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书籍的综合评价和个人感悟的表达。写读后感时要注意文字流畅和变化,形象生动,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读完这些读后感,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和灵感,帮助我们更好地写出有深度和观点的读后感。这些读后感涵盖各种不同类型的书籍,涉及到不同的主题和情感,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与这些读者分享他们的思考和感受。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一
今年到现在我只读过两本关于美食的书,一本是汪老的,一本是扶霞的。虽然文字里描述的都是地域饮食文化,但是文字背后我们能感受到作者不自觉显露出来的人生态度。
读鱼翅与花椒时,我真是被扶霞震撼到了,在第四章,她写道:在中国,把不认识的人称为生人,认识的人叫熟人,这样的态度反应了一个事实,中国人传统上就是不爱吃生食的。她真是比中国人还懂中国菜,也善于在中国菜里探索中国文化,也许就是因为她的西方背景,她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甚为敏感,如刀工,火候等等。她帮助国人认识自己已习以为常的厨事,也通过美食寻找到她内心深处的自我。感谢扶霞,要不是她我还真不知道伊尹这位有厨师背景的宰相。“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句人人皆知的口头禅还是伊尹留下来的名句。
简单写一下我们广西名菜柠檬鸭的做法,抖音有详细的视频教程。不敢保证是人人爱吃,广西人都爱吃。
主料:
鸭子半只(买便宜的鸭子,不需要超级有嚼劲的土鸭)。
辅料:
酸姜一块,酸藠头八粒,酸辣椒六粒,咸柠檬两粒,若干蒜瓣,姜片。
(家里有能干的母亲,每年夏天她都会腌好一缸缸的酸玩意儿)。
酱料:。
1.姜蒜切片,酸辣椒酸藠头切片,咸柠檬切碎去籽(柠檬籽有苦味需要丢弃)。
2.将所准备的酱料混合备用。
3.鸭子斩成小块,用盐腌一会。
5.放入酸姜酸藠头以及调好的酱料放入锅内快速翻炒,盖盖子焖至水分快干。
6.放入咸柠檬快速翻炒就可以出锅啦,(咸柠檬苦,不要炒太久)。
柠檬鸭是武鸣高峰的名菜,当地人给这道菜冠地名:高峰柠檬鸭。其实已经是南宁市的家常菜了,味道是差不多的,主要的差异在于大厨掌握的火候适不适合客人的胃口,像我就特别喜欢炒得干干香香的鸭肉,而我的家人喜欢点到即止保留鸭肉的口感。
回忆美食,我更多的是想念家乡菜们,不管离开多久!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二
临时改了这本书,两天时间读完。
这是我读的第三本外国人写的纪实作品,越来越喜欢这种风格。简单、客观、真实,读的时候我总是想起一直以来的梦想,可以在自己身体允许、财务自由的时候,在中国的每一个小镇居住半年以上,能真正看到每一个地方的独特魅力,就那样每天出入当地的菜市场,在大街小巷毫无目的地自由穿梭。
也想起了那次在厦门和朋友自由行,误入一家小区楼下的小门店,已经过了午饭的点,没有灶火,竟然吃到了很符合自己口味的饭菜:土豆丝,清淡的排骨汤以及小碗米饭。没有在外面吃饭后常有的口渴,没有对肉汤油腻的反感,至今记忆犹新。
有些人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挑战自己的口味,有的人可能永远只追随一种。
我属于前者,就像作者一样,眼睛一闭,至少想要尝尝这个味道,但这是三十岁之前的经历。我生活在贫困的西北山区,饮食习惯应该和书中提到的刘复兴的家乡类似。在离开家乡读大学之前,我们只有在过年的时候会做蒜薹炒肉,会做一大盆羊肉胡萝卜馅来包饺子,其余时间,我们吃的基本上都是面食和土豆的多种变化。所以刚上大学,我竟然疯狂地迷上了一种叫米线的小吃,再配上一碗凉皮,两块钱就可以解决一餐,几乎整个学期都没有在学校的食堂吃过饭。后来听同宿舍的同学说想吃肉,就去熟肉店买一两块鸡胗吃,我到如今还是没有去尝试那个东西的味道。但是15块一条的烤鲶鱼让我开始爱上了吃鱼吃肉,虽然很奢侈,但是很贪恋那个味道。后来回了山西,自己租房子住后,还自己学着做了红烧肉、咖喱牛肉给弟弟吃,找对象的时候也会刻意不想找同乡,理由是实在不想天天吃面配烩菜,喝稀饭。
我的老公和我竟然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一个学校同一级的校友。我们认识三个月就领了结婚证,被爱情冲昏头脑的人根本无暇顾及什么饮食爱好。这一直是个梗。
到底是因为我和他在一起生活被他影响了还是我自己主动选择了素食?就像作者也会在体验了饕餮大餐之后想要回归生活的本质一样。总之,我爱人就像刘复兴一样坚守,从我认识他的时候就是喜欢喝稀饭吃蒸土豆,或者一碗面就够了,到现在,我们结婚十年,无论我怎么引导、怎么奚落,他没有任何变化。稀饭里必加苦菜,甚至吃个方便面也不加任何调料包,只加苦菜,每次吃都还要大声称赞人间美味。
