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大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18:57:11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大全(20篇)
时间:2023-12-10 18:57:11     小编:MJ笔神

教案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案的编写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欢迎大家查阅以下教案范文,了解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案设计。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一

1、 学习11个生字。认识“角字旁”。区分“蜂和峰”与“蜜和密”

2、 能够自主发现识字的方法;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 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醒”“蜜”“蜂”写端正、美观。

4、 知道春天的主要特征,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识字以及了解生字在词语或者句子中的意思。

记住字形,正确书写。

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感受春天

1、导入:同学们,春天已经来到了人间,细心的你发现了吗?

2、出示课件,欣赏春天的画面:万木吐绿,河水解冻,小鸭戏水,柳树发芽,百花开放。

3、多美的画面呀!经过漫长寒冷的冬天,我们早就盼望着“春回大地”了!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二、根据教材编排特点,采取分散重难点,分层识字。

(一)初读感悟字形。

学生借助音节、同桌互读等方式,读准字音,初步认识字形。

(二)在观察、比较、联系中建构新知。

1、读一读熟字。

东、 星、 牙、 地、 虾、 鸡

2、读一读带音节的新字。

冻、 醒、 芽、 坪、 蜜、 鸭

3、观察,熟字和新字谁和谁能手拉手,成为好朋友。

东——冻 星——醒 牙——芽 地——坪 虾——蜜 鸡——鸭

4、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后发现新旧两个字之间的联系。(学生说发现)

教师提升:我们是利用熟字学习生字的,是一种好的识字方法。

5、给生字组词语,初步了解字义。

相机指导生字:蜜蜂的书写。(观察、比较、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三)学文中巩固生字,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1)采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

a. “解冻”什么意思?谁解冻?读词(河水解冻)。

b.你知道“苏醒”什么意思吗?在春天,都谁苏醒了?(学生自由说)这么多的事物在春天都苏醒了,所以说是万物苏醒,读。睡了一冬,终于醒了,多舒服呀,再读读。

c.春天,都哪些植物发芽,你观察到了吗?(学生说)——杨柳吐绿

万物苏醒: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春天来了,什么苏醒了?)

杨柳吐绿:换词的方法。(杨柳发芽)

百花争艳:联系第2课学过的描写春天里的画的语句。

(2)感情朗读,背诵这5句话。

a.把这些生字朋友送回家,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春天那美丽的画面。

b、指名读,认真听,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c、导读:播放开头的画面,配乐,用你的朗读把这么美的画面表达出来。(练读——指读——齐读)。

(3)、拓展: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有融化的河水,有戏水的鸭子,还有发芽的柳树,还有?(生说)

四、在争星游戏活动中巩固生字。

可以设计找朋友游戏、以挑战赛形式闯关游戏。

1、请你说说是怎样记下面的生字。“一颗星”

2、找出一组形近字,再组词。“两颗星”

3、请你说一个或一句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三颗星”

五、书写生字

1、出示:醒、鸭。静静观察,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学生汇报

鸭:书写时注意穿插避让,鸟的横是关键。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

5、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

欣赏评议。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越来越"造句。

3、通过课件创设情境,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在学习中,通过朗读感悟小露珠的外表美丽、心灵更美。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的思维特点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如果仅仅凭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露珠的美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借助于现代化媒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优势,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他们入情入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一)重视朗读的指导。“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朗读水平的提高,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味。要求学生读出水平,读出感情,读出感觉,达到美读的效果。

(二)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提供想象的空间,通过看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入境,让学生愉快地感知,感悟、创造。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比较实用的、简便易行的课件,探讨语文教学的新模式,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创造出更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把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通过课件生动清晰地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观察,想象和创造。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理解,感悟了课文的内容,自己也情不自禁地受到了感染和教育。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小露珠。瞧,她来了……

2、小露珠自我介绍。

过渡: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露珠?

(二)学习课文第2—6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2-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大家喜欢小露珠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交流,相机大屏出示图片、句子。

【利用课件,图文结合,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a“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1)哪个词最能体现出小露珠的美?(板书:闪亮)

(2)这个字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若学生答不出,问能读出这种美吗?)

(3)指导读。谁来学小青蛙赞美小露珠?看哪一只小青蛙夸得最棒!(及时评价)

(4)齐读。咱们44只小青蛙一起来夸一夸。

b“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1)(问小露珠)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板书:透明)

(2)这个词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3)哪只小蟋蟀愿意再来赞美一下小露珠?(鼓励学生进行评价)

(4)齐读。

【让学生在课件创设的情境中和小露珠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感悟、理解。】

c“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1)如果你是小露珠,喜欢小蝴蝶的赞美吗?为什么?(板书:圆润)

(2)有没有哪只小蝴蝶想再赞美一下小露珠?

(3)齐读。

小结:从刚才3种动物的赞美中,我们感受到小露珠是那么美丽(板书:美丽),那么惹人喜欢。那仅仅只有这3种动物赞美小露珠吗?其它小动物会说些什么?指名学生说一说、演一演。

过渡:是啊,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还有谁也喜欢她呢?

d小露珠反射着霞光,所有的植物都变得格外精神,连那些衰老的花草、树木也都显现出生机。

(1)从“变得格外精神”、“显现出生机”两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指导读,将你想象中的那幅美景用朗读读出来。

(3)齐读

e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

(1)“美丽的珠宝”指什么?

(2)听师读,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3)指名学生描绘自己想象的画面,不会描绘的读出来。

(4)全班齐读。

小结:小露珠真了不起,它一出现就给所有的植物带来了美丽,带来了生机。(板书:带来生机)它将大地装扮得绚丽多姿,生机勃勃,所有的动物、植物都由衷地赞美它。(板书:赞美)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

(3)小露珠还会来吗?它是怎么来的?引导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

(四)讲读第1自然段。

(1)快速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小露珠是怎么变化的?

(2)哪些词最能体现出这种变化?

(3)指导朗读读出小露珠变化的过程。

指名读练读齐读

(五)总结全文。

(1)小朋友你们想赞美一下小露珠吗?指名说说。

(六)布置作业

1、把这篇课文编成一个课本剧,准备在队会课上表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闪亮

动物透明美

赞美小露珠圆润

植物带来生机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三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的字音、字形和字义。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4.了解小露珠的形成过程。

1.掌握课文中的四个多音字“降、露、乐、钻”。

2.“越来越……”句式的学习。

理解“光彩熠熠”。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好朋友是谁呀?师生交流

2.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我们先来听听她的自我介绍吧

这位新朋友的名字是?

齐读课题:小露珠

3.那你们想了解这位新朋友吗?想

首先,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和我们的小露珠交个朋友吧。

二、生词关

1.小露珠说要和她交朋友,还要先过个关。什么关呢?那就是生词关,过关的小朋友,才能和我们的小露珠交朋友。

2.出示生字词

哪位小朋友先来过关?和小露珠交朋友

生领读

降临黄豆粒珍珠披着植物

俊俏戴上一股袭来吹奏乐曲

露珠钻石草杆光彩熠熠

喇叭水蒸气笑盈盈水晶

(师生交流生字词的字音和字形)

3.多音字“降,露,乐,钻”的学习

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同学们真厉害,生词关一点都难不倒你们。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小露珠吧

三、初读课文

(一)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生词读的好,相信大家的课文也能读得好。我们一起读一下第一段

2.找时间点

这一段中有两个时间点,请大家找一找:夜幕降临黎明

夜幕降临:夜晚到来的时候

在夜晚到来,夜幕降临的时候,小露珠怎么了?

板书:出现

这时候的小露珠是小小的

黎明:天快亮的时候

天慢慢亮了,这时的小露珠是什么样的?

板书:黄豆粒

3.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

4.教学“越来越大,越来越亮”

(1)读读这两个词语,想想小露珠的什么在变化呀?(大小、亮度)

(2)是呀,小露变得又大又亮。读这句话,要能让大家感觉小露珠在越来越大,越来越亮,那么你就是最棒的。谁来试试?(指名读)

(4)你能像书上一样用两个“越来越()、越来越()”说一句话吗?说出一样事物两方面的变化。老师给你们点提示。

出示:我每天练习写字,我的字写得越来越(),越来越()。

我家门前的小树苗长得越来越(),越来越()。

(5)你们说得越来越精彩了。我们一起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小露珠的调皮、可爱。(全班齐读)

5.过渡:天亮了,小动物们也都睡醒了。看他们和小露珠在打招呼呢

(二)第二段

1.这是谁在和小露珠打招呼呀?

小青蛙

2.谁来读读第二段,和我们的小露珠打打招呼?生读

(三)第三段

1.除了小青蛙还有谁也和小露珠打招呼了?

小蟋蟀

2.小蟋蟀说什么了?谁来读读第三段

(四)第四段

1.这一段写了谁?

