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在编写教案时,应注意教学材料的准备和使用,确保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有效。这些教案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巧妙,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力。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一
[课题]2我要向你学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会有自己的不足。2、让学生懂得取长补短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3、引导学生主动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会辨别什么是真正的长处。[重点难点]重点:1、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的道理。2、让学生懂得取长补短的重要意义。难点:引导学生真正地学会取长补短。[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游戏: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苹果?尺子?扫把?……这个游戏告诉你什么呢?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有利之处,正如上堂课所讲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二、大家都有优缺点:1、故事:《骆驼和羊》,你看懂了什么?2、再看看其他动物的优点和不足。3、其实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应该怎么办?取长补短写一写你的缺点,想想你可以向谁学习?活动:向学习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困难。榜样同学说说自己的好方法。4、听故事:《项雷的心里话》三、学生活动:学校要组织黑板报比赛,怎样分工,怎样发挥大家的长处。分四人小组开展活动。分组交流,评议。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安排?有什么好处?――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班级争光。四、我会辨析:看课文14页。这样的取长补短对不对?1、我帮你做值日,你替我做作业。2、我数学不好,你语文不行,让我们共同进步。3、妈妈,我要像她一样自己上学。同桌讨论,交流。五、总结:让我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学习他人的长处,让自己进步更快!第二课时一、寻找身边的榜样:1、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学习上劳动上技能上……2、他们都获得了怎样的成绩?二、面对榜样的成功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点。当我们看到别人取得的成绩时,你有什么感受?例举:同时和同学参加唱歌(运动会),结果同学得奖了,而我没有?心情会是怎样?又会怎么做?2、几种不同感受:有点难过――为什么他比我好!没有什么感受――很高兴――向他祝贺,学习!真实的感受很正常,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别人获得的成绩!三、追寻成功者的脚步1、身边榜样谈谈自己的成长历程。2、师生补充,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都曾经付出了许多许多。出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成功的果实。听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3、我们到底要向成功者学习什么?学习哪些方面?不怕困难的勇夺第一的决心坚持不懈不怕失败的毅力……四、让我们来辨析:1、这种想法对不对?为什么他总比我好,我真没用?哼!以后我再也不理他了!你有什么想法?――这就是嫉妒!2、嫉妒有什么危害吗?失去信心,失去朋友,失去学习的机会!3、出示课题:嫉妒真的要不得4、你们有没有听说因为嫉妒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例子?师生交流。《草船借箭》五、总结:当别人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们不应嫉妒,而应想想他们付出的努力,并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使自己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二
一、填一填。
1、俗话说:远亲不如()。我们与邻居相处时应该()。
2、我们在家里活动时,应该想一想是否会()邻居。
3、()的娱乐活动会让邻里生活充满欢乐。
4、我知道我们学校的校长是(),他担任校长的工作已经有()年了。
5、我们是教室的()所以教室应该由()来打扮。
6、在学校,我们不仅要尊敬(),还应该尊敬其他的()。
7、不管做什么劳动,劳动前都应该想一想(),准备好劳动工具后再开始。
9、许多平凡的劳动者用他们辛勤的劳动让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所以对待劳动者我们应该表示()。
10、地图可以给我们指明(),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很多当地的其他情况。
11、我们家乡最著名的景点是()。最好吃的家乡菜是()。
12、我们共同的家是()。
二、选一选。
1、邻居如果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
a、尽力帮助b、装不知道c、不费劲就帮d、对我家有好处再帮。
2、与邻居之间有了麻烦,最好的解决方式是()。
a、不予理睬b、交流沟通c、以武力解决。
3、邻里之间健康的娱乐活动有()。
a、打麻将b、跳舞c打拳d、喝酒e、家庭文艺比赛f、练习书法。
4、在我们的校园里有()。
a、操场b、主席台c、雕塑d、花坛。
5、我希望教室里布置有()。
a、艺术角b、图书馆c、红星台d、宣传园地。
6、教师节是每年的()。
a、五月一日b、七月一日c、九月十日d、十月一日。
7、劳动中如果遇到了困难,我们就()。
a、不干了b、、让大人去干c、积极劳动,想办法解决d、以后再说。
8、对待每一种职业的劳动者,我们应该()。
a、尊重他们b、多为他们着想c、不用理他们d、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9、对于公用设施,我们应该()。
a、爱惜它们b、用坏了没关系c、小心使用d、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10、在地图上,()表示南方。
a、上b、下c、左d、右。
三、辩一辩。
1、楼上的邻居浇花时,弄脏了小清家晾的衣服。小清就把邻居晒在楼下的被子也弄脏了。()。
2、强强家住的单元楼楼道很窄,可有许多邻居都把自己家的东西放在楼道里,强强看了很。
生气,于是他把自己家的垃圾箱也放在了门口。()。
3、过年了,玲玲主动把孤身一人的邻居王奶奶请到自己家吃团圆饭。()。
4、古代的学校对学习内容和年龄、人数等都没有规定。()。
家把自己笑得最开心的照片都拿来贴上。()。
6、芳芳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有什么心里话都给老师说。()。
7、军军学洗碗时,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盘子。他想我以后再也不洗碗了。()。
8、李菲的邻居是清洁工,李菲总觉得她身上有一股味道,所以一见这位邻居就走开。()。
9、小勇使用公用电话时,打了好长时间都打不通。他生气得狠很地把电话一摔,走了。()。
10、画平面图时,军军把东边的建筑物画在了图的左边。()。
11、外地的客人向李聪打听他家乡有什么特产或小吃,可李聪说我的家乡没什么好东西。()。
12、杨楠说,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三
四、写一写。
1、作为一个中国小朋友,你想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小朋友怎样介绍你的祖国?试着写一写吧!
2、知道有那么多的劳动者每天都在为我们辛勤地工作着,你心里怎么想?你想对他们说些。
什么呢?把你想对他们说的心里话写出来吧。
五、想一想。
1、你认为怎样才能和邻居小朋友友好相处呢?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身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四
第一单元。
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庭。
单元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区公用设施及环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乐,爱护社区公用设施,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尊重并感激为社区服务的人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娱乐及公益活动。
2.行为与习惯:养成爱护社区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自觉保护社区公用设施、尊重社区里的劳动者的文明习惯,关心社区建设,积极为社区公益事业出谋献策,做社区建设的小主人。
3.知识与技能:知道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了解社区的特点及发展变化,喜爱并保护社区环境,能正确使用社区的各种公用设施,为社区建设尽自己一份力。了解国内外不同地区人们的社区生活环境,感受不同地区的社区文化。
课时建议:7课时。
1.我生活的社区。
主题目标:
1.知道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认识自己生活的社区,了解社区的公用设施及其作用,并会正确使用这些公用设施。
2.了解社区的经济、文化、自然特点,调查社区的发展变化,激发对社区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区公益、娱乐活动,陶冶身心,增进邻里之间的友情,提高生活质量。
4.了解城乡社区的不同特点,感受其不同的社区文化。
一、我家在这里。
活动过程:
j.仔细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了解社区中的公用设施,它们的功能、式样、布局及管理状况,它们绐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与快乐。
2.可用拍照、绘画、记录的形式收集资料。
3.上网了解农村或城市社区人们的生活状况。
教师准备:
全面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的基本情况。收集有关城市、农村社区建设及发展的图文资料。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情境导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家住在哪里吗?教师可出示自己居住的小区图片,介绍自己生活的小区,及社区里的公用设施.揭示课题。
2.小组交流:你们的家住在哪里呢,想让老师知道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生活的社区。
老师注意指导学生介绍自己小区时,一定要介绍自己家所居住的小区的名称、位置及门牌号码,同时要介绍小区内最有代表性的公用设施,以及它们给自己的帮助,在情境中了解设施的作用。
3.全班交流:可用图片、绘画、文字展示各组交流成果。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生活的社区特点,激发学生对社区的喜爱之情。
4.交流其他社区,与自己生活的社区有什么不同。
5.通过学生收集的资料,认识农村社区。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不同的。
5.外出进行社区调查。
6.教帅小结:
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社区中的公用设施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社区中的各种活动.给我们增添了无数快乐。从社区的变化中,我们更看到社区在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一天一天地提高,社区是我们值得珍惜的家园。
活动要求:
以学校所在的社区为调查对象,具体指导学生参与社区调查的实践活动,学会调查的方法。
活动拓展:
用学到的方法调查自己所在的社区的发展变化,并写成调查报告,·进行一次展示。
1.通过活动,学生是否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是否知道各种生活设施的作用,是否会利用这些生活设施解决生活学问题。
2.学生是否掌握参观、调查社区的方法。
3.学生是否喜欢并能积极参加社区活动。
4.学生是否对其他社区有所了解,并能找到社区的特点,喜爱自己生活。
2.身边的“朋友“主题目标:
1.知道社区是我们的共同家园,养成文明生活习惯.增强保护社区环境的责任和能力,为社区建设献一份力。
2.知道社区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提供了保障,是我们的“朋友”。
3.养成爱护公用设施,保持公共卫生的好习惯,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用设施。
一、它们帮助了我们。
活动过程:
1.小组活动:在我们生活的社区中,有哪些身边的“朋友”?根据它们的形状及作用,编成谜语,让同学们猜一猜。
小组间开展找“朋友”竞猜活动,比一比,看哪一组编的谜语最多,找到的“朋友”最多。
2.全班交流:讲述“我”和“朋友”之间的故事。身边的这些“朋友”与人们朝夕相处,“朋友”给大家提供了不少的帮助,一定有许多故事,把印象最深的故事,例如:在路灯下小伙伴们一块儿捉迷藏,在健身场玩游戏等等。以此种方式,感受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体会公用设施对“我”的帮助。
3.“朋友”的功劳簿:引导学生将自己所熟悉的公用设施及其作用,列成一个表,编成“朋友”的功劳簿。为表达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可以将其形状设计得形象、生动、漂亮一些,可写也可画。
4.将同学们的作品汇集起来,办一个功绩展,在教室里展出。
5.教师小结:社区的公用设施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难以想象离开了它们,我们的生活将是怎样,它们可真是我们离不开的朋友,因此,我们更应该爱惜它们,给它们以回报,也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
二、公用电话的述说。
活动过程:
1.听故事,谈感受:用表演或图片的形式,生动地展示“公用电话的诉说”的故事内容,以感染学生,使之产生内心的共鸣。
2.全班讨论:如果我是这部电话,我受到这样的虐待,我会怎样?
