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过去经验的总结、未来工作重点的确定和对自身提升的反思,具有重要意义。总结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合作,不断沟通与交流。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的提取,希望能为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一
近年来,教育问题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各界纷纷就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展开讨论。而在这个背景下,乐从《教育所思》这本书的出版几乎是恰逢其时。这本书不仅揭示了教育问题的本质,更提出了一系列深思熟虑的观点和建议,让我深受启发。
首先,在《教育所思》中,乐从提出了“把教育还给孩子”的理念。他认为,孩子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掌握自己学习的主动权。这个观点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格局,提醒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我深有感触地发现,当我从一位传统的教育者转变为一位引导者时,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更加愿意探索和发现,全面地发展自己。
其次,乐从在书中也反思了当前的教育模式。他指出,当前的教育体制太过重视升学率和分数,忽略了学生们的兴趣和个性发展。这种教育的弊端在于,它使得学生们被迫背诵和吸收知识,而忽视了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正如乐从在书中所说:“如果一个学生十几年下来都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是个悲剧。”因此,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从小就接触和掌握未来可能的领域,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同时,在《教育所思》中,乐从也深入探讨了教育的目的和价值。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应试的机器。乐从提出了一种“良教育”的概念,即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品格素质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注重他们的思考能力、生活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种观点让人深思,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更广阔的价值和作用,也为我们制订教育政策和改革提供了借鉴。
最后,在整本书中我也从中找到了对教育者的启示。乐从强调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至关重要,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关怀、专业知识和引导能力。教育者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与情感,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责任之重和使命感,同时也受到了这本书对教育者的激励。
总而言之,《教育所思》是一本富有思想深度的好书,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乐从在书中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可行性。他的理念和思考引导着我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改革创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同时,这本书也提醒我们,教育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情感和情怀。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才能在教育事业中取得更加长久和深远的成就。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二
本书是展现作者教育情怀、人生体味和社会视野的随笔集。李镇西老师善于从寻常小事中发现人生的真善美,于司空见惯处抨击教育的假丑恶,他用他敏锐与敏感的洞察力、思维力写下一篇篇朴实而又充满魅力的教育诗篇,他既敢说真话,也敢说反话。在他亦正亦邪、诙谐有趣的文字中,反映着他民主与爱心的魅力人格,体现着他兢兢业业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高尚情操。读了李老师的这本书,我感触最深的主要有两点:
第二、有思考和积累才会有成功的教育。有思考才能有提高。善于思考才使李老师闪现出个性的光芒。而善于批判反思和积累则是他成功的基石。
李老师写的全是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小事,他非常善于从这些小事中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且及时积累自己的思考和反思。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某个时候,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一个观点、一个关于某事的想法,或者一个精彩的故事片段,并且自己认为很不错,就想自己什么时候有时间,一定把它们写出来,然而到了想写的时候,却早已忘了那些念头、观点、想法、片段。我想,那些一瞬间的年头、观点、想法、片段,也许就是作家所说的灵感,也许作家能将它们及时做个记录、积累,而我们却没有,这也许就是作家能成为作家而我们不能的原因之一吧。
同样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时也遇到过一些应该引起我们思考的小事,我们也有过深刻的思考和反思,有过有价值的想法,但没有及时积累下来,而让这些有价值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就是我们同李老师的差距。
我们应该像他那样用一颗爱心去捕捉生活和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育机遇;去思考、反思、积累,做一名成功的教育者。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三
翻开书本——李镇西《教有所思》教育随笔,静下心来,细细翻阅,给炎日里浮躁的心带来丝丝凉意。
我不禁要问,我有童心吗?学生们是否愿意和我说悄悄话,是否愿意和我开开玩笑,是否愿意我加入到他们的活动中,他们是否喜欢我这样一个老师呢?细想起来,我做得实在不够。
