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可以是认同作者观点的支持,也可以是对作者观点的质疑和反思。写读后感时,可以适当提出问题或疑问,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以下是一些名人的读后感,他们对作品的评价和观点或许能够启发你对作品的理解和想法。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篇一
精神成长的富足,定会荡涤着孩子的心灵,定会终生受益匪浅。家庭是人的第一个社会生活环境,是德育最长久的场所,而德育核心就是孩子健康品格的养成教育。
儿子的童年应该是愉快的。进入小学,因为是独生子女,家中很少有人来玩,孩子有时会产牛孤独感。我就鼓励孩子多和小伙伴、小朋友在一起,并时常邀请邻居小朋友到我家中或他到别的小朋友家中玩、住。小朋友家中没有的玩具,儿子会主动借给别人,有时损坏了,我们也觉得无所谓。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家中只有一个而产生孤独,性格也不会变得孤僻,同时在玩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一次课间和同学玩的时候,嘴唇碰到了操场上的滑车上,顿时鲜血直流。我及时赶去带他到医院治疗。儿子告诉我是一位小朋友恶作剧扳起了他的腿才碰到了滑车上。看到儿子缝合的嘴唇,我真心疼,为了让孩子也接受教育,我对儿子说:“他肯定小是故意的,是你们不小心造成的,以后和小朋友玩时应该注意安全,谁都不要做危险性的游戏,这点小事不要和小朋友计较。”当那位小同学的妈妈得知她的孩子在学校惹了祸赶到学校时,我已带着孩子从医院回到学校,见到她语气平和地说:“没关系,孩子们还是好朋友。”这使家长深受感动,也让孩子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学会了谦让和宽容。自习课上,同学撞掉了他手中的笔,他会从地上捡起并重新写字,碰倒了他正在看的书,他会换个角度接着看,不会与别人争执,影响学习。
小学阶段,我和孩子中午不回家,在食堂吃饭,买什么吃什么。儿子从小几乎穿的都是大人衣服改过的裤子。上年级了,穿的还是我的棉衣。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懂得穿戴不与别人攀比。假期外出旅游,我们会有意把钱让孩子管理,旅途中需要的东西儿子负责。公交车上儿子会主动给老人让座。街头,一根冰糕棍儿他会拿上很久,找到垃圾箱再扔。在家中,尽管家务都是我主动承担,但我会找机会让儿子参与,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擦地板,甚至连织毛衣、绣花儿这种女孩儿学的手工活儿,我都会叫儿子一起动手,在劳动的过程中,进行着爱与亲情的传递。大学毕业后,我们还专门交给了儿子一些烹饪知识,同时儿子也学会了驾车技术。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篇二
腊月二十三那天,北京的习俗是过小年要吃饺子。尼莫爸在外面有饭局,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我自己在厨房里煮饺子,尼莫在客厅玩儿乐高。
这时窗外有人开始放鞭炮,声音很响,尼莫冲进厨房,一把抱住我的腿,声音颤抖的说:妈妈,我害怕。
我赶紧关火,抱起尼莫说:妈妈知道了,这是放炮的声音,今天是小年,大家放炮庆祝呢。
尼莫把头扎进我怀里,说:妈妈保护我,放炮的声音太响了,我害怕。
我拍拍尼莫的后背,安慰了一会儿,尼莫的注意力被饺子吸引了,开始看我煮饺子。
想起来尼莫每次听到类似的声音,比如会发声的电动玩具,打雷的声音,都会很紧张。
尼莫一岁时,我们在颐和园玩儿,北宫门门口有个卖玩具的奶奶,把一个黑色的眼镜儿和大鼻子模具套在自己的眼睛和鼻子上,用嘴巴一吹,伸出来一个大长舌头,还伴随着吹哨子的声音。
奶奶看见尼莫走过来,对着尼莫突然吹了一下,尼莫浑身一哆嗦,哇的大哭起来。我赶紧把尼莫抱走了,尼莫死死的把脑袋埋在我的肩头,走出公园很远都不敢抬起来,我告诉尼莫,我们已经出来了,看不到卖玩具的奶奶了,尼莫才怯怯的抬头,满脸的泪水。
此后,我们每次去颐和园我都避开北宫门,因为那个奶奶每天都在公园门口卖玩具。偶尔必须经过,我会让尼莫远远的等着,我自己先过去告诉那个买玩具的奶奶,请她等我们走过去再示范她的玩具。即使这样,尼莫远远的听到奶奶发出吹哨子的声音,还会非常紧张。
尼莫是个活泼好动,热爱探索的孩子。他对声音的敏感也让我很困惑,上网咨询了育儿专家,答复说可能是“统感失调”,原因是婴儿期缺乏皮肤接触,抱得太少,爬行不够。
听到这个答复,我反而很确信尼莫不会是统感失调,他出生以后,每天都尽量多的做抚触,抱得也不少,尼莫七个月开始爬行,我更是充分提供条件让尼莫更多的爬行。
那么原因究竟出在哪儿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在《孩子:挑战》中读到这样一段话:“我们有必要区别一下惊吓和恐惧。一个年幼的孩子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或者摔倒了,他会受到惊吓,这是个很短暂的瞬间反应。而恐惧是第一次受到惊吓体验的延续。只有当父母也被同样的事情惊吓,并且无法摆脱自己受到的惊吓,孩子受到惊吓的体验才会发展成恐惧。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当时保持冷静和从容,那么受到惊吓就仅仅是一次经历,而不会发展成孩子的恐惧”“一个孩子忽然面对一个陌生的、他觉得害怕的环境,这时他有几个选择,他可以停下来看看大人怎么做,可以撤退或逃避,也可以利用恐惧”“如果大人小题大做,很可能就开启了他利用恐惧的旅程。大人讲话的语气、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引导着恐惧是否继续发展。大人们表现出过度焦虑,于是孩子发现害怕能够引起成人这么大反应,这多么令人惊讶!而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有可能是更多的害怕、更大的反应、甚至是过分的关注,以及被抱起来的各种安慰,而这个恐惧能够很有效的引起大人的剧烈反应”
