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08:34:03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模板18篇)
时间:2023-12-10 08:34:03     小编:雅蕊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怎样寻找幸福,享受生活?这些范文有助于您更好地理解如何撰写一份优秀的总结。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一

1、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物体表面和图形大小的比较活动,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1、涂色比赛:教师出示黑板上提前准备好的小正方形。选两名学生进行填涂比赛,甲同学填涂小正方形,乙同学填涂老师指定的黑板部分。

你们猜一猜,哪位同学先涂完?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师:小正方形比较小,其实就是说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小。(板书:面积)。

2、揭示课题。到底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涂色小正方形和黑板的面,直观感受面积,建立面积的表象。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认识物体表面。

学生举例交流。注重学生摸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在摸物体表面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老师提炼:平整、光滑、连续、面是有大小的。

1、黑板表面的大小是和黑板表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2、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想老师这样来说一说,比一比吗?请看自学学习单:

自主学习单。

(1)摸一摸:用手摸一摸身边物体的面。

(2)说一说:()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积。

(3)比一比:()面的面积比()面的面积大(或小)。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单。

(1)边摸边说:()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积。

(2)比一比:()面的面积比()面的面积大(或小)。

4、全班交流。

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个物体的表面都是有大小之分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参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上的一个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的面积。

1、出示一组平面图形。说说什么是图形的面积?

2、总结: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当学生感知物体上面积的含义之后,再顺理成章地引入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积,使学生对面积有全面的认识,也为教学下面的内容作铺垫。

1、观察法。

比较刚刚平面图形的大小和四个省的大小。

点拨:有时通过观察能直接比较。

2、重叠法。

出示两张面积大小接近的纸,让学生感知当观察法不行时可以用第二种方法:重叠法。

3、数格法。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提供材料:小正方形、小长方形、透明方格纸)。

(1)可以自己想办法,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材料。

(2)想出一种方法后,组长带领大家去探究其它的办法。

(3)操作后把得出的结论在小组里说一说。

4、全班交流比较的方法。灵活使用三种方法。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亲自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在探索活动中,激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师:涂色部分是图形的什么?哪个图形面积最大?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比较?

师:梯形面积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点拨:将半格与半格拼接起来,其他是整格子,数一数就可以了。

红色的边线指的是什么?

2、出示“想想做做”的第5题。

(1)观察题找那中的每个图形,你知道些什么?(交流图形面积的大小)。

(2)辩一辩:下面两个问题分别是求图形的周长还是面积?

a、学校要在草坪上重新铺一层草坪,要铺多大的草坪?

b、在草坪的四周围一圈围栏,围栏是有多长呢?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中安排了周长和面积的比较,借助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加深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也更生动诠释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二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讲什么是面积,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想法:

一、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本质。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是面积”,面积的本质是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学习方法。

本节课是属于概念教学,学生获得概念一般有“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两种方法。这节课既利用概念同化的方法学习周长的概念,即利用学生已有的概念(大小)与新概念(面积)建立联系,又利用概念形成的方法,通过大量的例子,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找出什么是大小,抽象概括出面积的概念。

三、根据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对教材进行补充。

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素材只有物体的表面的大小,缺乏平面图形的大小。因此,我增加了三组平面图形进行比较大小,丰富教学素材。

实际生活中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时,有时一眼就能看出大小(目测法);有时不能,可以把这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就能比较出大小;有时把图形重叠在一起也比出大小,我们就可以借助统一的单位进行比较。而教材只提供了一组图形的比大小(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第三种情况)。因此,我又提供比较图形大小的第一、二种情况,丰富学生比较大小的方法。

2、对教材的调整。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我把课本第40页“画一画”这一活动,两组图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基于以上的想法,这节课我从三个层次来教学“什么是面积”:

第一个层次是通过观察比较大小的活动,直观感受和认识什么是面积。

第二个层次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体验比大小的方法。

第三个层次是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掌握面积的概念。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区分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比如有的学生说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等,初步形成周长与面积正确表象。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三