小蝴蝶

2.小蝴蝶看到了小露珠,说了什么?谁来读第四段

(五)第五段

1.为什么每个小动物都和小露珠打招呼啊?

因为他们都喜欢小露珠

2.齐读2到5段,读出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

(六)第六段

2.太阳公公出来了,你们觉得太阳给你们什么感觉啊?

师生交流,引出很亮,很热

3.在太阳的照耀下,我们的小露珠显得?

板书:光彩熠熠

4.解释:光彩熠熠

(1)“熠”是“火”字旁,所以和什么有关?

和火,太阳有关

(2)刚刚我们说到太阳的很亮的。所以“熠熠”是什么意思?

闪亮,发亮

“光彩熠熠”就是有光泽,闪光发亮的样子

(七)第七段

我们来读读第七段

2.太阳公公变得怎么了?

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

3.所以我们的小露珠也?

越来越轻

然后变成了水蒸气,消失了。

板书:水蒸气

4.小露珠消失了,植物们感觉怎么样?

不舍得

5.哪位小朋友来读读植物们对小露珠的不舍

喜欢

(八)填空

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想让大家当当小作家,填一填下面这句话。

出示:小露珠在夜幕降临时( ),

在黎明时( ),

太阳出来后( ),

最后( )。

四、总结

板书设计:

15.小露珠

出现

黄豆粒

光彩熠熠

水蒸气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四

1、认识“怖、吱、誓、蔑、津、蔚、谓、凄”8个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复述课文。

3、体会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富有正义感的人。

重点: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难点:复述课文。

1、收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资料。

2、教师自制简单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纲。

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冒险吗?你有过冒险的经历吗?试着讲一讲。

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美国同名长篇小说中的节选内容,(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板书: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3、课前,同学们收集了马克吐温的相关资料,谁来介绍介绍。

[简介作者,缩短了孩子与作者的距离,也缩短了与文本的距离。]。

4、(出示汤姆索亚的插图)这个小男孩叫汤姆索亚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今天,我们一同来认识他。

二、展示与交流。

1、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

1)读词语:恐怖吱声发誓轻蔑津津有味蔚蓝本无所谓凄惨。

(提示学生注意:读准“吱、蔑、津”3个字的读音。“怖、吱、蔚、凄”等字,可以让学生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津”字要与形近字“律”比较。“蔑”字比较复杂,书写是要写正确。)。

2)理解词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

轻蔑:轻视,看不起。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凄惨:凄凉,悲惨。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在坟场探险时目睹了一起凶杀案,汤姆勇敢地站出来指出真正的凶手。还了讲同学蓓姬过生日时,汤姆又和大家一起去山洞探险,汤姆和蓓姬迷了路,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在山洞里发现了凶犯乔。脱险后,汤姆告诉人们乔在山洞里,应把他救出来,接受审判。当人们打开山洞时,发现乔已经饿死了。)。

(2)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文中哪部分内容直接写出了这一特点?

(汤姆索亚是个聪明、调皮而又富有正义感的男孩,而且喜欢冒险。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直接写出了这一特点。)。

(3)你又是通过哪些事情体会到的呢?

(汤姆索亚的调皮、喜欢冒险主要体现在两件事上,一是他和哈克贝利半夜到坟场去练胆,二是他不顾同学的劝阻,到山洞探险。)。

(汤姆索亚的正义感主要体现在他勇敢地站出来,在法庭上指证杀死大夫的不是波特,而是乔。当知道人们已用大铁门把山洞锁死时,又告诉人们乔还在山洞里,他犯了罪应判刑,但不能让他憋死在山洞里。)。

[回答以上四个问题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三、反馈与检测。

课堂小结,置留问题。

通过同学们自己的阅读,我们知道了汤姆索亚这个男孩的特点,那么他的聪明、调皮、正义感、冒险,课文又是如何具体来写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仔细研究。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2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调皮、冒险。

汤姆索亚有正义感。

第二课时。

一、预习提纲。

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那个小男孩吗?他有什么特点呢?说一说。

2、这节课,我们就来仔细地学习课文,相信这位小男孩就会留在你的记忆里。

二、展示与交流。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生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3)汇报学习所得,教师点拨指导。

调皮、冒险:

(1)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半夜到坟场去练胆,目睹了一起凶杀案。

(2)山洞“谁也不知道里面有多深”,通道“黑乎乎的”说明山洞很危险。但汤姆索亚和蓓姬“走在最前面”“津津有味地欣赏洞里的景观”“不顾同学们的劝阻,一直往前走”,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汤姆索亚喜欢冒险。

正义感:

(1)汤姆索亚开始出庭时,看到乔铁青的脸,“心里害怕得要命”,说话“有点吞吞吐吐”后来他“话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越来越自然了”,他讲出了事情的经过。汤姆索亚觉得不去作证,波特就会受到冤枉,他良心不安。最后他打定主意决定出庭作证。从这里可以看出汤姆索亚富有正义感。

(2)当汤姆索亚从山洞中脱险后,他告诉撒切尔法官,乔还在山洞里,应该把他救出来审判他。这进一步说明了汤姆索亚是一个有爱心、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坚强:

汤姆索亚和蓓姬在迷路后,没有找到回去的路,带的食物已经吃完了,蜡烛也快用光了,两人又累又恶,蓓姬越来越觉得没有希望了,但汤姆索亚知道不能泄气,安慰蓓姬一定会找到出口回到父母的身边,这些说明了汤姆索亚是个坚强、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以上内容不是教学环节,学生的体会也不仅限于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

三、反馈与检测。

复述课文。

1、说说你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后有什么感想。

2、简要复述课文。

先自己简要说说汤姆索亚的故事,再在小组里说说,最后面向全班说。教师在学生复述前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3.续写。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把汤姆索亚历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

板书设计:

32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调皮、冒险——坟场练胆山洞探险。

汤姆索亚。

有正义感——出庭作证救乔出来。

我觉得整个教学过程中最精彩的要算孩子们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讲故事了。一个个孩子都尽情地发挥想象,展开了合理的想象。当学生进入了情境之后就会觉得40分钟实在是太短暂了,尽管这节课是上午的最后一节课,铃声响起了,但是孩子们没有丝毫要急着出教室门去吃饭的意思。还有许多孩子跃跃欲试想到台前为大家讲故事。于是我灵机一动,让孩子们写小练笔,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写汤姆的洞中奇遇记。并许诺孩子们找个晚自习的时间来交流,评出最优秀的小练笔.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五

