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读后感(实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16:09:13
告别读后感(实用18篇)
时间:2023-12-10 16:09:13     小编:MJ笔神

读后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展示和表达,可以激发他人对同一本书的兴趣和思考。怎样才能写出一篇独具个人风格和深度的读后感呢?让我们共同分享经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读后感的参考文集,方便大家进行查阅与学习。

告别读后感篇一

这几天北京的气温特别冷,加班到很晚出来,一种透彻人心的凉。风也凉,心也凉,十月气温突降的北京特别适合讨论死亡。

死亡,是每个人都不想面对的话题。无论是告别自己的躯壳,还是告别身边最亲的人。《最好的告别》这本书的作者用一个个温情但是真实、残忍的故事,扪心自问也问我们一个深刻的问题:什么是最好的告别?老人需要的是晚年的温暖还是用技术手段延长生命?医疗手段是真的万能的么?作者用他温暖的笔,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正如李开复说的.,未来十年,ai也许会消灭很多职业,但也会催生很多职业。一些低端重复的职业会被淘汰,一些更加需要人性、需要关怀、需要个性化服务的职业会出现。就如书中所说,美国每年有不到300名的医生完成老年病学的培训,远远不足以代替退休的老年病学医生,更不用说满足未来十年的需要了,老年精神病医生护士和社工也是同样稀缺,供应情况也不乐观,除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情况也没什么两样。老年病因为情况复杂,困难重重,反而成为很多医院被取消的病种。但这不是正确的,整个社会需要在老年病医疗和看护上投入更多的金钱和人力。让人成为人,而不是机器,可能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职业发展变化。

正如书中写到:就这样,在一个新月照耀的夜晚,在街头,一位老人开着车,红灯亮起的时候,他把车稳稳地停下来,在应该打灯的时候打灯,转弯的时候不会急刹车。但实际上,85岁以上的老人司机发生致命车祸的危险,比十几岁的司机高三倍以上,高龄老人是路上风险系数最高的一类司机。几个月前退休销售员乔治在洛杉矶被控过失杀人罪,她误把油门当刹车,把她的别克车开向了农贸市场的一群购物者,导致十人死亡,60多人受伤,他86岁。

书中的老人,虽然已经87岁的高龄,但是会开车,这极大增强了他独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尽管这样做的风险非常高。

在老年时代,能够有健康的身体,自我照顾,有足够的金钱养活自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我们看到很多新闻报道,有很多农村的老人,因为没有足够的照料,怕给孩子增加负担,最后只能选择自杀,其实,如果没有很好的社会支撑,没有很多的职业供应的话,老年的境况是非常凄苦和悲惨的。读后感·尤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为了子女牺牲一生的老人,在老年时候的心里状态和情绪状态非常差,很多人觉得自己不该活着,不该成为子女的负担。给这样的老人一种精神支撑,让她们找到生活的意义,哪怕是为了他养的狗,也要好好或活着,这也是一种刚需。老年人的生活可以比今天更好,而这种更好需要所有子女的努力,也需要公共服务的努力。

读到这段,我突然间很感动,我希望所有的兄弟姐妹,和我最喜欢的两只,都有这样美好的晚年生活,都有这样的一个人,朝夕与你相伴。正如书中写道,他和菲利克斯之间还有他们私密的,几十年来从没停止过的对话,他从照顾她之中得到了极大的目标感,而他同样在为她而存在中感到了极大的意义,彼此的实际存在,给他们以慰藉,他为她穿衣服,协助她吃饭,散步的时候,他们手牵着手。菲利克斯说那是他们最珍惜的时刻,他感觉他们比过去70年共同生活的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相知相爱。

老伴,老伴,老来相伴。我看完了这段和队友说,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你的,做你的眼睛,拐棍和你的耳朵。队友说,就你照顾人的水平,估计我不是病死的,是被你气死的......

锻炼身体不是可选项,是必须要选择的项目。因为到了晚年,你要去照顾你已经到晚年的父母,还要照顾你自己,你的伴侣。衰老是一系列的丧失,而我们只能努力去对抗他。

如此看来,人生不过短短80余载,现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身体还听话,心智还健全,就去活到淋漓,尽情挥洒吧,写下文字,留下影像,看遍世界,这些都是你们垂垂老矣时可以回忆的幸福点滴,储蓄金钱和美好记忆,永远不晚!

顺便说一句:今天距离20xx年还有83天。

告别读后感篇二

昨晚可能花了将近3小时看完,宿舍其他人都睡了,我躺在床上点着小台灯。其实能让人深夜坚持做并乐此不疲的事实在太少,读笛安的书算是其中一件。

告别天堂,不出意外的话,大概我已经活到文中所提的公元后了吧。天杨始终追求的、事到临头醒悟到并不如自己想象中那么绝对的、最后自己也都做不到的,年少的我也曾有过同样的执着。

说穿了,却又是些显得矫情的词汇,甚而是些鄙陋到也许能刺痛说话人的东西。但我想要诚实些面对。年少时,也许因为占有欲作怪,也许因为不成熟的对“感情好”的看法,也许因为将自己看得太过重要或者反之,需要有“唯一”这种字眼的认可。最好的朋友不可以有比自己更好的朋友,最喜欢的人不可以有比自己更重要的人,如果情况发生了,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粉饰,宁愿丢掉,也不想维持这种自己和别人被重视的人同等对待的局面。公元后当我老了,才知道,没有什么是用“唯一”来形容的,限量版已经算是珍贵得不了的东西。也没有人会一生只爱哪一个人。

这些道理我不知在谁身上明白过来的,总之是让我在看到这样的故事时,安慰自己也安慰书中人:是这个样子的啦。想想若是以前,可能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始终不信邪,抱着就算故事变成这样我的人生也一定不会。不见棺材不掉泪――且坚信自己一定会看到美好的一面。

适可而止,这样的话说多了也并无意义,毕竟一旦接受了公元后的思想,也就没有偏要把从前现在剖析个清清楚楚的必要,不执着于什么的时候,最容易被劝服。

文中始终最打动我的,还是那一段对故乡的“责备”――直到读完全书才知道出自于此。

告别读后感篇三

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为你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让你的心胸和视野变得开阔。哪怕足不出户,也能静坐于世界的一隅,从别人的笔端去了解一个你未知的世界;当人生困顿之时,它有时会像一盏明灯,为你照亮前行的路。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对于衰老和死亡非常忌讳谈论,虽然知道那是每个人必然的结局,也因此,我们从来没有做好过充足的准备。

