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精选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9 04:08:21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精选18篇)
时间:2023-12-09 04:08:21     小编:XY字客

编写教案需要对教材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教师在教案的撰写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教案名字2]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一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

(3)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通过探究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设计多种交流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这些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本章中,这些知识将更加细化,理论性更强,体系更加完整。通过《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同时,作为理论指导,学生能更好的把无机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在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在初中和必修i中所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和许多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连汇贯通。在第三节,通过化学键的学习,可以为今后有志深入学习化学的同学打下一定的基础。总之,本章内容既是必修的重要理论内容,也是为选修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2.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碱金属和卤族元素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

引入练习:完成第五页,碱金属原子结构的表格,从中找到什么变化规律?

学生讨论:完成表格,相互讨论。

活动2【讲授】新课讲解。

教师:请学生从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思考,k和na哪种元素比较活泼?

让学生独自通过实验探究k、na活泼性(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注意安全)。

让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是k比na活泼,实验现象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讨论:阅读实验,小组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小组发言金属活泼性的本质。

教师:引入问题,卤素是否也如同碱金属族有相同的性质变化规律?请同样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

学生:分组探究,利用碱金属的分析方法同样对卤素的原子结构做出大胆预测。实验验证。

教师:引导学生从金属活泼性与非金属的活泼性本质是否相同进行思考学生:学生阅读课本材料,讨论、思考、分析非金属的活泼性本质,找出自己探究上的错误之处。

活动3【活动】交流讨论。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

1.一个族的性质变化规律,能够从碱金属与卤素两个典型的族拓展到其他的族。能够从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来判断一个族的性质相似性和规律性。

2.碱金属和卤素的性质。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幻灯片展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活动5【测试】习题。

1.通过课本的演示实验,总结整个碱金属的`性质规律有哪些?

(1)。

(2)。

(3)。

3.下列那个选项不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活泼()。

a.a常温下可以与水反应,b不与水反应。

b.b不能从任何含a的盐中置换出金属a。

c.用氨水可以制取b对应的碱,却不能制取a对应的碱。

d.a在空气中比b耐腐蚀。

4.下列对铯的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a.它的熔点很高。

b.它只存在一种氧化物。

c.它的碳酸盐不易溶于水。

d.氯化铯易溶于水。

5.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原子的电子能力增强,元素的还原性,金属活泼性。通过碱金属性质相似性和规律性的总结,请你推测卤素的相似性和规律性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核对于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原子的电子能力减弱,元素的氧化性,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6.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

a.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b.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原子多一层。

c.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d.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汽化。

7.下列关于卤化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卤素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稳定。

b.卤素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不稳定。

c.稳定性为hfhclhbrhi。

d.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越难,生成物越不稳定。

8.将下列物质加入溴水中,溴水颜色不变浅的是()。

a.kcl晶体b.ki晶体c.ccl4d.mg。

活动6【作业】作业布置。

布置练习册本节30分组测试试题。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二

为了强化学生的体验,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采用了边讲边实验的教学设计,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以缩短观察的距离,增强实验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1.由于缺少提前预习和充分的思考,一些学生对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过程不熟悉,面对实验用品只能照方抓药,速度慢,效果差。

启示:要想让学生充分活动,就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和思考。只用半个课时来完成na、mg、al的活动性比较实验,时间过短,如果延长至1课时,效果就会大有改观。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熟练,观察不全面。例如对mg、al与盐酸的反应,仅用快慢来概括实验现象,而对于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情况、反应的放热现象没有做更加细致的观察、记录。甚至对于mgcl2、al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比较不出现象上的差别。

启示: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学生的薄弱环节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暴露出来,也只有通过实践逐步得到克服。我们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三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四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练习: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

(2)氧化铝与硝酸。

(3)氢氧化铝与盐酸。

(4)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钾溶液。

作业:课本p104三。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五

(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

一至五价都有氮铜汞二价最常见。

(二)。

正一铜氢钾钠银正二铜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四六硫二四五氮三五磷。

一五七氯二三铁二四六七锰为正。

碳有正四与正二再把负价牢记心。

负一溴碘与氟氯负二氧硫三氮磷。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六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元素化合价。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3)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单质的熔点。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七

(一)教材内容。

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原子结构的教学之后,由于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如此安排,既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元素周期律,又有利于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将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之前,由于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建立在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之上。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学生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碱金属、卤素知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等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既能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又能过渡引出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因此在本章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此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1)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2、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其他规律的基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知识;初步接触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这些为学好本节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本节教材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及灵活运用,须加强演练。

