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总结应该突出重点,简练明了,不必罗列所有的细节。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篇一
(一)、说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本单元中的第三小节,教材共2页,分为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和观察比较声音的高低的变化两个活动.与第一小节《听听声音》和第四小节《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基于《听听声音》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两节课的基础上来探索研究的,为后面《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科学概念目标: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按教科书要求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音量与音高的科学概念,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教学难点: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三)、教学材料准备:
1、分组材料:1把钢尺或塑料尺、4个同样的杯子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1张“橡皮筋音高的变化”实验记录单、一个小盒子、2根相同的橡皮筋。
2、教师准备:、一个小鼓、尺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声音在各个方面都有基础性的前概念。过程与方法方面,他们有了一定的观察基础,经历了一些探究活动,会进行比较详细的观察并作相应的记录,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在知识方面,他们知道声音是不同的,知道声音有大小的区别,并且经历了探究声音发生的过程,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情感方面,他们对科学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科学探究活动,愿意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以上这些有利条件会对本课的探究活动起积极作用,但在孩子们的前概念中,往往将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与生活中的现象相混淆,他们听到高音会误以为声音强,听到低音就会认为声音弱。如音高与音量分辨不清的话,就根本无法区别振动时产生的现象,更不能把观察到的现象总结成规律。所以“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将会是孩子在本节课的学习上遇到的一个大困难。
三、设计理念。
四、说教过程。
(一)、激趣导入: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上课伊始,放一些声音让学生听,所有孩子的注意力会马上集中到课堂上,学生在在听声音时会产生有关声音的疑问,”师抓住时机,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想要解决的问题进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
1、出示小鼓,用不同的力量分别敲击出强音和弱音,让学生分辨有何不同。引出声音的“强弱”及“音量”的概念。
2、做拍手游戏,让学生强烈感受声音的强弱.这近20秒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对“音量”有更立体更全面的认识。
3、引导学生猜测:为什么我们能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呢?学生的猜测可能五花八门,可能与真正原因距离较远,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如:“我们知道物体能够发出声音,是因为振动的关系,那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是否也有关系呢?”
4、学生交流想法,提出试一试的要求。提示实验注意事项。(不能让直尺拍打桌子,教室内要保持安静,还要注意观察尺子的振动状态。)。
5、学生利用直尺进行实验,师巡视指导。
6、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总结,板书。
(2)语言描述,并与音乐课和语文课相联系,帮学生建立感性认识。
(3)总结音高的概念,并板书。
2、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教材所示的四个杯子,问:如果用小棒敲击,发出的声音会一样吗?
(2)预测发声情况,填写记录单(教材30页)。
(3)实验,交流结果。
[设计意图:敲击杯子可以发声,这可能每个孩子都知道,而且可能都经历过,但装入不同的水敲击会发出什么声音,他们充满了好奇。发表自己的推测后就迫不急待地进行实验。
(4)摸摸自己的嗓子感受一下,发高音和发低音时嗓子状态有何不同?
(3)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
(4)汇报,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规律,板书。
(5)引学生分析上一个实验中杯子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现象的原因。
以上只是我对这一节课粗浅的认识,我不知道我的做法和想法是否得当,所以特别珍视这次学习的机会,期待老师同行能不啬赐教!
板书:
声音的高低音高振动快慢赫兹(hz)。
附记录单:
实验时间:记录人:
拔动较松的橡皮筋时发出音,橡皮筋振动()。
拔动较紧的橡皮筋时发出()音,橡皮筋振动()。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振动越(),发音越()振动越慢,发音越()。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篇二
2、能够用实验、搜集资料等科学方法对现象作出解释,检验假设的合理性。
3、体验科学探究中利用证据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身边现象的探究情感。
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探究研究,充分发挥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并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和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
土电话、漏斗、胶管、钥匙、水槽、石头、铃、
线、纸杯、勺子﹑筷子。
1、出示装在抽去空气钟罩里的闹钟,让学生能观察到闹钟的铃锤在动,请他们听听闹钟的铃声。
2、问:你们听到铃声了吗?为什么会听不到闹钟的声音?对于这种情况你有什么推测?
