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野外艰苦工作篇一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作为一名普通地质工作者应有的一些基本技能,如:学习使用地质罗盘;观察并描述地质现象;绘制地质剖示意面图;采集岩石标本等等。通过对这些新技能的学习,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学习地质科学的兴趣。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是建立在对实际事物的观察研究之上,地质学自然也属于这一范畴。在野外实际观察学习中,有一些地质现象与老师的讲述存在一些细小的偏差,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带队的专业老师积极进行探讨交流,在互帮互教中学习知识。
在野外,面对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我们个人的力量显得是那么的渺小,这就需要我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努力攻关,完成课题研究。在本次实习中,我们六人一组,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你采标本,我测产状,认真、高效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在实践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
总体说来,通过这次野外地质实习,我们看到了蔚为壮观的地质构造,听到了老师细致生动的讲解,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专业知识,体会到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的艰辛和大自然的令人震撼的神奇力量!
短短三天的野外地质实习已经结束,时间匆匆,带走了身心的疲惫,却留给我们值得珍藏的宝贵经验。在这里,我也呼吁学校能适当延长实习时间,能让我们在实践中更好的感受一名地质工作者的魅力所在!
野外艰苦实习心得(篇3)
野外艰苦工作篇二
这一次我们要走到野外中了,我们要到山上去采集标本,进行实习了,这一次实习根本不同于以往,所以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的刺激,我觉得我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因为这样的机会大学中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没机会了,我相信我会做好的!
实践地点:
江西省庐山
实践人员:
实践用具:
数码相机一台,每位成员备用记录用的笔记本和笔等
实践方法:
1。 查阅现有资料,了解庐山的植物多样性及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2。 实地考察,分门别类地记录,采集标本并拍成照片
3。 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整理材料,分析记录成果并总结。
指导老师:
实践时间:
20__年6月5日至6月15日
图片及资料展出时间: 20__年6月16日至23日
注意事项:
1、小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做好配合
2、活动过程当中要实事求是、端正态度
3、严谨考察,详实记录
4、成员之间多交流互动,活动后期认真作好总结
实践目的:
本次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广大的同学了解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的破坏可以引发生态性“灾难”的后果,结合生态旅游关注人与自然应有的和谐。让广大的同学乃至整个社会认识到植物种类多样性的重要,并且通过庐山生态环境的调查和开展校园图片展活动让我们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能有更大的热情和动力去保护我们的大自然母亲。 另外,通过野外实习,使同学们增强了集体观念,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开阔眼界,了解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美丽的大好河山,从而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爱专业、爱祖国的情怀。
实践背景:
1。 庐山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类型复杂、植物被垂直带谱较完整的一座山地。风景区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森林荫郁,植被丰富。然而其植被破坏也很严重,尤其在山地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段,由于人为的 因素,自然植被已经面目全非,许多珍稀的植物已经濒临灭绝,给庐山的植物多样性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 江西庐山植物园在中科院植物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建立“长江中下游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基地”。目前,植物园已对40科77属94种的植物实施了迁地保护,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该园新开辟了珍稀濒危植物区,以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恢复和持续发展为研究方向,在迁地保护、致濒原因、生存力、有效种群、最小存活种群、保护生物学、遗传育种、人工繁殖和驯化等方面深入研究;并进行珍稀濒危植物的回归再引种,实现珍稀濒危植物野生种群的恢复,使该园成为珍稀濒危植物种质保存基地和科研基地,为社会提供有重要经济用途的珍稀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繁育和驯化技术。目前,该园驯化成功的国外优良树种,有柳杉、冷杉、花柏、金松、欧洲云杉及一部分珍稀濒危植物已在我国不少地区推广。
3。 位于庐山北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莲花洞森林公园内违规建房成风,美丽的风景惨遭破坏。更令人震惊的是,大多数新建的别墅宾馆都没有取得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土地证。
实践方案:
(一)。 结合生态旅游的思路,要密切关注人们在开发庐山的同时,可能有的对庐山生态环境的破坏,用实证的资料数据呼吁人们保护大自然。如何人们大量在山上建别墅,没有规划性地浪费土地,以及旅游资源开发不当等。
(二)。 在实地的调研结束后,我们将在学校内进行大量的图片及有关庐山植物园和莲花洞森林公园的资料展出。
(三)。 对庐山植物园,庐山莲花洞森林公园等园区的植物种类进行调研,由王万贤老师给我们讲解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我们将对老师所讲解的知识进行记录在案和资料整理。
(四)。 活动中主要进行对庐山植物园和庐山莲花洞森林公园的植物种类进行记录和分析,并且把植物园和公园中保护完好的植物种类及生物进行拍照,将所有的图片及记录的资料在学校进行展出,展出的时间为期一周。
(五)。 活动成员要对庐山各种地理环境下的植物进行综合全面的调查,对植物的分布和不同植物对各种气候的适应要系统观察和分析。
这一次实习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习经验,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毕竟是人烟稀少的地方,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我相信我会做的更好的,在今后的生活中!