课文22司马光教学要求: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教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多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事。2、板书课题,读题。(1)知道“司马”是复姓。(2)识记司,组词。3.简介司马光。(学生或教师)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吗?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出示有关课件)(图上画的是花园的一角,有假山和树木。花园里有五个小朋友,他们中的一个正从被砸破的缸里往外爬,其他人有的在一旁看,有的去喊人……其中蹲在缸边、扶着往外爬的孩子的那个小孩子就是司马光)3.回答:这一课写的是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三、学习生字词。1.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生词。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3.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读着,听对方读得对不对?不对请给以纠正。4.汇报:指名读字音,如有不对的及时纠正。5.记住字形: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四、讨论(读书交流,理清故事内容。)1.指名分段读文,引导学生思考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2.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懂的问题。五、写字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会写”中的六个字,发现六个字的规律:左右结构。组织学生讨论在书写中应注意什么?2.自由练写,教师指导难点字:如“那、都”两字中的“双耳”的写法。3.书写展示,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五、作业1.抄写生字。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语二、朗读、理解课文1.指名读课文,数数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2)“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你还知道哪些朝代?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深入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画,请你说说: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缸很大,比小孩还要高,缸里装满了水)(课件播放)(3)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渎给你的同桌听―听。4.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这段,思考: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动画二)(2)展开想像: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什么心情呢?请你仔细想想,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此刻此时,你的心情如何?(3)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哪些危险呢?(4)你准备怎么读?指导朗读。5.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动画三)(])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因为这关系到人的性命,大家都很害怕,又毫无办法。)(2)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3)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一个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来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吗?组讨论。(这个办法不好。虽然大人个子高或者能想办法去解救孩子,但是等大人来了,孩子的性命不一定能保住)6.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动画四)(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遇事不慌,很沉着)试着用这样的语气读读这段。(2)试着做司马光时的动作。评议:谁表演得好?为什么?(学生砸缸的动作要十分用力,才能体现是“使劲砸”)为什么司马光要用这么大的力气?小组讨论。(因为这样才能很快地把缸砸破,救出小朋友)(3)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4)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司马光的办法最好,因为缸大,水深,水对缸中小朋友威胁最大,如果让水流出来,小朋友不就得救了吗?所以他想到砸缸,并且用力砸,赢得了时间)(5)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遇事不慌、善于动脑筋、聪明勇敢……)(6)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7.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动画五)(1)自己读读这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8.发散思维训练: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要求:大胆想象。三、总结全文,齐读全文。板书设计:20司马光都慌了掉进缸里别的小朋友―――――叫喊跑找没慌司马光―――――拿砸(几下子)得救了(遇事不慌机智勇敢)教后小记:课文23鲁班和橹板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新词,学习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教时第一课时一、自读比较,导入课题。1.(出示鲁班人物像)猜猜看,他是谁?(板书:鲁班,生自读。)【以“猜”激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儿童学习动机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板书:橹板,生自读。)2.把上面两个词读一读,比一比,看看你会发现什么?(与前一个字字音相同,字形不同。)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导入课题有多种方法,这个课题由于“鲁”、“橹”同音不同形而产生一定的趣味性。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比较记忆有较大的优势,于是我就以字音字形的比较解题导入,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二.初读课文1.听课文录音,播放动画。2.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3.认读生字新词。4.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看哪写词语的意思你已经理解了。重点指导理解:吃力、对岸、盯着、扑通、安。认读要求只识不写的字词。5.各自试读课文。6.跟录音读课文。三.指导写字。1.自学生字笔顺。2.指导重点字。观看生字动画。3.生练习,教师巡视。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四.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指名认读字词。2.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1)鲁班造的橹板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好处?(2)他怎么想到造橹板的?2.讨论(1)指名读第一、二段。a.讨论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b.播放动画。体会理解“吃力”“满头大汗”。c.指导朗读。(2)第三、第四自然段,a.指名读b.想想:鲁班怎么想到橹板的样式的?哪几个词告诉我们他看得很认真?c.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理解“出神”观看制作橹板的动画,用“先……然后……再……”说话。2.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结:橹板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3.练习概括各自然段所写的内容。轻轻读课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坐船―想―看鸭子拨水―做橹板―后人称呼)4,练习口述《鲁班和橹板》的故事。三.拓展,作业1.朗读课文。2.人类根据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还发明了什么?(播放图片)生补充。板书设计:26.鲁班和橹板看竹篙撑吃力(有什么办法)盯鸭子想蹼、拨水轻快圆形找削橹板扁形省力快教后小记:课文24乌鸦喝水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9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生字。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困难面前要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准确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处、升高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教时第一课时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1.出示“乌鸦”图(板书:乌鸦)。2.出示插图三,揭题。师:请小朋友看这一幅图画着什么?它在做什么?〔充分发挥课文有插图的特点,提供学生说的机会〕师:谁能用一句最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画的意思。(乌鸦喝水。)〔看图说见解,训练概括能力,发展语言〕师:对!乌鸦喝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生:(集体)想!〔让学生看图归纳图意,点出课题,导入新课,很有新意。把观察、思维、说话训练有机结合,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3.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可是很爱动脑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板书:喝水),注意看老师写“喝”字,谁来说说“喝”的字形?生:喝字是左右结构,左边“口”字,右边上面是“日”,下面是撇,横折钩,小“人”在里边,竖折来关门。(曷)师:为什么“喝”字是口字旁?生:因为喝水用口喝,所以喝字是口字旁。〔诱导学生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把话讲完整〕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六

(课件出示两张蟋蟀的图片)。

师:同学们认识这两个小东西吗?它们叫什么?生:蟋蟀。

师:对,这是它的大名,它的小名叫什么,大家知道吗?(蛐蛐)。

师:蟋蟀这小家伙虽然小,但早已是大名鼎鼎,它的出名不仅是因为它能唱歌,更是因为他的住宅,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7课《蟋蟀的住宅》。

板书:蟋蟀的住宅(齐读课题)师:“住宅”一般是指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动物,为什么也叫住宅呢?这是因为这篇课文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学习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1、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按要求做:(课件)。

(1)、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联系上下文解释重点词语。

(3)、思考: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造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3、认读本课的生词。

(1)自由读。(2)指名领读。(3)齐读。

4、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就请他说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随遇而安”。

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板书:住宅特点)。

大家一起看大屏幕,同学们可以从三方面思考。(课件出示)。

2、请同学们默读相关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3、小组讨论交流蟋蟀住宅特点。学生读课文汇报:(师生归纳)1学习选址部分。(板书)。

师:蟋蟀在为房子选址上与其他昆虫有什么不同呢?谁能读一读这部分课文?

指名读相关课文。

师:是呀,蟋蟀和别的昆虫不同,蟋蟀不肯随遇而安,那么“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呢?

生:“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师: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生:课文中讲到蟋蟀慎重..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x。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课件)蟋蟀对住宅的选址是很慎重的,绝不肯随遇而安。

2、学习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板书:外部)。

(1)师:下面谁能读一下描写蟋蟀住宅外部特点的句子呢?指名读课文。

(2)师生归纳特点: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课件)。

3、学习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板书:内部)。

(1)师: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呢?谁来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2)师生归纳特点:光滑、平整、简朴、清洁、卫生。(课件)。

4、重点句子理解。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点,现在我们一起来体会这部分中的两个重点句。

(1)课件出示句子:“当四周很安静是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修辞手法是什么?这样写得好处。

(那是因为蟋蟀的整个身体都是那么的柔弱,施工的工具又仅仅是它那细弱的前足和后腿,把这些再与它的住宅相比较,就不能不说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了。

师:从这个句子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蟋蟀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

师:是呀,蟋蟀和别的昆虫不同,蟋蟀不肯随遇而安,那么“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呢?

生:“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师: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生:课文中讲到蟋蟀慎重..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x。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课件)蟋蟀对住宅的选址是很慎重的,绝不肯随遇而安。

2、学习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板书:外部)。

(1)师:下面谁能读一下描写蟋蟀住宅外部特点的句子呢?指名读课文。

(2)师生归纳特点: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课件)。

3、学习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板书:内部)。

(1)师: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呢?谁来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2)师生归纳特点:光滑、平整、简朴、清洁、卫生。(课件)4、重点句子理解。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点,现在我们一起来体会这部分中的两个重点句。

(1)课件出示句子:“当四周很安静是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修辞手法是什么?这样写得好处。

(那是因为蟋蟀的整个身体都是那么的柔弱,施工的工具又仅仅是它那细弱的前足和后腿,把这些再与它的住宅相比较,就不能不说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了。

师:从这个句子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蟋蟀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

师:蟋蟀住宅的特点我们就学习到这里,那么这伟大的工程是怎样建造的呢?(板书:建造过程)。

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并小组交流。(小组交流后,师生归纳。)。

师:首先想一想:蟋蟀是在什么时间开始建造住宅的呢?谁来说说。(板书:时间)。

生:“蟋蟀盖房子大多是x,秋天初寒的时候”。

师:对,这就是蟋蟀盖房子的时间。(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后,大家觉得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辛苦吗?(辛苦)下面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第8自然段,找出写蟋蟀盖房子动作的句子,并划出动词,我们从动作中体会蟋蟀盖房子的艰难与辛苦。(板书:动作)。

学生归纳后汇报。

师:蟋蟀的住宅建好了,可是它好像并没有满足,它还要做什么?

生:整修。

师:对,整修。(板书:整修)那么蟋蟀是怎样整修的呢?谁来读一读描写蟋蟀整修住宅的句子。

师生归纳:长时间,加深加固(课件出示)。

生回答:(勤劳,持之以恒,认真工作、不辞劳苦的精神)。

(师板书:勤劳、持之以恒)。

师:下面我们就再次朗读描写蟋蟀建造房子的动作,以及它整修住宅的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蟋蟀的住宅。

住宅特点:选址外部内部。

建造过程:时间建造整修。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七

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会会读会写生字。

能通畅的背诵,熟练的读古诗。

读古诗想象诗中情景,学会表达。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几日呀?那是什么季节了?我们学过描写几首春天美景的古诗了,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咏柳》等)

2.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解题:“村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农村居住。)

5.介绍作者:高鼎,清朝人。他的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二、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看……(放课件)

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所见。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春景吗?同样,诗人陶醉了,他写下了这首有名的《村居》。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意

1. 出示要求:借助拼音分组自由读诗句,划出生字词,给生字找几个词语,再讨论诗句意思。

2.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识字。莺:后鼻音,中间是秃宝盖儿;趁:前鼻音。鸢:上面没有一撇。给生字找词语。

3.指名读诗句,如有不正确的读音及时纠正。

4.齐读。再练读。

5.请同学们马上描生字。注意每一笔写在哪儿。

四、借助课件,加强朗读,感悟诗意

1.学习古诗一、二两行诗句

(从 “草长”、“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可找到春天;从图上杨柳长出绿芽也可找到春天。)

“草长”是什么意思?“醉”呢?

