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总结有助于我们发现知识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进而更好地优化学习过程。完美的总结可以通过反复修改和润色达到更好的效果。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混凝土质量控制论文篇一
摘要:我国的建筑工程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一直在提升的过程中。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尤其是我国的北方,寒冷的冬天并不适合在冬季进行施工,因此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尤其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尤其要重视冬季施工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由于特殊天气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水利工程在冬季施工的过程中面临着非常的挑战,特别是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对于气温的要求格外的严格。因此水利工程的冬季施工在施工中要格外的重视施工的环境以及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在冬季施工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处理和解决,这样就为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带来了难题。因此我们要在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过程中认真的分析施工的各项必要条件,保障混凝土施工在适当的施工环境下进行施工,有效的保障混凝土施工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针对水利工程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同时也为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以及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贡献力量。
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特点有两个。首先是水利工程在施工中任务非常繁重,其次是水利工程在施工中的工期较为紧迫。大多数情况下,我国的水利工程都要在汛期来到之前投入施工,因此很多的水利工程在非汛期时间段进行施工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障水利工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有效的遏制洪水的泛滥。正是由于我国很多的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受到了工期的限制,因此很多的水利工程都会在冬季施工进行,尤其是混凝土的施工在冬季施工的情况更是常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冬季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天气气候,寒冷的天气气候会对混凝土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的混凝土施工主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首先是低温状态下的混凝土施工会对施工的强度造成严重的影响,其次是低温状态下的混凝土施工会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混凝土的冬季施工过程中我们要针对冬季施工进行认真的准备,消除冬季低温天气对于混凝土施工的影响,提升低温状态下混凝土施工的强度。下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首先,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会出现相应的裂缝或者是钢筋施工材料受到腐蚀。其次,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表面会出现起灰的问题。最后,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会出现结晶腐蚀现象。
在我国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我们要从混凝土的施工强度以及混凝土的抗冻性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同时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材料添加以及搅拌进行优化配比和选择;还要在混凝土施工中保障施工的温度,要持续地进行施工中的保温动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水利工程中冬季混凝土施工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强度。
2.1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针对施工材料的选择进行强化。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作为主要的施工材料,水泥的类型选择非常重要。在冬季施工的过程中,水泥的选择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水泥要具备抗冻性,其次是水泥要具备抗寒性。在冬季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32.5#以上的硅酸盐水泥进行混凝土施工,选择32.5#水泥进行混凝土冬季施工主要是由于这种类型的水泥具有非常好的水化性能。水泥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水化作用给混凝土释放一部分的施工热量,能够有效地保障混凝土在冬季施工的时候处在较好的保养环境下,在低温的状态下不至于冻坏,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施工强度。同时采用32.5#水泥进行施工能够通过水泥的适当添加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有效的延长混凝土的恢复强度。混凝土在是冬季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材料的配比进行有效科学的控制,同时也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以及条件进行和混凝土的施工材料配比。例如在施工中为了有效地保障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及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在选择添加骨料的时候要选择纯度较高的骨料,严禁将含有杂质的骨料应用在混凝土冬季施工中。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混凝土中的防冻材料如果含有钠元素以及钾元素等物质,要保障添加骨料不含有活动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施工材料不影响混凝土的冬季施工质量和强度。
2.2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对混凝土的搅拌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进行正确的选择。
在正确的选择混凝土冬季施工材料之后,我们要对混凝土的冬季施工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进行正确的选择,要保障混凝土的科学配比。通常在零度以下的环境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的正确选择主要有4个方面的考量。首先是要对施工中使用的水泥类型进行科学的配比和选择,通常情况下选择硅酸盐水泥;其次是要通过现场的科学观察来对水泥的添加量进行控制,有效地对水灰比进行控制,提升混凝土的水热化,保障最短时间内提升水泥的施工强度。再次是要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添加相应的引气剂,这样能够有效地保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的环境限制,同时还能够保障混凝土浇筑的稳定性。引气剂的添加能够提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气泡量,提升搅拌的流动性,同时也能够让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提升水分的含量,有效地保障了混凝土的粘连性,提升混凝土搅拌的抗寒性能。最后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还要添加早强外加剂,能够有效地对混凝土的凝固周期进行控制和强化。
2.3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引进先进的蓄热混凝土搅拌技术进行施工。
根据我国水泥工程冬季施工的实际情况,当施工温度达到-10℃的时候,混凝土的搅拌工作需要进行蓄热混凝土搅拌。实际的操作过程为:为了维护混凝土材料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都能够存有热量,就要选好的砂石料、水料等进行加热,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热量,同时也能增强水泥水化作用,维护砼的早期强度,混凝土本身由于带有一定的热量,能够自觉抵御严寒的外部环境,这种方法不仅成本低,而且容易操作。