3、学生自由讨论。
4、请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后,引出“真空”的初步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声音不能在真空里传播。
5、师:那么声音究竟能通过哪些途径来传播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1、“听听写字的声音”
(1)四人一组,一人在桌面纸上写字,其余同学用不同的方法听声音。
(2)学生小组交流:自己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递过来的?
(3)然后用别人的方法再次听听声音,讨论:不同途径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4)全班交流后得出:固体比气体传播声音的本领强。
2、“土电话”
(1)学生分组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土电话”。
(2)四人一组,两个同学手拿土电话的“听筒”,一个同学轻轻敲击小勺,另一同学也仔细聆听。
(3)组内交流一下:自己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来的?
(4)讨论: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3、“简易听诊器”
(1)用普通漏斗接上胶管做成一个简易听诊器。
(2)漏斗的一端放在自己胸部,胶管的另一端塞在耳中,听听心脏跳动的声音。
(3)讨论:以及跳动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耳朵的?
(4)教师小结并介绍:心跳的声音是经过漏斗和胶管中的空气传过来的,漏斗有扩大声音的功能。医生用的听诊器也是这样的道理。
4、设计实验,研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
(1)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教师走到学生中去,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需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
(2)交流实验方案。(提醒学生尊重别人,认真倾听和思考同学的发言,适时进行评价和鼓励。)。
(3)各组调整自己的实验方案后进行实际操作,并作好记录。
(4)小组交流,汇报。(特别对实验不成功的学生,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5)提问:游泳时潜入水下听到过声音吗?这些声音是怎样传播来的?
(6)通过实验和交流,使学生认识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2、让学生阅读课文p61页的资料,说说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3、归纳总结:液体、气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体。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篇三
《声音的传播》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声音的秘密》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声音的传播介质和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为主线,探究声音以什么形式在什么物质中传播。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历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用文字呈现了“为什么我们在学校的任何地方都能听到铃声?”,材料包提示学生需准备材料:石块、纸杯、塑料线、毛线、细铁丝、铜丝等。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现象提出问题,为课上探究活动准备相应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活动一: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用图文呈现了学生听收音机、贴着水槽听石块在水中相互碰撞的声音、伏在桌面不同位置听敲击桌面的声音及学生在教学楼外听到上课铃声返回教室的漫画场景图。引导学生探究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进行传播及声音传播的方向。活动二:玩一玩“土电话”,比一比用哪种材料传播声音的效果更好。用图片呈现了学生制作“土电话”和玩“土电话”的场景。让学生在制作“土电话”、玩“土电话”的过程中体会到不同材料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深刻理解声音可以在多种物体中传播的道理。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回声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回声是怎样产生的,加深其对声音传播的理解。
本课遵循归纳总结出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通过归纳了解声音传播的秘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四年级学生对声音传播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的了解声音能传播,对声音传播的介质有感性的理解。但对声音是以什么形式传播的,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效果的还不熟悉,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和掌握。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传播提出自己的猜想。
2.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对声音的传播进行探究。
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对声音传播的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声音传播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准备:石块、纸杯、塑料线、毛线、细铁丝、细铜丝、回形针、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课件、水槽等。
一、活动准备。
[ppt2出示]。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学校的任何地方都能听到铃声?
学生根据问题思考,会想到声音是怎样进入我们的耳朵的,向什么方向传播等。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交流。
提示学生准备相关材料为上课做好准备。
二、导入新课。
三、探究活动。
(一)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1.[ppt3出示]出示隔着固体听声音的场景图。
2.[ppt4出示]出示在水中用声纳诱捕鱼的场景图。
3.[ppt5出示]出示“猜一猜:声音在哪些物体中传播?”和“设计方案,探究声音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4.提出问题: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5.猜想假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6.设计实验方案。
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7.[ppt6出示]出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在一张桌子的两端,一个学生在桌子的一端轻轻地敲,另一个学生耳朵紧贴桌面的另一端倾听声音。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注意:听声音时,要将另一个耳朵用棉花塞住。
8.[ppt7出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把两块石块浸入水槽中的水里面,在水中敲击石块,一个学生把耳朵紧贴在水槽壁上倾听声音,通过研究认识液体能传播声音。
注意:听声音时,要将另一个耳朵用棉花塞住。
9.[ppt8出示]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吗?