我仔细的回忆,记得尼莫还不到一岁的时候,有位邻居家的小哥哥玩儿电动警车,尼莫好奇的在旁边观察,小哥哥热情的把小警车放在尼莫手里,并顺手打开了警笛开关,尼莫吓了一跳,赶紧松手。小哥哥还热情的把玩具车往尼莫怀里塞,我赶紧拿开,说”宝宝害怕了,他不喜欢这个声音,你自己玩儿吧“说着我就抱着尼莫赶紧走了。后来还发生过类似的情形。
我觉得有可能是我过度的反应造成了尼莫的恐惧。
接下来的几天,鞭炮声时常会响起来。尼莫还是很害怕,每次都冲过来说:妈妈,我害怕放炮的声音。我真心的鼓励他、表达出对他的信任:妈妈听到了,你能学会不害怕。尼莫尖叫着要求我抱抱时,我只是鼓励的拍拍他的肩膀。
这样做对我并不容易。这需要我摒弃传统的理念-----认为不理睬孩子这时的恐惧和痛苦是残忍。如果我不这样做,那么尼莫害怕大的声音的问题就永远不会解决。我们通常认为,当孩子经受苦难时,我们必须去安慰他。而实际上,我们这样做是在增加孩子的痛苦,孩子将继续保持自己的恐惧,以得到我们的同情和关注。
“如果我们的孩子觉得生活中充满了恐惧,他们就无法面对和解决问题。恐惧不但不能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反而会降低这样的能力。一个人越担心害怕,就越容易招致困难和危险。然而恐惧却能很成功地引起他人的注意,让别人为自己服务。
没有哪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但我们必须明白,苦难不可避免。事实上,勇敢的孩子所受的痛苦会更少。恐惧让痛苦增加、扩大,恐惧让当事人实际遭受的痛苦更加严重和剧烈。我们需要帮助孩子面对及接受疼痛和苦难。当我们被孩子的恐惧影响时,我们就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胆小。”
尼莫听到鞭炮声还会紧张,但是已经没有以前的反应那么强烈了,有时也会要求我抱他,但只是为了去看看窗外美丽的烟花。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篇三
曾几何时,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往往带有偏激的育人观,把我们视为私有财产,不顾及我们的情感,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我们。
所以当我成为爸爸的那一刻起,我发誓,我要做一个作风民主的家长。在培养孩子的事情上,妻子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那就是不干涉,让她自由的成长。当我的女儿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她能很快的背熟唐诗,能踊跃的举手发言,也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自己快乐的事情。能认真的完成手工作业。事情似乎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她那时爱睡懒觉,反正幼儿园的到校时间也不是很早,我的工作时间也很自由,我和她妈妈的观念就是,孩子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保证睡眠,让她睡到自然醒。
等上了一年级,事情似乎一下子全变样了。我的女儿总是不能及时写完作业,我成了为数不多的几位在校门口等待的家长。有时候,在我“翘首以盼”的一个多小时后,她才“姗姗来迟”(也太难为老师了,陪她那么久,等她把作业写完)。
“着急”两个字,不在她的“字典”里。她总是“云淡风轻”,“不急不慢”。
而且她做作业的时候,“附加动作”太多,喝水,找橡皮,时不时来汇报一下她已经写好几题了。
潜移默化很重要,要不然也没有“孟母三迁”了,问题还是出在我身上,为此我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不再刻意在她休息前加班把工作做完,星期天她写作业,我工作。我们把工作和学习细分成几个小阶段,我们比赛,看谁先完成。经过一年的努力,她的写字速度终于能赶上大部分同学了。
孩子还小,心智还不成熟,你和她讲大道理也没用,不该错的时候还是错,不该马虎的地方还是马虎。为了改掉这个毛病,只能让她学会观察,从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微的事情上,慢慢的改掉马虎的习惯。让她观察哪条小鱼吃得多,它吃了几颗鱼食。这朵小花有几片花瓣。这片新叶子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慢慢的她的马虎越来越少了。
现在三年级了,突然她又像回到了一年级的“时光”。她又来不及写作业,来不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在和老师沟通后,得知她延时服务的时间基本在玩,作业留到晚上回家写。老师也特意观察了一下她们哪几个人爱讲话,把她们调动了一下座位。我和她妈妈商量了一下,特意安排她在每周的周五晚上把作业写完,周末带她出去痛痛快快的玩耍。让她慢慢明白,该学习的时候就要认真学习,休息的时候才能尽情的玩耍。
看了这期家校共育节目,使我有很多收获,在培养孩子品格上,一方面我们要顺其自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因势利导。每次孩子回家,多和孩子聊聊在校的情况。如果发现新的状况或者有什么疑问,就能及时与老师沟通,确保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能及时加以纠正。
总之,孩子是块璞玉,培养孩子就是不断雕琢的过程,不同的时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篇四
