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汇总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15:07:04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汇总22篇)
时间:2023-12-10 15:07:04 小编:JQ文豪

教学过程中的教案应该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编写教案前应该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一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3×3=20×4=50×6=300×2=210×4=160×1=。

2、32×3读作,还可以读作()。

3、20×4这道算式表示(),还表示()。

4、9乘6写成()×(),26乘以1写成()×()。

1、笔算(指名板演)。

6347。

×7×5×2×6。

二、新授。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

(一)教学例第3个红点知识。

出示运用多媒体课件再次呈现的是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的情境图。

提出问题:1、渔民捕了2筐虾,每筐13千克。一共多少千克?

2、渔民捕了带鱼312千克,每千克3元。这批带鱼大约能卖多少钱?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计算13×2,问:13×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出示直观图)。

(1)学生口算13×2=?你是怎样算的?

(2)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13×2除了口算,还可以笔算。

×2。

被乘数的个位对齐。然后边讲解,边板书笔算方法。

×2。

横线下。

b、露出遮住的“1”,引导学生想: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意思?得多少?(3乘以10,表示3个10是30即是30。)板书:

13。

×2。

6

c、把个位、十位乘得的积合起来,得36,板书:

13。

×2。

6--------2×3。

20--------10×3。

26-------6+20。

d、此竖式可简写为;13。

×2。

26。

e、请1-2名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将上面的计算过程及积书写的位置完整地说一遍。

(先用”2“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二三得六,在积的个位上写”6“,再用乘数”2“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一三得三,在积的十位上写”2“,12乘以3的积是26。)。

f、归纳:笔算一位数乘二位数,要先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再乘十位上的数。

(4)练习。

练习课本第14页4题第一行。

学生算完后,以24×2为例,说一说一位数乘二位数和笔算方法。

(1)出示3×312。

(2)指名用两种方法读题,并写乘法竖式:312。

×3。

(3)这道题与13×2有什么不同?如果老师将被乘数的百位上的”3“遮住,这道题你会算吗?(指名板演)。

(4)请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重点讲清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6)全体学生在下面乘一遍,边计算边口述计算过程。

小结: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时,要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个位,再乘被乘数的十位和百位,并要特别注意用乘数去乘被乘数哪一位上的数,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练习练习课本第14页4题第二行。

三、巩固。

1、p15、5、6。

2、笔算(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34213234。

×2×2×2。

四、作业:基训p9-p12。

13×2=36312×3。

1313。

×2×2。

6--------2×326。

20--------10×3。

26--------6+20。

课后反思: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二

教学要求: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的熟练程度。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算(练习四第10题)。

2、笔算(两人板演,全班齐算)。

41×4=17×6=。

217×5=241×4=。

312×7=124×8=。

练习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记时间训练,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第7题)集体订正。

二、练习。

做练习四第5、、8、9、10、题和聪明屋。

先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作业,最后集体订正。

第5题:有趣的动物世界。对于这一题,不要只解决计算问题,更多的是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一些动物的常识。

第9题:是一道探索题,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可以估算得出正确答案。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如果要用铝合金b做窗子,需151×6=906(元),而计划用800元钱,钱不够,所以选择铝合金b是不合适的,而换铝合金a、塑钢(a)、塑钢(b),都是可以的。

聪明小屋:难度较大,不仅需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的'方法,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这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对于中下游的学生不作要求。

作业:基训p15走进生活、补充练习。

课后反思: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三

新课标苏教版第六册教材第12页。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被除数首位够除)。

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方法。

3、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估算意识的培养,注重验算,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挂图。

1、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养鸡场。(出示挂图)。

请把你看到的,用数学语言说一说。

(图上只能看到:整齐地排列着3排鸡笼,还有3排鸡蛋。)。

问:利用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吗?

补充信息:一共有600只鸡。

现在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平均每层有多少只?)。

2、你会解答吗?说给同桌听听。

交流:6003是什么意思?算的时候你是怎么想到200的?

引导学生认识: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看成几个百除以一位数,这样就相当于是在算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只是在后面别忘了加两个0,这样算可以使计算更快。)。

1、出示:这些鸡2天共生产鸡蛋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

2、读信息后,一起列出算式,指名说说为什么要用除法。

板书:9862。

第一步:估计。

现在根据这个算式,你再来估计一下600鸡平均每天下多少蛋?并说明理由。

第二步:竖式计算。

板书竖式(略)。

问:这里的被除数是三位数,你认为该怎么算?

(先算百位上的9除以2)。

问:4写在哪里?为什么?

强调:9个百除以2,得到的是4个百,所以4要写在百位上。

你会接着算吗?学生自己完成在书上。

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

请学生说说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或是同桌的错误的地方?请大家一起说说道理。

3、验算。

请大家写出验算的竖式。

指出: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小结:观察黑板上的除法竖式,你觉得和我们上学期学的有不同的地方吗?(特别长)。

问:怎么会特别长的啊?(这学期学的除法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分三步除:百位、十位、个位。)而且在算之前,先要估计得数可能是几百多,算之后还要验算自己的得数是否正确。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计算正确率。

1、完成书上的第2页第2题。

练习前问:这4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请大家认真完成再交流。

2、讨论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读完了问:你能解答吗?试试看。

把你的想法与你座位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解答方法一样吗?结论一样吗?

