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为教师提供一种参考和借鉴,但需要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教案的编写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年级数学做个百数表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页的“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4题。
教学目标:
算、笔算和估算。
2.使学生掌握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3.增强验算意识,培养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四则运算的计算和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四则运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1.整数四则运算意义。
提问:通常所说的四则运算是指什么?谁来说一说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各是怎样的?
2.计算方法。
计算:865+78=8.65+7.8=。
3、计算整数加减法的时候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分数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你能说说这之间的联系吗?(让学生明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直接相加)。
4.对比练习: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2题。
(1)问:怎样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
(2)比较每组题的计算方法,体会内在联系。
二、练习与实践。
1.完成87页第1题。
(1)学生独立填出答案。
(2)学生汇报结果,挑选几题,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的?
2.完成87页的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估算的?
3.完成87页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个别学生板演。
(2)结合每道题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验算的?应该注意什么?
(3)说说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关于数的运算的复习。
一年级数学做个百数表教案篇二
1、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3、能运用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能正确计算7加几、6加几、5加几、4加几、3加几,掌握口算方法。
培养迁移能力,会举一反三。
尝试指导法。
cai课件,小棒。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回答算式,并说说计算方法。)。
(2)如果树上有8只小鸟,又飞来6只,一共有多少只呢?这次谁又会算?(学生根据创设的故事情境,继续思考并回答。)。
(4)小结:今天我们将用前几天学习的计算方法继续学习7、6、5、4、3加几。(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共同学习7+6.
(1)同桌之间动手摆小棒,说一说可以怎样想?
(2)指名汇报。(指名到讲台前,边操作边讲解,师点拨)。
(3)根据学生回答,师相应板书。
2、做一做,说一说。
(能看懂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阐释出的算理。)。
3、圈一圈,算一算。
进一步体会“凑十”的策略和计算过程。
4、想一想,填一填。
(意图:(1)巩固学生的计算技能;(2)通过计算,观察、继续填写算式,引导学生发现算式之间的规律)。
四、巩固练习,加深体验。
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习题。
(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独立探究,开拓思维。)。
如: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你是怎样圈的?那种方法最简便?说一说你是怎样快速做完的,有什么巧办法?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五、课堂小结,优化算法。
今天我们发现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来计算7、6、5、4、3、2加几,你能说一说这些方法吗?你觉得那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板书设计有几只小鸟(7、6、5、4、3加几)。
7+6=137+6=13。
作业设计p84第3题。
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做个百数表教案篇三
1.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2.培养加法验算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在原竖式进行验算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片)。
4+99+47+86+93+740+10+10。
2.坚式计算例3:809+3764。
3.竖式计算,把例3中两个加数调换位置相加.
4.计算下面各题,然后再调换两个加数位置相加,从中发现什么?
使学生明确:调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同桌同学编题练习,说一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使学生明确: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计算,可以知道原来计算得对不对.
教师说明:为了使我们知道计算是否正确,就需要检验.我们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如果两次计算结果一样,说明我们计算的正确,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验算.板书:加法的验算.
今后我们进行加法计算时,要用这种方法进行验算,养成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
(2)教师板书竖式,并注意巩固计算法则.
(3)提问:要检验加法算得对不对,怎样验算呢?(启发学生说出验算方法.)。
(4)要求学生根据上面的结论调换加数位置并列出竖式计算.(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5)引导学生比较两次运算的结果.指出:如果两次运算的结果相同,说明计算正确;如果两次结果不同,则需要重新计算一遍.
在验算时,要注意调换加数位置后,一定要重新算,不能照抄前次的结果.
2.认识用原式进行验算的方法.
(1)向学生指出:在题目没有要求验算时,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把每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看得数与计算出的答案是否相等.
(2)教师口述利用原竖式从下往上的验算方法.
3.教师小结加法的'验算方法及要求.
验算加法,可以用调换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检验,也可以利用原来竖式从下往上加一遍的方法检验.
做练习的时候,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题目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就用原来的竖式验算.
4.反馈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三)全课小结。
教师明确:今后做练习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题目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要自觉地验算,可以在原竖式上验算.
