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习心得(汇总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04:20:57
考研复习心得(汇总19篇)
时间:2023-12-10 04:20:57     小编:字海

没有总结的经验是浪费的经验,我们应该及时总结并加以应用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总结要贴合读者的需求和期望,引导读者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以下是一些整理好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考研复习心得篇一

教育学属于统考科目,目前没有指定参考书。在考研的准备上应该博采众家之长,总结出一分属于自己的,针对自己特别设计的复习规划。在复习的过程,有几点需要注意: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统考中的重头戏,同时,这门学科也是比较灵活的,很多人反映,大纲里要求的东西要在好几本书里才能找全,比较琐碎,所以这里我简单列一下我当时是怎么找的。

2、教学,德育,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这几章,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教育学》和王道俊、王汉澜编写的《教育学》为主。

3、剩余几章不是考试重点。随便看哪本都行。值得一提的是,教育目的那章有很多条例,什么几几年出了一个什么法之类的,用练习题带着背,别自己硬背。

4、袁振国的《当代教育学》那本书相对于前几本书比较有时代性,有很多热点问题的探讨,如:14章。此外,还有以下一些可以注意一下:312-315页讲述了xx年新增点人力资本;224-255页中间有一部分是关于德育xx年的新增点部分,讲得比较细,便于理解。

比较灵活的学科,但是从xx和xx两年的教育学统考试卷来看,在教育心理学上出的'大题都不是很难,很活的那种,但是小题中偶尔会有比较灵活的。

陈琪、刘儒德《教育心理学》那本1-12章都要看,对着大纲找对应的部分,其余找不到的地方用冯忠良、伍新春那本《教育心理学》来补充。

这门学科重视实际应用,从xx年和xx年的统考试卷中可见一斑。所以重要的不仅仅是看书,更重要的是应用。xx年的大纲和xx年相比改动较大,我在复习时,主要以裴蒂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为主,大纲涉及到但是《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没有的部分,可以参考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

这门学科需要大量记忆很多东西,但知识点不是特别的难,但要多注意中外的对比,以及同时期不同思想的对比。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和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基本上可以涵盖大纲知识点。

大纲没出来前,可以先以去年的大纲为准看基本教材,能看多少是多少,把要点用铅笔划一划。在大纲出来后市面上没出来大纲解析前这段时间很重要,自己先对着大纲在各种基本教材上找答案,然后,会有一部分在书中找不到答案的可以在解析等材料中找答案,总之,就是综合各种材料总结出一本属于自己的大纲解析。

总而言之,就是要多看,多总结,多做题,用选择题去带小的知识点记忆效果好一些。大的知识点就要把主要方面背下来。自己多动手,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解析,多动脑,多思考大题的思路和层次。

考研复习心得篇二

我的英语向来不是很好,但这次成绩远远高过上海交通大学的复试英语线,所以我觉得英语只要花时间,花功夫,不学好是不可能的(当然只是应试的“好”)。英语感觉也不太好的同学们可以看看我的这些经验。

考研英语感觉还是比六级难一些,但大家也不要害怕,我六级考了n次都没过,这次也是六级考研一起准备的,结果成绩都还可以。

一、阅读。

考研比六级要高一个层次,句子都比较长,结构也复杂,而且常会考一些常见词的不常用的意思。

考研阅读的选项比较难,常常感觉是有两个你都觉得对,但要选一个最好的。六级的一般问得比较直接。

考研阅读比较长,当然花费的时间是15分钟左右。六级是9分钟一篇。

提高阅读没有捷径,只能多练,英语不可能在短时间学好。不要听那些辅导班的宣传,什么技巧都没用,最多去要些他们的宣传资料,比如新增词汇、常考词汇等。

还有,我觉得阅读就是一种感觉,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有些吃力,但做多了感觉就好了,并且要坚持天天做,特别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慢慢的,就会没有了对考研阅读的抑郁心理,你的阅读就有进步了。强烈推荐张锦芯的《阅读200篇》。

二、词汇。

词汇是基础中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是不可能提高阅读和写作的。

英语复习刚开始就要从词汇看起,早点看。我看的是《星火词汇速记与难句突破》,暑假前应该就看完一遍了,一遍是不可能记住的,但我的口号是,忘了再记,记了会忘,忘了还记,千锤百炼。这是我最大的体会。

看了第一遍后,不用着急看第二遍,应该结合阅读中的出现的生词反复记,考纲上的词很多不太可能考的,你要把时间花在那些常看到但还不会的生词上。这样投入的回报率会更高一些。

我复习时,把阅读时遇到的生词都记在一个本上,有的还分一下类,主要是义近词,形近词。还要注意的就是比如历年真题词汇、高频词汇、新增词汇、专业分类词汇等,这些网上都有,没事时可以看看。

另外,完型和翻译这两个题型是练词汇和阅读的副产品,考前做模拟题时做做就可以。

三、写作。

写作是个需要年头的东西,我没什么好的办法,感觉上只能多练,可是我认为写作这东西光自己天天写没什么用,最好是有一个老师能帮你改一下,会好很多。

我主要是看了看那本《万能作文》,可是最后感觉用处不大,还是平时没事多练练吧,至少那些常用句和常用词到写的时候能知道怎么拼,再会写些定语从句等。

要研究老师的判卷心理,老师花3分钟判一篇,不可能看太细,他也就大概看一下,只要你没有低级错误,有一些长的复合句,加上段落清晰(开头结尾可以背背那些范文,还有就是一些过渡性的连接句子),就能得个中等分。

四、新题型。

7选5这个题我练了一本胡敏编的《新题型速战速决》,还可以。我没怎么练小作文,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也不难写,才100字,把那些开头结尾的套路一写,也剩不了多少让你发挥的了。

8月底前,看一遍《星火词汇速记与难句突破》。

平时,找机会看看大作文。

考前,再看应用文写作。

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要注意的是,英语是有一个连贯性的感觉的,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英语就要保持感觉,每天都要看。早点开始看,因为到最后,就不能把时间主要放到英语上了。

考研复习心得篇三

距离我被自己报考的学校所录取,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还记得两个多月前的那个下午,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录取名单上时,轻松与喜悦顿时涌上心头。这一幕虽然还是历历在目,但若现在再去回味当时的情境,却觉得那似乎已经被蒙上了厚厚的时间灰尘,反而更多的是回想起复习考研时那段辛苦却难忘的岁月。

考研不易,相信任何经历过考研的人对此都是深有体会。在备考期间,我潜水考研论坛,一些帖子给了我不少帮助和启发。当时我便决定,若有幸被自己报考的学校录取,一定分享一些关于备考的体会感悟。因此,我现在努力地回想当时备考的点点滴滴,试图总结出自己最终政治英语共取得155分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为了还愿,也希望此文能对考研的朋友们的复习尽微薄之力。但在这里必须要说的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具体情况,所要采取的复习方法也应该有所差异。因此,本文仅供参考,相信所有关于考研经验的文章都只是适合某一部分人而非全部,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多多借鉴再归纳整合,融入自己的习惯与风格,从而形成真正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关于考研英语,我将从单词、阅读、作文以及复习的时间安排四个大的方面,来谈谈自己对于考研英语的一些体会。在这四个大的方面中,也会提到复习用书等内容,而在最后,我将附上自己当时整理的英语作文以供大家参考。

一.单词。

毫无疑问,单词是考研英语的基础以及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很难想象能在20%的单词都不认识的情况下看懂一篇英语文章,也很难想象能在对单词的用法以及多层意思把握不够的情况下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英语文章,因此对英语单词的学习以及温习应该贯穿于整个考研英语复习的过程。

自我感觉单词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本书对于某个单词多个意思罗列的详细程度以及例句的多寡。我自己当时用的单词书是朱泰祺编写的那本,不过在复习了一遍单词之后我就觉得这本书并不是非常好,不过当我又去书店翻了翻其它的单词书后,我发现许多考研英语单词书的质量其实是在一个水平线上。因此,我当时学习单词的工具,就是朱泰祺的那本书配合电子词典,到10月份的时候再辅以英语考试大纲。电子词典的作用是对单词书在单词的多个意思以及例句的欠缺方面有极大的补充;而大纲的作用是防止有自己没有复习到的单词出现,毕竟任何单词书的出版都是在大纲出来之前的好几个月。

个人认为,按照单词书的编排,进而将其中每个单词的每个意思都尽量地记住并不是学习英语的最佳方法,这一点从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或者外国语学院的教授身上就可以看出来。那些能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人其实是尽量将自己置身于那种语言环境进而培养出强大语感的人。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英语能力强的人有时并不能取得一个非常高的考研英语分数。在这里,我们似乎能够隐隐约约地感觉出考研英语以及中国式教育的特点。

不管怎样,在英语方面,单词应该先行,建议最晚从4月份就开始进行(也就是说,到现在应该是已经过了两遍左右了),而且一直到考试的前夕,最好每天都能有一点时间来温习,并且最好能将英语单词总共过个好几遍,我自己应该是看了10遍以上,不过每个人的基础和记忆力有所不同,这个单词复习的时间量也是不同的。

当然,不管花在单词上的时间有多少,最终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大纲上的所有单词如果出现在某篇真题阅读中,不仅不应该有从来没有见过的感觉,而且最好是知道它在这一句话中具体是什么意思。

毫无疑问,学习和温习单词的目的是让自己能看懂考研试题上的文章,而考研英语阅读的难处之一就在于文章中的许多单词并不是用的它最常用的一个或几个意思,而这就反过来要求我们在复习单词的时候尽量能将那些经常出现在真题中且有多个意思、多种用法的单词完全掌握。不难发现,这呼应了上文中提到的单词书的选择以及电子词典的重要作用,因为一个不错的电子词典(电子词典不能太差,因为内容很少;但也不推荐casio,因为贵,而且内容又过多,不过如果条件允许而且熟悉了它的操作了的话,casio也许也不错)能让我们在看例句的同时知道一个单词不同意思的用法:要知道,仅仅去背某个单词有几个意思,然后这几个意思分别是什么是非常没有效率的,而且这样背的结果在阅读方面可能是知道了孤立的单词的意思但还是不能理解整个句子,而在写作方面是在写作文的时候不会用这个单词。不难发现,这种配合例句去理解单词的方法不仅对阅读大有裨益,而且对写作也很有好处,说不定哪个让你眼前一亮的例句会让你印象深刻,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将它改写在最终的试卷上会对分数有很大的帮助(关于写作,后文还会专门详述)。

如果说配合例句理解单词是复习单词的第一个方法的话,那么整合与串联便是另外两个方法。

这里所说的整合是将某个单词的多个意思进行归纳并压缩。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单词在书上或字典上被罗列出了七八个甚至一二十个意思,这导致我们在复习单词时痛苦不堪。但如果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某个单词那些看似庞杂的诸多意思其实有很多都是接近的,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将其进行归纳、整理与压缩,例如将拥有十几个意思的单词整合成三、五个意思,那么我们学习的效率和记忆的牢靠性便会大大提高。

而串联是将有相似的意思或用法的不同单词放在一起学习,相信这一点很多朋友在之前就有相似的感受。在这里我提一下,这一点其实并不需要太刻意地去追求串联,当你将大部分单词都很好的掌握的时候,实现串联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在复习单词的过程中,应该有串联的意识。

