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书籍内容和作者观点的思考和反思,也是对我们自己的成长和思维的提升。写读后感时可以尝试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以提升文章的表现力和吸引力。这些读后感范文涉及的书籍题材丰富,展示了读者对个体与社会、人生与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成都西北边的偏僻后街上,水泥建筑里一扇敞开的窗户传出切菜的声音,轻柔而充满韵律的捶打声、瓷勺与瓷碗的碰撞声在空气中产生共鸣……这里是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课堂。
正在这时,两张“洋鬼子”的面孔满含着急切与兴奋地冲进房间,在师生们当中引起一阵骚乱。原来作为美食发烧友的英国女留学生扶霞和她的德国朋友沃尔克打算到这里偷师学艺。
他们等来了一场漫长的谈判。办公室里,烟抽了一包又一包,烟灰缸都装满了;茶杯里一次又一次地续上热水,又不断地被喝光。经过各种讨论和善意的讨价还价,终于定下了费用、上课形式和时间。在流连于餐馆和小摊,在朋友家中开眼尝鲜之后,扶霞这才正式进入四川美食的堂奥。
这还是她在成都居住的第一年。早在1992年,扶霞初次看到中国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开始学习汉语,试验一些中国菜谱。两年后,她前往四川大学留学。也是去国离乡的生活,让她开始重新省视自我的认同。“我来中国到底是干嘛的呢?”过往的生活好像一条传送带,她顺着它走,用别人的眼光来定义自己。上剑桥大学,走向新闻事业,从事学术工作,这却并不是她真正感兴趣的,成为专业厨师的想法一直以来被压在心底。抛开了过去的世界,她自然而然追随异国他乡的指引,重新发现并探索自我的方向。
在书中,扶霞用她的生花妙笔记录了她浸淫于成都的美食、文化和城市生活之中的感受。细腻而鲜活的场景,铺陈这个城市的声色犬马,如同中国古诗的意象连绵排布,从中可见她卓异的观察力和发自内心的好奇、包容和热忱。食物和场景刺激着她的多重感官,成为油腻腻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画,留下回味无穷的记忆与关于文化和自我的反思。
美食事关美味,还事关身体和文化,乃至于宗教、祭祀、爱情、亲情、生意往来、行贿受贿。经由美食,扶霞拥抱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使之嵌入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之中,剥离了从小在欧洲生长起来的文化和习俗,“像一条蛇一样慢慢蜕皮”。自我的探寻和改变这条线索隐藏在她在成都最初的跨文化体验背后,也贯穿了她日后走遍大江南北品尝和考察的路途。比如,她接受了英式价值观认为“恶心”的中国食物,接受了用食物的凉性或热性疗愈身心,关注属于食物本身的口感,放弃了原来的“干净”或“安全”的标准,对英国人可能认为的危险见怪不怪……总之,“奋不顾身”投入到不同文化的冒险之中。
融入了这片“友谊的绿洲”,研究中遭遇的任何挫折和不快都能在爱和欢乐中化解。她感到自己这才真正将自我迷失在了中国,在与当地好朋友的对话中,思维方式也变得和他们相似,“我可真是个变色龙,再也记不起自己原本的颜色。”
“变色”后的扶霞面临回家势必陷入身份转变的危机,她选择在香港这个多元文化之都寻求缓冲,正如她初次去成都时一样。中国的吸引力与回家的渴望、以及中国与英国的不同自我在互相冲突,正如香港本身也充满了反差及大的几种元素之间的角力——贫富、东西、传统和现代,她在这座都市身上看到了胶着中的自己的面影。
当然,扶霞也有过厌倦了中国的时候。面对这里“疯狂”的生活方式和食物,她倦怠了;面对正在高速改建中的老城,她失望了。乡愁牵引着她,回归到年少时的生活。
直到2007年,她来到扬州,老城的姗姗古意、温柔收敛的淮扬菜,成为了一剂有效的补药,化解了她面对中国狂飙突进的发展和自己的研究的疲累。她从之前打仗一般的研究中脱身,同时也离开中国积贫积弱而后暴饮暴食的历史,遇见了中国人对吃开始有品位和讲究的时代,重见这个国家的优雅和古朴。
许多记忆在脑海中翻滚而来:她学会了中文,会烧中国菜,改变了自己的口味,广交中国朋友,甚至丢失了妈妈从小为她苦心培养起来的英式餐桌礼仪。但无论在她朋友眼中,还是自己看来,她仍然是一个外国人,只是突破了西方习俗的界限,敢于自己决定自己吃什么和怎么吃,“老娘一点儿也不管别人怎么想。”
通过饮食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意味着一种内心深处的自由。只有被地大物博的神州所滋养和磨练过的心灵,才能享有这般丰盛,得以自如地被安放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而不迷失。这关乎吃,也关乎身份和自尊。那个自我认知的灵光时刻,扶霞记了很久很久。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出版两年多了,都说这是一本供消遣的小书,说的最多的就是:不要深夜拿来看,否则会控制不住食欲,看到半路起身去做个饭!!!用了3个晚上,将近6个小时看完这本书,感觉也还好。其实我并不觉得这是一本仅供消遣的书,相反,我认为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