因为我的儿子有一个完全迥异的口味。他不喝一口稀饭,甚至不怎么爱吃面,除了意大利面。他可以在大早晨吃下整块牛排,一次可以吃8个可乐鸡翅,他喜欢榴莲、牛油果我们见都没见过的水果的味道,看见美食纪录片上经常加各种奶酪更是垂涎三尺。疫情期间,我学会了红烧牛肉、炖牛尾汤、咖喱鸡块、烤鸭、各种面包、蛋糕、冰淇淋,我在做这些的时候完全不尝味道,因为我现在也基本咽不下任何肉食,以前不敢吃面的人可以吃下一大碗油泼面了。
所以,如果只有儿子在家,我会按照他喜欢的方式,一份米饭加一些肉,稍微配点蔬菜,我只要吃剩下的蔬菜就可以了。如果老公也回来吃,我基本需要做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餐,我们在一个餐桌上吃饭,但基本是各吃各的,互不影响。
这本书除了让我想起我们这个小家庭奇葩的饮食爱好之外,也让我常常想起我这两年认识的几个我认为的知识分子。包括在《江城》那本书,我有一样的感受。他们都是外国人,但是他们深深地爱着这个国家、这里的文化,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读到这样的文字,常常让我热泪盈眶,让我愧疚。
熟悉碳钢刀片青灰的色调。我喜欢握刀在手,感觉那种踏实的轻盈;把手掌放在刀面上,贴近胸口。这把刀让我感觉自己无所不能。这是手艺人的工具,用途广泛、无比迷人。这把刀是专属于我的啊,需要我悉心的照料,要时时拿去磨刀石上打磨,要细细地涂油,免得生锈。
就这样一段简单的文字,我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我甚至不清楚我为什么感动。
我看到了他们穿梭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在为我们引以自豪的经济发展而惋惜,我看到了我每天必看的老师的朋友圈,他看起来一直在骂,骂老师、骂媒体、骂各种不负责任的胡言乱语,但他从没有放弃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他比任何人都希望这个国家能够太平,能够有一点点进步,我们大家可以幸福安康。我们身边大部分口口声声大喊爱过的人可能只是想怎么样投机取巧将更多的国家利益装进自己的腰包。
我说我需要看到你的信息来了解这个真实的社会,因为我们本来的生活太过于封闭,而自己又没有能力去看到更大的世界,我可能从来不知道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我试着去从他发表的文章当中获取一点信息不让自己被虚假缥缈的信息流淹没,也试图努力看书让自己有一点分辨力,但很无力,太匮乏了。
他们写我们如何对待他们,如何吃,如何做事,我看到了自己的愚昧。
刚到中国的时候,我真是个忧心忡忡的“事儿妈”。吃饭之前要用开水烫洗碗筷;大巴司机在青藏高原一片漆黑的晚上开车之前习惯喝半瓶白酒,我还要去询问阻止。后来,我逐渐意识到,如果你想在不同的文化中来一场真正的冒险,就得丢掉过去的桎梏。你要跟那里的人们“分享食物”,这话既是现实又是比喻;而危险正是这旅程的一部分。日子长了,我对危险也很迟钝了。
对危险的迟钝、对各种化学物品添加剂的迟钝、对思想的迟钝、对自由的迟钝。
我讨厌迟钝。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三
今天把元元《鱼翅与花椒》的读后感看完了。很佩服元哥,能以这么包容开放的心态来接受一本美食的书,因为好些东西是作为吃货的元元也接受无能的,这跟“好不好吃”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元元就是不能吃活生生、肉唧唧的昆虫,也不能吃正在蠕动的海味。[手动捂脸]但她还是鼓起勇气看完了全书,令人倾佩。
除开美食,元元还关注到了书中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生活,分别给了她不同的角度和启发。
在寻找美食,啊不,人生的道路中,不禁想到有很多想吃吃不到或者还没有吃到的东西,比如不辣的重庆火锅,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自己跟自己的一场和解,抉择和舍弃并存。
在元元看来,生活是苦的,但食物却能带来一丝慰藉,好吃的食物更是快乐的源泉。
如果你喜欢元元,可以读一读她写的读后感,真诚提醒最好别在晚上观看,要不然搞不清你是对火锅还是对元元流口水哟。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四
说到东北有几个梗是过不去的——迷之自信的正宗“普通话”,大金链子黑社会,貂与花布,烧烤与喊麦,五星级澡堂子与杀猪菜,但在我看来这些在酸菜肉馅饺子面前都不值一提。