师:谁能把这句诗读一读?

(指名读,如读得不理想,老师范读后再指名读)

师:读得太棒了。让我们看着图轻轻地、有感情地再读一读。

(生齐读一、二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美景呢?(学生发言,说诗意)

学生自由发言

(春光明媚,小草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吐出一点点被春风染绿的嫩芽,自由地长呀长;刚过冬的黄莺展开柔嫩的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仿佛在赞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着自己细长的秀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中。)

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

四人一小组读这两行诗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之后,讨论: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男女比赛读。

小组派代表说说。

(欢快的孩子们跑着、跳着,露出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快!快!”一个扎小辫的孩子高高地举着一只五颜六色的鹰形风筝,跳着、叫着,一边跑一边放线。只见风筝在孩子的牵引下越飞越高,在蔚蓝的天空中舞动,似乎在与云朵比高。不一会儿,天空中陆续飞起了许多纸风筝。在高高的云层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似乎活了,纷纷炫耀着自己的美丽。)

3.请同学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再背诵。

五、解“醉”,总结全诗

同学们,诗人看到这么迷人的春光,这么欢快生动的儿童竞放风筝的场面,他怎样?可用诗中的一个字来代表他这时的心情?(醉)

那诗中到底谁醉?

1、杨柳醉,醉在蒙蒙的春烟里。

2、堤岸醉,醉在柳枝的轻柔的抚摸里。

3、草儿醉,醉在痛痛快快的生长里。

4、黄莺醉,醉在自由自在的飞翔里。

5、儿童醉,醉在快快乐乐的放飞里。

6、诗人醉,醉在迷人的春光里,醉在孩童的欢乐里。

六、作业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迷人的春景,儿童竞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写出来吗?赶快动笔吧,看谁写得生动,谁写出了诗人的“醉”。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八

1. 学会本课的8个一类字,认识14个二类字,学习一个新偏旁。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

3.和主人公产生情感的共鸣,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朗读。

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感受到诗歌文字的优美,和主人公产生情感的共鸣。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商讨。 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生字卡片、课件,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分享给全班学生。

1课时

一、导课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休息的时候,都和伙伴做一些什么样的游戏呀?看来你们的游戏内容很丰富,玩起来一定有趣极了。可是当你们生了病不能出去玩的时候是怎样做的呢?今天,我们学习《被子大地》一课,看看一位外国小朋友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由同学们感兴趣的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一)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

2.谁愿意描述一下刚才自己看到的画面?“被子大地”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我”用被褥铺成的玩玩具的场地。)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读几遍。体会小朋友独自玩耍的乐趣。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为下一步阅读打基础。

(二)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

1.学习第一诗节。指名朗读,由“我病了,只好躺在床上”,引发学生想象人病了会有什么感受?(生病身体上非常痛苦,心情也不好)“只好”体现出什么?(体现出小朋友的无奈,不得不躺在床上)。这么无聊的时候是谁帮助他排除寂寞呢?对,是一件件玩具。学习“件”字。件是一个量词,可以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住它;一人牵一牛。体会“一件”和“一件件”的不同。一件件表现数量多。让学生照样子说词语:一次次、一条条等。学习“具”,注意里面是三横,用“玩具”说一句话。 再读这个诗节,指导朗读,重读“只好”、“一件件”、“都”、“一天”。

3.学习第四诗节。

齐读第四诗节。

“我是个神奇的小精灵”,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为什么?这里说的山上、山谷、平原指的是什么?(是作者用被褥和枕头铺设成的。)学习“谷”。“凝视”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表示看的意思的词吗?和凝视比较一下,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还有哪些词体现出作者的喜爱?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抓重点词语理解诗歌内容,指导朗读,并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作者玩的快乐。

三、练习

1.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2.搜集资料,了解更多的会说话的日用品。

四、总结

学习完本课,你想起了自己生病时的往事吗?你也有过这样独自娱乐的时候吗?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给我们展现了儿童快乐的天地,即使在病中也能找到自己的乐趣,让我们再一次带着快乐的心情齐读这首小诗,体会快乐的童年。

五、作业

模仿课文的写法,将你儿时的快乐写下来,积累到作文本上。

六、板书

被子大地 铅 兵 丁 穿 军 队 座(座位) 汪洋大海 漂洋过海 坐(请坐)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九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亲近大自然的愉快。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生字:戏、穿、伞、柄、眨、游、蝈。

指名说一说,你在读书前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自由读,四个人小组读。

5、把句子读给同桌听。

6、检查,分节指名读。提醒注意“凌、柄”是后鼻音,“穿、眨”是翘舌音,“伞”是平舌音。

7、指名读全文。

8、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板书: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

9、再读课文,要求:不指着读,不出声音,边读边想,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0、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指导生字。

1、带拼音读。

2、去拼音齐读。

3、找朋友游戏。

游戏。

4、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些字?

5、学生描红。

6、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以及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抄写生字,各组词一个。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二、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指名领读。要求:领读的读准了就跟着读,读得不准就举起手帮助他纠正。

2、夏天到了,“我”真想变成什么呢?

二、指导精读,体会课文内涵。

1、第一节。

过渡:“我”想变点儿什么呢?

(2)指导朗读第一节。

2、第二节。

(1)学生自读,“我”想变成什么呢?

(2)男生读前半句,“透明的雨滴”是什么样子的,“雨滴”落。

在“一片绿叶”上是什么样子的。

(3)女生读后半句,“小鱼”在“清凌凌的小河”里游动是什么样子。

(5)指导朗读第二节。

3、第三节。

(1)学生自读。

(2)小组讨论:为什么“我”又想变成“一只蝴蝶”“一只蝈蝈”?(可运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充分展开想象)。

(3)指导朗读第三节。

4.第四、五小节。

(1)指导读第四节。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一边读一边回忆夏天天空的景象。出示夏夜的画面,突出“眨眼的星星”和“弯弯的新月”。

“我”为什么想到“变”成星星和月亮呢?联系第二、三小节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我”的感受:想把自己变成身边可爱的事物(雨滴、小鱼、蝴蝶、蝈蝈),面对宁静的夜空,产生遐想,心里充满了新奇、美好的向往。

过渡:当“我看见小小的荷塘”时,最终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2)自读第五节。

大屏幕放映出池塘里荷叶的画面。

说说画面上荷叶的样子以及自己的感受。(理解“一柄大伞”“静静地……举着”。)。

为什么把“荷叶”比作“一柄大伞”?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池塘里荷叶的可爱。

“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就是因为荷叶样子的可爱吗?(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在交流中深化认识,体会荷叶不仅美丽,还能给小鱼、雨点带来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节。

三、配乐齐读课文。

四、作业设计。

1、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呢?你也来做一个小诗人,学着课文写。

3、一写,还可以配上图。找描写夏天的诗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22、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

(大自然的向往)。

23下大雨。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能从下雨的场景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活泼生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看看下雨之后,大自然中的情景。

2.板书课题:下大雨。

3.下大雨后,作者看到了哪些情景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分课文自然段。

2.边读边勾画出生字词,每个生字词多读几遍。

3.同桌之间相互指读。教师检查认读情况。

三、认读生字词。

1.教师出示重点生字词学生认读。

2.指名读生字词。

3.分组读。

4.观察字形,交流识字方法。

四、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生字”,请学生认读。

2.学生说说怎样写好生字,应注意哪些问题。

3.教师重点指导:屋、烟、龟。

屋:半包围结构,加一加“尸+至=屋”,注意中间一点不要掉。

烟:火+因=烟。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一想:下大雨有哪些有趣的场景出现?

二、重点学习,深入感悟1.指名分段朗诵课文。

(1)“我”在哪里看到下大雨的场景?

(2)下大雨时,“我”是怎样做的?

2.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找到答案。

(出示图片)下大雨时,屋顶上的雨是怎样的?

(重点理解“砸”,说明力气很大,雨点很大进而说明雨下得很大。)。

3.下大雨还有哪些场景?

(荷花缸里的荷叶紫薇花上的大黑峰麻雀小乌龟)。

4.交流讨论。

1.发挥你的想象:“我”还会看到哪些场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大自然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请你收集一下。

[教学板书]。

下大雨屋顶小水滴。

荷叶。

紫薇花。

大黑峰。

麻雀。

小乌龟听雨。

看雨。

躲雨。

24、雨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雨后清新自然的色彩,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在诗歌优美的旋律中体会小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初步感受自己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夏天,一场暴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

4、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以写作诗歌、散文著称于中国文坛。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

树梢赤脚使劲妹妹拍打发射。

兴奋短粗咬牙糟糕小辫唇儿。

a、自己轻声读。

b、你觉得这些字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c、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d、教学字形,同时新授“身、矢”两个偏旁。

e、全文一共有几节?