“我一向不相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眼看见孩子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孩子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家庭,而现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不能成为家,没有孩子的家像是一株不结果实的树,总是觉得缺点什么,必定等到小宝贝呱呱坠地,家庭的柱石才算放稳,男人开始做父亲,女人开始做母亲,大家才算找到各自的岗位。”今天重读梁实秋先生的这篇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文章,心里颇多感慨。
现在的家庭以独子居多,两个大人带一个小孩,更多的是四个大人带一个小孩,可是一个字:累!爹妈全是为孩子服务。母亲早晨喝稀饭,买鸡蛋给孩子吃;父亲早晨吃鸡蛋,买鱼肝油精给孩子吃。最好的东西都要献呈给孩子吃,否则做父母的心里便起惶恐,像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一般。孩子的健康及其舒适,成为家庭一切设施的一个先决问题。这种风气自古已然,于今为烈。自有小家庭以来,孩子的地位迅速提高,以前的“孝子”是孝顺其父母之子,今之所谓“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他!一次同学聚会,我曾感叹的说,现在的孩子真幸福,个个都是小皇帝。“错,一个稚气未脱的声音立刻就反驳我,我们早晨五点起床,去学校一直到晚上九点回家,回家后还有作业,我们幸福吗?偶尔一个星期天,还要去各种你们安排好的补习班,为了你们父母的成龙成凤的私心,我们背负你们太多的期望,我们一点也不幸福。”我顿时哑口,我们做父母的,无怨无悔的付出,以为这就是爱,换来的并不是孩子的理解与感激,而是隐隐的敌对心理,不得不令人担忧。可是孩子说的也没错。他们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我们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利,毁了孩子的幸福,童年应该是无忧的,更是无虑的,我们应该还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这不仅仅是一种衣食住行的满足。我们不应该成为孝顺孩子的‘孝子’,同时我们也不应该让孩子成为实现我们梦想的“孝子”这样的两极分化,最后我们看到的也许是不孝之子。
这里梁先生用一个外国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一位母亲带孩子到百货商店,经过玩具部,看见一匹木马,孩子一跃而上,前摇后摆,踌躇满志,再也不肯下来。那木马不是为出售的,是商店的陈设。店员们叫孩子下来,孩子不听;母亲叫他下来,加倍不听;母亲说带他吃冰淇淋去,依然不听;买朱古力糖去,格外不听。任凭许下什么愿,总是还你一个不听。事态一下子演成僵局,顿成胶着状态。最后一位聪明的店员建议说:“我们何不把百货商店特聘的儿童心理专家请来解围呢?”众人赞同,于是把一位天生有一幅教授面孔的专家从八层楼请了下来。专家问明原委,轻轻走到孩子身边,附耳说了一句话,那孩子便像触电一般,滚鞍落马,牵着母亲的衣裙,仓皇遁去。事后有人问那专家到底对孩子说的是什么话,那专家说:“我说的是:‘你若不下马,我打碎你的脑壳!’”所以我觉得还是梁先生说得好,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不假,但我们对孩子还是要赏罚分明,首先我们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我们教的是要有一个健康,正常心态的孩子。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不过分的溺爱。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庄子》一个寓言故事;有三只在路上爬行的毛毛虫想要过一条河去采蜜。一只说,我们必须先找到桥,然后从桥上爬过去。一只说,我们还是先造一只船从水上漂过去,这样才不会被别人踩死。另一只说,我们走了那么多的路,我们已经疲惫不堪了,现在应该静下来好好休息几天。另外两只很惊诧:休息,简直是笑话!没看对岸花丛中的蜜都被其他蜜蜂、虫子快喝光了吗?说着他们两个就各自忙碌起来。剩下的一只爬到一颗树上,找了片叶子躺下呼呼睡起了大觉。不知过了多久,一觉醒来,它发现自己已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她轻轻地煽动着翅膀就飞到了河对面的花丛中。此时,对岸的花开得正浓正艳,每个花朵里都有甜甜的蜜在等待着虫儿们来踩。她很想找到自己的两个同伴,他发现,一个累死在桥上,一个被河水淹没。
我们整天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辛苦的打拼,常常累得疲惫不堪,遍体鳞伤,也不愿休息退却。不要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给自己添一个枷锁,其实顺其自然是一种美好的教育方式,而且是最美好的生存方式。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篇五
最近拜读了彭凯平老师写的《孩子的品格》,它的副标题是“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这本书普及了一个常识:好的心理学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不是简单的心灵鸡汤、经验总结。它直击的主题:怎么样能够培养一个更加阳光健康的孩子。这本书开篇就写了一个非常沉痛的案例。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心理学的作用不在于完全治好一个问题,我们就是给人一种希望、一个光明、一个援助,让那些在黑暗中徘徊、挣扎的人知道有人可以去帮助他们,这一点很重要。