在东北不管啥节吃饺子就对了,不犯忌讳,还能处进感情,春天就吃韭菜馅的,夏天就吃黄瓜馅的,秋天吃白菜,冬天吃酸菜,反正一年四季什么都可以断了,饺子不能断,而在东北众多饺子里酸菜馅敢说第一,基本上其他馅的也就没人敢吱声了。
酸菜馅饺子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酸菜了,东北的酸菜与南方的不一样,我们积酸菜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原始,首先得准备一口大缸,紧接着准备几十棵包心大白菜,大粒食用盐几斤,温水与几十斤的大石头一块。
材料准备妥当之后,将大白菜一颗一颗的码放进缸里,注意必须紧紧的堆叠压实,每放一层就撒上一层大粒盐,就这样逐层叠放到大缸装不下为止,紧接着注入温水,漫过白菜即可,最后把大石头压在白菜上,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就好了。一个月左右,当我们走进家门迎面能闻到一股酸酸的臭臭的味道,嗨,这时候的酸菜就算是腌好了。
肉要农家稀食猪——从小吃剩饭剩菜长大的猪,小猪经过农家院一年的悉心照料,现在已经是膘满肠肥,等到酸菜下来的时候,年也就近了,这个时候几家亲戚吆喝着家里的青壮年将那头250斤往上的猪无情的放在杀猪台上,手起刀落就结束了它可怜的猪生,流下来的血被用来做了血肠,血块,成为了另一道酸菜的配菜伴侣,开膛破肚后的红白下水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变成餐桌上的一道道美食。
而做饺子最好选用前槽肉或者后秋肉(猪脖子后面的或者臀部的肉,前槽相对来说五花三层肥瘦相间,后秋肉多为精瘦肉)这两处的肉活泛不死板,紧致又不肥腻,刚刚好成了酸菜馅的最佳伴侣。
肉全了,酸菜到位了,就开始制作馅料的过程,将肉打碎成大小合适的肉粒,放入料酒,姜末,鸡精,盐,熟豆油,香油然后反复搅拌打散入味儿,趁着肉腌制的过程,我们开始处理酸菜,刚刚从缸里打捞上来的酸菜需要用净水投洗干净,然后将其放在案板上,双刀开始以每秒不知道多少下的速度对其进行狂砍,这个时候,你唯一能听到的就是有节奏的哒哒哒,哒哒哒的声音,不消(需要)多时,案板上晶莹剔透的酸菜就变成了粒粒分明的酸菜碎,这个时候将其投入水中进行二次投洗以去除多余的酸味,投洗后用手攥紧沥干,均匀的洒在腌制好的肉碎上,搅拌均匀,肉馅也就算准备妥当了。
当馅接近尾声的时候男子已经完成案板上将一团面熟练的糅合成了一个粗面条,并在有节奏的一起一落之间变成了大小均匀的面疙瘩,撒上补面,擀面杖一推一拉之间一个个小小的面剂子就变成了饺子皮。媳妇这边就很快的拿起一张张饺子皮放上大大的肉馅,双手一个作揖,一个个肚满皮薄的胖元宝就诞生了。
紧接着大锅烧水,在水沸腾的时候将饺子一股脑的倒入锅中,开始了由生到熟的过程,看着饺子在水中上下翻转的过程,朦朦胧胧的水雾在不大的厨房中荡漾开来,淡淡的饺子香就此弥漫。这个时候酸菜馅饺子最后的灵魂伴侣就要登场了,那就是——蒜泥,这个蒜泥一定要是用捣蒜缸亲自砸出来的,随着一下下的夯蒜,那一个个桀骜不驯的蒜头最后变成了泥浆,这种捣出来的蒜不是什么捣蒜器或者用刀切出来的能比拟的,因为砸出来的蒜浆包裹的蒜泥是最有灵魂的。
煮好的饺子与蒜泥被端上桌,男女主人满心欢喜的夹起饺子,并滑入由酱油和蒜泥的混合的蘸料中,再被一口塞进嘴里,当牙齿破饺子皮的一瞬间,那种酸酸辣辣的味道瞬间充斥着整个口腔,那种来自灵魂的美味瞬间溢满整个脸庞,那种发自内心的笑意一下子在脸上升腾。再配上新闻联播与自家主人评论的家国大事,一个活生生,立体的东北农家平凡的幸福瞬间温暖了整个小屋。
而这时正是夜生活的开始……。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五
上世纪九十年代,成都西北边的偏僻后街上,水泥建筑里一扇敞开的窗户传出切菜的声音,轻柔而充满韵律的捶打声、瓷勺与瓷碗的碰撞声在空气中产生共鸣……这里是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课堂。
正在这时,两张“洋鬼子”的面孔满含着急切与兴奋地冲进房间,在师生们当中引起一阵骚乱。原来作为美食发烧友的英国女留学生扶霞和她的德国朋友沃尔克打算到这里偷师学艺。
他们等来了一场漫长的谈判。办公室里,烟抽了一包又一包,烟灰缸都装满了;茶杯里一次又一次地续上热水,又不断地被喝光。经过各种讨论和善意的讨价还价,终于定下了费用、上课形式和时间。在流连于餐馆和小摊,在朋友家中开眼尝鲜之后,扶霞这才正式进入四川美食的堂奥。
这还是她在成都居住的第一年。早在1992年,扶霞初次看到中国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开始学习汉语,试验一些中国菜谱。两年后,她前往四川大学留学。也是去国离乡的生活,让她开始重新省视自我的认同。“我来中国到底是干嘛的呢?”过往的生活好像一条传送带,她顺着它走,用别人的眼光来定义自己。上剑桥大学,走向新闻事业,从事学术工作,这却并不是她真正感兴趣的,成为专业厨师的想法一直以来被压在心底。抛开了过去的世界,她自然而然追随异国他乡的指引,重新发现并探索自我的方向。