1.书的作者扶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子。她从刚一开始来到四川的不适应,到最后能把中文运用自如,且可以用中国思维考虑问题,这个难度很大,但是霞做到了。其实,在看何伟的《寻路中国》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外国作者写中国的故事会让人觉得更容易读进去呢?现在,我意识到,他们是放下一切的过去,全身心地融入进普通老百姓,甚至可以说是底层人民的生活,他们的写作并不是快餐。何伟,一个美国人,居住在北京郊区的小山村里,用灵魂去感知村民日常;扶霞,一个英国人,住在川大的留学生公寓,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成都的菜市场、街边小店,不辞辛苦去汉源县的某个村庄去寻找上等好的花椒。他们的写作是类似的,在体验的时候能够去掉自己发达国家的标签,全身心融入当地生活;但是又懂得适时利用自己“外国人”的身份,去做中外文化的交流使者,而这可能是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很难有的机会。
2.书里面写到中国人是“杂食”的,其实这些内容真的引起了我很大的不适。我也是佩服扶霞的这种冒险的精神,去尝试狗肉、昆虫、蛇肉等等那些并不在大众饭桌上的食物。而且要把她看到的宰鸡、宰鸭、宰鱼、杀猪、杀蛇等令人毛骨悚然的残酷场面用很多的篇幅描述出来,这真的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但扶霞的“求生欲”很强,基本每次说到这里的时候,她都要补充一下,其他国家并不是不存在这种情况,而是在屠杀场处理完毕后进入超市,市民看不到而已。所以她称那些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批评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人为“伪君子”。
3.书里也写到很多关于“美食”的描写,且写的很中国化,我觉得译者的翻译功不可没。比如,作者在成都某个烹饪学校学习时候对刀工、火候、调味、口感等的描述,就非常到位。我相信,有很多即便很年长的妈妈们都可能不知道这么多吧。他真的是个可以称得上的“中餐美食家”。她说“脆”,说脆的食物一开始会“抵抗”你的牙齿,但最终会缴械投降,咬下去干脆地断掉,令唇齿愉悦。还有弹、嫩、滑、爽、麻、味厚等等不同的口感描述。毫无疑问,作为一本以“食物”为载体的书,它里面也写到了很多可以带给人幸福感的食物,比如“毛笔酥”、“全鸭宴”、“点心”、“木瓜炖鸡”、“扬州炒饭”、“毛氏红烧肉”等等,确实会刺激到自己的味霉。
4.其实给我最大的冲击是作者扶霞关于文化的思考以及食物背后的“引经据典”,这是我能给这本书打4颗星的原因。全书一共有16个小的章节,基本每个章节里他都有提到,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这个国家正在失去什么,又在陆续得改变着什么。就像我们在很多书里或者网络上看到的那样,90年代,我们的经济开始腾飞,科技开始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无休止的“拆”、“建”、“吃”,同时也导致“建筑森林”、“食品安全”、“传统丢失”、“拜金主义”等等问题的产生。比如作者在川大留学的时候,“我们那些中国校友住在混凝土的宿舍里,八个人挤在一个房间,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空调,洗澡的话要走很远,每天还是特定时间限时供水。我们住的是摆了两张床的双人间,铺着地毯,暖气空调俱全。”,这就是很现实了。还说了中国四大地方菜系的来源:鲁菜——皇族贵胄的饮食(孔子),淮扬菜——文人,粤菜——重食材轻调料,川菜——点石成金、化腐朽为传奇,还有“夫妻肺片”、“胡椒”、“胡萝卜”等带“胡”字食物、生人熟人说法的来源;还有历史上著名的厨师、以溥仪为代表的皇宫的饮食、贫穷农村的春节、客家人的生活等等,描写鲜活生动、真实自然,对饮食文化里面的“文化”又多了很多的了解。
作者说,“中国压抑克制了那么久,其实只是在追赶全世界贪婪的脚步,只不过动作快了点、规模大了点而已”,没有错。同时,作者心中最好的生活方式,“主食是一碗蒸饭或者煮面;大量简单烹饪的应季蔬菜;各种各样的豆腐;极少量的果脯;再来一点点能够增添风味、供给营养的肉和鱼”,也始终是我心中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译者说,日复一日的饭桌上,浓缩着你我倏忽而过的'年华。酸甜苦辣,都是人生的营养;烟火人间,全是温情的味道。是的,总体而言,这是一本让你读前有期、读中有趣、读后有思,写食物又不只写食物、写文化又不只说文化、写差异而又不只谈差异、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人间烟火气的书。
最后,作者的“红楼梦”给我种下扬州的一片草原,希望有一天能在一个柳吐绿的季节,去好好体会一下这座城里的美食、美景、美物,还有那些美的故事。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三