二、国外的社区。
活动准备:
上网或查阅图片、文字资料,广泛观赏国外社区风情,感受不同国家的社区文化风情。
活动过程:
1.谈话导人:我们知道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人们生活的社区风格、社区文化也迥然不同。走进不同国家的社区,想必一定异彩纷呈。
2.小组活动:组织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并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办成小报。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交流对不同国家社区的感受。
3.展示成果:全组同学一起将本组的成果贴在教室里,向全班同学展示,并介绍本组活动的感受及体会。
4.欣赏美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美文,可以个别朗读,也可以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诵读,开展小组及个人朗读比赛,通过诵读感受社区的美及社区人们心灵的美。
5.教师小结: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人们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生活的社区也各具特色。不同的社区背后都蕴含着悠远的历史文化,具有无限的魅力,召唤着我们去探寻,同学们在课后可作进一步研究。
活动要求:
学生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大量收集不同国家的社区生活资料及公用设施的特点,感受不同国家的社区文化,锻炼自己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在课堂上,学会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
活动拓展:
举行一次“美文”欣赏会。指导学生收集反映思念故乡或社区生活的美文,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比赛,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感受人们美好的心灵和生活。
第二单元。
爱心温暖你我他。
单元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2)有同情心和爱心,对弱势人群特别关爱,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2.行为与习惯: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与邻里小伙伴发生的小矛盾。
3.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与邻里怎样和睦相处。
(2)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的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人群的关怀。
(3)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生活上面临的困难,能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并能尽自己所能为老年人做一些事情。
(4)知道一些尊老敬老的政策。
(5)能够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课时建议:7课时。
4.远亲不如近邻。
主题目标:
1.了解各种邻里关系。
2.知道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3.学会处理与邻家伙伴之间的关系,知道共同商量、互相谦让,伙伴之间的小矛盾就很容易解决。
一、谁帮我家收了被子。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教科书中《谁帮我家收了被子》的内容录制成录音故事。
学生准备:收集讲述自己家与邻居间和睦相处的故事。
活动过程:
1.听故事:播放《谁帮我家收了被子》录音,导人。(若没有录音机.教师可口述故事内容。)。
2.互动交流: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
3.教师小结:正如俗话所说:远亲不如近邻,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邻居的帮助。教科书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邻里之间亲如一家人的故事。
4.阅读教科书23页的故事。
小组讨论:
(1)故事中邻里之间是如何:甄相帮助的?(2)故事中的“我”听了李阿姨的一番话后,为什么会流泪?当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5.班级交流。
6.教师小结:好的邻里关系会给我们带来温情,带来方便,使大家心里都暖融融。
7.过渡语:还记得邻居与自己家之间互相关心、帮助的事吗?找自己的好伙伴说一说或演一演。
8.学生表演。
表演中请学生互评:你觉得他或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他或他们的表演怎样?
10.现场采访。
11.教师小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这种相处是相互的.当你帮助别人越多时,得到的帮助就越多。
活动要求:
1.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所在地的特点来选择更适合的案例来代替教科书上所呈现的故事。
2.教师不要强加给学生远亲禾如近邻的观念,要让学生通过听别人的故事.说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故事来建立真实的情感体验。
3.学生在谈邻居与自己家之间互相关心、帮助的事时,切忌说空话、大话、假话。没有可以不说,但不能编故事。
4.教师也可以参与学生的交谈活动,从成人的角度说说和邻里之间相互关照的好处。这一阶段学生产生了真实的情感体验也就有了和邻里友好相处的愿望,那么,下一阶段的教学才显得真挚。
活动拓展:
回家后为曾经与你家发生过矛盾的邻居做一件好事。
三、多为别人想一想。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将教科书28页中的三幅图制成放大的挂图或幻灯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在邻里生活中,有很多事如果不注意,是会给邻居添麻烦的。
2.小表演:
(3)观看的同学说一说:看了同学们的表演后有什么感受?
4.评一评: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5.班级交流:和邻里相处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我们注意?
6.教师小结:邻里之间有时候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如果大家都能多为别人着想.就会减少纠纷,心情更愉快。
7.小组讨论:
(1)教师出示自制的放大挂图,请学生说说图意。
8.全班交流。
9.教师小结:每个人多为别人着想,世界会更美丽。
活动要求:1.替别人着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换位思考的方法对于学生更是不容易,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
2.活动中,教师应从本地特点出发,按照地域特点,将邻里间容易出现的一些矛盾提供给学生,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再让他们身临其境去体验别人的感受与心情。只有这样,活动中的讨论、交流才是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才能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
5.心里想着他们。
主题目标:
1.能够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2.对残疾人和老年人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3.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生活上面临的困难,能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并能尽自己所能为老年人做一些事情。
4.知道一些尊老敬老的政策及设施。
一、走进残疾人。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收集有关介绍残疾人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故事。
2.学生以小队为单位到社会中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有:
(1)公共场所哪些设施是为残疾人而设计的?它们有何用途?
(2)社会为残疾人组织了哪些文体活动?
(3)社会中哪些地方贴有专为残疾人设计的标志,它们表达了什么意思?
活动过程:
1.谈话导人:在我们身边有一些残疾人,他们的生活有哪些困难呢?让我们来体验一下。
活动拓展:
学生分组行动,开展“我为残疾人献爱心”活动。
二、别让盲道生“盲点”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
到社区中进行调查,了解一下社区中残疾人专用设施的使用情况。
教师准备:
1.把残疾人专用设施被占用的景象拍成录像。
2.澡前了解一下孩子们的建议书可写给哪些部门。
活动过程:
1.导入:放录像,呈现出残疾人专用设施被占用的景象。若没有录像时教师讲述。
2.互动交流:从刚才的录像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看后有什么想说的吗?3.过渡语:课前同学们到社区中进行调查,了解了社区中残疾人专用设施的使情况。能将你的调查结果给大家汇报一下吗?4.班级交流:学生将自己调查到的情况在全班进行汇报,然后交流自己的调查感受。
5.过渡语:面对这些问题,大家都来开动自己的小脑筋,为这些残疾人专用设施真正做到为残疾人服务出出主意吧。
6.分组讨论:寻求好的解决办法。
7.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将自己不能实现的“好主意”写下来,小组起草一份建议书,将它交给有关部门。
8.小组商议:学生在组内商量建议书的内容、有关格式、准备写给谁。
9.撰写建议书。10.班级交流。
l1.教师小结:相信你们的这些好建议,一定能让社会上的残疾人专用设施得以很好的使用,真正做到“为残疾人服务”。
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通过观察、采访,了解人老了以后,会遇到哪些困难。
教师准备:将教科书34页三幅图放大制成挂图。
活动过程:
1.模拟表演、导人新课:人老了以后„„。
请学生将观察、了解到的人老了以后,会遇到哪些困难模拟表演出来。
2.现场采访:
采访扮演老年人的学生,请他们说说:自己现在心里想些什么?有什么烦恼?
3.小组讨论:
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老年人在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4.互动交流:小组代表在班里进行交流发言。
5.教师小结:人老了以后在生活上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对于这些老年人,我们应该多多关心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
6.过渡语:教科书里有几个小强和老年人在一起的镜头,咱们一起来看看。
7.互动交流:
(1)教师出示将教科书34页三幅图放大制成的挂图。
(2)请学生谈谈:三幅图表达了什么意思?你觉得小强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如果你。
二、爱在我们眼中。
活动过程:
2.阅读教科书: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36页的内容。
3.互动交流:请学生说说:在你的眼里爱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是爱?(教师相机给予评价。)。
4.填写教科书:学生完成36页的小诗,然后在全班交流。
5.小组讨论:爱有没有颜色,爱有没有味道?
6.班级交流: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
7.教师小结:爱有没有颜色,有没有味道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要充满爱。只有这样你才能感受到什么是爱,它是什么样的。
活动要求:
学生在说‘‘爱像什么”、“爱是什么”这两个内容时,教师的要求不必太高,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什么是爱。学生在交流自己填写的内容时,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如:开火车、小组接力赛等,以激发学生踊跃参与交流活动的兴趣。
三、爱心链接。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
l.收集发生在同学之间的爱心小故事。
2.收集自己喜欢的公益广告词及影视公益广告。
教师准备:
用色卡纸做5“个心形图。”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教师手拿课前做好的几个心形图案,问学生:谁能不借用任何东西将这几个心链接起来。
2.动手试一试。
3.互动交流:
4.阅读教科书:
引导学生阅读37页教科书,请学生说说:是什么“心”不借用任何东西就能链接起来?(爱心)。
5.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爸爸的爱是红红的?妈妈的爱是暖暖的?我们一1爱是悄悄的?
6.班级交流。
7.教师小结。
活动拓展:
学生自己办一期爱心小报,班级举办“爱心小报”作品展,评选最佳小报设计者。
2.以“假如没有„„”为题,让学生自由想象并绘画。
3.把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张贴出来,让学生自由观摩。
4.畅谈感受。学生畅谈观摩后的感受。
5.做爱心小卡片。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做张爱心小卡片,把想说的话写在上面。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5人,注意要让学生自由选择小组成员。
(2)小组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3)制作爱心小卡片,写好想说的话,启发学生多写几张,装饰得漂亮些。
(4)随机交流几张卡片,读给同学们听。
(5)把爱心小卡片送给为大家服务的人。
活动要求:
1.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假如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这个问题时,一开始教师不要给结论性的语言,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允许有不同观点出现。当不同观点出现时,教师不要急于去纠正,而应让学生自己去辨析,可从多个职业的多角度去探讨。当学生的看法达成一致时,再进行归纳小结。接着教师可以“假如没有„„”为题让学生画一幅想象画,对学生不要有任何限制,让他们的思维自由驰骋,画完后把作品进行集中展示。
2.送完爱心卡片后,教师要让学生反馈,并组织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理解尊重他人所得到的快乐。
(以上内容建议为一课时)活动:体验或者了解为大家服务的人的工作活动准备:
在体验活动前,老师或者家长和学生一起与要采访的劳动者接洽一下。活动过程:
1.读体验日记。读教科书43页上的体验日记,说说我与叔叔一起送了报纸后有哪些收获。
2..三今班交流。自己还希望体验或者了解哪些为大家服务的人们的工作?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去体验或了解?3.分组讨论.制定体验计划。4.教师指导学生修订计划。
5.亲自去体验或者了解一下,这些为大家服务的人们怎么工作的。6..全班交流。
活动要求:
1.学生不要在老师或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独自去体验。
2.学生交流自己参与体验后的感受这一环节很重要,让学生感同身受,只有亲自体验,感受才会发自真心。通过学生的充分交流,多方信息汇聚在一起,他们自然会体会到:各行各业都是很辛苦的。
3.学生一定要亲自去体验或了解那些为大家服务的人的工作,这样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才是真正融于生活的真实的课堂。
(建议此内容为一课时)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明白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是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
2.能否体验和感受劳动者的辛苦,并真心感谢他们为我们付出的劳动。3.交流中是否能倾听别人的发言。4.交流中能否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指导学生把自己在收集服务明星材料、寻找并感谢身边状元过程中的感受记录庳文,在班级中举办一个成果分享会。
(以上内容建议为一课时)活动:小记者在行动活动准备:
1.教师在广泛了解家长情况的基础上,确定l一2名采访对象,并与采访对象事先约定,请学生分组设计好要采访的问题。
2.学生准备采访本。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教师介绍嘉宾,确定活动的主题。2.召开发布会。嘉宾就自己的工作做简要的介绍。
3..举行座谈会。学生采访嘉宾,嘉宾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注意把嘉宾的回答记录下来。
4.全班交流感受。学生把座谈会后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在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每个普通劳动者都能取得成功,这与他们的努力十分不开的。
9.让我说声谢谢你。
主题目标:
1.懂得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明白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提供服务,是我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我们要尊重他们,感谢他们我我们提供的服务。
一、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活动过程:
l.阅读教科书,了解国家主席与掏粪工人的故事。结合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讲一讲这个故事。
2.讲一讲教科书呈现的两种关心环卫工人的事例。
3.交流展示收集的资料,说说全社会关心环卫工人还有其他哪些措施。
4.师生交流感受。
5.教师小结。掏粪工人、清洁工人的劳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不仅要尊重他们,而且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心他们。
活动要求:
1.学生课前资料收集准备要做充分。
2.这部分内容只是开课导人,时间不要太长,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即可。
二、珍惜与尊重。
活动准备:
学生调查社会上人们对环卫工人的看法。
活动过程:
1.交流。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为大家服务的人,人们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2.说一说。尊重是什么?如一声谢谢是尊重,送上一杯水是尊重,一声问候是尊重.保持清洁也是尊重,等等。
3.现场采访。采访学校或学校周围的清洁工,请他们说一说在工作时令他们最感动和最气愤的事。
4.全班交流。什么是对环卫工人真正的尊重?
