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了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而准备的一种书面材料。教案的编写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特点。以下范文仅供参考,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和改进。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一
1、初步尝试运用重叠方法安排画面。
2、在表现大家背太阳的画面中体会人们互相之间友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片:
1、画有五棵树的画面。
3、树背太阳、房子背太阳的画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绘画主题。
1、前段时间由我们国家研制的神州六号上天了,那两位叔叔会在太空中看到什么呢?
2、两位叔叔一天会看到好多次日出,那是不是我们世界上有很多个太阳呢?
(太阳翻过山头,洗了个澡,又去照亮地球的另一边。太阳总是不停的工作,从不休息)。
二、拟人化手法,讲解绘画要求。
1、太阳实在太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商量怎样让他工作得轻松点,大树说:“我来背太阳吧”可是太阳这么大,一棵大树怎么能背得动呢,于是两棵、三棵、四棵一起来背太阳。
2、咦,怎么只有一半呢?这棵树是怎么挤进去呢?(教师顺着轮廓描画,与幼儿共同讨论)。
看见边就停,看不见当看见跳过去,看见了接下去。
4、这边还有两条缝,说不定太阳会丛逢里滑下去,还有更多的树快来帮忙吧。
5、啊,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终于背起来了。画上的太阳这么美丽用的是什么方法?(教师出示画好的画)。
三、布置绘画任务。
3、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需要许多朋友一起努力。
4、请你们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朋友们,让他们来背太阳吧。
四、评价。
1、太阳很感谢你们,是你们的帮助,才让他能工作得更轻松更快乐。
2、教师针对幼儿的重叠画法重点评价。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二
1、喜欢写生的绘画方式,对美术活动感兴趣。
2、发展幼儿的持续观察、细微观察能力。
3、在活动中与小朋友分享观察经验,丰富颜色的词汇并用艺术手法再现。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能把植物的变化讲出来,用艺术的手法再现。
实地观察长好的丝瓜藤、丝瓜花等、图画纸、铅笔、小椅子、蜡笔。
1、引入活动。
看丝瓜宝宝的成长图像,回忆照料丝瓜宝宝的小时候的样子,期待现在的样子。丝瓜宝宝这个时候怎么长大的?(小小的种子,通过我们在小盘子里,水发的方法进行培育,然后再移栽到土里)。
2、师:我们一起去看看现在的丝瓜宝宝长什么样子了?(期待丝瓜宝宝现在成熟时的样子,激发幼儿兴趣去发现)师:但是老师相机没有电了,用什么方法来记录丝瓜宝宝现在的样子呢?(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3、入园和老师一起带着问题观察并讨论。
观察丝瓜宝宝现在的摸样?绿绿的藤,绿绿的叶子,黄黄的花。丝瓜宝宝的花在哪里?在藤和叶子之间,由于搭了架子,所以花穿插在叶子与藤之间。藤在哪里?在叶子与花之间围绕。丝瓜果实在哪里?是怎样长的?果实垂在叶子之间,和葡萄的果实垂吊方法是一样的。丝瓜宝宝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浅黄色的。五瓣花瓣,有点缀一点金黄色的花蕊,非常漂亮。藤是什么颜色?深绿色的,浅绿色的。绿色成熟一点的丝瓜果实是什么颜色?深绿色,有的果实坏掉了,就变黑了。刚长出来的果实是什么颜色的?浅绿色的。丝瓜宝宝的形状?椭圆形的。在果实的底部有的还缀有小黄花,也说明了一点,有的果实是从花蕊中长出的。
4、幼儿就地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5、欣赏作品,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1、根据我们这学期种植活动目标,我设计了本次写生绘画活动,因为孩子有观察经验,照料经验,所以这次活动对于孩子来说不会枯燥,也进一步的培养了孩子的持续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得出的结果,比孩子直接想象或者老师给出实际的图片对于孩子的绘画有效许多,孩子的兴趣也多了许多,在观察过程中,孩子和孩子之间分享了感受,分享了经验,分享了场地,这也是一次成功的分享活动。
3、我们班上的孩子有的能力较强,有的孩子能力较弱一点,所以如果下一次的活动里,我可能会给孩子再提供一点其他的方式,比如这次写生的感觉,可以用手直接画出来,也可以把它直接表现出来,直接用藤,或者花粘贴出感觉也是可以的。在准备活动的时候,我应该再多想一下,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完全的表现画面,但是我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给孩子发展的空间,这样,所有的孩子都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了。
4、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在许多的提问上,要贴切主题并能吸引孩子的话题,让孩子打开话匣子,让孩子可以说,会说,想说。这样的活动铺垫才能对接下来的活动有引入的作用。
5、每一个活动的目的,不光是要孩子掌握什么,更要起到让孩子愿意参与的目的,当孩子跟随老师脚步而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此次的活动设计很有意义,因为它贴切了孩子的心理,让孩子体会到了快乐和自信。
小百科:丝瓜,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藤本;茎、枝粗糙,有棱沟,被微柔毛。卷须稍粗壮,被短柔毛,通常2-4歧。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三
2、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几张丝瓜的图片。
3、是呀,丝瓜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可在季羡林老先生的笔下,却成了《神奇的丝瓜》。(出示课题)。
4、那么,丝瓜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1、自由朗读课文,用“——”划出文中最能体现丝瓜神奇的句子。
2、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灯片)。
(1)过了不久,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
(2)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
(3)这样细的藤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给土墙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4)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5)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6)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
3、课件出示下列句子,学生讨论交流。
l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
l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
l这样细的藤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给土墙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1)“竟然”、“竟”是什么意思?(表示出乎意料,意料之外)。
(2)“竟然”、“竟”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表现丝瓜的神奇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对丝瓜的惊叹之情,突出丝瓜旺盛的生命力,从侧面表现了丝瓜的神奇。)。
4、的确,丝瓜的成长经历中充满着神奇,正如作者所想:
出示课件:我觉得丝瓜简直太神奇了!仿佛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1)谁来读一读这段话,让大家感受到它的神奇。
(2)在这段话中,这种神奇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板书:考虑。
(3)透过“考虑”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什么?(神奇、有灵性)。
5、面对丝瓜的不同生长阶段,作者的心灵感受是怎样变化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划出体现丝瓜不同阶段作者情感态度的词语。
(1)指名回答。
(2)教师总结。
(3)请同学们看,在作者情感波动中,哪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
(4)出现了几次?(三次)。
(5)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自己的担心呢?