如何面对自己的老去,如何面对父母的疾病和终有一天要离去的事实,我们觉得不说、不想、或是刻意回避,也许就不会有到来的那一天。

很感谢遇到这本书,内容浅显并不难理解,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却投入了太多的情感,很多次忍不住泪流满面。我们不愿提及和面对的背后,恰恰就是我们不知如何处理自己对所爱的人的情感,不愿面对终有一天要到来的离别。

有质量有意义地活着,体面地离去,才是我们此生终极的目标。”

——上述这段话,是我读完《最好的告别》后写在微信阅读上的一段读后感,无意中翻阅,心中五味杂陈。

一向身体康健的父亲,突然被脑梗击倒,即使救治及时,亲人日夜陪伴守护,也只是仅仅挽回了他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认知却全面倒退的中风后遗症的结局,再也无法恢复清晰的思维和伟岸挺拔的身姿。

医生给出的结论是:“病人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差,无非是靠家属用心陪护和看病情延缓的速度,这病,不可改善与逆转”。医疗诊断报告,就仿佛是一纸法院死缓判决书,对我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

我渴望奇迹出现,渴望回到过去,父亲还是那个永远温和睿智,永远健康挺拔的父亲。可是现实是,父亲再也无法准确地叫出我的小名,只是含糊地说我是他的最亲最爱的亲人。

面对中风后日渐羸弱的父亲,每次见面都让人无比心疼,在老迈与疾病面前,我居然束手无策,甚至几乎失去理智。正是在无比彷徨的时候,我邂逅了这本书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它让我内心渐渐回归理性,通过阅读拓展了认知面,从而能以正确的心态正视生命与死亡。

当亲人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理性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这艰难的时刻。

《最好的告别》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一个人可以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让我第一次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得以对生命有了深入的思考。

它让我承认那些我们曾刻意回避的场景,其实每天都在我们身边真实地发生。它让我正确对待疾病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伤痛,以及如何理性地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善待生命,从而让生命活出不一样的意义。

结婚的那一年,我为自己买下了人生的第一份寿险保单。

三十岁的那一年,我开始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了重疾保险。

四十岁的时候,我开始在心里为自己开出遗愿清单,然后一项项勾除。

我希望自己生命中每一天,既要充实快乐,又要理性从容。

脑海里只有一个画面,人生终点,我要让自己不留遗憾。

我想,这是出于对自己人生的主动思考和规划,看似悲壮实则理性。

能马上实现的事情,不要等到明天;能善待的人,不要去辜负。

疾病和不可预测的风险,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但是你可以做好防范措施,在自己能力允许范围内,不为亲人添忧。

当你足够尊重自己的生命时,其实也是在尊重他人。

我爱父亲,也深深了解他。

遗憾的是,在他身体健康和思维清晰时,我们从来没有谈及过他对生命最后时刻的预期和安排,或许是我们内心的忌讳,或许是我们在刻意回避,以为永远不需要面对那样的时刻。

等我意识到它是我对父亲的一种爱与尊重时,父亲已不能清晰地与我沟通与交谈了,它将成为我一生中永远的遗憾。

我一直以为,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生命的起源,若是能够选择或交代离世的方式,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尊重与善待。

我特别欣赏在生命面临疾病威胁时从容不迫的人,其实直面疾病与生死时,如何客观理性地克服恐惧,采取正确的举措,是一个人长期的必修课程,我们不应回避。

我们在时时对生命礼赞时,不要忘了那生命的终点终将来临,假如从生命的最后一刻往前倒推,相信每一个生命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与思考,反而能活得更加精彩从容。

西方文化有时确实比我们的固有传统更加理性和先进。当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的阶段,医疗技术突飞猛进,我们对生命的质量与意义也有了更高的预期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也恰恰代表了时代的进步。

仅仅是一本书,生命的成长或许就是在不断地学习与反思中得以推进吧,它是我人生中的一个章节,教会我如何爱,如何善待生命,如何与世界做最好的告别。

我在读书,也在阅读生命的意义,更是在心里一遍遍温习对父亲的爱,那些可能成为遗憾的遗憾,希望通过爱的传递降到最低限度。父亲也许无法再清晰表达内心的感受了,可是在他有生之年,他一定还能感知我对他深切的爱,让我以爱之名,让爱延续。

终有一天,我们要与这世界握手言和,终有一天,我要与你道别,无论爱与不爱!

所以,有生之年,请好好珍惜你身边的朋友与亲人,因为,一别之后,也许永不再见!

告别读后感篇四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告别天堂》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我已近被打败了,我用曾今的飞蛾扑火,换来手心里握着的一把余温尚有的灰烬,值得庆幸的是,我依然没有忘记,这把灰烬的名字叫做理想。”这是篇感人肺腑的小说的开篇,他讲述了五个为爱疯狂,为爱痴狂的带有浓烈青春气息,个性鲜明的形象,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都只有默然接受,也只能默然接受。

宋天杨:全篇的主要人物,一个从小就看透人情世故的女孩儿,从小就接受一些成人都没有看过的书籍,也因看书认识了加缪——《局外人》中的人物,从此便期待着自己充满星光和默示的夜。十五岁认识了江东,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他,渐渐地从喜欢变成了爱,变成了无法割舍,也因此变得自私,变得脆弱。渐渐地在经历无数的是是非非后,从一个当初稚嫩的女孩子蜕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女人。

江东:宋天杨深爱着的男人,同时也是最爱天杨的人,可是他也是背叛天杨的人,其实他也不想这样,他只是欲望驱使迫使他就犯,他是爱天杨的,爱,非常爱,无法割舍她,他已经把天杨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当做了就像每天喝水吃饭一样无法舍去。分开七年后的同学会上,他对天杨那声呐喊:“天杨,跟我走吧,现在,我和你。”使人感动至深,多么有力的呐喊吗,这是发自内心的叫喊,是分开后依旧念念不忘的伤感。

我想天杨听到这句话后应该是感动的吧,文中没有写到,只是给了人一个充满想象的结局:当听完这句话时,“她终于转过脸,含着泪,嫣然一笑”多么开放性的结局,使人充满无限的遐想,也许天杨会说:“好,我跟你走。”也会说:“对不起,我们也许回不到过去了”抑或是无言以对等等,这些都是我的想象,多么感人的'结局,“含着泪,嫣然一笑”,含着泪也许是被感动了,想起了曾经爱的轰轰烈烈,想起了自己为江东独自忍受的那么多痛苦,想起了面对残酷现实的彷徨与混乱。嫣然一笑,这笑里也许存在着更多的内容,可以看得出来,她还是爱着他的,我想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他们彼此心中还是依旧爱着对方,即使再过一千年、一万年,即使海枯石烂,日转星移,这份彼此的爱是永远无法抹去,因为这份爱是残酷的,炽热的,剧烈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这句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细细品味,这句话很有道理,就是因为经历过,曾经沧海、巫山云雨,才会不把别的放在眼里、心里,只有彼此。我想世间的真爱往往如此,一次过留却刻骨铭心。

