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往事如烟散文冯骥才篇一
盛夏,炽热的太阳将大地烧烤得炎热无比。知了在驻地宿舍前的树上叫着,声音高亢且单调,就像是催眠曲,将一阵阵困意向人们袭来。
奶奶坐在房前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一件待缝补的小衣服,头却一直朝下垂着,终于抗不住困倦,沉沉地睡去了。
这是五十多年前普通的一天,那个偷藤藤菜嫩尖吃的小男孩儿就是我。馋,只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还是饿。中午吃下的稀饭,早就消化殆尽,十来根藤藤菜的嫩尖下肚,空虚的胃就充实了不少,一种满足感溢上了心头。
那个时候,我的父亲还没有从部队转业,母亲和两个姐姐跟着他住在城里的军营里,而奶奶则带着幼小的我在部队的一处警犬训练基地生活,父母和姐姐只在星期六的晚上,才会有空回到这里,与我和奶奶一起渡过一天温馨的时光。
童年的记忆是碎片型的,并没有多少连贯的情节。唯独这个片断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藤藤菜又叫瓮菜、空心菜,钢管菜,是夏季里最常见、最大众化的蔬菜之一。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它有那么多的称谓,更不知道“蕹菜”才是它的学名。但有一点却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它是我在幼年时,唯一就能够自己做出的美食。酱油拌藤藤菜尖的滋味,至今都迷漫在我的舌尖。
时光过得飞快,转眼间,我就过了七岁的生日,我们一家也随着父亲的转业,来到那个叫南充的小城。
物资的供应依然是那么匮乏,以稀饭为主的日子经不住时间的煎熬。肚子每天都会在上午十点,下午四点左右唱响空城计,那一阵响过一阵的肠鸣,总是让我忆起酱油拌藤藤菜的香味。脑海中一遍遍地上演着上述的那个情节。然而,已经成了小学生的我,却再也没有这种机会去做酱油拌藤藤菜充饥了。
藤藤菜并没有从我的生活中消失,相反,它与我的接触变得更加紧密起来。每年夏天,它都会如约而来,在长达四、五个月的时间里,与我和家人的作伴,以鲜嫩多汁的美味,扮靓我的童年。
那个时候,我们住在地区商业局所属的一个大院里,大院地处市郊,一出院门就是成片的菜地,那是紧邻我们宿舍的那个蔬菜队赖以生存的土地。
大概是集体种植的都是长线的作物,比如白菜,萝卜,青菜,芹菜等,藤藤菜并不在集体的种植之列。但勤劳的农民却会在自己有限的自留地里,栽植上数垄,一来供自己在夏季食用,二来,也好换点油盐钱。
大概是地太少的缘故,农人藤藤菜大都是种植在旱地中,而藤藤菜却是喜水的。每天早晚,都会见到农民们或从水沟、或从井里担得水来,洒泼在菜地中,以满足藤藤菜生长的需要。在人们精心培植下,那些藤藤菜每天都会长高许多。于是,每天的一早一晚就会见到农民担着鲜嫩的藤藤菜,到大院里叫卖的情景。每当这时,宿舍里的人都会大方地拿出零钱来,买上一斤或两斤,或马上淘洗下锅,或放在阴凉之处,以备随时食用。
我们家却很少买附近农民叫卖的藤藤菜。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担到家门口卖的菜会比在集市中卖的每斤要贵上一分到两分钱。
跟母亲到过市里的集市,那个被人称为“新市场”的集市里,藤藤菜便宜又水灵,即便是在最困难的年月里,母亲每次赶场都会要买上几斤。藤藤菜,成就了我们简单却温馨的生活。
掐下它的嫩梢,用清水淘洗干净,与面条一起下到沸水里,就能让平常的面条完成华丽的转身,单调的白色中呈现出了一些翠绿,不用太多的调味品,就会能激发出旺盛的食欲。
把藤藤菜的茎用手掐开,撕成两半,再截成差不多的长短,每一个片断上,都带着一到两片叶子,淘洗数次后稍微沥下水,就可以下锅爆炒了。火要大,油要多,味要足,满足这三个条件,爆炒藤藤菜就非常的可口。
火大是没有问题的,把和了黄泥水的散煤加上,风箱拉得快一些,那火就能燎出灶门来;油多是办不到的,那时的供应有限,不可能用多少油来炒菜;味大,就可以加上点辣椒和大蒜,放一些豆瓣酱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家里有味精那就更好了,在起锅前撒上,再翻炒几下即可。当一盘冒着热气的爆炒藤菜摆上桌子时,清香的滋味会让人垂涎三尺,普通的美食能吃出大餐的味道。
然而,让我更加钟情的却是藤藤菜的另一种吃法,那就是用它较老的茎干,切成细小的段来箜干饭。
箜干饭,是米饭中的一种。将米中的杂质挑出,淘洗干净,在锅里煮开,等半熟时就把它捞出来,就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了。而那些米汤也不会浪费,它会被小心地放在一旁,供人饮用。夏日里,从外面回到家,喝上一碗清凉的米汤那滋味别提有多舒坦了。
与其他的蔬菜一样,藤藤菜也有老的部分,且掐下的茎干越长,老的就越多。即使是在那个时候,条件较好的人家,也会将老茎干丢弃的。但我们家却不是这样。把老茎上的须根细心除去,淘洗干净,切成黄豆粒般大小,对这种细短的管状物品,我们小孩子给它起了个带着诗意的名字:“藤藤菜管管”。这种“藤藤菜管管”就成了箜干饭的原料。