全班交流。(注意:这道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

第2页第3、4题。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四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方法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探索算法;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图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4+528÷29÷36÷3。

20×450×280÷290÷3。

60÷3200×4500×2800÷4。

二、探索学习。

导入:800÷4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虽然我们以前没有学过,但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很快就算出了答案。那像这样的题目怎么算呢?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出示例题。

(1)提问: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平均每层有多少只”怎么列式计算?(根据学生回答列式)。

600÷3=。

这是整百数除以一位数,你能马上口算出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3)小结:对于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我们可以与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一样,想10以内的除法或乘法口算就可以了。

(4)“想想做做”第一题口算。

(1)出示例题。

这些鸡2天共产鸡蛋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

1)学生说出计算的算式,教师板书。

986÷2=。

(2)你能估算一下平均每天大约产蛋多少个吗?

(3)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

(4)“想想做做”第二题1、2小题。

(5)“想想做做”第三题前四题。

四人板书,其余做在作业本上。

老师讲解。(注意格式书写)。

三、练习。

(1)“想想做做”第二题3、4小题。

(2)“想想做做”第三题其余4题(做在作业本上)。

(3)“想想做做”第四、五题。

五、聪明题。

第二课时。

一、准备练习。

(1)口算。

(2)列竖式计算。

98÷9852÷4497÷7。

二、尝试练习。

(1)出示例题。

学生根据图示找出条件和问题,并列出算式。

312÷4=。

请你估算一下,商大概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2)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列出竖式。

7

4

312。

28。

7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你能接着算下去吗?学生列竖式算在本子上,一人板演。

(3)“想想做做”1完成在书上,后两题请2人板演。

(4)用竖式计算,并验算156÷2460÷7。

一人板演,老师重点讲解验算。

(5)小结。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2另2题268÷4502÷8。

(2)“想想做做”4、5、6。

四、回家作业。

(1)书p93。

(2)聪明题。

一块蛋糕切成8小块,最少要切几刀?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过程,掌握算法。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法,使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图,引导观察。

提问: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平均每只猴能采到几个桃?

2、根据学生回答,列式:6÷3=0÷3=。

3、计算0÷20÷40÷70÷50÷34……。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1、出示例2图观察。

平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

2、题目中告诉了我们那些条件?要求问题怎么列式?

板书306÷3。

商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出102的。谁会列竖式?

讲解竖式的一般写法。

三、末尾有0的除法。

1、出示试一试让学生先估计商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再计算。

(1)估计完后,先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然后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竖式的写法,一人板演。

(2)全班交流。

(3)独立完成另一题350÷5一人板演。

四、巩固练习。

1、书第8页第2题完成在书上。

2、第3题先找出错在那里,再改正。

3、第8页第5题要让学生知道从8时到12时经过4小时。

五、课堂作业:

书第8页第4题后四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过程,掌握算法。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算法,使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商0时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口算:

78÷445÷656÷340×2。

65÷341÷285÷827÷3。

32÷352÷541÷442÷3。

二、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挂图,观察。

这个星期的后4天共产鸡蛋432千克。后4天平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

读题、思考。

指名列式:432÷4。

先让学生估计,再用竖式计算。

讲解计算方法。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让学生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同时,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讲解时重点讲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指名板演第10页第1题,其余学生填在书上。

2、做第2题时,先让学生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3、第4题先让学生说题目的意思,再列式计算。

四、课堂作业。

做课本第10页第3题后4题。

五、家庭作业:

课本第10页第3题前4题。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观察思考。

1、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让学生提出。

2、教师总结。

二、自主探索。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桌或小组商量,教师巡视指导。

1、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出现几种解法,教师对每一种方法都正确地评价,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同时板书。

2、讨论比较。

提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三、应用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最后让学生交流思考方法。

2、完成第2题。

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

3、完成第3题。

出示学生购买乒乓球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解答。

注意提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找到图中隐藏的已知条件“有两个小朋友”。

四、课堂作业。

书第12页5、6、7。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等常见数量关系,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能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练习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

1.出示情境图:月星小区,多层楼每幢住48户,小高层楼每幢住128户,高层楼每幢住236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出示表格。

5幢高层楼共可住()户。

16幢多层楼共可住()户。

16幢小高层楼共可住()户。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道算式。

(1)请学生列出算式,并比较三个算式的相同之处(都要用每幢楼住的户数乘幢数,算出一共能住的户数)。

(2)学生用竖式计算236×5和48×16。

2.揭示课题。

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住128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128×16和刚才的两道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例1学生尝试。做在练习本上。