(丝瓜的神奇就是通过作者的担心一步步引出来的,作者越担心,丝瓜也就越神奇。)。
6、你觉得哪一次担心最让你感兴趣?
第一次。
(1)课件出示:我真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份重量,会从楼上坠下来,落到地上。
(2)大家想,最初长出的那个小瓜,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会不会连同瓜藤一起从楼上坠落到地上,多令人担心哪!谁来读一读。
(4)我是这样担心这只小瓜,这只小瓜怎么样了呢?
课件出示: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5)你发现丝瓜的神奇了吗?哪个词发现的?板书:停止生长。
(6)小瓜为什么停止了生长?不停止生长结果会怎样?
(7)这个小瓜好像具有人的怎样的精神?(自我牺牲)。
(8)但它是丝瓜,居然能考虑得这么多,你说神奇不?请读出神奇来!
第二次。
(1)课件出示: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藤怎么能承受得了呢?我又担心起来。
(2)可是奇迹却发生了,大家请看。课件出示。
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3)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丝瓜的神奇了?板书:弯了放在。
(5)当我还为细藤无法承担重量而担心时,两个瓜弯起来身体放在窗台上,化险为夷。看到这,作者的心情应该是?(高兴)请读出这种感觉来。
第三次。
(1)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来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下来,一起坠到地上。
课件出示: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
(3)这个瓜原来是处在怎样的状态下生长的?
(4)现在是什么样子?
(5)这个样子的改变是人为的吗?从哪里可以知道?
(7)这段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丝瓜的神奇?板书:平身躺下。
(8)读读这段话,读出这种感觉。
1、学了课文,同学们觉得这丝瓜神奇吗?是呀,作者也和你们一样,觉得这丝瓜简单太神奇了!但问题随之而来了,丝瓜是用什么来考虑问题的?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此时的作者是左考虑、右考虑,站在丝瓜下面无法与丝瓜对话,感到了莫大的困惑。
出示课件: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
2、其实,作者已经在丝瓜这儿得到了启示,在此后的几年里还写到了一些植物,这些植物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一种生命的神奇。请大家欣赏。
(1)《二月兰》片段。
(2)《荷塘清韵》片段。
3、课件出示:
l如果需要作自我牺牲,只要对别人有帮助,我也愿意。
l我不能改变环境,但我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环境。
l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想办法去解决,积极地去面对。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设计出造型新颖的纸袋。
2、引导幼儿用学过的花纹、创作花纹,装饰纸袋,要求色彩鲜艳。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纸袋样品、制作图解、
挂历纸、剪刀、胶棒、油画棒、粘画。
活动过程:
1、欣赏美丽的春天风光,感受家乡的美丽。
2、激发幼儿爱家乡爱聊城的情感,让家乡的春天更美丽,启迪幼儿环保意识。
3、如何使家乡更美丽?
4、消灭污染,消灭最可怕的白色污染――塑料袋。找出代替塑料袋的最好材料。
5、激发幼儿制作的愿望,使幼儿积极的投入。
6、欣赏纸袋,启发幼儿观察它们外形特点,装饰上表现的不同风格。
7、引导幼儿进行设计,提醒幼儿在提包外形设计上进行大胆的突破,制作出新、奇、特与众不同的纸袋。
8、分组设计制作纸袋,提供半成品,成品及其制作图解,供幼儿参考。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幼儿情况给予提示和帮助。
9、展示幼儿作品,集体评出创造奖、精品奖、时尚奖。说出获奖幼儿在设计制作上的优点,并为幼儿祝贺。
10、做一名环境保护宣传员,宣传纸袋给人们带来的益处。
活动延伸:
大班绘画活动:春天的树。
活动目标:
1.在树木不同排列的基础上认识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即:近大远小、疏密、遮挡。
2.能够在作画中运用到近大远小、疏密、遮挡其中一种关系。
3.感受春天树的美。
活动准备:三种关系的图片、白纸若干张、蜡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总结:春天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柳树发芽了,桃花盛开了,树木也都茁壮成长了。那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树都长成什么样子了。
2、出示图片,让幼儿感受春天树的美。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树,心里的感觉是什么?
那这些美丽的树我们要怎么保护它们呢?
教师总结:春天的大自然是很美丽的,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它们。
二、展开部分。
1、让幼儿认识树的排列。
2、(1)分析图片中树的排列。
图一:这副画中的树近处的几棵看上去大一点,远处的几棵看上去比较小,这是它们之间近大远小的关系。
体的多与少。)。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树与树之间的关系有近大远小关系,疏密关系还有遮挡关系。
(2)现场示范,让幼儿知道如何在画面上处理树与树之间的关系。
老师先画一棵树,问小朋友如果老师想画树与树之间的近大远小的关系的话,第二棵树应该怎么画?老师再画一棵树,问小朋友如果是遮挡关系的话应该怎么画,请小朋友上来示范。老师再画一棵树,问小朋友树疏密关系的话应该怎么画,请小朋友先互相之间讨论然后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
2、让幼儿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创作、绘画。
教师:春天是美丽的,也是热闹的,那我们在画春天的树的时候能不能只画一棵树啊?
