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金色的鱼钩教案幼儿园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教案篇一
1。读准字音。
2。学习第一,二段,知道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金色的鱼钩)
1。 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之后,多读几遍。
2。 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字词练习)
3。 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 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1。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2。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
1。 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可引导讨论:
(1) 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非常负责?
(2) 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地神态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2)
(3) 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变化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3
(4) 划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单击内容理解4)
(5) 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为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单击内容理解5)
1。学习第三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 默读课文第三段。
2。 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 老班长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
(2) 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单击内容理解7)
(3) 课文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单击内容理解6)
(4) 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单击内容理解8)
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可以补充改正。最后,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下来。
(单击巩固练习中的拼音填空,比字组词,词语搭配,选字填空。学生口头练习。)
金色的鱼钩教案幼儿园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教案篇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每篇课文结构特点,即课文的纵思路和横思路来整体设计教学。课文的纵思路就是作者的写作顺序,文章的条理。它就像一棵树的主干。课文的横思路就是作者怎样把各个部分写具体。它是一棵树的枝叶。教师只有抓住主线来整体设计,分步施教,才能把作者的写路,教者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在纵思路上,作者是围绕着“两救”来写的,即班长救病号(3—23节),病号救班长(24—33节)。因此,全文分为四段较妥,即1—2节为一段,“两救”各为一段,最后一节为一段。在横思路上,作者抓住班长的外貌(人物外表)描写,来展开故事情节。
如何设计教学呢?
作为理解课文的第一步,就是要把作者围绕着“两救”这个特点明确地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读书,理清思路,划分段落。为了让学生循思路进行第二步的学习,老师应该把全文的思路板书出来:照顾病号——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怀念班长。
全文有六处描写班长的外貌,这是课文横思路的主线。这六处是:
课文第2节,班长一“出场”就写了他的外貌:“个儿挺高,……两鬓都斑白了。”
第二次描写是在第8节,小梁看见班长吃病号吃剩的鱼骨头,他“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课文21节里,写病号们不肯喝鱼汤时,“班长皱起眉头”。
课文22节,写班长看见大家把鱼汤喝完后,“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课文23节里,当大家走到草地边上时,又对班长的外貌进行描述:“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课文里最后一次写老班长的外貌,是在28节里,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
对老班长外貌的描写,是这篇课文横思路的一条主线。而每次描写,都有它的含义作用,引导学生逐一理解,无疑是学习这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时,引导学生围绕着已经划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词句,读书自学,议论交流,深入理解每次描写老班长外貌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理解人物的外表,进而理解人物内心,最后理解人物的优秀品质,达到自我领悟,渗透教育的目的。
课文一开始,就仔细地勾画出一位老红军战士的外貌,一位未满40岁而驼背,皱纹满脸,两鬓斑白的战士,以长者的身份,带领三位有病的小战士在茫茫的草海里,一步一滑地行进着。这些描述告诉人们,老班长历尽了人间的辛酸苦难,但他乐观,充满对同志的阶级情谊。
老班长救病号部分,课文对老班长的外貌作了四次描述。而每次描述,与救病号有什么联系,给读者什么启示?这是我们引导学生理解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深刻领会。
接下来,病号为什么要救老班长?怎样救老班长?结果怎么样呢?这是必须引导学生理解的问题。理解这些问题,要同对老班长外貌的描写,联系起来。为了把二个病号最后带出草地,老班长硬是支撑着“皮包骨头”的身躯,拿起钓鱼钩去找水塘钩鱼去了。可是,当同志们发现时,老班长为了救病号,长期忍饥挨饿,终于累垮了。这是病号要救老班长的原因。
老班长用缝衣针弯成钓鱼钩,一路上,用它钓鱼,做鱼汤给病号吃,救活了三个病号。可是,当病号用它钓鱼做成鱼汤送到老班长嘴里时,“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这一描述告诉我们,三个病号已成了四个病号,而老班长是个重病号。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设计。
受老班长精神鼓舞方面:我们要走出草地。引导学生想象,在老班长舍己救人的精神鼓舞下,三个小战士互相帮助,艰难地走出草地的情景。
从怀念老班长方面:老班长活在我们心中。引导学生想象,小战士们掩埋老班长的遗体后,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又是怎样做的。
从向上级讲述老班长牺牲的经过方面:老班长救活了我们。让学生回述故事内容,并简谈体会。
金色的鱼钩教案幼儿园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教案篇三
1.读准字音,掌握字词。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指导学生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
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
金色的鱼钩)
1.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多读几遍。
2.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3.
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说说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四.
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1.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可引导讨论:
(1)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非常负责?
(2)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的神态有什么变化?