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可用多种方法.
播放音频(听收音机,mp3等)或者视频之类的,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就是靠空气传播的。
10.[ppt9出示]出示空气靠粒子传播声音的视频。
11.[ppt10出示]出示“抽空玻璃钟罩内空气,听不到钟罩内闹钟的声音。”
12.还可以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种罩内放进一只小闹钟,用抽气筒抽玻璃罩里的气体直至真空,观察现象。小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小闹钟在近似真空状态下,几乎听不到声音。通过抽空气前后对比实验,是学生认识到气体能传播声音。(把玻璃罩换成拔罐,把闹钟换成音乐贺卡的那个音乐发声器也可。)。
13.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声音能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
我们可以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听到铃声,由此可见,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当我叫一个同学时,其他在不同方向的同学也能听到,这也说明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
15.[ppt11出示]出示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
16.[ppt12出示]出示结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17.[ppt13出示]出示铁道游击队队员把耳朵贴在铁轨上探听远处是否有火车声。体现声音传播的应用,了解声音传播的速度。
(二)玩一玩“土电话”。
1.[ppt14出示]出示制作“土电话”所需材料。
2.[ppt15出示]出示制作“土电话”的视频。
3.学生讨论制作方法,然后分组制作。(把全班同学分为四大组,分别用棉线、铜丝、细铁丝、塑料线做“简易电话”)。
4.[ppt16出示]出示玩“土电话”
5.比较用棉线和铜丝做的“土电话”,哪种材料做的“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些?
发现:铜丝传播声音效果好些。
6.把棉线做的“土电话”的棉线放松,与拉紧时听到的声音对比。
发现:拉紧的时候声音大,放松时候几乎听不到声音。
四、拓展活动。
1.[ppt17出示]查阅资料,了解回声产生的原因。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进行指导。
谁能传播声音。
声音能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篇四
1、幼儿尝试制造声音。(4分钟)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瓶子、罐子、盒子等很多东西,请你们用它们来制造声音。你们会吗?"幼儿自由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2、集合,交流怎样制造声音。(2分钟)提问:"你制造出声音了吗?你是怎么制造的?"教师简单小结:"物体通过碰、打、敲、摇……发出声音。"。
1、启发,提问:"刚才制造声音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1分钟)。
2、探索材料与声音的关系。(3分钟)。
(1)教师出示分别装着石块、豆豆、米粒的铁罐,依次摇动铁罐,让幼儿听辨。请幼儿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并出示给幼儿看。小结: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2)教师出示装着不同量米粒的两个铁罐,摇动铁罐,让幼儿听辨。小结:同样的东西放得多与少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3)教师出示装着纸片的铁罐,摇动铁罐,让幼儿听辨。请幼儿猜猜里面有没有装东西?并出示给幼儿看。小结:有的东西会发出很响的声音,有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很轻,有时几乎听不到。
3、幼儿操作,再次制造声音,探索材料与声音的关系。(5分钟)。
幼儿自由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教师播放不同的录音,请幼儿听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知道避免制造噪音,活动室里应轻轻地说话。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篇五
1、通过体验,学生能够分清楚声音的强弱和高低;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发声物体越小、细、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就越低。
2、通过猜测和验证,获得证据,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3、激发对乐器的研究兴趣。
1、学生每组钢尺,每个人4根吸管、剪刀、橡皮筋。
2、教师:铝片琴、八个装有不同位置水的试管、长短不同的铝管、成品吸管乐器、橡皮筋等。
学生能分清楚音强和音高的区别。
2、拍手游戏:按照强弱弱的节奏拍手、拍桌子,说说用力的强弱,跟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强弱弱的节奏和词语,让学生建立起声音有强弱的概念,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
轻轻拨动尺子,听听尺子的声音,观察尺子的振动幅度。
