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精选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9 05:10:11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精选20篇)
时间:2023-12-09 05:10:11     小编:HT书生

教案的编写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程度。教案的编写应当注重学习目标的设定,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知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一

《小青蛙》是选自福建省中班领域教参里的一首歌曲,其词曲天真活泼,难度适中。整个活动以“猜猜虫子躲在哪”的猜测游戏中享受找到虫子的惊喜,并学习歌曲。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意境,尝试用歌声表达小青蛙快乐逍遥的心情。

2、能调动情感和想象投入“找害虫”游戏中,并根据指令要求回到原位。

3、体验猜测虫子的乐趣和猜测成功的喜悦。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2、布置三个草地,草地里藏着自制的小虫子。

3、写着号数的小杯子5个,虫子造型的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歌曲。

1、提出“咕呱”叫声,引起幼儿对青蛙角色的猜想。

2、完整清唱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及歌词内容。

二、提出练习找虫子技能的游戏情景,在游戏的过程中初步习得歌曲。

1、提出练习“找虫子”的游戏情景。

2、和幼儿一起玩“找虫子”的'游戏3―5遍。

3、根据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歌唱的情况解决重难点问题。

三、增加游戏挑战,引出三块草地的游戏情景,请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1、讲解玩法,提出要求。

2、跟唱歌曲,学习捉虫。

3、反思游戏,再提要求。

四、引出“快乐逍遥”的歌词,并请幼儿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有感情的演唱。

活动反思:

《纲要》中曾指出“儿童是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和表现方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有时比较模糊。这让我想到,其实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动表现、乐器演奏等等内容,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符号,一方面帮助幼儿解决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更进一步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好基础。于是,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次以节奏为基础,渗透简单的音乐常识的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能围绕感知休止符到实践体验运用休止符这两个重点内容展开,通过几个不同的环节,层层递进,帮助孩子们感受休止。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二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仿青蛙的叫声。

(3)师:你们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四条腿。)。

(2)师: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出示蝌蚪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

3.观看课件《小蝌蚪变青蛙》,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分发小蝌蚪变青蛙的步骤卡片进行操作。

(1)引导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青蛙,在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教师把操作卡分发给每位幼儿。

(2)幼儿分步骤操作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幼儿作品。

4.与幼儿一起欣赏小蝌蚪变青蛙的视频,加深幼儿对小蝌蚪变青蛙成长过程的认识。

5.教育幼儿要爱护青蛙。

(1)师:青蛙有什么本领?(青蛙最大的本领就是捉害虫。)。

(2)师:那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三

1、在节奏游戏中,初步感知节奏中的休止停顿(休止符),对音乐中的休止产生了解的兴趣。

2、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t:夏天到了,谁开开心心的到池塘边来玩啦?(小青蛙)。

t:小青蛙们,你们想不想一起来唱歌啊?(两遍:一遍分声部,一遍齐唱,中间无间奏两遍)。

1、四分音符的节奏练习。

t:小青蛙在池塘边玩得真开心啊,于是他们组织了一次聚会,看看来了几只小青蛙?

t:他们聚会的时候想排一个节目,去参加森林音乐会,你们想不想也来参加排练呀?

t:小青蛙住在方方的格子里,每个格子表示一拍,我们看见一个小青蛙就要唱一拍。

2、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

3、节奏中的休止。

t:有的小青蛙唱得累了,他们就先回家了,那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唱?

t:音乐里面让小音符休息的记号,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休止符。“休”(休息)“止”(停止)像刚才我们停一格,停一拍的这个休止符叫四分休止符。

t:我们再来猜猜看,哪个是四分休止符?(出示多媒体,第几行的第几个)。

t:我们一起来请它出来(叫名字)。

t:四分休止符跟我们学过的一个小音符是好朋友呢。猜猜看是哪个小音符呢?

t:当四分音符要去休息,他就请四分休止符来帮他站岗。四分音符唱一拍,四分休止符休息一拍。

t:哪个小青蛙愿意到前面来把这个四分休止符放在里面请房子里的小青蛙休息去。(跟音乐练习)。

4、小乐器来试一试。

t:你们可真棒,小乐器们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表演了呢,请你选择一种小乐器,坐在它的后面。

t:小乐器遇到休止符应该怎么演奏呢?