人是有一种内在的积极力量的,我要去鼓励他,去挖掘他身上的积极力量,并且帮助他设计出一些行为的规范。书中告诉我们:情绪其实也是一种智力。这个能力是可以锻炼、修炼的。当然还可以沟通、交流、谈心、说话、运动、冥想,这些都能对情绪有帮助。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大多数父母所看到的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都是自己不良行为的反射。所以要想让孩子的情绪力提高,你得先管好自己的情绪。
把抗逆力当作一个免疫能力。而抗逆力的`锻炼应该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而不是父母设计的。这一点其实挺重要的,因为如果孩子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而是被父母安排抗逆力的锻炼时,他会产生反抗、焦虑、不理解、愤怒等情绪。所以,通过沟通、交流,让孩子自己选择接受什么样的挑战,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发现,父母完全可以跟孩子共同设计一个抗逆力的挑战,比如钢琴弹多长时间,弹什么样的曲子,难度有多少,进步的标准是什么,孩子的自主选择其实是特别重要的。
有道无术,术可至深;有术无道,永远止于术。心理学给你一些道理,而这些道理你懂了之后,方法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但是如果你学这个方法,学那个方法,却不懂得后面的科学道理,你就永远被方法所累,而且还不一定产生好的效果。
如果我们了解一些脑科学,了解一些最新的研究,知道孩子的大脑是怎么发育的,搞清楚你自己的大脑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你会发现其实教育很简单。正本清源,就是你给孩子足够的支撑、足够的爱,让他有自由选择的机会。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篇六
今天,我认真观看了郭鑫悦老师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认真品格》的专题讲座,观后深受启发——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感到烦恼,很多妈妈抱怨过孩子粗心的毛病,因为粗心而影响学习成绩。其实作为成年人,我们也有粗心的问题,说得明白点就是不够认真,不够专注。既然我们大人都会这样,那为什么不能包容自己的孩子呢?当你接纳了孩子的“问题”,接纳了这个结果,孩子才能放松下来,接受父母的指导和帮助,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我想谈四点感想: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做事认真?认真就是干一件事就要干好一件事。看一个人是否是成功人士,不是看他做了多少件事,而是看一件事情是否做得非常成功。一次性,就是在做好一件事情之前不再做别的事情,直到把这件事情做到最好。干一件成一件,步步为营,你就会得到无比的信心和快乐!
那么在孩子的学习上,目标就是把一个个点的知识学会。由不会至学会,由不懂至懂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可以分小步骤,一次完成一小部分。每个小部分的目标就是正确率提高。刚开始可能会慢,但是坚持下去这个知识点就熟练了,这个习惯也能养成了。
遇到孩子粗心的问题,一般的家长要么抱怨、要么批评,但这样做往往效果不是很明显。其实,家长如果转换一下思维,围绕细心做文章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有时,我不是盯住孩子因为粗心而犯的错误不放,而是寻找机会表扬孩子的细心之处。如孩子在没有经过大人的提醒下把地板扫干净了、孩子避免了一次以前经常会犯的错误等,我都会注意这一点,当孩子出现粗心的毛病时,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比如:“你真是屡教不改”、“你就是一个‘小马虎’、我看你这粗心的毛病是真改不了了”,当家长说出这样的话时,孩子自己也会丧失信心。
人往往是有求证心理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努力去寻找孩子的细心点,并不失时机地肯定他!鼓励他!孩子便会感觉自己真的很细心。当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时,细心便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
我家孩子数学成绩不稳定,经过我和孩子仔细分析他每次做错题的原因,我们得出一致的结论:不是题不会做,而是每次都会把题目看错。由此,我得知,容易看错题目就是孩子的“粗心点”。
于是,我便告诉孩子:“你粗心的原因是每到审题时,你的思维就滑过去了。怎么办呢?以后你每次再做这样的题时,先停一下,闭上眼睛数三个数,然后再睁开眼睛往下写,这样就不容易错了。因为你没让思维滑过去,而是有意识地给它设了一个障碍。这就像警察叔叔在交通事故多发地段设置提示牌一样。”
孩子用我教他的方法去做,效果果真很明显,每次做作业时,因为粗心出现的错误少多了。