再用力拨动尺子,声音的强弱发生变化了吗?尺子的振动幅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声音强振动快(大、重、响)弱振动慢(小、轻)。
(一)对声音高低的认识。
1、提问:声音除了强弱变化之外,还有高低变化,你知道声音的高低是怎样变化的吗?(了解学生对声音高低的认识,区分强弱和高低)。
学生展示对高低的认识,请学生发出声音的高低。
2、体验声音的高低变化:唱音阶。教师示范唱出1-7这里很重要,为学生判断声音的高低打下基础。
3、学生跟着教师唱音节,体会声音的高低变化。
小结:声音的强弱和高低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强弱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轻、小和响、重;高低就是我们音乐课里所学的1234。
1、乐器都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音调),出示铝片琴和长短不一的小铝棒,观看。敲击(不让学生看到)铝片琴和长短不一的小铝棒,猜测:它们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跟什么有关系。学生猜测。
2、教师将铝片琴和长短不一的小铝棒拿出来,再次敲击,研究声音高低跟什么因素有关。要求:学生观察发现相同材质的物体,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3、发橡皮筋,让学生研究音高与发生部分的关系,并用简图和文字进行记录。如果学生不会画简图,则示范画图方法。(皮筋拉长变细声音高,皮筋收缩变粗声音低)。
4、汇报交流:
低振动物体大、长、粗。
5、辨别应用:
提问:没有这么多的试管,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代替?出示吸管,推荐一种制作吸管乐器的方法。出示ppt图片,制作过程图,让学生来试试,能否吹出乐音。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教学《声音的变化》这一课前,我看了喻伯军老师的这课录像,于是就借鉴了喻的教学思路,引用了喻老师的“拍手”游戏,让学生搞清楚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拨动尺子来探索,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找到了用力大和用力小的两种情况下拨动尺子,尺子所发出声音的变化和用眼睛看到的变化。目标很快达成。第二个教学目标有些困难,特别是听不同水位音高低变化的时候,学生很难判断。我把这个最难听出音高的实验放在最后来做,由于学校仪器室只有一个示范的铝片琴和长短不同的铝棒,只能做演示实验。于是我就先做简单的铝片琴和长短不同的铝棒的变化规律,然后做琴弦的变化规律,再做铁钉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些例子无非是想让学生能总结出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的规律跟物体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的能力非常强。总结出同样的物体,大物体发出声音低,小物体发出声音高的规律。最后让学生根据结论猜测七根试管里装有不同位置的水,吹不同的试管发出不同的高低音,敲打水位不同的玻璃杯发出的不同声音进行解释,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敲和吹发声体不同,声音的高低也不同。
虽然借鉴了喻老师的部分设计,使得课堂较为饱满,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充分,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思想不集中,开小差。同时也使我认识到,想要上一节好课,必须要精心准备,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想方设法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探究,分析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篇六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1.分组实验材料:铁棒、水槽、水、石块、听诊器、鼓、鼓槌、蜡烛、土电话、小闹钟、塑料袋子。
2.演示实验材料:水槽、水、石块、鼓、鼓槌、纸屏、小球、多媒体。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吹哨子)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什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想知道哨声是怎样传到你们耳朵里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声音的传播》这一课就知道了。板书课题,生读一遍。
二学习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课题,想知道些什么?(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声音可以通过哪些物体来传播?声音的传播方式是怎样的?)。
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探讨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怎样传播,传播的方向又是怎样的?
3.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谁能再从生活中听到的举出几个例子来?(做早操时,在操场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广播的声音;站在远处(楼上)能听到人的喊声;)。
挠桌子:
3.让学生动手做。注意应轻轻地挠,只能让贴在桌子上的耳朵听见。
挠铁棒:请两个同学示范,各小组动手做做,你能从这个实验中发现什么吗?
5、提问:你是怎样做实验的,能听到声音吗?发现了什么?