野外艰苦工作篇三
美好的时光总是感觉很快就过去了,短短的十天天童实习在我们刚沉浸于其中的乐趣时就结束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多么美好的一段回忆。
第一天 大部队出发
清晨六点,闹钟把我们从梦乡中拉醒。这是进大学以后为数不多的几次早起,因为今天不是一般的日子,我们要出发去宁波天童进行为期十天的实习。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在上海火车站的候车室会合,每一个人都是重型装备(身上背一个包,手里还提着一个),最有趣的是有一个女生寝室全体都拖一个箱子,快赶上一支登机的空姐队伍了。一路上,大家都很兴奋,长达6个小时的路程,对于整个车厢都是同学的我们来说,就像一次集体活动,打牌、聊天、做游戏,时间在欢笑声中走过,刚火车停住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已经到了宁波。下了火车,又上了公共汽车。我们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又过了一个小时,到了,我们终于达到了“传说中”的华东师范大学天童实验基地。虽然看上去有些简陋,但是看到了“传说中”的老王站长,感觉到好亲切,我相信我一定会在这里度过美好的十天。我们这一届的学生特别的多,所以住房问题很成问题,不过在老师们的安排下,一些都井然有序。第一天,我就看到了“传说中”的天童蚂蟥和马路(为什么特指天童蚂蟥,只是因为它的名字对我们早已如雷贯耳)。晚饭,不记得是什么了,但是我还记得那是不错的一顿,比我们想象中的好很多。吃过之后,大家各自收拾东西,第一天就这样在忙碌中度过了,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第二天 踏查地形,率先砍树
又是清晨六点,李立老师用扩音器把我们震醒,这是我们才意识到,以后的每天,这个时候就该起床了,而不再是7:30。吃过早饭,片刻休息之后,天童实习就真正开始了。早上,是踏查地形,有王希华老师带队,绕着周边的山林,熟悉一下地形,顺便认识植物。由于来之前就知道实习过后会考认植物,所以从第一天起,大家就对植物特别感兴趣,一路上,紧跟着老师,记录笔记,遇到不认识的植物就采,(不过不能乱采,采集植物标本要求新叶老叶皆有,不能单采一片叶子,花期的最好有花,结果的要有果实,蕨类最好连根一起)几段路下来,每人手里都是一大把的植物。虽然记得模模糊糊,但是大部分植物的名字,都已经存入记忆了,只等慢慢的一一对应。下午,各组分组实验,我们组首先做植被实验。跟着大小两位师兄,来到古天童的采石场附近。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生物量。测定的树种是木荷和马尾松。每种树选择3个不同胸径的个体,将其砍下,测量胸径(1。3m处直径),地表直径,0。3m处直径,1/10高处直径,树高,树冠直径,第一活枝高,第一叶层高。然后测量叶片鲜重,新枝和老枝的鲜重,树干重量,分别采样,以备进一步实验。看似简单的实验,却是一个高强度的重体力活,才开始第一天,我们就觉得好累,十天的实习,相信不会轻松。
第三天 继续砍树,辨认植物
还是清晨六点,不过这次李老师改用他洪亮的嗓门喊我们起床,因为我们在前一天将他的扩音器藏了起来,直到最后一天才还给他。由于昨晚烘干样品时不慎起火,我们的样品损坏一部分,所以加重了我们今天的任务。不过一回生二回熟,同样的工作,更多的工作量,反而我们用了更少的时间,早早的结束了早上的工作。正当我们快体力不支的时候,我们的砍树任务终于结束了。下午,我们跟着王希华老师,开始植被的另一个实验,拉样方。今天才是试手、学习。先到了离基地不远的一片林子,认清楚其中的所有的植物,然后就开始了。首先是用卷尺拉一个20_20m的正方形,要求精准。再将其分成四个10_10m的样地,每一个样地在其同一个方位(比如一个样地的10_10m在左下角,那其他三个也必须在左下角划分)划出一个5_5m的样地,再在其中的同一方位划出一个1_1m的样地。在10_10m的样地中辨认乔木的种类,数量,高度和遮盖度;在5_5m的样地中辨认灌木的种类,数量和遮盖度;在1_1m的样地中测量草本的盖度。