划出有关
词句。
(3)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变化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
(4)划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
(5)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
第二课时
1.学习第三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默读课文第三段。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老班长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
(2)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3)课文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
(4)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
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可以补充改正。最后,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下来。
金色的鱼钩教案幼儿园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教案篇四
【教学过程】
一、题解,领略思想内容
1、“金色”是什么意思?
2、(轻声朗读)把和题目相关的句子写出来。
3、说说本文记叙一件什么事?
4、(出示小黑板)“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绚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抓住关键,问得中肯,富有启发性。〕
生:因为老班长曾用这个鱼钩救过三位小战士的生命,而自身却牺牲在河边。
生:鱼钩上有老班长的血与汗,看到它,仿佛看到了老班长的一颗闪闪发光的心。
生:“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看到它,仿佛又见到了老班长。
生:这鱼钩象征着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这精神永放光芒。
二、绘形,激发思想感情
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揭示老班长的内心世界的?
生: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描写来揭示的。
(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班长外表的句子。)
〔既动脑又动手,紧扣课文,由表和里。〕
(出示小黑板。)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问得妙!一石投水……〕
生:因为在长征途中,他经历过无数艰苦的战斗生活。
生:说明在长征路上老班长为革命十分劳累。
生:“满脸的皱纹”足以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
生:“斑白的两鬓”说明他一帆风顺的考验。
生:从老班长这些外貌,让我们看到了他那金子般的内心世界。
生:对,看到了他忠于党、忠于革命、关心战士、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答得好!一问数答,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突出老班长的形象。〕
师:老班长这种高尚的品质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出来?
〔抓住不放,步步深入。〕
生:从他的行动表示出来。他是“一棵一棵地摸着”找野菜来和着青稞面当饭吃的。
生:他挖草根,想尽方法做鱼钩钓鱼。
生:他翻了很多草皮,才干找到鱼饵。
生:他那么衰老,还为三位小战士洗衣裳。
师:这一连串感人肺俯的行动,让我们体会到老班长那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对党的忠诚。(出示小黑板)“合不拢眼、喜出望外、收敛笑容、露出笑意”这些词语是描写什么的?为什么这样描写?
生:这些词语都是描写老班长的神情的。
生:“合不拢眼”这个词可以看出老班长整夜睡不着。
生:面对“饥饿威胁”,眼看三位伤员一天天瘦下去,老班长焦急不安。
生:“喜出望外”是写一个偶然机会,老班长发现一条鱼跃出水面时的高兴劲儿。
生:“收敛笑容”是当老班长不吃鱼汤的秘密被发现后,伤员端着鱼汤,怎么也“送不到嘴”,老班长见后的神情。
生:这个词说明老班长很生气。
生:说明他既严肃又耐心。
生:看到战士们吃完了鱼汤,老班长才“露出笑意”。
生:说明他把伤员的健康作为一件快乐事。
生:这些词语看出老班长为伤员的虚弱、饥困而担忧,为小战士能得到一点营养而高兴。
生:说明老班长一心牵挂的是三个小战士。
生:老班长为自身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
生:说明他一心挂念的是党的委托,是革命事业。
三、入境、掀起情感波澜
师:这篇文章除了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外,还通过“我”的神态、动作、语言来烘托老班长的内心。(同学们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再次动笔。“道”不离“文”,借“我”烘托出老班长的伟大。〕
师:万根钢针扎着喉管是什么滋味?当你和小梁一样看到了老班长把鱼汤让给病员吃,自身却嚼草根和鱼骨,“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那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问得细致。言辞恳切,引入情景,接受高尚情操的熏陶。〕
生:我会激动得流下眼泪,哭起来。
生:我会十分痛苦。
生:我觉得老班长的境界十分高尚,自身太渺小了。
生:我会怨恨自身为什么让老班长这样吃苦,而自身却坐享其成!
师:一个搪瓷碗有千斤重吗?为什么总送不到嘴边?在这情景下,你将会怎么样?
生:这是夸张的写法,是说心情万分繁重、痛苦,我同样也十分痛苦的,真不知如何是好?
生:我一定鼓励两位小同志,边养病边锻炼,设法减轻老班长的负担。
生:我一定要求老班长和我们一起也吃一些。
四、剖析、接受品德熏陶
(细读老班长牺牲这一重点段,并设身处地想象当时的情景。)
〔细读品味,不能忽视的一环。〕
师:老班长昏迷不醒时,我们为什么着慌了?
生:老班长平时只顾着三个小战士,自身吃得少,劳累多,又缺营养。现在昏迷不醒了,说明他身体支持不住了。
生:可能老班长的精力消耗尽了。
生:因为老班长的生命十分危险。
师:快接近草地的边了,老班长终于精力耗尽,生命垂危,说明这段时间来,他是坚持着走过来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坚持呢?