6、象桌子和铁棒这种物体叫什么,上面两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7、游戏:打电话。分组玩,小组长说,其他组员听。
8、小组汇报:怎样做、听到什么,如何解释这个现象。
9: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说一说。
1.师击石头,能听到声音吗?这个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朵?师在水槽中击石头,现在还能听到击石头的声音吗?是不是真的一点声音也没有呢?指名上台听。想知道他这样能听到声音吗?大家动手做一做水中击石的实验。先把水槽移到桌旁。
2.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做,能听到声音吗?发现了什么?(声音通过水和水槽壁传到耳朵)。
这个实验说明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四.小结。
1.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实验,你发现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传播?(气体、固体、液体)这就是声音传播的途径。
2.请大家翻开书p54把p54-p55书的内容默读一遍,并完成书上的填空题。
3.指名说一说,全班齐读。
4.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这些物体是架在发声体与我们耳朵之间的桥梁,声音正是通过这些物体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假如在发声体周围没有任何物体,声音会怎样?科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罩中放进一个电铃,人们在罩外可以听到铃声,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时,人们只能看到铃槌在动,却听不到铃声。实验证明,如果在发声体周围没有任何物体,那么声音就不能向外传播。
过渡:可是,声音在物体中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想知道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
2.贴着纸屏的小球为什么会跳动?
3.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4.挂图。
5.讲解:当老师敲鼓的时候,引起鼓面振动发出声音时,会引起周围空气跟着振动,形成声音的波浪,我们把它叫声波。声波从左鼓面传到右鼓面,引起右鼓面的振动,又传到纸屏,引起纸屏振动,我们就看到了纸屏上的球跳动,当声波传到你的耳朵里,你就听到了声音。
过渡:
7.声波和水波有什么不一样呢?
8.击鼓使火焰颤动。
老师再来做个实验,请大家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六.总结:
三课堂拓展练习。
过渡:同学们,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能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说明生活中的道理。
1.每个小组分一个思考题,小组讨论。
2.各小组汇报。
思考题:
a.在电视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人用耳朵贴在铁轨上探听远处是否有火车声,这是怎么回事?(声音在空气中以每秒344米的速度传播,在固体中以每秒5000米的速度传播。)。
b.古时候的骑兵睡觉时,都要侧卧在地上,这是为什么?
c.医生用听诊器能听到病人的心脏跳动,这是根据什么原理?
d.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面对面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话?
e.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f.海洋捕鱼时,在鱼网中播放鱼儿喜欢的声音,能把鱼儿诱入鱼网,这是根据什么原理。
四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声音的传播》这一课。知道了声音传播诉途径、方向、方式。优美动听的音乐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但周围的噪音却影响了别人的生活、学习,在医院、图书馆等一些公共场合,大家要注意不能影响别人。有关声音的奥秘正等着你们去探索。祝愿同学们能学好科学这门课。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篇七
1、知识与技能:
(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3)知道声音在没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初步学会有目的的观察。
(2)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重点: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探究物体传声的实验,估测声速。
教师:鼓一面、吉他一把、纸悄若干、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强、闹铃一个、气球一个。
学生:纸片、绷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梳子、树叶的叶片、玻璃缸一个(里面盛有水)、几块石头。
教材提供了教学的框架和资源,而课堂活动的组织、安排,内容的逻辑处理却是教师的再创造过程。本节课是本书的第一节,又是初二学生刚刚进入物理学习的起始阶段,应该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以锻炼思维和提高能力为根本,以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教学设计的主旨。
一开始就进行情境创设。通过让学生倾听各种声音,把学生引入声的世界,从产生兴趣到提出问题。
(1)开展探究和讨论,让学生在产生声音的过程和较多的现象中归纳结论。
(2)讨论生活中有趣的发声现象,比如动物的交流方式。
(1)通过讨论生活事例,以及设计在固体和液体中传声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教师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实验,让学生增进理解。
3、声波:因为比较抽象,在这里不宜展开,可采用我媒体的动画造型让学生在大脑中初步建立一个模型。
4、声速的估测:学生第一次在物理中涉及到估测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引入“击敲长铁管听声”的事例,让学生联想。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事先录抽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听见的某些声音。例如:电铃声、钢琴声曲片段、工厂烧电焊声等。
教师:(播放录音)同学们,你们能听出刚才都是什么?同学回答:声音。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人耳的?
