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堂课,它教会了我们如何从失败和挫折中吸取教训。要客观、全面地总结,并且避免空泛和模糊的表述。以下是一些优秀总结范文的精选,供您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些灵感。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一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上的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内容: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这节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例1例2小数性质的揭示,二是例3例4小数性质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的开始。由整数学习进入小数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小数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在小数末尾添0去0而不改变其大小,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他还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本课的教学目的:1.通过推理比较使学生发现小数的性质。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能根据实际需要不改变原数的大小,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作了以下教学设计:
一、以疑引思。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那么在小数中是不是也一样呢?课堂的一开始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展开对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量的探讨。
二、初步感知。
例1是三个以米作单位的小数的长度,进行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学生并不清楚。那到底怎样比较这三个数量的大小呢?一方面通过转化,将小数转化成用整数表示的量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数量表示的实际长度。从而发现0.1米=0.10米=0.100米然后进一步观察这道等式,使学生初步知道小数末尾添上去掉0后小数大小不变。
三、深入研究。
在小数末尾添上0去掉0大小不变,对于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量是这样,那么对于其他更多的小数是不是也适用呢?这个性质是不是具有普遍性?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教给了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学生通过给两个正方形图阴影知道了0.40=0.4以及和同座位合作发现0.30=0.30.6=0.60等一系列等式。当发现这一系列小数相等的时候,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得到了证实。
回顾整个研究的过程,第一次对0.1米0.10米0.100米三个数量的初步感知以及第2次全面深入的研究,学生很容易地就发现: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不同的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程度是不相同的,通过“关于小数的性质,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这样的交流,使学生对小数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五、实际应用。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论,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用呢?首先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超市里商品的价格通常都是用元做单位,改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学习和生活有了共鸣,学生再自学例3例4,从而掌握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问题教学法,创设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眼以及采用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学有所疑学有所思,力求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以上就是我对小数性质这节课的一些设想,在教学中有不到之处,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第117页例1~例4。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能根据实际需要不改变原数的大小,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三、学具准备:练习纸;直尺、彩笔。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观察在1后面添0和去0的过程,发现什么?那么在小数中呢?
(二)初步感知。
1.猜测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2.按要求进行转化。
0.1米=1/10米=1分米。
0.10米=10/100米=10厘米。
0.100米=100/1000米=100毫米。
3.通过转化你发现什么?
0.1米=0.10米=0.100米。
4.比较0.1米0.10米0.100米发现什么?
(三)深入研究。
1.比较两个正方形有什么发现?
2.分别表示出0.40和0.4进行比较。
3.合作发现各组等式。
1.研究各组等式有什么发现?
2.板书性质。
3.怎样理解小数的性质或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五)实际应用。
1.性质的作用。
2.生活中的运用。
3.自学例3例4。
怎样化简小数,怎样改写一个数,
4.巩固运用。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二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小数意义和性质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以超市购物的话题引入,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关于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测“铅笔和橡皮,哪一个贵?”,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复习上课时的内容,而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切身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本环节我设计以下几个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在猜测0.9=0.90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你的猜想正确吗?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工具,通过量一量,涂一涂,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让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
3、利用性质,体会价值。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初步应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改。
本环节设计三个层次的题目,包括基本题,综合题和拓展题。基本题的设计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巩固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综合题关注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拓展题关注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基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了突出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板书如下: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三
