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第一课时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2 08:39:06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第一课时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大全13篇)
时间:2023-12-12 08:39:06 小编:LZ文人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第一课时篇一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阅读课文,它围绕“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灾难、摇篮、原因和治理。是教育人们要保护好大自然环境。在设计中,主要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并辅助以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

1、掌握本课生字。

2、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原因及治理黄河的办法。

3、通过自主学习,质疑讨论。

4、懂得黄河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树立环保意识。

1、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原因及治理黄河的办法。

2、懂得黄河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树立环保意识。

一课时

1.师:同学们,有一条大河号称中国第二大河,它从我们百良穿过,谁知道是哪一条河?(黄河)相信可能有很多同学都见过吧?那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黄河是什么样的?(学生发言)师:那老师告诉你们,黄河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它是一条很美的河,那我们今天看到的为什么却是这样一条河,现在咱们就来学习黄河变化的情况,相信我们能找到答案的。

2.揭题,板书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3.齐读课题。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检查生字的认读.(利用卡片指名读或”小老师”带读的方式”)

1、黄河过去是什么样的?

2、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一)学习1—3自然段

1.划出黄河怎样是怎样的句子,并朗读。

2.师归纳填表格:

过去——摇篮: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3.找出描写黄河变化的数字

(1)汇报含沙量,大水灾,改道的数字

(2)通过这些数字了解黄河的变化及其危害性;明白用了什么手法?(列数字)

4.指名读,齐读3自然段(指导用”向往,赞美,热爱”的语气朗读)

(二)学习4—6自然段

1.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

2.通过汇报,师填表格:

如今————忧患的原因:自然:气温转寒,暴雨;人为:人口增多,砍伐。

3.齐读4—6段(指导读出”忧心”)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指名说说科学家们治理黄河的办法.

2.师板书填表:

治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利

3.齐读最后一段(指导学生带着期待和信心朗读)

4.齐声朗读整篇课文.

1、我们从黄河的变化中应吸取怎样的教训?

师总结:一定要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绿色的植被,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以防水土流失.

2、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想说些什么,又想做些什么?

人们要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要树立环抱意识等等。

3.结合生活实际交流体会环保的措施.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都知道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及科学家治理黄河的办法。那么我相信,黄河变回我们可爱的母亲河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我们一定要记住: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第一课时篇二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认识8个生字,理解“摇篮”“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到 等词语的意思。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教学的难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河”,生齐读。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类。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它被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们知道是哪条河吗?(生答)板书:“黄河”请同学们充分有感情的朗读这个词。

(生答:原来、后来、原因)教师板书

二 精读课文 感悟内容

1 出示: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1)理解摇篮的意思

(2)是怎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呢?

b 自读第五自然段,感悟:用了数字说明方法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理解“悬河”的意思: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在地上一样,故称悬河。唐代诗人刘禹锡曾用这样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九曲黄河万里沙”

过渡:哺育了我们祖先的黄河为什么后来变成了祸河呢?我们继续学习

2 自读第六自然段,找到黄河变化的原因

(1)有人认为黄河的变化变化是自然造成的,也有人说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你怎么看这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板书:天灾人祸)

(3)最后这一句用什么语气读?

3 许多曾经辉煌灿烂的大河文明由于人为的破坏而今已经衰败,曾经高高屹立的巴比伦城已经荡然无存,我们决不能让黄河也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自读第七自然段,归纳治理黄河有以下同种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些方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这么多方法,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数管齐下”其中都围绕着治黄的关键“管住泥沙”。

三 整体读课文 感悟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呢?我们能为黄河做些什么?

板书: 原来——摇篮

后来——忧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第一课时篇三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

二课时

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

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样子?

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根据段意。

第一段:讲近20xx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

(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近20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

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课堂作业。

1、抄写新词。

2、预习课后作业第1、2题。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四、总结全文。

1、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

2、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第一课时篇四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课前准备:

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

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样子?

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根据段意。

第一段:讲近,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

(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近200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

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课堂作业。

1、抄写新词。

2、预习课后作业第1、2题。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四、总结全文。

1、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

2、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第一课时篇五

1、背诵《琵琶行》

2、一分钟自我展示:推荐名言,讲故事。

3、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类。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板书:“黄河”)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篇写黄河的课文,(板书并齐读课题)

1、课文朗读,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说说课文写了什么?(指名朗读)

2、标出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勾出生字。

3、探究问题:黄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起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下面我们就以课文中这两方面的内容为主题,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来学习研究。大家可以先从你感兴趣的角度确定研究的主题。

(1)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

(2)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指定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2、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为治理黄河设计了那些方案?