反思自己,看到有的学生成绩下降了,有时竟用粗暴的态度和严厉的言辞来对待学生,有时还把怨气撒到学生头上。读李老师的著作,心中如针在刺着。李老师的文章似一面明亮的镜子,照出了自己自私狭隘的一面。从李老师的文章中,我深深感悟到了: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赢得人格。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不是自我感觉的。
“走下神坛摘掉面具的教师才有长久的魅力。”据调查,学生喜欢开玩笑的教师,喜欢看老师自己犯了错误抓头皮的样子,喜欢老师讲义气够朋友,喜欢看老师在球场上与他们一起打比赛,喜欢听老师在台上唱歌跑调……原来学生讨厌老师摆架子,他们宁愿他们的老师有很多的小缺点,然后他们有资格当面评论你的小缺点,希望你改正,这时学生是多么爱你!这样的老师充满魅力,因为你本色,你个性。你是普通的,你是善意的,你是真实的,因而你也是最美的。
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当教师首先是当回自己,不要刻意扮演,更不要老想着证明自己像个老师。你无须证明,你就是老师。如果你真实,如果你本色中有善良和美好,如果你有追求学问的勇气和策略,那么就尽情在学生面前表现你自己吧,不必遮遮掩掩,不必正襟端坐,像个被人供奉的神灵。尽管你也许并不高大,也不漂亮潇洒,但是,你是最美的。
“一个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事业心。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责任心。”“教育千万不能以损害学生的尊严而去进行教育。我们的教育不能以伤害学生的心灵为代价。剥夺学生的尊严,这不是真正的教育。”李老师的文章让人了解,教育是需要思考、需要理解、需要爱的。
教有所思,是啊,教师在日常教育中既要勤奋踏实,又要勤于反思;既要把爱献给学生,又要感受来自学生的爱;既要严格规范学生言行,又不能践踏学生的自尊性来达到所谓的教育目的。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四
《教育所思》是当代教育学家梁漱溟先生的著作,书中提出了许多深入人心的教育观点与思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受益匪浅。本文将从个人体会的角度,以五段式的结构,谈谈我对《教育所思》的理解与感悟。
首先,在《教育所思》中,梁漱溟以其独到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探讨了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是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国家繁荣的关键因素。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三者必须协同合作,共同肩负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这一观点使我深感教育的广度之大,责任之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时刻反思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其次,梁漱溟在《教育所思》中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慧和创新能力,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的高低。在当今社会,许多学校和家庭过分注重分数和成绩,不顾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梁漱溟的观点提醒我们,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品质与能力,让他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能够有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梁漱溟在《教育所思》中提出了教育与人生命运的关系。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教会人生的智慧和道理。一个人的教育经历将直接影响他的人生选择和命运。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修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但精神层面的困惑和迷茫也随之而来。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就和成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让他们在困惑和迷茫中找到方向与归属感。
与此同时,梁漱溟在《教育所思》中也对教育的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他提出了“启蒙”的教育观点,主张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良师益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他也提醒教育工作者,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这些方法和手段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启发了我们对于教育的思考和实践。
最后,梁漱溟在《教育所思》中表达了对教育未来的展望与期待。他呼吁全社会要重视教育,关注教育的质量与公平问题。他希望教育能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培养出更多有能力、有道德、有担当的人才。这一呼吁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职责是肩负起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贡献力量。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进步,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将梁漱溟先生的思想与观点付诸实践。
总之,《教育所思》是一本思想精深、内涵丰富、触动人心的著作。通过阅读本书,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明确了教育的本质与目标。同时,我也意识到自身在教育事业中的责任和使命。以梁漱溟先生的思想为指引,我将不断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培养出更多有道德、有智慧、有担当的人才,为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五