一年级数学做个百数表教案篇四
教材第36页的例3和“做一做”,以及练习八3~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是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则是在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说出个位、4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做好铺垫。
1、指名按要求数数或全班一起来。
(1)从20起,一个一个地数到38;以47起,一个一个数到60。
(2)从50起,十个十个数到100;从35起五个五个数到70。
(3)从74起,一个一个地往前数到52;从90起,十个十个地往前倒数20。
2、教师摆小棒、全班同学一起回答所摆小棒表示多少?用“有()个十和()个一”的形式回答问题。
以上这些数比20大,又比100小,都是10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的知识。
二、新授。
教学例题3。
教师出示情境图,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
学生汇报:黄色有四十粒,绿色有二十七粒,红色有三十二粒。
师: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读写(板书课题)。
用学具摆40根小棒(计数器)。
师生互动操作:
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边拨边说,4个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
师:你能对照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
学生汇报:十位上有4个珠子,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写0”,是40。
师:大家一起来读出这个数。
学生齐读(读作:四十)。
教师说明: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
接着师生讨论27和33又该怎样摆小棒?在计算器上如何拨珠?这两个数怎样读写呢?小组内试一试。
学生小组尝试探究,完成学习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讨论:33中的两个“3”的意思怎样写?
学生交流汇报:不一样,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的是3个十,右边的“3”在个位上,表示的3个一。
教师小结:相同的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呢?(100粒)100用小棒怎样摆?
学生汇报:摆10捆小棒。
教师出示图片。
师:10捆小棒是几个十?(10个十)“10个十”在计数器上该怎样拨珠子?
学生汇报,教师演示:(出示百位计数器)。
引导学生观察:读数和写数是哪边开始的?
学生齐读:(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37页的做一做的第1、2题。
第1题,教师出示数位表,任意在数位表上写数字,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是多少。
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请个别学生读数。
2、完成课本第3―6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布置课后作业:练习八的第9―12题。
一年级数学做个百数表教案篇五
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科书第24页。
教学课件,小棒或圆片。投影片(主题图抽拉片),人物贴图,开放题材料(红花、绿叶、信封袋)。
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主题图抽拉片: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交流汇报:生1:有4只小鸟在吃小米,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吃小米。
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师: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师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生1: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数数法。)。
(根据回答贴图板书)。
生2: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接着数。)。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会数指头或小棒来算。
生5:先有4只小鸟,又飞来5只小鸟,4和1就组成5,
所以4+1=5。
b.师介绍自己喜欢的方法,说明理由。
分层练习,辨析算理。
1.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a.仔细观察、分析、说图意。
b.全班交流,汇报算式。根据学生回2+3=53+2=5。
c.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d.仔细观察这两道题,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集团和不变规律)。
2.第24页的做一做第2题。
a.学生按要求摆一摆。
b.口头列算式。
c.打开书第24页填上书上。
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分组进行红花配绿叶活动。
a.要求:为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b.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组找到的答案多,图案设计最美。
c.生生互评:给优胜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星、智慧星。
今天我们学会5以内的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一年级数学做个百数表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体会数位的意义。
3、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数位写数。
教学难点:
十位和百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
计数器一个 计数图印制(每生四幅)小棒每生100根(生用)。
每生10个牛皮筋黄豆2斤。
教学程序:
1、 让学生说说收集到的生活中的数。
2、 猜一猜,谁最准。
一人抓一把余人猜,数一数,大家写数。相互轮流玩。
数豆子,写数。
讨论写法。小棒两捆加6根,看图选数(206、26、62),说说为什么。
3、 报数写数。看数摆小棒。加深对数位的理解,概括数位的意义。
4、 用计数器表示数。游戏哑谜。一生看数(34)用动作表示,另一生猜一猜中引用计数器。
5、 用小手表示或在计数器图上画一画。
6、 说说你对这个数的理解。汇报交流。
7、 学数位。强调从右往左数,第一位是(),第二位(),第三位是( )。
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练习:
填空:
1、从()向()数,第()位是个位,第()位是百位,第()位是十位。
2、28表示有()个十,()个一;35表示有()个一,()个十。
3、7个十和2个一组成();4个一和6个十组成()。
4、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一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
看图写数,看数画珠。
一年级数学做个百数表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十个十个数,认识百的组成,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方法。
2.通过百数图,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
3.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认识与掌握百的分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百的组成,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百数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媒体演示装面包,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叔叔阿姨是如何装面包的。
2.出示10袋面包,问学生:一共有几个面包?你是怎么数的?
3.引导学生概括:10个十是1个百。
板书:10个十是1个百。
4.追问:谁知道100里面有几个十?
5.讨论:如何把100这个数放到数位表中呢?
二、展开。
出示百数图:你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点吗?
让学生观察百数图,讨论自己的数法,并交流。
完成右边的练习,并一起朗读。
三、深入。
1.在百数图上我们还可以做加减法呢。
2.用教学软件“百数图”依次演示。
3.小组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做这些题目?
(学生可能会说1个十加1个十等于2个十,2个十是20。或者因为1+1=2,所以10+10=20)。
4.在小组内交流:50+10=?50+20=?50+30=?50+40=?