4、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你还想到了哪些治理方案?

一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让我们看到了黄河的过去和现在,我们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让我们再静静的看看壮丽的黄河,让我们和母亲河一起跳动。

探阅:继续了解母亲河,关注母亲河。

学生自主积累

学生轮流展示

跟教师书空课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

学生再次自读课文,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并为它组词。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认记生字。

请学生起来说说自己记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分组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开展合作学习。

画出相关语段,进一步朗读讨论。

先读出相关语段,再交流自己的想法。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发源地。

2.“黄河在近2000年……苦难”,母亲河成了祸河,摇篮成了忧患。

3.“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4亿吨……悬河。

原因:我认为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人们“无限制”的开垦,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自然气候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造自然环境,使它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人祸是不能饶恕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第一课时篇六

今天,我学习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一课,这一篇课文让我感触很大。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黄河在今年来的“表现”。在数万年到数千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相媲美。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残暴起来,折腾的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原本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而现在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的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

科学家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该坚持以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并让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我们要爱护一草一木,而且要多种一些草,花,树木,要有限制地开垦放牧。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只要我们保护好环境,我相信,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便会再一次地成为我们的摇篮。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第一课时篇七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1、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土高原的课件。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2、教师准备小黑板,上面写有“资料袋”内容。

3、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1、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

2、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

4、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读思结合,圈点勾画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巾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3、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力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无限制地开垦放牧农作物大量减产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肥力显著下降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可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联系“资料袋”,畅叙感受

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

1、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的。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进行交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措施(如“退耕还林”“计划生育”、为治黄移民等),开展向家长、亲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动。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第一课时篇八

读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后,我知道了:黄河虽然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是,近两千年来,决口了1500多次,改道26次,使人大吃一惊。数百年前,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很好,那时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简直是无可挑剔的!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但是,后来,黄河变了,变成凶猛暴烈,使两边的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我们的忧愁。其实,问题还在于黄河底下的沙石,因为它们,使黄河的水位越来越高,导致河水泛滥成灾。

主要,还是因为气候变暖,黄土结构松散,是大量的泥沙进入了黄河。

二是人口很快地增长,植物被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读了这篇课文后,我想到土地肥沃、森林茂盛是最能使黄河堤坝不决口的。因为树,它有根,而且它的根很长,抓得很近,不容易被冲走。如果黄河的两边有一排树,像我们城市里一样,每隔几米,就有一棵树,基本上看不到东西。天长日久,树长大了,根抓地很紧了,土地肥沃了……黄河的水自然会好起来。因为,周围的树不仅绿化了环境,而且起到了防护林的作用,还降低了噪音,何乐而不为呢?还有,黄河的泥沙并不是说完全没有用,用这些泥沙可以加固什么建筑物,还可以在泥沙地下建底下隧道,多好啊!其实,这跟我们的城市也有关。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房子啊,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当然,房子是不可能在空中的,是要开垦土地的。土地被占得越来越多,开垦的荒地也多,那么造成的水土流失就越严重。因为水土流失多了,那么改道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多,就会越来越频繁。科技发达了,但是,不能使黄河这些河流受到威胁,受到污染。因为如果像黄河这样,黄土高原的天然保护层没了,水肮脏了,我们喝什么呢?我认为,如果要改变黄河,使它恢复原样,就要朝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大自然,保护森林资源,让黄河周边的植物尽快恢复。我相信,如果我们不去破坏大自然,而且人人懂得:破坏大自然是一个对自己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在合理的利用土地。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实现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第一课时篇九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教学的难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河”)生齐读。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类。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板书:“黄河”)请同学们充分有感情的朗读这个词。

(生答,师板书:前、后、原因)

二、速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2、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

生答:原来——摇篮

后来——忧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三、再次读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和课文,看一看还有哪些问题你不能解决?(学生默读)

师:谁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原来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预设: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也很有价值,能够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提问,还有问题吗?