作者对中国饮食的热忱毫不逊色于本地居民,因其描述还参杂着奇闻异事更添加不少趣味。这本书虽然是以外国人的视角来描述,却引发了很多国人的共鸣。究其原因,一则是因为作者发自内心的对中国饮食的热爱。由于热爱,才有了那么多真情实感的投入。热爱激发好奇心,才有了后面的实地考察,才有了自己下厨的摸索实践。二则是由于作者本身的文化底蕴和亲身体验,文章中有很多引言来自我国古代名篇,引经据典均有所依。其在四川和湖南等地的亲身经历更是给作者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四
好吃嘴,四川话里面形容一个人很好吃。作者扶霞是一个很可爱的人,申请奖学金,堂而皇之地在申请表上填写前往中国做研究的意义,脑子里都想着水煮牛蛙、鱼香茄子。
真实地记录了在成都留学生生活的状态,经历如何展开学术研究的徘徊以后,下定决心投入到成都辛辣的烟火生活中去。作者也做过跟多真实地查阅,关于四川为何好辛辣引经据典展开了分析。
担担面,相传成都挑夫们走街串巷挑着扁担吆喝叫卖而得名。行文从谢老板不起眼的街边面食店开始,讲述了成都街边小吃文化的演变,钟水饺、赖汤圆再到后来上海炸鸡、新疆土豆、烤肉烤串。文末留下了谢老板担担面的食谱,好想试着做一下呀,哈哈哈。
活色生香地描述了四川人做饭讲究的一个鲜字,通俗又称点杀,现吃现杀。文中比较了中西方对内脏的不同处理,下水向来是中国百姓家常美食之一。通过冯锐,简洁探讨了大厨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所谓“君子远庖厨”,知识分子向来是不啻与庖厨一类为伍。
扶霞抱着投桃报李的心情想让身边的朋友了解到西餐的多姿多彩,改变西餐在朋友们心中单调刻板野蛮的印象,却不甚有效。进去到专门的烹饪学校,开始正规化的烹饪学习。我很感动扶霞在若尔盖途中嗅到四川酱心中涌起的归家之感,她是真的喜爱川菜呀。
调味和火候是中国菜里至关重要的环节。川菜富含多种复合口味的调制手段,极具包容性。自味精问世以后,大部分四川厨师都会选择用味精代替高汤熬制加入菜品中,这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西方的营养学本不健全,相反,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食补之方显得神奇而有效,根据不同的季节变化,年龄阶段,来选择食物,达到调理身体,滋养精神的目的。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五
当你热爱,便有价值。
初看书名及封面,以为只是一本美食流水账,翻了几页之后,发现并不是。当然,书里介绍了很多四川美食,正经川菜和路边小吃,包括制作方法都介绍得极为自然,不禁感叹扶霞对于外国食物和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包容度。(比绝大部分人都强)。
书中另一个很打动我的部分,是关于她作为一个留学生,来到异国他乡,被思乡之情笼罩又与异国文化不和,成为了孤独的个体。在这种情形中,完成与自我的沟通。
一直以来,很多人按部就班地走着其他人的路,并没有真正了解或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是去上学、去工作,去做“应该”的事情。
社会默认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不能去做厨师,或是进入所谓“不匹配”的行业。而当这样的外部舆论终结,进入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反而可能最容易抛开以前的负担,走进自己的内心。真正去做想做、愿做、愿意将自己的时间、生命所付诸的事情。从中感受到挚爱、生命的力量与温度,哪怕并不伟大,并不辉煌。
真的勇敢就应该迈出第一步,去真正做点什么。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六
作者:昕之所向。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对吃是秉持一种吃饱即可的态度,偶尔也有一点口舌之欲,但大多数时候都不太在乎,可能在我心里,去学习,去提高才是人生正经要事,吃在这些面前得往后排。于是,在家人问我想吃什么,我都敷衍以“随便”,自己下厨的时候更是草草对付了事。
及至生病居家休养,脱离了以前相对快速的学习工作节奏,然而长期在各种爱好之间徘徊后,有一日顿觉做什么事都索然无味,日常趣事乏善可陈。这时我才知道,我失去的不光是味觉,而是对于烟火人间的感觉。
结果去网上翻了一段原文,暗暗佩服,扶霞的原文就是这样刻木三分地叙述的。看了关于刀工的那段描述,我深夜忍不住去看了好几个刀法视频,恨不得马上买一把好菜刀和一兜土豆来练习。看到豉汁蒸凤爪这道菜谱,我更是食指大动,这是我喝早茶时必点,可惜家常却很少见,而看菜谱之后发现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心中暗许,准备自己亲自试试。还有关于美食的一些思考,包括家乡美食勾起的乡愁,人与动物的关系,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解,还有贫富差距的感叹,让我渐渐体悟到,食物其实可以作为一种媒介,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我也渐渐找回平凡生活中的点滴乐趣。
