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汉字音节,用以书写语言的一种声、文符号。在总结中,我们可以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著名企业家总结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和经验,与大家分享。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一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开封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旧时,开封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为我国民间祭灶节,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为灶王爷饯行。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
春联。
以往这一天,开封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诸如此类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现在除夕,开封人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除夕之夜虽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亲友,看电视,猜迷语,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收获,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
学习计划。
"守岁"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这又意味着开封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换新衣,洗涮完毕,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遗像。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全家人吃过年饺子,随后开始到亲友家拜年。旧时拜年一般多由家长带领,先拜长辈近族、邻友,以后再去远处各家。各家为接等贺年客人,家里常备烟、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开封"早拜年,晚拜寿"的习惯,初一午后,拜年活动即告结束。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二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你知道河南春节习俗吗?下面本站小编精心整理了河南春节习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三十晚上熬一宿。
年夜饭过后,一家人围坐一起,吃糖果、嗑瓜子、唠唠亲朋、拉拉家常,子女依次给长辈叩头辞岁,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全家人彻夜不眠,谓之“守岁’、“熬年”。守岁到五更时,在供桌之上摆好祭品,点燃香烛,一家人依长幼辈份,依次向祖宗跪拜致祭,恭祝“年福”。
大年初一有禁忌。
大年初一,河南人鸡鸣即起,穿着新衣,竞相燃放鞭炮。河南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行“接年”或“迎财神”之礼。而后,煮好饺子,敬天、地、祖先后全家共食。大年初一忌讳诸多,如扫地、倒垃圾、动剪刀、大声喧哗等都视为不吉利之举。
中原南北东西挤庙会。
很难一句两句话就说清楚庙会是什么,可是只要去河南大大小小的庙会上转那么一圈,就立刻乐陶陶地明白了——庙会,首先得有座庙,在庙里安排一个值得信任的神;找个好日子来和神打个招呼,拜神祭祖的香火是不能少的;再给自己吃点什么买点什么,听听那些古老的传说,再把传说讲给没听过的人……庙会很有意思,想体会庙会的乐趣,首先,你得不怕挤——不挤的庙会,肯定不是好庙会。
人民间传统习俗“走亲戚”
河南走亲戚规矩甚多,历时很长,贯穿了整个年节。初一之前称拜早年,十六以后称拜晚年,初一至十五为高峰期,二月初二送年后即告结束。拜年要先长辈、后平辈,先近邻、后远亲。不同辈分和亲属之间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初一叔、初二舅、初三初四拜岳父”的习俗至今在河南民间广为流传。到长辈家拜年要携带酒肉、糖果之类礼品。长辈们根据自家的亲戚情况,早早的安排好了酒菜,在约定俗成的时间里,在家等候拜年客的到来。拜年客到后,有的行磕头之礼,有的以寒暄代之,互相祝福后即食午饭。
人民间传统习俗“破五”
之所以称“破五”,意为从此可以破除过年期间的禁忌。是日早起吃饺子、放鞭炮之习相沿不变。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河南平顶山、许昌、南阳、宝丰一带一般中午放鞭炮,不过破五不准吃面条或面稀饭,吃馒头不准剩。
人民间传统习俗偷灯头儿。
正月十五豫南一带,有“偷个灯头儿,生个孙猴儿”的风俗,点灯盏时,邻家子女可悄悄将灯油燃尽的“面灯”拿走,俗称“偷灯盏”。有的地方自家所点灯盏,当晚不收,让其尽油而燃,次日再加油点燃,称“续灯”。一般至正月十七方“收灯”,“面灯”或“灯馍”要收起打发“要饭的”,称“舍神果”。
油炸肉丸+酥肉,安阳人每家过年必备菜之一五香卤猪舌接下来就是老爸最拿手的硬菜了:红烧鲤鱼,那叫一甜、辣、香壮士饥餐——腐卤肉,别只看长相,这肥而不腻。凉拌酸辣包菜,让人吃了满口留香~虽然春节期间美味佳肴众多,但是小伙伴们也要注意健康饮食哦!