考研复习心得篇四

春节过去,又是一个大批学子步入考研大营的时候了,在此总结了对考研数学学习的几点建议,希望能让即将成为考研生的同学少走弯路。

一,复习基础知识要扎实,还要有扩展的意识,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一直存在。参加20xx考研的同学如果从现在开始进入备考状态,那么这前一两个月就应以20xx年的考研大纲为中心复习教材上的基础内容。对教材上的每一个大纲规定的考试知识点均需深入理解,融会贯通,此时在看或学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做一做书后相应的练习题以加深理解,国家医师考试网。这一步是为以后进一步复习打基础的阶段,务必要认真进行。

二,不论是开始复习还是以后强化的时候,做题都最好能按正常思维进行。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数学题目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但对于一个考试题来说,出题者考查的是某几个知识点,但你可能会绕过那几个知识点而用其他方法解决问题,你所用的方法如果不在出题者给出的几种标准答案之中,那么你的方法即使可行并且也能得到正确答案,也有可能会被阅卷老师忽略掉,也就是你失去得分的几率很大。所以解决问题的很多方法中只有一部分能保证为你赢得你该得的分数,其他方法可能会让你付出不该有代价。

三,往年的真题一定要反复做,当然时间需掌握好,一般应放在复习完全部的教材知识之后与强化训练之后各进行若干次。真题体现了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宗旨,但某一年的真题并不能完全覆盖大纲规定的所有考点,所以往年的真题做得越多越好。

四,复习的时候辅导书不必太多,但拿到一本一定要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专注于一本辅导教材,吃透里面的知识点,反复练习,考研英语怎么复习,必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五,希望想要参加20xx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同学,备考就从现在做起,给自己留下充足的复习时间。临时抱佛脚的失败可能性很大,而失败需要很大的心理承受力来化解,所以不要轻易给自己制造失败的机会。有目标地复习十个月与复习两个月当然离成功的距离是不一样的,从现在开始你离目标的距离已经近了一步了。

考研复习心得篇五

本来想把三门基础课分开各写一篇,考虑阅读方便还是写在了一起。文笔不好,只求表意准确,各位包涵了!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不好,但肯定有适不适合。资料的选择也是如此。这里写的仅是自己的一些心得和经验,不感说是什么致胜的法则,觉得不对,就当看了消遣一下。文中对一些资料的评论,也仅是自己的有感而发,可能你会认为不对,其中也绝对不含为某资料作广告或是贬低某资料的成分。

本人英语一向都不好,4、6级都是考研前才混过的,但最后英语成绩自己还算满意。对基础不是很好的研友,相信这些经验还是可以借鉴。

如果你像我考研时一样,英语以过线为第一目标的。那外语复习只有两件事情要做,研究真题的阅读和背大纲单词,其中研究真题阅读更重要,它占分重,和背单词、英译汉也相关。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单词背了就忘的经历,开始的时候我也是,准备先把单词背一遍再说,找了本单词背了有半个月,结果发现一无所获,背过的单词在阅读中根本还是不认识。

最后接受了所谓的在阅读中背单词的方法(忘了从哪儿看的了),找来真题的阅读,每天仅作一篇,把阅读分为3遍来读:

1.先不用词典,按考试时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说考研的文章15分钟一篇就行)读完,不认识的单词就猜(刚开始的时候估计会比较痛苦,越到后面就越轻松,推荐从94年的开始,我记得那年的题些文章短、生词也相对少),把答案记下来,这时千万别对答案。

2.重新再读一遍,可以用词典,不认识的词就查出来记在别处(一定不要图方便记在单词旁边,真题是要反复看的东西,记在旁边,下次再检验的时候,就要受影响。对了,答案也最好不要写在题旁边),这次阅读时不要看对难句的分析,做完后记下答案,这时也最好别对答案。

3.把记下的不认识单词进行记忆(就算是词汇学习了,真题的阅读已经基本涵盖了考研的重点词汇),这样至少在短期内,这篇文章对你没有生词。这样再进行最后的精读,参阅注解对难句进行分析,时间可以用得长些,确保对文章的每个部分都充分理解,这时再做一遍题,记下答案。

最后对答案,并把3次做的答案进行比较,很可能3次的答案有出入。不用说,第一次的结果才是自己的真正水平。一般做错题,有3种原因:

1.单词不认识(词汇错误)。

2.单词认识但句子不懂(语法错误)。

3.对出题者的意图理解错误或一些潜在的意思没读出来(整体把握错误?)。

第一遍阅读,3种错误都可能犯;而第二遍,只会有错误2、3;第三遍就只有错误3了。这样有利于分析自己的薄弱环节。

呵呵,老实说一篇文章读3遍够累的,我开始的时候能坚持,不过到后来也只是读两遍,把第2、3遍合并了。个人经验认为所谓的3种错误,还是单词错误最根本,就算语法水平有限,对难句的成分划分有困难,但是知道单词意思,结合上下文猜句子的意思一般也能猜出个大概。不过说到出题者的意图,就要提到网上流传很广的新东方的考研阅读讲座,有条件还是可以听听,它对文章的整体分析、重点词汇和难句的讲解都很不错,尤其对出题者的意图分析得比较透彻,归纳了出题者常用的一些陷阱(这些是一般的参考书上没有的),了解这些对彻底理解文章和题目很有好处。可以把这个和第三遍的精读结合起来,我当时就每天听对当天做的文章的讲解,当作最后一遍精读。

以这样的方式来读真题,既随时检验了自己的水平,又学习了考研的重点词汇。对难句的分析,为翻译打下了基础(如果没有时间,完全可以不单独复习翻译,至少真题的翻译我就没怎么看,只是最后做模拟题的时候练了一下)。了解出题者的意图,分析自己的薄弱环节,也算知己知彼了。

历年的真题能找到的大概就50篇左右,每天一篇2个月也做完了(何况最好把去年和前年的题保留作为两次模拟)。真题阅读整个做完了一遍后,不用去做什么其它的阅读练习(很多阅读书,不是文章中生词太多,就是出的题没水平),不用去练习什么速度,考研阅读考的不是速度而是准确,泛读也留给高手去做吧。只要把真题好好的分析透了,过线那是绰绰有余。真题读完了就从头再来一遍,有了第一遍的基础,后面的速度自然会加快(一天1篇还是2篇都行)。这个时候可以加大单词的背诵,有了一定的基础再背单词感觉要轻松得多(可能是觉得英文字母变熟悉了)。

关于背单词,自己做得不是很好,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真题记真题词汇,大纲词汇到最后考完都没背完(呵呵!从侧面证明在阅读中背单词确实有用)。回想一下大是不该,建议大家每天早上都坚持30分钟单独背单词。

到了考前的一个月,还是要做几套模拟题练习一下,平常一次性只读了1、2篇文章,考试的时候要读5篇,并且平时也疏与完形和翻译的练习,时间的把握是个问题。

关于真题阅读资料,各人推荐沪江论坛的黑暗版阅读打印版,如果你闲打印麻烦去买本真题讲解也行,好像人大出的不错(真题资料都差不多,只要有重点词汇、难句分析、题目详解就算过得去)。

最后说一下作文,作文书我买过、借过,预测的范文我也下载打印过不少,都看了一下,可就是没好好背过。能说的就两点:

1.作文书不用看很多,一本足以!不用想博众家之长,考研作文少犯错就是胜利!个人推荐新东方的十大功能段落(网上也有相应的flash讲座,推荐胡敏讲的)的写法,这种写法感觉有些八股,用词也比较质朴,不过很是实用,尤其适合基础较差的同学。

2.不要太相信压题,这种好事难轮到自己,几十篇压的题目,看看内容结构就行,找两篇自己练练手。

数学辅导众所周知,以李派(李永乐、李正元)和程派(程文灯)最为出名。我考数一,第一遍复习用的李的《数学复习全书》,这本书整体感觉不错,按照大纲编写,重要的知识点归纳也很全面,例题好像很多是往年的真题(听别人说的);程也有本相应的《数学复习指南》,没用那本书,不是说内容不好,我相信关于知识点的总结应该都差不多。只是那本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实在一般(可能只是版次问题),看着不如李的好。第一遍复习的时候,关键还是把教材看好,充分理解各个知识点,注意其内在关系,一定要把它们联系起来。用教材和《数学复习全书》足以,不过《全书》中的习题相比之下显得较为简单(这对基础的巩固很有好处,会做这些题也是必须的),对基础较好的同学虽然可以提高解题的熟练度,但意义不大。陈有一本专门的习题集《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里面有阶梯化训练,基础题和提高题都有,可以作为对《全书》的补充,这样也可以充分的集合两家的长处。

当然题适当做做就行!充分理解知识点、联系知识点是第一位的,解题只是对知识点的应用,只是它反过来又能帮助熟悉知识点,加深理解、联系。

对于模拟题,李的《全真模拟经典400题》和程的《模拟考场15套》我都分别做了一些,两者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李的400题,老实说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难,相反感觉倒是很基础。400题中大题出得不如选择、填空,大题基本上都是些比较基础的题,训练的都是基本的方法。选择部分是400题中最好的部分,不是说难,只是要求对各个知识点理解得很透彻之后才能确保选对,如果你能把它的选择题全部弄清楚,基础基本就过关了。

陈的题整体上思维的跳跃性、综合性上要比李的题略微强一些,但有时显得华而不实,一些大题确实要利用到多方面的知识,但只是简单的组合,感觉只是把几题合为一题。不过这对查漏补缺、全面复习很有好处。

感觉比较好的复习是,先用李的书打好基础,在利用陈的题来提高和综合检验自己,最后做两套模拟题找找感觉,因为平常做练习的时候往往都没有写出大题的具体步骤,不少人都觉得自己复习得不错,没什么题不会做,结果在考场上却发现自己想得清楚确写不清楚,别手蹩脚。因为要写出步骤,感觉速度比平常慢,时间也较紧。刚才说过陈的大题综合性较强,如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并写出大题的步骤,那么考场上你应该会发现时间比较充裕。

最后谈一下数学的真题,和英语不同,数学的真题显得没那么重要。所谓的不重要是因为,李的《数学复习全书》或是陈的《数学复习指南》都收录了不少真题做例题,所有真题涉及的知识点和解题的方法都被包含在了例题或习题中,并且真题相比与李、陈的题简单。没有必要去专门买本真题,不过可以找来最近2年的题作为模拟题练习,你会发现真题相比一般的模拟题确实简单。

政治辅导可以说是百家争鸣,最有名也是唯一接触的两派就是任汝芬和陈先奎。没用过什么红宝书,至今也没弄明白这是本什么书。

任汝芬出4本书:《序列之一要点精编》、《序列之二模拟试题》、《序列之三最后冲刺》、《序列之四最后四套题》都用过,确实是一个序列一本接着一本,序列一是教材按照大纲把各个知识点都列举出来了,有些地方写得比较简略,但还算是对得起精编两个字,考试的内容基本涵盖,作为教材足够了。因为这本书出得比每年的新大纲早,难免有些内容与当年的大纲有冲突(这是基本所有的政治精编类参考书都有的问题,新大纲要7月份左右才出),不过每年大纲改动的内容,都不算太多。而且这些改动都会体现在后面的序列中,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对于这本书,大家只要理解就行,不必进行任何记忆。序列二以模拟题的形式,把序列一的重要内容都涵盖了进去,可以说是对序列一的提炼。虽然序列二名是模拟题,但并不能用作模拟题,只能用作对知识点的复习。后期的复习中可以以序列二为主,遇到不明白的再查阅序列一。序列三做了对各部分内容最后的总结,并对前两本书进行了补充,一方面补充了形式政治的内容(每年都有10分选择题),另外,针对一些难点和每年的.热点问题,结合新大纲补充了一些习题。序列四就是最后四套题,以前是考研班内部资料(好像还是到处叫卖),也就是压题了,按他的话说把最重要最热门的问题都包含了。如果这几本书都好好看,政治问题就不大了,最后再把几家预测的题都看看就行了。