5.讨论。针对教科书上母子对话,引发学生进行讨论。“社会上有哪些不尊重环卫工人的现象?”教师适时补充反映环卫工人重要性的资料。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正当的消费权益。
课时建议:7课时。
10.到哪儿去买。
主题目标:
1.了解商品的分类知识及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需要的商品。
2.了解一些新的购物方式。
一、各种各样的商品。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参与爸爸、妈妈的购物活动,看一看、记一记他们买了些什么。
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随爸爸、妈妈去购物时你们买了些什么?
2.写一写、画一画:学生说完后将商品写或者画在黑板上。
3.教师引导:我们日常生活用品通过购买获得,家里经常买的东西还有哪些呢?
4.讨论与交流:四人小组中交流一下后,教师请学生补充。
5.教师引导:我们试着把这些常买的商品进行分类吧。
6.交流:学生小组交流分类的结果后进行全班交流。
7.教师归纳总结: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商品,满足了人们的需要。这些商品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如食品、服装、文具、图书等。
活动要求:
1.本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教科书的知识点:不同商品的分类方法。活动中,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去思考、判断。
2.教师可结合当地学生消费生活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不要过于拘泥子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所呈现的商品和分类方式。
二、各种商品到哪儿买。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调查家庭和学校附近有哪些购物场所,它们卖的商品有哪些。
2.小队组织或者跟自己的父母去一次超市.要他们注意观察超市的商品是如何摆放的,人们是如何选购、付款的。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我们的家庭和学校附近有哪些购物场所,它们卖的商品有哪些?
2.交流:分小组就课前调查获得的内容进行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讨论:商场、超市这些购物场所各有什么特点?
(1)课堂上老师首先列举一两个特点,如“超市里售货员比较少”,以此来启发学生。
(2)学生自由发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超市的特点.谈一谈自己在其中购物时的感受。
(3)教师归纳肯定。将同学们所说的特点,作简单的归纳。
本活动也可以采取记者采访的形式进行。课堂上老师先选一个同学,让他扮演小记者,对同学进行现场采访。
4.教师归纳小结要点: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出售。超市是我们购物的好地方,那里商品非常丰富,按类摆放在货架上,人们可以自由选购,十分方便。
3.汇报调查结果:老师可请每组派代表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在全班宣读,并自己得出结论。
4.讨论:请同学们议一议,为什么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价格会不一样?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
5.教师归纳小结:相同的商品有时价格并不一样。一般来说,小商店的商品比戈?商场的便宜。买商品时,一定注意价格,同样的商品买便宜的更合算。
6.分组讨论研究:在商店购物的时候,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俗语,你能说说它含义吗?并试着写几条这样的俗语。
7.全班交流:说说俗语的意思或者补充几条俗语。
8.教师引导: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不仅要看价格,满意商品的质衬。商品质量是否合格有个基本的标准就是看商标。
9.思考:阅读教科书第58页后想一想,你学到了什么?
lo.教师归纳要点后提问:把你选购商品的窍门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11.分组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12.教师总结:选购商品要货比三家,比价格,比质量,这样才能买到称心的商品。食品质量很重要,劣质或变质食品会影响人的健康。买食品时一定要仔细看包装袋上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
活动要求:
1.请同学们议一议,为什么相同的商品价格会不一样?这个活动前和讨论中教师的指导很重要。对调查的商店、商品,如果事先没有做很好的预选,可能会导致活动失败。由于学生们缺乏生活经验,所以调查前,老师要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调查对象。
2.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调查时老师应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尽量在学校和住家附近展开调查。
3.由于学生年龄和调查方法等问题,学生的调查结果可能会有一些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情况。对此,老师应有充分的估计,不要责备学生,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同学们一起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允许他们再去调查。
4.课堂上学生发布自己的调查结果实际是提出问题的过程,所以老师要顺其自然。
地进入第二个教学内容,而不要对学生的不同结果作对错判断。
活动拓展:
班级中开展商标展览活动,研究商标所负载的知识和文化。
二、购物进行中。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回家问一问父母或其他长辈,他们的购物窍门是什么,并记下来。
活动过程:
1.谈话导人: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是每个人的愿望,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2.阅读教科书思考:他们都是聪明的消费者吗?你有什么看法?
3.全班交流。
4.分组交流: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你还有什么好建议?5.全班交流讨论。
6.教师归纳总结:做个聪明的消费者需要我们消费时多些理性,少些盲目。德高尚的人的角度。
活动拓展:
2.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生也许不是很了解,教师课前可布置学生先收集一些资料,在活动中可由学生比较熟悉的“3·15”引入,并告诉学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条款及相应的知识。
3.故事续编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把握的是法律尺度和道德尺度,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答案,同时也要倡导学生去寻求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活动拓展:
交流活动:我的维权体验。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在活动中表现出对活动的喜爱和对生活的关心,态度是否认真、严谨、、2.学生在进行调查、收集资料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是否知道几种查找资料的常用方法。
3.学生是否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感受,在讨论和交流中是否专注倾听,得出的结论是否基本合理。
4.学生自己是否能独立购买需要的物品,知道比较价格、质量,有比较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消费、量人为出、科学消费。
.
5.学生是否掌握几种鉴别一些食品、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质量的简单方法。
6.学生是否能说出几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规定。
1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主题目标:
1.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有哪些必要的开支,培养学生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意识。
2..帮助学生了解父母对家庭和子女的付出,体谅父母。
一、我来算算。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帮妈妈算一算每月家庭支出情况,调查一下家庭的收入来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人:买东西要用钱,家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家里每月支出情况怎样?
2.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3.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发布自己家里的收入来源和主要的用途。教师帮助整理主要的支出类别,如饮食、娱乐等。
4.实践活动:同学们分别算一算家庭的月收人、月开支,请同学们做一道减法题,看看每月家里还剩多少钱。
5.按小组交流计算结果,再谈谈有什么感受。
6.教师提问:想一想哪些东西可不买,哪些非买不可。
7.老师总结:父母的爱撑起了一个家,他们的劳动收入是家庭所有消费的来源,一个家要量人为出,才能正常运转。世界上的好东西是无穷的,人们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但父母的收入是有限的,消费必须有节制。一般来说,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的必需品,非买不可,零食、玩具等可买可不买。
活动要求:
1.课前的调查、统计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因此教师一定要提前布置,并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统计,把这个环节落实好。
2.存计算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哪些开支可以削减、哪些开支。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五
1、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体味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2、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让学生懂得学习有苦也有乐,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成功了不要骄傲,失败了不要放弃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关键点: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1、教学课件。
2、制作成就窗和荣誉窗。(每个同学找出这两年做过的手工或画的图画;这两年获得的奖状或奖品,布置成长回顾。)。
1、请同学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板书课题:我学会了。
a)电脑出示课文xx—xx插图,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重点请同学说说做凉拌菜的过程。表演一下买文具。)。
b)为了能更好地表现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我们进行“成语接龙”比赛,看谁接得最快?
c)太精彩太紧张了,我们唱一首歌来轻松一下。
d)教师小结:我们学到的东西真不少。知识增多了,本领增长了,比过去更懂事了。
2、电脑逐一出示课文p28—29的插图,学生介绍:
a)在学习这些技能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挫折?
b)你是怎样坚持学会的?
c)你认为是什么使你成功的?把你学习成功的经验介绍给我们,让我们学习学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d)成功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e)成功的快乐只有谁才能得到?
f)教师小结:学习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苦也有乐。只有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1、我们来看王楠、马琳、李菊、白杨等等乒乓球名将登台领奖的图片。
2、我们当中也有许多同学是练乒乓球的,讨论一下:谁能说说这些名将为什么能夺冠?(勤奋、不怕艰苦、不怕失败等)。
3、大家谈谈:他们是怎样使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全世界的面前的?(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等)。
1、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
2、交流交流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乐趣。
3、教师深化教育:学习有苦也有乐。成功只属于不怕困难,热爱学习的人。
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把你第一次做成功的一件事的过程写下来,让同学们学习。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六
1、认知目标:了解父母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2、行为目标: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快乐。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多角度理解体谅父母对自己的严厉。
用自己的行动为父母分忧。
:一课时。
1、介绍问题背景: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探讨一件事,这件事想必曾经遇见过,这件事是这样的:一个四年级的大哥哥,在吃完晚饭后,爸爸妈妈因为还要到店里去干活,让他洗一下碗,他说:“没空,我还要做家庭作业。要么给二元钱。”
2、讨论:
3、你觉得这位大哥哥该不该讨这两元钱?为什么?
4、指名回答。
5、教师小结:(1)家里的事,仅仅是爸爸妈妈的吗?(2)确实,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
(一)父母赚钱不容易。
(1)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2)他们这样辛劳又为的谁?