t:让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演奏吧。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四

炎热的夏季来了,我们班好几个孩子过完周末,就在教室里说昨天在公园看到小青蛙了,我问了他们一些关于青蛙的信息,大部分孩子都知道小青蛙小时候是蝌蚪,但是对于怎么变的过程都不清楚,孩子们都在旁边议论:有的说是先长出前腿,有的说是先长出后腿,有的还说肯定四条腿一起长出来的。为了让孩子们对青蛙有正确的认识,我设计了《蝌蚪变青蛙》的科学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青蛙的成长过程,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活习性。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1.物质方面:ppt课件、青蛙的叫声音效、蝌蚪头饰、青蛙头饰、贴有宽15—20厘米平行线的地板、蝌蚪成长卡(与幼儿人数相等)。

2.认知方面:见过青蛙。

3.身体准备:已有双脚并拢向前跳跃的经验。

重点是知道青蛙的成长过程;难点是引导幼儿都能爱护青蛙。

(一)蛙声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播放第3张ppt,出现蛙声和青蛙)。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你们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二)教师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播放第四、第五张青蛙和蝌蚪图片的ppt)。

1.教师出示青蛙图片,教师引导幼儿并说出青蛙的主要特征。

2.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3.出示蝌蚪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三)了解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播放第6到第16张ppt)。

1.师:“真奇怪呀?小蝌蚪和青蛙长得一点都不像,那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

2.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变青蛙》。”教师边播放课件边讲故事。(播放第7到第13张ppt)。

4.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5.教师发放蝌蚪成长卡,幼儿给成长卡排队,教师巡回指导。

6.教师与幼儿共同摆放蝌蚪成长卡片,巩固对小蝌蚪成长变化的`认识。

幼儿分成4组,站在起跑线后,一起念儿歌:

小蝌蚪游啊游,摇摇尾巴点点头,长大变成大青蛙,荷叶上边跳着走。

儿歌念完,第一位幼儿扮小蝌蚪做鱼游,在平行线中走,走到终点拿青蛙头饰带上,再扮青蛙从荷叶上双脚跳跃回到起跑线,依次进行,以速度快的一组为胜利者。规则:依次接力进行,要求幼儿尽量不踩线。

(四)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播放第17张和第18张ppt)。

1.青蛙生活在哪里?青蛙吃什么?

(五)通过视频了解青蛙的本领,教育幼儿爱护青蛙。(播放第19和第20张ppt)。

1.师:青蛙有什么本领?青蛙是怎么捉害虫的呢?(播放视频)。

2.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3.青蛙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她呢?

教师总结:不要去捉捕和吃青蛙,不要做伤害青蛙的事情看到周围有人伤害青蛙我们要去组织,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保护好它。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五

1、学习用几何图形画青蛙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4、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范画一幅、纸、彩色笔。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还记得《小青蛙》这首歌曲吗?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好不好?(师幼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小青蛙)。

(二)提问题,引入主题。

幼甲:小青蛙有大大的眼睛,宽宽的嘴巴。

幼乙:小青蛙有绿绿的身子。

幼丙:小青蛙有四条腿。

师:小朋友对小青蛙观察得可真仔细的,那么他的四条腿都是一样的吗?

幼: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幼:前腿短,后退长。

幼:呱呱呱。

师:它走起路来是怎么样的?

幼:一蹦一跳的。

3、师:一蹦一跳是什么样子,今天老师想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表演一下,谁愿意上来?(请两位幼儿上来表演小青蛙走路)。

幼答:帮助庄稼捉害虫,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

5、教师总结:小青蛙把所有的害虫都吃了,农民伯伯是不是大丰收了,那么这么可爱的小青蛙,我们小朋友喜欢不喜欢?(幼答:喜欢)老师也喜欢这样勤劳可爱的小青蛙。既然小朋友这么喜欢小青蛙,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画这只可爱的小青蛙,来,咱们先来看看这只小青蛙。