我们应该尽量的多画几棵,让画面变得更美丽更热闹。请小朋友们在画画时,要。
用到近大远小、疏密、遮挡关系中的任何一种。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之间互评,说说自己喜欢上面的哪张图画,并说说对方用到了三种关系中的哪一种?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春天的主题,大胆想象,并用布贴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材料,独立或与同伴合作进行制作。
3、会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大展板、各种制作布贴画的工具(剪刀、双面胶、蜡笔、各种颜色的零碎布)篓子、纸。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所看到的春天。
(1)师:春天到了,在这美丽的春天里你们看见了什么?
(2)引导幼儿交流讲述春天的美景。如:绿绿的柳树、青青的草地、红红的花朵。
修改说明:利用课件讲述春天的`景物时缺乏一定的创意想象空间,幼儿的回答很局限、单一。修改后借助已有经验谈话。幼儿的回答与众不同、内容有趣、富有想象力。为制作布贴画《春天》提供了素材。同时又激发了幼儿制作的欲望。
2、讨论制作布贴画春天的内容。
(1)师:春天有这么多的美景,今天我们就用各种各样的布来剪贴美丽的春天。想一想,你准备剪贴什么景物,用什么颜色的布?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商量。
(2)幼儿自由商量、讨论制作布贴画的内容。
3、幼儿制作布贴画“春天”。
(1)师:大家都讨论好要剪贴什么了吧?现在就请大家一齐动手来剪贴美丽的春天吧。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制作。
师:你可以一个人制作,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制作。
(教师巡视,提醒幼儿注意用安全,提示能力弱的幼儿注意颜色的搭配。)。
(3)邀请幼儿和老师合作,制作布贴画“春天”的背景。
师:老师也想参与你们的制作活动,××小朋友你们和老师一起合作吧。
(商量制作春天的背景内容)。
(4)制作好的幼儿将布贴画贴到大展板上。
师:制作好的小朋友,把你的画贴到展板上来。看看贴在展板上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提示语:想想看,小乌龟应该贴在哪里?)。
修改说明:在作品展示时,有些幼儿在贴画时没有考虑到位置摆放的问题“小鱼贴到了岸上、小鸭贴到了树上??”。整个画面布局不太理想。
修改后,老师邀请了3个孩子一起合作商量剪贴哪些的“春天”背景,然后将制作好的背景很快张贴到展板上,这样其他幼儿剪贴好春天的景物时就能摆放到较合理的位置上了。张贴完后,整个画面内容丰富,色彩鲜艳。一副美丽的“春天”跃然在展板上。
4、欣赏作品。
师:啊!真漂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制作的春天吧。
(1)这只蝴蝶是谁剪贴的?你们喜欢吗?为什。
么?
(2)××小朋友,哪个是你制作的呀?你们觉。
得怎么样?
修改说明:本环节通过介绍自己的。
作品,学习自评他评。由于教师的提问单调,幼儿在评价时语言单一。
修改后教师以不同的提问方式提问,引导幼儿从颜色搭配、景物形状、剪贴的技能等方面学习自评和他评。语言也比较丰富了“玲玲剪的小朋友,头圆圆的,两个小辫真漂亮”“吉吉和心彤、小羽合作的长颈鹿妈妈和宝宝剪得真象”“这些小花是我和好朋友一起剪的,颜色漂亮吗?”
【教案实施后的反思】。
布贴《春天》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通过幼儿对春天的已有经验的回忆,以布贴画的形式来表现春天。
活动设计时考虑到本班幼儿的年龄、现有的布贴画技能技法、水平等特点,将活动的重点定位为“用布剪贴春天的景物”,难点定位为“剪贴完后能合理布局展板的整个画面”。
整个活动环节清晰、目标明确,节奏把握较好。重点、难点突出。教师在活动中一直用有效的提问和引导语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并给了幼儿充分操作、展现自我的机会。
活动过程中,幼儿对春天的景色很感兴趣,能大胆和同伴相互交流,通过自己的构想、创造性地展示春天的事物,活动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产生了合作意识。部分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邀请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制作一件物品。整个活动过程从协商、交流制作内容到分工合作制作布贴画、最后展示作品、评价作品都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幼儿的制作兴趣很高,剪贴的技能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欣赏、评价作品,老师以不同的提问方式引导着幼儿。幼儿在介绍作品、欣赏作品中寻找、发现到自己和别人优点。尝试着用连贯的语言学习自评和他评。同时作品展览欣赏的也极大满足了幼儿的成就感,觉得自己的劳动被大家得到了认可。
《春天》整个画面虽然造型简单,但形象朴实、剪贴的线条流畅、色彩强烈。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时,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五
1、初步了解丝瓜筋的多种用途。
2、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想象并制作成各种造型,体验活动的乐趣。
1、大小、形状各异的丝瓜筋条、片若干。
2、彩纸、双面胶、牙签、一次性筷子等各种材料。
一、谜语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上搭棚,下搭棚,开黄花,结青龙。猜一种夏天吃的蔬菜。
二、介绍丝瓜筋及其用途。
师:这是什么呢?丝瓜筋是丝瓜长成熟、枯萎之后,去掉外皮去掉籽,洗干净、晒干之后形成的。
师:别小看这丝瓜筋,用处可大啦,你们知道吗?