启发128×16的得数是多少呢,你能尝试用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研究。

(2)你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来算这道题的?128乘16的积应该从哪位写起?我们把这两部分怎样?得数的末尾应该和哪一位对齐?(指算式)这个128实际上代表的是多少?求的是多少幢楼的住户数?算出的20xx其实是几幢楼的住户数?(根据学生回答完成黑板竖式板书)。

(3)我们一起来答一下。

(4)刚才是这么算的请举手?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以竖式呈现的四道题:213×32,375×24,309×26,和248×45。

(1)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四人写在教者准备的纸上。并注意巡视,以发现学生解题中的问题,并有意进行收集。

(2)集体评析。先引导学生看过程,同意吗?这个结果比较大,怎么读?再出示一份错误作业,他错在哪儿了?提醒学生计算时要小心。

(3)总结计算法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我们都是分几步做的?第一步做什么?所得的结果的末位怎样?接着说下去。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1.做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在书中直接写出得数,指名核对得数,了解全对人数。

2.做练习五第2题。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做练习五第4题。

学生独立填表,并组织反馈,说明数量关系式,怎样列竖式。

指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试题,在列竖式计算时,交互两个乘数的位置后再乘比较简便。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23648128。

×5×16×16。

比较前两个式子和第三个的联系。

区别。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

2、在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在合作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意见,同时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概括一位数除三位数,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得前两位再除得算理与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略)。

2、板演竖式计算。

819=答案。

847=答案。

543=答案。

682=答案。

805=答案。

564=答案。

二、新授。

1、教师谈话引入。

2、出示例3。

3、你能列式计算吗?算好后请你在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1)被除数前一位2除以6不够商1,你是怎么处理的?

(2)处理后得到的商你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商?为什么?

(3)接下来的商你又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学生说,教师板书。

4、试一试:1563。

集体订正。

5、计算。

3786=答案。

4255=答案。

引导学生把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余除数进行比较,问:你发现了什么?

强调:为什么每求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6、小结。指着例3与学生的板演提问。

说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练习。

1、做一做。

1563=答案。

4348=答案。

6055=答案。

8637=答案。

2、计算。

1762=答案。

4564=答案。

3813=答案。

4955=答案。

教学反思:

在计算之前先让学生判断商的位数,并估算商的大约值,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估算意识,而且为计算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再通过检验确保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培养了学生自觉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判断和检验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七

教材第15页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三第6—9题。

通过学习初步学会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掌握乘的顺序和积的定位,能正确笔算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不进位的)乘法。

1、复习数的组成。

(1)321里面有()个百,()个十和()个一。

(2)说出下列各数百位上、千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42521343211232。

(3)口算:复习第2题。

2、笔算。

出示21×2,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同时指名一人板演。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3、引入新课。

1、教学例2。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2)谁来说一说这一题应该怎样来计算?

第一步先算什么?积的个位上的2,你是怎么得到的?

第二步再算什么?乘得的积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第三步怎么算?乘得的积写在哪一位上?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把竖式板书完整。

(3)学生在小组里说说整个计算过程。

(4)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再来乘一遍。学生独立计算,进行检验。

2、试一试:223×3=。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个别学生上黑板板演。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注意点。

3、小结:笔算一位数与三位数乘,和前面的一位数与两位数乘的笔算一样,要从个位起,用乘数依次乘一个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上。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1)指名说出每道题按怎样的顺序乘。

(2)指名3人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时针对错误重点讲解。

2、“练一练”第2题。

指名3人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重点说一说第一难题的计算顺序。

3、口头列出第7题的算式,老师板书后,让学生进行笔算。

4、完成练习三第8题。

(1)学生说明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2)学生口答解题过程,老师板书。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笔算一位数乘三位数相乘,要。

注意些什么?

《小数乘小数》数学教案设计范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教案。

《乘加乘减》表内乘法ppt。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八

一、填空。

1、被除数与除数都是16,商是;除数与商都是16,被除数是()。

2、374÷34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34看作()来试商;264÷28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28看作()来试商,这时商会偏()。

3、()除以23,商与余数都是12。

4、()÷34=21……(),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5、()个14是112,368是23的()倍。

6、从522里连续减去()个29,结果是0。

7、()72÷29,要使商是一位数,()内最大填(),要使商是两位数,()内最小填。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三、解决实际问题。

2、一节火车车厢限载60吨货物,要运走560吨货物,至少要多少节这样的火车车厢?

3、做一个中国结要用去60厘米丝带,小星买了7米的丝带,最多多少个这样的中国结?