饺子。
除夕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在除夕吃饺子,有“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在河南人的年夜饭里,“饺子”绝对是重头戏,没有饺子的年夜饭是难以想象的。即使现在很多人年夜饭安排在餐厅、酒店,但在河南人的除夕团圆饭桌上,没有哪一道菜可以盖过饺子的风头!将饺子从外围一圈一圈地摆起,直到摆满为止,民间俗称为“圈福”。
鱼
除了饺子外,鱼,因“鱼”和“余”谐音,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象征,也成了河南人除夕饭桌上的第二主角。红烧鲤鱼是最常见的一种做法。
每一位河南人,都会有一种烩面情结。小编一位河南朋友,一听到烩面,眼睛立马亮了。
胡辣汤。
在锅中放入适量水加入高汤放入胡辣汤料、胡椒、辣椒等,大火让其烧开;待锅中水烧开后,放入羊肉、面筋。待羊肉、面筋熟后将适量面筋水倒入锅中,烧至汤汁变稠时,放入粉条、葱、精盐、味精、酱油,文火熬制5分钟即成;起锅盛汤,依据个人口味放入适量香油、醋。
扣碗酥肉。
将猪肉洗净、切成筷子条,一寸长;鸡蛋、粉芡、面粉、油一起制成小酥糊,把肉拌匀;锅里倒入油,油热6成,将拌好的肉条入锅炸至颜色稍稍变黄捞出、重油一次;把炸好的肉放入碗内,加入八角、花椒、葱、姜、味精、高汤、盐、料酒、酱油。上锅大火蒸90分钟,如果等不及,可用高压锅,十几分钟就好了。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三
2月4日是农历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
最早的记载显示咬春吃春饼。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dd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拼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用来卷菜吃。
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的咬春的另一种食品就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北方吃萝卜,河南的大部分地域也都传承这一习俗.南方吃生菜与吃萝卜有同样的意义。同时,在立春时,还有春宴用的春盘。春盘有专用萝卜做的,也有用五种辛辣蔬菜做的五辛盘。五辛的一种解释是葱、蒜、椒、姜、芥。实际上,食五辛不仅可以驱寒,还可以杀菌,也是古人的养生健身之道。
立春时的穿着也是有讲究的。官方迎春穿青衣,戴青色头巾。清代官员要穿吉服或者朝服。老百姓穿什么呢?那就花样繁多了。
青年妇女头戴彩花,称为春花。孩子则除了穿花衣以外还要放炮。儿歌说:“新年到,新年到,闺女要花儿要炮”。除春花外,还有春燕、春蝶和春蛾,这些纸做的饰物都一起上了少女的头。燕子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吉祥的象征。如果谁家有燕子来做窝,不仅象征吉祥,而且还象征多子多福。古时,人们把多子多福看成是门第兴旺的表现,没有计划生育这回事。
孩子不光放鞭炮,也得穿戴点什么。于是布做的春鸡和春娃就上了孩子的帽子和衣服。“鸡”与“吉”谐音,因而也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迎春礼中的春杖也被妇女微缩后戴在头上。真正的春杖是官方鞭春用的,没有老百姓的份儿。百姓便把微缩的春杖戴在头上,也就算是重在参与了。朝廷迎春时旗帜为青色,老百姓也就把青色的小旗戴在头上了。
人在立春时要打扮,房屋也不能亏待了。于是有人写了“宜春”二字,贴于房门之上。再发展一下,“春”字、“福”字、“寿”字也都上了门。直到现在,元旦春节期间仍然“福”字满天飞,还要倒贴,告诉人们“福到了”。
人打扮了,房屋打扮了,于是牛也跟着打扮起来,马也沾了光。牛角、马耳上有了红布,或者用红绿色搽牛角。古人认为,红色不仅象征吉祥,而且可以驱邪避灾。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四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开封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旧时,开封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为我国民间祭灶节,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为灶王爷饯行。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
春联。
以往这一天,开封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诸如此类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现在除夕,开封人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除夕之夜虽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亲友,看电视,猜迷语,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收获,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
学习计划。
"守岁"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这又意味着开封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换新衣,洗涮完毕,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遗像。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全家人吃过年饺子,随后开始到亲友家拜年。旧时拜年一般多由家长带领,先拜长辈近族、邻友,以后再去远处各家。各家为接等贺年客人,家里常备烟、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开封"早拜年,晚拜寿"的习惯,初一午后,拜年活动即告结束。
正月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旧时初二,开封城关四乡,鞭炮声、鸣笛声、哨子声响成一片,骡马大车往来穿梭,络绎不绝。
正月初三为祭坟、祭宗祖的日期,因旧皇历中说这一天“诸事不宜”,初三开封忌走亲戚。初五为破五节,民间认为初五是年后第一个不吉日,亲友之间亦忌相互串访。除此两日之外,节日期间,开封民间走亲串友,几无闲日。
林州民间将春节称为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进入腊月便有"年味儿"了。
腊月初八这天的早餐,民间要吃"腊八粥"。粥用小米、柿块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称"柿疙瘩白汤"。农妇均要在太阳未出前将粥做好,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口曰:"腊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小鸹不蹬俺家谷"。吃"腊八粥"据文献记载,林州是从宋朝开始的。原来的意思是人们用一年的收获祭祀祖先、祭祀众神并庆祝丰收。后来,由于林州灾害频繁,逐渐演变为吃"腊八粥",预祝来年粱谷丰登。目前林州民间尚有"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的俗语。
二十三,打发老灶爷上天。人们为了让灶王向玉帝为民请命,好话多说,就在灶王牌位两边的对子上写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了防止灶王汇报假情况,就用芝麻糖当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传说灶王为天帝督使,负责察看家人功过,凡是有过者,要在墙上划道记号,到年终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禄一五更接天旨后带天兵回民间按墙上记号进行惩罚。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们将浸泡的黄豆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捞入筛子积压而成。事后均将豆腐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锅宰杀猪羊,割肉者,量家财而行,富者备至正月十五;贫者备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着吃。是贫家富家都要办的一件事,也是过年的特征之一。每家都要根据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数量。
二十八大贴刮。1949年以前,林州民间大都请人写。
对联。
有个别农家利用家花来表示自己的心愿除此之外六上还要贴门神。门神像多为秦琼、敬德、大刀关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贴对子讲究"穷签(横联)富对子"即横楣纸要小对子纸要肥。1980年以后农村又兴起了贴双对联即除在门框上贴一幅外另在门垛墙上再贴一幅巨联。还有用菱形纸写上一斗方子上写"福"字下竖写一条"出门见喜"或"迎喜接福"或"欢度春节"之类贴在门口或迎壁墙上。庭树上贴有"满院春色"石磨上贴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贴"青龙大吉"车上贴"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贴"六畜兴旺"粮食屯上贴"米麦满仓"桌子上贴"日进斗金"衣柜上贴"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与此同时各种神牌写刷一新除厨房用绿色纸(意在免火灾)写外其余均用红纸写成。里里外外一派红光吉祥。