2、小结: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呀,一元一角都来得不容易呀。
(课件出示图片:钱是这样赚来得)。
(二)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
父母亲为了我们,他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的爱。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她妈妈对自己的爱。
1、(课件出示)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
3、同桌互说,指名说。(生病时,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从身边小事引导父母亲对孩子的爱。)。
4、教师随机评价。
5、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一)我们可以怎样做。
2、关心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使他们高兴?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
4、归纳并板书:
(1)不让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不让父母劳累,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
(3)不让父母生气,听从父母的教导。
这就是我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爱心,画爱心(半个,会说并不表示会做)。
(二)我们是怎样做的。
1、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事。
2、学生回答,随机补画爱心。
3、节假日我们应该想到爸爸妈妈,但更多的是平平常常的日子。平时你又曾经做了哪些事,使爸爸妈妈很开心。回答一个补画一段,直到爱心画完。
同学们,关心父母,就要时时处处体谅,了解父母的需要和要求,不惹父母生气,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尽量分担父母的辛劳,给父母带来快乐。老师愿每一个同学都能为父母献上一份真挚的爱。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七
教育目标:通过家庭中特殊日子的整理和家庭中难忘事情的回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我爱我家”的情感。
重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
难点:产生“我爱我家”的情感。
一、学生先自己完成xx页家庭大事记表。
二、学生交流各自家中的大事。
三、交流自己家中的特殊日子。
四、美文欣赏。
学生先听。
再交流为什么“糖”是苦的?
五、设计家庭吉祥物。
交流家庭吉祥物,说说各自代表的意义。
课后小结:通过对家中大事情的回忆,通过家庭吉祥物的设计,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家庭的重要性。
教育目标: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东西要在需要的时候才能买,不可有攀比和浪费现象。通过调查,体会到父母的钱也来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重点:使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不浪费,物要有需再买。
难点:体会到父母的钱也来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一、学生交流自己最想要什么,并说说原因。
二、故事表演和讨论《星星逛商场》。
1、学生表演。
2、讨论:要不要买。
3、怎样说服星星不买。
三、实践活动:
1、午餐方案搭配。
2、交流。
四、小调查:
部分在课堂上完成。另外在回家后请爸爸妈妈一起完成。
五、小结交流:
我想要与我能要的关系。
课后小结:学生能够体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也能意识到父母赚钱不容易。但是就是不能准确地把握哪些想要的东西能要。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八
三(3)班。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写出家人对孩子的期待。教学过程:
1.阅读交流:阅读教科书。
2.阅读教科书谈体会:学生阅读。
5.小结:社会上有坏人存在,大家有警惕性,说明大家都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同时客人来了,热情招待,这是有礼貌的表现。6.教师导行:出示相关报道,学生交流感受。明白社会是复杂的,有好人也有坏人。
7.教师总结:社会上确实有坏人,利用孩子年龄小,绑架、拐卖儿童,应该提高警惕,学会自护。独自在家,不应该给陌生人开门,要有礼貌的拒绝。
活动内容:远离危险。
活动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未成年人居家安全事故的报道。活动过程:
3.全班交流,归纳整理:安全用电、注意防火、小心烫伤、防止跌落„„。
5.阅读教科书,讨论交流:学生阅读教科书。
*手划破了怎么办?
3.全班交流:先说说自己的处理意见,再用教师提供的碘酒、纱布、创口贴等示范表演如何自救自护。你还遇到过哪些小事故,你是怎样处理的呢?教师肯定一些科学正确的做法,指出不当做法的后果。表扬他们遇事冷静。
4.教师提问:有些时候情况严重了,就不能仅仅是自救了,还要学会寻求帮助。看看这些熟悉的电话号码,你知道什么情况下拨打哪种电话吗?1201101195.模拟表演:拨通这些特殊号码后怎么说?注意要说清事情发生的地点、简单状况,不要罗嗦。教师提醒学生遇到紧急情况要沉着冷静。6.自救自护的本领十分重要,但在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危险时要及时拨打求救电话或者联系父母,寻求帮助。
2.阅读教科书,学生阅读。
7.活动: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还记得吗?拿出一、二年级老师的评语或课前家人、老师给我写的话看一看。也可以在小组中互相写写同学的特点,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8.交流:读读自己收到的卡片,在小组中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请同学在全班交流。
9.教师总结:每个独特的我都是可爱的,即使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正是一个个可爱的我,组成了这个可爱的世界。
5.夸夸我的同学。
活动内容:竖起大拇指。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一些小星星,课上夸了谁就给谁胸前贴上一颗星星。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优点,今天我们就来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2.3.阅读交流:阅读教科书。
什么深受大家喜爱?
4.全班交流:怎样让自己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做到心中有他人,尊重别人,才会受到大家欢迎和尊重。5.游戏:埋葬缺点。
游戏步骤和规则:
认真思考,主动向同学征求意见,选择一个自己最想改的缺点,写在纸上,不要告诉任何人。悄悄找个地方,把它埋葬掉。6.教师总结:我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我们想改掉缺点使自己更受大家欢迎。只要我们心中有他人、尊重别人、不吝付出,我们一定能收获更多友情。
6、同学之间主题目标:
1.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宽以待人,和同学友好相处。2.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体谅他人,尊重他人。活动内容:她不是故意的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阅读25页故事,导入新课。
2.组织讨论:这是一个怎样的笔盒?晶晶是怎样把亮亮的新笔盒摔坏的?
3.全班辩论:赔还是不赔?各自阐明自己的理由。
4.学生表演:根据自己的意见想出事情的处理方法,找观点一致的同学交流,并把处理方法表演出来。
5.教师小结:作为双方当事人,我们有的同学选择宽容和体谅,有的同学选择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老师认为你们是大度而且有责任心的好孩子。
吗?
7.学生自主活动,处理完同学之间的矛盾,你感觉到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现在你可以给他写一封信,若那个人就在班上,你可以找他谈谈心,相信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8.教师总结:古人云:宰相肚里能撑船。学会理解和宽容,你就会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你会得到更多人的信任。
(2)每组各选出一名学生,蒙上眼睛,先后到黑板前给娃娃画鼻子。其他学生给选手加油。
2.班级交流:“在刚才的比赛中,同学们都非常快乐。其实在班集体中,还有很多让我们觉得快乐的事,说出来让我们共同分享吧!”学生可以先分小组交流,再推选出代表到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1)大家都生活在班集体中,班集体是我们共同的家;(2)班里有很多的朋友,班里经常组织有趣的活动,在集体中大家感到了无限的欢乐;(3)共同爱护班集体。活动内容:我为班集体争荣誉活动准备:
把一棵大树的树干画在一张大纸上,把绿色的纸裁成叶片形状(全班每人一片)。活动过程:
主题目标:
1.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3.初步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坚强的意志。活动内容:好习惯,早养成活动准备:
1.学生收集好的学习方法。
2.学生根据42页三幅图自己创编小品..。
3.师生共同收集关于“一分钟价值”的有关资料,收集关于习惯的名言。活动过程:
1.谈话导人:进入三年级后,你们在学习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主要困难。教师建议成立班级学习交流站,大家可以交流学习经验,学习别人的学习方法,逐步解决学习困难。
2.小品表演:表演学生根据42页三幅图自己创编的小品。学生发表对小品的感想。说一说发生在自己或别人身上的拖拉的故事及带来的后果。
3.阅读与交流:读教科书43页小主人公的体会,然后介绍自己和别人为改掉拖拉毛病的一些好的做法。
4.小组讨论:学生结合教科书43页下方三个孩子遇到了困难图,讨论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这些不好的习惯。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5.制订时间表:请学生阅读教科书大家一起玩。
主题目标:
1.感受游戏中规则的作用,能遵守游戏中的规则。
活动准备:教师了解学生经常玩的各种游戏及游戏规则。
活动过程:
1.阅读导入:阅读教科书。
生冲突时,就要相互协商,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规则。
2.看图讨论:阅读教科书。
10画画我们的学习。
1.指南针若干个。
2.教师准备本校校园全景照片。3.学生准备彩笔、白纸等。活动过程:
1.导入首先激发学生为学校画一张地图的学习热情,随后提出画地图需要学会辨别方向,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学们知道平时人们是怎么辨别方向的吗?2.学习看太阳辨别方向。看太阳怎么辨别方向呢?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在我国,早晨起来时,平伸双臂,右臂指向太阳,这一方就是东方;左臂指向的就是西方;这时你面对的一方就是北方;背对的就是南方。简单地说就是“面北背南,左西右东”。教师先让学生在教室里练习辨别方向,首先找到太阳升起的地方,然后根据方法,以学生所坐座位为观察点,确认教室大门、黑板方向。接着教师随意说出四个方向,学生转动身体,让自己面对老师所说的方向,教师可由慢到快,使大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师还可教给学生另一句i:2诀:“早上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总之,让学生明白,只要确定了一个方向,就能知道其他方向了。
3.学习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1)没有太阳的时候怎么辨别方向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2)在学生所说方法的基础上,给每个小组发一个指南针,让学生运用指南针,以教室为观察点,来辨别一下学校大门的方向、行政楼所在的方向等等。清j,解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学生做介绍,或由教师介绍。
(3)通过课件或图画教给学生北极星有关知识,先在天空找到像勺子形状的北斗星,勺口对着的一颗亮星,就是北极星。北极星所在的位置就是正北方,教师鼓励学生晚上找一找北极星。除教科书上出示的两种方法之外,教师还町扩展一下-可要学生背一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把自己知道的其他方法交流一下。(4)游戏辨方向。在实际中辨别方向是一个难点,教师可带领学生把它当游戏来玩。教师站在一个地方,代表是太阳升起来的方向,学生按“面北背南,左西右东”的方法或其他方法,如使用指南针等,很快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后学生按教师的口令将身体转到相应的方向。这样可使这个教学难点在轻松的氛围中化解,学生也能尽快掌握实际辨别方向的技能。
4.教师小结:请记住:“面北背南,左西右东。”在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
南,左西右东”。学校里工作的人们。
主体目标:
1.了解学校的组织机构,知道学校里不同工作的人的工作职责。
2.学会关注身边每一个人,知道人的职业虽然有差异,但都是为大家服务,每个人的劳动都应得到大家的尊重。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好采访用的笔记本和笔。活动内容:他们在干什么。
活动过程:1.导入:
在学校里,除了给我们上课的教师外,还有很多人在为同学们服务,他们在哪。
儿工作呢?2.带领学生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参观。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个部门办公室,让学生看看学校有哪些组织机构,并通过。
观察各个部门办公室里的陈设、布置,想想这些部门的作用是什么,如教导处里最。
引人注目的是什么?学生一定会回答是室内那一大张全校课程表。你从这儿可以想。
到教导处的作用是什么呢?里面的老师主要负责什么工作?学生的回答不一定是很。
准确的,但只要大致意思对(指导学校教学工作),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如果学生。
实在说不清楚也没关系,教师可让学生把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让学生等会儿通过。
采访自己去弄明白。3.学生选出采访对象。
通过刚才的参观,大家知道了学校有哪些组织机构,有些同学还从办公室的布置猜到了这些部门的作用,但同学们的心里一定还有很多问题想亲自问问这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们,对吗?现在你们可以选出一位工作人员进行采访,把你最感兴趣的或还没弄明白的问题来问问他。
学生自由讨论,选出一位采访对象。学生想采访哪一位工作人员都可以,教师应尊重他们的意愿,并把采访同一个对象的同学编成一组。4.讨论采访注意事项。
是在否影响别人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提问要清楚明白,当别人回答时应做记录。5.学生在小组内设计采访提纲,讨论采访时的分工。
6.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采访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工作人员。7.交流采访感想:
主题目标:
1.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
2.愿意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学校的面貌,激发学生对学校未来的美好憧憬。
活动内容:珍贵的回忆。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录音机、回忆学校生活美文的乐曲磁带;2.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了解学校的过去。
活动过程:
以问以前在学校读过书的人,也可问住在学校附近的老居民,还可翻阅以前的资料。
或参观校史陈列室等等。’。
3.学生交流调查所得(最好出示相关的调查资料):说说通过调查了解到的学。
校的过去以及自己的感受。教师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说说过去学校的设施的简。
陋,也可描述过去学校生活的有趣,还可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交流让学生不仅了。
解了过去的学校的设施面貌,还了解了以前的校园生活。活动内容:我为学校出点力活动准备:
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1.学生讨论:自己能为学校做点什么,让它变得越来越美好。教师引导学生到校园去走一走,认真观察学校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自己能为学校做点什么事。
2.学生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可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说说理由。
3.为学校做点实事:
要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先要学生讨论可以做什么事.然后分组行动,如把学校走廊生的瓷砖擦干净,在草地上树一块“保护小草”的牌子,或把操场上的纸捡起来扔进垃圾相等等。
教师要告诉学生,把自己当做学校的小主人,这样的事应天天坚持。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可给自己的小组命名,如“小草卫士“、“清洁大师”等,为学校做实事,可课外进行,并要求各小组制定行动计划。4.设计未来的学校:
让学生拿起彩笔设计学校的未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把学生设计的未来学校图贴在教室墙壁上,举办一次班级展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九
1、我的祖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象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
2、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23)个省,(5)个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还有(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我们我的祖国的首都是(北京)。
3、我国的第一大河是(长江),像个“(w)”字形,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第二大河是(黄河),像个“(几)”字形,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
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简称(中国)。她是中华民族世代居住的家园,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3位。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东西相距约(5200)千米。现有人口约(13)亿。
5、我国领海由(渤海和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海域分布有众多岛屿,其中(台湾岛)最大,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台湾福建(乌龙茶);西藏(雪莲花);新疆(葡萄哈密瓜);浙江(西湖龙井茶);北京(烤鸭);天津(大麻花)。
7、我国最大的省市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8、我国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的是:(黄山)。
9、五岳是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10、长江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
长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级行政区。
11、黄河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级行政区。
12、人们为保护长江和黄河采取了行动?