在书中,扶霞用她的生花妙笔记录了她浸淫于成都的美食、文化和城市生活之中的感受。细腻而鲜活的场景,铺陈这个城市的声色犬马,如同中国古诗的意象连绵排布,从中可见她卓异的观察力和发自内心的好奇、包容和热忱。食物和场景刺激着她的多重感官,成为油腻腻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画,留下回味无穷的记忆与关于文化和自我的反思。
美食事关美味,还事关身体和文化,乃至于宗教、祭祀、爱情、亲情、生意往来、行贿受贿。经由美食,扶霞拥抱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使之嵌入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之中,剥离了从小在欧洲生长起来的文化和习俗,“像一条蛇一样慢慢蜕皮”。自我的探寻和改变这条线索隐藏在她在成都最初的跨文化体验背后,也贯穿了她日后走遍大江南北品尝和考察的路途。比如,她接受了英式价值观认为“恶心”的中国食物,接受了用食物的凉性或热性疗愈身心,关注属于食物本身的口感,放弃了原来的“干净”或“安全”的标准,对英国人可能认为的危险见怪不怪……总之,“奋不顾身”投入到不同文化的冒险之中。
融入了这片“友谊的绿洲”,研究中遭遇的任何挫折和不快都能在爱和欢乐中化解。她感到自己这才真正将自我迷失在了中国,在与当地好朋友的对话中,思维方式也变得和他们相似,“我可真是个变色龙,再也记不起自己原本的颜色。”
“变色”后的扶霞面临回家势必陷入身份转变的危机,她选择在香港这个多元文化之都寻求缓冲,正如她初次去成都时一样。中国的吸引力与回家的渴望、以及中国与英国的不同自我在互相冲突,正如香港本身也充满了反差及大的几种元素之间的角力——贫富、东西、传统和现代,她在这座都市身上看到了胶着中的自己的面影。
当然,扶霞也有过厌倦了中国的时候。面对这里“疯狂”的生活方式和食物,她倦怠了;面对正在高速改建中的老城,她失望了。乡愁牵引着她,回归到年少时的生活。
直到2007年,她来到扬州,老城的姗姗古意、温柔收敛的淮扬菜,成为了一剂有效的补药,化解了她面对中国狂飙突进的发展和自己的研究的疲累。她从之前打仗一般的研究中脱身,同时也离开中国积贫积弱而后暴饮暴食的历史,遇见了中国人对吃开始有品位和讲究的时代,重见这个国家的优雅和古朴。
许多记忆在脑海中翻滚而来:她学会了中文,会烧中国菜,改变了自己的口味,广交中国朋友,甚至丢失了妈妈从小为她苦心培养起来的英式餐桌礼仪。但无论在她朋友眼中,还是自己看来,她仍然是一个外国人,只是突破了西方习俗的界限,敢于自己决定自己吃什么和怎么吃,“老娘一点儿也不管别人怎么想。”
通过饮食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意味着一种内心深处的自由。只有被地大物博的神州所滋养和磨练过的心灵,才能享有这般丰盛,得以自如地被安放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而不迷失。这关乎吃,也关乎身份和自尊。那个自我认知的灵光时刻,扶霞记了很久很久。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六
这本书出版两年多了,都说这是一本供消遣的小书,说的最多的就是:不要深夜拿来看,否则会控制不住食欲,看到半路起身去做个饭!!!用了3个晚上,将近6个小时看完这本书,感觉也还好。其实我并不觉得这是一本仅供消遣的书,相反,我认为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
1.书的作者扶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子。她从刚一开始来到四川的不适应,到最后能把中文运用自如,且可以用中国思维考虑问题,这个难度很大,但是霞做到了。其实,在看何伟的《寻路中国》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外国作者写中国的故事会让人觉得更容易读进去呢?现在,我意识到,他们是放下一切的过去,全身心地融入进普通老百姓,甚至可以说是底层人民的生活,他们的写作并不是快餐。何伟,一个美国人,居住在北京郊区的小山村里,用灵魂去感知村民日常;扶霞,一个英国人,住在川大的留学生公寓,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成都的菜市场、街边小店,不辞辛苦去汉源县的某个村庄去寻找上等好的花椒。他们的写作是类似的,在体验的时候能够去掉自己发达国家的标签,全身心融入当地生活;但是又懂得适时利用自己“外国人”的身份,去做中外文化的交流使者,而这可能是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很难有的机会。