每次写完作业,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每次考试结束让孩子学会分析自己的漏分处,制作一个错题本。找到错误的地方,自己想办法改正。在这个寻找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就培养出来了,这种学习的能力会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将来的工作,带来很多帮助。而家长只是孩子的支持者,鼓励者。不会去代替孩子焦虑,代替孩子成长。
另外,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个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做事丢三落四、马马虎虎就会成为“家常便饭”。
所以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生活上,让孩子养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不仅仅是学习用品,衣服、鞋子等也要放到自己的柜子里,自己保管。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养成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做完作业要检查、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等好习惯。
生活、学习都整齐有序地进行,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当然也就随之减少了。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篇七
第一、尊重孩子的妈妈才能培养出懂得自尊的孩子。
儿童期的孩子有秘密,说明这孩子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智商高,主意多。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孩子头”,他常常会编造出一些“小秘密”,以吸引同龄的伙伴。少年期的孩子有秘密,说明他正从幼稚走向成熟,善思考,有独立见解,自尊心也在增强。进入青春期,孩子对成人的封闭性,对伙伴的开放性更显得突出。这些“小大人”似地孩子尤其需要得到尊重。
如果孩子从小就受到尊重,他便能懂得自尊,也会懂得怎样去尊重别人。那些对人彬彬有礼的孩子,肯定是在家里很受到尊重的孩子;那些蛮不讲理、行为粗野的孩子,在家里,一定得不到他人的尊重,甚至常常受到伤害。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那么,你首先要做这样的人。要让孩子尊重你,你便应当先尊重孩子。
第二、孩子需要大人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现在很多家长,不是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优点,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的孩子。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必要总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这就是母亲对自己孩子的赏识。盲目的比较,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使你的孩子失去了自信。孩子会错误的认为,他的“灾难”是他的伙伴带来的,他不但不会产生像伙伴学习的愿望,反而结下冤仇,在他今后的生活中,将拒绝向别人学习。
被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每个幼小生命仿佛都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谁也不是为了挨骂而活着。
第三、孩子渴求保护,家庭是孩子的港湾,爸爸妈妈永远不能对孩子说:“滚出去!”
第四、母亲在孩子心中种下自私的种子,尝到的将是无情的果子。
第五、培养责任感。
1、给谁过生日。
认认真真的给老人过生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日是“母难日”。你牢牢地记住自己母亲的生日,你的孩子就会牢牢地记住你的生日。你希望自己有个幸福的晚年,你就应善待你的母亲,你的婆母,你的长辈。
2、妈妈要常对儿子说:“一切全靠你了!”
对于男孩子,我们要尽可能地使用他们,要敢于把重担子交给他们,不要太庇护、娇惯他们。当妈妈的不妨表现的弱一些,给孩子提供显示本事的机会。同时,也应该强调一下父亲对男孩子的影响。少年时期,男孩子主要受母亲的影响,而进入青春期后,儿子更易模仿父亲。父亲将是第一个引导儿子认识男人社会和走向男人社会的人。父亲的形象将牢牢地站在儿子的心里,成为儿子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培养男孩子的责任感,父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种下责任的种子,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对国家负责。
有些家庭里,每天早晨叫孩子起床、上学要经过一场“混战”。早上,孩子不肯起床怎么办?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上学是他自己的事,爸爸妈妈没有义务替他包办一切。孩子刚刚入学,你可以送他一件礼物:一个可爱的、会叫的小闹钟,并告诉他:“以后你要跟小闹钟交朋友。每天早晨它一叫你,你就一定要起床,再困也得起来。妈妈爸爸不再叫你,上学迟到的话,由你自己负责。”这样坚持三五天,孩子的生物钟调整过来了,到时小闹钟一响,他会自己起床的。
我们替孩子做的愈多,照顾的愈周到,孩子们就愈是不会料理自己的事情。今天这些依赖性很强的儿童,注定会成为明日无能的父母!