今天有幸来到xx城关二小这所环境优美的学校,为全县教师执教了《小数的性质》一课,现总结如下。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时,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小数具有什么性质,在学生掌握这一知识时,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此时,王老师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引导孩子们发现小数性质的内涵“为什么整数的末尾添上0大小就会改变,而小数的末尾添上0大小不变呢?”在这样的问题驱动下,学生不仅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小数的性质,而且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凡事多问“问什么”。
整个课堂教学中,王老师并没有端着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而是一直在孩子们身边,适时的点拨,耐心的指导。从开课时学生小组合作观察米尺,到探究新知学生寻找验证小数性质的方法,王老师都在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我想这就是师者的最好诠释:老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参与者。
王老师最富特色的评价语言就是很好,不错,体现了男教师的.干练。但评价的同时也很准确,例如“你的声音真洪亮”、“说的完整”、“你真是善于积极思考”,这一系列的语言评价都是给学生学习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尤其是当一名学生流畅的说出整数末尾为什么不能添上或去掉0的原因时,王老师很富有人情味的一句评价“你说到点子上去了”,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一个爱抚都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王老师让学生勇夺“学习章”的激励措施,让整个课堂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从学生渴望的眼神,高高举起的发言的小手,一次一次展示自我,我们都可以看出他们对“学习章”的向往。这样的课堂就是热情洋溢,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现场,这样的激励措施,也使学生后续学习产生不竭动力。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四
【导语】本站的会员“怡会先”为你整理了“小数的性质评课稿”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导,积极主动地学。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
教学。
目标。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有这几个方面: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3、做为学生通过本节教学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可以说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4、教学中应用了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
总结。
性质。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1、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教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习。
2、在教学规律的时候不是直接的书面呈现,而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逐步引导学生的出规律。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在规律的学习中,对概念的指导十分到位,让学生说说规律中的你认为重要的字,一下字就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寻找符合性质的操作。对规律加深了印象。同时,通过看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3、一个规律的得出,先要观察,然后猜测,在猜测的基础上进行验证,在验证的基础上归纳。规律的得出,不求一下子十分准确,在不断发现中逐步加以完善,逐步加以提升。
建议:
1、数学也需要在轻松的氛围中,有趣的情景中学习,建议能创设一些适合的数学情景。
2、学生要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既应注重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中的渗透,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学生的思路也会在探索中更加开阔,而不会局限于书中的简单运用,学生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培养。
3、学生的回答太呈现教材所规定的内容,一个理解是学生预习工作做的好,另一个理解是教师课前工作做的多,所以,回答之中总觉得缺乏学生自己的东西。
4、学习探索的方法单一,没有引导学生去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师不敢放手,谨慎的教学态度阻碍了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老师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五
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充分感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引探教学法,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加工调整,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调整例题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米尺投影图。
(2)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图,提问: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l分米)。
b、0.10o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结合学生回答,例1图上的标注应改为: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l米=0.10米=0.100米。
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习。
接着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并标上思考符号,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么不同?(小数的位数不同,但在0.l米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两个0,表示的实际长度不变,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2.教学例2。
在例1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探求新知的方法。所以例2的教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提倡学生先独立看书,然后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怎样比较0.30和0.3的大小?(0.30是30个1/100,0.3是3个1/10,因为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也就是3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同时,通过看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规律,全面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3.呼应课始,揭示奥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为2.50元、3.00元,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了练习、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1、判断下面小数哪些0去掉是对的,哪些0去掉是错的?
