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实用美术课程教案篇一
1.初步了解标志的设计要求,尝试用简单的图案来设计标志。
2.大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标志。
1.小卡片、各色记号笔、双面胶。
2.自制:欣欣设计室标志,简单的场景布置。
――出示欣欣设计室标志图。教师以总设计师的口吻说:今天苗苗家苑、苗苗幼儿园、苗苗公园、苗苗汽车出租公司都来要求我们设计一些图案标志,给到他们那儿去的孩子们一些方便。我们小朋友都是设计师,一起来设计吧!
――讨论:怎么画标志?标志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案?想告诉大家什么?
(简单、色彩单一、让人一看就能明白)
-――幼儿自由选择任务,分成四组各设计一种标志图。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设计,如:出租车上,可以设计一个表示车辆行驶中不能打开车门的标志。又如:可以设计一个标志,提醒人们车停下来的时候应从右边下车,因为左边来往车辆多,会造成危险。
――教师帮助各组幼儿进行整理。如: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图案,有的标志表示提醒的意思,有的标志表示说明的意思。
――介绍设计方案。每组派代表介绍标志的意思,打算贴在什么地方等。
1.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标志与规则的关系。只要幼儿的设计能够与规则建立联系即可,不必过于追求完美。
2.设计完标志后,可请幼儿在合适的地方张贴标志。
幼儿实用美术课程教案篇二
选用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第二册》第七课《大鱼和小鱼》。鱼是学生很喜欢的动物,也是在生活、电视中经常看到的,学生对鱼很熟悉,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对比、疏密对比的绘画表现方法,并懂得运用。
二、教学要点:
重点与难点:
1、亮的并充满画面的大鱼。
2、学习经过对比来表现大、小鱼的造型与画面的构成。让学生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花纹的描绘。
三、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
1、教师:课件、图片、大鱼和小鱼制作图、白纸
2、学生:画纸、彩笔、油画棒、黑线笔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教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叫小丑鱼,今天邀请我们去参观他的家,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小丑鱼一起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吧。(放课件:欣赏海底世界录像)
大家观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在海底世界你看到了什么?
现在请一位同学回答老师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出示课题《大鱼和小鱼》
(二)、欣赏:美丽的海洋世界
1、学生:看到了各种类型的鱼,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美,也想到海底世界像小鱼一样玩一玩。
2、教师:大海里的鱼还有许多不同形状的,我们来辨认一下(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棱形)
请位同学回答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的鱼。
4、学生说,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鱼身体的各部位的特点。
5、认识不同形状的鱼的特点。〈课件演示〉
教师小结:鱼的形状真是千奇百怪啊。
(三)、观察
1、花纹
例如:(1)、波浪线
(2)、弧线
(3)、圆
2、颜色
在这个海底世界你们看到了多少种颜色(请一位同学回答)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
(四)、大小对比
教师:这条小鱼很调皮,总喜欢和别人比谁的个子大。
(1)你们觉得他是大鱼还是小鱼?
学生有的说是大鱼,有的说是小鱼。(引起争论,引导观察)
板书:大小对比
(2)小游把他的小伙伴也叫来了,现在你们看看他是大鱼还是小鱼?(出示两条鱼的图片)
谁大谁小,我们要把他们放到一起比较才能知道。
这张图上哪条鱼大?哪条鱼小?你为什么这样觉得?
教师小结:大,就是占的面积大、地方多。小,就是占的面积小,地方少。教师小结:作画时应有正确的作画习惯,敢于充满画面并画大。
六、作业要求:
1、今天每个同学也送小丑鱼一件礼物就是帮小丑鱼和他的小伙伴们画一幅全家福,还帮它们设计的最漂亮衣服,先想一想,然后抓紧时间画。
2、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3、评价
4、下面请同学们当小评委,评一评我们的画(他评、自评、点评)评价标准:形状、花纹装饰、学习方法。
5、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4、教师小结:海底世界真是太美了,让我们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的朋友。启发学生创作灵感。在音乐中感受自己的创作快乐。在欣赏同伴的作品时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后延伸:
在生活、电视中观察鱼的不同特点。观察不同的鱼。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知识面。
幼儿实用美术课程教案篇三
1、认知:了解鸟的结构,用各种形式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2、情感:让学生感受鸟的美丽,提高创造美的能力,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做到保护有益动物。
3、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设计能力。
了解鸟的结构,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大胆创造各种鸟的形象。
本课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的。让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各种表现形式设计表现美丽的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分组交流、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范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
多媒体课件、范画
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各种材料
(如:图画纸、彩笔、橡皮泥、彩纸、胶水等)。
1、讲故事《美丽的孔雀》
2、小鸟们很想像孔雀那样变成一只漂亮的鸟,你能帮他们实现愿望吗?
1、把你搜集到的鸟的资料介绍给小组的同学,看看谁知道的多。
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鸟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这些鸟在外形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看课件分析鸟的花纹、抓子、嘴的特点。
(3)放大一只鸟的图片,说说这只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学生根据鸟的结构特点摆拼图。
4、看各种鸟的姿态摆图形。
5、欣赏和鸟有关的作品。感受作品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6、了解不同表象形式的作品:
用你喜欢的表现形式设计一只美丽的鸟。还可以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作品完成后,再让它到鸟林里来做客。
1、鸟林里来了这么多小伙伴,谁愿意把自己带来的鸟介绍给大家?
2、谁是最美丽的鸟?谁的样子最奇特?
3、你知道那些鸟是人类的朋友吗?你想对小鸟说什么?
幼儿实用美术课程教案篇四
1课时
学生能够用画笔或彩纸等材料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吃虫植物。过程方法
学生通过听故事、欣赏教学光盘,感知吃虫植物的形体特点和吃虫过程,并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进而创作表现心目中的吃虫植物。
1.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2.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习兴趣。
3.培养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预设教学路径预设学习活动
1.大自然中的动物、昆虫和植物最多了,你知道哪些虫子喜欢吃植物?
2.吃植物的虫子很多,但有些植物能把虫子吃掉,你相信吗?
3.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呢?
1.点击教学光盘,请学生欣赏吃虫植物图片,指导学生了解吃虫植物的形态特征。
2.交流你能说说吃虫草为什么要吃虫子吗?
3.总结吃虫植物的特征。
4.播放教学光盘,播放吃虫植物的吃虫过程。
5.讲讲吃虫植物的作用。吃虫植物吃的一般都是害虫,它们对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人类的朋友。
6.拿出吃虫植物教具,让学生直观的观察、触摸。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吃虫植物。
1.先让每个小组同学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表现。
2.教师辅导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对有创意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
3.作品讲评请每一小组选代表将创作完的作品展示给同学看。介绍相互提出改进意见,取长补短。
1.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找到了一个好朋友,下面我们一起唱《找朋友》这首歌。学生倾听(学生知识介绍)学生好奇地欣赏,仔细观察各种吃虫植物的形态特点,并根据画面想像描述。学生自由发挥。学生试说。学生观察吃虫植物是怎样吃虫子的。学生听老师讲,增强保护意识。学生表演吃虫植物捕食虫子。学生创作,可以用彩笔描绘,也可以手工制作。学生说一说创作的构思和内容。学生可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表述,或谈一下自己对这节课的感受!学生齐唱《找朋友》这首歌,下课。也可以拿出吃虫植物教具直接导入学生也可以描述吃虫植物是怎样吃虫子的。教师巡回指导。
构思新颖;抓住吃虫草的特点;背景关系的处理。学生也可以离开座位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06126.html】