生:他牢记党的委托,是党给他的力量。
生:他坚信一定能走出草地,有坚强的信念。
生:他坚决要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
生:他有顽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
师:当老班长奄奄一息时,小梁把鱼汤送到他的嘴边。可是老班长依然一滴不沾,他说了什么?你对这一席话是怎样体会的?
(读老班长的话。)
〔老班长的话感人肺腑。读之更为动情,再次体现老班长形象的伟大。〕
生:这席话说明老班长在生命垂危关头,仍然念念不忘自身的责任。
生:老班长把党的话永记心头。
生:我体会到:老班长把生的希望让给病员,把饿和死的痛苦留给自身。
生:我觉得老班长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十分伟大,值得学习。
生:我要学习老班长忠心耿耿为革命的品质!
五、归纳,提高思想认识
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老班长精神不死,流芳百世。〕
2、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说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老班长的`光辉形象。略)
〔感情朗读,加深印象,倍受教育。〕
〖评介
知识上的幅射,认识上的扩展
广东汕头市金园区教育局教研室 杨传铭
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主旨。但如何紧扣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则是不少教师仍在摸索研讨的课题。魏俊尤老师积数十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条如何“紧扣教材,渗透德育”的教学规律──知识上的幅射,认识上的扩展。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条易学可行的富有启发性的好经验。以魏老师的这个课堂教学片断来看,有两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选准文以载道的联系点,引发开去,进行教与学
每一篇课文都有它所包括的独有的教育内容。假如在教学过程中离开课文去随意说教,则不但起不到思想教育的积极作用,反之会因泛泛而谈冲淡或抵消思想教育的因素。魏老师的这个课堂教学片断之所以值得学习,就在于他选准了课文中文以载道的联系点,在知识上进行幅射,收到最佳的课堂效益。如教师抓住“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绚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个句子,提问“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何以会“闪烁着绚烂的金色的光芒”?魏老师让同学从“鱼钩”这条线索去理清作者的思路,去认识老班长为革命所做出的贡献;从“生锈”“金色”等词语以和描写老班长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的有关句子去体会老班长为革命献身的高尚品质,使同学真正弄懂课文的内含,春雨润无声似地受到老班长这个光辉人物高尚品德的感染,自然而然地受到革命保守教育。知识幅射,充沛发挥,点到为止,恰到好处。
二、注意思想教育的层次性,逐步深入,充沛发挥教材的教育作用
一节好的语文课,要在同学学得生动活泼的同时,体现出教师对同学进行思想教育的层次性的合理布置。对同学进行思想教育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学接受教育也有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为何把这两个过程很好地贯穿在教学活动中,让同学随着课文情节的发展,认识水平也随之提高?魏老师引导同学从课题入手去领略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同学从描写老班长外表的语句去揭示内心世界,去学习老班长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把饥饿和死亡的痛苦留给自身的伟大精神;从启发同学理解“一个搪瓷碗有千斤重吗”的含义,让同学置身当时当地的环境中而掀起感情的波澜,从引导同学细读老班长牺牲的段落,进一步加深对老班长这一光辉形象的认识;最后再次从鱼钩进行归纳,让同学接受英雄人物高尚情操的熏陶,并从接受教育上升到提高思想认识这个高度。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使同学的思想认识逐步得到升华。
魏老师的这个课堂教学片断体现了他的教学特色:“既在知识上辐射开去,出现网状结构,又在认识方面扩展开来,达到自我认识、自我领悟、自我教育的目的。”
金色的鱼钩教案幼儿园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教案篇五
1、学习课文,能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能有感情朗读描写老班长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精神,从而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三长两短、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一、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1、根据意思听写词语:
三长两短、喜出望外、奄奄一息。
2、齐读生字、新词。
3、说说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默读课文并思考:
⑴ 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⑵ 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2、反馈。
三、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的含义
1、齐读。
2、质疑: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怎么会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3、讨论。
4、定向。找一处老班长的语言,读读,简要说说意思,然后想想反映了老班长的什么精神,最后有感情朗读。
5、自学。
6、交流。(以感情朗读为重)
7、体会老班长的精神。
8、说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9、练习。
四、课堂作业设计
1、根据意思写词语。
2、体会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金色的鱼钩教案幼儿园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教案篇六
1.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能认识7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使自己感动的部分。
4.能说出自己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地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一句话的理解。
5.能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6.能感受到革命前辈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产生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学习重点: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
1.预习: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搜集长征的有关资料,通过初步阅读了解资料的内容,进行剪辑整理,弄清与课文学习的联系。
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征的资料(包括长征的时间、路线、有关长征的诗词、歌曲、长征中的动人故事、英雄人物等各种文字介绍和图片资料)与同学进行交流。
认真研读阅读提示,之后,说说阅读提示提了几方面的学习要求,弄清在阅读中要做什么,怎样做好。
1.回顾读书方法。如读一读、想一想、查一查、画一画、标一标、注一注、议一议等。
2.学生按阅读提示,运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阅读课文。
3.教师有针对地进行学法指导。
1.在阅读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篇几个方面进行交流,教给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方法。
2.学生畅谈收获。
3.把对老班长说的话写在课文的插图旁边,进行交流。
把本课阅读学习中积累的好词佳句摘录到读书笔记上,把《金色的鱼钩》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继续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金色的鱼钩教案幼儿园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教案篇七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记叙红军长征故事的文章,大家还记得吗?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我国革命史中的一次辉煌的壮举。长征途中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文章中的老班长,也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中的一个,让我们记住这些前辈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崇高的品质,成为合格的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鱼钩?为什么一个长满红锈的普通的鱼钩在作者心中却是那样珍贵。
3、简介时代背景:这是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个感人的故事。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使革命遭受巨大的损失,红军被迫实行转移,进行了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十一个省,越过了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历尽艰辛,击溃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本文记叙的就是红军过草地时一个真实的故事。
1、自读
⑴ 默读课文:
① 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⑵ 再读课文,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⑶ 说说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理解。
2、全班交流。
1、感情朗读课文。
2、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的鱼钩的故事?