(三)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1、老师示范讲解青蛙的画法。

师:看,这是小青蛙的身子?老师拿着什么?(幼答:三角形,同时出现三角形贴在旁边黑板上)。

椭圆形是小青蛙的'两条腿。(出示两个椭圆形)圆形是小青蛙两只大大的眼睛。(出示两个圆形)看,一只小青蛙就出来了。

问:这只小青蛙都是有什么形状拼成的?(幼答)。

2、师:小朋友说的真好,现在老师再用线条给小朋友们展示一下,(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一只青蛙)小青蛙在干什么?(蹲着)老师画的小青蛙蹲在什么上面?(幼答:蹲在荷叶上面。)对,按老师画的小青蛙就蹲在荷叶上面,看着上面蓝蓝的天。

3、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你灵巧的小手,发挥想象力,把你所想象的小青蛙画在纸上。

(四)幼儿开始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相关景物。

2、提醒幼儿注意画面位置。

(五)展示作品。

请几位幼儿上台展示,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给予简单的评价,然后把画。

贴在黑板上。

1、评价。

2、总结。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六

1、学习3的组成,知道3有2种分法,正确认识分合式。

2、能够灵活运用3的组成解决问题,掌握数分合的规律。

3、发展思维的灵活性,萌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青蛙妈妈、蝌蚪宝宝等磁性教具、各种小礼物图片。

1、创设青蛙妈妈和蝌蚪宝宝分虫子游戏情境,学习3的组成。

提问:这里一共有三条小虫子,他们可以怎样分呢?

(1)幼儿自由操作,记录分配的方法。

(2)分享交流:青蛙妈妈一条,小蝌蚪两条。也可以小蝌蚪两条,青蛙妈妈一条。

小结: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来是3;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来是3。

2、观察分合式,发现互换规律。

提问:请仔细看这个分合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小结:分合式下面的数字交换了位置,但是合起来都是3。

3、游戏“找礼物”,引导幼儿用3的组成解决问题。小蝌蚪给朋友准备了小礼物,请你帮忙找一找吧。

创设“帮小动物找礼物”情景,请幼儿把两个分开的礼物合在一起,要求两个礼物身上的数字合起来是3。

4、活动延伸:日常生活中利用游戏等环节引导幼儿运用数字组成解决实际问题。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七

1、练习甩布块,锻炼上肢力量,促进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重点:幼儿在活动中协调性和灵活性的锻炼和培养。

难点: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参与以及幼儿的灵活性培养。

气球10个、青蛙头饰、一块大布、磁带、录音机。

1、开始:

青蛙妈妈带着孩子跳到场地,带领幼儿做活动准备。

2、游戏:

a、荷叶与风(布块的游戏)。

教师出示布块引,导幼儿将布块变成大荷叶。幼儿分别站在布块外边,根据老师指导做游戏。

b、荷叶与露珠(气球的游戏)。

教师将气球放在布块上,(模拟露珠出现了),引导幼儿数露珠并观察大小,模拟露珠在荷叶上滚动。

教师引导幼儿将露珠在布块上轻轻滚动。

c、青蛙躲雨(躲在布块下的游戏)。

教师:“哎呀,下雨了,怎么办?”

引导幼儿在荷叶下躲雨的办法,引导幼儿将荷叶高高抛起躲在荷叶下。

3、活动结束。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八

1练习抛用布块,锻炼上肢力量,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白气球10个(有大有小)青蛙头饰绿色大布一块磁带(我是一只小青蛙)古筝伴奏。

1、开始部分。

青蛙妈妈带孩子跳入场地,带领幼儿作热身准备活动,一起跳律动。

2、游戏部分。

1)荷叶与风(布块的游戏)。

教师出示布块,引导幼儿将布块展开变成大荷叶,幼儿分别站在布块的外边,幼儿根据教师的游戏指令做布块的游戏。(比拟荷叶随风的大小改变晃动的幅度,一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2)荷叶与露珠的游戏(布块与露珠的游戏)。