让学生自己讨论出解决这些题目的方法,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6.小结:这些数都是整十数,我们通过自己动脑筋学会了整十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做题目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
7.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第4题,比一比谁计算的正确率最高。
做完后,和你的小伙伴互相检查,并说说计算时你是怎么想的?
8.完成第5题前面3栏,要求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每一小组全对并且最快的小朋友可以做小老师检查自己小组其他小朋友的完成情况。
9.第5题的后面2栏,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中各部分的变化,然后自己再试试看怎么继续编下去。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们进行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都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一年级数学做个百数表教案篇八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学生准备圆片5个。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游戏:我们先来做一个填数抢答游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5的分与合)?
师:你们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教学例题图。
(1)观察图意。
生:我看到了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师:你描述得很准确。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我看见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浇花。
师:你说得很完整。
我们接着看(出示图: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呢?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还会说?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能把这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说得既清楚又简洁。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他说的对吗?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
你会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2)认识加法。
师: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
生: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你能把刚才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能大声响亮地说清楚?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师: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
生:3+2=5。(你都已经知道用算式来表示,真不错。3+2=5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一年级数学做个百数表教案篇九
新授课。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数数活动。
2-3页的教学挂图,1-10数字卡一套。
一、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你们会从1数到10吗?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看图数数。
二、激发兴趣。
2、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用数字几表示。
(2)生答有一面国旗,一位老师可以用数字“1”表示。
3、认读1-10各数。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红旗呀,花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
四、请用火柴棒从1摆到10。
五、作业:开心数数。
六、板书:数一数。
一年级数学做个百数表教案篇十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重点难点。
6的加法算式难点:能例举一两个简单的6的应用题。
活动准备。
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活动过程。
1、碰球游戏。
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实物卡,复习6的`组成,引出6的加法。
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
幼:6只。
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
一、引出新游戏。
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二、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2)6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5)算式接龙。
三、总结评价。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表扬认真操作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游戏开始,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节课的活动气氛也很好,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反思:这节课在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时,我没能全面的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操作,下次教学时在这上面我会多关注反应较慢,及时给予他们指导。
一年级数学做个百数表教案篇十一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已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用和小动物捉迷藏的形式出示5以内的数的分与合卡片,让学生猜小动物们身后藏的数字。(设计意图:小学生比较喜欢小动物,用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复习旧知,既为本节课的学习辅垫,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创设情境:出示主题,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几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师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4、学写算式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算式(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算法: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让学生把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了,也是对简单数量关系的渗透)。
5、教学“试一试”
(1)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2)提问:要算出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左边1人和右边2人怎样呢?
(3)追问:把1人和2合起来,可以写出什么算式?同桌互相说一说,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算出得数。(设计意图:有前一例题的基础,这里可以简单一些,并且多进行同桌交流,给每个人更多的锻炼机会)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6、小结“3+2”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1+2”呢?可能怎样算它们的得数?
三、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3、送信游戏(“想想做做”第5题)动物王国国王送来了许多奖品,要想得到奖品,必须把信送对(准确计算出信封上的加法算式)(设计意图:课将结束,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把本题设计成答对题得奖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把加法计算从看图算到脱离图进行计算,从计算到课堂都达到了高潮)。
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再次带学生回忆加法的含义、加号、等于号,算式的读法,加法的作用)。
一年级数学做个百数表教案篇十二
1、在能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数学教案]南极小客人。
2、 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天上的鸟多还是冰上的鸟多,实际上是求47大还是32大) ,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数学思考、数感)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知识)。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知识基础。
100以内数的读写是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
本节课重点使学生学会将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解决,体会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的掌握以及用符号来表示是本节课的难点和关键,数学论文《[数学教案]南极小客人》。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一节课我们随着小科学家们来到南极参观考察,这一节课继续我们的南极之行好吗?。
出示情境图(把文字遮盖),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多,这些问题正好是小科学家想知道的,我们来帮他们解决吧!
(二)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1、估数、数数
学生独立思考后,说出估计数,并简单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师: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靠估计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要认真的数一数才行。
教师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数出天上的海鸥(四十七只)、冰上的海鸥(三十二只)、海豹(二十五只)企鹅(三十九只)、数并在情境图上出示(用大写)。
2、写数、读数
(1)师:对于这次南极考察,这可都是重要的数据,赶紧帮小科学家记下来吧!