二十九撒蜡走。是日晚上,以相邻近的大村庄为首,组成数十人提灯笼、敲大鼓、拍大铙、捧香卷,到各村寺庙神位前,点燃蜡烛,焚烧香箔,意在祭神驱邪送福音。村上的人们集中在圣地,等候着送福音的队伍到来。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灯火辉煌。1950年后,此俗消失,改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锅。捏仁即捏扁食,出锅即用油炸食品。这两项是腊月三十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是日,从早开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盘馅的盘馅,和面的和面,待盘好馅和好面后,就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逗,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到小盘内,每个盘子两个,由主妇在家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有话您先知,有饭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财发。"另由家中男人用条盘端着到坟上祭祖,每个坟头放一小盘,燃炮叩头。这些事办完后,开始油炸,凡是该过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头(上供用的猪肋条),菜类食品统统下锅炸,但头一锅都要先拿一点,填入灶膛里,让灶王初一五更回来吃。当然,如果农历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
硬币扁食。这是林县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包扁食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送灯。三十傍晚,县南乡村各家各户要将用纸扎成的灯笼,接上立柱,送于坟上,长夜照明,以让先祖随人过年。此灯于初一早上收回。
拦门棍。三十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里门槛跟放一根桃木棍,没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进家。
熬年。又叫"守岁"。民间传说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的时候,如果早睡就没有福了。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每年腊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这乐。主妇也要摆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烛,上香5遍。是夜禁大声喧哗,以免惊动神灵;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鬼";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1980年以后,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将近子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着炮,左手拿着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摆开抢点头响炮的架式。电视屏上子时一到,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声齐鸣,起火、烟花、两响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
初一磕头。人们天不明吃罢扁食后,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然后结伙去别家(一般是本族)磕头拜年。家里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头外,其余都到左邻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若晚辈是小孩,或新婚媳妇,长辈要给几个压岁钱。
走亲戚。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破五节。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走亲串友",积压自在家改善生活过节。是日寅时,家庭主妇还掏炉灰少许,送至当街十字路口,俗称"送穷灰"。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孩子们一律不挨打挨骂,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那怕有了过失,也不挨打挨骂,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如打骂孩子,就会遭到众人谴责。所以孩子们最盼望的是过年。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五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吃南瓜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还有很多。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河南人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河南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河南各种馅儿的饺子,个儿大、馅儿足,是河南人在冬至里最好的一口。河南省省会郑州还有“烩面之城”的雅号,在满街的烩面馆,尤其是在老字号,点一碗羊肉烩面,点一碗三鲜烩面,也许,你会把河南人这一物种看得更加真切。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六
初一磕头。人们天不明吃罢扁食后,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然后结伙去别家(一般是本族)磕头拜年。家里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头外,其余都到左邻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若晚辈是小孩,或新婚媳妇,长辈要给几个压岁钱。
走亲戚。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破五节。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走亲串友",积压自在家改善生活过节。是日寅时,家庭主妇还掏炉灰少许,送至当街十字路口,俗称"送穷灰"。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孩子们一律不挨打挨骂,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那怕有了过失,也不挨打挨骂,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如打骂孩子,就会遭到众人谴责。所以孩子们最盼望的是过年。
共
3
页,当前第。
3
页
1
2
3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七
河南人对于春节是无比重视的,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过春节的事情。你了解相关的春节习俗吗?下面,本站小编就来告诉你河南的春节习俗有什么,欢迎大家阅读。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
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贴
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
对联。
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中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中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看春晚。
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春晚”,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
1983年,央视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应该说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现在这台晚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新民俗,新文化”,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且引发了中国电视传媒表达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它的成功不仅牢固确固确立了自身的地位,而且在中央电视台衍生出系列类似的节目,如综艺大观、正大综艺、曲苑杂坛、春节戏曲晚会、春节歌舞晚会、各部委春节晚会(如公安部春晚)、以及国庆、五一、中秋、元旦等各种节日综艺晚会。随后,全国大大小小的地方电视台频频效法并力求创新。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八