在盖度测量上,运用多盖度综和级(5=不论个体多少,盖度>75%;4=不论个体多少,盖度为50%~75%;3=不论个体多少,盖度为25%~50%;2=不论个体多少,盖度为5%~25%,或者盖度虽然<5%,但个体数很多;1=个体数量较多,盖度为1%~5%,或者盖度虽然>5%,但个体数稀少;+=个体数稀少,盖度<1%;r=盖度很小,个体数很少;)那天下午,我们还走了一下“传说中”的防火道,一向以陡峭著称,可是老师只让我们走到了1/10高度处。但是既然来了,我就不想错过机会,在经的老师同意的情况下,带足水,带上手机,和另一位同学一起上了顶峰――太白。不仅欣赏到了一望无际的美景,更对自己的体力、毅力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验,值得。
第四天 走陡坡,做土壤
仍然是清晨六点,大家按时起床,一阵忙碌之后又开始了新的一天。今天早上,还是跟随王老师拉样方。那个地方比一般的要陡一些,在70年代被砍伐过,现今长成为木荷-栲树林,最大的特点是以萌枝为主。同样,对其拉样方,然后测定。植被实验做完了,到了下午,开始了土壤实验,以王秀芝老师为指导。第一天也是练手,着重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方法。首先是选地和挖剖面,要求选择受人为影响小的土壤,用铲子竖直铲出一个剖面,用小刀轻轻挑土,显出自然面根据颜色划分层次,一般分枯枝落叶层(a0)、腐殖层(a1)、淋溶层(a2)、淀积层(b)和母质层(c),也会在中间出现ab、bc等过渡层。同时用罗盘测坡向和坡度。在测坡向时,人背对剖面站立,北向正对剖面朝向,调节罗盘上的气泡使之到中间,瞬时按下按钮,固定指针,读数。测坡度时,正对剖面,用手大致笔划出坡度,将罗盘侧向竖立,南向朝上,按坡度方向摆放,调节内侧气泡到中间,记下读数。接着就是一系列并行实验,有测ph值,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湿度,根系及侵入体和新生体。测ph时,用小刀取土先预擦一下白瓷板,然后取少量,滴入试剂,混匀后与比色卡比色读出数值,过程当中注意不能用手接触。测颜色时取土壤细小颗粒撒在比色卡上比色,区别颜色。测松紧度用小刀插试土层,分松散、疏松、紧实和极紧。测湿度是用手紧握土壤感觉,分湿、润、稍润、潮和干。测结构时用铲子去土,抖匀,观察大块,块状,碎块状和颗粒状的多少。测质地时取部分土,加少量水,揉搓,看是否能成球,成条,成环而划分不同土质。侵入体一般指人为垃圾,石块等。
野外艰苦实习心得(篇5)
野外艰苦工作篇四
作为一名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终于在学习了两年的理论知识后迎来了早有所耳闻的野外实习。充斥在我耳边的野外实习是老师口中这会是我们大学最难忘的时光,是学姐学长口中的痛并快乐着,是其他专业的惊叹与羡慕。而浮现在我脑海中的野外实习是柴米油盐酱醋,是植物,动物,是一次充满未知的跟团旅行。而在真正的出发前与我相伴的只是在等待中憧憬,在憧憬中害怕。
当然除了思想上的准备,每一次的行动也必然伴随着前期的准备工作。而我们也会在实验室为我们一周的野外实习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比如捕捉昆虫的工具,裁剪植物的工具以及收集昆虫的工具。于是剪纸,折纸类似于这样的手工似乎也成了我们的必修课。而以十个人作为一组的我们开始了这样的第一次合作,怎样的分工?达成一致的观点,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价值等问题在今天有了第一次的摩擦。而这些问题将会是我们接下来一周都要去考量面对的问题。
20__.6.17早上,我们出发了。天空不似昨日的晴空万里,而是下着牛毛细雨。就像我们也并不都是喜笑颜开,也有眉头紧蹙或面无表情的。比如我,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我早已领会到山上的日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精彩。于我而言,这次出行最大的不同应该是我们是以一个集体的方式。以前出行的我只会检查自己的物品是否都在?而此次同坐在一辆车上的我们每一次的停靠休息,每一次的再次出发我都习惯看看身边的他们还在吗?老师也会反复确认人是否都到齐了。也许这就是个体和集体的区别。车子行驶在弯弯延延的路上,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驶过一座又一座的桥,路过一个又一个的村庄小镇。正如同我的思绪连绵起伏又跳跃不断。在憧憬中入梦,又在梦中醒来。在安静中开始谈话,又在谈话中开始安静。不知道是期待让时间变得更长,还是时间本来就很长让期待变得更多。终止这一切的便是我们真正的到达。真正的到达便意味着开始。而所有在憧憬中的未知也会一一揭晓。