6、三味书屋打算把600本《故事大王》寄往外地,如果每包40本,需要捆成几包?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动数学列车——复习铺垫。

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

30×40=80×30=900×10=60×70=。

21×20=88×10=13×30=32×20=。

2、笔算:

24×3=38×2=。

同学们乘坐数学列车的方式吸引孩子,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完成准备题。』。

二、进入儿童乐园——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63页例1的情境图。

(1)学生观察: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要算一共付多少钱,该怎么列式呢?(2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4、全班交流,整理算法。

6、生尝试用笔算方法计算。

7、师生共同分析24乘12的笔算方法。

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方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1)相同数位要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回顾反思。

四、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第1、2题。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十

本练习内容是在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解决迎奥运活动周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渗透笔算与估算相结合的策略,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同时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1、通过解决迎奥运活动周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估算相结合,熟练正确地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练习重、难点: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笔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情况),在分类对比练习中发现一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的这一规律。

新授过程(简)。

整节课以迎奥运活动周为主线,新授部分以小华和大生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每天坚持去体育场锻炼为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和大生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这两个问题,教师质疑:你能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吗?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到新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通过交流算法比较归纳出计算方法: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三位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时间大约10分钟。

复习铺垫促进迁移(新授前)。

基础练习巩固方法(新授后)。

纠错练习熟练方法。

对比练习发现规律。

拓展练习发展思维。

(新授前)。

1、口算(1分钟)。

2×36×74×5。

20×360×740×5。

200×3600×3400×5。

学生抢答,抽题说说想的过程。

2、笔算(3分钟)。

32×348×219×5。

请3人板演。其余学生自选一题笔算在作业本上。

评讲时指名说说最后一题的笔算过程。

设计意图:旧知的复习回忆,唤起学生已有的乘法口算和笔算的经验,对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思考方法起到一定的迁移和渗透作用。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十一

练习背景:本练习内容是在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解决迎奥运活动周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渗透笔算与估算相结合的策略,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同时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练习目标:

1、通过解决迎奥运活动周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估算相结合,熟练正确地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练习重、难点: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笔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情况),在分类对比练习中发现一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的这一规律。

练习准备:

新授过程(简)。

整节课以迎奥运活动周为主线,新授部分以小华和大生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每天坚持去体育场锻炼为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和大生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这两个问题,教师质疑:你能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吗?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到新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通过交流算法比较归纳出计算方法: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三位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时间大约10分钟。

主要练习流程:

复习铺垫促进迁移(新授前)。

基础练习巩固方法(新授后)。

纠错练习熟练方法。

对比练习发现规律。

拓展练习发展思维。

(新授前)。

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

1、口算(1分钟)。

2×36×74×5。

20×360×740×5。

200×3600×3400×5。

学生抢答,抽题说说想的过程。

2、笔算(3分钟)。

32×348×219×5。

请3人板演。其余学生自选一题笔算在作业本上。

评讲时指名说说最后一题的笔算过程。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十二

1、使学生进下巩固年、月、日的知识,并能灵活动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有序性。

3、培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制作年历的方法。

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书历各一份,硬卡纸,彩色笔。

一、学前准备。

1、调查。

(1)提问:你都见过什么样的年历?

(2)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年历:整本、单张、台历、书历。

(3)思考:这些年历都是怎样做的?

(4)投问:你们想自己做一个年历吗?

2、讨论:

制作一个年历,需要有哪些步骤?

(1)确定一个年历,需要有哪些步骤?

(2)一共12个月,每行4个月,排3行。

(3)可以把休息日、重要节日、纪念日用彩笔标出来。

二、制作年历。

1、分组合作。

2、老师进行指导。

三、展示与交流。

1、各组交流制作方法。

2、引导发现各组制作年历的优点。

四、运用。

想一想,制作后的年历还能做什么。

课后反思:

1、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学会交流。

在实践活动中除了让学生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学会合作与交流。在小组制作年历的活动中,教师注意对各个小组进行指导,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如教材上展示的“谁设计花边”“谁写每一月份的日期”“谁标重要节”等。另外,在制作活动完成之后还进行了制作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在展示中,学生既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可以欣赏、借鉴别人的优点,培养了承认他人、向他人学习的意识。

2、注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了年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提问“你们的年历还能做什么”,引起学生的讨论与思考。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十三

1、通过“猜测——试验——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2、能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描述,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知道其可能性的大小。

3、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生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转盘、盒子、布袋、乒乓球等。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摸球游戏。(板书:课题)

二、体验“不可能”

师:老师这里有个盒子,看看盒子(空盒子),猜一猜老师会摸出什么东西?(学生猜想)

师:请认真看(倒转空盒子)老师有可能从盒子里摸出东西吗?为什么?

生:因为盒子里什么东西也没有,所以不可能摸出东西。(板书:不可能)

三、体验“一定”

师:现在老师把1个黄球放到盒子里,猜一猜老师会摸出什么东西?

生:黄球。

师:一定是黄球吗?

生:一定,因为盒子里只有黄球。(板书:一定)

四、体验“可能”

师:如果再多放1个白球到盒子里。然后继续摸球,你想一想老师会摸出的球会是什么颜色,猜一猜。

生:可能是白球,可能是黄球。

师:也就是说,这次摸球出现两种可能。可能是……(生齐答),也可能是……(生齐答)。(板书:可能)

老师这里有9个黄色乒乓球和一个白色乒乓球。

1、猜想

2、实验

就采用大家的办法,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板书:实验]一下我们的猜想是不是成立?