烹制时,在锅底加油少许,如炒菜般炒过,加上一些盐,续上适量的水,把准备好半熟米饭铺在上面,让灶中的火不紧不慢的烧着,在蒸气的作用下,菜和饭都会在同一时间箜熟。把饭菜和匀,盛进碗里,每人就能分到比平时多一半的量,这多出的部分,就是藤藤菜的老茎。由于那些茎干已经切得很碎了,吃在嘴里并感觉不出老来,只觉得筋道好吃。一小碗隔年的泡青菜,用不着炒,从坛子里捞出,用手撕成小段,就成了下饭菜。吃了后再喝一碗凉热适度的米汤,别提有多么美了。
每当家里吃“藤藤菜管管”箜干饭时,就成了我的节日。因为吃了它,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满腹感,不会觉得饥饿。
由于常常做“藤藤菜管管”箜干饭,家里还闹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来。那时的我刚满十岁,已经学会做饭了。
星期六,平时在单位和学校住宿的父亲和两个姐姐照例要回家吃晚饭的,家里除了炖了一大锅用最廉价的骨头熬的汤外,还炒了一大盘豆芽,做了一个家常豆腐,主食就是“藤藤菜管管”箜干饭。
将半熟的米饭铺在“藤藤菜管管”上,那锅里就呈现出了一个白色的饭堆,就像是一个小山丘似的,那么令人眼馋。
而我,就像是大饭店里经验丰富的'大厨,站在灶边操作着,这个时候,我感觉到自己是这么的富有。几个从我们房前经过的做小买卖的人被吸引了,不由自主地在我们那个露天的灶台前不远处停下,观摩了起来,不光看,还议论,眼里露出了别样的光来。
“天,不知这家人是什么来头,居然一下煮这么大一锅白米饭!”其中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小声地说了一句。
“就是,这些城里人也太会享受了!”
“肯定不是贫下中农……”
“……”
正在忙着将饭拨平整的我被惊动了,转过身去,惊讶地看这几个不速之客,不知他们要干什么,心里跳得“怦怦”的。
正要问一句,却听住在我们对面的蒋阿姨说:“我说你们也是少见多怪,你们只看到人家锅面上的白米饭,怎样不问一下那白米饭下面是什么呢?告诉你们,那下面是一锅菜,一锅的‘藤藤菜管管’。说出来你们都不信,那些‘藤藤菜管管’,有不少还是这个细娃儿从人家丢在他家沼水钵前的老菜上理出来的呢……”
蒋阿姨边说边来到我家的灶前,对我说道:“我看你这饭也差不多了,就翻给他们看一下,免得他们觉得城里人过得硬是那么舒服……”
我点了点头,将锅铲沿着锅的边沿插入,小心地将下面的菜翻了上来,只这一下,就让人看明白了,那堆成了小山的白米饭只是个假相,下面的“藤藤菜管管”远比饭多。
人们如释重负,嘴里发出一阵“啧啧”声,感叹着离开了。都走好远了,都还有声音传来:“……天,这种菜,在我们农村那都是丢在田边上的……”
“再就是拿来喂猪……”
是的,那些藤藤菜有不少都是从别人丢弃在我家灶旁沼水钵边的菜里挑选出来的,还有一些是奶奶从人们扔在垃圾堆旁的残菜里寻回来的。这没有什么丢人的,与饿肚子相比,这些都算不了什么。
那天晚上吃饭时,一家人听了我的讲述,都笑了起来,但看得出,父母的笑中带着些许的酸涩。
时间太过清瘦,总是握它不住,从指缝中悄然溜走。不经意间,已经过去五十多个春秋了。
时光荏苒,物是人非,昔日的孩童已经变成了白发的老者。然而,夏季依然炎热,知了仍在歌唱。
往事如烟散文冯骥才篇二
晚风轻拂细柳,明月独倚西楼。一阵阵花香伴随这悠扬的琴声。谁留一轮明月在薄云里来回穿梭,是否在寻找着被遗落在岁月沉积处的故事。流年似水,多少故事已被沧海搁浅。多少往事已被季节轮回成碎片。也许,在某个季节的深处,能拼凑起一些来,可找不回最初的感觉。
从相遇的季节,再到离别的路口,不知要经历多少的悲喜忧伤。在缘分的渡口,我们总是擦肩而过,错过了许多最美的风景。缘来时,欣喜若狂,世界充满阳光。缘散时,悲伤失落,世间布满疑云。有些人,有些事,走着走着就散了,有时候真让人有点措手不及。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一场场经历,仿佛就是一场场梦境。那些美好的,欢喜的,幸福的都已随着时光流转而渐渐消失,唯有将残余的伤悲,还潴留在凄凉的回忆里。
往事如烟,不知迷离了多少个日夜。
阡陌红尘,相遇竟成了唯一的美景。
时光静好,春意盎然。你带着春天里花开时的芬芳,乘风而来。轻倚在我美丽的七彩梦中,迟迟不肯离开,让我欢喜,让我迷醉。不知人生会有多少次遇见,也许前世我们无缘相见,今生却只是一次擦肩。不知来世,奈何桥上是否会有我们相遇的影子,三生石上是否会有我们相恋的故事。
时光静好,秋意正浓,你却不知在何处躲藏。一阵清风吹过,发梢遮掩了哀忧的双眸,一股花香萧萧弥漫,带着秋天的惆怅,在心海里泛起来层层涟漪。轻倚窗前,望着月色把夜晚轻轻打开,推开窗户,打开思念,任寂寞肆意蔓延。手执素笔,怎能为岁月调色增彩。温润的深沉融进了美妙的心弦,在漫漫的捻转中塑出枝枝花蕾,在春暖花开之际轻轻绽放,散发出醉人的香气,呈现出迷人的芬芳。不知何时,夜幕已悄悄降临,屋外淅淅沥沥的冷雨,依旧下个不停,寂寞的气息愈加浓烈,将整个房间统统笼罩。窗外大雨滂沱,一颗颗豆大的雨点敲击着窗台。我只能隔着窗子,将你遥遥相望,静静思量。我独自坐在窗前,听着窗外的风雨声,任思绪悄悄的蔓延。