似乎我们都很满意这样的住宿,清幽的环境,伴随着鸟叫虫鸣以及雨打在树叶上唰唰的声音。果然大自然才是最优秀的艺术家,除了绘山绘水还会创造天籁之音。我不由得感叹,与其说这是来野外实习倒更不如说是来一次身于心的净化。坐在阳台上,看着仙雾缭绕的山有种身处仙境的感觉。即使是这样静静的坐着,我也感觉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
20__.6.18早上,来到山上的第二天,真正的野外实习开始的第一天!
下着稀稀疏疏的雨,我正暗自窃喜,想来下着这样大的雨我们应该是不用出去的,可是我错了。草草的吃完早餐,顺带打包午餐,午餐是两个馒头,两个鸡蛋一包榨菜。八点半老师发出了召集令,我是二组的成员今天将跟着真菌组老师出发,老师确认好我们带的东西,并递给了我们一个袋子。袋子里面装着的是旧费书,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包装真菌用的。并交给了我们四角包装法以及我们再采集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事情。这是我们第一次面对着任务的分配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个问题将会是我们今天采集工作是否顺利的关键。好在每个人都有四通八达的本领,蒋正桂同学作为我们组唯一的男生承担负重工作好像成了义不容辞。个性的她在拍照,默默无闻的她写标签,充满好奇活泼的她们在发现真菌,好学仔细的她作实时记录,而粗枝大叶的我选择包装真菌。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职位,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工作。跟着老师穿梭在这偌大的林子,寻觅那些隐藏在这林子中的精灵。每一次的发现都是一次意外的惊喜,老师脱口而出信手拈来的学识让我敬仰。除了你我敬仰的学识我更佩服于老师同我们前行的决心与毅力。这样鲜有人走且刚下过雨的山路有多滑可想而知,年轻的我们尚且举步维艰,但年迈的书记并没有感到为难,体态庞大受过伤的老师也没有拒绝。下山上山不知走过了多少路但知道我们走过了八个时辰;俯身起身,不知有多次重复但是少去的标签手中的记录本手机的相册以及带中的真菌都在高速着我们在一切是值得的。莫听穿林打叶声,只爱先生授课语。
除了跟着老师在真菌世界里遨游,更有幸领略了大好河山。冲击着岩石的瀑布,遮天蔽日的树林,行走在这样的林子中,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终于懂得红军长征背后的意义,走过的永远不会只是路,还有成长,超越自我。;支撑着你前进的永远也不只是双脚,还有那向前必胜的信念,还有那探索未知世界一颗好奇的心。在吃着馒头榨菜的那一刻,我懂得了真的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因为,馒头,榨菜是我们一时的充饥食物,却是多少农民工父母,多少军人,多少一线工作者生活中的常客。我不敢去想,只想静静的咀嚼口中的食物,哪怕只有这一刻的共鸣我也将永远珍惜。
八个小时,让每一个人都很疲惫。等待我们的并不是结束,还有晚上的汇报,标本的整理。合理的分工,让我们每一个人又重启马达开始工作。在汇报工作中,我们洋洋得意地展示着我们的收获,以为这样可以结束一天时,任老师却站出来为我们刚才的表演表示了些许的失望,没有主题,不负责任成了我们这一天的结束语!不是今天不够好是明天我们可以更好。