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面积的认识,这一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而面积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的含义,我从生活入手,让学生观察黑板面和数学书的封面,说说哪个的面比较大?哪个的面比较小?感知物体的面有大有小,接着让学生找身边物体的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通过物体面的大小比较揭示物体表面的面积。我出示了面积大小差不多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学生观察,说说哪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小?仅凭直观有的学生说是正方形面积大?有的说长方形的面积大?有的说相等?我说有的时候不能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要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一节课在看一看,画一画,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不知不觉结束了。在这节课中教师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加深了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四

1.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物体表面和图形大小的比较活动,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1.涂色比赛:教师出示黑板上提前准备好的小正方形。选两名学生进行填涂比赛,甲同学填涂小正方形,乙同学填涂老师指定的黑板部分。

你们猜一猜,哪位同学先涂完?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师:小正方形比较小,其实就是说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小。(板书:面积)。

2.揭示课题。到底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涂色小正方形和黑板的面,直观感受面积,建立面积的表象。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认识物体表面。

学生举例交流。注重学生摸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在摸物体表面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老师提炼:平整、光滑、连续、面是有大小的。

1.黑板表面的大小是和黑板表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2.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想老师这样来说一说,比一比吗?请看自学学习单:

自主学习单。

(1)摸一摸:用手摸一摸身边物体的面。

(2)说一说:()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积。

(3)比一比:()面的面积比()面的面积大(或小)。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单。

(1)边摸边说:()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积。

(2)比一比:()面的面积比()面的面积大(或小)。

4.全班交流。

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个物体的表面都是有大小之分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参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上的一个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的面积。

(三)认识平面图形面积。

1.出示一组平面图形。说说什么是图形的面积?

2.总结: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当学生感知物体上面积的含义之后,再顺理成章地引入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积,使学生对面积有全面的认识,也为教学下面的内容作铺垫。

1.观察法。

比较刚刚平面图形的大小和四个省的大小。

点拨:有时通过观察能直接比较。

2.重叠法。

出示两张面积大小接近的纸,让学生感知当观察法不行时可以用第二种方法:重叠法。

3.数格法。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提供材料:小正方形、小长方形、透明方格纸)。

(1)可以自己想办法,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材料。

(2)想出一种方法后,组长带领大家去探究其它的办法。

(3)操作后把得出的结论在小组里说一说。

4.全班交流比较的方法。灵活使用三种方法。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亲自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在探索活动中,激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师:涂色部分是图形的什么?哪个图形面积最大?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比较?

师:梯形面积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点拨:将半格与半格拼接起来,其他是整格子,数一数就可以了。

红色的边线指的是什么?

2.出示“想想做做”的第5题。

(1)观察题找那中的每个图形,你知道些什么?(交流图形面积的大小)。

(2)辩一辩:下面两个问题分别是求图形的周长还是面积?

a.学校要在草坪上重新铺一层草坪,要铺多大的草坪?

b.在草坪的四周围一圈围栏,围栏是有多长呢?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中安排了周长和面积的比较,借助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加深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也更生动诠释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五

1、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面积这个概念,我是从“面”的概念入手,通过涂色比赛后动,制造冲突,发现树叶表面大小不同,结识什么是“面”,面的大小的比较:结合实例让学生通过摸一摸、观察,使学生明白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通过身边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2、本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的范畴,我注重了渗透了学习图形与几何的方法,就是转化思想和守恒的'经验,如,我在结合典型事例牙膏盒让学生知道它有六个面,每个面的大小就是每个面的面积,六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整个牙膏盒的面积,于是我把这个牙膏盒拆开,让它转化为一个平面,同学们会感受到原来这个牙膏盒的面积原来是这样的。又如,我选择橘子这个实物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感知面积不一定都是平面的,橘子的面积是一个球面的面积,另一方面我让学生想象如果我们剥开橘子皮,分成一片一片的,它又转化为在一个平面上,这时候我提问所有橘子片儿的面积合起来,和原来整个橘子的面积,大小有没有改变?这样潜移默化的渗透了面积守恒的原理。转化思想,和守恒原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的思想和方法。