2.书里面写到中国人是“杂食”的,其实这些内容真的引起了我很大的不适。我也是佩服扶霞的这种冒险的精神,去尝试狗肉、昆虫、蛇肉等等那些并不在大众饭桌上的食物。而且要把她看到的宰鸡、宰鸭、宰鱼、杀猪、杀蛇等令人毛骨悚然的残酷场面用很多的篇幅描述出来,这真的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但扶霞的“求生欲”很强,基本每次说到这里的时候,她都要补充一下,其他国家并不是不存在这种情况,而是在屠杀场处理完毕后进入超市,市民看不到而已。所以她称那些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批评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人为“伪君子”。
3.书里也写到很多关于“美食”的描写,且写的很中国化,我觉得译者的翻译功不可没。比如,作者在成都某个烹饪学校学习时候对刀工、火候、调味、口感等的描述,就非常到位。我相信,有很多即便很年长的妈妈们都可能不知道这么多吧。他真的是个可以称得上的“中餐美食家”。她说“脆”,说脆的食物一开始会“抵抗”你的牙齿,但最终会缴械投降,咬下去干脆地断掉,令唇齿愉悦。还有弹、嫩、滑、爽、麻、味厚等等不同的口感描述。毫无疑问,作为一本以“食物”为载体的书,它里面也写到了很多可以带给人幸福感的食物,比如“毛笔酥”、“全鸭宴”、“点心”、“木瓜炖鸡”、“扬州炒饭”、“毛氏红烧肉”等等,确实会刺激到自己的味霉。
4.其实给我最大的冲击是作者扶霞关于文化的思考以及食物背后的“引经据典”,这是我能给这本书打4颗星的原因。全书一共有16个小的章节,基本每个章节里他都有提到,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这个国家正在失去什么,又在陆续得改变着什么。就像我们在很多书里或者网络上看到的那样,90年代,我们的经济开始腾飞,科技开始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无休止的“拆”、“建”、“吃”,同时也导致“建筑森林”、“食品安全”、“传统丢失”、“拜金主义”等等问题的产生。比如作者在川大留学的时候,“我们那些中国校友住在混凝土的宿舍里,八个人挤在一个房间,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空调,洗澡的话要走很远,每天还是特定时间限时供水。我们住的是摆了两张床的双人间,铺着地毯,暖气空调俱全。”,这就是很现实了。还说了中国四大地方菜系的来源:鲁菜——皇族贵胄的饮食(孔子),淮扬菜——文人,粤菜——重食材轻调料,川菜——点石成金、化腐朽为传奇,还有“夫妻肺片”、“胡椒”、“胡萝卜”等带“胡”字食物、生人熟人说法的来源;还有历史上著名的厨师、以溥仪为代表的皇宫的饮食、贫穷农村的春节、客家人的生活等等,描写鲜活生动、真实自然,对饮食文化里面的“文化”又多了很多的了解。
作者说,“中国压抑克制了那么久,其实只是在追赶全世界贪婪的脚步,只不过动作快了点、规模大了点而已”,没有错。同时,作者心中最好的生活方式,“主食是一碗蒸饭或者煮面;大量简单烹饪的应季蔬菜;各种各样的豆腐;极少量的果脯;再来一点点能够增添风味、供给营养的肉和鱼”,也始终是我心中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译者说,日复一日的饭桌上,浓缩着你我倏忽而过的'年华。酸甜苦辣,都是人生的营养;烟火人间,全是温情的味道。是的,总体而言,这是一本让你读前有期、读中有趣、读后有思,写食物又不只写食物、写文化又不只说文化、写差异而又不只谈差异、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人间烟火气的书。
最后,作者的“红楼梦”给我种下扬州的一片草原,希望有一天能在一个柳吐绿的季节,去好好体会一下这座城里的美食、美景、美物,还有那些美的故事。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七
从国外的视角来看中国,“诗”是一个观察角度。诗歌是浓缩的历史、加密的事实、化妆的真相。中国诗词也擅长此道,比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记录的是去国的悲伤。比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描述的是时光的一去不复返。波特在《寻人不遇》里,努力跟着诗人的足迹,去还原诗人写诗时的环境。每到一处,倒上一杯酒,敬诗人,然后一饮而尽。如果寻人不遇,就让诗人的朋友代为转达。比如波特在李白妹妹的坟前敬酒,请她向哥哥转达敬意。