用了三天时间,终于读完了李镇西的《教有所思》,掩卷闭目冥想,我收获了什么?一路读来,一路思考,其实读书也应做到读有所思,我们并不是一味单纯地无条件接受别人的思想,每一个人都是鲜活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岂能用别人的套路来充当自己的灯塔。我们可以去借鉴,去汲取,但不必全盘接受,不是有句俗语说的好吗——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争取做独立且有特色的自己。
之所以说“微观”,是因为我还有自知之明,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与名师们相差甚远,岂能相提并论。我只能一叶障目似的看到自己眼前的教育,并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和高度,高屋建瓴或跳出教育之外看教育。虽目之所及之处充其量还算不上冰山一角,但我依然热衷于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也不止一次的去品读、去背诵,只有牢记在心,才能运乎于行,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是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是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是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其实这就是让我们不仅在课堂上做到心中有生,而且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学问,正所谓“时时都是创造之时,处处都是创造之地,人人都是创造之人”,写到这里,不知为何倏然想起了《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小林校长对孩子们的做法,应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听、说、读、写、思。可试看当下的课堂,还有多少教师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地把一篇篇文章嚼碎吐给学生,为什么不把时间留给学生自由思考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怕浪费时间。虽然课堂上学生说得乱七八糟,但恰恰暴露了孩子们不会学习的这一现象,也正说明为师者对于课堂上的收放还不能做到自如。一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更应能在学生不愤时启,不悱处发。课堂如同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选择了教师这个在职业,就等于一辈子要与学生打交道,用我们的信念托起学生自由飞翔的心灵,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人。我们不应囿于按教案教参照本宣科,一个不思进取的老师,怎能让学生们奋发图强。作为教师正如李镇西所言:我们应一边教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写作。教育与文学共进,思想与激情齐飞,青春与童心为伴,生命与使命同行。让我们拂去生活中的繁琐,拭去吞噬人心的急功近利,为自己的灵魂恪守一方净土。在纯真中感动,在朴实中升华,用爱去融化。书中“师恩难忘”“心动时刻”及“凝望窗外”让我看到了一个性情的李镇西,那一份份情愫,那一缕缕感怀,在岁月中蔓延、沉淀、留香。只管耕耘,莫问收获,书香、墨香、悠远飘香,静思、凝思、一路沉思。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六
很早就听说过李镇西老师的大名,知道他是全国著名的班主任,是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由于之前我所教的专业与他相离太远,因此没有去拜读他的文章。直至今年寒假前期,我无意中看到了李镇西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选集——《教有所思》,随手翻阅,没想到被书中那一个个小标题吸引住了,继而翻看其中内容,发现那散文式的叙述我颇为喜欢,决定细细研读。
身为一个语文老师,李老师所提到的一些观点也让我获益匪浅,如《让语文课充满活力与灵气》中他说到:“师生内心深处的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要在课堂上流淌与飞扬,让课堂呈现富于变化的蓬勃生机。要让语文课有灵气与活力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师要让自己成为自己教学的主人,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个性。”李老师还希望教育者《以书为友》,不停地阅读,是每位语文教师乃至所有教师教育生命的体现方式。大家都知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多读书,多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地进步。
李老师的文章语言质朴、直白,娓娓道来,没有长篇大论的枯涩的论述,有的只是一个个他经历过的、所想到的细节上的描写,但又蕴意其中。李老师认为,今天中国需要一种把人当作人的教育,我们向往并为之奋斗的教育,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满着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那么,当代老师就应具有童心、爱心。童心:赤子之心;爱心:对学生的所有能包容的爱。对于李老师来说,勤奋是成功的关键,但显然,童心、爱心同样是他成功的基础,让他塑造独特的自己,这从他的文章《童心万岁:写给我永远的儿童节!》、《让孩子们走向大自然》、《学生请我吃火锅》等可以看出来。一个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事业心,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责任心。扪心自问,我有童心、爱心吗?学生是否愿意和我说悄悄话,是否愿意和我开玩笑,是否愿意我加入到他们的活动中,他们是否会喜欢我这样一个老师呢?细想起来,我做得实在还不够。
我愿以此自勉,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跋涉,追求成功。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七
今天,我做了三个漂亮的沙包。是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才完成的,步骤是这样的:
首先,我和妈妈找了好半天,才找到一件白里有着小粉花的衣服,可漂亮啦!所以,我就用这件衣服做沙包。
接着就要用剪刀把它剪成6个正方形。我剪都剪不动,妈妈就把布的两边拉直,这样我“唰”的一下就剪好了。
然后,就要用线缝起来了。妈妈先把两块布拼在一起,然后做了个示范。为了更保险,妈妈就缝一针,用线在针头上绕一圈。缝好了一面,接下来几面就要我自己来了。
最后要留一条边,不然怎么放米呢?
经过了漫长的上午,我终于做好了一个沙包。可是我和妈妈惊讶地发现:这沙包怎么这么大?妈妈笑着说:“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做沙包呢!”