中午精心炖了一锅土豆鸡翅,赶紧码下这段书评,去品尝人间烟火了。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七
临时改了这本书,两天时间读完。
这是我读的第三本外国人写的纪实作品,越来越喜欢这种风格。简单、客观、真实,读的时候我总是想起一直以来的梦想,可以在自己身体允许、财务自由的时候,在中国的每一个小镇居住半年以上,能真正看到每一个地方的独特魅力,就那样每天出入当地的菜市场,在大街小巷毫无目的地自由穿梭。
也想起了那次在厦门和朋友自由行,误入一家小区楼下的小门店,已经过了午饭的点,没有灶火,竟然吃到了很符合自己口味的饭菜:土豆丝,清淡的排骨汤以及小碗米饭。没有在外面吃饭后常有的口渴,没有对肉汤油腻的反感,至今记忆犹新。
有些人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挑战自己的口味,有的人可能永远只追随一种。
我属于前者,就像作者一样,眼睛一闭,至少想要尝尝这个味道,但这是三十岁之前的经历。我生活在贫困的西北山区,饮食习惯应该和书中提到的刘复兴的家乡类似。在离开家乡读大学之前,我们只有在过年的时候会做蒜薹炒肉,会做一大盆羊肉胡萝卜馅来包饺子,其余时间,我们吃的基本上都是面食和土豆的多种变化。所以刚上大学,我竟然疯狂地迷上了一种叫米线的小吃,再配上一碗凉皮,两块钱就可以解决一餐,几乎整个学期都没有在学校的食堂吃过饭。后来听同宿舍的同学说想吃肉,就去熟肉店买一两块鸡胗吃,我到如今还是没有去尝试那个东西的味道。但是15块一条的烤鲶鱼让我开始爱上了吃鱼吃肉,虽然很奢侈,但是很贪恋那个味道。后来回了山西,自己租房子住后,还自己学着做了红烧肉、咖喱牛肉给弟弟吃,找对象的时候也会刻意不想找同乡,理由是实在不想天天吃面配烩菜,喝稀饭。
我的老公和我竟然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一个学校同一级的校友。我们认识三个月就领了结婚证,被爱情冲昏头脑的人根本无暇顾及什么饮食爱好。这一直是个梗。
到底是因为我和他在一起生活被他影响了还是我自己主动选择了素食?就像作者也会在体验了饕餮大餐之后想要回归生活的本质一样。总之,我爱人就像刘复兴一样坚守,从我认识他的时候就是喜欢喝稀饭吃蒸土豆,或者一碗面就够了,到现在,我们结婚十年,无论我怎么引导、怎么奚落,他没有任何变化。稀饭里必加苦菜,甚至吃个方便面也不加任何调料包,只加苦菜,每次吃都还要大声称赞人间美味。
因为我的儿子有一个完全迥异的口味。他不喝一口稀饭,甚至不怎么爱吃面,除了意大利面。他可以在大早晨吃下整块牛排,一次可以吃8个可乐鸡翅,他喜欢榴莲、牛油果我们见都没见过的水果的味道,看见美食纪录片上经常加各种奶酪更是垂涎三尺。疫情期间,我学会了红烧牛肉、炖牛尾汤、咖喱鸡块、烤鸭、各种面包、蛋糕、冰淇淋,我在做这些的时候完全不尝味道,因为我现在也基本咽不下任何肉食,以前不敢吃面的人可以吃下一大碗油泼面了。
所以,如果只有儿子在家,我会按照他喜欢的方式,一份米饭加一些肉,稍微配点蔬菜,我只要吃剩下的蔬菜就可以了。如果老公也回来吃,我基本需要做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餐,我们在一个餐桌上吃饭,但基本是各吃各的,互不影响。
这本书除了让我想起我们这个小家庭奇葩的饮食爱好之外,也让我常常想起我这两年认识的几个我认为的知识分子。包括在《江城》那本书,我有一样的感受。他们都是外国人,但是他们深深地爱着这个国家、这里的文化,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读到这样的文字,常常让我热泪盈眶,让我愧疚。
熟悉碳钢刀片青灰的色调。我喜欢握刀在手,感觉那种踏实的轻盈;把手掌放在刀面上,贴近胸口。这把刀让我感觉自己无所不能。这是手艺人的工具,用途广泛、无比迷人。这把刀是专属于我的啊,需要我悉心的照料,要时时拿去磨刀石上打磨,要细细地涂油,免得生锈。
就这样一段简单的文字,我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我甚至不清楚我为什么感动。
我看到了他们穿梭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在为我们引以自豪的经济发展而惋惜,我看到了我每天必看的老师的朋友圈,他看起来一直在骂,骂老师、骂媒体、骂各种不负责任的胡言乱语,但他从没有放弃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他比任何人都希望这个国家能够太平,能够有一点点进步,我们大家可以幸福安康。我们身边大部分口口声声大喊爱过的人可能只是想怎么样投机取巧将更多的国家利益装进自己的腰包。
我说我需要看到你的信息来了解这个真实的社会,因为我们本来的生活太过于封闭,而自己又没有能力去看到更大的世界,我可能从来不知道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我试着去从他发表的文章当中获取一点信息不让自己被虚假缥缈的信息流淹没,也试图努力看书让自己有一点分辨力,但很无力,太匮乏了。
他们写我们如何对待他们,如何吃,如何做事,我看到了自己的愚昧。
刚到中国的时候,我真是个忧心忡忡的“事儿妈”。吃饭之前要用开水烫洗碗筷;大巴司机在青藏高原一片漆黑的晚上开车之前习惯喝半瓶白酒,我还要去询问阻止。后来,我逐渐意识到,如果你想在不同的文化中来一场真正的冒险,就得丢掉过去的桎梏。你要跟那里的人们“分享食物”,这话既是现实又是比喻;而危险正是这旅程的一部分。日子长了,我对危险也很迟钝了。