3、动手操做和和合作探究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我将本班课桌摆放成小组形式,在研究用什么图形作面积单位时,为同学们准备了人手一份的学具,在动手拼摆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4、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也有许多小失误,比如第一个涂色比赛本来预测着,面积小的组应该先涂完,结果有一个同学涂的太慢了,另一组面积大的都涂完了。还是应该选一个同学到到黑板前板演,给他单独一个小图形,这样学生们会发现自己的图画面大,这样的比赛不合理,从而引出“面”的概念。还有教学过程中,有的同学精神不集中,不积极思考,我反思自己的语言是否缺乏趣味性,没能吸引住孩子们。还有用完的教具应提醒学生及时收起来。所以还有许都需要完善的细节,下次有待改善吧!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六

面积单位是在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能够初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的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是本节课学习面积单位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教材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使学生认识到测量工具不同则测量结果不同,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于是引入面积单位。

面积和面积单位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懂的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本人多次为学生创设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如比较三组图形面积的大小,我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研究材料,包括图形纸、剪刀、尺子、透明方格纸等。让学生自己动脑想、动手做,在实践中找出比较面积大小的常用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学生的思维在这种带有开放性的活动中被激活,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丰富了对数学学习的体验学生自己动脑想、动手做,在实践中找出比较面积大小的常用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学生的思维在这种带有开放性的活动中被激活,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丰富了对数学学习的体验。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七

1、涂色比赛:教师出示黑板上提前准备好的小正方形。选两名学生进行填涂比赛,甲同学填涂小正方形,乙同学填涂老师指定的黑板部分。

你们猜一猜,哪位同学先涂完?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师:小正方形比较小,其实就是说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小。(板书:面积)。

2、揭示课题。到底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涂色小正方形和黑板的面,直观感受面积,建立面积的表象。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认识物体表面。

学生举例交流。注重学生摸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在摸物体表面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老师提炼:平整、光滑、连续、面是有大小的。

(二)认识面积。

1、黑板表面的大小是和黑板表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2、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想老师这样来说一说,比一比吗?请看自学学习单:

自主学习单。

(1)摸一摸:用手摸一摸身边物体的面。

(2)说一说:()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积。

(3)比一比:()面的面积比()面的面积大(或小)。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单。

(1)边摸边说:()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积。

(2)比一比:()面的面积比()面的面积大(或小)。

4、全班交流。

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个物体的表面都是有大小之分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参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上的一个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的面积。

(三)认识平面图形面积。

1、出示一组平面图形。说说什么是图形的面积?

2、总结: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当学生感知物体上面积的含义之后,再顺理成章地引入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积,使学生对面积有全面的认识,也为教学下面的`内容作铺垫。

1、观察法。

比较刚刚平面图形的大小和四个省的大小。

点拨:有时通过观察能直接比较。

2、重叠法。

出示两张面积大小接近的纸,让学生感知当观察法不行时可以用第二种方法:重叠法。

3、数格法。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提供材料:小正方形、小长方形、透明方格纸)。

(1)可以自己想办法,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材料。

(2)想出一种方法后,组长带领大家去探究其它的办法。

(3)操作后把得出的结论在小组里说一说。

4、全班交流比较的方法。灵活使用三种方法。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亲自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在探索活动中,激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师:涂色部分是图形的什么?哪个图形面积最大?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比较?

师:梯形面积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点拨:将半格与半格拼接起来,其他是整格子,数一数就可以了。

红色的边线指的是什么?

2、出示“想想做做”的第5题。

(1)观察题找那中的每个图形,你知道些什么?(交流图形面积的大小)。

(2)辩一辩:下面两个问题分别是求图形的周长还是面积?

a、学校要在草坪上重新铺一层草坪,要铺多大的草坪?

b、在草坪的四周围一圈围栏,围栏是有多长呢?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中安排了周长和面积的比较,借助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加深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也更生动诠释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八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通过探索、交流、比较、评价等学习过程,得到用估测解决问题的经验。

3.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合作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自主探索出不同的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模型,瓶盖,5角硬币,方形纸,透明方格纸、剪刀等。

老师自我介绍,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简介自己,并相互击掌交朋友。

师:同学们,想想刚才和老师击掌时,觉得老师的手掌怎么样?

生:(光滑,温暖,比较大。)。

师:手掌的哪个地方更大?