3、开火车读。

4、自渎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5、讨论交流。

6、仔细再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打个星,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懂为止。

教学过程。

7、导朗读长句。

注意停顿,石范读,生练读,直到读通顺为止。

三、总结。

1、小朋友们,书读到这,你知道了些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年问题那?

2、师归纳总结。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了解雨后清新自然的色彩,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教具准备:

幻灯。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读课题。

2.雨后的景色是怎样的?(让学生口头描述。)。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由我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老人写的《雨后》。看看她为我们描述了怎样一幅雨后欢快的场景。

二、听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提问题:诗歌描写了那些内容(雨后的景色,以及一个小哥哥和妹妹)。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齐读第一句话。

让学生用自己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一下雨后的景色(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3)指名读第二句话。

雨后的广场上是怎样的情景呢?(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象神仙一样。)。

“快乐得好象神仙一样”是什么意思?(用“神仙”来比喻水中赤脚的孩子的逍遥自在,毫无拘束和牵挂。)。

(4)指导朗读。

雨后是清新自然的`美景,有一群孩子正在欢快的玩乐,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轻松和欢快的语气)。

指名读,集体读。

(5)小结并板书:水的海洋欢乐的海洋。

教学过程。

2.细读第二、三、四小节。

(1)指名读第二、三、四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诗歌描写了那些人物?(一个小哥哥和一个小妹妹)。

找出描写哥哥神态和动作的句子。(二、三小节)。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多高。”说明了什么?(小哥哥很淘气。)。

但是小哥哥在淘气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小妹妹,他说了什么?(“妹,小心,滑!”)。

可是他说着,自己却滑了一跤。

滑了一跤过后,小哥哥有怎么样的举动,说了些什么呢?(“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

虽然他嘴里说着“糟糕——糟糕!”,但是他心里觉得沮丧吗?(没有)。

你怎么看出来的?(“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你觉得小哥哥是怎样一个人呢?(乐观、淘气。)。

妹妹看见哥哥摔了一跤又是怎样的呢?

指名读第四小节。

看着课文中的插图来学习。

这里是怎样来描写妹妹的外貌的?(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

她怎么样呢?(紧紧跟在泥裤子的后面)。

“泥裤子”指的是什么?(小哥哥。这里用了借代,联系上文,我们就可以知道“泥裤子”指得是小哥哥了。)。

这一小节中,那些句子是描写小妹妹的动作和神态的呢?(“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

但是她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人物的动作与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了小妹妹的任性与俏皮。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愉快和调皮)。

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小孩子的任性与调皮)。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3.教师总结本诗歌的特点。

诗歌虽然名称为“雨后”,但是诗人给我们描绘的不是“雨后”湖光山色的美好,而是刻画了“雨后”这一特定情景下人物的活动,构思独特巧妙。作者用儿童化的语言刻画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组词。

彩()娇()梢()滑()。

踩()骄()稍()猾()。

3、填量词。

一()大雨一()孩子一()裤子一()泪水。

25、会走路的树。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领略到小鸟与驯鹿之间的快乐与和谐,从而产生喜欢驯鹿和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体会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词语:

早晨好奇陪伴有趣美丽大概激动脚。

(1)自由读。

(2)这课中,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3)开火车读词,指名读,齐读。

(4)去拼音读。

3、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4、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一同评议。

5、默读课文,勾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

1、讨论交流:

驯鹿:哺乳纲,鹿科,雌雄都有角,亦称四不象。

大概:副词,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激动:(感情)因受到刺激而冲动。

7、再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停顿看谁读得最通顺。

8、默读课文,思考:树怎么会走路呢?会走路的树到底是指什么?

三、指导生字。

1、出示生字。

2、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些字?

3、学生描红,注意姿势。

4、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观察“丽”字,写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发言后范写。

观察“角”字,生板演,其他注意看,评。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以及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抄写生字。

3、正确地朗读课文。

1、扩词。

奇()()()。

陪()()()。

趣()()()。

丽()()()。

激()()()。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具准备:

白鸟欢叫的优美音乐、动物头饰、动物挂图、一幅美丽的森林图。

三、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体会驯鹿爸爸与小鸟之间的美好交往。

1.播放百鸟欢叫的优美音乐,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

(老师贴驯鹿爸爸的图)。

2.孩子们,听了朗读,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到春天很美;感受到一棵金色的小树很美丽。)。

3.是呀。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更美丽。这时,一只小鸟在树上看见了这棵会走路的树,十分好奇,小鸟问了些什么?(老师贴小鸟的图)请孩子们翻到课本的128页,谁来学着小鸟的样子问一问?(指名读、评议、挑战读)。

4.小鸟看到了,小鸟是怎么做的?请孩子们自读2、3自然段,然后同桌交流。(学生自读,同桌交流)。

5.谁能用书上的句子,通过美妙的朗读来回答。

(指名读有关的句子)。

6.是呀。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长时间,(贴小鸟到驯鹿爸爸角上)才把它安全地送回家,小树多么喜欢、关心小鸟呀。那我们一起来读好这段话,通过朗读把小树对小鸟的喜欢,关心表达出来。

(齐读第2自然段)。

7.小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东西?请孩子们开动小脑筋,大胆想像吧。

(指名读)。

8.孩子们的想像力真丰富!因为小树的热情友好,使小鸟增长了许多知识,他们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过着无比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齐读第3自然段)。

9.孩子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好朋友的幸福快乐。可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开的一刻。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他不得不与小树告别。小鸟与小树告别时会说什么呢?请在4人小组里说一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最棒。

(学生4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10.是呀。小鸟依依不舍地向小树告别,飞向了远方。(老师取下驯鹿爸爸和小鸟图)。

三、品读课文,感受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的惊喜与激动。

1.一年过去了,小鸟十分想念那棵会走路的小树。春天一到,小鸟便追不急待地飞了回来。(贴小鸟图)这时,一只美丽的小鹿走了过来。(贴驯鹿儿子图)当小鸟看到这只美丽的小鹿时,他们会说些什么?请自读第5~9自然段。(学生自读)。

2.小鸟问了些什么呢?通过美妙的朗读来回答。(指名读)。

为什么小鸟会把小鹿当成一棵会走路的树呢?(指名说)。

(小鹿的角就像树的树枝。)。

请你来学着小鸟的样子问一问?(指名读、评议、推荐读)。

3.小鹿是怎么回答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孩子们,你从小鹿的回答中知道了什么?

(去年那棵会走路的树是小鹿的爸爸。)。

再仔细读读,会有新的感受。(学生自读)。

你还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小鹿的爸爸很想念小鸟。)。

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从“常常”这个词体会到的。)(指名读)。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5.小驯鹿也激动起来,怎么说的?(指名读、齐读)。

6.是呀。小鸟终于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的儿子,多么激动,多么高兴!请孩子们3人为一组,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表演5~9自然段,最后评议,评选“最佳小组”。

(学生3人小组排练)。

7.请3个学生到前面表演,其余孩子观看、评判。

(分发头饰)。

三、拓展、续讲故事。

1、小鹿让小鸟停在它自己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速奔去。(贴小鸟到小驯鹿角上)小鸟来到驯鹿的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孩子们把这个故事接着往下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看谁编得最精彩、最完整。(自己编或同桌合作编)。

2、续讲故事。

四、总结全文。

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小鸟与驯鹿的友好和快乐。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许多动物,它们和睦相处,过着幸福的生活。孩子们可以多看看课外书,去找一找、读一读这样的故事。既然动物们能和睦相处,我们人类也应该和睦相处,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五、板书设计:

25会走路的树。

/爬坐。

第一年小鸟小树(鹿)。

____带天天陪____/。

/问叫。

第二年小鸟小鹿。

____抬起头来激动___/。

练习8。

教学要求:

1、认真写好铅笔字。

2、熟记4条成语。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4、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认真写好铅笔字。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二、教具准备:字典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依次认读生字。

(2)教师范写,讲述写字技巧。

(“丽”字的长横要盖住下面部分;“言”字的第一笔要写得平而长,下面的部分要写得窄一些。“互”的最后一横略长一些,把这个字托住。)。

3、练习。

学生按照要求认真地练习描红和临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随时纠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2、反馈。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进行评讲,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四人小组读资料《庄稼的保护神》,遇到生字,查字典,在书上注上拼音。

(2)四人小组选派一名学生朗读,

(3)在学生读资料时,检查“粘住小虫,卷入口中,常常是百发百中”这一句中两个“中”读音是否准确。(第一个“中”读第一声,表示里面的意思;第二个“中”读第四声,表示逮住了目标。)。

(4)巩固练习。

小明中一回家就听说爸爸中奖了。

在“警察和小偷”的游戏中,谁中枪了?