翻开一篇篇日志,在字里行间寻找关于你的故事,多想借一缕阳光,把你内心的阴霾驱散。多想携一世柔情,把你身边的孤独驱赶。怎奈,多少心愿都被现实所摧残。心绪点点,曾经写满深情的话语,隐藏的心事,随着花儿漫过山野,湿了相思的夜。也许,所有的故事只是一条无法横渡的河。我只能在彼岸远远观望。多想徜徉在静美的春色里,品着香茗,听着小曲,嗅着淡淡的花香,做一场美轮美奂的梦。
夜,渐深。月,悠长。酒,微凉。是谁,将思念的心绪慢慢增长。是谁,将孤单的身影渐渐拉长。是谁,将忧伤的情怀缓缓释放。风,匆匆走过,雨,纷纷扬扬,情,深深浅浅,窗外零散的灯火,似在诉说着昨日繁华后的忧伤。
与你的相遇,是一场花开的旖旎,是一首甜美的情歌,是一生靓丽的风景。
美丽的世界,美丽的梦,是否,你会一直停留,与我共赏桃花盛开,共看白雪飘落?
往事如烟散文冯骥才篇三
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每年抽出时间去看望年事已高的亲戚,表达我对他们的崇敬爱戴之情。
我有一个舅母,今年九十二岁了,前些年我每年去看望她老人家一次,我的愿望是年年如此,一是希望她健康长寿,二是想多聆听她对人生世态的评判,再是尽我一个后辈人对长辈的孝心。我记得2005年去看她,她满头银丝,眼睛有神,虽视力不好,常年戴着花镜,但还是能准确的认出我,和我流畅的交谈,谈过去艰难的`岁月,谈现在儿女、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重孙辈的工作、学习、成长,有条不紊,娓娓动听,她还详细地询问我的妻子子女的情况。回来我还高兴的告诉妻子,舅母八九十的人还记忆力好,思路清晰,真是不简单。我也在心中期盼她老人家能年年如此。
我总是念念不忘要去看望舅母,把这当成了我义不容辞的义务,可是这个愿望也阴差阳错的耽误了一年。先是我忙,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再就是表哥说舅母不在家,或是找理由阻止我去看望老人,我理解表哥的心意。他知道我们在学校整年忙,每年的暑假、寒假天热天冷也不是最佳时机,不想让我们总是跑老远的路去看望老人,可我也就没有再按照我的意愿行事。我是2005年看望了舅母,中间隔了2006年,直到五一放假,我是决心一定,三天的假期,我要抽出一天去了却我的心愿。
五月二日我如愿见到了舅母。我的心在酸楚,一年多不见舅母苍老了许多:眼睛看不清了,认不出我了;耳朵也聋了,听不到我叫她,人也矮了许多,先前身材高大的她,现在身体也佝偻了,怎么都不像我想象中的她。现在怎么也交谈不成了,听不到我的话,对不上我的问话,要想让她听清一句,我都要喊着给她说。我的心在深深的自责。
回来的路上,我在反思自己,我就是真忙吗,就是抽不出时间吗?还是没有把这件事当成重要的事去做!老人今年九十二岁了,我能尽我的心的机会少了,我没有如何理由再不能按照我的意愿办事了。孝敬老人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党中央也强调要以孝治天下,不是没有道理。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老吾老幼吾幼做起,孝敬老人,启迪后人吧,我尽我中华一员的职责。
往事如烟散文冯骥才篇四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怀抱,幸福哪里找。”每次听到这首凄凉而又悲伤的歌曲,我的心里总会酸楚难忍、泪流不止。同时,也会使我想起自己年少时曾经所遭受过的种种苦难的经历。
嵊州市的某个江南小镇是我的故乡,在那个热闹而繁华的乡镇里,我曾经度过了几年幸福的童年时光。可自从五岁那年父母亲离异,我十三岁时父亲又与世长辞之后一夜之间我就变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在叔叔的安排下,万般无奈的我,流着眼泪走进了小叔的家。从此,我的生活里就再也没有了温暖的阳光和童稚的笑声。
都说: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你看:我和哥哥、姐姐、妹妹在同一所学校里读书,他们的学杂费早就交齐了,为什么我的那一份学杂费,就要经过我无数次的苦苦哀求之后才能兑现呢;你瞧,哥哥、姐姐、妹妹们经常背着我,在挂钩的竹篮里拿桃子、李子吃,我毕竟也是一个贪吃的小孩子,尽管我也垂涎欲滴,但是,为什么从来就没有人给我一个呢;还有,我明明看见小婶买了鱼或肉回家,但是,面对那些诱人的美味佳肴,可怜的我,只能干巴巴望洋兴叹。
默默地伫立在父亲的孤坟前,想到自己数月来,所受的万般委屈和辛酸,想到前几天,上劳动课的时候,哥哥不小心把锄头弄坏了,他为了逃避责任,就把过错推到我的头上,结果,我被小婶骂得狗血喷头,想到如果父亲还活着的话,我能这样受委屈吗?想到此,我禁不住悲从中来,滚烫的泪水点点洒落在父亲的墓前…...