对危险的迟钝、对各种化学物品添加剂的迟钝、对思想的迟钝、对自由的迟钝。
我讨厌迟钝。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八
今天把元元《鱼翅与花椒》的读后感看完了。很佩服元哥,能以这么包容开放的心态来接受一本美食的书,因为好些东西是作为吃货的元元也接受无能的,这跟“好不好吃”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元元就是不能吃活生生、肉唧唧的昆虫,也不能吃正在蠕动的海味。[手动捂脸]但她还是鼓起勇气看完了全书,令人倾佩。
除开美食,元元还关注到了书中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生活,分别给了她不同的角度和启发。
在寻找美食,啊不,人生的道路中,不禁想到有很多想吃吃不到或者还没有吃到的东西,比如不辣的重庆火锅,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自己跟自己的一场和解,抉择和舍弃并存。
在元元看来,生活是苦的,但食物却能带来一丝慰藉,好吃的食物更是快乐的源泉。
如果你喜欢元元,可以读一读她写的读后感,真诚提醒最好别在晚上观看,要不然搞不清你是对火锅还是对元元流口水哟。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九
今天把《鱼翅与花椒》看完了。很佩服这位英国姐姐,能以这么包容开放的心态来接受中国的美食,因为好些东西是作为中国人的我也接受无能的,这跟“土生土长”“爱国”并没有半毛钱关系,我就是不能吃活生生、肉唧唧的昆虫,也不能吃正在蠕动的海味。
除开美食,作者还在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生活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给了我不同的角度和启发。在寻找美食的路上,亦或是人生的道路中,有很多困惑和分歧,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自己跟自己的一场和解,抉择和舍弃并存。
在我看来,生活是苦的,但食物却能带来一丝慰藉,好吃的食物更是快乐的源泉。
如果你喜欢美食,可以读一读这本轻松的小书,真诚提醒最好别在晚上观看,容易流口水哟。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
认识自己如此之难,就从比较柔软的舌头开始吧!
读《鱼翅与花椒》的两天恰好是周末,于是连着两天下厨,对吃有了关心,忙忙碌碌中也好像重拾了对生活的热情。
高蛋白饮食给身体塑造人群,必吃榜单给观光客,不为人知的私房菜给风雅名流,苍蝇馆子给众生……如今若不是自己擅长厨艺,想在这盘泾渭分明的饮食图谱上发现点新玩意儿,倒成了十分困难的事情。
作为外来者,扶霞克服身份认同困惑的“以身试法”锐化了她的感受力,但作为本土文化原住民,要获得这种持久弥新的热情,非要抱持着开放的心态并上些冒险精神,让身体忠实于观念,才能让舌头复苏。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一
这是一本有味道的书,英国人写的川菜饮食,挺有趣。1992年,从事亚太地区新闻报道助理编辑的扶霞来到中国,本意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却在途径成都时爱上川菜。
她留在四川大学学习,并成为当年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第一位外国学徒。其实在挺多外国人看来中国人吃的东西都奇奇怪怪的,比如我们和一个外国朋友吃火锅的时候他就坚决不肯吃鸡爪、火腿肠、鸭肠和脑花。很多时候,通过外国人的眼睛看中国,才更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江城》如此,《长乐路》如此,《再会老北京》如此,这本书也是如此。
没有政商巨子的伟大成就,没有知识精英的傲人成果,没有冠绝全球的华彩建筑,没有傲啸四方的杰出事迹,书中聚集的,都是日常的普通人,以及我们每日所见的普通街市。但是这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与很多其他城市一样,成都的老城区也正在被拆除,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城市正在努力摆脱过去留给它的成熟风尘,努力的想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青嫩的小姑娘,这里的一些记录就好像是一座城市的墓志铭。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二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也是一本有益的书。
开始是怀着看热闹看出丑看搞笑的心态去读的,后来发现这位英国女孩真不简单,对于烹饪,对于中国菜,她可以说是正宗的科班出身,在正儿八经的专业院校学习过的。对于中国菜,她比我们普通人懂得要多多了,果然人不可貌相啊!