文章中多次提到了“雁丘”这个地方,相传这个地方曾经上演了感人肺腑的一幕:一个猎人杀死了一只公雁,另一只母雁虽然逃出了猎人的罗网,但是看到死去的公雁,悲鸣久久不肯离去,最后撞地而死,于是,便出现了这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千古名句。小说中的江东和天杨虽然没到生死相许的地步,但是却彼此相依为命,无法割舍。

爱情就是这样,时而使感觉幸福,时而使你倍感悲伤,时而让你彷徨无措,时而让你深陷疯狂。《告别天堂》中那一个个残酷剧烈的情节,那一个个为爱疯狂的人物,那一份份最最真挚的情感,无不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应该相信:只要我们期待爱,敢于爱,真爱必定会降临。

告别读后感篇五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为实验挣扎。抱怨实验的辛苦,一个疏忽就导致实验失败影响进程,被师兄指出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问题。甚至拿起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一次作业.......可读的过程中,为作者一次次地思考所吸引,不断陷入沉思,也好几次因为深受震撼而分享给朋友。充满焦虑而活着的我们,把“活在当下”这句箴言嚼来嚼去,也没有压榨出多少真实的力量给自己。反而和此书一起探索死亡时,才一步步明晰了“活着”的珍贵。

人类因为惧怕死亡而不断向医学科学寻求方法,为阻止或延缓死亡进程付出了十足的努力。如今我们终于可以做到协助各个器官的运行从而维持生物体的运作了。安全和生存,这个一直以来医疗工作的目标,鲜少受到质疑。但作者提出,医学还很年轻,年轻到它刚刚意识到,人作为一个整体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靠的不仅仅是生物体的机械运作。愿景,有尊严,与他人的联结,真实的感知体验,它们一并支持着我们的存活。我们一直以来忽略的重大问题终于被科学地论证:仅为延续物理学上机体的运作,舍弃人对活着的真实体验,反而会从总体上促进整个过程的恶化:没有幸福感地存在,没有尊严地死去,以及亲属更沉重而痛苦地怀念。

本书讨论了死亡的现代经验。“作为会老、会死的高级动物是怎么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的?医学如何改变了死亡体验却又无法改变死亡的牌局?我们关于生命有限性的观念产生了怎样的迷茫?”诚然,讨论死亡是需要勇气的。作者系统地为我们阐述了当今社会对衰老或疾病的处置方式是有待改良又缺乏思考的。老龄化现状、养老院和救济所的发展、医患关系的固化、善终服务的觉醒,同时也探讨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气,生命的体验和价值感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怎样从多做转向少做。谈论死就要把生讲清楚。在其中我深有感触的是:我们都追求一个超出自身的理由,这给了我们生的意义。当面临死的时候,我们真正在意的是能否达成这个目标。所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医生的任务是带领病人思考什么是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为了这个目标可以放弃什么,从而做出适当的干预。病人得以在最后的阶段有尊严地生存,也更加能接受病痛和失去的遗憾。“善终不是为了好死而是好好的活到终点”。

我们在意的不是怎样在这个世界存活更久,而是从最初到最后,我们是否能自由地把自己的故事写地圆满。圆满取决于我们是否变成了塑造的自己——这是灵魂的诉求。把视角从生物学生存的本能转到对心灵的尊重和保护,在我看来是绝对的壮举。自主是什么,自由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生命天生互相依赖,受制于远远超出我们自身控制力的力量和情形。”当任何有机体都无法真正战胜死亡恶魔的时候,我们在探求如何优雅地跨过生命的终点。

这本身就是一件智慧而优雅地探索。也是人性超出生物性的光辉所在。我们不仅要有质量地活着,我们也有勇气面对死去,因为生命从未因短暂而虚无,而是因自由而强大。

回观自己身边的例子。从前劝说父母定期做全身检查,他们总是推辞,借口是:“万一查出什么不治之症,心态会比身体先承受不住了。”我也只曾在很小的时候,因无意识的睡眠和死亡如此相像,在睡前会体验到死亡的恐惧。但之后就忘记了思考。我们每个人都在逃避。等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却来不及做出最明智的选择。无数人没有在最后把握自主性,这是个人的缺失也是社会的悲哀。

读完此书,我深有启发。不仅把它分享给了父母(妈妈已经读完了)和朋友,也改变了自己的很多观念。首先我意识到此时我虽是“时间富商”,认为生命具有无限希望和可能性,却从未真正珍惜身边的亲情和美好的瞬间,总是充满焦虑和苦恼。

“活在当下”中最重要的不是当下,而是“活着”,因为活着我们才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冰激凌和酸奶有无限次品尝的机会,而读到作者父亲在生命的倒数第二天最后品尝了它们时,我仿佛真实感受到了那种遗憾。实验中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没有尽最大能力去思考和准备。但这时有很多人连舒服过一天都没法实现,我也会走到那一天的。人无论如何都要离开,写什么样的故事做什么事情,都是被允许的。世界不会给我们评判个高下。但我们应该没有任何理由地珍惜存在,因为它有终点,它给我们每个人的时间不多。思考死亡而没有进入虚无主义,是作者讲述的成功之处。

当然,这个觉醒过程依旧漫长,把善终服务发展成一项成熟的工作,改变养老机构单一的运行机制,让医生关注到病人的生存质量而不单单是生命指标上,包括人们面对至亲至友离去时主动探讨死亡的勇气,所有的努力都处在一个刚刚开始的阶段。疾病、衰老和希望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它的启发力量足以推动医疗、社会的发展,给我们源源不竭的启发。

告别读后感篇六

这个破案小说很不一样,不按常理出牌。前期铺垫特别长,a死了,b受牵连,c被迫求助b治疗自己,c死了,b又受牵连。b发现c是被妻子杀死,而a是c的妻子的前夫。最够一梦的是,a是假死。我觉得这就是作者闲来无事闹着玩的!