生:(指向手掌的面)。

师:也就是说老师手掌的面比你手掌的面更大。

(设计意图:通过感知,观察,让学生认识物体的表面,并初步了解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一)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1.摸一摸,比一比,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师:请同学们摸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摸凳子的面,觉得这两个面哪个大呢?

生:凳子面比数学书的封面更大。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举例)这些物体的表面有的大,有的小(板书),在我们数学中,我们把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今天,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亲身感知,联系生活,知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2.说一说,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实际意义。

师: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照这样,凳子面的大小就是什么呢?

生:凳子面的大小就是凳子面的面积;(学生自由举例,老师相机指导)。

生:黑板面的面积比手掌面的面积更大或手掌面的面积比黑板面的面积更小。

(学生自由举例,老师相机指导)。

3.摸物体的表面,比大小。

师:现在老师想让你们不看只摸来比较来面积的大小,谁愿意来试一试?

(让学生摸二个物体的表面,并比较出面积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引导,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实际意义,并能用初步估测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

4.画一画,辨一辨,认识封闭图形及封闭图形的面积。

教师在黑板上描出刚才学生所摸的两个物体的表面,并画一个封闭图形。

师:象这三个都是图形(板书:图形);你们觉得哪个比较特别?为什么?

生:第三个图形(角),因为它没有合拢,没有封闭等。

师:像这样首尾相连,没有缺口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板书:封闭)你能比较这三个图形的大小吗?(引导学生辨一辨)。

师:你们能用表示出两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吗?

(引导学生比较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

师:封闭图形的面积也有大小。我们也可以说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封闭图形以及封闭图形面积的含义)。

5.引导学生归纳出什么是面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补充板书)。

(二)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1.课件出示课本练习p41第1题中的三个图形)。

谁的面积大?用的是什么方法?(观察)。

2.出示课本例图。

师: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呢?(学生众说纷纭,无法判断)。

3.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活动,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学生开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交流小组活动中发现的方法。师生评价、总结。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呢?

(学生发表各种意见。)。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自主探索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方法的的多样性,感受成功的喜悦。)。

1.出示两片树叶图,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p39图)。

2.出示课本练习p41第2题,比较哪个图形面积大?

3.游戏:数格子猜大小。

4.出示课本练习p41第三题。

5.课本p40页的画一画。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过的内容,认识到在比较面积大小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游戏,初步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面认识面积单位作铺垫。)。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2.教师全课总结。

附:板书设计: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九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窗口单位行业深入开展“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安排部署会议精神,进一步引深“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活动,切实改进教育行业作风,享堂南街小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实施“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作风建设专项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区领导干部大会精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示范带头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纠正教育系统中存在的作风不实,纪律松散,效能低下和教育行为不规范、权利运行不透明等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做到在情感上贴近学生,在作风上走进学生,在行动上服务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目标任务。

开展以“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就是要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以实际行动维护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切实解决纪律不严的问题,作风不实问题,从政不廉和为民不勤和”庸懒散“、效率低的问题。

三、方法步骤。

作风建设教育活动,要与“四群”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安排部署。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党委支部为单位,分两个阶进行。时间从2013年8月底开始到9月底。

(一)动员部署(8月27日―9月中旬)。

通过思想发动、组织学习和专题讨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开展作风建设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活动中。

一是召开动员会议。由校长动员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在全校掀起“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主题教育的热潮。

二是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市委《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以“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三是组织专题学习。利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专题辅导、集中研讨”等形式,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一次专题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区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等。学习结束后,每个党员撰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学习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文章。

(二)整改提高(9月中旬―9月底)。

针对党员干部和教师个人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建立健全制度,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制定整改方案。针对征求到的意见以及自我剖析和民主生活会上查找出的问题,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措施。整改方案和措施必须符合部门和个人的实际,措施要具体,操作性要强,时限要明确,责任人要落实,做到整改内容具体化、整改方案科学化。整改方案和措施、整改情况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二是解决突出问题。根据整改方案,认真进行整改,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能够及时解决的,要立即解决;需要逐步解决的,要创造条件积极解决;需要有关方面配合解决的,要努力协商解决;需要长期解决的,要建立制度,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三是做好工作总结。各部门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告一段落后,要认真做好总结工作,支部要写出专题报告,党员干部个人要写出活动总结,对今后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在学校做出承诺。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作风建设教育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教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范近海副组长:王改风主任等学校各位主任。