说这么多,自己都感觉是在给任做宣传。没办法,当时复习的时候,以任的书为主,只能针对着他的书说两句。我相信,不管你最后选谁的书都一样,只要坚持理解过关就行,精编类的书重在理解,不用记忆。习题类的书,老实说没什么必要多买,陈的题借来看了一些,题可以说出得不错,比任序列二中的题灵活,也更像真题。但是政治的题,再灵活,也就那样。有时间做政治题,不如去做看专业课。所以,个人还是比较推荐序列二,感觉它可以说不算是习题类书,上面的题主要不是让你做的,而是便于你复习的。里面的大题,基本上是采用的都是三段论的答法,多看两遍对答题很有帮助,一些套话也可以记记(实际多看两遍自然都记住了,关键还是学会以什么方式答题)。

陈先奎出书不少(有些书好像只是挂的名,不太清楚),用过的也就是名气最大的《20天20题》,说是20题实际涉及的方面何止40。其实这本书就是把当年最重要最热门的内容以20道题的形式串在了一起,值得一看,感觉是对重点的精炼。每年的大题都多多少少都和上面的内容相关,也难怪陈吹说压中多少多少。里面的套话可以稍微记一下,有个印象就行,到时答题的时候会觉得心理有底,有得写。

政治不用花太多的功夫,现在开始,以任的书为主,结合20天20题,最后再把各门各派预测的大题看看就足够了。

关于政治的考研班,老实说没必要上。我上过任的考研班,基本就是念书,唯一有点用的就是勾画些重点,预测些题目,能弄到重点题就没必要去听课。最后就是,要正确对待所谓的压题。不要期待压题命中,政治考试还是要以平常的理解积累为主,平常不好好准备到最好光靠压题是不行的。预测的题(感觉看看20天20题和最后四套题就行,基本市面上压的题都含在里面了,两本书也有交叉)可以作为重点看看,是对重要知识的一个提炼和梳理。几位大师所谓的压题命中也都是指内容相关,完全压中几乎不可能!

政治的模拟题做做选择题就行,有利于查漏补缺,大题看看就行,不用写出来,不过要想清楚该怎么答(还是推荐看看任的书,里面的大题都是以三段论形式答的)。

还是那句话,政治理解就行,答题套路要掌握,重点内容多看两眼,套话可以记记。这样实际到了考场上,你很可能会发现记的内容大多用不上,但又和题有点相关,反正不知怎么就把题答完了,下来分数还不错。

最后,祝各位考研成功!

考研复习心得篇六

考研不易,相信任何经历过考研的人对此都是深有体会。在备考期间,我潜水考研论坛,一些帖子给了我不少帮助和启发。当时我便决定,若有幸被自己报考的学校录取,一定分享一些关于备考的体会感悟。因此,我现在努力地回想当时备考的点点滴滴,试图总结出自己最终政治英语共取得155分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为了还愿,也希望此文能对考研的朋友们的复习尽微薄之力。但在这里必须要说的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具体情况,所要采取的复习方法也应该有所差异。因此,本文仅供参考,相信所有关于考研经验的文章都只是适合某一部分人而非全部,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多多借鉴再归纳整合,融入自己的习惯与风格,从而形成真正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关于考研政治,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大纲解析》对于政治复习的重要性,毕竟最终考研政治考卷上90分以上的试题答案都直接来自《大纲解析》,而且各种辅导机构的所有参考书的编写标本都是这本《大纲解析》。但肯定也有很多朋友都知道《大纲解析》太“难看”了,在排版方面重点不突出,在内容方面有时空话连篇,这导致很多同学转投《序列一》或辅导班。

但我当时在参考了各方观点后,还是决定只将《大纲解析》进行到底。因此,以下就以《大纲解析》为核心,来谈谈自己对于考研政治的一些体会。

首先是开始复习政治的时间。我当时是从八月中旬就开始了,不过也确实见过一些人从11月甚至更晚才开始复习政治但也取得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成绩。后来想想,只留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来复习政治并不是不能成功,但个人还是感觉这个把握性不是非常高,毕竟考研一年一次,万一失手,后悔莫及,自己还是求稳了。

但是,由于最新版的《大纲解析》一般是在9月中旬出版,因此我当时就先买了一本过去一年版本的《大纲解析》看看,试图搞清楚基本的内容框架,准备等新《大纲解析》出来后再仔细研读几遍。但我当时用了旧版《大纲解析》后基本就一直用到底了,新《大纲解析》在后来只是起到了一个补漏的作用,就去年的情况来看,两本《大纲解析》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完全一样。

其次是研究《大纲解析》的方法。当时,在我买到旧版《大纲解析》后,就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把它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并把自己认为是重要的考点的部分标记了出来。不过现在想想,在这一点上,我当时是有些失策了,因为这样看了一遍后,我当时的感觉是重点超级多,但什么都没记住,而且后来还发现自己看这一遍《大纲解析》时所自以为的重点其实并不是什么重要考点。

因此,个人现在的看法是,在拿到《大纲解析》后,看第一遍之前或看的时候,最好能了解一下《大纲解析》上的哪些内容有可能会以哪种形式出现在最终的考卷上。了解这个的途径很多,比如可以找一个你身边考过的而且政治成绩非常不错的朋友,向他(她)请教一下《大纲解析》上的哪些章节和篇幅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它们很有可能出选择题还是论述题,而哪些内容又是可以略读的。在请教的时候最好是把《大纲解析》带上,而且这一过程应该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内就能完成。再比如在看第一遍《大纲解析》的时候就可以结合着过去几年的真题和上一年的《序列四》以及肖秀荣的4套卷来看,也就是说,在看某一章节的内容时,也看看这一章节会被出成什么题目,这会大大提高看《大纲解析》的效率。

总的来讲,研究《大纲解析》的轮次安排,应该是找重点与熟悉、温习、背诵相结合穿插。具体来讲,就是在以上第一遍之后,可以再看一遍(或两遍)《大纲解析》以进一步熟悉该书的框架与全貌;到第二轮的时候配合做一本选择题的书来找重点(看一章节后把这一章节的选择题做完,然后再看一遍这一章节),随后再看一遍(或者更多)《大纲解析》以加深记忆;第三轮结合《大纲》上列举的考点或《序列三》上的知识点框架图(其它机构也出版类似的)来查缺补漏,进而再看一遍(或者更多)《大纲解析》以让自己有强化背诵的时间,并且在这一轮次中,在宏观上要掌握大体的知识框架,在微观上最好应将重要的小知识点熟记于胸;到了第四轮,可以结合辅导机构的大题预测、《序列四》以及肖秀荣的4套卷来做最后的整理,总结与背诵。

此外,在看《大纲解析》的时候,我们可能一时无法理解一些比较深奥的命题,也可能要问为什么这个命题是这个说法,这往往导致我们因为无法理解所以无法记忆。但是最高效的方法其实是先记忆后理解,看的多了之后,或者自然知道这是为什么了,或者到时候就会觉得其实没有必要知道这是为什么。

在此要说的一点是,记忆的任务不能一拖再拖,以至于到了12月份才专门花时间来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应该是在每一轮复习的时候就尽量记住应该记住的内容,由此经过多轮的重温,对知识点的印象将会非常深刻。

再次我想分别谈谈时政、选择题以及论述题复习方法。个人不建议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时政(这里所说的时政包括形式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虽然时政这一块也有一道论述以及好几道选择题的分数,但首先如果你翻阅任何一本11月或12月出版的时政方面的书就会发现,里面所列举的当年的重要事件真是太多了,即使有的书将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标注了出来,但那个记忆量也是太大了,而且不能保证他们认为的重点是否最后会考到,因此买一本专门的时政书然后花大量时间去钻研是非常浪费时间的。其次我个人的经验是《大纲解析》的最后一部分、《序列四》以及肖秀荣的4套卷上面有关时政的内容已经非常够用了,虽然后两者的预测肯定不能和最后的考题相吻合,但也不至于让人得到一个非常不理想的时政分数,而且即使出现了几个我们没有见过的事情,只要我们熟悉贯穿在整本《大纲解析》中的主要思想以及一些重要的基础性知识点,我们能凭借技术性的蒙猜来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关于时政的那道论述题。当然,当年所发生的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相信大家即使不复习考研政治也肯定是听说了不少的,例如去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像这些事情,在复习政治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多留心一些。

而选择题却是我们在复习政治时最应该重视的一种题型。考研政治的选择题能否做好主要取决于对考研政治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是否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说白了,就是你对《大纲解析》的熟悉、记忆与理解的程度。在看《大纲解析》的时候,可以用蓝色,黑色,红色的笔以及铅笔按照自己的风格和思路在做标记,这样在看了几遍《大纲解析》后,你就会发现《大纲解析》的排版并不是非常差,反而是非常有条理。

在《大纲解析》上找选择题的出题点,除了参考历年真题、选择题(例如《序列二》),以及辅导机构的预测套题(例如《序列四》以及肖秀荣的4套卷)外,其实我们自己就可以发现选择题的重点在哪里,最明显的就是“最重要的是……”,“……的精髓是……”,“……的目的是……”,“……的重要保证是……”等等等等。

其实不难发现,如果将选择题所代表的小知识点都掌握了,那么论述题其实就是将其整合一下就可以了,论述题的分数也就有了大部分的保证。因此在之前复习的大部分时间内,没有必要专门研究论述题该怎么答。但在这里还应注意两点,一个是技术性的,包括要写满,论述的时候要结合材料(最好在开头写上“由材料可知”)等等;另一点是要注意,论述题要得高分,必须对《大纲解析》的整体框架熟悉,也就是说要熟悉各章节分别在讲什么,以及各章节之间有什么联系,由此,我们才能在看到材料所给的几件具体事例后快速地想到应该用哪些章节的知识点来作答以及如何安排答题的结构。

最后再补充一些上文没有提到的问题。我当时只是报了一个政治的冲刺班,虽然觉得也有一点用处,但更多地感觉是在浪费时间,因此最后一个下午都没有去听课。个人感觉,如果自己学习的效率还可以,那么在相同的时间下,自己学习的收获应该是上辅导班的两倍。但是如果看不进去《大纲解析》,那么也只有上辅导班了,毕竟每年都有那么多的人报辅导班,要说一点用都没有也是不可能的。个人感觉,政治辅导班中冲刺班的作用最大,其次是强化班和最后的预测或点睛班,但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人而异。

当时我用的书:两本《大纲解析》,《大纲》。

《20xx年版任汝芬序列一、二、三》。二用的非常多,但一和三基本没看过。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个人感觉《任汝芬序列二》题目出的比较死,但更有助于记忆《大纲解析》中的内容;而《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题目灵活,相对来讲更接近这几年政治真题的风格,不过有些题的难度也随之升高。

《考研高分政治历年真题详解与考点分析》以及一本想不起名字的历年真题集。由于政治的考点每年都会做微调,因此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的重要性不及英语。不过,最近几年政治真题的趋势是题目越来越灵活,完全一个死的知识点,题干以及答案和《大纲解析》中的原文完全一致的情况是越来越少了。这就要求能在熟悉、记忆单个知识点的前提下,最好能理解之并熟知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研究一下过去几年的政治真题,对于复习过程的调整、复习方向的把握以及最终的解题方法的获得都大有裨益。