2.4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有效利用外部混凝土加热技术进行混凝土施工。
通常外部加热技术用在客观温度在-10℃以上的环境中,具体的操作过程为:将混凝土构件空气加热,确保热量通过空气进入混凝土内部,或者对砼直接加热,具体的过程如下:当施工规模较小时,可以引入火炉,然而其热量有限,可能效果不佳。
2.5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对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混凝土的运输工作进行强化。
首先把钢筋与模板表面进行清理,防止上面出现任何杂物,特别是一些拐点、连接部分要重点清理,确保客观环境温度在-10℃以上,通过暖棚或加膜覆盖等措施来维护钢筋温度,使混凝土的温度在5℃以上,如果混凝土截面较为精细则要确保温度在10℃以上再浇筑。其次还要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对混凝土的保养以及养护工作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混凝土质量控制论文篇二
摘要:混凝土是水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材料,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该水利工程的质量好坏。加强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同时可以防止工程建立完成后出现种种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所以,作者专门针对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在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中,有几项基本的原则需要把握。
一是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整个水利工程,如果基本的质量都无法把握,一切都是免谈。所以,工程的质量是放在第一位的。
二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监控,将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提早消灭。
三是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因为水利工程的质量打造是出自人,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保证人的工作质量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这以上是针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概括性来说的,笔者就其中一个很具体的因素―――混凝土,来仔细分析。
1原材料上需要注意的细节。
水泥进仓库的时候,应该拥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对于它的级别、品种、散装仓号或者包装以及出厂日期等地方在入场的时候都需要进行检查,包括它的安全性、稳定性或其他性能指标有必要进行复检。水泥一般都是入仓库存放,并且要特别注意让它碰到水,因为水泥碰到水是会发生化学反应,防止措施是库房的地面需要比室外的地面高至少30cm,还有距离墙壁和窗户至少30cm。另外的一个问题是,水泥不能一起堆积过高,一般是不超过15包,因为水泥在承受很大压力的情况下,会出现结块的现象。在砂石的堆放方面也有要求,需要按照它们粗细骨料的品种堆放,特别是别和石灰等其他物质堆放在一起,那样会容易弄混淆。对于不清楚粗细骨料者,需要从堆中的5个不同的地方取相同量的骨料进行拌和,然后用四分法取对角线部分大约10kg进行检验。因为砂石原材料基本都不是均匀存在的,所以需要取各种不同情况下的骨料进行试验。而混凝土的骨料,含水率会影响其配合比。然后是水要保证没有杂质,饮用水可直接使用。
2混凝土的配合比。
原材料的取样必须由监理工程师亲自见证,而且还需填写样单。在确认实验室里给出的配合比单及相应的有关混凝土性能,可以达到工程的要求后,便可以开始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第一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该进行检验,确保它的工作性可以达到预期的那样。在实际拌制混凝土之前,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石含水率、应测定砂,并且根据测试结果来调整配料的用量,确定施工的配合比。
3具体的混凝土施工工作。
首先要说明的是模板控制工作,在立模板之前,需要将处理好的基层或者调平层上的杂物和浮土处理干净。立好模板需要与基层紧紧贴在一起,必须要牢实,不能经不起振动。如果模板底部和基层间存在着间隙,可以用模板垫称起,把间隙堵住,这样做是防止在捣混凝土的时候,有浆漏出来。在模板立好之后,需要检查模板的宽度和板间的宽度是否是正确的。拌制的控制是很重要的工作。在材料入场前,需要检查各种材料是否符合规格,不合格的材料是不能入场的。必须严格按照配合比单来进行拌制混凝土,一般来说是将计量好的原材料汇集在上料斗中,然后上料斗进入到搅拌筒里面。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陈燕勇(甘肃省山丹县水利水电工程局,甘肃山丹734100)然后就将计算好的水和液态,在放料入筒的时候,一起放进去进行搅拌工作。想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就必须保证混凝土的配料的工作,必须要严格控制。在施工配料的时候,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称量的时候不准确,再就是没有严格按照砂石骨料的实际含水率的变化施工配合比的换算,这样便会改变原本的砂石比、水灰比、浆骨比。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强度等级以及占聚性以及流动性。原材料进入料斗的顺序也是需要讲究的。在没有外添加剂和混合料的时候,是以石子、外加剂、水泥、砂子的顺序进入到料斗里面的。但是如果有干粉状的外加剂的时候,顺序又有变化,即石子、外加剂、水泥、砂子。时间上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小于规定上混凝土搅拌的最小时间。还有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好的材料量来取样,不能多加也不能减少其量。如果是不合格的混凝土,不能用来进行浇筑。而且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随时检查,避免底层有“素土”夹层。对于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是具有良好的粘聚性、保水性和流动性的,并且不离析、不泌水。当发现混凝土不符合要求的时候,需要及时检查出原因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混凝土在浇筑的时候,一定要振捣密实,不能有漏振和跑浆的现象发生。原材料每盘的称量也是允许有偏差的.,但是是有标准的。在水泥掺和料允许的偏差是在2%上下、水外加剂允许的偏差也是在2%上下、粗细骨料允许的偏差在3%上下。遇到雨水天气或者发现含水率有明显变化的时候,需要增加对含水率的检验次数,并且需要第一时间去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然后就是混凝土的摊铺工作控制。一般是将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将其倒入到已经准备好的模板凹槽里面,然后有专门的工人进行铺均匀。有时候会出现明显的离析,这时候就需要工人重新铺。摊铺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用大铁耙子将混合料弄散开来。然后再利用刮子、铲子之类的工具将混合料铺平。铺摊开来的松散的混凝土需要高于模板顶面的10%左右。而且施工工程中需要注意间歇时间,一般是不能超过1h,并且在停工的这1h里面还需要用抹布将其表面覆盖着。
4混凝土的护养。
为了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收缩、破坏和加速硬化,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护养。需要在浇筑完成后的12h内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和覆盖。最好在覆盖的时候采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并且保证塑料布里面含有凝结水。如果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涂刷薄膜养生液。
山丹县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具有专业多、单项工程量小、投资少、单价低、工期短、小而全的特点。其在水利施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中,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其工作人员的资质不高,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中的高技术工作。其次就是本身在这中小型的水利工程里面,技术的缺乏,导致在混凝土的工作中,无法准确地类似完成配料的量取需要比精准的工作。然后再因资金的缺乏,使得本身的机械设备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也间接或直接地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另外,由于人才的缺乏,在检验工作上也不能做到十足的合格,使得混凝土会出现很多的“意外”,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