教师将气球放在布块上,比拟露珠出现了,引导幼儿数一数露珠有几颗,观察它的大小。

比拟露珠在荷叶上轻轻滚动,教师引导幼儿将气球在布块上滚动。

3)青蛙躲雨的游戏(钻在布块下的游戏)。

教师运用游戏的口吻哎呀,下雨了,怎么办?引导幼儿想出躲到荷叶下面避雨的办法。

引导幼儿将布块高高抛起,钻到荷叶(布块)底下躲起来。

3、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九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蝌蚪的出生和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磁带;

2、小蝌蚪生长变化图片;

3、素描纸、彩笔、油画棒。

1、诗画:

大脑袋,长尾巴,

变成蝌蚪小娃娃,

游来游去找妈妈。

一个桃子裂开口,

两片叶子绿油油。

再画两个小喇叭,

变只青蛙呱呱呱。

二、欣赏录音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了解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变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1)卵——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青蛙。

小结:蝌蚪变成青蛙要以上四个过程,从卵变成青蛙要70多天。

(2)青蛙生活在哪里?(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是两栖动物。)。

(3)青蛙吃什么?(蚊子、苍蝇、蜗牛和田野里的许多害虫)。

(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幼儿自由选蝌蚪或青蛙进行绘画活动。

六、结束部分:

小青蛙饿了,我们送它们去捉害虫吧。

活动延伸:在活动区养殖蝌蚪供幼儿观察。

农村的孩子对青蛙和蝌蚪非常熟悉,能很流利的说出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生活习性。通过活动在解了青蛙的出生和生长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幼儿特别喜欢动手操作,我把快乐诗画与本节活动相结合,更符合幼儿特点,使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绘画的技能。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十

1、用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

2、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鱼网一个。

一、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

1、倾听教师范唱。"青蛙妈妈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听,它唱了些什么?"2、根据歌词内容,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3、在教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变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尝试配歌词,学唱歌曲。

5、在歌曲录音的帮助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四、边唱歌,边玩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小蝌蚪边唱歌边在水里游,玩得很开心,调皮的孩子拿来鱼网捉小蝌蚪,灵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鱼网出现时,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完整游戏,幼儿边唱歌边按歌词内容和歌曲节拍做动作,歌曲结束,鱼网出现,小蝌蚪逃回家去。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并向幼儿介绍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复习歌曲《在农场里》然后学唱歌曲。

最后边唱歌边玩游戏。

我们班的幼儿大都生活在小区之中,对于小蝌蚪这个动物形状并不熟悉,因此,在学习时孩子可能不会太理解,这样就会影响游戏的效果。考虑到这种情况,因此,在活动前,我带来了许多小蝌蚪,并放到自然角中,孩子们见了,一到自由活动,他们就拥向自然角,好奇地观察着小蝌蚪,在观察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征及它们游泳的姿态,在谈论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孩子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后,我们就开始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热烈地谈论着对小蝌蚪的认识,这时老师用歌词进行简单总结,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内容,接着在欣赏音乐旋律中我们引导孩子自己尝试着进行演唱,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哼出了歌曲,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接着,我们在组织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在进行游戏时是孩子们最投入,也是最高兴的时候,由于他们对蝌蚪的游泳姿势并不陌生,他们纷纷地模仿小蝌蚪的游泳姿态表演着,非常开心、愉快。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十一

1、观察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活习性。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图片录音课件。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仿青蛙的叫声。

3、师:你们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二、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征。(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四条腿。)。

2、师: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3、出示蝌蚪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

1、师:真奇怪,小蝌蚪和青蛙长得一点都不像,那么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

2、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变青蛙》。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在泥洞里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它从泥洞里慢慢的爬出来,伸了伸腿,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碧绿的水草上产下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春风轻轻地吹过,太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产下的卵,慢慢的活动起来,变成了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

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过了几天,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慢慢变短了,不见了,小蝌蚪变成了一只只非常可爱的小青蛙了。

3、教师边讲故事边播放课件。

4、提问:青蛙妈妈在水里产下了什么?

卵慢慢变成了什么?

小蝌蚪先长出什么,又长出什么,什么不见了,最后变成了什么?