村上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作品,我不能理解,我更喜欢阿婆笔下的小胡子波洛先生,萌萌的特别风趣。

也有一些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地方,比如ab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书名,是一场漫长的告别,从相识到第一次说再见,到最后不说再见,都是a留给b的。每说一句再见,就相当于向死亡进了一步。

书里的几句话值得划重点。

1.法律不等于正义,它是一种非常不完善的机制。要是你碰巧按对了按钮,而且又走运,那正义可能会在结论里体现出来。法律的目的不外乎建立一种机制。

2.从某种角度来说,警察全是一个样儿。他们都怪错了对象。有人在赌台上赔掉了工钱,就禁止赌博;有人喝醉了,就不许造酒;有人开车撞死了人,就停止造车;有人在旅馆客房里被女人勒索,就禁止性交;有人跌下楼梯,就不许造房子。

3.如果你要写一个故事,说一个人早上起来时有三只胳膊,那么这故事就不得不讲述多了一只胳膊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不必对胳膊增加进行一番正当化处理。因为那已经是个前提了。

告别读后感篇七

老去和死亡是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的话题,对年轻人更是如此。但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大家应该都亲身经历过或者至少目睹过垂垂老去的亲人,他们的面容逐渐枯槁,活力也日益丧失。

这是作者的第四本书,起因是他观察到了妻子祖母和自己祖父在晚年生活的不同。阿图的祖父生活在印度的一个落后的村庄,享有传统社会中长者丰富见识所带来的地位和家庭事务决定权,加上东亚社会的集体主义秩序,所以有一大家人陪伴度过晚年。而妻子祖母生活在高度发达的美国,信息不对称也被互联网消弭,加上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所以在家庭养老,社会化养老事业比较发达。

如今的中国已经是工业化完备的国家而且老龄化问题突出,有这个必要去完善自己社会化养老事业,这一点可以参考美国,不过根据samuel本人的生活经历,很多父辈人依然认为将父母送往养老院居住,是家庭子女不孝顺不尽责的体现,这当然与养老院生活质量差的刻板印象有密切关系此处点到养老机构只是为了引出本文主题之一——老年人应该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晚年生活场所,并保障一定的生活质量。

随着三次工业革命医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中世纪人均寿命大概是三十多,也就是从人类历史上来看,近百年来的普遍高寿并不是自然现象。一个征兆是越来越多人是在医院去世。

你可能会问,美国人不是崇尚个人主义吗,那为什么照料别人能够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呢?这里印证阿图一段非常打动我的引述,因为讲述十分精彩我直接引用原文:

他认为,答案是:我们都追求一个超出我们自身的.理由。对他来说,这是人类的一种内在需求。这个理由可大(家庭、国家、原则)可小(一项建筑工程、照顾一个宠物)。重要的是,在给这个理由赋予价值、将其视为值得为之牺牲之物的同时,我们赋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

罗伊斯把这种为超越我们自身的理由献身的行为称为忠诚。他认为这是个人主义的对立面。个人主义以个人利益为首,把个人的痛苦、愉快和存在作为最大的关切。对于一个个人主义者,忠诚于与个人利益无关的事情是奇怪之举。当这种忠诚涉及自我牺牲的时候,它甚至会令人惊恐——这种错误的、不理性的倾向会使个人受到暴君的剥削。没什么比个人利益更要紧,因为你死了你就不存在了,自我牺牲毫无意义。

罗伊斯对个人主义观念完全不予赞同。“我们一直都有私心,”他写到,“但是自私的神圣权利从来没有得到过更有力的辩护。”事实上,他辩白道,人类需要忠诚。忠诚不一定带来幸福,甚至可能是痛苦的,但是,为了使生活能够忍受,我们都需要献身于超越我们自身的东西,否则,我们就只受欲望的引导,而欲望是转瞬即逝、变幻莫测、无法满足的。最终,它们带来的只是折磨。“就本质而言,我是无数祖先的倾向之流的某种汇集地。从一刻到一刻……我是一个冲动的集合体。”罗伊斯评述道,“如果我们看不见内在的光明,那可以试一试外在的光明。”

我们试了。想一想这样一个事实吧:我们都深切地关心我们死后世界会发生什么。如果自我利益是生命意义的主要来源,那么,如果死后一个小时,我们认识的每个人都将被从地球上抹去,我们应该觉得无所谓。然而,这对很多人来说都很要紧,因为我们会觉得若真发生这样的事,我们的生命将毫无意义。

唯一让死亡并非毫无意义的途径,就是把自己视为某种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家庭、社区、社会。如果不这么想,那么,死亡只能是一种恐惧;但是如果这么想,就不是。罗伊斯认为,忠诚“通过显示为之服务的外在事务,以及乐于提供服务的内在意愿,解决了我们庸常的存在的悖论。在这种服务中,我们的存在不是受到挫折,而是得到丰富和表达”。近期,心理学家使用“超越”(transcendence)一词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自我实现之上,他们提出人们有一种看见和帮助别人实现潜力的超越性愿望。

如果作为人类就注定是受限的,那么,医护专业和机构,从外科医生到疗养院,理应协助人们搏击这些局限。有时候,我们可以提供疗愈,有时候只能提供慰藉,有时候甚至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但是,无论我们能够提供什么,我们的干预,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牺牲,只有在满足病人个人生活的更大目标时,才具有合理性。一旦忘记这一点,我们就会造成极其残忍的痛苦;而如果我们记着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能带来令人赞叹的好处。

读这本书能带给正青春的我们带来什么呢?我个人看法是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只此一生的珍惜,相信阅读《最好的告别》这本书,能让你对这个无人可避的结局有更清晰的看法,而这也是本书作结所点出的——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活着。话说,健康生活今晚早点睡觉开始。

告别读后感篇八

终于听完了张大志先生的讲书,我的评价是:好!

以下是本书译者的精彩总结:

作者在书中主要讨论了三大话题:临终医疗、护理和养老。透过作者提供的一个个案例,读者可以看到美国人享受到的良好、充分的医疗,美国病人和医生的互动过程。作者对美国养老历史及现状的考察,让我们看到美国老年人普遍享有比较体面、舒适的老年生活。养老的社会化既保证老年人受到专业、可靠的照顾,又不增加儿女事务性的负担;类型多样、选择丰富的'养老机构可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医疗、生活、社交等方面的需求,而且这些机构还在不断地改进,往更人性化、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以我一个中国人的视角看,美国的医疗和养老状况令人艳羡。不过,作者写这本书可不是为了赞扬美国的成就,而是对美国医学界提出了严厉、深刻的批评——他认为美国医学界没有做好照顾临终患者和老年人的准备:医务人员对临终病人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了解和关怀得不够,常常不关心治疗是不是符合病人的最大利益,即有意义地活着;他批评医生在明知治疗已经没有意义的时候,还在继续提供治疗方案,提供虚假希望,导致病人以非常不人道的方式死去,他认为这样的治疗很野蛮,是对病人的折磨。他描写的那些被过度、无效治疗折磨的病例是在“奢侈地遭罪”,读之令人不寒而栗。