6总结。
对于水利施工的混凝土质量控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想要真正达到其质量的控制要求,需要从以上所提到的很多小细节入手,需要工作人员耐心地完成好每一个环节,并且掌握足够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从而来做好水利施工的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论文篇三
1.1水泥混凝土配料需要满足的要求。
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与其材料的选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混凝土配料的选用时需要保证其具有抗压、抗拉、抗冻、抗裂等性能,良好的材料选用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在选用配料的过程中除了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有要求外,还需要保证工地施工中对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和易性主要包括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个方面的要求,混凝土的流动性是指拌合好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能均匀密实的填满所建模板的能力,而流动性的高低主要反映的是混凝土中含水率的高低以及坍落度的大小,混凝土的流动性对于浇筑后的振捣作业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混凝土的粘聚性的高低则是保障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离析现象,在浇筑完成后,如果混凝土中流出一定的水分则意味着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较差,无法产生较为密实的混凝土结构,从而对于水利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强度产生严重的`影响。
1.2水泥混凝土品种的选取。
由于水利工程需要具有极高的耐久性、防水性,同时对于强度也要求很高,因此在选用何种水泥混凝土配比方案时需要先进行试件的浇筑作业,对完成的混凝土试件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直至选用到较为合理的配比方案,而对于水位变化区外的混凝土区域,则需要选用有耐磨性和抗冻性要求的混凝土配比方案,可以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等,在满足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前提下又能够极大的减小混凝土的发热量,从而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1.3在混凝土选材与拌合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混凝土作业,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裂缝的产生,文章将就如何减少裂缝出现的措施进行介绍:将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尽量控制在25℃以内,在选用混凝土时需要尽量选用水化热量较低的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混凝土水化热的产生可以尽量的缩小混凝土的内外差,同时需要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的外加剂(减水剂)、掺合料(多为粉煤灰)等以减少混凝土配比中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同时,还需要选用材质性能较好的粗细骨料。为了降低混凝土的膨胀系数,需要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的膨胀剂、减缩剂等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量。在进行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好的混凝土不能在施工现场临时添加水,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对于大坝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需要尽量的采用薄层、间歇短和均匀浇筑的方式完成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是保障混凝土施工的重要一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今,在一些不大的水利工程中,对于混凝土的搅拌采用现场单机搅拌的方式,生产量小同时也无法精确保证材料的配合比,而且由于各个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不一,导致在这些水利工程中使用的水泥混凝土一直处于低质、低效的状态,从而造成建设完成的水利工程的质量不高,水利工程的强度与耐久性等都相对不足。所以,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采用高性能、高效率的水泥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时,需要对砂石、水泥的用量进行精确的控制,完成搅拌的混凝土在现场施工时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进行加水,从而影响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同时,搅拌的混凝土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冬季由于外部温度较低,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需要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混凝土内的温度是由于混凝土水化时所产生的,当外界温度较低时,表面的混凝土会很快的完成与外部的热交换而造成温度下降,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效果。完成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个小时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时期,由于周围温度较低,造成混凝土的水分进行多次的凝固-融化-再凝固的过程,从而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极大的影响,而通过试验发现,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后使新拌合的混凝土还温一段时间,使得浇筑的混凝土能够达到临界强度后,就可以免受外部温度较低所产生的冰冻伤害。现今,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多采用的是:
(1)添加防冻剂的方法是一种是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此种方法相对于其他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能耗较低且成本低廉的特点,能够广泛的推广使用。
(2)材料预热法,此种方法是先对砂石以及拌合混凝土的水进行一定的加热,从而使得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热量,此种方法是为了使水泥的水化作用保持一个较高的初始值。此外,还有蓄热保温法、添加克拉丝纤维法等。在冬季施工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的方法来确保施工质量。
3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冬季混凝土施工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程,极易产生裂缝进而影响施工质量,文章主要对冬季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混凝土质量控制论文篇四
2.1混凝土施工裂缝。裂缝是混凝土施工中的最常见质量问题,不仅会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及安全性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结构的整体硬度与强度,严重的裂缝问题很可能会导致长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而混凝土施工中裂缝问题出现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问题、水化热温升问题,以及混凝土施工的技术不科学和混凝土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达标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2.2混凝土施工中的露筋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应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然而,一些企业在建筑施工过程施工质量把控松懈,使得钢筋暴露在外或者钢筋保护层不足,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所以,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管,使得混凝土工艺达到理想效果。