我们吸取了做第一个沙包的教训,接下来的两个应再小再小。于是,我也按上面的步骤,做了两个,快多了!而且正合适。
看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有做沙包的冲动,那就赶快做一个吧!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八
自从教育部出台《教育所思》文件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真地阅读了该文件,并思考了其中涉及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种种问题。以下是我对《教育所思》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首先,《教育所思》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文件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素质教育的理念卓有成效,它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品德、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有才华、有品德、有竞争力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教育所思》强调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文件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应该致力于打破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也是一个机遇。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三,《教育所思》强调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文件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引导学生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这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因为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都过于注重死记硬背和应试技巧,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缺乏培养。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情况,通过加强课程改革和教育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教育所思》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文件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来支撑。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我们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的支持,让优秀的教师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教育工作,并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素质和水平。
最后,《教育所思》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文件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教育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全面发展学生,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教育所思》深刻剖析了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入领会文件的精神,积极贯彻文件的要求,为我国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读懂、理解并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让他们成为教育的主人,共同推动教育的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让我们的教育真正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九
很早就听说过李镇西老师的大名,知道他是全国著名的班主任,是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由于之前我所教的专业与他相离太远,因此没有去拜读他的文章。直至今年寒假前期,我无意中看到了李镇西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选集——《教有所思》,随手翻阅,没想到被书中那一个个小标题吸引住了,继而翻看其中内容,发现那散文式的叙述我颇为喜欢,决定细细研读。
从此,一有时间我就认真阅读,经常被其中的一些文章所感动。当读到《寻找杨老师》、《姨妈》、《铁皮鼓印象》等文章时,心里总禁不住地说:“真感动。”有时甚至忍不住红了眼眶。也每每对他的文章产生共鸣,如《家长也是教育者》中李老师提到对于学生来讲,他的真正成才,教师或者说学校教育的功劳最多占三分之一,还有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其家长的教育培养和孩子自身的天资以及勤奋,也就是说,成功的学生=1/3老师的教育+1/3天赋+1/3家教。是啊,孩子是社会人,生活于社会群体中,与组成社会的各个群体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只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教育好孩子。
我愿以此自勉,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跋涉,追求成功。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十
继读完《爱心与教育》之后,我又捧起了李镇西老师的《教有所思》。从《直言不讳》到《爱心与教育》,再到《教有所思》,最大的感受就是李老师的文章真实、直白,娓娓道来,没有长篇大论的枯燥的论述,纯朴的文字如涓涓细流般向我们讲述着他在教育时的点滴故事,向我们传达着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反思着自己在教学、生活、为人处事中的一言一行,让人读来不由得与自己联系起来,反思着自己的一言一行。
在《我当校长》这辑中,李镇西老师写道:“教师要有书卷气。现在的教育问题太多太多,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普遍不读书。”。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教书人不读书简直不可思议,但如此不可思议的现象却几乎成了许多学校的常态。书中列举了各种不读书的理由,以我个人来说,我算是比较喜欢读书的,可是我最主要的问题是“不会读书”和“不知读什么书。”“不会读书”体现在我以前也喜欢读书,但仅限于读完了,看完了,属于感性阅读,凭着自己感觉、自己的喜好去读而没有思考,一般都是囫囵吞枣式的阅读。但是去年的新网师学习中我学到了一种新的读书方法——啃读。啃读的最高境界是和书的作者对话。现在我还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也许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未必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我很高兴能学到这样的读书方法。感觉这种读书的方法让自己慢下来,有时间去思索书中所讲的内容,有时间去反思自己,把书中所讲的和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联系起来。“不知读什么书”——我以前读书看得比较多的书是专业类的书籍和和育儿类的书籍,但是一般都是跟风,今天出了什么样的畅销书,赶快买来看一看,明天又出了什么书,再买回来……书读了不少,可是在实际应用中又不知该如何去做。上学期郝晓东老师推荐了魏智渊老师《教师阅读地图》一书,我不仅学习了读书的方法,也从中知道了一些经典书籍。李镇西老师的书中也多次提到一些经典书籍,这些都为我指明了阅读的方向。