学生小组内摸球,教师巡视指导。

3、验证

(生讨论交流)

4、推测

我们用验证的结果来推测一下,要想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变大一些,可以怎么办?

(学生各抒己见)

5、总结规律

通过这个活动,验证了我们的猜想。黄球的数量比白球多,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白球数量比黄球少,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小。也可以说我们很可能摸到黄球,偶尔能摸到白球。

板书:在一定的条件下:

数量黄球多大(很可能)

可能性

白球少小(偶尔)

巩固新知,应用拓展。

(1)出示:袋子里有2红、4黄、8白三种颜色的球,一共有14个球,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呢?(学生猜测)

(2)实验验证:(学生现场摸球,教师及时记录)

(3)深化结论:通过这次摸球,你有什么新的的发现?

(可能性大小与物体数量多少是密切相关的。)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十四

教材第30、31题实践活动“估一估”。

使学生初步学会在生活里进行估计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初步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

树叶的图片(见课本),大一些的杯子和1千克水。

1、出示一摞本子:告诉学生,这么一摞本子有20本。

3、告诉学生:第2摞的本数是第1摞的2倍,你知道第2摞到底有几本吗?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估一估”。

2、估计书的本数。

(1)谈话:老师想请你们估计一下我校图书室的图书,你们有什么办法?

(2)小组讨论交流。

(3)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小结:可以先数出一排书的本数,再估计出一个书架上书的本数。再估出图书馆里的书的本数。

(4)学生分组到图书室进行估计。

(5)汇报估计情况。

3、出示树叶第一幅图。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估计图里大约有多少片树叶。

(1)学生组织讨论。

(2)交流:可以先数出一个框里的树叶数,再估计整幅图大约有多少片树叶。

(3)学生独立数数、估计。

4、出示树叶第二幅图。

(1)要估计这幅图里的树叶的片数,你准备怎么估计?

(2)小组讨论怎样来估计。

(3)学生估计树叶。

(4)交流估计的方法。

5、出示树叶的第三幅图。

让学生分组讨论可以怎样估计有多少片树叶。各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估计结果。然后全班汇报交流估计的结果和方法。

6、教学第3题。

(2)老师出示一桶水,请学生估计一下这一桶水大约有几千克?是怎样估计出来的?

按课本上内容依次组织小组讨论,学生汇报估计的问题、结果和方法。

1、估计一下,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

2、再语文书上任意找一页,估计一下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能估计出其他一些物体的个数吗?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十五

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口算、笔算、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方面内容在安排上,以笔算教学为主线,把其他三方面内容的教学与笔算教学交融,力求形成比较优化的结构。

口算

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

笔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里有0的除法)。

估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几百或几十多。

解答关于除法的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解答关于除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本单元的重点是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基本算法一特殊情况一实际应用”这条线索贯穿整个单元。

“基本算法”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一般步骤与方法,“特殊情况”是商里有0的除法,“实际应用”着重教学连除的实际问题。

2.口算教学安排在笔算教学的“两端”,即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在笔算的前面,口算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在笔算的后面。

这样安排有两个原因:首先是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的第一步,要把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以除数,这就是在计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所以,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是笔算的基础,应该先于笔算教学。其次是类似630;3、630;7这样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都是比较容易、比较特殊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学生在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的基础上学习这些口算很轻松,完全能够自己学会。所以,教材把口算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安排在笔算后面。

3.估算和笔算相伴相随、相辅相成。

全单元四道教学笔算的例题都以估计“开道”,即先估计再笔算,这是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估计在这里为笔算“导向”,为笔算化解难点;估计在这里能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第l页第二个例题教学986;2,引导学生先估计“9百多除以2得4百多”,笔算时学生就可能想到先算9个百除以2,并把“4”写在商的百位上。第6页第二个例题教学306;3,先估计“商比100大些”,笔算时就不会漏写商十位上的“0”。

在笔算教学后又安排估算。如先说说378;2、378;6等题的商各是几位数,再计算;先估计228;3、944;8等题的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再计算。这些估算都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笔算方法,提高试商能力。

4.边学习、边应用,重点解决连除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笔算后的“想想做做”里都安排了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到的计算及时应用,其中有些问题解法多样、思路开放,有些问题综合了空间、时间的内容,有些问题妥善处理余数。连除实际问题思考难度较大,解法较多,教材在第11、12页单独安排教学。