2.3混凝土施工中的烂根、蜂窝、麻面问题。在建筑施工中,烂根、蜂窝、麻面问题比较常见,墙面粗糙,部分范围缺浆问题出现频繁,混凝土表面更是有可能出现凹凸面现象,对建筑的承载力具有极大的威胁,使美观程度大大受损。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大对上述问题的处理,减少烂根、蜂窝、麻面等现象的.出现。
混凝土质量控制论文篇五
摘要:现浇混凝土板护坡结构运用在工程大的沙基、沙堤、大的江河以及迎风面、水流向等的防护时都需要做好一定的防护措施。由于堤防的水位、气温以及土质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浇混凝土板护坡在堤防的防护工程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从现浇混凝土板护坡工程的施工中的全过程的相关工序进行有效地分析,严格把控各工序中的各项要求完成符合施工标准及规范,切实做好堤防现浇混凝土板撤坡工程的整体质量的管控工作。
施工前准备:。
1)依据项目规划,按照有关规定及要求对工程项目进行等级划分,有效地对每一个施工环节和工序进行检查、评定、控制以及监督,积极向上级质监部门审批并实施,切实做好工程项目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在进行具体的现浇混凝土板护坡工程施工前还要做好相应的施工组织计划工作。应做好相关施工现场的材料布置、施工道路、机器设备、水电等的准备措施。对施工相关机器设备进行施工前的检测及试运行操作,对于检测或运行不合格的设备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更换,此外,还要做好施工工的排水措施,确保后续的现浇混凝土板护坡施工得以顺利开展。
3)在进行实际的堤防修坡及模板的安装前还要做好施工放样工作。先利用仪器按照四等水准的具体要求确定出堤脚、堤顶高程控制线以及平面位置线等,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对闭合糖度、控制点以弯道等进行有效地控制,应运用钢尺来进行度量,要求误差在1‰以内。最后再依据堤脚及堤顶高程控制线对每层浇注高程控制线进行放样操作。
4)为了有效地避免由于施工过程中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起尘或是被破坏,应该在混凝土现浇施工前的一个星期内进行堤坡削坡施工。在进行削坡时应严格地把控高程和操持表面平整,在削坡时可进行人工挂线操作,一旦消坡过量时,必须运用沙石来进行回填,且平整度应控制在5mm左右。修坡在通过验收符合标准后要及时地铺设无纺布和沙砾石进行垫层处理。
二、严格控制施工原材料和混凝土的配合比。
1)关于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应按照有关规定具有一定的抗冻能力,一般运用32.5和42.5标号的硅酸盐水泥,另外还要结合各生产厂家的水泥色泽来进行选择,选择固定的生产厂家。
2)关于砂。混凝土中应使用中砂,其中性质坚硬、颗粒整洁、纺配较好的天然河砂最佳,另外也可以使用岩石经过轧碎后的人工砂,但一定要坚硬、整洁、持久耐用的.岩石,且其中不可含有土壤、有机物以及其它等有害的杂质。
3)关于碎石。一般现浇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在1至4厘米之间,且要求质地坚硬、清净以及级配好的。此外,碎石的超径含量、逊径大小以及针片状含量都有严格的要求。
4)关于外加剂。对于现浇混凝土板一般都有抗冻和抗渗能力的要求,因此需加添加外加剂来提升现浇混凝土板的抗冻能力。由于pc-2型引气剂中含有松香皂及其热聚合物,可以有效地引气、减水以及提升抗冻能力等,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配比来进行。而m型减水剂中富含碳酸钙以及木质素,可以有效地增气、减水以及增加强度、防冻等功能,在进行使用时也要严格按照水泥的质量来进行配比。
5)关于材料的运输及存贮。现浇混凝土所有使用的材料不管是在运输还是在存贮的过程中均不可与其它材料进行混合污染,材料的规格以及来源等不同的材料不可以合并储存,应储存在经过硬化处理的地方。而对于水泥的存放应选择干燥、通风、防雨、防潮的仓库或棚内,以确保水泥的质量不受影响而发生变质,如果使用不同种类的水泥应将其进行分类存放,严格按照仓房的先进先出原则进行使用。
6)关于混凝土配合比。现浇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符合其的强度、抗冻以及易性等标准和规范。水灰比例应控制在0.6以内,而坍落程度应有效地控制在3cm以内,且应使用机械进行搅拌。此外,还要根据外部环境的保温、湿度进行分析配比,确保坍落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1)关于浇筑施工前的准备。在进行实际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各种所需的机器设备、小工具以及各相关系统都要准备就绪,确保在实际的施工中可以顺利地运转,此外,有关施工的地点、路面平整度以有人员等也要全部到位后方可施工,应切实做好施工前的一切有关准备工作。2)关于模板工程。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运用定型槽钢制作框格,再用三角铁或木桩进行固定。在制作模板和安装的过程中应保证其牢固性、表面应平整、板缝间应紧密相连,标高应保持一致等,其框格的安装与堤防的纵向距离及对角线的偏差应控制在10mm以内,而沿割席的方向应控制在5mm心催。3)关于混凝土浇筑。a、浇筑前在铺设好的垫层堤坡上放置钢模板并固定好叛闭孔伸缩缝,与此同时还要避免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板由于水分流失过多而开裂。b、必须使用大于0.4立方米的机械来进行搅拌,搅拌好的混凝土务必要及时地运送到浇筑现场内。c、运送到浇筑现场后要及时进行流槽入仓、应由人工进行平仓,使用刮板刮平,再进行振捣。使用振动器进行振捣时要自下往上地振动,不可过度振捣和漏振。d、经振动器振实后当表面出现水泥浆时结束,再进行人工压光处理。压光处理分两步,第一步是在振捣完成后,第二步在混凝土初凝之关,以确保混凝土现浇内部结实,外表光亮,避免出现表面不平整光滑、龟裂的情况。e、一定要保证浇筑完成的混凝土不会受到破坏时才可进行混凝土拆模,在拆模后达到初凝时可用洒水或塑料薄膜覆盖的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必须在10天以上。
参考文献:。
混凝土质量控制论文篇六
[摘要]本文主要侧重于找出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1施工质量管理概念。
施工质量管理是为了经济高效地生产出符合标准并满足用户需求的工程产品,而对工程产品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所进行的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系统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2施工质量的特点。
由于水利施工工程建筑产品位置固定、生产流动性、项目单件性、生产一次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决定了工程质量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影响因素众多。影响水利施工工程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人工、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工程质量。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主题工程建设是由多家承包单位共同完成,故其质量形式较为复杂。二是质量波动大。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在建设过程中易受到系统因素及非系统因素的影响,使产品质量产生波动。三是质量变异大。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任何因素的变动,均会引发一系列工程质量的变异。四是质量具有隐蔽性。由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取样数量受到各种因素以及条件的限制,导致产生错误判断的概率增大。五是终检局限性大。由于水利工程建筑产品位置固定等自身特点,使质量检验时不能解体、拆卸,所以在工程终检验收时难以发现工程内在的、隐蔽的质量缺陷。
首先是项目法人的不规范行为,如人员配备的不合理,项目管理水平差,不能严格执行合同,工程管理中的服务意识较差等。在招投标工作中尽量地压低工程造价,工程变更随意性大,不能严格执行合同有关条款,行政指挥较多。
其次是工程设计存在不规范行为,缺乏必要的项目决策咨询评估、工程前期勘测设计不规范等问题突出。对于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p技术标准和规范,相当一部分水利基层单位都没有去实施,所以中小型水利工程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规范。另外,个别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规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由于经费不足,规划仅停留在现有的.文字资料上,缺乏较系统全面的勘测资料,从而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估p立项p进度和质量等。最后是承包人质量控制亟待加强,主要有中小型水利项目小而全、专业多、单项工程量小以及中小型水利工程工程单价低、投资少、工期短的问题存在。其实,对于工程所包含的施工项目与工程本身的规模并无直接联系,正是因为中小型水利工程由于资金、人员的不足,在保证工程成本的前提下,无法由专业队伍来施工,质量与利益必舍其一。另外,地方筹资、单价低工期短、“隐形转包”现象较多,总而言之就是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现象严重,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