《任汝芬序列四》、肖秀荣的4套卷以及导航的一本最后套题。前两本非常重要,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再买一本其它的套题。

以上便是我对考研政治的一些体会和感悟,虽然距离我完全放下包袱,完全将考研英语抛在脑后仅仅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但多日不接触,还是会使自己对考研政治有些淡忘和生疏。因此,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何况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所要采取的复习方法也应有所差异。但有一点对所有考研的朋友们都是一样的,那便是一旦决定考研并选好自己所要报考的学校,就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即使备考期间困难重重。

希望所有考研的朋友们都能取得一个理想的分数。

考研复习心得篇七

第一个层次是概念、性质、公式、定理及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区别的归纳与总结。在进入高等数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很不客气的说,概念支撑起了我们所有高等数学的内容,没有概念就没有我们的高等数学,请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忽视掉我们概念。

针对这一块的内容,给大家的方法是:首先按照自己认为的重要到次重要的顺序进行回忆,之后比照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看自己有哪些遗漏了,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我们还要对遗漏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要搞清楚这个知识点是由于和这个小的知识模块关系不紧密而没有联系起来,还是自己在复习过程中忽略了。对于前一种情况大家不用放在心上,只要看一看这个知识点说的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比如:在我们回忆一元微积分学时,如果没想起来曲率的概念,这关系不是很大,要知道和整个知识模块相对游离的知识点往往不是考研的重点,我们知道即可。

可是对于那些本来很重要的知识点由于自己的忽视而没有想起来,这时我们要高度的重视起来了,这些知识应该是自己的相对弱点和盲点,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是我们是否能考出好成绩的关键!对这些知识点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去理解,去练习,直到掌握了为止!

在这一层次中大家要知道,考研中的重要的考点往往是不同部分的节点,这样的知识点可能联系着两个或多个的概念,是起桥梁作用的知识。

第二个层次是对题型的归纳总结。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这里的题型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因为你告诉我的是考试形式,考研数学是不重视考试形式。我这里说的题型是从考试的能力的角度来说的。大家需要做完第一个层次的总结,我们只是把考研要考的一些小的知识点形成了一个知识的网络图,但我们还不知道考研是从什么角度,如何考查大家,这时我们要进行第二个层次的总结。我们归纳总结的方法是先根据自己看过的和做过的辅导材料凭记忆总结出若干的题型,之后比照自己所看的材料看自己总结的是否能涵盖复习材料中大部分的例题,另外,大家还可以参照专门讲题型的书,用自己总结的题型和复习材料上的进行对照,通过对照充实自己总结出来的题型。

第三个层次是对题型解法的归纳总结。针对每一种题型往往都会它的固定解法,这一点还请各位考生注意。有了第二个层次的归纳总结,我们对考研数学的畏惧心理都消失了,你已经知道了考研数学可能考你的方式、方法和角度了,现在要做的是对总结的题型进行解题方法的总结了。我们的方法是首先根据自己做过的一种题型的若干例题总结出典型的解题思路形成有效的解题程序和过程。对于一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例题中归纳出多种的方法和思路。之后,我们对照复习材料进行充实和改造自己归纳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尽可能多的把能用的思路和方法总结出来。

第四个层次是解题思路的升华。在有了题型解题方法的归纳总结之后,大家一定纲要注意对比各个方法,谙熟各个方法的精妙所在,每一种方法都对应着题目特有的细节问题。有了第三个层次的归纳总结,我们对自己遇到的题目就心中有底了,我们已经知道,一般的题目只要按照自己总结的方法一种一种的去试,基本上能把题目做出来,只不过我们的解题的速度不快,这时侯我们需要在第三个层次的基础上进行思路的升华,找到最好的对付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提高我们的解题速度!我们的方法是在自己总结的方法中找最快捷和最适合自己发挥的解题思路,之后去找些有关题型的复习材料做些比较,再看看自己的方法和这些材料的方法哪个更适合自己!

考研复习心得篇八

考研作为一种研究生入学考试形式,对于许多学子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考研的道路虽然艰辛,但也是一个磨练意志、提升能力的过程。在经历了考研的辛苦与挑战后,我深有体会地认识到了一些复习的心得与体会。

在考研复习的开始阶段,细致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要求,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首先,我对考研的大纲和题型进行了仔细研究,了解了各个科目的重点和难点,明确了自己需要加强的部分。然后,我根据每个专业科目的知识结构进行整理,并合理安排每个领域的时间分配。通过合理的规划,我能更加高效地进行备考,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随着复习的深入,我意识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复习的重要保证。我每天都定时定量地复习,坚持在早晨时段进行专业课学习,这样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和高度的注意力。另外,我还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复习,例如在上课的间隙、公交车上等,这样能够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我还注重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焦虑和压力过大对复习进度的不利影响。

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及时解决问题能够推动学习进步。每当遇到困难或是对某个知识点不理解时,我会及时找到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学习,并主动参加专业课程辅导班,向老师请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为复习过程中的疑难点提供解答,避免造成学习上的困扰。

在备考过程中,刷题是提高复习效果的关键。我通过系统地刷真题,快速掌握了考点和考题类型,提高了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同时,我还通过参加模拟考试和模拟面试,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试能力。这种“以考促学”的方法使我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最后,复习过程不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更需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和联系。我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做一些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我还积极参加学术讨论和研究小组,与同行进行思想碰撞和学科交流,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这种学术探索的过程不仅让我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也使我对研究生生涯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通过考研复习的经历,我收获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良好的规划、习惯的养成、问题的及时解决、刷题和实践的结合,这些都成为我复习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帮助我克服了困难,也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努力付出,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考研梦想。

考研复习心得篇九

需要携带的具体材料要查看学校官网。应届生需要准备的材料通常有:学生证、身份证、准考证、带有学校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单、毕业证、学位证、四六级证书、大学期间的获奖证书等都要携带。最好将资料进行复印备份,如果有学校通知需要在面试期间进行体检,最好带上两张一寸免冠照片。

二.往届生考研复试要额外准备哪些材料?

通常需要由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的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复印件,并需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及毕业证、学位证。具体详情以目标院校官网通知为准。

三.同等学力考生考研复试要额外准备哪些材料?

一般需要学历证书及同等学力证明材料。具体详情以目标院校官网通知为准。

四.政审表要去哪里盖章?

政审表交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人才交流中心填写并盖章。应届考生由考生所在院系填写并盖章。

五.证书以及各种材料需要准备复印件吗?

需要准备各项材料的复印件,其用来审核你的资料是否真实,且复印件要给学校留档。重要证件可多复印一份。

六.往届生的本科成绩单怎么获取?

往届生的本科成绩单可以向档案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复印档案中的本科成绩单,也可以从本科学校教务处打印成绩单。

七.初试准考证丢了怎么办?

首先去自己所在学院办公室开一张证明,来证明你的身份,写明报考的学校专业,和准考证丢失的原因。然后拿着这份证明和你的身份证到报考院校的研究生处,请那里的老师给予补办。

八.近视或者高度近视,会对复试有影响吗?

除了对视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外,一般情况不会对复试有影响。

九.从哪里获得学校复试通知和复试相关要求?

一般院校会通过官网或者电话通知复试及相关要求。

十.复试结果什么时候出?

具体要根据院校相关规定,部分高校当天就会公布,部分高校需要等一段时间在官网或者电话通知复试结果。

考研复习心得篇十

考研数学一般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解题的能力。数学的复习需要一步一步的积累知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数学的考题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精确的答案,因而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万变不离其宗的灵活运用概念,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基本概念是课程知识体系的支撑点,掌握了基本概念就等于抓住了纲。高数里的概念一般都很抽象,必须理解其数学意义。"万变不离其宗",从概念入手,一旦了解了概念,把握住概念中的核心词汇,理解概念中蕴藏的精髓所在,就如同把握了解题的命脉。在做题的时候就有坚实的基础,容易对症下药。同时记忆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人在认识过程中就无积累,就没有继承。当然也不能死记硬背,正如歌德所说:“你所不理解的东西,是你无法占有的。”而很多考生认为数学会做题就可以了,不需要记忆,但是通过和考研数学得高分的同学交流可以知道,在准备数学的最终阶段,还是需要记忆。只有先把基本的概念、解释记住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理解、运用。

数学科目是循序渐进的,基础没打好,积下的问题在未来的学习中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让人不堪重负。而一道高数题涉及的内容回到课本上可能是跨越好几个章节。所以学习数学时必须要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做题发现哪几个知识点比较容易连着一起出题。哪几个知识点又比较孤立,假如出现在同一道题里,又是怎样,并且尝试自己给自己出题,或者同学之间相互出题。

还有的考生认为现在离考试还远,没有紧迫感。今天没事干就看看书做两个题,明天有些事情就把书放在一边不理会了。这样的结果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知识没有连续性,形不成体系。考研的路程是漫长的,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在复习过程中需要考生具有坚强的毅力。虽然20xx的数学考试大纲未颁布,但万变不离其宗,考研数学的基本内容一般变化不大,考生可以参照去年的大纲和试题进行复习。详细了解本专业应考的数学卷种的基本要求,考试的题型、类别和难易度,以便更好的展开复习。凡是在大纲中表述为“会”、“理解”、“掌握”等的考试内容往往都是主要考点,务必要作为复习的重点。

数学复习不像英语、政治对辅导书的依赖性很大,主要靠课本来打下坚实的基础。翻一下数学大纲,上面列出的知识点全部来源于课本。所以考生一定要老老实实参照大纲的要求把原来的课本找出来,按照大纲对数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定理准确把握。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坚实的基础,包括对定理公式的深入理解,对基本运算的熟练和高正确率,对最基本的一些解题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选择资料:资料的使用关键要适合你的水平,这个要靠你自己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评价你的资料,必要的时候要即使的更换资料。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拔苗助长。一本难度很高的资料,无疑于能够起到这种效果。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那就得不偿失了。考研大约可以分为三个级别:高手、中手、庸手。高手水平很高,在他们的眼里,一切资料都那么简单。决个例子,那些能够考到400多分的,你可以设想一下,还有什么考研资料不是好的,不是简单,不是对他们来说有用。

市面上的资料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要想正确的选择,就要先进行了解。一般来说,考研复习资料根据内容、用途和针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模拟试题、历年真题、考试大纲、专业教材以及各种考研辅导书和内部资料。试题及大纲一般网上都有下载,专业课的教材有的学校指定复习参考书目,应按学校指定参考书目去复习。不过近年不少院校都取消了参考书目的公布,所以大家更加要积极的去寻找往年的参考资料,以及你想考的专业本科阶段的教材去看。

制定任务:手头有一定复习资料后,就应该踏实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当然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但考研复习毕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复习课程多,时间跨度长,因此,考研复习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也就是说必须要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这个计划是否合理,是否适合自己,往往在很大程度决定着你最后的结果。

最后,提醒同学们注意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写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在书上以题注的形式或者就是做笔记,尽量深挖例题内涵,这一点很重要在考研这条路,助大家早日修得正果!