介绍丝瓜筋的用途:清洁、保健、药用等。
三、示范制作一两种造型。
1、出师丝瓜筋,引导幼儿从外形上想象。
师:这个丝瓜筋像什么?可以把它装饰成什么东西?这个丝瓜筋切片可以做什么?
2、观察丝瓜筋制成的各种造型,开拓幼儿的思维。
3、教师介绍材料并示范制作一两种造型。
4、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自己要制作的造型。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与大家不同的造型。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
五、展示作品。
相互欣赏,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欣赏蒙德里安的格子画,观察其中的线条和色块,领略格子画的特点。
2、幼儿借鉴格子画的特点设计创作绘画。
活动准备:相关画作、电脑投影、记号笔、油画棒、新衬衣内的纸板。
活动过程:
一、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感受作品特点。
2、出示蒙德里安的画作《红、黄、蓝的构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线条和色块,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线条和色块。比较这幅画和前一幅画有什么不同。
二、了解蒙德里安画风的应用。
三、幼儿进行创作。
教师展示特殊材料(新衬衣中夹的衬板),请幼儿上面模仿蒙德。
里安作品风格在纸板上创作格子画。
四、展示作品。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在集体面前展示,教师进行点评。
活动反思:
蒙德里安是荷兰著名的新造型主义画作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常常用抽象的线条来概括各种事物,作品风格线条简洁、色彩鲜明,适合幼儿欣赏。我选择的这两幅作品是蒙德里安的代表画作,在活动中我运用电脑投影设备让幼儿欣赏放大的画面,使幼儿清晰地看到精致的画面,丰富的线条形成不同方格和鲜艳的色彩。这一切吸引了幼儿,调动起他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活动中我又设计一个环节,让幼儿了解蒙德里安画风的应用,发挥美术名画欣赏的实用意义,拉近名画和幼儿间的距离。将欣赏和幼儿即兴创作相结合,有效的激发幼儿主动创作的积极性。在创作过程中幼儿画出不同风格的格子画,没有一副相同的作品。但是在幼儿创作绘画的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六、七名幼儿并不理解线条和格子之间的关系,他们在纸上画出一个一个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每个格子是独立的四条线围成的。这说明他们还没有理解格子画中的格子是由若干的横线和竖线向交叉而产生的。另外,幼儿创作的格子画色彩还不够丰富。这也反映了在前面幼儿欣赏名画的环节中,我对他们的对格子与线条之间的关系的领悟,对格子种色彩的搭配引导得还不够。这次绘画活动是我的一次尝试,针对这些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活动中进行调整和解决。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七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
2、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
3、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理解丝瓜的神奇,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位慈祥的老者就是季羡林老爷爷。(课件展示)现在季老爷爷虽然已经去逝了,但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通读顺。
2、再次默读文章,勾画生字新词,理出不懂的问题。
3、重点了解“凸”字的笔画笔顺。
4、理解“杞人忧天”这个成语。
三、品句,体会作者的担心。
教师过渡:文中说谁“杞人忧天”了?全文共写了作者几次担心,都担心什么呢?请找出描写作者担心的句子,用“——”勾画出来。
1、抽生读作者第一次担心的语句,读出这种担心的语气。
2、抽生读作者第二次担心的句子。(课件显示句子)。
教师引语:这个句子写得好吗?好在哪里?
3、课件出示作者第三次担心的句子,抽生读。
四、感悟丝瓜的神奇。
教师过渡:丝瓜的生长紧紧地扣住了作者的心弦。可是作者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丝瓜是“神奇”的。请大家浏览课文,用波浪线勾出体现丝瓜神奇的句子,还可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1、师生交流。
2、作者第一次担心的那个最初长的瓜怎样了?(板书:停止生长)如果不停止生长,结果会怎样?体会丝瓜舍己为人、顾全大局。
3、在三楼窗外的那两个瓜把瓜秧折断了吗?(板书:弯、放)体会丝瓜智慧生长。
4、在二三楼之间的那个瓜又长得如何?(板书:平躺)师生交流丝瓜的神奇。
5、课题是《神奇的'丝瓜》,可是季老爷爷多次写自己的担心呢?(了解烘托的写法)。
6、师生共同品读。
五、情感体验。
1、课件出示“怡然、泰然、悠然、坦然”,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2、结合文中的丝瓜来说说它们各自是怎样的“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体会这是作者的一种人生态度和感悟。
六、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季老先生为什么把丝瓜写得如此生动具体呢?(师生共同总结:仔细观察、巧用词语、真情实感等)。
七、布置作业:
选择一种认为平常而又有些特别的植物,写一篇作文。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八、板书设计:
18、神奇的丝瓜。
停止生长。
平躺。
怡然泰然悠然坦然。
烘托手法巧用词语。
仔细观察真情实感。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八
1、初步了解丝瓜筋的多种用途。
2、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想象并制作成各种造型,体验活动的乐趣。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感受色彩对比。
2、彩纸、双面胶、牙签、一次性筷子等各种材料。
一、谜语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上搭棚,下搭棚,开黄花,结青龙。猜一种夏天吃的蔬菜。
二、介绍丝瓜筋及其用途。
1、师:这是什么呢?丝瓜筋是丝瓜长成熟、枯萎之后,去掉外皮去掉籽,洗干净、晒干之后形成的。
2、师:别小看这丝瓜筋,用处可大啦,你们知道吗?