5、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6、幼儿为蝌蚪成长卡排队,教师巡回指导。

7、教师和幼儿共同摆放蝌蚪成长卡,巩固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

四、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1、青蛙生活在哪里?(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是两栖动物。)。

2、青蛙吃什么?(蚊子、苍蝇和田野里的许多害虫)。

五、教育幼儿要爱护青蛙。

1、师:青蛙有什么本领?

(青蛙最大的本领就是捉害虫。)。

2、师:那青蛙是怎样捉害虫的?

(青蛙的嘴巴里会分泌一种黏液,当看到有害虫时,它就会伸长舌头将害虫粘住吃掉,如果离它远的话,它就会轻轻的跳过去伸长舌头将害虫粘住吃掉。)。

3、师:那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青蛙是捉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保护了庄稼。)。

4、师:青蛙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小结:不要去捕捉和吃青蛙,不要做伤害青蛙的行为。看到有人捕捉青蛙和小蝌蚪要去阻止。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保护它。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十二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蝌蚪变青蛙》,欢迎大家分享。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1.小蝌蚪成长过程操作卡(人手一份)、胶棒若干。

课件。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仿青蛙的叫声。

(3)师:你们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青蛙和蝌蚪的ppt,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ppt,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征。(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四条腿。)。

(2)师: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出示蝌蚪ppt,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

3.观看ppt课件,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分发小蝌蚪变青蛙的步骤卡片进行操作。

(1)引导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青蛙,在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教师把操作卡分发给每位幼儿。

(3)展示幼儿作品。

4.与幼儿一起观看小蝌蚪变青蛙的视频《青蛙一生》,加深幼儿对小蝌蚪变青蛙成长过程的认识。

5.教育幼儿要爱护青蛙(ppt)。

(1)师:青蛙有什么本领?(青蛙最大的本领就是捉害虫。)。

(2)师:那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青蛙是捉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保护了庄稼。)。

6.师:青蛙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ppt)。

设计意图: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在泥洞里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在这温暖的季节里,青蛙妈妈钻到水里开始繁育她们的后代,全身黑油油长着长尾巴的小蝌蚪就是小青蛙的后代,但小蝌蚪到底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呢,孩子们都感到好奇,为此我设计了本活动内容,让我们带着这一神奇的变化去探讨小蝌蚪变青蛙的奥妙吧。

幼儿的情绪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短短活动运用了一系列活动方式,使得幼儿无暇分神,乐此不疲。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在活动过程前,我还担心会出现混乱的现象,但在活动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用多媒体教学,并且掌握住了幼儿年龄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的都很积极。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十三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投影仪、明胶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头饰。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指在胶片上点画。

(1)教师: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

(评:教师边用优美的话语进行描述边画,既把幼儿引入了一种情境,又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2)教师:那刚才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引导幼儿说出“手指”)好,老师告诉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评:此环节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画”的概念,教师的示范与语言的叙述结合起来,使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画”的概念。)。

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小蝌蚪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小蝌蚪游泳时可调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们是不是往同一个方向游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往不同方向)。

(评:教师适当的语言引导使幼儿很清楚地就了解了蝌蚪的不同姿态,为下面幼儿在自己作品中描绘蝌蚪的动态埋下伏笔。)。

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

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

(2)讲解尾巴的画法。

a.请幼儿来添画尾巴。(评: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幼儿提供了尝试、探索的机会,满足了幼儿主体需求。)。

b.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

(评:在幼儿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再示范画,这样更容易加深幼儿的印象。)。

c.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餐巾纸擦一下手指。

(评:此环节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练习机会,解决了活动难点并注意到幼儿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

4、交代要求,幼儿作业,教师指导。

(1)出示青蛙图案:教师:咦!这只青蛙妈的宝宝哪儿去了?告诉你们,它们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画纸上,快,我们去帮青蛙妈妈找出它的宝宝。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

(评:设计“给青蛙妈妈找宝宝”的环节,激发了幼儿学画小蝌蚪的欲望,符合幼儿的游戏心理。)。

5、评价和欣赏作品。

(1)教师:我们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身边吧!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青蛙图案旁。

(2)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评:评价时同时展示每个幼儿的作品,总评与点评相结合使每个幼儿都有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加强了儿童的满足感。)。

6、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评:最后这一环节的设计使这节美术活动有了动静交替的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易于消除幼儿精神上的疲劳。)。

三、活动评价(思考体会)。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十四

活动目标:

1.用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

2.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积极投入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鱼网一个。

活动过程:

一、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

1.倾听教师范唱。“青蛙妈妈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听,它唱了些什么?”