三、教学方法。

为增强启发性,教材不是直接给出周期律,而是通过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做实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

本节教材可分五步进行:

1、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将质子数1~18的元素,仿照表5-5的形式,取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三项,依次在黑板上列出。然后向学生提问: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两个方面分析,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一纵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已学过的碱金属和卤素按上述规律应排入表格的什么位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在小结时指出:如果对质子数大于18的元素继续研究,同样可以发现,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也会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象na到cl一样从1个递增到7个,最后到8个电子的现象,从而揭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普遍性。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原子序数”的概念。

2、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依启发学生根据电学知识,推测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内正负电荷越多,静电引力越大,因而次减小。然后对照教材表5-5,对有关数据进行验证,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3、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组织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li到f、na到cl的主要化合价。然后组织学生对照教材表5-5,验证1~18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并完成教材表5-8。

4、研究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

(1)借鉴已学碱金属、卤素的知识,介绍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组织学生回忆分析,从哪些实验事实可以说明碱金属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卤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从而归纳总结出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推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组织学生讨论并指出:当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8(或2),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因而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实验验证对11~18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进行实验验证及分析。建议增加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镁、铝与盐酸的反应为边讲边做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按钠、镁、铝的顺序,金属性逐渐减弱的结论与上面的.推论是一致的。教学中,通过al2o3,al(oh)3与酸、碱反应的实验引入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指出铝虽是金属,但已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归纳教材表5-9。

在研究硅、磷、硫、氯等元素的性质时,教师可和学生一起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以及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归纳出表5-10,从而得出从硅到氯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的结论。

还应当指出,对其他元素进行研究,如从钾到溴,从铷到碘,也会出现类似的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组织学生将本节内容归纳,总结得出元素周期律。

四、演示实验说明和建议。

[实验5-1]可以用镁带跟水反应,不要用表面已氧化的镁粉跟水反应。反应前要用砂纸擦去氧化膜,反应时要加热试管至水沸腾。镁跟冷水的反应相当缓慢,这是由于镁的化学性质不如钾、钠活泼,并且镁跟水反应时在镁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难溶的氢氧化镁薄膜,阻碍内部金属继续跟水反应。因此必须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看到反应迅速地进行。

镁跟水反应生成的氢气量较少,不易点燃。为清楚看到氢气泡,而不是加热时由于水沸腾而产生的气泡,应该在停止加热,水不沸腾是立即观察。

[实验5-3]制取al(oh)3沉淀时,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的量要恰当。如果naoh的量不足,试管中残留有alcl3,当al(oh)3跟naoh溶液作用时,将会看到沉淀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如果naoh过量,试管中有部分al(oh)3沉淀溶解,生成了naalo2al(oh)3跟h2so4作用时,也会看到沉淀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上述现象都会影响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因此原则上alcl3跟naoh最好能完全作用,即所用3mol/lnaoh溶液和1mol/lalcl3溶液的体积应相等。

五、布置作业:课本第101页第一、三大题。

板书设计。

(一)教材内容: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即元素周期律。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教材安排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之间,承前启后。

2、基础理论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1)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2)逻辑推理能力。

(3)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量变引起质变,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1)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2、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方法: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做实验,分五步进行。

1、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提问方式。

2、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结合电学知识推测。

3、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4、研究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

四、演示实验说明和建议。

五、布置作业。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八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教材以1——18号元素为例,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几个方面,阐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导出元素周期律。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原子结构的教学之后,由于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如此安排,既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元素周期律,又有利于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将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之前,由于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建立在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之上。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学生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碱金属、卤素知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等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既能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又能过渡引出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因此在本章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此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2、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其他规律的基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知识;初步接触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这些为学好本节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本节教材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及灵活运用,须加强演练。

三、教学方法。

为增强启发性,教材不是直接给出周期律,而是通过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做实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

本节教材可分五步进行:

1、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将质子数1~18的元素,仿照表5—5的形式,取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三项,依次在黑板上列出。然后向学生提问: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两个方面分析,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一纵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已学过的碱金属和卤素按上述规律应排入表格的什么位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在小结时指出:如果对质子数大于18的元素继续研究,同样可以发现,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也会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象na到cl一样从1个递增到7个,最后到8个电子的现象,从而揭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普遍性。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原子序数”的概念。