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建立水利枢纽;大力治理污染。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的美丽风光,知道港澳回。
归祖国的时间;初步了解台湾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物产。
2.行为目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相关内容,提高搜集和运用社会。
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回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镜头,激发学生对祖。
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感受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迫切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和台湾省是祖国领土上三颗璀璨的明。
珠,知道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准确时间,知道台湾和大陆尚未统一的事实。
2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举国欢庆的大事,它结束了西方国家在香港和澳门的殖民统治,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初步了解港澳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稳定的实际情况。3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感受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迫切心情。难点: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加深对香港和澳门的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的歌曲磁带。
2.搜集有关香港、澳门风景的图片、文字和港澳回归祖国的文字图。
片资料。
3.香港、澳门地图。
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的风景图片、照片,描述港澳的风土人情、
经济文化以及它们回归前后各方面情况的文字资料。
2.编小报所需的工具(铅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2.齐读提示语,出示课题《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二、走进港澳“风景线”。
1.出示中国政区图,了解香港、澳门所处的地理位置。(见书p53)。
2.你去过香港吗?喜欢香港吗?分组交流搜集到的香港图片或资料,并派代表做导游,介绍香港的风景(重点介绍书p62的图片),师作适当补充。
(1)分组交流。
(2)小导游介绍香港的风景。
3.听了刚才的介绍,你对香港有什么印象?
4.自学“心之语”中的图片和文字,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5.与香港小朋友交个朋友,给小归归写封短信。
6.欣赏歌曲《东方之珠》,再次感受香港的美丽风光。
7.自学课文“广角镜”和“回望角”,选一幅图片介绍澳门的风光。
8.师读《七子之歌》,学生质疑。
澳门终于盼到回归的一日了,那一天是(引导学生说)12月。
20日。你从书上看到了什么?(引导观察体会图片上人物的表情、心情、语言、动作,感受那份激动和自豪)。
第二课时。
一、走进美丽的台湾。
1.师朗诵《乡愁》,学生质疑。重点理解“乡愁”的意思,诗中“我”的乡愁是什么?
2.出示台湾地形图,了解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师逐一讲解图意,介绍日月潭的美丽传说。
3.台湾这么美,所以又叫“美丽岛”。你对台湾还有哪些了解?
4.学生交流、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台湾的资料,启发学生说出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搜集到资料后的感受。
1.再读《乡愁》,你想对台湾说什么?
2.师总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亲情割不断,两岸必将实现统一。
二、我与港澳台。
1.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热爱美丽的香港、澳门、台湾。请你在“收藏夹”中粘贴图片或照片。
2.分组交流。
板书:3.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香港——1997.7.1回归。
澳门——1999.12.20回归。
台湾——期盼早日回归。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十一
“我这样学习”这一主题设计了“自主学习”,“勤思善问”,“从做中学”三个活动内容。
“自主学习”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出示了一些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辨析是非,了解为什么要自主学习,进而学会自主地学习。
“勤思善问”采用了外国两位伟人的故事做铺垫,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小问题也会有大发现的道理。主题内容出示了一群学生勤思善问的情景。如观察水杯中的筷子,观察鱼缸中好像不会睡觉的金鱼,引导学生明白这些就是勤思善问,并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从做中学”出示了学生调查、观察、做小实验、修理自行车等图片,引导学生明白这些都是学习,要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启发学生谈谈“从做中学”的收获和感受,并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三课时。
主题1: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1、懂得学习需要有专心、耐心和恒心;。
2、教育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一、你是如何写作业。
指名汇报。
大家评议谁的`方法好。
活动二、评一评,讲一讲。
说说在自主学习方面谁做得比较好。
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活动三、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程。
1、老师让同学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并写上自己的名字交给老师。
2、老师随意从其中抽出一张,被抽到的同学走上讲台,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程,为什么喜欢它,以及自己是怎样学好它的。同学们可以向这位同学发问。
3、一个同学回答完后,教师再抽出另一张,以此类推。
活动四、总结好的学习方法。
1、先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谈自己在学习中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由小组长将大家的经验加以概括。
早预习,有计划;。
多提问,善观察;。
常积累,勤总结。
主题2:勤思善问。
1、了解古今名人从小好学、勤思善问的故事,搜集相关的格言和谚语。
2、明白爱学习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
难点:激发从小对学习的热爱之情。
1、古今名人从小好学、勤奋的故事。
2、相关的格言和谚语。
故事导入。
1、教师提问:你的脑海里有哪些小问号呢?
2、教师讲一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和“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
活动一、召开“勤思善问”故事会。
1、召开班级主题故事会,将自己搜集到的中外名人勤思善问的小故事在全班进行交流,
2、教师随机补充。
3、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要从小养成。)。
活动二、看一看,说一说。
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
(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思考、对书本和老师质疑等都是勤思善问的表现。)。
四、格言和谚语的教学。
2、学生搜集勤奋好学的格言和谚语,以小组汇报交流。
3、学生选取一句或自己写一句座右铭。
主题3:从做中学。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活动一:他们是怎样学习的。
(引导学生明白调查、实验、同学合作完成一项小制作等都是学习。只是不仅要通过书本来学习,还要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
活动二、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业。
这项作业由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如调查、实验、社会实践等,并谈谈自己在完成作业时的感受。
活动三、总结学习的途径。
课堂是个小天地,生活是个大课堂。
会生活,会学习,会观察,会合作,
动手又动脑,收获真不少。
活动三、紧急任务。
1、搜集身边会学习的同学的事迹,找找学习的榜样。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请“有心人”介绍经验。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十二
1、在日常生活中,有各行各业的人在为我们(服务)。
2、体会到假如没有他们的(辛勤服务),世界将是(一团糟),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是(相互依赖)、(互相服务)的。其中和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是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
3、我们来观察我们一天的生活,会发现有许多人在为我们(服务)。
4、我们能够在社区(方便)、(愉快)地生活,离不开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们。
5、通过学习和生活体会到为我们服务的人们的(工作辛苦)。
6、我们去问问周围为我们服务的人的(感受),体会他们的(苦)与(乐)。
7、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别人的服务,我们要(尊重)为我们服务的人。而尊重为我们服务的人(不仅仅)是说声“谢谢”。
8、服务员为我们端茶倒水的时候,我们要表示(谢意);医生为我们看完病的时候,我们要说声(“谢谢”);演员为我们演完节目时,我们要表示(谢意);电梯工为我们打开电梯门时,我们要说声(“谢谢”)。
9、假如没有(清洁工)和(其他劳动者),我们的生活会非常脏乱。
10、邮递员叔叔说:“我的工作虽然十分(辛苦)。不过看到大家拿到(信)和(报纸)高兴地样子,我也很(高兴)。
11、理发师使人们变得更(神气)。苦难家庭服务热线给(困难家庭)送去温暖。演员给人们带来了(快乐)。气象员让人们(提早知道天气变化情况)。裁缝为人们(穿衣)提供了方便。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十三
1、初步懂得长辈操持家务、养育自己的辛苦,要感激、孝敬他们。
2、初步养成尊重、理解、孝敬父母的良好行为习惯。
3、学会与父母谈心和撰写爱心留言条。
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在生活中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爸爸妈妈分忧。
2课时。
1、小品表演:一男生一女生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男生很不高兴的样子。女孩跑上去关心地问:“什么事不开心?”男生边走边沮丧地答:“今天早上妈妈不给我签字”。“为什么?”“她说我作业做得太慢”。“那你怎么做的?”“我就赌气跑出来了”。(两人边谈边走向座位)女生向全班同学求援:“这个问题请大家帮帮忙吧。”
2、同学们自由交流后,相机揭题:与爸爸妈妈有冲突,可以跟他们谈心,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心平气和地解决,千万不能赌气。
1、出示课本内容:“我的心事”(听录音)。
2、提向:假如你是滔滔,你会怎样做?先小组活动,进行角色扮演:一人当爸爸,一人当滔滔,父子好好地谈谈心(角色可互换)。再汇报交流,请你把老师当爸爸,谈谈你的想法。
3、你知道爸爸对你有多大的期望吗?出示教科书范例:《画笔的故事》(听录音)。
4、师:当年奶奶希望爸爸好好学习,这也是爸爸对孩子滔滔的希望啊。
师:在家里你有什么心事?请你写在小纸条上,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人说出自己的心事,其他三人帮他出主意,可以说说该怎样与父母谈心,最后全班交流。
1、你想成为孝敬之星吗?下面我们就要开展这样一次活动,首先请大家汇报课前一周的调查情况。学生自由交流,调查内容或调查小报告可以展示出来,随机选择几个相对集中的问题进行活动,例如:爸爸老抽烟,爸爸、妈妈吵架了,爸爸生病了,妈妈下岗了。
2、小组模拟活动:各小组白选(或自定)一个内容,分角色进行摸拟表演活动。
3、选两个小组上台表演。