2.根据歌词内容,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3.在教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变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尝试配歌词,学唱歌曲。

5.在歌曲录音的帮助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四、边唱歌,边玩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小蝌蚪边唱歌边在水里游,玩得很开心,调皮的孩子拿来鱼网捉小蝌蚪,灵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鱼网出现时,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完整游戏,幼儿边唱歌边按歌词内容和歌曲节拍做动作,歌曲结束,鱼网出现,小蝌蚪逃回家去。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并向幼儿介绍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复习歌曲《在农场里》然后学唱歌曲。

最后边唱歌边玩游戏。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幼儿大都生活在小区之中,对于小蝌蚪这个动物形状并不熟悉,因此,在学习时孩子可能不会太理解,这样就会影响游戏的效果。考虑到这种情况,因此,在活动前,我带来了许多小蝌蚪,并放到自然角中,孩子们见了,一到自由活动,他们就拥向自然角,好奇地观察着小蝌蚪,在观察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征及它们游泳的姿态,在谈论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孩子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后,我们就开始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热烈地谈论着对小蝌蚪的认识,这时老师用歌词进行简单总结,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内容,接着在欣赏音乐旋律中我们引导孩子自己尝试着进行演唱,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哼出了歌曲,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接着,我们在组织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在进行游戏时是孩子们最投入,也是最高兴的时候,由于他们对蝌蚪的游泳姿势并不陌生,他们纷纷地模仿小蝌蚪的游泳姿态表演着,非常开心、愉快。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十五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3、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4、培养幼儿对青蛙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教学难点:小蝌蚪变青蛙的操作步骤。

1、小蝌蚪成长过程操作卡(人手一份)。

2、多媒体课件。

一、开始环节听声音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请幼儿说一说小青蛙长什么样子呢?

(头顶上有两只眼睛、披着绿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条腿)。

(2)它有什么本领呢?

(捉害虫)。

(3)想一想小青蛙小时候是谁?

二、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分发小蝌蚪变青蛙的步骤卡片进行操作。

(1)引导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青蛙,在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教师把操作卡分发给每位幼儿。

(2)幼儿分步骤操作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三、与幼儿一起欣赏小蝌蚪变青蛙的视频,加深幼儿对小蝌蚪变青蛙成长过程的认识。

四、总结。

师:小朋友们,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帮我们保护庄稼,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不能伤害小青蛙。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青蛙。

一、成功之处:幼儿的情绪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短短活动运用了一系列活动方式,使得幼儿无暇分神,乐此不疲。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在活动过程前,我还担心会出现混乱的现象,但在活动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用多媒体教学,并且掌握住了幼儿年龄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的都很积极。

二、不足之处:通过这节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要提高,在活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幼儿的操作时间较短暂,虽然有动手操作可是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协作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如果让我在重新上这节课我想在活动中幼儿操作的环节可以让幼儿一整组进行分步骤的操作,加强幼儿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完成后可和幼儿进行小青蛙保护庄稼的故事创编,并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儿保护青蛙的意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十六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在了解青蛙的过程中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掌握从蝌蚪到青蛙变化过程中的4个主要过程

激趣导入——经验再现——欣赏故事——引导交流——游戏巩固——情感教育

一、激趣导入:

二、经验再现:

1、你们知道小青蛙小时候是谁吗?(小蝌蚪)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

3、小青蛙长的又是什么样子呢?

三、故事欣赏:

四、引导排序、交流:

1、小蝌蚪甩着小尾巴在池塘里游来游去的时候先后发生什么变化?