告别读后感篇九

近日得知一大学女同学因病离我们而去,心痛不已,那么年轻那么开朗的人,就这样仓促地走向生命的终点,没想到大学毕业的离别便是永别,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断断续续用三天时间看完了这本《最好的告别》。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在逐渐丧失的过程中,什么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我们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我们如何追逐纯美的境界?完美永远无法抵达,生命必然走向涅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好好活着,正如作者的父亲阿塔玛拉姆·葛文德医生,当他发现自己患有脊髓恶性肿瘤后,没有像其他病人那样进行常规治疗,却选择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善终服务,并在家人的陪伴下成功当竞选了扶轮社区总监,参加59个俱乐的会议及演讲活动,还跑遍了面积近26000平方千米的地区,更是会见了多达3700个地区扶轮社会员,甚至是在死亡临门时还参加了儿子的毕业典礼。

虽然最后他也经历了一段时间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他选择了坦然面对,选择自己做生命的主,放弃了在生命最后由现代医学器械带来的无谓的挣扎和伤害。既然无法撼动时间和宿命,就让生命积聚力量,把今天过到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这才是面对生命应有的态度。

告别读后感篇十

“死生有度,生命无常”

生命中存在的绝对公平大概是每个人都会走向衰老和死亡,不会有人会跳出这个圈。人生最后一道考题就是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也许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衰老和死亡是一个遥远、不需要细细考量的问题,也可以自信扬言“我选择孤独终老,我为我的决定负责”,但我三十岁、四十岁,乃至五十岁时,怎么还会有同当下一样的心态和决定呢?生命迈向终点,如何安顿这颗不安的灵魂,是每个凡人需要借助灵魂修炼才能坦然面对的生命节目。生的愉悦和死的坦然都是生命圆满的标志。

我们的身体机能,在步入青壮年后就在缓慢滑向一条下坡路,老年身体机能与年轻时当然无法相提并论,这就出现了,我们该如何适应逐渐丧失的生活质量和个人生活空间?就如书中说的“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书中提及的失去一定生活能力的老年人会被送去疗养院,一个房间住几个人,遵从规章制度的生活安排,什么时候入厕,什么时候吃药,什么时候集体活动,完全丧失家庭归属感和生活掌控感。这些事情的发生让一个赤裸裸的问题浮现在大众视野中“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论文《人类动机论》提出的人类需求层次。这个理论经常被描述为一个金字塔。塔基是基本需求——生存的必需品(如食物、水、空气)和安全的必需品(如法律、秩序及稳定)。其上一个层次是爱的需求和归属感需求。再其上是成长的愿望——实现个人目标、掌握知识和技能、成就得到承认并获得奖励的机会。最上面一个层次的需求是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通过追求道德理想和创造性本身而获得的自我完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关于老年的公共政策和关注点着眼于健康和安全就是对这些目标的承认和体现。但是,事实比这提到的更复杂。为了某些超越他们自身的事情,如家庭、国家或者正义,人们愿意欣然牺牲自身安全和生命,我们都需要献身于超越我们自身的东西,否则我们就只受欲望的引导,而欲望是转瞬即逝,变幻莫测又无法满足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从在意实现、拥有和得到转而懂得欣赏日常生活的愉快和亲密关系。但是我们为什么要等到老了以后才去做?到老了以后才发现这样会带来更多的满足感?生活是一项技能。老年的平静和智慧是在时间历程中实现的。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当你年轻,身体健康的时候,你相信自己会“长生不老”,从不担心失去自己的任何能力,周围的一切都在提示你,一切皆有可能,你愿意延迟享受,比方说花几年的时间,为更明媚的未来获取技能和资源,你努力吸取更多的知识和更大的信息流,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和关系网,而不是和父母粘在一起,当未来以几十年计算的时候,你最想要的是马斯洛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东西,成就、创造力以及自我实现的那些特质。但随着你的视野收缩,当你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开始转向此时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当“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

现代医学技术可以延缓人的死亡,但不能终止死亡的进程。试想一下,你躺在那里带着呼吸机,每一个器官都已停止运转,浑身上下布满维持生命的管子,你的心智摇摆于谵妄之间,永远意识不到自己可能生前都无法离开这个暂借的、灯火通明的地方,大限到来之时,你没有机会说“再见“,”别难过“,”我很抱歉“,或者”我爱你“。考虑清楚什么时候从为时间而战转向争取人们珍视的其他事物,同家人在一起,旅行或者享受巧克力冰淇淋。接受个人的必死性,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也许在生命的末期,所追求的不再是它的延长,而在于生命应享受的质量。

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是怎样一份礼物?接受时间给予的一切,不论长短。

告别读后感篇十一

缘灭时,道一声“再见”,悲伤、孤独而决绝。。

年少时,甚是不喜离别的场面和愁绪,尤其害怕物是人非的感觉;

而今,珍惜每一次告别的机会。

三毛说,那些因缘分而来的东西,终有缘尽而别的时候。

认认真真的告别,

告别曾经的自己,曾经的朋友,曾经的情感……。

昨日难以重现,再见已是不同。告别之后,即使再聚,场景不同,心情不同,所思所感亦是不同。或许更好,或许更差。

其实,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面对的始终是同一个问题。

只是从前,选择逃避;如今,勇敢面对,并视之为成长。

年少时,“理想”往往是某某高大尚的职业,或者闪着光环的身份;

而今,“理想”可以只是一个习惯、一种状态,或一份情怀。

爱因斯坦说,我从不想未来,它来得太快。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放下执念,感恩拥有。享受相聚,品味孤独。笑对生活,不负当下。

尽管,“人生只是一场盛大的马戏表演”,

我仍然愿意认真演出。

告别读后感篇十二

一个理智的人在死亡降临的时候还是无法舍弃求生的欲望。

他冒险经历漫长而可怕的死亡的风险,追求的不过是一种幻想。--论过度医疗。

科学的进步已经把生命进程中的老化和垂死变成了医学的干预项目,融入医疗专业人士“永不言弃”的技术追求。而我们事实上并没有做好准备去阻止老弱病死。

医疗已经变味了。科学改变了死亡的体验,却无法改变死亡的结局。试想一个,一个已经在实施上无法挽回的衰老或疾病,医疗的结果无非如此。如果医疗能起死回生,就目前的技术和伦理而言,听起来也挺荒谬和反人类。

我们把生命的余日交给治疗,结果为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好处,让这些治疗扰乱了我们的头脑、削弱了我们的身体;我们在各种机构,比如疗养院和监护室,度过最后的时光,刻板的、无形的惯例使我们同生活中真正要紧的东西相隔绝。

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我们经常炫耀某个97岁的老人跑马拉松的故事,仿佛类似事例不是生物学上的奇迹,而是对所有人的合理期待。当我们的身体不能满足这种幻觉时,我们就觉得好像某种意义上需要因为某种原因感到抱愧。