4、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
教师在赞赏肯定的同时,有选择地摘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确定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就是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中的某几个,并说明其他的问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探索,同学们也可以课后去查找资料,自己先行研究。
二、探索性活动。
这人活动分为四个步骤进行:探索性活动—小结—验证=事例交流。
1、探索性活动。教师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
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
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
体验:你们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们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
思考:
(1)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物征?
活动:用桌上的器材研究如何发声,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然后教师请学生代表上台演示研究的结果,对独特的发声方法给予赞赏和鼓励,并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喉咙,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觉。
教师:是不是物体发声就一定在振动?
演示:击鼓。
教师: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们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们的方法。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在振动?
从上述事例中你们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物体难以觉察的运动”的方法?
2、教师:(小结)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物体发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的。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比较奇特的发声方法吗?比如动物间有趣的交流方式。
(说明:学生的发声活动是在开放互动的形式中进行的,教师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展示发声的方法,汇报体验和感受,例如对学生利用树叶吹奏出声音等方法,及时给予鼓励,并让学生在现象中归纳问题的本质。如果学生不能对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教师可作一定的提示和演示。)。
(说明:交流有趣的发声方法时,如果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提出有趣的发声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1)动物的发声方法:蝉是怎样发声的?蚊子是怎样发声的?猴子和大象是怎么交流的?等。(2)同一物体不同的发声方法:怎样让一个气球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人体除了声带外,还可以怎样发声?能否试一试?可让学生讨论发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探索性活动。
(创设情境)医生利用听诊器听到的心脏跳动或者肺部的声音是靠什么传到人耳中的?
让学生狂想:声音的传播可能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让学生做个最简单的小实验验证一下自己的狂想。就用课桌做传声物,引导学生考虑这个实验需要什么条件?(联想医生听到病人身体器官运动的条件。)如何操作?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也可提示:发声体—接受体(人耳),中间为传声物质(课桌)。
学生活动:两位同学合作,一位同学轻敲桌面或抓桌子,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听,感受听到的声音;再把两张桌子分开一条缝,进行实验,前后对比。
教师:从以上的活动中你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固体可以传声)。你们还可以想出生活中的其他事例或者实验方案来支持固体可以传声这个观点吗?(让学生举例,例如小学里曾经制作的土电话等。)。
那么液体是否也可以传声呢?
教师:你们能否用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实验体验一下?如果你们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你们能否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方法设计好以后,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教师辅导,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教师:空气可以传声吗?列举事实说明。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
1、听到铃声。
2、听到人的说话声。
3、听到脚步声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猜想:如果连空气都没有呢?声音能不能传播呢?为了证明这个猜想,让学生做实验试一试。
教师:同学们,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想一想这个实验该怎样做?怎样实现没有空气的状态?
学生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需要提供一个真空的环境,然后把一个发声体(例如小电铃)放入这样的环境里,前后对比。思路理清楚后,由于实验器材的局限性,这个实验由教师演示,让两位学生上台辅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
(1)抽去空气前和抽去空气后铃声的对比;
(2)抽出空气后再通入气体,两种情况下铃声的对比。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的猜想,最后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正确结论。
学生:声音传播需要物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四、声波。
教师:声音在空气中如何传播呢?
学生实验:用铅笔不断地点击水面。
教师:你们会看见什么?
引导学生联想:空气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形呢?
播放多媒体声波的动画,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并提出声波这个概念。
五、声速以及估测。
情境:有时候在电影里看见这样的画面,赏的口型与观众听到的话不是同一时间的,听到的声音要比赏的口型慢半拍,这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一定时间。我们要把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声速度)让学生快速地熟悉声音在空气、水和钢铁中的传播速度。
学生思考并回答。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传播距离与传播时间的关系,说明声速不仅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教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声音在室温状态下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该怎么办?(学生说出实验方案)。
组织学生讨论,要求每组想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学生讨论交流)。
(说明: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声源离人耳的距离适当,不宜过近。测时间的工具也要尽可能准确。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案,只要原理得当,就应该给予鼓励)。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篇八
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多媒体、图片。(教师)。
1课时。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讨论下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大家觉得呢?