8.0808.0880.0080.80800。
2.判断下面各组两个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0.25和0.25000.25和0.2050.7和0.073和3003和3.00。
3.闭眼听判: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样设计、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各种误解进行辨析、判断,使得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四)全课小结(略)。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六
小数的性质是在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及读写法之后的内容,这一课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在理解上难度不大,整节课以学生找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为主线,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以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进行动手尝试、探究,应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小数的性质。不仅重视知识教学,重视结论,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比较、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反思《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学生通过研究得出三个小数相等。他们的单位都一样,所以我们把数字抽出来。板书(0.1=0.10=0.100)。由原来的解决问题转化为单纯的小数的大小比较。通过一组小数0.3和0.30的大小的比较,总结出小数的性质。这个环节的设计,有一定的局限性,我的教学设计把学生限制在了准备的两个学具里,其实这个环节可以完全放手与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方法探究,可以用刚才比较0.1、0.10、0.100的方法,也可以用学具,这个地方不给学生设限更好。讲课时没有给学生强调正方形看做1,强调是把1平均分,这个1可以使1米,是1吨,1分米。总结出小数的性质,强调0.3和0.30他们的大小相同,意义是不相同的。
在练习的'设计上保证有层次。既有知识的巩固,又有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还有拔高练习。讲授练习不但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又要告诉学生这样解决的道理,但课时安排太紧,导致练习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七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1、出示例5:
(1)读题。
(2)分组准备,讨论。
(3)说出结果。0.3元=0.30元。
(4)为什么?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5)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学生自主填空。
(2)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3)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察板书:
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三、理解内涵,学会应用。
1、课件出示例6:
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3.16=()10=()。
学生自主改写。
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3、练一练第2题。
学生自主比较,得到结果,并运用学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阐明。
四、巩固练习。
练习六的1—5题。
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
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
这些练习题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小数的性质。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八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猜想是一个多向思维的心理过程,是培养创新萌芽的好办法。由此,在课伊始,利用喜闻乐见的《西游记》中的人物,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猜测揣摩“孙悟空会对沙和尚说些什么”,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联系旧知,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验证猜测。这样,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获取新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如何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创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波利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生命线。纵观本课,猜想的提出,验证方法的得出,都是在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结果;教师所起的作用只是相机诱导。如:在验证猜测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验证方法,并通过量一量、折一折、叠一叠等多种方法证明自己所猜测的“一样长”是可靠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亲历观察、思考、操作、讨论、分析、推理等活动,从而推出“小数的性质”。这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但经历了找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的知识过程,而且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九
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今天上的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内容: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这节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例1例2小数性质的揭示,二是例3例4小数性质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的开始。由整数学习进入小数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小数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在小数末尾添0去0而不改变其大小,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他还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本课的教学目的:1.通过推理比较使学生发现小数的性质。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能根据实际需要不改变原数的大小,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作了以下教学设计:
一、以疑引思。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那么在小数中是不是也一样呢?课堂的一开始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展开对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量的探讨。
二、初步感知。
例1是三个以米作单位的小数的长度,进行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学生并不清楚。那到底怎样比较这三个数量的大小呢?一方面通过转化,将小数转化成用整数表示的量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数量表示的实际长度。从而发现0.1米=0.10米=0.100米然后进一步观察这道等式,使学生初步知道小数末尾添上去掉0后小数大小不变。
三、深入研究。
在小数末尾添上0去掉0大小不变,对于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量是这样,那么对于其他更多的小数是不是也适用呢?这个性质是不是具有普遍性?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教给了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学生通过给两个正方形图阴影知道了0.40=0.4以及和同座位合作发现0.30=0.30.6=0.60等一系列等式。当发现这一系列小数相等的时候,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得到了证实。
回顾整个研究的过程,第一次对0.1米0.10米0.100米三个数量的初步感知以及第2次全面深入的研究,学生很容易地就发现: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不同的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程度是不相同的,通过“关于小数的性质,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这样的交流,使学生对小数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五、实际应用。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论,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用呢?首先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超市里商品的价格通常都是用元做单位,改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学习和生活有了共鸣,学生再自学例3例4,从而掌握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问题教学法,创设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眼以及采用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学有所疑学有所思,力求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十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二、说教法。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1、出示例5:
(1)读题。
(2)分组准备,讨论。
(3)说出结果。0.3元=0.30元。
(4)为什么?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5)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学生自主填空。
(2)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3)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察板书:
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五、理解内涵,学会应用。
1、课件出示例6:
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3.16=()10=()。
学生自主改写。
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3、练一练第2题。
学生自主比较,得到结果,并运用学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阐明。
六、巩固练习。
练习六的1—5题。
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
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
这些练习题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小数的性质。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十一
铁和铁的化合物在历年高考当中出现的几率非常之大,故学好这一章对以后的总复习来说非常的重用。而且学习了本章内容之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将较为完整,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第八章中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碱、盐的知识奠定基础,而且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会铁制品的一般防锈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识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并树立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通过宣化钢铁公司的发展史及我国钢铁史的学习,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好化学的志向。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2)难点:钢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学生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1.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铁制品已是司空见惯,对铁的一些物理性质也有所了解。因此,对于铁的物理性质,可采用以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入手,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关于铁的化学性质,在本章之前已经学过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与酸的反应,在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也曾接触,则可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加以引导,进一步学习。
2.教材处理及意图
(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宣化钢铁公司生产发展情况,钢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我国的钢铁发展史及产量情况等资料的收集。每一组推选一人课堂发言,教师评价总结后转入铁的性质学习。这样处理能使学生自主认识身边常见物质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与社会、技术的相互联系,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同时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铁的物理性质主要通过讨论题的形式完成,教师选取生活中的钢铁制品为例,由学生讨论各应用了铁的哪些物理性质。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一般顺序和方法。
(3)铁的化学性质采取“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铁跟氧气的反应时,在学生了解铁丝在纯氧中能够燃烧但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在空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探究铁镁两种金属跟氧气反应时的条件的差别,得出镁比铁活泼的结论。在学习铁与酸反应时,由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入,学生亲自动手做锌、铁、铜与酸混合的实验,探究锌、铁、铜的活泼性差异。学习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时,则通过一个新奇的实验导入:一把明亮的小刀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取出,“铁刀”变成了“铜刀”,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奥妙,探究反应的实质。如上的教材处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比较分析——归纳结论——总结规律的过程,获得主动发现的快感,增强了学习兴趣。
(4)关于钢铁制品生锈及防锈措施的内容,在本节课的一周以前,布置研究性学习课题“钢铁制品锈蚀条件及防锈措施的探究”。由学生代表汇报探究结果,引发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防锈措施和锈蚀条件的关系。通过此过程,帮助学生提高与他人交流、讨论和语言表达能力,并逐渐树立珍惜资源,合理、正确使用资源的观念。发展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1.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2.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认识金属单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评价方式:侧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思路的综合评价。
4.教学手段:实物呈现,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采用提纲式板书,概括本节课主要内容,体现教学重点和关键。简单明了,条理清晰,便于记录和复习。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十二
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今天上的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内容: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这节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例1例2小数性质的揭示,二是例3例4小数性质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的开始。由整数学习进入小数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小数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在小数末尾添0去0而不改变其大小,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他还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本课的教学目的:1.通过推理比较使学生发现小数的性质。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能根据实际需要不改变原数的大小,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作了以下教学设计: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那么在小数中是不是也一样呢?课堂的一开始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展开对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量的探讨。
例1是三个以米作单位的小数的长度,进行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学生并不清楚。那到底怎样比较这三个数量的大小呢?一方面通过转化,将小数转化成用整数表示的量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数量表示的实际长度。从而发现0.1米=0.10米=0.100米然后进一步观察这道等式,使学生初步知道小数末尾添上去掉0后小数大小不变。
在小数末尾添上0去掉0大小不变,对于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量是这样,那么对于其他更多的小数是不是也适用呢?这个性质是不是具有普遍性?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教给了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学生通过给两个正方形图阴影知道了0.40=0.4以及和同座位合作发现0.30=0.30.6=0.60等一系列等式。当发现这一系列小数相等的时候,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得到了证实。
回顾整个研究的过程,第一次对0.1米0.10米0.100米三个数量的初步感知以及第2次全面深入的研究,学生很容易地就发现: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不同的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程度是不相同的,通过“关于小数的性质,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这样的交流,使学生对小数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论,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用呢?首先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超市里商品的价格通常都是用元做单位,改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学习和生活有了共鸣,学生再自学例3例4,从而掌握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问题教学法,创设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眼以及采用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学有所疑学有所思,力求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十三
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第1、2、3、4题。
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价钱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1.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1.出示尝试题。
(1)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
(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3)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说明什么?