2、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依启发学生根据电学知识,推测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内正负电荷越多,静电引力越大,因而次减小。然后对照教材表5—5,对有关数据进行验证,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3、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组织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li到f、na到cl的主要化合价。然后组织学生对照教材表5—5,验证1~18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并完成教材表5—8。

4、研究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

(1)借鉴已学碱金属、卤素的知识,介绍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组织学生回忆分析,从哪些实验事实可以说明碱金属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卤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从而归纳总结出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推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组织学生讨论并指出:当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8(或2),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因而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实验验证对11~18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进行实验验证及分析。建议增加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镁、铝与盐酸的反应为边讲边做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按钠、镁、铝的顺序,金属性逐渐减弱的结论与上面的推论是一致的。教学中,通过al2o3,al(oh)3与酸、碱反应的实验引入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指出铝虽是金属,但已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归纳教材表5—9。

在研究硅、磷、硫、氯等元素的性质时,教师可和学生一起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以及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归纳出表5—10,从而得出从硅到氯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的结论。

还应当指出,对其他元素进行研究,如从钾到溴,从铷到碘,也会出现类似的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组织学生将本节内容归纳,总结得出元素周期律。

四、演示实验说明和建议。

[实验5—1]可以用镁带跟水反应,不要用表面已氧化的镁粉跟水反应。反应前要用砂纸擦去氧化膜,反应时要加热试管至水沸腾。镁跟冷水的反应相当缓慢,这是由于镁的化学性质不如钾、钠活泼,并且镁跟水反应时在镁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难溶的氢氧化镁薄膜,阻碍内部金属继续跟水反应。因此必须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看到反应迅速地进行。

镁跟水反应生成的氢气量较少,不易点燃。为清楚看到氢气泡,而不是加热时由于水沸腾而产生的气泡,应该在停止加热,水不沸腾是立即观察。

[实验5—3]制取al(oh)3沉淀时,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的量要恰当。如果naoh的量不足,试管中残留有alcl3,当al(oh)3跟naoh溶液作用时,将会看到沉淀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如果naoh过量,试管中有部分al(oh)3沉淀溶解,生成了naalo2al(oh)3跟h2so4作用时,也会看到沉淀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上述现象都会影响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因此原则上alcl3跟naoh最好能完全作用,即所用3mol/lnaoh溶液和1mol/lalcl3溶液的体积应相等。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101页第一、三大题。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

通过自学、思考、对比、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探究式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慨排布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在学习碱金属和卤素时,已经知道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相似其性质也相似,人类已经了现了一百多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都有些什么联系?这就是本节要讨论的问题。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十

按族分:

氢锂钠钾铷铯钫——请李娜加入私访。

铍镁钙锶钡镭——媲美盖茨被雷。

硼铝镓铟铊——碰女嫁音他。

碳硅锗锡铅——探归者西迁。

氮磷砷锑铋——蛋临身体闭。

氧硫硒碲钋——养牛西蹄扑。

氟氯溴碘砹——父女绣点爱。

氦氖氩氪氙氡——害耐亚克先动。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十一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必修一中金属钠和非金属氯气的学习,给孩子学习本章知识提供了感性认识材料,为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同时,本章知识的学习也后面的选修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基础。

《元素周期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的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表示等。教学中,应以元素的原子结构为基础,通过相邻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区别找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则。这不仅符合知识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本质决定现象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训练了孩子的思维。对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孩子起到导学作用。

1、知识与能力:

1、复习回顾原子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孩子自主学习: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孩子亲自实践,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培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3、通过化学史培养孩子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孩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给孩子一种研究化学的方法;并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则对孩子进行事物的联系和区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为此,本节课安排了以下教学方法:

(a)温故而知新,复习初中的相关知识。从初中熟悉的原子结构入手,引出原子的表示方法,azx。

(b)本节课的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学,采用讨论探究法。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开展科学探究,让孩子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对于微观领域(如:原子核外电子分布)无法观察到的地方用多媒体进行投影,帮助孩子理解记忆。

(c)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学习和总结,利用练习的辅助作用,巩固和加深孩子对现学知识的理解。d)课后作业,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熟练运用。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十二

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mendeleev)首先创造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

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2]原子半径由左到右依次减小,上到下依次增大。

在化学教科书和字典中,都附有一张“元素周期表(英文:theperiodictableofelements)”。这张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它的发明,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于促进化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这张表,人们便会想到它的最早发明者——门捷列夫。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着科学的发展,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时,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形成现行的元素周期表。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如下关系:

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的预测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镓、钪、锗)。

19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射线x,发现原子序数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的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数)排列。后来又经过多名科学家多年的修订才形成当代的周期表。[3]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列。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序号,大小恰好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这个序号称为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前。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性质有明显的规律性,科学家们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列。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族包含三个纵列)。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共有16个族,从左到右每个纵列算一族(viii族除外)。例如:氢属于ia族元素,而氦属于0族元素。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也显示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被称为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0族元素除外)。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元素周期表的意义重大,科学家正是用此来寻找新型元素及化合物。

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将合成化学元素第113号(nh)、115号(mc)、117号(ts)和118号(og)提名为化学新元素[7]。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十三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本节课采用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做实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上归纳得出的,因此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重要的基础理论。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因此,本章是本书乃至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发现规律的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保持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难点:

(1)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学情分析。

到目前为此,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两个元素族的知识,初步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为本章创造了必要条件。但由于在初中的学习中,教师对初中教材大纲的把握不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导致了高一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也深浅不一。

教学方法。

学法引导。

通过阅读,了解并归纳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几个方面的周期性变化,导出元素周期律。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的现象,总结归纳出元素周期律,再与理论推导的进行比较、统一。

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教法。

本节课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可采用诱思探究法——通过自学、讨论、对比、实验、设疑等方式诱导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探究。通过实验启发讨论等方法。

重、难点突破办法。

教学中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更应注意剖析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由浅入深的转化。

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程度设计。

课时安排为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采用以旧引新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堂,整个课堂的目标完成的设计即是老师组织学生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不断将学生引入学习新的知识,激发思考新问题,使学生有课堂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可分五步进行:

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将质子数1~18的元素,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两个方面分析,组织学生按同一横行元素和同一纵行元素两个方向研究、讨论,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的适当时候,引入“原子序数”的概念。

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和第一步思路一样,先讨论、归纳,再比较验证,最后分析总结。

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组织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li—f、na—cl的主要化合价。对照表5-5进行验证,完成表5—8,得出结论。

研究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先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出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推测在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

实验验证。对11~18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进行实验验证及分析。(通过al2o3、al(oh)3与酸、碱反应的实验引入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组织学生将本节内容归纳、总结得出元素周期律。

让学生完成一些有关的课堂练习题,以进一步巩固有关知识。

板书设计:略。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十四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换算关系: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p103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3.质量的测量——天平。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3)天平的使用。

a.托盘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c.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教师强调: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4)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小结:(在板书中小结)。

观察实物。

回顾小学学的重量单位。

查看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观察天平构造,对照书本,指出每一组成部分。

三、思考与作业如何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iv.板书。

第一节质量。

一、质量。

1.什么叫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换算关系:1000进制。

二、质量的测量。

1.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

2.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3)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读数。

3.使用天平注意事项:。

v.课后作业。

同步练习册。

vi.导学后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质量的单位换算.

2.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以及天平的使用.

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天平的构造,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并了解其作用,观察游码的初始位置,观察游码在标尺上任一位置所对应的质量数.

2.培养实验能力。

通过实验学会调节天平,学会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知道使用天平时应注意的问题。

3.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概括出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培养思维能力。

利用实物的对比,通过形象思维抽象出质量的概念.

德育目标。

我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就已有了称量质量的工具,而且有了统一的称量物体质量的单位,在教学中应通过这些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天平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平衡美、对称美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知识,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

教材首先从学生所熟悉的铁锤和铁钉、木船和木椅,通过比较组成这些物质的物质的多少,引出质量的概念.接着介绍了质量的单位——千克、克、毫克、吨,列举了一些物体质量的大小,目的是让学生对千克形成较具体的观念.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又能与能量相联系,这些知识将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中学习.在初中对质量的概念讲得很浅显,只简单地使学生认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但这并不是质量的定义,教学中不必过分强调.对于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而变,也是让学生知道即可.

教学中可利用挂图或幻灯片让学生对照着实物认识天平的各主要部分和它们的作用.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习后面两节课的基础.

教法建议质量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可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法学习,质量的测量这部分内容可通过示范、讲授、实验法学习.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知识点阐述。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知识,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质量的概念只作粗浅介绍,重点讲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

(一)质量的概念。

通过列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对物体和物。

质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各具体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建立起质量的概念.在质量概念建立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首先通过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不同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同得出质量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才能比较质量的大小,一定注意不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错误认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向学生阐明这一点.