想知道她有多厉害,还是自己去看书吧。这本书写得不错,引用下面的一段话,足以说明。
从四川的热闹市集到香港的私家小馆,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扶霞游历中国,不仅在美食与厨艺上收获颇丰,也从食物中看到了这个与英国截然不同的国家的更多面向。她考究钟水饺、赖汤圆、担担面和夫妻肺片的来历与说道,剖析中国历史上与今天对厨师这一门职业的偏见与轻视;她尝试接受并理解中国人在厨房里对作为食材的小动物的“日常残忍”,但也努力查找资料,纠正西方人对中国人活吃老鼠和生吃猴脑等惊人举动的想象和误会;在烹饪学校里,味精的无处不在让她进退两难,人造调味品违背了她的“一切原则”,但她崇拜的大厨无一不用味精调味,她一方面认为西方对味精的偏见已无形之中破坏了中餐的声誉,另一方面又猜想,原因或许在于“中国人普遍对科学技术抱着积极的态度”,而欧洲的厨师和“吃货”普遍坚持认为“享乐主义必须与‘回归自然’的哲学并行”。她在中国华北贫穷农村过了一个物质贫乏的春节,经历了中国式的祭祀和串门子,她反省自己是凭借外国人的身份,在这个男女极不平等、女性不能上桌吃饭的地方享受到了和男性平等的待遇,但同时又被毫无隐私的生活和每日被人参观的打扰惹怒;她也在成都的街头兜兜转转,看着老木楼变成瓦砾场,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并在木屋房顶投下影影绰绰,措手不及,她觉得自己在记录美食的同时也在书写成都的“墓志铭”,“这个城市是多么迷人多么独特啊,现在要用一个中国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城市取而代之,暴殄天物、可悲可叹。”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三
从没想过看一本写中国美食的书,而且是地道的成都美食,包括四川火锅,还有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餐馆,小贩,菜市场会是一个外国留学生写的,她的描述让我看的饿了,口水直流,而且呢,里面竟然还有食谱!
搞得我这个手残党都想要去尝试一把,做一下尝一下,虽然我知道自己在做饭方面没有天赋,哈哈我的自知之明啊!
印象深刻,是他描述餐馆的老板、叫卖小贩的吆喝、菜市场的新鲜、生活气息、热闹的'、纷杂的、慵懒的、血腥的、脏脏的、作者对于这些描写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仿佛你就在拿着菜篮子在市场里买菜,你就在小摊贩面前尝着美食,你就在饭馆里吃着那可口的担担面!说到这,我都口水又咽了好几下!
关键书中还引入了大量的历史典故,还说到了以前的师父,留一手!就算大字不识的文盲,也有祖传的绝活儿!让我深深怀疑作者不是外国的,就是本土的!
他还说到西方人对于中国人的饭桌,中国人对于西方人的沙拉生菜,双方都有一种不理解、恐惧、格格不入的心态!但是只要花时间,还是可以融入进去的,就是看你想不想?有没有抱着成见的态度?电视上总说音乐无国界,在这本书中体现到淋漓尽致的就是美食无国界!
不禁想说一句,同一个吃货,同一个世界。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四
一本关于中国美食的记录,一场关于中国社会的变迁,一个人的成长之路。
开始写初入中国经历的文化冲击与年轻时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因为恰在此时,所以给了我们这般亲切而又不凡的体验。从一个初入中国的西方人角度发现中国社会那些被熟视无睹的美好与辉煌真的是趣事一件,值得体味许久。读着读着便联系上了自己的经历,引发无数回忆。
后来又来到了新的地方,开启新的故事,依旧是食物为主线,却点出了无数的中国社会的伤痛。但是这个话题终究是太大了,太难了,一些没有太多根据的文字难免让人产生抵触情绪。
这期间扶霞自己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反思在中国的经历,反观中国社会的种种现象。变化不因为我们而止,唯一不变的就是不停的变化。愿你我在这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寻一个好的角落,找一种好的方式,去守护属于自己的岁月静好,体验属于自己的烟火人生。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五
她留在四川大学学习,并成为当年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第一位外国学徒。其实在挺多外国人看来中国人吃的东西都奇奇怪怪的,比如我们和一个外国朋友吃火锅的时候他就坚决不肯吃鸡爪、火腿肠、鸭肠和脑花。很多时候,通过外国人的眼睛看中国,才更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江城》如此,《长乐路》如此,《再会老北京》如此,这本书也是如此。