混凝土质量控制论文篇七
现今,由于水泥混凝土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凝固后强度高等特点使得当下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多采用水泥混凝土作为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形式。但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发现,如果未能采用合理的措施来避免冬季寒冷的气温与冰雪、反复冰冻等影响将会造成水利工程中产生大量的裂缝,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水泥混凝土的整个施工过程包括配料、拌合、水泥的运输、混凝土的浇注以及后期养护等施工工序,在这一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相互联系,任意一个环节存在问题都会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进入冬季后,白天气温降低且昼夜温差加大,造成施工的难度加大。其中影响水泥混凝土施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1)在冬季的寒冷气温下,水泥混凝土中的水分预冷结冰造成体积膨胀,混凝土中的含水率越大,这些水分随着混凝土的凝固被保存在混凝土中,随着天气的转暖,混凝土中的冰逐渐融化,造成水泥混凝土中充满空隙,而通过试验发现,混凝土中的孔隙率每增加5%,水利工程的结构强度也相应的降低5%,而随着反复的融化冰冻,将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持续发展下去将会产生结构性的损坏。(2)在混凝土的拌合时,会在搅拌的骨料周边形成一层水膜或是水泥浆膜来提高水泥的粘结性,而在冬季水膜凝结成冰后将会破坏水膜或水浆膜的粘性,即使融化后也无法恢复,通过实验表明,破坏水膜后的水利工程结构强度将大幅下降。(3)在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内部的水分结冰会对混凝土产生一定压迫力,迫使混凝土中的水分向混凝土结构内部移动,而溶解的过程则是外部先溶解,内部结冰产生的压力又迫使水分向外流出,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不停的运动导致各部的含水率变得极不均匀,从而对水利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裂缝影响结构强度。下文将就如何在冬季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对低温造成的影响进行介绍。
2冬季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配料要求。
2.1水泥混凝土配料需要满足的要求。
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与其材料的选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混凝土配料的选用时需要保证其具有抗压、抗拉、抗冻、抗裂等性能,良好的材料选用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在选用配料的过程中除了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有要求外,还需要保证工地施工中对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和易性主要包括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个方面的要求,混凝土的流动性是指拌合好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能均匀密实的填满所建模板的能力,而流动性的`高低主要反映的是混凝土中含水率的高低以及坍落度的大小,混凝土的流动性对于浇筑后的振捣作业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混凝土的粘聚性的高低则是保障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离析现象,在浇筑完成后,如果混凝土中流出一定的水分则意味着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较差,无法产生较为密实的混凝土结构,从而对于水利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强度产生严重的影响。
2.2水泥混凝土品种的选取。
由于水利工程需要具有极高的耐久性、防水性,同时对于强度也要求很高,因此在选用何种水泥混凝土配比方案时需要先进行试件的浇筑作业,对完成的混凝土试件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直至选用到较为合理的配比方案,而对于水位变化区外的混凝土区域,则需要选用有耐磨性和抗冻性要求的混凝土配比方案,可以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等,在满足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前提下又能够极大的减小混凝土的发热量,从而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2.3在混凝土选材与拌合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混凝土作业,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裂缝的产生,文章将就如何减少裂缝出现的措施进行介绍:将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尽量控制在25℃以内,在选用混凝土时需要尽量选用水化热量较低的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混凝土水化热的产生可以尽量的缩小混凝土的内外差,同时需要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的外加剂(减水剂)、掺合料(多为粉煤灰)等以减少混凝土配比中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同时,还需要选用材质性能较好的粗细骨料。为了降低混凝土的膨胀系数,需要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的膨胀剂、减缩剂等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量。在进行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好的混凝土不能在施工现场临时添加水,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对于大坝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需要尽量的采用薄层、间歇短和均匀浇筑的方式完成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是保障混凝土施工的重要一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今,在一些不大的水利工程中,对于混凝土的搅拌采用现场单机搅拌的方式,生产量小同时也无法精确保证材料的配合比,而且由于各个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不一,导致在这些水利工程中使用的水泥混凝土一直处于低质、低效的状态,从而造成建设完成的水利工程的质量不高,水利工程的强度与耐久性等都相对不足。所以,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采用高性能、高效率的水泥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时,需要对砂石、水泥的用量进行精确的控制,完成搅拌的混凝土在现场施工时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进行加水,从而影响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同时,搅拌的混凝土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冬季由于外部温度较低,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需要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混凝土内的温度是由于混凝土水化时所产生的,当外界温度较低时,表面的混凝土会很快的完成与外部的热交换而造成温度下降,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效果。完成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个小时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时期,由于周围温度较低,造成混凝土的水分进行多次的凝固-融化-再凝固的过程,从而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极大的影响,而通过试验发现,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后使新拌合的混凝土还温一段时间,使得浇筑的混凝土能够达到临界强度后,就可以免受外部温度较低所产生的冰冻伤害。现今,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多采用的是:(1)添加防冻剂的方法是一种是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此种方法相对于其他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能耗较低且成本低廉的特点,能够广泛的推广使用。(2)材料预热法,此种方法是先对砂石以及拌合混凝土的水进行一定的加热,从而使得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热量,此种方法是为了使水泥的水化作用保持一个较高的初始值。此外,还有蓄热保温法、添加克拉丝纤维法等。在冬季施工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的方法来确保施工质量。