五、工作措施。

开展以“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教育活动,是督促党员干部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务必抓出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校广大党员和教师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要求上来,把开展作风建设教育活动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要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落实。“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对作风建设负总责。要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做到有的放矢,务求实效,坚决防止形式主义、走过场。

(二)密切联系群众。学校每位领导干部要挂钩联系的一户贫困户,继续开展”访贫问寒送温暖、排查矛盾大接访”活动,努力做到零距离服务群众,面对面化解矛盾,同时,通过网络、电子屏、公开栏等途径,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电子邮箱,及时受理群众的投诉举报,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三)严格执行纪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四个严禁”,即严禁散布违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和编造、传播政治谣言;严禁纪律松散,办事拖拉,推诿扯皮,铺张浪费;严禁搞“小圈子”,跑官要官,违规吸收党员、提拔干部;严禁刁难群众,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严禁有偿家教。严格按照“四个一律”执行纪律,即:对散布违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和编造、传播政治谣言的,一律严肃查处;对纪律松散,办事拖拉,推诿扯皮,铺张浪费,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律实施问责;对搞“小圈子”,跑官要官,违规吸收党员、提拔干部的,一律依纪处理;对刁难群众,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的,一律严肃追究责任。

(四)强化督促检查。学校要组织专门力量,开展重点时段、重要环节和重点岗位的专项监督检查,做到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抓好工作落实。要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对工作中不执行不落实的现象、违反廉洁自律和廉洁从政规定、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及时予以曝光。对不认真进行整改或违反作风建设要求的,坚决予以查处。

(五)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在电视台、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发表文章,加强舆论宣传。要大力宣传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意义,宣传好的创新举措、工作成果和先进典型,全面展示学校加强作风建设和整治不良风气的成效。对涌现出来的勤政廉政先进个人、服务群众的优秀代表予以表扬。对作风建设方面的热点问题,要跟踪报道,深入剖析,为推动学校作风的转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建立长效机制。学校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认真总结推广各级各部门开展作风建设教育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把成熟的做法转化为制度和规定,不断健全和完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要重点围绕“关注民生”、“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贴近群众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十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讲什么是面积,下面谈谈我这节课的做法:

一、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本质。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是面积”,面积的本质是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学习方法。

本节课是属于概念教学,学生获得概念一般有“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两种方法。这节课既利用概念同化的方法学习周长的概念,即利用学生已有的概念(大小)与新概念(面积)建立联系,又利用概念形成的方法,通过大量的例子,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找出什么是大小,抽象概括出面积的概念。

三、根据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对教材进行补充。

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素材只有物体的表面的大小,缺乏平面图形的大小。因此,我增加了三组平面图形进行比较大小,丰富教学素材。

实际生活中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时,有时一眼就能看出大小(目测法);有时不能,可以把这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就能比较出大小;有时把图形重叠在一起也比出大小,我们就可以借助统一的单位进行比较。而教材只提供了一组图形的比大小(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第三种情况)。因此,我又提供比较图形大小的第一、二种情况,丰富学生比较大小的方法。

2、对教材的调整。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我把课本第40页“画一画”这一活动,()两组图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基于以上的想法,这节课我从三个层次来教学“什么是面积”:

第一个层次是通过观察比较大小的活动,直观感受和认识什么是面积。

第二个层次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体验比大小的方法。

第三个层次是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掌握面积的概念。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区分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比如有的学生说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等,初步形成周长与面积正确表象。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学目标:1、借助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直线、线段、射线及其特性,并了解三类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用字母正确认读。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意识,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直线、线段与射线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学具准备:一根毛线、尺子、铅笔、自我评价表。

知识点:直线、射线、线段的特性、联系、区别。

用字母表示经过一点、两点画直线、数线段(线段有长短)。

一、直接引入:

板书“线”。生活中到处都有线,你的眼里看到线了吗?据说后揭题(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数学中直的线。)。

二、认识三种线:

(一)认识直线:

1、师:生活中到处都有线,出示图片,你看到图片中的线了吗?