4、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活动,知道了平时在家里要多和父母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对自己的期望,也要把自己的一些愿望及时告诉他们,做到心灵相通。
1、请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写的和收集到的“爱心留言条”:读一读,评一评,议一议,改一改。
2、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汇报,并说一说与“爱心留言条”有关的趣事。
3、师总结:看来大家对“爱心留言条”已不陌生,它确实是我们家庭生活中的调味剂,利用好它,会使我们的家庭更温暖。
1、比一比,看谁的“爱心留言条”写得好。
(1)小丽的奶奶生病住院了,请你代小丽写一份“爱心留言条”。
(2)星期二下午学校要放学晚一点,请你中午给爸爸妈妈写一份“爱心留言条”,免得他们担心。
2、比赛开始,限时5分钟。
3、展示同学们的作品,评出前八名。
4、如果有时间还可以设计更新颖、更漂亮的“爱心留言条”,别出心裁地把它放在父母能找到又有些意外的地方,给他们一份惊喜,效果必将出人意料。
1、师:其实孝敬父母的方法还有很多,谈心、撰写爱心留言条之外,还可以怎样做?说一句知心话,送一张爱心卡,画一幅画,写一首小诗,生活中给父母夹菜、倒茶、让座、捶背、学习上主动自觉,与父母一起写爱心日记等都是孝敬父母的好方法。
2、出示《游子吟》,齐声吟诵。
议一议:哪一句最能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请摘抄下来。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十四
主题一: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第一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社区的概念。
2、知道社区是由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组成的。
教学准备:请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家庭是什么时候来到目前居住的社区、原来住在哪里等,还可以向自己的邻居了解与之相关的情况。教学过程:
1、导入:看图(单元导读图)同桌交流,说说看见了什么?教师布置下面的活动:我们每一人都生活在社区中,但对于自己生活的社区,你又了解多少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注意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我想,同学们都准备好了,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下面分小组进行交流。
2、小组讨论。a紧扣课文内容提出有质量的设问。b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新事物。
3、个人发表。请学生欣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的图画和文字,教师提问:“同学从小就生活在现在的社区吗?,如果搬过家的,你原来住在什么地方?现在有什么变化?”
4、教师总结。我们生活的社区不断的发展变化着。社区中的居民也在不断变化着,有些人搬走、有些人搬来。社区就像个大家庭,把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联系在一起。我们都应该爱护和维护它,社区的发展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5、作业:搜集风格各异的社区图片或照片,以及相应的文1字资料。
课题2:各种各样的社区教学目标:。
1、了解目前我国存在的风格各异的社区。
2、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准备:
1、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风格各异的社区图片或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教师也需做同样的搜集工作。
2、与小组数目相同的较大的白纸若干张、胶水、彩色水笔。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对社区有了更多的了解。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风格各异的社区图片或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自己所搜集资料的情况,自愿结合成小组,并向组内同学介绍你所搜集到的资料。介绍完毕,请小组同学选取较有代表性的资料,贴在或写在白纸上,制作一张‘社区小报’。”教师可将自己准备的资料提供给学生,供他们选用。
2、小组制作。
3、位同学先介绍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待组内同学介绍完毕,各小组选取有代表性的资料,分工合作,共同制作完成“社区小报”,并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介绍。
4、全班交流。
5、各小组逐一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制作的“社区小报”,小组内同学可以补充。每个小组介绍完毕后,教师将“社区小报”张贴在黑板报上,并简要地进行评价。a)师小结。
6、鼓励学生将各小组完成的“社区小报”制成壁报,供社区果农欣赏、评议。
7、布置家庭作业:a、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内容。b、布置学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
课题3~4到处都有社区/我眼中的社区。
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所具有的特色鲜明的社区,进一步加深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准备:
1、让学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
2、一张加大的世界地图与小组数目相同的世界地图若干张,学生人手一份水彩笔。
教学过程:
1、导入。“书本6~7页位为我们展示了一组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社区图片。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看教科书都为我们呈现了哪些国家的社区,同桌间可以相互交流。
2、小组交流:将课前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分小组交流,并在地图中找到大致地址。
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同学所搜集的资料,然后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地图中找找它的大致方位,再给予正确与否的判断。回答正确后教师将图片贴在较大的世界地图上。
4、个人制作:画一画自己生活的社区。
主题二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
课题1:我们共同享有的社区教学目标:
1、认识社区的各种公共设施,认识自己作为社区的一员与这些设施的关系。
2、了解公共设施对于社区居民生活的意义,从而形成爱护社区设施的意识和行为。
3、激发和增进学生对于自己所生活社区的亲近之情。
4、通过新旧社区的对比和社区内设施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到社区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教学准备:
1、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都有哪些设施,最近又增添了哪些新设施。
2、教师搜集社区公共设施的图片,以备交流中使用。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阅读教科书10~13页,并结合自己的观察,想一想,这些照片说明了什么,和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相似吗?请几个学生发言。
2、全班讨论。教师提问:“请同学来说说书中展示了社区中的哪些设施?你们生活的社区中有哪些设施是书中没有出现的?”
3、学生说,教师板书,分为两大类:新添置的和已有的。
4、讨论:a、为什么要增添这样的新设施?b、新设施对于我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不同社区的同学将可以相互比较讨论,了解不同社区人们生活的必要,教师再补充一些材料,以充实学习活动。)。
5、教师小结,肯定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了比以前更丰富的了解和认识。
6、布置作业:把上课的内容讲给家长听。
课题2:变化中的社区。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说在社区的文化生活。
2、让学生体会到社区的进步与发展使许多人劳动努力的结果。教学准备:
1、搜集反映自己生活的社区或学校所在社区的照片或图片。
2、让学生选取自己所在社区生活的某个方面进行调查。教学过程:
1、导入。
2、读书14~17页,教师说明:书中展示的是30年前的社区,还展示了现在的社区。其实,同学们自己所生活社区的过去和现在也发生着变化。社区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认识它。这节课的主题是认识变化中的社区。
3、流活动。“课前,我请同学们搜集反映自己生活的社区或学校所在社区的照片或图片,现在就请同学们介导阅交5绍一下你搜集的照片或图片,它表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请几位学生进行介绍和说明后,其他同学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做补充,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照片或图片。同桌彼此欣赏自己搜集到的标语和照片。
4、组交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选取自己所在社区生活的某个方面进行调查,下面请同学们讲自己地调查结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寻思,并注意加以引导。
5、全班交流。
6、布置作业:周末,请父母带自己到附近的自由市场或其他公共场所看一看,并流行观察人们的举止言谈。
主题三:社区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
教学目标:
1、感受居(村)委会与每个居民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居(村)委会在社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理解居(村)委会的不同产生方式,比较不同方式的特点,初步理解直接选举的优越性。
3、养成关心公共事物、热心社区活动、积极为社区服务的态度。
4、初步理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地现实性,为培养学生的现代民主意识打基础。教学准备:教师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居(村)委会地资本情况,包括设在哪里、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大致的工作内容等。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1、导入。书18~19页给我们展示了一组画面,谁来说一说这组画面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由讨论书中地情景你遇到或听说过吗?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选取较典型地问题,将其写在黑板上。)。
3、探究活动。
4、同学们为了解决问题想出了一些好办法,但是你们想出的这些好办法怎样才能其作用?应该把这些办法送到哪些部门,应该告诉谁呢?类似这样地事情应当由谁来负责?”引导学生说出居(村)委会、居(村)委会主任。
5、那么有谁知道居(村)委会主任是怎样产生地呢?(将学生答案写在黑板上)。
一、导入。
1.“上次课,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了解自己家所在自探“教师总结:布置作业:学生导7地居(村)委会主任是如何产生的,同学们的收获如何?”请几个学生自由发言。22.自由讨论,列举你家所在地居(村)委会的名称、设在哪里、负责哪些工作、怎样产生的,候选人又是怎样产生的。
3、小组探究:在众多选举方式中,你们觉得哪一种选举方式更合理。
4、全班交流。
6、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讨论的结果。重点在于说明本小组认为哪种方式好,为什么?允许不同意见,但要说明理由。
5、教师总结。
布置作业:写写你打算为社区做的事情。
主题2:社区应该更美好。
教学目标:
1、加强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2、感受社区成员对于共同家园的普遍关心。
3、增进对社区的情感。
教学准备:督促学生完成家人对社区愿望的调查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学生回顾一下家庭作业(阅读24~25页),谈谈书中所呈现内容地感受。1.“在你生活的社区中有什么样的活动?有什么样的新鲜事?讲一讲,我们大家一起分享。”教师提问:“书中出现了两个‘大家’,是什么意识?你是怎么理解的?”