病人是否捡回一条命全靠疾病本身的自然进程。医疗的作用很小,或者根本没有作用。

这是一句出于专业医生的话,回想我爷爷,当时走在医院。我妈妈本来想以“医疗事故”进行起诉,律师说胜诉几率很小,很难去证明“医疗事故”。或许,医疗真的作用很小。

退休金使得老年人在退休以后能尽可能长期地独立生活。但是,退休金并没有为有限生命最后的衰弱阶段最初安排。

这句话说得太透彻了。所以我很希望自己有更多的兴趣爱好,也希望孩子能培养更多兴趣爱好,这样可以陪伴他们一生。人的初期不能独立是因为经济,可越到后面,人越需要感情和精神的寄托。慢慢能理解长辈为什么要想抱孙子,想儿孙膝下,老人如果不带孙子,那真的需要精神世界非常丰富。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读到这句话,真不敢进一步设想,也不敢想《给我三天光明》那样,去试问自己如何把今日当做最后一日去生活。

当“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紧要的是观念,而不是年龄。

医学专业人士专注于修复健康,而不是心灵的滋养。然而,我们认定主要应该由他们决定我们应该如何度过生命的衰退期。

无需因为生活需要帮助就牺牲自己的自主性。我们所要求的就是可以做自己人生故事的作者。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想要保持按照与自己个性和忠诚一致的方式,塑造自己生活的自由。

赞同。

要使老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往往需要警惕认为医学干预必不可少的想法,抵制干预、修复和控制的冲动。

因为不治之症而在监护室度过生命最后的日子,完全是一种错误。

太赞同这句话了。

这是一个现代社会才有的悲剧。当我们无法准确知道还有多少时日,当我们想象自己拥有的时间比当下拥有的时间多得多的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冲动都是战斗的想法,于是,死的时候,血管里留着化疗药物,喉头插着管子,肉里还有新的锋线。

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

医生不是去决定他们选择a还是b治疗方案,而是努力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们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这样医生就可以给他们提供信息和方法,使他们有最好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断点讨论”,考虑清楚什么时候从为时间而战转向争取人们珍视的其他事物。

要在人的必死性方面谋求共识,并以生命尊严和保持有意义生活作为生存追求,医患双方都面临着学习的任务。

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是一份怎样的礼物。临床医生唯一害怕犯的错误就是做得太少。大多数医生不理解在另一个方向上也可以犯同样可怕的错误--做得太多对一个生命具有统一的毁灭性。

把今天过得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

我们的干预,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牺牲,只有在满足病人个人生活的更大目标时,才具有合理性。你怎么理解当前情况及其潜在后果?你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你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协?最有助于shixian这一想法的行动方案是什么?--不带幻想地看待医疗。

整本书是以一个医生的角度,面对身患绝症的病人,基于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引发的反思,也给出了一个方法论,思维路径:

对于治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是a60%,b50%,或c100%,病人本身是否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如果病人非常明确c的后果是确定的或者是大概率的,并且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那么,就应该放弃医疗。

比如病人对生活的最低要求就是能自主地上厕所,如果医疗后大概率会影响到这一点,那么病人就是接受治疗后,也会不如愿。与其让病人这样,不如结束会导致这种风险(病人不愿意接受的这类风险)治疗,把有限的生命留给对于生活来说更重要的事情:自由、自立、尊严、亲人、朋友、兴趣爱好等等。

其实生命的时候,没有什么尊严可言,医生让干嘛就干嘛,让脱光站着也得配合。而且现实中也很少有医生会遵循上述的逻辑去给病人意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个人能做的,就是增强自己对于医疗、疾病这类知识,坚守自己的底线,在该拒绝的时候明确拒绝,并且珍惜所剩不多的时光。

死亡和疾病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和考验,正如书中所说“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

告别读后感篇十三

我计划并且付诸实践地用了一个充满禅意并且无限精妙的词语“舍得”来开篇造势。

从七岁上小学以来,关于数学的辅助工具套,我不知舍弃多少,才又得到了多少,大概只能用“举不枚举”以形容之。15cm直尺,30°三角板,45°三角板,180°量角器有机构成的智高数学工具套,在故事的起始总是被铁钉钉地吸附在一个窄平的塑料或者塑胶盒子里,却总是在未知的中途毫无征兆地走失,从此散落天涯,形同陌路。回想多年的数学生涯里,最钟意的是智高后期推出的磨砂蓝绿色的四件套。磨砂质地的触感冥冥之中存在着一种深刻的完美的与指纹的契合度。三角板中央空心的缩小版直角三角形,似乎是特意为我这类画图不成规矩的数学少年提供棱角分明,毫无弧度的标准三角形的模板。从边沿延伸到内部的一条条直线们是可以制造和测量平行线的。而现在,我已经习惯了没有数学的日子,却发觉自己无法习惯没有直尺的日子。当我看见《告别天堂》这本狭仄的青春读物时,我产生的第一冲动不是故事的情节,而是立马拿一把直尺精准测出封面的长与宽的厘米数,然后用所剩无几的数学思维大致估算出它们的比例。

以上是我在进入《告别天堂》正式内容前的琐碎之言。因为我发觉,一个人之于一项事物的感情,往往有时候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的厚积薄发。

其实小说的情节很单调,大致就是围绕宋天杨和江东的感情纠葛写的265页长篇。中间会偶尔穿插肖-强,周雷,方可寒等的二类主角,以及一个无耻的小配角张宇良。似乎这样的故事对我缺乏吸引力,两个人之间歇斯底里的怀疑和确认,宣言和枝节,总让我想起“无病呻吟”这个烂俗频繁的字眼。另外,方可寒这个在开始被描写为公共汽车的重点中学女孩,总觉得缺乏生活基础,凭空捏造地毫无根据。虽然她在故事的1/3处就死亡消隐,不过却在之后的2/3里在别人的记忆和描述里获得纯净的重生。这点大概是小说留给我最大的触发。其他的肖-强和周雷也不是很有说服力,总体来说身上缺乏吸引人的特质和个性。张宇良大概讽刺的是道貌岸然的教育怪胎,一肚子的男盗女娼,却有显赫的声明地位,但他真的存在吗?其实,在小说的内核上,我觉得《告别天堂》是不成功的。