考研复习心得篇十一

搞社会学研究,首先要能发现社会问题,哪些问题值得思考、深究,从什么地方发现社会问题?我认为,非专业的调查者,只能从两个地方发现问题。

一处是媒体,一处是自己的日常生活。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报道了一些我们自己无法直接了解到的社会事实、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还有另一类媒体,那就是很专门化的理论著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和报纸广播电视对待社会问题的不同方式,它要去解释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发生,并且上升到一种理论的高度,探讨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另一处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从中也可以发现一些社会问题。如果你是专业的调查者,你可以通过你的调查发现一些社会问题,那既不是你的日常生活,也不是媒体的报道。但你们不是专业的调查者,大概只能从媒体和日常生活接触社会。

这两方面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和问题。从报纸上或理论著作中看到的记者和学者对社会问题的描述和分析,你能够理解吗?如果他们所说的社会问题和你的经历距离很远,你能够很好的理解吗?很好理解的可能性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第一,你有良好的想象力。第二,你有过一些生活经历,你的生活经历和那些人的遭遇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是毫无疑问是你的这些社会经历帮助你去理解他们。我做一个不恰当的比拟,有人在火灾中被烧,你听说后很难过,你被烧过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感同身受呢?因为你体验过别的伤痛,要是你根本就没有体验过任何疼痛的话,你就很难体会他们。实际上你的痛感是帮你理解别人别样的痛感的根据。由此类推,我们对和我们生活差距很大的困境中人们的理解,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社会经历,这些社会经历和那些人的遭遇可能差别不小,但依然是帮助我们理解他人必不可少的东西。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社会经历更多一点,就更能帮助我们去理解他人的遭遇。但是肯定不能无限多下去,有最多社会经验的人是实践者,不是研究者,要你的经验和实践者们等量齐观是不可能的。但有的时候经历稍多一点有利于你理解他人。

二、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

自己生活中的问题是社会问题吗?是公共话题吗?日常生活中上升不到社会问题层面的私人问题,不是我们要讨论的。我们要讨论的是从个人日常生活发现社会问题。就是说个人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看起来似乎是个人的问题,但是可以关联到社会问题。有些问题本身就是社会问题,比如你因为家庭贫困,考的分数再高也上不了大学,很多同学遭遇了这种问题,这就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有一些个人问题,里面包含着社会的因素。比如说你要离婚,这毫无疑问是你个人的问题,但有时也是社会问题。如果离婚率一直很低,离婚便不是什么社会问题。可是当代社会中离婚现象很多,你遭遇到离婚,这实际上就牵扯到社会因素,牵扯到人们普遍价值观念的变化,它直接间接地影响到某个个体的婚姻,离婚和这些因素是有关联的。

如上所述,个人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有些直接就是社会问题,有些包含着社会的因素。有的个人的问题也可以成为社会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何问题都不是绝对偶然的,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那些个人经历的问题,如果带有社会因素,或者虽然是个人问题但实际上也是社会问题,则都可以由你的个人问题转化成社会问题。当你努力解决个人失恋的问题时,你要调整自己的心理,或努力把失去的对象找回来,但当个人遭遇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时,你还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做出思考。比如说矿难,如果你的亲戚遭遇矿难,你直接想到的是怎么救助和赔偿,但同时也可以把它上升到一个社会问题来考虑。也就是说个人问题可以转化为社会问题,而且对于包含社会因素的个人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往往是日后对一些社会问题理解和思考的基础。生活经验加上书本学习,两点很好的结合,才能发现和提出真正的、有质量的问题。

三、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学习社会学要求我们学会发现社会问题,学会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怎么去开发这种能力呢?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从日常生活出发,不放过自己生活中及周围发生的问题。发现问题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应该从这里开始锻炼。当你从理论著作中知道学者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慢慢地获得了思想能力之后,再从媒体上听说一些远离你的社会问题,你的理解就不一样了。我来举一些例子说明怎样从说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家庭中的一些事情、事件都可以进入我们的思考。比如说父母的谋生之道是什么。你一直靠父母养育,你父母靠什么赚钱,怎样的营生,在生计上遭遇了什么挫折,你是近距离的观察者。只是过去你消极地接受养育,没有去积极地帮助他们,连积极地观察都没有。仔细观察思考一番,比如想想你家庭消费的变迁,你的思想会有很大的长进,能明白很多问题,这是最便利的窗口。农村的故事更多。在这方面,一个农村子弟比城市里的孩子幸运,对日后做社会学来说,从小的经历丰富更有利。农村孩子可以看到村内成员不同的生存方式,不同的打工、赚钱方式;可以看到分家、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看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事情;还可以看到人们对政治权力的看法,看到权力争夺。什么是政治?那就是政治。后来进了课堂屡屡说到政治这个大字眼,其实政治学是研究什么的?研究权力的。一个村庄也有村庄的权力斗争,那是城市里面出生的同龄人绝对看不到的,因为城市里的孩子看不到他父亲的单位,而农村孩子有幸看到村庄政治,甚至听到父母议论村庄政治,只是当时他没有,也没必要去认真想想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说离开村庄不少年了,那已经不是我日常生活了。但你现在的日常生活当中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密切关注,可以从中发现问题,锻炼你的思考能力。现在,也就是大学当中仍然有很多故事,从中绝对可以发现问题,就看你是不是有心人了,是不是特别肯思想,肯观察。比如说手机,这个屋子里差不多人人都有,没有手机的可能只有我。你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吗,买手机是为了什么?实用、便利、还是时尚?没有手机就很不便利吗?买了手机你所获得的那个便利有多么的重要?没有手机的时代不能过了?宿舍有电话啊,还不够便利,我读大学时宿舍没电话。你还可以想想买了手机之后在做什么,有多大比例是解决一些急需解决的事。你算算账,人都会被自己的行为蒙蔽的,因为自己要为自己的行动找一个坚实的借口,促进自己去做,而且要说服掏钱的人。这很可能是自欺欺人。要自己算账,买了已经一年或是半年了,如果半年的开销想不起来了,算下一周的,一周来都打手机干什么了?都是很必要干的事情吗?假设不是,为什么要买?是社会风气的影响,无形中加入了一种时尚,还是确实要解决实际需要。这是绝对值得思考的。

再举个例子:电脑。像手机一样,我们在座的同学可能都有自己的电脑,虽然系里面有一些电脑可以供同学们使用,但是同学们可能都有自己的电脑。还是上面的问题,买电脑是纯粹的必要,还是掺杂了时尚,和别人攀比?这可以从电脑的质量、档次上来观察。特别要考虑到有些同学家庭经济上并不很富有。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先想自己,再想周围同学,还可以有些小对话。去想一想,我们通常为自己的行为想出了很多理由,它们是否真的成立。我举了两个例子,动用你的智力去思考,你就会发现我们周围的一些话语是不实之辞。在你动用脑子思考之前,你也不知不觉地加入到这种话语之中:对大学生来说手机是需要的,电脑是需要的,等等,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消费的形成来自时尚的作用。至少你应该同意,这些事情是值得琢磨的,道理至少不是一边倒的,有思考的空间。

还有你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可以再琢磨琢磨,比如吸烟。校园里不乏吸烟的人,耐人寻味的是很多吸烟的人是来大学之后开始吸烟的。那么就值得探讨,你怎么在这里学会了吸烟?今天这个社会应该是吸烟的人越来越被动,很多人在戒烟,然而你却在这里学会了吸烟。这是挺值得追问事情,把它说清楚不容易。我插队时代为什么不吸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省钱。我跟史铁生是很好的朋友,聊天中我们讨论过很多问题,史铁生对他那时为什么抽烟的解答是什么呢?也是为了省钱――当时找不到一个比吸烟更廉价的娱乐方式了,几个人晚上一边抽烟一边聊天。我俩都不是不善于思考的人,但两个人的说法完全不同。今天风气不一样了,可是在这样的风气下,好多人依然在开始学吸烟,更值得深入思考了。

另外还有一个点,就是宽容问题。今天很多场合都禁止吸烟了,你的宿舍里有没有人抽烟,不抽烟的人容许别人抽烟吗?在公共场合,饭厅、自习室、图书馆里有没有人抽烟?当有人抽烟时有没有冲突产生?通常情况下人们是被动的接受,还是反对和制止?还有一个宽容和性别的关系问题。是一个男生抽起烟来容易被人制止,还是女生抽烟容易被人制止?为什么会是这样?是不是制止一个男生你觉得风险比较大,因为他看着也来者不善。是不是一个女子更弱小,你更有勇气去制止?还有一些关于吸烟引起的特殊的关系:在择偶的时候对对方吸烟的宽容问题。假设两个人中只有一方抽烟,你去打听一下,如果是男生抽烟,一般女生的宽容程度如何。如果是女生抽烟,男生不抽烟,宽容程度又是如何。都做个小统计,你会发现想象不到的事情。这种想象不到的事情是思考的根据,思考的对象。

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我自己真的不知道――同学间的荣誉、声望来自什么?这在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学习好,体育好,文艺好,还是什么东西?这些在你们中学和大学期间有什么变化?这个变化是社会风尚变了,还是年龄变了?北大的生源是什么样,城乡各多少,大中小城市各多少,生源当中父母的职业,同学们毕业以后的去向等,都是我们要面对、足够我们去思考,甚至是有一定思考深度的问题。人民大学有一个学经济的学生想要读我的博士,最终我把他推荐到香港读社会学去了。他曾写了一篇小文章,题目叫“人大人的性格”,他说人大同学的性格就是非常的务实。务实怎么讲,可以有很多种定义,他说的务实就是非常的实惠,不冒风险,只做胜算很高的事情。他举例说明,他问过很多人大同学高考的分数,都很高,报哪里都能录取。他又问这些高分的同学:你觉得人大是最好的学校吗?都断然回答不是,北京有两大牛校。继续追问,你明明知道还有两个学校更好,你又能考这么高的分数,为什么要报人大呢?回答是不想冒险,追求保险。人大同学的务实性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到,这种务实性是哪儿来的?来源于务实人、不冒风险的人,扎堆到了一块。这些人互相影响,彼此都越来越务实,不作非分之想,不冒险。我很欣赏这篇文章,我看重的是他从身边去寻找思考对象,就这个问题我没有看别人说过,这是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要强调的是可以从周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如此提出问题和解释问题不是从概念出发,是从日常事情出发。我们要努力使自己变得敏感。敏感不是天生的吗?有天生的因素。但是因为你重视这一点,老是瞪大了眼睛,你也会变得比过去更敏感。我们要去领受生活中的好多事情,好多小情节的刺激和启示,不让它轻易溜走。我们要做认真的观察者和执著的思考者。我们系里经常给大家提供实习的机会,挺好的,实习机会可以让你身处一个你自己不容易走到的时空里面。

四、学习写社会杂文。

大家可以试着写一点社会杂文,写你自己发现的小问题,或者是从媒体上发现的问题,对此你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迫使自己开始这样的习作,你也就迫使自己去思考了。当你下笔去写的时候,就必然整理了自己的思路,深化了自己的思想。原来你可能觉得,哎,我是有点想法的,当你准备写在纸上的时候,发现想法还很有限。原来你以为自己的想法挺清楚的,当你写到纸上的时候,你会觉得逻辑上还得进一步梳理。写作,反过来就进一步锻炼了发现问题,解释问题的能力,当然毫无疑问也锻炼了写作能力。我在这门课上特别推荐一本书《社会学的想象力》,在书的附录里面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说对于同学们来说,写作是每一周都要进行的事情。我看社会学系的同学文笔很好的不多。我所教过的学生当中文笔好的多数是新闻学院的,显然高于社会学系的同学,应该如此,要不然人家为什么报考新闻学院,当然是觉得写作是自己的长处。但是我们不管入学前的事了,你们入校后锻炼也比人家少得多。你们多少天写一篇东西?假使你坚持一礼拜写一篇东西,肯定就不是今天这个水准了。过去有人这么告诉你,这么要求你吗?我今天主要说的是,从自己周围发现问题,发现不明白的事情努力去解释;而当你养成这个习惯并因此迫使自己一段时间写一点杂文时,写作将帮助你梳理思路,做更深入的思考,同时更要求你瞪大眼睛去发现问题。