3、小组讨论。“作为社区的一员,同学们应当关心自己的社区的将来。上节课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请同学们询问一下家人,对社区建设有些什么具体的希望,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大家都了解到了什么。”分小组谈自己听到的希望。
4、全班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汇总的情况。
6、师总结。建议学生将讨论中大家认为自己能够做的事情纳入活动计划,并付诸实施;哪些做不到地将其转告给居委会,作为他们今后工作的参考。
8、布置作业:继续完成第27页填空。
课题4:社区少先队。
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少先队活动的意义,加强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2、养成乐于参加社区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态度,增进对社区的情感。
3、学会从既定目标出发,为完成任务做好准备。教学准备:请学生制定“社区少先队活动计划”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社区少先队吗?听说过社区少先队活动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社区少先队。并告诉学生:“同学们也要进行一次社区少先队活动,为自己的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出自己的贡献。”
2、布置任务。“课前,同学们设计了一些很好的活动计划,我们的社区少先队活动就是要实现这些计划。”教师提醒学生,要把计划变现实,需要付出许多努力。首先,应该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请每个小组简单说一说,他们的计划是什么,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教师根据事先了解到的情况和考虑,帮助每个小组明确他们应该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3、小组准备。各个小组为自己计划地实施做准备工作。
4、班交流。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计划内容以及今天都做了哪些准备,其他同学和教师就此提出补充意见。
5、教师总结:鼓励学生将计划付诸实施布置作业:
1、向家长介绍自己小组的准备工作。
2、利用课余时间落实计划。
3、询问家人对自己所在社区有哪些具体的希望,并写在书中。
课题5:社区的明天会更好。
教学目标:表达和抒发自己对社区的情感。
教学准备:为每个学生准备绘画用的白纸、水彩笔。教学过程:
1、请每个学生创作以“社区的明天会更好”为主题的图画,既可以是社区今天某个场景或某个地方,也可以是对社区明天的畅想。
2、‘生自由作画,师巡视指导。
3、将学生的绘画作品展出,同学间共同交流、互相欣赏。
4、选出优秀作品,贴出展览。
第五单元: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
主题一:移动的画板。
教学目标:
1、享受画地图的乐趣。
2、初步了解画地图的要点。
教学准备:为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白纸、一盒彩色笔。教学过程:
1、导入。“如果有一位远方的朋友想要了解你生活的地方,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向他做一个自我介绍呢?打开书,看一看乐乐和他的同学们采用的是什么方式。”请学生阅读虎子的来信和乐乐的话。
2、谈话。“乐乐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你想不想也向乐乐和他的同学们那样把我们生活的地方画下来,向远方的朋友做一个全面而直观的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做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用我们的画笔,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
3、提问:“你想画哪些地方?想从哪些地方画起?读书中31页小文的话。让我们也像小文和他的同学们一样,从教室画起。”
4、教师组织学生画教室图,允许学生自由选取教师的任何一个方面、采用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创作。
5、小组交流。互相观赏创作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进行评价。
7、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成绩,特别鼓励他们的不同画法。同时告诉他们,如果要向别人准确的介绍一个地方,就要像画地图一样,采用一些正规的方法。
课题2:到操场上去看看。
教学目标:
1、学会实地地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通过游戏活动体验辨方向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指南针。
2、学生游戏需要的纸、笔教学过程:
1、导入。“上节课,我们每个同学都画了一幅教室图,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画正规的地图。画正规的地图必须依照一定的方向去画,因此我们首先要学会辨别方向。
3、体验活动:到操场用所学方法辨别方向。
4、游戏活动——辨别方向比赛。
5、游戏活动——校园寻宝。
课题3一起画学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并进一步达到了解学校、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的目的。
2、通过学习制作学校的平面图,应使学生不仅学会实地辨别方向,而且能够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将学校的设施正确地画在地图上。教学准备:几个指南针、与学生人数相同的白纸、教学过程:
1、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体验活动,学会了实地辨别方向,今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学校画一张地图——学校平面图。但是怎样画呢?”
2、学生阅读书中提示的画图的四个步骤。
4、校园实地观察确认。带好纸、笔和指南针。先确立方向,再选定中心。
5、讨论:教师提问:“学校的北面都有哪些设施?应该把它们画在纸的什么地方?”由此确定其他方向的位置。
6、在学生绘制平面图时,教师要适当进行指导。
7、全班交流、欣赏彼此的作品。
主题二:合作的乐趣课题1:我们调查去。
教学目标:
1、懂得在合作中分工的重要性。
2、体验合作中的分工、平等协商、相互交流的过程。
3、感受合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先准备一或两份以学校为中心的附近地区的轮廓图。不必画出具体内容,但要清楚地画出主要的道路和各个小组的调查范围。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朗读书40页的课文。让学生像小文和他的同学们一样,把学校周围的社区描绘出来,再为虎子画一张社区平面图。
2、布置任务与分组。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社区轮廓图,说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地范围,询问学生回家地道路,然后按照四个方向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了解学校不同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后完成这个方向的地图。
3、小组分工及准备。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角色:召集人、计时员、记录员、采访员、汇报员、安全监督员。要求各小组落实每个角色,并说明各自职责。
4、各小组制定计划。
5、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成绩,提出建议,使每个小组地计划合理可行。并强调安全问题,确定实施计划和完成调查工作的时间。
课题。
2、学校周围有什么。
教学目标:
1、丰富对学校周围地区的认识。
2、通过整理各种调查结果,锻炼和提高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
3、体验合作的力量和乐趣教学准备:
1、拟定汇报的步骤,并告知各个小组的汇报员。
2、提醒各个小组的汇报员按照汇报的步骤,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3、为学生画草图准备一些纸张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书中44页的日记;谈谈几天来分工合作,进行调查,有些什么感想;交流调查的结果。
2、小组发表。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调查所得。汇报工作由汇报员完成,小组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3、整理调查记录。教师肯定各小组的调查,再次强调调查结果对完成学校地图的重要性。请学生看书45~46页,学习怎样整理自己的记录。
4、教师小节。
5、布置作业:完成书47页的“我们的记录”,请家长看“我们的记录”,并向家长介绍自己小组的调查结果。
课题3:给小弟弟、小妹妹提个醒。
教学目标:
1、了解记录学校周围地区的方法,了解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正确地用方位将社区调查的记录在区域平面图上。
2、了解安全生活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准备:
1、与一、二年级的教师练习。
2、为学生准备画草图需要的白纸。教学过程:
1、导入。请将上节课整理出来的调查记录绘制成草图。
2、布置新任务。请学生阅读书48~49页,并说明:乐乐他们在调查过程中还想到了小弟弟、小妹妹,并把有关小弟弟、小妹妹生活的问题做了特别的说明。今天,我们也要做同样的事情。
3、小组准备。画草图,为提醒小弟弟、小妹妹做准备。将提醒小弟弟、小妹妹的事情挑出来制作成文字或图画宣传品。
4、教师小结。肯定学生所画草图及为小弟弟、小妹妹所做的提醒。
5、布置作业:将自己为小弟弟、小妹妹制作的文字或图画宣传品送到低年级课室,并向他们做简单介绍。
主题三:地图就是一幅画课题一:合作智慧多。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各小组间对调查情况的汇报,感受合作的智慧。
2、体验获得成功的自豪感。
1、导入。请学生以自由方言的方式,谈谈向低年级弟弟。妹妹做介绍的感受,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先交流各自的绘制的草图。
2、小组发表。各个小组将自己所画的草图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做说明。
3、教师指导。支队各个小组的草图进行评价,指出错误和不妥之处;对于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给予可操作性的指导。
4、教师小结。
课题2:怎样使地图更简明。
教学目标:
1、感受设计图例的乐趣。
2、初步学会设计并使用图例。
3、知道什么是图例,一级使用图例制作地图的意义。
4、进一步体验合作的乐趣,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学过程:
1、导入。问:“你们在调查时是将观察到的主要景物或设施原封不动地描绘在纸上吗?为什么?”
2、学习图例。教师说明:地面上自然的、人文的景物或设施很多,人们在画地图时,不可能按实际情况原封不动地描绘在地图上,更不可能用文字进行说明。为了使平面图能充分反映出地面上这些复杂的景物或设施,又能显得清晰美观,人们设计和制作了各种符号和图形代表地面上的各种景物或设施。这就是图例。
4、发表与讨论。各小组发表自己小组设计的图例。全班讨论采用哪种图例最恰当。
5、各小组使用全班通用的图例,绘制区域社区图。
6、各小组完成后,教师将学生四个方向得地图拼在一起,完成一幅学校周围地区的完整地图。
课题3:多姿多彩得地图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种类的地图。
2、知道不同种类地图有不同的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搜集一些不同种类的地图。教学过程:
1、探究和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书上及教师和学生搜集的地图得种类及用途。
2、全班交流,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的发现。
3、教师小结。
课题4:出版我们的地图册。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获得本单元学习的成功感。教学准备:
1、学生在这个单元中所画得各种图。
2、制作地图册所需要的工具。教学过程:
1、导入。让学生阅读书58页的课文。请几个同学发表感想。
2、全班讨论。怎样装订出版地图册。
3、制作活动。根据学生的意见,分工制作地图册,教师巡视并帮助学生。
4、教师小结。说明这是学生们在社会课上第一次完成的“著作”,今后,他们还要进行更有意识的学习。出版更多、更好的“著作”
5、布置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物,并填写62页“我的记录”
第六单元: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主题一:我家的日常购物。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日常购物的主要内容和场所。
2、体验家庭日常消费于自己的直接联系,增进对家庭的情感和责任感。
3、初步尝试学习制作购物统计图。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按照书62页的“小文的记录”的样式,填写“我的记录”。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书60~61页的单元插图,告诉学生所有这些都是大家将要学习多的内容。
2、全班交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物后,填写的62页“我的记录”。
3、学习统计方法。看自己填写的“我的记录”,教师说:“因为记录的内容太丰富了,要想在许许多多的记录中发现色么,需要用一种方法,这就是统计。”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统计坐标,并于学生讨论。(先让学生观察小文的统计表,再确定统计坐标的横轴、纵轴用来表示什么。
4、实际运用统计图。“今天,我们也来做个统计,每个同学利用自己完成的‘我的记录’,制作成一个自己家里一周购物的统计图。”教师向每个学生进一步强调,横轴上写出所购物品的名称,纵轴上标出说明数量的数字。
5、教师小结。
布置家庭作业:
1、继续制作并完成统计图。
2、把自己制作的统计图给家长看,并请他们提意见。
3、教师对学生的记录和统计进行鼓励性评价。
课题2我们小组的统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合作,完成简单的统计图。
2、知道制作统计图的基本步骤。
3、提高合作和交流的水平。教学过程:
1、导入。“每个同学上次课上都制作了自己家里一周的购物统计图,现在我们先请几个同学展示一下他们的统计图。
2、学生展示统计图。
3、学习制作柱状统计图。先看一看书中,小文小组的统计图和乐乐自己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这两张统计图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总结:“看来统计图中横轴上的内容是可以变化的,而纵轴上总是表示数量,所以,在横轴上写出不同内容,就可以说明不同的事情。
4、小组合作绘制统计图。
5、全班交流。(统计了什么?从统计中发现了什么?)6.教师总结并布置家庭作业:
“下面的几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与商店有关的内容,请同学们利用放学或周末的时间,再去商店看一看,要仔细观察,并且动脑筋想一想。”
主题二: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课题1:繁忙的商业街。
教学目标:
1、了解商业街是人们主要的购物场所之一。
2、激发探究商业活动的兴趣。
3、用用前面学过的地图知识。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朗读书中第65页的课文,然后就课文和照片让学生自由发言。
2、讨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商业街,有的比较大,有的比较小。再我们学校和你们家附近,也有一些商店集中的商业街,也很热闹繁华。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商业街。
3、个人制作。“下面,请同学们画一幅有关商店或商业街的图画。可以利用我们学过的画地图的知识。
4、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有的学生完成绘画后,则鼓励他们互相介绍自己的绘画内容,互相欣赏。
5、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图画,没画完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完成。强调学生讨论的结果,因为各个地方的人们都有购物的需要,都喜欢比较固定、集中的购物场所,因此就逐渐形成了商业街。
课题2:方便的超市。
教学目标:
1、知道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学习比较对照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事先准备有关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概括,并把要点写在大纸上。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书68~69页。提问:“超市还有其他的名称吗?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吗?喜欢去那里吗?经常去吗?”学生就图画和教师的问题自由发言。
3、将学生分小组。提醒学生要分别记录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推选发言人。
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想全班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5、探究活动。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然后促使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额概括要点,说明自己也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和学生一起将其与黑板上说列出来的讨论结果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自己没有发现?”