2、请幼儿给小蝌蚪——青蛙的成长过程排队。

3、指名幼儿上台排序。

五、游戏巩固:

六、情感教育:

1、小结

2、随音乐律动出教室

“蝌蚪变青蛙”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生活中的一个兴奋点。我们这边的孩子虽然是生活在农村,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中班幼儿年龄又小,大人也舍不得带他们到田里、山上,或者大自然中去,所以他们对一些小动物的认识都很少。而在幼儿的眼中,动物是最能吸引他们的,只要一遇到动物就会迫不及待的想去亲近他们,那就让我们给幼儿多一些与动物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所以,我就选了这样一个活动,利用农村的优势,去弄了蝌蚪和青蛙的实物来,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从而激发了幼儿热爱动物、保护动物、关注动物的美好感情。

在活动中,教具准备充分,能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和身边实时的自然条件,通过操作、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辅助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让孩子们从活动中了解、在游戏中学习,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不足的地方是教师语言不够严密、简练,实际操作较少,在游戏这个环节中显得比较乱。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十七

1、借助图谱理解歌词,能用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唱准切分音符,感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图谱、ppt。

1、幼儿扮演小青蛙“呱呱呱”入场。(ppt呈现池塘场景)。

师:小青蛙们看,这是哪里啊?

1、完整欣赏歌曲。

2、提问:小青蛙是怎样唱歌的?(咕呱)。

3、师:对了,小青蛙是用“咕呱”的声音唱歌的!它唱了些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遍。

1、出示“咕呱呱呱”叫声部分的节奏,教师示范唱节奏。

2、借助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小青蛙的叫声。

难点:叫声不同;节奏不同;节奏中的切分音符。

解决策略:图谱。

3、师:我们一起来学小青蛙唱一唱吧。(唱准节奏)。

1、小青蛙在池塘里为什么这么开心,我们再来听听歌曲里怎么唱的?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3、师:歌曲里是怎么唱的?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并一起唱一唱。

:理解、记忆歌词。

切分音符。

解决策略:图谱、范唱比较。

完整演唱第一遍。

完整演唱第二遍。(唱准切分音符)。

我们用开心的声音唱出池塘里小青蛙的快乐。

完整演唱第三遍。(愉快的声音演唱)。

完整演唱第四遍。(加动作演唱)。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十八

1、明白青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爱护、关注小动物的情感。

2、观察并描述青蛙的外形特征,通过故事《小青蛙找妈妈》了解青蛙从卵变蝌蚪最后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3、锻炼幼儿的肢体动作协调能力。

一、谈话活动。

引导幼儿欣赏图片并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

2、这些青蛙平时都是吃什么长大的呢?

3、你们害怕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会去捉青蛙或吃青蛙吗?

二、青蛙外形特征。

1、自主探索:请幼儿仔细观察青蛙图片、模型,幼儿观察青蛙的外形特征,如并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通常为经绿色,趾间有薄膜相连,青蛙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

2、集体探索:你见过青蛙,听过青蛙的叫声吗?说说青蛙和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

三、探索青蛙生长过程。

1、出示《小蝌蚪找妈妈》挂图,讲述故事。

3、幼儿复述故事。

4、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玩法:小朋友围成圆圈站好,老师一边出示字卡一边说:青蛙妈妈产下许多圆圆的卵(幼儿蹲下双手抱腿,头低下,做圆圈形状),又成小蝌蚪(幼儿小跑步双手放在身后做摇摆状),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幼儿伸出两只胳膊继续小跑做游泳状),又长出两条后腿(幼儿把两腿分别伸一伸),最后成青蛙呱呱叫又跳(幼儿做蛙跳状,嘴里学青蛙叫声:呱呱呱)。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十九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能用毛笔的中锋和侧锋进行绘画,画出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2、喜欢大胆尝试不同的画法,对水墨画产生兴趣。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活动前渗透《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实物小蝌蚪;墨汁、毛笔;废旧的报纸、图画纸、、颜料盘、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二、观察实物小蝌蚪。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小蝌蚪有圆圆黑黑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会在水中游泳。

三、引导幼儿学习小蝌蚪的基本画法。

1、小蝌蚪这么可爱,老师真想把它画出来,小朋友们想不想?那该怎么画小蝌蚪呢?(提示语:身体怎么画?然后呢?)。

2、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并请其他幼儿说说是怎么画的?