在河南地区,春节的习俗也有所不同,但是都是热闹万分。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河南地区春节的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林州民间将春节称为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进入腊月便有"年味儿"了。
腊月初八这天的早餐,民间要吃"腊八粥"。粥用小米、柿块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称"柿疙瘩白汤"。农妇均要在太阳未出前将粥做好,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口曰:"腊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小鸹不蹬俺家谷"。吃"腊八粥"据文献记载,林州是从宋朝开始的。原来的意思是人们用一年的收获祭祀祖先、祭祀众神并庆祝丰收。后来,由于林州灾害频繁,逐渐演变为吃"腊八粥",预祝来年粱谷丰登。目前林州民间尚有"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的俗语。
二十三,打发老灶爷上天。人们为了让灶王向玉帝为民请命,好话多说,就在灶王牌位两边的对子上写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了防止灶王汇报假情况,就用芝麻糖当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传说灶王为天帝督使,负责察看家人功过,凡是有过者,要在墙上划道记号,到年终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禄一五更接天旨后带天兵回民间按墙上记号进行惩罚。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们将浸泡的黄豆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捞入筛子积压而成。事后均将豆腐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锅宰杀猪羊,割肉者,量家财而行,富者备至正月十五;贫者备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着吃。是贫家富家都要办的一件事,也是过年的特征之一。每家都要根据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数量。
二贴刮。1949年以前,林州民间大都请人写。
对联。
有个别农家利用家花来表示自己的心愿除此之外六上还要贴门神。
门神像多为秦琼、敬德、大刀关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贴对子讲究"穷签(横联),富对子",即横楣纸要小,对子纸要肥。1980年以后,农村又兴起了贴双对联,即除在门框上贴一幅外,另在门垛墙上再贴一幅巨联。还有用菱形纸写上一斗方子,上写"福"字,下竖写一条"出门见喜",或"迎喜接福",或"欢度春节"之类,贴在门口或迎壁墙上。庭树上贴有"满院春色",石磨上贴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贴"青龙大吉",车上贴"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贴"六畜兴旺",粮食屯上贴"米麦满仓",桌子上贴"日进斗金",衣柜上贴"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与此同时,各种神牌写刷一新,除厨房用绿色纸(意在免火灾)写外,其余均用红纸写成。里里外外一派红光吉祥。
二十九撒蜡走。是日晚上,以相邻近的大村庄为首,组成数十人提灯笼、敲大鼓、拍大铙、捧香卷,到各村寺庙神位前,点燃蜡烛,焚烧香箔,意在祭神驱邪送福音。村上的人们集中在圣地,等候着送福音的队伍到来。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灯火辉煌。1950年后,此俗消失,改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锅。
捏仁即捏扁食,出锅即用油炸食品。这两项是腊月三十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是日,从早开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盘馅的盘馅,和面的和面,待盘好馅和好面后,就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逗,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
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到小盘内,每个盘子两个,由主妇在家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有话您先知,有饭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财发。"另由家中男人用条盘端着到坟上祭祖,每个坟头放一小盘,燃炮叩头。
这些事办完后,开始油炸,凡是该过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头(上供用的猪肋条),菜类食品统统下锅炸,但头一锅都要先拿一点,填入灶膛里,让灶王初一五更回来吃。当然,如果农历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
硬币扁食。
这是林县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包扁食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送灯。
三十傍晚,县南乡村各家各户要将用纸扎成的灯笼,接上立柱,送于坟上,长夜照明,以让先祖随人过年。此灯于初一早上收回。
拦门棍。
三十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里门槛跟放一根桃木棍,没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进家。
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鬼";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
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
1980年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将近子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着炮,左手拿着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摆开抢点头响炮的架式。电视屏上子时一到,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声齐鸣,起火、烟花、两响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
初一磕头。
人们天不明吃罢扁食后,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然后结伙去别家(一般是本族)磕头拜年。家里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头外,其余都到左邻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若晚辈是小孩,或新婚媳妇,长辈要给几个压岁钱。
走亲戚。
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破五节。
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走亲串友",积压自在家改善生活过节。
开封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旧时,开封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为我国民间祭灶节,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为灶王爷饯行。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
春联。
以往这一天,开封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诸如此类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现在除夕,开封人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除夕之夜虽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亲友,看电视,猜迷语,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收获,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
学习计划。