介绍丝瓜筋的用途:清洁、保健、药用等。
三、示范制作一两种造型。
2、观察丝瓜筋制成的各种造型,开拓幼儿的思维。
3、教师介绍材料并示范制作一两种造型。
4、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自己要制作的造型。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与大家不同的造型。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
五、展示作品。
相互欣赏,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九
1、仔细观察套票的特点,尝试设计套票。
2、在与同伴合作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共同努力获得成功的快乐。
签字笔、水彩笔、多媒体图片。
一、说一说:邮票(意图:引发幼儿对邮票的兴趣)。
(出示集邮册)。
师:集邮册上有哪些邮票?这些邮票有什么用?
小结:(出示集邮册)邮票可以用来寄信,有的人还会把邮票当成宝贝一样的收集起来,做成这样的集邮册,如果你仔细观察这本集邮册就会发现很多秘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本集邮册。
二、赏一赏邮票(意图:引导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邮票的秘密)。
1、邮票欣赏一:
(1)出示一套京剧脸谱。
师:在集邮册里有这样一组邮票,你发现什么?
小结:这些邮票上都是京剧人物,有不同的造型和动作,我们可以给它起名“京剧邮票”。
(2)出示两套打乱的邮票。
师:这里有两套打乱的邮票,请你来看看哪些是一套?为这两套邮票起个名字吧!
小结:同一套邮票由多张组成,图案内容是一样的,不过造型可以有变化,它就是套票。
2、邮票欣赏二:
师:这一张邮票特别在哪里?它也有套票,猜一猜这一套邮票颜色应该是怎样的?
小结:邮票只用1种颜色,我们叫它单色邮票。单色套票的内容是一样的,每一张邮票就用一种颜色。
师:除了单色套票,还会有什么?双色套票和彩色套票又是什么样?
小结:双色套票和彩色套票的内容是一样的,每张邮票使用两种颜色是双色套票,每张邮票使用多种颜色是彩色套票。
三、试一试:设计邮票(在合作创作的过程中感受邮票的美)。
师:邮票图案丰富,色彩很美。我们也一起来设计邮票吧!
4、评一评(意图:鼓励幼儿评价欣赏作品,体验成功)。
师:请小设计师们把你们的作品送到评奖台上。哪个小组来介绍你们组的套票?
小结:今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设计了一套邮票,我们可以把这套套票放到我们的集邮册里,让我们的集邮册越来越丰富。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十
美术绘画《小小名片设计师》以游戏的形式深受孩子的喜欢,非常富有时代气息,用自制的名片认识新朋友,属于社会范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体现艺术、社会的有机整合”成为了我设计的主导思想,以期通过活动,让孩子们达到在提高绘画水平的同时又能发展孩子的社会性。
1.通过名片与人交流,感受人与人交流的愉快,美术教案-小小名片设计师。
2.培养幼儿的观察、审美、创造能力。
3.初步设计制作不同风格的名片,表现自己的特色,享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1。物质准备:自制课件一个、磁带、幼儿绘画工具、压膜机。
2。知识准备:会写自己的名字。
重点分析——引导幼儿设计出自己的名片。
难点分析——初步设计制作不同风格的名片,表现自己的特色。
一、导入
1。幼儿共跳舞蹈《找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新朋友”?
小结:有了名片真好,既可以用它认识许多新朋友,又可以根据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地址与朋友保持联系,幼儿教案《美术教案-小小名片设计师》。为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大人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少方便。
二、展开:
1。提问:小朋友,平时,你们见过名片吗?见过谁的名片?
2。出示课件:我这里也有名片,还根据装饰方法的不同分成了5种类型呢!(出示课件,幼儿观察名片的色、装饰方法)
(1)风景名片(2)卡通名片(3)信纸名片(4)底纹名片(5)花边名片
3。你想不想为自己设计一张与众不同的名片?你向选择申么样的装饰方法?比一比看谁设计的有特色,姓名地址设计得清楚大一些,装饰得最漂亮。
4。幼儿设计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名字、电话号码是否写清楚;装饰得是否漂亮。教师为完成的作品压膜。
三、延伸活动
讲评:(1)自评:有谁对自己的名片最满意?为什么?
(2)互评:谁还喜欢别人的名片?
2。提问:你想把名片送给谁?为什么?(提醒幼儿送给新朋友)应该说些什么?(介绍自己)
3。教师里有那么多新朋友,请幼儿将名片送给新老师。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十一
1.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和废物利用的意识。
2.学习用一些废旧材料来设计和装饰一件服装。
3.发展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去服装商店欣赏时装;五名幼儿学会时装表演
请五名幼儿穿上款式不同的`衣服,伴随音乐进行时装表演,让全体幼儿欣赏。
1.你看了刚才的时装表演,你喜欢哪一款式样的服装?为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
2.出示范例,问:这件衣服是用什么做的?上面有什么?用了哪些材料?