(5)练习朗读短文。

自由练习读,指名读,集体读。

(6)指导看漫画,说一说这漫画画了什么?

(7)指导看漫画,你有什么想法?它主要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8)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

(9)把你刚才说的,再用几句话写下来,看谁写的语句最通顺,最连贯。

四、作业设计:

1、背诵4条成语。

2、完成写话。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熟记4条成语。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二、教具准备:

水彩笔白纸。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熟记4条成语。

2、看图,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披星戴月:披着星光,头戴月亮。

烘云托月:绘画时通过渲染云朵来衬托出月亮。比喻写作时通过侧面描写来突出重点和主题。

3、练习。

学生自由练习读,要读正确。

齐读、背诵。

4、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月”字的成语?

(日积月累花好月圆花前月下日新月异------)。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指名读题,弄清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请你说说你知道哪些交通工具的名称?

(2)未来的工具会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象中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3)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画一画,并给自己所画的交通工具起一个形象的好听的名字。

(4)写几句介绍一下自己理想中的交通工具。(就写在画的旁边)。

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画上台介绍一下理想中的交通工具的颜色、构造、优点等。

(6)评选“最佳创意奖”。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十

1、 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本课8个一类生字,会认17个二类生字;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绳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 过程和方法目标:朗读课程,了解文章大意;多种方法识记本课一类生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赞美母爱的伟大, 教育学生尊敬母亲,爱戴母亲,理解母亲。

1、 学会本课的一类生字,

2、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一类生字。

一、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妈妈的爱》,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鹅妈妈的故事》。

二、 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领读一、二类生字。

3、教师领读课文。

4、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文中的一二类生字。一类生字用圆画出,二类生字用三角号画出。

5、齐读课文。

三、 学习生字:

1、 画出文中的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

2、 认读二类生字

3、 学习“事”:

(事情)(好事)(坏事)(故事)

4、学习“炎”:

(炎热)(烈日炎炎)(炎炎)

5、学习“幸”:部件组合法,上下结构。

提醒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

(幸福)(不幸)(幸运)(幸免)

6学习“轻”(已学过)

(轻重)(轻快)(轻巧)

7学习“福”示字旁,左右结构。

(福地)(幸福)(福气)

8学习“唱”(已学过)

唱歌、歌唱、合唱、清唱

9学习“呻吟”

左右结构,口子旁,二者组合为单纯词。表示指认因为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如:病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

四、 巩固生字:同桌互相指读并组词。

五、 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 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说一说都是哪几个自然段?

3、学生领读课文。(一句一句地读)

4、分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5、男女生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

7、指名读。

二、 感受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自然段:

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都写了些什么?

时间:一个炎热的夏季

人物:鹅妈妈和小鹅们

地点:一片辽阔的草地

草地上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2、学习2、3自然段:

接着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突然,出现了乌云”下雨了。

轻声读二三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鹅妈妈是怎样保护小鹅们的?

4、天气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鹅妈妈和小鸭们的动作是怎样的?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他们不同的表现。

5、试着读一读小鹅们的话,应用什么语气?

6、妈妈的音应该用什么语气?

7、前后桌讨论一下,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是幸福的?

三、 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 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幸、福、呻、吟

幸: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

福:注意是示字旁

吟:右半部分为今

呻:注意左右的位置关系

二、 完成课后练习: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填一填:

2、 (炎热)的夏天

(幸福)的生活

快乐地(游戏)

轻轻的(唱歌)

3、 读一读,说一说:

炎热的夏天 温暖的阳光

广阔的世界 幸福的小鹅

辽阔的草地 细嫩的草茎

轻轻的呻吟 艰难的喘气

4、 讨论: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是幸福的?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十一

教学目的:

1、掌握长、短、方、圆这四种字形的构字规律与写法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书写名人名言的格式,以及如何珍惜时间。

教学用具:

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字,揭示课题。

1、出示小黑板:身之正会。

2、齐读,这四个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第一个字属于长形字。

第二个字属于短形字。

第三个字属于方形字。

第四个字属于圆形字。

今天我们来学习“字形特点(一)”。

二、指导书写。

1、出示卡片:身。

〈1〉仔细观察,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2〉学生边议论边试写。

〈3〉指名学生发言,谈谈自己试写的感受。(即:怎样写好“身”字)。

〈4〉指一名学生上台边说边写。

〈5〉师生评议。

〈6〉学生自由练习同一类的字三个。

2、出示小黑板:(贴有写字的图片)。

想一想:这些字个有什么特点?如何写好它们?

字形较短:血之。

字形较方:正画。

字形较圆:会香。

3、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1〉学生读一读,讲讲这句话的意思。

〈2〉分析名人名言的书写格式。

〈3〉学生试写,要求注意语句中的长、短、方、圆不同字形的写法。

4、师小结。

三、学生进行钢笔字练习。p4。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十二

07课划划印印融游戏、训练、知识为一体。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刻印活动中,通过认识、感受线条和色彩的组合获得耐人寻味的形象,能使儿童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发展。

划划印印课教学内容是版画中的一种特有形式。让儿童尝试、体验硬笔在纸板上刻划后产生的痕迹,涂上颜色可以印制出美丽的画面。

本课划划印印的图例介绍了在不同纸板上刻划后印制的画面。由于纸板软硬程度不同,刻划时用力的轻重不同,刻痕的`深浅也不一样。印出的效果也就有区别,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儿童自己去体验、感受,用正确的方法,使刻划的痕迹更清楚,更具趣味性,使印制的图形变化更丰富,以此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印制时可让儿童尝试用多种颜色来印制画面,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刻划变化有趣的图形,培养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

掌握刻划的要领和印制的方法、步骤。

养成细心工作的习惯。

本课教学中,教师要准备用不同纸板刻印的不同样式的范图,让儿童了解各种纸板刻印的效果,并通过范刻、范印让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基本方法刻印清晰有趣的画面,使之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过程的安排要注意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和处理及各个环节的衔接和过渡。通过观察感受——尝试体验——分析比较——表现创造——自我评价,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增长知识。

本课教学可设计为一课时。教学以活动体验的方式入手,用软硬不同的纸让儿童在上面刻划,感受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纸容易刻划出清楚明显的痕迹,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刻划方法进行表现创造。

教学中,教师要对刻画、印制的方法、步骤及涂色方法、要求做出正确引导,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印制时要求画纸与纸板不能移动,以免印出的画面出现重影。

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儿童用几种颜料涂在一个版面上来印制,看画面的色彩会有什么变化。使儿童的思维创造得到拓展。

作业评价:可以让儿童从刻划印制好的画面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和想法。

作业要求:运用正确的方法,流畅的线条来刻划、印制有趣的图形,并给它取个题目。

教学中,在刻画线条时要提醒儿童将硬笔稍作倾斜,控制刻划的力度,并提示学生可用多种线条来组合画面。作业形式以表现创造为主较为适宜。

印制时,涂色不能太湿.以免印出的画面模糊不清;也不能涂得太干,以免印得不清楚。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儿童通过重复涂色之后再印,直到印清楚为止。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运用展示平台来演示方法步骤、评价学生作业。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十三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能正确书写“囊、涩”等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囊中羞涩、脱颖而出、一尝夙愿、潸然泪下”的意思。

3、能读文了解少年巴赫艰难的求学生涯,感受巴赫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简介巴赫。

2.借助多媒体了解巴赫生平。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十八世纪巴洛克时代的音乐巨匠,现代西洋音乐的开山鼻祖,奏鸣曲的奠基者,被人赞为“音乐之父”。巴赫的作品,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对欧洲的古典音乐和后世音乐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巴赫一生作品浩如烟海,虽然大部分已经散失,但仅留下的也有五百余部。

轻声读读这段文字,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3.师小结:的确,这是一位在音乐上极有成就的着名音乐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述了巴赫小时候的故事。

4.齐读课题。

屋顶上的月光。

二.由“月光”入手,引出课文最后一小节,引导质疑。

师: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艺术家都将月光作为自己的的创作对象,因为,月光给人一种清朗澄静的感觉,那么美,引人遐想。而今天我们课文中所写到的屋顶上的月光对少年巴赫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现在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课文,找找屋顶上的月光对少年巴赫意味着什么。

1.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的内容。

2.生交流后媒体出示句子。

“屋顶上的月光”——他将所有的挫折都包含在这一简单而美丽的句子里。这不仅意味着他灵魂深处对音乐的热爱,而且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

(巴赫曾经饱受挫折、巴赫对音乐十分热爱)。

师板书:屋顶上的月光。

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

饱受挫折热爱音乐。

1.读课文1—3节,少年巴赫遇到了哪些挫折?