教孩子们正确的拿毛笔姿势,在毛笔蘸墨时,要让毛笔喝足了墨水,而且毛笔不能接着从盘子中拿出,要在盘子边缘滚一滚,舔好笔,将多余的墨汁蘸掉。

3、教师示范小蝌蚪的基本画法。

‘小小蝌蚪圆脑袋,浓墨侧锋画出来;长长尾巴弯又细,竖起笔来用中锋。”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小蝌蚪的身体要画的'圆一点,涂色要顺着一个方向。

五、评价活动。

教师扮青蛙妈妈说:“呱呱,我的宝宝在哪里?教师说:“青蛙妈妈在找小蝌蚪宝宝了,我们一起把小蝌蚪送回家吧。”由“青蛙妈妈”评价幼儿的作品。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蝌蚪变青蛙篇二十

1、在学青蛙跳的活动中,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勇敢精神。

2、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3、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练习双腿跳、双腿行进跳及双腿向上跳,锻炼腿部肌肉。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练习双腿跳、双腿行进跳及双腿向上跳,锻炼腿部肌肉。

青蛙、蝌蚪的头饰人手一个,荷叶(数量与幼儿人数一样),音乐。

一、听音乐导入活动。

小蝌蚪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跟妈妈一起去池塘里游玩吧!

(上游游,下游游,游得高,游得低,快快游,慢慢游。)。

宝宝们你们一定都累了,快做到荷叶上休息一些吧!

说不同:蝌蚪与青蛙有什么不同?

(一)蝌蚪宝宝们你们看一看和妈妈一样吗?(不一样)看图片,说出有什么不一样?(眼睛、嘴巴、肚皮、肢体)。

(二)幼儿自由讨论。

小结:宝宝们,你们说得都非常好,分别从蝌蚪和青蛙的颜色、眼睛等各个方面都说出了它们的不同之处。

可是蝌蚪宝宝们你们知道吗,妈妈小时候和你们是一样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二、了解青蛙成长的过程: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一)听音乐,蝌蚪宝宝们变青蛙了。

蝌蚪宝宝们,你们想不想长大?那让我们快快一起长大吧!小蝌蚪让我们动动后腿、蹲一蹲吧……前腿也长出来了,让我们伸伸前腿吧,往上伸,往旁边伸……摸摸尾巴不见了,你们变成小青蛙了,呱、呱。(听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做动作边变青蛙。给孩子们换上青蛙头饰)。

(二)宝宝们你们想跟妈妈来学本领吗?

你们知道在我们青蛙有一个很大的本领——就是捉害虫,用什么捉?(舌头)舌头上有一种特制的黏液,它能很快地将食物粘住。孩子们听什么飞来了。

三、开展各种跳的游戏,巩固幼儿双脚跳的技能。

游戏1“消灭害虫”:进一步激发幼儿练习跳的兴趣,强化双脚跳的动作要领。师:前面飞来了许多害虫——嗡嗡嗡……我们数数有几只害虫——一、二、三……快跳起来把害虫捉住——呱!幼儿跳起捉害虫。

游戏2“跳荷叶”:引导幼儿尝试“行进跳”,探索不同的跳的动作。学青蛙跳荷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宝宝们你们想和妈妈学本领?来妈妈先教你跳荷叶,双腿弯曲,手臂打开,使劲向前跳。青蛙是怎样跳的?(跳的时候双腿应弯曲)。

此环节中运动量较大,教师安排了一次集体休息活动,通过青蛙喝水情节,既让幼儿得到放松,又自然地过渡到“营救小蝌蚪”的游戏中。

游戏3“帮农民伯伯捉害虫”:让幼儿挑战不同高度的'向上跳。

师:刚才农民伯伯打来求救电话,我们请小青蛙去田里捉害虫,我们快去看看吧。

四、放松活动:青蛙妈妈带领小青蛙跳舞,做放松动作。

师:我们小青蛙帮助了农民伯伯,真开心,让我们跳个舞庆祝一下。

宝宝们前面农田里还有很多的害虫,让我们一起快去吃掉它们吧!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17484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