乍一看,你就会发觉这本书绝对出自文艺青年之手。我不知道文艺青年们的品味是否大致类似,书中罗列的电影图书我也都是大致看过或了解,感情也是与她大致雷同的。我没有感到一种庆幸,却深感到一种悲哀——因为我可能丧失了自己对于作品独特的理解与想法。下面,我将一一罗列书中提及的文艺作品(无价值的我将予以忽略):《乱世佳人》,《腾王阁序》,《加缪全集》,《海子的诗》,《霸王别姬》,《活着》,西科赛斯的《纽约黑帮》(没看过),《老人与海》,《傲慢与偏见》,《少年维特之烦恼》,《局外人》,元好问,《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深作欣二的《大逃杀1》(没看过),王小波,《金阁寺》,《安娜卡列尼娜》,《杀手莱昂》,《城南旧事》,《东邪西毒》,《蓝色生死恋》,《罪与罚》,《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星光伴我心》(没看过),《流星花园》,蔡琴,《情书》,张爱玲,鲁迅,《红楼梦》,《金瓶梅》,《情人》,《小王子》,《无间道》,《阿飞正传》,《变形记》,《梁祝》,《双城记》,《重庆森林》,《破浪》,《巴黎最后的探戈》,《三十七度二》……只是,我突然觉得如此的堆积,不是为了显摆,就是因为矫情。当然,它也说明了你的知识的丰富。另外,笛安的排比和骈文功力的确了得,也算是令我不得不刮目相看的重磅功夫。我不喜欢《告别天堂》的多角度描述,虽然足够新颖,但也足够混乱。而且,多角度描述的弊端就是以同一种口吻代表多人,结局是多人谁都显得不立体。整本书我最欣赏的恰恰是作者最为真挚的后记。

没有人的青春拥有翻版。无论我们以什么方式挥霍或者珍藏我们的青春,那都是我们的。只是,在看完最后一页的时候,我突然在想,关于青春期的爱情,我们是否需要秉持着一些或者哪怕是一丝的古典主义呢?我们是否有那样的精力和定力去等待某个真正在角落等候我们的人呢?像《天使爱美丽》一样,像《向左走,向右走》一样。也许诚然如张姓女子所言,青春是一条不得不走的弯路。

来的太快,走的太快,它是龙卷风,不是所谓的爱情。

ps:在豆瓣搜索《告别天堂》的时候,看过的人大致300位,绝大部分都是四星或者五星。我选择了三星,一般。告别天堂,此名终结。

告别读后感篇十四

闲暇读鲁迅先生的这首构思奇特而巧妙的散文诗,感觉是那样地深入我的内心。我竟然也担心被“黑暗”所吞没,或者被“光明”所消灭。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既不愿沉溺于黑暗之中,却又没有勇气去寻找光明了,因为我是那样地不想和自己的影子告别。我似乎也看到了影“彷徨于无地”的凄凉,内心似有一种东西在涌动,内心一次次地被打动,深深地发颤。我为鲁迅先生的那种无边的孤独感而哀伤;更为我自己那深无边际的孤独感而哀伤。

一直以来,感觉自己一直在黑暗里独行,无论怎样都感受不到有别的影的存在,或许,没有更多的人会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仿佛是一潭深深的黑水,无数次地把你淹没,仅管无数次地挣扎着爬上来,但那黑潭仿佛有种不可抗拒的魔力,无论你怎样地小心躲避和逃离,然而总在不间又被深陷进去,沉溺……身处在“黑暗”与“光明”的交接点,无疑就陷入了生存的困境之中,然而,现实却真是那样的无奈,于是我想,或许真的只有沉没,世界才会真正的属于自己。

告别读后感篇十五

开始读《影的告别》我毫不犹豫地将其看成是绝恋诗,可是读多几遍,我又不以为然了。再次读的时候,觉得鲁迅大概说的是人的悲剧吧。人没有办法脱离社会寻找绝对的自由,不得不在“黑暗”和“光明”中寻找自己的生存之地。()。

人本来就是一个双重体,在光明的白天,总是以一种“自我”的形态出现在社会,可是到了黑暗的夜里,“本我”的欲望就是显现出来,总“彷徨于明暗”之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影子想找到“那全属于我自己的世界”,人又何尝不是呢?最求个体的自由,从社会的各种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可是谁又能做到呢?《影子的告别》大概说的就是人对自由最求却无法实现的彷徨吧。像顾城,海子,海明威,追求自由不得便是灭亡。

告别读后感篇十六

鲁迅的文字很深邃,让人看不透,却总会让人有新的收获。我读《影的告别》也能够强烈感受到鲁迅文字的魅力,以为自己读懂了,好像又没有读懂,处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中。

读《影的告别》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首诀别诗,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被抛弃的凄恨。影子在控告抛弃它的“人”。天堂,地狱,甚至黄金世界,影子都不肯去,却一直跟随着“人”,为什么,因为是人把影子带到这个世界上,赋予影子的灵魂,所以在影子的世界里,人就是它的全部。可是在人的世界里,影子却可有可无。最后,影子决定离开,离开便是灭亡。“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很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终究是生命之重无法承受生命之轻。

这首诗让我想到了鲁迅笔下子君的命运,是涓生唤起子君解脱禁锢的勇气和激情,一旦被“生命全部”抛弃的子君最后的结局便是灭亡。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千千万万的子君――把生命附属在男性身上的薄命女子。这究竟是男权社会下造成的悲剧,还是女子性格的悲剧,谁又能说得清楚呢?联想到现在,女权解放运动提倡了那么久的当代社会,可是如今又有多少的子君能够摆脱男权,得到真正的解放。

开始读《影的告别》我毫不犹豫地将其看成是绝恋诗,可是读多几遍,我又不以为然了。再次读的时候,觉得鲁迅大概说的是人的悲剧吧。人没有办法脱离社会寻找绝对的自由,不得不在“黑暗”和“光明”中寻找自己的生存之地。

人本来就是一个双重体,在光明的白天,总是以一种“自我”的形态出现在社会,可是到了黑暗的夜里,“本我”的欲望就是显现出来,总“彷徨于明暗”之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影子想找到“那全属于我自己的世界”,人又何尝不是呢?最求个体的自由,从社会的各种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可是谁又能做到呢?《影子的告别》大概说的就是人对自由最求却无法实现的彷徨吧。像顾城,海子,海明威,追求自由不得便是灭亡。

告别读后感篇十七

亚裔男孩帕克喜欢上了红发女孩埃莉诺,那个他曾笑过的肥胖的,有着丹麦血统的,经常穿着男式衬衫的女孩!由最初的保持六英寸的距离,到有意的放慢翻看漫画书的速度,硬把耳机放到埃莉诺头上,把随身听给埃莉诺,甚至不在乎听光电池,每天拿不同的漫画书在校车上一起看,握着埃莉诺的手就像握着一只蝴蝶,或者拍打她的发髻,每隔几秒就抬头偷瞄,他用唱歌的方式念出电话号,认为她的双颊可爱极了。雀斑之上的酒窝,圆得像山楂果,简直可爱得犯规,他为她痛打了欺负她的男孩,当知道那个猥琐的继父恶毒的放荡的语言后,他黑夜开卡车把她送到舅舅家!接下来是每天把无尽的思念写给女孩,再也不沉迷音乐,漫画,每天眼里心里都是她!