20__.6.__。今天我们是植物组。同昨天一样的工作,我们选择了重新分工。拍照记录采集贴标签。我们默默地承担着自己可以担任的工作。每个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少了谁工作都会卡壳。我始终认为任博像一本百科全书。他带着我们识别各种植物,呼唤他的名字成了一种安全感,喜欢听他讲植物与植物的故事和他那优秀的幽默感。
如果说一天的收获用什么来体现?那应该就是汇报和标本吧。我们有序的进行了分工,做标本的做标本,做汇报的做汇报。在紧张的氛围中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汇报中我们却并没有得到好评。王老师说我们不够专业,任老师说我们砸我们的饭碗,书记说我们缺乏专业自信。这又是我们今天的结束语。
20__.6.20。今天我们是动物组。捕捉昆虫好像更有趣,拿着网子到处捕捉蝴蝶,像极了小时候天真的模样。新的路,新的老师,新的世界。在昆虫的世界中有太多的秘密。捕捉的过程是打开我们心灵的大门。捕捉到的昆虫是一把钥匙,老师拿它打开动物世界的大门。小小的昆虫世界蕴含着不知多少哲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考虑问题的哲理,破茧成蝶是信念的哲理,螳臂当车是警示自己的哲理。
而我是今天晚上的汇报人,汇报展示我觉得很满意,但是在本次汇报中,我知道我还是有许多需要改进的,我忘记了我们是一个集体,我忽略了这是我们实习最后一次汇报。这次汇报不仅仅是昆虫的汇报也应该是整个实习的汇报,太有必要加入我们每一个成员对本次实习的感受。太应该让每一个组员都录下一句对老师说的话。太有必要留下一段我们的视频记录我们最后的时光呈现给老师们同学们以及我们自己。生活没有彩排,我还是留下了遗憾。我知道没有机会再会有这样的时光,如果有弥补的机会那应该就是一遍又一遍的回忆着与我们共处的时光。
20__.6.21。今天我们走了!有太多的情绪浮现在脑海。有太多的情节想再来一遍。随着时间的推移见过的真菌可能再见到我不会认识,采集过的植物下次也许依然陌生,收集到的昆虫也许只是永远尘封在标本盒。但是,真菌的包装方式,收集方式,昆虫的保存方式,植物的采集识别过程发生的有趣故事将会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中。十个人的小组也许将变成十个个体,共同做过的事也都将过去,但是1+1大于2应该是我们写过最美的等式。和你们一起我学会了责任,相互信任。这次野外实习我们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共享这是新时代的特征,我们践行着新时代的路。行过的路,说过的话,也许会被时间的洪流冲刷一空,但是留在我心底的信仰之路,栽在我心底的感恩之树,开在我心底的快乐之花将永生。
野外实习是一次像一滴水滴入一条河寻找海洋的旅行。以一滴水存在的我乐此不彼。
收获的喜悦成长的快乐带来的幸福远比身心的疲惫带来的痛大的多。想来唯一的遗憾应该就是没喝下的酒和欠下的谢谢。
野外艰苦实习心得(篇4)
野外艰苦工作篇五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经过为期十一天的野外实习生活,我学到了平时在书本上没有办法学到的东西,见证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领略了大山的雄伟,感受了河流的生生不息,更加铭记了同学之间那真挚的感情,深深地重新认识了两个字——团结。
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之后,心中充满了向往和激动,踏上了去伊宁县阿吾赞的路。我们在山脚下安营扎寨,在这仿佛人间仙境般的地方,开始了我们的野外实习生活。来到了这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嚣和吵闹,一切好像很原始的感觉,条件当然也不比学校,但是大家没有太多的抱怨,多的是一份成熟的稳重。在男生的合力之下,“男生宿舍”——帐篷,也搭建成功。通电、打扫卫生、给房子搭上遮雨的塑料布,旅途的疲劳和兴奋后的放松之下,所有人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之后真正的野外实习也渐渐拉开了序幕,爬山、采集标本、鉴定植物和动物、制作标本,从出发的那一刻一直进行到睡觉。