2.学生自学课本38页后尝试练习并讨论。(5分钟后全班交流)。
3.根据自学情况引导讲解。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十四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中,“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内容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今后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铺垫。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教材通过直观和学生所熟悉的十进复名数来进行教学。这部分内容安排了3个例题。例1教学小数的性质。例2是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例3是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是小数性质的'应用。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说教法与学法。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在应用小数的性质(即教学例2、例3)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讲练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借助直观图理解、掌握新知的方法,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如在导入新课时,采用生活购物情景来导入,在抽象、概括小数的性质(即教学例1及下面的“做一做”)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出示实物图和直观图,让学生充分感知,联系旧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中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以超市购物的话题引入,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关于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测“铅笔和橡皮,哪一个贵?”,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复习上课时的内容,而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切身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本环节我设计以下几个层次:
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工具,通过量一量,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让学生“观察等号右边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
这样设计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参与活动,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画一画、量一量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举例验证小数性质。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我们的猜想是不是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组织学生进行举例,然后小组合作验证,全班交流,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让小组代表在白板上展示。通过交流,总结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本环节意在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3、利用性质,体会价值。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初步应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改写,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化简小数就是去掉小数末尾的0。应用小数的性质应注意什么?通过课件如“4.08中间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把3变成小数后为什么要在它的右下角加上小数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体会小数性质的价值。
本环节设计三个层次的题目,包括基础题,综合题和拓展题。基本题的设计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巩固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综合题关注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拓展题关注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让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总结学习方法,并在自评与互评的反思中提高。
基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了突出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板书如下: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说课完毕,欢迎指正,谢谢!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十五
3、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分析综合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通过探索,发现小数的性质,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的大小不变,以及“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关系。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一、导入新课。
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10()=100()。
得出:1元=10角=100分。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出示米尺,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师:0.1、0.10、0.100是否相等?为什么?
(板书:0.1=0.10=0.100)。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2)出示:0.4元、0.5、0.05、0.40元4.0元。师:这些数中有大小相等的小数吗?说出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适当地引导)。
0.40=0.4。
(4)师:如果在它们的末尾添上两个“0”呢,三个“0”呢?相等吗?为什么?
(5)0.5添上“0”成0.05,大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师: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化简小数。
出示例3:把0.60和203.0500化简。
提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弄清题意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60=0.6;。
203.0500=203.05。
口答:课本“练一练”第1题。
(2)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师: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2.5元=2.50元3元=3.00元。
(3)出示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4、3.16、10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4=0.4003.16=3.16010=10.000。
练习:口答“练一练”第2题。
讨论小结: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想一想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四。
第1题: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对口令,其余学生当小评委。
第2题: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变化?小组讨论,提问订正,找规律(小数的末尾添“0”大小不变,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变了)。
第3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第4题:化简下面小数,采取抢答来完成。
第5题:先填书上再口答订正。
第6题: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评价鼓励。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十六
1、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利用知识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1、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交流,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故事导入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首先故事导入,激趣揭题。通过西游记故事引入数学问题0.1米、0.10米、0.100米谁长谁短?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再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引导概括出小数的性质。新课标指出:数学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部分教学就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的,是小数意义的运用。紧接着学生明白了小数的性质,开始用性质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这就是例2与例3的教学,通过这部分教学为以后小数四则计算做准备,小数性质理解了,在应用过程中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有些细节问题需要教师做以提示,所以这部分主要以学生自学、自讲、自练为主。
最后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所以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尤其是安排了一个思维拓展题,以游戏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尝到思考的乐趣。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十七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充分感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引探教学法,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加工调整,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调整例题探索新知。
1.教学例。
1(1)出示米尺投影图。
(2)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图,提问: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l分米)。