小结:服装是用挂历纸制作的,上面的装饰品有许多,这些亮片是旧包装纸剪贴的,下面的小挂饰是用果冻壳串成的,英文字母是“哇哈哈”瓶的外包装纸。
我们来当服装设计师,设计最新、最美、最环保的服装,今天举行一个“绿色时装秀”。
教师示范最基本的背心的做法:先裁剪,将挂历纸对折,并画上衣服的半边轮廓,剪下成衣服的前半片,同样的方法制作后半片,用双面胶粘合肩缝和侧缝,这样就做成衣服的基本样子。再装饰,衣服上的花纹用适当的材料进行设计、装饰,注意颜色的协调搭配。
1.指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避免太复杂。
2.提醒幼儿将剪下的废纸放入废纸箩中,回收一些废旧材料,尽量避免垃圾的产生。
3.帮助一些能力较差的幼儿设计及制作。
让幼儿将衣服套在自己的身上,随着音乐表演,自由发挥,展示自己设计的服装,互相欣赏,最后选出五件最漂亮的作品,放到美术作品展示区。
本活动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与表现力,以及分析能力。围绕这些核心目标的落实.引导幼儿获得对服装的特征、多样性与个性化的认识:从艺术角度拓展幼儿的视野,让懂得如何欣赏服装;学习通过分工协作来策划、设计、制作、展示服装,培养沟通表达、团队协作、艺术审美与表现等能力,体验自主与分享的乐趣,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十二
1、在欣赏的基础上,表达对邮票的认识和感受。
3、知道寄信时一定要贴上邮票,不同的地方需要的邮资是不同的。
1、幼儿对邮票有初步的认识。
2、教师收集各种邮票的图片,供幼儿欣赏。
3、画一封给父母的信装在信封中。
一、回忆已有经验。
1、教师:你见过邮票吗?邮票是什么样子?(边缘有锯齿,上面有各种风景、人物、动物等画面。)。
2、教师:邮票有什么用?(寄信时贴在信封上)。
3、教师:为什么寄信时要贴邮票?(是已付邮资的表现)。
二、欣赏邮票,感受邮票图案的美。
1、教师:邮票是什么样子?边缘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邮票上有什么?(风景、人物、动物)。
3、教师:这些图画和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比较简洁、因为画面比较小)。
4、教师:除了图画,还有什么?数字表示什么意思?(付了多少邮资)。
三、制作工具,讨论制作方法。
1、教师:看看桌上有什么?(教师为幼儿准备的各种工具)。
2、教师:你知道这些东西怎么样制作邮票?(制作步骤、使用方法)。
3、指导幼儿进行设计和制作。
五、展示。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十三
一、选材生活化。
幼儿园指导纲要》强调“幼儿的学习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建立在生活之上。”本次活动教师能捉住幼儿天天感知到的生活环境中各种各样路的美来引导幼儿进行欣赏、体验,实现审美素质的提高。
二、注重幼儿的审美体验。
在活动前请家长带领幼儿去寻找路,进行初次的审美体验,让幼儿与路对话,与家长对话,在对话中积累审美经验。在活动中教师借助展板照片和多媒体课件的分模块欣赏,引导幼儿再次体验,通过幼儿再次地与路对话,与老师对话来梳理、提升审美经验。
三、注重幼儿的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艺术活动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我在此次欣赏活动中借助提问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如:在幼儿解读漂亮的路的图案美和颜色美中我会问:你喜欢哪一条路?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条?它上面的图案怎么样?你有没有见过或走过这样的路?如果你走在这样的路上,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干什么?整个活动过程幼儿情感愉悦,兴趣浓厚,积极性高。
四、尝试将环境美学理念引入幼儿园审美教育。
引导幼儿体验将路与周围环境和人融合在一起欣赏所产生的协调美和意境美。也引导幼儿在设计路时能与周围环境合起来考虑以达到和谐之美。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十四
1、根据废旧材料的特点,运用剪、粘、画、拼接的方法设计、制作服装。
2、知道废物利用,培养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1、各种废旧材料,如:报纸、挂历纸、包装袋、塑料袋等;剪子、胶水、双面胶、订书机。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人们的服装,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
3、教师事先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服饰样品2-3件让3位幼儿穿在身上。
4、时装表演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明星时装队的小朋友为我们带来的精彩的时装表演。”(播放音乐,幼儿模特队上场)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时装的样式、装饰方法。
(1)师:“他们最外面的衣服用什么做的?这几件衣服一模一样吗?哪儿不一样?……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幼儿自由交流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幼儿从服装的样式、袖子、做法等地方仔细观察。
(2)探索装饰方法。师:“这些服装漂亮吗?怎样才能使它更漂亮?(幼儿自由回答)以魔术的方式把服装表的更漂亮。
师:“他们是怎样装饰的?”(留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观察想象)
3、开拓幼儿思维,探索服装的制作方法。
以故事的情节引入主题:“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时装表演大会,小动物们想请我们去参加……。
我们就来当回小小服装设计师,为自己设计一套服装,你们想为自己设计一套什么样的服装?”(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出示收集的废旧物品,幼儿讨论想象)师:拿到一个塑料袋怎样才能把它变成服装呢?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和好朋友。
师:“先要怎么样?”(撕领口)教师示范。师:“然后呢?”(幼儿自由交流想象)。
4、幼儿制作服装,教师适时指导。幼儿自由分组选择制作方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并动手制作。
师:“想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做的不要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看谁的想法最新颖,谁就是我们班的设计大师哦!