1、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分别说说他们分别是在什么场合,在干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
(图一是在图书馆询问座位。图二是在办公室向老师说明问题。图三是上课举手发言。)。
1、让学生分组讨论,图上的哪种情景要大声说话,哪种情景要小声说话。
2、小组推荐代表起来回答。
3、老师点评。
图一在图书馆,大家都在认真读书,应该小声讲话,不能打扰大家。
图二在跟老师交流时,应大胆地向老师说明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图三上课举手发言时,声音要大,要照顾坐在后排的同学,让大家都听清楚。
教师再举出其他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1、小组派同学上台表演几种说话的情景,注意吐词清晰,表演生动形象。
2、师生共同评价大家的表演,选出最佳小组。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并讨论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发挥引导作用。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篇九
《声音的特性》这节是第一章声现象重点和难点最集中的一节,而且在这一节里开始学习到探究实验,并渗透控制变量法的科学研究方法,所以在这一节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但是虽然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效果却没有想象中的好。下面对这节课进行反思。
成功在教学案的使用方面,充分发挥教学案的作用。教学案都提早一天发给学生预习。然后收上讲学稿进行批改,从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
我在上课时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创设物理情景,通过学生直接感受,让他们体验声音的三个不同特性,二是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相互启发,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三是通过问题及合理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声音的特性的理解和对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与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快乐。
在上课时主要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够强,这主要是在于教师平时要求不高,缺乏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和训练。
3、课堂效率不高。对于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知识重复讲,练习量不够。
4、教师语言不太简洁,不具引导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觉得可以在如下方面进行改善。
1、合理安排时间,提前熟读教材、研究教案,精选习题。
2、收集教学资源,精心设计实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3、充分相信学生,对于学生存在困难的地方,老师还是应该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相信学生在自己的指导和组织之下可以很好的掌握知识。不把学生不懂的全收到自己手中,学生没有通过自己的体验是很难掌握知识的。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篇十
在宽松而又热烈的气氛中,我的《声音的特性》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视频、多样的活动、丰富的联想,给在座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声音的特性》一节中,教材力图通过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通过声音的速度估测增强学生对声速的感性认识,熟悉声速的测量方法。
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事先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通过实践教学的体验,感觉效果不错。成功之处大约有如下几点:
第一,以听声为主线,通过莫扎特交响乐播放、击鼓、乐器演奏、辩音、结束曲播放等环节,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逐步从无意转向有意,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声音的三个特性。
第二,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培养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物理结合生活的意识。
第三,以问题为平台,通过解疑过程导引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注重发散,层层推进;在问题的设置上坚持面向全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信念上都能有所得。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够强,一方面是由于对物理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熟练,更重要的还在于平时的自我要求不高,缺乏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和训练。
2.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这也说明学生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篇十一
《声音的特性》这节是第一章声现象重点和难点最集中的一节,而且在这一节里开始学习到探究实验,并渗透控制变量法的科学研究方法,所以在这一节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但是虽然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效果却没有想象中的好。下面对这节课进行反思。
成功在教学案的使用方面,充分发挥教学案的作用。教学案都提早一天发给学生预习。然后收上讲学稿进行批改,从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
其次是注重培养科学的探究方法。课堂上,先对学生进行引导,向他们介绍探究的思路。然后在实验过程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并且同桌合作,在实验中体会实验的魅力我在上课时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创设物理情景,通过学生直接感受,让他们体验声音的三个不同特性,二是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相互启发,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三是通过问题及合理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声音的.特性的理解和对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与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快乐。在上课时主要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够强,这主要是在于教师平时要求不高,缺乏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和训练。
3、课堂效率不高。对于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知识重复讲,练习量不够。