⑴ 复述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 条理要清楚,讲清鱼钩的来历以及围绕鱼钩所发生的故事。
② 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说出来,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③ 注意用口语讲述。
⑵ 可以怎样开头?
3、小组内练习复述。
4、组内推荐的同学在全班复述,大家进行评价。
5、观看情景剧,看看专业演员是如何讲故事的,学习别人的长处。
给家人或朋友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
【板书设计】
通过有感情的一段谈话导入新课并介绍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读课文,要求学生以事情发展为线索,了解故事的内容梗概。特别要求学生在独立阅读时加快默读的速度,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默读时,要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为复述故事做准备。练习复述时,先要进行一定的辅导;然后在小组内练习;推荐比较优秀的学生在全班汇报,此时注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中提高自己;最后观看情景剧,看看专家是怎样讲故事的,学习人家的优点,在完成家庭作业时进一步提高复述故事的水平。
金色的鱼钩教案幼儿园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教案篇八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重点字词
2.训练运用圈划的读书方法,理解在人物刻画中关键词语的作用,体会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多种角度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3.训练朗读能力
4.培养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概括故事、分析人物、品读语句、理解主旨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
一.预习探究:
1、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金色的鱼钩)
2、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合作交流:
(一)、前提测评:
1.听写字词:(之后互评)
2.正音.
(二)简述
1.师背景介绍:2.长征路线图展示:
(三)快速读文,本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
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
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
三:品读体验:
1.划分段落。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
我们可以知道文章的行文思路是“照顾病号”----“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怀念班长”,文章可以分成四部分。你划分从哪到哪?
(一、1—2二、3—23三、24---33四、34)
2、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呢?(老班长)对他的刻画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完成的,我们来找一下(在书上画出来)并说出其含义。
a外貌描写:(第2、8、21、22、23、28段)
含义:划出描写班长外貌的词句
全文有六处描写班长的外貌,这是课文思路的主线。这六处是:
课文第2节,班长一"出场"就写了他的外貌:"个儿挺高,......两鬓都斑白了。"
第二次描写是在第8节,小梁看见班长吃病号吃剩的鱼骨头,他"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课文21节里,写病号们不肯喝鱼汤时,"班长皱起眉头"。
课文22节,写班长看见大家把鱼汤喝完后,"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课文23节里,当大家走到草地边上时,又对班长的外貌进行描述:"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课文里最后一次写老班长的外貌,是在28节里,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但"他微微地睁开眼
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
b、动作和语言描写:(找几处不唯一,自由说)
c、第5个展示“神态描写”的语句,从文中画出来。
3、这篇文章除了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外,还通过“我”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衬托老班长的内心。(同学们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4、本文是刻画老班长,为什么写“我“呢?(讨论)(反面衬托)
5、分析老班长的性格特征。(板书)舍己为人?忠于党和人民……
6、找一学生有感情朗读。(2)师设疑,生分组讨论回答。
7、选读你喜欢的语句。(要饱含真情)
8、讨论,提高思想认识。
a、作者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的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老班长精神不死,流芳百世。〕
四、巩固延伸:
1、你能列举老班长式的人物吗?
(“马背上的小红军”“草塘中的老同志”“妈妈”“爸爸”……..)
2、你认为老班长是个什么样的人,写篇读后感。
金色的鱼钩
接受任务——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怀念班长
舍己为人崇高品质
教学反思:在学生自由朗读有了一定基础,胆寒未完全找到感觉是,教师应当贩毒令人感动的自然段。饭读诗,教师要投入感情,一波动学生的心悬,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84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