没有政商巨子的伟大成就,没有知识精英的傲人成果,没有冠绝全球的华彩建筑,没有傲啸四方的杰出事迹,书中聚集的,都是日常的普通人,以及我们每日所见的普通街市。但是这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与很多其他城市一样,成都的老城区也正在被拆除,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城市正在努力摆脱过去留给它的`成熟风尘,努力的想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青嫩的小姑娘,这里的一些记录就好像是一座城市的墓志铭。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六
《鱼翅与花椒》是一本关于中国美食的记录,一场关于中国社会的变迁,一个人的成长之路。
开始写初入中国经历的文化冲击与年轻时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因为恰在此时,所以给了我们这般亲切而又不凡的体验。从一个初入中国的西方人角度发现中国社会那些被熟视无睹的美好与辉煌真的是趣事一件,值得体味许久。读着读着便联系上了自己的经历,引发无数回忆。
后来又来到了新的地方,开启新的故事,依旧是食物为主线,却点出了无数的中国社会的伤痛。但是这个话题终究是太大了,太难了,一些没有太多根据的文字难免让人产生抵触情绪。
这期间扶霞自己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反思在中国的经历,反观中国社会的种种现象。变化不因为我们而止,唯一不变的就是不停的变化。愿你我在这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寻一个好的角落,找一种好的方式,去守护属于自己的岁月静好,体验属于自己的烟火人生。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七
“每个人的舌尖都是一个故乡。”
这本书很美。在阅读的时候,会产生两个奇妙的感受。
第一个是,你会觉得这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听一支完整的生活交响曲,虽不达恢弘大气,却非常完整且富有节奏,使得整本书读起来酣畅淋漓且回味无穷。
第二个是,明明是一本纯文字的书,却在字里行间充满了画面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全国各地的美食仿佛尽收眼底,令人垂涎。
这本书很用心。藏在各个细节角落中,等着你发现之时,你会拥有一种小确幸的美好。
一本书从开始选题、到策划、到设计等等,中间会经历特别多的环节,每个环节都会被不同的人解读。而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就会因为一些原因,使得一些特别好的稿子变得无比平凡,没有销路。若不是这位策划者的用心和各种机缘巧合,这本书也不会这么完美地呈现在读者的手中。
在书中,你会看到另一个世界,而扶霞就像身边的一个朋友,用一种新的眼光,带你认识这个你再熟悉再热爱不过的国家。
于是,也出现了很多可笑的段子。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在”红楼梦“那一章中,说自己阅读《红楼梦》后对这部小说的理解——“小说写到后面,基调变得阴暗沉郁起来,出现了自杀、绑架和疯狂的背叛。“竟然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啥意思。但细细一想,好像也没毛病!
关于吃,扶霞总是能通过细致的描述,让你你会到她当时的心境和情绪。由于我个人偏甜口,且不喜辣,对她前几章所描述的川菜还真没太多的感觉,甚至会因为她对辣的描述而让自己感觉舌尖发痛,干脆迅速略过。又由于超爱吃螃蟹,对“‘蟹’绝入口”这一章印象格外深刻。里边提到蟹痴李渔,岁岁储钱待蟹,就特别想笑,这人是有多馋呐!也让我觉得在吃螃蟹方面,找到了一位超越时空的知己,原来自己并非茕茕孑立之人,在400年前,还有一个和我一样爱吃螃蟹并会上瘾的吃货!
又是在这一章,作者扶霞在书中提到了一桩桩一件件曾经在中国发生过的食品安全事件,甚至还有连我们中国人都不知道的事件,历历在目,触目惊心,并导致了她情绪的一次爆发,也引起了一些极端读者的攻击,认为扶霞是在说中国的不好,不配成为中国的文化大使(幼稚)。
还是在这一章,我欣慰地看到了我国出版对言论的逐步开放,记得还不多年前,出现这类言论会被直接毙掉的。相信一个愿意直面自己过往错误的国家,是会真正强大起来的。
从蟹开始,以粥结束,设计巧妙且意味深长。跟着作者的情绪走,从最初的简单纯粹,到后面的浮华经历,再到厌倦不堪,最后回归最初简单而又沉甸甸的质朴。这也着实是一个外乡人的真实情绪。一个地方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但我相信,当她真的回去后,她一定又会开始怀念。
当然还有很多章节,我想,很多人的关注点应该都会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有所侧重,虽然她全本书写得都很详尽生动。
书中还随着寻觅食物的步伐,提到了许多关于中国大大小小的人和事,人们的观念、处事方式,有根深蒂固冥顽不灵让人难以理解的固化思想,也有跳跃着转变着的新思想。而中国,就在着一轮轮、一波波的冲击下,疯狂又野蛮地生长。
如果眼泪有颜色,那我流的一定是彩虹。有激动,有感慨,有悲愤,有心酸,有无力,有温暖……也正如一盘盘食物,饱含着酸甜苦辣咸。
而全书最后的那只菜虫,便是她的立场和态度,纯粹明了,那个“老娘一点也不在乎别人怎么想”的扶霞,就像攥在手里的。一根串串香。