第一天全班同学在老师和各组组长的带领下,统一行动,从驻地出发,一路上老师一边讲解,我们一边采集标本,在老师的耐心讲解后,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平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太欠缺,但是在这里观察、记录后认识的植物、动物及其特征,印象很深刻,可以说是在动手中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登山,成了我们采集标本最基本的条件,虽然大自然有母亲般的胸怀,但她还是不愿意有太多人进入其中,不想因为太多的人而破坏她的美丽的容颜。所以,采集过程中的路途艰辛可想而知,山羊走过的山路,大家一起前后照应前进。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说得确实不错,看似平坦的山路中,杂草丛生,荆棘遍布,行进中不停的传来同学们之间的提醒,听起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蕴含着深深的友情。尤其是走在河滩的石头上时,电影里常见的探险镜头就在自己的脚下,你拉我一把,我牵着你前进,也只有在电影里能看得到的友情,在同学们彼此间的帮助和关心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是的,我们六十个人是一个集体,不论民族,我们就是一家人。
当我们右边是绝壁,大家伏在左侧的山坡上缓缓挪动的时候,有人因为害怕而哭鼻子,没有人嘲笑和讥讽,有的是一个充满鼓励的微笑,和一句暖人的安慰,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十米山路,用了很长的时间,但是没有人觉得危险,因为大家在一起,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十米山路,却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一次感情的升华。当我们背靠大山,前面有一条虽然不宽,但是水流很急的河时,有男生毅然脱掉了鞋子,卷起裤腿踏进了冰凉的水中,一块块大石头在水中形成了一座简易而牢固的桥,两旁的栏杆是站在水中男生的手,一个又一个女生安全的到达了对岸。水确实很凉,但是大家的心却是热的,没有人注意自己的鞋和衣服已经湿透,大家都笑了,笑的是那样的开心。
通过几天来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上百种植物,多为当地常见物种。在大一的理论学习中,我们只是初步了解了各科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而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们能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有了具体的认识,也能更深刻的理解其中的原理。比如,当初在背为什么菊科是双子叶的第一大科时,我们只是明白纯文字性的知识,而对于具体却没有一点概念。在我们这次认识的百种植物中,许多都是菊科的,这就为我们印证书本上的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且,对于诸如枝刺和皮刺的区别,我们用手去感知这样的学习,不只是眼睛和大脑的学习,更是全身心地学习,我们将记得更多,记得更牢,将其化为我们自己的知识和力量。
没有人会忘记,没有人会忘记那些忙碌在灶台边的美丽身影,没有人会忘记在风雨中盖篷布的英俊身影,没有人会忘记在我们身边照顾我们,耐心讲解的伟岸身影,没有人会忘记那条河,没有人会忘记阿吾赞,没有人会忘记那年的夏天,没有人会忘记那次终身难忘的野外实习。
野外艰苦实习心得(篇2)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50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