5、幼儿穿上服装,自由评价。
师:“你做得是什么服装?你觉得自己设计的服装什么地方最好看?为什么呢?讲讲大家听一听?“你最喜欢谁的服装?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6、师幼共同进行时装表演。
传统的教学地点是学生在教室上课,老师是以“粉笔加黑板”为教学工具,这样学生的课堂空间太小,缺乏创新思维、思路狭窄,不知道自己所做所学是否与企业一致,碰到问题束手无策,不能利用已有的知识举一反三地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尝试下面的做法:
(1)、课堂教学走进企业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模式,在于其成功地实施了双元制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和内涵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双元制教学模式中,整个教学过程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技能与技巧的培训。理论教育注重实用性,并与实际紧密相连,服从时间需要,整个教学是针对企业的需要来展开的,整个培训内容是在国家培训大纲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较好的保证了学生训练项目与毕业后工作的接轨。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是教学的宗旨。让企业走进学校、学校走进企业,通过校企结合使企业的血液得于常流常新,给企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也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校企结合使学校的教学方向跟紧企业发展方向;从而做到洞悉市场行情,为企业输送新鲜的血液。为服装教育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让课堂走进市场
职业教育如何把握市场需求的脉搏,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人才,加速顺利的走向市场,服务市场经济,这是个崭新的问题。对此,我对服装结构制图教学课堂地点进行了大胆尝试,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出教室,走向市场,走向商店,进行真刀实枪的课堂教学。如我们在上西服驳领配领时,教材的配领方法没有对领面进行翻领与领脚的分割,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西服的领面是进行分割的,其作用是工艺成品之后更服贴。如果光在课堂上直接讲解领面与领脚分割、教他们如何制图,学生会被动接受,但是学生学习求知欲激发不起来。因此,我尝试进行改革,要求学生通过对市场西服领子结构造型的直接感受,弄懂为什么要分割,分割有何好处,如何合理分割等等。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就增加了我开设第二课堂的信心。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周末、假日、自习课等时间,对款式结构、色彩、面料等综合性资料的搜索收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缩短了所学内容与市场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小百科:服装,是衣服鞋包及装饰品等的总称,多指衣服。在国家标准中对服装的定义为:缝制,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产品,又称衣服。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十五
1.在欣赏的基础上,表达对邮票的认识和感受。
3.知道寄信时一定要贴上邮票,不同的地方需要的邮资是不同的。
1、幼儿对邮票有初步的认识。
2、教师收集各种邮票的图片,供幼儿欣赏。
3、画一封给父母的信装在信封中。
一、回忆已有经验。
1、教师:你见过邮票吗邮票是什么样子(边缘有锯齿,上面有各种风景、人物、动物等画面。)。
2、教师:邮票有什么用(寄信时贴在信封上)。
3、教师:为什么寄信时要贴邮票(是已付邮资的表现)。
二、欣赏邮票,感受邮票图案的美。
1、教师:邮票是什么样子边缘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邮票上有什么(风景、人物、动物------)。
3、教师:这些图画和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比较简洁、因为画面比较小)。
4、教师:除了图画,还有什么数字表示什么意思(付了多少邮资)。
三、制作工具,讨论制作方法。
1、教师:看看桌上有什么(教师为幼儿准备的各种工具)。
2、教师:你知道这些东西怎么样制作邮票(制作步骤、使用方法)。
四、设计和制作邮票。、
2、教师:邮票上画些什么(风景、人物、动物等)。画在哪里数字怎么写写在哪里。
3、指导幼儿进行设计和制作。
五、展示和。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十六
1、通过活动,引起幼儿对画鱼的兴趣,能大胆地用几何图和线条构画出简单的鱼。
2、继续学用“短线排列”的方法涂色。并使幼儿在选择、调换颜色的过程中感受到色彩美。
3、提高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要求幼儿将画具和废纸放在指定处。
二、活动准备。
1、自然角里放置各种常见的鱼供幼儿观察。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1、出示玩具小猫,告诉幼儿:今天是小猫的生日,朋友们送给它很多鱼。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这些鱼的造型(是用三角形、半圆形、圆形、梯形和线条组合而成的)。
3、继续讲述:小猫想,如果能把这些鱼烧成各种各样的味道,请朋友们一起来吃该有多好啊。可小猫不会烧鱼,怎么办呢?(启发幼儿动手帮小猫“烧鱼”)。
4、提问:这些鱼可以烧成什么味道的呢?(茄汁的`、咖喱的、糖醋的、葱油的等等)让幼儿讲讲常见的鱼名称,并了解鱼营养好,人人都需要。
(2)教师以烧鱼的形式,为幼儿作示范。
1、教师介绍煎盘,准备“烧鱼”。
2、教师边示范,边作讲解:先把鱼放人煎盘里(在煎盘里画上一条鱼),然后在鱼的周围浇一层油(涂上—圈不规则的黄颜色)。
黄色的油。
绿色的葱。
桔黄色的姜。
咖啡色的酱油。
褐色的酱油。
3、与幼儿讨论可放些什么佐料.请一、二名幼儿在鱼的边上或身上添画上—些佐料,如绿色的葱段、红色的辣椒、咖啡色的酱油、黄色的姜片等。
组织幼儿讨论作画方法。
建议可用通俗的语言“入味好吃”与“不好吃”来表示颜色涂得浓还是淡。
a.可出示二张范例(一张涂得浓,一张涂得淡)供幼儿观察讨论:哪个煎盘内的鱼味美?为什么?(颜色鲜艳的味美香味浓;颜色暗淡的鱼肉香味淡。)。
b.建议教师在暗淡的一张范例上示范涂色方法:先在轮廊线圈内涂一圈,再在里面运用短线连接着来回涂,涂满、涂浓,让幼儿体会到鱼变“入味”了。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要求幼儿把鱼画大些(至少—个小拳头或—个小手掌遮不住)。
2、启发幼儿选用一些与茄汁(紫色)、咖喱(淡黄)、酱油(赫色)、糖醋番茄酱(红色)、色拉酱(白色)、葱姜(绿色)及其它佐料相似的颜色,把鱼“烧”得又香又美。
评析:在掌握涂色方法的同时提醒幼儿要有力气地涂才能涂浓。
3、对运用“短线排列法”涂色有困难的幼儿,作个别辅导。
4、提醒幼儿最后撕去煎盘周围的纸边。
(3)引导讲评。
1、幼儿将各自的“煎盘”放在铺好“桌布”的桌上、
2、教师抱着玩具小猫,和幼儿一起以“品尝鱼味”的形式评价作品。
对大胆造型、配色鲜艳以及构图独特的幼儿多作鼓励;哪盘鱼最好吃?建议可让涂得好的幼儿介绍方法。鼓励有些幼儿对自己的画稍作加工。让它们也变得“味美好吃”。对观察仔细、想象力丰富的幼儿予以充分的肯定。也可用大家提建议的方法,帮助个别幼儿丰富画面内容.如添上一些x,颜色好看,味道也更好等等。
(4)唱歌曲“办家家”给最佳“小橱师”发奖。
让幼儿讲讲常见的鱼名称,并了解鱼营养好,人人都需要。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十七
1、知道邮票上有面值、图案等内容,初步了解邮票的用途。
2、能根据邮票的特点尝试用明快的色彩大胆设计邮票。
3、对邮票产生兴趣,萌发喜爱之情。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邮票及有关邮票的资料。
2、彩笔、油画棒、胶水、花边剪刀等。
3、幼儿学习材料—《身边的科学》,幼儿学习材料—美术用纸第11页。
1、创设情境,使幼儿了解邮票的用途。
(1)出示信封,引出主题。
(2)师幼讨论邮票的用途。
提问:邮票有什么用途?