我还想起了,父亲在世的时候,每年的清明或冬至,父亲总会带着我去给祖先上坟,然后父亲就会跪在祖先的墓前,口中念念有词地祷告一番。于是,我也学着父亲生前给祖宗跪地祷告的`样子,在父亲的墓前缓缓地跪下:“爹呀,你健在的时候,每年的寒暑假,你总会陪我走到母亲的家门口,然后,让我在母亲家里住上一段时间。今天,我又要到娘那里去了,可是,没有人能够陪我一起走,我很担心,也很害怕,如果你在泉下有知,就一定要保佑我千万不要迷路,千万不要遇到坏人,让我平平安安到达母亲的家里。”
往事如烟散文冯骥才篇五
事已过了两年之久,我想也是到该释怀的时候了,我不知道一直以来我都在坚持些什么,明明知道不可能的事,却还抱以侥幸心里,仍然执著的在等待,可结局,痛了自己不说还伤了别人,难道是自己的专情,还是自己的懦弱。
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才能慢慢淡忘这段青涩的记忆,我将不再逃避,坦然的面对一切,曾经的确爱过,也恨过,爱你爱得那么从容而无法自拔,甚至做梦都在笑,那时是多么的天真、单纯,一直坚持着一个誓言,“今生唯你不娶”多么单纯的爱恋,又是那么的不成熟,不堪一击。曾经也恨过,恨你是那么的绝情,如同雷鸣过后的雨滴,沉闷的无法让人喘息,恨你的离弃,去的悄无声息,不留一点点回旋的余地,我们变得陌生,不再谈笑风情,不再诉说相思之苦,话也渐渐的'少了,那无疑让我窒息,如晴天霹雳,把我从幸福的顶端跌落无情的深渊,从那时起,我开始沉沦,愁云惨淡,脸上不再有欢笑,每天都沉浸在酒精麻醉下才能睡去,每每半夜惊醒,点燃一支香烟,抽的是寂寞,空留下一片失落,致使我也不愿去接受别人的情,只能怪自己过于多情,拿得起放不下,心又那么易碎,只能暗自伤神,每天生存在该与不该的混乱思绪中倍受煎熬。我挣扎过,争取过,也放弃过,现在我不得不重新的审视这段情,我也相信时光可以冲淡一切。
往事如烟散文冯骥才篇六
秋天的阳光淡淡的,温和的映在脸上,一样的让人在午后恍惚,睁不开眼睛。我觉得阳光就象军的微笑,昨天他还走在我的身边,一起去看“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戒指。我说我还很喜欢玉镯子。他想也没想的说:“好。”我抬头看着他削瘦的侧影,我想说哥哥,我还想要一句比钻戒更长久的诺言。
昨天中午我们订婚。可是宴席上风云突变,他居然顶撞我的父亲,还说了一些不尊重的话语。于是我们分手了。朋友说象戏剧一样,我们的房子已经装璜好了,距军计划中的结婚日期,不到一个月,可惜这短暂的二十几天,我们已经走不过去了。
现在走在街头,只余下我一个人。在阳光中,眯起了眼睛,看到遥遥的未来,曾有一个面目模糊的新娘,在那端隐约的对我微笑。有些沧桑的感觉,一天之隔,就已物是人非。
军曾经说过的话都清晰的在耳边回响。我边穿过横路,边想起他昨天对我说:“看着点车……”最多的时候,他都在问我:“咱俩什么时候结婚啊。把咱俩的事订下来吧。”他最喜欢吓唬我:“总在电脑前不动地方,你就要歪脖子了,那多可怕啊。”要么他就说:“白天在单位看电脑,晚上到家又看书,将来你肯定得戴一个巨大的眼镜,到哪都得找它……”那时我都会悄悄的甜蜜的微笑。想起他温暖的叮嘱:“那你得多休息啊。”“很好吃,你也吃一个,就吃一个。”这些简单的话,让我的泪不知什么时候流了下来。
最怕面对爱情的幻灭和空虚。那时,我只有选择沉默和坚强。每天都会接到家人和朋友的电话,他们都担心我会难过。总是笑着安慰他们说我没事,说着相似的违心的话语。虽然他们听了将信将疑,也只能说你能做到这样最好了。
秋天的风微微泛着凉意,日子安静的像流水一样逝去。那些失去的人,那些过去的事,都在记忆中断了线索。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还会有一个人,让我去相信他怀抱的温暖吗?让我相信会有真诚和宽容的存在?也许会吧。秋空高远,淡淡的云影,就象那飘忽不定的情缘。年轻的人们,仍旧有着年轻的容颜,单纯的神情。只是许多曾经相信过的信仰,已经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失去它的光彩。