在《做一个孩子不怕的校长》一文中李镇西老师让我们了解到:李老师是一个孩子不怕的校长,他在节假日带着孩子去公园做游戏、玩耍,孩子可以随时给他提意见,可以随意到办室里借书,可以找李老师聊天,给李老师写信倾诉烦恼,甚至借钱……由做一个孩子不怕的校长,可以想到做一个孩子不怕的老师。一个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事业心,一个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责任心。扪心自问,我有童心、爱心吗?孩子是否愿意和我说悄悄话,是否愿意和我倾诉他的烦恼,是否愿意与我分享他的快乐,我是否是一个孩子不怕的老师呢?细想起来,我做得实在还远远不够。
我愿以此自勉,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跋涉,做一个有童心、有爱心、有事业心、有责任心的老师。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十一
培根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是的,在思考和权衡之间,我在假期继续捧读李镇西的《教有所思》,去思考我的教学行为,去权衡我的教学思想。
读到“也说语言的华丽与朴实”这一章节时,李镇西老师谈到判定一个班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应从四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写作内容,二是写作兴趣,三是写作创新,四是修改文章的能力。
上学期开始,我校的日记模式进行了改革,以循环日记的方式让学生在品评别人文章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写作。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小组的共同荣誉,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对待循环日记,认真写,认真评,认真改。在写、评、改的过程当中,好学生想让自己的文章更出彩,后进生不想让自己的文章太糟糕。这样,每个人的写作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的提高。
再说写作内容吧,教了这么多年书,批阅了那么多学生作文和日记,在极度疲倦的情况下,能让你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震的是什么样的文章呢?要我说,只有一条——说真话,表真情,言为心声。
但是,许多学生的文章都是以华丽的语言粉墨登场的,总分总的结构,排比句式的应用,各种成语的大量堆砌。充斥在眼前的是垃圾似的“锦绣”,唯独没有真情与意境。你要说这是技巧,我想说这是技拙。就像我不喜欢听歌手炫技般的运用一些所谓技巧的东西演唱一样。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这不是“炫”,而是仿。初学时,仿是必要的,但不能总仿,要学会独创。这就说到了“写作创新”的方面,我所教的这届学生中不乏在各种写作比赛中获奖的,我发现获奖的这些学生中没有一个去参加作文班的。这意味着什么,我们的作文班中流水式作业,程式化的东西太多。没有创新,只有雷同,大同小异。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一共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作者以景托情,寓情于景,描绘出了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要达到如此境界,非博览群书不可,非用心揣摩不能。从上学期,我们开始了“语文主题学习”的课改,对于家庭条件均不太好的我校学生来说,海量阅读有了实现的可能,相信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十二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所思》的书,这是一本由林语堂所著的散文集。这本书如此的深沉和完整,让我对生活、思维和修养等方面有了更深入和更丰富的认识。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一段:启示我的成长。
《所思》是一本充满着智慧、人情味和思索的书。林语堂那瑰丽的语言和深邃的思考,向我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文化底蕴。在书中,林语堂探讨了人类思维的多样性和挑战,以及人类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这本书启示了我对我自己的成长和思考方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第二段:开阔了我的视野。
林语堂是一位有着丰富人生经验和修养的文化大师。他的散文清晰明了,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他的学识广博,不仅熟谙中西文化,还可以通过文化的多面性来思考生命的广阔深度。他引导我们不断开阔眼界,走向丰富多彩的世界中。
第三段:引导我的思考方式。
书中有诸多富丽精彩的思想展现,我喜欢其中的一个:一切真理都是相对、渐进而短暂的。这个思想对我来说有着深刻的启示: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思考,才能不断推进事物的进步,这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在问题面前进行探究。这也表明了我不应盲目接受结论,而是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思考我们所看到的现象的根本原因。
第四段:使我更尊重人性和人生。
由于是一本文化经典,林语堂还涉及了许多跟人生和人性有关的问题,这启示了我对自己和周围人的人性做出更尊重和体谅的态度。作为人类,我们有弱点也有美好的一面。林语堂用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教导我们如何平衡我们的生活和思想,以及如何更尽善尽美地自我实现。
第五段:感悟人生。
读完《所思》这本书,我意识到许多事情我是不需要非得偏执狭隘地执着于一定的结论。人类的矛盾、复杂和多样性,应该理解和感受人生的真谛。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有了转变和提升自我的机会,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世界。最后,我真心希望自己、别人和所有人能够更快乐、更有品味地生活,感悟人生的意义。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十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断思索与学悟,探索人生的真谛。这一过程既需要积淀个人的思考和感悟,也需要倾听他人的经验和智慧。时常回顾所思学悟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成长和进步,也能影响他人,共同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下是我对所思学悟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的一些思考。
首先,所思学悟来源于对生活中的琐碎细节的思考。我们时常被忙碌的日常生活所迷失,很少有时间去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然而,当我们停下来,聚焦到生活的细枝末节里时,才会发现其中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启示。我曾经在一次走进公园的早晨里突然领悟到人生的短暂和宝贵,因为我看到了一棵枯萎的花,在无声的绽放中默默地告诉我,时间的流逝迅速而无法挽回,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瞬间。