"守岁"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这又意味着开封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换新衣,洗涮完毕,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遗像。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全家人吃过年饺子,随后开始到亲友家拜年。旧时拜年一般多由家长带领,先拜长辈近族、邻友,以后再去远处各家。各家为接等贺年客人,家里常备烟、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开封"早拜年,晚拜寿"的习惯,初一午后,拜年活动即告结束。
正月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旧时初二,开封城关四乡,鞭炮声、鸣笛声、哨子声响成一片,骡马大车往来穿梭,络绎不绝。
正月初三为祭坟、祭宗祖的日期,因旧皇历中说这一天“诸事不宜”,初三开封忌走亲戚。初五为破五节,民间认为初五是年后第一个不吉日,亲友之间亦忌相互串访。除此两日之外,节日期间,开封民间走亲串友,几无闲日。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九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
春联。
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
对联。
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十
送神慌年忙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十一
林州民间将春节称为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进入腊月便有"年味儿"了。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林州民间的春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腊月初八这天的早餐,民间要吃"腊八粥"。粥用小米、柿块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称"柿疙瘩白汤"。农妇均要在太阳未出前将粥做好,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口曰:"腊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小鸹不蹬俺家谷"。吃"腊八粥"据文献记载,林州是从宋朝开始的。原来的意思是人们用一年的收获祭祀祖先、祭祀众神并庆祝丰收。后来,由于林州灾害频繁,逐渐演变为吃"腊八粥",预祝来年粱谷丰登。目前林州民间尚有"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的俗语。
二十三,打发老灶爷上天。人们为了让灶王向玉帝为民请命,好话多说,就在灶王牌位两边的对子上写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了防止灶王汇报假情况,就用芝麻糖当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传说灶王为天帝督使,负责察看家人功过,凡是有过者,要在墙上划道记号,到年终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禄一五更接天旨后带天兵回民间按墙上记号进行惩罚。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们将浸泡的黄豆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捞入筛子积压而成。事后均将豆腐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锅宰杀猪羊,割肉者,量家财而行,富者备至正月十五;贫者备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着吃。是贫家富家都要办的一件事,也是过年的特征之一。每家都要根据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数量。
二贴刮。1949年以前,林州民间大都请人写。
对联。
有个别农家利用家花来表示自己的心愿除此之外六上还要贴门神。门神像多为秦琼、敬德、大刀关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贴对子讲究"穷签(横联)富对子"即横楣纸要小对子纸要肥。1980年以后农村又兴起了贴双对联即除在门框上贴一幅外另在门垛墙上再贴一幅巨联。还有用菱形纸写上一斗方子上写"福"字下竖写一条"出门见喜"或"迎喜接福"或"欢度春节"之类贴在门口或迎壁墙上。庭树上贴有"满院春色"石磨上贴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贴"青龙大吉"车上贴"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贴"六畜兴旺"粮食屯上贴"米麦满仓"桌子上贴"日进斗金"衣柜上贴"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与此同时各种神牌写刷一新除厨房用绿色纸(意在免火灾)写外其余均用红纸写成。里里外外一派红光吉祥。
二十九撒蜡走。是日晚上,以相邻近的大村庄为首,组成数十人提灯笼、敲大鼓、拍大铙、捧香卷,到各村寺庙神位前,点燃蜡烛,焚烧香箔,意在祭神驱邪送福音。村上的人们集中在圣地,等候着送福音的队伍到来。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灯火辉煌。1950年后,此俗消失,改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锅。捏仁即捏扁食,出锅即用油炸食品。这两项是腊月三十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是日,从早开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盘馅的盘馅,和面的和面,待盘好馅和好面后,就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逗,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到小盘内,每个盘子两个,由主妇在家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有话您先知,有饭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财发。"另由家中男人用条盘端着到坟上祭祖,每个坟头放一小盘,燃炮叩头。这些事办完后,开始油炸,凡是该过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头(上供用的猪肋条),菜类食品统统下锅炸,但头一锅都要先拿一点,填入灶膛里,让灶王初一五更回来吃。当然,如果农历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
硬币扁食。这是林县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包扁食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送灯。三十傍晚,县南乡村各家各户要将用纸扎成的灯笼,接上立柱,送于坟上,长夜照明,以让先祖随人过年。此灯于初一早上收回。
拦门棍。三十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里门槛跟放一根桃木棍,没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进家。
熬年。又叫"守岁"。民间传说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的时候,如果早睡就没有福了。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每年腊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这乐。主妇也要摆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烛,上香5遍。是夜禁大声喧哗,以免惊动神灵;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鬼";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1980年以后,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将近子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着炮,左手拿着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摆开抢点头响炮的架式。电视屏上子时一到,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声齐鸣,起火、烟花、两响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
初一磕头。人们天不明吃罢扁食后,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然后结伙去别家(一般是本族)磕头拜年。家里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头外,其余都到左邻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若晚辈是小孩,或新婚媳妇,长辈要给几个压岁钱。