往事如烟散文冯骥才篇七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郑融久未回家,时常是兄弟姐妹代为打理,因为他的路远,因为他的工作,因为他的种种。他知道,对于自己是推脱是借口,对于兄弟姊妹是理解是包容。今年没有等待,没有事由,他毅然回家准备和姊妹一起为父亲上坟聊以慰藉。清明时节雨纷纷,总能使人想起往事种种,人生太多变故,太多无无奈。身边的朋友或同事,今天还见面还谈话,明天一纸讣告就出现,于是便天各一方,成为永远,让人十分悲怆无奈。留下的只是环顾遗体,沉重的低下头颅默哀以致目送入土为安。当一拍拍尘土掩住灵柩的一瞬,能做的只能在内心深处默默祷告:愿他安息,一路走好,愿他天堂愉快,剩下的只是无语与深深地怀念。
许多年前,还是懵懂少年的郑融,自以为没有什么是可以放在心上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切都可以无视,一切都可以不理,目空一切。殊不知在他的身后傍边,亲人们都在默默地看视着,守护着。在学校因为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被他哥郑洁知道后,对方被狠狠的揍了一顿。事情闹腾大后自己无法收拾残局,最终双方家长出面,什么孩子太小不懂事,请原谅之类的话予以搪塞方才化解对方心中的愤懑与不快。被揍者家长虽是不满也已无可奈何,事情不大就息事宁人。揍人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像等待判决一般,得到如此结果还不赶快收拾心情了结便好。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以后凡此种种能不声张的一律缄口莫语,大事小化,免得招惹家长的一顿臭骂或毒打。但也有吃亏大的时候,一次郑融和小律及朋友们一起玩的兴起,眼见着垒球划着流线极速下坠,身为投手的郑融扬着脖子速速飞奔,没曾顾忌脚下路况,在伙伴们的呼叫与惊讶声中就已坠入一施工深坑中。当时那个痛呀是锥心的,双眼紧闭翻滚成团,口中狂叫呐喊,挺惨烈的。目视如此惨像,小伙伴们众生唰唰一起将他蚂蚁搬家般抬上深坑,问候的,揉搓的,急促惶惶的。看着他面容趋于平缓时,大家紧绷的神经方才舒缓,散伙回家。小律及几个要好的朋友想将他搀扶回家,想到家长的责备便也不许,一人捌着腿咬着牙孓孓独行,还庆幸以为正值天色暗淡,家长不注意发现不了,可省去许多烦忧。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洗漱上床,心中期盼一觉醒来便可无忧也。但事情总是欲盖弥彰,掩耳盗铃的事情终会败露。次日天明,郑融待要起身下床时,感觉特别不爽,一双腿很倔强地不听使唤,依然咬牙坚持,在家长面前一脸的轻松自在,内心却在受煎熬,也没有意识到事情会败露,也会很严重。就这样坚持着,痛苦着,煎熬着却还是不说。终于,一天被妈妈看出端倪;呀!不对的,看他那腿,怎么捌着。待到问及时一句没注意小摔一跤,没事的,就给敷衍过去。只是说者搪塞,听者留意,郑融妈细心点,几天过去了,怎么情况非但没有好转,似乎还要严重,这孩子到底怎么啦?问他又不言。于是在一个夜晚,待郑融熟睡时,妈妈悄无声息地走进他的卧室,掀起被子仔细查看,分明感觉两腿有问题,还不放心的用线圈围比划,方大惊失色,原来都这样了还不说,这孩子真能忍。一阵噼啪抽打声响彻夜空,夹杂着妈妈痛心疾首的哭喊,一家人全体齐齐涌来,在妈妈的一再逼问下,郑融不得已说出实情,妈妈既心痛又气愤的责怪他,不该瞒天过海,如果错过治疗期,会有多么严重,报废的不只是你的一条腿,而是一家人的心。于是迅速将衣服穿戴整齐,郑洁背起他就朝医院飞奔,急诊室医生睡眼惺忪的出来,看着家人心急火燎的,睡意早已全无。经过检查给出了结论,即郑融右髋关节脱节错位,需迅速回复,时间再长点会有问题的。于是复位住院一段时间,无碍出院,步履轻松如初,大家长出一口气。郑融爸妈喜极而泣,郑洁则爱抚的拍拍他的脑袋:“小子以后可再别吓人了,看把一家人折腾的,你也不痛?”经此一事,郑融知道,有些事可瞒,有些事不可,小子也才慢慢长大懂事。