计算法则是计算的方法和规则。毫无疑问,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除的步骤、顺序及商的书写位置等方面都是有规则的,计算法则是客观存在的。计算法则的教学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外部输入,像过去的教学那样,光通过几道例题把算理、算法、注意点讲得清清楚楚,把方法、格式示范得明明白白,然后归纳出若干条法则。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接受--记忆--模仿”。另一种是从内部生成,先让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解决一个新的计算问题,经历探索过程,体会方法与步骤。然后在回顾、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自己总结算法,形成法则。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探索中体验--反思中提炼--迁移中应用”。前一种教学学生认识的法则是显性的、机械的,给学生的法则是束缚与负担,必须经过大量练习才能掌握。后一种教学学生认识的法则是隐性的、有活力的,给学生留出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空间,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也不要过量地模仿。

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三个问题。

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原有计算为基础构建新的计算法则。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只要解决先把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以除数这个问题,新旧知识就沟通了。第l页第二个例题986;2采取“先估计、后笔算”的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地先算9个百除以2,并把“4”写在商的百位上。

2.突破知识的发展点,完善计算法则。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等于或大于除数,另一种是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后一种情况学生以前从未注意过(二年级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都是两位数)。第3页例题312;4就是教学这种情况的计算。也采用“先估计、后笔算”的策略,让学生体会先把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是合理的。

3.在适宜的时候用有效的方法使计算法则逐步清晰。

教材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帮助他们自主探索;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及时整理知识,优化认知结构。第4页第3题设计了四组除法题,要求学生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同组的两道题被除数相同,为什么商的位数不同?通过分析原因,学生就把握了什么时候先除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什么时候要除‘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这是计算法则中的重点之一。

所以说,法则仍然要教的,但不用以前的方法教学法则。新教材希望计算教学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教学,同时也要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把商里有0的除法安排在学生掌握基本计算之后教学,因为商0是除法中的特殊情况,是除法计算法则的补充。学生在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法则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就比较容易理解。

这部分内容分三段进行。

第一段先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第二段是竖式计算时应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个规律。

例题教学商的中间有0,“试一试”教学商的末尾是0。例题的教学分两步进行,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计算,可以估算、口算,也可以列竖式笔算,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商中间的0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如果漏了商中间的0,那么商就不是三位数,就不是比100大一些,就不是102。然后教学竖式的简便写法。“试一试”先让学生说商是几位数,也是防止漏了商末尾的0,体会商个位上写0是合理的、必要的。在这段内容的教学中还要注意两点:一是把竖式的简便写法建立在学生原有写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为什么可以简写;二是用好“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明白商中间、末尾有0并不是由于被除数的中间、末尾是0,而是除到某一位时是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如508;4的商里没有0,800;5的商里只有一个0。

第三段是当确定商的最高位后,如果某一位不够商l,也要商0。

仍然是例题讲商中间的0,“试一试”教学商末尾的0。例题432;4的教学线索与306;3相似,也是先估计、再笔算。不同之处是,当学生产生认知矛盾--十位上3除以4不够商l时,教材通过“辣椒”提出:“十位不够商l,就商0。”并出现了完整的竖式。教学时,还要让学生知道怎样继续除下去。

另外,教材还及时引导学生整合笔算知识,第13页第2题的三组笔算题分别安排了商末尾有0和商中间有0的比较,商末尾是0时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比较,除时商0的两种情况的比较。第15页第2题是更大范围的知识整合,同组的三道题虽然各有特点,但都要遵循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学生解答连除计算的实际问题往往有困难,因为问题的已知条件两两相互联系,这种联系既使解法多样,又干扰解题思路的组织。所以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进行教学。这种问题既可以用连除的方法解决,又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解决。经过一段练习后,又带出了另一类用连除方法解决的问题(如第12页第5~7题),这种问题在列式时,用哪一个数做第一个除数或做第二个除数都是可以的,但教学时必须使学生弄清每步的含义。

这段教材有三个特点:一是选择的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书架上放书、排队分组参观科技馆、按时服药、买乒乓球拍、写毛笔字......,都是学生熟悉的、能够接受、容易理解的。现实的素材能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二是呈现形式以图文结合为主,逐渐向文字叙述过渡。图文结合寓信息于画面和对话中,有生活气息,能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叙述的实际问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提高思维活动的质量。三是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解题和相互交流解法为主,不是教师作系统分析和讲解。

教学连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师的作用应着重体现在组织学生进入情境,从画面、对话中寻找数学信息,完整地理解题意,有序地整理条件和问题,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还体现在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解法,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回顾、反思,弄明白先算了什么,为什么先算,先算的这一步是怎样想到的。从而整理出解题思路,提升思维水平。教学例题时要鼓励学生的解法多样,但练习时不要求他们一题多解。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十六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出示:28×4=16×7=29×4=43×2=12×4=

这节课我们就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基础上,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课题。

1.教学例1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中说的“每天往返两次”是什么意思吗?怎样要这样列式呢?

同学们会算这道题吗?那你们会算什么?

能说一说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与前面学习的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完成243×2,132×3。

2.教学例2

要求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吗?