我们要老老实实承认,有的人写作的天分好极了,大多数人在这方面是普通的,要下大力气锻炼。有了那样的本领一生受用无穷,到任何地方都会被人重视。当你在起步阶段,就比别人领先一步,很可能就锁定了这样的一个差距。这话怎么讲?就是说,如果你的领导看到几个毕业生刚刚报到,派你们分头写篇报告,看了报告后就说:小赵,来一趟。以后一写报告就找小赵,不找别人了。小赵在起步的时候只比别人高那么一小块,却因此屡屡得到锻炼,久而久之,小赵的进步就更大了。早年的微小差距,极可能锁定两人间的差距,以后的差距日益扩大,因为其中一位拥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所以现在一定要把自己的写作能力提上去,这样当你毕业的时候,开始真正的竞争了,别人在能力上就不能再跟你相比了。有人说我口才好,其实我的口才一般,靠的是思想制胜,不是措辞。有人说我的口才是天生的,更是胡诌。我做过的演讲,在人大社会学系是普通教授的十倍。为什么我有这么多机会?就是起步的时候我表现欲强,敢张口,领先别人一小步,以后机会就比别人多了十倍。

五、学术研究与日常生活。

说到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我要介绍《社会学的想象力》里面的一些观点,米尔斯说,多数学者割裂了他的学术研究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而大思想家不是这样的。有时候我想,有些平庸的学者写东西人们不爱看,是因为他在讲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内心没有激情,当然理论探讨是理性的东西,但是写作是要有冲动的。两个作者,一个写作的时候有强烈的情绪支撑着他,另一个没有,写出来的东西判然有别。那个饱满的情感,更多的是产生于生存体验。用米尔斯的话说,就是大思想家没有割裂思想与生活。

米尔斯的第二个观点,就是对于学者来说,学术研究应该成为他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他的工作,治学应该成为他生活的核心,整个治学过程应该极大地改变他的性格,使他将生活和工作融于一体,这样他就会利用一切机会去发现问题,获得信息,学会并且习惯于将生活经验融于学术。

米尔斯的第三个观点是要善于利用边缘信息,就是要利用街谈巷议,要利用耳闻目睹的小事件。

米尔斯说的第四个观点:现代的社会结构,现代的分工,使得现代人的生活经验比前人要少,因此我们要格外珍惜自己已经获得的经验。我们当然要借助媒体来获得大量的信息,但是与此同时,如果不拓宽自己生活的触角,那我们在面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及领会别人解答的时候,都会有较大的隔膜。

我们要拓宽自己的视野,关注形形色色的问题,但不要画地为牢,把自己卖给社会学。应该说解释社会问题可以释放一个社会学家心中的困顿。社会学者当然会非常关注社会问题,发现社会问题,并努力去思考它。但同时,别的类型的问题也应该在治学的早年就进入你的头脑中,比如说对一些哲学、历史学问题的思考,可能那些思考与你现在的作业,日后的作品,以及职业,都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它可以安顿一个思想者的内心。如果那些东西无解,而你又是一个敏感的人,全面的人,不是现代分工造就的狭隘的匠人,那你会有解答这些问题从而安顿自己的需要。如果这些哲学问题、历史问题从来没有进过你的头脑,那就怪了。一旦它进入你的头脑,那就要尽力思考,要找点相关的东西读读,这能磨砺你的思想能力。历史学、哲学跟社会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一个思想家做过一个非常好的比喻,说哲学家、美学家、科学家在攀一个金字塔,每个人从金字塔的一个侧面向其顶峰攀登,攀登得越高的人相互距离越近,层次越低离得越远。你要做一个好学者,提高思想能力是关键。为什么要专门讲一节“学会思想”呢?这是关键的关键。比读书还要关键。有些一肚子知识的人,他们是俗话说的“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原因是他们缺少一条线将散落的很多知识串起来。这个线就是思想能力,最终对一个学者的判定,是他的见地,分析能力,不是看了多少本书。看本书是要提高自己思想能力的,没提高就算白看了。干我们这行要读很多书,看别人怎么思想,怎么提出问题,怎么解题。别人的问题与你的问题可能相关,也可能不太相关,主要是帮助你提高思考能力。

六、观察日常生活的心得笔记。

再要说的一点就是要做笔记。读书要做笔记,要发现问题也要做笔记,这是我读《社会学的想象力》的最大收获。珍惜自己一点一滴的思想,把它记下来,米尔斯管这叫学术档案。学术档案可以分为两路,一路是读书笔记,要点加上心得。另一路就是观察日常生活,发现问题,将自己的思考记下来。两路笔记,两个路径上的进展,会相互影响。书读多了观察周围会有新的眼光,阅历多了,观察多了,读书会更有心得。相反,不善于观察、思考的人,往往也读不出书中的精妙之处。

我在第一讲的时候非常强调动力,今天给大家讲的是要养成勤于观察周围的事情,日常生活,周边人等,提出问题,做出解答的习惯。我认为支撑学者成功的是两个动力。一个动力就是知识与智力上的纯正的好奇心,另一个是对社会公正的关怀,少了任何一个都是有欠缺的。只关注社会公正,这样的人视野容易狭窄,那些与公正问题没有什么关联的事情引不起他的好奇心,引不起他的关注,丢失掉很多学术营养,思想营养,这样就容易政治化,成为政治动物。光有智力上的好奇心,没有对社会公正的关怀,研究社会问题的动力不足。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对社会公正非常关注的学者,写出的东西激情四溢,但就是觉得味道不够,这是因为他不是一个纯正的学者,没有一种超越政治的更博大的智力关怀。用两句话来概括今天讲的内容。第一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就很像读书了,思就是今天所讲的东西。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第二句话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你不要只朝一个路径发展,光读书,那不成,特别是学社会学的。要勤于从你的周围,你自己的经历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

回答问题:

答:我的倾向是,思想能力是一切学术的基础,任何不同的学术风格都要以思想能力为基础。我就举吸烟的例子来说明。吸烟牵扯到宽容与性别的相关性,公共场合中的宽容与性别,择偶当中的宽容与性别,等等。我告诉一个人替我去调查和统计这些,谁都能做。但是谁能在吸烟问题上想到从这些变量下手做研究,就不是统计学能教授的了,它是一种社会学的思考能力。我把这样的思路叫做思想能力,不叫统计能力,有这样的思想才知道要寻找和验证这种相关性。看一本本统计年鉴,统计的条款越来越多。思想者的工作就是告诉统计局,还有哪个事项和关系需要统计。如果没有思想者创造性的工作,就没有新的、关键性条款的设立。所以我说,思想能力是基础。

答:你说的事我不了解,试着从一般意义上来回答你的问题。我看到的很多数量化的研究,不仅有同学们而且有学者们的,我觉得他们花了很大力气去应对一个没有难度、没有深度、没有疑问的所谓问题。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做,我觉得他的思想非常苍白。还回到我前面的那个说法,统计学能力必须放在思想能力的基础上,配合起来才会如虎添翼。如果没有统计学的能力,思想还是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表达出来,有时可能表达得稍差一点。而如果没有思想能力,只有统计能力,你会不知道该干什么。现在世界社会学的潮流,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美国带动的,它一直影响到中国社会学的教学。但是我们受到的影响是不全面的。美国的社会是一个多样性的社会,可以保护少数派,我们后发社会学习它的时候受它的主流影响更大,但是我们少数派的状况可能还赶不上美国少数派的状况,在我们这里数量派的影响可能大于美国,尽管这个潮流是被美国带动起来的。我们可以检点优秀的社会学著作,有多少是数量化研究,有多少是以思想为主的,定性的。我觉得出现了一种剪刀差,今天的潮流似乎是数量研究占上风,但是三年、五年、十年以来,最优秀的作品,数量风格占上风吗?我真的不觉得它占了上风。这还是不谈古典。有些同学以后要以数量风格作自己的主导方向,好啊,我支持你,并告诫你,把数量方法学好,同时也提高你的思想能力,那对你有莫大的好处,能帮助你今后在同样做数量研究的同行的竞争中占上风,也许你们的数量处理能力差不多,但是你有思想上的优势,你能发现问题,知道该统计什么。

我们看看当今最伟大的社会学家,找十个、二十个看看,有多少个是搞数量的?我有时候给人这么解释,一点数量不搞,纯靠抽象的理论思维,对于很多智力中等的学者来说,干不来,非要干就必然平庸。相反,调查这样的实打实的工作,能帮助那些中等水准的人,给他们一个饭碗。但是他们很多人的饭碗没有端好。有些人通过统计来表述,而不是通过统计来发现,这就等而下之了。既然已经发现了,很清楚,再统计一下重新表述,没意思。统计是帮助我们去发现的,不是仅仅帮助我们做表述的。我说统计可以帮助很多中等偏上的人来做脚踏实地的工作。思想家他们是做不了的,思想家是很少数的人。统计为社会揭示出事实来,对全社会都很有好处。可惜很多统计是为常识作注脚,这太遗憾了。没有对社会做很实在的工作,没有发现更多的事实,条分缕析,这是非常滑稽的事情。而且我们缺少宏观批判,就是学科内部方法论上的批评。我们这个小学科中欠缺这类学术批评。

考研复习心得篇十二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考研复习是许多大学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关键一步。对于我来说,考研复习是一个繁重而又艰巨的任务,但同时也是一个丰富而有价值的经历。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还学到了许多关于自我管理和坚持不懈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考研复习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希望对正在复习考研或者即将面临这个阶段的同学有所帮助。

第二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约300字)。

考研复习是一个漫长而严谨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良好的计划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我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并根据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合理的复习计划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分配时间,有序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在制定复习计划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合理分配知识点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在计划之外灵活调整,并及时休息、放松自己,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第三段: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约300字)。

考研是一个综合性考试,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但基础知识的掌握却是关键。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一些基础知识上存在薄弱的地方,因此我决定将这部分知识重点加强。我通过查阅资料、刷题、请教老师等方式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我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注重对一些常考的难点和重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强化记忆。通过不断的反复巩固和实践,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基础知识水平。

第四段:多角度进行综合复习(约300字)。

除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外,考研复习还需要我们进行多角度的综合复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利用了笔记、题目和模拟试卷。我总结了每个科目的重点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制作了详细的笔记。在刷题和做模拟试卷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补充和总结,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综合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规律和方法,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并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和分享,不断完善自己的复习策略。

第五段:坚持与信心(约300字)。

考研复习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过程,需要我们保持坚持和信心。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是我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我明白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所以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不断激励和鼓励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只要有信心和决心,就能克服一切困难,迎接考研的挑战。

总结(约100字)。

通过考研复习的过程,我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能力,还学会了良好的计划和自我管理能力。坚持与信心是考研过程中最重要的品质。我相信,只要努力和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无论考研结果如何,我都会珍视这个经历带给我的成长与收获。

考研复习心得篇十三

考研是许多大学毕业生迈向研究生阶段的必经之路,对于考生来说,复习是成功的关键。在这一段,我将分享我在考研复习过程中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复习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但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更高效地复习,取得好的成绩。