在孩子幼小的心田播种下责任的种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自己决定。培养责任感的另一个办法:在家里要给予孩子参加劳动的机会和岗位。让孩子在家里有固定的工作,并且负责到底,有利于帮助他们了解生活、了解父母。
对孩子所做的工作,家长要给予认同,以赞赏作为给孩子的奖励。如果用金钱来奖赏孩子的劳动,最终会培养其浓厚的功利心。
第六、手拉手——当代孩子的伟大实践。从小窗口找到大世界,从对比中找到自己的责任,从互助中找到助人的快乐。
第七、快乐人生三句话: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篇八
《水孩子》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是我的老师——袁老师推荐给我的,它是19世纪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写的,内容非常有趣。
故事写的是:一个扫烟囱的小男孩汤姆和他的主人——葛林的故事。故事中的汤姆每天只有三件事:为葛林扫烟囱、饿肚子、挨打。一天汤姆遇见了一个善良的爱尔兰仙人。不久,他不小心得罪了约翰爵爷,被那位带爱尔兰仙人进了水里,但他却没有死,了变成了一个水孩子,脱离了苦难的生活,开始闯荡世界,经历各种故事。开始他很调皮,总是欺负小动物,结果仙人让水獭狠狠的惩罚了他,幸好他的朋友大龙虾帮助了他。他明白了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帮助有需要的人。
后来,他还找到了四个水孩子成了好朋友,仙人因为他的进步想奖给他海棠果,可是他却经不住诱惑偷吃了海棠果,结果他吃的海棠果变成了泥巴,全身还长满了刺,原来仙人又在教育他了。
汤姆和水孩子爱丽坚持学了很多知识,经历了七年之久,他身上的刺慢慢地消失了。在两个仙人的引导下,他经历艰险从护持婆婆那里拿到了通行证,来到世外奇境,去帮助自己最恨的人———葛林。
那个欺负他的人被困在一个烟囱里,汤姆一直想把他拔出来却拔不动,那个人被汤姆感动了,流下了悔恨的泪水,紧接着烟囱倒塌了,原来他用泪水帮助了自己,葛林得救了。愁恶仙人让他去打扫火山口,给了他一次悔改的机会。汤姆在水下找到了新的自己。慢慢的长大,成了一个善良的好孩子。
《水孩子》让我体会了海洋的神奇世界,也学会了要帮助别人,宽容别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勇于面对错误快乐成长。它让我知道了长大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篇九
我在儿童网站上看过有的家长说池莉(来吧,孩子)这本书很有教育意义。我迫不及待的在网上搜集,对于孩子该怎样教育我们都想上这一课,当我仔细的把“来吧,孩子”读完,我真切的感受到父母的教育是从孩子还没来到世上就应该做好准备的。而我忽略了两年的时间,把孩子的教育错过了。池莉说“他对育儿有三条原则。”第一条:让孩子尽情玩耍和相处。第二条:跟从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让他在最喜欢最开放的状态中接受大自然。第三条:一个古老的方法为孩子讲故事和阅读。当我读完这三条,我知道我们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工作太忙。我也想领着孩子出去玩,让他接受大自然,感受一下这个世界。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农村,有时候休假就得回家看望老人,我也想领着孩子出去见识见识,多拍一些照片给孩子留下纪念。孩子不断成长,我们没有抓住机会把他一段段的成长经历留下将来很遗憾。从这一刻开始,我要不断地让孩子接受大自然,穿暖花开的季节正是出去享受大自然的好季节,要让孩子感受外面的世界。
阅读,儿子也喜欢,只是他喜欢我给他读,我很想让他自己用手指着我和他一起读,不过儿子只用手读一个故事就不指了,让我读他听着,我不知道这样他能认识上面的字吗?不过,我知道,每次给他买的故事书,。每晚给他读,他都背下来了。可我希望他不但能背下来还能读那就更孩了。在幼儿园里老师都让用小手指着读,我也发现很神奇,幼儿园里的书孩子都能读下来。我知道还是指着读最有效。我们休假少,平常孩子休假都是老人看着,老人看就让他玩,孩子又不愿意和老人一起读.我没有让孩子养成用手指读的习惯,从这一刻开始,我要纠正我的错误。池莉说:“书籍为主的家,成为我和孩子最适宜的小窝。这个小窝是我们的江山,书籍是我们的伴侣和玩具,在这里我们其乐融融!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篇十
读了《水孩子》这本书后,我觉得水孩子很勇敢。他从一个水孩子成长为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困苦,走过了很多的地方,但是他毫不畏惧,他坚信自己讲战胜任何困难,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着他,一步一步勇敢向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也要像水孩子一样,不怕危险,勇敢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努力。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篇十一
今年寒假,我看完了好几本课外书,其中一本叫《好孩子与坏孩子》,这本书很好看,我从这本书里学来了很多。好孩子与坏孩子里面的好孩子他写作业的时候非常的仔细,而那坏孩子做作业不但粗心,而且看到一道题写不来的时候,他就把这道题给涂掉。 我看到一处最好笑的地方:有一天晚上那个坏孩子尿床了,三更半夜就醒来了,然后发现自己尿床了,他急忙想办法,然后想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点燃一支蜡烛,放在床上对着蜡烛晒一晒,过了不一会儿,好不容易快要晒干时一不小心把床烧了一个大洞。我长大了之后我一定要做一个好孩子,读好书,又要孝顺父母。可是绝对不能做个坏孩子,因为那坏孩子很粗心,我也很不喜欢。