走亲戚。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破五节。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走亲串友",积压自在家改善生活过节。是日寅时,家庭主妇还掏炉灰少许,送至当街十字路口,俗称"送穷灰"。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孩子们一律不挨打挨骂,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那怕有了过失,也不挨打挨骂,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如打骂孩子,就会遭到众人谴责。所以孩子们最盼望的是过年。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1920xx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
在民间,特别是农村地区,有过小年和大年的习惯。
小年。
即农历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爷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画火化),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要供奉糖瓜,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让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来,就是请(买)一张新的灶王画(画上画有灶王爷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厨房。画的两侧通常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
大年。
从腊月最末一天开始,一直到正月三十或二月初二(龙抬头)。
从阳历看,春节在1月21日至2月20日游动。
北京地区:从腊月初八(过了腊八就是年)直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年才算过完。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十二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十三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河南过清明节的时候,有哪些传统的习俗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河南清明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河南剪纸历史悠久,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朵钞》中,就有一段是描写汴梁城里,出售剪纸的盛况:“昔京都大街,有剪花样者……。一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独擅一时之誉。”由此看来,早在宋代,剪纸就已在民间广泛流行,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盛行于河南广大地域的传统地方剪纸,其思维观念,仍没有摆脱崇神意识的本质,其动机在于冀求人类与“神灵”的交感,尽管在寻求表达方式时,其间含有多种隐喻手法(为地域文化所包容),但其全部意义,总是与人类的生存需要和愿望(求安、趋利、辟邪)紧密相连。剪纸“天地神”、“求雨”、“谷神”,就表现出庶民百姓无法与天灾人祸抗争时,仰仗神灵、魔力来驱邪避害,以求家室安宁,五谷丰登。它们与云贵、陕甘等边远地区的民间剪纸相比较,河南剪纸似乎已超越了早期人类对虚幻动物精灵,或直观的“生殖图腾”崇拜的表现形式,而进入了封建社会佛、儒、道的神权、礼教思维制约时期。剪纸“舞狮”的形象表征是舞狮活动,然而民俗内涵则是借舞狮暗喻”子孙繁衍”。图中舞狮者的性特征为男性,手舞“双绣球”,象征雄性的昂扬,在中原民俗活动中是“祈子”的行为。在这里,人类本能中的繁衍意识,已被纳入“三纲五常”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伦理规范之中,这种思维规范一旦通过剪纸形式展现时,便极易为地域群体所理解、共认。
河南民间剪纸的大部分内容,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关。喜花(结婚时贴用)“鸳鸯戏莲”是表现人们希望“婚姻美满、白首偕老”;窗花“金虎送钱”(视虎为万能吉祥物),则是期盼“生活富足、金钱遍地”;“牧羊人”、“庄稼汉”、“喂猪”、“拉洋车”,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芸芸众生的生活写真。随着时代的变革,河南人传统的民俗观念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意识的审美需求。如今的河南农村,逐渐摆脱了贫困面貌,富裕起来的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迫切要求以新的生活方式来满足其物质、精神的需求。剪纸“小康人家”表现了华灯初上,劳累一天的农民悠然自得的休闲情调,充满了温馨之美;“看电视”,展示出农民在经济、精神生活方面的巨大变化。“电视机”——这种只有城里人才有条件享受的高档商品,如今已在山区、农村安家落户。无怪图中老农民兴高采烈地翘起二郎腿,正面对电视机说天道地。老伴儿安闲地一手执鞋底,一手在发顶上磨针的动作,十分典型、细腻地刻画出中原农村妇女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通观河南民间剪纸,从某种意义上讲,已逐渐突破地域文化的小空间,进入到现代文化的大空间;在继承传统精神的基础上,进入到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使人感到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1.倡导文明祭祀,传播殡葬新风。
2.倡导移风易俗,共建美好家园。
3.绿色清明,文明祭祀。
4.缅怀先人鲜花祭祀,骨灰植树回归自然。
5.清明节到了,扫墓去吧。
6.清明扫墓文明祭奠。
7.清明时节,杨柳依依,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我无柳可折,给你发条短信:期盼早日再相逢!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9.清明正当今月夜,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10.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快快在家门口上别上一条柳枝吧!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十四
中秋赏月,吃月饼,乐趣无穷,但是每个地方的所代表的文化都不一样,中国的某些城市可能不大注重中秋的风俗习惯,所以向往某些快乐热闹的地方,那么我们接下来河南中秋风俗习惯。
河南人极为重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夜明月当空,清辉洒地,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月亮最为皎洁的夜晚。这一天,新禾入廪,游子当归,都要在这天力争赶回,合家团聚。如有家人身居异乡,必在赏月时念念有辞,致以怀念。书香门第之家,老人们向儿孙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共享天伦之乐。
铁塔燃灯是开封地区中秋的一项重要活动。铁塔所在地的开宝寺(明代以后人们称为铁塔寺),景色佳丽,是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们的游乐苑圃。燃灯是开封人民自汉代沿袭下来的习俗,每年的元宵节和中秋节其事最盛。
南阳地区,旧时中秋节夜设茶果、月饼于庭院,焚香祭月,称为“圆月”,以示秋季丰收,合家团圆之意。现“祭月”之俗不存,但八月十五吃月饼,走亲串友之俗日盛。“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倍思亲”之语,说明了人们对这一节日的重视。
汤阴过去家家都要蒸月饼(白面里面放糖,蒸成圆饼状,再用木梳、顶针一类的工具按上几个图案),中秋夜月上树梢时,开始用月饼、水果之类供奉月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百姓经济宽裕,市场上月饼品种繁多,多数人家已不再蒸月饼,上供时用买的月饼和水果。供过后,要把月饼分给家人吃,以图吉祥团圆。
在巩义,节前人们向亲友馈送月饼,全家团圆:杀鸡为肴。有“男不愿月”之俗。晚上在院内设案,摆月饼水果等供品,面向月亮许愿,这叫“愿月”。
此外,在驻马店地区,八月十五要吃糍粑和月饼的风俗。
民间拜月: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河南人极为重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夜明月当空,清辉洒地,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月亮最为皎洁的夜晚。这一天,新禾入廪,游子当归,都要在这天力争赶回,合家团聚。如有家人身居异乡,必在赏月时念念有辞,致以怀念。书香门第之家,老人们向儿孙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共享天伦之乐。
铁塔燃灯是开封地区中秋的`一项重要活动。铁塔所在地的开宝寺(明代以后人们称为铁塔寺),景色佳丽,是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们的游乐苑圃。燃灯是开封人民自汉代沿袭下来的习俗,每年的元宵节和中秋节其事最盛。
汤阴过去家家都要蒸月饼(白面里面放糖,蒸成圆饼状,再用木梳、顶针一类的工具按上几个图案),中秋夜月上树梢时,开始用月饼、水果之类供奉月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百姓经济宽裕,市场上月饼品种繁多,多数人家已不再蒸月饼,上供时用买的月饼和水果。供过后,要把月饼分给家人吃,以图吉祥团圆。