(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物体的属性,但是,教材内容中已涉及到这一点,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教学中应明确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通过实践予以说明,这样有利于后面密度的教学.

(三)质量的单位。

学生在小学学习过质量的单位吨、千克、克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接触质量的单位.教学中可先复习学生原有知识,使学生知道吨、千克、毫克之间的关系.然后说明千克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1kg的质量有多大,使学生对千克形成具体观念.接着介绍吨、克、毫克,这些单位常用在什么情况下.利用课本中给出的“一些物体的质量”,可进一步使学生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观念.

讲过质量的单位后,可以告诉学生,在生活和贸易中,人们习惯上把质量叫做重量,但是物理学中都统一叫质量.

(四)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测质量的工具有很多,可先向学生介绍几种秤,使学生知道它们都是用来称质量的.然后重点讲实验室里用的天平.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选择重点讲述的对象.如果本校实验室里托盘天平较多,学生实验中主要用托盘天平,则可重点讲托盘天平.

天平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教师应从1.认识天平2.调节天平3.使用天平三个方面入手.为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天平,为下几节课打基础,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参与,分层次讲授.

二、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组织学生举例、分析、讨论弄清什么是物体、什么是物质.

(二)组织学生分析、比较同一材料组成的不同物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进而引出质量的概念.

(三)组织学生观察天平,观察应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局部的层次进行.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以下为本教学示例所需的教具和学具,教师可参考本示例和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五、教学设计示例。

(一)新课导入。

需要的教具与学具:教室内的各种装备、行星与恒星的幻灯片、讲桌和木椅实物、铝锅和铝勺实物、铁锤和铁钉实物.

方案一:观察教室中的桌椅、黑板、粉笔、黑板擦,教室外的树木、房屋、汽车、飞机,放映幻灯片“行星、恒星”,向学生介绍物体是由铁、木头、水等各种材料组成的,人们叫这些材料为物质,也就是说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西有多有少”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一张课桌比一把木椅所含的木材多;一个铝锅比一把铝勺所含的铝多;一把铁锤比一个铁钉含的铁多.引出“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课桌和木椅虽然都是由木材构成,但是它们的质量不同.

注意事项:在质量概念建立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首先通过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不同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同得出质量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同种物质才能比较质量,一定注意不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错误认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向学生阐明这一点.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十五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

2.知道质量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教具:铁钉、铁锤、木桌、木凳、托盘天平、彩色挂图等。

ii.导入激趣。

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思考、回答。

iii.合作学习。

1.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十六

元素周期律是对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实质的解释,教材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以及元素周期律作为重点内容,在学习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为代表的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基础上,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代表,介绍元素周期律。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知道元素的性质变化具有周期性以及引起其周期性变化的实质,实现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将元素性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等内容将结合起来,归纳总结有关的化学基本理论。

学生已经学习钠、铝、硅、氯、硫、氮等元素化合物相关性质,为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感性资料;第一节学习了原子结构和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对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学习了第二节第一课时,学生已掌握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及化合价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学生很容易对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产生思考,这些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一定的基础。

1、了解第三周期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递变关系;

2、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

3、初步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的结构与元素性质三者的统一性。

1、复习科学探究1的结论引入研究主题,确定本节课的探究任务,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的递变性,提出假设: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的逐渐增强。

2、验证假设na、mg、al金属性逐渐减弱,根据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设计方案,结合实际条件进行优化,通过三种金属对与水、酸反应的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初步体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知识的理性思维过程。

3、初步了解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和环节,提高“对照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思想。

4、验证假设si、p、s、cl非金属金属性逐渐增强,根据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设计方案,结合实际条件优化,选取硫化钠与氯水反应实验,通过教材p16表格阅读信息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观察数据、分析问题、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归纳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体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培养知识整合的能力以及逻辑推断能力。

5、利用第三周期元素的性质延伸到其他周期,归纳得出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本质,揭示学习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意义。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十七

2. 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核外电子排布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投影及有关仪器、药品

探索发现和迁移类比。思考讨论,分析讲解,探索规律,总结归纳,理解实质。

(第一课时)引入:介绍门捷列夫,设问:他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答: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必修元素周期表教案篇十八

课前必须预习,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要带着问题去听课。首先粗读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然后找出重点、难点和疑点,理出头绪,想一想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疑难问题怎样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理解,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行不行?如高一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考虑为什么在不同阶段对这个概念有不同的提法,以便抓住本质,用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认清氧化剂、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关系。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16196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