这天,雨后初霁天色很好,湛蓝的天空一览无余的展现着它美丽的神韵,朵朵白云优雅舒展的.在天空徜徉,追逐变幻。一会是律动的奔马,一会又变成翩翩美丽的蝴蝶展翅飞翔。潞河的流水酣畅淋漓的奔涌势不可挡,摧枯拉朽地翻卷着白色浪花。郑融伙同小律在河堤嬉戏追逐,喊声笑声夹杂成空旷的流动荡漾在潞河上空。河边长大的孩子多一些狂放,少一些勒跘。二人平时玩耍机会较多,脾气秉性稔熟,气味相投,又经常瞒着家人在潞河游泳玩耍。自己感觉水性很好没的说,于是言语相激之间,只见小律动作麻利的脱掉衣服,义无反顾地一个动作不太优雅的入水,待到郑融反映过来时为时已晚,小律却不见了身影,急的郑融河堤上左右狂躁奔跑,眼见着小律在滔天的白浪间露出个头来,郑融急急高喊靠河堤游,话音刚落却又不见了小律,急如泼猴的他哭喊着,追逐着。好在事有急来,却以无惧收尾,几经浪花淘洗的小律经过一片死水区时侥幸游得岸边,死死抓住一颗小树枝桠,郑融谨慎的帮扶,终于上岸,瘫坐在地上心有余悸的喘着,身下一片湿啧。郑融失而复得的心态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关心之心溢于言表:“冷货,这么急的水也敢下去,不要命了!咱只是一说你就当真,真有事了咋办?吓死我了。”小律也觉着理亏,说以后再也不敢充愣扮勇了,两人寂寥回家缄默不敢言语。话说孩子之间趁一时之快言语挑逗,本无可厚非,少年不经事逞一时之勇也很正常,只是没事便罢,有事便会追悔莫及,抱憾终生,实不可取。
少不经事不成长,老不历炼不沧桑。郑融小律小学同班,郑融学习聪明领悟极强,只是太过贪玩,鬼点子特多。小律踏实稳重,步步为营,喜欢和郑融玩耍。一天小律阴沉着脸告诉郑融,小兰被张洋欺负,他用纸蛋子弹射于她脸上,现已红肿还在哭呢。小兰是郑融一起长大的朋友,关系要好,这还了得,怀恨在心的郑融附耳低语一阵后仍各自学习,无事一般。待到午休时段,只见张洋红肿着一张脸,双眼已眯成一条线看不清东西,哇哇大叫。被吵醒的同学纷纷前去观看,发现张洋脸颊上涂满红椒水,气味辛辣刺鼻,逐纷纷议论。郑融小律相视不语,小兰一脸错愕地目视着郑融,视乎在说,是否你干的?只不言语。闹哄哄的气氛引来了班主任,张洋仍然瞎子一样嗷嗷狂叫。班主任视如此情景,拉起张洋去了校医务室,经过医生清理冲洗,张洋委屈的回到教室,将脸深埋不语。班主任脸色凝重的迈着方步入得教室,目光巡视一圈,但见茫然失色的,不知就里的,心有余悸的各色面孔,然后一句午休时间不得喧哗闹事,仿佛知之八九般又转身离去,郑融小律内心有点愧疚地埋头休息不在话下。一天的学习生活行将结束,班主任大步流星迈入,字斟句酌地说道:“那位同学干的就主动承认,给张洋同学赔礼道歉,此时就不再追究,否则一旦查出后果自负,希望同学们学习期间不要妄自生事。”毕竟都是小孩,做错事司空见惯,也没造成太大影响,班主任私下调查已知大概,各打五十大板也就没再追究。事后张洋主动给小兰道歉,郑融小律主动向张洋示好,也没说此事,各自心照不宣,事情就此打住,小小教室仍是一片和谐流淌。
天色已晚,暮色四合,放学回家的路上,郑融小律勾肩搭背同行,小兰满腹狐疑的一阵小跑跟进:“郑融哥,今天的事是你吗?”“你说呢?傻妹妹!”小小年纪的郑融很有城府的答道,小兰觉着心里痛快,但不知怎的却有点不舒服,郑融当然知道:“今天事情打住不提,以后我们不能太那个了就行。”就这样有说有笑,三个小不点慢慢的消失在暮色中。
本是回家祭拜,却惹来如此多的回想,郑融想着摇摇自己的头,不置可否。车窗外景色秀丽,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像一面金色的海洋铺天盖地映入眼帘,一年一度的油菜花节引来无数游客驻足观赏,其间,少女少男们争相poss,扭动腰身,按动快门,于是花的海洋,情在徜徉,乡间田野流光溢彩再度辉煌。郑融收回记忆,整理思绪,眨眼间故乡的气息扑面而来。从故乡人们的口中得知小律挺有出息,从那以后发奋学习考上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只是天妒英才,年纪轻轻遇难身亡,原因是车祸,不由得使人心思沉重,浮想联翩,人的生命如此多舛,生的不易,死的可惜,理当珍惜再珍惜,郑融在这衷心祝愿我的朋友一路走好,拜别拜别!至于小兰日后成为郑融至亲要好,在《小爱情故事》里已经有所交代。到了父亲的坟头,郑融虔诚无比的叩头再叩头,一注香蜡燃尽相思之苦,几页焚纸寄托无尽思念,逝者已去,生者当珍惜,如此而已。愿我已故的亲人朋友天国永存,安息年年。郑融再次拜别!