4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冬季混凝土施工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程,极易产生裂缝进而影响施工质量,文章主要对冬季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混凝土质量控制论文篇八
在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过程中,单位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越大,用水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缩性就会越大,坍塌的可能性也会越大;配合比不当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通常情况下,预搅拌混凝土的控制应该5~35mm,现浇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石子粒径应该在20~35mm,含砂率应该在0.35左右,但是在实际的混凝土制作过程中,作业人员没有严格依据混凝土的制作标准进行,原材料的配合比例不恰当,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其次,在配合比的设计过程中含沙率、水灰比的不同,导致混凝土的保水性不良、沁水、离析,增加收缩;最后,在混凝土制作中需要掺加外加剂,由于需要添加的外加剂种类较多,作业人员容易忽视添加剂的特性,没有严格依据混凝土的实际需要选择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导致混凝土由于添加外加剂的数量过多而产生裂缝。譬如在常温情况下,混凝土的施工应该选用碱水型的外加剂,冬期工程则应减少抗冻的复合添加剂。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不到位,是目前水利施工中出现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其本身含有的.水分足以完成水泥水化的需要,不利于水泥水化的进行。由于后期养护工作不当,导致很多混凝土的表面失水过快,混凝土产生塑性变形,形成裂缝,而且在露天施工过程中,受风吹日晒,混凝土的表面水分蒸发更快,加剧体积收缩,加之混凝土早期的抗拉能力较弱,不能抵抗收缩而引起拉应力产生裂缝。为此,水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的一段时间是混凝土早期养护的关键,也是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关键环节。为了减少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施工单位内部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混凝土施工工艺的监督管理,通过人为监督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自律意识,严格施工工艺,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但是,现阶段国内大部分水利施工单位内部没有设置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即使设有监督人员的岗位,也大多只是走走形式,而且监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较低,对混凝土施工工艺不了解,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由于现阶段的水利工程的施工者大都是农民工,文化素养普遍较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导致水利工程建筑物上出现混凝土裂缝,为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监督管理,确保混凝土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有序性、科学化、规范化,尽量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进而提高水利工程建筑物的质量。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会使建筑物产生渗漏,在外力作用下,混凝土的裂缝可能会不断扩大,当水渗入到混凝土内部时,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会由于水解而变形。由于混凝土裂缝的存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可能会渗透到混凝土内部并且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碳酸钙物质,混凝土在碳化时,会加剧混凝土的收缩,导致混凝土碳化,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尤其在潮湿的环境中,水泥中的化学成分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造成混凝土的碱度降低,钢筋纯化膜破坏,钢筋锈蚀加重,影响钢筋的刚性和强度。另外,混凝土裂缝的存在,会降低混凝土的水拉能力,导致混凝土裂缝扩大,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总之,混凝土裂缝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影响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外观和正常使用,而且较严重的混凝土裂缝会直接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使水利工程建筑物丧失原有的水利功能,甚至可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1.气温条件2.材料的选择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为了使混凝土可以有适宜的温湿条件,所以养护工作应该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表面温度梯度差距过大,使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时的温度,尽量减小新、旧混凝土之间的温度差。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一方面要确保混凝土施工时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不会发生干缩变形;另一方面,确保水泥水化热的正常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另外,为了避免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温度应力大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的现象,施工单位可以依据实际的施工情况,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采取保温保湿的养护办法,在混凝土表面和底层用薄膜浇水养护,并尽快覆盖。
4.加强监督管理。
为了保证水利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该建立自身的监督管理部门,严格管理混凝土施工。与此同时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保证其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另外,随着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水利工程施工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人员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施工人员都是持证上岗,并且优先聘用有丰富经验和良好社会信誉的施工队进行施工。
结语。
水利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为了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水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尽量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高水利工程建筑的质量,保证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正常运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混凝土质量控制论文篇九