小结:邮票由国家邮政机关发行,除了用于寄信,还是宣传自己国家的一种方式,具有收藏价值。
2、引导幼儿欣赏邮票,了解邮票的特点。
(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邮票。提问:你带来的邮票是什么样子?
(2)结合《身边的科学》第30页,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邮票的特点。
提问:邮票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小结:邮票具有多样性,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等。
3、师幼讨论,鼓励幼儿设计内容各异的邮票。
提问:你如果是邮票设计师,准备设计怎样的邮票图案?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设想的邮票图案内容。
4、请幼儿设计、制作邮票。
(1)师幼讨论制作邮票时应注意的问题,如安全使用剪刀、将邮票内容填写完整等。
(2)幼儿设计邮票,教师指导。
展览会,引导幼儿欣赏、交流。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十八
1、通过对比欣赏,感受不同季节的丝瓜的不同水墨表现效果。
2、乐意并能正确使用绘画工具个材料进行水墨画创作。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2、毛笔、墨、宣纸、国画颜料等。
3、幼儿认识、观察过丝瓜。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见过的丝瓜。
教师:
你见过丝瓜吗?
是什么时候见到的?
天气怎么样?
你见到的丝瓜是什么样的?
2、出示教学挂图中得图一,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画上有什么?
丝瓜是什么样子的?
什么颜色的?
叶子是什么样的?
又是什么颜色的?
看到这样的丝瓜叶子,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3、出示教学挂图图二,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画上有什么?
丝瓜是什么样子的?
什么颜色的?
叶子是什么样的?
又是什么颜色的?
看到这样的丝瓜叶子,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4、引导幼儿对比欣赏两幅作品。
教师:这两幅画画得都是丝瓜,我们看了以后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5、鼓励幼儿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水墨画创作。
教师:如果让你花丝瓜,你会画什么时候的丝瓜?周围还会画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正确使用绘画工具。
6、幼儿相互交流作品。
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探索环境,让他们边操作边探索,边探索边收获。孩子们对活动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在仔细触摸比较,有的在细细品尝味道,有的在认真观察外形…不久,他们就都有了自己的发现:颜色不同,味道不同,长短不同,手感不同等等。
大班美术设计丝瓜教案篇十九
民族服饰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特点。蒙古族的长袍及腰带和靴子、藏族的甩袖、维吾尔族的花帽等都是具有民族特征的服饰。为加深幼儿对民族服装的了解与认识,让其充分感知民族服饰的美丽,激发大班幼儿绘画与制作民族服装的兴趣,特设计本次服装设计活动。本次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民族的服饰,了解服饰在衣领、袖口、饰品等处都有多样化的图案设计。教师可选择“二方连续纹样”作为切人点,引导幼儿运用“二方连续纹样”创造性地设计自己喜欢的民族服装,感知民族服装的图案美。
1.认识二方连续纹样,了解二方连续纹样在民族服装中的应用。
2.能运用二方连续纹样设计自己喜欢的民族服装。
3.感受民族服饰的多样美。
1.教师自制课件《漂亮的民族服装》(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民族的服饰图片)、二方连续图案的图片。
2.《幼儿学习材料》――美术用纸第 7 页。
3.少数民族服装、背景音乐《月光下的风尾竹》。
2.请幼儿观察图片,学习用二方连续纹样绘画、装饰民族服装。
小结:少数民族服饰色彩鲜艳、纹样丰富。装饰花纹主要在领口、袖口前胸、后背、裙边等地方出现。有的服饰上绣满龙风、花卉、虫鸟等图案象征吉祥如意。
小结:以一个或两个单位纹样,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带状形平面上,作有规律的排列并已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无限连续循环所构成的带状形纹样,称为二方连续纹样。
(3)教师示范。展示服装轮廓图,引导幼儿用二方连续纹样进行装饰,教师随幼儿说出的花纹在服装的前胸处装饰,给幼儿以启发。
3.幼儿在美术用纸上尝试运用二方连续纹样进行装饰。
提示幼儿运用二方连续纹样在服装的不同部位进行创造性的装饰,鼓励幼儿装饰出不同纹样图案的民族服饰。
4.幼儿展示作品并交流设计的意图。
(1)教师提问:你设计的是哪一个民族的服装?用的是什么二方连续纹样?你认为你的设计好在哪里?引导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及其创意。
(2)幼儿随音乐身穿民族服装跳民族舞。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480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