南阳地区,旧时中秋节夜设茶果、月饼于庭院,焚香祭月,称为“圆月”,以示秋季丰收,合家团圆之意。现“祭月”之俗不存,但八月十五吃月饼,走亲串友之俗日盛。“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倍思亲”之语,说明了人们对这一节日的重视。
在巩义,节前人们向亲友馈送月饼,全家团圆:杀鸡为肴。有“男不愿月”之俗。晚上在院内设案,摆月饼水果等供品,面向月亮许愿,这叫“愿月”。此外,在驻马店地区,八月十五要吃糍粑和月饼的风俗。
是不是感觉河南中秋风俗习惯乐趣无穷,其实,中秋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走出去,可以一路领略风情,还可以目睹一下别样的乡情。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2011年的中秋节是:2011年 9月12日 星期一 。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围绕着月宫的一系列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它们给月宫挂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秘绚丽的光环,使之充满浪漫色彩。唐代中秋赏月宴饮之俗已颇为盛行。从流传下来的众多描写中秋的诗句中,可以看到当时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话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唐朝初年,中秋节可能已成为固定的节日。不过,当时中秋节似乎还是以赏月和玩月为主,还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
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应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准备瓜果月饼,“向月供而拜”,所供月饼必须是圆的,瓜果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神和玉兔捣药等图案。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个成员。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人们互相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很多人家还要设宴赏月,一片佳节盛况。
明清以来,中秋节日益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全国各地,甚至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等地逐渐传播开来。在赏月、吃月饼等活动的基础上,各地还逐渐发展出“卖兔儿爷”、“树中秋”、“舞火龙”、“走月亮”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使得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更加迷人。
围绕着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风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习俗。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十五
再过不久就是20xx年的元宵节了,在河南过元宵节的时候,有哪些比较特别的习俗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河南元宵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1、郑州·绿博园中原灯会。
地点:郑州绿博园。
推荐理由:本次灯会分为喜迎新春、时事政治、唯美现代、时尚卡通、地域文化五个主题,共有鼠年大吉、龙凤呈祥、孔雀之灵、麋鹿森林、天鹅之恋等28组花灯,充分营造了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
门票:35元/人。
2、开封·大宋上元灯会。
时间:1月20日陆续开始。
地点:龙亭公园、铁塔公园、天波杨府、大宋御河景区。
推荐理由:把宫廷文化、民俗文化和彩灯文化融为一体,共制作集声、光、电、动等于一体的大中型灯组百余组,灯展期间景区还将推出百戏进皇宫、万人提灯闹元宵、猜灯谜、品元宵、擂鼓迎新春、御河彩船巡游等丰富多彩的大型演艺。
3、洛阳·王城公园迎春灯会。
时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八,每晚18点开灯。
地点:洛阳王城公园。
推荐理由:本届灯会以“新丝路·中华礼仪-”为主题,结合浓郁的中国民俗文化,突出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以千年帝都洛阳城为文化背景,在王城公园周文化古建园林大气磅礴的衬托下,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打造出一场别具一格、适合不同年龄段游客观赏的特色。
门票价格:
20xx年1月28日至2月9日20元/人次。
20xx年2月10日至2月12日(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25元/人次。
20xx年2月13日至2月14日20元/人次。
以上票价均包含动物园,灯会每晚6时开灯。
4、三门峡·地坑院主题文化灯会。
地点:陕州地坑院、陕州甘棠公园。
推荐理由:本届陕州灯会以地坑院景区为主,携手甘棠公园、高阳山,以“两园一山”之力联动全城彩灯绚丽绽放,气势恢宏,唯美大气。
作为主会场的地坑院景区,规划设计了“吉祥如意,福禄喜庆”、“民俗文化、历史传承”、“锦上添花、画龙点睛”三大系列主题彩灯扮靓,彩灯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甘棠公园彩灯设计包含“金鸡贺岁、福到春来”、“五彩斑斓、浪漫梦幻”、“人文自然、大气磅礴”、“奇趣童真、暖心幸福”四系列,彩灯神秘多变,极致的展现了浪漫大气之风。
灯会全票60元/人(正月初一至初七、十四至十六100元),17:30以前进入地坑院景区请购买地坑院常规票)。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
谜语。
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十六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河南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河南各种馅儿的饺子,个儿大、馅儿足,是河南人在冬至里最好的一口。河南省省会郑州还有“烩面之城”的雅号,在满街的烩面馆,尤其是在老字号,点一碗羊肉烩面,点一碗三鲜烩面,也许,你会把河南人这一物种看得更加真切。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十七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那么河南的春节有哪些呢?就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我们这里的春节是从腊月初旬开始的。“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为什么要熬粥呢?是因为人们想来年有个好收成。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天一擦黑:鞭炮声从四面八方响起,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天不仅要放炮,还要吃祭灶糖,我们一般吃麻糖,是一种麦芽糖上面沾满了芝麻,吃起来又甜又黏。
过了二十三,大家都得大扫除,并且还要把年货准备齐了。除夕这一天是最热闹的,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以及年画。傍晚,家家都在忙做团圆饭,小孩子们还要给长辈们送饺子。大人们都要给小孩子们压岁钱;这时家家都响起了鞭炮声,然后大家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完团圆饭大家有的看春晚;有的打牌,打一个通宵;另外,还要守岁,大家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到了十二点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有是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
正月初一的时候,大家都忙着走亲戚,拜年。
元宵节,大家都忙着买元宵;街上像办喜事似的,到处张灯结彩,小孩子们有的上街燃花炮;有的挑灯笼真是热闹非凡哪!这一天大家必须得吃元宵呀!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春节也就结束了,一切又恢复正常了。学生该去上学了,大人们又去照常做事了。春节就这样结束了。
1.2、煎堆。所谓“煎堆碌碌,金银满屋。”广东人制作煎堆由来已久,在煎堆“家族”中,品种众多,有石岐煎堆、九江煎堆、空心煎堆龙江煎堆等。而广州地区、港澳地区则以九江煎堆为主。煎堆五味调和,咸甜适当,意谓人丁兴旺,花开富贵,合家平安,万事大吉,寓示着人们的美愿。
1.3、角仔。角仔又称“油角”,是广州人过年的必备食品,不少家庭现在还保留这自炸油角的习惯。角仔的形状与饺子相似,但比饺子要饱满得多。角仔在新年中代表的是饱满的荷包,荷包鼓鼓,馅越多,来年荷包就越鼓。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