往事如烟散文冯骥才篇八
在一片死灰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墨绿。
——顾城《感觉》
城市,是一个没有气息的地方。它可以令人窒息到失去了心肺,它努力地,一遍一遍,为回忆制造死灰。
原本以为,在城市住惯了的人,是没有记忆的。然而某一天的一个转瞬间,由于一些事情的发生或是一些人的离去,有一种感念奔泻出枯竭的内心,恍惚间所有的记忆都簇拥在眼角,好像往事都有了生命。于是我的眼眶里爬满了它们遗落下的影子。
总是觉得往事如烟。过的时候那么厚,那么浓,那么烈,等到回忆它们的时候却又是那么轻,那么淡,如此地不可触及。
童年在我的眼中一直都是模糊的,只记得小时候一直以来我都有一种奇怪的嗜好——看大人吵架。觉得大人们涨红了脸,昂扬着头的样子很可笑,那么多人一起劝架了,好热闹。拍着小手心里贪婪地大笑,没心没肺,不知天高地厚。就像那时的我嗜好在一些小人书上编一些叛逆的、不知好歹的对话,然后从第一页开始,慢慢“欣赏”,还窃喜自己丰富的想象。
幼时的我,那样张扬、狂妄,很多纯真的日子——从来都没有好好珍惜,以致于我失去它时,哭得是那样撕心裂肺。我至今仍坚定地相信那是上天给我的巨大惩罚,我在梦中听见上帝对我说,你必须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没有人来安慰你,没有这样或那样的间隙,让你好好去想想你是如何失去它的,它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近乎疯狂的步调离你而去的。我只记得后来我撕掉了那些所有有过我的“杰作”的小人书,把它们散落在白花花的街角。我恨它们,恨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言语。我瘫坐在街道旁。那年夏天,我终于深刻地明白了我是个多么脆弱的孩子。
那以后我便成了半个鲜红的孤儿,我喘着粗气,大声吼叫着,以一种令人恐惧的速度狂奔在街道上。人们诧异地望着我,好像我根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黑夜漫长的街道上,全是我的血与光。
丢失了,回不去了,没有什么可以弥补。
才懂得原来人生是需要去珍惜的。因为生命不允许我再犯一次同样的错误。突然间才发现,对那些我失去的人和事,无论是在拥有时还是在现在,我都没有深刻的了解,没有人向我提及,我也没有勇气去追问,我用我的`畏惧保留着最后一丁点想象。
后来的日子,我便把自己染成了墨绿色。墨绿色的孩子成熟了,懂得什么叫做刻骨铭心。一段经历,改变一生。当这些事情开始逐渐地变成一堆堆如烟的往事,我反而觉得它们愈加深刻。
我站在一个没有风的看台上,看到一个最初的我,和一个现在的我。一个鲜红,一个墨绿,她们手拉着手站在一排拍照,快门定格的瞬间,我同时看到了死灰与笑脸。
我很高兴,那个死灰般的、不懂世事的最初的我,终究被打败了。
也许每个人曾经都有过一段灰暗的往事。它可能是束缚的童年,是被黑夜的车轮辗过的纯真,是绝望,是悲怆……但它们却真实地让我们懂得了一些道理,明白了一些事情。有些过错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只有经历了,悔恨了,体悟了,才真正懂得人生并不是小时候怀揣着的美丽幻想,也不是随便一捏掌心就可以握得住的梦境。唯有在孤独里轻轻摇荡着的往事,才能让我们慢慢学会坚持,慢慢成长。
于城市中住惯了的孩子,并不一定都是轻狂、无知的代名词,生活和往事告诉他们,未来的路还很长,生命本没有终点和决裂。只要彻底悔悟了,成长了,就会是令一种希望。
只是,岁月易逝,幸福易失。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路过了一个个或卑微或孤傲的生命。独自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一个过程,蜕变的过程,从年少的无知,青春的叛逆,到如今深深的眷恋与悔悟。
没有什么能够修正我们以前犯下的过错。
只有如烟的往事留下我们曾经活过的证据。
于是在深深地缅怀过后,终于坚定了决心,用一颗更坦诚的心,呼唤未来。
往事如烟散文冯骥才篇九
走进记忆的大门,往事就如同发黄且珍贵的老照片,嵌入你内心的相框中,令人久久无法忘怀。它不会随着岁月的辗转而消失,也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远离,它只会在你的记忆里,与你如影随行,与你倾心相见。
去年,在去兰州出差的空闲之余,我实现了自己多年来的一个心愿,那就是回原单位看看。当我一坐上公交车,心里就不禁泛起了嘀咕,离开这里已经十年了,单位上该变成什么样了呢?一路上,繁华的都市街景丝毫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当看到车子朝着单位所在的方向开去,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好奇地瞪大了眼睛看着车窗外的景象。以前这里马路两旁都是一些简陋的民居和四合院,还有一些废弃的工厂仓库,现在全被拆迁后开发成了一个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尤其是我们单位附近的那一大片贫民区,经过政府的拆迁改造后,一栋栋二三十层的高楼拔地而起,周围商铺林立,热闹非凡。这里的变化之大,着实让我惊叹。车子到达终点站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又走了一小段路,终于看见了一幢依山而建的桔红色的三层建筑,那是我以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走在山庄的林荫道上,我看着周围熟悉的景色,不觉感到萧条破败的气息迎面而来。曾经宽敞、平坦的林荫道,路面上已出现了不少裂痕和坑洼处,看来是很久没有维护过了;过去游人如织的茶园里没有一个人,寂静得有些可怕。记得,以前在旅游旺季,山庄到处人声鼎沸,欢声笑语不断,且时常会出现游人们自己争抢桌椅的事,而看着眼前的情景,让我不禁黯然神伤。同事先走了,剩下我一个人又在山庄了转了转。沿着熟悉的小路,我来到醉仙谷、太公池和槐香园里看了看,想起了不少以前的人和事。当我走到餐厅旁边时,无意中瞥见了叠放在角落里的一堆堆桌椅,它们大多数已经消褪了颜色且破旧不堪,看来是放在这里已经很久了,上面还落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突然间,我感到自己的心上也像是落上了一层灰,沉甸甸的。