(江苏省交通工程投资咨询事务所)。
摘要通过多年的现场观察,通过查阅有关混凝土内部应力方面的专著,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进行等进行阐述。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今天,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在桥梁工程中裂缝几乎无所不在。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仍然时有出现。究其原因,我们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注意不够是其中之一。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我们遇到的主要是施工中的温度裂缝,因此本文仅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一探讨。
1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2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
(1)合理地分缝分块;
(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
(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只是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200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较好。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
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
(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
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混凝上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
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5结束语。
以上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虽然学术界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混凝土质量控制论文篇十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当温差较大超过25℃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从而产生温度裂缝,同时混凝土降温阶段如果降温过快,由于厚板收缩,又受到强大的摩阻力,可能导致收缩贯穿裂缝。
此外,混凝土本身的收缩也可能造成裂缝的产生。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裂缝的控制。
目前国内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尚无一个明确的定义。日本建筑学会(jass5)中规定: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我国有的规范认为,当基础边长大于20m,厚度大于1m,体积大干400m3时称大体积混凝土;有的则认为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裂缝的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类型目前主要根据混凝土的种类和要求的性能进行分类。按照混凝土种类主要分为不含钢筋的素混凝土、含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或掺入钢纤维的钢纤维混凝土,按照要求的性能主要分为干硬性混凝土、低流态混凝土、高流态混凝土和常态混凝土等。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一次浇注量大、施工时间长、施工工艺要求高、受环境影响大,浇注完毕后,由于体积过大,造成混凝土水化热大,温度场梯度大,混凝土“内热外冷”极易产生裂缝。工程实践证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度比较大,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机率较多。
1干缩裂缝。
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是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2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于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常发生在混凝土板或表面积较大的墙面上,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从外观分为无规则网络状和稍有规则的斜纹状或反映出混凝土布筋情况和混凝土构件截面变化等规则的形状,深度一般3~10cm,通常延伸不到混凝土板的边缘。
3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混凝土出现沉陷裂缝。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浇注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
1水泥的合理选取。
优先选用收缩小的或具有微膨胀性的水泥。因为这种水泥在水化膨胀期(1~5d)可产生一定的预压应力,而在水化后期预压应力部分抵消温度徐变应力,减少混凝土内的拉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水泥强度等级为32.5或42.5级。
2骨料的合理选取。
选择线膨胀系数小、岩石弹性模量低、表面清洁无弱包裹层、级配良好的骨料,这样可以获得较小的空隙率及表面积,从而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干缩,减小了混凝土裂缝的开展。砂宜选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小于等于3%;石子为0.5―3.2mm粒径的碎石或卵石均可。
3尽可能减少水的用量。
水对混凝土具有双重作用,水化反应离不开水的存在,但多余水贮存于混凝土体内,不仅会对混凝土的凝胶体结构和骨料与凝胶体间的界面过度区相的结构发展带来影响,而且一旦这些水分损失后,凝胶体体积会收缩,如果收缩产生的内应力超过界面过度区相的抗力,就有可能在此界面区产生微裂缝,降低混凝土内部抵抗拉应力的能力。再者,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强度都不是很高。
4外加剂选用木质素磺酸钙,根据气温调整其掺量,气温高时,掺量较大,气温低是掺量减少,夏季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35%,冬季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2%,春秋季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25%。
宏观上,硬化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收缩变形会产生弹性拉应力,拉应力的近似值最初可假定为杨氏模量和变形的乘积,当诱导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材料就会开裂。但事实上,由于混凝土是一种兼具粘性和延展性(徐变)的复杂相组成的非均质材料,一些应力被徐变松弛所释放,混凝土是否产生裂缝是徐变应力松弛后的残余应力所决定。
混凝土振捣完毕应随即覆盖,最好用塑料布密封养护,防止混凝土脱水龟裂。加盖保温材料能有效控制因温差应力而产生的裂缝。保温材料的撤出时间应以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以及表面和大气的温差均小于25℃为准。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毕,第三、四天为升温的.高峰,其后逐渐降温,保温材料的拆除以10天以上为宜,降温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温差应力产生裂缝。
在施工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的温差动态,测温工作至关重要。可采用在混凝土内部不同的部位埋设铜热传感器进行测温,同时还配合使用普通玻璃棒式温度计进行校验,发现温差有超过25℃的趋势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或减缓拆除保温材料,以防止产生混凝土温差应力裂缝。
四、外加剂与掺合材料的控制。
1粉煤灰。
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后,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耐久性,减少收缩,降低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抑制碱集料反应,减少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等。这些诸多好处均将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但是同时会显着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对抗裂不利。试验表明,当粉煤灰取代率超过20%时,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影响较大,对于抗裂尤其不利。