今天,我读了《好孩子与坏孩子》这篇寓言,这篇寓言主要讲了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他因为母亲去世了,所以从小被认为是一个坏孩子,连他父亲也这样认为。自从父亲娶了一个后妈,后妈不相信拿破仑是个坏孩子,给予了他信心,使他成为了著名成功学家。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的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的越来越坏。
我的朋友曾遇到过同样的事情。
在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好朋友,她跟我同班,同姓,同性别,就是有一样不同,那就是家庭情况不一样,她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加上爸爸只顾着工作,没时间理她,她只能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学校里,大家都嘲笑她没勇气。为什么呢?因为她一犯了错误,就哭;上课不积极举手发言;成绩也一般,更不主动跟同学交往。只有我和几位女同学愿意跟她玩。很容易看出,她的自尊心全被同学们毁了。我也替她难过,就不由自主地告诉了老师,老师向她了解了情况后,就像亲妈一样照顾她。
从此,她的精神面貌好了,每天都带着笑容回到学校。犯了错误,她也勇于改正,不再哭泣了;上课积极举手发言;成绩也名列前矛,因此,跟她交往的同学越来越多了。我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她会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呢?为什么她会变化那么大?放学后,我怀着好奇心,走到老师跟前,把我的问题一一说出来。老师却笑着说:“其实,信心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需要它,只要你鼓励一个人,他就会信心十足。就是说,只要你信心十足,做什么事都会很顺利。”
从此,我做什么事都信心十足,结果真的很顺利。
在暑期里,老师让我们读了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好孩子》这本名著。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好孩子,坏孩子》这一章。
我在这里谈一谈读完这一章的感受。
平日里我们觉得好孩子就是每次考试都能拿总分100分的.同学就是好孩子,但是在这一章中主人公金铃却与我们的想法不同,所以在书中金铃的心里非常矛盾。好学生,坏学生......自己在同学眼里是坏学生吗?好学生又有什么了不起?好学生做了错事就该缩起头,让别人背黑锅?好学生如果这么自私,怯懦,算什么好?100分再多,三好学生奖状再多,假的!人格上只有"0"分!她金铃看不起她们!我要告诉大家:不论你是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都要在人格上考到100分。如果你的人格只有“ 0”分,谁会看得起你,我也看不起你。
读完《好孩子、坏孩子》这一章后的又一感受是:我们一定要做一个人格和成绩都是100分的好学生。
同学们,读完了上述读后感后,你是不是想让时间过得快一点,早点到9月6日,就可以考一个100分让妈妈看看。记住人格上也一定要考100,争取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孩子。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篇十二
这是原雅轩的一部电影。原雅轩并不著名,我也并不知道他。但是,我知道他的《念书的孩子》,这个非常感人的电影。
主人公名叫开开,是一个留守儿童。他与爷爷互相照顾,活得很快乐。开开捡来的流浪狗“小胆儿”,是非常通人性的,也是我们这些人买不来的。
开开家没有电脑,也没有游戏机,连电视都没法看。放学后唯一的快乐,就是告诉爸爸“复习了,预习了”后听到爸爸的夸奖。
开开的爸爸给开开和爷爷买了煤气,使要跺脚取暖的家庭暖意四溢。可是溢的太多,让爷爷煤气中毒。开开哭的死去活来,还是林医生把爷爷从阎王爷那里拽了回来。开开感动的泪水四射,给林医生磕头表谢。
但是,人免不了一死,爷爷最后还是走了……。
开开开始一个人在家生活,自己起床,自己做饭,自己上学……陪伴他的只有“小胆儿”。我一边看,一边擤鼻涕。
爸爸还是不忍心,想把他接到城里去。开开当然愿意,但还是有点舍不得大家。
但他爸爸还是把他拽上了车。车走了,“小胆儿”在后面追。渐渐地,变得模糊起来……。
是啊,留守儿童都那么认真的学,咱再偷懒,可就说不过去了。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篇十三
《水孩子》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汤姆的扫烟囱男孩,他从小就失去了爸爸妈妈,他的师父经常打他、骂他。在一次扫烟囱时,他被仙女变成了水孩子,从此他就在水里快活的游来游去。他身上有许多坏毛病,但他勇敢的生活下去,努力改掉自己身上的坏毛病,经过了许多挫折和困难,最终使自己变成了一个善良、可爱的水孩子。
我比汤姆可幸运多了,我有爸爸妈妈,没有多少坏习惯,又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汤姆有勇敢面对困难和坚持到底的好习惯,我却没有,所以我要向他学习者两点,才能成为更优秀的孩子呀!