b、0.10o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结合学生回答,例1图上的标注应改为: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l米=0.10米=0.100米。
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习。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十八
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充分感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引探教学法,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加工调整,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1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调整例题探索新知。
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1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十九
1、使学生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1、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
2、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挂图、课件
一、复习引入
1、在下面()里填适当的小数。
0。40里面有()个0。01
3角=()元
30分=()元
二、体验发现,理解性质
1、出示例5:指名读题,分组讨论。
思考: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完成试一试:
(1)学生自主填空。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2)汇报自己的结果。
(3)观察板书: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三、理解内涵,学会应用。
1、课件出示例6: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学生自主填空。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小数的性质及比较大小》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二十
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今后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中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以超市购物的话题引入,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关于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测“铅笔和橡皮,哪一个贵?”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复习上课时的内容,而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切身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猜想验证,探究性质。
本环节我设计以下几个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在猜测0.9=0.90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你的猜想正确吗?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工具,通过量一量,涂一涂,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让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
这样设计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参与活动,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量一量、涂一涂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举例验证,总结性质。
初步验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我们的猜想是不是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组织学生进行举例,然后小组合作验证,全班交流,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总结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本环节意在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3、利用性质,体会价值。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初步应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改写,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关键性问题“这个0可以去掉吗?”“怎样把5改写成三位小数呢?”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13.040中间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把5变成小数后为什么要在它的右下角加上小数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体会小数性质的价值。
三、练习反馈,巩固内化。
本环节设计三个层次的题目,包括基本题,综合题和拓展题。基本题的设计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巩固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综合题关注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拓展题关注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总结质疑,自我提高。
让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总结学习方法,并在自评与互评的反思中提高。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说课完毕,欢迎指正,谢谢!
小数性质说课稿篇二十一
铁和铁的化合物在历年高考当中出现的几率非常之大,故学好这一章对以后的总复习来说非常的重用。而且学习了本章内容之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将较为完整,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第八章中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碱、盐的知识奠定基础,而且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会铁制品的一般防锈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识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并树立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通过宣化钢铁公司的发展史及我国钢铁史的学习,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好化学的志向。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2)难点:钢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学生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1。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铁制品已是司空见惯,对铁的一些物理性质也有所了解。因此,对于铁的物理性质,可采用以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入手,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关于铁的化学性质,在本章之前已经学过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与酸的反应,在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也曾接触,则可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加以引导,进一步学习。
2。教材处理及意图
(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宣化钢铁公司生产发展情况,钢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我国的钢铁发展史及产量情况等资料的收集。每一组推选一人课堂发言,教师评价总结后转入铁的性质学习。这样处理能使学生自主认识身边常见物质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与社会、技术的相互联系,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同时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铁的物理性质主要通过讨论题的形式完成,教师选取生活中的钢铁制品为例,由学生讨论各应用了铁的哪些物理性质。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一般顺序和方法。
(3)铁的化学性质采取“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铁跟氧气的反应时,在学生了解铁丝在纯氧中能够燃烧但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在空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探究铁镁两种金属跟氧气反应时的条件的差别,得出镁比铁活泼的结论。在学习铁与酸反应时,由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入,学生亲自动手做锌、铁、铜与酸混合的实验,探究锌、铁、铜的活泼性差异。学习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时,则通过一个新奇的实验导入:一把明亮的小刀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取出,“铁刀”变成了“铜刀”,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奥妙,探究反应的实质。如上的教材处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比较分析——归纳结论——总结规律的过程,获得主动发现的快感,增强了学习兴趣。
(4)关于钢铁制品生锈及防锈措施的内容,在本节课的一周以前,布置研究性学习课题“钢铁制品锈蚀条件及防锈措施的探究”。由学生代表汇报探究结果,引发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防锈措施和锈蚀条件的关系。通过此过程,帮助学生提高与他人交流、讨论和语言表达能力,并逐渐树立珍惜资源,合理、正确使用资源的观念。发展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1。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2。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认识金属单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评价方式:侧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思路的综合评价。
4。教学手段:实物呈现,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采用提纲式板书,概括本节课主要内容,体现教学重点和关键。简单明了,条理清晰,便于记录和复习。
,铁的性质 说课稿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287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