“美食”是另一个观察中国角度。牛津长大,剑桥上学,伦敦工作的福霞,拥有可以讲述感受的技能。福霞把这个技能转换到描述中国的美食上,精准地描述红油、花椒、辣椒对味蕾的轰炸,顿时让整本书飘出各种美食的香味。在没有互联网的九十年代,留学生在成都,就像在沙滩上搁浅的鲸鱼。而福霞这只鲸鱼,却品尝了沙滩的美食。
无论是波特还是福霞,他们都有记录和写作的习惯,还有不断学习的精神,无论切到什么频道,都能有独特的视角与发现。知识的传递,就像作者和读者之间有条河流。好的作者,会用适当的语言,把内心的感受翻译给对岸的读者。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八
“咚,咚,咚,咚”,伴随着楼下每天准时不断地修建地铁的声音,花了一天多的时间,读完了《鱼翅与花椒》,这本书留在我的读书清单里面接近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回到成都后,伴随着火锅和乡音,几乎没有停顿地读完了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如果有英语版,我想买几本作为以后送给外国友人的礼物,让他们从一个最容易接触和体验中国文化的领域去了解我成长的地方。特别是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生活后,我发现当地人或许对中餐的了解或许只有咕咾鸡,咕咾猪肉,咕咾鱼以后,他们能吃到的和体验到的只留下了中文名字的中国饮食后,对遥远中国的理解,也只能隔着屏幕想象的时候,《鱼翅与花椒》绝对是一本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好书籍。
《鱼翅与花椒》是英国女孩扶霞.邓洛普于90年代初期,最初抱着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兴趣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来到中国后,却一发不可收拾地被四川美食所吸引,并在中国饮食的引领下发现了自己一生的天职后,旅居和游历中国几十年后,写下的有关中国各地美食的文化体验。或者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本以饮食为契机,记录了近2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的分享和中西方对话交流的书籍。
首先,我想说下翻译,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会让四川人觉得亲切的书籍,译者信达雅地还原了作者对中国饮食和文化的理解,甚至在很多词语和段落中地道地使用了四川话,让我忍俊不禁地怀疑这个英国女孩是不是真的有一个四川灵魂住在她身体里。就连粤语的部分,也是绝对地使用了很传神的口语,让读者很容易被带入她描写的美食王国,跟着她一次次冲破自己对饮食和文化的禁锢,伴着老妈兔头,莲香楼的早茶,卤煮火烧,大闸蟹,扬州炒饭,完成了一趟中国美食之旅。
作者写到,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而我们的饮食又不仅仅是只是饱腹,而是涉及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饮食与社会发展(宴席文化),饮食与社会地位(夏商时期的鼎文化),饮食与性之间的关系(溥仪与妃子),食物的历史(花椒的历史),地域饮食与本地人性格之间的关系(四川人的温柔和爽快)。饮食更具有治愈的作用,到让受伤的人找到一处温柔抚慰的地方,美食亦是人生避难所,“生活是苦的,食物却能带来一丝暂时的甜”。
三年前去伊朗旅行,从德黑兰到伊斯法罕的大巴车上,售票的师傅很热情地帮我们搬行李下车,虽然他只会简单的几个英语单词,却匆忙地打开一名中国男性生吃老鼠的视频,并好奇洋溢着惊讶和激动的心情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都要生吃老鼠?!”我看得出来他的复杂的表情中除了好奇激动,还夹杂着种种难以理解的疑惑。对于一个以kabab为主菜的国家,除了整块的牛羊肉和鸡肉,对视频里的一切可以用惊为天人来形容。这就是扶霞在书上写的,所谓的文化误解,外国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偏见,或许来自她书里写到的根本毫无根据的”猴脑“宴,或许来自因为非典被演绎的野生动物饮食,或许来自鸡爪猪蹄毛肚肥肠,这类习以为常的家常菜里。
而我也清楚地记得,当我第一次踏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生活时的恐惧,从网络和报纸上看到的有关抢劫和谋杀的新闻,促使我在那里的头几个月生活战战兢兢,连下楼买生活品都得鼓足勇气时,而在一年半的生活期间,当我越发了解那里,越懂得那里的文化后,其实所有的恐惧都来自于我自己的假想,我也在反问自己,是否对其他文化带有先入为主的态度呢?!