其次,所思学悟需要通过观察和倾听他人的经验来丰富和拓展自己的思考。我们身边有很多智慧的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知识储备,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与倾听,从他们的故事和经验中汲取智慧的营养,使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邃。例如,我曾经和一位长辈聊天,他告诉我他这辈子的最大收获就是学会宽容和平和待人。他的这番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意识到无论在人际交往还是工作中,宽容和平和的态度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第三,所思学悟也需要通过书籍和文化的熏陶来提高自我认知和思考能力。书籍是一个人生命的财富,通过阅读书籍,我们可以获取知识和智慧,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同时,文化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在丰富我们的思考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曾经读过一本心理学的书籍,书中对于人类行为和思维方式有着深入的分析和解读。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更加理解了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使我对自己和他人的思考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知。
第四,所思学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验证和调整。任何的思考都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我们可以将所思学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来验证和调整自己的想法和理论。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想法和理论并不是那么完美和可行,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例如,我曾经在学校里学过一些管理课程,其中有关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的理论感觉很有道理,但是当我真正开始实践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实践,我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最终取得了成功的领导和团队合作的经验。
最后,所思学悟需要不断地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我们的思考和认知是有限的,通过与他人的分享和交流,可以借鉴和吸收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洞察力。同时,与他人分享和交流也可以感染和影响他人,共同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曾经和一位朋友一起分享自己对于幸福和成功的思考,我们讨论了很多问题,互相启发和鼓励。通过这次交流,我们都对于幸福和成功有了更加美好的追求和理解。
综上所述,所思学悟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拓宽视野,提升思考能力,最终达到个人成长和进步的目标。通过回顾所思学悟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我们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提取智慧,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我们的思考更加深入和切实。同时,通过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我们可以影响和帮助他人,共同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十四
思考是人类最基本的认识活动之一,因为它可以引导我们去了解世界、发现真相、探究未知。《红楼梦》中的“所思”,是乾隆年间一个神秘的团体,其主旨是思辨,因此,它的名字“所思”也寓意着人们在思考中可以发现新的东西。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思考去探究某些事情,发现新的思想或者得到一些新的收获。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思考中所得到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思考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和深入地思考问题。
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需要我们去考虑的问题,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需要运用思考去解决问题。然而大多数人在思考问题时,往往是比较充满感性,很少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这样就容易偏颇或者发生一些误解。通过思考,我们可以更加理性和深入地去思考问题,通过各种方法和逻辑,来筛选问题,因此得到的结果会更加准确和科学。
第三段: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
思考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或者改进。只有通过调整自己,让自己更加完善,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第四段: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思考,我们可以探究问题的本质和内在的关系,从而找到一些新的解决方法,或者去挑战某些传统的有关问题的看法。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拥有更加创造性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力,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五段:结尾。
通过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新的想法并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虽然可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挫折和困难,让我们成长得更加坚强,从而让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更多的价值和快乐。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注重思考,这样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十五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环节。教育所思是一种通过学习和反思来提升个人教育素养的方式。而今,我也有了机会参与到教育所思的行列中,并通过这个过程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心得。以下将从认知教育的作用、关于学习的态度、培养创新能力、发展综合素质和倡导个体发展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认知教育是教育所思的核心之一,在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认知教育强调学生在认知方面的提高,以及能力的培养。