(预设:引起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师:你也很会学习,能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提问,还有吗?

(预设:怎样才能治理黄河?)

师: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知道保护环境,希望你能为治理黄河提出一点合理化的建议。

师:(出示幻灯片3)下面我们就以课文中这四方面的内容为主题,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来学习研究。大家可以先从你感兴趣的角度确定研究的主题。

(1)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

(2)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四、全班交流:

1、第几自然段写了变化前的黄河的样子?【板书:前】

a:(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读了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说说你在文字的背后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温暖适宜的气候,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看到了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看到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b:生:学习了这部分知识后我觉得课文中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发源地。

c:生:我感受到原来的黄河就象一位美丽温柔的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自己的孩子。

师:说的真好那就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爱,深情的读这一段。齐读。

(气候温暖,森林茂密;河水清澈,土地肥沃)

师:美吗?(美)(出示幻灯片11)原来的黄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板书:摇篮)

(预设:“黄河在近2000年……苦难”)【板书:后】

a:课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黄河泛滥的具体数字(2000年、1500多次、26次)列数字是常见的说明方法,这不仅仅是一些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我仿佛看到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挣扎,看到了他们家破人亡,听到了孩子的哭号)

b:这些数字的背后分明是黄河泛滥地区人民的血泪。

3、师:2000年1500多次,改道26次,多么惊人的数字,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深重的灾难,在这里,作者用了“2000年、1500次,改道26次”这种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带给人们的灾难,这些可怕的数字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出示幻灯片12)再来读这段话“黄河在近2000年……深重的苦难。”

师:不到两千年就泛滥了一千五百多次,不到两年就是一次灾难。人们还没有从第一年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又面临新的灾难,人们怎能不叫苦不迭呢?母亲河成了祸河,摇篮成了忧患。(板书:祸河)

4、师: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坏了?

(预设:“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出示幻灯片13)

师:找得很准确,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16亿吨、12亿吨、4亿吨,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泥沙大,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

师: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请男同学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5、师:黄河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预设: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

师:也就是说黄河变成了悬河,那么,什么是悬河呢?(出示幻灯片14)解释: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在地上一样,故称悬河。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怎能不让我们心痛。我们不禁要大声问:黄河变成这样,这是为什么?

6、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

(生读出课文中两方面的原因。)(出示幻灯片15女生齐读、16男生齐读)(板书:自然社会)。

a:生:我认为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人们“无限制”的开垦,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自然气候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造自然环境,使它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人祸是不能饶恕的。

b:这种人为的破坏太严重了,4亿吨泥沙,一辆大卡车装4吨。要一亿辆这样的卡车,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c:因为穷。(指名读第六段最后两句)

师:你觉得这些人是些什么样的人?

d:愚昧的人,正是这些人为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天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在的黄河满目创伤已经无力哺育她的儿女。

师:最后这一句用什么语气读,(伤心、愤怒)谁再读读。指名读(2、3名)

8、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为治理黄河设计了那些方案?(生回答、板书:治理方案出示幻灯片17)这些方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这么多方法,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数管齐下”其中都围绕着治黄的关键“管住泥沙”。治理黄河的希望和梦想终将实现(出示幻灯片18)。

师: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

六:总结:

一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让我们看到了黄河的过去和现在,我们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让我们再静静的看看壮丽的黄河,让我们和母亲河一起跳动。(播放链接3)

七、板书设计;

摇篮祸河

(前) (后)

原因

自然 社会

治理方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第一课时篇十

黄河在近20间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黄河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散,很容易受侵蚀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社会原因。

长大以后,我要做一个科学家,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

那一天,黄河还会变成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第一课时篇十一

设计理念: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阅读课文,它围绕“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灾难、摇篮、原因和治理。是教育人们要保护好大自然环境。在设计中,主要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并辅助以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

2、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原因及治理黄河的办法。

3、通过自主学习,质疑讨论。

4、懂得黄河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原因及治理黄河的办法。

2、懂得黄河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树立环保意识。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有一条大河号称中国第二大河,它从我们百良穿过,谁知道是哪一条河?(黄河)相信可能有很多同学都见过吧?那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黄河是什么样的?(学生发言)师:那老师告诉你们,黄河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它是一条很美的河,那我们今天看到的为什么却是这样一条河,现在咱们就来学习黄河变化的情况,相信我们能找到答案的。

2.揭题,板书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认读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检查生字的认读.(利用卡片指名读或”小老师”带读的方式”)

三.出示预学题

1、黄河过去是什么样的?