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十八
几天前的一场雨雪还未在记忆中消融,春回的脚步却已叩闻你的双耳。“立春”已悄悄来到人间。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打头阵”的立春,一直都是受古人极其重视的大日子。
古代立春就是“春节”,你知道吗?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同时也是节气谱中的四大“立”节之一,立春在古代有着非常重要的存在感。但鲜为人知的是,立春在古代被称为“春节”,一直延续到民国后才将每年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据史料记载,古代立春之日有隆重的国家“party”――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民间也相应举行类似活动。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河南正好被包含其中。把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这种划分方法称为天文划季。但没有考虑地理和气象因素,与实际差别很大,却与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关系紧密。因此,立春后,农民朋友做好备耕工作没错,但作为春天开始的标志有些早了。
春节随着立春走,有时在前有时在后。
在有些读者的意识里,立春不应该在春节之后吗?原来,立春的日子比较固定,在每年公历的2月3日-5日。但春节却不一定,有时在立春前,有时在其后。比如,春节是1月31日,此后4天立春;而春节在2月19日,但立春在2月4日。
这是什么缘故呢?由于涉及我国传统历法的计算,简单描述两者关系,就是“春节随着立春走”,春节一般都是距立春最近的一个初一。大家都熟悉,农历中一个月不一定满30天,所以就会出现春节、立春错位的情况。不是今年立春提前了,而是春节滞后了。
有没有立春和春节正好同一天的呢?答案是有,按照计算,在2038年,春节和立春将会“喜相逢”,上演“初一春”。
咬春、打春牛,这些习俗很好玩。
一个如此重要的节日,“立春”当然少不了很多好玩的习俗。除迎春外,数“咬春”和“打春牛”流传最广。
在立春这一天,民间有吃萝卜、姜、葱、面饼的习惯,俗称“咬春”。另一个更为大家熟悉的名字就是咬春饼,把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做成饼食用,既可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一举两得。
“打春牛”是跟古代农业为主的社会密不可分的。人们在这一天,用桑木为骨架做成春牛,然后由当地官员执鞭策打,以表示春耕的开始。在鞭打同时,还会喊一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祝福的话语。流传至今的一首诗,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的情形,“年年春打六九头,烟花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出门看天气。
今天白天,全省晴天间多云,西北风2到3级转偏北风4级左右。最低温度:北部零下5℃到零下3℃,其他地区零下3℃到零下1℃。最高温度,西部、南部7℃-9℃,其他地区5℃-7℃。明天,西部、西南部晴天转多云,其他地区晴天间多云。后天,全省多云到晴天。
河南的春节习俗篇十九
1、 开封菊花会,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始办于1983年,开封是以菊花每年举行一次年会的唯一的城市。
一年一度秋风劲,岁岁黄花分外香。开封菊会就像一棵大树,深深植根于开封大地,深深植根于开封人民心中。它所产生的影响,就其广度而言,已远远超过了开封的地界,名扬海内外;就其深度而言,已远远超出了“赏菊”的特定含义,而是作为一种成功的载体和平台,展示着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演绎着经贸、旅游的“大戏”,推动着开封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开封菊会之所以能够在古城热土上深深植下根来,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远在唐代就初具规模。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开封菊花“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的描述就可见一斑。至北宋,开封菊花更闻名遐迩。每逢重阳佳节,不仅民间有花市赛菊之举,而且宫廷内也养菊、插菊花枝、挂菊花灯、饮菊花酒,甚至还开“菊花花会”。《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赏菊游人“婆娑于市”、“游情寓意不一而足”之类的记载。
明清时代开封养菊、赏菊之风依然盛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来到开封禹王台赏菊时,就留下了“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着名诗句,并被刻在当今禹王台公园保存的“乾隆御碑”之上。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封人民酷爱菊花的传统习俗更浓。每年金秋10月,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养菊、赏菊者甚众,花市售卖菊花和沿街叫卖菊花则自成独特的风景,市园林部门还多次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1983年开封市第七届人大会第17次会议决定把菊花命名为开封市“市花”,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为“菊花花会”的会期。
2、南阳风俗,南阳喊山大赛以“祝您长寿健康”、“白头偕老”、“家庭美满”等美好话语为主要内容,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喊出独特的心里话。届时,99位老人将一同参加登山比赛,登顶后进行喊山大赛,工作人员将借助分贝仪,根据选手的声音大小决出比赛名次。清丰县儿童于重阳节放纸鸢为戏。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节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
各地的重阳节习俗
「河北省」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清丰县儿童於重阳节放纸鸢为戏。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於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省」昌吧北部人家於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缸神。滕县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浪"的说法。
「陕西省」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江苏省」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於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上海豫园於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浙江省」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卢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汞西省」德兴县九月九日割晚稻。
「安徽省」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湖北省」武昌县於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
「广东省」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县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於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广西省」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旧时南溪县读书人於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同时还有一个传说,传说东汉年间,汝南人桓景从费长房学道,一天费长房告诉他:“今年九月初九,你家有大灾难,你马上回家,做些彩衣袋,内装,每人一袋,挂在肩上,登高,在山上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桓景听了,便照着办。第二天回家一看,鸡犬都死了。以后,“重九”登高可以免灾得福在民间传开并成风俗。
“重九”在浙江省正处于深秋之季,金风送爽,天高云淡,登高望远别有一番情趣。在杭州,这一天早上许多卖小吃及卖糕饼的店均有“重阳 ”出售,糕为方形、菱形,上面嵌一些栗子,插上红绿纸剪成的小旗。家家都买此 当早餐,以应节日。
这一天登高爬山,如登城隍山、玉皇山、宝石山、葛岭初阳台等。认为登高之后运气好,万事如意,节节升高。此俗一直到现在仍旧在各地盛行到现在。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43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