2硅粉。
(1)抗冻性:微硅粉在经过300-500次快速冻解循环,相对弹性模量隆低10~20%,而普通混凝土通过25-50次循环,相对弹性模量隆低为30~73%(2)早强性:微硅粉混凝土使诱导期缩短,具有早强的特性。(3)抗冲磨、控空蚀性:微硅粉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抗冲磨能力提高0.5―2.5倍,抗空蚀能力提高3~16倍。
3减水剂。
缓凝高效减水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对减少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度,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力学、热学、变形等性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引气剂。
引气剂除了能显着提高混凝土抗冻融循环和抗侵蚀环境的能力外,能显着降低新拌混凝土的泌水,提高混凝土的工作度,降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优化混凝土体内微观结构,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包括合理分段,设置后浇带,合理配置钢筋,设置滑动层,设置缓冲层,设置应力缓和沟,对空洞周边、变截面、转交部位采取构造配筋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几种:一是结构型裂缝,由外荷载引起的。二是材料型裂缝,主要由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目前控制和解决的重点是温度应力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质量控制论文篇十一
4.1控制温度为了混凝土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必须将温度裂缝的稳定进行全方面控制,最大限度减少裂缝的出现。保证混凝土的温度,采用有效的手段对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降低速度进行减缓。减缓温度变化可以给混凝土内部结构一个适应的过程,减少混凝土弹性的消失,减小混凝土的体积收缩情况。对于温度方面的控制需要从建筑所在地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气候特征来制定相应的办法。4.2降低水泥导热性混凝土是一种混合型材料,其中占有最大比例的.材料就是水泥,水泥对于混凝土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选择水泥时,要选择导热性不强的水泥,减少混凝土对外界温度的敏感。从而降低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情况。4.3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混凝土在浇筑以后应该做好混凝土方面的保暖工作,同时也应该降低水文等条件的变化。这样能够减轻温度的应力,在夏季要避免对阳光的暴晒,应该时刻的注意保温,在冬季也应该采取相关的保暖措施,避免发生温度的变化。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检测,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时刻掌握混凝土温度的变化,对温度的情况应该进行及时的掌握和防护,让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都逐渐的减小,这样能够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控制。4.4外加剂的使用外加剂的使用是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方法,外加剂的合理使用能够使混凝土裂缝减少。水泥用量也是控制混凝土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防裂剂能够有效的减轻和对水泥浆的稠度有所改变,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抗裂性。混凝土在收缩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的拉力,在拉力较大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裂缝,防裂剂能够有效的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
5结束语。
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温度以及裂缝产生和控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是能够通过正规的方法进行控制的。在建筑企业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严格的控制各个环节,总结工作情况,对相关的工艺不断的进行革新,保证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从而避免后期混凝土墙体裂缝的出现,保证施工建筑的安全和适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应该做到有效得当,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出现。
参考文献:
[2]苟季.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对结构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
混凝土质量控制论文篇十二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从设计、材料、配合比、施工现场养护等方面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以及施工现场的养护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裂缝发展的措施。
依据相关文献,并总结了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表面处理法、填充法、灌浆法、结构补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仿生自愈合法等。
混凝土质量控制论文篇十三
前期技术的准备,分析水利工程实际所处的地理环境,根据天气情况预估变化的趋势,做好应对的方案;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具体的分配任务,这可以根据冬季天气变化的情况,在不影响整个工程结构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调整施工环节,例如可以把施工中难以承受低温情况的工程提前完成,然后当低温天气出现时,就转换施工部分,这不仅能够避免出现施工时间受到延长的情况,而且还能够科学的分配施工任务,从而保证水利工程能够按时完成;在施工之前还要对保温、保暖的材料实施严格监控,充分保证材料的质量不受冬季所带来的影响,避免施工出现安全的问题。
土方工程在水利工程中属于基础性的工程,对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要避开冻土,因此,需要制定出一份详细施工的计划,同时根据冬季施工的技术要求而制定出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以及控制的方案,更好地保证基础性工程施工的质量,然后再考虑提高施工的速度,从而适当水利施工中的土方能够在进行施工之前就得到良好的`安置[3],这一方面是保证水利工程在冬季施工中运输通道保持畅通,另一方面也能够应对水利工程在冬季施工中道路防滑,例如通过基坑槽内加强排水工作,防止积水的产生,或者是开挖水利的基坑底部,采取一定保温的措施,在土方回填之前,还需要把基坑的底部清理干净,从而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在冬季施工中,需要使用混凝土时,就需要充分地考虑防止其结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在水泥材料的选择方面,可以使用硅酸盐的水泥或者是普通的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得低于32.5度;加强对模板的保温,此外还可以在混凝土中适当地添加一些防冻剂时,但是严禁采用含铝较高的水泥,同时严格地控制水灰比;加强施工组织和管理,确保各个工序之间能紧密衔接,尤其在混凝土浇筑完养护期间,要保证养护环境下温度不得低于5℃,对一些重要建筑物要搭设保温棚或覆盖保温材料等进行养护。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水利工程在冬季施工中所面临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加快研究的崭新课题,这是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从水利事业的发展高度而言,水利科技需要进一步提高冬季施工技术,同时较好地避免因为自然环境的问题而给水利施工带来不利影响;需要加快提升水利工程在冬季的施工管理水平;充分对天气的预测,做好极端天气中应对的措施,进而使得水利工程能够在冬季施工中较好地保证其质量。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002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