2)反馈:说说遇到了哪些挫折。

生交流,师出示相关词语,

(相依为命、家境贫寒、囊中羞涩、嘲笑讥讽)。

齐读,结合学习“囊”的写法,理解“囊中羞涩”

再读这四个词语。

2.师归纳少年巴赫所受到的挫折主要是这两方面:生活艰难、求学艰辛。

3.请你再读读课文一至三小节,用上这些词,来简要介绍一下巴赫生活的艰难和求学的艰辛。

生自由交流。

4.引读文感受巴赫对音乐的热爱。

师:生活是这样的艰难、求学之路又是如此的艰辛。可是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使巴赫面对这些挫折没有退缩,请你读读课文,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巴赫是怎样忍受这些挫折的。

出示:(千辛万苦、忍饥挨饿、苦苦哀求)。

5.师引读课文一至三小节(配乐)。

少年时期的巴赫,生活十分艰难(童年时期就失去了双亲……生活很是艰苦),但是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他(准备去距家400公里的汉堡拜师学艺)在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汉堡求学时,他又一次陷入了窘境(音乐教师的收费很昂贵……)尽管囊中羞涩,他还是(不愿意就此放弃……做了他的学生。)为了接受系统的音乐训练,他接受了音乐老师的建议,决定去撒勒求学。于是(他再次踏上征途……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学习)天赋与勤奋使他快速成长很快(脱颖而出)。

四.学习课文四五六节,感受巴赫对音乐的热爱,进一步理解“屋顶上的月光”的深刻含义。

1.师生配合读课文第四小节(音乐继续)。

少年渐渐不能满足于手头简单的几套练习曲,他知道哥哥保存着很多着名作家的曲谱,回乡后,便……为生活四处奔波的哥哥对弟弟的音乐功底并不了解,他语重心长地说:“……”他板着脸离开了,面对哥哥的不理解少年……。

生交流。

师:生活是这样艰难,一家人的生活来源离不开这些曲谱,而且这些都是着名音乐家的曲谱,难怪哥哥说这是“珍贵”的曲谱。

2.品读课文第五小节。

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五小节,找找这位少年面对哥哥的不理解和拒绝是怎么做的。

板书:

借着屋顶上的月光抄谱。

设疑:光亮。

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

师: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老师这里给你一点提示,请大家再读读第五小节,借助老师的提示想一想,说一说。

哥哥每到晚上都要出去演奏补贴家用,这时他就偷出哥哥珍藏的曲谱,用白纸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抄下来。因为家里很穷,点灯都是奢侈的事情,月朗星稀的晚上他就爬到屋顶上,在明亮温柔的月光下抄写曲谱。曲谱的美妙使人沉醉其中,他忘记了;忘记了;忘记了。被困窘折磨的灵魂此时似乎插上了翅膀,在月光下任意翱翔。

(师:联系他所受到的种种折磨,想想此时此刻他会忘记什么)。

生交流说。

师:是啊,在屋顶上,在月光下,在乐谱中,他忘记了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此时此刻,他的心灵得到了宁静,他的灵魂仿佛插上了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了起来他仿佛……;仿佛……;仿佛……。

出示配乐美景图片,请你展开想象,让你的心灵与巴赫一起飞翔。

生交流时出示。

哥哥每到晚上都要出去演奏补贴家用,这时他就偷出哥哥珍藏的曲谱,用白纸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抄下来。因为家里很穷,点灯都是奢侈的事情,月朗星稀的晚上他就爬到屋顶上,在明亮温柔的月光下抄写曲谱。曲谱的美妙使人沉醉其中,他忘记了;忘记了;忘记了。被困窘折磨的灵魂此时似乎插上了翅膀,在月光下任意翱翔。他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_________________;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对啊,此时此刻的巴赫完全沉浸在美妙的乐谱中,心灵得到了安慰,屋顶上的月光不仅给了巴赫光亮,更让忘记了生活的窘困,求学的艰辛,让他的心灵沉浸在了乐谱之中自由飞翔,所以“屋顶上的月光”——读——不仅意味着他灵魂深处对音乐的热爱,而且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

(此时擦去“?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中的“?”改为“!”)。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注意饱含感情。

出示句子,齐读。

“屋顶上的月光”——他将所有的挫折都包含在这一简单而美丽的句子里。这不仅意味着他灵魂深处对音乐的热爱,而且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

3.串读课文第六小节。

师:一个夜晚,哥哥疲倦地归来了。临近家门,他听到了一段优美而哀婉的旋律。(音乐起)。

出示:音乐如泣如诉,有身世坎坷的感叹,有遭遇挫折的伤悲,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限渴望。(感情朗读,熟读成诵。学生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原来这段优美而哀婉的旋律,正是——读(弟弟最后抄的那支管风琴的变奏)。优美而哀婉的旋律在夜色中飘荡回旋,哥哥——读(不知不觉也被感染了,深为其悲。)个个站在月光下倾听着这——再读(如泣如诉,有身世坎坷的感叹,有遭遇挫折的伤悲,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限渴望。)不禁——读(潸然泪下)。他终于相信——读(弟弟的天分足发演奏好任何一支曲子。)。于是,他走进屋,含着泪水轻轻搂住了弟弟,决定从此——读(全力支持弟弟继续深造)。

五.总结全文。

1、师:在哥哥的全力支持下,少年巴赫终于——。

出示:一偿宿愿美梦成真。

2、理解“一偿夙愿”

出示——宿:一向有的。

少年巴赫的宿愿是什么呢?

逐行出示,师生配合读(奏鸣曲的奠基者。

十八世纪巴洛克时代的音乐巨匠。

现代西洋音乐的开山鼻祖。

被人赞为“音乐之父”。)。

3.多么了不起啊,现在谁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用“屋顶上的月光”为题?

生交流时随机板书:光明。

4、师小结:

的确,对音乐的热爱与渴求使得巴赫任忍受了所有的挫折,从他稚嫩的小手在月光下抄写乐谱开始,这种精神就注定他会成为一个伟人。

5.媒体出示句子,师生配乐感情读:

有时候,照亮我们的理想并照亮我们的心灵,真的只需要那微弱的屋顶上的月光,就如同当初它照亮了巴赫的理想,使他漠视所有的困苦和劳累,而最终达到自己的音乐天堂一样。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十四

一、本单元内容:

精课课文《神奇的光》、《在古观象台上》、《捅马蜂窝》。

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

语文实践活动8。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懂得激光是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得尺,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词语。感受“照射、发射、反射”的区别,在“新星”、“暂时”、“困难”三个词语种选择两个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激光的神奇和巨大的作用,产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愿望和情感。

5、读课文,了解内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和天文学家的敬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的情感。

6、了解内容,理解“我”思想情感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三、重点分析:

读课文,了解内容,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异在哪些地方,产生热爱雅鲁藏布大峡谷并为之骄傲自豪的感情。解内容,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和天文学家的敬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的情感。

四、难点分析:

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照射、发射、反射”的区别,并能够选词填空。了解内容,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和天文学家的敬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的情感。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这一单元需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激光的神奇和巨大的作用,产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愿望和情感。初步了解联想及其作用,产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和天文学家的敬仰和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的情感。理解“我”思想情感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分析:

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已能用普通话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是要求有感情、声情并茂,还需进一步指导。另外,要注意结合课文,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写作,做到读写结合。进一步加强书写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七、课时分配:

《神奇的光》2课时《在古观象台上》2课时。

《捅马蜂窝》2课时《雅鲁藏布大峡谷》1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83课时。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十五

1、感受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及目的。

2、评价科学家的假想,渗透科学的态度及思维方式。

3、归纳科学小品文的特点,拓展《我是电》和《尘埃的自述》,使学生在读法和写法上有所提高。

1、重点感受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及目的。

2、评价科学家的假想,渗透科学的态度及思维方式。

一、在比较中体会黄河象的“完整”

1、在比较中找到两文结构的不同。

(1)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完成表格的填写。

题目。

《黄河象》。

《奇异的琥珀》。

体裁。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

提纲。

1、化石的样子。

2、假想化石的形成。

3、化石的发掘。

1、假想琥珀的形成。

2、琥珀的发现。

3、琥珀的样子。

(2)看看这两篇文章,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预设:《黄河象》先写了骨骼化石的样子,而《奇异的琥珀》在最后一段才写了琥珀的样子。

(3)为什么《黄河象》在第一自然段就比较具体地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

2、要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我们就要先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黄河象骨骼化石样子的句子。

(2)学生自学画批。

(3)交流中,有重点地引导体会。

出示:

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看,前端是3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100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这句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说明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它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的一具黄河象骨骼化石,越大越不容易保存完整,可是除了尾椎骨以外,其它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由此可见其完整程度。

“甚至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运用举例的说明方法说明,那么高大的骨架却连这么小的舌骨、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真是完整,真是太不可思议、太罕见了。

(4)看,这具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出示图片)就实实在在的陈列在离我们不远的,地处天桥的北京自然博物馆里。

引读——“这架黄河象骨骼化石高4米,长8米……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3、回到刚才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始就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

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的。

补充资料: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剑齿象骨骼化石中最完整的一具。黄河象骨骼化石是人们了解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是中国古生物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

预设: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太少见了,很珍贵,非常有价值,作者太想让我们了解它了,所以课文一开始就介绍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

引读——“这架黄河象骨骼化石高4米,长8米……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4、刚才我们对两篇文章进行了比较,从中找到了它们的不同,也就是说,即使是同类文章,因表达的需要又会有所不同。这正是共性之中见个性。

二、读故事,体会科学小品的合理、有趣。

1、从比较入手进行阅读。

我们再来看这两篇文章的提纲,有什么相同吗?(都有一个假想的故事)。

题目。

《黄河象》。

《奇异的琥珀》。

体裁。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

提纲。

1、化石的样子。

2、假想化石的形成。

3、化石的发掘。

1、假想琥珀的形成。

2、琥珀的发现。

3、琥珀的样子。

2、评价科学家的假想。

(1)读一读科学家假想的故事,请你用一个词来评价一下这个假想的故事?