这本书能够成功,真的是每环每节都充满了用心和缘分。如果这本书交到一位专业严谨的翻译手中,可能它又会是另一副样子。可就是那么美妙,这本书被送到了译者何雨伽的手中。何雨伽不仅有着丰富的翻译经验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刚好是一名四川妹子,我甚至能想像出这本书到她手中后的欣喜和雀跃。我相信,他们在见面时若有一曲《高山流水》,一定特应景!就像两位第一次见面的那句话一样,“没有忌口,什么都吃“,这更是一种包容和豁达,一种对文化差异表现出的态度。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何在翻译过程中的快乐,而她在后记中也确实如是说。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八
对我来说,这本关于美食的书有些长。里面走过了文革,还涉及了非典。感觉自己也和扶霞一起从90年代一路走到了现在。
最初吸引我读下去的是外国人对我们食物的不理解哈哈哈,我一直知道很多外国人害怕鸡爪,却一直不知道为什么,直到看了这本书,真的写出了那种恐惧都嘛!(说实话,已经有点影响我吃卤鸡爪了,哈哈)。而且,从那天起,我就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逼别人吃我狂爱的食物了,真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永远不知道你挚爱,一般人还不推荐,给你只是因为我太爱你的食物,在别人眼中真的很“恐怖”。
当热爱和工作联系在一起时,真的好幸福啊。
扶霞可能经常误以为自己是个四川妹子吧,哈哈哈那种恍惚感,缓过神来也会傻笑吧。啊,扶霞,好开心,当年你来到了四川,选择了四川。想对那个姑娘说一声,谢谢你。
扶霞,当你经历经热爱,失望,再到热爱之后,你真正地爱上了中国。中国也爱你!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九
开始是怀着看热闹看出丑看搞笑的心态去读的,后来发现这位英国女孩真不简单,对于烹饪,对于中国菜,她可以说是正宗的科班出身,在正儿八经的专业院校学习过的。对于中国菜,她比我们普通人懂得要多多了,果然人不可貌相啊!
想知道她有多厉害,还是自己去看书吧。这本书写得不错,引用下面的一段话,足以说明。
从四川的热闹市集到香港的私家小馆,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扶霞游历中国,不仅在美食与厨艺上收获颇丰,也从食物中看到了这个与英国截然不同的国家的更多面向。她考究钟水饺、赖汤圆、担担面和夫妻肺片的来历与说道,剖析中国历史上与今天对厨师这一门职业的偏见与轻视;她尝试接受并理解中国人在厨房里对作为食材的小动物的“日常残忍”,但也努力查找资料,纠正西方人对中国人活吃老鼠和生吃猴脑等惊人举动的想象和误会;在烹饪学校里,味精的无处不在让她进退两难,人造调味品违背了她的“一切原则”,但她崇拜的大厨无一不用味精调味,她一方面认为西方对味精的偏见已无形之中破坏了中餐的声誉,另一方面又猜想,原因或许在于“中国人普遍对科学技术抱着积极的态度”,而欧洲的厨师和“吃货”普遍坚持认为“享乐主义必须与‘回归自然’的哲学并行”。她在中国华北贫穷农村过了一个物质贫乏的春节,经历了中国式的祭祀和串门子,她反省自己是凭借外国人的身份,在这个男女极不平等、女性不能上桌吃饭的地方享受到了和男性平等的待遇,但同时又被毫无隐私的生活和每日被人参观的打扰惹怒;她也在成都的街头兜兜转转,看着老木楼变成瓦砾场,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并在木屋房顶投下影影绰绰,措手不及,她觉得自己在记录美食的同时也在书写成都的“墓志铭”,“这个城市是多么迷人多么独特啊,现在要用一个中国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城市取而代之,暴殄天物、可悲可叹。”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二十
1.前面一半很不错,后面一半像知乎。
或许是我境界太低,只喜欢跟我自己一样阶层的市民审美,越接地气越好。前一半内容,是作者二十五六岁一文不名来中国留学的时候写的,刚好是黄金年龄,遇到的开放时代,城市旧改还没有开始,半新半旧,所有都是刚刚好。成名以后再看21世纪初的中国,视角非常中产阶级化,内容也很不错,拿来看看也很好,就是有点难共情。
2.知识的关联。
总而言之,看多了关联起来一捋,能更好看懂时代下的趣味。
近来正在看的林毅夫近期演讲发言汇集成的文书,比看学术著作容易懂,比看公众号口水话的体系性强多了,中间位置刚刚好,然后发现好些公众号的分析观点背后的理论基础就是林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3.读书就像吃饭。
搞清楚,啥子是甜点,啥子是主食。
虽然越来越像年轻时我不屑一顾的实用主义人群。
不得不承认的,能够让自己谋生的就是主食,需要持续努力;而放松神经缓解疲劳的爱好就像甜点;都要吃,而且要分清主次,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饮食结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41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