,而且大人们认为给得钱越多越好,这压岁钱就变了味。
总之,年味在各方面与以前都有不同,越来越淡了。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11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