在我自己的学习中,我也深刻体会到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我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我学会了思辨、思维方式多样化等方面的技能,这为我今后面对各种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认知教育使我明白了,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学习的态度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教育所思的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够推动自己不断进步,而消极被动的态度则阻碍了个人的发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难题,刚开始我觉得困难重重,心生退缩之意,但后来我思考到这是一次锻炼,于是积极主动的去思考、争取学会,最终解决了问题。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认识到学习的态度对个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创新能力也是教育所思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引擎,也是教育的核心价值。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也意识到了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只有拥有创新思维,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所作为。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要学会接受传统知识,更要学会思考和超越,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发展综合素质是教育所思的目标之一。综合素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的基本素养。在教育所思的过程中,我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业成绩,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全面发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才能在今后的社会中更好地立足。
教育所思还倡导个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不同的个性和特长。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他们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发光发亮,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过去的学习中,我也体会到了这一点。通过教育所思的过程,我发现并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音乐和摄影,并通过深入学习并参与相关活动,不断发展自己的特长。这使我更加自信,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育所思是一种通过学习和反思来提升个人教育素养的方式,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个过程,我认识到了认知教育的作用,明白了学习的态度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意识到了培养创新能力和发展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以及重视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持续努力,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十六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有所思》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有所思》这本书是我在幼儿园读书节赠书活动时偶尔得到的一份礼物,我想幼儿园赠书的目的是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认真的读书、读懂书,并且学会在读书中学习,读书中思考,学会反思。
带着问题:教,我们要思什么?或者说,我们要在教育的同时思考些什么?第一次打开了这本书,从几篇自己喜欢的*开始读这本书,感觉文笔清新,没有多数老师写的教学论文的腐朽之气,倒是有几分文学作品的魅力,所以不知不觉地吸引了我。
通过读李老师的*,感觉到李老师是一个非常真实坦诚的人,是一个率性而为的性情中人,是一个非常善良幽默的人,是一个感情极其丰富的人,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和创造的人,最重要的是因为他是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人,是一个对祖国的教育事业乃至祖国的命运有着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大写的人。开始时我对李老师书中所描写的师生故事特别感兴趣,渐渐地对他的整个人产生了兴趣。借用李老师书中谷建芬老师的话:“成功和成名是两回事。有的人成名了,并不意味着他事业成功,事业成功的人也未必都成名成家。”李老师之所以由一名普通老师到一位名教师,我觉得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人格的魅力。正如李老师经常自己提醒自己所说的:“先为人,次为知识分子,再为教育者,终为语文老师。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同时也就是一名思想者,他应该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制高点俯瞰自己的每一堂课,他的心中应该装着整个世界——国际风云、时代变化、社会焦点……这些都应该在他的心灵的湖面激起思想的涟漪或巨澜。”读着李老师的书,李老师的形象在我的眼前时而亲切,时而熟悉,时而陌生,时而激越,时而幽默,但最后一点点高大起来,我觉得教师队伍中像他这样的人太少了,因为他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抨击假教育,敢于向官僚主义开炮,他有爱有恨,爱憎分明,他对“民主”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我觉得他是可以像魏书生老师一样,是可以做好教育局长的`优秀教师。从代序“生命与使命同行”中,我同时也感受到了李老师的人格魅力。他在代序《生命与使命同行》中写到:“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同时也是一名思想者,他应该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制高点俯瞰自己的每一堂课,他的心中应该装着整个世界……作为思想者的教师,在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具体工作的同时,还应不断关心着、思考着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甚至当代思想理论界的热点讨论、国际上的风云变幻都能使他联想到自己的教育。既然是思想者,我们就应该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拥有自由飞翔的心灵。心灵自由,就意味着独立思考,意味着不迷行权威,意味着让思想的火炬熊熊燃烧。”
我想,李老师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信念,一边教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写作的,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如此累累的收获的。