2、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四.交流汇报

(一)学习1―3自然段

1.划出黄河怎样是怎样的句子,并朗读。

2.师归纳填表格:

过去――摇篮: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3.找出描写黄河变化的数字

(1)汇报含沙量,大水灾,改道的数字

(2)通过这些数字了解黄河的变化及其危害性;明白用了什么手法?(列数字)

4.指名读,齐读3自然段(指导用”向往,赞美,热爱”的语气朗读)

(二)学习4―6自然段

1.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

2.通过汇报,师填表格:

如今――――忧患的原因:自然:气温转寒,暴雨;人为:人口增多,砍伐。

3.齐读4―6段(指导读出”忧心”)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指名说说科学家们治理黄河的办法.

2.师板书填表:

治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利

3.齐读最后一段(指导学生带着期待和信心朗读)

4.齐声朗读整篇课文.

五.交流体会:

1、我们从黄河的变化中应吸取怎样的教训?

师总结:一定要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绿色的植被,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以防水土流失.

2、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想说些什么,又想做些什么?

人们要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要树立环抱意识等等。

3.结合生活实际交流体会环保的措施.

六.总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都知道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及科学家治理黄河的办法。那么我相信,黄河变回我们可爱的'母亲河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我们一定要记住: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第一课时篇十二

1.教材分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的选读课文,是一篇检测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学习材料。

课文先写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及治理的方案。

3.教学难点

根据小组讨论主题,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说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明确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科学治理黄河的方案。

能力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在获取、过滤、分析、处理、重组信息的过程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情感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讨论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的教训和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说教法】

情景导入法:通过播放黄河的美丽风光及黄河洪水泛滥的图片对比,引出课题。

任务驱动法:通过呈现任务的方式明确学习目标。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说学法】

协作式学习方法: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好中差结合分组讨论,便于交流合作,协作学习。

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出要求,由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自己设计、解决,从而达到复习巩固、拓展延伸的目的。

讨论、总结学习法:通过讨论、总结归纳和思考练习,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活学活用。

【说媒体】

本教学设计,尝试将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整合。由于条件的限制,该课只能多媒体计算机为学习工具,以网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因此,需要在互联网上下载有关黄河内容,制作成一个包括文本、音频、等多种形式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幻灯片。

【说过程】

1.情景导入初读课文

首先展示黄河及黄河流域的图片,使学生对黄河产生直观的印象、美的感受。并通过字幕介绍“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美丽的循化就在黄河沿岸”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当学生还沉浸在黄河的美丽风光时,再出现一组黄河洪水泛滥,引出“黄河变了,它是怎样变的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带着疑问,点击“课文”,让学生在听读中感知、读中感悟,理清文章条理,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2.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以“任务驱动”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进入“学习辅导区”。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和要求、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步骤地、有选择地自主学习。抓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等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聆听音频信息、查看文本材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呈现任务拓展延伸

课文就黄河变化的前因、后果及相关知识点到即止。提出以下读写要求:

(1)阅读课文后,写出自己学习后的真实感受和学习后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讨论区发表。

(2)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主题作为讨论方向,与其他同学交流,并成立一个学习小组。

这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任务,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了。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辅助学生分组自选主题,自主构建读写框架。

4.筛选整理制作文稿

根据自主构建的读写框架,指导学生进入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实现个别教学。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提高了阅读写作能力。

七、说板书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变化过程

变化原因治理方案

水土流失摇篮合理规划

人为破坏祸河修筑水利

保护母亲河保护大自然

通过以上的板书设计,我们可以理出文章的脉络:科学家从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中,寻找出治理黄河的方案;中华民族的“摇篮”因为水土的流失、人为的破坏变成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祸河通过合理规划、兴修水利,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由此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八、说小结

语文学科阅读写作教学发生的变化表现为:教师由知识的传授着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交流讨论的组织者。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第一课时篇十三

黄河在近间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黄河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散,很容易受侵蚀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社会原因。

长大以后,我要做一个科学家,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

那一天,黄河还会变成中华民族的摇篮。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891726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