找一名学生写在黑板上,其余写在练习本上,共同订正时,可以纠正一下写法。
(2)请板演同学读出写的数,评价后全体同学齐读。
在计数器上拨出以上各数。
一年级数学做个百数表教案篇十三
1.口算。
卡片出示前面学习的加法题,学生口答得数并选几题说说怎样算的。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去小兔家做客,和小兔一起学习6、5、4、3、2加几的加法。(板书课题)。
1.学习例题。
讲述:小兔子家门口还种了许多蘑菇,小兔子正提着篮子在采蘑菇呢。
(1)小兔子的蘑菇是怎么种的呢?小兔子问了大家一个什么问题呢?(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2)提问:你能帮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
(3)学生独立思考并和同桌交流计算6+5的思考过程。
(4)教师指名学生交流并板书各种不同算法。
学生回答。
师:做题时,用自己会做的和喜欢的方法做就行。
2.教学“试一试”。
下面就用你最喜欢来的方法来计算一下小兔子蘑菇上的这些题目吧。这些题目就是我们书上第94页的“试一试”。
6+6=4+9=5+8=。
学生先在书上独立计算,完成后请学生任选一道题说说是怎么来做的。
教师注意倾听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及时评价。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小兔子还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水果。(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图。)。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全班汇报。
要选择一道题目问:你们是如何来列式的?如:我看到有两堆樱桃,左边一堆有4个,右边一堆有8个,一共有12个樱桃。4+8=12。
2.“想想做做”第2题。
讲解,遇到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除用凑十法外,还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来计算。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这些加法。
出示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在书上写得数,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及时评价。
4.“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计算,将得数写在书上。
(2)教师出示本题的口算卡片,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5.“想想做做”第5题。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并读题,然后完成列式计算并交流。
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用凑十法计算比较简便,遇到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除用凑十法外,还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来计算。
6.“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先在书上每题加法算式后写出得数,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涂色。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做个百数表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关的减法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图写算式。
2、填空。
9+()=149+()=17。
14-9=()17-9=()。
9+()=139+()=16。
13-9=()16-9=()。
3、口算卡片。
二、口算练习。
第6题、第7题。
(1)课件出示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2)同桌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快。每人选做一行,然后交换。
(3)校对,有错误的说说计算过程和顺序。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第8题。
(1)课件出示题目。
(2)引导学生读题,让学生找找条件和问题。
(3)看着图练习说图右边的三句话。
(4)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第9题。
(1)课件出示题目。
(2)引导学生读题,让学生找找条件和问题,要求学生完整的表达题意。
(3)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明确单位名称:只。
进行小结。
四、总结评价。
1、引导小结。
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你有哪些体会。
2、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读一读思考题,交流、明确题意。
启发讨论(必要时结合画图表示)。
一年级数学做个百数表教案篇十五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百数表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解构——建构过程中认识百数表
《百数表》这个教学内容安排在一年级学生刚刚认识百以内数的组成,会读、会写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这是教材中第一次把100以内的数全部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刚刚认识数时所认识的数是“独立的”,而对数之间关联的意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需要教师适时的帮助学生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百数表正是这样的好材料,因此想充分挖掘百数表中的规律,引导孩子感受数之间的关系。
由于数较多,《百数表》里面呈现的很多规律不利于学生发现,因此在认识百数表时必须经历一个给百数表解构的过程。同时,100个数有规律的排列在一起,已经成为数的系统,初步显现了十进位值制数系统的一些特性,因此又需要我们对其中的数朋友进行归纳、整理,构建数之间的关系,以使学生对百以内的数有整体的认识,这就要引领学生经历建构的过程。也正是在不断地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对数的认识才能得以深化。