带着期待,我再一次的翻阅了这本书,这次我用了整整五天的时间一页一页的翻看这本书,细细的去品位这本书,感觉内容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像是说故事一样,把李老师所经历的、所想的描述的彻彻底底、发人深思。
读完《教有所思》感触最深得是李老师坚持写教育日记,真如他本人所说:“这些小*当然很不成熟,但它们是真实的,是我激情与思想的结晶。我无意表明自己多么有思想;我只想表明,我在思考。”我想正是因为他可贵的善思,才让他的事业如此美丽。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十七
“所思所想”,顾名思义,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思考和想法。这些所思所想既可以是关于个人生活的琐事,也可以是关于社会问题的分析;既可以是关于工作学习的计划,也可以是关于未来发展的设想。无论是大是小,这些所思所想都是我们与自己内心进行对话的具体表现。本文将围绕“所思所想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这一主题,探讨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体悟与感悟。
第二段:个人成长。
人的一生中,个人成长与发展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个人成长既包括身体的健康成长,也包括心智的成熟和人格的完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思考自己的目标、定位,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前进。我曾在成长的道路中沉淀思考,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持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
第三段: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的一员,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离不开与人的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在思考人际关系的时候,我更多地关注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保证相互合作的顺利开展;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维系和谐的人际交往。同时,我还学会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冲突是难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理性思考和妥协解决的方式,避免矛盾的激化。
第四段:学习方法。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而学习方法则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在思考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学习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主动学习和多元智能的培养。主动学习即主动获取信息、主动思考和主动应用等,只有主动参与,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多元智能的培养则是指发展多个方面的智能,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培养语言表达、创造思维、社交沟通等多个方面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竞争。
第五段:总结。
综合起来,所思所想既是我们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也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方式。通过对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进而更好地适应和回应社会的各种挑战。只有不断反思和总结,才能让我们的所思所想不断成长,为我们的未来人生保驾护航。
本文通过对所思所想这一主题的阐述,从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深入探讨,旨在让读者对思考与体悟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心得和方法。通过不断思考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动,做出正确的决策,在人生不同的阶段都能取得积极而持续的进步。
教有所思读书心得篇十八
继读完《爱心与教育》之后,我又捧起了李镇西老师的《教有所思》。从《直言不讳》到《爱心与教育》,再到《教有所思》,最大的感受就是李老师的文章真实、直白,娓娓道来,没有长篇大论的枯燥的论述,纯朴的文字如涓涓细流般向我们讲述着他在教育时的点滴故事,向我们传达着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反思着自己在教学、生活、为人处事中的一言一行,让人读来不由得与自己联系起来,反思着自己的一言一行。
在《我当校长》这辑中,李镇西老师写道:“教师要有书卷气。现在的教育问题太多太多,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普遍不读书。”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教书人不读书简直不可思议,但如此不可思议的现象却几乎成了许多学校的常态。书中列举了各种不读书的理由,以我个人来说,我算是比较喜欢读书的,可是我最主要的问题是“不会读书”和“不知读什么书。”“不会读书”体现在我以前也喜欢读书,但仅限于读完了,看完了,属于感性阅读,凭着自己感觉、自己的喜好去读而没有思考,一般都是囫囵吞枣式的阅读。但是去年的新网师学习中我学到了一种新的读书方法——啃读。啃读的最高境界是和书的作者对话。现在我还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也许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未必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我很高兴能学到这样的读书方法。感觉这种读书的方法让自己慢下来,有时间去思索书中所讲的内容,有时间去反思自己,把书中所讲的和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联系起来。“不知读什么书”——我以前读书看得比较多的书是专业类的书籍和和育儿类的书籍,但是一般都是跟风,今天出了什么样的畅销书,赶快买来看一看,明天又出了什么书,再买回来……书读了不少,可是在实际应用中又不知该如何去做。上学期郝晓东老师推荐了魏智渊老师《教师阅读地图》一书,我不仅学习了读书的方法,也从中知道了一些经典书籍。李镇西老师的书中也多次提到一些经典书籍,这些都为我指明了阅读的方向。
在《做一个孩子不怕的校长》一文中李镇西老师让我们了解到:李老师是一个孩子不怕的校长,他在节假日带着孩子去公园做游戏、玩耍,孩子可以随时给他提意见,可以随意到办室里借书,可以找李老师聊天,给李老师写信倾诉烦恼,甚至借钱……由做一个孩子不怕的校长,可以想到做一个孩子不怕的老师。一个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事业心,一个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责任心。扪心自问,我有童心、爱心吗?孩子是否愿意和我说悄悄话,是否愿意和我倾诉他的烦恼,是否愿意与我分享他的快乐,我是否是一个孩子不怕的老师呢?细想起来,我做得实在还远远不够。
我愿以此自勉,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跋涉,做一个有童心、有爱心、有事业心、有责任心的老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617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