你觉得在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2题。四、课堂小结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十七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之后,第二次单独编排的内容。平时的解决问题都体现在各章各节之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1、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在解决问题强调学生应用自己的算法,能解决问题就可以了,但我们在学生碰到困难时,也要引导学生借助基本的数量关系式、线段图等手段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并使学生自己能逐步学会分析、解决。

2、注意解决问题的教学重点是分析思路。

美国《全美数学教师委员会》会刊制定的数学课标就提出来:数学课堂要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为解决问题而教,把解决问题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来教学,以前我们教应用题很关注结构和数量关系,看问题求什么?找相应的条件,结构是固定的,老师教学时有章可循。完事有序地叙述题目。

3、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

多样化是指学生在解题时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不同的方法要有本质上的区别,平时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老师在不断的问还有什么方法?有个别老师还把分步列式与综合算式当成了两个方法,我想这就没必要了。因为根本的解决思路还是一致的。

教学中的几点温馨提醒:

现在的解决问题多数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的,这样的呈现方式,信息量大很开放,也很迎合孩子的心理。但长此以往孩子的读信息能力就会欠缺,也使孩子在数学方面的逻辑思维的培养存在问题。我们关注到这个问题之后,在解决问题时以纯文字的形式出现,学生的读题能力就大不如前,希望这点能引起老师们的注意: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逐步向文字表达过渡。

实践活动:设计校园。

学习了测量、面积,方位基础之上。

1、收集信息。了解我们的学校原来是怎么样的,看看其他学校的情况,在孩子调查的基础上为设计新校园打下基础。

2、分析信息。让学生进行讨论,我们要添些什么,教材提供两个方面:师生日常需要,来源于借鉴,从其他学校调查来的可以借鉴到本学校的。每个学校不同,可以具体安排,不要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

3、设计新校园。注重小组之间的学习与合作。

4、欣赏、展示作品。让学生说一说。在哪个方位上设计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不要把作品粘在黑板上,大家做的都很好就完了。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十八

例6、例7,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1、理解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比较、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小黑板、投影片。

1.根据下列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

8×3=242×9=187×6=42

学生口答。思考:乘法里的积到除法里是什么数?

提出:从这里看出,在相应的乘、除法算式里,乘法里的积就是除法里的被除数。

2.计算下列每组题的得数。

18÷3=48÷2=

6×3=24×2=

(1)学生口答。

(2)让学生看每组算式。

想一想:商与除数相乘,结果等于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结论。

说明验算除法的方法。(出示小黑板:验算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

1.这节课,就用商和除数相乘,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这种方法,来进行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除法的验算)

2.教学例6。

(1)这道题大家会算吗?请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同时指名1人板演)

(2)要检查算出的商47对不对,应该怎样验算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竖式×6,一起算出得数282。

根据验算的结果,除法算得对不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强调看乘法的结果是不是等于原来的被除数。等于被除数,就说明除法做对了)

横式上的得数应该写多少?(板书横式得数,并强调在验算正确之后,要写除法里的商)

3.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前两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道题,要求验算。

(2)集体订正。先看除法计算,再提问学生是怎样验算的,检查验算过程。

(3)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你知道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要怎样验算吗?

说明如果题里要求验算,就要在练习本上列竖式验算;题里没有要求验算的,要自己在草稿纸上自觉验算。

4.教学例7。

(1)除法计算除了像上面的题正好除尽外,有时候还会有余数。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先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出示小黑板: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余数)下面看例7,学习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2)出示例7。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思考:这道题商是几,余数是几?根据上面验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你能验算吗?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验算。

(4)谁再说一下,例7和例6的验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5.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后一题。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每组一题。

集体订正。重点看是怎样算的,再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2)谁再来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要怎样验算?

1.做练习十二第1题前2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二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二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练习十二第1题后4题,第4题。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十九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例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2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例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例4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5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东、南、西、北卡片。

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

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出示例1挂图:

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面。教学楼在操场的()面,大门在操场的()面。

完成“做一做”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南宁市的东西南北方向?(琅东、西乡塘、江南区、城北区)。

5、背儿歌:

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二十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24时计时法(教材第82~83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

3.在探索活动中,发展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2.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化方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刘老师今天想考考大家的猜谜能力,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谜语。

生:钟表。

生1:上午9时,我在上课。

生2:晚上9时,我在睡觉。

师:原来一天中有两个9时,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随机板书:上午9时晚上9时)像这样,在9时的前面加上上午或者晚上的词语,这种计时法叫做普通计时法。

师:谁能再举一个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生:凌晨3时早上6时中午12时下午4时晚上11时。

师:同学们对普通计时法已经掌握了。

【新课讲授】。

1.认识24时计时法。师:老师知道大家很喜欢看电视,中央台今天有哪些精彩的节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中央台节目单。

师:观察这个节目单,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获取信息,发言。

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你们有问题要问吗?

生1:为什么这些时间的前面没有加“上午、下午、晚上”的词语?

生2:16时是几时?

生3:《美术星空》和《七巧板》间隔多长时间?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先猜想一下16:00是几时?(课件出示)。

生1:4时。

师:是4时吗?