(一)解构百数表,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由于百数表有顺序的把数展示出来,数在排列的过程中就呈现出很多的规律,而这些规律的呈现又是很多规律交叉进行,不利于学生观察与发现,因此在教学中以按顺序出现数队伍的方式解构百数表:横行、竖行、斜行,引导孩子们通过比较每一队中的数朋友,发现数的十位与个位上的变化是与数所在的位置有关系,位置排列的有规律,数的排列也有规律。通过探寻为什么从而深化学生对数位、计数单位的认识,感受数的神奇。
(二)解构百数表,深入认识数
没有点的深入就没有面的提高,没有对百以内个别数的深入认识就没有对百以内数的整体认识的提高。通过对个别数的深入研究,把握相同的质,帮助学生对百以内的数有新的认识。由于不同的数在表中都有各自的位置,因此从位置入手来研究数,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识,本节课中给“35”找家时,提供了百数表中的第一行和第一列,实际上就为学生提供了坐标轴,让学生根据数的意义去找位置,渗透了坐标的思想,深化了对数的认识。
(三)解构百数表,深度把握概念
100个数聚集在一起,有很多数具有相同的特性,出现了相应的数学概念:单数、双数、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在教学中孩子们对数位、位数等概念非常易混,对单数和双数只是一种浅显的认识,还没有把握其根本的特点,因此本节课中利用给数照相的环节,通过分类的方式解构百数表,“分类活动的一个重要作用,既是为相应的数学抽象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学生概括得很简洁:个位上是1、3、5、7、9的数是单数……他们把握了这些概念的特征。
解构有分析的`意思,解构百数表,目的在于排除干扰,深入对个体的把握,从而深度认识百以内的数。
百以内的数是数系统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小的系统,因此只解构是不够的,还要带领学生不断地去建构,帮助学生对这个小系统乃至大的数系统有整体的把握。
(一)在找位置的过程中,建构数之间的关系
每一个数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数系统当中的一员,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广泛的联系,而儿童“所知道的的数是孤立的,就像在学会说流利的句子之前所学的生词一样。”这也正是孩子们数感弱的原因。百数表“不仅呈现个别数,而且为说明数在逻辑结构中的联系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图形。”2因此本节课通过为数找家的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为数找位置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感受关系的多样,从而培养学生“数之间有关联的意识”,2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在指挥数站队的过程中,感受数的无限
在学生已经构建了数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应该引导学生感受十进位值制数系统的一些特性,进一步加强整体感知,因此在课的最后,通过指挥数排队把百数表变形为数轴,在数轴上进一步感受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感受两数相差得越多,离得越远,相差越少,离得越近,从而形象化的感知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同时通过数站队永远站不完来形象的感受数的无限。
这样对百数表不断地进行解构使得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深入的、不是肤浅的;帮助学生不断地建构,使得他们所认识的百以内的数是结构化的、整合的,不是零碎的、只言片语的。通过解构,深化认识,通过建构,整体把握。
这节课一直在和数做游戏,课中赋予数人的特性,淘气、可爱、有灵性,同时又需要帮助,以激发学生对数的情感,使学生感受数的可爱、感受百数表的神奇,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上数学课就成了享受。
师:百数表中来了几队数朋友,你知道每一队缺了哪些数?说说为什么?
师:如果老师请你在百数表里找十位是8的数,你到哪儿去找?
师:如果老师请你找个位是8的,你到哪儿找?
师:这些数里都有8,8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师:表示的意思不一样,它们的位置也不一样。
(一)引导学生在给数找家的过程中感受数之间是有关系的
1、根据提供的一行一列为数找家,渗透坐标思想。
2、区分不同数位的意义。
师:你看它们都想住在这个格子里,你觉得谁应该住?(学生讨论)
3、根据百数表中无序排列的数,为数朋友找家,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师:原来的这些数朋友说我们也要出去玩了,这次你还能帮它们找家吗?
(二)根据数所在的位置猜数
1、根据位置来猜数,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这些数朋友们也出去玩了,你还能为数朋友找家吗?
这个时候有一个数悄悄地来了。
师:它找到自己的家了,你知道这个数是多少吗?怎么想的?
2、为照片上的数找家,教给学生方法。
师:这个时候又回来了一位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生:想。
师:这张照片上还有哪些数朋友藏起来了?
师:为了奖励大家,摄影师说了,我们再照两张,想看看照片吗?
生:想。
师:这个照片可与众不同,缺不缺数朋友?快来把这些数朋友找出来。
(三)通过分类活动,对百以内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升华学生的已有认知
1、按单双数分类,深化学生对单双数的认识。
师:这些数朋友说摄像师要给我们照相,我们都回来了。
出示百数表:
生:一二变。
动画
师:站成了两队,它们站得有道理吗?什么样的数是单数呢?
2、按位数分类,明确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的概念。
师:这时候摄影师说了,1~9出列,100出列,我要分别给你们照一张。
师:你们明白摄影师的心思吗?摄影师是怎么想的?
3、从百数表变化成数轴,引导学生感受数的无限。
(1)通过整十数变队形,感受数的无限性以及等距性。
师:现在有一列数朋友说它们要单独照一张,是谁呢?
师:因为这条线没完没了,怎么办?用箭头表示:一直排下去吧。
生:都一样。
师:为什么它们之间距离就一样长?
生:因为他们的十位是1、2、3、4、5、6、7、8的,一个比一个多10。
生:0。(课件补充0)
(2)通过给数找家的游戏,进一步渗透两数的大小以及相对位置之间的关系。
师:这个时候又跑来了一行数朋友,咱们读读。
师:你们说它们的家在哪儿?
师:小于60的数朋友住在哪儿?
师:这些数朋友的家离60的家一样近吗?
-->
-->
-->
-->
-->
-->
-->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248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