记忆中最怀念的,是我刚上班时住了半年的单位的小院子,因为这次的圆梦之旅时间有限,所以没有回去看看,未免有些遗憾。那座小院也是依山而建,周围人烟稀少,荒凉而沉寂,看上去和繁华的都市氛围极其格格不入。它大概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周围有大小十余间房屋,其中办公用房占了六间,剩下的几间房子是我们年轻人的宿舍及单位的库房。这个看似落后且陈旧的地方,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一进院门,登上十几层台阶之后,你迎面就可以见到院子正中央种着一棵粗壮的平头槐树,它的.枝条密密麻麻,向着四周恣意蔓延铺展。单位上的人用钢筋把它们搭建起来,像是给小院戴上了一顶帽子。尤其是到了夏天,外面是艳阳高照,酷暑难熬,可一走进小院里,你的头顶上仿佛是撑开了一把巨大的绿色遮阳伞,遮挡住了所有的阳光,让人感到清凉舒爽、怡然自得。
刚来上班的那段时间,我对这里的生活一点也不习惯,因为周围没有商店,平时要买些日用品,都需要走很远的一段路下山去买,这是让我最头疼的事。记得有一次,下班后我一个人去山下的超市买了些平时的必需品,等到往回走时,天已经慢慢变黑了。我一面提着刚买的东西,一面快步朝山上走去。这时路上没有一个人,只听见风吹得树叶发出的“沙沙”的响声,我的心里是越来越害怕起来,生怕从路旁的草丛里蹿出一条狗或是在角落里冒出一个人来。渐渐地,天完全黑了下来,周围的一切像是蒙上了一层黑色的丝绒布,看不清任何样子,我感到自己的腿像是灌了铅似的,越走越沉,提着东西的两只胳膊也越来越酸。此刻,我真想停下来歇一歇再走,可一看到周围黑漆漆的,心里就会不寒而栗,顾不上擦拭从额头上不断流下来的汗珠,也顾不上疼惜已经快要麻木的双臂,我咬紧牙关,气喘吁吁地一个劲地往前走。不知走了多久,我终于看到远处有几点亮光从树叶的缝隙里透了过来。它如同一股暖流,瞬间温暖了我,我知道快要到单位了。当时小院的铁门已经上了锁,我站在门外面,用尽所剩的力气敲打着,就像一个迷路的小孩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欣喜而急切,生怕再出现什么差错。“当当”的响声划破夜的静谧,很快,我就听见了狗吠声和一阵细碎的脚步声,看门的大爷来给我开门了!顿时,我悬着的心终于从嗓子眼落回了原处。现在回想起来,我已经忘了大爷当时嘱咐了些什么话,我只记得,看到他来为我开门的那一刻,我已是泪流满面。
“既来之,则安之。”在单位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后,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一切,并且爱上了这座小院。刚来上班的时候是春天,因此,在小院的屋前屋后到处都可寻觅到春的足迹。清晨,一声声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会准时把我们叫醒,那是屋后枣树上的鸟儿们在欢快地歌唱;打开屋子的后窗,一阵阵带有花香和青草气息的清风迎面扑来;走到屋外,抬眼望去,四周满目苍翠,山上的树蓊蓊郁郁连成一片,在蔚蓝色的天空下,越发显得灵秀动人,让人不觉心情舒畅、神清气爽。每个早晨,我们扛起工具上山干活;每个日落,我们又满载疲惫下班回家,一边在屋檐下做饭,一边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歌曲,时不时还抬起头来看看小黄狗在院子里嬉戏,这样简单而惬意的生活让所有的烦恼瞬间都会烟消云散。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只要一放假,妈妈就会带着弟弟来兰州看我。那时最幸福的事,就是每天能吃上妈妈做好的饭菜,能在夏夜里和弟弟一起数着天上的星星,能和他们相依相伴几十天,能在异乡体会到亲情的温暖与甜蜜。后来,单位新的办公楼建好了,我们便在秋天搬离了那座小院,以后再没有回去过。现在,每次读到李乐薇先生所写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我就会想起那座小院,觉得作家笔下的“小屋”和我的小院是何其的相似。它们都是在山中建造,都远离都市的喧嚣与世俗,最重要的是,它们是我们心中的一片“净土”,是我们生命中的最美的“桃花源”!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这一路走来所经历的过往,这一路所品尝的酸甜苦辣,让我时常感怀于心,感谢它们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同时,也让我更加认识到,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是多么重要的事!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71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