第二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制定一份合理的复习计划是考研复习的第一步。首先,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时间和知识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然后,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复习内容和复习方法。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例如公交车上、午餐时间等,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每周进行一次复习总结,及时调整和优化复习计划。

第三段: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考研复习中,学习方法至关重要。首先,重要的是掌握各科目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加辅导班或找同学请教,搞清楚哪些内容是重中之重。其次,要学会做题。解题是考研复习的核心环节,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提高解题能力。此外,积累笔记和复习资料也是科学的学习方法之一。在复习过程中,要将知识点整理成条理清晰的笔记,以便日后温故知新。

第四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考研复习需要长时间的精力和精神投入,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工作效率和记忆力,所以每天应该保证7-8小时的睡眠。其次,健康饮食也是不可忽视的。合理的饮食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此外,适量的体育锻炼和放松也是保持状态的必要条件。

第五段:坚持和调整复习计划。

考研复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会有许多挑战和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信心和坚持是非常重要的。遇到挫折或低落时,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目标的重要性,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候,也需要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如果发现学习方法不适合自己,或者进度不如预期,我们应该勇敢地重新制定计划,以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

总结:

考研复习需要付出大量的艰苦努力和持续不断的学习,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和调整复习计划,这些都是成功复习的关键。在考研的道路上,相信自己,坚持不懈,最终必将收获理想的成果。

考研复习心得篇十四

一是初试成绩虽然不错,报考同一研究方向或导师的上线学生也不多,但在复试中出现较大问题的考生。比如严重缺乏专业知识背景,试验技能太差无法进行试验,面试表现太差等。

二是报考同一导师的上线人数超过录取人数,初试成绩与其他报考同一导师的考生的初试成绩相比差一大截,并且没有其他特别优势的考生。因为现在研究生的录取仍然先考虑第一志愿,其次才考虑成绩、能力优劣。这样有的上线考生虽然成绩并不怎么好,但由于报考这一研究方向或导师的上线人数较少,所以被录取,甚至占公费指标。

三是初试成绩不好,复试成绩也不突出,综合成绩倒数排名,又报考热门专业的考生。这个也因校而异,有的学校只要初试成绩上线,复试中无大的问题,报考该导师的研究生就此一位就会被录取。

如何防止被淘汰?

策略一:把握调剂黄金时期广泛撒网。

初试过后,考生应积极打听分数以及自己的排名情况。尽早确定自己是否能进入复试,以免贻误调剂时间。每年都有一些同学自认为自己分数不错,没有考虑复试问题,更没有调剂的打算,当排挤出列后连调剂都来不及了。

一般三四月份许多网站上会有专门发布调剂信息,如果你符合一些学校的调剂条件,就可以马上电话咨询或信件联系,向所报考学校研招办问询他们是否可以推荐调剂。广泛撒网,就会多点机会。

策略二:尽快掌握报考学校复试情况。

如果觉得自己能进入复试的同学,那就一定要赶紧做两件事来准备复试了。第一是买参考书和历年真题,第二是上网找信息。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面试,考什么,怎么考,都只有通过往届生才能了解。

考生要尽早登录报考学校的网站,关注该校的复试办法,包括复试时间、地点、考官和复试细则等。大部分学校的复试办法一般在每年国家复试分数线公布前后出台。考生可以参考报考学校去年的复试办法做相应准备。考生还要明确该校复试的指定书目,可向上届师兄师姐询问复试范围,并到所报考学校的网站论坛及研究生考试类的网站论坛搜集相关信息。

策略三:了解导师学术方向上门拜访。

复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综合面试,面试中导师组会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与思维能力,这往往决定对一个人的取舍,因此在复试之前与导师取得联系成为考生的重要筹码。

与导师见面前,考生可以去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导师发表的文章,了解其学术方向和重点研究问题。与导师初次联系时,则可询问相关复试程序问题,表达你对该专业的极大热情与前沿的关注程度,并有跟随他的强烈愿望。若联系顺利,可登门拜访,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

导师最喜欢的学生莫过于踏实认真且有创新精神,在沟通期间面试时切忌不懂装懂,要始终保持谦逊,注意创新,展现自己的真实实力和真正性格。有的导师会问读研后的费用问题,考生应表明以后会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不会在读研期间出现兼职之类的影响学业的事。

策略四:专业课立足基础关注前沿。

专业课考试的出题的题目一般不会超出参考书的范围。而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很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出题,在历年的考试中反复出现。

但由于专业课测试对学术要求相对较高,与考生报考的研究方向密切相关,考生在做好基本功的基础上需要关注本领域学术动态前沿,并对自己报考的研究方向深入分析。把基础理论教材和学术网站、学术核心期刊相结合全面复习。

理科的实验很重要,一定要提前准备,熟悉试管、烧杯等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不要因为打坏仪器而影响成绩。复试对专业课的考查不像初试那么具体,在复习时主要是熟悉过去所学内容,考查范围不会超出学校规定的书目。

策略五:突击英语听力口语找感觉。

复试中,考官对英语的听说能力考查较多,有时甚至会涉及一些专业性问题。导师也大都比较在意自己弟子的英语水平。

英语听力部分,大多数学校都以现有的成型考试为参考。考生在复习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六级或托福听力或雅思听力的试题,找找做题的节奏和感觉。

对口语的考查,首先应准备有关自我介绍的话题,要尽量达到流利的程度。另外要准备一些可谈论的话题,如风俗习惯,社会上发生的大事等等。最后,由于口语测试时老师有可能要求你就本专业展开话题,考查你用英语讲解陌生概念的能力。因此熟悉本专业常用的英语词汇,适当阅读最新的专业外文期刊是必要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考研复习心得篇十五

利用微分中值定理:微分中值定理在高数的证明题中是非常大的,在等式和不等式的证明中都会用到。当不等式或其适当变形中有函数值之差时,一般可考虑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柯西中值定理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一个推广,当不等式或其适当变形中有两个函数在两点的函数值之差的比值时,可考虑用柯西中值定理证明。

利用定积分中值定理:该定理是在处理含有定积分的不等式证明中经常要用到的理论,一般只要求被积函数具有连续性即可。基本思路是通过定积分中值定理消去不等式中的积分号,从而与其他项作大小的比较,进而得出证明。

除此之外,最常用的方法是左右两边相减构造辅助函数,若函数的最小值为0或为常数,则该函数就是大于零的,从而不等式得以证明。

一、打牢基础。

“懂”,首先要求同学们对考研数学的形式、考研大纲及考研用书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深入的了解。这个阶段,要求同学们全身心进行基础阶段的复习。这个阶段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细致学习课本基本知识点,弄熟定义、公式、定理及相关习题。只有打牢基础,才能决胜千里。最后,要求同学们做好规划,合理安排复习,做好经常性的`总结与归纳。

二、踏实前行。

数学不像英语和政治科目,能通过一定的背诵、记忆,就能取得可观的成绩。数学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得到巩固。不盲目地搞题海战术,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题,才能将知识领悟得透彻。强化阶段,同学们一定要利用好复习资料,做题的过程中,重点积累技巧与方法,吃透数学的知识点与题型。

三、总结归纳。

经过前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做题的巩固,同学们对知识点、练习题、真题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时,要做好归纳与总结,构建整体的知识结构体系,将之前所学的知识点牢牢记忆在脑海中。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遇到一些重点和难点题型,首先不畏惧,其次回顾之前学习的相关知识,并有效利用它们,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最后将以往所学深深记忆在脑海中,达到“化”的境界。

1、两个重要极限,未定式的极限、等价无穷小代换。

这些小的知识点在历年的考察中都比较高。而透过我们分析,假如考极限的话,主要考的是洛必达法则加等价无穷小代换,特别针对数三的同学,这儿可能出大题。

2、处理连续性,可导性和可微性的关系。

要求掌握各种函数的求导方法。比如隐函数求导,参数方程求导等等这一类的,还有注意一元函数的应用问题,这也是历年考试的一个重点。数三的同学这儿结合经济类的一些试题进行考察。

3、微分方程:一是一元线性微分方程,第二是二阶常系数齐次/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对第一部分,考生需要掌握九种小类型,针对每一种小类型有不同的解题方式,针对每个不同的方程,套用不同的公式就行了。对于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大家一定要理解解的结构。另一块对于非齐次的方程来说,考生要注意它和特征方程的联系,有齐次为方程可以求它的通解,当然给出的通解大家也要写出它的特征方程,这个变化是我们这几年的一个趋势。这一类问题就是逆问题。

对于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的线性方程大家要分类掌握。当然,这一块对于数三的同学来说,还有一个差分方程的问题,差分方程不作为我们的一个重点,而且提醒大家一下,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差分方程的解题方式和微方程是相似的,学习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

4、级数问题,主要针对数一和数三。

这部分的重点是:一、常数项级数的性质,包括敛散性;二、牵扯到幂级数,大家要熟练掌握幂级数的收敛区间的计算,收敛半径与和函数,幂级数展开的问题,要掌握一个熟练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对于幂级数求和函数它可能直接给我们一个幂级数求它的和函数或者给出一个常数项级数让我们求它的和,要转化成适当的幂级数来进行求和。

5、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这个要重点掌握连续性变量的这一块。这里面有个难点,一维随机变量函数这是一个难点,求一元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分布函数法,这是最基本要掌握的。另外是公式法,公式法相对比较便捷,但是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6、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要记住一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都要记熟,数字特征很少单独性考察,往往和前面的一维随机变量函数和多维随机变量函数和第六章的数理统计结合进行考察。特别针对数一的同学来说,考察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的时候会考察无偏性。

7、参数估计。

这一点是我们经常出大题的地方,这一块对我们数一,数二,数三的考生来讲,包含两块知识点,一个是矩估计,一个是最大似然估计,这两个集中出大题。

考研复习心得篇十六

又是一年大学生毕业的季节,大家都有着落了吗?大学毕业出路不外乎考研、考公务员、进国企、进私企、进外企、出国留学、自主创业这几种方式,那么,这几种方式各有什么利弊呢?下面我们将一一分析。在做决定之前,理性地分析利弊,再仔细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是许多职场人士常用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1.考研。

利:延缓就业压力,推迟就业期的到来;有些城市,有些学校能给研究所解决户口的问题提高自身学历,增强竞争力;国家出台了新的研究所扩招政策,考研相对容易,能够拿到更高的文凭;学术上有创见,可以沿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毕业后获得稳定的工作.

弊:研究生毕业后,毕业压力仍在,而且有了更为年轻的竞争者,压力越加沉重;读研期间,不一定能学到对自身职业有用处的知识,可能会白白浪费了积累经验的时间;研究会生扩招,会出现和大学扩招相同的结果---研究所学历一定程度上贬值,也许毕业后只有一个选择---考博...研究生毕业或博士毕业后年龄偏大,失去年龄优势,特别是女生,要面临更多的年龄歧视..学术研究,层次越高,就业面就越窄,毕业后,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此时却已很难放弃本专业。

建议:如果对某个专业,某种学问有无法遏制的热爱和相应的研究能力,要不浪费自己的爱好和天才,继续深造,终有一天会有建树.但如果考研只是为了规避和缓解就业压力,建议不要考研,研究生毕业后压力只增不减,而且可能会使你丧失积累经验的机会,试想,2,3年内,你将与多少机会失之交臂.