生:下午4时。师追问:16:00为什么是下午4时?

生:时针第一圈走了12个小时,再走4小时就是16时。16时就是下午4时。

师:真聪明,不愧是我们班的小数学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种新的计时法。(板书:24时计时法)。

2.感知24时计时法。

师:课件出示(晚上12时),这是几时?

生:晚上12时。

师:对,当我们沉睡在梦乡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晚上12时它既是前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可以说成是0时。(课件演示:0时)。

师:请把你钟面上的时刻调到0时,利用钟表学具,从0时开始,边拨边数,研究一下从0时往后是几时?然后把你的发现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咱们看哪个小组的研究最深入,发现最多!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师:每个小组的研究发现都非常了不起,现在我们来证实一下你们的想法。开始一天的旅程吧!(课件出示)。

师:可以跟着数。一天结束了吗?

生:没有。

师:从0时到12时,时针走了几圈?是几小时?

生:1圈,12小时。

师:时针继续转动,现在是几时?

生:13时。追问:为什么是13时?

生:时针已经走了12个小时,再加上1小时就是13时。

师:说得真好,掌声送给他。老师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一样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师:继续,现在是几时?

生:17时,我正在写作业。

师: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现在是几时?

生:24时。(0时)我们正在睡觉。

师:一天结束了吗?(结束了)。

师:从12时到24时,时针走了几圈?是几小时?

生:1圈,12小时。(课件出示:一天的时间。)。

师:小博士告诉大家,这种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师:根据刚才的研究探索,(课件出示:钟表)想一想,外圈数和内圈数有什么关系?

生1:内圈是时针走第1圈的时间。外圈是时针走第2圈的时间。

生2:外圈数比内圈数多12。

3.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换。

师:同学们已经会用24时计时法计时了,想不想做小主持人预报节目?正好我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正在招聘小广播员,条件是要用24时计时法预报,你想试试吗?老师相信你能行!课件出示:红领巾广播站节目预报。学生自己练习播报。

师:谁第一个来应聘?(指名播报)生生互评、学生自评、根据学生表现师小结。

师: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普通计时法是怎样转化成24时计时法的?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如果是第一圈的时间,直接把前面的词语去掉。如果是第二圈的时间,把前面的词语去掉,还要在几时的基础上再加12。

师:24时计时法又是怎样转化成普通计时法的?

生:如果是第一圈的时间,直接加上前面的词语。如果是第二圈的时间,把前面的词语加上,还要用几时减掉12。

生:电话、万年历、手机、电视……。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那赶紧来挑战一下!

【课堂作业】。

教材第83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第1题。

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板书:

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从凌晨0:00到中午12:00,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相同,中午12:00以后,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对应时刻相差12小时。

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计时方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运用得比较多的还是普通计时法。如何使学生接受24时计时法并学会用它来计时,是这节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节课的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教学。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课前猜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钟面,说说你可能在做什么事情?

通过对普通计时法的简单介绍,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做铺垫。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了中央台精彩的电视节目,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为24时计时法的学习做好铺垫。

2.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有趣的事物。因此,应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选取生动有趣、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开展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在本课的教学中,以课本中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为教学资源,通过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钟面上的时刻,使学生经历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二十一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与圆的位置的种类;。

(2)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两圆的连心线长;。

(3)会用连心线长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则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当时,圆与圆相离;。

(2)当时,圆与圆外切;。

(3)当时,圆与圆相交;。

(4)当时,圆与圆内切;。

(5)当时,圆与圆内含;。

3、情态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理解并掌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与难点:用坐标法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设计意图师生活动。

1.初中学过的平面几何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类?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以验,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并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学生回顾知识点时,可互相交流.

2.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明确两圆的位置关系,并发现判断和解决两圆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解题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教案篇二十二

1、经历一位数除除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数的口算过程,在理解算理得基础上掌握一般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理解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的算理。

1、复习巩固乘法口诀。

(1)按指定的顺序背诵乘法口诀。

(2)根据给出的得数找相应的乘法口??

(3)小结:乘法口诀在我们能帮助我们又快又准地进行乘法和除法的计算。

1、出示主题图:

观察这幅图,说说有哪些数学信息,然后提出数学问题。板书: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3次运完,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4)李叔叔他们三个人共运走124箱茄子,平均每人运走多少箱?

3、指名列式,并说明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4、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思考:怎样计算60÷3的得数?

可以直接计算,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2)回报交流:(可能有以下几种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

2×3=66÷3=260÷3=20。

(2)20×3=6060÷3=20。

(4)600÷3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5)240÷3可以怎样计算?

(6)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

1、做一做求平均每个蜂房有多少只小蜜蜂。

2、口算。

90÷380÷215÷5270÷9。

900÷3800÷2150÷52700÷9。

观察各组,你有什么发现?想一想300÷5的商是几,为什么不是600?

3、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6—7页。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47437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