让我们向汤姆这个勇敢、坚强的孩子学习吧!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篇十四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汤姆的扫烟囱的孩子,他的老板叫格里姆斯,格里姆斯对汤姆很不好。有一天,汤姆在去洗澡时变成了一个水孩子,水孩子是生活在水里的,他们要用腮呼吸,所以汤姆的脖子周围长出了腮。他能够在水里吸气、吐气、跑步、行走······,做我们常人无法做到的事。而且,水孩子们也有老师,他们有仙女教员,他们那儿也有美味可口的冰淇淋、蛋糕和水果,总之,陆地上有的食物那儿都有。可小汤姆并没有得到冰淇淋,也没有得到蛋糕,他得到的是一颗冰冷而坚硬的小石头!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因为小汤姆很淘气,一会儿去吓吓小螃蟹,一会儿搞破石蚕的门,一会儿又去将小石子放进海葵的嘴巴里,让他们以为是美味的食品。在汤姆被惩恶仙女教育过后,他很快就改正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去吓唬小螃蟹,也不再在海葵的嘴巴里放石子和搞破石蚕的门了。他变成了一个好孩子。可他后来又忍不住偷吃了食物,在仙女的帮助下,他又改正了,并且再也没有淘气过。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生动有趣,让人百看不厌,还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人要善良,不能淘气,不能欺负别人,否则会受到惩罚。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里。
这本书讲的内容是:小汤姆是个孤儿,一直和他的师傅格里姆斯住在一起,他们是个扫烟囱的,经常为别人清扫烟囱,可挣不了几个子的钱。
一天,汤姆和师傅一起去哈特霍福庄园(英国有名的庄园)打扫烟囱,打扫完时汤姆嫌着没事,便爬进一个富人家的烟囱,钻到了富人家里,这时,他被一位漂亮的女孩给看呆了,觉得她很美,可保姆一进来,女孩认为他是个小偷,便大声喊捉贼,一伙人向汤母追来,汤母拼命地逃跑,便逃到了一位老婆婆的家,老婆婆很善待他,给他水果吃,汤姆吃着吃着就睡着了。当他醒来时,他的灵魂发现他的尸体在水中飘来飘去,他认为自己死了,但他并没有事,尸体飘到了一个仙女那里,仙女将汤姆的灵魂附体,把他变成了水孩子,来到了水孩子家。变成水孩子后的汤姆看见其他的水孩子像鱼儿一样在水里自由穿梭,非常欢快……后来汤姆翻山越岭,穿越了大海,过了种种难关,成为了一个坚强的男子汉,当仙女们给汤姆找了一个妻子,她叫爱丽,汤姆娶了她,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天上原来三颗天狗星在汤姆娶妻时烧坏了,害得人们没有热天,汤姆只好把他小时候的小狗放上去代表它。
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人要坚强,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像汤姆一样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娶到一个好妻子。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篇十五
-学习的动力要来自孩子对知识的渴望,边玩边学。
-真正的安全感和自信来自孩子的内心深处,不来自外在的标签。
当女儿自己考入外校,其他孩子都是名车接送,名牌衣服…女儿每天自己背着书包挤公交车。但是她没有自卑,她快乐而骄傲。
-女儿自己想办法解决各种困难,父母始终是旁观者,帮助者。
msn(中国大学网)。
孩子的品格读后感篇十六
和萧旭一起看完《雪孩子》之后,萧旭说:“妈妈,雪孩子真好,动画片也很好看呢!”
是啊!这也不禁勾起了我们童年的美好回忆,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这个动画片,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还配上舒展的舞姿,每每看一次都是一种享受。让2000后的孩子们看看多读读,多看看,是对传统优良文化的继承和渗透,是对新一代儿童进行美好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宣扬。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只兔妈妈和一只兔宝宝,妈妈给兔宝宝堆了个雪人叫雪娃娃,雪娃娃做了很多好事,他帮助了压弯的小树枝,帮助了冻僵的翠鸟,最让我感动的是他还从着火的屋子救出了兔宝宝,他明知道被火烤后会融化,他还是去了,最后变成了一朵云。
读着这个故事,雪娃娃深深感动着我,我会永远记着他的勇敢和善良。
雪,一连下了好几天。终于,天晴了,兔妈妈要出去办事,就给小白兔堆了一个雪孩子,小白兔和雪孩子玩的很高兴。玩累了的小白兔要睡午觉了,屋子里很冷,小白兔就烧了火。火越烧越旺,家着火了,可是小白兔正在酣睡,什么也不知道,这时候雪孩子发现小白兔家着火了,就冲进小白兔家里去,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呀,找呀,在火里终于找到了小白兔,雪孩子用全身的力气把小白兔抱在臂弯里,冲出了屋子。
小白兔脱险了,可是雪孩子却昏倒在地,融化成了一汪水。树林里的小猴子、小刺猬、小松鼠,都赶来救火。不一会儿,火就扑灭了。兔妈妈回来感谢大家,是谁救了小白兔?是雪孩子。可是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飞到天空里去了。
雪孩子的故事让我感动,雪孩子非常勇敢,他敢冲进大火去救小白兔,舍己救人,救出了小白兔,雪孩子的心灵很美,所以雪孩子最后才能变成一朵美丽的白云,我要向他学习,做个互相帮助、助人为乐的人。
这个故事有动画片版本的,爸爸妈妈小时候就看过。因为有意义,所以给我也买了图画书和动画片两种版本的,我很喜欢看。
每次看这个故事,到最后都会哭,我觉得雪孩子真的很了不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一种精神叫做奉献。只要这种信念是正确的,为了这种信念去放弃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是值得的。雪孩子为了救小兔不惜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它的生命是如此短暂,但是它的意义是如此的伟大。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872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