(1)红线出示学生找到的线,(这条线就这么长吗?)。

(4)(像这样的线就叫做直线,直线上有无数个点)。

出示名称读法(强调两种读法)。

2、您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刚认识的直线是怎样的?

教师根据回答板书: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长。

(二)射线。

1、从直线中分离抽象出射线。

2、边仔细观察电脑演示边思考,关于射线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结果,教师板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3、你来观察一下,为什么把它叫做射线?(生猜测。)。

生试读,并说理由。(教师归纳。

总结。

: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应该从端点开始读。)。

4、你能找出生活中的射线吗?

(三)线段。

1、抽象出线段、读法、(板书:端点)。

2、线段有几个端点?

3、比较发现线段有长有短,它是有长度的。

4、揭示特征。

5、找一找生活中的线段。

三、

分析比较。

1、看书明晰概念。(刚才小朋友已经初步地了解了这三种线的一些特性,书本中已经比较完整地把他们的特性分别进行了整理,请大家认真阅读书本,边读边想:哪些特性是你已经了解并能表述的,哪些特性是你原来还不知道的。你还想补充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3、反馈交流。

4、框架图(如果我们把线的世界用这样一个大圆表示,那么你认为这三种现应该处于里面的什么位置呢,他们之间的关系又应该怎样表示呢?)。

四、尝试练习(猜、认、辩、画、(刚刚不是说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吗?)比、)。

五、趣味观察。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9~4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通过探索、交流、比较、评价等学习过程,得到用估测解决问题的经验。

3.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合作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自主探索出不同的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模型,瓶盖,5角硬币,方形纸,透明方格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老师自我介绍,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简介自己,并相互击掌交朋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想想刚才和老师击掌时,觉得老师的手掌怎么样?

生:(光滑,温暖,比较大。)。

师:手掌的哪个地方更大?

生:(指向手掌的面)。

师:也就是说老师手掌的面比你手掌的面更大。

(设计意图:通过感知,观察,让学生认识物体的表面,并初步了解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二、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一)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1.摸一摸,比一比,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师:请同学们摸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摸凳子的面,觉得这两个面哪个大呢?

生:凳子面比数学书的封面更大。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举例)这些物体的表面有的大,有的小(板书),在我们数学中,我们把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今天,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亲身感知,联系生活,知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2.说一说,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实际意义。

师: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照这样,凳子面的大小就是什么呢?

生:凳子面的大小就是凳子面的面积;(学生自由举例,老师相机指导)。

生:黑板面的面积比手掌面的面积更大或手掌面的面积比黑板面的面积更小。

(学生自由举例,老师相机指导)。

3.摸物体的表面,比大小。

师:现在老师想让你们不看只摸来比较来面积的大小,谁愿意来试一试?

(让学生摸二个物体的表面,并比较出面积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引导,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实际意义,并能用初步估测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

4.画一画,辨一辨,认识封闭图形及封闭图形的面积。

教师在黑板上描出刚才学生所摸的两个物体的表面,并画一个封闭图形。

师:象这三个都是图形(板书:图形);你们觉得哪个比较特别?为什么?

生:第三个图形(角),因为它没有合拢,没有封闭等。

师:像这样首尾相连,没有缺口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板书:封闭)你能比较这三个图形的大小吗?(引导学生辨一辨)。

师:你们能用表示出两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吗?

(引导学生比较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

师:封闭图形的面积也有大小。我们也可以说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封闭图形以及封闭图形面积的含义)。

5.引导学生归纳出什么是面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补充板书)。

(二)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1.课件出示课本练习p41第1题中的三个图形)。

谁的面积大?用的是什么方法?(观察)。

2.出示课本例图。

师: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呢?(学生众说纷纭,无法判断)。

3.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活动,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学生开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交流小组活动中发现的方法。师生评价、总结。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呢?

(学生发表各种意见。)。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自主探索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方法的的多样性,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新知,深化应用。

1.出示两片树叶图,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p39图)。

2.出示课本练习p41第2题,比较哪个图形面积大?