简单粗暴地框定在遇见的每一个人身上。其实对独立个体而言,扶霞不仅仅是一名蓝色眼珠的英国淑女,更是一名热爱中国美食和文化的女性。而我不仅仅是一名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娃娃(有时候外国友人喜欢叫我chinesedoll),更是一名喜爱探索世界的女性。傲慢与偏见,都只是来源于我们对陌生的不了解。而文化的鸿沟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深沉,当我们愿意放下旧有的陈念,尝试一国的饮食时,其实已经开启了一扇与新文化交流的门。就像扶霞在书里写的一样:“无论在什么社会,一流的厨艺都远不止味道这么简单。和所有的艺术一样,这都是一场关于文化的对话,可以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去探索更丰富的内涵。要是你你不懂菜品展现出来的主题与传统,那就无法完全欣赏其美妙。”
扶霞作为一名热爱中国饮食的美食家,经历了中国巨变的20多年,常常“以我们成都自居”的友人,也提出了她对于中国食品安全,食物浪费,环保等问题的关心,而这些关心应该是每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关注的。从个人层面上,作为美食作家,扶霞也在反思她的职业矛盾,“一边是多年习惯的杂食和好吃,一边是道德谴责让我没有胃口,真是太矛盾了。”这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价值观,特别是在新冠病毒肆虐至今时,是否也需要反思一下,因为我们的饮食习惯和好恶,导致了人类侵占了地球上多少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借用苏轼的《浣溪沙》里的一句“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或许这种质朴无华的清欢也是一种值得参考的人生态度。
楼下修建地铁的声音还在持续,离开中国四年后,我本以为这些声音是我早就熟悉的声音。而在这四年中,似乎和扶霞一样,我不得不承认,我心中那个自己也变了。或许是在尝试第一口异域饮食开始的,或许是在学习了第一句波斯语开始的,或许是在爬上第一座亚美尼亚神庙开始的,我也不知道到底那些留在血液里的东西到底是怎么运作影响我的,但已经让我和扶霞一样,分辨不出“文化的界限在哪里”。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九
1.前面一半很不错,后面一半像知乎。
或许是我境界太低,只喜欢跟我自己一样阶层的市民审美,越接地气越好。前一半内容,是作者二十五六岁一文不名来中国留学的时候写的,刚好是黄金年龄,遇到的开放时代,城市旧改还没有开始,半新半旧,所有都是刚刚好。成名以后再看21世纪初的中国,视角非常中产阶级化,内容也很不错,拿来看看也很好,就是有点难共情。
2.知识的关联。
总而言之,看多了关联起来一捋,能更好看懂时代下的趣味。
近来正在看的林毅夫近期演讲发言汇集成的文书,比看学术著作容易懂,比看公众号口水话的体系性强多了,中间位置刚刚好,然后发现好些公众号的分析观点背后的理论基础就是林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3.读书就像吃饭。
搞清楚,啥子是甜点,啥子是主食。
虽然越来越像年轻时我不屑一顾的实用主义人群。
不得不承认的,能够让自己谋生的就是主食,需要持续努力;而放松神经缓解疲劳的爱好就像甜点;都要吃,而且要分清主次,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饮食结构。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
开始是怀着看热闹看出丑看搞笑的心态去读的,后来发现这位英国女孩真不简单,对于烹饪,对于中国菜,她可以说是正宗的科班出身,在正儿八经的专业院校学习过的。对于中国菜,她比我们普通人懂得要多多了,果然人不可貌相啊!
想知道她有多厉害,还是自己去看书吧。这本书写得不错,引用下面的一段话,足以说明。
从四川的热闹市集到香港的私家小馆,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扶霞游历中国,不仅在美食与厨艺上收获颇丰,也从食物中看到了这个与英国截然不同的国家的更多面向。她考究钟水饺、赖汤圆、担担面和夫妻肺片的来历与说道,剖析中国历史上与今天对厨师这一门职业的偏见与轻视;她尝试接受并理解中国人在厨房里对作为食材的小动物的“日常残忍”,但也努力查找资料,纠正西方人对中国人活吃老鼠和生吃猴脑等惊人举动的想象和误会;在烹饪学校里,味精的无处不在让她进退两难,人造调味品违背了她的“一切原则”,但她崇拜的大厨无一不用味精调味,她一方面认为西方对味精的偏见已无形之中破坏了中餐的声誉,另一方面又猜想,原因或许在于“中国人普遍对科学技术抱着积极的态度”,而欧洲的厨师和“吃货”普遍坚持认为“享乐主义必须与‘回归自然’的哲学并行”。她在中国华北贫穷农村过了一个物质贫乏的春节,经历了中国式的祭祀和串门子,她反省自己是凭借外国人的身份,在这个男女极不平等、女性不能上桌吃饭的地方享受到了和男性平等的待遇,但同时又被毫无隐私的生活和每日被人参观的打扰惹怒;她也在成都的街头兜兜转转,看着老木楼变成瓦砾场,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并在木屋房顶投下影影绰绰,措手不及,她觉得自己在记录美食的同时也在书写成都的“墓志铭”,“这个城市是多么迷人多么独特啊,现在要用一个中国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城市取而代之,暴殄天物、可悲可叹。”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一
《鱼翅与花椒》是一本关于中国美食的记录,一场关于中国社会的变迁,一个人的成长之路。
开始写初入中国经历的文化冲击与年轻时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因为恰在此时,所以给了我们这般亲切而又不凡的体验。从一个初入中国的西方人角度发现中国社会那些被熟视无睹的美好与辉煌真的是趣事一件,值得体味许久。读着读着便联系上了自己的经历,引发无数回忆。
后来又来到了新的地方,开启新的故事,依旧是食物为主线,却点出了无数的中国社会的伤痛。但是这个话题终究是太大了,太难了,一些没有太多根据的文字难免让人产生抵触情绪。
这期间扶霞自己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反思在中国的经历,反观中国社会的种种现象。变化不因为我们而止,唯一不变的就是不停的变化。愿你我在这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寻一个好的角落,找一种好的方式,去守护属于自己的岁月静好,体验属于自己的烟火人生。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二
从没想过看一本写中国美食的书,而且是地道的成都美食,包括四川火锅,还有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餐馆,小贩,菜市场会是一个外国留学生写的,她的描述让我看的饿了,口水直流,而且呢,里面竟然还有食谱!