告别读后感篇十八

在说迪安的《告别天堂》之前,我得承认一个事实,我是一个极其狭隘的、挑剔的读者,不喜欢看营养丰富的文章,不喜欢看油腻腻的,不喜欢甜不啦叽的,也不喜欢眼泪吧嗏的,更不喜欢清汤寡水儿的,就喜欢看有筋骨的。

再说说迪安,1983年生的迪安,21岁写下《告别天堂》,先不说好坏,就这年纪能写出十几万字的书来,已然是件值得称赞的事了,更何况人家即文学、又文艺,而且还特生活。《告》讲的是5个年轻人的焦灼的情、爱、生、死关系。故事叙述方式效仿斯威夫特的《杯酒留痕》5个主人公分别以第一人称形式讲述。5个人,3男、2女,我更愿意理解为是2男、2女+1男的故事。画一个方格,每个人占一个角儿,女1号后面有个小尾巴,就是后面提到的“+1男”。值得称赞的是这纷繁复杂的关系是作者通过每个人的嘴里叙述出来的,而后再将任意两个人所说出来的内容结合,发出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关系”的东西。随着故事的推进,“关系”越发的复杂,可以说这样的故事结构让人感觉在同时读5个人的。

日记。

书看到最后了故事神秘的面纱才完全剥开。合上书的那一刻顿时觉得嘴里一阵苦涩越bia叽越苦。

5个人,5个被人认为看得到未来的中学生,来自一个沙尘肆虐的内陆城市,这所中学是离开这个城市的便捷通道,在一个狭小得只有5个人的世界里,在高考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故事的全部。宋天扬以一种“偏执的爱”贯穿全文,江东半自卑、半被动的在“偏执的爱”的阴影下衍生出一种叫“自尊”的东西,这种“自尊”是在一个世俗眼中更加“卑微”的“校妓”身上体现出来的。文中提到的“校妓”是方可寒,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一个在学校靠跟男人上床来挣钱的女孩,一个门门功课优秀的学生,一个最后得了血液病死去的人,是故事矛盾区最复杂的部分,也是最值得反思的内容。

行文方面比较甩得开,每个小节的标题就是陈述人的名字,内功有点不够用的说,5个人的内心独白方式、语言特点没有区分开,怎么看怎么像一个人说的。

方可寒的死可以说是这篇小说的一个分水岭,是量变到质变的一个指标。

周雷的篇幅不多,就是一个救驾的,难为作者想出个这么一个人来捡剩儿了。原本以为主人公会死,结果没有,就想不通告别天堂的“天堂”到底是谁告别的?当然,我得。

检讨书。

名没想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看懂的表现。

文中提到《霸王别姬》、《局外人》、《海子》的诗非常频繁,精选的一些句子和自己的有感而发显得特别到位,特别是“渡口边,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野花”,太绝了,要意境有意境、要情怀有情怀,赞一个。从这几个节选的书目中就能感觉到迪安还是很文艺地,而且文艺的生动,具体,真实,一点都不做作。

那层层叠叠的云朵,是你我年少时的忧伤,云朵深处的光芒是你我想都不敢想的天堂。

如果告别天堂能换取万里无云,那么我宁愿拥有永恒的悲伤。

我们不是靠惯性活着。

女主人公宋天杨出生于1979年,而作者笛安是1983年出生,也就是说笛安用一种时过境迁的眼光审视着这个叫做“告别天堂”的故事,正是这种时空的差距让故事从开始便埋下了炸药的倒计时器,“滴答,滴答”逐渐笼罩心房,等待在令人窒息的一瞬爆发。整篇文章不乏《梦里花落知多少》似的搞笑语言,或者说是一种对命运的无奈而酿制成的嘲弄的笑料,让我们在嗤笑的同时心湖泛起伤的涟漪。

对爱倔强的天杨,点燃火柴就拥抱天堂的方可寒,默默也孩子气的肖强,几番挣扎终究回到原点的周雷,还有那个我不知该如何形容的江东。他们在这个终将要告别的“天堂”里努力活过、幼稚过,但是谁又能去取笑他们呢,谁没有幼稚的时候呢?他们凭借主角的身份肆意的飞扬跋扈,用开了又谢的回忆花瓣在天空幻化出无数铅黑色的云,最终以一场空前的飓风横扫整条银河,心也在这一刻成了死灰。

《告别天堂》没有让我流泪,他不像以前我看到过的任何一本书,他好像没有起伏的顺其自然的就朝那里发展了,不等我们酝酿出泪水他早已云散风流。

笛安是个奇特的作者,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形容:“黎明像个苍白的怨妇一样来临……”她的文字里有种奇妙的张力,她大胆的描写“性”但又不似七堇年的《澜本嫁衣》那样赤裸。这与她对文字的真诚有关,但这真诚中又充斥着残忍。她先将每个人物依次变得鲜活再一一“杀死”他们,用近乎决绝的手法告诉我们,什么是“奉献”。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一直守护着他/她的天使,这个天使如果觉得你的生活太过悲哀,你的心情太过难过,那么他就会化身成为你身边的某一个人,也许是你的朋友,也许是你的恋人,也许是你的父母,也许是你仅仅见过一面的陌生人,这些人安静地出现在你的生命里,陪你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然后他再不动声色地离开。于是你的人生就有了幸福的回忆,即使以后你的道路上布满了风雪,可是你依然可以想起曾经幸福的事情,你就可以依然勇敢。所以那些默默离开我们的人,其实都是天使回归了天国,比如那些离开的朋友,那些曾经给过你帮助的陌生人,那些曾经爱过最后分开的人,曾经你向他问过路的男生,曾经讲过一个很好听的笑话逗你开心的同学,曾经唱过一首好听的歌给你听的歌手,写过一本好书的作家,他们都是善良的天使。也许你有段时间会对于他们的消失感到伤心或者失落,会四处寻找他们去了哪里,到了什么国度,可是到最后,你都会相信,他们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安静而满足地生活着。于是曾经的那些失落和伤心都将不复存在,时间是最伟大的治愈师。

所以说当我们为爱、为生活去告别天堂时,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对我们生命中的天使说再见。只是天使不曾离开。告别天堂也告别了青春的张扬与疯狂,告别江东,告别可寒,告别肖强,最终告别天杨。海子说,公元前我们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谁能够见到,那一次真正美丽的微笑。原来那一刻,不是公元前也不是公元后,那次最美的微笑一直绽放在心底,只是你我只在乎了自己。

天堂,别了,流年。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49191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