6、教师总结。既要可定学生的成绩,更要肯定他们的思考。
布置作业:根据小组和全班讨论的结果,完成书70页“我的新发现”。
课题3:在商店里工作的人们。
教学目标:
1、了解商店里不同人们的工作及商业工作的复杂性。
2、体验商店工作则劳动的意义及对他们的尊重。教学过程:
1、导入。布置表演(商店购物,特别表现商店里工作的人们),引入课程。
2、问:商店里工作的人们是怎样工作的,同学们有多少了解?谁愿意说一说?
3、分小组练习体会商店里不同人员的工作平时需要做哪些工作。(分成:售货组、收款组、经理组、采购组、保安组)。
5、同学之间简单互评。
6、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向家人介绍今天的活动。
2、个人或小组进行“不同价格”调查,按照书76页得表格所列项目,选择某种物品进行调查,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主题三:购物的学问课题1:价格的秘密。
教学目标:
1、懂得同样的物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会有不同的价格。
2、思考可能导致商品不同价格的原因。教学准备:
1、教师到学校附近的不同商店,调查几种学生熟悉的商品的不同价格。
2、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制成大的“不同的价格表”。
3、提醒学生完成调查。
4、准备小组汇总活动所需要的大纸和彩笔。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看书76页,并回答:第一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什么?然后检查有多少同学完成了“不同的价格”的调查。
2、小组汇总。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将他们分组,发给每个小组纸和彩笔,请每个小组将组内成员的调查结果加以汇总,准备向全班报告。
3、全班探究讨论。肯定学生的调查。进一步提问:“‘不同的价格’告诉我们,在不同的购物场所,商品的价格会不一样,但是,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会有差别呢?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商品价格呢?”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讨论。
4、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讨论,然后告诉学生,下次课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将自己揭开价格的秘密。
布置作业:给家人讲一讲同样的商品但价格不同的原因,并请他们做补充。
课题2:合理购物abc教学目标:
1、懂得什么是“三无产品”等一些购物的基本常识。
2、学会了解商品、合理选购商品的方法。教学准备:
1、找几家超市的广告。
2、找几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或几种学生日常用的商品。教学过程:
1、导入:模拟生活购物,重温平时是怎样购物的。
2、评议、讨论。之前,教师要说明评议、讨论的主要内容:“买的人是不是注意看商品的说明了?对商品提出了什么问题?售货员是怎么回答的?你听了以后是不是了解商品了?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生活中你是怎样购物的?你父母呢?”讨论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和分类,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
4、分组观察、讨论。(1)看各种广告和商品说明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和不同的特点。(2)自己和家人在买东西时有哪些不好的习惯。(3)购物有哪些小窍门。(4)购物时要注意的问题。
5、展示、总结。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学习结构,并把要注意的问题提出来,作为全班同学的公司。
布置作业:讲学习到的有关购物常识向家长汇报,和家长一起制定家庭购物计划。
课题3:买卖中的道德。
教学目标:
1、懂得买与卖的行为都玉女滚蛋遵守道德。
2、理解诚信的普遍意义。
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到学校附近的购物场所(最好是学生经常去的)。观察了解一下小学生在商场“不受欢迎“的行为有哪些,如果有具体的数字或实例就更好。教学过程:
1、导入。“作为三年级学生,同学们都有过许多次的购物经验,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与同学们的这些经验关系密切。我们讲进行的两个活动都需要同学们参加,一会儿请你们自己选择。”
2、布置和选择任务。a、请同学读书82页。“小文和乐乐就广告进行了辩论,我们班的同学对广告一定页有自己的想法,让我们也来进行一次辩论,把大家对于广告的想法都说出来。”b、请学生看书中售货员的话和被损坏的商品的照片。针对小学生的这些不受欢迎的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
3、分小组准备。教师说明两个小组的各自任务。辩论组分:相信广告和不相信广告。说明组分被准备小学生在购物场所中比较常见的行为,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4、教师小结。提醒学生下次课将组织辩论会和发表会。
课题4:试试看。
教学目标:
1、从不同的角度体验买卖活动。
2、理解人们在买卖活动时的不同心理及考虑问题的不同方式。教学准备:
1、较厚的纸张,大小以能够让学舌果农按照比例1:1的比例画出t恤衫为宜。
2、彩笔教学过程:制作活动:
1、以图启发。教师可以在开始上课时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84~85页,然后问学生的想法。
2、学生制作活动,提出体验活动的要求,让学生进行制作、买卖背心活动。学生要自己设计、制作、定价。
3、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利用这单元学过的内容帮助他们这次活动。
销售和购买活动:
1、作完毕厚,组织学生进行买卖活动体验。要求:不许购买自己制作的产品。
2、买卖结束厚,请学生谈谈感想。制作时怎样想?购买时怎样想?
3、总结。归纳出进行生产和买卖的体会。
布置作业:就本次活动写一篇感想,要求包括对生产者和购买者两种角色的体验。
主题四:货币天地货币的演变。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我国货币的演变历史。
2、通过寻求货币演变的原因,锻炼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教学准备:
1、将准备谈论的问题写下来。
2、搜集一些古代钱币教学过程:
1、导入。阅读书86页文字,揭题:今天探讨货币的演变过程。
3、自由讨论。
4、教师小结。
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有关人民币的常识。
2、懂得爱护人民币的意义和常识。
3、知道一些外币。教学准备:
1、不同版的人民币。
2、各种人民币的图案。教学过程:
1、导入。观察人民币。做游戏:看其中一面,猜另一面。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日常生活中有毁坏人民币的行为以及所带来的影响。”
3、全班交流。
4、朗读书87页下方额歌谣。
5、自由讨论。学习书88页有关外国货币的和信用卡的内容。
6、教师小结。强调爱护人民币。7.教师总结: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十五
一、填空题: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
2、正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喜好),才有了多彩的图画。
3、正是由于我们班的同学们(各不相同)。大家共同组成的班集体,是那么(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4、我们都是班里的(骄傲)。
5、有时由于我们对同一件事情的(想法)、(感受)和(选择)不同,有时也会发生冲突。我们应设法(避免)和(解决)冲突。
6、我们每个人和别人接触时,都会对人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看同学,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
7、每个同学身上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
8、当我们和同学的意见不相同时,要换个(角度)看同学。
9、把自己的快乐,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将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10、“倘若你有一中(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之后,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这是(萧伯纳)说的话。
11、你有一个快乐,拿出来和别人(分享),变成了(两个)快乐。
12、我们要把自己(心爱)的东西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13、把各自的想法相互(交流)一下,你就会又形成(新的想法)。
14、我们生活、学习在(班集体)里,大家朝夕相处,同(学习)、同(快乐)。我们每个人(各不相同),大家在一起应该(友好)相处。
下一页更多精彩“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下复习资料”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十六
1、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关爱)体现在生活中的许多地方,我们要体会到家人对我们的(爱)。
2、进一步了解到呵护一个小生命是多么(不容易)!并且我们的成长凝结了家人的(心血)。
3、家人(呵护)我长大,他们为我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心血)。
4为了使我们(愉快健康)地成长,爸爸妈妈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
5、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在家中得到家人的关爱,学到了(知识)、(本领)和(做人)的道理。
6、我们的父母长辈对我们寄予(希望)!他们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辛苦),我们要学会(感激)他们。
7、在平常多与爸爸妈妈(谈心),多(了解)他们,多(理解)他们。
8、我们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但是,很多时间,我们对他们并不是(很了解)。
9、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家庭),离不开我们的(父母),我们应该(尊重)、(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10、父母也和我们一样,有很多(愿望),也有自己的爱好和烦恼。
11、了解到学校、社会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他们为了保证我们(健康、愉快地)成长,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服务。
12、我们每天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里,为了保证我们(健康地成长),学校有许多人在为我们服务。
13、学校里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都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和安全,提供了许多服务。
14、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来自(家人)、(学校)的爱,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爱。
15、我们国家的法律中有许多对儿童实行(特殊保护)的条文。
16、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17、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8、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为我们工作(很辛苦),我们要(尊重)和(感谢)他们。
19、我们要(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争做他们的(乖孩子)。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十七
通过交流、辨析和观察,了解并理解自己父母亲养育呵护自己的由衷,体会父母为了家庭生活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1、生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讲述父母关心他们令他们难忘的事。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是怎么关心你们的呢?
(1)小组活动。(生在小组内交流,师参与小组内活动,提升、指导)。
(2)在班上交流。
2、师小结过渡:是啊,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可我们还常常习以为常,还不知道他们为我们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和负担。老师建议,让我们走进他们,看他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真正了解你们的爸爸妈妈,好吗?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篇十八
全册共分五个单元、17个主题。每个主题都不在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话,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儿童的发展是整体性,学生的学习也是整体性的。从开放的特点讲,教科书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教学之本或罗列知识的清单,而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它要成为引发学生学习的‘引子’。从情感角度说。为加强德育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本教材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境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形式活泼服从于内容的需要。
体例特点是教科书每单元下设3-5个主题,各主题下分设三级主题(或称为活动内容)。各单元体列结构又分主题文字、提示语、旁边、情境对话、照片、图标、学生作品、空白框等。
面对三年级第二学期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基础特点,对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教育,教育方法要灵活运用。
1、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懂得家庭责任感,之间应相互沟通、平等相待、正化解矛盾。
3、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间真实的友谊,学会理解他人、尊重。关心他人。
4、感受身边的劳动者带给自己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5、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与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共建祖国大业。
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1、以教科书为内容适当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2、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映衬学生的心灵世界。
3、侧重学生的社会调查、社会观察、社会实录等教学环节。
每周一个主题,穿插复习。每周大约三课时。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13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