4、教师语言不太简洁,不具引导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觉得可以在如下方面进行改善。
1、合理安排时间,提前熟读教材、研究教案,精选习题。
2、收集教学资源,精心设计实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3、充分相信学生,对于学生存在困难的地方,老师还是应该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相信学生在自己的指导和组织之下可以很好的掌握知识。不把学生不懂的全收到自己手中,学生没有通过自己的体验是很难掌握知识的。
总之,为了上好每堂课,教师应该努力向其他教师吸取经验,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上学生喜欢的课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篇十二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可分为乐音和噪音,并知道其分类标准。
3、知道噪音的危害及防治的三种途径。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2。
【课程导学】先通读教材了解概况,再依指导精学。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小结: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形成的,依据振动________可以将声音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二)试做《基础训练》p029—p032课前预习1。
二、学习目标2之响度:学习教材p40—p41响度内容。
(一)知识小结:
1、声音的___________叫响度。就是通常所说的声音的__________。
3、响度的单位常用___________,正常环境下的声音响度是________db。
三、学习目标2之音调:学习教材p41—p42音调内容。
(一)知识小结:
2、振动的快慢叫__________,单位______(符号____)。
4、音调的单位___________。
四、学习目标2之音色:学习教材p42——p43音色内容。
(一)知识小结:
1、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音色(也叫___________)。
2、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_______,人们可以通过音色分辨发声体的种类。
五、学习目标3:学习教材p43—p45噪声的防治内容。
(一)知识小结:
3、正常环境的噪声标准为___________db。
(二)试做《基础训练》p029—p032课前预习5;课堂练习9;课后巩固8;
教材p46作业:5、6。
【知识网络】重新完整阅读教材,整理本节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知识拓展】音调和音色。
1、音色:曾经叫音品,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发声体振动发声时,产生一个较强的基础频率的基音,同时还会产生许多频率是基音频率整数倍的泛音,这些泛音的多少、成分和强弱决定了声音的音色。
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振动发声时产生的泛音的多少、成分和强弱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不同的乐器发声、不同的人说话音色均不同,人们可以根据音色不同,辨别出是不同的乐器在演奏或是听音辨人。
管乐器发声时是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声的,音调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粗细有关,空气柱越短、越细,振动时音调越高。
面发声体发声时是面振动发声,音调与面的面积、厚度、松紧有关,面越小、越薄、越紧,振动时音调越高。
【学后思考】。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篇十三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课(声现象)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者作了一些努力。
声现象是学生刚接触物理并逐步参与系统学习和研究的第一步,因此保护好学生这一宝贵的好奇心和严谨认真的求学态度尤为重要。而这又主要来源于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声音的特性》是第二节,在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道理之后,对身边出奇的声音现象感到惊异的同时,适时提出声音的特性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至关重要。这是声现象中的重点小节,也是难点一节。这对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声音,认识噪声、听不见的声音从而把握声现象,培养起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也有重要意义,并可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产生物理学习的`持久动力。
1、知识技能方面:
知道响度、音调、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响度与振幅(距离声源远近)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发声体发声情况不同有关。
2、过程和方法层面:
通过演示、观察、探究、活动、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亲历亲为和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体验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各种活动中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参与和体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感受科学探究方法的伟大,并能激发起为科学进步而努力奉献的决心和信心。
响度、音调、音色是理解日常声现象中的重点,更是难点。比较三个特性,我们觉得,声音的响度与音色特点稍许容易接受一点(可能与生活原有的经验知识基础有关),可对于音调及其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困难,可视作一个难点。另外,学生对于声音的响度(大小)与声音的音调(高低)概念也易混淆,这也算作一个难点吧,应重点突破的。同时,难点的'还有一点就是概念较多:强弱、大小、响度、振幅、高低、音调、快慢、频率、赫兹等,需要逐步深入。对响度、振幅、音调、频率应重点强调。
本节课准备采用演示实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交流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从活动中总结与声音有关的现象与本质。因为毕竟声现象与生活结合的还是比较紧密而易于建立模型的。学生的理解难度也不是很大,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动感官,对于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有帮助的。
从学生层面来理解,刚接触到的物理现象,都是从学生的生活现象开始的。因此,感性、直接、易于把握便成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代言,然而唯一缺失的就是从生活中总结归纳现象的能力,因此,如何更为科学地描述现象,总结规律或是在引导下科学有序地建构模型,从而掌握新兴知识还是必要的。本课的设计就是注重了这一点的训练。
实物器材:羊皮鼓、二胡、纸屑、钢尺、梳子、扑克牌、a4纸、橡皮筋等。
多媒体器材:视频、各种课前录制的声音文件、展台等。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353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