(2)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体会:天气炎热,疲劳饥渴,脚踩砾石……。

有依据。

科学家的假想很合理,那么科学家假想的依据是什么?

这是科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科学的态度。

3、在归纳中明确科学小品的共性特点。

(1)从科学家假想的这个故事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你以前不知道的科学知识呢?

预设:

化石的形成经过很漫长的时间——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

只有封闭起来才有形成化石的可能——这是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

化石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知道远古时期的地理、地貌,知道远古时期有哪些动物、植物)。

(3)小结:通过生动形象的假想故事,我们收获了这么多的科学知识。这就是科学小品的特点(板书:讲科学知识)。

三、梳理认识,拓展科学小品的表现形式。

2、我们再来读一读《我是电》《尘埃的自述》这两篇科学小品,边读边想这两篇科学小品是用什么形式向我们介绍科学知识的呢?(自述的形式,就是以第一人称向大家介绍自己)。

3、科学小品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有讲故事和自述这两种,还有对话、描述等其他的形式,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陆续的接触到。

四、作业。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十六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偿夙愿、囊中羞涩、脱颖而出”等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抓住四个“终于”,感受巴赫为了音乐历尽艰辛、勤奋学习、执着追求的奋斗精神。

4、实现与巴赫的心灵对话,感悟“屋顶上的月光”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能体会出巴赫为了音乐历尽艰辛、勤奋学习、执着追求的奋斗精神。

教学难点:

实现与巴赫的心灵对话,感悟“屋顶上的月光”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预习交流。

1、播放音乐,出示文章和巴赫的图片,简介巴赫。

2、引出少年巴赫。

二、学习课文1--3节,体会巴赫热爱音乐的奋斗精神。

1、揭示课题:《屋顶上的月光》。

(1)提问:通过预习你们知道少年巴赫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交流。

2、体会文章是如何写巴赫人热爱音乐的?轻声读1—3节。

(1)思考:哪些词句写出了巴赫热爱音乐?

(2)学生品读体会。

(3)交流:师随机板书热爱音乐、历尽艰辛、勤奋学习。

三、学习课文4--7节,体会巴赫执着追求的精神。

1、过渡:并提出问题-----巴赫又做了什么?

2、学生交流:抓住句子:哥哥每到晚上都要出去演奏补贴家用,这时他就偷出哥哥珍藏的曲谱,用白纸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抄下来。理解“偷”的含义。

板书:执着追求。

3、引读体会句子:音乐如泣如诉,有身世坎坷的感叹,有遭遇挫折的伤悲,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限渴望。

4、出示填空:哥哥站在月光下倾听着,他很内疚----------,更有些自豪----------,于是潸然泪下。

5、齐读,再次感受。

6、出示文中带有三个“终于”的句子,并体会反复出现“终于”的好处。

7、出示句子:少年终于一偿夙愿,美梦成真-----他就是现代奏鸣曲的奠基者巴赫。

(1)体会最后一个“终于”,理解艰辛后总会获得成功的道理。

(2)理解词语“一偿夙愿”。

(3)齐读。

四、学习课文8--9节,联系上下文感悟“屋顶上的月光”的深刻含义。

1、出示问题:如果此时有人问你,是什么支持巴赫走过那么艰苦的岁月,你会怎么说?

3、课文把月光比作明灯照亮了巴赫的理想。

板书:照亮理想。

4、同学们,你们一定都有自己的理想,说一说自己的理想。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十七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毛主席1948年_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

文章依次记叙了三件事: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毛主席来到碾米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文章记叙的顺序;二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从具体事件的记叙中,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毛主席的革命情怀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3.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23_毛主席在花山。

1.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出文章中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可要求用比较简练的话语概括出几件事情。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从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实内容出发,认真仔细地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叙述的顺序。

从文字表面看,文章主要记叙了毛主席在花山村的三件事,叙述顺序很清楚。可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这三件事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安排。让警卫员把群众请回来碾米,不要影响群众正常生活,表现了主席对群众的关心。进而派警卫员每天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表现主席对群众的体贴、爱护。最后毛主席来到群众中,亲手给群众递去茶水、帮群众推碾子,表现了主席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三件事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同时这样的叙述顺序也符合一般的事理发展过程,这样的分析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叙述顺序,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来安排。

3.本文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作者具体写了毛主席在花山时的三件事,体现了毛主席的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用具体事件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表达方法。在阅读中应该让学生加以体会。

4.课外可让学生练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题目自拟,要求写自己所熟悉的人,以《毛主席在花山》为例,要通过具体事件的记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防止空洞说教或作鉴定式的评论。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十八

1、掌握字的书写规律-整齐平正。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写有华罗庚名言的小黑板。

一、出示写有名人名言的小黑板,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仔细观察。

2、边看边想:这一段话写得漂亮吗?为什么?

3、小结并板书:整齐平正。

二、指导书写:

1、指导写“卫”字。

〈1〉横向笔画较平,竖画要直。

〈2〉范写:卫

〈3〉生试写一个。

2、指导写“不”字。

〈1〉横较平,竖宜直。撇、点相称。

〈2〉范写:不

〈3〉生试写。

3、生自学自悟。

〈1〉学生看书p9-10。

〈2〉讨论如何写好“革、寻、歪”这三个字。

〈3〉指名谈并演示:

革横向笔画上下对正,长竖居中。

寻长横较平,上下部对正。

歪横较平,上下两竖对正。

〈4〉学生试写“里、至、目、墨”。

三、名人名言练习。

1、读想含义。

2、讨论:如何写好名人名言?

3、学生试写。

四、同桌之间互相欣赏、指正。

五、生边听音乐边练习p9-10的字各两个以及第二条名人名言。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十九

1、掌握大、小、偏斜三种字形的写字规律,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

3、继续练习名人名言的书写行款。

写有字的小黑板。

一、出示字例,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天口

2、齐读。想: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3、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有何区别?

4、指名说,老师板书:字形较大字形较小

二、指导书写。

1、较大字形:

〈1〉要点:撇、捺或长横、长竖要舒展。

〈2〉老师写:发

〈3〉生试写:天年

2、较小字形:

〈1〉要点:要写在格的中心位置,字中的笔画较短。

〈2〉师边将边示范:白

〈3〉学生试写:口日

3、偏斜字形:

〈1〉左斜字主笔不可过于左斜。

〈2〉范写:夕勿

〈3〉学生试写。

〈4〉右斜字主笔不可过于右斜。

〈5〉范写:戈飞

〈6〉生试写。

三、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1、生读名人名言。

2、讨论:写这一段话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结:格式、字:

4、学生边听音乐边写名人名言。

四、老师针对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学生继续练习。

语文第八册第十二单元教案回归篇二十

1.会认会写3个一类字,会认5个二类字。理解漫画大意。

2.通过为漫画配上适合的词语,使学生理解每幅漫画的意思,能讲一个完整的幽默故事。

3.培养学生的幽默感,体会漫画带来的愉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理解12个成语的意思。

词卡、字卡、实物投影。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字,学成语,看漫画,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一类字,认读二类字。

痴:书痴、痴狂、如醉如痴、痴心妄想。

偿:如愿以偿、偿还、赔偿、有偿。

贯:全神贯注、一贯。

二、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贯”的上半部分。

三、读成语,理解成语意思。

课后作业:写生字,写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积累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

一、完成课后读写词语习题。

二、读名言,理解其中深意,丰富学生积累。

三、拓展课堂知识,引入漫画新题材。

作业:正确书写生字;自主创作漫画。

书痴。

六幅漫画十二个成语三个一类字及扩词。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53115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