3.游戏:数格子猜大小。

4.出示课本练习p41第三题。

5.课本p40页的画一画。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过的内容,认识到在比较面积大小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游戏,初步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面认识面积单位作铺垫。)。

四、师生交流,总结课堂。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2.教师全课总结。

附: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十三

1、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能比较数的大小。

2、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兴趣。

探究较大数据单位改写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师:让大家通过网络收集一些数据,在这些数据中,有的数据后面有“万”,有的“亿”,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2、出示中国地图。

3、提问:我国的陆地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9600000平方千米。

4、师: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请说一说。

出示四个数据。

(1)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千米。

(2)江苏省土地面积约是100000平方千米。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1660000平方千米。

(4)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000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

(二)结合实际背景,体会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1、师:大家在读写这些数的时候,有些什么感受?

2、再比较分析一下课前我们收集的资料上的'数据的特点,如果为了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么进行改写。

(三)探究改写方法。

1、师:你知道这些数据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吗?

2、分小组讨论,探究改写方法。

3、观察这些数据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9600000=960万450000=45万。

1660000=166万100000=10万。

1220000=122万10000000000=100亿。

300000000=3亿。

师:为什么同样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四)比较大小。

1、让学生思考一下,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是怎么比较的,并在小组内交流。

2、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并集体交流。

(五)试一试。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在排列大小之前,先让学生说说排列的方法。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3、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六)练一练。

1、开发大西部。

练习本题时,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数据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2、海洋资源。

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3、把下图中的点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连接起来。

对于不同的数据比较,学生可以先统一写法,再比较;也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9600000=960万450000=45万。

1660000=166万100000=10万。

1220000=122万10000000000=100亿。

300000000=3亿。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十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次飞跃的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教学难点:对本质的认识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反复的过程。

复习提问。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对上一知识内容的回答,巩固所学知识,温故知新。)。

导入新:

(请学生发表看法)。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是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是经过多次的反复逐步形成的。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结合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它的形成,说明认识需要不断深化,反复探索实践。

那么,你们能不能把人们认识的过程用图示表示出来呢?(请学生回答)、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一个认识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1)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2)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指导了实践,同时,又是认识过程的继续。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在第二次飞跃中,认识得到了检验和修正,当一个认识经过又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若干次重复,经过不断的检验和修正,被证明是正确的时候,认识过程是否结束了呢?可以说是这个认识过程是完成了,但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过程还没有结束。

2、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认识。

请学生阅读教材19—21页,并归纳认识发展的三个方向。

教材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认识是发展的,即:在深度上要不断深化,在广度上要不断扩展,在进程上不断向前推移。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

(1)认识要不断深化。

(2)认识要不断扩展。

(3)认识要不断的向前推移。

我们在分别分析了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推移问题,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客观世界本身的多层次、无限广阔和无限发展决定的,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认识也必然会无限地深化发展,这样才能适应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3、学习知识也是不断深化知识、扩展知识,把知识向前推移的过程。

讨论:结合我国国情,说说为什么必须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l)任何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而世界在时空上都是无限的,因此,人们认识了某一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后,认识运动并没有结束,人们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2)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承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使人们的认识得到深化。

(3)邓小平理论根据新的实践,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的分析,对当前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作出了科学判断,从而使人们的认识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总之,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并且形成了新的科学理论体系,从而使认识得到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邓小平理论没有结束对真理的认识,它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小结:

今天这一节我们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认识的一个过程包括两次飞跃,由实践到认识,把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发挥认识的作用,并在认识中得到检验与发展。二是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发展的。

巩固练习:

邓小平同志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以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0年、100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成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十五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0~62页。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

2、经历尝试、失败、成功等过程,在探究中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教学难点:

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不同方法。教学用具:

介绍荷叶、太和、桂阳的特点。

一、激趣导入。

1、涂色比赛。

2、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知。

1、教学面积的含义。

(4)教学面积的意义: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2、教学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4)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用小图形摆一摆,数一数(5)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听一听,辨一辨,如果这件事情跟周长有关就用手指画圈表示,如果跟面积有关就挥一挥手掌表示。