搞得我这个手残党都想要去尝试一把,做一下尝一下,虽然我知道自己在做饭方面没有天赋,哈哈我的自知之明啊!
印象深刻,是他描述餐馆的老板、叫卖小贩的吆喝、菜市场的新鲜、生活气息、热闹的'、纷杂的、慵懒的、血腥的、脏脏的、作者对于这些描写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仿佛你就在拿着菜篮子在市场里买菜,你就在小摊贩面前尝着美食,你就在饭馆里吃着那可口的担担面!说到这,我都口水又咽了好几下!
关键书中还引入了大量的历史典故,还说到了以前的师父,留一手!就算大字不识的文盲,也有祖传的绝活儿!让我深深怀疑作者不是外国的,就是本土的!
他还说到西方人对于中国人的饭桌,中国人对于西方人的沙拉生菜,双方都有一种不理解、恐惧、格格不入的心态!但是只要花时间,还是可以融入进去的,就是看你想不想?有没有抱着成见的态度?电视上总说音乐无国界,在这本书中体现到淋漓尽致的就是美食无国界!
不禁想说一句,同一个吃货,同一个世界。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三
一本关于中国美食的记录,一场关于中国社会的变迁,一个人的成长之路。
开始写初入中国经历的文化冲击与年轻时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因为恰在此时,所以给了我们这般亲切而又不凡的体验。从一个初入中国的西方人角度发现中国社会那些被熟视无睹的美好与辉煌真的是趣事一件,值得体味许久。读着读着便联系上了自己的经历,引发无数回忆。
后来又来到了新的地方,开启新的故事,依旧是食物为主线,却点出了无数的中国社会的伤痛。但是这个话题终究是太大了,太难了,一些没有太多根据的文字难免让人产生抵触情绪。
这期间扶霞自己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反思在中国的经历,反观中国社会的种种现象。变化不因为我们而止,唯一不变的就是不停的变化。愿你我在这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寻一个好的角落,找一种好的方式,去守护属于自己的岁月静好,体验属于自己的烟火人生。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四
太久没好好看东西,也太久没写东西,主要还是整个人有些不知道该看什么,该写什么。多数看到的总觉得讲都是一样的,写的总是觉得难以将内容结构化的规整。总之一切的理由,落下的最终结果就是成天啥也没干,光在想象和蹉跎中度过。
今天算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能好好让自己静下来,不过多瞎想,且略微多一些自律,这样为数不多时候了。好好静下心去阅读,去全心投入到事情,也让虚无的感受少了很多。也突然有了想法,以后不管有多少思绪,或许想到什么就记些什么,不给自己太多没有意义的约束才是更好的一种生活态度吧。
从《鱼翅与花椒》中给我最多的感受就是作者从一开始和其他外国人一样鄙夷中国的食物连同鄙夷中国的一些文化,到逐步的通过尝试中国的美食,探索和了解中国美食背后的种种,慢慢开始转变,开始更能明白中国美食的美,以及中国文化的美。这中间的.变化主要来自于不断的亲身实践与感受,不断的拨开遮盖的云雾去探索背后的因果,慢慢的看见和接受认可。也正是因为有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每一件事物它背后所蕴藏的真正意义。
花椒与鱼翅读后感篇十五
她留在四川大学学习,并成为当年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第一位外国学徒。其实在挺多外国人看来中国人吃的东西都奇奇怪怪的,比如我们和一个外国朋友吃火锅的时候他就坚决不肯吃鸡爪、火腿肠、鸭肠和脑花。很多时候,通过外国人的眼睛看中国,才更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江城》如此,《长乐路》如此,《再会老北京》如此,这本书也是如此。
没有政商巨子的伟大成就,没有知识精英的傲人成果,没有冠绝全球的华彩建筑,没有傲啸四方的杰出事迹,书中聚集的,都是日常的普通人,以及我们每日所见的普通街市。但是这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与很多其他城市一样,成都的老城区也正在被拆除,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城市正在努力摆脱过去留给它的`成熟风尘,努力的想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青嫩的小姑娘,这里的一些记录就好像是一座城市的墓志铭。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490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