年龄有时候是一种优势,因为年轻,有犯错误的时候也会有改正错误的机会,一旦年纪大了才开始接触社会,这些机会就会相应减少,试想,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学生犯了错误,单位会念在他年纪小,给予原谅;但一个将近三十岁的人犯同样的错误,会让人诧异甚至认为不可原谅,善用年龄优势就是为自己留下余地.

2.公务员。

利: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有良好的保障;公务员收入不是最高,但福利极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权限;职业轨迹确定,工作没有太大的浮动性;国家机构员工,本身带有荣誉性质。

弊:工作相对枯燥,忙起来极忙,闲起来极闲;考试没完没了,升职总与考试、考核挂钩;有些机关人际关系复杂;收入稳定,但没有大幅提高的可能,只能保持平均水准;坐在清水衙门、没有晋升可能的人,容易很没成就感。

建议:有志从政的人、有权利欲望的人、真心想改变国计民生状况的人、想要一个稳定工作的人都可以选择考公务员,公务员这个工作,如果心境淡泊,没有野心,不失为不错的选择,能够保证安定的生活和充足的个人时间;如果想要升职,则要有长期奋斗(至少15年)的决心和高明的人际头脑,否则不太容易出头。

3.国企(或事业单位)。

利:稳定的收入,良好的福利保障;有国家做后盾,安全系数高;国企注重员工素质,要求员工为人处事遵循一定规则,可以学到不少东西;有些行业工作相对安逸,心理压力相对较低;国企锻炼人,能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

弊:入门难,不容易进入;有的论资排辈,想要出人头地一般需要多年的奋斗;人际关系较复杂;中西部的国企,大多待遇一般。

建议:国企人际关系复杂,初入其中的大学毕业生也许会摸不到门路,而按资排辈的现实更让不接地气的大学生心生不服,当然,国企也正在克服上述弱点。

4.私企。

利:能够发挥能力,发展空间较大;能够很快学到实用的知识;私企工作不单调,需要一职多能,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劳有所得,私企老板会按照你的贡献决定你的待遇,形成良性循环;自由性大,升职、积累经验相对更快,想跳槽也容易.

建议:很多毕业生愿意选择私企,认为私企的门槛较低,更易积累经验。但是,不要形成“直接进入私企”的意识,私企的素质参差不齐,毕业生缺乏经验,很容易被第一份工作定型,错误的观念和不良的职场习惯会限制你的发展。同时,私企同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会束缚才能。对私企,应慎重考虑。

5.外企。

利:高薪,福利好,工作环境好;外企有系统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强调个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能力,也有利于搭建自己的人脉;注重员工发展,给予员工诸多培训;实力雄厚,不会出现拖欠工资、罔顾员工权利等现象。

建议:外企的高薪高酬是很多毕业生追求的目标,进入外企,感受成熟的企业环境和管理系统,有利于毕业生学到更多的东西,不论是个人能力、行业观念、企业文化意识。外企能够全方位地充实员工的头脑。但是,外企竞争激烈,职位也只能到一定级别,有些聪明人会进入外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然后自己创业。

6.留学。

利:增长见闻,开拓视野,成为一个有见识的人;掌握一门外语,受益终身;磨练自己的生存能力,培养自己的吃苦精神,学习外国人的优秀之处;好的学校,好的专业,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拿到过硬的文凭;有机会进入外国公司或者移民。

弊:出国留学需要大笔金钱,投资不一定有相应回报;国外消费水平高,也许你常会感到入不敷出;有些国家排他性强,你无法真正融入同学之中;外国的经济危机闹得厉害,工作机会更少;如果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会白白浪费几年光阴和大笔金钱。

建议:年轻的时候有机会多见见世面,是件好事。如果有条件出国留学,不妨出去。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学校或者好的专业,大可不必出国镀金,把同样的资金用来创业或投资意义更大。

7.创业。

利:不必为人打工,自己的事业自己做主;全方位锻炼人的能力;最大限度激发人的潜质;培养系统性的思维能力;创业成功的成就感无可取代。

弊:目前中国的创业环境并不健全,需要一笔较大开支,需要长远目光和周密规划;毕业生社会经验少,缺乏实践经验,过于乐观,容易碰壁,创业失败会感觉打击巨大。

建议:大学毕业生想要成功创业,不只需要远大的理想,还要有激情、行动力、领导能力、商业信用和超强的适应性,毕业生不论是心智、观察市场的眼光、领导气质都还有一定欠缺。想创业的人无需急于一时,进一家好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脉,再辞职创业更为妥当,成功率也更高。

8.自由职业。

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爱好,时间自由、充裕;能够全面安排自己的生活;挑战性高,生活不易枯燥;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心灵充实。

弊:没有稳定收入,必须自己注意社保和养老问题;脱离社会太久,不容易融入;对自制力要求极高;会有入不敷出的情况;有江郎才尽的顾虑。

考研复习心得篇十七

我参加过两次考研,第一次在x年,考北航计算机研究生:第二次,考西工大,x年研究生。两次考研,第一次312,第二次356.我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希望能帮助大家。

x年的计算机,总分356,数学121,专业96,英语56,政治83.我自己是x年毕业的,工作一年后参加考研。其实这个分数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专业课比自己预想的低了些。

但是很典型,最简单的例子最容易说明最重要的问题,你就不会被繁琐的解题步骤弄的不知道例题到底想说明什么。举个例子,在一阶导数的例题里,仔细看看,你就会发现,例题中包括所有的求导方法。也许,你自己却从未意识到,还在看考研参考书里的分类,永远记住,课本是最好的参考书。最后说习题,书上的习题,相信没有多少考研的人每一道题都认真做过。但是,习题,就如同例题,简单,但是最能要你明白你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那么我想如果你不会做的题,那90%的人肯定不会做。概率,看起来公式太多,很难记住,同样,推导每一个公式,平时练习的时候做到不看书查公式,查定理,忘记了或者记不住了,就推导。

慢慢你就会发现,你都可以记住了,即使考试一紧张忘记了,也能用很短的时间推导出公式了。曾经在考研论坛上看到过,刚开始复习的时候觉得高数简单,线代和概率太难。随着复习的深入,就会发现线代和概率是那么的简单,高数有点难,这就对了。我觉得课本至少看两遍,一直看到,闭着眼,能回想起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

当然,根据自己的基础,如果你还觉得哪些知识点薄弱,那就多做习题,不要把盲点留到最好。在复习课本的时候就可以做真题了,我选的是黄先开的那本历届数学真题解析,将近20xx年的数学真题分章节讲解,练习题也是真题,不过不是数一的。认真的做每一道题,然后思考出题者的意图,这一点很重要。

考研复习心得篇十八

一名准毕业生,大学四年狂揽65个证书,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创办过志愿者服务队,当过大企业董事长助理,开过传媒工作室,可如今凭借着这么多的优势,却找不到一份称心工作。

“证霸”是怎么炼成的。

眼看着还有二十天就要毕业了,孙梦涛数了数大学四年所获得的证书,竟然多达65个,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65个证书摊开一地,足足占了5平方米,摞起来也有1.3米高。

这些证书都是怎么得到的,孙梦涛坦言,自己每天都很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证书”水到渠成就来了。在这些证书中,国家职业资格类证书6个、国家级荣誉证书5个、省级荣誉证书15个、市级荣誉证书8个,校级荣誉证书27个,坐拥4次奖学金,并且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孙梦涛望着这些证书,有说不出的成就感,他觉得证书能证明他的能力。

他不是高分低能的人。

“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一片精彩。”这是孙梦涛最喜欢的话。2011年,19岁的孙梦涛考进了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不久后发起成立了安阳工学院暖爱青年志愿者协会,利用课余时间联系爱心企业资助安阳工学院在校贫困生。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这个组织由最初的6个人,发展到了200多个人。后来,随着新媒体在校园的覆盖,他又发现了“商机”,组建了安阳工学院第一家校园公益网——暖爱网,借助互联网来传播爱心。

在同学眼中,他是一个开朗、乐观、有爱心的大男孩。那时候,学校里只要一提起公益实践,就会和“孙梦涛”挂上钩。“只要别人找我办事,我从来都不会拒绝别人。”正是孙梦涛的这种仗义劲,他被同学尊称为“涛哥”,是众人心目中的好好先生。孙梦涛说,他从来都不会让自己闲着。平时不是上课就是忙学校的事,周末出去做兼职。室友总是调侃他,“除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几乎没见过你的身影啊。”大三那年,他又去校团委任职干事长,后来干了没多久,又被团委老师任命为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并顺利成为第一届中高社联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经过不断的努力,三年间,他组织和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一百余次,累计为困难群众和困难学生筹集善款和物资合计四十余万元。正是如此,河南一家大企业董事长向他抛来了橄榄枝,给了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孙梦涛顺利成为学校内最早最年轻的“董事长助理”,并在之后的几个月内超额完成了工作台账,得到了董事长的赏识。考虑到企业都有团建文化,他就向董事长提出成立公司集团团委和党支部,最后他被推举为团委书记和党支部书记。

2014年10月,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便辞去董事长助理工作,回到校园内复习考研。12月,由于考研失败,他募集了10万元资金创办了一家传媒教育公司,运营得还不错。

能力和名校哪个重要?

比他大一级的学长似乎道破了“天机”。学长告诉他,自己以本科学历求职的时候,也几乎接不到面试的通知。可自从考上了985院校的研究生后,研一时投简历就几乎“百发百中”,后来进了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3个月就升职加薪,一年后就拥有了“年薪20万+提成”的待遇,现在已经是河南的地区总监。学长告诉他,学历远远比证书要重要。

孙梦涛最近开始思考,自己拼搏了四年,却仍然不能如愿找到一份工作。难道自己65个证书竟然抵不过一个985院校的学历?他陷入了沉思,对于未来的步伐,有点迈不开脚。

考研复习心得篇十九

对微积分中的基本概念重新过一遍。特别是在考纲中要求“理解”的概念更要重视。例如,函数(一元或多元)、极限、连续、导数(偏导数)、微积分(全微分)、各种积分;极值与最值、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曲线的三支渐进线。曲率、曲率圆与曲率半径、梯度、散度、旋读;常数项级数的收敛与发散、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幂级数的收敛区间与收敛域。幂级数的和函数;微积方程的阶、解、通解和特解等。

对于微积分中的`一些定理,要记住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知道怎样用这些定理解决有关问题。例如: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零点定理)、微分中值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泰勒定理、柯西中值定理)、积分中值定理、隐函数存在定理等。

一定要反复熟悉微积分中的一些公式,做到牢记公式。例如两个重要极限,一些等价的无穷小量,倒数基本公式,常用的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公式、基本积分公式、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积分限函数求导公式、格林公式、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初等函数的麦克劳琳展开式、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公式、函数的傅里叶系数公式等。

在考卷中,中档题(难度系数0.3~0.8之间)约占75~80%。中档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天适当做些往年考研真题和模拟题中的中档题。对于深入理解概念,牢记公式,掌握基本方法是有好处的。可以使你保持良好的备战状态,以便应考。在考前的几天中花时间做难题是不划算的。请考生注意。

通过对历年试题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常考的内容,考试的重点,通过对近几年考题的分析可得出考试热点,抓住重点、热点可使复习针对性增强,加快复习进度并节省大量时间,提高考研竞争优势,为考场取得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研就是考“熟练”,只有把内容、方法搞熟练,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学数学只有做大量的高质量的练习题才能把基本功练熟、练透,才能提高应试和解题的能力,总之数学需多做题,不能眼高手低。做题时要完整、认真演算,过一段时间要翻出来再看几遍。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32072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