2、哪一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注意:两个半格合起来可以变成一个满格。小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3、根据方格数量来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小结: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时候,方格的大小应该一样大,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十六

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学生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察黑板的表面等等,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面”,引发新知的生成。

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通过涂色比赛的活动,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里所谓的大、小,实际上是说树叶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积”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准备。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及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察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物体的表面,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能加深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巩固面积概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

但反思整节课,还存在许多遗憾和不足的地方:

1、在教学认识物体的某个面时,没有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去多说说各种各样的物体的面并说说什么是它们的面积。虽然学生已经知道了课本封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面积等,但没有延伸到课堂以外,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很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组织的还是不够到位。虽然已经特意明确了活动要求,但由于平时的课堂中缺少训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仍显乱糟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十七

一、认真审题。

现象和物理过程,正确还原物理模型,找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二、快速思考。

以小声读或默读,是强化知识、接受信息的手段:“手画”是对题目中出现的物理情景、物理模型可以画一些必要的运动草图、物体受力图、物理变化的过程等等,这是解题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解题中的突破口:“脑思”就是充分挖掘大脑中所有储存的知识信息,准确、全面、快速思考,分析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准确运算。

有了思路和方法,根据物理定律和物理原理,对已知、未知条件列出方程和关系式。在解答的过程中往往牵涉到数学上的一些运算,一般情况下运算要求不太高,运算过程并不是太复杂,因此,在求解运算过程中,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另外,“快”中要注意运算的准确性。在运算过程中,有些同学喜欢“跳步”、“漏步”,认为这样节约时间,这恰恰是答案容易出错的原因之一。对于标准化考试,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这种只要求最后答案而不要过程的试题,往往会因此导致前功尽弃,错了还不知原因。运算中要又快又准完成解答。

四、细心验证。

方法。另外,也可在验证过程中进行“题后小结”,总结解题的一些规律,这些都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知识改变命运。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知识改变命运。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1、从生活情境中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二、字母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1、自学第15页的“说一说”

2、全班交流用字母读直线、线段与射线的方法。

提醒注意: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一般从端点读起;而直线和。

1/7。

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三、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1、画一画:

通过第一题的操作让学生了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通过第二题的画与量,了解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段。2、练一练:

第1题:数线段时,指导学生有规律地数,即按一定的顺序数;同时,要与线段的表示方法结合起来,如线段ad、线段dc等。

第2、3题:在比较这两题的线段的长短时,学生容易受视觉的影响。所以,在讲这两道题时,先让学生估一估这些线段中哪一条线段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估计的正确性。例如: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

[板书设计]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射线:线段:

无限长无限长有限长。

无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

2/7。

一、说教材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线的认识》。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线与角的起始,也是今后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重要前提,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通过闯五大关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对线的感知基础,因此动手画一画可以做到知识的衔接和过渡。学生通过画一画、看一看、读一读以及交流活动来学习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较难理解,学生可能不能完整准确的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这些都是我上课要着重强调的地方。教学目标:

3/7。

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认知规律,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借助实物情境,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3、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4/7。

今天这节课李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线。(课件展示图,板书课题线)。

请同学们在这张纸上画一条你最喜欢的线。(生画线,师巡视,收集有特点的线)。

这节课我们不研究曲的线,我们只研究直的线(板书:直的线)。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找一找:请同学们在你身边找一条直的线,同学交流,找生活中直的线。

5/7。

师:想一想,我们找的这些直的线有什么特点呢?

这些直的线都有两个点,谁知道这里的两个点叫什么名字?端点。对。同学们找的这些点在数学上叫端点。我们把这有两个端点的直的线叫做线段。

3、找生活中的射线,直线,理解它们的特点。

4、读一读:自学读一读,学生明白线段和直线有两种读法,而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并且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三)闯关练习,巩固新知。课件出示闯关练习:

6/7。

学生动手画直线。

体会: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过两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四):拓展创新,感知提升。

第五关:数线段(让学生能够有顺序地,有规律地数线段)。(五):全课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对线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最后教师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给予肯定性评价,并鼓动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勇敢地去探索,争取取得更多的收获。

7/7。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38247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